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 读读书(共10篇)
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本书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意义深刻,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从《培根随笔集》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
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我最喜欢的就是《论美》,美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它包含着外在美和自然美。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我们不能光注重外在美,也要重视内在美。
就如培根所说的:“美人底秋天也是美的”,外在美是不可能永远都有,但是内在美却可以。所以我们要把外在美与内在美结合起来,体现出一个人举止谈吐的高雅,心灵的纯洁。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著,同时也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前段时间读了《培根随笔》后,我发现了一个培根。他有着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
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睿智的人在许多事上都有与常人不同的见解。培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近,我读了他所著的《培根随笔》一书,对于培根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
培根的一生为哲学和文学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本《培根随
笔》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首先,在观念和视角上它具有独到之处。对于死亡,培根告诉人们不要心生畏怯,凡是坚定执着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士都能避免死亡的痛苦。面对日趋严重的宗教冲突,他希望人们能以和平为本,对血腥的战乱说“不”。
我相信,倘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人民读过这本《培根随笔》的话,就不会让巴以冲突日益恶化了。对于生活中的艰难挫折,他总是把它们当做上天给予人的磨砺白己的机会。他相信不懈的努力总能将厄运变成好运。面对许多人的迷信和盲从,他大胆提倡无神论,希望他们用理智和亲情战胜心中的专制统治等等。
其次,在此书中,作者不仅提出了独到见解,还引用著名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句加以论证,这大大提高了文章观点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培根随笔》语言优美,层次清晰,让人读后有一种回味无穷之感。
出于对培根本人的敬仰,我在阅读此书时十分专注,也从中受益匪浅,特别是在思想观念方面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读罢此书,我发现:其实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解决不了问题的人。只要有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就好比一位登山运动员在爬山,倘若他抱定信心要爬上山顶,就定能攀上顶峰。正如培根先生一样,他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社会
中的不良风气,用理智从根源上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显然是做人做事应有的态度。在此书中我还学到了思考及看待事物的方法,即: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应看到不利的一面。
不仅如此,我还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虚伪的,而应该是坦诚的。虚伪的假面具只会使这个世界变得黑暗,而只有真城的桥梁才能将人心与人心连在一起。
关键词:弗兰西斯.培根,《论说随笔文集》,人与人性,人性追求
1. 导语
弗兰西斯·培根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同时也是深受文艺复兴思潮影响的众多作家之一。在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上帝的身上转移到人身上, 人道主义精神也开始在思想层面上将人从在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围绕着赞美人类的光荣、强调个人的尊严和宣传人性是可以被发掘和利用并逐渐趋于完美等主题展开的。在这些新思想的启迪下, 培根同样也把目光锁定在人及人性上:人的性格、智慧、生活、文化。培根以他那独特见解, 从多方面审视并研究了人, 写出了《学问的演进》、《新工具》、《新大西岛》等诸多作品。在培根的作品中, 其贡献最大的要数他的《论说随笔文集》, 这是一本完全关于人及人性, 人的个体与人类社会, 充分体现文艺复兴精神的著作。
2. 人与人性的分析
《论说随笔文集》最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 其中的文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使许许多多人从中获得熏陶指导, 如:“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必怀嫉妒”, “没有友谊, 则世上不过是一片荒野”, “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 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许多重要的人生命题, 举凡真理、善、美、求知、革新、健康、习惯、幸运、厄运、时机、勇气、赞扬、爱情、家庭、友谊、青年与老年、自私、猜疑、嫉妒等, 培根皆有精辟的论述。它让人思考自己所走过的路, 提醒自己要善于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 开创丰富的人生。
