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违章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共15篇)

违章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 篇1

根据半年来营运车辆违章统计情况,分析如下:

营运车辆主要存在六项违章行为,即:

1、超速10%以上;

2、不按规定停放机动车辆;

3、不按交通信号行驶;

4、不按规定车道行驶;

5、高速公路超速30%;

6、违反禁行标线指示行驶。

其中:

超速10%以上的违章行为10次,均在国道道路行驶,占全部违章车次的38%;

不按规定停放机动车辆违章行为2次,占全部违章车次的8%; 不按交通信号行驶违章行为5次,占全部违章车次的19%; 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章行为6次,占全部违章车次的23%; 高速公路超速30%违章行为1次,占全部违章车次的4%; 违反禁止标线指示行驶违章行为2次,占全部违章车次的8%。综上所述,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及不按交通信号行驶三项违章行为占据较重比例,在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对驾驶员的培训教育重点将放在如何整治超速行驶及驾驶员遵章守纪等方面,加强全面教育,提高驾驶员思想意识,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安全行车。

为加强营运车辆驾驶员安全行车管理,促使驾驶员安全驾驶,文明行车,杜绝各类违章驾驶现象,特制定如下整改对策:

一、安保部立即通知违章车辆驾驶员在最短时间内按照 违章处理流程处理违章,驾驶员写出面检查,确保无违章运营。

二、面对面对违章车辆驾驶员进行安全文明行车教育,重点是对当前严峻的交通形势和交通规则的学习。

三、积极向驾驶员宣传、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和有关交通行车知识。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遵章守法意识、文明驾驶意识。

四、有针对性教育的开好班前会教育。根据行程中违章记录多的路段要重点告诫,常叮嘱、多检查,起到对驾驶员的安全警示作用。

五、坚持做好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确立的危险路段进行排查杜绝超速行驶。把违章当事故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采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坚决把违章现象压下来。

六、坚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结合我公司车辆运行实际,重点开展违章检查,坚持每月一次违章、肇事人员恳谈会及日常驾驶员的帮教工作,对忽视交通安全经常违章或屡教不改的驾驶员要进行严厉批评,必要时责令其停止驾驶。

违章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 篇2

古镇上, 6幢2层木结构建筑临小溪一字排列。其中有3幢每层建筑面积约630m2, 其余3幢每层建筑面积分别为1 061、450、500m2。相邻两幢建筑之间间距为4.0~8.7m不等, 其中1幢一侧山墙为砖砌且高出屋面0.5m, 如图1所示。

此前, 这6幢2层木结构建筑被公安消防机构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责令限期整改。按照公安消防机构专家论证提出的整改措施, 在其中4幢建筑的相邻山墙中距处, 加砌了高12.0~13.2m、厚370mm的防火墙, 增设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投入使用。此工程作为整改重大火灾隐患的成功案例, 被总队纪检部门随机抽出, 列为执法质量检查必查项目。

1 相关防火规定

1.1 防火分区面积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建规”) 规定, 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3层。不同层数建筑最大允许长度和防火分区面积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安装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木结构建筑, 每层楼最大允许长度、面积可按本表规定增加1.0倍, 局部设置时, 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表1中, 每层最大允许面积的含义含混不清。其实际上是指“防火墙间的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即2层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 800m2。新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稿已将1层木结构建筑防火墙间的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调整为1 800 m2, 2层、3层木结构建筑防火墙间的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变, 仍分别为900、600m2。因此, 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 800m2。

按照上述规定, 2层木结构建筑每层最大允许面积不应大于900m2, 防火分区不应大于1 800m2, 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 可增加1.0倍。这表明, 除每层面积为1 061m2那幢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略超规定处, 其余5幢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分区是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

1.2 防火间距

“建规”规定, 木结构建筑之间及其与其他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

“建规”同时规定, 两座木结构建筑之间及其与相邻其他结构民用建筑之间的外墙均无任何门窗洞口时, 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00m。两座木结构建筑之间及其与其他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 外墙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10%时, 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

由此可见, 木结构建筑相邻外墙无门窗洞口时, 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 m;相邻外墙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10%时, 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如果相邻外墙有一面为防火墙时, 防火间距不限。

上里古镇这6幢木结构建筑, 相邻两幢建筑之间间距为4.0~8.7m, 其中1幢有一侧山墙为砖砌且高出屋面0.5m。其防火间距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如图2所示。

按GB 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GB50011”) 规定, 雅安市上里镇属7度 (设计加速度0.10g) 设防。经计算, MU10烧结普通砖, 容重18.5kN/m3, 采用M5、M7.5、M10水泥砂浆, 砌筑370mm厚实心无扶壁砖墙, 最大允许高度分别为2.40、2.71、2.99m;加构造柱, 混凝土C20, 柱截面200×370, 间距4m, 最大允许高度分别为3.00、3.37、3.62m (见表4所示) 。

3 关于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和立案

依据GA 653《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以下简称“GA 653”) , 重大火灾隐患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法规, 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 并由此可能造成特大火灾事故后果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

GA 653规定了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原则和判定方法, “对于涉及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 按照本标准判定重大火灾隐患有困难的, 应由公安消防机构组织专家成立专家组进行技术论证。专家组应由当地政府有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相关消防技术的专家组成, 人数不应少于7人;集体讨论或专家技术论证应形成结论性意见, 作为判定重大火灾隐患的依据。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结论性意见应有2/3以上专家同意;集体讨论和专家技术论证应当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期限。”

上里古镇这个案例, 显然适用于GA 653规定的重大火灾隐患的综合判定法。根据GA 653给出的综合判定要素, 在总平面布置方面, 判定“建筑之间的既有防火间距被占用”很牵强;在防火分隔方面, 判定“擅自改变原有防火分区, 造成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定的50%”也不沾边。在安全疏散及灭火救援、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防烟排烟设施、消防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其他方面, 基本不存在问题。那么, 按照综合判定规则, 就算将其划归人员密集场所, 由于不存在GA 653规定的2条以上判定要素, 上里古镇这个案例显然不应被判定、核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4 结论和建议

新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稿增加了“总建筑面积大于1 500m2的木结构公共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木结构住宅建筑内应设置火灾探测与报警装置。”但目前尚未批准发布, 不清楚“专家”是依据现行规范哪一条要求增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其目的是什么。“专家”要求增设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既不能扩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又没有联动任何灭火设备。现场所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实际上是一个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的区域报警系统。火灾报警控制器置于离保护目标数百米以外的一间无人值守的空房内, 在出售白酒的店铺、餐馆的厨房等场所安装了并不适用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刚验收投入使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全部损毁, 被拆得七零八落。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国家。仅1970—2007年年底, 我国 (含边界附近) 就发生震级M≥5.0地震约4 500余次。而有史记载以来我国共发生震级M≥8.0地震18次。汶川地震之后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 汶川地震令四川盆地及周遭的重要地质断层应力显著增加, 7.0级左右的地震极有可能发生, 重点防范地区是:鲜水河断裂、东昆仑断裂、雅安断裂、成都盆地内部的熊坡断裂和成都东南的龙泉山断裂等。上里古镇位于鲜水河和安宁河断裂带, 应严格执行GB 50011的相关规定, 建筑结构应按7度 (0.10g) 设防, 高达13.2m的“防火墙”显然已经构成了严重的结构安全隐患 (如图3所示) 。如果强调严格执行防火规范、满足防火分区和防火间距的要求, 宜考虑利用附近的高位水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在山墙处设水幕, 或限制相邻外墙的门窗洞口面积, 或将相邻木结构山墙其中之一改为砖墙且高出屋面0.5m即可。

从此案例可以看出, 此项“重大火灾隐患”是根本不存在的, “整改”当然也是失败的。投入几百万元, 其中有1幢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分区仍略超标, 徒增了那些破坏古镇建筑风貌的“防火墙”, 构成了严重的结构安全隐患, 实质上变成了悬在人民群众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笔者建议相关部门按规定妥当处置, 避免再次发生类似失误。

摘要:根据防火工作中的一起案例, 从重大火灾隐患判定、建筑防火和建筑抗震三方面进行剖析, 讨论了专家技术论证提出的整改措施, 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火灾隐患判定,建筑防火,建筑抗震结构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A 653,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S].

