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精选5篇)

中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 篇1

中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1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我国位于 东半球,北 球;在 亚欧 大陆的 东部,太平洋的 西 岸。我国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共 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 俄罗斯。(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行政区划分 省、县、乡 三级。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 23 省,5 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 黑河 和 腾冲 一线为界,东 多 西 少。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西北、西南 和 东北 地区。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泼水节 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 朝鲜族,锅庄舞 藏族我国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形特点 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 祁连山 —— 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 —— 太行山 —— 巫山 ——雪峰山

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温度带划分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 —— 阴山 —— 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 的特点是 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 水旱 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 寒潮 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 大,汛期 长,原因在于降水 多,雨季 长。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 每一寸土地,切实 保护 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 多 西 少,南 丰 北 缺 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 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

24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 先行官 ”,农业是“ 基础 ”工业是“ 主导 ”

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 铁路运输 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 哈大 线。

26我国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东部季风区,又以 秦岭 —— 淮河 一线为界,分为北方 旱 田区和南方 水 田区

27我国四大牧区主要有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28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 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西部非季风区)三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林区(横断山区),东南林区(人工林)

29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是 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和 珠江三角洲 基地。(辽中南: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0我国最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是 北京中关村。大连计划发展成为中国的“班加罗尔”(班加罗尔是 印度 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以下我国部分之最

31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最高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青海湖

中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2

巧记地理知识15法

学习地理需要记忆许多知识,这里有知识巧记15法供参考。

一、谐音记忆法。

运用该法可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经过总结抽象编成顺口 溜、趣味语言好学易记。如地壳的物质组成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元素,可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二、精编提纲法。

地理课内容多而复杂,要想全部记忆不可能也不必要。精编 提纲,就是把教材内容归类,列出重点,把需要记忆的知识尽量集中,使内容系统有条理,而且概括,方便记忆。

三、单字记忆法。

就是通过减少记忆语言数量从而达到易记目的,把一长串地 理语言简成一些单字便于记忆。如:我国 200mm 等降水量线为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一线,可记为:张、兰、拉、喜一线;农业商品率高的国家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荷兰、丹麦,可记忆为美、加、澳、法。新、荷、丹等。

四、歌诀记忆法。

就是把一些地理事物等编成歌诀,帮助记忆。这样节奏感强,便于背诵。例如,我国的主要煤矿可编成以下歌诀:鸡西鹤岗平顶山,阜新峰峰和开滦,太原大同阳泉煤,淮北徐州加西山。

五、类似联想记忆法。

有些地理事物之间在性质、成因、规律等方面有类似之 处。通过类似联想有助于发现地理事物的共性,强化记忆。例如,里海与日本的面 积大约均为 37万平方千米。又如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内的自然带均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六、游戏记忆法。

有的地理知识可以适合做游戏,可通过此法帮助记忆,寓学 于乐。例如复习长江、黄河时,学生可分为两大组,分别代表长江和黄河;每大组再分为三小组,分别代表上。中、下游。这样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根据有关内容,开展答题接力游戏。

七、关系联想记忆法。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从属、并列等关系增强知识 记忆的方法。如因果关系:地球自转一地转偏向力一盛行风向一洋流的流向;从属关系:总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并列关系:风化作用一侵蚀作用一搬运 作用一沉积作用一团结成岩作用。

八、综合记忆法。把零散的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进行组合。概括,把它们联系 起来进行综合记忆。如夏季风及雨带的推移可归纳为具有“三停两跳”来加以记忆:5月停在南岭,6 月跳到长江中下游,停留 1 个月左右,7~8 月跳到华北、东北。

九、直观形象法。就是对地理事物的特点、特征,利用现有或自制模型、图片,帮助记忆。例如,利用地球仪可以便于理解记忆经纬度的划分;利用《中国政区图》便于记忆各省市区的位置;利用沙土堆成的山地模型,便于理解记忆山地的地貌类 型与等高线。另外,还可借助别的事物来加深记忆。例如,在复习亚洲时,可以借助左手,使手背向上弯曲,按地图的方位放好,拇指表示阿拉伯半岛、食指表示印 度半岛,中指表示中南半岛,无名指表示朝鲜半岛,小指表示堪察加半岛。这样,亚洲的几大半岛和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就完全形象地表示出来了。

十、理解记忆法。

许多地理知识仅靠死记硬背不仅记忆难度大,而且也记不牢 固。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容易记并记得牢。该法就是在弄懂地理原理的基础上来记忆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如:气旋、反气旋的风向。气旋:空气从四周辐合流向 18 中心;反气旋:风从中心流向四周。另外,还应记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这些道理弄懂后,对北半球气旋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就易于 记忆了。

