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写作(精选8篇)
摘要:在我国的写作教学中,结果教学法一直很流行,然而,它的不足之处已很明显。随着现代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写作过程教学法诞生了。它给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本文根据Murray提出的写作三过程,分析了教师在各阶段充当的角色,并尝试提出各阶段学生有效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英语写作教学;角色定位
一、引言
近年来,写作教学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已经逐渐达到与阅读,听力,口语等教学持平的地位与重要性。但写作教学在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评价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还是普遍存在。如何有效地讲授英语写作是所有国内英语写作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作者认为,每一名英语写作教师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什么是写作?
是否存在学习英语写作的理想方法?
在英语写作课堂上,写作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本文旨在应用一种过程教学法这一写作理论来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二、什么是写作?
国内外学者对于写作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学者们却对一点达成共识,即写作是在思维的参与下用语言表达的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Emig, 1983),Murray(1980)将这个写作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写前阶段(rehearsing),写作阶段(drafting)和后写作阶段(revising)。
写前阶段即是作者选择写作重点,回忆收集并记录观点和想法,为写作做准备的阶段。写前阶段被视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语言输入,即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占有材料,掌握事实;交流观点;拓宽思路,集思广益;拟写作提纲。
写作阶段是初步构思成熟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该过程不仅是指导学生提炼语言,安排文章结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其中教师在母语―目的语的思维训练与文章逻辑结构安排的指导过程中尤为重要。
后写作阶段主要是修改与反馈。修改是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作品进行再思考、再升华,是真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是循环往复的进行的,即在论文起草的过程中,写作者会不断地浏览已经写好的内容并进行适当的修改;修改草稿也是下一个草稿的写前阶段。对于这一点,Campbell(2004)做了很好的比喻。她认为写作过程类似弹球游戏。和弹球在球盘上活动的无定向性类似,每个作者开始写作后,构思、搜集材料、起草、修改和定稿这些活动没有先后顺序,往往根据写作的需要跳跃、重复或省略。
三、是否存在学习英语写作的理想方法?
在中国,写作领域仍以结果教学法为主流,即大部分教写作的老师仍以学生最终能写出一篇完美的文章为教学目的。当学生们苦思冥想,无从下笔时,他们只能劝导学生先写出提纲,相信通过这种办法就可以轻松地写出文章。笔者上大学期间,过程教学法有所发展,但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课上讨论上。但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笔者发现无论是草拟提纲还是单纯的课堂讨论,都不足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而使写作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受过程教学法的启发,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强调写前准备阶段在学习写作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写作,学生首先需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当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很关键。因为,很多时候学生是愿意参与实际的写作过程以达到提高习作技能的目的的。但每一个学生可能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写作兴趣和英语水平不同而遇到不同的困难,这些困难在第二语言写作教学中具有普遍但也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特别是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写前调研,搜集资料,从而避免学生由于写作中的困难而丧失学习写作最初的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授景物描写时,可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报刊杂志或教材文学作品中写景的段落,尽量收集生动形象的词汇和短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在段落的作用。教师最好能在课堂上在列举一些例子帮助学生对景物描写有一些新的思路。比如:教师可以借黄昏的景物描写提示学生,这样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表现人物的孤独落寞。比如,faint moonlight and many street lamps(淡淡的月光和昏暗的路灯);There was a wide emptiness over road and sidewalk.(街道上空无一人);dusk had fallen heavily over the scene(暮霭沉沉)。讲授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景物描写也要有目的性,特别是描写的景物要做精心的挑选。同样是黄昏,如果要表现温暖人心的感受,选择的景物相应的就应该变为golden sunlight(金色阳光);dusk caresses the homestead(黄昏亲吻着故乡的田园);the lane where streetlights had just been lit(华灯初上的街道)。同样是光,moonlight和sunlight给读者的感受截然不同,同样的streetlamps也给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写作者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情绪;同是dusk使用不同的细节词比如前面的heavily给人一种压抑感,但后面的caress 给读者沁人心脾的温暖的感受。写前阶段其实也是为了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够为动笔写作筛选更合理的素材。
2.通过读写结合来开展实际写作
