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的职能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财政的职能(精选8篇)

公共财政的职能 篇1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简述了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然后结合我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了公共财政职能的发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改革方向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希望对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有所帮助。【关键词】

公共财政,职能

一、公共财政的职能

公共财政的职能,是指公共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公共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一般来讲,在任何情况下组织收入都是财政最基本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财政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可以把公共财政职能概括为三个方面:资源配臵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1]P.15。

我们知道,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公共财政的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1]P.8,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支出内容的财政分配模式。其职能的发挥也是通过收(税收等)和支(购买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等)实现的。

二、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的演变

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是随着财政体制的变化而变化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到高度分权,再到中央集中与地方适度分权的演变过程。其变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统收统支”阶段(1950~1979年)、“财政包干”阶段(1980~1993年)、“分税制”阶段(1994年至今)

[2]P.17。

其中,改革开放前的“统收统支”阶段对应了我国当时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其财政的职能也是包干一切,远远超过了现代公共财政的作用范围,不但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更是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直接参与了商品的生产和分配的过程。由于财政的公共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财政的收入大多都投入了再生产,加上计划经济时代,财政体制在产权边界不清、激励与约束缺乏的统收统支的“大锅饭”形式下运作,财力的可能与需要之间存在的巨大缺口,造成制度性普遍短缺、资源配臵低效率,形成长期的财政压力,导致了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普遍欠缺。

改革开放后的行政性分权型“财政包干”体制阶段下,各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增强了微观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在初期显示出较好的激励效果,但由于没有真正触及旧的体制框架和既得利益,其激励效应呈递减趋势,对经济持续稳定运行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体制运行成本不断增加

[2]P.18

。这一时期的公共财政也没有发挥好配臵资源、稳定经济、保障民生的相 关职能,主要原因在于各地方政府条块分割,追求本地区GDP,重复建设导致了效率低下,对公共产品的投入不足等。

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体制和1998年的公共财政体制属于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分权型财政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使原有体制弊端得以克服,减弱了地方与中央讨价还价的动机,确保制度环境的稳定和经济行为长期化;通过税种划分,使得中央和地方有了各自独立的税收体制,从而精力被转移到各自的财源培育上,使经济效率大大提高;税务机构的分设,减少了中央对地方征收机构的依赖程度,降低中央政府的监督成本开支,减少“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减少因制度寻租而产生的经济效率损失

[2]P.18,缓解了地区间财力差距的扩大。由此,公共财政也走入了新的时代,其职能的发挥也越来越符合现代公共财政的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受到世界经济和贸易低迷、国际市场动荡的影响,与国内深层次矛盾突显形成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宏观调控面临的困难增多。我国的经济运行不再是以前的高速增长模式,转为中高速增长,进入了新常态。其中,2015年三季度的增长为6.9%。如何发挥好公共财政的职能,配合货币政策,稳定好经济,促进发展,是急需研究的课题。

三、我国公共财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于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2003年十六届二中全会要求“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十七大提出了“完善公共财政体 系”,十八大提出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可见,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是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中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已具雏形,但还未完善。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再分配等方面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影响了其职能的发挥。

1、各级政府财力和事权不匹配,分税制只是确定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其他各级政府间的责任、权限难以明确细化,地方政府可配臵的主体税种缺乏,难以形成完整、稳定的地方税收体系,出现财权上移、事权下移,越到基层财政运行越艰难的普遍现象,导致基层政府的支出责任没有足够的财力予以保障[3]P.28。分税制还导致了同级政府间的竞争,地方政府为维持本地经济繁荣,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努力扩充自身控制的经济资源,热衷于上大项目,特别是高税产品和预期价高的产品,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并采取税收优惠、地方保护等手段,吸引税收资源流人和限制外地资源进入本地市场,甚至保护、纵容造假和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严重阻碍了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进程[4]P.50。这些都导致了公共财政职能的难以有效发挥。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未完全纳入政府预算体系进行管理,没有建立统一的政府预算平台。一些国有垄断企业存在部门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倾向。因此,无法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政府宏 观调控衍生手段的重要作用,不能支持并服务于公共财政的职能。

3、财政缺乏对初次分配的调节手段,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作用,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人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此外,财政支出结构中真正用于民生的比例远远不够。如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满足民生的需要是实现调节收入再分配的重要途径。

4、政府预算软约束,透明度不高。增强财政透明度可以使经济中交易成本最小化,是预防腐败和增强公共责任的前提条件。对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进行有效监督,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使体现政府职能的所有收支在政府预算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是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的基本要求。当前政府的预算约束还是形式大于内容。

5、地方债务问题也是公共财政面临的困境,由于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激励基础,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经济社会发展职能,这些职能是无法用预算内收入承担的,就产生了为地方财政行为融资的问题,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反映出地方政府的金融行为已涉及到中国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各个层面。这种财政金融体制安排的紊乱和错位是理解地方债务问题的关键[5]P.19。目前地方债务规模偏大,风险偏高,影响了公共财政职能发挥的空间。

