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社会学概论论文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免费社会学概论论文(通用8篇)

免费社会学概论论文 篇1

绪论

关键概念

1、民间文学

答:概括地说,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对于该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其次,民间文学是民众的创作。

第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2、民间文艺学

答:从文艺属性着眼研究民间文学,就是一种文艺学的研究。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就是民间文艺学。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这个说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另一种含义就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也就是“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所谓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第二种含义,即“民间文学之学”,也就是民间文艺学。

3、民俗

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4、语言民俗

答: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

5、民间

答:什么是“民间”,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是近年来被中外民俗学者普遍关注,并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

在西方民俗学史上,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的“民”的概念在外延上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广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一下一段演变轨迹:民是以承载着“大众古俗”的乡民为主的民众——乡民和野蛮人——乡下人和流入城里的乡下人和他们的后代——任何人组成的任何群体,只要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并有自己的传统。

在我国,民“民”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大体上可总结为是这样一个过程:与贵族、圣贤相对的“平民”或“民众”,重点指下层平民——“人民”或“劳动人民”,是与“反动统治者”、“剥削阶级”相对的一个群体,是以农民、工人等直接生产者为主的并富于革命性的阶级群体——打破很长时期以来关于“民”的阶级论,重要的民俗,在一个民族里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它不仅仅限于哪一个阶级。

6、田野调查法

答:这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就是指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它是社会调查的一种。

7、采风

答:就是用一天到几天的时间到民间去采集民间文学作品,称为“采风”。

8、历史追溯法

答:就是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

9、共时比较法

答:就是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歔:从根✬上说,渑间文学既是一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Ⱁ俗文化现ౡ。这﬌是它的双重属性。

(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

民间文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

(二)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

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刖现象。对此,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ﴌ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着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䚎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第二,从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来看,搑间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爆。

2、怎样看待氐间文学的文学价值?

答: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文学价值。民间文学作品大都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无数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往往思想精粹、艺术高超,其优秀之作可以和第一流大作家的名著相媲美。民间文学既有民谣、谚语、笑话、寓言、谜语那样的精致小品,也有四大传说、史诗那样的篇幅较长甚至结构恢宏的名篇巨著。中国民间文学历史悠久,出现了许多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经典文献。关于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的地位和价值,郭沫若先生曾经作过充分的估价,他说:“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一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民间文艺或是经过加工的民间文艺的作品。”

3、为什么说民间文学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近年来,民间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它的民俗文化属性,研究方法也是更加注重采用民俗学的常规方法。

4、民间文学有什么社会价值?

答:同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更具有多样性。归结起来民间文学主要有三大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一)实用价值

首先,民间文学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也是民众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的手段。

其次,有些民间文学样式可以在劳动过程中表演,以协调劳动节奏、增加劳动兴致。

第三,民间文学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第四,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二)艺术价值

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他的文学价值。除了文学性外,它还常与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它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三)科学价值

对历史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是一般人了解科学知识的途径之一,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资料;有助于政府官员和各个人文科学的学者了解民众的文化史和民众文化的动态;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

5、怎样学好民间文学概论课程? 答:

(一)民间文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或学习任务

1、学习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阅读和熟悉民间文学的重要作品。

3、初步掌握进行民间攇学田野作渚的方法。

(二)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1、切实掌握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独特规律,对民间文学有正确的认识,并注意学会研究民间文学嚄特有方法。

2、熟悉民间撇学各种体裁的代表作品Ⱁ掌握鉴赏、分析民间文学的视角和方法。

3、具备到社会上调查、采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运唨所学矅识捥考察自姱家乡和工作环境中的活态暄民间文学,能利用亲身调查的资料来领会、说搎本课所学的理论问题。

4、认真听讲,精读教材,浏览書关的参考书目,独立完成作业。

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关键概念

1、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答: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人们有时甚至就把民间文学称为“民众口头创作”、“口头文学”、“口承文艺”等。把握口头性是理解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一把钥匙。所谓口头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并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和语体风格的文学形式。

2、民间文学的群体性

答:群体性又叫“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相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最具区别性的特征,也是民间文学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所谓群体性,指民间文学是群体创作、群体流传的,并具有群体性的思想感情和为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与作家文学强调创作的个体性、作品的个人化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3、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答: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4、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答: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同作家文学相比,变异性也是民间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民间文学在口头流传,没有固定的版本,作者是大众,任何个人都不拥有其著作权,谁都可以任意改动,故其流传的过程也就是变异的过程。

思考题

1、简述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26 答:原因:第一,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有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是不识字的,这样他们就很少或没有机会解除书本,也不能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其创作。第二,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民众的一种日常活动,伴随着其他的活动自然而然地进行,这样自然不能把正在进行的事情停下来,拿起笔去创作。

2、简述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

3、论述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有四个显著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

4、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 显著地差异,使得它们成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品种,它们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两者差别形成的基础在于民间文学所具有的四大基本特征,区别主要有四点:第一,作者的差异。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第二,民间文学是口传的文艺,主要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品是朴素的变异的;作家文学以文字作为记载和传播的手段,风格较典雅,有书面化 3 特点,而且作品出版后即固定不变。第三,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或者说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体现民众的生活、思想、感情和艺术特长;而作家文学是“一般所谓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或慰藉物”,即使很同情和理解民众,与民众自己反映自己生活的作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第四,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作家文学虽然也有社会功利性,也可以间接地作用于社会生活,而是要通过培育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来实现其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

5、论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答: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1、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保存、提炼和再创作

2、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主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

1、民间文学在体裁和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2、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典型形象的素材

3、民间文学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上对作家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4、在语言上,作家创作也常借鉴民间口语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关键概念

1、乐府民歌P56 答:乐府机构收集上来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或“汉乐府”。

2、歌谣学运动

答:1918年2月,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等主持成立了一个歌谣征集处,他们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并在《新青年》及各地报纸转载,开始了在全过范围内征集歌谣的活动。

3、三套集成

答:1984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提议并会同文化部、国家民委共同发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的大普查、大采集,并出版了三套大型丛书:《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及《中国谚语集成》,简称“三套集成”。

4、全面搜集81 答:全面搜集是采录民间文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搜集的品种要全面。

1、在内容上优劣、新旧兼收,不轻易断定某些作品是次品或糟粕而舍弃它们。

2、在作品的“版本”上,要注意收集同一种作品的不同异文,并兼顾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的作品。

3、在体裁上,各种民间文学都应收集。

其次,全面搜集的含义还在于,调查采集的对象不仅是语言形式的作品本身,还包括与作品有关的风土民情、方言土语、流传范围和影响、讲述者情况,以及与作品配合的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的内容。

5、忠实记录85 答:所谓忠实记录,就是以忠实的态度尽可能地记录下民间文学发生的原貌记录稿与整理稿是性质不同的资料,记录稿要求照本来的面目记录,即使有混乱、错误等也要照原样记录,因为这些不足之处也是真实情况的组成部分,调查者不必做任何修改、调整。

首先,忠实记录作品发生的全貌。

其次,配备录音机或摄像机等工具并掌握相关使用技术,配合耳机手机。

第三,第一次采录都记录讲唱人的基本情况、采录时间和地点、调查者和记录者等情况。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搜集记录民间文学的主要成绩。

答:中国古代的民间文艺学对民间文学没有专门的理论研究,只是在一些典籍中有一些零散的论述,但整体来看也能构成一个大致的理论系统。其中占较重要位置的是“实用风俗观”,即采集、研究民间风俗包括民间文学是为了“观风俗,知得失”、改良风俗以及出于改善上层社会的礼仪、娱乐的需要等;另外,对民间文学的局部问题也有一些精当的论述,较著名的论断如出于《毛传》的“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南宋朱熹对赋比兴等民歌表达手法的阐述、明代冯梦龙所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等。而对民间文学的记录与保存则有丰硕的成果,也可以说,这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民间文艺学史的主脉。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

2、怎样进行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工作? 答:

1、做好走向田野之前的准备工作。

1)明确搜集目标,选好调查点或受访者。

2)调查者必须掌握与课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方法论 3)了解调查点的基本情况,做好联系工作 4)准备好需要携带的资料、工具等物品。

2、善于选取采访时机,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并创造自然活跃的讲唱环境。

3、尽量采取访谈与记录同步进行的方法

3、如何做好民间文学的整理工作?86 答:所谓整理,就是将原始记录稿加以适当的调整、梳理,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作品。慎重整理,就是指在整理时,要严格遵守忠实原作的原则,除了若干必要的修订,不随意变动原作。

整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资料性整理,一种是普及性整理。

第三章 神话

关键概念

1、神话 答:神话就是人类在远古时期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高度幻想性的故事。或者说,神话是以原始思维为基础的关于神的行为的故事。这种定义,是着眼于神话的文学特质。如果将神话作为一种特定语境中发生的文化现象来全面地看待,那么神话还是上古初民的世界观和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神话的创作和讲述则是人类在蒙昧时期试图探索世界、解释世界、征服世界的一种社会活动或民俗生活。

2、自然崇拜

答:所谓自然崇拜,指在人类社会早期和科学不发达的社会团体中,人们由于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力,也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现象,而产生的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始崇拜。

3、万物有灵观

答:所谓万物有灵观,指原始人或科学不发达的社会群体所持有的对灵魂或精灵的信仰。该信仰认为人、动物、植物等客观事物都有一种不依赖于物体、可以脱离物体独立存在的东西即灵魂。;灵魂可以暂时离开人体,也可以永远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灵魂或精灵左右着客观世界的进程,是持有原始信仰者的崇拜对象。

4、自然神话

答:按照神话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自然神话与社会生活神话。自然神话是关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神话,可分为: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自然万物神话。

5、社会生活神话

答:按照神话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自然神话与社会生活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是反映远古时期社会生活的神话。其内容很广泛,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三类: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话、民族族源神话。

6、日月神话113

7、开辟神话104 答:就是原始人所想象的关于客观生活环境如何形成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万物的创造等内容。

8、洪水再生神话 答:讲述人类在遭受洪水灾害的毁灭性打击之后重新繁衍生息的故事。这类故事也有怎样创造人类的内容,但不是将人类最早的起源,而是讲人类在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后濒临灭绝的情况下怎样再造人类的故事。

9、文化发明神话120 答:是原始人关于自己生活中所使用的重要物品或技术的发明过程的神话。

10、部落战争神话121 讲述原始社会中后期,各部落之间抢夺物品和地盘,相互之间争斗和厮杀的故事。

11、民族族源神话123 答:民族族源神话是各民族而讲述自己的民族或部落的始祖、来源以及民族迁徙的神话。思考题

1、怎样理解神话的本质?