[3]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4]徐志宏, 黄秋浩.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29 (4) :344-346.

[5]张宏, 杨晓丹.既有建筑火灾隐患整改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8, 27 (6) :457-459.

违章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 篇3

为了使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到实处,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努力为孩子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3月9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提出了学校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1.用电不规范,2.隐患较多等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1.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记录尤其是电线线路问题2.及时维修危墙。

学校利用例会时间上会讨论,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下列整改措施:

1.在危险地方拉线设立警示牌,警告大家远离施危墙。

2.教育同学们做有意义的活动,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

3.学校道进行路交通安全专题教育,并杜绝家长用摩托车或电动车一车多人接送学生。学生放学,护送教师护送学生安全回家。

4.成立学校护路队,由学校校长亲自抓,全体教师参与,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不出纰漏。

5.加强门岗值班制度,严禁非本校师生不得随意进入校园,校门24小时上锁。发现可疑人员及时处置,在门岗放置棍棒以防破坏分子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和对师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工程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我公司各项目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工程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工程隐患是指各项目部生产经营中违反公司生产管理有关要求规定以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一)对于一般性事故隐患,安全质量部门应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排除。

(二)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安全质量部门应联系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工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督促有关项目及责任人进行限期彻底整改。

第三条: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对本项目工程隐患排除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四条:任何单位(班组)和个人发现工程隐患,均有权向公司及项目质量安全部门报告。项目应当建立工程隐患报告和举报制度,对发现、排除、报告事故的有功人员,应酌情给予相应的奖励,第五条:各级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组织核实并查处。发现报告的事故隐患应当专人负责落实,定时整改。并在工程隐患整改通知单上规定的时间内书面方式反馈到公司质量安全部门,逾期或不予反馈将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六条:项目部和施工队是工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项目部应当建立健全的工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建立工程隐患信息档案,按照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分类,资料应当保存完整、整理编号,以便于公司实施监督随时检查。项目部每季、每年应对公司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于项目主要负责人签字报总公司备案.第七条:公司安全质量部门和有关检查人员依照职责履行工程隐患检查时,项目部、施工队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隐瞒和阻扰,如发现有此情况将对项目负责人 及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

第八条:公司安全质量部门应当每个月对本单位工程隐患最少进行一次检查,每个季度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对于存在有隐患问题的,应及时下达工程隐患整改通知单。项目部应当及时组织整改且及时反馈。此项列为公司对公司人员一项考核。

第九条:受检单位(或相关人员)必须按照整改要求及时整改。对整改措施不到位,检查验收不合格,事故隐患未消除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直到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行。对一时不能整改严重威胁施工、从业人员安全的隐患,必须停工整改,并以书面形式上报整改情况。公司安全质量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核。

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治理措施和方案。

(三)治理的责任人,治理的时间。

第二章

罚 则

第十条 公司按照相关合同约定对承担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一)公司安全质量部门及有关部门下达的《工程隐患整改通知单》未按照规定整改的,项目负责人一次给予 经济处罚,(二)对存在事故隐患隐瞒,不如实报告或者对排查的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防范和整改措施的。由公司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项目负责人给予 经济处罚。造成严重责任事故的,将追求其刑事责任

福建省凡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简介范本及隐患整改报告 篇5

工厂环境幽雅舒适,工厂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有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工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一、公司安全管理情况

公司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落实了以公司总经理担任安委会住人,副总经理为副主任,各部门主管成员,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具体措施、总体布置,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各个环节得到有序地开展。

二、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为了认真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公司专门成立了安全日常巡查组,每周不定期对车间各类隐患进行巡查。公司结合实际,在各车间开展了自下二上的安全排查,领导小组在各生产车间、仓库、班组从设备到环境查起,车间负责人带领有关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并落实整改处。

每天一小查,每月一大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应记录在案,并有书面检查情况向上一级主管部门负责人汇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对重点部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好各种消防器材,保持正常投入使用。对于建筑物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确保安全。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设施,要下达整改通知书及时进行整改或者拆除保持良好的安全环境。

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共同搞好本单位的安全工作。

违章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 篇6

在经济时代的快速变换中,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便体现在建筑的增多上。各类城市共建与办公楼的快速建设, 都在火、电等各类基本设施上, 对消防安全提出了种种的考验。而随着人民需求的不断增加, 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便会应用到很多的新型材料。而对于用拥有新工艺的新产品来说, 没有通过防火安全考验的装饰材料都会为城市安全而不断增添的火灾隐患。而如何在出现重大火灾之前对相应的隐患进行防治, 便是是防火工作的核心问题与重中之重。

二、火灾隐患的概念及其含义

在严格意义上来说, 火灾隐患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或法规, 并有可能造成一定火灾危害的祸患。而为了方便人民理解, 对于火灾隐患来说, 可以泛指一切潜在的, 并且有可能构成火灾危害或引发火灾的一切不安全因素。

三、重大火灾隐患存在的原因

(一) 消防意识不强, 不能正确看待效益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对于领导层来说, 部分单位的领导在消防安全上并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护意识。很多人对于火灾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是导致消防安全工作不彻底的根本原因。而更有些单位为了增强经济效益从而忽视消防安全, 或产生一些火灾隐患, 都是影响防火工作进展的重要因素。

(二) 社会单位消防管控措施不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产权与使用权分离。因此在对消防的管理方面变会产生职责不清等现象, 而责任不明变会导致责任上的互相推诿, 但是对于消防安全来说, 管理工作的空白也是增加了火灾隐患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市场发展变化, 消防设施无法根据, 先天隐患难治。一些单位在消防设施上投入不足, 消防基础设施差, 占用消防。在消防安全方面进行长远规划, 留下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 一旦发生火灾, 后果不堪设想。

(四) 消防审核验收存在漏洞, 跟踪问效面临难题。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 新建改建等工程增多, 而很多的扩建工程项目都没有经过消防部门的审核。在没有安全测试的情况想擅自动工变会导致可燃材料的不规范使用。而随意对建筑结构进行更改, 是留下火灾隐患的先天性原因。更有些单位为了完成工期进度, 边设计边施工。上述这些不规范的管理秩序都不断的影响公安消防机构的管理与验收。而一旦发生火灾, 付出的代价便是惨痛的。

(五) 职工个人消防意识不强, 缺乏消防知识理解与应用。单位若是不对职工进行系统的消防安全培训。变回导致某些单位职工, 对灭火器使用, 既不会讲解、又不会使用。而在火源、电源与气源的管理上的不严格, 是造成乱拉乱接电线的根本原因。超负荷用电也是产生火灾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 企业隐患整改面临资金短缺, 易形成恶性循环。某些企业经济效益差, 对重大火灾并没有一定的资金进行维持。而无法维持便会产生更多的安全隐患。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而对于个别行业来说, 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隐患。在整改的时候回存在较多的问题, 而有一些则已经无法整改。