写作应当是人们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人们需要通过写作来释放情绪,寻求解脱。第二语言学生虽然在语言上有障碍,但同样希望通过写作表达感情。但是也正是因为语言障碍,第二语言学生很难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这也是教师们在重点批改点评文章的拼写和语法错误的重要原因。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增加大量的描写文和记叙文的练习,要求学生注意写作这一类文章的细节处理。比如:学会使用具体词汇,学会恰当地运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学会运用细节进行描写。
例如:要求学生描写一个害羞的女孩,学生们大都能想到诸如shy,be ashamed of等数量很有限的形容词或短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表达害羞的,还可以使用到更多其他的词性的词语,比如:名词shyness,self-consciousness,动词blush,当然,仅仅介绍这些词汇,或者讲解这些词汇是不够的,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字典,了解这些词汇的具体用法。关于细节描写,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去回忆身边害羞的人群,提示学生从中总结出这类人的行为表现,动作特征细节去表现害羞。教师也可适当地提供一些学生不常使用的词汇或短语,如动词fidget(坐立不安),fuss(拨弄)、名词murmur(喃喃自语)、fair cheeks(苍白的脸颊)/ rosy cheeks(红红的脸颊);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以获得可以帮助描述人物害羞的细节,学生之间的讨论在写作过程中起着突出的作用。集体讨论让大家审视各自不同的观点,从而提供给每个人筛选更合理素材的机会。最后,再引导学生去实际写作,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
读写结合的教法更能帮助学生开拓写作思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想象书中描绘的人物和场景,然后再让他们创造新的情节和角色。阅读优秀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使学生有新的写作思路。
3.教师指导学生互改作文,升华学生的文章
在指导学生互改作文之前,教师需要做大量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对整个写作过程也要有透彻的理解。比如,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写作题目最好能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与生活相关的某个社会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些有一定难度的写作任务,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给他们提出建议,告诉他们如何查找参考资料,如何有步骤地开始写作。学生完成初稿后,再组织全班在课上按照所提供的具体修改指南分组互相修改初稿。在课上,为了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认真的修改他人的文章,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进度,了解他们的困难,随时给他们提出指导意见。学生互相修改作文的做法已得到需要写作教育专家的赞同。他们认为,学生一旦接受了这种方法,就会在撰稿时不自觉地把同伴也作为读者对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为教师一个人而写(Mittan,1989)。另外,集体讨论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反馈信息。
互评法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学生间语言水平差异大。有时提出的问题不够准确,以致不少同学对互评法持怀疑态度。而且大部分修改集中在语言,语法方面,主题表达与结构方面的改动则相对较少。所以,教师必须设置具体的修改指南,传统的修改指南一般分为几个项目:如词汇、语法、篇章结构、行文连贯、主题表达等。笔者建议修改指南做得更细致、更周到些,可以参照下面的模式(Mckay,1984):
表1 互评指南表
四、英语写作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笔者一直在强调过程教学法在第二语言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笔者并不意指完全摈弃结果教学法,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调节使用这两种教学法。第二语言的学生的写作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比如他们不理解第二语言参考资料,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词汇量的积累等,这时教师要借鉴自己所经历的困惑、发现、成功或失败来指导甚至影响学生。笔者就曾以自己的一次写作的亲身经历,用了两个支撑段(supporting paragraphs)来支持引入段的中心观点(thesis statement),但其中的一个段落与中心观点完全无关,另一个段落缺少主题句(topic sentence),这是显然违背了结构统一性(unity)的要求。通过这个经历,使学生很快了解到写作中相应的几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意识到写作中结构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写作的写前阶段,教师尽量扮演一个亦师亦友的角色,用自己学习时期学习写作的困惑和体会使学生对写作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写作范例或者供学生展开激烈讨论的话题从而开拓写作思路,这对学生确立论文观点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们通过阅读和讨论对于所写的话题有了新的认识,也丰富了写作素材。要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写作题目、日程安排、互评指南等。要将写作教学计划做到完善,做到容易操作,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任务设计者,指导者。
在后写作阶段,特别是第三部分讨论的学生互评阶段,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助手、故障排除者和顾问。当然,学生的互评不能完全取代教师所做的反馈。传统的做法是教师用红笔批改学生作文中的错误,然后给出评分。现在提倡的是师生单独面谈(Goldstein & Conrad, 1990),让学生本人真正意识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师生之间的面谈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能一次即可,可能进行几次。比如,某学生完成第一稿后,在学生互评以确定该社工写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适,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后,教师再同通过面谈来检查该生文章中的语法错误。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第二语言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只期待教师给他们纠正语法错误的传统观念。通过学生互评、教师面谈及教师评改等实践形式慢慢引导学生改变对写作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语言无误,更重要的是内容充实,文体恰当,拓展有序。
五、结语
