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分析(共12篇)
全福寺院的一个香案
贞丰里弄的一缕游魂
东庄积雪的梅花开了
那一世月圆,香有主
三百个甲子,望君飞鸿
再一眼见你
早已千池万城
谁能赢我一个回眸
唯南湖秋月,让我心疼
今夕烟雨濛濛
十八弯小桥比云朵都硬
硬也撞不醒
千载江南梦
恰逢七夕,牛郎怨织女
小桥人家留住
花伞不禁,长柳谁与
烟波江上,九十九条难渡的水
(二)
君不见古墨青瓦
若没有了明清的风
没有了屋檐飞燕
没有从生锈的瓦缝里绽出一簇耀眼的新绿
高墙独白
若没有陆离残破
空虚处没生出水锈青苔
若墙不老,瓦不翘,桥不弯,水不流
若我不来重逢
关键词:确山周庄萤石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
1 区域地质背景
河南确山周庄一带萤石矿位于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段南枝, 刘庄背斜北翼, 天目山花岗岩与周庄基性岩体接触带上, 萤石矿体主要产于层间破碎带中, 环绕天目山花岗岩北部接触带展布, 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萤石矿体均呈脉状产出, 多由复式脉组成, 少数呈单脉, 矿区内矿体多赋存于银洞沟组地层中上段地层中的白云斜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麻岩, 硅质条带状大理岩层间断裂带中, 萤石呈似层状、脉状沿构造破碎带产出, 地表出露时断时续, 矿体形态产状均受构造裂隙控制。矿脉走向、倾向、倾角均与控矿断裂一致, 矿脉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延伸, 大部分倾向南东, 局部倾向变为北东, 其倾角一般较陡。根据上述矿体的控矿构造, 主要由硅化、黄铁矿化 (地表为褐铁矿化) , 其次为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绢英岩化、电气石化以及矿物共生组合关系, 矿床为低温热液充填萤石矿床。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仅有上元古界毛集群银洞沟组下段 (Pt3y1) 一部分和第四系。银洞沟组下段 (Pt3y1) 主要分布矿区中部, 为一套浅海相碎屑—碳酸岩沉积, 厚度大于150m, 地层走向北东67°, 倾向北西, 倾角20~42°。岩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第一层大理岩 (Pt3y1M) :地表仅零星出露。岩层呈灰白、浅灰色, 花岗变晶结构, 块状和条带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 (90~97%) , 少量透辉石、透闪石、白云母、石英和微量炭质等, 偶见黄铁矿颗粒。由于受热液作用, 部分方解石蚀变为透辉石和透闪石, 分别形成透辉石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
第二层石英岩 (Pt3y1Q) :分布于矿区中部, 因受构造影响大都成为碎裂石英岩, 厚0.52~20.80m, 是萤石矿赋存层位。呈灰白、灰色, 显微—细粒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部分条带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玉髓次之, 少量炭质、绢 (白) 云母及金属矿物微量。石英呈粒状, 形态极不规则, 边缘常呈齿状;玉髓多为隐晶质集合体或呈放射状、皮壳状;炭质大部分呈质点状分布在石英颗粒间, 局部富集与其他暗色矿物组成条带。
第三层白云石英片岩 (Pt3y1MQ) :仅在矿区东北部见到, 厚度大于5m。呈灰白、浅灰色, 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矿物成分石英占30~60%, 透闪石和阳起石占15~60%, 滑石占20%左右, 白云母占10~30%, 少量斜长石, 金属矿物, 微量磷灰石。矿区还偶见黑云斜长片麻岩 (Pt3y1BP) 、白云斜长片麻岩 (Pt3y1MP) 出露, 出露面积不大。
第四系分布于沟谷及耕地, 埋深11~250m不等。岩性为钙质泥岩、砂岩、泥灰岩夹砂岩透镜体。
2.2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发育, 主要有加里东期周庄基性岩 (N3) 和燕山晚期天目山花岗岩 (γ53) 及其派生花岗斑岩脉、正长细晶岩脉, 前者分布在矿带北部, 经后期区域变质作用已改造成斜长角闪片岩, 后者分布于矿区南部及其他不同地段。
周庄基性岩受后期区域变质作用影响, 已变为斜长角闪片岩。岩石呈墨绿色, 灰绿色, 风化后黄绿色, 花岗纤维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矿物成分普通角闪石占20~85%, 斜长石10~30%, 含少量黑云母、绿帘石、磁铁矿等。