十一、图示记忆法。许多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在记忆中容易混淆,往往会搞错,通过绘图可以帮助记忆。如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当冬季吹东北风时,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则正好相反。

十二、形象特征记忆法。

抓住地理知识的特征进行记忆,是记忆地理数据的好 办法。如吐鲁番盆地最低处在海平面以下 155m,可记成“一五得五”;撒哈拉沙漠 面积 770多万平方千米,可以记成“7 减 7 等于 0”。

十三、设问巩固记忆法。通过设问强记、反复巩固记忆,可刺激大脑神经加速 记忆。但这种记忆属短时强记,容易遗忘,这就需要不断巩固,与遗忘作斗争。其方法可采用不断设问、回忆或练习运用来进行。

十四、压缩与字头记忆法。记忆大篇幅知识时,可“抽筋拔骨”地记住其中关 键词语,回忆时由此提示全部记忆内容。如记忆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可压缩为:西山中原东高地。又如记忆黄河的水文特征又可压缩为:上游流稳水清,中游流急沙大,下游流缓沙沉。当记忆一组知识时,可把每部分的字头(或字尾)抽出并排列起来,编成生动有趣的句子,方便记忆。如我国北方的五大产棉省可记为东(山东)西(山西、陕西)南(河南)北(河北)。

十五、比较异同记忆法。找出地理知识相近部分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从中来 比较,加强记忆。例如,我国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的情况,就可以从成因、分布、构成、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记忆。

总之,只要肯动脑筋,联系地理课的特征,就能够总结出多种多样的巧记妙法,就可以做到记而不忘且生动有趣。另外,既要善记,又要巧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

中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3

中考地理知识点梳理之亚洲地理

地形地势

1.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3.亚洲地面起伏大,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

4.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复杂多样的气候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之外,其他气候类型均有分布。

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

学习方法指导:

1.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

(1)纬度位置:

第一步:说出其南北大致所跨的纬度范围;例:某区域大致位于北纬35度至北纬12度之间。

第二步:说出其所处的主要五带位置;例: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第三步:有重要纬线穿过要加以强调;例: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

(2)半球位置

第一步:说出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例:东西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两条经线相对组成的经线圈。

第二步:说出区域所在的半球,并说明其位于分界线的某个方向。比如大部分位于西经20度以东,所以位于东半球。如果跨两个半球,一定要强调,某条分界线穿过该区域。

(3)海陆位置

第一步:说出其所在更高一级区域内的方位:如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

第二步:说出其四面八方相邻、相望、相连的地理区域名称。如亚洲东临太平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中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4

世界地理知识

世界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4、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5、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世界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8、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9、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0、基-督教(教堂,圣经,耶稣)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中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5

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球体(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麦哲伦环球航行;登高望远;月食;卫星图片)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a、昼夜交替;b、产生地方时差异(例如后半夜起来看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

3、地球的公转周期:一年(约365天)方向:自西向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c)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D)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c、五带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

4、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A: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无指向标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  B:(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5、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6、相对高度:把两个海拔相减。

7、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8、地形部位识别:山顶(画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为高)、山谷(凸高为低)、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盆地

中考古诗词知识梳理(二) 篇2

1[整体解读]

本诗首联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颈联用“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尾联点明酬赠题意,以自勉自励结束。

2[关键字词]

(1)酬:以诗相答;(2)乐天:指白居易;(3)长:振作。

3[情感基调]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全诗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4[典故运用]

(1)“闻笛赋”表现诗人对友人去世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2)“烂柯人”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5[中考链接]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七、《过零丁洋》

1[关键字词]

(1)一经:儒家经典;(2)寥落:荒凉冷落;(3)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4)汗青:特指史册。

2[意境描述]

颔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名句品析]

尾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及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4[疑难阐释]

颈联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5[中考链接]

结合我同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八、《渔家傲·秋思》

1[整体解凑]

本词上阕侧重描写边塞秋色,下阕侧重抒发思乡之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2[疑难阐释]

(1)霜满地:借边塞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既有守边辛苦、思念家乡之情,也有有家难归、功业难成的哀伤,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3[风格特色]

本词笔力雄健,感情沉郁;意境开阔,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

4[词眼点释]

词的上阕写景,以一“异”字统领,其“异”的表现有三:雁去将士留;秋风边声起;落日孤城闭。

5[典故运用]

燕然未勒归无计:此处用典,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6[名句品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将战士思家与报国的矛盾展示得淋漓尽致。“家万里”与“酒一杯”对举,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将士戍边的无奈和对家乡思念的情感。

7[中考链接]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九、《江城子·密州出猎》

1[整体解读]