答: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科学而精辟,从跟本上阐明了神话的起源、内容实质、艺术特征等问题。据此,可将神话的本质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就神话产生的原动力和其内容实质而言,神话的产生源于原始人类解释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其内容是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变形反映。

第二,就神话艺术构思的方式而言,原始人类是在一种充满神奇幻想的天地里,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

第三,就神话创作状态的特点而言,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

2、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观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二者对神话创作的作用是怎样的?96 答:神话之所以具有这种“不自觉“的创作特点,从理论上来说,就是由于神话的创作和传播是以”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观“为思想基础。

3、神话学史上有哪些主要的学派?请说明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97 答:

一、隐喻学派

色诺芬尼,他认为神话是“古人的寓言“,是古代智者为寄寓、隐喻某种道理、深意而编造的故事。

二、历史学派

攸痕麦拉斯,他将神话历史化,认为神话实际上是历史的“传奇描述”。

三、语言学派

格林兄弟,他们认为,神话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源头,一切民间文化都源自神话;要深入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该从该民族的神话入手。

缪勒,他提出“神话是语言的疾病”的著名论断,认为一切神话都源于“语言的毛病”就像“珍珠是蚌壳的毛病”一样。他认为,原始语言是不完善也不稳定的,或者笨拙啰嗦而形象化,或者存在过多的一词多义和多词同意现象,开始语义所指是明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的变化,人们不了解一些说法的原意,就根据这些说法的表面意思来推测原来的意思,对古代语言发生误解,这就是语言得了疾病,再加上一些注释,就创造出一些离奇的故事,就是神话。

四、人类学派

该学派以达尔文进化论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类文明是由低级向高级呈阶梯式发展的;各民族文化都会经历相似的发展过程,不管各民族的文化现象如何古朴和特异,都可以按一定 6 原理从其精神、习俗适应客观生存需要的方式等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其深层心理、信仰机制都有共同性;现存各民族在开化程度上参差不齐,分别处于人类文明进程的不同阶段,可用未开化民族的文化状态来构拟文明程度较高民族的古代文化状况。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安德鲁·朗和詹姆斯·弗雷泽。

五、心理学派,有成精神分析学派101 代表人物西格蒙德·佛洛依德及其学生荣格。

六、功能学派

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他提出文化都是为适应社会需要而存在的,一种文化规定都有其社会功能。

七、结构学派102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他创造性地把语言学领域的结构主义思想和方法借用于人类文化和神话的研究。

4、神话有哪些种类?103 答:第一,按民族或地域划分,可分为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巴比伦神话、埃及神话、印度神话、中国神话、澳洲神话、美洲印第安人神话等。茅盾在1928年所著《中国神话ABC》中将中国神话分为三种:(1)北方神话,以《山海经》为代表;(2)中部楚地神话,以楚辞为代表;(3)南部岭南神话,以盘古神话为代表。

第二,按文体形式不同,可分为韵文神话、散文神话、韵散兼行体神话。第三,按神话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自然神话和社会生活神话。

5、什么是洪水再生神话?试分析洪水再生神话的文化内涵。

答:洪水再生神话讲述人类在遭受洪水灾害的毁灭性打击之后重新繁衍生息的故事。

洪水再生神话对洪水灾害及其起因的叙说,是原始社会民众生活状况和自然崇拜的反映。神话中发大水的原因,一般是人触怒了天神遭到报复,这反映了初民对无法控制的自然力的恐惧和崇拜。神话中的兄妹结婚情节,则是原始社会群婚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大部分神话都讲洪水移民是从葫芦里逃生的。这与我国古代广泛存在的葫芦崇拜有关。

6、举例说明神话的主要思想内容。125 答:总的来说,神话的思想内容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第二,征服自然地愿望与追求。第三,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7、举例说明神话的艺术特征。127 答:第一,庄严而虔诚的虚构。

第二,奇丽荒诞的幻想。

8、神话的主要文化价值有哪些?

答:作为人类童年时期极其重大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永久性经典的文学体裁,神话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较为突出的是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神话展示了人类在童年时期拥有的不懈求知、探索和创造的宝贵精神,和改造世界的顽强意志、无畏胆量。

第二,神话是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第三,对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模塑作用。

第四章

传说

关键概念

1、传说143 答: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叙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传奇故事。

2、人物传说148 答:人物传说的特征是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人物的事迹和遭遇,用生动奇异的情节刻画和渲染人物形象。人物传说主要有六种类型:神仙传说,文人传说,巧匠名医传说,帝王将相传说,起义英雄传说,政治历史人物传说。

3、史事传说152 答:是以历史事件为叙述中心的传说。这种传说以传奇性故事讲述历史性事件,广泛刻画各个阶层、各方面的人物动态,反映民众对历史的认识,表现人心的向归。主要有三种类型:反抗外来侵略的传说,农民起义的传说,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4、地方风物传说152 答:是关于特定地方的景物、古迹、特产、动植物的由来、命名和特征的解释性传说。

5、山川名胜传说153 答:是解释特定地方的自然物与人工物的由来、命名与特征的传说。

6、物产传说153 是关于各地、各民族的土特产的产生、特征和名称由来的传说。

7、动植物传说156 答:是解释动植物的名称、习性或特征的由来的传说。

8、习俗传说156 答:是关于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性传说。

9、传奇性163 答:所谓传奇性,指故事情节在总体上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基础上,又通过夸张、巧合、超现实的想象等虚构手段,构造奇情异事,是故事曲折离奇,高峰迭起,引人入胜。

10、箭垛式人物165 答:由于情节缺少个性,一些典型的情节常被用于不同的人物身上,或者用以解释不同地方的风物。这样就造就了许多箭垛式的人物。“箭垛式”,就是指许多具有同样特征的情节都被安放到一个著名的具有这种特征的典型人物上,像很多箭射到一个目标上,使之成为聚集很多箭,并不断有新的箭射来的垛子。

11、四大传说169 答:四大传说指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白蛇传。

11、牛郎织女传说170

12、孟姜女传说171

13、梁祝传说172

14、白蛇传172 思考题

1、传说与历史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45 答:二者的联系:首先,传说真实地表露和抒发了民众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情感和评价;而历史记载,虽然一般讲究记录史实,但是有时其褒贬态度、评价等受当时执政者的影响,也会出现偏差或违背历史真实的记载。其次,历史题材传说的讲述对象绝大多数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或事件,而且常常有“遗迹”可循;历史事件传说的情节也大都以真实的历史大事为背景。

二者的区别:第一,反映社会的方法不同。

第二,历史观不同。

第三,取材的角度不同。

第四,历史一般是不能变更的,而传说总是在传播中发生变异。

2、传说与神话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47 答:联系主要有三点:第一,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是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

第二,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

第三,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的超现实因素。

区别:第一,二者的故事的主人公有不同的属性。神话的主人公是神,其故事以神格为中心。传说的主人公是人,其故事更接近现实生活,其超现实因素的内容不会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神话与传说都有超现实的幻想,但神话的幻想符合原始思维的逻辑,神话的超现实情节是传播者信以为真的。传说的幻想只是为增强故事的传奇性而存在,并不为传播者所信,而且幻想的内容都与特定阶段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地方古迹、风俗相联系。

3、举例说明中国传说有哪些类型?148 答:仅根据传说内容或题材的不同,将传说分为四大类: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习俗传说。

4、论述传说的艺术特征。162 答:传说主要由五个基本特征:⑴表达方式的“可信性”与主要情节的虚构性;

⑵故事情节的传奇性;

⑶解释世界的人文情趣与艺术构想; ⑷情节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⑸流传演变中的成长性。

5、传说产生的途径有哪些?166 答:从总体上看,传说的来源有多种,其主要的产生途径有以下四种:

⑴现实存在的事物为基点,进行自由的想象和虚构;

⑵将神话的情节和故事进行现实化和人格化的加工,使神话转化为传说; ⑶将历史事实传奇化;

⑷将完全虚幻的故事粘附在真实的事物上。

6、传说有什么社会价值?167 答:传说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娱乐价值;教育价值;文化资料价值;艺术借鉴价值。

7、简述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过程。175 答:……

8、孟姜女传说经过了怎样的演变过程?176…….????

9、简析四大传说的形象系列及其特点。174 答:四大传说的形象系列可分为三部分:

1、人物形象;

2、自然物形象;

3、人工物形象

特点:人物形象四大传说形象系列的中心和主干。可以看出,每个传说的中心人物都是女性,她们是勇敢追求自己幸福的主动者,而且构成其性格的主要因素都集中表现于婚姻爱情方面的叛逆精神。辅助人物有两种:一种是她们恋爱对象;另一种是恶势力的代表。

其他形象在故事情节中也不是被动的道具,而是作为神话色彩的角色超出了本身的自然属性,各以其魔幻性的功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10、试述四大传说的结局艺术。181 答:四大传说的结局方式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故事本来都是悲剧结果,但都进过了符合民众审美习惯的奇巧处理。

1、牛郎织女传说:鹊桥相会;

2、孟姜女传说:哭倒长城;

3、梁祝传说:化蝶相伴;

4、白蛇传:法海变蟹。

11、简述四大传说与一些节日习俗的联系。182 答:由于四大传说历史悠久,且在民间影响巨大,导致了特定节日的产生或将节日习俗与传说情节相融合。

1、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

2、孟姜女传说与寒衣节;

3、梁祝传说与双蝶节;

4、白蛇传与端午节。

第五章

民间故事

关键概念

1、民间故事208 答:故事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故事,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带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叙事作品的总称,包括神话、传说、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等。狭义的故事,指民众口头创作的内容具有泛指性、虚构性和生活化特征的散文叙事作品,是指神话、传说以外的散文叙事作 9 品。

2、类型210 答:一种类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可以把它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来讲述,其意义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故事。

3、AT分类法211 答:1910年,芬兰的安蒂·阿马图斯·阿尔奈发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将故事的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归为一个类型,并写出简洁的提要,然后分类编排,统一编号。1928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斯蒂·汤普森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他根据更大范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这二人的分类体系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故事类型分析法,被合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

4、童话217 答:又叫“幻想故事”,是一种用“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两种,以前者为主。

5、魔法故事217 答:又叫变形故事,将现实升生活内容与神魔仙妖、魔法宝物等“超自然”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神奇变幻的手法展开情节、结构故事、塑造人物。

6、动物故事217 答:是以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主人公的故事。

7、接触巫术?

答:即对某人身体的一部分或与身体有关的东西施加影响,就能对该人本身产生实际作用。

8、生活故事227 答: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情节与表现手法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故事。

9、巧媳妇故事227 答:主要塑造宗族文化背景下具有机智、手巧、善辩、勇于抗争等人格特征的已婚妇女形象。

10、呆女婿故事228 答:是讲述男人作为丈夫由于蠢笨而在妻子或岳父母面前露丑的故事。主要有四种类型:①媳妇教女婿怎样说话做事,女婿试图照做,却连闹笑话。②学话成功的故事。③到丈人家祝寿的故事。④呆女婿结婚时不懂房事而受别人作弄。

11、机智人物故事229 答:围绕人物的机智多谋或滑稽幽默的人格特征而展开的故事。

12、寓言229 答:是民众以生动简约的情节讽喻某种深刻精警的事理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思考题

1、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区别是什么?208 答: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有共同之处,即都是带有虚构性的散文叙事作品,人们有时用“故事”来统称三种文体,但它们也有本质的不同:

⑴神话的内容充满神奇荒诞的幻想,情节是超人间化得主角是神;

⑵故事的内容是生活化的,神奇的幻想较少,情节按照现实的逻辑来构想,主角是人;

⑶传说的内容虽然也有较强的虚构性,但都是与实有的人物、事件和地方风物相联系,而故事的内容都是泛指性的。

2、民间故事的特点是什么?210 答:贴近生活、泛指性、类型化

3、什么是民间故事的类型、异文和母题?211 答:类型、异文、母题是类型学研究的基本术语。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一种类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可以把它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来讲述,其意义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故事。

4、什么是幻想故事?它有什么艺术特征?它有哪些常见的经典类型?217 10 答:童话又叫“幻想故事”,是一种用“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两种,以前者为主。

童话除了一般故事的特征外,还具有一下两个特征:㈠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㈡保存着较多的奇异习俗内容。

中国主要经典童话的情节类型:天鹅处女型故事、田螺姑娘型故事、灰姑娘性故事、狗耕田型故事、蛇郎型故事、狼外婆型故事、怪孩子型故事、神奇宝物型故事、画中人型故事、问**故事等。

5、魔法故事里的动物形象与动物故事里的动物形象有什么区别?217 答:?