Q (Qs、Qape、Qedl) —第四系;Pt3y1 (Pt3y1MQ、Pt3y1MP、Pt3y1BP、Pt3y1Q、Pt3y1M) —上元古界毛集群银洞沟组下段;γπ—花岗斑岩;ξπ—正长斑岩;q—石英脉
天目山花岗岩与北部周庄基性岩 (N3) 和银洞沟组下段地层 (Pt3y1) 呈侵入接触关系, 接触面凹凸不平, 内接触带有冷凝边, 外接触带银洞沟组地层 (Pt3y1) 具矽卡岩化, 基性岩有绿帘石、绿泥石化现象。岩石呈肉红色, 中细粒花岗结构, 矿石成分钾长石占60~70%, 石英占30%, 含少量斜长石、黑云母;钾长石呈他形—半自形, 多为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组成, 粒径0.15~2.4mm, 微斜长石常具格子状双晶, 条纹长石常有条纹状构造。石英呈不规则状, 粒径0.04~1.00mm, 无色, 表面洁净, 裂纹较多。
在岩体边缘接触带附近, 有时见萤石矿细脉穿插。
2.3 脉岩
矿区的脉岩, 主要有花岗斑岩脉、正长细晶岩脉, 分布花岗岩体附近的围岩中, 规模较少, 一般长几米到几十米, 宽0.5-2.00m, 为花岗岩后期残余岩浆沿围岩裂隙上升所形成。
花岗斑岩脉主要分布矿区东部, 近东西向展布, 有绿帘石脉穿插。岩石呈灰白色, 蚀变后呈淡绿色, 斑状结构, 受动力影响后为碎裂斑状结构, 基质呈显微花岗结构, 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钾长石占60~65%, 石英占30%, 含少量白云母和金属矿物。斑晶为钾长石 (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 , 粒径1×1.5~2×4mm, 因受动力影响被压碎, 裂隙有绿帘石充填, 基质有不规则石英和显微粒钾长石、斜长石组成。
正长细晶岩脉主要分布于萤石矿体与花岗岩接触处, 岩脉近于直立, 东西向展布, 长度大于5m, 宽度0.5m, 岩石呈肉红色, 风化后淡黄色, 细粒花岗结构, 块状构造。矿物成分钾长石占80%以上, 次为石英和少量白云母等。
2.4 构造
矿区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总体走向北东67°, 倾向NW, 倾角10~30°, 由于天目山花岗岩侵入影响, 从东往西走向为67°→75°→67°变化, 倾角10~30°;矿区东部地层走向南东109°, 倾向NE, 倾角22~38°。
矿区主要断裂构造为鸽子崖层间破碎带, 是矿区导矿和储矿构造, 分布蚂蚁沟—鸽子崖—黄湾一带, 纵贯全区。一般宽300m, 最宽约500m, 延伸2000m以上, 环绕天目山花岗岩北部接触带展布, 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带内岩石破碎强烈, 石英岩被破碎成碎裂石英岩, 角砾呈尖棱角状、棱角状, 大小不等, 直径0.2~40cm, 一般没位移或位移极小, 角砾间有石英、萤石矿充填胶结。有少量花岗岩脉、花岗斑岩脉、正长斑岩脉充填。
矿区构造主要经历加里东期及燕山晚期二个阶段。加里东期, 区域地层受北东和南西向应力, 形成北西向刘庄背斜和断裂;燕山期, 由于天目山花岗岩侵入的拱抬作用, 岩体边缘产生拉张, 在刘庄背斜北翼叠加北东向鸽子崖张性层间破碎带, 改变了原来构造方向和力学性质。
3 矿体特征
3.1 矿体的形状、产状、规模
区内矿体主要赋存在天目山花岗岩与周庄基性岩接触带上银洞沟组下段 (Pt3y1) 石英岩的层间破碎带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 矿体走向与层间破碎带展布方向一致, 矿体总体走向NE67~75°, 倾角10~30°, 矿体延长约85~360m, 倾斜延深40~288m, 大部分裸露地表, 出露标高为421~507m, 矿体厚度最大l7.85m, 最小4.11m, 平均8.26m, 厚度变化系数56.72%, 矿体稳定程度属较稳定。矿石类型一般为萤石型矿石、石英—萤石型矿石、萤石—石英型矿石、方解石—石英~萤石型。
3.2 矿石的物质组成
矿石类型主要为含萤石矿碎裂石英岩 (占98%) , 矿物成分萤石矿占46~52%, 石英占46~40%, 绢 (白) 云母占3%, 褐铁矿占2%, 高岭土占l%, 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白钛石、磷灰石、黄铁矿, 黑云母角闪石、锆石、绿泥石、绿高岭土、金红石各小于0.l%。萤石和石英为矿石主要矿物成分, 其占矿物总量92%。现将主要矿物分述如下:
1) 萤石:呈浅紫、浅绿、灰白、灰色, 多具半自形至自形晶, 少数为他形晶, 晶径最大18mm, 最小0.02mm, 一般l~3mm, 常被石英交代熔蚀, 形成不规则外形。
2) 石英:灰白、灰色, 多呈他形晶, 少数为自形至半自形晶。粒径最大5mm, 最小0.01mm, 一般0.2~0.4mm, 呈粒状集合体、脉状、条带状三种形式出现。
3) 褐铁矿:褐色, 粒径<0.01~0.5mm, 多由黄铁矿、铁白云石氧化而成, 常保留方体和菱面体假象。
4) 绢 (白) 云母:呈片状和鳞片状集合体, 粗粒片状白云母为原岩成分, 鳞片状白云母集合体外形不规则或半自形柱状, 由长石蚀变而成, 粒径0.02~0.5mm。