本词上阙描写了出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杀敌卫国、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2[语言风格]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实属豪放派词篇的典范。最能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

3[典故运用]

(1)看孙郎: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2)遣冯唐: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

(3)射天狼: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词眼点释]

(1)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字,突出词人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3)“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坚信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

5[意境描述]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随从守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疑难阐释]

(1)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2)“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词人以孙权比喻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抱负不凡。

7[中考链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整体解读]

本词上片描述军旅生活,写出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等雄壮场面;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结语“可怜白发生”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全词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2[语言风格]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从词句及气氛可看出本词的语言风格是:豪放、悲壮。

3[关键字词]

(1)八百里:指牛;(2)麾下:指军营里;(3)翻:奏;(4)沙场:战场;(5)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6)天下事: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4[意境描述]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兵士们欢凰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5[名句品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6[疑难阐释]

(1)本词在内容上打破上下片传统写法,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九句为第二部分,全词的点睛之笔是“可怜白发生”一句。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挑灯看剑”和“梦回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7[中考链接]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中考链接参考答案]

六、示例:(1)思想感情: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2)哲理: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七、示例: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八、示例:此句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九、示例: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中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 篇3

常考易混近义词积累

A

爱好 癖好 嗜好 “爱好”作名词时,指对某些事物所具有的浓厚兴趣,如“上网是他的爱好”。作动词时,表示喜爱,如“爱好和平”。“癖好”指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嗜好”多指不良的爱好,都只作名词。

安慰 抚慰 安抚 “安慰”侧重使人安心适意。“抚慰”侧重对人的深切关心。“安抚”侧重使人或事物有着落,感到安稳。“安慰”的对象常常是个体。“抚慰”的对象常常是忧虑或心灵受伤的人。“安抚”的对象多指群体,如“安抚受灾群众”。

安置 安顿 安排 “安置”着重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翱翔 遨游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如“自由翱翔”。“遨游”指漫游、游历,如“遨游太空”“遨游名山大川”。

懊悔 懊恼 “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

把持 操纵 “把持”是独占、独揽位置、权利的意思,含贬义,如“把持朝政”“把持财权”。“操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的意思,如“操纵市场”“幕后操纵”。

包括 包罗 包含 包涵 “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包罗”指包容、包括的事物众多、范围大,如“包罗万象”。“包含”的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是客套话,表示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报怨 抱怨 “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作出反应,如“以德报怨”“以怨报怨”。“抱怨”指心怀不满,向人数落说别人的不对,如“抱怨不已”。

爆发 暴发 爆发:①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突然发生,如“爆发雷鸣般的掌声”“爆发战争”“爆发罢工”。暴发:①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暴发了禽流感”;②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辩白 辩护 辩解 “辩白”重在“白”,指说明事实真相,以消除误会或指责。“辩护”着重于“护”,用事实或理由说明见解或言行的正确或错误不是那么严重,以保护自己或当事人。“辩解”着重于“解”,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C 嘲笑 嗤笑 讥笑 耻笑 “嘲笑”指用言辞笑话对方。“嗤笑”是笑话别人并带有轻视的意味。“讥笑”是用尖刻的话语讥讽嘲笑对方。“耻笑”是鄙视和嘲笑的意思。

充斥 充满 充溢 充斥: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充满:①指填满、布满,如“充满泪水”“欢乐充满会场”;②充分具有,如“充满激情”。“充溢”指充满,洋溢,如“充溢着诗情画意”。

踌躇 犹豫 迟疑 “踌躇”偏重于人的外部表情上的不果断。“犹豫”偏重于人的内心拿不定主意而不果断。“迟疑”偏重于心存疑虑、行动迟缓而表现出的不果断。

处事 处世 “处事”指处理事务,如“他处事不慌不忙”。“处世”指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相处,如“处世低调”。

锤炼 磨炼 锻炼 “锤炼”“磨炼”都指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锤炼”还指反复琢磨使技艺等精练、纯熟。“磨炼”侧重经受艰难困苦使身心发生变化。“锻炼”即锻造、冶炼,比喻通过工作和斗争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还指加强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

D 督促 敦促 “督促”指监督催促,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敦促”指诚恳地催促,多用于外交辞令。

独力 独立 独力: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独立:①单独地站立,如“独立寒秋”;②自主地存在,如“民族独立”;③越级直接隶属于更高级的军队编制,如“独立团”;④不依靠他人,如“独立完成作业”。

度过 渡过 “度过”指经过某段时间,如“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渡过”,由此岸到达彼岸;通过(江、河等);也引申为“渡过难关”等。主要区别:“度过”关涉时间,“渡过”关涉空间。

