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试卷答案(精选7篇)
一、填空题:(50分,每空分):
1、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2、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3、人感染H7N9禽流感,抗病毒药物使用原则:(1)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留取呼吸道标本);(2)抗病毒药物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
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
5、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6、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
1、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对)
2、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对酸性环境无抵抗力。(错)
3、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对)
4、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对)
5、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错)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监测病例同时具备哪些条件(ABCD)
A、发热(腋下体温≥38℃);B、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D、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2、医疗机构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ABCD)
A、病人的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B、血清标本 C、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组织标本)D、死亡病人的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
3、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调查组成员至少应当包括(ABCD)
A、流行病学专业人员 B、实验室专业人员
C、临床医生
D、专业消毒人员
4、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ABC)
A、患者年龄
B、基础疾病C、合并症
D、性别
5、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ABCD)
A、隔离治疗
B、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C、抗病毒治疗
关键词: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心理,行为
自2013年3月以来, 我国相继在上海市、安徽省及北京市等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由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急, 死亡率较高, 在部分人群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预防和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和传播, 同时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新发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4月随机抽取辖区内食品从业人员、学生和社区居民共670人进行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心理、行为和对政府采取措施状况的问卷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013年到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健康检查的食品从业人员244人, 居民225人和学生201人作为调查对象, 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食品从业人员为餐厅服务人员和厨师, 学生为初中一年级至三级学生, 居民为在昌平区居住生活半年以上社区居民。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由调查员统一发放调查表。采取当场自填式和个别一对一询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 与禽类接触史, 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 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认知程度和获得禽流感知识的途径, 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政府采取措施和个人行为改变 (包括食用禽类产品变化情况、饮食改变情况、去公共场所变化情况和出行旅游计划是否受到影响等) 等相关信息27道选择题。填写问卷前先填写知情同意书、采用匿名方式进行, 并要求填写时不相互讨论。
1.3 指标定义[1]
(1) 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 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推测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2)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 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 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3) 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 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4) 诊断标准:发热 (腋下体温≥38℃) ;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 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 d, 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可做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 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 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可以诊断。 (5) 政府举措:指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后, 当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包括对疫情信息动态发布、防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 审核问卷并弃除不合格问卷。有效调查表统一编号后采用Epi Date 3.0软件进行双录入核查, 经逻辑效能检验对录入结果进行校正。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69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670份, 有效应答率97.1%。670名调查对象的情况, 见表1。
2.2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认知情况
3种人群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 (6项) 回答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2。
注:问卷相关问题中多项选择题需选择80%的正确答案判断为正确, 否则均为错误。
2.3 不同人群对政府采取措施满意度情况
在被调查的670人中对政府采取措施满意度达到97.8% (655/670) , 其中非常满意率为22.2%, 满意率为75.5%, 不满意率为2.2%。见表3。
2.4 调查对象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态度
670名被调查人员中, 有44.5%的人对疫情动态比较关注对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64.8%的人感到紧张紧张的原因中有47.3%的人担心疫情扩大, 有95.4%的人知道北京市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见表4。
2.5 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行为改变情况
