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经典资料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教育学经典资料(精选7篇)

中学教育学经典资料 篇1

1、考试的核心环节是【B】

A、选择题型B、命题C、确定评分方法D、阅卷

考试的核心环节在于命题。考试分为三阶段,核心是命题。

2、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A】较高。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信度主要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可靠性。

3、提出人力资本学说的人是 【A】

A、舒尔茨B、恩格斯C、列宁D、马克思

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说。

4、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D】,它是对品德发展的【】手段。

A、说服教育法 促进B、榜样示范法 推动C、陶冶教育法 强化D、品德评价法 强化 品德评价法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

5、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C】

A、科学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核心课程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它在课程类型上属于隐性课程。

6、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B】

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考试用书D、教科书

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教学大纲。

7、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A】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杜威

埃拉斯莫斯正式提出“班级”一词。

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D】

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育

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集体教育的力量实现的。

9、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A】。

A、认识基础B、关键C、核心D、行动指南

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10、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C】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11、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B】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

由班级授课的特点可知,它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的培养学生。

12、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A】

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

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

13、“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B】

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14、教学原则是依据【C】制定的。

A、教学内容B、国家统一文件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D、教学目的 教学原则是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制定的。

15、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A】

A、操作性和指导性B、指导性和灵活性C、工具性和基础性D、操作性和灵活性

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page]

二、填空

16、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______。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17、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______,他的作品是______。.凯洛夫;《教育学》

1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______。癸卯学制

19、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都是______教育思潮的代表。非制度化

20、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______地位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主体

21、“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__。陶冶法

2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______的再生产。有计划高效率

23、因材施教的思想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的规律。个别差异性

24、人的______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

2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和______等。教育

26、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卢梭的《______》一书中。爱弥儿

27、“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___ 开篇这样写道。《中庸》

28、师生关系包括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______。社会关系

29、课程评价的模式主要有目标评价模式、______和CIPP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0、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是德育、智育、体育、______、劳动技术教育。美育

31、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______、批评处分和操行评定等方式。表扬奖励

32、现代教育要充分发挥两个基本功能,即满足______的需要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社会发展

33、在19世纪初期,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__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导生制

3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______。班级平行管理

3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______,三是角色规范。规章制度

三、简答

36、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

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整,相互配合,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37、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教育通过使人类掌握文化传递的手段和工具实现文化的传承。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教育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按照严格的标准,通过多种途径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

(3)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教育通过校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互派留学生、国际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信息高速公路等方式进行文化的传播。

(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通过培养人才进而创造文化高等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职能。

38、教科书与教材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教科书不等于教材,教材除了包括教科书外,还包括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实验指南手册、教学挂图和视听教材等。

39、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答案】: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开始,延续到17世纪。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40、简述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各自的“三中心”主张。

【答案】:(1)传统教育派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其主要教育主张有:第一,教师中心,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和权威;第二,教材中心,即以学科课程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第三,课堂中心,即以班级授课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2)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其主要教育主张有:第一,学生中心,即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符合学生需要和兴趣;第二,从做中学,即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第三,活动课程中心,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

41、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

【答案】: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的人才又红又专。

(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为人师表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

(3)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是作为教师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广度和兴趣专长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为能更好地保证教学的成功,教师还应具备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修养。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

(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知识的处理能力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等。

(6)优良的身心素质。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往往有助予师生之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推进教学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page]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2、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矛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人的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43、一堂好课应符合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结合实际谈谈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是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3)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4)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5)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准确、清楚。

(6)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中学教育学经典资料 篇2

关键词:国学经典,音乐,美育,培养

国学经典《乐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致乐以治心, 则易直子凉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凉之心生则乐, 乐则安, 安则久, 久则天, 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 神则不怒而威, 致乐以治心者也。”这就是说仔细品味音乐来加强内心的修养, 那么自然就会平易、刚直、宽容、诚实。具备这些就会开心, 开心就能安乐, 安乐就能恒久, 恒久就能成自然, 自然就能达到神的境地。天虽不言语, 但能让人信服;神虽不恼怒, 但能让人感到庄严。仔细品味音乐, 目的是加强自我修养。充分说明了音乐对人的审美、人性教化等方面的重要性。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一个短暂而特殊的阶段, 是影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作为教育者, 我们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作为中学音乐教育者, 我们深知担负起中学生美育教育责任之重大, 并将中华文化瑰宝之国学经典融入中学音乐审美教育意义之深远。