6、民间故事的主要价值?215 答:娱乐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资料价值

第五章

民间歌谣

关键概念

1、民间歌谣266 答:是民众创作的可以歌唱或吟诵的短小、抒情性的韵文作品。

2、劳动歌271 答:是民众为指挥、配合、协助体力劳动而唱的歌。

3、仪式歌272 答: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谣。

4、法术歌272 答:是在巫术或祭神仪式上唱诵的被民间认为具有超自然魔力的歌诀。

5、节令歌273 答:是在与节令有关的节庆仪式活动中所唱诵的歌谣。

6、礼俗歌274 答:是在婚礼、祝寿、待客、送葬等隆重场合唱诵的表示祝福、礼节等意义的歌谣。

7、时政歌275 答:是民众从自己的观察和切身感受出发,以歌谣形式对所处时代的政治局势、政治事件、政治任务、社会风气等所作的评价和议论。

8、儿歌275 答:又叫童谣,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

9、教诲歌277 答:是大人所编的教给小孩各种知识,做人规范与发展技巧的歌谣。

10、谶谣278 答:是小儿传唱的对社会局势、政治事件的走向、政治人物的民运等进行评价和预言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歌谣。

11、山歌279 答:指在山野间劳动、集会、社交等活动中所唱的形式较为自由、音调高亢悠长的歌谣。

12、花儿280 答:是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部分地区,由回、汉、东乡、撒拉、土、保安、藏等族民众用汉语歌唱,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

13、爬山歌281 答:是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和晋陕北部的一种山歌,当地叫“爬山调”或“山曲”。

14、信天游282 答:是陕北地区流传的山歌,又称顺天游。这种山歌形式自由,韵律优美,曲调高亢活泼,便于表达内心情感,深受陕北民众喜爱。

15、打歌283 答:又称“踏歌”、“跳歌”,是西南地区白族、彝族、苗族等民族中流传的一种民歌。

16、双歌286 答:是贵州东南部、广西一些地方流传的水族民歌。双歌结构独特,分“说白”与“吟唱”两部分,说白是散文体的讲述,讲一个以两种动物为主角的小故事,为后面的唱词做好铺垫,相当于引言;吟唱部分以两种动物的口气铺排词句,以此譬喻交际双方的情形和关系等。结尾处以“我的某某友啊”尊称对方。

17、香哩歌287 答:是流传在广西瑶族的一种民歌。

18、小调288 答:是主要在街巷之中演唱的曲调与词句较为固定的民间小曲。

19、歌节294 答:是歌俗的一种,是以歌唱活动命名的节日或以歌唱活动为中心内容的节日,前者是狭义的歌节,后者是广义。思考题

1、简述民间歌谣的分类法?268 答:从民歌的思想内容角度,可将民歌分为情歌、生活歌、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儿歌。

根据民歌的句式、章法、韵律、唱法等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可以将民歌分为山歌与小调两大类,每大类之下又有多种具体的民歌样式。

2、民歌有什么功能?290 答:⑴抒情娱乐功能

⑵教育规范功能

⑶实用功能

⑷文化资料功能

3、论述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288 答:民歌有很高的艺术性,其艺术特征主要由三个方面:

⑴天机自动,朴素混成; ⑵形式多样,韵律和谐; ⑶善用各种修辞手法。

4、什么是仪式歌?简述仪式歌的主要形式。272 答: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谣。仪式是民众在某种特殊情形下举行的具有法术、通神、转折、过渡等功能的程序化的隆重活动。在仪式中有一些有特定象征意义或文化功能的程序化行为,此时念诵或演唱的套语、歌谣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仪式歌。

他主要有三种类型:法术歌、节令歌、礼俗歌。

第七章

史诗

关键概念 1.史诗P320 史诗就是讲述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或者民族历史、民族英雄等内容的一种规模宏大、自古流传的民间叙事长诗。(补充:世界四大史诗: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古印度的《罗摩衍那》、《摩珂婆罗多》;中国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三者皆为英雄史诗)2.创世史诗P324 创世史诗又称作“原始性”史诗或者神话史诗,主要讲述一个民族在远古时期所想象的创世过程 12 以及本民族的历史大事。它反映了人类童年期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充满了神奇美妙的想象,也对人类创造世界,征服自然地精神、气魄予以赞美。3.英雄史诗P324 英雄史诗是产生于古代社会的歌唱英雄、描写战争、记述民族历史的长篇叙事诗。它的题材重大严肃,场面恢宏壮阔。英雄史诗的故事常以历史事件为基础,有一定得历史性,所塑造的英雄一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4.《玛纳斯》P326 《玛纳斯》是在新疆柯尔克孜族聚居区流传的英雄史诗,讲述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共八代反抗卡勒玛克人入侵的故事。5.《格萨尔》P325 《格萨尔》又称作《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描写了英雄格萨尔大王率领岭国人抗击侵略,征服岭国,降魔除暴、完成西藏统一的历史过程。6.《江格尔》P327 《江格尔》是流传于新疆阿尔泰山区和额尔齐勒河流域的蒙古族聚居区的英雄史诗,它描写了宝木巴国同周围各汗国之间的多次战争和冲突,描述了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的征战业绩,并宣扬了一种建立和平幸福的理想国的理想。思考题

1.史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321 史诗主要有四个特点。1.史诗是各民族幼年时期的产物。史诗只能产生于各民族形成的童年时期,它是人类社会早期集体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史诗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而只能形成于特定文化史阶段的经典文学体裁,现代人不管有多高的艺术天赋,都不能创作史诗。

2.创世史诗与英雄史诗的区别是什么?P324 不同:在产生时期上,创世史诗要早于英雄史诗,前者产生于神话时代稍后的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中高级阶段,后者产生于原始社会解体,正进入奴隶社会或者封建军事民主制时代即英雄时代;在内容上创世史诗以创世过程为主体,再加上民族的起源、迁徙等内容,英雄史诗则以英雄率领部族民众抗击侵略,完成统一为主体,前者的神话因素更多,后者的历史性更强;在结构上,创世史诗大都没有完整具体的事件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英雄史诗则以英雄业绩、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由一个或几个有密切联系的英雄人物贯穿始终。3.简要介绍中国著名史诗《格萨尔》基本情况P325 《格萨尔》又称作《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描写了英雄格萨尔大王率领岭国人抗击侵略,征服岭国,降魔除暴、完成西藏统一的历史过程。它共有100多部,50余万行,世界最长的史诗,现已出版藏文版70余部。它在蒙古族中也广泛流传,蒙古族的异文译作《格斯尔传》,属“同源分流”,故事框架相近,情节有所变化。该史诗在土族、纳西族、裕固族中也有流传。《格萨尔》的影响大的名篇有30多部,其中《霍岭战争》最为精彩。《格萨尔》在中国民间相传已有千年,它主要以原始的“口耳相传”方式存活在民间艺人的讲唱中。中国现有格萨尔说唱艺人大约140多位,其中多为藏族艺人,另有几十位蒙古族艺人和少量土族艺人 4.简要介绍中国著名史诗《玛纳斯》P326 《玛纳斯》是在新疆柯尔克孜族聚居区流传的英雄史诗,讲述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共八代法抗卡勒玛克人入侵的故事。据史载,柯尔克孜族自古以来屡受异族的侵略与奴役,契丹、蒙古等族都曾劫掠,征服过该部族,史诗中反抗卡勒玛克人入侵的故事就是历史上该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反映。在《玛纳斯》的众多异文中,以新疆阿合奇县居素甫、玛玛依演唱的《玛纳斯》最为优秀,该版本有23万行,共八部,每部的篇名均为采用玛纳斯家族各辈英雄的名字命名。《玛纳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指八部的总和,狭义则仅指第一部。在八部史诗中,第一部《玛纳斯》最长,共五万多行,也最为成熟,艺术成就最高,流传最为久远和广泛。5.简述史诗《江格尔》的基本情况P327 《江格尔》是流传于新疆阿尔泰山区和额尔齐勒河流域的蒙古族聚居区的英雄史诗,它描写了宝 13 木巴国同周围各汗国之间的多次战争和冲突,描述了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的征战业绩,并宣扬了一种建立和幸福的理想国的理想。该史诗最初产生于蒙古卫拉特部族,经过了400多年的流传演变。《江格尔》由70余部相对独立的篇章组成,各部由江格尔为首的英雄担任主角,可串联为统一的故事。

第八章 民间长诗

关键概念

1.民间叙事长诗P374 民间叙事长诗又称为长篇叙事诗或者古诗歌,是民众创作和传唱的一种篇幅较长的叙事性歌谣。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形成时期晚于史诗。它的篇幅较长,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并致力于刻画人物想象,这使它与抒情诗区分开来 2.民间抒情长诗P377 民间抒情长诗就是民众创作并传唱的一种用于抒发情感的较长篇幅的歌谣。3.《阿诗玛》P376 《阿诗玛》是在云南彝族支系撒尼人中间流传的一部优秀长篇叙事诗。该诗在撒尼人中脍炙人口,撒尼男女多以阿黑、阿诗自居。长诗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阿诗玛、阿黑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们执着追求自由、不为富贵所动、不屈服于强势压迫的反抗精神有积极的思想意义。4.哭嫁歌P378 哭嫁歌是一些地方的姑娘在出嫁时所唱的告别娘家亲人并倾述自己即将成为别人家媳妇的悲怨之情的民歌。