写作是一种技能,需要通过实践掌握。讲授写作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指导。虽然写作,特别是英语写作免不了一些机械的写作和语法练习,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文字交流这一手段,让他们运用英语有效地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因此,写作教师要通过自己设计的任务或活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同时提高他们的鉴赏力、想象力和批判力。此外,写作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过程教学法无疑对写作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师生共同付出的辛苦会带来更大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Campbell, J.2004.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Interacting with Text.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 Emig,J.1983.The Web of Meaning: Essays on Writing, Teach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New York: Brynton/Cook.[3] Mckay, S.(ed.)1984.Composing in a second language.Rowly, MA: Newbury House.[4] Mittan, R.1989.The peer review process: Harnessing students’ communicative power.In D.Johnson and D.Roen(eds.), Richness in Writing: Empowering ESL students.White Plains, Ny: Longman.[5] Murray, D.1980.Writing as process: How writing finds its own meaning, in Donovan, T.and W.McCelland(eds.), Eight Approches to Teaching Composition.Urbana, IL: NCTE.[6] Goldstein, L.and M.Conrad.1990.Student input and negotiation of meaning in ESL writing conferences.TESOL Quarterly 24: 441.作者简介
李杨,(1982-),女,汉族,湖北孝感人,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用学、英语教育。
胡杨,(1983-),男,汉族,湖北浠水人,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 作为核心技能的英语写作能力在中国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然而, 中国高校的英语写作教学特别是二本学校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国外近十年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只侧重于过程教学的研究, 特别是强调学生的独立和创造性写作的研究。 国内研究者对英语写作教学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写作文本研究、写作教学研究、写作理论研究、语料库研究、写作研究综述、写作测试与评估、写作教材研究和影响外语写作的因素 (赵俊峰等, 2010) 。 在写作教学研究中, 研究者主要研究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写作的学习方法, 如写前策略、写中策略和写后策略, 很少有研究者就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本文旨在研究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综合 “过程写作”和“结果写作” 的教学方法并把它们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 在研究中与国内同仁交流教学经验, 同时为其他院校提供有效的研究理论数据。
二、理论依据
元认知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表明了英语写作是一个认知过程, 是作者大脑的认知过程, 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 Baker和Brown更强调了作者英语写作的认知的决策能力即监管行为 (计划、监督、测试、修订和评估) 。 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应用, 而且要注重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所教内容的特点和难点, 也要意识到课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取决于习得者用自身经验去构建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 习得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兴趣, 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界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过程。 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建构主义更加注重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和习得者的自主学习过程。 而这一学习过程是一个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 它是习得者获取意义建构的基本要求。
三、研究结果
(一) 研究方法
英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建构型的、复杂的学习过程。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探究一个或多个甚至一个 “综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技能。 该研究主要侧重研究“过程写作”和“结果写作”中常用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及其综合地应用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 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反馈得知其应用的情况。
本研究的对象是60名2013级的本科学生, 通过入校的分级考试, 这60名学生全部是B级 (英语水平为中等) 的学生。 60位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比班。 在实验中, 我们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调研。
(二) 主要研究发现
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英语写作的学习方法
为了能使习得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保持主动学习状态, 为其提供有效的理解性输入, 教师应需了解学生当前的英语写作水平,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知, 两个班学生的汉、英写作水平相当, 但学习方法不同 (t=3.198, df=71, p<0.05) , 实验班的学生在写作前偏好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英语写作资料的查询, 而控制班的学生则喜欢单独行动;写作中实验班的学生喜好使用大学期间学习的词汇并更注重体现文章的逻辑关系, 而控制班的学生在最新词汇的应用在篇章的逻辑关系表达方面略为差一些。 如控制班学生的作文中常出现的词有very, because, so等, 而实验班学生作文中则常出现extremely, there-fore, as a result等。
