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方法介绍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方法介绍(精选11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方法介绍 篇1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什么?难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和重点,供大家参考学习!一年级的知识点及重难点:(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

(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一方面就是作业的第 1 页 按时完成,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方面。要利用数学练习本让学生练习写数和写算式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所以要经常性的练习。一年级要多让孩子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思路。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左右”的认识,分辨左右是孩子本学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4、重视数学语言发展,让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涂珠算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第 2 页 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书写、思维的学习习惯。

今天我就先和大家分享到这了,更多内容请关注学习方法网。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方法介绍 篇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目标。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未来的数学课程体系是“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的合理组合。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还应重视发掘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重要思想方法,把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进行有机地结合。

一、备课时,预设数学思想方法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假如叫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这句话指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

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时,翻开教材,本节内容在倒数、分数除以整数之后。如果依托教材分析,有两条“主线”值得我们深思:一条是数学知识体系———“明线”,即教材中的例2;另一条隐含在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方法———“暗线”。怎样在“有形”的数学知识中挖掘出“无形”的思想方法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以此设计、展开教学,使“转化、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了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尝试以“转化”“数形结合”思想为“暗线”,寻找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进而感悟数学思想的神奇魅力,并最终与已有知识整合,实现整体建构。

二、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点、生长点引发思想方法的思考

新旧知识的矛盾点往往是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索”,抓住它就能引爆思维。如,在教学“解比例”一课时,师:我们知道求方程中的未知数叫解方程,今天的解比例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两者极具神似,我们可不可以大胆地猜想一下:这两者有没有联系呢?能不能利用“转化”的思想,把今天的解比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板书转化)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开启新课的探索,学生主动出击猎取知识、感悟方法。

三、在新知识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在数学问题的探索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领悟隐含于数学知识这条“明线”下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时:

方法1:用“转化”方法把除数转化为整数。

师:当我们遇到新问题时,总是想办法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转化”。

师:我们的新问题是什么?已有知识是什么?

利用商不变性质:

方法2: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出线段图,根据图象作答。

教师通过讨论、交流,明线、暗线并行,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利用“转化”思想展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过知识与方法获得过程,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基本数学经验,感悟到“转化”“数形结合”“择优”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并建构了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显然,上述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法,体会到了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从而加强了对数学思想的认识。

四、在小结、单元整理中及时建构

数学思想方法随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表现出一定的递进性。在课堂小结、单元复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反思思维过程,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想方法等,及时对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概括与提炼,并在单元整理复习时系统归纳,使学生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把握知识的本质,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

如,在教学六年级“圆柱的面积小结”时,让学生说一说本节学到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再次把圆面积与圆柱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加以提炼后指出:你能将这些知识整理成知识网络吗?把“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纳入“转化”结构图中。然后予以进一步提炼,使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共同生成。

再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单元后,把本单元学的思想方法概括归纳,形成知识与方法双重网络。

通过以上活动,深化了对“化归”思想的理解,重组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拓展了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核心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作用。

五、在运用中深刻理解

在教学中,如果只满足于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和体验,还不足以肯定学生已领会了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当学生将某一思想方法应用于新的情境,能够解决其他有关问题并有所创意时,才能肯定学生对这一数学方法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如,学生在做例题后面的做一做之前,我都会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从而有意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方法介绍 篇3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学习重点知识点

一、认识图形

1.图形可分为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平面图形的拼组

(1)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

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2)常见拼组:

①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 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 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④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⑤ 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⑥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3、立体图形的拼组

(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 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 8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方法:

★2、应用题:

① 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 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分类与整理

1、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百 十 个(右边)

第三位 第二位 第一位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8、数的顺序 《百数图》

百数表数的规律:

横排:十位数字不改变,个位数字依次增大。

竖排:个位数字不改变,十位数字依次增大。

★9、两位数比较大小,数位相同,先比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再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10、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

★大数比小数多 得多或 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 得多或少一些。

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例如:37 6 34

相比较后,37和6相差很大,就说37比6多得多或6比37少得多。

37和34相差很小,就说37比34多一些或34比37少一些。

五、认识人民币

★1、1元=10角(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

1角=10分(1角可以换10个1分)