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叙事长诗?它有哪些主要类型?P374 民间叙事长诗又称为长篇叙事诗或者古诗歌,是民众创作和传唱的一种篇幅较长的叙事性歌谣。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形成时期晚于史诗。它的篇幅较长,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并致力于刻画人物想象,这使它与抒情诗区分开来。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爱情婚姻叙事诗,通过爱情婚姻故事特别是悲情故事的讲唱,反映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并通过主人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爱情、如意婚姻的追求,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如汉族的《孔雀东南飞》)第二类是社会斗争叙事诗,反映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引发的斗争与反抗(《鈡九闹漕》)2.民间抒情长诗与民间叙事长诗,一般民歌的区别是什么?P377 它与民间叙事长诗的区别:前者注重感情的抒发,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注重刻画人物形象,而后者相反。当然抒发情感不可能与具体事情毫无关系,而是指其着重点和基本格调是抒情,抒情过程中的叙事成分较少,不能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3.举例说明中国民间叙事长诗的演进过程。P375 1.先秦时期的雏形阶段:如《诗经》中的《谷风》、《静女》、《氓》等已有简单情节的叙述,他们可说是叙事诗的雏形。2.汉代以后趋向成熟时期。汉乐府时期流传下来的叙事诗已初具叙事诗的规模,并有生动的细节描写。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叙事诗趋于成熟的时期,其标志是产生于建安年间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3.明清至现在的繁荣时期。明清以来,各民族叙事诗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汉族有湖北地区的《崇阳双合莲》、《鈡九闹漕》、和“四游八传”。所谓“四游”,指的是《东游记》、《南游记》、《西游记》、《北游记》,分别讲唱王母、观音,唐僧和真武到远方取经的故事;所谓“八传”,指的《黑暗传》、《封神传》、《双凤奇缘传》、《火龙传》、《飞龙传》、《精忠传》和《英烈传》。

4.举例说明民间抒情长诗的主要内容。P377 第一种,配合和赞颂劳动的长诗。如《盖房调》。第二种,用于礼俗活动的长诗。如《哭嫁歌》;第三种,反映爱情婚姻生活得长诗。指婚嫁仪式以外的场合所唱的表达爱情感受的诗,这些诗一般都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如《游悲》。

5.简述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基本情况P376 《阿诗玛》是在云南彝族支系撒尼人中间流传的一部优秀长篇叙事诗。该诗在撒尼人中脍炙人口,撒尼男女多以阿黑、阿诗自居。长诗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阿诗玛、阿黑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们执着追求自由、不为富贵所动、不屈服于强势压迫的反抗精神有积极的思想意义。(该诗的具体内容,自行了解)

6.简析《哭嫁歌》的思想内容。P379 哭嫁歌的结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新娘以向各种亲人告诉和骂媒人为题进行哭诉,一部分是以婚仪中的具体项目为题哭诉。哭嫁歌的中心内容是哭别,形式上是向亲属邻友等告别,实际上也是向自己的童年与姑娘的幸福时代告别,这种告别自然要表达她对男权文化和父系婚姻制度的憎恶与反抗。哭嫁歌生动而深切地反映出男权中心制度对女性的压抑和父系家长制度媳妇的奴役,表现了妇女的痛苦、不平与反抗,以及对婚姻自由和爱情美满的渴望。7.简析《哭嫁歌》的艺术特色。P380 1.哭嫁歌既有浓郁的抒情基调,又有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2.哭嫁歌的语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反复、排比等多种修辞方式。

第九章 谚语,谜语,歇后语

关键概念 1.谚语P405 谚语是民众口头流传的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教育作用的通俗而精辟的定型化语句。2.谜语P412 谜语死由谜面与谜底两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3.物谜P414 物谜,就是以固体形象的事物为谜底的谜语 4.事谜P414 事谜,是以人的行为,动物的活动或者运动中的自然现象为谜底的谜语。5.字谜P415.字谜,就是以汉字为谜底的谜语。6.歇后语P417 歇后语,又叫俏皮话,是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俗语形式。7.谐音歇后语P 419 谐音歇后语是歇后语较为特殊的一类,是后一部分在意思上能解释前一部分,同时利用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作者的真意。8.喻意歇后语P419 喻意歇后语就是不利用谐音关系来表示说话者意思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在数量上占多数。思考题

1.什么是谚语?谚语与其他俗语形式怎么区分?P405 谚语是民众口头流传的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教育作用的通俗而精辟的定型化语句。谚语以成句的形式区别于俗语词、惯用语、俗成语、俗短语这几种形式短小的俗语,它的定型化合艺术性的特点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言语,它的口语性特点使它区别于格言和成语。它与歇后语的区别也是很明显,后者是可以分称类似谜面和谜底的两个部分。2.举例说明谚语有哪些基本类型?P406 三大类: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言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放虎归山,必有后患”,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此题分类方式众多,详见书本)3.怎样完整理解谚语的内涵与功能?P409 谚语数量庞大,涉及民间生活和民众精神的方方面面和各种细微之处,其文化内涵无疑是博大精深。完整地理解谚语的文化内涵,应该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方面,谚语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文化现 15 象;另一方面,谚语是民俗文化的载体。这两个方面往往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4.举例说明谜语有哪些主要类型?P414

分三类:1.物谜,就是以固体形象的事物为谜底的谜语。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物体,都有可能成为谜语的描绘对象。这类谜语是数量最多的。2.事谜,是以人的行为,动物的活动或者运动中的自然现象为谜底的谜语。这类谜语描述民众的各种活动以及人们见到人们见到自然界的各种动态的现象。3.字谜,就是以汉字为谜底的谜语。字谜的制作可以从字的偏旁,笔画,读音,字义等多方面入手。字谜一般为单字,也有多字,5.谜语有什么艺术特色?P415

主要特色:1.谜面与谜底结合奇巧。谜语要选择一个别致的角度,采用巧妙地辞令,是谜面与谜底有某种联系,既不过于隐晦难解,又不至于一目了然,要有高超的技巧,绕着弯子说话,将人引入迷途,但又不离谜底的某种特征,“词预显而隐”。2.善用比喻、拟人、谐音等修辞手段。在谜语这种文体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极频繁,这是造成谜语构思的奇巧性和描述的生动性的重要因素。3.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谜语是一种口头韵文作品,富于韵律美,易于传诵。6.歇后语的内容在取材上有什么特点?P420

歇后语的措辞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广泛、五花八门、无所拘束。在歇后语里可以见到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自然物、人工物,各种社会活动和事件。这些内容有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况,也有历史掌故,也有长期传承的文学故事中的内容,也有大量的随意想像和编造的情况。7.简要说明歇后语中常见的人物形象。P 在歇后语出现的人物可以分二类:一类是各种名人,包括文学故事中的人物、历史人物、当代社会名人等;另一类是无名无姓的类型化人物,其中占较大比例的是常遭人嘲笑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乞丐,穷人,愚笨的人等,他们是最易于被人拿来取乐的对象,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其他人物类型。

8.举例说明什么是歇后语的乖讹式幽默?P428

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言语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式幽默。如:板凳上玩麻将——扒拉不开;抱着地雷睡大觉-——活够了。以上内容就是违背人民的生活事理或逻辑常识的,是滑稽可笑的。所以,引语内容属于奇思异想的歇后语,其幽默效果也要更强些。其幻想色彩越强,构想越奇特,就越可笑。

9.举例说明什么是歇后语的情感释放型幽默?P430

与构成情感释放型幽默的两种途径想对应,属于这种幽默方式的歇后语也有两种:贬低别人的歇后语和解放禁忌的歇后语。1.贬低,嘲笑别人的歇后语,常见类型有:其一,讲述别人品质、性格、能力、见识、习惯等方面的弱点的。如:乡下人进城——花了眼。其二,以人生理上的缺点,残疾为题材。其三,将人比作动物,以贬低,嘲弄他人。如:猫哭耗子——假慈悲。2解放禁忌、格调粗俗的歇后语。

10.举例说明什么是歇后语的干涉型幽默方式?P428

干涉型幽默。歇后语的目的语以双关的形式构成干涉型幽默。所谓干涉型幽默,就是以某种巧妙地方式,将两个在人们的经验里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二者相互干涉,造成违背人们日常经验里的矛盾感和错讹感,并有一种因联方式的奇巧而造成的谐趣美,从而引人发笑。如:猫儿见了鱼——求婚(荤)。论述歇后语幽默效果的构成原理与方式P425

一般而言,幽默的构成原理有三种主要类型:心理之期望的突然扑空、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情感郁积的巧妙释放。构成方式有四种:1.岔断型幽默。歇后语的两分式结构与间歇式表达具有使人心理期待突然扑空的效果,造成岔断式幽默。2.干涉型幽默。歇后语的目的语以双关的形式构成干涉型幽默。所谓干涉型幽默,就是以某种巧妙地方式,将两个在人们的经验里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二者相互干涉,造成违背人们日常经验里的矛盾感和错讹感,并有一种因联方式的奇巧而造成的谐趣美,从而引人发笑。3.乖讹式幽默。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言语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式幽默。如:板凳上玩麻将——扒拉不开;抱着地雷 16 睡大觉-——活够了。以上内容就是违背人民的生活事理或逻辑常识的,是滑稽可笑的。所以,引语内容属于奇思异想的歇后语,其幽默效果也要更强些。其幻想色彩越强,构想越奇特,就越可笑。4.情感释放型幽默。与构成情感释放型幽默的两种途径想对应,属于这种幽默方式的歇后语也有两种:贬低别人的歇后语和解放禁忌的歇后语。1.贬低,嘲笑别人的歇后语,常见类型有:其一,讲述别人品质、性格、能力、见识、习惯等方面的弱点的。如:乡下人进城——花了眼。其二,以人生理上的缺点,残疾为题材。其三,将人比作动物,以贬低,嘲弄他人。如:猫哭耗子——假慈悲。2解放禁忌、格调粗俗的歇后语。11.怎么看待哪些格调“粗俗”的歇后语?P432 这些歇后语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它们在适当的场合出现,并无伤大雅,其数量也是较多的,而且由于冲破了在许多场合下的禁忌,往往有很强的幽默效果,但使用这一类歇后语一定要慎重,注意它们所使用的特定场合,在很多关系、活动和场所中是不宜运用这类歇后语。

第十章 民间说唱

关键概念

1、民间说唱441 答:俗称“曲艺”,是以口头叙事为基础、以说唱艺术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民间文学形式。

2、评书445 答:是由一位艺人以散文叙事语言为主要表述方式向众人讲说故事的说唱艺术。

3、袍打书446 答:又称“大件袍打书”、“袍带书”、“长枪书”,讲述历史上以攻伐征战事迹闻名民间的帝王、将领平定天下、抗击外寇的金戈铁马类的故事,如《三国》、《杨家将》、《岳飞传》等。

4、短打书446 答:又称“小件短打书”、“侠义公案书”,讲述绿林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比武打雷、拜山供寨等内容的故事,或讲述清官秉公破案、惩恶扬善的故事,如《水浒传》、《三侠五义》等。

5、神魔书446 答:或称“灵怪书”,讲述以神仙、妖怪、魔法等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如《聊斋》、《西游记》、《济公传》等。

6、世情书446 答:讲述现实生活特别是市民生活中的人情世态、悲欢离合等内容,如《啼笑因缘》等。

7、墨刻儿447 答:又称“墨书”,先有文人创作的话本小说,在此基础上加工、再创作而成口头形式的评述。

8、道儿活447 答:又称“路子书”、“条书”,指纯靠艺人口传或依据艺人留下的底本来说书。

9、快书、快板450 答:快书、快板,是用竹板、铜板或骨板等伴奏,词句合辙押韵、节奏较快的一种叙事性说唱形式。

10、山东快书450 答:源于鲁西南一带,传说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传统上主要讲述英雄武松的故事,曲目名为《武松转》,从武松大闹东岳庙开始,到蜈蚣岭遇见松江为止,共12个段子。