1625年出版的《论说随笔文集》一共包括58篇文章。它探索了人的性格的各个方面, 为读者展示了正确的人的行为, 如:“论嫉妒”研究了“什么样的人易嫉妒他人;什么样的人易受人嫉妒;公开嫉妒与私下嫉妒之间的区别”, 并告诉人们, 为了尽可能少地招来妒忌, 应“平淡公开”地展示他们的伟大, 而不是以浮华和炫耀, 更不是以“狡猾和奸诈”的方式;“论莽撞”解释了那些“头脑简单, 缺乏勇气”的人是多么喜好莽撞;“论愤怒”探索了人愤怒的原因和人抑制愤怒的途径;另外一些文章, 像论逆境、友谊、言语、美丽、旅游和学习的, 要么讨论人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性情和行为, 要么讨论如何通过一些活动改善人的性格。
2.1 人的性格与第一性 (天性)
在这些对人的性格和行为具体的阐述里面, 《论说随笔文集》独具慧眼地分析了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人的行为是如何被其自身第一性 (即天性) 、环境、习惯、教育所决定的;人是通过“教条和言语”, 即通过不断的“以习惯和习俗为表现形式的实践”而达到自身的完善。
关于人性, 《论说随笔文集》承认人性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在“论天性”中, 培根揭示出:“天性常常是隐藏着的, 有时被征服, 很少会被消灭。”人的天性, 无论它是可被感知还是不可被感知, 总是存在并试图控制人。《论说随笔文集》认为, 当人独处, 拥有完全的隐私时, 他的天性就能最完全地得以显现, 因为他没有必要像在其它社交环境下, 矫揉造作地伪装自己;当人正拥有强烈的情感, 如愤怒、激情、兴奋等时, 他的天性就会显现, 因为激烈的感情使他忘记了控制自己。然而, 就像天性总是想控制人, 人反过来同样也总是“追寻着战胜自己的天性”。人在与自身天性的斗争中, 因失败而感到沮丧, 因胜利而倍受鼓舞。对于培根来说, 人战胜自己的天性并不是通过暴力或“教条与劝说”, 而是通过持续的“在帮助下进行的实践”来完成的。另外, 在“实践”的过程中, 人应该不断地自省, 以免“实践”自己的错误。通过有自省的“实践”, 人能不断战胜并改善自己的天性。这正如其所说:“一个人的天性好比种子, 它既能长成香草, 又能长成毒草, 因此人应当时时浇灌前者而铲除后者。”
《论说随笔文集》同样清楚地解释了人的性格和行为受外界环境、习惯和教育的影响。例如, 在“论残疾”、“论旅游”、“论婚姻”、“论学习”等文中, 培根把人的性格和行为与其所在的环境联系起来。对于残疾人而言, 他们所忍受的并努力挣脱的公众歧视能帮助他们获得巨大的精神动力, 从而成为杰出的人。在这种情况, 以及其他的许多情况下, 人的性格和性情被视为环境和习惯的产物。同样的, 婚姻被描述为能约束人, 使人残暴的性情变得更加温和的一种力量。在“论婚姻”里土耳其人的例子中, 正是他们对婚姻的厌恶致使“粗俗的土耳其士兵变得更加卑鄙”。培根认为:“缺乏对妻子和儿女的责任, 单身男子会更加残酷无情, 尽管他们会因钱财的宽裕而更加慷慨。”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很坚定而有的人却不, 答案在于他们的处境不同, 因为坚强是逆境所赐之福, 而脆弱是顺境所招之后果。“论逆境”得出结论:“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 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这是因为无节制的富裕与幸福只会挖掘出人的恶性, 而逆境最能发掘出人的美德。”
2.2 人的性格与第二性
关于习惯和教育, “论习惯和教育”强调:“行为则多半依从于平日的习惯”。习惯与教育被培根定义为人的“第二性”, 同人的“第一性”一样影响着人性格和行为的形成。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做某事并不是因为他们先天有这种倾向, 而是因为他们已形成了这种习惯。
事实上, 在《论说随笔文集》中存在着一种人的“第一性”与“第二性”之间的斗争, 虽然人的第一性时不时地战胜“第二性”从而控制着人, 但是一般情况下, “第二性”, 即人后天的习惯和教育, 在决定人的行为上还是处于主导地位。在“论天性”一文中, 培根主张:“习惯就是能改变和制约人的天性。”在争夺控制人行为的斗争中, 人的文化、习惯和后天的实践通常成为胜利者, 而并不是人的天性和任何形式的言语与劝说。因为人们生长于不同的环境中, 包括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社会活动实践中采取不同的方式, 以及不同的教育及经历, 就塑造了不同的性格, 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因此, 正效应的一面, 习惯可以赐予人以坚强而具美德的性格, “使人能忍受极大的苦难艰辛, 接受许多牺牲”;负效应的一面, 习惯能导致软弱而充满缺陷的性格, 诱导人做出一些残忍且非人道的事。因此, 问题并不在于人的天性与习惯之间的斗争, 而在于以“习惯对付习惯” (“custom against custom”) 。
培根认为, 尽管习惯要比其他影响行为的因素作用大, 但通过知识、实践和新习惯的力量, 人能够根除那些使性格和行为扭曲的旧习惯, 并用新的习惯将它们替换掉。在“论习惯和教育”中, 培根认为:“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仲裁者, 人们应不惜一切地获得好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能通过学习和练习而趋于完善, 人的习惯同样也能这样。很明显, 培根非常重视后天学习和实践在改善人天性和旧习惯中的作用。好习惯的建立依赖于一个长期知识的积累和对新的正确做事方式的不断练习的过程。关于学习与实践, 培根在他的另一部著作《新工具》中进行了诊释。其中强调, 知识可以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 依靠归纳法推论和证实而获取, 这一观点在《论说随笔文集》中也有体现。“论学习”中那些广为引用的格言都体现了学习和实践对人性格的巨大作用。“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不同种类的知识对人性格的塑造起着不同的作用, 但培根认为, 只有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才会对人的性格有如此大的影响。学习被认为“能完善天性, 而被实践所完善, 因为人的能力就像自然界中的植物一样, 需要通过学习来进行修剪, 而学习本身须在实践中进行方可避免过于笼统”。因此, 人的天性和习惯最终是在实践中才得以完善, 正如《论说随笔文集》所说:“读书使人有容, 讨论助人成熟, 写作促人精确。”