中国古诗词歌赋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流传至今至少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古诗词歌赋的遗韵。这些古诗词歌曲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音乐审美意识, 而且展示了儒家音乐美学思想, 是中华文化中的音乐瑰宝。

我用经典的古代历史人物及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把理解诗词歌赋与音乐演唱相结合的形式来滋养, 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培养并帮助形成中学生道德美、性格美、人才美。下面, 我从以下几个事例来谈谈我把国学经典融入中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做法。

1 培养对国学经典的兴趣爱好

学生在脑海里对孔子是很有印象的, 我就先给学生讲孔子欣赏《韶》乐的故事, 来激发他们的兴趣。首先, 我巧设了一个悬念, 让学生对“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谈谈自己的看法。接着, 有学生说“三个月都没有吃到肉了!”;有学生说“味觉可能出了问题, 三个月吃肉都没有尝出味道”;也有学生说到了“孔子在齐闻《韶》乐, 三月不知其肉味”。紧接着, 我看时机已经成熟, 在表扬他们的同时立即抛出这堂课的主旨。我在黑板上板书了:孔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时, 我问学生是否想进一步了解这句话的深沉含义?学生生动的表情告诉了我答案。

于是, 我开始从《韶》乐的起源讲起。《韶》乐, 史称舜乐, 起源于5000多年前, 为上古舜帝之乐, 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 三个月中尝不出肉味, 说:“想不到音乐的美妙达到了这种境界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音乐的那种感受、那种执著、那种痴迷、那种对音乐的深入。在孔子听了《韶》乐后, 竟然在三个月的光景中品尝不出肉的滋味, 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孔子对六艺的精通。没有一定的音乐素养, 没有对于这些古乐曲的真正认知, 是绝对不会达到这种程度的。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 成为万代师表, 能够使七十二贤人都能够身通六艺, 与他把追求学问作为自己的人生快乐, 并且达到了这样的治学境界是分不开的。这样的学者不成为圣人, 更待何人!

在这堂课上, 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很好的精神状态。对国学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课后, 有不少学生把这堂音乐课的所获写入了周记。

2 通过学习演唱《关雎》, 培养学生青春期正确的异性观

我本人是很喜爱阅读《诗经》的, 特别陶醉于它郎朗上口的古代韵律和美妙的意境。《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 是周代南国的民歌, 被称为中国古代韵律师的开山之作。首先, 我和学生一起朗诵《关雎》, 接着, 我抛出问题, 它是一首关于什么的诗歌?学生通过中学语文课的相关学习, 对《关雎》是有一定的理解的, 但是, 在我的这堂音乐课上, 我以不同的方式, 不同的教育角度来让学生得到不同的体会和收获。

在朗诵《关雎》之后, 我用自然、柔和的声线开启了本堂课的教育意义。“同学们, 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 来自民间的爱情故事更能真实地体现其中的意味而被千古传唱。《关雎》正是写这一题材的《诗经》名篇”。接着, 我为给解读、分析了它的含义。《关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思念心上人却怎么也得不到她的男子形象。诗歌融赋比兴于一体, 从水鸟和鸣, 引出男子对心爱女子的思念。接着又边写女子的形象边写男子对她的思慕, 两者相互对照, 女子的神采越是“窈窕””美丽, 男子的相思便越是深沉, 以至于“辗转反侧”, 甚至他由此而有了一连串的想象,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即要是能和她在一起, 他愿意弹琴奏瑟来亲近她, 愿意敲钟鸣鼓让她快乐。但终是“求之不得”, 这好像有点“悲惨”, 但从艺术上来讲, 却是极其成功的, 既然“求之不得”, 那么后来怎样了?有了想象就有了美。这便是这首千古名诗的妙处所在。此刻, 我顺势引导学生“青春期里, 同学们对异性有好感, 或者有着朦胧的感觉, 这是正常的现象, 这种感觉是一种美妙的, 自然的感受, 现阶段的你们正如一年中的春天, 又似春天里刚破土而出的新苗, 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 需要汲取积极向上的能量来茁壮自己的成长, 将这种朦胧的意识化作一份份动力, 帮助自己正确面对青春期的感觉, 使自己在这个阶段为将来更加美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 既为自己, 也为国家去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最后, 我请学生一起用抒情而熟悉的旋律来演唱《关雎》,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所学, 又恰如其分地提高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对青春期的学生不是用了回避问题, 或者堵住问题的方式, 而是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引导, 疏通。