1元=100分(1元钱可以换10个10分,即100分)

★2、简单的计算:

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

★3、小数表示法。

小数点左边是几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表示几角,第二位是几表示几分。

写作几元几角几分时,是0的可以不写出。

左 右

元 角 分

小数点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相同数位相加减,从个位算起,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

要算得即对又快,必须分清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进位加法可用接数法计算。

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如:30+2=32(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

32—2=30(想:32里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4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习。我任教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孩子普遍好动,行为习惯还有待规范。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教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开始,因为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

七、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篇5

一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数一数

2.比一比

草莓比香蕉多(1)个。

3.长短

4.高矮

戴眼镜穿蓝色上衣的叔叔要比戴眼镜穿黄色上衣的叔叔高。

5.第几

6.比大小

7.几和几

8.加法

9.减法

10.认识物体和图形

11.分类

12.6的认识和加减法

13.7的认识和加减法

14.8和9的认识

15.7、8、9的比较

16.9和10的比较

17.连加

18.连减

19.加减混合运算

20.认识钟表

一年级下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2.上:位置方位名词,例如:汽车在马路的上面。3.下:位置方位名词,例如:船在桥的下面。4.前: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5.后: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7.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8.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如:12-9=3.9.图形的拼组: 作风车:

10.数一数

11.读数

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12.比较数的大小

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如: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13.100以内数的认识:100=10个10相加。14.认识人民币: 贰角

五角

一元

五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15.整十数:个位数正好为0的两位数,例如:10,20,30等。16.整十数加:整十数之间的加法,例如:10+20=30等 17.整十数减:整十数之间的减法:例如:50-20=30等。18.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加上一个一位数的加法运算,例如:35+3=38等。19.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去一个一位数的减法运算,例如:35-2=33等。20.认识时间

长针为时针,短针为分针。上图所示时间为7:00,读作“七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方法介绍 篇6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 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 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 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重要)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 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六)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几。

2、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2)分率前是“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竞赛试题 篇7

学校班级姓名计分

一、填一填

1、按规律填数:

(1)、95、90、()、80、()、()、()。

(2)、2、5、8、()、()、()。

(3)、81、()、61、()、41、()、()、11。

(4)、18、20、()、()、26、()、()、32、()、()。

(5)、89、87、()、83、()、()、()。

(6)、22、23、25、28、()、()、()。

(7)、1、6、16、31、()、()。

2、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66十位上的6表示()。

3、从1写到100,一共写了()个0,()个1,()个2。

4、最大的两位数与40的差是()。

5、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它小3,这个两位数是()。

6、足球有15个,比篮球多7个,篮球有()个。

7、最少用()个完全相等有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主体。8、一个数在70和90之间,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差2,这个数可能是()。

9、弟弟今年14岁,哥哥今年21岁,5年后哥哥比弟弟大()岁。

10、小明做一道减法试题,错把减9看成减7,结果得8。正确答案

应该是()

11、小晶有35张邮票,李平有43张邮票,李平给小晶()张后,两人的邮票一样多。

12、7根短绳结成一根长绳,一共打了()个结。

13、一块豆腐用刀切3次,最多能切成()块。

14、在1——100的数中,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加的和是9的有()个。

15、妈妈昨天看上一件衣服,价格是86元,今天带了100元去买衣服,却降到了55元,妈妈给了100元,应找回()元,衣服降价()元。

16、用同样长的小棒摆出1个平行四边形,最少要用()根小棒。用同样长的小棒摆出1个长方形,最少要用()根小棒。

17、小华上体育课,站队时,从前向后数他是第10个,从后向前数他是第15个,这队共有()人。18、11、一本书,小明从第18页看到25页,他看了()页。

19、69后面的第三个数是(),49前面第二个数是()。

20、比79少50的数是(),()比36多20,28比()少1021、用3、5、8能组成()个两位数,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解决问题

1、妈妈拿一张50元的钱,买了一本8元的字典和一本16元的百科

知识,妈妈用去多少元?