3. 人性追求之道
培根的《论说随笔文集》在凸显人性追求的同时, 所采用的构思手法也值得后世借鉴:第一, 培根立意的思想深邃, 长于议论。作者谈论问题往往单刀直入, 一语中的。如《论善》一文开篇就是:“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第二段紧接着说:“……在性格中具有这种天然倾向的人, 就是‘仁者’。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因为它是属于神的品格。”由于作者对事物有透彻的理解, 因而谈论爽劲, 切中肯綮。第二, 作者在论述中非常善于旁征博引。无论是欧洲古代的历史典故, 名人事迹, 还是宗教经典《圣经》, 作者都能随心所欲, 信手拈来, 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有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十分耐读。第三, 作者善于推论说理。读培根的文章, 我们总是很习惯于顺着作者的思路走, 它让你处处感到严密的思维, 严谨的结构, 精彩的议论, 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第四, 精妙的语言。在培根的论文中, 语言无不充满哲理, 充满形象的比喻, 说理层层深入, 精辟警策, 句式整齐, 音韵和谐, 琅琅上口, 易诵易记, 有诗一般的艺术效果。第五, 行文自然流畅。由于是随笔小品, 作者下笔时当行则行, 当止而止, 文风清新自然, 如行云流水, 决无拖沓冗赘之感。
培根论说随笔的这些特点, 充分体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哲人的睿智, 也离不开他独特而丰富的经历。培根是一个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新工具论》。因为其成就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程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以大手笔写小品文, 观察深刻, 驾轻就熟, 常能发人所未发, 感人所未感。思想的精深, 加上文笔的优美, 使他的论说随笔风靡一时, 名满天下。有评论家认为他的论说随笔堪称一流, 是议论文的典范, 应该说这样的评价并不夸张。
4. 结语
培根通过《论说随笔文集》提出了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 从“论真理”和“论死亡”等篇章中, 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和“论野心”等篇章中, 可以看到一个热衷政治、深于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和“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和“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和“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更重要的是, 培根的《论说随笔文集》具体论述了人的性格和行为的方方面面, 指出了人的性格由两大因素导致和形成:“第一性” (人的先天性) 和“第二性” (人的后天性) , 并从整体上对人的性格与行为进行了探索, 指出了它们能依靠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实践而改变, 从而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培根著.张毅译.培根论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2]培根著.水天同译.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3]培根著.何新译.新大西岛[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关键词:主位同一模式 主位派生模式 述位同一模式 述位派生模式
近年来,语篇在翻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传统的字词层面的翻译相比,语篇层面上的翻译在承载作者美学意图、保持原文与译文意义和形式上的一致等方面显得更胜一筹。主述位推进模式是语篇生成的重要形式,体现了语篇的谋篇意义,反映了语篇对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组织方式。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分析原文的主述位推进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把握原文的信息传输方向,而且能够再现原文的风格,使译文与原文形神皆似。
一、主位推进模式
捷克语言学家丹尼斯是第一个提出“主位推进模式”这一概念的人。他在《论语言分析与语篇结构》一文中指出:每个语篇及其段落都可以被看成是主位的序列。篇章的主位结构是指主位间的连贯、衔接、相互指代关系和领属关系,以及主位同段落、整个语篇和情景的关系。丹尼斯把篇章中所有这些复杂的主位关系称作“主位推进模式”,并明确指出,这种主位推进模式体现出篇章结构的框架。他将主位推进模式分为5种:简单线性模式、连贯主位模式、派生模式、分裂述位模式和跳跃主位模式。
我国学者也对主述位推进模式作过研究。朱永生(1995)认为主位结构最基本的发展模式有4种:主位延续型、述位延续性、直线延续型和交叉延续型;徐盛桓(1982)提出句子组合的4种发展模式:平行型(主位同一型)、集中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梯形)和交叉型;黄衍(1985:34~35)认为英语的主位推进模式有7种:平行型、延续型、集中型、交叉型、并列型、派生型、跳跃型。由此可见,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述位推进模式比较相似,语篇中的句子都是有序地相互衔接着的,每个句子的内容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句子。Baker指出,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应当在译文中以某种适宜的方式加以再现,忽视这一点就有可能造成译文信息流动不畅的问题。Fawcett也指出翻译过程中主位模式的破坏会导致语篇失去连贯。由此可见,在不扭曲译文语篇的基本前提下,译者应当尽量保留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