在调查的670份有效问卷中, 3种不同人群的行为改变率 (22.1%、32.4%和1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65, P<0.01) 。见表5。
2.6 不同人群获得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识来源
在调查人群中, 90.9%的人获得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是通过电视, 76.3%的人通过网络, 47.6%的人通过报纸, 42.4%的人通过广播。获得禽流感知识的4种渠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69.63, P<0.01) 。3种不同人群获得知识的来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食品从业人员=234.79、χ2居民=143.68、χ2学生=121.19, 均P<0.01) 。见表6。
3 讨论
3.1 加强禽流感尤其是H7N9的研究工作
禽流感是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 通常仅感染禽类, 偶尔感染猪。家禽尤为易感, 且会迅速导致流行。禽流感有两类:一是引起轻微的疾病, 有时仅表现为竖毛或产蛋量下降;二是为众人所关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 其1878年在意大利首次发现, 在禽中有极强的传染性并迅速导致死亡, 死亡率近100%, 禽类可在发病当天死亡。1997年香港报道第1例H5N1病毒感染鸡和人, 为首次发现禽直接传给人。因此, 国内外专家加强了对禽流感的研究工作, 王冰[2]通过对外文光盘检索1994—2003年数据库, 共检索到论文532篇, 涉及146种杂志;中文文献多为译作或综述类论文;从禽流感文献的研究发现, 禽流感研究课题尚属于新颖, 文献增长缓慢, 说明研究存在一定难度, 国内选择此课题攻关与国外水平接近, 不仅具有先进性, 也能增强竞争力。我国的禽流感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关于人禽流感基本知识[3]、人禽流感及其预防与控制[4]、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等相关知识的教材在专业期刊陆续发表, 为人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北京市、福建省、安徽省等地相关专家对人感染禽流感知信行、病例调查、人感染禽流感临床特点等方面做了相关报道[6,7,8,9,10]。但是2013年3月国内多地出现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 关于H7N9禽流感相关报道甚少, 因此建议有关专家加强对H7N9禽流感的研究工作。
3.2 政府采取措施及时有效
北京市发现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 政府采取疫情信息公开发布、指定专业医院就诊治疗、对防控知识进行普及、对可疑禽鸟的处理、患者诊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和对密切接触者的疾病排查等措施。调查结果显示, 食品从业人员、学生和社区居民多数对人感染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市民对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知晓率为95.4%, 高于易波等[11] (83.3%) 和孙立梅等[12] (88.6%) 的报道。此次调查有95.4%的人知道北京市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说明北京市政府公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真实、及时的, 得到了市民的肯定。有47.3%的人担心疫情扩大, 提示政府在对感染者采取的医疗救助措施方面应加强宣传报道, 对传染病信息的报告制度透明、公开。
3.3 调查人群对于禽流感疫情存在行为改变及紧张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 有23.9%的调查人群在北京市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后有不吃鸡肉、不去外面吃饭等不同程度的行为改变, 以居民行为改变率 (32.4%) 较高。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态度上, 有36.4%人担心自己会感染, 35.2%选择不紧张, 47.8%有点紧张, 6.0%非常紧张。因此提示, 在当有禽流感疫情发生时, 应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 尤以普通居民为主, 以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心理。
3.4 现代传媒设施是获得禽流感知识的主要来源
3种人群获得禽流感知识的渠道依次为电视、网络、报纸、广播。可见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电视, 在传染病疫情的宣传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从网络获取信息的人越来越多, 因此出现类似突发公共卫生疫情时, 通过电视和网络渠道普及知识和公布信息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本次调查了解了不同人群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信行情况, 分析不同人群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信行存在的薄弱环节, 为政府及部门决策提供相关参考依据。通过各种有效媒体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基本知识和信息宣传, 能降低社会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恐慌, 有利于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维护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高占成, 冯子健.人感染禽流感防治知识回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5.
[2]王冰.国内外禽流感文献的调查研究[J].现代医院, 2004, 4 (6) :121-122.
[3]陈焱, 胡世雄, 刘文.人禽流感[J].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 (1) :208-213.
[4]彭国文.人禽流感及其预防与控制[J].华南预防医学, 2004, 30 (2) :69-70.
[5]惠禽, 李鹏.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7, 35 (2) :92-93.
[6]郝素芝, 吕建华, 周燕.北京市大兴区部分外来人员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识现状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 2007, 13 (1) :15-17.
[7]何春荣, 吴水新, 阎建平.龙岩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危人群防护行为与防治知识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 2007, 13 (11) :969-970.
[8]周蕾, 向妮娟, 彭质斌, 等.如何进行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例的感染来源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2, 13 (11) :879-882.
[9]吴家兵, 李群, 柳燕, 等.安徽省5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6 (5) :339-341.
[10]徐小元, 万华.人感染禽流感临床特点[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电子版) , 2007, 1 (3) :129-130.
[11]易波, 徐文林, 袁俊, 等.北京市城区居民对禽流感认知态度的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 2006, 12 (4) :393-395.
Q: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A:这是新发现的一种流感病毒,主要在鸟类中传播,这种病毒很少感染人类。
Q: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A: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禽类的分泌物或者排泄物等被感染。
Q: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A: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Q: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A:感染H7N9病毒的病人主要症状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重症肺炎症状。
Q:这次的禽流感与以往的普通流感有什么不同?