2.在写作中强调注意力分布策略的使用
在二语言习得中, 注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学习者的重视 (Ellis, 1993, 1995) 。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研究者发现学习者越注重注意策略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他们所获得的英语写作知识或技能就越多。 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注重文章中语块的组合、 中心句子的设置和逻辑关系的排列等。 实验数据表明, 以上三项在英语写作中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其中语块策略的作用更显著 (t=8.028, df=289, p<0.05) , 其次是中心句子的设置和逻辑关系的排列。
在学习方法上, 两个班的学生也显示了各自的特点。 调查显示, 控制班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多采用的背诵模板句子或范文的记忆策略, 写作文是为了准时交作业,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充满了焦虑;而实验班的学生多采用的是以老师提供的范文为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增补的平行写作 (parallel writing) 或框架写作 (framework writing) 。 实验班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注重注意力分布策略的使用, 主要体现在中心句子的分布 (the location of a topic sentence) 、学术词汇的应用, 如very- extremely, if-on condition of, so–thus, 长句的应用, 如含有表现时间、原因、条件等从句的复合句,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倒装句等。 而控制班的学生的作文则词不达意, 使用的高频词多为在中学阶段习得的词汇, 逻辑关系不清楚, 信息交流较差。
在写作评估方面, 实验班的学生首先使用批改网帮助自己修改作文, 只有少数的学生会请教写作水平比自己好的同学帮助修改, 而控制班的学生只是看看老师给予的文字性的批注, 不做任何修改, 写作后对于自己的作品与同伴进行观点或看法方面的交流者更是寥寥无几。
3.写作过程方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过程写作方法已应用到英语教学中, Hawkins和Joanna认为过程写作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地写作。 但是当前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仍然因受到考试的影响而侧重的是结果写作方法, 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只强调写中策略的应用。 调研数据显示在英语写作的三个阶段, 写中策略排在首位, 其次是写后策略, 而写前策略是学生在英语写作环节最弱的环节。
在写作过程中, 大学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在这一完整过程中注意的分布和注意的意识程度。 由于注意在二语习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Ellis 1993) , 因此教师加强学生对认知的注意同时加强对输出的注意。 在研究中, 研究者发现可理解输入是二语习得的首要条件, Schmidt和Frota认为学生的二语只有呈现在可理解输入中并被注意到, 才会被学习者习得。 Swain认为输出可称为一种触发机制, 习得者在输出过程产生的反馈可使习得者注意到自己中介语的欠缺, 从而获得更好的习得。
教师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加强学生对写作内容 (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想法等) 的注意, 其次是对文章结构 (长句的使用、段落的逻辑性排列、例子的使用和要点的排列等) 的关注, 最后是对文章中语言的形式 (选词、语法、拼写、标点符号等) 的关注。 在写后的教学策略中, 教师更着重使用面对面的作文批改, 特别是根据文章后面的批语与学生单独交流思想或想法, 使得学生能真实地注意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如何才能更好地修订自己的文章。
四、结论
英语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 大学教师应注重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 (写前阶段、写中阶段和写后阶段) 学习策略的应用, 同时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策略的应用, 确保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学习策略, 达到更好地学习英语的目的。
由于习得者自身的英语水平的限制, 高校教师应把“过程写作”和“成果写作”的教学方法综合地运用到英语写作的教学中, 即为英语水平低的学生提供不同内容和不同体裁的范文, 为他们讲解各种体裁中的模板句式结构并要求熟练背诵, 在为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范文的同时, 要求他们以范文为依据进行重新创作,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注意分布和意识程度, 主要体现在写后阶段教师督察学生对教师批语的反馈。 为了更有效地了解学生对批语的反馈, 有些高校教师采用了师生间单独交流思想或观点的评估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被检验是行之有效的。
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 高校教师应以行动为导向,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并通过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真正能提高学生英语的写作能力。
五、结语
英语写作是一个交流、认知的过程, 需要高校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输入以获得有效的输出。 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了解习得者的英语水平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 然后根据其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的学习策略采用不同的且有效的教学策略, 即指导和分析并背诵“模板句子”和范文, 加强学生在写作中对长句的使用、 语法、篇章的逻辑关系和学术词汇使用的注意力分布和意识程度, 写后生生间和师生间对作文批语的单独交流等, 换言之, 就是综合“成果写作”与“过程写作”的教学策略, 最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2]Brown, A.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pp159.Englewood Cliffs, NUJ:Prentice-Hall, 1994.