二、主位推进模式在《论读书》三个汉语译本中的再现
培根的《论读书》清新畅快,脍炙人口,现分析《论读书》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并对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译文1为王佐良译,译文2为廖运范译,译文3为孙有中译。
(一)主位同一模式
主位同一模式就是一个句群中的每个主位都是同一个,而述位各不相同。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主位展开,呈现出平行的结构模式,又称“平行模式”(徐盛桓,1982)。如图所示:
T1→R1
T2(=T1)→R2
T3(=T1)→R3
Tn(=T1)→Rn
应用主位同一模式会使行文流畅、富有节奏感,且行文给人以紧凑的感觉。例如:
原文:And therefore,if a man(T1)write little(R1),he(T2)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 (R2);if he(T3)confer little(R3),he(T4)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R4);and if he(T5)read little(R5),he(T6)had need have much cun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R6).
译文1: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译文2:如果一个人很少写作,他就需要有很强的记忆力;如果他很少辩论,就需要有机智;如果他很少读书,就需要很狡猾,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假装知道。
译文3:因此,假若一个人很少做笔记,那他需要有超人的记忆;假若他很少讨论,那他需要天资聪颖;而假若他很少读书,那他需要有充分的狡诈掩饰自己的无知。
原文中T1=T2,T3=T4,T5=T6,因此该句是典型的主位同一模式。译文1、译文2、译文3都是按照原文的主位同一模式进行翻译,不仅把握了原文的信息传输方向、忠实地翻译出原文的意思,而且保留了原文的风格。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时对原文的主位模式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
汉语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在结构形式上存在差异。王力(1984)指出:“就句子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所谓法治,即句子的形式受到语法和句法的严格制约;所谓人治,即句子比较不受形式的约束,可以因表意的需要而加以变通。”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句与句之间缺乏严格而系统的形式约束,有时候句界不明显,常以意尽为界。而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必须以特定的连接词衔接句子,否则就会失去其连贯性。用主位推进模式来分析并转换双语的优势在于,可以将语篇结构分解成主位述位,将隐性与变通的单位显化,分析之后采取合适的方式表现。因此,原文中的主位述位结构工整,T1对应R1,T2对应R2……译文1将第一个句中的T1、R1、T2、R2翻译成只有一个主位和述位结构的句子;译文2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分句中后面的小分句都省去了主位部分,但由于汉语注重意和,因此读者也能理解译文;译文3完全按照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虽然通顺,但是显得有点累赘,显然没有译文1和译文2简练精辟且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到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而且要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形”“神”兼备。
(二)主位派生模式
主位派生模式是一种层次型推进模式,即第一句的主位述位作了叙述后,以后各句的主句均从第一句的主位的某部分派生出来,是对前面主位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多用于对一个问题做连续深入的阐释(朱永生,1995)。公式如下:
这一模式可对一个问题深入解释,只有一个主位,后面的述位都是这一主位的延伸。因此,可以使读者清楚明了地理解。例如:
原文:Read(T1)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se (R1);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R2); 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R3);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R4).
译文1: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译文2:读书不是为着要辩驳,也不是要盲目信从,更不是去寻找谈话的资料,而是要去权衡和思考。
译文3:读书不为争论长短,不为轻信盲从,也不为高谈阔论,而旨在衡情度理。
原文中只有一个主位Read(T1),而原文中的R1、R2、R3、R4都是由同一个主位派生出来的,述位R1、R2、R3、R4都是主位T1的延伸。译文1、译文2、译文3都严格遵照了原文的主述位推进模式,因此既翻译出了原文的语义也保留了原文的风格。
(三)述位同一模式
述位同一模式就是一个句群中的主位各不相同,但述位却是相同的。与主位同一模式带有发散特征不同,述位同一模式具有集中的特征,亦称“集中式”(徐盛桓,1982)。例如:
T1→R1
T2→R1
T3→R1
原文:Crafty men(T1)contemn studies(R1), simple men(T2)admire them(R1),and wise men (T3)use them(R1).