5) 方解石、铁白云石:方解石呈微粒状, 零星分布于萤石和石英中。铁白云石呈自形晶及半自形晶, 绝大部分已氧化, 铁质被析出形成褐铁矿, 粒径小于0.01~0.15mm。
3.3 矿石的化学成分
从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看, 矿石化学成分主要由Ca F2、Si O2组成, 占96.48~97.80%, 其次Al2O3、Ca O占0.56~4.13%, 余者含量都很少。Ca F2与Si O2关系密切, 相关系数-0.96, Ca F2含量随Si O2含量增高而减少;P、S、Pb、Zn有害元素含量很低, 均未超标, 对矿石利用无影响。
3.4 矿石构造特征
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变晶结构、包昌结构、交代结构和碎裂结构四种。矿石主要构造有条带状构造、碎裂状或角砾状构造、脉状构造三种, 次要构造有块状构造和晶洞构造两种。
本矿区萤石呈紫色、白色、浅色—无色, 主要有致密或自形—半自形块状、条带状、细脉状、网脉状、角砾状及葡萄状。Ca F2含量一般50%左右, 最高可达80%以上。
3.5 矿床的成因
确山周庄一带萤石矿的成因, 根据矿体的产出地质位置, 矿体的形态、矿体的物质成分等, 初步认为为热液充填型矿床。
4 找矿前景分析
本区萤石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与秦岭褶皱带的接合部位。矿区内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的角闪片岩、石英云母片岩, 夹薄层石英岩、大理岩。燕山晚期酸性花岗岩及其派生花岗斑岩脉、正长细晶岩脉大面积分布, 出露范围约占矿区面积的45%, 为萤石矿脉之主要围岩。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 其中北东向和北西方向的构造规模较大, 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和近于北北西向断裂带中。
萤石是该矿区分布较广、较大的矿种, 矿化线索信息丰富, 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此外野外调查发现, 除周庄萤石矿已进行过勘探外, 在周庄萤石矿外围, 尚未进行过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 且有许多未作过地质工作的民采点和废弃的老硐, 因此在该区开展萤石矿普查的潜力非常大。
参考文献
[1]陈衍景.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J].中国地质, 2006, 33 (6) :1181-1196.
[2]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河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9:80-95.
周庄景物描写片段
任津瑶
当我来到这里,踏上这方土地时,我立刻就被感染了。它以它曼妙的身姿,婀娜的步态,轻漫过我全身的毛孔,使我一瞬间心潮澎湃。走进园内,幽幽踩过布满苔藓的青石小路,它是这般的窄,只容许三人通过,而它又是这般的宽,任凭别人踩过踏过,哪怕不留一丝痕迹,也是快乐的。走上双桥,我才真正领悟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真正含义。桥下水流过,那波纹折射出来的银光,是那样的亮,直晃人眼睛。窗户里面有一位少女,向窗外眺望,不时有小孩子跑过,他们三五成群,发出银铃般的笑声,从窗户下跑过。我却仿佛听见少女一阵叹息,轻轻的,不易察觉,有什么事情,让姑娘这般惆怅?
周庄是个古老的水乡小镇,是我国五a级旅游区。一走进去,就来到一个小湖边,湖对面就是周庄明珠,湖中间有个小石桥,走过去就到了周庄明珠的入口。
到楼顶上的观望台一望,周庄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远处有一栋栋古老的房子,每栋房子的周围河道,家家户户的交通工具都是小船。
周庄的水道四通八达,小船可以到每户人的家门口,小船上有鱼鹰和渔人,
而在周庄, 这个被陈逸飞画入《故乡的回忆》, 被三毛流着热泪唤作前世故乡, 被无数纷纷纭纭慕名而至的人们成为梦里水乡的古镇, 居然就有十几处手工作坊, 居然还保留着我们童年时代熟稔的场景:打草鞋、编竹篮、推拉磨、垒砖瓦……虎头虎脑的花布鞋, 形形色色的陶罐酒, 叮叮当当的铁匠店, 草药飘香的中药铺——急急忙忙地寻过去, 又慌慌张张返回来, 扶着被叠靠在屋檐下的木门板, 我半天才回神来, 赶紧举起相机, 记录我意料之外的周庄惊喜之旅——
草鞋, 在古代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不借。原意是指其原材料随处可见, 编制简单, 人人皆可自备, 所以犯不着去借。呵呵, 我们的祖先真是大智大慧, 四大发明之外还有中医草药瓷器不说, 这草鞋的环保和使用, 搁在今天也依然算是卓有远见的一说。中市街的这家“竹草编”, 很显然是以展示为主——一大一小两双草鞋, 或悬挂墙壁, 或平放木板, 仿佛早已做好准备, 随时都让你一抬腿, 一伸脚, 即可与青草来个亲密接触:江湖游侠也好, 乡野草民也罢, 甚或原生态环保秀, 大可招摇过市, 款款而行。周庄人见多不怪, 皆以善意的微笑鼓励你。况且, 脚底的感觉一如按摩, 麻酥酥非常受用。