[3]Crashen, 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1981.
[4]Crashen, S.Exploratio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se.Portsmounth:Heinemann, 2003.
[5]Ellis R, nterpretation-based Grammar Teaching[J].System, 1993 (21) .
[6]Ellis R.Interpretation Tasks for Grammar Teaching[J].TESOL Quarterly, 1995 (29) .
[7]Hawkins, Joanna.Think Before You Write.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6.64 (2) :64.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写作;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53
写作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写作教学在小学外语整体教学中严重滞后。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正是训练学生写作的最佳时期。但是教材并未开设专门的写作课,写作课是作为阅读课的延伸而存在的,但是写作作为学习一门语言的终极输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许多小学英语教师的难题。
为了能达到新课标对小學生写作的要求,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试着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克服恐惧,树立写作信心
信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保障。由于小学生对于写作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恐惧,因此,如何消除畏惧心理、提高学生自信,是写好英语作文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应该在写作前做好一些前期工作。
如以My favorite season为题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小作文。为了消除学生对写作文不自信的心理,笔者没有直接让学生开始“写”作文。而是先给学生看一幅夏天的景观图,让全班同学一人一句来说说夏天。如果用中文来描述夏天的话,肯定大家都是侃侃而谈的。但是现在用英文来表达学生就显得有些不自信。于是,笔者就给出了相应的句型:1. It is ...(天气)2. I can wear...(衣服)3. I can ...(活动)学生根据所给的句型来具体描述夏天。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给出句型还不足以让他们准确表达,这时笔者就给出图片让学生来说。这些图片非常直观地表现出夏天的特点,学生讲起来非常形象具体。这就为接下来的笔头描述奠定很好的基础。学生变得有东西可讲、有东西可写。
口头讨论结束后,笔者让一位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总体来描述概括夏天。这位学生讲述得非常到位。如下:Summer is my favorite season. It’s always sunny and hot in summer. I’m full of energy in summer. I can wear my beautiful dress and colorful scandals. I can go swimming with my friends. I can eat ice-cream and watermelons too. They are yummy. So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听完这一整段的描述,笔者的心里是十分欣慰的。
事實证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学生变得很有自信地说出一整段话,那么根据口头描述再用写作的方法记录下来就显得容易多了。接下来,笔者又分别出示了春天的景观图让学生来描述。由于有了说话的基础,学生写作文不仅没有了畏难情绪,还更加有了自信。
二、累积素材,避免天马行空
“艺术源于生活”,对于生活经验非常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写作素材的积累显得尤其重要。而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实践证明,学生平时课外阅读面越宽,语言实践量越大,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笔者根据教材中每个单元所设定的主题,通过网络搜索了不少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故事、儿歌和英语小知识,每周进行专门的阅读练习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素材。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到书店购买适合自己阅读的英语故事或书刊,订购英语周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记单词的习惯,发现单词记忆的灵活性、趣味性,激发起学生想学、想记的欲望。通过日积月累,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能让学生在自然的习得中学得大量的英语单词、句子,形成较好的语感,为学生更好地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打破常规教学,将作文训练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当教授新词汇或词组时,可以鼓励学生用这些词组自行造句。学生通过练习能加深对词语或词组的应用,再写作文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拿来运用。
三、勤写勤练,形成自我风格
很多小学生都喜欢写日记,用日记来记录他们成长的足迹。如果学生能用英语来写日记,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所以,从写一句话日记开始训练学生的写作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那么如何写好一句话日记呢?可以从以下两点告诉学生:第一,写什么。(写一写你看到或听到的人、事、景。) 第二,怎么写。(写出人物在做什么或景物是怎么样的。)告诉学生只要能把这两点写出来,也就可以写好一句话日记。以下是两篇学生所写的一句话日记。虽然简单,但对于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头。
May 9th Sunday Cloudy
Today is the weekend. I usually get up at 10:00 on Sundays. I eat lunch at 11.
