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体会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体会(推荐11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体会 篇1

真的很被梁启超的文笔所折服,“过渡时代,则如鲲鹏图南,九万里而一息,江汉赴海,百千折以朝宗,大风泱泱,前途堂堂,生气郁苍,雄心皇皇,其现在之势力圈,矢贯七札,气吞万牛,谁能御之?”

中国的近代历史我们从初中至现在已学得很详尽了。在此,我就不再赘述。总之,我们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而“天朝”这具木乃伊,已经被空气接触,很快便腐烂了!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历史,给我们带来震撼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长征,百万雄师过长江,五四运动等等。而1921年共产党的应运而生更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以后,中国无产阶级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有了指路的灯塔,艰巨曲折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征程。在此就不一一叙述它们给我带来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我们唯一从历史中学到的就是,我们从历史中一无所获”。历史正如一片叶子,有人因一叶而障目,有人因一叶而知秋。学历史还要记住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体会 篇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课程从2007年春季开始在我校06级开设, 至今已有三个年级的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不高, 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为将本课程打造成“大学生真心喜爱, 终身受益的课程”, 首先要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为此, 笔者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8级的新生在开课之初进行了关于《纲要》课程学习兴趣的调查, 为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证依据。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8级开设《纲要》课程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集中填答式方法进行, 共发放问卷250份, 回收有效问卷244份, 有效回收率97.6%, 其中文科类学生121人, 占49.6%;理科类学生81人, 占33.2%;艺术类学生42人, 占17.2%。全部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班级座谈会, 以期更深入了解相关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学习意愿调查分析

目前教师普遍认为由于大学生在中学学过中国近现代史, 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大学学习《纲要》课程的兴趣。到底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程度有多高, 对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产生多大影响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并不多, 自信对中国近现代史“很了解”的只有文科类的6位学生, 占2.5%;认为一点不了解的也只有1位文科类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大概了解”, 占了60.7%;选择“了解很少”的占36.5%。从专业差异的角度来看, 文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程度相对理科和艺术类学生稍微好一些, 选择“大概了解”的比理科类和艺术类学生多10%, 差距不是很大。这与广东从2004年开始中学历史新课程的改革有关, 由于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 而且不再那么早分文理科了, 因此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了解多了一些, 但由于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没有改变, 大多数学生只记住了与考试有关的知识点, 对整段历史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

当问及“您还想更深入地学习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吗?”有75%的学生选择了“想”, 选择“不想”的仅有25%, 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继续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愿是比较高的。同时, 对比分析显示, 选择“大概了解”的学生与“了解很少”的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意愿并没有差异, 而专业的差异却使得选择有差异。数据显示, 理科类的学生选择“想”继续学习的比文科类的低了10%。此结果说明, 大学生并不因为已有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 而是由于到大学后专业分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座谈中, 理科类学生明确地表示由于历史与他们的专业毫无关联, 对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帮助不大, 因此兴趣不高。

当问及在大学学习《纲要》课程是否有必要时, 其中44位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 占18%;认为“有必要”的人数最多, 有133人, 占54.5%;而认为没有必要开设的只有58人, 占23.8%;还有9人选择了“无所谓”, 占3.7%。从下表可见, 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对开设本课程的必要性还是认可的。理科学生的认可度相对低, 为10%, 但仍有65%以上的学生认可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这个比例与大学生继续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意愿基本一致。也就是说, 想继续了解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生也同样认为在大学开设《纲要》课是必要的, 而没有学习意愿的同样也就认为不必要。

2. 学习目的及学习方式调查分析

由于中学新课标历史教学的目标主要在于通过学习历史, 让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态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因此关于学习《纲要》的目的, 大学生主要还是延续中学的学习目的。本次调查显示学生更倾向于“在培养民族精神的同时, 开阔学生全球视野, 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这个选项, 达到57.4%;“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的选项有18.9%的学生选择;仅有10名学生选择“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使其能用马列主义分析问题, 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这一选项, 占4.1%。这说明了大学生对《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不是很清楚。《纲要》是高校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而非单纯的历史课, 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国史、国情, 使他们确立并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并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 《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有着鲜明的“思想政治性”。这是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重点注意的一个方向。

关于“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的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学生在中学的历史课堂学习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即以老师讲授为主, 学生很少参与 (占64.8%) 。那么大学生喜欢怎样的上课方式呢?调查显示, 高达77.9%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如PPT和视频动画等进行课堂演示教学为主, 辅以少量的课堂讨论) 。而“教师讲授为主或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点拨为辅”都不受学生欢迎, 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方式是课堂上老师经常提问, 学生被动回答, 他们喜欢相对自由的讨论形式, 说明虽然学生仍沿袭高中的学习习惯, 还是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 但要求有些变化, 尤其是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获得更多的知识, 喜欢自主性学习, 不喜欢被动灌输学习。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以外, 学生的课外学习对学好本课程至关重要。本次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很少阅读有关历史的课外书籍, 经常阅读的仅占9.0%。对于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学生的兴趣相对高一些, 经常看的有13.5% (见表2) 。学生课外相关知识的缺乏,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及学习效果。

三、调查后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我们有信心将本课程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 因为大部分学生认可本课程的开设并真心想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 同时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教学的目的, 提高学习的效果, 还需要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1. 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避免与中学的内容简单重复