再就是竹编。在“方便袋”没有问世之前, 我们的祖祖辈辈婆婆妈妈们, 一生都离不开这手工编织的竹篮竹篓竹筐等一系列竹器。剖竹为篾, 青黄两色。质地柔韧, 工艺简单, 可疏编成竹篮竹筐, 密编为竹箩竹桶, 造型奇特的有竹畚箕, 竹斗笠, 做工精细甚至穿插图案的有竹席、竹榻、竹匾, 几乎所有日常用品所需的容器都能够以竹编完成。记忆里的小山村, 我曾用洗碗的竹篮网过鱼, 妈妈用竹篓采过茶。夏夜的凉床和竹席, 经过井水的洗擦, 变得格外凉爽。而童年的玩具, 最难忘的, 就是外公亲手为我编制的竹蜻蜓, 和竹蟋蟀……周庄的竹编历史也很悠久, 清代就在镇北边形成“篾竹埭”, 类似于现在的小市场, 专门生产箩、筐、箕、匾、榻、席、桶、篮等生产生活用具。传承至今, 其竹编细密有致、坚实耐用, 很受四方八邻们的欢迎。作为竹编工艺品, 其新颖别致、小巧玲珑的造型也博得不少游客的青睐。
“圆作坊”, 其大师傅在我们家乡叫做“桶匠”, 意为所加工的均为木盆、木桶之类的圆形木器。迈进铺子的第一眼, 我就被师傅背后的大澡桶所吸引。现在水疗养生很盛行, 所有SPA水疗中心都少不了以原木的澡桶来代替浴缸:泡在温暖的、被水浸透的木桶中, 原木的清香, 木质的醇厚, 远比冷冰冰的瓷盆要舒服受用得多。还有就是上了油漆的小家具:清水漆盆啊桶的, 大都是寻常人家的生活必需品。而上方刷着紫红油漆的, 则专门为新婚嫁娶定制的, 其中就有新娘陪嫁最私密的几样:脸盆、脚盆、水桶、马桶。呵呵, 凑近一看, 果然有金漆的“囍”字, 和“早生贵子”的字样。另外还有全套的“礼品装”:称钩子、金链子、一块硕大的如意锁, 合在一起的寓意就是:称心如意。不知道那些热爱古典生活的人, 在举行中式婚礼时, 会不会四抬八抬大红花轿之后, 迤逦而行的, 是几十抬扎着红绸布、油汪汪红彤彤的嫁妆尾随其后——那, 该是多么的火热幸福, 又是怎样的妙趣横生啊!
都说时尚变脸快, 五年十年一个轮回。没有绝对的落伍, 也没有绝对的时髦。但早些年, 任是谁也乐滋滋地要穿皮鞋, 而觉得布鞋再舒服, 再“养脚”, 也是笨头笨脑, 难登大雅之堂。也许是中国风的渐渐雄健?也许是环保概念的深入人心?也许“越民族的即是越世界的”地讲求个性?……反正, 中式传统服饰的复古, 令越来越多的人, 重又开始寻着找着这千针万线纯手工制作的花布鞋了。窄窄的周庄贞丰街, 闹市深处有家“绣花鞋艺”, 售出的都是孩子穿的虎头鞋, 厚厚的千层底, 艳艳的花缎布, 一色儿镶着大红边——没有合适的娃娃可送, 我就挑了两双权当做工艺品送给属虎的闺蜜吧!而这几位头裹花毛巾、身着花罩衫、扎着麻花辫、结着红头绳的阿婆, 俨然成了周庄民俗文化的代言人似的, 早已对摄影师和游客的镜头见多不怪, 安之若素了!
梳艺在中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古代汉人, 无论男女老少均留长发不剃头, 所以梳子几乎是随身必备之物。又因贴身私密, 往往也成了古人表达情爱的信物。巧的是, 老公也曾在“谭木匠”的店铺里选购过一把指甲盖大小的桃木梳, 一根红线穿着送给我, 挂在胸前, 寓意“舒心”。周庄的梳艺店很多, 但多以牛角为原料。迷楼边上也有一家。虽然老板挂着个“谢绝拍照”的牌子, 但见我眉开眼笑地买了他好几把梳子, 也就温和多了, 很热情地问我:要不要刻字?我这才提出想看他制梳。呵呵, 他一边点头开始动作, 一边很配合地介绍起出料制坯等流程:将牛角锯开成片, 高温蒸煮软化便于压平, 烘干晾晒, 得到角梳坯。梳坯按预先设计的式样锯模, 出片齐口后剔制梳齿, 打磨梳面后, 就能加工梳背弧形。刮磨梳背、梳齿, 便可以用细砂抛光。
木雕刻很是奇特。首先是香, 扑面而来的樟木香, 一瞬间就将人拉回老祖母的樟木箱时代。那里面可是珍藏着儿时的很多宝贝啊!再就是, 无一例外都是挂件雕刻, 拖着大红的中国结——很喜庆, 也很中国。
熙来攘往的人伫足不多, 偶有老外会指着那雕工精细的花纹, 向店家询问着什么。估摸着翻译起来也很为难, 这些以凤凰、蝙蝠、鲤鱼、玉兔为主角的图案, 即便大街上抓几个中国孩子问问, 可能也是一头雾水吧?有时候, 喜欢也好, 热爱也罢, 都源于内心深处的一种情结, 至于知不知“花好月圆”“丹凤朝阳”, 懂不懂“五福拜寿”“八仙过海”, 俨然已不重要了。捎上一两个, 挂在厅堂白墙, 望一眼, 感觉内心深处的某种记忆被唤醒, 变柔软……
一看到那种色彩鲜艳、提拎方便的小酒罐, 我就忍不住发痴:美其名曰买回家送给爷爷, 其实也知道, 他老人家北方人, 南下几十年也只认高度白酒, 而喝不惯江浙一带的花雕。最后只落得给妈妈做菜当料酒, 但毕竟物尽其用为菜添香, 大家于是都很领情很开心, 也不枉我辛辛苦苦地背回家了不是?洗净之后, 再被我大大小小地收留了插花用, 或当雅玩供着, 凝望间自有一番旅途中的咀嚼, 与回味。到周庄也不例外。源丰顺酒坊原为周庄万三酒厂, 在古镇上改设作坊, 无非是换一种方式来展示周庄万三酒的酒文化。诚如技术如何精湛, 传承如何独特, 是“万三黄”, 还是“十月白”, 估计游客们都和我一样, 在乎的是周庄带回去的万三酒, 图的就是那个陈旧的新鲜味儿。
对周庄糕团店的印象很深刻。