2、一包果糖,吃了38粒,还有20粒。这包果糖原来有几粒?

3、小丽和小军每人有17块糖,小丽给小军8块后,小丽比小军少几块糖?

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点总结 篇8

1.100厘米=1米或者1米=100厘米。

2.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其长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射线是直的,有一个端点,不可以测量其长度。4.直线是直的,没有端点,不可以测量其长度。

5.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物体的一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准几就读多少,在量的过程中,刻度尺要放平并对齐物体。

6.读物体的长度的方法:用数字较大的一端减去数字较小的一端。

7.画线段的方法:右手拿着铅笔,把笔尖从“0”刻度开始画,左手按着尺子不动,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画到所要画的长度所对应的刻度,并标上两个端点。第二单元

1.笔算两位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2.笔算两位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第三单元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方法介绍 篇9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姓名:

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

2、长方体的特征:面——有()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个相对的面是()形,()的面(); 棱——有()条棱,分()组,()的棱长度(); 有()个顶点。

3、正方体的特征:面——有()个面,都是()形,所有的面();棱——有()条棱,所有的棱长度();有()个顶点。

4、正方体也是一种()的长方体。

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是()。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是()。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

7、物体()叫做物体的体积。

8、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用字母表示:()。

9、棱长是1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是()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生活中()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接近1立方分米。10、1立方米=()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1、容器()叫做它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计量液体的体积,通常用()或()作单位。

1()=1升,1()=1毫升,1升=()毫升。

12、长方体的体积=(),字母表示()

13、正方体的体积=(),字母表示()

1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字母表示()

1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会扩大(),体积会扩大()。

16、如果用n表示把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用a、b、c分别表示2面涂色和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那么a=

b= c=

一、填空。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2.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个面是正方形,则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等的长方形。

3.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厘米。

4.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6、一个正方体木箱的表面积是72dm²,这个木箱占地面积是()dm²。

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8、同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用硬纸板做它的面,至少需要硬纸板()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9、每瓶红药水50毫升,装200瓶,需要红药水()升,如果有3.5立方分米红药水,一共可以装()瓶。

10、一个表面积为5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后,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平方厘米。

11、把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能切割成()块。把这些小正方体一个接一个排成一行,有()米长。

二、应用题。

1.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那么至少需要砌瓷砖多少平方米?

2.一个通风管的横截面是边长是0.5米的正方形,长2.5米.如果用铁皮做这样的通风管50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方法介绍 篇10

Unit 9 Classroom(Lesson49~Lesson54)

重点单词:

classroom, door, window, blackboard, wall,desk, chair, boy, girl, in, on, under, where

重点句型:-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Good morning Miss Li.2-How are you?

-I’m fine/Fine,thank you.你好吗?我很好,谢谢。3-Where is my ruler?

-It’s under the desk/ It’s on the desk/ It’s in your pencil box.我的……在哪儿?它在……Put the pencil in pencil case.5-Let’s clean our classroom.-Clean the desk/chair/door/blackboard 6 Wash your face/hands

Unit 10 My Room(Lesson55~Lesson60)

重点单词:

room,closet, telephone, computer, TV, bed, picture, table, lamp, armchair, behind, next to

重点句型:In my room I have……在我的房间里有…… 2-Where is Lucky?

-Stand next to me/Sit behind me.3 What do you see in Bill’s room? 4 Can you help him?

Unit 11 Toys(Lesson61~Lesson66)

重点单词:

toys, plane, boat, train, ball, teddy bear, bus, car, doll, pinwheel, box

重点句型:We can play with a bus/boat/plane/teddy bear/car/dool/pinwheel/ball 2-What’s this?

-It’s a…… 3 What colour is it?

-It’s……-What’s you favorite toy?

-Car/Boat/…… 5 I want/like this/that …… 6-Can I have that doll?

-Here you are./ Sure.-Thank you.7-I like your panada, It’s nice.-Let’s play together.8 How many pinwheels can you see? What colour are they? 9You can have my doll.10 We can share.Unit 12 Review(Lesson67~Lesson72)

重点单词: meet, gone, play, 重点句型: 1-Hi!-Hi!2-This is Yaoyao.-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3-What’s on the desk/in your pencil case/under the bed/behind the door/ next to the window?