虽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有继续学习《纲要》的意愿, 但其学习意愿是更深入系统地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如果《纲要》教学内容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消失。因此, 如何处理教学内容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 《纲要》课程的讲授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中学历史教学以教授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为主的教学上, 而是要在此基础上, 着重阐述历史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 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历史, 不但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因此, 我们要做到史论结合, 重心在论, 以史佐论。《纲要》课材编写组的专家们已考虑到这个问题, 专门设置了概括性、理论性很强的三篇综述。我们在教学中对于综述课要以予高度的重视, 下功夫处理好, 将其系统和理论讲透彻、讲明白, 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俯瞰历史, 形成对近现代史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 进而对具体的历史内容展开专题教学, 挖掘教学深度, 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 大学《纲要》课程与中学历史课程的一个主要差别在于《纲要》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借用历史的内容和形式, 来达到传播国家主流意识, 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 其功能定位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而非一般的历史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一功能的定位并不了解, 所以我们在教学处理方面要重视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围绕“两大历史任务”和“三个选择”来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2. 教学的手段要注意形式多样

要增强教学效果, 提升大学生学习兴趣, 一大难题在于如何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学生传统认识中枯燥的形象。调查的结果启示我们, 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第一, 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调查显示, 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是“老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演示为主”。《纲要》课程的一大优势是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作为依托, 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资源极为丰富, 大量的历史图片、各种纪录片及影视作品都可以成为课堂讲授的辅助材料, 这有助于学生增强对国史、国情的直观认识, 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 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不能流于形式, 选题至关重要, 一定要是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兴趣。另外, 还要在课前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提供一些材料与线索, 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参与, 这样的讨论才有质量。

第三, 整合资源, 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是学生最盼望的教学形式, 但受到安全、经费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这是高校理论课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其实, 只要与学生的班团活动结合起来, 利用各校附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实践教学并不难实现。学生为了活跃班级气氛,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一般都会定期组织班级或团组织活动, 我们可积极参与所教班级的班团活动的设计, 建议他们到学校附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相关活动, 如有可能, 补贴其活动经费, 这样既能节省人力物力, 又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真正起到拓展课堂教学的作用。如我校地处广州市, 笔者任教班级学生的班团活动曾组织到黄埔军校遗址进行参观, 所需经费、时间不多, 组织难度也不大, 很受学生的欢迎。

第四, 课外学习兴趣的培养。调查中发现, 学生的相关课外学习非常薄弱,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多推荐有关书籍, 开展读书活动, 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影响历史进程的许多重要人物是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点, 可引导学生从读这些名人的传记开始, 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人生追求、对历史进程和影响等, 从而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调查也显示, 学生对相关的历史影视作品有相当的兴趣, 应进行适当的引导, 在课堂上可以播放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 同时大量推荐选材严肃、尊重历史事实的电影、电视剧让学生课外观看, 课堂讨论也可以此为选材, 增加学生相关的历史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2007.1.11.

[2]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3]朱志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 2007, (5)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体会 篇3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调查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2007年开设以来,已经经过了两轮教学,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今后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如何进一步改进与提高?为了解教学的基本情况,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2008年对开设这门课程的2007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集中填答式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7份,回收率为91.8%。在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中,文科类学生104人,占28.3%,理科类学生197人,占53.7%,艺术类学生66人,占18%,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收获与自我评价、课堂教学状况几个方面,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习“纲要”的目的与收获

在这方面,我们共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关于高校政治理论课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必要性;二是“纲要”课学习的收获;三是通过学习“纲要”,你对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认识。学生回答情况及分析如下:

文科类学生中只有22.9%的认为开设“纲要”课程有必要,理科类学生中占61.4%,艺术类学生占15.7%。可见,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课程开设是否有必要持不同态度。部分学生所谈的理由可以反映这些学生的一些思想:(1)有开课必要,但很多内容中学学过。(2)对历史学习有必要,但老师对思想方面的教导很少。(3)课时太少,中学都学过,考试也只需硬性记忆,应多引导学生思考。(4)所学的专业不需要用到这门课,但了解一定的历史也是需要的,(5)有强迫要学的感觉;考过后,大家基本上都会忘,对以后没多大的作用。

关于学习“纲要”课的收获,选择最多的是“增强了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认识”,占77%;“增强了对中国走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占46%“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占62%,其他还有25%的学生选择“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13%的学生选择“了解了一些基本理论”等。在具体填写“通过纲要课学习了解的基本理论和历史知识”中,填写较多的是:新民主主义思想;历史的必然性;中国社会性质及其特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落后就要挨打;耻辱的《南京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作用的新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代和国际背景;新中国成立及其历史。

对于纲要的主线“三个选择”,有57%的学生选择清楚,但也有6%的学生认为对三个选择仍然不太清楚。其中一些同学列举了他们认为还不够清楚的问题:(1)社会主义也出现了一些矛盾曲折,会不会因为变化而选择别的发展道路。(2)是什么样的规律决定了现在的状态?感觉很深奥。(3)我们是不是真正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还是假的马克思主义?(4)中国为什么不能多党共存,轮流执政?(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必然还是偶然?(6)既然选择了它们,为什么还会走这么多的弯路?如十年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等。(7)不清楚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对哲学没有研究。

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开设“纲要”课是十分必要的,“纲要”课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肯定。从“纲要”课开设的目标看,基本目的是达到了,许多同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增强了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有的学生在问卷上说:虽然中学学过中国近现代史,但重新学习,又有许多新的体会和感触。但总的来看,文理科学生之间对课程的感受是有差距的。理科学生因中学过早分科,对历史知识相当缺乏,因此对“纲要”课的开设持欢迎态度。他们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课时太少,进度太快,有些问题一带而过,影响了对问题的理解;二是觉得有些理论不好理解。而学生所填的不够清楚的问题,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思想中的困惑,其中许多是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的问题。