几句简单的描述就已经把事情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这些句型都是与课本息息相关的,学生写起来不会觉得困难。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锻炼开始写一段话日记。经过一段时间的一句话日记训练,学生在英语表达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写英语作文的信心也建立起来了,这时,可把一句话日记加强为一段话日记。在写一段话日记前,可从以下三点教学生如何完成一段话日记。第一,些什么。(写你身边熟悉的人或事)第二,在哪里?(写出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第三,做什么。(写出人物在做什么事情)。
当然,从开始学英语,我们就应该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从书写开始,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字母和标点符号。同时,还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写作知识,如:科学指导单词识记,提高正确拼写的效率;精练讲解标点符号,提高正确运用的能力;强化操练句法结构,提高正确表达的能力等。
总之,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持续、有效的训练过程,它需要教师有计划地进行组织、训练并正确引导。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知识与能力,反复实践、不断创新,切实提高小学生英语作文的写作能力。笔者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这块领域上刚刚起步,在摸索中进步,同时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摘要: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中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所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错误英语写作是组成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体现了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以及运用五大方面的能力,贯穿着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各个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在每一个单元的最后都会加入一个写作训练,因此,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笔者主要是对影响高中英语写作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高中法律期刊/falvqk/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知识结构还比较欠缺,因此,在英语写作中会出现各种错误。笔者主要从下述几方面论述高中英语写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期引起学生和教师的注意。
1.词汇量缺乏,存在词汇记忆问题目前,高中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的词汇问题。我们知道,英语写作需要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英语单词组织一篇作文,因此,对学生的词汇要求很严格。如果没有丰富的词汇量,以及正确的词汇书写,在英语写作中是很难得到高分的。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反应在写作时,不会拼写单词,还有的学生感到自己的词汇量很匮乏,这样就会影响他们的写作成绩。很多学生在书写时,由于先前学过的单词记忆不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比如,有的学生将suitable拼成了suitble,将weather拼成了wether,很多学生无法正确拼写出常见的单词。由于词汇量的缺乏,学生只会运用几个简单的单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写作成绩。
2.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存在各种句式问题英语是一门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在写作中就会出现很多句式问题。首先,存在“中文式”的英语句子。例如,“我很喜欢京剧。”很多学生会思维定势地将这个句子译为“I very like Beijing Opera.”这就是典型的句式错误,英语中“非常”这个单词的用法要比汉语复杂得多,我们可以用really直接修饰形容词,但如果用very就必须用词组very much放在句子的末尾了,这样才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其次,学生在书写句子时,缺少谓语。谓语动词是构成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的必备成分,一个句子如果缺少谓语动词,它就无法形成一个句子,而是一些零散的单词。很多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在书写时会犯这种毛病。比如有的学生在写“我今天非常忙”这个句子时,会按照字面翻译成I very busy today。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却缺少了重要的be动词。再次,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造成了串句问题。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时,不注重标点符号的用法,将两个独立的句子串在了一起。
3.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存在语法问题语法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写作中,语法知识能否正确运用,会直接反应在文章的结构中。案例显示,很多高中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没有正确对待语法知识,觉得语法知识很枯燥也很难,因此,大多数学生的语法知识都很欠缺。很多学生连最基础的语法知识都没有掌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写作。首先,主谓不一致,单复数不分。很多学生都会忽略写作中的单复数概念。其次,不能正确使用不定代词和代词。再次,不能正确运用各种时态。
二、简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几点策略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高中英语写作还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简要从下述几点,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以期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一、勤读、多背词汇,好精句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没有充足的词汇量是不行的。课文中的俗语和谚语的识记是通过背诵来完成。背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
1、背词句,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短语尤其是课文中的俗语、谚语和经典句子。
2、背范文,将近几年高考中的作文和课文中好的段落以及报刊上的各种各样的体裁和优秀文章让学生多背,这样学生才能在自己的脑子中形成一定的写作框架,做到心中有数。
3、多读书,用英语进行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定势,增加对英语国家文化、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的了解,扩大视野,选择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猜测、推理和领悟的能力。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习惯用汉语思维,然后再逐句译成英语,结果写出来的文章是汉语式的英语。要想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大量阅读,选择精彩的词句、文章和佳句,引导学生阅读,摘抄或背诵来培养语感。
二、亲自动手,自己写作
教师应注重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工整,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同时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这种练习可以安排在刚开始的训练中,要求学生能够用最基本的时态去完成写作。另外结合高中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学生提出较高写作能力的要求。
1、范例引路
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并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格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应对高考中各种体裁文章。
2、限时训练
教师当场发题,限时交卷。这样能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也是学生的的难关。必须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牢牢记住以下口诀:“先读提示,要点与格式要弄清;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结构搭配,莫违背;文章写好细检查,点滴小错别忽视”。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3、多想精炼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多想,用心体验和感悟身边的人和事,然后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用英语写出来。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鼓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此外,有时根据所学单元知识布置一篇作文,或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时事或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有关的材料。此类话题的现实性能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有话可写,有感而发;还能增强其信心,使其写作能力、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对于有待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励,激发其写作热情,增强其自信心。
