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改革工作总结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特色改革工作总结(精选9篇)

特色改革工作总结 篇1

一、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上半年,全乡粮食播种面积15415亩,产量达到了4271吨,比去年增长11%,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900亩,玉米播种面积3342亩,红苕播种面积1430亩,洋芋播种面积635亩,总产量114吨,豆类播种面积500亩,杂粮播种面积400亩,油菜播种面积2500亩,总产量304吨,全年完成烤烟种植面积1283亩,完成大蒜种植面积800亩,产量120吨,多数农户能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科学化种植。今年,我乡的烤烟、水稻、玉米长势良好,病虫害较少,是一片丰富的大好景象。

畜牧业较快发展,畜牧产值比重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有所上升,上半年,存栏大牲畜1829头,存栏生猪6352头,能繁殖的母猪2156头,三元杂交猪3385头,存栏山羊3120只,存栏家禽22365羽;半年出栏大牲畜1188头,出栏生猪2256头,其中三元杂交猪1128头,出栏山羊1878只,出栏家禽11845羽,但今年畜牧市场不稳定,从6月12日起猪肉已从原来的20元/公斤降到16元/公斤,其它畜牧产品也相继降了1-2元/公斤。

半年来,我乡已规划完成新建茶园1400亩(街联村胜利组至牡丹花—茶山一线600亩,香家湾村刘家岩至氽头山一线400亩,村烧家湾至桃子坝一线400亩)。完成了全乡1400亩的茶园土壤采样送检工作。

二、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423600元,地税完成298560元,国税完成164230元;

2、财政支出完成524646元。政府办公室相关机构事务支出398630元;文体广播支出23563元;农业水利支出102453元。

三、集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

完成了小城镇规划和土地修编工作;完成了天山街涉及100多户农户76亩的征地补偿工作和中学、小学校园建设的征地补偿工作;落实县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完成了保卫村30万元的整村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新建400多万元的街道人饮工程建设项目;新建成乡八一至三合场7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新建完成了乡八一至高桥村良田坝8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新建五一村枫香坝至庐山5公里通组公路建设;新建了龙江村榭家至石梯子1.5公里通组公路建设;维修改造江山村侯家至万江公路;完成了张亭油路建设占地协调工作;建成街联村文化室1间,完成120口农村沼气池建设任务;初步拟定了八一村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预算与设计工作。

四、其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特色改革工作总结 篇2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特色创新

西南石油大学建校以来, 为中国石油集团及其成员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通过积极创新, 推动教学发展。

1、根据国家发展需要, 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2000年, 学校招生专业17个, 其中工科专业12个, 绝大部分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其配套学科专业。学校划转地方后, 在继续为石油行业服务的同时, 主动适应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西部大开发需要, 适时增设了一批具有学科基础的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类专业, 专业规模达到49个, 涵盖7个学科门类、24个二级学科, 专业设置与结构布局合理, 体现了以工为主, 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定位, 体现了服务石油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

2、依托重点特色学科, 积极建设特色优势专业

学校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 依托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博士点和硕士点, 优选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应用化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等8个专业申报国家级特色专业获准教育部立项, 保持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 优选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社会工作等8个面向地方专业, 获准省教育厅立项并按省级特色专业建设要求进行重点建设。为适应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 学校发挥既有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今年申报了“海洋油气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两个专业经教育部审批, 成为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实际情况, 2008年暂停生物工程专业招生。目前, 西南石油大学专业发展规模趋于稳定。

3、专业建设制度健全, 科学设置调整专业

学校设有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 负责审议学校专业建设与改革发展规划, 并对每年新增专业进行评议和审核。学校制定了“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专业建设评估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对专业发展规划、新增专业申报与论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等均做出了具体规定。申报新增专业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首先对西部地区、四川省以及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 保证学校新增专业和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此外, 学校还定期对各专业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根据结果指导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这些制度和做法, 保证了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结合师生需求完善服务职能

就业工作的开展并非一簇而就, 需要制定长期的计划并不断根据当前工作形势进行调整, 如何做到科学、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就业工作需要考虑的是首要问题。职前技能强化工程、创业设计大赛作为学校深受师生喜爱并关注的内容, 为完善就业服务职能提供了新的思考。

1、打造“职前技能强化工程”, 加快毕业生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

学校从重视就业服务转向重视就业指导, 再转向重视学生的职前技能强化, 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职前技能强化工程”主要给同学们搭建两个平台, 一是勤工助学平台, 二是模拟职场平台。和以前勤工俭学的岗位不同之处在于, 职前强化勤工助学岗位能给学生提供全新的职前见习和实习机会, 使同学们在毕业以后能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职前技能强化工程”以“优生优配”为原则, 因人而异, 不求全才。工程分为理论培训和实践实训两部分, 在集中理论学习的同时, 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实践。理论培训主要有公文写作技巧、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与操作、社交礼仪、角色定位与压力调适、演讲与口才等方面的培训。岗位实践中, 专门的培养人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化训练,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组织协调、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