二、学生学习状况与自我评价

就阅读教材而言,大多数选择“有时读”,完全没读过的只有6%。对于参考书,则有92%的同学选择没有读。原因是:(1)教材还没阅读完。(2)把时间花在了其他事情上,本身对阅读不是很感兴趣。(3)理科专业没有太多的课余时间。(4)老师没有建议我们读参考书;或老师没有推荐过、没有注意到老师有推荐书。(5)更喜欢记录片形式的。(6)这学期课有点多,学习比较紧。(7)历史太久,没有兴趣,历史只能是历史。(8)没有明确的目标,时间不太够。(9)没兴趣对那些理论性很强的东西,没有那个时代的感觉,无法体会作者的思想。(10)不经常光顾图书馆;不太喜欢看书(文科)。(11)精力不够。(12)专业课程多,没有时间。(13)参考书过于政治化,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兴趣,(14)认为没有多大用处。(15)太死板,不吸引我,(15)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而且课时太短。

从对教材的阅读和课外阅读来看,学生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列举的理由虽有客观的(如时间紧、课程多等),但主观原因是主要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目标和兴趣。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没有积极主动向学生介绍和推荐参考书籍,也是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因素之一。

br>选择最多的是“课外阅读和实践不够”,占调查总数的22.3%。其余的根据选择人数的多少,依次是“学习兴趣不浓,只是被动的上课”、“学习主动性不够,很少寻求教师的指导”、“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懒于思考,没什么想法”、“不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选择“经常缺课”的只有0.9%。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总体评价中,最突出的原因是学习主动性不够,虽然经常缺课的学生并不多,但一般同学都是抱着“公共理论课是必选课,必须要通过考试”的想法来上课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公共理论课具有与专业课程不同的特点,其主要教学过程都是在课堂内完成的,大多数学生不会把很多时间用在这门课上。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提高教学效果,也成为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课堂教学状况与建议

从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同学对教师的教学是肯定的。这说明,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并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针对学生把握好讲课的深浅度,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调查也表明,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方面受到学

生欢迎。

而有些项,则是“一般”大于“较好”,说明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讲课方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老师能够提出参考书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老师课后能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方面还不能达到学生的学习要求,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存在着通过课外阅读以扩大视野的愿望,希望课堂教学气氛能更加活跃,而这正是我们教学中的弱点,是应该积极加以改进的。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进度太快”。“纲要”概括了从1840年至今160多年的历史,而学分则只有2学分,因此必然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面临内容多,课时少的困难;二是学生则因内容多而感到不易消化,但是,如果从公共理论课的设置来看,要增加很多课时是难以做到的,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不能靠增加课时来解决,而只能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

此外,“缺少师生互动”、“课堂讲述太多,缺少实践活动”、“考核方式单一”也是学生们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一定的目标。

从调查来看,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类型是“课堂讲述与实践结合”,说明学生并不喜欢被动听课的教学模式,而是希望自己能参与一些教学活动与过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教师系统讲授”,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便于记笔记和考试”,反映了部分同学还沿袭高中的学习习惯,也不否认有些同学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上公共课就是为了考试过关”的被动学习思想。

学生喜欢的实践形式一是观看电影;二是参观历史遗址;三是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对于实践活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1)多进行历史遗址的参观;多观看影片,通过声音和图像使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增加教学实践活动和增加其多样化,(2)搞演讲比赛,锻炼口才,结合实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制作相关专题PPT,互相展示,(4)多布置一些学生独立思考的灵活论题,并进行小辩论。(5)播放一些名家学者讲的近代史,(6)也可以多提供些专题,每个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7)老师找一些课外读物给同学们看,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史实资料;许多课题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后与同学们交流,(8)多开展一些讨论课;多给一些时间,进行更充分的调查分析。(9)进行社会调查。

四、调查后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既受到鼓舞,同时又感到责任的重大。受到鼓舞,是因为大多数同学对“纲要”课的开设和教师的教学持肯定态度,责任重大,是因为要把这门课讲好,还需要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为此,我们有如下建议:

1抓住主题、主线,突出重点和难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纲要”课程的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课时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事实证明,只有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实施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到有收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要同学们列举在学习纲要过程中还有哪些感到困惑的问题,结果同学们列举了上百个问题。归结起来,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包括: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为什么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如何理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为什么还会犯错误?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虽然这些问题不能涵盖当代大学生的全部思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思想中困惑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比较广,社会上的各种问题都会反映到他们的思想中去,所以简单的说教并不能真正解决他们头脑中的疑惑。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如果老师能把问题讲深、讲透,学生也是能够信服的。所以我们认为,要提高纲要的教学效果,必须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根据调查和我们教学的体会,应注意以下两点:

(1)摸清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课时不回避矛盾,注重以史实说明问题,有时候,学生的思想会触及到一些敏感问题,这时候,教师如果回避,或只是简单的说教,就会给学生造成学习没有收获的印象,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如在设计“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个问题的教学时,学生必定会产生“如何看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处理好,学生必定不会信服前一个论点,因此,教师在讲述时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通过国共两党在抗战的策略方针、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抗战前期和后期的作用与战果等问题的比较,用史实说明问题,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注重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术繁荣的今天,近现代史中的许多问题都有不同的学术观点,与此同时,随着学术交往的扩大,许多外国学者的观点也被介绍进来,学生都可以通过媒体和其他渠道了解它们。一般来说,作为青年人,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观点,但这种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往往是点滴、零碎、不系统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正是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使许多同学对“纲要”教材提出的问题产生疑问。比如有同学提出,为何大陆和台湾的教科书对同一件事说法不同?我们如何辨别历史的真假?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采取简单化的方法,在一些重点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应该主动介绍国内外的学术观点,同时告诉学生,有的不同观点是分析角度的不同,有的则是由于各自立场的不同而导致的史观和评价标准的不同,并注意分析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与角度。有比较才有鉴别,只要把道理说透,学生就能心服口服地接受。

2积极建构“研讨式学习”教学模式

调查表明,一部分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原因,从学生方面而言,是他们不清楚为什么要上这门课,或本身就对历史不感兴趣,而从教师方面而言,则是课堂讲述太多,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而言,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起主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强调主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教育规律上看,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有了充分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探究的愿望。所以,教师“引导”的目的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和探究的内在驱动力。在这方面,最好的方法莫过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即把问题区分为不同的层次,从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出发提出问题。