11、数来宝451 答:数来宝流行于北方,由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拍打作为节奏,内容以见景生情、即兴编演见长,常见句式是“

三、三”六字句和“

四、三”七字句,隔句押韵,可两句、四句或六句换韵。

12、相声452 答:相声是以具有显著谐谑效果的说学逗唱等言语技艺来描绘、讽刺社会生活、世俗百态的一种说唱艺术。

13、“一头沉”454 答:指相声的对话一逗哏的角色为主,以捧哏的为辅,内容和表演的分量偏重于逗哏方。

14、“子母哏”454 答:指甲乙双方以争辩的方式展开内容,角色的分量也偏重于逗哏方,但角色双方的差距不很显著。

15、相声的“包袱”455 答:“包袱”就是相声里精心组织的笑料。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创作者设计好一个具有幽默效果的相对完整的叙事单元,就像铺设了一个包袱皮,然后不露声色的往里面放种种可笑的东西,包好系紧,条件成熟时再突然抖开,造成强烈的喜剧效果。

16、“肉里噱”455 答:指构成相声基本内容和框架的“包袱”,是相声的骨架。

17、“外插花”455 答:指在相声骨干内容的基础上生发和插入的“包袱“。它在相声思想内容的表达上是必不可少的,丰富了相声的思想内容,是相声的骨肉。

18、“现挂”455 答:“现挂”是构成“外插花”的一种主要方式,指相声演员在表演时见景生情,临时抓哏,现场“挂”上的“包袱”,这种“包袱”称为“挂口”。

19、“三翻四抖”456 答:即三步铺垫,第四步抖落。

思考题

1、简述民间说唱的源流。442 答:说话是人际交往的一种主要形式,当一些人将自然的说话加以提升和艺术化时,就出现了说话艺术。一些以说唱为能事的人的口头表演就是最早的说唱作品雏形。

殷商时期就有了以滑稽、歌舞、竞技、音乐娱乐人的“奢侈奴隶”。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职业半职业的说唱艺人,称为俳优,为帝王、诸侯、富贵人家所豢养,其言语一般以机智巧辩见长,其言语可称为俳优说唱文学。

直到唐代,开始有了完整的教程规模的说唱文学的记载。

宋代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城市经济,市民阶层有了一定规模,勾栏瓦肆等场所的说话艺术盛行,“诸宫调“等以唱为主的说唱文学也丰富,故两宋时期是说唱文学的成型、兴旺时期。

元代的说唱文学在宋代的基础上发展,并出现了弹词、鼓词等形式。明清时期是说唱文学的成熟期和繁荣期。

民国以后,说唱文学继续发展,并成为民众普遍喜爱的文艺形式,其品种与内容也随着现代社会的各种情况而不断调整和演变。

2、民间说唱的主要特点?443 答:第一,叙述为主,表演为辅。

第二,说唱艺术是在宋朝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才成熟起来的,其内容和情趣受市民文化影响较大,其受众也以市民为主体。

第三,说唱在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样式之后,由于它的演出需要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同时也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其演唱者虽然也有出于自娱目的的各阶层民众,但以靠此谋生的艺人为主,故比其他民间文学样式更为商业化和职业化。

3、简述民间说唱艺术的主要品种。444 答: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可将说唱艺术分为十大类:评书、相声、快书快板、大鼓、弹词、渔鼓道情、琴书、牌子曲、时调小曲、走唱等。

根据表达形式是说还是唱,将说唱艺术分为三大类:说故事类(北方的评书、相声,南方的评话等);唱故事类(大鼓、坠子、琴书等);韵诵类(北京数宝来、山东快书、天津快板等)。

4、评书内容要做到入情入理,简要说明其含义、意义与要求。447 18 答:评书内容入情入理,指评书艺人将故事讲得不仅在实质上合于情理,而且还要书情书理通达透彻,听众在现场就能明白其中情理,不存抑或困顿。(含义)

要做到说书的入情入理,艺人不仅要讲清楚故事的基本情节,而且要边说边评,不断对故事加以理解和评说,这样不仅使故事“通情达理”,而且加强了艺人与听众的交流和沟通。入情,则动人心;入理,则使人信。(意义)

说书艺人很注意书情书理的通达,强调“说透人情,论透书理”。对情理通达的重视主要是由评书的现场性决定的。艺人不但交代基本情节,而且已讲述人的身份加以穿插和说表,在许多地方都要特意说明人物为何这样说、这样做,或事情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子,也对人物和故事加以合乎人情事理的评判,这些评判往往与听众的观点打成一片。(要求)

5、简要说明评书的语言表现力。449 答:语言生动多姿

评书是一种语言表演艺术,其语言表现力极强,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⑴评书的语言是通俗易懂、口语化的,并运用许多生动传神的口头语汇,易于广大民众接受; ⑵评书的表述常使用浅显而及形象化得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拟人等。⑶评书艺人擅长拟声的表达技巧。

⑷在以散文为主的叙述中,不时穿插韵文以作渲染和调节,如人物出场时常用“赞”来描写人物的相貌、穿戴等。

⑸评书语言往往庄谐并出。

6、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452 答:快书、快板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表述紧凑,叙事精炼。第二,情节紧张,冲突激烈。第三,张弛有致,庄谐并出。

7、简要说明相声技艺四要素。454 答:相声技艺四要素指说相声的四项基本功——说学逗唱,也是相声的四种表达方式。

“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相声是以口说为基本表达方式的,逗、学、唱都离不开说,必以说为基础,演员必须具有卓越的口头表达才能;二是艺人所指的狭义的“说”,指相声里穿插的各种引人发笑或富于趣味的“小段子”或言语游戏。相声的说也不同于评书或一般的说话,要“诨”说,有逗,有“包袱”,才是相声。

“学”就是模拟,主要是模拟各种声音,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声响,人的放音叫卖声等。

“逗”,就是抓哏、逗乐、取笑,是构成相声幽默效果的主要因素。

“唱”,包括两种:一是本属于相声艺术里的唱工,称“太平歌词”;二是学唱各种戏剧、歌曲等。

相声技艺的四要素在相声里是密切配合、水乳交融的,特定段子不一定各种形式都具备,而以某种或某几种技艺为主。在四要素中,说与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8、怎样制造和组织相声的“包袱”?455 答:“包袱”的内容要符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基本规律。构成“包袱”的手段多种多样,有运用夸张、谐音、双关、曲解、绕口令等语言手段构成的“包袱”,有靠情节的巧合、意外等构成的“包袱”,有靠人物性格的滑稽可笑构成的“包袱”,有靠演员滑稽的表演、动作、模拟、学唱构成的包袱,有靠对话的机智巧辩构成的“包袱”,等等。

“包袱”的组织要注意铺垫的严密性和抖落的突发性。456

9、举例说明相声讽刺艺术的特点。459 答:相声的讽刺是尖锐的、不留情面的,并且常运用夸张、荒诞的手法将社会的黑暗面、不正之风或人的弱点、不良习气极端放大,是人们对黑暗、错误或不良现象认识得非常清楚,从而受到有力鞭挞、批判、批评、奉劝的效果。但相声讽刺并非直露、简单的揭批和谩骂,而是一种艺术的形象的表达,其尖锐性和含蓄性是统一的。相声的讽刺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典型的形象表现的,19 是以丰厚的生活功底和逼真的细节描写为基础的。讽刺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含蓄,它靠“形象”而不靠“现象”说话。有些讽刺性相声塑造了家喻户晓的典型形象,如《买猴儿》中的马大哈,《不正之风》中的万能胶,《教训》中的坐地泡等。

10、评书故事情节的主要特点?448 答:情节曲折连贯。故事的曲折性是评书的显著特征,在评书内容的五种特色“理、味、细、趣、奇”中,“奇”是一个必要因素。曲折性主要由三种因素造成,一是丰富的悬念;二是巧合。三是意外情节。

第十一章

民间小戏

关键概念

1、民间小戏471 答:民间小戏是流传在村镇间的一种有农民在闲暇时间创作、演出和观赏的小型戏曲,如东北二人转、贵州的花灯戏、长江流域的花鼓戏、北方的秧歌戏等。

2、秧歌戏472 答:秧歌戏本是农民插秧时的一种歌唱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表演性游艺活动,在北方尤盛。

3、道情戏472 答:是在道情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小戏。道情原本是古代道教在讲经、传教等活动中由道士所唱的一种宣扬教义的歌曲。

4、花鼓戏473 答:是在中国南部地区流传广泛的一种民间小戏,有时用以统称各种小戏,其特点是演唱时有人帮腔,用花鼓、锣等乐器伴奏。

5、采茶戏473 答:主要流传于江西和两广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它最早源于茶农的采茶歌,又配以舞蹈,后来吸收地方戏曲成分,用以演出生活故事,成为带有浓郁歌舞色彩的小戏,表演时用茶灯、扇子、花篮等做道具。

6、花灯戏473 答:是主要流传于中国西南地区,在形成、发展与形式方面与闹灯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种小戏。

7、木偶戏476 答:又称“傀儡戏”,是传统道具戏的一种。木偶戏是通过艺人操纵木制偶人并口唱曲词来表演的道具戏。

8、皮影戏477 答:就是用兽皮或纸板剪成人像,用灯光映在帷幕上表演故事的戏曲。

9、面具戏478 答:是带着面具歌舞并表演故事的戏曲。

思考题

1、民间小戏与地方大戏的区别于联系?472 答:小戏与大戏既有显著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大戏与小戏形成的鲜明对比:①大戏主要反映社会上层和市民生活,以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篇幅长,结构也较复杂;

②大戏的角色较多,行当分工细致,有生、旦、净、末、丑等; ③大戏的语言常用文言韵白,唱曲多用宫调连曲、成套板腔。

二者的联系:①从根源上讲,大戏也是由小戏发展而来,并且仍在不断从民间小戏汲取养料,借鉴消息的素材、剧目、唱腔、曲调、语言等;

②小戏也常受到大戏的影响,汲取大戏的长处来丰富、提高自身的水准,有些小戏进入城市后转化为大戏。

2、简要说明民间小戏的形成与演进过程。473 20 答: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小戏不只源于一种艺术形式,而是在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经过多种渠道发展而成。概而言之,民间小戏的形成主要沿着两种途径:一是由歌舞形式发展为以歌舞为主的小戏,二是由叙事体的民间说唱演进为代言体的故事表演。

①民间小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仪式中的原始歌舞。②春秋战国时期俳优的滑稽言谈及模仿行为也与戏曲的产生有一定关系。这些形式在后来较长的历史时期中都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着,都为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还不是真正的戏曲形式。

到隋唐时期,中国戏曲出现了萌芽形式,隋末出现了两个人物歌唱和表演的小歌舞剧《踏摇娘》,它有歌、有舞、有对白、有故事,而且是代言体的表演,具备了戏曲的各要素,标志着中国戏曲的初步形成。唐代有两个角色表演的以滑稽对白为主的小型喜剧——参军戏,随着后来加入歌唱和音乐伴奏,这是也可以看成戏曲形式了。