职前技能强化工程开展以来, 共有三批次234名学生受训, 效果突出, 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2、开展创业设计大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从2000年开始, 由西南石油大学主办的创业设计大赛共举办了8届, 参加人数6000多人次。同时, 学校以创业设计大赛为载体, 每年在校内选拔30—40名学生, 组成“创业班”, 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创业指导。

2008年, 学校在全省率先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 对学生创业进行帮扶, 2011年, 学校在创业导航站的基础上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 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固定办公地点。

2011年6月份, 学校最近开展的一次创业设计大赛中, 共有128个创业团队报名, 进入决赛的6支队伍, 是经过近3个月的初赛、培训、复赛等多个环节产生的, 参赛项目不仅涉及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 也包括科技含量较高的生物新能源产业, 还有涉及日常家居用品如拖把、书桌、无碳小车等。

大学生有创业激情, 但多数时候缺乏规划和指导。为帮助大学生们更有效地进行创业, 我们将坚持对大学生创业采取‘扶上马, 送一程’的扶持政策, 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

努力构建就业工作新格局

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相关的石油工程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等特色专业毕业生, 学校积极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 紧密结合石油行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机会。对其他非传统专业, 学校也积极争取资源, 开拓就业市场。学校建立了“全员参与、全面支持、全程服务”的就业工作新格局, 不断创新就业思路。

1、思想观念“三转变”, “三制并举”促“一把手”工程落实处

学校党委、行政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 在就业工作的思想观念上实现了“三大转变”:第一, 毕业生就业工作从局部性工作转变为全局性工作;第二, 就业工作从阶段性工作转变为全程化工作;第三, 毕业生就业工作从主要是学工人员的事情转变为全员参与, 形成了“全员参与, 全过程服务, 全方位落实”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学校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突出的位置, 牢牢抓紧不放松。一是健全领导机制。由校长亲自担任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分管学生工作、就业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在各学院, 由院长担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分管学生工作和就业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 上下形成了就业工作领导网络, 并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突出二级学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校长与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订学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公示各学院每年就业工作绩效, 对“就业率”未达标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抓好利益机制保障。学校逐步建立起就业工作全员化的利益保障机制, 完善就业工作考核激励体系, 把就业工作考核与单位、部门考核挂钩;把建立就业长效机制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进行有机结合, 对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考核与就业工作相挂钩;把班子考核、干部考核及聘任、教师职务评聘、津贴发放等与就业工作相挂钩, 切实把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落到了实处。

2、加强传统教育, 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

石油行业既是知识密集行业, 又是艰苦行业, 我们培养的毕业生, 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50年来, 西南石大人从石油行业精神中汲取营养, 鼓舞斗志。在今天“扎根基层、勇于创新、朴实无华、乐于奉献”不仅是石油类专业学生的坚定信念和可贵操守, 更内化为全体西南石大人特有的品格和胸怀。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已进一步升华为“为祖国加油, 为民族争气”的西南石油大学精神, 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张扬着一代又一代西南石大人的理想追求与精神风貌。

3、密切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和合作, 提前介入就业市场

与企业举办合作培养班, 是学校提前介入就业市场的方式之一。近几年来, 西南石油大学十分注重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和合作, 加强校企互动, 建立信任关系, 为毕业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广泛建立产学研基地。工科学校的大学生, 动手能力在能力结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动手能力的培养仅靠学校的实验室是远远不够的, 为此, 学校在校外建立了100余个产学研基地。学校、学生和企业之间通过建立产学研关系, 增进了友谊和信任, 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市场。二是校企互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密切与企业的关系。在条件比较成熟的企业, 则由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出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做毕业 (设计) 论文, 由学校老师和企业专家联合进行指导。同时, 学校积极承担企业的科研项目, 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革, 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这些工作, , 使学生突破了象牙塔的界限, 较早地融入社会和企业, 也让企业更多了解熟悉了学校, 学校与企业知彼知己, 畅通了大学生就业渠道。

4、订单式培养, 解决企业对紧缺专业的人才需求和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从2004年开始, 学校与企业举办合作培养班, 即订单式培养, 至今已有1700余名学生接受了这种方式的培养, 历届学生已圆满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并且受到企业好评。合作培养班的学生来自机械、化工、电气、土木、材料、生物等20余个专业, 他们根据本人的意愿转入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石油行业紧缺的专业, 学校对这批学生重新编班授课, 学校根据企业需要设置专业课程, 寒暑假学生被派到签约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由企业安排工程师进行指导, 学生在企业受到了良好的专业技能培训, 毕业后上手快。这种培养方式, 对企业来说, 解决了对石油专业紧缺人才的迫切需求, 对学校来说, 解决了其他专业学生的“出口”问题。