一次是冬天住在江南人家客栈时, 大清早溜出来找吃。一溜排木板店铺都还没开启, 只有一家也是刚刚开门——伸头一看, 热腾腾的蒸笼旁正忙乎着一对年轻人。趁着他移开蒸笼盖递给我糕团的同时, 我赶紧抓怕几幅热糕团的尊容——可是, 那雾气总是遮了我的镜头……结果, 那小师傅就很有耐心地等我左拍右拍前拍后拍, 直到满意为止。还有一次, 是傍晚时分路过那里, 亮堂堂的日光灯下, 他们俩还在忙碌着, 且身边又多了一个帮手——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儿, 举着白乎乎满是面粉的小手, 正学着爸妈的模样搓糕团……更多的白天, 周庄糕团店就是眼前这幅情景:人们排着队, 等着, 候着, 新做的糕团出锅来……
和国画油画等相比, 芦苇画显然是怡情养性的小我雅作。但我依然非常喜欢她的简洁, 甚至简单:暗黑的底色之上, 或倦鸟归返, 或月上梢头, 或是江枫渔火, 或牧童横笛, 再大一点, 也就“竹林七贤”“八仙过海”之类吧, 总归还是诗情画意, 韵味无穷。周庄地处江南水乡, 河滩水湾, 蒹葭苍苍。那苇叶、苇穗、秸秆, 都是制画的好材料。经过巧手艺人的修剪、熨烫、粘贴, 再加工润色, 置入精致的画框内, 不论自己赏玩, 还是馈赠友人, 均可长期保存, 添得野趣几分。
蚬江渔唱, 这是一个躲在角落里的记忆。
当双桥富安桥和中市街北市街, 人来人往挤挤挨挨的时候, 这里因在后街僻巷而显得孤单。尽管, 院前, 三位阿婆日复一日在织网, 唠家常;门内, 有许多泥塑的, 木雕的, 石刻的人家渔船。解说词的配乐声中, 热情的大嫂见我多问了一句她的腌菜心, 就非要我尝一口才肯罢手。
蚬江渔唱, 已成为风光片一景。
……
仲春--雨雾朦胧--水墨画
周庄 冬天--冰雪消融--版画
春夜--盛大节日--梦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新课情境导入
相信大家对这样一句话都非常熟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在江苏苏州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小镇,它四面环水,因其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历代免受战乱,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然保持着独特的古朴神秘的江南水乡的水乡的风貌,这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
现在就让我们乘着一叶小舟,摇着木橹,在水面上缓缓前行,也许你就会获得很美的享受。
看图片,考眼力
看图片,挑出不属于周庄的一幅,并说明理由。 欣赏周庄的图片
一.整体感知
作者曾经三次游览周庄,到底周庄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的印象呢?下面来学习课文。
作者曾经三次游览周庄,都是在什么样的季节里,印象如何?
1)作者第一次游周庄,是在什么季节?
赶上了怎样的天气?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当时的情境?
给作者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文章的题目是《周庄水韵》,那它体现周庄水的那份情致,那份水韵的?
2)第二次游览是在什么季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冬天?用一个词来形容给作者留下的印象?
3)第三次游览是在什么季节?
赶上了一个什么样的特殊日子?
用一个词形容这个日子的特点?
这一次带给作者的既不是水墨画,也不是版画,而是什么呢?
小结:刚刚我们在浏览课文时,从找到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作者三次游览周庄,每一次带给作者的感受都不一样,那么到底作者是怎样展示它不一样的感受呢?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接下来我们一具体的来看课文。
二.研读课文
1.在作者描写周庄的语句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水墨画的特点?
2.第二次游览周庄,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作者遇见的是“小雪”?作者为什么刻意强调是“小雪”?
作者从什么角度表现了周庄的“水韵”?
除此之外还选取了怎样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描写周庄的?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如果说前面两次走入周庄带给作者的是平面的周庄,是妙不可言的周庄,那么作者第三次走入周庄,走入梦境一般的周庄,那感受就更不一般了。
我想想问一问同学们,什么样的情境称为梦境?
3.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能给人带来梦境般的感受?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盛大”的节日?