兑换 对换 “兑换”指用一种货币或实物等价换取另一种货币或实物,如“用二斤白面可以兑换三斤大米”。“对换”指位置互相调换,如“对换工作岗位”。

堕落 腐化 蜕化 “堕落”指思想行为往坏里变,如“自甘堕落”。“腐化”指思想行为变坏(多指过分贪图享乐),如“生活腐化”。“蜕化”指虫类脱皮而变化身态,比喻腐化堕落,如“蜕化变质分子”。

E 遏止 遏制 “遏止”指用力量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指制止、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情绪、事态或某种力量。

恩惠 恩赐 “恩惠”,是名词,指给予或受到的好处。“恩赐”,是动词,古指帝王给臣下的赏赐,现指因怜悯而施舍(多含贬义)。

F 发奋 发愤 “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有为”。“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图强”,也可以写作“发奋图强”。

反应 反映 反应:①机体受到某种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②化学、物理的连锁变化;③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①把客观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②向有关方面报告情况或问题。“反应”是被动的,“反映”是主动的。

仿造 仿照 仿效 “仿造”着重指模仿制造,对象多是具体事物,如:“这些古瓶都是仿造的”。“仿照”指按照已有的方法或模式去做,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仿照办理”。“仿效”即模仿、效仿,如“艺术贵在创新,不能一味仿效别人”。

分辨 分辩 “分辨”指分清、辨明,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如“分辨香花和毒草”。“分辩”指用语言辩白,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如“他这回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

抚养 扶养 赡养 “抚养”兼指监护、教养和供养,一般是长辈对晚辈。“扶养”,广义指因亲属关系而发生的一方对他方承担生活供养义务,狭义指夫妻双方在物质、生活上的互相帮助、照顾。“赡养”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晚辈对长辈在物质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照顾。

赋予 付与 给予 三者都有交给的意思。“赋予”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付与”指交给,如“将货款付与对方”。“赋予”“付与”只带名词性宾语;“给予”还可带动词性宾语,如“给予答复”。

G 干涉 干预 都有“过问”的意思。“干涉”是过问并制止,要求对方顺从,如“干涉内政”“干涉子女婚恋”;“干预”是过问并施加一定的影响,如“干预决策”“干预别人家庭矛盾”。

工夫 功夫 下列义项二者通用:①(占用的)时间,如“白费工(功)夫”;②空闲时间,如“没工(功)夫上街”;③时候,如“我刚参加工作那工(功)夫,师傅手把手教我”。尽管如此,上述情况现在一般写作“工夫”,用“功夫”少见。不同的是:“功夫”还指本领、造诣,如“杜甫的律诗功夫深厚”;又指武术,如“中国功夫”。

沟通 勾通 二者都有通连之义,“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如“沟通感情”。“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如“他与黑社会有勾通”。

果断 决断 武断 三者作动词时,都是作出决定或者判断。“果断”侧重作出决定坚决,不犹豫。“决断”侧重作出决定有魄力,有决定权。“武断”侧重作出判断只凭主观意志,属贬义词。“决断”另有名词用法,“武断”另有形容词用法。

过度 过渡 过度:形容词,指超过了适当的限度,如“过度疲劳”。过渡:①动词,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如“过渡时期”“过渡政府”;②指乘船过江河,如“从武昌过渡到汉口”。

H 涵养 修养 “涵养”着重指在受到冒犯时能宽容大度,控制自己的感情。“修养”指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有过一定的锻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合宜 合意 “合宜”指合适,如“他分管这项工作很合宜”。“合意”指合乎心意,中意,如“他越看越觉得这件工艺品合意”。

洪大 宏大 “洪大”指声音大,如“声音洪大”。“宏大”指规模、计划等巨大、宏伟,如“这部电视剧场面宏大”。

化装 化妆 化装:①指演员修饰外貌,使变得像所扮演的角色;②指从容貌、衣着等方面假扮成另一种人,目的在于欺骗对方,如“他一化装,敌人无法发觉”。化妆:专指用脂粉等修饰容貌,如“她每次出门都要精心化妆”。

汇合 会合 二者都有聚合的意思。汇合:①指水流聚集,交汇,如“潺潺小河汇合成湖泽”;②用于声音、意志、力量等的聚集,如“热血青年奔向延安,汇合成抗日的洪流”。会合:指人或动物聚集到一起,如“会合后继续向前挺进”。

会晤 会面 “会晤”指双方会面,会见,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如“会晤在京的知名人士”。“会面”适用范围广,泛指亲戚、朋友、熟人的见面。