③民间小戏的成熟与发展时期是宋元时期,并出现了戏曲史上第一批剧种,如温州杂剧,福建的梨园戏、莆仙戏等。

④明末清初时期则是民间小戏的大崛起时期,这时形成了大量的小戏剧种,出现了民间小戏的繁荣局面。

⑤晚清和辛亥革命前后,是古代小戏繁荣期的后期,又出现了一批剧种,如华东一带的一些小剧种,和稍后出现的花鼓戏、采茶戏、道情戏等。

3、民间小戏有哪些常见的内容?474 答:民间小戏是民众自编自演自赏的艺术形式,真实生动地表现自己的生活状态、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其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故事

(二)反映民众的爱情生活

(三)表现社会矛盾与冲突

4、民间小戏有什么艺术特色?475 答:

(一)、具有浓郁的喜剧色彩

(二)、情节集中,结构单纯

(三)、人物形象简约而鲜明

免费社会学概论论文 篇2

关键词: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社会分层

一、1978-1996年, 师范教育的“春天”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社会分工、待遇水平相差不多, 收入差距不大, 社会分层状况不是很明显。师范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它受国家资助, 从中国历史上南洋公学师范院校的建制开始, 师范生就享有国家“两免一补”的特殊政策和从教义务, 即师范生入学起不需要缴纳学费、住宿费, 并补助在校期间的生活费, 且享有毕业后从事国家教育事业的义务。社会上受到儒家尊师重教的传统思想影响, 从事教师行业是人们心中的理想职业选择。从而师范学校在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都得到兴旺发展, 所以我称这一时期是师范教育的“春天”。

探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变化的动因要从我国改革开放后谈起。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的确立, 确立起以考试制度为核心、以学习能力为标准的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使建立在血统、家庭出身上的教育歧视已不复存在。人们开始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 通过分数面前的平等, 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 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向上流动的可能。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是最有意义的投资, 许多家庭愿意为此节衣缩食, 认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而对于众多农村学子来说, “跳农门”前后人生境遇的巨大变化, 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示范效应。全民族被压抑已久的学习热情、教育热情激烈地迸发出来, 形成70年代末“科学的春天”的热烈景象①。

(一) 确立师范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师范教育是个人升学的理想选择

改革开放后, 我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迫切需要培养出对国家各项事业建设有贡献的高科技人才。基于师范教育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国家确立师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3年《教师法》又对师范教育作了专门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 并采取措施, 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习。”此后, 颁布与实行了一些重要的法规政策, 探索和改革师范教育的新路子, 使我国师范教育进入了迅速而良性发展的新时期。

在人们吃“大锅饭”、赚一样多的钱, 经济收入差距不大, 社会阶层分化状况不显著时期, 选择就读师范院校无疑是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标准的理想选择。

(二) 师范教育体制变化

1978年改革开放后, 我国各项事业建设在经济发展牵头的热浪中飞速向国际舞台调整与转变, 教育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 师范教育制度也由完全封闭型逐步走向开放。1987年以前, 中央或地方政府承担了高等教育的全部成本, 学生不需交付学费且从政府得到补助;1997年高校扩招后, 在受教育者普遍按照成本分担原则缴费入学和高等师范院校转型的背景下, 师范大学开始实行逐渐收费乃至全额收费制度。自此, 师范教育告别免费政策进入全面收费阶段。

二、1997-2007年, “酷热难耐”的师范教育

改革开放后期, 国家各项事业制度的调整与转型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师范教育在经济发展的理念冲击中明显失去了优势, 加上师范教育不再具有吸引人们眼球的免费教育政策, 师范学校教育被远远地抛出个人择校的视线中, 师范教育不再是个人职业规划的理想选择。因此我称这一时期的师范教育是不堪承受的“酷热难耐”, 是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们心头急得“酷热难耐”。

(一) 师范教育“失宠”

新世纪以来, 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增多严重影响教育的公平发展, 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性②。同时, 我国的社会分层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阶层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更是出现了“学历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们为了获得未来可人且收入丰厚的职业, 进而获得社会阶层中的有利位置, 开始了对高学历的追求。此时, 恰逢高校“扩招”, 个体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③。人们现实地选择毕业后经济回报率高的职业作为阶层转上的跳板, 逐渐呈现出“个人本位、经济第一”的择业观念。教师工资待遇没有提升的情况下, 师范教育不再吸引人们眼球。

(二) 师范教育不具吸引力的成因分析

1.师范学校内部因素对个体选择师范学校教育的影响

市场化思想的确立, 使师范生培养走向非专业化道路, 非师范生只要岗前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负责以前只有师范生才能担当的岗位;招生并轨后师范毕业生没有定向的工作院校, 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已不复存在;调整转型后的师范院校不再受政府计划支配, 能较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独立面对市场, 却也造成师范学校特有的师范性课程在转轨中逐渐弱化的后果, 最彰显其师范教学特色的实践环节草草了之, 导致师范生培养质量不高。因此工作招聘时, 师范生没有显现出其专业优势, 竞争力不强, 造成社会对师范学校教育认可度下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其他行业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后的待遇水平相比, 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经济待遇不高;且这一时期社会中工商业等蓬勃发展, 教师职业吸引力也相对减弱, 师范教育将逐步丧失传统优势。在这样的困境中, 师资培育机构虽然不愁学生来源, 却不足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 以培养“优质教师”的单纯目标自然不再受到人们的追逐。

2.以家庭阶层背景为标志的家庭因素对个体教育选择的影响。

除学业成绩之外, 家庭经济能力和权力背景也成为影响个体教育选择的重要因素。生长在优势地位阶层家庭里的孩子拥有较多的经济资本, 他们拥有的高等教育选择机会远远多于其他阶层的孩子, 因为他们的起点高、“垫脚石”也高, 可以自由地选择喜爱的专业, 即使他们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 师范教育免费与否都不会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来自家庭经济资本不高却拥有较高文化资本的中间位置阶层家庭的子女, 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家庭中的文化资本, 或者将家庭中的文化资本转化成经济资本来获取该阶层子女心中理想的择校路径, 选择师范教育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家庭背景处于基础阶层的子女在选择高等院校时与其他阶层的子女相比顾虑较大, 考虑的因素较多且复杂, 他们对家庭的实际情况最为了解, 十分清楚家庭对他们高等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

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初期, 有很多家境清贫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愿意选择师范学校教育, 因为师范教育“两免一补”的优厚政策和教师稳定的工资收入能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 能使他们成功跨越阶层差距带来的障碍和实现向上流动的可能。工作时, 他们在这种良好意愿的内在推动下呈现出工作热情肯干的外在表现。而改革开放后期, 师范生不再享有免费教育政策和教师工资待遇偏低的状况下, 使得这一阶层的子女宁愿选择借助国家贷款或奖学金补助的形式完成学业, 从而选择经济前景更好的专业学习, 师范教育的吸引力基本丧失;被迫选择师范院校的学生不再是成绩优秀、家境清贫的基础阶层子女而是主观或客观上“淘汰”出来的学生群体, 导致在校期间学习没有动力, 工作后又没有热情, 巴望着赶紧“跳槽”。教师素质不高严重影响师范教育的社会声誉, 甚至师范教育成了“低水平”的代名词, 进而形成了师范学校生源质量不高、社会中教师声誉下降、优秀青年不愿意从教的恶性循环局面。

三、“麦田里的及时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提出不是偶然的, 国家从战略高度作了精心的考虑和准备。教育是人们进行社会阶层置换的中介领域, 是对人们的社会地位升迁起干预作用的重要变量, 是使人们获取较高职业地位和较高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国家为了使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和个人改变命运、向上流动达到平衡发展, 从战略高度出发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使得“酷热难耐”般“教育麦田”里的师范教育迎来一场“及时雨”。通过公共财政干预机制调控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把真正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选拔出来, 从根本上抓住了培养优秀教师的源头, 从而有助于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公平扩大, 正是新世纪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注释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83-184.

2陆学艺.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DB/OL].http://blog.china.com.cn/ sp1/luxueyi/11030993190. shtml, 2007.

免费社会学概论论文 篇3

【关键词】社会学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F713.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79-01

广告学是一门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美学等众多专业知识的学科。社会学是广告学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所掌握的学科之一。培养广告学学生社会学的想象力,提高广告学专业学生学习社会学概论的积极与主动性,是教授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体会。

一、教学内容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概论性课程,很难在有限课时中进行全部内容详细讲解,特别是在缩减教学课时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改革现实中。我校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为36个课时,26个讲课学时,10个实验课时。这与全部为讲课学时的专业有所不同,需要对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与编排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1.明确课程性质

区别于我校公共管理系公共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专业和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是一门专业限选课,而非专业必修课。但是广告学专业必须要了解社会学相关理论与知识,一方面可以让广告学同学能够更清晰理智了解广告促进商品销售的科学规律,从而根据这些规律去从事广告活动,收到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使其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又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更好的理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帮助其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

2.合理编排与取舍教学内容

以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为例,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为概论;第二篇为微观分析;第三篇为宏观分析;第四篇为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如何将讲课课时的教学内容与实验课时的教学内容合理编排,是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为了增加对社会学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由浅入深的进行整体性地学习。第一篇概论中,安排两个课时量的“文化社会学”的实验课,通过讨论以及学习中华文化,不仅增加学习趣味性,而且加强国学知识的学习。第二篇中,进行微观分析中,除了重点探讨个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还要注重在结合广告社会学中,探讨广告与社会互动的规律。同时在讲解个人、家庭、婚姻与性的章节中,安排“性社会学”的实验课时。通过了解性犯罪的来源于解决方法,了解性社会学的相关知识。最后,在讲解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加入社会问题专题性地探讨课时。了解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特征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培养问题意识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

教师若在广告学专业学生的社会学课堂上延续传统教学方法,侧重教师的主导性,认为只要教师照本宣科讲解,学生认真听课,就可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是有失偏颇的。这只会使得社会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呈现低水平的效果。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反思以及学生对教师评价反馈中,以下的教学方法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1.参与式教学法

不管在讲授理论课时还是实验课时的课堂上,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讲授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案以及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接收能力,调整与梳理社会学课程重点内容。如介绍社会学的理论渊源以及代表人物时,一方面进行详细讲述,另一方面还需要推荐名作给学生阅读,以便学生对社会学代表人物的思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另外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应选择性吸收,激发学习热情。可以就不理解的内容或者感兴趣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教师讨论。在实验课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主辩论。鼓励学生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参与”。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

由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些都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案例教学法是笔者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出社会学理论,既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度,又可以利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如在讲授社会互动理论中的“拟剧论”这一理论时,例举三个例子,让同学们分析。第一个例子是大学新生聚会上,同学们的自我介绍的时候尤其注意给大家留下比较好的第一印象;第二个例子是人们在开始谈恋爱时会尽量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第三个例子是在求职面试时,会很注意自己的衣着和言行,希望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通过分析理解,让学生懂得戈夫曼拟剧论的内容以及了解“印象管理”的重要性。