四、如何充分发挥好公共财政的职能 2015年10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党校就当前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做了报告。面对当前的困难,李克强总理提了八个方面的重点经济工作,其中涉及到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深化改革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增加公共服务、保住基本民生、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些都与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发挥有密切关系。

我们知道,公共财政主要有三大职能:资源配臵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下面,我就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充分发挥好公共财政的职能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1、优化分税制为基础的财政分权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部门之间、以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臵。

高效地配臵资源,实质上是对社会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配臵起主导作用,但仅靠市场机制也有缺陷,许多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无法通过市场配臵来有效提供,需要国家运用公共财政来配臵,从而达到整个社会资源优化配臵的目标。

政府债务也是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是调节经济、配臵资源的手段之一,但是我国目前的债务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债务总量偏大。虽然,普遍认为地方政府承担了更繁重的公共支出责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方财权与事权存在绝对意义上的错配。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固然较多,但也同时支配了大量的财力。近年 来,全国财政支出的80%以上是由地方完成的。从这个角度说.地方的财权和事权是匹配的[5]P.2

2。问题在于,地方政府除了承担公共支出责任,还特别对基础设施、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本来不属于地方责任的事项感兴趣。正是承担了这些本不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而预算内的财政支出不可能覆盖这些项目,所以地方政府才会入不敷出,需要举债。

地方政府积极举债,实际上弱化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效果,需要予以纠正,而目前分税制改革的呼声中,有一种要求是增加地方税种、甚至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这对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有一定帮助,但是对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则是饮鸩止渴,甚至会加剧地方政府的举债搞建设的冲动。因此,深化税制改革应当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相协调,改变地方官员唯GDP的考核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情况,真正发挥出财政的资源配臵功能。

2、发挥好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其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主要体现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调节财税;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调节地区之间的差距等方面。

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通过收支两方面来实现的。收入这方面看,目前主要通过税收来调节收入分配,税制改革的重点是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这六大税种 [6]P.7

。其中,“营改增”、资源税等改革已经开始试点或实施,而民众普遍关注的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则还在研究中。这两个税种和居民收入密切相关,也是最能发挥收入调节职能的。因此建议政府加快其改革,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

在支出方面,主要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降低三公经费,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民生的需求。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预算法》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文件标志着我国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加大预算统筹力度、保障民生支出有重大意义。

3、发挥好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公共财政履行其经济稳定职能所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主要有: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是无法同时兼顾的。通常货币政策把物价稳定作为目标,因此财政政策的目标就以促进经济增长为要务了。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关键是做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国家可以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交替使用赤字预算和结余预算,实现社会供求总量平衡。这样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了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五、结语

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有三方面:资源配臵,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其发挥依赖于整个经济体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作为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各级政府财政职能的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高低、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甚至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公共财政建设要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服务于总体经济社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收入,完善分配格局,完善民生保障,提高国家发展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书目】

[1]梁朋,《公共财政学》第三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08 [2]吴胜泽,《我国财政体制的变迁及效率研究文献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70期

[3]吴晓玲,李灯强,《我国财政改革进程、现存问题及未来政策取向点》,地方财政研究,2008.12 [4]陈冬红,《国家治理体系下的财政分权治理结构》,南京社会科学,2015.01

公共财政的职能 篇2

财政的本质是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透过现象来把握财政的本质。尽管不同时期财政的形式、服务方式等在不断变化,但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及分配关系的本质没有变。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是国家的附属物,个人是企业的附属物,社会再生产活动表现为国家的活动,整个社会以财政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大企业财务,此时的财政只是国家为自身服务的“国家财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1998年我国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目标框架,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形式,其根本性质是公共性。2004年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利益的协调。公共财政具有影响各方利益关系,协调稳定社会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财政应具有的职能。

二、公共财政的性质

事物的性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根本属性,是事物独具的特质。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形式,有其本身的性质。只有很好的把握它的性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而探讨公共财政,必须从财政说起。

1. 财政与公共财政

探讨公共财政首先要考察财政。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分配关系。其英文为Finance,源于拉丁文Finis,意即支付期限,后来转为Finare,有支付款项和罚金之意。在16世纪,德国文献中采用“Finanz”,意为对欺诈等行为的裁定与罚款,后转入法国,变为Finance,有公共收支之义,然后转入其他国家,法人仍以多数Les Finance表示公共财政,以单数La harrte Finance表示金钱出入事项……国家资财之取得使用及管理,即所谓财政是也。日本于1868年明治维新后从西欧引入pub-lic finance,并借用汉语的“财”、“政”二字,译作财政中国古代称财政为“度支”、“国用”、“岁计”、“国计”“度支”、“国用”指国家的费用开支;“岁计”指国家年度收入和支用的计算;“国计”指国家财政。“财政”一词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中国。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设立财政处,为中国官方采用财政一词之始。

前财政部长项怀诚认为,财政也叫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1892年,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出版了第一本英语财政学专著《公共财政学》(public finance),最先给出并一直沿用至今的被最为普遍接受的“公共财政”专门术语。这一术语继承并发扬光大了以“公共性”界定财政概念的传统。