A:本次流感是由H7N9禽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早期有高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严重病例可能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死亡。人感染H7N9禽流感时,应及时隔离治疗。而普通流感是由普通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症状有发热、畏寒、鼻塞、流涕等症状,一般3~4天后症状好转,一般无需住院治疗。
Q: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该怎么办?
A:一旦出现了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了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
Q:鸡肉、鸭肉、蛋类还能吃吗?
A:流感病毒在足够热的情况下会灭活。H7N9禽流感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剂都很敏感。在100℃环境下,2分钟就会被消灭;60℃环境下,半小时消灭。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进货的禽类,经高温煮熟加工,检疫是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食用生肉及未烹调熟透的以血为原料的菜品,是高危行为,要把生肉与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开。生熟食品,不应用同一砧板及刀具。在处理生肉和熟肉之间,要洗手。不要把煮过的肉放回原先装生肉的盘子。在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Q:小区常有鸽子成群飞过,如果接触到羽毛、粪便,该怎么处理?
A:以预防为主,尽量不要去触碰这些鸟类,也不要去逗它们。如果接触到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Q:哪些人容易感染H7N9病毒?
A:一般来说,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Q: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会被传染吗?
A:穿羽绒服、盖鸭绒被及相关制品,不会感染禽流感。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可能性微乎其微,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Q:听说在鸽子身上发现了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应该远离鸽子等鸟类呢?
A:不要与鸽子等鸟类近距离接触,一旦接触,一定要及时清洁双手。
Q:家里饲养了几只鸡,该如何处理?
A: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处理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如果家禽出现病、死情况,及时联系当地农业等相关部门。
Q:家里如果要消毒,该怎么消毒,用什么消毒药品?
A:家中如果没有相应病人或没有污染的情况,不需要消毒。注意保持室内清洁,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以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通风。如若一定要消毒,可去超市购买含氯消毒剂进行环境喷洒消毒。
Q:多地公布了预防禽流感的中药方子,如果没有症状只是预防可以吃吗?
A:中医药预防对象包括两大重点人群:从事禽类宰杀、贩运、烹饪的人员以及其他与禽类及禽产品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儿童、高龄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使用预防中药应由执业医师开具处方,不要自行判断和选择。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慢性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中药预防处方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服用中药预防处方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向医师咨询;对中药预防处方的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Q:公众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A:目前,仅在局部地区发现散发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Q:有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吗?
A:目前没有防止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疫苗。
Q:应该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呢?
A: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对于大家来说,预防禽流感,提高自身免疫力很关键。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勤洗手,经常开窗通风,注意饮食,同时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Q:应该怎样正确洗手呢?
A:第一步:取适量的皂液于手心,第二步:双手掌心相对摩擦,第三步:双手掌心向下相叠,十指交叉,摩擦指缝和手背;双手位置交换,第四步:十指相握,相对摩擦指尖和甲沟,第五步:一只手握对侧手拇指摩擦,再交换,第六步:一只手摩擦对侧手腕,再交换。
Q:室内开创通风应注意些什么?
A:开窗通风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其实,通风本身不能杀灭病菌。但通风可将有害气体,甚至病原体,通过空气的流通吹到室外。让室内有害气体或病菌的含量稀释。间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虽然说开窗通风有益,还要把握好通风的方法:开窗次数不是越多越好,最好在上午、下午各开窗一次。一般情况下,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最好。每次开窗通风最好大于30分钟。
Q:有治疗人感染H7N9禽病毒的方法吗?
A: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有效,但对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Q:医疗工作人员有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吗?
A:医疗工作人员经常要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因此,世卫组织建议在医疗机构应当持续采取适当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对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也应密切监控。除了基本的预防措施外,护理疑似或确诊感染型流感(H7N9)病毒的病人时要采取一些额外的防护措施。
Q:人感染H7N9禽病毒是否会造成禽流感大流行?
A:据专家预测,人感染H7N9禽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Q: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医疗部门会怎样处理?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的病例后,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Q: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哪些行动?