(七) 消防监督人员素质需要加强, 秉公执法力度有待加强。在消防监督的过程中, 部门监管人员自身素质低下。在利益与金钱的诱惑下。对个别单位的火灾隐患选择视而不见。执法不严、处罚不力是火灾隐患得不到根本整改的重要原因。

四、火灾隐患整改的相应措施与对策

(一) 整合企业思想, 提高领导板子对火灾隐患的认识。对企业进行安全改革, 首先应该从意识上进行不断的完善。各单位的领导都应该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精神。对公民的人生与财产安全进行负责。不仅要充分的认识到火灾隐患对于企业安全的重要性。更要通过不断的改革, 整改火灾隐患。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因此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以不发生火灾为根本目标, 并制定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措施与方案, 通过分工的明确来将隐患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二) 落实重大火灾隐患和整改工作责任制。在对重大火灾隐患进行整改的过程中, 要不断的坚持并贯彻各级领班板子的责任与原则。不仅要遵循单位内部的安全整改条例, 更要对社会负责。企业在责令整改的过程中, 应该受到各级政府与人民的监督, 在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时, 首先应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 并明确整改期限与责任。为积极推进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工作不断的尽职尽责。

(三) 严格执行防火审核程序。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 应该按照国家的章程与规范, 首先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 而对于部分审核不规范的, 要限期进行整改, 而整改不完善坚决不予审批。而对部分已经通过审核的建筑工程, 不仅要定期进行项目审查, 更应该接受质量部门随时随地的管理与监督, 在消防安全突击检查的过程中, 若是有违规行为, 应该进行二次检查从根本上杜绝消除火灾隐患。

(四) 完善消防监督方式与力度。首选需要整改工作中拿安全当儿戏的工作态度。其次应该坚决杜绝工作中关系网的影响, 杜绝权钱交易等现象。而对于发现违规违纪的现象, 应该依照法律法规相应的规章制度, 依法进行处罚。而对于不接受处罚措施的单位, 应该进行停产或停业整改。

(五) 完善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制度。在监管的过程中, 政府部门应该对有严重违法违纪现象的单位进行网络公示, 而对于新闻媒体来说, 也应该辅助政府部门, 对不合格现象进行披露曝光。人民群众应该加强对各公司单位已经政府部门的监督, 形成执法透明。并借舆论的力量来促进对火灾隐患的整改。而对于符合规章制度的单位及公司, 也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表彰。

(六) 提高政府检查与监管的力度。政府部门在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的过程中, 应该摒弃形式主义, 真正的做到执法为公大。将时间与精力充分的用在行政督察过程中。而消防监督机构也应该形式自身的职责, 聘请相应的专家与技术人员, 对不同的重大火灾进行事件分析研究, 从而从实际情况, 提出并完善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摘要:火灾对于任何单位来说, 都是必须防治的安全问题, 在对单位各项安全问题的整改的过程中, 减少火灾隐患是单位消防安全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于单位来说, 消防安全是保证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安全项目。而随着时代经济的不断变换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筑物的增多与建筑程度的复杂性, 也是的火灾隐患不断增加。而为了从根本预防火灾对社会带来的危害, 本文将通过都火灾形成对于隐患的成因进行分析, 以维护公民安全为根本核心而不断的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重大火灾,隐患形成,成因,整改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消防安全管理》

[3]《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校隐患排查及整改措施(定稿) 篇7

为切实加强我校的安全工作,保证师生安全万无一失。我校于2013年3月31日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安全隐患大排查。认真检查校内各部位安全情况。我们发动全体教师对学校房屋各设施进行了认真检查,特别是要害部位如教室门窗、办公室门窗、各功能室的消防器材。现将此次进行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排查情况说明:

(1)消防安全条件。对学校的消防器材进行了检查,灭火器都在使用期内;安全出口的指示标志完好。

(2)接送学生的家长没有擅自进入学校情况,不听从护导教师安排解释,粗暴无礼现象。

(3)学校重要设施、场所的安全状况。检查了学校用电线路,线路规范、完整,个别插座有破损现象;

(4)校园周边治安安全状况,道路交通安全无保障。

(5)校舍安全状况。经过排查,厕所墙体有崩裂现象,窗户铁护栏有脱落,不牢固情况,给我校的安全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

(6)安全教育落实情况。利用广播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并组织学生进行了紧急疏散与自救逃生演练。

二、加强整改,组织实施。

1、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我校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上级相关安全教育文件,并吸取各地所发生安全事故的教训,特别是针对学校暴力事件、自然灾害等情况,学校制定了相关安全工作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紧急演练,对消防器材、疏散标志进行维护,做到预防于未然。

2、及时维修,将隐患减小到最低,对由于施工留下的隐患已经联系施工方,于近日没有学生的时间内抓紧维修,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3、加强学校与社会各部门及家庭的联系工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生命安全,共同做好学生校外安全工作,并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4、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学校建立领导安全巡视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制度,每天对校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和报告,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学校将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

瑞兴煤矿隐患整改方案及措施 篇8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及措施

2011年3月13日,毕节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来我矿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提出各类亟待整改的问题20条,责令我矿立即停止井下掘进作业进行整改,制定整改方案报毕节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批,经批审后按整改方案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经毕节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矿井建设。为此,我矿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组织有关人员对我矿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一次全面大检查,对照安全隐患内容逐一分析研究,针对实际制订如下整改方案。

一、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詹雍

副组长:李洪东、曾虎泉、朱兴华、旺正东、郑仕金 成员:何志强、罗国良、余汝森、周应成、陈秋兰、蔡万忠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改人员到位

整改安全隐患工作由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组长詹雍(矿长),全面负责整改工作人力、物力,副组长郑仕金负责整改资金的落实,加强督促安全技术措施、目标任务、责任追究三落实。副组长李洪东(副总工程师),编制整改方案,找准各类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症结,全面落实各项整改措施,使各整改负责人和现场操作人员在贯彻落实上做到心中有数。副组长朱兴华(安全副矿长)主要负责安全督查工作,抓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并抓好管理人员及工人的学习

培训。副组长曾虎泉(生产副矿长)、旺正东(机电副矿长)具体负责人员的组织、安排施工任务、把好各项工程质量和进度关、配合安全矿长抓好安全措施落实到整改工作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三、突出重点,认真抓好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按归口管理的原则,将隐患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制作规范的限期整改表,按主次排列,重点突出整改负责人、整改办法、完成时间及验收人员。把重大隐患纳入整改治理的重中之重单独列出,单独制定专项措施进行治理。正确处理各类安全隐患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整改先后顺序,要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整改时间,不能盲目无序、主观臆断,使隐患危险性不断增大。

四、严格要求、加强督促、确保效果

安全隐患整改要结合各位管理人员专业特长,明确好整改负责人,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做到任人为贤,杜绝在实际工作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存在,促进安全隐患整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项措施必须依据煤矿“三大规程”制定,真正达到科技含量高、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要求。全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整改进度,层层落实责任目标,严肃追究工作不力,绩效不佳人员的责任,推动整改工作良性进展。围绕边督促边整改,督促与整改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各项整改工作,要把排查治理贯穿始终,严防整改责任人作风飘浮,留于形式,不负责任导致工作力度不够,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整改效果事倍功半,各项整改内容不能达标。

录井作业违章行为心理分析及对策 篇9

统计分析

据川庆钻探公司生产安全预警系统提供的数据统计, 2014年1月1日—8月20日, 公司共发现录井员工违章95起, 违章人员67人, 占公司录井员工总人数的38.1%。数据还显示:违章记录3次以上 (含) 的有3人, 违章记录2次的有19人, 违章记录1次的有45人。