关于财政和公共财政的含义,专家学者们具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主流思想是一致的,即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公共财政术语是泊来品,产生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形式。

2. 公共财政的性质

(1)公共性。公共财政以政府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其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成为公共财政职能范围的衡量标准,是财政活动的主要目标或基本出发点。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就不去介入;凡属于或可以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就必须涉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类的社会需要可分为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私人产品通过私人部门提供,满足私人需要;公共产品通过公共部门提供,满足公共需要,这一公共部门就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责,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此,公共财政不应提供私人产品,它是一种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国家财政,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根本属性。

(2)非营利性。非营利性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从广义上看,政府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为动机不是、也不能是取得相应的报偿或盈利,而只能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其职责只能是通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为市场的有序运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即使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有时也会附带产生数额不等的收益或结余,但其基本出发点或归宿仍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不是营利。非营利性是公共财政另一属性。

(3)法制性。公共财政作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收支必然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一切公共财政收支活动必须纳入法制规范的范围。收入的取得和支出的安排,都要有法律、规范依据。如各种税收法律是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政府采购法、转移支付规范等是安排财政支出的依据。通过国家预算这一手段,使财政收支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政府的收支行为要法制化、规范化,公共财政具有法制性。

三、基于和谐社会理念的公共财政职能

职能是事物、机构本身具有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财政的职能是财政应具有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层层分解,细化目标,将目标具体化为任务,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履行公共财政的职能,最终实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总体目标。

和谐社会是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特征愿景的美好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社会全体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公共财政的目标与和谐社会的愿景在本质上是协调统一的,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公共财政应具有分配、监督、调节、资源配置、稳定经济、服务等职能。

1. 分配职能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意义上的分配是指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对物品的安排或分派。经济学上的分配是指把生产资料分给生产单位或把消费资料分给消费者。分配的方式决定于社会制度,分配的内容包括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等。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着社会成员在社会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的性质,决定着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财政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的本质是其分配职能的最好体现,它是财政固有的功能,导源于分配关系,是财政本质最直接、最具体的集中反映。这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把财政作为一种分配手段,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筹集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然后通过法规手段安排出去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功能。分配职能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当然,这种分配是以公平公正为基础的,公平公正的分配职能正符合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

2. 监督职能

公共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公共财政的法制性决定了其收入和支出必须依法进行,收入的取得和支出的安排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监督是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支出的形式包括政府采购和转移支付。政府部门必须安排专门机构,负责监督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和财政支出安排的合理有效使用。另外,政府的行为也需要接受广大社会公众的监督,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因此,公共财政具有监督的职能,且这种监督是双向的。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和矛盾威胁着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因此,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财政对分配、配置资源、调控经济、安全保卫等,必须进行综合反映和制约。监督职能是公共财政的另一基本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3. 调节职能

一般意义上的调节是对事物从数量或程度上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要求。公共财政的公共性要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当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时,表明社会经济运行中可能存在问题,限制或制约了公共需要的满足。政府必须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弥补市场缺陷,对经济进行调整,从而烙平经济周期、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分配公平,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符合宏观发展目标,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所以,公共财政具有调节职能。履行公共财政的调节职能,有助于化解和谐社会存在的上述矛盾和问题,确保和谐社会的充分实现。

4. 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是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大的效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资源的基本特征是稀缺性,不能满足人们的全部需要,因此客观上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地安排,这是经济上所说的资源配置问题。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式。市场经济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公共财政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及市场的盲目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美国著名财政专家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在其经典著作《公共财政理论》中,也提出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的职能。和谐社会并不是万事太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分配不公等问题的存在,需要公共财政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5. 稳定经济的职能

经济稳定表现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公众生活安定等多方面。充分就业是指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由该国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所能承受的最大比率。物价稳定是指物价上涨幅度维持在不至于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范围内,而非物价冻结,上涨率为零,即使在经济运行正常时期,物价的轻度上升也是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的大体平衡,因为国际收支与国内收支是密切联系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国内收支就不平衡。公共财政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工具,可通过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制度性安排、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稳定经济。①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公共财政可通过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实现稳定经济的功能。如当经济下滑时,社会总需求不足,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的扩大;当经济膨胀时,社会总需求过度,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②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主要表现在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的作用。③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④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安定的环境。

6. 服务职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定位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作为社会公众的代表,是社会的治理者。政府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安排,集中社会资金,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是公共财政的主体,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要靠政府的管理工作。既然党中央已经将政府定位为服务型政府,那么,政府实施公共财政手段履行职责的活动就是服务活动,公共财政具有服务职能。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亲民型政府,政府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结语

2004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目前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公共财政这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式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作用。《决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充分调动社会多层面的积极性,公共财政积极发挥分配、监督、资源配置、调节、稳定经济、服务等职能,更好地实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目标,是广大社会公众的热切期盼。

参考文献

[1].张馨.公共财政治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曹国卿.财政学.独立出版社,1947.