3.实践作业法

社会学是一门实践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教学。即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直接学习,进行感悟、反思从而得到成长。如在“社会角色的章节的教学中,运用实践作业教学法,对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角色失调的现象,找出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失败的具体表现,并结合社会学相关知识,分析大学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课程回馈中发现,实践作业法不仅可以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学习社会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法

多种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转变“一考定学生等级”的有效展现。广告学专业学生在课程、课时结构安排以及学习内容均与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等不同,因此成绩考核也应体现差异性,做到因专业而异,实现有效教学。因此,笔者采用的考核主要有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有出勤、课堂发言、实验报告等组成,期末考试采取过开卷形式。更多地将纯粹对知识点的考查转向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例如“运用社会学相关知识,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联系实际阐述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联系实际阐述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让学生运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观点分析社会现象。社会学概论的成绩考核中,不仅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而且还需要把考核内容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责任感,实现社会学概论的教学目标。

总之,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积极与主动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不会停止,同时笔者将持续为实现社会学概论课程最佳教学效果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丁俊杰.广告学导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学概论》 篇4

6、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及管理方式。

8、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一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8、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11、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13、城市化:所谓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19、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0、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

22、家庭:所谓家庭,是指建立 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3、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简答题

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人有语言能力;人存在与一定的社会化环境当中。

21.简述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其次,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第三,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25、简述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现代社会组织工业生产、服务和消费实施社会管理的最有效的场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首先是城市的吸引力。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依靠外部的“输入” —资金、资源、劳动力、信息等的输入。城市的产值越大与其相应的“输入”的需要自然会越大因而城市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输入的经济社会要素也就越多越快输入和吸引所覆盖的地域也就越广阔。其次是城市的辐射力。一个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总离不开对周围地区多方面的“输出”和供应。城市的产值越高与其相应的“输出”就会越大从而城市的辐射面也就会越广阔且辐射的地域面积有时比吸引的面积还要广阔。最后是城市的中介力。随着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市场体系的扩大和完善社会信息服务的加强城市作为交通运输中心、商业服务中心、金融中心、社会信息中心的功能越来越强它的中介活动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城市对区域的综合发展起着示范、牵引和带头作用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

28、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2)理性化。(3)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4)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发展。(5)城市化。(6)人的现代化。论述题

10.试述家庭的社会功能。

社会学概论教案 篇5

第一章

引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地位、视野和作用

一、教学目的:

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论断)作简单考察,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我们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学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二、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进一步能够把握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功能等,学会用社会学整体的视角看待社会。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五、教学难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2.郑杭生、李迎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3.郑杭生:《社会学对象问题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4.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八、作业:

1. 什么是社会学?中外学术界存在哪些分歧?为什么? 2. 社会学有哪些特点?学习社会学有什么现实意义? 3. 社会学是怎样解释社会的?学科地位如何?

第二章

社会(Society)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结构分析,社会要素中人口因素及环境因素分析,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分析等。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及其特征与类型;社会结构。

五、教学难点:

关于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并配合影观看像资料。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社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简述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的理解。

3.试比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解。4.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5.怎样理解人口对社会的影响?

6.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第三章

文化(Culture)

一、教学目的:

本章首先分析文化的构成、文化的特性、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然后分析文化运行及其规律,最后对中西社会的文化模式作比较,探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文化的有关概念、分析角度,树立比较的观点,在不同文化模式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思考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改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文化的特性;文化的区分。

五、教学难点:

文化的结构。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卷)》,北京:三联书店,1992。

4.【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八、作业: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你的阅读与思考,对中美文化作比较。2.当代中国文化具有哪些特征?你认为应如何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并加以阐述。

4.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化的定义、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最后对中美国民性差别及其形成的社会化环境作初步分析。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人的社会化的基本概念和若干理论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客观条件。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会化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李强等:《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

3.阿尼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个体社会化?如何理解社会化? 2.何谓人格?主要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哪些?

3.个体社会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要不断地进行社会化?

4.个体怎样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一、教学目的:

了解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熟悉主要的社会群体类型,包括家庭、邻里和同事。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群体存在的基础、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和社会功能;

五、教学难点: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及其影响。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2.【美】B·瑞文·J·儒本:《社群心理学》,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群体?存在哪些特征和类型?

2.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特征、功能和类型? 3.初级社会群体衰落的表现及其影响是什么? 第六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一、教学目的:

了解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初级生活圈这样一个基本层面来理解和处理自我、家庭及其相关物以及社会等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掌握家庭的起源、家庭的本质和特征,家庭的功能,婚姻的内在动机和婚姻动机外化表现的五种类型,婚姻过程的不同形式,择偶的条件,择偶的形式,婚姻的质量,什么是爱情,家庭结构的类型,家庭关系的含义、离婚和分居以及改革对家庭的影响。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家庭的概念、家庭历史演变、家庭的特征、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与变迁、婚姻的定义与特征、婚姻的功能、择偶的限制、婚姻的类型、性存在的社会学概念。

五、教学难点:

国外对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研究的情况。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与婚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美】约翰·盖格农:《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3.【美】爱德华·劳曼:《美国人的性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4.【美】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5.王政,杜方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三联书店。6.潘绥铭:《中国性现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八、作业:

1.人类“初级生活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生活实体,有哪些不同? 3.婚姻过程有哪些主要环节? 4.性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有哪些?

5.社会性别理论与以往的性别角色理论有哪些主要的异同?

第七章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日益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增强组织观念、意识,从而完善自我,达成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

二、教学要求:

掌握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分类,准确把握社会组织的目标,理解社会组织的结构,对社会组织管理的理论基本了解。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的结构。

五、教学难点:

社会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许卓云:《从历史看组织》,台北:洪建全基金会出版,1997。2.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八、作业: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第八章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把握社会制度的含义和一般作用的基础上,了解习俗、道德、宗教、法律、制度等几种主要的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制度化和制度改革。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

五、教学难点:

制度化与制度改革。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R·默顿:《论理论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美】T·B·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制度?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具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社会制度的功能?

3.什么是制度化和制度的生命周期?研究有何实际意义? 4.运用理论谈谈我国体制改革的原因。

第九章

社区(Community)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悉社区的含义、要素、主要特征和分类,掌握城乡社区的特点、演变和格局,了解农村城市化特别使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性、具体模式、实现途径等问题。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区;城市化。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区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潘乃谷、马戎:《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3卷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八、作业:

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要素构成?社区互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简述社区的产生和发展。3.简述西方关于社区的主要理论。

4.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有什么区别?城乡差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5.什么是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如何实现社区的发展?

6.什么是城市化?试析我国城市化基本方针和的依据和贯彻的具体思路。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分层;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什么是社会流动。

五、教学难点:

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流动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3.【德】马克斯·韦伯:《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阶级、等级、政党(《经济与社会》第8章第6节)》,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美】P·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2.简述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3.如何确定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4.在我国进行社会分层的必要性有哪些?通常划分为哪几个阶层? 5.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的重大变迁?

6.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引起社会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7.如何看待我国近20年来出现的大规模的农民流动浪潮?

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与趋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

二、教学要求:

熟悉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两种社会变迁的形式;领会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趋势;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变迁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现代化基本内容。

五、教学难点:

社会变迁的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变迁?它有两种基本形式? 2.简述社会变迁的主要理论。

3.什么是社会发展?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4.社会发展有那些理论模式?简述它们的主要内容。5.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包括哪些内容?

6.发展中国家能否通过发达国家的模式实现现代化?为什么?

7.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背景、特征是什么?如何选择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具体途径有哪些?

第十二章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就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存在的困扰问题进行分析。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论解释以及社会问题的根源。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问题定义;社会问题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

社会问题的理论;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问题?如何认定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特点有哪些?可以作哪些分类? 3.运用有关理论说明我国当前某一社会问题。4.简述社会问题的几种理论解释。

第十三章

越轨与社会控制(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

一、教学目的:

明确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都是社会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防范可能或者突发的越轨行为。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越轨行为及其基本类型,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去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越轨行为。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控制定义;社会控制手段。

五、教学难点:

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E·A·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美】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郑杭生、李强等:《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如何认识社会控制与社会规范的联系和区别?

《社会学概论》试卷二 篇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3.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 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A.内群体 B.成员群体 C.首属群体 D.大群体 6.()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10.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孔德 B.斯宾塞 C.韦伯 D.马克思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不属于社会组织的有()。

A.家庭 B.伙伴 C.企业 D.军队 E.学校里的班级 2.集合行为的特点是()。

A.人数众多 B.无组织 C.不稳定 D.非常规 E.自发性 3.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有()。A.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 B.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 C.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 D.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4.越轨行为包括()。

A.违法行为 B.违章行为 C.违规行为 D.适应性行为 E.从众行为 5.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

A.环境 B.人口 C.社会制度 D.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E.科学技术 6.以下属于发展社会化的是()。A.幼儿学说话

B.成年人工作后再深造读研 C.父母向孩子学习用电脑 D.职工接受职业培训

7.社会设置的显著特征包括()。

A.可重复性 B.集体性约束 C.自我维护性 D.不稳定性 8.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原因有()。A.历史包袱沉重

B.建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还不完善 D.人口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 9.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进行分层的三个角度是()。A.经济 B.声誉 C.年龄 D.权力 10.社会互动的类型有()。

A.合作 B.竞争 C.冲突 D.强制 E.顺从与顺应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社会控制 2.社会变迁 3.自致角色 4.初级群体 5.社会分层

四、比较题(每题5分,共20分)1.比较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异同之处。2.比较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异同之处。

3.比较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4.比较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异同之处。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2.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3.简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

六、论述题(共20分)

1.联系中国实际,谈一谈学习和研究社会学的基本意义。(10分)2.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10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C 3.D 4.C 5.C 6.C 7.D 8.B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AB 2.ABCDE 3.ABCD 4.ABC 5.ABCDE 6.BD 7.ABC 8.ABC 9.ABD 10.ABCDE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依靠社会的力量,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以确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使之符合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的过程。而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专指对社会成员的越轨行为进行预防、限制、禁止与制裁的过程。

2.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成变化的一种自然的社会历史过程。

3.自致角色:又称成就角色,是指人们通过后天自身的努力所获得的角色。4.初级群体:或者称为基本群体、基础群体、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是指成员之间的互动具有面对面的交往、亲密合作特征的群体。

5.社会分层:一是视其为主观方法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方法;二是视其为客观过程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四、比较题(每题5分,共20分)1.比较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异同之处。

答: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它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2分)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它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等。(2分)

不过,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1分)

2.比较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异同之处。

答:社会群体(social group)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领域之一,概括地讲,社会群体就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特征是:(1)明确的成员关系。(2)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3)有限的规模和组织化程度。(4)持续互动与一致行动的能力。(2分)

社会组织就是人们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旨在达成特定目标的社会单元。相对于社会群体而言,社会组织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单元。特征是:(1)具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2)内部有周密的劳动分工和权力分配。(3)存在一个或数个权力中心。(4)组织成员经常变更。(3分)