3 通过对知音的感受,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交友观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培养学生诚信、宽容、互助的品质。我把俞伯牙与钟子期, 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讲授给学生, 并且把相关的诗歌又冠以熟悉的旋律加以演唱的形式来进行我的教育方式。

首先, 我给学生欣赏古琴曲《高山》、《流水》, 引导出战国时期晋国的俞伯牙与钟子期从相遇, 相知, 相吸到最后钟子期病逝离去, 伯牙恨从此世上再无其知音而摔破瑶琴的故事。

娓娓讲完故事之后, 引导学生朗诵诗歌“摔破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觅知音难上难。”再带领学生用旋律填词演唱的方式进一步感受俞伯牙为了钟子期而写的《伐檀》, 感悟其中的含义。

我用类似的教学方式、方法给学生讲授了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 进一步让学生从中领悟朋友之交贵在诚信、宽容、互助。

4 培养爱国、仁爱、善良、忠诚、坚贞的道德品质

在上这一堂课之前, 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 去收集古代同时具有仁爱、善良、忠诚、坚贞、爱国品质的集道德美、人才美、性格美的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 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由于课前的充分准备, 学生参与讨论的效果很好。不仅了解了杜甫人生四个阶段, 即读书北游时期、十年长安困守时期、身经战乱时期、漂泊西南时期, 而且把杜甫在不同时期面对重重遭遇至死不渝的所作所为用来启发自己, 激励自己。特别是在谈到杜甫在成都草堂时的一件事时, 学生都为他在如此困难时期还心里想着他人而深受感动和启发。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杜甫的茅屋被风刮破了, 屋内到处漏着雨。这时, 他心里想着的是老百姓, 认为:自己作为朝廷一员尚且这般艰苦, 老百姓在此刻将是多么的悲惨呀!于是, 他作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个学生听到这里站了起来对大家说道:“我们平时做人做事总是先想到自己, 很少像杜甫这样先想到他人, 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像杜甫那样, 心中先装着集体、他人, 然后再考虑自己。”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 他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和担忧。我把杜甫在四个阶段所作的诗选择了四首, 分别是《忘岱宗》、《丽人行》、《春望》、《登高》, 让学生一起朗诵, 感悟诗人的气节。最后, 我把《登岳阳楼》冠以学生熟悉的旋律, 引导学生再进行演唱“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学生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上的感受和领悟是非常深刻的。

音乐对人的感化、启发和帮助的力量是无穷的, 古人也早有所知, 《礼记》上记载:故乐者, 天地之命, 中和之纪, 人情之所不能免也。面对正处于人生黄金时代的中学生, 作为美育之首的音乐教师, 我们更应该明了责任之所在, 意义之深远矣。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学经典资料 篇3

各种教参在《孔雀东南飞》一诗的研究中,较为注重刘兰芝与焦仲卿两个形象的分析,而忽略了对焦母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的认识。实际上,焦母这一形象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试看,古往今来,有多少家庭婆婆不能正确处理好与媳妇的关系,并因此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这种关系与焦母、刘兰芝的关系大同小异,所以认识了焦、刘关系对于认识中国几千年传统婆媳关系,正确处理婆媳矛盾有着重要意义。我在教学本诗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讨论的。

师:刘兰芝如此能干、贤惠、美丽,焦母为什么还要将其遣归?

学生讨论后,教师不失时机小结:尽管原因很多,但中国传统妇女的心理作祟,恐怕是主要的,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自己曾经做媳妇时,受尽了婆婆的挑剔、凌辱,现在自己已熬成了婆,自然也以挑剔、凌辱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媳妇。

师:你能举出你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这种“焦母现象”吗?

学生纷纷举例,教师及时总结:“焦母现象”是几千来中国传统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矛盾,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除了经济、习惯、性格外,更为重要的是婆婆的传统心理。这种矛盾对家庭、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正确处理这种矛盾,对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师:如果你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中遇到这种“焦母现象”,该怎么办?