[3].项怀诚.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议.2006.

公共财政的职能 篇3

关键词:公共财政;服务“三农”;发展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滁州市市县两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省、市“三农”工作部署,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强化支农投入,创新资金管理,为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主要措施

(一)增加支农投入,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强化预算编制,增加本级投入。市县两级财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农”工作部署,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支农支出投入,确保了各项重点工作有效落实。五年来,全市农林水事务预算达到109.03亿元,其中市县财力安排71.15亿元。二是推进项目管理,做大投入规模。2013年起,随着审批权限的不断下划,市县财政加强与农口主管部门的工作协调,主动做好项目指南发布、专家评审、立项公示等工作,规范项目管理,加快资金支出,推进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总量达到222.05亿元,较“十一五”期间支出总量57.34亿元增加164.71亿元,增长287.25%。

(二)创新资金管理,引导各方投入。一是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来安县于2012年起,财政先后安排600万元、农业主体筹措400万元,为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由县农村商业银行按1∶5的比例配套5000万元信贷额度。天长市从2013年起,设立500万元农业担保基金,由民生村镇银行按1︰6配套3000万元信贷额度。2015年,来安县、南谯区进入省级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试点;明光市、凤阳县列入市级试点,融资贷款已陆续发放。2015年,市本级设立林业贷款专项担保基金1000万元,经过财政、林业及合作银行密切配合,担保贷款当年发放605万元。涉农专项担保基金的设立和运行,为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建设摸索了路径,对进一步增加“三农”信贷投入将产生积极作用。二是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运用好市场的手,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美好乡村建设和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等。

(三)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十二五”期间,市县两级财政制定、修订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70余项,将制度管理贯穿于资金申报、分配、使用、监督等环节。2014年,针对项目管理存在不足、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滁州市出台了《关于建立财政农业项目库工作意见》和《财政农业项目市级专家评审管理暂行办法》。《项目库意见》按照“信息公开、市县联动、动态管理”的原则,以公开征集入库项目的形式完成市级项目库建设。明确财政扶持农业项目原则上均从项目库中评审产生;对连续申报、多头申报等行为进行界定。2014年起,财政、水利、扶贫等部门先后完成市级项目库建设并得到了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评审办法》按照“公正、独立、保密、回避”的原则,通过涉农主管部门推荐、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方式,建立市级专家库。同时还对评审专家的基本条件、职责、评审内容、评审流程等进行明确,完善了专家年度履职评价制度。2014年,滁州市建立了共有68名专家的农业项目评审专家库,成为市直农口单位项目评审的共享平台。

(四)提升整合水平,增强使用效益。“十二五”期间,滁州市进一步健全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体系,深入推动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一是以预算编制为整合引导。各地为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在预算编制环节按照“开源节流、优化支出、调整结构”的原则,对重点工作进行统筹考虑,调整财力予以支持。市财政在2014、2015年度,分别整合5000万元,集中支持农业示范区建设。二是以行政推动为整合动力。各县(市、区)政府分别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财政、发改、农业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整合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三是以规划实施为整合平台。各县(市、区)依据本地农业、水利“十二五”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美好乡村建设等中心,树立“一盘棋”思想,组织力量精心编制年度的整合方案,统筹安排小农水重点县等重点项目,集中财力组织建设。四是以制度健全为整合保障。各地财政部门主动牵头或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出台管理制度,为整合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撑。五是以财政资金为整合撬动。各地制定财政奖补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业,同时完善融资平台建设,吸引金融资本投入。据统计,2015年全市共整合涉农资金28.17亿元,引导社会投入19.12亿元,进一步推动了美好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

(五)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一是认真组织各项检查。“十二五”期间,我们先后组织了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检查“回头看”活动、2011年度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2011—2012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检查、全市涉农资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专项行动、2013年度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水利资金管理提高年”活动、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等多项重点检查工作。通过检查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宣传了强农惠农政策,增强了各主管部门责任意识。二是发现问题积极整改。在各项检查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认真整改,促进了涉农资金的规范管理。仅在2015年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整改问题61件,整改金额8848.4万元。

二、成效

(一)农业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一是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投资10.50亿元,完成小水库除险加固540座;投资22.74亿元,对小泵站、小水闸、中小灌区、塘坝、河沟、末级渠系等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投资4134万元,完成5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面积29.3平方公里;投入6.04亿元,先后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27个,通过实施沟、渠、涵、闸、路、桥等工程,治理田间工程52.23万亩。二是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全市共兑付农机购置补贴6.14亿元,有力推动了全市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201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90万千瓦,比2011年增加146万千瓦;全市农作物耕种收获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比2011年提高5.6个百分点。三是粮食产量稳步增长。通过大规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结合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强化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5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89.01亿斤,较2010年77.5亿斤增长14.85%。

nlc202309082224

(二)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滁州市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发展,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市、县两级分别制定了《家庭农场认定办法》,出台了《示范合作社奖补办法》,安排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改贴息专项资金,实施了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奖补政策。据统计,仅市级以上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持合作社发展资金即达5600余万元,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6500余万元。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共认定家庭农场30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090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37户,其中国家级3户。