4、自改互改
对照范文,学生先对已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范文不可能把各种表达方式都包括进去,况且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尽相同,因此,还可安排学生互改。以同桌两人为宜,这样同时进行了改错训练。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教学是一项“由简单到复杂,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起始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要求学生认真审读图表或提纲,领会意图,捕捉信息,确定文章时态及体裁。
2、写提纲。教师引导学生构思文章要点,写出每个段落主题句、关键词,然后确定细节和内容要点。
3、写初稿。经过审题和列提纲后,学生开始写作,教师指导学有意识地使用固定句型,使用关联词,把段落按逻辑顺序连成一体,形成基本连贯的初稿。
4、检查错误。检查是书面表达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完成初稿后,老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修改和查错:
(1)看要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
(2)体裁是否恰当,有无偏题;
(3)内容是否连贯,有无缺词;
(4)语法是否正确,人称、时态、语态、冠词及名词单复数等有无错误;
(5)用词是否得当,有无习语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错误
(6)最后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无合适的连接及过渡,经过有效的训练,学生犯的错误会逐渐减少,同时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会逐步提高。
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搜集课外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在上课前,我就让学生读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们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对于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丰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病入膏肓时,还“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这种对财物的过分爱惜,该用不用,足可见其吝啬。在教学感悟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补充严监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
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的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问学生:“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很多学生都说他吝啬、爱财如命,也有学生说他是勤俭持家、是节约。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让他们理解吝啬和节约各是什么意思?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用。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吝啬。其实,对于这一人物的理解,也许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多元解读,强调独特感受和体验,但是任何作品的价值都有一个主流解读。主流解读是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我们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所以,老师还要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另外,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细致的动作、神态来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让学生学以致用。
第二篇反思
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学22课《人物描写一组》时着重点就放在体会描写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我不急于求成,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我用了三个课时,每一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着重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语言的描写来学习。采用小组的形式,先划出相关的句子,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会有较大的争议,通过同学们的探讨,该搜理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挖掘出来了。
《临死前的严监生》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在书上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批注,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一、素材的积累来源于生活点滴
在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写作遇到的难题都是写作素材的来源问题,一些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一筹莫展,虽然能够对题目有所理解,但是苦于没有素材而无法将自己的理解内容变成文字。事实上,初中阶段的作文写作题目并不难,学生对于作文题目要求和表现的主题的理解也都没有难度,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素材来源于生活,素材的积累同样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双发现素材的眼睛。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有了发现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对素材的整理。事实上,在学生的生活中素材内容很多,学生自身对于素材的敏感程度比较低,这就需要教师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够让学生对于素材有所发现。因此,在未来的初中学生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素材。同时,现代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丰富,他们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获得信息的机会更多,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这种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情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素材积累。特别是,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喜欢和手机相伴,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教师不必苛求学生一定要远离手机,而是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手机上的信息,让学生在获得的信息中积累素材,为自己写作所用。
二、鼓励学生多从社会热点事件中积累素材
初中写作教学很多时候需要学生联系社会热点事件,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议论文的写作,都需要学生明确地标明自己的观点,同时通过素材的举例进行观点的论证。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活和社会实际发展情况,把对学生的教学和社会发展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脱离社会,与时俱进的了解社会的发展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