生甲:百顺孝为先,应该将媳妇制服。

生乙:改变婆婆观点,将就好媳妇。

生丙:与婆婆展开坚决斗争,争取自己的权利。

师:大家讨论很热烈,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性,但我们在遇到具

体问题时,应作具体分析。首先要做到尊老爱幼,在尊重的前提下处理好这种矛盾。其次,也要维护好自己的权利。

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教会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以文本为本,密切结合学生实际去开发文本,而不是照搬专家的观点。

对《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分析,教参上归纳性总结为“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形象”。换个角度看,难道琵琶女就没有自作自受的成分吗?“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表明其才艺出众,“妆成每被秋娘妒”表明其漂亮美丽。如此有才有貌,趁年轻把握机会,找一个稳当可靠好人家,过一生安稳的日子是没有问题的。可她却“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用才、色换取暂时的欢乐,“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荒废大好时光,以至“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落得一个悲凉的下场。

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讨论的。

问题一:琵琶女的遭遇值得同情,难道就没有自作自受的成分吗?结合诗句说说。

问题二: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琵琶女现象”,举例说说。

问题三:这些人结局怎样?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克服这种“琵琶女现象”。

以上引导,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要珍惜青春年华,从事有意的事业,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用自己的年轻、美貌、特长去取悦于人,换取一时的欢乐,最终只会落得终身后悔。

学生生活是激活课堂的源头活水,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课堂的首要目标。许多经典文本都可以与学生生活接通,只要语文老师深入研究,时时在意,就能达到这一语文教育的目的。

中学教育学经典资料 篇4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家长所期望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学龄儿童上学。

2.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

3.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4.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二、辨析题(参考答案)

1.此说法是错误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此说法是错误的。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3.此说法是正确的。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4.此说法是正确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

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定位 篇5

中学语文教育始终是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这个“热门”不仅仅局限于教育界内部,也延伸到了社会特别是新闻界。总体上讲,大家对语文教育现状不满意。本文所探讨的话题——经典名著(包括名篇)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定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可以说,经典名著是语文教育改革进程中焦点之焦点。

经典名著指以语言文字为媒体的经得起反复推敲的出版物,其主体是文学作品。从语文教育史上来看,经典名著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在语文教育中如何定位,即如何从理论与实践上确立其恰当的地位与作用,目前尚无一个明确的概定。提出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社会需要,或者不同的语文教育主导势力对其认识不同,甚至不同的语文教育基层工作者对其理解差异,最终导致经典名著的定位处于复杂多变、混乱不一的状态。正确认识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定位问题,对修订教学大纲、编选语文教材、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特别是对广大的中学生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为了较为明确地考察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现状问题,我们以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中学语文教育为研究对象,从修订教学大纲、选编教材、教学实践与专家学者批评四个方面着手分析。笔者认为,经典名著没有一个明确定位,表现在大纲限定模糊、教材编选的态度不严肃、教学方法不恰当等方面,专家学者、广大师生对经典名著的教育现状非常不满。

语文教学大纲对经典名著的定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它是语文教材编制的依据,当然也是经典名著入选教材的标准。

我们先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使用的人教社《语文教学大纲》说起,大纲在阐述中学语文课文选编标准时,提出了“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等三条主要标准。无疑,这三条标准都是“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从理论上讲似乎没有什么不妥。问题是,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思想内容好”,才算“语言文字好”,才“适合教学”?这里的“思想内容”是以中学生的自然需要和健康发展为标准,还是以某一时期的世俗需要或某一政治理论及教育理论的要求为依据?从教材成品来看,后者是编选课文的标准。所选出的课文几乎大部分都可以用“政治手法”来解释。有人曾经指出,中学语文所选的作品,大都还是多年以来的老套路,那些在学术界已成公论、定论的命题,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几乎一点都没有反映出来。比如,中学语文教材里涉及现代文学领域的,文学史观和对作家的评价,基本上还是沿用王瑶先生30多年前在《中国文学史稿》中的观点。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相信文学历史的不断进化,二是强调社会政治因素对文学的决定性影响。这种范式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受那个时代的限制,它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比如相当偏“左”,比如过于用马列主义解释文学现象,以革命和反革命、发展和落后等二元对立的范畴来规范现代文学思潮的论争等等。这在中学语文教材、教案中都有所反映:郭沫若的革命“文正公”地位,对鲁迅的共产主义思想的过分夸张,对徐志摩、梁实秋、胡适等作家的不尽公平的评价,以及用阶级论僵硬地解释文学现象的倾向等,都是这种范式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这种负面影响在中学语文教育被原封不动地继承了。中学语文中的白话文是以现代文学中经典名著为主体的,对待现代文学经典名著的选编如此,对待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选编虽然不以王瑶先生的思想为基础,却也是用了这种思维模式的。教材选编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通过教材我们可以更为明确地看到大纲的真实指导思想和详细内容。我们要问,难道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适合教学”吗?至于“语言文字好”,自然是作为课文的最基本的要求了,而事实上,教材所选的课文并非篇篇都是“语言文字好”的,相反,有的语言文字是非常粗糙的,谈不上“语言美”,如某些散文与诗歌,雷同的篇章结构与教条式的语言无法让人感到什么美,教师讲解与学生学习都毫无生趣。“名”倒是真的有,却谈不上“经典”。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此作了较大的调整,初中、高中的教学大纲内容差别不大,而高中叙述更为详细,提出了“课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丰富多样,体现教学目的,难易适度,适合教学。”“课文应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注意联系当代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联系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用三点概括其要点:一是文章要具有典范性,二是要适合教学,三是要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对经典名著来说,闯这“三关”不容易,有限的教材容量能不能在几百至几千字间展示经典名著的“典范性”,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不是富有代表性的经典名著一定“适合教学”?比如《红楼梦》中的任何一回的节录,都能代表整体特色?比如《雷雨》的节录是否能够反映整体风貌?等等。我们甚至可以说,教材中的大部分节录连原著的基本风貌都体现不出来,更谈不上深入的分析了!