(三)农民收入增长得到促进。“十二五“期间,滁州市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近三年,市本级整合农业专项1.2亿元,直接支持示范区建设。至“十二五”末,全市各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共有103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市级15个。南谯区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大力发展滁菊、茶叶等,初步形成了以示范基地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园区建设为亮点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全市适用技术推广面积达1280万亩次,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06个、有机食品11个、绿色食品215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全市农业生产水平。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0元,较上年增长9.8%。

(四)农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滁州市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共发放农作物良种补贴、综合补贴及粮食直补资金52.29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推进,种植业共承保4498.2万亩,养殖业共承保563798头,应付保费7亿元,支付理赔款4.8亿元,其中种植业4.5亿元,养殖业0.3亿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项目10953个,累计投入资金11.9亿元。

(五)资金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十二五”期间,市县财政部门在省厅的指导下,不断完善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申报审批、资金分配和拨付、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和资金使用监督等重点环节,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一是规范流程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资金报账制和竣工验收制,实行全程公开、阳光操作。二是规范资金管理。所有财政支农资金严格按方案实施,涉农补贴类资金一律由主管部门进行登记造册,张榜公布,由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直接打卡到户;非补贴类的项目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和项目批复内容实施,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五年来,全市通过“一卡通”共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00.92亿元。

虽然“十二五”期间财政支农工作成效显著,但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项目分散、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部分地方对整合的认识不足,影响支农资金整合;支农项目要求配套过多,地方难以做到;项目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与项目实施难度不断增大形成反差,部分经办人员的申报意愿下降。

三、建议

(一)建立健全规划引领机制。各地应以农田水利建设、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农村道路建设等分项规划为基础,编制县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以规划为引领,扎实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同时,随着涉农项目审批权限的不断下划,为各地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创造了条件;通过合理布局涉农项目,科学整合涉农资金,又为规划有序实施提供了便利。

(二)切实加强涉农工作领导。由于涉农项目的多部门管理,使涉农资金科学整合存在困难,各地应予高度重视。在政府层面,探索建立涉农项目统一管理的领导机制,可以减少多部门管理的不协调,降低规划实施难度,进而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三)调整项目管理方式。为规范涉农资金管理,各地各部门不断强化涉农资金管理,项目管理从“四制”升至“六制”,客观上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效率。因此,要调整项目管理方式。一是提高项目“村民自建”比例。对以村集体为实施主体的部分公益性项目,可以在一定监督的前提下,鼓励以“村民自建”的方式实施,能增强群众自我服务的主体意识。二是对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小额补助项目,在完成实施内容确认等相关手续后,即可直接支付补助,不必经过招标、采购及审计等程序,以减轻项目主体负担。

(四)建立涉农工作激励机制。由于涉农项目管理程序强化,使涉农项目实施难度增大,部分经办人员不愿申报项目。鉴于涉农项目管理这一新问题,各地政府应采取一定措施,帮助解决涉农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建立涉农工作激励机制,切实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涉农项目实施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公共财政的职能 篇4

1.财政是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以()为主体无偿地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所形成的财政分配关系的活动。

A.财政部

B.国务院

C.国家

D.企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财政是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无偿地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所形成的财政分配关系的活动。参见教材P76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一般称之为()。

A.效益型财政

B.生产建设财政

C.经营型财政

D.公共财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参见教材P76

3.公共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满足()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A.社会个人需要

B.社会公共需要

C.家庭需要

D.国有企业需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财政的概念,公共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参见教材P77

4.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这是()。

A.横向公平

B.纵向公平

C.起点公平

D.结果公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参见教材P78

5.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必须考虑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特征。

A.弥补市场失效

B.非营利性

C.法治性

D.提供公平服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必须考虑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这体现的是公共财政提供公平服务的特征。参见教材P78

6.政府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

A.弥补市场失效

B.提供公平服务

C.非营利性

D.法治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政府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参见教材P78

7.公共财政配置资源范围的大小决定于()的大小。

A.政府职能范围

B.财政活动范围

C.市场失灵范围

D.社会公共需要范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公共财政配置资源范围的大小决定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参见教材P79

8.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属于财政()职能的范畴。

A.收入分配

B.经济稳定

C.经济发展

D.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属于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范畴。参见教材P79

9.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行使重点是()。

A.对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C.稳定物价水平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D.改善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正确答案】:B

公共财政的职能 篇5

玉素甫2009年3月29日

财预[2008]4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在职能转变与规范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为适应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切实发挥乡镇财政的作用,现就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等相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做好农村公共服务

要健全乡镇财政预算制度,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财政收支预算。要切实保障乡镇党政机构行政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运转的支出需要。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满足农村社会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要健全乡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要规范乡镇财政预算执行,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要加强和规范农村收费管理,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收费,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及时公开预算及执行、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等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切实加强乡镇债务管理,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镇债务。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奖补等方式,鼓励、引导和督促乡镇政府积极化解逾期债务。