根据查阅违章资料, 对各种违章的主要表现进行了总结, 其中违反劳动纪律27项, 占28.4%;违章指挥3项, 占3.2%;不安全装束26项, 占27.4%;安全生产管理缺陷8项, 占8.4%;违章作业31项, 占32.6%, 见图1。

违章作业主要表现为:违反操作规程、不开展工作安全分析、不按规定进行安全观察沟通、上循环罐不扶栏杆或身体靠在栏杆上、戴湿手套就打开烤箱门、巡回检查不到位、坐岗时不佩戴H2S监测仪、不按规定对相关作业实施上锁挂签等。

违反劳动纪律主要表现为:不按时参加班前会、上班干与工作无关的事、脱岗等。

不安全装束主要表现为:戴安全帽下不系下颌带、劳保穿戴不整齐、女工不按要求将长发盘入安全帽内等。

安全生产管理缺陷表现为:应急通道不畅、安全防护不当、不组织学习应急预案、不按时开展QHS活动、上级文件不及时传达、对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不及时彻底整改等。

违章指挥表现为:不按要求开展应急演练、不对承包商进行作业前培训。

心理分析

违章就是不安全行为。发生不安全行为并不仅仅是员工安全意识淡漠的表现, 环境、设备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心理, 进而影响人的行为。

笔者在收集整理了所在公司生产安全预警系统2014年1—8月的数据统计后, 又到现场对员工进行了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 并与违章超过2次 (含) 的22名员工进行了交谈, 探寻他们违章的主要原因。笔者综合所有的资料, 通过对录井员工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 认为影响员工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6类:

侥幸心理

主要表现:脱岗、违反操作规程、上循环罐不扶栏杆或身体靠在栏杆上、戴湿手套打开烤箱门、在岗时不佩戴H2S监测仪、不开展工作安全分析、不按要求开展应急演练、不按规定对相关作业实施上锁挂签、对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不及时彻底整改、不对承包商进行作业前培训等。

心理因素分析:明知有风险或自认为风险小, 就不按规程做, 凭经验办事, 同时由于曾经这样干了多次甚至多年也没出问题, 因此就放低标准, 不按安全操作规程做。所以, 侥幸心理有时也是冒险心理的表现。

主要危害:侥幸心理是明知故犯, 如此不按规程操作的行为, 不出事故是偶然的, 而出事故是必然的, 因此, 必须坚决根除。

从众心理

主要表现:违反操作规程、戴安全帽下不系下颌带、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整齐、女工不按要求将长发盘入安全帽内、戴湿手套打开烤箱门等。

心理因素分析:从众心理就是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 从而无法用自己理性和识别能力作出判断的一种心理。在一个群体里, 不规范行为具有传染性。因为没人纠正, 在没出问题的情况下, 大家会自然而然地跟随。新员工往往对自身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对岗位的操作规程缺乏必要了解, 会照老员工“跟样学样”, 因而, 某些不规范行为就成了大家的习惯性动作, 并在群体中被认可。

主要危害:从众心理会影响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群体, 会降低我们对不安全行为的判别能力, 丧失对事故的警惕性, 麻痹大意, 最终造成事故。

放纵心理

主要表现:安全帽下不系下颌带、上循环罐不扶栏杆或身体靠在栏杆上、上班干与工作无关的事、不按规定进行安全观察沟通、应急通道不畅不整改等。

心理因素分析:有些员工明知道同事的行为是不安全行为, 因为缺乏“大安全”意识, 把同事的行为当“个人行为”看待, 怕得罪人, 对他人的不安全行为视而不见。

主要危害: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如果没人指正, 就会认为是“可以做的”, 久而久之, 将不安全的行为养成了习惯再来纠正话就很困难。重要的是, 个别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会使整个团队都处于不安全状态中, 严重时还可能对群体造成伤害。因此, 放纵心理背后隐藏的事故隐患极大。

捷径心理

主要表现:巡回检查不到位、不组织学习应急预案、不按时开展QHS活动、不开展工作安全分析等、不按时参加班前会等。

心理因素分析:一些员工虽然知道操作规程, 但由于按规程做需要很多时间, 相对“麻烦”, 因此, 就把相关程序当作“多余的手续”减掉。对于该检查的也假检、漏检, 也不开展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走捷径, 省时又省力”。这种工作态度除了人的惰性思想在作祟外, 还掺杂着侥幸心理和冒险心理。

主要危害:走捷径, 就是绕过安全程序, 会导致对危险源和有害因素不能及时全面地识别, 从管理上埋下了安全隐患。

被迫心理

主要表现:不按时参加班前会、上班干与工作无关的事、巡回检查不到位、脱岗、劳动纪律涣散、对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不及时彻底整改等。

心理因素分析:第一种原因是员工本身安全意识淡漠, 自我约束性差, 在有人监督的时候按规程做, 没人监督的时候就我行我素;第二种原因是员工不能正确认识安全的重要性, 有人监督按规程做, 没人监督就敷衍了事;第三种原因则是受外界的影响, 如被开了罚单、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等等, 心不平气不顺, 工作应付了事, 这种心态在大型节日期间表现最明显;第四种原因则可能是员工本身对工作无热情, 缺乏工作的主动性。

主要危害:有被迫心理的员工表现出来的都是消极怠工、得过且过、工作质量差、不按程序做事, 最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疲劳

主要表现为困倦、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判断失误、工作质量差等, 如不按时参加班前会、巡回检查不到位、脱岗、劳动纪律涣散等等。

心理因素分析: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 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从本质上讲, 疲劳是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保护机制。疲劳通常分为一般原因和心理原因两种。一般原因主要有睡眠不足、连续作业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单调乏味或重复性工作、由于疾病体力下降、作业条件不利等;心理原因主要有生产热情低、过度紧张、拘束、家庭不和、生产责任过大、处罚过重等等。所有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员工生理和心理疲劳。

主要危害:作业疲劳会使员工产生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和精神症状, 其结果必然影响员工的作业可靠性, 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增加, 严重时会造成判断失误, 最终引发事故。

控制对策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是构成事故的重要因素。其中, 物和环境相对较稳定, 而人是最活跃的。人是操作物、改变环境的主体, 因而“人”往往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 安全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人的身上, 找出产生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因素的原因, 从管理上、制度上找到解决的办法, 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提高人的安全意识, 提高生产者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及安全防护技能, 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笔者在到现场了解录井员工的意愿和需求, 并结合工作实践的基础上, 制定了以下几个对策, 以供读者参考: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 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大量应用到现场生产实践中, 为我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或避免事故做出了贡献, 对于录井专业来说, 综合录井仪就是其中之一。

综合录井仪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 其能实现24 h实时全面监测钻井液体积、密度、温度、电阻率、流量、烃类气体、硫化氢、二氧化碳等30多个参数, 由此而衍生的计算参数多达上百个, 实现了实时监测、实时分析、实时报警、实时打印、实时传输等多种功能。

现实中, 虽然很多录井现场采用了综合录井仪进行采集、分析, 但以前靠人工分析、记录的工作方式依然保留着, 产生人工与仪器两套分析记录资料并存的现象, 先进科技的应用不但没有给员工带来便捷、减轻劳动强度, 反而使员工“不堪重负”。由于综合录井仪是24h不间断工作, 而且有打印资料、有数据库, 因此, 再用手工抄写一遍, 被很多员工视为“无效劳动”。