教材编纂对经典名著的态度不严肃,这一点提出建议和批评的非常多。这里的教材指课本、教学参考书及相关权威性辅导资料等,主要是前两者。这种不严肃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经典名著的非经典部分。教材发行量特大,影响面特深,是最有威力的文选集,其意义非同寻常。正因为如此,选择篇目一定要注意作品的经典性,而我们的教材似乎没有把这一问题放在心上。对所选作品常常给予“节录”,这些节录看似“富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原著风貌”,实际是,所选择经典名著的非经典部分。如《红楼梦》,选编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初中)、《林黛玉进贾府》(高中)两篇课文,这两篇单从主题这一层就难说具有代表性,全书写的是爱情悲剧,它们都体现了这一点吗?这两节能让学生学习到东西与原著主旨不具吻合性。教师讲解又常常把学生引入阶级论,这种理解虽然是一家之言,言之成理,但毕竟不能反映更多专家学者的理解。当然,我并不是否定教材的节录,毕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著,节录是一个捷径,也是走进经典名著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而是说我们的节录一定要非常慎重,要选取集中体现全书主题、展示全书写作特色的那一部分,千万还要因为编者的意图或世俗的需要,而以节录来改变原著主题,导致学生把名著理接受了非原著所要表达的主题、艺术风格等知识。同时,要尽可能给学生一个能全部了解或者大致了解原著风貌的条件,如配上相应的而不是学生可以花一番功夫才能得到的资料,适当增加一些对理解原著富有代表性的评论文字,这些评论不是某一家之言,让学生得到客观且富有创新性的启迪。

二是删节经典名著的关键句段。这种现象在教材编者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大概是“适合教学”、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之类的原因,然而我们在这些所谓的“正确思想”指导下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学生读到的与他们日后可能接触到的同样的经典名著内容差距竟然如此之大,那些被删节的内容可能就是精华所在,最能体现作者的某种特定思想情感,对文章理解与思考也最有帮助。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教材曾对课文中两处原文做了“净化处理”,一处是“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处是描写青年男女采莲的爱情场面的《采莲赋》及相关文字。新教材补上了这两处删节文字,学生读来也非常自然而且亲切,不觉得别扭,两处文字与如今影视上的那些“爱情片断”完全是两个天地,给高中生带来的当然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现代文的这种删节文字是普遍的现象。

文言文与现代文没有什么差别。如高中第一册的《勾践灭吴》,公在“遂使之行成于吴”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之间,就删去了文种游说吴王的一大段话,使得文章过渡突然,极不自然;再如《劝学》就是这样,学生有幸读到的只是其中极少部分,被删节的文字又常常被拿来作为学生练习题来“欣赏”,教师不得补充说明此事,这真是教材的悲哀!像“君子之学也,入耳,箸乎心,布四体,形乎动静”这样的名句,也在被删之列。