内涵发展 深化改革 突出特色 篇3

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适应会计人才发展需要,以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学科教育优势为依托,建立的一个以本科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二级学院,办学历史已达30余年。目前会计学院有会计学(含蒙语授课)、财务管理(含蒙语授课)、审计学(含注册会计师方向)和工程造价四个本科专业,拥有会计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及MPAcc专业硕士授权点。

会计学院经过30余年发展,学科及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5年来,会计学科科研团队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75项,其中包括审计署项目、自治区社科规划办、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横向课题若干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有10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10余部,主编、参编教材20余部。鉴定或获奖的学术研究、教学研究项目44项,其中省部级科研奖励34项(荣获自治区政府奖13项)。会计学科还注重与自治区内外企业、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会计学院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深化改革,突出特色,致力于为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3个专业在本科一批进行招生,录取分数线始终大幅度高于自治区最低控制线。会计相关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一直保持较强的专业优势。自1986年建系以来,累计为区内外输送毕业生上万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自治区各条战线的主力军。

教育改革后面的中国特色 篇4

特色之一:行政干预大,课堂束缚大。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当中,行政领导经常对教师的课堂进行耐心的指导。而这种指导缺乏专业性,多数属于那种指手画脚、画蛇添足的指导。教师根本就没有自由,放不开手脚去大胆的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特色之二:穿新鞋子,走老路子。尽管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8次,长达10多年的时间了。只有在公开课、观摩课、研讨会的时候,才会有课改、才会有小组讨论。这就是可笑的穿新鞋,走老路。

特色之三:改“教”而不改“学”。教育改革,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可是在事实上,教师们只重视“改教”,而没有注意到“改学”。课改要求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除了交给学生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如果教与学是分离的、是两张皮,这样的教学还能相长吗?

特色之四:研究者的碰撞不足。参与基础教育改革人,是方方面面的:有教育专家、有行政领导、有一线老师。教育专家和一线老师的碰撞是有限的,因为专家们很少有过多的教育实践。教师们根本没有那么丰富的教育理论。只有专家和教师的看法发生了碰撞,才可能产生五彩斑斓的火花。

特色之五:对考试的错位认识。素质教育吼得惊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我们应试教育的考试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是需要我们课改人深入思考的一种评价方式。退一步讲:素质教育也需要评价的,只是评价的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比以前的考试更加丰富了、科学了。因为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评价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特色之六:求知欲望的淡漠。小孩子的求知欲本来是极强的,可是随着孩子接受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多年下来,学生的求知欲望在逐渐的淡漠,最后消失。在这样教育下的接班人,真的能振奋我们中华民族吗?

特色之七:教师们陷入了职业的倦怠怪圈。由于3 0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取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发生了很大变化。领导不支持,学生不听话,家长意见大,社会不理解。教师本身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是肉体凡胎。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挣得比农民工还少的教师,会不产生职业倦怠吗?整天拉着一张脸走进教室,学生能喜欢他吗?学生能喜欢上他的课吗?

特色之八:安全工作首当其冲,转移了学校工作重心的。近两年由于部分学校发生了校园的不安全事故以后,再经过cctv那些明锐的记者们的及时报道,一夜之间: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学校一下子成了弱势群体,所有学校像建筑工地一样,都挂着一条醒目的标语:安全第一,质量第二。安全工作首当其冲,转移了学校工作重心,干扰着我们的教学。这样的抓安全工作,有种“中国式过马路”的悲哀!

特色改革工作总结 篇5

回顾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校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创新发展、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在县教育局、乡中心校正确带领下,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使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工作取得了喜人的业绩。

一、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和水平

1、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由于我校老教师上课保守、思想陈旧,我们选派年轻教师、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如派李静敏老师去范县学习。她们回来后,通过给大家说课,上公开课、座谈、写心得的形式,带动大家共同走进新课改。

2、向经验学习,提高教学技能。为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我校先是选派骨干教师xx到县三实小进行学习,然后在县三实小杜副校长的带领下部分优秀教师又来我校进行教学指导。县优秀教师为我校学生上了公开课,全校教师参加了听课。老师们以其巧妙的设计、新颖的视角,让我们领略了教学独特的情感与智慧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相比而言我们的教学比较单一,不够细致,而且大部分老师语气有点生硬,语速有点快,掌握不好教学艺术。通过这次交流学习,全体教师对教学技能都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更上一个台阶。