另外, 还有一个普遍让员工感到不满的监测方式, 就是在循环罐上“坐岗”。由于钻井工艺的发展, 钻井液中的添加剂越来越多, 使钻井液产生刺鼻的气味, 其中许多添加剂还对人体有害。随着井的加深, 返出的钻井液温度也越来越高, 有的高达90℃, 循环罐上刺鼻难闻, 因此, 每当“坐岗”, 员工都要长时间处在潮湿、闷热, 且具有噪声、有害物质的环境中, 往往导致员工的大脑反应能力降低, 注意力涣散, 心境不佳, 易发生人为差错。

多年的实践证明, 综合录井仪等现代科技的运用, 为我们及时预测和预报溢流提供了可靠手段, 大幅度减少或避免了因井喷失控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企业完全可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充分发挥综合录井仪等现代科技优势, 给员工创造一种轻松、健康的工作环境,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避免员工因对长期“无效劳动”而产生的抵触、懈怠等不利情绪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也为促进现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提倡正向激励培养安全行为

由于侥幸心理、捷径心理的存在, 要让所有人严守标准, 就必须实行有效的监管。但什么样的监管方式最有效却是值得安全管理人员深入探讨的课题。

近年来, 很多单位对现场安全实行了“严抓严管”, 每一个不安全行为, 不管轻重, 一罚了事。罚的目的是惩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让员工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规则。治理违章, 保障安全, 对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监管是必须的, 但在执行过程中简单粗暴的管理, 一味地开罚单, 这种消极的处理方式, 只会伤害员工的自信心, 增加员工的挫折感。任何挫折都是不利的, 不但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而且常常给员工带来心理伤害、甚至心理疾患。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下, 员工即使认罚了, 也是口服心不服, 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 形成“今天整改, 明天又犯”的循环怪圈, 因此, “一罚了事”的纠违效果不理想也就不奇怪了。

随着HSE体系建设的推进, 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安全观察与沟通”这个工具进行工作, 在发现员工不安全行为时, 采取观察、表扬、讨论、沟通、启发、感谢的方式与员工平等地对话。例如, 可以通过“表扬三明治”, 即“表扬—批评—表扬”的工作方式。在发现不安全行为时, 除了指出其错误, 也对操作中安全的部分予以表扬, 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管理者与员工平等的对话, 褒贬结合, 还可以显示出管理者对员工的尊重, 能让员工放下戒心、建立信任、接受指正, 同时又能给员工缓解心理压力的机会, 避免因压力过高而产生的心理疲劳。

规范人员行为预防事故发生

从众心理和冒险心理的普遍存在表现出安全氛围的缺失。企业应通过开展各种培训让员工熟知法律法规、规程。通过定期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 让他们知道什么事该干、什么事不该干, 清楚不按规程操作的风险, 杜绝冒险心理, 自我规范行为和习惯。再有就是要抓住重点人群, 如新员工、执行力差的老员工,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可以实行传、帮、带, 并通过再教育纠正容易发生危险的行为和习惯。同时, 在生产过程中, 应加强应急演练, 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另外, 还应教会员工熟练运用个人安全行动计划、作业前安全会、安全经验分享、工作安全分析、作业许可、变更管理、安全观察沟通等工具控制或削减身边的风险。

通过培训、宣传等手段传播企业安全文化, 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大安全”安全氛围,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被迫心理、放纵心理、冒险心理, 预防事故的发生。

缓解员工心理压力培养员工积极健康的心态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 要激发人的工作动机, 就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人的需要, 只有不断地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才能有效地激发人的内在动机, 引起自觉行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承受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压力过大会引起很多消极反应, 比如疲劳、沮丧, 记忆力、创造力下降。随着压力水平的不断升高, 员工会进入“疲劳阶段”, 工作效率会逐步下降, 且常常会感到难以应对压力冲突, 精力会逐步耗竭, 从而埋下事故隐患。

企业管理者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做员工的知心人, 关心员工的生存状况, 了解员工的婚姻、健康状况、家庭状况, 倾听他们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需、所忧, 对于员工呼声较高、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解决, 对于不能解决或不能及时解决的, 要耐心细致地解释, 给以疏导, 避免员工将不良情绪带入工作中。通过培训、沟通等方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安全观, 鼓励他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各种压力, 避免心理疲劳现象的发生。

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 篇10

1内一科,住院病人相对较多,夜班护士(尤其上夜护士在B区执行医嘱,不易听到呼叫声)从而导致患者或家属的不理解,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

整改措施;

1、开通B区呼叫器,有利于值班护士监听。

2、加强值班医护人员的协助精神。相互照应。

3、加强值班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意识。加强夜班巡视。

4、增加夜班值班护士,或请示报告。

2,急诊科对危重病人及疑难病人未进行及时的抢救和诊治,缺乏相关辅助检查,因此导致危重病人失去抢救时机,疑难病人误诊率高,进一步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病员及家属的误解。整改措施;

1、加强病人首诊负责制和急诊科医师职责的学习和落实。

2、加强急诊科医师专业技术人学习,加强责任意识。

3、建立有效的急诊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会诊制度。

4、建立和完善辅助科室的快速检查与急诊报告制度。

5、建立和完善急诊科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和预案。

3,危重及疑难病人转院体系不健全,很多病人到成都后上级医院不接收,导致病人及家属不理解,医务人员尴尬。

整改措施;

1、建立有效的信息体系,2根据病情需要及病员要求,先联系,避免盲目先转,再联系。4入院处经常把病人名字、性别、年龄写错。科室又不能修改。

整改措施;1入院处应严格核对病人的相关信息。

2,入院处放置病人基本信息表,让病人或家属自己填写。

5检验科,1出示的检验报告不规范,2开展的检验项目单一,导致临床业务拓展不开。

3检验结果置疑(临床医师、病人、及消费者)

6,护理工作,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年轻化,以老带新不健全,表现为1基本操作差,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2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3液体配制和加液不规范。整改措施;

1、加强三基三严培训,2、强化护理核心制度学习,3、严格执行医嘱,特殊用药和贵重药品,应随配随加,并向病人或家属有所交代。如上下组液体有配伍禁忌或化学反应时,应对前组液体输完后,输液器进行冲洗或更换输液器。

建议;夜班新收病人,如病情需要应做皮试,以保证病人的及时救治,同时又防止抗生素的乱用。

7培训工作,参加人员少,职工积极性不高。

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考核,对代签者重处。

2,培训对象明确,尤其是副高级以下人员有相应的规定(奖惩)并拿入院部年终考核及学分认定。

3对未参加者必须有书面说明,经科主任或护士长签字认可备案。

违章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 篇11

排查及整改方案的工作汇报

X卫生局:

应你局相关文件工作要求,我院院领导组织相关科室认真排查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现将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积极排除手术室、ICU、血透中心火灾隐患:

1、手术室、ICU、血透中心根据各自科室实际情况,制定

了各自科室的火灾应急预案。

2、相关科室已举按照应急预案流程举行应急演练。

3、多部门合作,医疗、后勤等相关科室提供协助。

二、对甲流突发疫情的防控

1、全院动员,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2、采购应急药品及物资;

3、增设应急病床;

4、开设发热门诊;

5、肺病科、感染科、儿科医务人员随时做好应急救援准

备;

6、儿科门诊增加出诊医师;

7、举行甲流应急演练。

三、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的应急措施

1、建立重大交通事故分级上报制度;

2、开展急救人员培训:心肺复苏、现场急救、气管插管

等培训。

3、实行急诊双班制;

4、设置重大交通事故救援绿色通道及分级救治制度;