J 激烈 剧烈 猛烈 强烈 “激烈”着重指运动紧张或双方斗争尖锐,达到很高的程度,常形容争论、搏斗等。“剧烈”指急剧变动或刺激厉害,常形容药性、疼痛等。“猛烈”指气势大,来势猛,多指具体的事物,如“炮火猛烈”“风势猛烈”。“强烈”着重指力量大,程度深,对比度高,能形容光线、色彩、对比度等,也能形容欲望、感情,如“要求强烈”“强烈的求知欲”。

技能 机能 技巧 “技能”指人们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教育能提高人的 劳动技能”。“机能”指人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等作用和活动的能力,如“青蛙有一双机能优异的大眼睛”。“技巧”指熟练的技艺,多用于艺术、体育等方面。

检察 检查 监察 检察: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如“对此,司法机关决定立案检察”。检查:①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如“检查身体”;②指查考,如“检查资料”;③指检讨,如“检查错误”。监察: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工作人员,如“中纪委不断派出纪律监察人员,监督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

矫正 校正 教正 三者都有改正之意。不同的是:“矫正”指改正、纠正,主要用于工作、视力、错误等,如“矫正工作中的偏差”。“校正”指校对改正,多用于语言文字或数据等,如“校正错别字”。“教正”是指教改正,是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人看时用的客套话,如“送上拙作一册,请教正”。

聚集 云集 聚积 三者都有聚在一起的意思。“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多指人、力量等,如“聚集优势兵力,打一次歼灭战”。“云集”比喻许多人像云一样从各处投奔而来,聚集在一起,如“人才云集”。“聚积”指一点一滴地凑集,多指实物、资金等,如“多方聚积财物”。

K 考察 考查 “考察”指实地观察调查,如“他们考察了水利工程”。“考查”指用一定标准来检查、衡量,对象是人的行为、活动、思想、学识、技能等,如“考查学业成绩”。

恳切 殷切 “恳切”,表示诚恳而殷切,指上下级、长幼及同志间的真诚希望和要求,如“言辞恳切”。“殷切”,表示深厚而急切,多指组织对成员、长辈对晚辈等,如“殷切地希望”。

克服 克复 “克服”指用精神战胜或抑制,如“克服困难”。“克复”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回来,如“克复失地”。

款待 宽待 宽贷 “款待”指亲切优厚地招待,如“我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受到了盛情款待”。“宽待”指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如“宽待俘虏”。“宽贷”指宽容,饶恕,如“如有再犯,决不宽贷”。

困惑 茫然 “困惑”,形容感到疑难,不知怎么办才好。“茫然”,形容浑然不知或失意的样子,如“问起事情的经过,他一脸茫然”。

L 利害 厉害 “利害”指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关的事”。“厉害”指难以对付或忍受,也指严厉,如“这人可厉害了”“天热得厉害”。

连续 陆续 二者都指事物一个接一个。“连续”指事物的出现不间断。“陆续”指事物的出现前后相继时断时续,如“来宾陆续地到了”。

缭绕 环绕 萦绕 缠绕 缭绕:多指烟雾、声音等回旋飘荡、盘旋上升的状态。环绕:着重围绕的回环形状,多用于具体事物。萦绕:常指某种感情、思绪的萦回盘绕。缠绕:①盘旋着缠在别的物体上;②纠缠,搅扰,如“烦恼缠绕在心头”。

流失 流逝 二者都有失去不复存在的意思,都是动词。“流失”指具体的人或事物的丢失,如“水土流失”“人才流失”。“流逝”指像流水一样消逝,用于抽象的事物,如“流逝的青春岁月”“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

流传 留传 二者都有传下去的意思,是动词。“流传”指事迹、作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来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留传”指具体的物品由先辈保存下来,传给后代,如“这把茶壶是祖上留传下来的”。

M 曼延 蔓延 二者都有向前延伸的意思。“曼”,表示长远的意思;“蔓”,指蔓草。“曼延”,指连绵不断,中性词,如“前面是一条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地向四周扩展,多用于贬义,如“火势正在不断蔓延,情况十分危急”。

漫骂 谩骂 二者都指骂,表贬义,但骂法有所不同。“漫骂”指乱骂,侧重于用诅咒的话伤人,如“她根本不讲礼,闭着眼漫骂不止”。“谩骂”指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如“讥笑与谩骂不是战斗”。

面世 面市 “面世”指新作品或产品与世人见面,如“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面世已有十多年了”。“面市”指产品进入市场,如“这个居民小区新建的二期住宅,将于年底面市”。

名气 名声 名望 “名气”即名声,是褒义词,多用于口头语,如“他在本地已小有名气”。“名声”,名称和声誉,指在社会上流传的对一个人的评价,中性词,如“他不务正业,名声很坏”。“名望”,指好的声誉,褒义词,如“医术好,名望高”。