A: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出现人感染H7N9病例后,当地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病人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送检、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并加强了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工作。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此次疫情高度重视,接到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报告后,立即向上海、安徽和江苏派出专家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患者的救治和调查工作,召开多部门会商会,对疫情性质进行分析研判,并安排部署了相关调查、防控和应对准备工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和送检标本后,及时开展了疫情风险研判和实验室检测研究,在短时间内做出了病例的病原学诊断,在全球首次发现和确认了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导致的人类感染病例,并对新病毒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卡斤。
知识宣传
一、人感染H7N9禽流感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此次是全球首次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止今天,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21例,死亡6例,病例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我们县暂无病例报告,报告确诊病例间未发现流行病学联系,疫情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H7N9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四、预防措施:
(一)普通市民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与禽类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 1.不要将禽类放在自己居住的房屋里。2.在饲养、运输、销售和宰杀禽类的过程中,要穿戴好工作服装,口罩,在接触禽类后,要清洗手部。
3.定期清扫鸡舍、禽舍及外环境,清扫时应穿好工作服,带上帽子和口罩。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当前正是春夏交替之时,也是禽流感等各类传染病流行的季节,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暴发与流行,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院领导的指示,我院于2013年4月xx日由xx(部门)组织开展了一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治工作,成立了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由我院***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我院***同志担任,***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院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收集人禽流感疫情发生、发展及处理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实时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及时向我区疾控中心上报相关数据。
二、重视培训工作
此次培训工作于2013年4月xx日上午9:00在我院三楼会议室举行。此次培训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下,全院医师、医技及护士等职工几乎全部参加了此次培训,共计191人。培训课程由***讲解,培训重点内容为:1
1.H7N9禽流感的概念;2.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3.H7N9人禽流感传染源;4.H7N9禽流感易感人群;5.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隔离防护与消毒;6.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7.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8.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管理与感染控制;9.H7N9禽流感标本采集与检验;10.H7N9禽流感的预后防治。
培训课件图文并茂,培训内容重点突出,培训内容的环节设计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使受培训的人员易于接收新知识。培训结束后立即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的测试,参加培训的人员反映良好,培训效果明显。培训过程中课堂氛围略显沉闷,建议下次培训可多设计些互动环节,提高参训人员的积极性,使培训效果更明显。
三、加强防控和疫情检测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
蒋荣猛
一、什么是流感(H7N9)病毒?
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虽然偶尔会有某些H7病毒(H7N2、H7N3、H7N7)感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中国最近报告出现了这种病例。
二、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三、传染源
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尚无人际传播的确切证据。
四、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
五、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
六、如何预防流感(H7N9)病毒感染?(一)手部卫生:
1.在准备食物前、中、后;吃东西之前;使用卫生间之后;处理动物或者动物排泄物;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时要洗手;
2.当手部明显肮脏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
3.如非明显肮脏,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二)呼吸卫生:
1.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
2.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三)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四)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五)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六)应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
发现该例病人后, 兽医部门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本人根据防控禽流感的工作方案, 结合工作经验, 对基层防控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作出总结。
1 对病原特性的认识