译文1: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译文2:技巧的人轻视学问,浅薄的人惊服学问,聪明的人却能利用学问。
译文3:聪颖者鄙视学习,愚鲁者羡慕学习,明智者利用学习。
述位同一型常见于平行对偶句式,用于比较一组事物时结构清晰,一目了然。
原文中的主位分别为crafty men(T1)、simple men (T2)和wise men(T3),但是它们的述位都是studies (R1)。因此,该原文是述位同一模式。虽然三个译文表述不同,但是译文的主述位推进模式和原文一致,因此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和韵味。所以,译者要想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就要分析原文的主述位推进模式。
(四)述位派生模式
述位派生模式是指第一句的主位述位作了叙述后,以后各句的主句均从第一句述位的某部分派生出来(黄衍,1985)。公式如下:
例如:
原文:Studies(T1)serve for delight(R1'),for ornament (R1''),and for ability (R1''').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T2),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R2);for ornament (T3),is in discourse(R3);and for ability (T4),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R4).
译文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译文2: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译文3:学习可以作为消遣,作为装点,也可以增进才能。其为消遣之用,主在独处、归休之时;为装点,则在高谈阔论之中;为才能,则在明辨是非、深谋远虑之间。
第一句主位(T1)引出三个述位 (R1′)、 (R1″)、 (R1'''),第二句的三个小分句分别以第一句的一个述位作为主位来分析,即T2=R1′,T3=R1″,T4=R1,原文这句话是典型的述位派生模式。译文1和译文3都遵循了原文的主述位推进模式,因此译文风格和原文一致。译文1更加精辟简练。译文2虽然也忠实地翻译出了原文的意思,但由于译文打破了原文的主述位推进模式,译文风格和原文风格完全不同,导致译文完全没有原文的韵味。由此可见,遵循原文的主述位推进模式对于保持原文的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本文从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分析了培根《论读书》的三个汉语译本。通过对语篇的主位述位推进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文章对主位的选择和主位模式的选择运用并非是随意的,而三个汉语译本从整体上基本把握了原文主位推进的模式。这也提醒译者在翻译研究中应把语篇看作整体,在组织翻译语篇时应把能够完整体现作者交际意图的主位推进模式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样不仅能够把握原文的信息传输方向,而且有利于再现原文风格和韵味。
参考文献:
[1]Baker,M.In Other Words: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25.
[2]Danes F.On linguistic Analysis of Text Structure[J].
Folia Linguistics,1970,(6):72-78.
[3]Fawcett,P.Translation and Language:Linguistic Theories
Explaine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89.
[4]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J].外国语,1985,(5):34-35.
[5]徐盛桓.主位和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1):1-9.
[6]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7]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87.
[8]朱永生.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3):4.
1. 知识就是力量。
2. 历史使人贤明,诗歌使人高雅,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3. 为了要替自己煮蛋以致烧掉一幢房子而毫不后悔的人,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4. 人是一切的中心,世界的轴。
5. 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6.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7. 一个人如果对待陌生人亲切而有礼貌,那他一定是一位真诚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别人的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8.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9. 当命运微笑时,我也笑着在想,她很快又要蹙眉了。
10. 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的聪明睿智却是言辞简短的。
11. 如果你考虑两遍以后再说,那你说得一定比原来好一倍。
1. 知识就是力量。
2. 历史使人贤明,诗歌使人高雅,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3. 为了要替自己煮蛋以致烧掉一幢房子而毫不后悔的人,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4. 人是一切的中心,世界的轴。
5. 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6.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7. 一个人如果对待陌生人亲切而有礼貌,那他一定是一位真诚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别人的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8.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9. 当命运微笑时,我也笑着在想,她很快又要蹙眉了。