这段所写内容很多,但是却很有条理,那么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呢?
提示:作者怎样游览的?经过了哪些地方?找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人们常说,再美的景色如果少了人的活动的话,好像就缺少了几分生气,那么这段中表现了周庄人怎样的生活呢?
课堂小结:
1.写景方法灵活多样
---移步换景
---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去描写
2. 先略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3.文章语言清新优美,抒情性强
---比喻生动、贴切
三.品味赏析
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出来。
友情提示:
可以从修辞方法、词语运用等角度去品味,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示例: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
赏析:
词语运用:“悠然”“不慌不忙”等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恬静与闲适的周庄。
修辞角度:作者将小船划过、木橹搅动的河面比做“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比喻十分形象,既抓住了河面晃动、倒影纷杂而富有光泽的特点,而且显得极其柔美。
春天-仲春
雨天---雨雾笼罩 水墨画
冬天版画
春天---夜晚 旅游节
盛大梦境
看第一次游览周庄
词语:雨雾笼罩 隐约
飘忽 出没
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 斑斑积雪
参差交织 黑白分明
视觉
齐读课文“在阳光下”至本段结尾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阅读课文第5段
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一座拱桥---桥洞---古镇的尽头
(移步换景)空间方位顺序
船娘….
几个当地农民摆弄丝弦
齐读诗歌
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出示问题1及词语
出示问题2及语句、词语
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出示杜荀鹤的《宋人游吴》
课堂小结
不错,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周庄水韵》通过作者在不同季节里三次游览古镇周庄时的所见所感,运用优美的文笔将这座水乡古镇的美景及韵致,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回味无穷。课下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好好从这优美的字里行间领略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妙风情。
作业
1.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2.将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并仿照其句式、修辞等特点进行仿写。
课后反思
1.通过阅读,学生是否感悟了周庄水韵之美境,真正受到了美的熏陶。
2.学生是否体会了本文语言的精妙,理解了多角度描写以及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江南,有薄薄的白雾,斜斜的细雨,暖暖的软风。
置身于江南水乡,泛舟在这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中,轻轻踏过石桥,看那河两岸的杨柳,怎能不让人心怡神旷?
周庄,作为江南第一水乡,那风景自然是不必言说,在这里,我感受到江南水乡独特的美丽,骨子里的美丽。
脚下的石砖经过了岁月的磨练,有的已经松动,有的已经上浮,走在这种路上,脚下会发出沉闷的响声,单调而又不乏味。两旁的工艺品店里,蓝底白花的染布,碎花的旗袍,苏绣工艺的手绢,丝绸的围巾,显示出了浓厚的江南水乡气息。
坐在船上,摇船的大叔也不忘一展歌喉,唱了一曲悠扬,正宗的民间小调,声音很亮,我无法用专业的眼光来欣赏这歌声,只觉得这粗狂奔放的歌声中,又不乏细腻的情感。与周围的民居呼应,似乎已经融为一体了。
但这一切似乎又缺少了一点什么,来衬托这美丽的江南小镇。对,就是这个,一把把油纸伞。
在我的印象中,江南的小镇,到处都是撑着油纸伞的江南女子,天生的柔情,天生的娇羞。在油纸伞下,藏着她们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在眺望着远方,在眺望着远方的那一只只小船。
一、工业周庄环境日益恶化寻根源
对周庄一些企业和环保所等部门进行调查走访,发现在工业发展中造成周庄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发展理念有偏差。无代价的发展,认为凡是产出的都是有益的,即都计入收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考虑,片面追求GDP而忽视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第二,工业结构不合理。周庄工业发展主要以化纤、人造革、纺织印染、橡塑制品、化工、冶金、机械制造、汽车配件、铝型材料为主,污染产业比重极高。第三,发展速度过快,特别是污染企业不断增加。全镇有工业企业1680家,有520家列入江阴市环境监管重点企业。企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环境自身的自净能力。第四,部分企业环保意识弱。部分企业负责人缺乏环保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污水直排、偷排现象时有发生。第六,主管部门监管难。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处于两难境地:管了,经济发展受影响;不管,百姓意见反响大。
二、工业周庄生态文明建设在行动
(一)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面对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周庄镇党委政府提出“五个周庄”建设战略,即“创新周庄、生态周庄、财富周庄、活力周庄、和谐周庄”。
为了大幅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周庄镇政府特编制了《周庄镇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纲要》。
(二)职能部门加大治理生态环境力度
面对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日益强烈的呼声,职能部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重点围绕改善“水、气、声”环境,在“关、治、改”上下工夫,严格落实各项治污措施。(1)关。几年来,周庄镇对污染严重,群众反响大的化工类企业实施关停取缔。(2)治。通过推动镇村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污水归槽走”工程,实现工业污水集中治理。(3)改。周庄镇积极开展重点企业“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和燃煤企业“煤改气”专项整治工作。
(三)工矿企业坚决履行环保主体责任
周庄各企业清楚意识到:加强环保工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争取政府和相关机构对自己的支持,有利于帮助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形象,这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他们把优化发展作为主线,全面实践产业提升战略,以节能减排倒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竞争力,并主动与政府签订《环保诚信承诺书》。
(四)新旧市民联手共筑环保坚固长城
环境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政府、企业、公民共同的责任。2016年的6月5日是世界第43个世界环境日,周庄举行了“向污染宣战”为主体的世界环境日广场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呼吁大家参与到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中,切实提高环保意识,携手共建美丽周庄。
三、工业周庄生态文明建设见成效
2005年,华宏村成立江阴市首家环保办公室,建设了万吨级污水处理厂,投入3亿多元建起了华宏世纪苑,这里被列为科技部“十五”社会发展攻关项目,被国家可持续实验办公室评为“苏南农村集中居住和人民环境改善的示范工程”。卧龙湖生态公园原是一个多年采石而形成的废弃的石宕,尘土飞扬给周围居民带来很多生活不便。2001年起,在原废弃石宕的基础上开展复绿工程,先后搬迁关闭11家企业,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风景怡人、青山绿水的周庄农民公园和周庄卧龙湖生态区。2013年5月5日,卧龙湖迎来了“绿动美丽周庄•共谱生态新城”青年勇当生力军启动仪式暨“环保知识环湖接力赛”。通过“学绿,知绿,晒绿,伴绿,秀绿,展绿”六大行动,进一步引导全镇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全力推进生态周庄建设。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周庄工业飞速发展,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本文通过寻找周庄环境日益恶化的根源,以不断提升环保意识,多方联动对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以促进周庄工业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工业化,环保意识,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邓翠华.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2]赖章盛,胡小玉.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辩证关系解析.