3、学校规定每周一全体教师学习新课标,写读书笔记,借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4、学校通过购买《教案集》、《教育故事集》,号召大家借鉴、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教案。学校建立了以学科为单位的新课程教学交流制度,每周进行一次组内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1、我们粉刷了校园墙壁、美化了校园,为学生创造优雅的学习环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我们还制作了校园文化展版,每周定期展出不同主题的学习内容,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2、开展良好习惯教育,从细节、从小事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良好习惯。以班为单位,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班风、学风。每周评出优秀班级,并颁发流动红旗,作为奖励。

3、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要求大家每周必做一件好事。以班为单位,各班教师认真组织并落实了这次活动,经全校师生评选处优秀班级,予与表扬。

三、强化安全工作,确保学生平安。

1、学校积极推行开学初、放假前、节假日安全提醒,学校利用周校会议和活动课时间,强调安全事项。例如:学校规定每周五下午为安全课,并要求每位教师下课前一分钟讲一下安全知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要求学生步行上学,对学生骑车上学情况进行清查,并与学生家长签订骑车上学安全协议书。学生中设安全委员,对学生按就近原则分组,统一放学回家。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请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一年来,我校学生稳中有升,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几科成绩位于全乡前茅。如闫恒伟老师带的班级在上学期考出了第一的好成绩,李静敏老师带的班级考出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这些好成绩我们要继续保持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再接再厉,继续创造辉煌,要认真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教师要每一节写教学反思,每一课写学习反馈,每一单元写学习总结。争取做到让每一位学生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单元都清清楚楚,不留下任何疑问。

2、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留守生的教育工作。我们始终坚持“教育重在育人”的办学理念,要求教师不放过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认真做好后进留守生的转化工作。要求任课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加强课后辅导,并经常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共同教育,从而形成一种家校联合的教育体系,促使他们尽快提高成绩。

总之,我校始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要改革,理论先必行”,创建特色学校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挖掘潜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全体教师,努力奋

特色改革工作总结 篇6

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文件概览 展演宗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旨在充分展示、交流各地具有创新性、适用性、有效性和可推广性的中小学信息化新技术和新成果,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中小学教学软件开发和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教学信息化产业和科研事业繁荣发展。

主题:“普及、探索、融合”——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展示内容

1.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优秀成果

由各区县遴选推荐本地区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的突出优秀案例成果,包括中小学校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信息化环境下的分层教学、双语教学、有效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校本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优质资源共享与应用等各个层面上所取得的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教学应用成果。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发扬信息技术特色 探索课程改革新模式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评价标志。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虚拟大学等新生事物的应运而生,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酝酿着重大的突破,教育将面临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十九章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我校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特色,在探索课程改革新模式的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点。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与教师培训,夯实课改基础

1、明确课改思路

结合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我校以《江北区振兴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为纲,结合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以信息技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之路。结合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我们坚持认为:(1)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3)信息技术教育是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催化剂,(4)信息技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目前,学校实现了校园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程控电话五网合一,建立起功能强、管理成本低、可用性强、可靠性高的可扩展平台,实现了软硬件建设契合教学需求的优化组合,率先在全区开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班,本实验旨在课改中探索出一条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上走出新路子,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灵活学习、轻松学习。

中心控制机房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班

几年来,学校以围绕主题校本研修的开展为抓手,在优化信息环境、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及应用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优化的资源配置,从根本上加速了学校的信息化进程,拓宽信息资源应用的时空,我们以网络为支撑,在网络环境下积极探索依托信息资源开展校本研修、学科教研、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德育教育等的新思路,拉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新了教与学的方式,为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敏特实验 3.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我们规划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分层次推进。一是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操作的全员培训;二是软件资源库的使用培训,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多次对学校已有的清华同方资源库、中央电化教馆资源库、远程IP资源库的登录、检索、下载、整合、存储等方面进行具体培训;三是校园局域网的使用培训,学校建立的FTP服务器实现了校内80台计算机资源共享,我们对教师能够熟练的通过FTP进行资料的上传和下载又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四是 “班班通”硬件设备使用的教师全员培训,五是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制作课件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件用图片的编辑等,还针对不同学科进行专用软件的培训,如数学教学用的几何画板,物理,化学教师用的物理化学画板等。

教师参加课件制作培训 教师参加在我校举行的INTEL未来教育专场培训

教师参加网络基础知识培训 教师参加网页制作培训

二、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课改信息平台

1、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校本教研平台,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开展网上教学问题对话,不定期举办实验教师“校本教研”阶段性小结。为了最大限度地的提高研修实效性,我校在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建设教学资源库。通过“校校通”网络,我们链接了“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东师理想资源库”、K12等资源库,基本上能够满足老师日常教学备课的需要。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了有益的资料,远教IP资源紧跟课改脚步,内容更新快,为教师提供了最新的教育信息和资源。

我们为每位教师都要建立个人教学资源库,分门别类对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整理、更新、交流和备份。为有助于教师间共享,我们以校内FTP服务器为基础,建立了FTP文件服务器,按照学科分类设教学资源库,在FTP文件服务器上以教研组为单位,并为每名教师建立文件夹,以方便教师存储教学资源和学校统一维护和管理。