10. 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的聪明睿智却是言辞简短的。
11. 如果你考虑两遍以后再说,那你说得一定比原来好一倍。
24. 在我们生命的网上,不能隐匿着虚伪,否则,便在每根纵横的线上,都永远留下腐烂的痕迹。
25. 虚伪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26. 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无拘无束。
27. 研究真理、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28. 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29. 美貌倘若生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上,当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惭形秽,远自遁避了。
30. 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
培根随笔好段摘抄
1) 公众的嫉妒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可能蔓延的疾病,正如传染病可侵入健全的肌体并使之犯疾一样,国民一旦产生这种嫉妒,他们甚至会反对最合理的国家行为,并使这些行为背上恶名;而为此采取笼络民心的举措也几乎无济于事,因为这正好表明当局害怕嫉妒,软弱可欺,结果造成的损害更大。这也像通常的传染病一样,你越怕它,它越要找上门来。
这种公众的嫉妒似乎主要是针对高官大臣,而不是针对君王和国家本身。但有一条千真万确的规律,那就是如果某位大臣并无甚过失却招来公众强烈的嫉妒,或是公众的嫉妒在某种程度上是针对一国之所有大臣,那嫉妒的矛头(虽隐而不露)实际上就是指向国家本身了。
——《论嫉妒》
2) 登高位而德行愈增,此乃高洁之士的明显标志,因高位显职实则(或曰应该是)德行之所在;犹如自然界中,万物疾动而奔其所,一旦各就各位则静然处之,德行亦是如此,追求显职时则动,问鼎高位后则静。一切升迁腾达均须循小梯迂回而上,上升时若遇派系分攘则不妨加入一派,然登顶后必须保持中立,无朋无党。追忆前任时应持论公允,言辞审慎,如若反其道而行之,那就将欠下一笔自己卸任后非还不可的旧帐。若有同僚,应予以尊重,宁可在他们不想求见时召见他们,也不要在他们有事求见时将其拒之门外。在与人私下会谈和答复私人请求的时候,切莫时时想到或念念不忘自己的地位,最好让别人去说:此公为官和居家真是判若两人。
——《论高位》
3) 君王亦不可凭产生不满的痛苦大小来估量危险,因为在最危险的不满情绪中恐惧的成分往往大于痛苦,而“痛苦是有限的,但恐惧无限”。再说迫于高压,使人产生忍耐力的痛苦也会使人丧失勇气,但对恐惧来说则不然。
——《论叛乱与骚动》
4) 欲行事者须知,看上去不足惧的危险往往并非不足为惧,令人虚惊一场的为则历来都多于逼迫人的危险。
——《说时机》
5) 语言犹如展开的挂毯,心象意念都显现在其图案之中;而思想则如未打开的挂毯,心象意念只是被裹在里面。
——《论友谊》
6) 应经常审视你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习惯,若判定某种习气有害,则须设法逐渐将其戒除;但若发现因改变某习性而引起不适,你也不妨故态复萌;因为很难区分何为公认的有益于健康的习惯,何为对你个人有益并相宜的习性。日常生活中应该无忧无虑,自得其乐,此乃延年益寿的秘诀之一,
至于人之所感所思,当避免忌妒、焦虑、忧愤以及过度欣喜和暗自悲伤,亦当避免思其力之所不及、其智之所不能。应该让心中怀有憧憬,怀有仰慕和惊叹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奇感;还应让头脑中充满庄重而多彩的思考对象,如历史、深化以及对自然的研究。
——《谈养生之道》
7) 若对别人确信你懂得的事偶尔佯装不知,那下次你对不懂之事保持沉默别人也会以为你懂。
——《谈辞令》
8) 人之本性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感情强烈之际和新的尝试之中,因独居时不必矫揉造作,激动时会忘掉其清规戒律,而在新的尝试中则无惯例可援引。
“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悟出了人生的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这是茅于轼在晚年思考出的人生意义;“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郑海啸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经不枉此生了,你会觉得人生好幸福。
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感动,甚至为她而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当然占了上风了。那又畏惧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有能力学得比更好。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美的形式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赏美人群,也就是――职业。
美在每个人的思维里,几乎都是不尽相同的。数学家喜欢方正无差的几何美,音乐家喜欢悦动自由的抒情美,政治家崇尚权利,美术家品析肌体……但不管是毫厘间的测量,疯狂的高歌,一呼百应的自豪,浑然天成的神奇,都是美。巅峰美感因人而异。
人对于美的判别是善变的,就如同我们喜欢吃多种多样的食物一样。
而且人对于美的欣赏是无法阻拦的。
仗剑天涯的剑客视剑如生命,我老师说她认识一个老师傅,颇爱舞剑,可当年文革的时候,把他的传家宝――一条围腰软剑毁掉了,他就愤然自杀。疯狂不羁的车手爱车胜过自己,《速度与激情》这系列的电影就恰好诠释了这一点。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美丽的一面,而这一面,不一定在所有人眼中都是美的,但在少数人眼中那就是最美。就如同人人都有自己的天使一样。
我是在六年级的时候接触这本书的,当初是因为朋友的极力推荐,其实我当时很不以为然。但之后某一天因为实在无聊,才让它重见天日。不知不觉中,我竟然迷上了这本书。每个章节我都要看许多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论死亡》中的一句:“复仇之心可以征服死亡,爱恋之心足以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会献身死亡,悲痛之心会奔赴死亡,恐惧之心会预期死亡。”
