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誓词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清明节的誓词(共3篇)

清明节的誓词 篇1

开国元勋谢觉哉于1956年参观中国革命博物馆时,在了解这份入党誓词的来龙去脉后,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事后还专门为此撰写了一篇题为“一个农民的入党宣誓书”的观后感,并收录进自己的《不惑集》中。

贺页朵1886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才丰乡北田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投身革命,曾任乡农民协会副主席。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他以榨油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为红军搜集情报,还多次参加过红军攻打永新的战斗。1931年1月25日,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是在他工作的榨油坊进行的。在桐油灯光的照亮下,他在一块红布上写下了“牺牲个人、言(严)首(守)秘蜜(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6句入党誓词,他识字不多,在这张布质的入党誓词里24个字中就有5个错别字,但这更让人感受到他灵魂深处的忠诚和信念,具有强烈的震撼力。1934年,他在一次伏击战斗中从马背上摔下来负了重伤。红军长征后,他留下来坚持斗争,后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入党誓词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取下来反复地看,默默地读,细细地品味幸福的革命岁月,时刻激励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党员。1951年,中央派慰问团到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贺页朵才将这份珍贵的入党誓词亲手交给慰问团负责人,后经中宣部转存至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星条旗下的百年誓词 篇2

这条仅由31个单词组成的英文句子,便是全体美国人耳熟能详的效忠誓词(P1edge of Allegiance)。面向国旗宣读该誓词,无论对出发前夕的将士,还是开学第一天的学童,都是一项必不可少且隆重其事的活动。尚未认全26个英文字母的幼童,已经先学会在国旗前一字不漏地背诵誓词,直至每年各种节日庆典、群众活动、再到企业、法庭、国会……星条旗树立的每一个场合,背诵誓词都是全体美国公民应该而且必须驾轻就熟的仪式。

31个单词历经118年传承,有意无意间点燃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爱国情怀。然而,与其它各色民族传统一样,31个单词的后面也隐藏着一段跌宕起伏的风云故事,斗争、妥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个人主义与物质主义横扫美国。企业巨头迅速崛起,美元能量日益膨胀,信仰被蚕食殆尽。铁路、公路、石油,一切的大型项目,高速涌动的现金流,攫取了全社会所有的智力与精神财富。平等、正义、博爱等昔日信仰一个个分崩离析,而在这长长的遗忘名单中,竟隐约还出现了国家与民族。

《青年伴侣》杂志,是当时物欲横流的出版界幸存的几支“清流”之一。它的撰稿者之中,有一位因公开表示信仰社会主义而遭教会驱逐的浸信会牧师佛朗西斯•贝拉米,时任国家教育协会督学委员会主席,热衷于重建社会价值体系的他在1892年9月8日刊出的杂志中倡议:今年举行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纪念活动中,公立学校学生应面向国旗宣读以下句子——“我宣誓效忠我的国旗,以及它所象征的共和国:统一国家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正义。”

该建议很快得到杂志编辑詹姆斯•安普涵的支持。作为一名慈善家和爱国主义者,安普涵一直要求政府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在所有公立学校展示国旗”正是他提出的动议之一,而贝拉米的“国旗宣誓”恰恰为这项动议提供了更高层次的补充。两人就誓词多次进行商议,贝拉米希望在末尾添入“平等”一词,但在当时女性与种族平等尚未被大众接受的前提下只好放弃;而为将誓词限制在15秒内,安普涵建议删去“正义”一词,而贝拉米认为“正义”恰是“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平衡因素,应作保留。斟酌之下,“自由”和“正义”进入了誓词最终版本,提交国会审议,1892年10月12日,哈里逊总统宣布:美国公立学校学生均需提前记诵誓词,仪式时面向国旗立正,右手前伸指向国旗,手掌向下集体宣誓。教育系统则将其称为“贝拉米宣誓礼”。

宣誓礼在教育部督促下成为中小学校每日必备的爱国主义教育项目,但并未向全社会普及。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8年后美西战争中一次例行的升旗仪式上,一位青年中士率领一队新兵自发地向国旗宣读出贝拉米宣誓词,在随军记者的追问下,他们回答:“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每天都这样做,这段誓词让我们感到自己属于这个国家,而这正是我们入伍的原因。”

同样的举动,也发生在宣誓礼推行20年后、1918年的一战时期,一位将军在升旗仪式上对离乡背井、远赴法国作战的美军将士高声倡议:“现在让我们一起说出当年在学校向国旗效忠时的誓词吧!”一时间,战士们群情汹涌,贝拉米宣誓词响彻在异国硝烟纷飞的战场上。

5个寒暑过去,当年的新兵回到美国成为老兵,他们组成了美国退伍军人联合会,要求政府推广国旗宣誓礼,使其从学堂和战场步入日常生活,成为美国公民共有、并可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财富。政府采纳了建议,为避免新移民对原籍国和美国产生心理混淆,誓词中“我的国旗”修改为“美国国旗”,之后又具体化为“美利坚合众国国旗”。贝拉米宣誓礼正式写入国旗法,每位美国公民均需在法律规定的场合对国旗立正、进行效忠宣誓。