一个春节憋在家里,生出些烦闷来,趁着阳光明媚,到田野里去享受骀荡春风的吹拂,顺便到社旗县的周庄转了一圈。
正月十六,年的气息还没有褪尽,路上还有一些行色匆匆走亲戚的人。在从南阳到社旗的便道行驶,两旁的麦苗已经泛青,“春风十里,霁麦青青”,描写的就是这样早春原野的气息和风光。虽然有着残冬的冰冷,但春天已经急不可耐地来到了,碧绿的麦田,打苞的柳枝,处处传递着春的讯息。路边的工地上,呈现出火热的施工场面,“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人勤春来早啊!
过高庙、红泥湾,入社旗,两旁的万亩沃野,被纵横交织的田间道路整齐划一地进行了分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有一些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美,却没有“鸡犬相闻”的生活气息。左拐大冯营镇,而入周庄。
眼前的周庄,亦如我见过所有豫南的乡村一样,破败、凌乱的样子,一任春风年年的吹拂,城市化的发展、打工的潮流,农村已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和喧嚣,周庄亦不例外。
周庄又是幸运的,她孕育了一位叫周同宾的散文作家,从《乡间的小路》到《皇天后土》,他一生钟情的散文,一直在写这片土地、村庄上发生的的人和事,成为中原农耕生活的历史标本和缩影。应该说,周同宾也是幸运的,这片“没画山绣水,没茂林修竹。地薄,人也憨”的黑土地,养育了他的生命,培育了他的才情。如果没有故乡的生活底蕴,他就写不出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和语言。
出于对作家的敬重,我走进了赐予他生活的才情的周庄。在村庄的西北部,有一空阔的广场,一高大褐黄色石碑,静静矗立,“文化周庄”深深镌刻其上。西边文化广场工地的建设如火如荼,假以时日,此处会成一功能较为齐全的文化娱乐场所。正在观望之际,一老汉带着一队羊群路过,高高大大的头羊威风凛凛,我问之老汉是否头羊,老汉答曰为种羊。一下子就找到了乡村的感觉,周老笔下的《阉牛人记》《阉猪人记》,多么精彩绝伦,独没有《阉羊人记》,让这只种羊成了漏网之羊?我在小时候是看过阉羊的,用一铝合金的大夹子,夹住公羊睾wan的上部,用力挤压,以此压断输精管。小羊声嘶力竭,咩咩乱叫,手段有些残忍。阉羊的人顺手抹些碘酒在上面,过了些日子,公羊的睾wan上面有了一层黑壳子。待这些黑壳子褪掉后,公羊便失去了“播种”的功能,成了骟羯子,容易上膘,肉质鲜美。
水泥砌就的池塘,一汪绿水,似乎给这个空旷地方有些灵动的色彩,却没有过去水塘的感觉,周同宾笔下的“满塘荷花,岸边围着疏疏密密的杨柳,一年四季都有画一样的景致”,多么诗情画意啊,他长大后没有了,现在更无从找到,几乎所有的水塘变成干坑,里面垃圾横飞,就在他家老房子后面,也有一个“死”了的水塘。只有去年在信阳的郝堂村,才发现了儿时记忆中的满塘荷花,让我干涸的心里有了些润意。
池塘的南边安装了健身器材,象城市的小区,少了乡村的味道。古槐厅旁,有一株高大古树,尚未发芽,似乎像是一株榆树。广场东南角,三间青砖大瓦房,挂着二月河先生题写的“同宾书屋”。走进书屋,有人值班,还有借书的记录本,满满的几大架书籍,显示着周庄的与众不同。我粗略浏览了一下,有周同宾自己捐献的,也有文朋诗友捐助的,还看到了于杭师兄的《梅溪观澜》。还是建议周老写写文章号召一下,让各地朋友多捐一些书,真正让这里成为文化和精神的家园。
行走在淳朴的周庄里面,不时发现闲庭信步的鸡,还有卧在地上反刍的牛,这些都保留有浓郁古朴的`生活气息。像在我们老家那里,走进村庄,鸡和狗还能见到,猪、牛、羊几乎绝迹。
在村人的指点下,我走进了周同宾的故居。大门上过年的春联,还散发着春节的气息。进入大门,坐北朝南的老屋是土坯墙,经历过岁月和风雨的侵蚀,底部已经破败。西屋卧砖几乎到顶,保存尚好。院子里堆满了落叶,虽是春天,却有些秋天的萧索。周同宾说:“我的人生是从故乡出发的,我的文章也是从故乡出发的。”“我是周庄人,这里是我的根,走得再远也忘不了根。”对于这些已经破旧的土屋来讲,更是他根的根。通过“文化周庄”建设的意图,我知道了周庄正在打造周同宾这张文化名片,心里就有些释然。从这点说,周庄的人是有眼光的。而去年春日我所造访的姚雪垠故居,破烂不堪,却丝毫没有引起重视。