对此,我深有感悟:一个人在仇恨的驱使下,可以做出任何事,为了报仇,就连付出性命都在所不惜;当两个人相爱,并且爱得很深的时候,死亡便在他们心中变的微不足道;人为了获得赞赏,为了让自己名留青史,为了让别人在提到自己的名字时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可以将自己的生命献给死亡;一个人在极度悲痛、伤心之时,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住而自杀什么的;人在因为什么东西而担惊受怕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忧……虽然我可能永远不会因为这些东西而投向死亡轻柔的怀抱,因为我的人生很平淡,而且可以说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很平淡,但这并不妨碍我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庸。
虽然我现在并不大,但也并不小,已经能明白死亡的含义了,死亡意味着离别、痛苦,不仅是自己的,还有家人,如果争气一点的话,可能还会有更多人,但我觉得能为别人作出贡献的死亡才是有意义的,像普通人一样,碌碌无为的过完自己的一生。我不想在生命的尽头,当走马灯放映时,像看一场烂片一样索然无味,甚至心生厌恶。“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每当我吟诵李清照的这句诗时,就会心潮澎湃。有人可能觉得我好高骛远,都还没成年就想死的事,但我觉得这是对人生的一种不满,是一种拒绝平庸的表现。
培根的每句话都蕴藏着做人的道理,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三观非常正直的人。《培根随笔》中,他的每一句话都更能让读者在阅读中塑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看完这本书后,我印象中的培根是个语言正中红心,但同时令人遐思的牙尖嘴利的英伦绅士的形象。
文中还说不能太久的迫使自己做一件事,这样会福祸双收,即获取了坚持,也获得了一点错误,把错的东西也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因此要间隔一段儿适当的时间。我玩儿滑板时就是这样。滑了一阵子之后,无意识的间隔几天,再滑时,就觉得水平增长了些许。但是如果间隔了一年多,就感觉自己的水平一落千丈。
不管戒什么,都要像文中说的一样,先扼制,再自然而然的减少,最后戒除。戒烟就要这样。原始时是几分钟抽一次,然后对于烟瘾要一忍再忍。几天后,抽烟的频率将大大减少。再过几个月,烟不就戒掉了?不过还有一点,也是文中提醒的,目标不能太高或太低。因为太高或太低的话,不仅不会改善,还会越来越糟。
培根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不光有那么多流传千世的佳句,还有如此精练实用的文章,把我们生活中能遇到的事谈的淋漓尽致,指引我们走正确的方向,虽然也有的错误,——也可能是社会不同而造成的——但是又有谁能保证,我一辈子都不会犯错呢?
培根随笔读书心得通用8
很多人喜欢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培根,我不喜欢!我讨厌培根,他站在贵族和父权的角度。我讨厌培根,他诡计多端,老于世故。我讨厌培根,他思想功利,深谙官场运作。
然而前两天看了《培根随笔》,发现了另一个和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激情,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永不轻易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突然意识到:‘哦!“有这样一个熏肉,”
在这几十篇短文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由既有美又有德的男皇帝写的。这是一部关于美的经典作品。重点是人应该如何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善如宝石,镶嵌自然之美;擅长美容的人无疑是最美的,但是漂亮的人不一定要长得帅,只需要有端庄的气度和令人愉悦的仪态。“是的,形式美胜于色美,举止优雅美胜于形式美。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外貌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只有外表只是一个身体,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美呢?所以,人可爱是因为漂亮,而不是因为漂亮才可爱。
看完这本书,突然想到人并不是完美的,每个人的理想信念都是不一样的。当然他们追求的东西和追求的梦想也是不一样的。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别人,也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评判别人。况且人是有两面性的!要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弥补自己的不足,为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让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深思,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学逻辑修辞使人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读书的感觉《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读书心得通用9
有这样一本书,写着不胜枚举的名言警句;有这样一本书,细细地品读它时,眼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有这样一本书,就算合上书本,不知不觉中有着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它的名字就叫做《培根随笔》。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句话便鼓舞了多少人发奋读书而成为精神的强者,知识的巨人;“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是他教会我们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也就等于拥有了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与决心;“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是他让我们明白分享的快乐和真谛,友谊的崇高和珍贵。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美文犹如一线微小的光亮,穿透层层迷雾之后,引领我们通向一扇隐形的生活大门,发现另一片焕然旖旎的风景。