谋取 牟取 二者都有取得的意思,但适用的范围不同。“谋取”指设法取得,其范围较宽,是中性词,如“谋取职位”。“牟取”专指谋取名利,语意较重,尤指用不正当或非法的手段取得金钱,是贬义词,如“牟取暴利”。

N 拟订 拟定 二者都有写出一种规划方案的文本的意思,但表示的文本的性质不同。“拟订”指初步草拟,属于初步意见,以后还要修改,如“拟订计划”。“拟定”含有完稿、定下来的意思,如“拟定远景规划”“拟定了侦破案件的具体方案”。

捏造 伪造 假造 捏造:假造不存在的事实、证据等,如“捏造罪名”。伪造:指为掩盖真相或谋取利益而暗中仿照真东西造出假东西,如“伪造证件”“伪造学历”。假造:①模仿真的造假的,义同“伪造”;②为掩盖真相而造假,如“假造账本”“假造犯罪现场”。

P 排除 排斥 排挤 “排除”指除掉,消除,是中性词,可用于具体的人或事,如“排除污水”;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如“排除险情”。“排斥”是使人或事物离开自己,用于人或组织时,是贬义词,如“排斥异己”。“排挤”是凭借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是贬义词,如“抬高自己,排挤他人”。

培育 培养 培植 三者都有养育的意思。“培育”多用于生物,尤其是幼小生物;“培养”多用于人,常指培养人才、优良品德、良好习惯;“培植”指栽种并细心管理,多用于植物,用于指人时有扶植使壮大的意思,含贬义,如“培植亲信”。

披露 透露 披露:①公布,发表,如“披露会谈内容”;②表露,如“披露肝胆”。透露:指泄露或有意显露消息、意思等,如“透露风声”。

品位 品味 二者读音相同,但词性和意义有不同。品位:名词,指人或事物的品质、价值,如“作家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才能写出高品位的作品”。品味:①动词,指品尝、欣赏,如“这篇散文语言隽永,值得仔细品味”;②名词,品质和风味,如“这里的农家菜品味很不错”。

破除 解除 废除 “破除”指打破、除掉原来被人看重或信仰的事物,如“破除面子观念”。“解除”指去掉附加于人身心的精神压力、思想顾虑或职务,如“解除顾虑”。“废除”的对象多是不合理的或过时的制度、法令、规章等,如“废除不平等条约”。

Q

启事 启示 “启事”是常用文体的一种,指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或贴在墙上等处的文字,是名词,如“征稿启事”。“启示”即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是动词,有时也作名词,如“从他的发明中,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强(qiánɡ)制 强(qiǎnɡ迫 “强制”指用政治或经济力量使对方服从,如“强制执行”。“强制”多是国家、政府、机关行为。“强迫”指施加外力使服从,使用范围较广,“强迫”的施动者和受动者多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集体,如“强迫接受”。

情义 情意 情谊 “情义”指亲属、同志、朋友间相互应有的感情,如“他待我很有兄弟的情义”。“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如“他俩虽无血缘关系,却情意深长”。“情谊”指人与人相互关切、爱护的感情,如“军民情谊深似海”。

祛除 驱除 摒除 三者都有除去的意思,但除去的对象不同。“祛除”指除去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如疾病、疑惧或迷信者所谓的邪魔等,如“祛除病魔”。“驱除”常指赶走、除掉一些具体的对象,如“驱除蚊蝇”“把敌寇驱除干净”。“摒除”指除去,只用于抽象事物,如“摒除杂念”。

权利 权力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对象指公民、法人,也指国家、企事业单位,如“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权力”指依法享有的可以统治、管辖、支配别人的权柄,如“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R 任务 使命 “任务”,指所担任的工作和责任,如“分配任务”。“使命”,多指国家、政府或历史赋予的重大任务,含有庄重色彩,如“外交使命”。

溶化 熔化 融化 “溶化”指固体在水中溶解,如“糖溶化了”。“熔化”指固体受热后变成液体,如“铁块熔化成铁水”。“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如“积雪融化了”。

融合 融洽 “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融合各家的特点自成一体”。“融洽”指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如“彼此相处融洽”。

融解 溶解 二者都有化解的意思。“融解”指融化,如“山顶上的积雪融解了”。“溶解”指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如“食盐很快就被溶解了”。

S 商量 商榷 协商 “商量”“商榷”都有互相交换意见和互相讨论的意思。“商量”,常用于口头语体,多指就一般问题交换意见。“商榷”,常用于书面语,多指就不同意见进行商量、研讨,如“此观点还值得商榷”。“协商”着重指为了取得一致意见而共同商讨,多指重大的,特别是具有社会性的或国际性的问题的商讨,一般有庄重色彩,如“政治协商会议”。