江北区课程改革校本教研表彰会 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光盘集(图片未找到)

课程改革论文作品集

三、依托课题研究,提升信息化应用的深度

我校是江北区普通初中最先成立教科室的学校,学校明确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培师,科研兴教”的战略方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出台了一系列适应新形势的管理制度:《重庆市观音桥实验中学科研管理办法》、《重庆市观音桥实验中学科研经费实施办法》、《重庆市观音桥实验中学课题管理制度》等。这些办法的出台,无疑为学校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

信息技术工作具有特殊性,很多工作是操作、技术性层面的要求较强,如果不把它科学地、有计划地付诸实施,有可能就会发生很多事情做过算过,有时会走一些弯路,甚至会被其他学校赶超,体现不出学校特色。因此,我们学校以科研引领,依托课题研究,提升信息化应用的深度。我校先后申报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策略研究》《城市初中学生家庭德现状及指导的研究》(已结题),《创新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已结题);市级重点课题子课题两个:《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与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自制”物理教具实验的研究》(已结题);市级规划课题一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已结题);区级课题两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信息教育技术培训与教师发展研究》等。这个课题针对学校课堂教学的新的学习模式的研究,由于紧密结合教学,教师的参与度较高。

四、办学成果辉煌,社会口碑引人注目

学校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为特色,具有市级领先水平的“现代教育技术”配备。办学20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在全区先进水平上,连续15年被评为“江北区素质教育质量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中考每年名列江北区前矛,受到市区领导好评。

学校对外交流日益扩大,学校先后接待了贵州省遵义县校长访问,重庆文理学院校长骨干研修班的访问、北京西城区校长、西藏校长、广东佛山校长到我校挂职交流学习等,这有力地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

推进学校改革推动特色发展 篇7

一一、适应时代要求, 学校必须变革

探索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是实验人始终不变的最求。实验小学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双语学校, 在双语教学的道路上已经探索和发展了10年, 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学校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如教师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学校的环境急需改造、学校的管理急需细化等。要让实验顺应时代的呼唤, 实现新的跨越, 动力在于解放思想, 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实际, 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道路来。

首先, 改革要有独特性。要办成一所富有个性特征的学校, 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办学内容、办学策略和发展道路。其次, 改革要有预见性。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 世界变成“地球村”, 国际交往范围不断扩大, 包括法语、日语、汉语在内的小语种人才将会日益受到青睐。再次, 改革要有校本性。我校作为一所已经初具特色的小学, 已经显现了综合优势。只有继续打造特色品牌, 以特色求发展, 才能在学校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依靠特色品牌将使学校成为永远的赢家。

因此, 我们确立“传承母语、强化英语、实验双语、探索多语, 努力打造本溪市第一外国语学校”的发展战略。学校变革是不断推进的过程, 要以战略的眼光, 敏锐的洞察力, 分析国内外的办学环境, 挖掘学校的办学资源, 预测和把握学校变革的趋势, 抓住不同时期学校变革的特点、关键、重点和发展项目, 以坚定的执行力予以推进, 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

二二、深化学校改革, 定位特色发展

1. 特色发展是“英语见长”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

特色学校的特色不可能是外界赋予的, 只能是由它的历史发展的积淀和自身资源优势等内在条件决定的。我们学校有10年英语办学历史, 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英语教育经验, 且具有了雄厚的英语教师资源以及法、日、韩语种的师资条件。

2. 特色发展是避免学校间同质竞争的唯一选择。

“传承母语、强化英语、实验双语、探索多语, 努力打造本溪市第一外国语学校”特色学校建设的定位, 既顺应学校发展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又满足了学生及其家长对多语学习的愿望。本溪市小学中打造外语学校的只有我校, 可以说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在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的今天, 走出一条错位发展之路, 无疑是一种战略选择。

3.特色发展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

“特色”是“出色”的最大本钱, 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色意味着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 胜人一筹, 只有特色学校才能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英语, 发展多语, 办好本溪市第一外国语学校, 这有利于扬我所长, 展我所优。我们追求的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难以模仿且能长期保持的竞争优势。

4.特色发展是学校树立良好、独特公众形象的最好方式。

良好而独特的公众形象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特色学校比一般学校更容易为社会所识别, 能使学校拥有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能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 为学校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

三三、学校持续改革, 保障特色发展

1.开发课程建设。

特色系于课程, 战略愿景的实现, 离不开治校方略的支撑, 离不开项目载体的设计和落实。特色定位必须有相应的课程来承载和表现。我们采取“充实——改造——渗透——统整”的方法, 对基础型课程进行优化;建设“传承母语、强化英语、实验双语、探索多语”的外语品牌课程;发展具有“立足校本特色课程研发, 打造优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型课程。开发校本特色课程, 形成外语 (听力、口语) 、双语、艺体、民族文化、科技、双语阅读、大阅读与大写作、作文教学序列训练等课程系列。