二、做好涉农补贴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要充分利用乡镇财政贴近农村、直接服务农村的优势,发挥乡镇财政在落实涉农补贴政策中的作用。乡镇财政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涉农补贴对象的申报、认定、审核和公示等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要积极创新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方式,逐步将直接补贴给农民的资金纳入“一卡通”或“一折通”发放范围。要积极创新为民服务方式,对居民申请办理涉农政策咨询、补贴资金发放等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式”办结,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加强涉农财政补贴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涉农财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

三、参与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乡镇财政要积极参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于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要建立健全项目库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严防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发生。对于上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包括农林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等,上级财政在下达资金时,要同时抄送项目所在地市(县)财政局,市(县)财政部门要分解告知有关乡镇财政所,建立上级财政与乡镇财政以及乡镇

财政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乡镇财政全面掌握有关专项资金的政策、额度、项目要求等情况。乡镇财政要加大对上述各类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及时将资金使用中的存在问题、项目实施效果等信息上报上级财政部门。

四、加强财务监督,健全乡村理财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统一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要推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理财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购买、处置、登记和台账制度,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要加强乡镇财务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财经纪律。要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村级财政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行“村账乡管”试点工作,由乡镇财政会同有关职能站所代理村级财务会计核算,全面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并定期公示。

五、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要按照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要求,适应乡镇财政职能调整,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完善乡镇财政机构,合理确定乡镇财政编制。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制订乡镇财政人员岗位条件和培训规划,选拔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充实乡镇财政队伍。要推进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强业务学习,适应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要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落实“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乡镇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六、创新体制机制,为乡镇财政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要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分布等情况,区别对待,合理确定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妥善处理县与乡镇财政分配关系。要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努力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为乡镇财政履行职能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要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财政管理方式。

各地财政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制定措施,切实落实,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转变财政职能论文 篇6

加大公共财政转移倾斜支持农村的力度,无疑推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和使农民过上好日子的便捷途径。积极围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及时调整财政政策、全力支持农村建设,应成为当前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基层财政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基层财政所服务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的调查,目前基层财政所在管理体制和工作职能上存在许多问题。

(一)职能划分不明

新时期要求基层财政所转变职能、服务观念和工作方式,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上来。目前,基层财政所除了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债务化解、粮食良种“两补”兑现到户、退耕还林补助、农村计划生育优抚金发放、新农合征管等日常事务性工作上外,对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还很欠缺。而且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还未完全结束,对基层财政所职能还没有明确划分,对分流人员还没有妥善安排,“以钱养事”机制还不够健全,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基层财政服务新农村建设职能的发挥。

(二)管理职能弱化

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原在基层财政支出的乡村道路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中小学教师工资、广电卫生等支出陆续上划县级。由于基层财力块头小,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层财政已不是一级完整的财政预算,造成预算管理弱化,乡镇主观能动随之弱化。二是乡镇政府管理还存在着“越位”与“缺位”。政府在安排临时性工作时调动财政所的干部,譬如计划生育突击检查、农普、换届选举工作等等,较改革前更大量占用了财政所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经济的人力和时间。三是乡镇自身可用财力不足,乡村债务包袱沉重,根本无法筹集配套经费,服务新农村建设几乎无能为力。

(三)财务监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加强财务监督是乡财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之一,但由于乡镇财政结算中心的知情度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对统管单位实施全过程的会计监督带来一定困难。这表现在对支出的合理性难以控制,发票的真实性难以把握。乡镇财政结算中心对单位的财务监督本应建立在对单位业务了解的基础之上,而现在只能停留在对原始单据和签批手续的合法性审核上。只要票据合法有效、手续完备无缺,不论其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开支的标准是否合法,在缺少了实时实地监督且人手少、工作量大的不利因素制约下,中心工作人员尽管心中无底,也只能照单报销,从而形成新的监管死角。

(四)“财”与“产”、事权与财权相脱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移至零户统管工作站,但单位的财产物资仍由单位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零户统管工作站只核算一级总账科目,既未也无法深入到详细的物件管理,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报废处置的管理也呈粗线条化。在当今电脑等办公用品换代更置日益频繁的情况下,极容易造成账实不符,单位已处置了资产,中心还在计账。另一方面,单位也由于会计集中核算而有意无意弱化了资产管理,认为一切有中心“统”、“管”着而放弃了固定资产管理。久而久之,势必形成会计核算游离于单位资产管理之外的局面,造成固定资产“财”与“产”脱节,家底不清,乃至国有资产流失。