第一层次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即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理论而提出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是基本的知识性问题,但就大学生而言,更应该是一些具有综合、归纳性质的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实质是突出了一些关键点,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基本知识有

深一步的了解,而且也锻炼了他们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第二层次是具有分析和启发精神的思考性问题,这是为了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理论、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而提出的思考层面的问题。提出这类问题需要越过一般的知识层面而揭示其深层次的本质,也就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和揭示其深层意义的问题,只有把问题深入到这个层面,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第三层次是学生感到困惑的、或因思想方法的片面而产生的问题。这类问题最有针对性。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的形式发表意见,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要善于用事实和道理引导和说服学生。

其次,要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参与是一系列过程,包括:(1)课前学习参与,即预习。教师要在每次课结束前介绍下次课要讲的内容,并提出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籍时思考,(2)教学过程参与,即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问,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些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有关资料的查找与准备后在课堂上讲述。(3)教学研讨参与,即通过随堂提问讨论、专题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使课堂讨论成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的过程。(4)课后学习参与,即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参考书籍和论文,鼓励他们课后阅读,扩大视野。教师还应鼓励他们带着批判的眼光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与作者对话,发现新的问题,指导他们写读书报告,(5)科学研究参与,即鼓励学生阅读文献资料,进行科研训练,并在研究课题的选择、文献资料的查阅、研究方案的拟定、研究思路的形成和论文的写作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3树立“大实践”观念,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

调查表明,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学生普遍欢迎的教学方法。但实践教学如何进行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现在,讲到实践,多数教师与学生都会想到参观历史遗址,固然,组织参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近现代史的历史遗址。况且,“纲要”课面对的是全校几千名学生,很难组织惠及每一位学生的参观活动。因此,必须从“大实践”的观点出发来建构实践活动。具体而言,“实践”可以有三个方面:

(1)走出校园的相关活动。如参观(可以包括历史遗址、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等)、访问、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可以结合教学过程进行,可以把部分教学内容放在参观活动中进行。在组织这类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做到参观前有要求,即让学生设计参观计划,提出问题;参观后有总结、交流,这样才不会使参观活动流于形式。

(2)立足校园组织的活动。如讲座、演讲、知识竞赛、观看有关影视片、社区调查等。校园内的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能够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这些活动也可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扭转学生忽视公共理论课的倾向。

(3)“虚拟实践”活动。所谓“虚拟实践”,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网络上完成一部分学习实践活动,如访问网上博物馆、访问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网站、观看网上有关影视剧,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有关调查。但要强调的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虚拟实践”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学习要求,并要有一定的检查手段。比如,我校有一位年轻教师在讲抗日战争一章时,把“日本侵华罪行”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为此设计了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调查问卷,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调查,然后写出调查心得,另一位教师则选择了一个同学们都关心的题目,要求学生在网上调查资料后制作成课件,在班上讲述和评比。此外,高教社建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学习平台”,包括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问题解答、学术综述、历史文献、原著导读、影视资料、网络课程等各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除积极推荐外,还应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以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虚拟实践”可以为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它具有参与广泛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有利于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结合。

4实行文理分班教学

现在高等学校对公共理论课实行选课制,往往一个课堂来自不同专业,调查表明,文理科学生对“纲要”的感受是不同的,文科学生之所以对纲要课的认可度不高,就是他们认为在高中已经学过。因此对文科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分析上进一步加深。而对理科学生来说,由于过早分科,导致他们历史知识的不足,所以他们希望在更多了解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这个角度看,实行文理分班教学,是有利于分别施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

[执笔人:刘伟张屹]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 篇4

至开学学习这门课已有11周了,说到这门必修课许多人可能都会头疼。但是既然是必修课那就一定有它的积极意义。唐太忠就曾说过:“读史可以明智”。通过学历史我们可以明白古人在改革,变法乃至革命失败,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的原因。帮助我们更好的发展,避免走他们失败的道路而重蹈覆辙。

学习习近平现代史使得我了解到自一八四二年八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以来,中国这个有着大片国土、物产丰富的古老国家成为了西方列强任意分割的“美味蛋糕”。也使得中国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直至新中国成立。这是第一笔正式屈辱。

我学习到也明白了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古代的文明,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无论从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我们的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为我们中国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让中国走向了落后的道路.因为中国的腐败,落后,西方资本主义己经产生的情况下,它们的发展使我们古老的中国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整个中国的生存的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让中国最后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中国的社会阶级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旧阶级的变化,新阶级的产生也由此而产生.因此中国的茅盾就产生了。

我还明白了,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历史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中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它使占世界l/4的人口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同时也激励着许多类似中国这样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亚非拉美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我还知道也学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在于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人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也知道了并学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实现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杨老师也讲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发展也作了比较,也列举了很多例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经济发展.这就是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差距,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不断的学习与创新.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于是中国是从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现在我们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还举了洋务运动的例子,强调了虽然洋务运动最终是失败了但是它有它的积极意义。褒扬了张之洞,李鸿章等洋务派的大胆创新意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首要任务就是要学好我们专业知识,而且要扩大我们的视野,不仅要学好知识文化,而且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我们必需要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知道自己现在做什么,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少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如是要自己都不不好又怎么能为了别人而做好,又怎么能为整个社会做贡献,但无论一个多么平凡的人活着都有一个属于他的国家,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在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里奉献着自己的人生,大都都是为了生存而创造,创新。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建设祖国的明天。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创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使我深深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