2.建设教师队伍。

特色学校发展关键在教师,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科学实施特色发展的关键。给教师广博的天空, 他们就能飞翔;给他们浩瀚的大海, 他们就能遨游;给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 他们就能演绎出自己精彩的人生。为此我们采取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培养, 制定并组织实施“125工程”, 即培养1名领军人才, 20名骨干教师, 50名教有特长的教师, 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每年选拔1名教师出国专业进修、交流与学习, 承办市区英语、双语教学现场会, 扩大教师视野, 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文化;加强外语的师资队伍建设, 聘请多语种外教, 现在学校的外教数量已经增加到3名。

3. 开展学生活动。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学生活动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生命和活力, 并最终将体现在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上。为了使外语教学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学校想方设法积极创设条件开展一系列活动。

(1) 组织收看双语影视节目, 开办双语广播站。选出双语“小达人”, 并颁发给获奖者“意想不到的大奖”。

(2) 开展“双语名人名言”活动。每天在教室黑板旁边出示一句“双语名人名言”, 要求学生每天读一句, 每周背诵双语名人名言。

(3) 在校内开展一系列的双语活动。开展歌曲、双语书法、双语贺卡、双语短剧表演等竞赛活动。

(4) 创办双语校园网站。由双语实验老师创办的双语网站在学生中间很受欢迎, 该网站内容丰富, 页面清新靓丽, 为学生学习双语提供了方便,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 双语猜谜活动。由双语教师每周在学校双语宣传板上出一条谜语, 请同学们猜, 学生将谜底用纸条写好投进谜底箱, 周一课间操抽取幸运奖, 由校长亲自发奖品, 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双语的兴趣。

(6) 双语作文比赛。每学期不定期组织高年级学生双语作文比赛。比赛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双语的兴趣, 我们选出优秀作品塑封, 挂在学校走廊, 向学生们展示, 同时也增强学生学习双语的信心。

(7) 创办双语校报《双语双馨》。在由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创办的每月一期的校报《双语双馨》中, 可以看到学生们的优秀双语作文、教师的教学心得、家长的教子经验以及英语故事, 《双语双馨》已经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

4. 创新制度平台。

在一片“强化管理”声中, 制度似乎变成了一种强制、外控的手段, 不利于创设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生态环境。制度创新要体现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和谐统一上, 我们的探索在于: (1) 以教师为本, 激活内力;以规范、激励的制度, 激活内力;以抓严细节、抓实过程, 激活内力, 构建“规范+情感+权变”的管理模式, 设计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的高效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流程”。 (2) 采用人文精神促进科学精神, 淡化垂直领导, 强化横向沟通的管理策略, 以感化促转化。 (3) 改革管理机构设置, 将现有中层机构整合。 (4) 建设学习研究型团队, 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管理文化。

5. 学校文化积淀。

学校改革是一种学校文化重建, 绝对不是某一领域、某一局部的改革, 而是整体的学校文化的改革, 不断增加学校的文化积淀才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灵魂。为此, 我校确立和谐发展的办学价值观, 重点是营造奋发有为、舒心愉快、多元文化交融的学校文化氛围,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让和谐发展积淀为学校的价值追求, 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 构建“发现人的价值, 开发人的潜能, 提升人的素质, 张扬人的个性”的学校观念文化;在制度建设上维护人的尊严, 体现生命的价值, 以生命生成的观念重建学校制度文化, 使学校成为生命的寓所、工作学习的乐园和放飞理想的天地;重建富有多元文化交融特色的环境文化, 使环境凸现民族文化, 彰显学校个性, 体现多元特色, 赋予学校环境生命性和育人功能;建设学习型团队, 力求通过“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和“团队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推进, 使学校成为开发群体智力、激发集体智慧、彼此理解支持的能持续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特色改革工作总结 篇8

辉县二中,自1991年来,连续16年被新乡市表彰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和“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单位”,2004年被新乡市教育局评为“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一类学校”,2003至2005年均被中央教科所表彰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2005年12月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学校”。 2007年12月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学校”。校长曹世泉也先后获得了新乡市“首届名校长”称号和辉县市“教育功臣银质奖”等荣誉。

在辉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一所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的育人圣地——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辉县二中)。建校于1933年的辉县二中已走过了78年的风雨历程,恢复高考以来,共为高校输送了万余名大学生和多名空军飞行员。近几年来,辉县二中依托独有的历史文化,紧跟时代的步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创新观念,大胆改革,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分层教学提升办学质量