作者写文章,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后成篇,如果不太影响教材纸张,何必非得砍掉那些宝贵的文字?断章取义是读书写作大之忌,我们的教材不要轻易地把不必要的删节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之重点。三是臆定“经典名著”、“经典名家”。如果用新大纲的要求,经典名著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典范性,一是富有文化内涵。而在近二十年所使用的教材中,许多就不是经典名著,甚至还是现实生活与社会的反面教材,而这些文章则当之无愧地成了所谓的“经典名著”。有些作品不宜入选,如鲁迅的几篇杂文,不大适合于中学生阅读;有些作家类似的文章连续入选,如杨朔的散文;题材相同的文章不停重复,如关于周总理的几篇文字。著名学者童庆炳说,鲁迅的作品很多,为什么偏要选《“友邦惊宅”论》和《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这些文章并不是鲁迅最好的,再说也不适合中学生学。一位诗人曾经对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新诗做了个统计后,这样发难:“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这个新诗选目能够代表20世纪中国新诗的成就吗?这个选目中的每一首具有经典性,都适于灌输给中学生吗?它的每一首让中学生读了,都能使之热爱新诗而不憎恶新诗吗?我不知道我们的诗人见到这个篇目会有什么感受?”并指出,入选篇目多有不当,一些好的、适于推荐给中学生的诗篇未能入选,严重滞后于新诗发展现状,发出“重编中学语文的新诗篇目刻不容缓!”的呐喊。事实上,这种现象不只是新诗选编,古代文学也是这样,以新教材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一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清楚地说了是“先秦诸子散文”,真是如此吗?结果四篇课文有三篇是儒家的,即《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子·劝学》,然后是道家庄子的寓言《秋水》,说真的,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真想说大有“罢黜百家”之味了。对其它作家作品,对古今中外典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四是解读经典名著问题大。对经典名著的解读,集中体现在《教学参考书》与学生的练习册里。具体教学中知识点的过于散乱烦琐,思维过于简单,观念过于陈旧,成了语文教育无法消除的枷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被视为文学欣赏之公理,而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则成了“一千个学生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如《勾践灭吴》,勾践之言行措施甚至结局,在今天为何不能理解成一个反面人物?如《守财奴》,学生接受的主人公形象就是一个贪财吝啬的典型人物,其实为何不能让学生不体谅一下葛朗台的这“吝啬”背后有着更多的可值得同情的辛酸苦楚?又如《项链》中的主人公,为什么只能说是女主人虚荣,何不说说她多少为生计奔波、为人世所累的辛酸? 还有诸多文章的主题只能这样概括,如对鲁迅的作品,总是用政治理念进行图解,不是将其《一件小事》抬到吓人的高度,就是将《阿Q正传》、《药》用政治教条解读得面目全非,而这种影响对一个学生的负面影响有时是终身难以抹去的。我国现行的人教社的教材底子是1980年编的那一套,年年虽有变化,但变化不大。即便教材改革试点的浙江,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更改,总体上也只在10-20%,经典名著自然被选进教材有限。正如1988年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铁映所说:“让9亿人读一种书,这种局面危险不危险?”那么,让9亿人持一种理解,这种局面危险不危险?让9亿人思维方式保持一致,这种局面危险不危险?

教学实践对经典名著的教法不当。教学实践是依据教学大纲、教材而来的,如果我们把主要问题都集中在教师与考查上,似乎是有意与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过不去,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语文教师的责任都推得一干二净。教师如何理解经典名著,对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师不仅仅是现成理解的传达者,更是应当有自己思想的实践者,其思维应当是动态的先进的,因为他们是直接对学生未来有深远影响的特殊的人。

可惜的是,实践中对经典名著的教学与考查出现的问题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在思维单

一、内容烦琐、政治味浓、理解相似等各个方面。对经典名著的解读常常只有一两种“正确”的解释,而其它的观点则被视为“异端”加以排斥。教师用习惯思维模式与固定的分析方法来对待经典名著的教学,甚至使理解走进了死胡同。整个思维方式都是一致的,政治教育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主线”,经典名著是学生非常想读想听的,可经老师一讲,则成了一点味道也没有、无法触及人的灵魂的大杂烩!每一句话似乎都有深不可测的意义,连“中华民国十五年”这句极其平常的时间也被赋予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带有反语口气”!任何名著都是通过什么揭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等等,似乎都是某种阶级理论的图解。如此讲解,语文教学怎能不让经典名著教育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北京崇文区教研中心的教研员苏豫生十多年听了1000多节语文课,他说:“语文课最主要的问题是把一篇生动的课文肢解为一堆知识拼盘,弄得学生对语文课最没有兴趣。”他还做过调查,语文教学是各科教学中最不受欢迎的课程。北大教授钱理群曾经指出:60年代有个提法叫“讲深讲透”,而“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要引导学生不断去读、去体会。教学中应该有所懂有所不懂,没有必要把每句话都解释清楚。”而我们的语文课却变成了政治课,以致学生在大学里“很厌烦鲁迅”,形成了一种逆反心理。这不仅是鲁迅的悲哀,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是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大悲哀!