我国新出现的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禽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 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 (即H) , 一型为神经氨酸酶 (即N) , H又分17个亚型, N又分10个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 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 禽流感病毒中, H5、H7、H9可以传染给人, 其中H5为高致病性。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 Nx共170个亚型,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一种。
2 流行病学
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H5型易感动物:鸡、火鸡、鸭。病例初始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严重的发展为重症肺炎, 部分因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H7N9禽流感病毒对家禽呈低致病力, 可以感染鸡、鸽子等禽鸟, 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
3 监测
鉴于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农业部将动物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暂时纳入一类动物疫病管理, 针对动物中存在的病毒采取紧急、严厉的预防、控制、扑灭措施。人感染H7N9后, 要对周围的活禽批发市场、重点农贸市场和养禽场进行监测。活禽批发市场进行随机采样, 平行采集咽喉和泄殖腔双拭子、血清学样品、环境样品进行检测。一旦检出来自活禽交易市场的H7N9禽流感阳性样品, 要及时进行追溯性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相关养殖场进行重点排查, 及时清除动物群体中H7N9禽流感病原, 坚决防范H7N9禽流感病毒由环境传入养殖场 (区) 。
4 应对措施
发现家禽禽流感疫情, 必须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早期进行快速诊断, 若发现和确诊为高致病性毒株如H5、H7型, 对病鸡群进行严格隔离、封锁、扑杀、销毁, 对鸡场进行全面清扫、清洗、彻底消毒。目前采取的措施是扑杀疫源地3km范围内所有鸡场的鸡群, 并对5km范围内的鸡群进行强制免疫。
4.1 隔离措施
关闭所有禽类及其产品交易市场, 禁止易感活禽进出和易感染禽类产品和其他可疑污染物运出, 全部家禽圈养。
4.2 扑杀措施
对疫源地3km内所有的家禽扑杀。
处理方式:焚烧法、化制法、掩埋法、发酵法。实际应用中常采用直接掩埋法。在充分考虑动物福利的前提下, 将禽装入密封袋中通入CO2致死。
4.2.1 选址要求
应选择地势高燥, 处于下风向的地点;远离畜禽养殖场、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生活饮用水源地;远离城镇居民区、主要河流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4.2.2 技术工艺
掩埋坑容积以实际需要处理动物尸体数量确定。
掩埋坑底应高出地下水位1.5m以上, 要防渗、防漏。
坑底洒一层厚度2~5cm的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药。
将动物尸体投入坑内, 最上层距离地表1.5m以上。
撒上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药。
覆盖距地表20~30cm、厚度不少于1.0~1.2m的覆土。
4.2.3 操作注意事项
掩埋覆土不要太实, 以免腐败产气造成气泡冒出和液体渗漏。
掩埋后, 在掩埋旁设置警示标识。
掩埋后, 第一周内应每日巡查1次, 第二周起应每周巡查1次, 连续巡查3个月, 发现掩埋坑塌陷应及时加盖覆土。
掩埋后, 立即用氯制剂、漂白粉或生石灰等消毒药对掩埋场所彻底消毒1次。
4.2.4 对运输车辆的要求
选择专用的运输车辆或封闭厢式运载工具, 车厢四壁及底部应使用耐腐蚀材料, 并采取防渗措施。车辆驶离养殖场所前, 用5%漂白粉溶液对车轮及车厢外部进行消毒。运载车辆应尽量避免进入人口密集区。
4.3 消毒措施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 只要消毒措施得当, 养禽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 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灭环境中的病毒。
4.3.1 场舍环境消毒
场舍环境采用下列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好:
醛类消毒剂: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密闭的圈舍可按每立方米7~21g高锰酸钾加入14~42ml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 室温一般不应低于15℃, 相对湿度应为60~80%, 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再加入福尔马林, 密闭门窗7h以上便可达到消毒目的, 然后敞开门窗通风换气, 消除残余气味。
含氯消毒剂:包括无机含氯消毒剂和有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取决于有效氯的含量, 含量越高, 消毒能力越强。可用5%漂白粉溶液喷洒动物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等进行消毒。
碱类制剂:主要有氢氧化钠等。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是含有94%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 使用时常加热配成1~2%的水溶液, 用于被病毒污染的禽舍地面、墙壁、运动场和污物等的消毒。喷洒6~12h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发生疫情处置后, 第一周每天消毒1次, 以后每周消毒1次, 解除封锁前必须对疫点和其他重点场所进行1次终末消毒。
4.3.2 场舍周围地面消毒
用84消毒剂与清水1︰500配制成消毒药水, 喷洒消毒。
5 强制免疫
至今尚无H7N9禽流感疫苗, 福建省目前使用由政府提供的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 (H5N1亚型, Re-6株) 。农村散养户由政府组织每年4月份、10月份前后集中强制免疫1次, 养殖场根据本场免疫程序制定计划。
6 预防与控制
⑴坚持禽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做好一般疫病的免疫, 提高禽类的抵抗力。
⑵养禽场户要想方设法, 采取各种措施, 防止饲养的家禽与野生鸟类接触。规模养禽场要加强养禽场棚舍的改造, 采取全封闭的饲养方式或使用隔离网等措施, 防止野生鸟类直接进入家禽饲养棚舍, 阻断家禽与野生鸟类的接触。专业养禽户、农村散养户要实行严格的圈养制度, 禁止家禽分散开放饲养, 禁止鸭子等水禽在开放的水域中饲养, 减少散养家禽与野生鸟类的接触机会。
【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试卷答案】推荐阅读:
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培训试卷及答案03-01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考试10-10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10-25
人感染H7N9禽流感宣传资料03-12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培训总结01-05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SARS培训试题05-30
乡卫生院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07-21
h7n9禽流感知识试题03-06
h7n9禽流感试题09-06
H7N9禽流感作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