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此,辉县二中大胆实行分层教学。在实行分层教学时,曹世泉校长在借鉴漯河五中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召开座谈会,统一了领导班子的思想与认识,根据分层办学和以往快慢班性质的不同,制定了解决A、B、C三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并让全体教师担负起分层办学的责任,树立必胜的信念。投资200余万元完善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还充分利用多功能理、化、生实验室,狠抓实验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整体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分层办学的快步发展和落实。

强大师资提供发展动力

教师作为创造学校文化的中坚力量,尤其在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频率不断加快、社会深刻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时代,他們承担着为这个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任。为此,辉县二中为提高学校师资水平,培养专家型、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除了要求各位老师进行业务培训、坚持讲普通话之外,还要求他们掌握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了部分教师到高校进修培训。目的是使一些学历不达标的教师通过培训能完成本科学业,打造更好的教学质量。该校还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骨干力量。

科学管理建立良性发展机制

多年来,辉县二中在校长曹世泉的带领下,始终坚持“民主办校、人性化管理、服务性育人”的原则,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办学理念,使学校在民主化、人性化、服务化的氛围中不断发展和提升。多年的探索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使学校逐步形成了“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整体发展”的办学模式和具有“普、特、研、飞”的办学特色,并逐步摸索出一套新型量化管理和后勤社会化管理,成为社会公认的培养体、音、美、飞行员的摇篮,为新乡教育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个好学校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管理制度。辉县二中为了创新管理机制,建立起一个作风正、业务精、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采取了坚持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制度,从校长、书记到各处室主任以及各部门职工的岗位都赋予明确职责,同时各部门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制度,真正做到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此外,该校还相继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师生的行为规范入手,实行科学管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端正了全体师生的工作、学习态度,调动了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除制度管理外,学校还十分注重人性化管理,特别强调校领导与教职员工的情感沟通,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教师排忧解难。

素质教育奏出和谐旋律

辉县二中始终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学生教育的整体教学中,使得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高品质、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学校充分发挥团委、政体处、班主任、值周组、科任教师的主体作用,以学习会、报告会、主题班会、学生干部会、校报等为主要形式,以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警示教育、纪律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疏导交心、自律等方法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另外学校充分利用传统的教育活动项目,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特色改革工作总结 篇9

农村金融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破解农村等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世界各国都进行了不懈探索。如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一度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其创办者尤努斯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这一模式也面临着困惑,其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中国是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村金融问题更加突出。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如何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提升服务功能,始终是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点和焦点。

如何认识和化解农信社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怎样提升农信社服务功能使之在破解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难题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江西省农信社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揭示出一条有效破解“三农”难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之路,被业内称为“江西模式”。日前,中国经济时报就此采访了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肖四如。

作为江西金融系统内有研究员职称的两位从业者之一,肖四如在领导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政府领导者和专家学者兼备的丰富知识与管理经验,在纷繁复杂的现状中,因地制宜,形成了江西省农信社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思路、机制和办法,创造了很多改革发展经验。

农信社的江西模式

据了解,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于2004年5月成立,对全省农信社(含农商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进行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

“2004年,整个江西农信社系统资不抵债额超过100亿元。你要改变面貌,要靠人去改变,当时农信社的员工又是什么人呢?”肖四如回忆当初从省政府副秘书长调任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时的情景,颇为感慨。

“两万三千员工,其中6000个临时工。有大专毕业文凭的不到20%,大部分职工是小学文化、中学文化。那时候银行已经网络化了,我们还是手工记账;烟盒纸上也可以批贷款,按规范、走流程这个概念一点都没有。”

肖四如说,八年来,在着力破解“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低下、人员素质低、业务手段落后、管理基础薄弱”五大历史难题的过程中,江西省农信社不断创新,在持续提升对“三农”和区域经济贡献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八年时间,江西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从420亿元增至2416亿元,增长了4.7倍;各项贷款余额从300亿元增至1524亿元,增长了4.1倍。业务发展速度每年都明显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和全国农信社平均水平。目前,江西省农信社业务规模在全省金融机构中位居第一,拥有覆盖乡乡镇镇的经营网点2600个,占全省银行机构的近1/2,存款客户占全省成年人总数的3/4,贷款客户占全省总户数的1/4,以占全省17%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全省

90%以上涉农贷款、80%多的下岗再就业贷款、30%多的中小企业和个私经济贷款,已成为江西省机构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地方银行机构。

“如果你想在最短时间内在江西寻人,你就找江西农信社。”江西省农信社的职工对农信社覆盖全省的2600多个经营网点特别自豪。

以综合利用信用资源为核心的农村金融创新之路

江西婺源是全国小额农贷的发源地。2003年,国务院作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决定后,作为改革首批试点省份之一,江西在总结婺源等地小额农贷试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创新,充分发掘农村各类信用资源,推出一系列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信贷服务模式,努力破解农民“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矛盾。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需求特别是信贷需求,由于经济活动信息掌握不充分、不对称,又缺乏可用于贷款抵质押的资产等,难以满足现行授信条件。但实际上,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农业项目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善于发掘和利用农村其他资源,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抵质押物不足问题,完全可能成为真正有效的信贷需求。”