作为当今大学生的我们,我们要拓展视野,关注自己生存的世界,过去的我们要了解,今天的我们要珍惜,明天我们要创造,随时要准备去接受新的任务,因为祖国的未来等着我们去开拓创新,等待我们是的更多更难的考验。战争是人类的一种最愚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残酷血腥的战争,普通民众是最大的受害者。特别是世界大战,是人类一种自我的毁灭,是人类的一种劫难,是某些人的疯狂。我们应该向往和平。

通过上杨老师的中国近现代史,让我了解到了近现代的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发展的历史。了解到中国的过去和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国情.让我树立了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伟大艰苦的斗争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共产党把一个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充分认识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门课不仅使我学到了只是更重要的让我认识了解了伟人们的事迹。我想通过他们事迹的感染我更能坚定我自己的理想和报负,我会认真跟着杨老师把这门课学好学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报告题目 篇5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通过分小组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方式完成,参考题目如下:

1.试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以政治侵略为例(经济、文化)从某个方面深入研究。

2.小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以新式学堂的开办为例

3.从《四洲志》到《海国图志》小议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4.留美幼童与近代中国教育探究

5.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发展(重点研究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巨变)

6.评述近代史上的历史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孙中山、蔡锷、李大钊、唐继尧等

7.浅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备注: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选题,报告以打印稿形式提交,报告的成果部分不得少于2000字,报告的心得体会部分,每个人必须提交不得少于200字的心得体会(手写稿作为附件提交),打印稿要汇总在研究体会部分。第十一周所有报告内容内容由各小组组长提交给我,并在课堂上做成果展示和讲解。

报告格式如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

标题(黑体;小二号)

组长及课题组成员名单(宋体;小四号;行距1.5倍)指导老师(宋体,小四号;行距1.5倍)

一、研究过程(黑体;四号)

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1.5倍)

二、研究结果(论文,不少于2000字)(黑体;四号)

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1.5倍)

三、研究体会(黑体;四号)(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写一段话,不少于200字)

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1.5倍)

四、参考文献:名称、作者、年月日等(黑体;四号)

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1.5倍)

五、附件说明:(黑体;四号)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1.5倍)

附件指说明或表现课题成果的内容(例:像片、图画)补充注意事项:

一、报告的标题、内容不要太大、太广,以小见大的手法最好。

二、报告的观点客观平和,不要偏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心得体会 篇6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需要学习从古代史到现代史这六本书的内容,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离我们时间最近,学生接触的也较多,而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是最多的。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每每遇到此处,我总是心里有所畏惧,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颇多。如何去解决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呢?我想到了读书。在广袤的知识海洋里遨游,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真谛所在,读书一定会解决我的问题。

记得几年前求学之时,曾翻看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书中对中国近代、现代的历史做了详尽的讲述。时至今日,再去翻阅这部著作,感慨良多。

“鸦片战争”的历史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关注世界形势、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暂时地锁住了他人,却永久的封住了自己。缺乏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盲目崇拜自己,夜郎自大,昏庸愚昧。清政府当时就如同一只蹲在井里的青蛙,不知道天空有多么广阔,不知道在他坐着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已通过一次次的思想、政治、经济变革,完成了一次次质的飞越。在被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惊醒后,一下子就暴露了它的软弱无力,以及卖国求得苟安的腐朽性格。

一只被关在鸟笼的鹰,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雄鹰,长期的安逸无忧会使翅膀变得软弱无力,只有将之放飞苍穹,不断经历风雨饥饿,才能使其啄锋爪利,成为真正的强者,鸦片战争之前,在清政府统治之下的中国就是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鹰,臃肿无力,鸦片战争打破了其闭关锁国的牢笼,将之放入残酷的现实中去,不断地打击,不断地经历风雨,终于使其挣脱了在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之下的牢笼。因此,残酷的史实告诉我们:只有紧跟世界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将自身投入到现实的残酷竞争中去,才能更好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不败之林!

“抗日战争”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不论你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的大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都不例外。当一个仅相当于中国普通省份面积大小的日本在近代的历史上,通过发动一次次的侵华战争,通过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的堕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尤其是1937年到1945年的全面侵华战争,我们花费了八年的时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将其彻底的打败,这是一种怎样的实力对比?!这更可突出国力的重要性。我们渴望和平;我们厌倦战争,但我们不能将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靠他人“心情”的好坏决定我们的命运,自己的地位,自己的生活处境要靠自己来争取。

因此,近代史上中国所遭受到的血淋淋的史实告诉我们:必须加强我们的实力,用自己的实力来保护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解放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只有切实地为人民着想,才能得其拥护。代表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行独裁统治,虽然拥有优势的兵力,优良的武器,占据着国内重要的城市,在战场上却是节节败退最后退守至台湾,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却是越勇,最终取得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的胜利。原因在哪?我认为关键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了农民关心的根本问题——土地问题。不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都是以农民的利益为主要目的,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的心凝聚在一起,最后在劣势情况下取得胜利。

中国梦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篇7

一、近代以来各阶级阶层的逐梦实践

农民阶级的梦过于理想, 流于虚幻。在近代中国亦步亦趋被强拽进现代文明社会的时候,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仍做着农民心中那个延续了千百年的大同之梦, 希冀建立“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虽然在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近代社会, 农民阶级也不自觉的濡染了变局下的新色彩, 炮制出了《资政新篇》, 但在社会经济领域未出现深刻变化, 新的社会阶级产生之前, 单靠农民自身走不出封建王朝时期农民起义千年颠沛的循环, 而且, 农民阶级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下所养成的小生产思想和意识层面的局限性往往使他们并不能明确地分清朋友与敌人的界限, 社会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也并不十分明朗, 至少已经疏离了时代的要求。对此马克思有过精辟的论述:“除了改朝换代以外, 他们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 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 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 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应。”[2]继起的义和团运动再次说明农民阶级思想的落后、愚昧与偏执。