声明 申明 二者作动词时,都有表白的意思。“声明”指公开宣布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如“声明立场”。“申明”指对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进行申论和解释,如“申明了我方的严正立场”。

胜地 圣地 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如“旅游胜地”。圣地:①指与宗教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武当山是道教圣地”;②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如“革命圣地延安”。

实力 势力 势利 “实力”即实际具有的力量,如“本公司经济实力雄厚”。“势力”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权力和力量,多用于抽象事物,如“进步势力”“反动势力”。“势利”形容对有钱有势的人奉承、对没钱没势的人歧视的处世态度,是贬义词,如“势利小人”。熟悉 熟习二者都有不生疏的意思。“熟悉”指知道得很详细,了解得很清楚,其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如“熟悉群众的情况,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熟习”指熟练地掌握(某项业务或技术),如“要熟习其中的技艺,做一个内行”。

T 特点 特征 特色 特性 四者都含特别、与众不同之意。“特点”指人或者事物的性质、内容、形式、外表等的独特之处,如“方便面的特点就是方便”。“特征”指外表或形式上的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标志、象征,如“相貌特征”。“特色”指独特的色彩、风格、格调、样子等,如“民族特色”。“特性”指人或事物特有的性质,如“吃竹是熊猫的特性”。

体会 体验 体味 都有亲身实践的意思。“体会”是体验、领会,如“对国家免征农业税的意义我深有体会”。“体验”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事物,如“体验农村生活”。“体味”是仔细体会,对象常是语言文字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

停留 停顿 停滞 停止 “停留”指暂时停止而不前进,如“在武汉停留了几天”。“停顿”指暂停或中止,如“工厂生产停顿”。“停滞”指因受阻碍不能顺利发展,长时间地停止,如“十多年来,这个公司的经营停滞不前”。“停止”表示不再进行或不再实行,如“暴风雨早已停止了”。

推辞 推却 推托 推脱 推卸 “推辞”指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如“借故推辞”。“推却”指用言语、行动拒绝别人,运用比“推辞”广,态度较坚决,如“他再次推却了”。“推托”指借故不接受,即婉言表示拒绝,后面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如“他推托身体不舒服,不肯上台表演”。“推脱”是找借口推掉与自己的干系,如“推脱责任”。“推卸”指不肯承担(责任和义务等),如“推卸责任”。

退化 蜕化 退化:①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如“一类种子种植时间久了就容易退化”;②指事物由优变劣,如“他的学习逐渐退化”。蜕化:①指昆虫、爬行动物脱皮;②比喻腐化堕落,如“这个干部贪污受贿,最后蜕化为人民的敌人”。

W 违反 违犯 二者所指的对象不同:“违反”是不符合法则、规程等,如“这样做会违反操作规程”;“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法纪等,如“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就容易违犯纪律”。

委屈 委曲 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如“他觉得很委屈”。委曲:①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曲、曲折、委婉,如“歌声婉转委曲”;由此比喻违反本心而勉强从事,如“委曲求全”。②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名词,如“告知事情的委曲”。在表示心情感受时用“委屈”,在表示对人对事的态度时用“委曲”。

萎缩 畏缩 二者都有精神不振奋的意思。萎缩:①指身体、草木等干枯,如“枝叶已经萎缩了”;②指经济衰退,如“国民经济萎缩”。畏缩:指因害怕而不敢向前,如“畏缩不前”。

斡旋 周旋 “斡旋”指调解争端,如“从中斡旋”。“周旋”指交际、应酬、较量,如“同敌人周旋”。

污辱 侮辱 “污辱”指用不实的言辞诬蔑人,使人的声誉遭受损害,染上尘垢。“侮辱”指用欺辱、轻慢的言行,使人蒙受耻辱,如“侮辱人格”。

X 消失 消逝 消释 三者都指失去,不复存在。“消失”指事物从多到少的减少以至于没有的过程,如“他们的身影不久就消失在烟波里”。“消逝”比喻时间像流水一样逝去,如“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消释”指疑虑、嫌怨、痛苦等的化解、消除,如“消释前嫌”。泄露 泄漏 二者都有外泄之意,但所泄的内容有所不同。“泄露”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如“泄露国家机密”。“泄漏”指液体、气体因有漏洞而排泄出去,如“由于油罐泄漏,造成大面积污染”。

心机 心计 二者都与心思有关。“心机”指心思,打算,如“她人小却有心机”。“心计”指计谋,或内心隐秘的计算,如“这个人很有心计”。

修饰 粉饰 “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表整洁美好,如“门面修饰一新”。“粉饰”常指从外表上装点,掩盖实际,带贬义,如“粉饰太平”。