过分依赖教材及参考书,教师缺乏独立的富有启发性的理解。经典名著是富有独创性的,理解也应当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不是呈现“封闭性”,而是呈现“发散性”,不是要求“一致性”,而是求得“多样性”。没有创造力的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就不会取得真正的好的教学效果;没有激活人的灵魂的教师,更不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达到语文教学目的中的“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广大的语文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是不读或很少读他们所讲授的名著原文,有的一年四季难得写几百字出来,这是无法接受的现实!经典名著之所以是经典名著,是因为它对成千上万的读者都有启发性,经得起反复推敲,而现在教学中所展示的经典名著,则是让成千上万的读者都同意一种思想观念,都有“共同认识”,岂不是与经典名著之本意背道而驰?可以这样非常武断地讲,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起了实践中的“经典名著刽子手”的作用。

从教育专家到一线教师,从教育界内部到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批评指责大多是非常激烈的。我们这里也只能举出极有限的例子,主要目的是想说明经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严重的问题。著名特级教师、有“北魏南钱”之称的钱梦龙老师批评语文教学是“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

1997年11月,《北京文学》发表署名文章,认为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的桎梏、语文的扭曲、文学的悲哀”;

薛毅在一次“文学教育的悲哀”的演讲中指出:“文学教育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学,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

郑贤在就两篇入选课本的《红楼梦》课文的内容解析与练习设计等认真深入地进行了分析,指出:“《红楼梦》遭到如此作践,曹雪芹真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红楼梦》身上所暴露出来的中学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亟待得到所有关心中学教育的人们重视。”

诗人毛翰在分析中学阶段的新诗之后呼吁,真诚希望“我们的教科书所选,每一篇都是经典作品,不要误人子弟,也不要误我新诗”; 余杰认为,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不仅没有具备起码的“世界文化”的眼光,反而对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抱着一种敌对的态度。入选的许多作品在文学意义上远远够不上“好作品”;而只能算是政治意义上的“好作品” ;

相当多的语文教育研究者,对语文教育方法意见非常大,认为必须改变那种不管文章体裁,不管论说文、说明文、一般记叙文,还是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千篇一律,以为此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套路,而要因“文”制宜,因“体”制宜,因“学生的知识基础”制宜,启发学生的“悟”性,启发他们去琢磨到教师思维的过程。

„„

笔者以为,语文教育中对经典名著的系列处理过程,可以在“少、慢、差、费”四个著名的教训总结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糟”字,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的“糟”。

中学教育学经典资料 篇6

(一)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 内容概要。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首先提出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我矛盾的问题, 他对我国当时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及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2. 当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就是要在实践中, 用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 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立场、观点问题和各种思想问题, 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表面上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实质上是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观念与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念的不协调,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解决这个实质的不协调, 这就必须要回到实践中来, 回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定要与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息息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大系统”, 我们必须要研究这个“大系统”的每一个环节是如何运行的, 对运行环境进行时时调控, 要对运行效果及时进行反馈, 并根据运行效果调整这个“大系统”, 以确保其发挥最大最好的功效。由此可见, 作为一门实践性、实用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 《实践论》

内容概要:1937年由于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 使我国革命遭受重创, 在这样的背景下, 毛泽东同志以实践观点为基础, 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 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当代价值:其一, 实践的观点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品质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 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综上来看,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青年教师必须是有所担当的, 实干兴邦, 奔着共同的目标, 坚定理想信念, 到基层去, 到农村去。我们还应该真正了解中国国情、中国社会, 我们要了解我们的人民, 不分民族、阶层、性别, 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了解他们的渴望与期待。其二, 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与个人行为的统一。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征, 在低级阶段, 认识表现为感性的, 在高级阶段, 认识表现为论理的, 但任何阶段, 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 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 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 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从这里不难得出, 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应该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 小心取证, 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在具体的生活工作及其他实践活动中, 在对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 都不应急于做出任何结论。其三, 知和行的关系与大学生的知行合一。反观之我们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不强的原因, 第一是中学生觉得社会对自己的期望遥不可及, 很难在情感上对社会期望引起共鸣, 以至于失去信心;第二, 过分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活动, 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固定的知识体系, 还要唤醒和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 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 切实强化“知行合一”, 学校应当旗帜鲜明地弘扬“知”, 用正确的“知”来武装、指导大学生的“行”, “知”必须有效管用。