-It’s a book/TV/desk/chair……Where is the chair/desk/toy/plane/car/……?

-It’s in/on/under/behind/next to…… 5-Where is it?

-It’s in/on/under/behind/next to…… 6-Is it in the hole?-No

Unit 13 Shapes(Lesson73~Lesson78)

重点单词:

shapes, circle, triangle, rectangle, square,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重点句型:Square and circle say hello.Square and circle, here we go.2-How many triangles can you see?-Eleven/Twelve/Thirteen/…… 3 I can make a triangle.4-What’s this?-It’s a……-What colour is it?-It’s……-What shape is it?-It’s a ……-Give me a piece of paper,please.-Here you are.Unit 14 Clothes(Lesson79~Lesson84)

重点单词:

clothes, T-shirt, pants, shorts, jacket, sweater, skirt, dress, shoe, sock

重点句型:-Who is wearing a purple dress?

-The clown 2 She/He/It is wearing…… 3-You look nice in the new dress!

-Thank you, I like it very much.4 This is the way I put on/take off my T-shirt/socks/pants/skirt/shoes……before I go to school/go to bed 5 Put on……and then put on…….Take off……and then take off…… 6-Where is my T-shirt?

-It’s under the bed/on the lamp/……

Unit 15 Food and Drink(Lesson85~Lesson90)

重点单词:

food, drink, rice, noodles, jiaozi, tofu, vegetables, meat, fish, chicken, bread, milk, ice cream, juice, egg, salad, hamburg, cake, delicious, hungry, thirst,eat, breakfast,重点句型: 1 I like to eat.2 I like ice cream/bread/rice/chicken/cake/salad/milk/egg…… I don’t like…… 3-Happy birthday!-Thank you!-Birthday noodles/cake for you!-Thank you!4-Can I help you?

-I’m hungry/thirsty.I want some bread/water.I need some bread/water/cake/……

Unit 16 Review(Lesson91~Lesson96)

重点句型: 1 Let’s drink/eat.2-Can I help you?

-Yes, I want a yellow T-shirt.-Here you are.-Thank you!3 Put on your T-shirt/shoes/skirt/sweater/socks/pants/…… 4-What do you have for your breakfast?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方法介绍 篇11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

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是一百万;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千万;

一千万一千万地数,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计数单位、数位、数级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从右边起,每四位为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

亿位及以上的数位为亿级。

3、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

含有两级数,先写万 级,再 写 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单位写 0。

4、数的比较

(1)位数多的数就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5、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在写数的过程,因为太多零不便于书写,有时候还会漏掉,于是人们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四舍五入: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大于或等于5。

6、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 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亿以上数的改写

(1)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直接去掉亿后面的8个0再加一个“亿”字。

(2)非整亿数的先要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再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公顷的认识

公顷的定义: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

所以1公顷=10000平方米(1W平方米)

那么根据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等到

1公顷=1W平方米×100=100W平方分米

1公顷=100W平方分米×100=1亿平方厘米

1公顷=1亿平方厘米×100=100亿平方毫米

(2)平方千米的认识

日常中平方千米的使用是很广泛的,那么平方千米的定义又是如何的?

平方千米: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根据这个我们可以得:

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100W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W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W平方米÷10000(因为平方米跟公顷的进率是1W)=100公顷

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射线

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的那一端可以无限延伸,不能量出长度。

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线段

直的, 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

3、直线

直的,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注意: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1)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叉的越开,角越大。

(2)放大镜不能把角放大。放大镜可以把东西放大,但不可以把角放大。

5、量角器

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

6、角的单位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7、量角和画角

量角和画角要做到“角的顶点对量角器的中心点,0刻度线对角的一条边9内0看内圈,外0看外圈),再看另一边。”

8、角的分类

锐角<90°;

直角=90°;

90°<钝角<180°;

平角=180°;

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9、其他知识点

(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角,相对的两个角度数相等,相邻的两个角度数和是180°。

(2)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

30°+45°=75°;