一走进周庄,一股朴质古老的风情展现在我们眼前,古老的酒庄茶馆与西式咖啡酒吧让周庄变得中西结合,一派古朴幽静的背后,也不缺乏现代的活力。“水乡周庄”水自然是不可少的。条条小河灵活地穿插在古镇上,这使得船成为这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晚上,我就去坐船夜游周庄。晚上的周庄,虽没有大城市那么金光璀璨,但他却别有一翻情趣,伴着船夫悠扬地方小调,小船儿沿着河道缓缓前行,两边红灯高照茶馆茶香飘荡,酒馆里谈笑不断,举杯欢庆,共赏明月。穿过座座小桥,仰望星空,小镇的一切变得那么温馨,让久在大城市的我倍感放松。
周庄有两厅是必看的,一个是张厅,一个是沈厅,张厅原名恬顺厅后买给张家人改名张厅,张厅作为殷富人的宅第5沧桑也不变,气派依旧,大厅轩敞明亮,陪弄幽暗深长,小河清澈见底,花园闲静素洁,墙壁玲珑剔透,洁白如雪,一派标准的明式建筑。
沈厅的原主人沈万三可是明朝首富,也是朱元璋眼中吸食穷人血肉的首恶,沈万三也是名间传说他发财是有聚宝盆,富可敌国。可惜因朱无璋在与张士诚打仗时帮了张士诚,更得罪了朱元璋,为了讨好朱元璋,沈万三不惜一切代价,帮朱元璋造了南京城墙,可还是被充军云南,在那儿过了晚年。沈厅是周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全明式建筑,红木家具,富丽堂皇,几百年风雨也无法撼动沈厅的辉煌。
今天是我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位于昆明市西南,四周环水的水乡??周庄。周庄原名贞丰里,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是典型的江南古镇,有着独特的古朴民风。“水”当然是这里的一大特色。碧水环绕着整个周庄,“井”字形的河道从古镇中穿过,把古镇分割成了一块块“格子花”,河道又把古镇与邻近的湖水连接了起来,给人们一种“巷在水中,镇在湖中”的感觉。微风吹拂着,那些岸上的石桥、房屋、绿树和蓝天在灵动的流水中映出了一个个飘动的倒影。
有水必有桥,“桥”是周庄又一特色。仅宋、元、明、清几代建的桥就有十几余座。这些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纵横交错的石拱桥跨越在河的两岸。
走在狭窄的小道上,沿着的尽是一座座粉墙黛瓦的江南古宅,古朴典雅。在这些古色古香的住宅中,周庄的“厅”更是名不虚传。有张厅、沈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厅。
周庄的水、桥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的画卷,真乃是人间仙境。难怪岛过周庄的外国人个个称周庄是“东方的威尼斯!”有位画家曾说过:“黄山集中国名山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的确,周庄是一种古朴厚实的美,周庄的美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美。
悠远的历史,给古镇造就了诸多胜景。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盛赞周庄“不但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周庄之美,首先在水,两横两纵的河流在此形成“...
1、文章开头安排特写镜头,独具匠心。
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是周庄,而是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随着这搅动的木橹,我们也不知不觉走进了这个世界。原来这个世界里还有这么多丰富的东西:桥、楼、树、云、鸟,还有那美丽的似彩绸一般的水面,真是让人浮想联翩,无限向往。达到了这个目的,作者才笔锋一转,告诉你这就是周庄,而且是富有诗意的周庄,于是牵引着你不断随他的文字探索。这种独特的开头方式安排得非常巧妙,也很有吸引力,值得我们学习。
2、文中写景语言清新优美,抒情性强。
【周庄分析】推荐阅读:
周庄作文06-16
周庄游记作文09-28
游周庄作文11-03
2.周庄水韵教案06-24
游周庄作文400字07-24
《周庄》教学设计范文09-22
周庄概况导游词12-01
苏州周庄导游词12-27
苏州周庄导游词简介12-09
周庄大学生村官2011年度工作总结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