5、完善应急物资的储备

违章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 篇12

统计表明, 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Heinrich 在研究了75 000例事故后发现, 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1];Tallberg 在研究了芬兰1985—1990年的事故后发现84%~94%的事故是由人的失误造成的[2];Williamson在研究了澳大利亚1982—1984年的事故后也称91%的事故原因是人为原因[3];Lutness甚至称95%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因素引起[4]。我国煤矿中, 违章行为同样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97.67%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5]。

广义的违章行为应该包括违章操作、违章决策和违章指挥。有意识违章行为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方面, 由于其行为人在违章行为发生的过程中, 具有主观故意性, 同时具有隐蔽性, 因此, 往往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是企业安全监督管理的难点之一。

1 违章行为的心理动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违章行为的心理动力

如果把煤矿看成一个心理生活空间, 把个体和环境看成一个个区域, 就会发现违章行为的实质是个体在禁止区域产生了位移, 而产生这种位移的力就是违章行为的心理动力[6]。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个体在违章时进行了判断, 判断主要集中在违章时带来的酬赏和惩罚及其实现概率上。可以看出, 违章者的违章行为是一个过程, 在此过程中经过了思维、判断和决策, 最后完成了行动。那么个体是如何做出判断的呢?社会交换理论 (social exchange) 认为, 社会交换是人类社会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7]。美国社会学家Homans认为[8]:① 人与人交往时总是试图得到一些好处;② 人并非总是理性的, 但在社会交往中的确要核算成本与收益;③ 人们在交换中不仅追求物质目标, 同时也交换非物质的东西如感情与服务;在任何情景中, 机体都将产生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个体在选择行为的时候, 会估计不同行为的利益及代价, 会以最低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Edwards的预期价值论认为, 人们在决策的时候, 以对下列2项因素所作的判断结果为基础:① 某一决策多种可能后果的价值;② 某一决策后果实现的概率。

根据以上理论对违章行为作出推断:违章行为是个体行为, 亦是社会交往中的行为, 违章者在实施违章前, 会对可能出现的后果及后果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会对违章带来的收益 (酬赏) 和惩罚及其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会以行动的主观代价作为抉择依据, 即主观认为代价相对小的行动被采取。因此, 可以得出违章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力公式:

N=∑RP1-∑BP2 (1)

式中:N为违章心理动力;R 为个体期望带来的酬赏;B 为个体可能带来的惩罚;P1为违章行为可能带来的酬赏的概率;P2为个体遭受惩罚的概率。

违章心理动力是违章行为带来的酬赏之和与可能带来的惩罚之和的差。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 个体在考虑酬赏和惩罚时, 并不是简单的叠加, 而是有所偏好。根据诺贝尔奖获得者Chainman与 kversky的前景理论[9], 引入决策权重的概念, 因为违章行为也是一种风险决策的结果, 个体也会对各种酬赏和各种惩罚赋予决策权重。因此, 把式 (1) 修改为

N=∑ (P1) -∑ (P2) (2)

式中:π (P1) 是个体对违章酬赏赋予的决策权重;π (P2) 是个体对违章惩罚赋予的决策权重。

从式 (2) 可以看出:① 个体违章是因为有违章动力的存在, 违章势愈大, 个体发生违章的可能性愈大;② 个体违章是因为违章可以带来酬赏, 个体期望的违章带来的酬赏越大, 越容易违章;③ 个体期望的违章可能带来的惩罚越严重越不易违章;④ 个体赋予酬赏权重越大越易违章;⑤ 个体赋予惩罚的权重越大, 越不易违章。

1.2 决定心理动力大小的因素

从式 (2) 可以看出, 决定心理动力大小的因素有3个:酬赏、惩罚和决策权重。

1.2.1 酬赏

酬赏是指个体从社会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如被爱的感觉、得到经济上的援助、获得快感、解除疲劳、获得时间等。事物对人是否有酬赏作用因人而定。通过调研分析, 发现煤矿工人违章行为可以得到如下酬赏:① 金钱;② 心理满足感或幸福感以及情绪释放后带来的快感;③ 时间与力气的节省, 疲劳的恢复等;④ 便利;⑤ 关爱、表扬、奖赏。

1.2.2 惩罚

惩罚是指个体违章时带来的成本, 有如下几种:① 死亡;② 伤害, 指个体的身体受到重伤和轻伤;③ 处罚, 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罚金、批评、责骂等;④ 心理上的痛苦, 如后悔、歉疚不安、自责等。

1.2.3 决策权重

决策权重是指个体赋予酬赏或惩罚的期望值, 是主观概率Pi的函数。该值会因人、事、时间、环境而异。调查发现, 煤矿个体给决策权重赋值时, 不是一个平均数, 常常是0或1, 而且, 常常给酬赏的权重赋予1, 而给惩罚的权重赋予0。亦即, 个体的当次违章行为不会带来惩罚。给当次违章行为的惩罚决策权重赋予0值是个体违章的根本原因。

2 违章行为的外化过程

2.1 从违章心理到违章到违章行为的外化

并不是所有具有违章动力的个体都会违章。个体产生的一种违章动力, 实质上只是一种心理意识, 即个体有了违章势。经研究发现, 人们在违章行为实施前, 就有了违章意识。这种意识往往是隐蔽的、不易察觉的, 要转化为违章行为, 要有一个外化过程。所谓外化, 是指主观的内部的心理活动向外部活动形成的转化, 这种外部活动形式既可以表现为语言, 也可以表现为行为, 也就是说个体的言行是外化的表现形式, 个体的心理活动只有借助于外化过程才能得以实现;同时, 外化使个体的心理活动有实践价值。违章心理的外化过程也就是违章行为的形成实施过程。

在外化前, 违章心理只是心理而已, 不能形成行为。这是因为存在一种反违章力, 与违章心理动力保持一种平衡, 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 就会出现违章。在心理生活空间中, 这种反违章力实际上就是一种边界阻力, 可以认为这时违章条件不具备。这种阻力可以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时间或火候不到, 比如个体处在一个和违章行为不相联的区域, 他会等到过完不相联区域才开始违章。

2) 有他人尤其是监管人员在场。监管人员既能增大边界的阻力, 又能减少个体的违章动力, 从而抑制个体违章。

3) 工作场所或机器设备的限制。工作场所和机器设备都表现为边界地带的特性。井下巷道壁、巷道密闭、机器设备的隔离设施、机器设备的冗余系统等都是个体违章的限制性因素。

2.2 违章心理活动向违章行为外化的条件与特点

2.2.1 外化的条件

通过研究发现, 煤矿个体违章心理外化主要有2个条件:一是当煤矿管理出现漏洞时, 二是在新的环境产生时。

1) 当煤矿管理出现漏洞时。

违章动力一旦形成, 个体总想把这种力释放出来。当外部约束减少时, 即反违章力小于心理动力时, 它就会释放出来。可见, 外部阻力是外因, 心理动力才是根本原因。

2) 当外部环境产生时。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托尔曼 (1886—1959) 在对行为的发生机理的研究中, 提出了S—O—R模式, S代表刺激, R代表行为, O代表中间变量。其中, 至少有2类中

间变量对行为有所帮助, 一类是需要变量, 另一类是认识变量。需要变量相当于动机, 认识变量包括对象、知觉、再认识、运动和技巧等。而新的环境会带来新的刺激, 新的刺激会使个体产生新的认知、新的需要, 从而产生新的违章心理动力, 打破原来的平衡, 进而产生新的违章行为。

2.2.2 违章心理活动外化过程的特点

1) 违章行为外化过程有渐进性。

对违章者进行研究发现, 部分个体违章心理活动已存在很久, 自己也在同自己反复作斗争, 斗争的结果是发生了违章行为, 这是一种隐性演化过程。正是这种渐进性的隐性演化过程, 为防治违章提供了机会。

2) 违章行为的外化过程同时又具有突发性。

研究同时发现, 有些违章者, 事前并不存在违章心理动力, 却在短暂的时间内发生了违章行为, 这说明其外化过程有突发性。突发性有以下表征:冲动性、即时性和偶然性。这可解释为在个体突然处于一个新的环境 (区域) 时, 新的刺激出现, 违章者的心理违章动力会突然增大, 个体会突然违章。

3 结论

1) 个体违章是因为有违章心理动力的存在, 其值越大, 个体发生违章的可能性越大。

2) 个体对酬赏和惩罚赋予的决策权重不是一个平均值, 常常是0或1, 对酬赏常常赋1, 对惩罚常常赋0, 这是违章的根本原因。

3) 仅有违章心理动力是不能形成违章行为的, 违章心理动力只有外化才能形成外显行为。其外化过程具有渐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Heinrich, H.W..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M].McGraw-hill, inc., Yew York, 1931.