60°+45°=105°;

90°+45°=135°;

30°+90°=120°;

60°+90°=150°;

90°+90°=180°;

(3)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4)钟面上3时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直角;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平角。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三位数》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4、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的度数相等。

6、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不平行的那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腰。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当一条腰与上底、下底垂直时,这个梯形叫做 直角梯形。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统计表

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2、统计表中“合计”是几个项目数量的总计。

3、通常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

4、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

(2)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二、条形统计图

1、优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

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1)给出的数在10以内,一般用1格表示1;

(2)给出的数在20左右,一般用1格表示2;

(3)给出的数在50左右,一般用1格表示5;

(4)给出的数在100左右,一般用1格表示10;

(5)给出的数在1000左右,一般用1格表示100。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1、烙饼类问题策略: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烙饼的时间 = 饼的张数 × 烙一面的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问题策略:

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法则

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四位数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3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解答应用题步骤

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

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一、竖式:三位数乘两位数

135×45 108×25 54×312 47×210

138×54 126×89 203×32 312×25

437×28 82×403 208×24 36×137

406×23 460×23 305×56 624×78

6×589 353×56 45×240 479×85

二、竖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验算

336÷21 858÷39 918÷27 888÷37 645÷32

432÷46 966÷23 731÷79 980÷28 828÷36

689÷34 618÷88 372÷45 294÷29 328÷42

395÷56 765÷74 840÷35 630÷31 961÷19

三、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结合律:

48+25+175 578+143+22+57

128+89+72 357+288+14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7+289+33 58+39+42+61

75+34+125+366 125+75+320

153+38+162 163+32+137+268

158+395+105 822+197+78

2.乘法交换结合律(一):

25 ×125×32= (15×25)×4= 38×25×4=

35×2×5= (60×25)×4= (125×5)×8=

25×17×4= (25×125)×(8×4)= 38×125×8×3=

5×289×2= 125×5×8×2= 9×8×125=

43×25×4= 125×50×2= 42×125×8=

60×25×4= 125×5×8= 25×17×4= 37×8×125=

3.乘法交换结合律(二):

125×32 24×125 125×56 125×72

125×16 48×125 125 ×64 25×36

25×32 25×16 25×24 25×28

4.乘法分配律(一):

34×72+34×28 7×48+7×52 35×37+65×37

85×82+82×15 25×97+25×3 76×25+25×24

16×17+16×23 27×36+27×64 73×36+36×27

64×23+36×23 43×36+57×36 19×67+19×33

57×35+43×35 18×72+72×182 46×46+46×54

31×69+31×31 34×13-34 ×3

5.乘法分配律(二):

38×99+38 75× 299+75

102×99+102 39+9×39

99×128 +128 27+99×27

34+199×34 35×99+35

6.乘法分配律(三):

125×(8+80 ) (80+4)×25 8×(125+9)

(20+4)×25 32 ×(200+3) (125+17)×8

(100+2)×99 102×(100-1) 25×(40+4)

(25+100)×4 99×(100+1) (125+40)×8

(125+25)×8 99 ×(100+7) 8 ×(125+7) (30+25) ×4

7.乘法分配律(四):

46×102 48×101 99×46 102×42

103×31 107×16 108×15 125×88

88×102 102×99 39×101 25×41

48×101 201 ×24 302×43 102×13

8.商不变的规律:

300÷25 4000÷125 240÷5 600÷25 3200÷50

400÷25 150÷25 800÷25 2000÷125 9000÷125

四、混合运算

672-672÷12×7 987÷(345-298)×65

210×[520÷(240-227)] 340-240÷20×5

30×(320-170)÷90 [458-(85+28)]÷23

630×[840÷(240-212)] 408÷[512-(178+283)]

864÷[(27-23)×12] (105×12-635)÷25

240-140÷5×3 360-260÷20×5

104×48+272÷16 35+65÷5-20

240+180÷30×2 450÷30+20×3

146-(34+420÷70) 624÷[(27-14)×4]

(77-21÷7)×691 (165-65÷5)×5

上一篇:高中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下一篇:清华同方经典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