二、农村改革发展中基层财政所的角色定位

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财政所职能由原来以征收税收为主转变为以财政综合管理和监督为主,农村改革发展中基层财政所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转移重心,抓好乡镇财政管理和村级财务代理服务;二是转换角色,从向农民“收钱”转向给农民“发钱”;三是发挥财政监管职能,管好用好专项资金。协助做好当地涉农项目资金的报账制工作,如:种粮直补资金、生猪调出奖励资金、生态公益林效益资金、两委干部工资、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新型农村合作综合保障资金。因此,基层财政所工作在地方经济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基层财政所的职能主要包括:(1)乡镇政府财务收支会计管理;(2)乡镇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3)村“两委”干部补贴、办公经费的发放,以及财政票据的发放、核销、稽查工作;(4)各项涉农专项资金(如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灾后重建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种粮直补资金、扶贫资金、防汛抗旱救灾资金)的拨付以及使用监督管理;(5)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征集收缴、补偿审核和拨付管理;(6)农村优抚、“五保”、低保对象的申报审核,以及补助资金的拨付和监督管理;(7)农村卫生专项资金的拨付以及监督管理;(8)代理村级财务会计。

三、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财政工作的转变

(一)立足长远,整合资源,利用财政所为党委政府建立阳光大道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由于新农村建设涉及资金量大、渠道多、范围广、部门多,作为政府投入的总阀门,财政所更要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协调好部门利益,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服好务。一是要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为党委政府提供足够的信息。二是要把握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后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协调好部门利益。要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调动转制单位转变观念,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及时、迅速转换职能,增加服务三农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要围绕地方发展,积极做好财政改革的服务工作,确保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二)加强财政所人员培训工作,建立一支管理能力强的财政队伍

建议上级财政部门根据基层财政所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工作职能的转变,加强对基层财政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实施新老交替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安排人员参加系统的培训,建立一批管理能力强的财政队伍。一是结合基层财税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广泛深入的政治学习和形势讨论,进一步加深对三农问题的政策方针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确立服务意识;二是结合工作实际,集思广益,大胆探索,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让基层财税干部感到农业税不收了不是没事干,反而比以前更忙;三是结合业务实际加强农村财务、公共财政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努力造就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农村财税队伍。四是结合业务实际,加强对基层财政干部知识技能的培训。除加强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知识以及乡财信息化系统操作方面培训外,还要加强农口资金管理、公共财政管理和非税收入等方面的业务培训。省市财政部门可否考虑分期分批举办业务骨干(师资)培训班,以点带面。进一步提高财政所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立阳光财政

一是统筹规划,整合投入。坚持从实际出发,搞好长远规划,选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统筹谋划好乡镇、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抓关键。二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安排扶持资金,不能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盲目赶进度,增加新的债务,不能违背农民意愿,增加过多负担。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扶持。不同乡村解决不同的突出问题,不搞“一刀切”,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半拉子工程”。四是惠及农民,补助到村。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维护农民权益,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财政投入可以采取物资援助、直接补助、减免费用、项目奖励等方式,资金原则发放到村。

(四)突出重点,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

一是增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能力。坚持把加快产业发展放在首位,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结合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围绕品牌战略,大力支持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二是扩大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覆盖范围。以乡村整治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支持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农村组织建设和农民素质建设等方面,重点改善农村整体面貌、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深入开展“百乡千村”建设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带动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交通、集镇、通信设施、水利、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健全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民主管理制度,形成依靠农民建设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三是加快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千方百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做优特色农业,积极发展以现代技术、现代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结合推进城镇化进程,拓展二、三产业的增收空间,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富农民”。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坚持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积极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四是创新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方式。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开辟新的财政支农投入渠道,综合运用补助、贴息、奖励、保险、物资援助、先建后补、风险补偿、减免税费等政策,引导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不断扩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支持新农村建设。

(五)加强财务监管,规范财政支农思路

当前,基层财政所工作重点要推行“村账镇管”,即在保证村组织对各项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村组织委托乡镇财政所代理村级会计记账并实施财务、资金监管。对村级所有收入和各方面下拨的涉农资金支出实行乡镇直达或报账制。严格票据账簿管理,村级核算统一使用县财政设计的账、据、表、簿。规范收支运行程序,收入方面统一使用财政收据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缴入财政专户,支出按编制计划,由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后,及时向乡镇报送,每项支出须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方能报销。加强财务公开监督,定期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固定资产、债权债务情况,接受广大群众监督。通过“村账镇管”,可从源头上规范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巩固税改成果,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六)突出重点,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

一是增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能力。坚持把加快产业发展放在首位,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结合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围绕品牌战略,大力支持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二是扩大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覆盖范围。以乡村整治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支持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农村组织建设和农民素质建设等方面,重点改善农村整体面貌、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深入开展“百乡千村”建设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带动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交通、集镇、通信设施、水利、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健全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民主管理制度,形成依靠农民建设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三是加快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千方百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做优特色农业,积极发展以现代技术、现代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结合推进城镇化进程,拓展二、三产业的增收空间,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富农民”。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坚持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积极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四是创新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方式。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开辟新的财政支农投入渠道,综合运用补助、贴息、奖励、保险、物资援助、先建后补、风险补偿、减免税费等政策,引导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不断扩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支持新农村建设。