[2]Thaler R.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J].Marketing Science, 1985, 4 (3) :199-214.

[3]Williamson, A.M..Feyer.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safety climate[J].the roale of safety perceptions andstudies safety science, 1997 (25) :15-27.

[4]Lutness, J..Measuring up:assessing safety with climate surveys[J].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1987, 56:20-26.

[5]陈红, 祁慧, 谭慧.基于特征源与环境特征的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 (9) :33-38.

[6]禹东方, 张瑞新, 梅晓仁.生产违章行为心理原因的拓扑分析研究[J].采矿技术, 2005 (1) :39-40.

[7]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8]Homans G C.Social behaviour as exchange[J].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 1958, 63:597-606.

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篇13

一、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1 查单位领导安全第一的思想和对安全生产重视情况; 1.2 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落实情况; 1.3 查施工现场(生产场所)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使用情况; 1.4 查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是否做到内容完善、记录清楚、数据准确、资料管理规范;

1.5 查事故隐患整改或事故处理情况。2.安全检查的方法和时间规定 2.1 日常检查:

2.1.1公司每季度对各基层单位、相关场所或项目部安全检查一次;各基层单位职能部门每月对在建工程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一次,对工程项目部并进行安全生产考核评分一次;公司综合管理考评小组每季度对各工程处和项目进行一次目标管理考核,季度考核成绩作为年终综合考核评先的依据。

2.1.2工程项目部每周对本单位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一次(每月四次),并按照JGJ59-99标准或市政行业评分标准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分,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落实情况每月自评一次。

2.1.3作业班组(包括民建队)做到每天工作完毕清理场地,做好班前安全活动记录,对职工(民工)宿舍、伙房和使用的电动机具每天都要进行检查。施工现场安全员必须做好安全日志和资料管理;现场电工必须每天做好施工用电巡视记录,及时解决电气方面发生的不安全现象,确保安全用电。

2.2专业性检查:根据设备、安全设施的使用周期,特种技术和材料的特殊要求进行。还根据季节施工特点进行专门检查,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技术人员实施。

2.3综合性检查:由公司分管安全领导及公司安委会成员参加,全年进行2-4次综合性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的生产、生活场所的安全管理、现场防护、防火、防盗、防爆、防暑、防冻、饮食卫生、文明管理、隐患整改和事故处理等。

2.4各级各种安全检查,必须有详细记录。对查出的问题或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定人、定期进行整改。对于重大隐患要立案并指定专人负责整改,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不能及时整改的必须先采取紧急措施加强防护,对有直接危害人身安全的隐患,要停止生产立即整改,同时报告领导,防止发生意外。重大隐患整改后,要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再恢复生产,并进行消案。

一、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1.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减少或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必须要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在最短的期限内,组织人力、财力进行隐患整改。

2.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做到定人、定责、定时间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必须经主管部门复查,确认隐患彻底排除,签字回执方为认可。

违章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 篇14

为了贯彻国家的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做好交通系统“隐患治理”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巩固和提高我司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实现我司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深入排查治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事故隐患,认真落实交通部提出的“两项达标”,做到“四项严禁”,建立和完善“五项制度”要求,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建设,以治理安全隐患为重点,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长效机制。

二、隐患排查治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四)《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则

按照“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总体要求,坚持统一部署与分级实施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短期治理与长期规范相结合,对漳浦朝阳隧道建设项目全面覆盖,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留后患。

四、排查治理范围和检查类型

排查治理范围:

漳浦朝阳隧道工程的全部施工活动。检查类型: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周期根据我合同段实际情况,确定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安全大检查。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每月采取个别的、日常的巡视方式来对现场施工(生产)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预防检查、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消除,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项目部领导、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等不定期下工地检查,并形成记录。○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

由于节假日前后,职工注意力在芝节上,容易发生事故,因而应在节假日前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

○4专业(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对某个专业(项)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性安全问题进行的单项定性或定量检查。如对危险较大的在用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管理性或监督性定量检测检验则属专业(项)安全检查。专业(项)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通过检查,发现潜在问题,研究整改对策,及时消除隐患,进行技术改造。我司每月应各做一次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专项检查。

○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由主管部门对下属各工区进行的全面综合性检查,每月检查一次,内容涵盖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环境保护、交通保畅等。

五、排查治理内容

1、制度措施制定与落实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2、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和使用情况;

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与落实情况;

4、设计文件中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技术措施制定及落实情况;

5、对风险性较大工程风险评估及施工专项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

6、施工设备、机具检测检验情况,电气设备、特种设备等的运行记录和检测记录;

7、施工现场(临时便道、拌合预制厂等)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情况;

8、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9、施工企业“三类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是否达100%;

10、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满足工程施工各类事故的应急抢救,应急设备是否合格;

11、隧道工程坍塌、涌水突泥等事故隐患防范情况,有无齐全的进洞施工人员记录;

12、高边坡工程、支挡工程坍塌、高处坠落等事故隐患防范情况;

13、边通车边施工的工程、交叉施工的工程等衍生事故隐患防范情况;

14、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和爆破工程引发的事故隐患防范;

15施工临时用电、生活用火(气)使用不当引发一事故隐患防范情况;

六、排查治理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结合起来,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是与日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结合起来,完善应急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三是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结合起来,联合各职能部门开展抽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与强化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加大和落实安全投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本质安全度。

七、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

按照公司有关规定,项目部对分管领域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实行排查整改和上报责任制。

1、对部门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上报的事故隐患,应及时按规定进行查实,并认真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及企业进行彻底整改。

2、项目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尤其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监管。

3、项目部对重大隐患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临时安全措施,并立即上报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负责协调解决;项目不能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随时上报公司负责人,召开领导办公会研究解决措施;公司无法协调

解决的,立即向厅或政府报告。

4、项目部要寻立健全事故隐患,将群众举报、检查发现、上报等各类事故隐患的发现、隐患具体情况、采取的措施、监管责任人、整改结果、复查时间等逐条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将分管领域危险源数量、类型、所在单位、具体位置和部位、危险程度、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监控措施、管理责任人、监控责任人、检查时间、减产情况等详细登记、记录。

5、办公室对事故隐患进行定期汇总向项目领导汇报,并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督查。

6、对事故隐患未履行职责,不认真监管或未按规定上报的各类隐患,发生问题,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及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深刻认识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项目部领导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做到各个环节责任到人,凡是由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认真、疏漏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落实到位,造成严重后果或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结合项目建设工程情况,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公布隐患举报电话,强化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加强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及极端天气多发季节的值班和检查,及时沟通和掌握安全隐患治理活动进展和动态趋势,推动阶段工作任务的开展实施。