在近代以来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中, 特别是在西方国家以军事恫吓为主武力打压为辅的策略下, 晚晴社会处在裂变和风雨飘摇中。现实的危机促使地主阶级的分化, 一部分士子从空疏的理学和琐屑的考据中惊醒过来, 面对现实政治的衰弊, 他们主张因循时势, 讲求实学, 力主变革, 使得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想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进一步彰显和发展。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汲求践行了这部分士子的变革心声。很遗憾, 在中体西用的架构下洋务的发展始终冲决不了封建制度的樊篱, 运动被限定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 随着运动的深入, 体制的羁绊对运动的束缚越来越明显, 逐渐成为一种桎梏, 到最后竟窒息了运动的生机与活力。地主阶级匡扶社稷, 挽救危局的美梦, 一下子被甲午的硝烟摧的粉碎。事实证明, 在保存现有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之下的任何变革都是一厢情愿的臆想, 初衷虽好, 梦境虽美, 但醒来后是落寂与苍凉。

维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兴起, 将近代先进中国人的逐梦实践推向了深层。他们把洋务运动对西方物质技术层面的学习深化到政治制度层面的仿效。康梁等维新志士以俄、日为师, 追慕西方政治文明, 希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改变中国积贫积弱、列强环伺的危局。他们变革的疾呼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 “百日之间, 维新之诏, 联翩而下, 变法神速, 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3]但维新知识群体的变革缺乏深厚的社会土壤, 根基不稳, 加上寄希望于一个孱弱的皇帝, 面对顽固派的反扑显得惊慌失措, 六神无主, 曾经喧嚣一时的变法倏忽归于阒静无声, 近消于无形。维新志士的这次流产变革再次昭告世人, 大清王朝并不是五官四肢犹存而关窍不通的病人, 而是身患膏肓之疾, 已然无可救治矣。与维新派有着某种传承关系的孙中山等人吸取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 逐渐从改良走向革命, 并成为坚定的革命志士。他们希望欧风美雨可以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 用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舶来品涤荡封建制度的沉渣烂滓, 使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先进文明的国家。这个梦最后虽然实现了, 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却并没有在国民党的手中得以实现。

二、国共两党的“中国梦”实践及其比较

满清覆亡, 民国初兴, 整个社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气。不过好景不长, 孙、袁的权利交替, 特别是袁世凯称帝的闹剧草草收场后, 中国社会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时期。军阀各自为政, 互相攻伐, 民不聊生, 使得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徒有虚名, 更遑论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孙中山之后, 国民党政权经过一系列争权夺利的斗争戏剧性地落在青年新贵蒋介石手中。为解决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发展问题, 蒋氏国民政府采用苏联党治国家经验并融入中国民族主义资源, 创设政治制度, 以期实现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统治。但蒋氏政府只是名义上统治了中国, 其真正权力实际上只限于沿海、沿江的江苏、安徽、浙江等数省, 而且其统治权威遭到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地方军事实力派和日本这三个方面的严重挑战。[4]国民党很难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 改善民生, 加上其阶级基础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举措不可能使代表国内大多数人利益的工农阶级受惠。所以,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也很难完成。

相比国民党而言,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之梦有厚实的基础、坚实的土壤, 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 就确定了中国革命性质的基本问题, 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和帝国主义财政经济的统治”与“被军阀统治和官僚政治的压迫所加重了的封建残余的压迫”[5], 并且将中国革命分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前后相继的步骤, 这两个步骤的完成也就是中国梦的实践过程。

相较国民党重军事化控制, 轻政治动员而言, 中国共产党不但重视军权和军治, 始终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而且重视党治和党务组织建设, 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群众路线齐头并进, 这与蒋介石的单纯军事路线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 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深入到骨子里和血肉中, 在实践中真正能够为大多数人的利益, 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意识的虔诚信仰, 及把这种信仰化为现实中矻矻以求的事业, 保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最后实现。

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 遭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纷争, 命途多舛, 苦难深重, 但自强不息的先进中国人一直没有放弃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思与追求, 民族复兴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中国人奋进的标的。中国梦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 承载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期盼。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1]所以,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我们要梳理和解读好中国梦的线索, 要让学生铭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摘要: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与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的论述有许多相通之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 也是未来的, 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中国梦的历史, 而中国梦是两大历史任务的未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可以“中国梦”为线索重新梳理和解读近现代的中国历史, 解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与未来求索、奋进的历史。

关键词:中国梦,两大历史任务,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7-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136.

[3]黄洪寿.清史纪事本末[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6:486.

[4]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35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体会 篇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性质;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55-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并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程之一,该课程既与另外三门课程有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因而在教学中有其自身的难题。为了更好地讲授这门课程,笔者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出发,根据自己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探寻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并尝试着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一、《纲要》课程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一名称,乍一看,似乎是一门历史课;但实际上“史”只是这门课程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才是其内容。打个比喻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就好像一条船,而思想政治理论则是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显然,这条船只是一个运载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思想政治理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货物离开了船无法运送;就这门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离开了史也无法传递。再说“纲要”这个词,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对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的简化、浓缩,如果那样的话,这门课程就应该叫做《中国近现代简史》或《中国近现代史简编》。实际上,这里的“纲要”的意思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概括。总之,就课程性质而言,《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它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异大于同,也即在具有“史”的“特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

二、《纲要》课程面临的三大难题

1.难题之一:教学内容丰富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中、下三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年-1919年)为上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年-1949年)为中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为下编,时间跨度较大。再就内容而言,《纲要》包罗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而在教学计划中,目前《纲要》课程仅安排34个学时,所以虽然教材主线清晰、主题明显,但内容丰富,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简要的历史事实中感悟、概括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难题之二:教学内容重复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教材与前置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以及并列课程《概论》有许多重复。首先,通过中学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已耳熟能详。这既为《纲要》的学习提供了基础、作了铺垫,讲授《纲要》课时不需要过多讲述这些基本史实;但同时学生也会认为已经学过近现代史,没必要再学。其次,《纲要》与《概论》有些章节阐述的内容相同,只是阐述角度各异。在《纲要》课程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情况下,授课内容再大量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重复,显然既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又浪费宝贵的课时。