肖四如说,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方式来增强农村的信用呢?“我发现农民的家族联系、基层组织、农村带头人组织的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办基地,构成了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这些关系都可以变成银行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如果变成信用资源就可以取代、替代抵债物品,不可贷就变成可以贷了。”按照这一思路,江西省农信社充分发掘农村地区各类信用资源,努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肖四如介绍,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江西农信社形成了一套解决信息不对称、抵质押不足的替代机制:充分利用千百年来维系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借有还、父债子还、诚信为本等基础的道德价值观念,通过信用约束、联户担保方式,发展小额农贷、农户联保等特色的信用保证贷款,实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化服务机构和专业合作组织,以信贷为纽带形成各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信用共同体,创新各种担保方式,构成联保机制分散风险,解决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问题;充分利用政府在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信用资源,开展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的创新。

“通过这些途径,借助农村既有的信用资源,我们找到了抵质押不足的替代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信贷授信难题,使各类有效金融需求最大限度得到满足。”肖四如说。

肖四如介绍,在此基础上,江西省农信社根据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其需求变化,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全面推广并进一步提升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江西在全国率先推广小额农贷业务模式,并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小额农贷的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领域等进行全面拓展提升,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内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利用信贷手段,借助基层组织力量,广泛深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对文明信用农户

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的信贷支持和服务,不仅为农村文明诚信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力量,也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信用环境。

二是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创新推出了各类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通过发掘各类中介组织、各种专业协会等信用资源,把贷款受益各方组织起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用共同体,农村信用社提供授信贷款,从而构建了一种“信用合作+专业合作”的新型信贷模式,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抵押担保难题,支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中小企业和产业经营户发展。

三是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大力创新担保方式、降低信贷门槛、实行优惠利率,支持了一大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5.48,-0.08,-1.44%)基地、“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四是策应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按照“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符合规划要求、争取政府支持、严格风险管控”的原则,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农民住房贷款,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建房资金不足难题。

五是积极配合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使林农和林业企业的“资产”转化成“资本”,有效解决了林农和林业企业融资难题,惠及60多万林农和林业企业。

六是积极创新开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他助学贷款,先后帮助数万名农村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致好评。

七是适应全民创业热潮,与基层组织互动推出了“双带致富”贷款,与团组织互动推出了“青年创业贷款”、与妇联互动推出了“巾帼创业”贷款、与劳动部门联合推出“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业务品种,适应了全民创业不同层次的资金需要,有力支持了城乡居民创业致富。八是积极与同业展开战略合作,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委托代理机制,将理财、保险、证券等服务延伸到农村地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产品单一问题,使广大农民也可便利地享受多样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这套机制的探讨是江西等省农村信用社的创造,也是对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工作的一种贡献。”肖四如说。

江西省农信社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底,江西省农信社累计发放小额农贷1323亿元,农户联保贷款221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3.7亿元,农业产业化贷款246亿元,农村青年创业贷款24亿元,农村妇女创业贷款11亿元,下岗再就业贷款141亿元,林权抵押贷款55亿元,农民住房贷款58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农村金融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过去我国主要是通过财政补助或贴息贷款进行扶贫帮困,助长了贫困群体的依赖心理,弱化了农民的市场观念,导致农村市场发育滞后。开办农村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在非商业化经营带来巨大经营风险的情况下,难以为继。”肖四如说,江西等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

村金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市场化、商业化道路,以市场化机制选择金融资源投向,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解决有效运用资金的问题。

肖四如认为,农村信用社既要承担支持“三农”和区域经济发展之责,又要实现商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由于农村金融具有风险大、成本高的特点,在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同时,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风险分散机制和成本抵补机制。但单纯依靠金融机构自身力量解决风险和成本问题,既不可行,也有失公平。建立持续、长效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机制,不仅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所必须,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必须。

为此,肖四如建议,当前,国家要在稳定和延长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综合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继续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对于保障基本金融服务难以达到商业化经营的政策性支农任务,政府应该给予补偿。出台长期的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降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成本,同时农村金融机构接收、处置抵债资产给予税费优惠,帮助其化解历史包袱。加大县域涉农贷款的增量奖励政策力量,增强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

——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和化解互动机制。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有效分散农业信贷风险。探索财政出资组建担保公司为农业项目贷款提供担保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财政贴息、损失弥补、央行专项票据置换等方式对支农信贷进行风险抵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贷款的风险控制与保障能力。

上一篇:窗口工作人员工作汇报下一篇: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800字:奶奶也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