3.比较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答:(1)确立分层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1分)(2)研究目的和重点不同。(2分)(3)两种研究达到的最终结论不同。(2分)4.比较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异同之处。

答:一般说来,传统社会与现代上有如下区别:(1)社会的基础产业与劳动方式不同,农业、手工劳动—工业、机器生产;(2)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程度不同,分工简单、分化低—分工复杂、分化高;(3)社会主要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不同,家庭组织、血缘关系—职业组织、业缘关系;(4)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同,乡村社区—城市社区;(5)社会开放程度不同,分散封闭—高度开放;(6)社会管理的权威基础和主要方式不同,传统权威、家长制—法理权威、科层制。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答:(1)家庭。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分)(2)学校(包括日托中心)。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1分)

(3)同辈群体。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即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人的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分)

(4)工作单位。工作单位不仅是个人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而且是检验个人前期社会化成果的场所。(1分)

(5)大众传媒。大众传媒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知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等,具有极强的舆论导向性和潜移默化性,对人的社会化产生着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分)

2.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

答:(1)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以及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如夫妻、婆媳、妯娌之间易于发生矛盾和冲突。(1分)

(2)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它又可分为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此种情况下,角色的承担者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难于应付,出现紧张的感觉,因而被称为“角色紧张”。二是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如一位警察为了秉公执法可能要处罚或逮捕其老朋友,而作为朋友他又不忍对不住自己的朋友。在做出选择是,他便处在角色冲突的状况中。三是在一个人扮演的单一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如一位推销员为了多推销产品,拼命地向顾客宣传产品的优点,但若是讲良心的话,他也应该向顾客讲明产品的缺点,此时他内心便出于矛盾、冲突状态。(4分)

3.简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 答:产生的变化有:

①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2分)

②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首先,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其次,初级关系日渐松懈。最后,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如邻居。(3分)

六、论述题(共20分)

1.联系中国实际,谈一谈学习和研究社会学的基本意义。(10分)答:本题主要根据学生一学期的学习体会为主,不准备给出详细的标准答案。主要应该抓住社会学的描述、解释、评价、预测登基本功能。应联系中国实际,举出合适的例子具体展开论述。

2.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10分)

答: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大体可以归纳为自然、人口和社会三个方面。(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引起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引起的流动大多数情况下是空间上的流动,它调节着人口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如各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干旱、火山爆发等都有可能导致社会流动。(3分)

(2)人口因素 人口与环境之间一般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否则,一旦人口密度超过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势必会引起人口向外流动。另外,当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或过低,就会产生人口的压力或吸引力,出现人口流动,如果这种流动伴随着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变化,那么与社会分层相对应的社会流动就发生了。(3分)

免费社会学概论论文 篇7

青岛市7月12日全面启动中小学生“社会课堂”教育工程, 全市城乡80万名中小学生可到该市挂牌命名的200处“社会课堂”免费参观学习, 开展社会实践。据悉, 为方便中小学生参观, 全市80万名中小学生每人都领到一本“青岛市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场馆指南”及18张免费参观券。学生参观结束后, 要将加盖场馆公章的参观券交回学校, 作为评价学生参加活动的依据。在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 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提出, 要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课堂”。夏耕告诉记者, 实施“社会课堂”教育工程,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 增强其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市委、市政府精心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大力实施“社会课堂”工程, 将把这一工程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条件, 动员社会各方力量, 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良性发展。

为确保“社会课堂”工程的有效实施, 青岛市教育局对各学校提出要求:把学生参加“社会课堂”活动纳入办学水平督导评估, 并将其作为评选德育先进集体的重要条件;制定管理规定和工作预案, 确保活动顺利实施;做好对学生参与次数和效果的考核;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成长记录手册、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与“社会课堂”场馆建立共建制度等。

免费社会学概论论文 篇8

【关键词】“概论”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广东 瓶颈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高校思政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重要一章,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教师讲授时应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统一起来,这既是理论探讨重点,又是实践操作难点。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而言,在充分结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紧密联系学校地处广东的实情,补充讲析当前掣肘“和谐广东”建设的主要瓶颈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一、贫富差距悬殊引发的公平与公正问题

广东作为国内经济大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毋庸讳言的是,即使在富裕的广东也同样存在着穷人,存在着贫富差距,存在着因贫富差距悬殊等而引发的偏离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公正的现象。

因当前整体上农民收入缺乏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贫富差距也日益明显。2004年广州城市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到16884元,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625元。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计算在内,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会更大。另一组资料显示,2006年广东低保户数、人数分别为149361户、405289人。虽然他们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中年失业、有的身有残疾、有的则罹患重病。但他们中的所有人都在过着和灯红酒绿的城市繁华无关的生活,这一点是基本可以肯定的。而且,在最近几年来社会上衣食住用行等一系列价格上涨中,就广东地区而言,这40多万享受低保的弱势群体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

如果说计划经济年代,城乡之间差距、城乡内部差距和地区之间差距相对比较小;那么近些年来,特别是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率先发展之后,因各种综合因素影响,这种差距拉得很大,客观上容易造成很多人对制度的公平公正性产生疑虑。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对于广东这样一个包括外来流动人员在内拥有总人口达1.6亿的大省构建和谐而言,尤其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平与公正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维度;另一方面,人口众多、因人的能力强弱以及体制变换等多种因素导致社会发展中出现贫富差距的多层次性、悬殊性,与先进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相悖离,解决不好就容易使社会主义在人民心中丧失吸引力。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将归纳出的“马太效应”折射出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值得警惕的是,在当前中国个别地区包括广东,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现实表明,在贫富差距已然出现的广东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社会治安隐患与改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一种关于需要的理论——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他指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遵循着由低到高的层级递进规律;首先,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从这个理论角度考虑,社会治安对于广东、广州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安全需要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话,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更高层次目标的追求。

在当前广东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其治安状况也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如,“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活动猖獗,严重破坏了公共秩序,给社会生活的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城中村”治安问题日渐堪忧,打架斗殴事件不断,刑事案件频频发生,出租屋更是成为滋生犯罪违法活动的温床;有组织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和流氓恶势力犯罪严重威胁着广东治安的稳定,给人民的社会生活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杀人、爆炸、放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活动仍有发生,社会危害性极大;“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泛滥,形势仍不容乐观;非规范化娱乐服务场所孳生犯罪隐患;近年来广东的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普遍呈上升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的情况更为突出。

尽管最近几年广东地区加大对违法犯罪现象的打击力度,社会治安情况有所好转,但不能否认,还应进一步提高生活与工作在广东的人们的安全感。道理很简单,社会治安良好是社会生活稳定有序进行的前提基础;只有安全得到首先保障,民众才能有安居乐业的进一步追求与实现。试想,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基本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彻底的保证,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

三、“内外”和谐协调共建问题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对于广东而言,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人口流动加剧,在这样深刻变迁的社会背景下,身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亦是外来人口得以安身立命、谋求发展之地。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广东常住人口为104303132,是全国常住人口数量唯一过亿的省份。另外,“全省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约有4000万,半年以上登记的有2100万。”这意味着广东外来人口就已经达到6100万。

因此,广东已不仅仅是广东人的广东,也是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广东;“和谐广东”,不仅是广东户籍人口的“内部和谐”,也包括一段时间内生活、工作在广东地区的非户籍人员的“外部和谐”,同时还必然涵盖所有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员的“内外”和谐、相互和谐、共同和谐。三者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在这当中,无论是哪个子系统的和谐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和谐广东”这一整体系统的建设。现实问题是,这些子系统都分别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就构建内部和谐而言,省委省政府“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力度、速度,同广大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广东省社科院调查结果显示,民众感觉最不公平的前十个问题涉及贫富差距过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乡差距等问题。尽管广东的社会不公平问题还没有超越警戒线,但随着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鸿沟逐步加深。这种发展趋势不及早得到解决的话,就容易在“和谐广东”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出现内部失序、“后院失火”。

就外部和谐、内外相谐的建设而言,当前面临着外来入粤务工人员的待遇不高、子女教育费用偏高、生活条件低下等问题;此外,外来人员急剧涌入给广州治安管理带来压力,给市民的安全带来威胁,逐渐导致一些市民对外来人员不满。此外受外来务工人员影响,本地人口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也容易滋生抱怨情绪。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岭南文化的包容精神并不断补充进去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同时对外来人口给予及时的人文关怀、法制约束、政策引导等,在最大程度上促成广大本地人口与众多外来人员在广东这同一片土地上,各谋其生,各食其力,各得其所,各获其乐,和谐共处,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些,都是摆在广东地区执政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四、社会心理失衡调节引导问题

社会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能不重视复杂多样的社会心理变化,如“仇富”“贱贫”心理,政治冷漠心理,人际关系冷淡心理,奢侈攀比心理,浮躁功利心理,“金钱至上”心理,等等。这些不健康的社会心理现象或隐形或显形地存在,不仅极容易滋生很多社会问题,有时甚至升级为矛盾激化、阶层对立以及刑事犯罪活动等,而且从长远、宏观方面也严重阻碍着和谐社会的进程。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而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来自同一地区的外来工集中租赁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某一村庄的出租屋,形成“同乡村”。有时警察进村巡查办案,一群闲散人员涌来围观,一些外围群众不分青红皂白乱起哄、制造骚动。于是,没有直接利益诉求的人与有利益诉求的人搅合在一起,一小部分群众因为利益要求采取集体行动,周围几十几百人围观、起哄,刻意恶化事态,扩大混乱。

探究这种“无直接利益冲突”特殊现象的深层原因,不能不涉及普遍层次上的社会心理问题。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普遍有着“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的心态,把目光盯住信访人群,盯住具体的利益要求,而对没有信访的绝大多数民众的心理、情绪、利益诉求等方面,则关注不够甚至忽略。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和谐,最容易引起忽视而实际上又影响深远的因素,就是社会心理是否和谐的问题。社会心理失衡,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销蚀着整体和谐社会的建设。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在前进的道路中必然会碰到更多尖锐、复杂、棘手的社会问题,因此更要注重对广大民众社会心理的及时疏导与科学引导。这亦是建设“和谐广东”的最深层、最根本性基础。

贫富差距悬殊、社会治安隐患,内外矛盾对立、社会心理失衡等问题混杂交织一起,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当前掣肘“和谐广东”建设的负面因素。在此基础是引导学生作扩散式的思考:从全国范畴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就更为复杂化和多元化。制约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突出问题有:大型农业社会的民生问题,超大规模人口的就业难题,贫富人口比例及其财富差距悬殊引发的公平与公正问题,人口整体素质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问题等。由此看出,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任重道远。采用这样由点及面、由理论到实际、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及现实紧迫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2006.

[2]王道斌. 衣食住行涨声一片,“城市穷人”不堪重负. 信息时报,2006-2-24.

[3]陈枫. 让外来人口融入广东实现中国梦. 南方日报. 2011-7-13.

[4]熊剑锋. 粤人大代表:收入分配是最不公平领域. 第一财经日报,2007-1-4.

上一篇:清真食品证明下一篇: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