3.难题之三: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课时少的难题。笔者通过与周边兄弟院校《纲要》课程教师的交流,发现针对《纲要》课程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逐章逐节讲授的教学方法。但是《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这样上课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至于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寻找其他途径,合理解决这一难题。

三、《纲要》课程教学难题破解

1.正确处理好《纲要》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的关系,解决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面对《纲要》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要正确处理解决好授课过程中大面积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把大学通过历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区分开来,不再用过去对中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而是要从讲“历史发展的过程”转向讲“历史发展的原因与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大学与中学相比确实提高了层次,激起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由于《纲要》和《概论》课程相似度高,尤其是建国之后的部分重复率更高,兄弟院校的一些教师认为《纲要》可以着重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部分,之后的部分可以略讲,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由于二者的特点不同,所以他们的讲法也应有所不同,要从讲法上将两者区分开来,凸显各自特点,而不能厚此薄彼,才能让学生从中均有受益。

2.以专题讲座形式备课授课,解决课时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章节授课法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问题,笔者尝试使用“专题讲座法”讲授。传统的章节讲述法是按章节去组织教学内容,教师根据目录依次讲述即可。而“专题讲座法”,是在要求教师全面吃透掌握教材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抓大放小、抓重要点放次要点,归纳出讲授专题,然后把教学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分别组织进各个专题进行讲授,从而达到既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不折不扣完成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把教材三编十章的内容划分为十二个专题,发现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目的。使用“专题讲座法”进行《纲要》课程教学几年,笔者还有一些在设想这一教学改革之初所未敢奢望的意外收获,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使用“专题讲座法”,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在部分学生中征求意见,学生提出不少教师未曾考虑到的问题,促使笔者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②使用“专题讲座法”,就教师自身而言,就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两个方面合而言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纲要》课程,虽然因其自身性质、教学要求高、课时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有种种难题,但只要我们认清《纲要》课程的本质,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破解这些难题,开创性地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汪建华.略论大学学习开局与学习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7,(9):61.

[2]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9):61-63.

[3]曹美玲.政治学科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1):80-82.

[4]张芳.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7,(3):115-116.

[5]刘玉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6):99-101.

[6]王晓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思想政治理论教学,2009,(6):69-72.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有感~ 篇9

记得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中国近代史了。那时的我对老师激情、愤慨的讲解并不是十分感兴趣,总觉得听起来都是我们落后挨打的过去。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中国那有着五千年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古代史。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我已不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进入大学后,当我再一次学到中国近代史纲要,我已能正确的看待这段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记住的历史。多少感慨,多少想法,多少收获,永远铭记„„

有人说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中国一段灾难深重的屈辱史,我并不否认这样的说法。

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打开了古老、落后的中国的大门,到鸦片战争后,从1842年起,我们签订的一个又一个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我们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我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那时的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这样的一段屈辱史我们无法忘记,也永远都不能忘记;这样的一段屈辱史我们时刻铭记,也永远激励我们前进;这样的一段屈辱史我们作为警钟,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有人说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中国一段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我可以理解这样的说法。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全力反抗,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的工人游行,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的官员反抗,有来自学校有组织的学生示威,也有各界群众自发的罢工。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这样一段反抗史让世界看到了我们骄傲的中国人的骨气;这样的一段反抗史让世界惊叹了我们斗争到底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样的一段反抗史让世界见证了我们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的坚决。

有人说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中国一段前所未有的探索史,我十分赞同这样的说法。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科学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为首,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弈欣为首,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督抚为首,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意义 篇10

很多人认为,大学不需要学近现代史,因为我们中学已经学过了所有年代的历史。但是,我想说的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还是对自己人生道路,我们都应该学习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深刻领悟历史发生的原因和自然规律,才能吸取教训,为未来更好地发展。幸好,大二的这个学期我们迎来了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程,我一定会重温历史的画面,加进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更好地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为未来服务。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自从英国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以及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就渐渐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的签,领土被不断的瓜分,主权被不断的侵犯,沦为帝国主义列强觊觎的猎物。但同时许多的仁人志士不断地为中华民族的出路出计献策,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使我们这些后辈们不得不被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而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视死如归的精神而感动。

不过,中国的百年屈辱史是必然的,中国落后的封建统治和领导人的愚昧无知深深地在自己的心脏上插了一刀。其中有几个例子我感到非常愤慨,甲午中日战争,虽然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了很多,但是当时中国的海军实力在日本之上,中国的军舰吨位和航速都比日本的先进,但是慈禧太后竟然那国库的银子去修圆明园和颐和园,拿军费去办生日宴会,导致中国军事演习连炮弹都没有,甲午战争发生中国更是仓促应战,武器装备只是一个空壳。

1949年以后,直到2013年,中国独立从贫穷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迂回曲折,中共中央也犯了很多错误,不过总体上有改革开放和党的指导思想,中国走向了繁荣昌盛。

我相信,还有很多历史内幕,特别是统治内幕,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要尽力保证领导透明、民主,才能真正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对我们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又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在今天的和谐社会里,我们同样要发扬革命仁人志士们的这种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居安思危,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订立长远的人生目标,用自己有限的知识为祖国出谋划策,为我们更和谐的明天出一份力量,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更好地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体会 篇11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专题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16-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自实行至今已10年有余。然而,提高教学实效性,增强教育针对性,仍是此课程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纲要”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纲要”课程存在授课内容多,授课学时少;与其它课程有交叉重叠;在讲授过程中,会出现重视历史细节而轻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象。