二、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 意义

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成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 而德育又是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学校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各项教育活动, 而在众多的教育活动当中思想政治课是核心, 其花的时间最多、涉及的教育内容最广, 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它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因此, 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 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 途径

1. 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

按照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比较集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现行课程的设置, 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地分析和观察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 应当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 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同其他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 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 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现状, 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 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 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确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新的理论说明, 才能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 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按照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的要求,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 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接受基础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 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 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 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写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4. 加强与其他德育渠道的配合, 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 既与学校教育有关, 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家庭对高中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 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社区教育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 要紧紧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 优化社会环境, 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我们要从大德育的角度, 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 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 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5. 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发挥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实践表明, 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政治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 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政治教师加强自身的进修、学习, 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 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素养切实加强专业基础,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为了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 我们政治教师要勇于改革、更新观念, 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 按照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 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 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 扎扎实实地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 开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王明泉.中学时政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8

[3]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4]丁秀梅.用现实资源加强时政教育充实政治课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6, (6)

[5]罗仕勤.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景教学[J].才智, 2009, (8)

[6]张维山, 黄秀华.对时政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1, (3)

[7]王小斌.新课程理念与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 2008, (5)

中学生要阅读经典 篇7

1.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2.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3.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A.贾探春 王熙凤 妙玉B.贾探春 贾迎春 贾惜春

C.林黛玉 贾元春 妙玉D.林黛玉 王熙凤 贾惜春

此题的正答率多个班均是0。可见,课外经典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我更是沉思:经典无人读。

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都忽视了阅读,尤其是经典的阅读在培养能力、促进发展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学生本就缺少丰富的生活阅历,更缺少充足的文化积淀。学生手中除了与学习有关的教辅书及习题书之外便无他书,致使学生习作中出现了情感僵硬、无病呻吟、缺少真情实感的现象,缺乏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语文素养和能力,语文学习陷入闭塞盲目和枯燥的误区,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逐渐丧失,最终学生的意志、个性情感以及创造力都遭到压抑和摧残。

语文学科是个杂家,既要了解历史,又要知晓政治。课内是有限的,课外却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通过阅读经典,学生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倾听屈原的独白,感受杜甫的辛酸。

在班里,偶尔会发现个别学生偷偷地看一些杂志。拿过来一看,有《看电影》《课堂内外》等,尽是学生所谓的“青春文学”类的。在校门口的几家书店里,有一个普遍现象,摆放校园青春类读物的书架前挤满了人,而经典文学读物前却门可罗雀。郭敬明、韩寒等一批“80后”作家依旧保持着旺盛的人气。除此之外,韩国小说《那小子真帅》《重生在韩国》以及《我的疯狂游戏史》《重生之娱乐帝国》……这类标题热辣,装帧唯美、内容却大同小异的读物同样得到了不少中学生的青睐。而中国的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世界顶级著作《简·爱》《呼啸山庄》等文坛巨著却鲜有问津。不禁慨叹:经典不敌青春文学。

阅读校园青春读物是无可厚非,但却不能顾此失彼,中国古典名著、文坛大家的经典著作的阅读对于青少年各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一、阅读经典是当代中学生的义务

经典名著是人的精神创造的产品,它影响着、推动着整个社会生活,人类需要它。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的序文里说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众多古书,培育着咱们的祖先,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来滋补自己、塑造自己,这样也不至于忘本。

二、阅读经典可促进写作

经典,可以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学生在阅读时去感知作者选材的艺术性,布局谋篇的技巧性和遣词造句的准确性等等。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深入地领悟到名家写作的旨趣,学到许多自己心领神会的知识,再动笔写起文章来,就不会被动了。

三、阅读经典可培养修养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任时间的流淌,也没能将这些作家、作品从流行的范围里“排挤”出去。经典凝聚着民族精神,承载着思想精华,是民族素质的滋养济。它历久弥新,且常读常新。苏轼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表现人性中的让人敬仰的精神道德情操等等。经典中必有令他们崇拜或学习的榜样,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升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上一篇:岗位设置管理规定下一篇:兔年春节祝福短信.幽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