公共财政的职能 篇7

社会保障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 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制度安排,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甘肃省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以及城乡低保、新农合等社会保障核心制度基本建立。特别是近几年来,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迅速扩大, 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同时, 社会保障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 2008年甘肃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9亿元, 比2007年增加95%;医疗卫生支出57.61亿元, 比2007年增加41%, 保证了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制度的落实。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就是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十二字方针。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 保证社会保障支出需要,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加快全面提升公共财政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五大”服务能力, 支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财政投资评审现行职能定位探究 篇8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职能定位;认识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财政评审工作的有序开展,金融体制的改革,财政部门加强重视财政评审工作,并且在1998年成立了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相关的职能机构。依据相关文献与数据,在近几年我国各个地区财政评审机构已经达到95%的覆盖率,且评审人才专家库也相继建立。

一、财政投资评审范围探析

在2000年我国财政部门制定的“三定”方案中指出了财政部门的重要作用,不仅要参与到国家重大投资项目之中,并且也要参与相关工作的验收。其中财政投资评审的范围主要包括:在财政预算内各项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政府扶持的建设项目;财政预算之外的资金建设项目;政府性质的融资安排建设项目;其它财政投资项目。财政投资评审的内容包括:项目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项目招标的合理性;项目概算、预算等内容;资金使用情况;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审;财政部门委托的其它业务等。

二、财政部门投资评审的职能定位

从2000年财政部门所制定的“三定”方案中可以清楚了解到财政部门投资评审的主要职责,该方案的推出不仅对财政部门投资评审职能定位奠定理论基础,并且也逐渐成为了强化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某种角度分析,投资评审中心的工作并不仅仅是财政职能的一种补充,而是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跟踪,能够将项目预算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能够保证资金的透明性,能够真正发挥出资金监督与管理的职能。除此之外,因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是财政职能部门的关键所在,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在职能定位中需做到以下几点:

1.在预算评审的基础上强化财政投资评审职能

如果单纯的从强化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角度进行分析,那么需要将预算评审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并且需要加大对预算评审的力度,争取从源头,从根本上做好各项工作,保证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动财政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应用专业技术手段,并对编报预算进行管理,对于其中所涉及到的各项项目支出,需要进行监督与管理,保证部门预算编报审核具备可靠性。与此同时,在对项目支出预算进行评审的同时还需要制定部门预算,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避免预算编制的盲目性,并且也可以充分发挥出预算管理的重要职能。

2.在全过程监督检查中强化监督职能

从本质上分析,财政投资评审过程中的监督职能在预算执行阶段得到体现,因此,财政投资评审不仅要具备全过程监督的特点,并且还要加强对财政投资支出的管理,进一步扩大财政监督范围,将财政监督的职能进行全面发挥。简而言之便是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以及监督,并且要对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了解,尤其在项目决算评审过程中要积极评审项目变更增减的内容,只有保证评审工作的完善性,才能真正强化财政投资评审的监督职能。

3.遵循评审原则强化监督职能

众所周知,财政评审工作融入了专业技术与财经法规,在两者的相互结合中实现财政投资评审。另外,财政投资评审职能在配合财政中心工作中得到有效体现,不仅可以服务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如果从财政部所制定的“三定”方案中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不仅仅是行政管理部门,更重要的是监督管理部门,比如在介入预算支出审核中,专业技术得到应用,虽然能够为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却无法对未参与审批的项目进行审批。与此同时,在对预算支出进行监督以及检查的时候,能够为财政部门提供良好的信息,能够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与分析,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财政投资审批中心需要严格遵循评审原则,不断强化基本职能,提高财政监督与管理水平。

4.应用财政审批机制强化监督职能

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现阶段各大财政部门严格遵循《投资审批管理办法》,并针对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的评审机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体现出投资评审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并且也会保证评审工作得到有力的法律支持,能够推动财政评审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从微观角度分析,因为投资评审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复杂,且评审工作具备不稳定性,因此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定财政审批机制,保证评审工作的有序发展。其中财政投资审批机制主要包括管理机制、内部控制制度等,只有真正做到这种地步,才能进一步提高财政投资审批工作质量,才能推动财政审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5.应用社会优质资源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

诚如上文所言,因财政投资审批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包括财务管理、工程造价等内容,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应用社会优质资源,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并将社会资源的优势进行发挥。另外,对于基层地区还需要加强财政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沟通、交流中提高财政投资审批的地位,提高评审工作质量。如此一来,才能进一步减少项目成本,才能发挥出财政投资审批工作的监督部门。

参考文献:

[1]黄志刚.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现行职能定位探讨[J]. 地方财政研究,2011,06:59-62+68.

[2]胡建国,张鹏顺.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创新的思考[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56-59.

[3]朱柏铭,郑耀. 财政项目预算审核的职能定位与机制创新[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0,07:11-13.

[4]王虎,汪正猛.浅谈财政评审职能定位与结果应用机制[J]. 中国集体经济,2013,04:90-91.

上一篇:一年一班主题班会下一篇:四年级暑假作文:我的文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