所以,面对这种教学发展形势,未来在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更加充分的帮助学生适应这种写作教学的要求,对于这种写作特点,就要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学生在面对一些话题作文的写作和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积累和认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写作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知识的理解,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作为语文写作的素材支持,一方面可以将这种热点事件作为学生写作的命题,让学生对热点事件进行分析,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这种事件的认识更加深刻,拓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将这些热点事件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从中挖掘事件中的人物精神,事件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等等。总而言之,通过这种对热点事件的分析和解读,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对于热点事件的认识能力,在未来的写作中,一方面这些热点事件能够作为写作素材成为学生写作方面知识学习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对素材理解的能力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热点事件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热点事件有更加全面的理解,从多角度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能力和积累的双方面角度帮助学生实现了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一举夺冠为世界所瞩目,对于中国人来说,女排带来的不仅仅是金牌,更是鼓舞全国人民的正能量,一时间,女排精神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对于这类事件,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就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女排夺冠中的素材,将女排夺冠作为一个重要的写作素材来分析,帮助学生领会女排精神的同时,还能够从女排夺冠的事件中总结出作文写作的素材资料,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常大的。
三、结语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关系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关系着学生写作兴趣的把握以及整体写作方向的发展,未来,在初中学生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素材积累能力的教育,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帮助学生多加入热点社会新闻,提升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和理解能力,更好地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摘要: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上升到了新的层次,需要学生在写作方面更多的补充进自己的思想,是初中生思维发散表现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将从初中写作教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的要素内容,对于打好写作基础,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方面的教学,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要素
参考文献
[1]李转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要素分析[J].学周刊,2014(12).
[2]陈玉泉.初中语文写作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3).
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写作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要教好学生的写作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有一定的要求。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写作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写作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写作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小学生的年龄大都处于7-12岁左右,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很多长辈的溺爱,加上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还发育得不成熟,对事情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还比较差,几乎都没有参加过具体的社会实践,生活经验也相当匮乏,平时也不注意留心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小事,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没有多少真实的案例或者素材,写不出好的文章。基于这一点,老师在写作教学时,应该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让他们结合常见的生活情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内容的构思。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写作;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写作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二、利用语文教材,学习写作技巧
语文课本选材文质兼美,体裁多样,这些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 篇等诸多方面独具匠心,给学生学习写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引路功能,结合范例教给学生写作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懂 得如何去写。“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教学《桂林山水》着重让学生领悟写景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真情实感;教学《开国大典》,要引导学生懂得写一项活动如何言之有序,如何进行场面描写等。教师长期坚持授之以渔,学生定会在众多课例的学习中掌握各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学生心中有法,写起文章来自然就从容得多了。在学文中除了要教给学生规律性的写作方法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品词赏句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懂得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传神。其方法主要是抓住典型词、句、段,通过去词、换词、品读等手段,体会其用词、修辞的精妙。从而使学生内化语言,学会表达。例如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时,让学生思考可用哪些字替 换“绿”字,学生想出了“到、过、满、入、回、染、醒”等多种答案,接下来,让学生把这些字和“绿”字比较,看到底用哪个字好。经过分析讨论,大家最后达成共识:只有“绿”字让读者头脑中一下子出现了江南一片绿色,生机勃勃的景象,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在品赏别人语言的同时,深深感受到字斟句酌,仔细推敲的重要性,写作时自然就养成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严谨態度。另外,教学中还要结合典型课例或典型结构段加强仿写、缩写、续写、写感悟等训练,使学生依托课例,举一反三,形成技能。
三、丰富学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这一写作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而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由于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积累经验,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平时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节目,或者在生活中见到的有特色的情景,都要及时记下来,每天利用晨会和午会时间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讲讲“所见所闻”,学生学会了观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2)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整理房间、下地干活等。(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观看电影,访问社区,智力竞赛,讲故事,表演小品等。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学生在写写作时就不会碰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四、重视课外阅读,内化吸收语言
【数学教学论文写作】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开放题11-13
数学分层次教学论文07-08
初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07-24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论文06-08
数学教学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05-29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论文05-24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7-19
中学数学有效教学论文09-07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论文10-06
浅谈数学概念教学论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