1942年12月,国会就宣誓礼进行重大改动,由于传统中要求的右手前伸指向国旗、掌心向下的动作与德国纳粹向军旗致礼的动作相似,为表明反纳粹立场,修正案将宣誓动作改为右手覆盖心脏位置,而军事人员则必须行军礼。

另一项颇具争议的改动发生在1948年2月12日的林肯诞辰纪念日,一位官员在升旗仪式前提议,为纪念林肯发表的著名讲话——葛底斯堡演说,应援引其中“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庇佑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一句,将“上帝庇佑”添入效忠誓词,使其成为“在上帝庇佑下的统一国家”。这项提议得到基督教团体的热烈响应。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由基督教占据主流的舆论牵头,“上帝庇佑”一词很快普及全国,而同时亦不可避免地遭到其它宗教团体及无神论团体的猛烈抨击。围绕“上帝能否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表”这一疑问,上至国会下至民间,众说纷纭;拥有基督教背景的议员积极游说,多次提交国旗法修正案动议,却又多次遭驳回。直至1954年的林肯纪念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发表全国演说,认为“效忠誓词存在某些缺失,该缺失表现在美国式生活中最具特色及最为关键的因素上”,他认同“上帝庇佑”一词正体现了美国与其它国家的不同之处。4个月后,国旗法修正案获得通过。

其后的半个世纪,国旗法虽久久未有添加新的修正案,但围绕誓词的司法诉讼却在各州屡见不鲜:宗教团体耶和华见证会认为誓词有违他们“反对向上帝以外任何偶像致敬”的教义,将诉状递到了最高法院。官司纷扰多年,耶和华见证会赢得中西部地区的广泛支持,当地舆论评论说:“誓词培养的爱国情操不再高尚,因为它违反人民最基本的宗教自由,通过法律来灌入我们的喉咙。”自由派团体则认为:“在女权运动兴起、种族隔离政策取消后,若不能将‘平等’一词重新添入誓词,是国家精神的损失。”拥护《权利法案》的法学家团体也表示:“法律无权用言语或行动来强迫公民表达他们的信念,尤其是一群哇哇学语的孩子。”2010年9月6日,贝拉米誓词发表将满118年之际,《效忠誓词》案再次由美国律师团体“太平洋法律协会”上诉至联邦第九巡回法院,该组织呼吁使用宪法为誓词引发的众多诉讼进行最后定音,让誓词成为受宪法肯定和保护的国家精神。

与时俱进,誓词激发正能量 篇3

中学生以“高富帅”为参照,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说明他们能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社会现实,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正变得成熟。同学们采用诙谐、充满幽默感的方式,进行自我激励,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激发学习的动力。所以这样的标语对高三学子来说,可以起到相当的积极作用。

网友一江春水:

这样的标语生动、有趣、有个性,能更好地起到激励作用。在紧张的学习中幽默一下有何不可?只要有效果就行。不管是 “传统标语”,还是“创意誓词”,都能给学生营造出高考的气氛,对高三学生的最后冲刺也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用不着大惊小怪。

网友贫道与老衲:

为什么高考冲刺标语或誓词就不可以调侃一把?现在死板地对学生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有用吗?有创意的标语和誓词符合咱们中学生实际。这是与时俱进嘛。

网友高而不富帅:

古人为了激励年轻人学习,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如今在市场经济社会,为什么就不能说把书读好,就可以改变身份,有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个人前途呢?

网友爱心无界:

我小时候父亲曾教育我“不吃苦中苦,难学真本领”。现在想起来,还不如直接给孩子说,你现在下点功夫读书,长大后就能过得比别人舒服些。“不吃苦中苦,难熬人上人”。谁不想做人中龙凤哟。

网友没有元宵的上元节:

这样的高考冲刺标语或誓词新奇、新鲜、醒目,也给当代中学生带来另一种思考:学习除了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外,还可以为自己为父母生活得更好。也许后者更能增加学习动力呢。对于个性十足的90后,标语当然要与时俱進啊。

网友不能化解的冰:

在创新思辩的年代,大家会用不同的观念去看待问题。年轻人尤其是高中学生的网络语言很丰富,他们会在生活中活学活用,这不奇怪。中学生使用个性化的网络用语来激励自己,无可厚非啊。

网友无花果:

校园里的标语,传递出一种斗志,但也透出了些许无奈:高考、上大学似乎依然是摆在高中生面前的一座独木桥。雷人标语虽然有些失之偏颇,但也能看到积极的一面:学子们为自己前程拼搏奋斗的精神。毕竟,拼搏的精神,在哪座桥上都是有用的。

网友追梦时分:

这是正能量啊,只有这样的标语才是实实在在的,才能起到激励作用,玩那些虚的有用吗?能起到激励作用就是正能量,为什么不支持啊!

上一篇:迪斯尼企业文化下一篇:车间员工处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