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在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话莫过于此。作者用幽默诙谐地风格诉说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只要一个人在一切来临时都表现得无所畏惧,那么所有事将都不成问题。虽然这似乎是不可能的,而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东西,不愿发生的事情,还有那无法改变的生命的终结,但我们都要学着慢慢去无所畏惧地面对。而当你可以用一颗平常心微笑着看待世事的种种,那么你的人生,将是无可限量的。
初看《培根随笔》时,确实有些枯燥乏味,但其中的精妙绝伦只有慢慢欣赏之后才能发觉。对我而言,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精神上的富足,它从优美的字字句句中指导我们领略人情世故,对待人生态度,改善处事方式。
倘用这本书来看世界,待世界,就仿若是一滴雨落在心上,温润了,净化了,升华了,而心轻曳了一波静影,沁染了一缕幽香。
培根随笔读书心得通用10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这本书就是他的言论集。“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本书不喜欢有三,一是基于培根的背景,所处时代,当时所处地位,写本书的基调,都是为了国家,把女王利益高于一切的基调;二是培根本人已是律师职业,职业和权位使然,需然环环紧扣,所有文字都是在找证据一样;三是文中太多的小论题,都是在谈大道理,教人如何为国,出发点是为国家上层人士,与如现实的生活相距甚远,我更喜欢发自普通人心底的书籍,描述人心灵的故事。
当然本书肯定是好书,喜欢有三,一是里面有很多文章,如谈天性,谈胆大、谈爱性……等等都是我喜欢的内容,特别是谈天性一文,让我感触颇深,对小孩的培训上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最后一句很是有道理——“人的天性不生香卉,便长野草,所以让他适时地给前者浇水,将后者铲除”。二是这本书是本伟大的书,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时期小孩子,我个人感觉就是必读,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里面很多好文章甚或可让小孩熟记于心,教与他们做人的道理,指明方向;三是全文都是激励为主的`文章,有很多可细细品味的哲理性语句,当认为生活对自已不公,受尽折磨时可是疗伤的哲理文字。
最近,读了《培根随笔录》(上海人民出版社出飯),真是爱不释手。培根,是近代思想史上最优秀的人之一。他的话常常被人们拿来当作格言,比如有名的“知识就是力量”即是一例。他的这本《随笔录》充满了阅世经验,闪烁着智慧之光。我是小学教师,书中一些论述与我常常思考的问题正好相合,这自然引起我特别的注意。。
培根写道:“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是:笫一、无所畏惧,笫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我觉得,在我们小学教师身上,似乎缺少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我们怕的东西太多,工作中好容易产生了一点新思想,比如一个教学改革方案,“怕”就来了,怕领导批评指责,怕同行评头品足,怕学生纪律不稳,怕家长议论纷纷,怕考试一塌糊涂……总之,怕出娄子。我们总是以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别人称赞我们的“谦虚”,其实正是我们的自卑。教宵的现代化需要有勇气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小学教师很应该有一点勇气^
如果以为自己不行,便只好去迷信权威。《培根随笔录》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我们小学教师有时就喜欢迷信别人、否定自己,常常心悦诚服地让别人替我们去思想。所以,我们小学教师很缺少点个性^有许多人,教了十几年、二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书,竟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真有点枉做教师一场。而只有小学教师都发挥了主动性、创造性,才会有小学教育的现代化。
缺少创新,就意味着因循守旧。正如培根所说:“既成的.习惯,即使并不优良,也会因习惯而使人适应。而新事物,即使更优良也会因不习惯而受到非议。”我们/j、学教师做工作似乎有点过于讲究有根据,对新事物不那么敏感,工作以不出“事”为上乘。这就使我们失去了最可宝贵的东西一思考和开拓创新。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现在的学生比过去的学生差远了。”“这些新教师哪象我们参加工作的时候。”而一旦都符合了“过去”的样子,大家便相安无事了。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苏联教育家。在我国,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教育家。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教师缺乏勇气、自信和开拓创新不够,实在是主观方面的重要原因。’
教育改革,不能不硏究教师,而硏究教师就不能讳言我们自己的弱点。如果我们对教师的硏究取得重大学术成果,那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培根随笔 读读书】推荐阅读: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06-01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摘抄09-16
培根随笔优秀学生读书笔记10-24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400字12-08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智慧来源于生活06-29
培根随笔摘抄赏析07-06
培根随笔是不是散文09-16
名著培根随笔练习题11-17
培根名人名言警句06-18
李培根演讲稿《记忆》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