违章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 篇15

一、违章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

1. 侥幸心理。

是指行为者明知故犯, 认为“事故不可能就刚好发生在我身上, 即使违规也不会造成伤害, ”, 长此以往, 这类违章行为就演变成为一种“工作经验”, 从而恶性循环, 影响其他新人员。

2. 取巧心理。

是指行为者嫌麻烦、图省事, 往往出现不按作业程序, 擅自省略程序环节, 如在登高作业时总认为不是很高, 而且时间很短, 系安全带等很麻烦。

3. 逐利心理。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 盲目加快作业进度, 我曾经见到某钻井队为了加快钻井速度, 节约成本, 就改变泥浆性能采用清水钻进, 虽未发生事故, 但该行为严重违反规程、标准,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4. 帮忙心理。

指行为者出于好心主动帮助其他同事, 进行非自己岗位职责的工作, 例如开关推不到位、某设备配件更换不下来等现象, 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 帮忙者往往障于情面或表现欲望, 就有可能在不了解设备状况或失去监护的情况下, 盲目帮忙去操作, 此行为极容易造成事故。表现较为突出的是新来人员或实习人员, 为了给领导和其他人员留下好印象而“任劳任怨”, 不了解现场实际, 不懂得自我防护便动手作业, 此类事件在现场较为普遍。

5. 好奇心理。

是指行为者因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而乱摸乱动, 造成设备故障或人员伤害。尤其是:井队新员工、实习生对一些设备、工艺不了解, 好奇心强, 往往在没人监管的情况下查看, 甚至动手, 曾经有单位发生过新人员乱动设备引起事故案例。

二、环境因素对习惯性违章的影响

1. 设备陈旧, 作业条件落后。

现场使用的有些设备陈旧及使用的工具落后, 设备设计理念陈旧, 不符合安全、高效、方便、宜人的设计要求, 是引发人员违章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 有些企业未配备足够的、机械化器具代替人工, 在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

2. 作业环境不适。

作业环境不适也是引发违章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工作现场脏乱差, 噪音、高温、潮湿等因素使作业人员难以忍受, 导致员工心情烦躁不佳。同样作业场地受限, 导致无法按规程作业以及人员站位等带来风险, 引发事故。

3. 生产管理缺陷。

生产管理缺陷是产生违章的因素之一, 系统安全理论特别强调“管理”的作用, 认为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 具体表现为:

(1) 安全管理缺陷。由于管理制度、直线责任、属地责任未落实等导致员工在作业时无章可依, 或者设备更新、技术改进而仍使用原有作业程序导致事故发生。

(2) 生产管理不当。一方面, 生产组织缺陷, 如:施工方案存在缺陷;风险识别不全;人员技能达不到要求;设备性能达不到要求;自然环境达不到要求。过程监控缺陷:、未落实带班制度;未落实检查制度;设备有缺陷未及时修理;许可签字未对措施落实进行核实;未对相关作业进行验收。

三、习惯性违章行为在现场的典型表现及分析

经过在钻井现场的日常检查及观察发现, 习惯性违章行为主要表现有:

(1) 进入作业场所未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品。

(2) 攀爬、登高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或上下台阶不扶扶手。

(3) 选用工具不当, 随意放置和丢弃工具, 忽视工具维护保养。

(4) 使用完风动绞车时不能马上断掉气源。

(5) 驾驶时不系安全带或接打手机, 超速等。

(6) 封闭或阻塞安全通道。

(7) 进入有限空间或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空间作业前未按规定进行检测。

这些情况在国内、国外钻井现场普遍存在。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

(1) 安全意识还未深入人心, 侥幸、无所谓心理较为严重;

(2) 岗位责任不落实, 存在“能拖就拖、任务留给下一班”心理。

(3) 人员操作规程、熟练程度欠缺;

(4) 管理方培训不够或培训效果差;

(5) 监督、处罚环节薄弱, 往往碍于人情世故, 只是现场纠正而并无其他处罚措施, 从而导致违章继续成为习惯。

四、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的防范措施

1. 规范设备操作、工艺流程标准化, 努力提高作业人员操作技能。

人员的操作技能是保证行为安全的前提, 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也就避免了违章行为的出现。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建立全面的、系统的设备设施操作标准以及工艺技术标准等, 避免员工在作业时无章可循, 凭经验作业, 规范人的正确行为, 也就减少了习惯性的违章行为的发生。

2. 注重风险识别及安全防护技能的培养

人不是生来就能认识风险, 控制风险, 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工艺提升, 以往的工作思路及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工艺安全要求, 对人的风险识别能力及安全防护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企业及时对员工进行风险提示, 逐步培养员工自我识别风险能力。同时企业也要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培训员工正确应用, 进而提升防护技能, 以人的行为安全控制风险, 避免风险, 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3. 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力量。

目前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还处在“要我安全”阶段, 强化生产一线的安全监督工作也是各个公司采取的主要手段, 是阻止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的一道重要防线。培养、配备专业的懂安全管理、有现场工作经验的专职监督人员十分必要, 负责现场安全监督工作, 使企业制度、规范得到很好落实。

另一方面, 监管分离或分而不离的监管模式给安全监督工作扣上了隐形紧箍咒, 同采用异体监督模式的公司比较, 其劣势较为明显, 安全成果亦大打折扣。积极探索、实行监管分离管理模式, 避免分而不离或分而不全离的弊端, 真正发挥监督效力。

4. 重视正面引导, 培育员工安全行为养成

根据人的“看别人的问题容易, 发现自己的问题难”的心理因素, 积极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活动, 引导员工辨别自身违章行为, 积极发现周围人员的违章行为, 通过开展STOP卡评优, 安全明星评选, 安全绩效考核等方式正面激励员工珍惜生命、重视安全, 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灌输“我的安全我负责, 你的安全我有责“的理念, 营造人人讲安全的氛围。机关部门人员巡井检查, 根据直线责任展开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安全观察与沟通活动, 通过有感领导的落实, 引导帮促机组提升安全观察与沟通的数量和质量, 培育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

5. 做好安全经验分享, 用实实在在的血的教训提高思想认识。

习惯性违章根本上是自身麻痹、不在乎心理所致。开展安全经验分享, 特别是分享本行业, 本公司或员工自己经历和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 其教育意义更大, 让员工明白事故不是故事, 举一反三, 自我反省, 剖析自己是否也存在相同的或类似的违章行为, 在血的教训面前警示自我, 进而提高意识, 规范行为, 消除事故潜在隐患。

6. 采取多项举措, 培育特色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一二年靠运气, 三五年靠管理, 长治久安靠文化, 只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通过各种形式建设安全文化, 实现安全管理与文化的有效融合, 利用人的情感因素, 将个人安全与家庭幸福相结合, 通过家人留言等形式使员工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和睦。安全文化建设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落点。

总结

尽管随着各级管理层对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自身安全的逐步重视, 现场安全工作有了显著提高, 但人的不安全行为仍然存在, 习惯性违章根深蒂固, 杜绝习惯性违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 这是一项“持久战”, 只有正确的分析出违章行为产生的各种原因, 对症下药, 才能从源头上得到治理, 逐步完成“要我安全”阶段, 进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最终实现“我要安全”。

摘要:石油钻井作业是一个复杂、高危的行业, 在生产过程中,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两个直接原因。大量事故教训及统计分析认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主要因素, 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心理、工作环境等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习惯性违章行为产生原因分析, 结合工作中发现的几大习惯性违章行为具体表现, 针对性的提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措施。

上一篇:暑期集训讲话稿下一篇:模具设计助理的简历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