1.授课内容多,授课学时少

“纲要”课涉及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长达170多年的历史,需要讲述的内容很多。而“纲要”课的理论学时仅仅32学时,如果按照时间、空间顺序面面俱到全面讲述,是不可能的。专题教学法将教材内容分成若干有针对性的专题,可以解决这一矛盾。何谓专题教学法呢?就是打破传统依照教材章节体系循规蹈矩的方式,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按照课程的逻辑和内容建立前后衔接得当的系列专题,并依照专题的实际确定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专题式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纲要”课“内容多而学时少”的矛盾。

2.与其它课程重叠

首先,“纲要”课同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一味的重复那段学生已经知晓的历史,既会使该门课程寡淡无味,又会使开设本门课程丧失意义。其次,“纲要”课讲述的是自鸦片战争至今的历史。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讲述的内容涉及现代史部分。这两门课又是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如果处理不当会让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疲劳,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再次,“纲要”课讲述的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但它又不同于史学专业学生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应该说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也是“纲要”课教师应当把握的关键。

3.不能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纲要”课作为一门新增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不再是单纯的历史课,而是着重起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国史、国情,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如何把握“史学”和“政治教育”功能上还不够。如果过多讲授史实,势必影响对重大理论的剖析;反之,则会发生脱离历史情境的泛泛而论。因此,如何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史学课中的“史与论”的关系,对“纲要”课教学至关重要。

二、教学专题化的实践路径

教学专题化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对于一章一节的设置。在全面把握教材全局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把教学内容设置为有针对性与灵活性的专题。在专题设置过程中,尤其需要处理好一下几对关系。

1.“纲要”课与中学历史的关系

“纲要”课和中学历史课并不是孤立的和简单的重复,而是基础和提升的关系。设置专题要充分考虑到“纲要”课同中学历史课的区别和联系。中学历史侧重于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大学历史侧重于“探讨历史理论和历史规律”。[1]在学生已知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与扩展,最终得出政治教育功能的“论”。不在拘泥于“一人一事”的讲解,而是从宏观上得出人物和事件对时势的影响,整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演进的宏观脉络与一般规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理论教育,不能将其视作普通的历史课而止于一般史实的介绍。突出理论教育并不意味着单纯地讲理论,因为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果脱离了史实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感染力,不能使学生真正信服。因此我们这教学中要将理论教育寓于历史教育之中。真正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例如,关于甲午战争,仅仅了解屈辱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甲午战争与中国启蒙思想、改良和革命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只有经济层面的改良是不够的,必须改革政治。

2.“纲要”课与大学本科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

两者是“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关系。“纲要”与历史专业课之间不是“浅”和“深”的关系,而是“泛”和“专”的关系。前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后者是专业素质教育;前者侧重于思想性、理论性和德育功能的教育,后者则注重专门知识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注重培养学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专业历史是“细化”的历史,而公共课则注重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纲要”课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国史、国情的基础上,真正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在专题的设置上要有针对地和有选择性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点突出“纲要”课的鉴古资今、启迪民智的内容,以确保“纲要”课的思想教育功能。

3.“纲要”课与“概论”课的关系

“纲要”课的现代史部分同“概论”课的毛概部分内容有重合,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处理这一问题,会削弱学生的听课兴趣。两门课程讲授的内容都发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这一大背景下;不同的是,在讲授方式上,“纲要”课程重点是讲“史”,“以历史讲逻辑”,“概论”的重点事讲“论”,“以历史讲逻辑”。[2]当然,“概论”课与“纲要”课即使相同的内容,教学目标及手段也是不同的。“纲要”课是要用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确立并增强对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而“概论”课则是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机器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产生的重要指导作用,阐明这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前者注重过程的推导,后者注重理论的演绎,两门课程各有侧重。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设置专题时近代史所占比重要大些。在两门课程高度重复的内容上,两个教研室的教师要集体备课,找出各自的侧重点,力求从不同角度诠释那段历史。

4.“纲要”课与世界近现代史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主要受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纲要”课离不开对世界历史的阐述。“纲要”课所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同整个世界历史发展密不可分,世界历史发展的每一次大变动都给中国造成巨大影响。为此,专题设置的过程中,可将中国近现代史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让学生明确中国在世界上的坐标方位,引导学生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史,进行对比分析,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外历史的联系和世界历史对中国的影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立足中国,了解世界,从而培养其能力,优化教学效果。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只有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用全面的而不是只局限于中国的片面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使大学生认知有深度,思维有广度,分析问题科学全面。

三、“纲要”课教学专题化的意义

1.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有效激活教学实效性

由于中国近现代史涉及170多年的历史,难免会给人一种冗长、乏味的感觉。正如《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所指出的那样,“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3]“纲要”课教学专题化,可以很好地解决“纲要”课学时少、内容多的现状。整合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中学历史课中所学内容和“概论”课必须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纲要”课的理论教学应从近现代中国宏观历史格局视角下整合教材体系,周全面融会贯通历史教材基础上,精选、提炼、提升“思想的历史”。对于优化课程结构,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顺序,让所设专题之间的联系达到最优。比如,讲到甲午战争时,就可以联系二战时的日本侵华,阐述两者之间必然的联系,从中得出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激活教学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纲要”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更好地发挥“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纲要”课并非纯粹历史课,它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大主干课程之一,重要的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是,如果授课教师只是单纯地重复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则完全脱离了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对“纲要”课实行专题化的改革,可以有针对性地将重大史实所反映的深层次理论挖掘出来,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在专题设置的过程中,可以将一段历史高度浓缩,再将其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时事政策相融合。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达到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文亮 .正确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几种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7(10).

[2]沈成飞.关于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9(07).

上一篇:个人党建工作述职述廉下一篇:学术会议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