学力 学历 “学力”指在学业能力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学历”指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如“大学本科学历”。

Y 压制 抑制 压抑 三者均可作动词,都有用强力制止的意思。“压制”指竭力限制或制止某种思想、行为继续发生、发展下去,如“压制别人对他的批评”。“抑制”指克制、控制住内心的思想感情,如“他抑制住自己的个人情感,冷静地处理问题”。“压抑”指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之不流露或发挥出来,如“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

湮没 淹没 “湮没”指埋没,多指抽象事物,如“几年之后,这件事就湮没无闻了”。“淹没”指大水漫过,或比喻被其他有形事物盖过,如“他的讲话为掌声所淹没”。

遗事 逸事 “遗事”指前代或前人留下来的事迹,如“革命烈士的遗事”。“逸事”也写作“轶事”,指不见于正式记载,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如“左忠毅公逸事”。

意气 义气 意气:①指意志和气概,如“人民群众意气风发,斗志高昂”;②指志趣和性格,如“他们两个意气相投”;③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这几天,他正在闹意气”。义气:指出于私人交谊而甘愿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这人很讲义气”。

营利 盈利 营利:谋求利润,动词,如“做生意当然要营利”。盈利(又写作“赢利”):①名词,指企业单位的利润;②动词,指获得利润,如“我厂今年盈利两个亿”。

原形 原型 “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如“政务一公开,这伙人原形毕露了”。“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也指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如“他是作者的创作原型”。

Z 招集 召集 二者都有使人聚集起来的意思,但“招”是挥动手招,“召”是口头召唤。“招集”指招呼人们聚集,如“招集旁观者来帮帮忙”。“召集”指口头或文字通知人们聚集起来,如“赶快召集队员开会”。

振动 震动 二者都指物体运动,都是动词。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如“老钟走得很准,钟摆振动很均匀”。震动:①指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速、剧烈地颤动,如“一声响雷,连天地都震动起来”;②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能平静,如“全国为之震动”。

终身 终生 “终身”,指一辈子,多就切身之事来说,如“终身大事”。“终生”,指一生,多就事业来说,如“奋斗终生”。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 篇4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1

自然地理特征

1.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2.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1.27亿)。

3.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4.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5.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6.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年降水量偏多且较均匀,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1)海洋性强的原因:岛国,深受海洋的影响,沿岸有强大的日本暖流流经,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2)主要气候类型:本州岛中部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3)日本群岛东西两岸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何不同?原因?

①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携大量水汽,受日本西岸地形抬升产生大量地形雨,降水较多,东岸则是背风坡。

②夏季:东南季风从海洋上来,受地形抬升降水多,而西部是背风坡。

(4)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但自然灾害损失却位于世界前列的原因:

①日本为岛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侧,经常受到台风、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影响;

②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是火山、地震的多发区:

③气候为季风气候,在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多水旱等气象灾害;

④地形以山地为主,多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⑤日本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单位面积资产密度大。

7.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福山:日本临海型钢铁工业(类似还有法国的福斯、敦刻尔克,意大利的塔兰托,中国的宝山)。

8.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木材资源较丰富的原因:多山地;多火山,土地肥沃;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合理的森林采养制度。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2

发达的经济

1.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2.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内市场狭小、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岛国多良港。

3.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4.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四大工业区。

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

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1)为什么日本将“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因为日本所需的工业原料,特别是石油绝大部分通过马六甲海峡,许多产品的出口也经过马六甲海峡。

(2)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5.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因为太平洋沿岸老工业区呈“饱和状态”。

6.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高科技产品。

(1)地位: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部门齐全,产品在国际上占重要地位。

(2)与中国的贸易:

从中国输入: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

向中国输入:钢铁、电子产品以及其他工业品。

7.农业和渔业

人多地少,采用农业生产方式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细作,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1)日本为什么成为世界上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沿海温带大陆架广阔,又有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日本拥有庞大的远洋捕捞船队和近海捕捞船队,海上捕捞能力强;日本沿海养殖业发达;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

8.日本的经济有什么突出的特征?

(1)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2)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不占主要地位;

(3)对外依赖性强,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

9.日本的工业为什么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懒户内海沿岸?

(1)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所需矿产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2)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

(3)充分利用岛国多良港的优势。

(4)工业布局在沿岸可利用廉价的海运,便于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的成本。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3

印度

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

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

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位于阿格拉附近)

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2004年(10.65亿)仅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农业

1.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3.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有利:①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②土壤肥沃;③气候温暖湿润,热量、水资源充足;④劳动力丰富;⑤农业历史悠久。

不利:多水旱灾害。

4.印度的农业主要面临水旱灾害频繁和粮食需求大两大问题。

热带季风气候与印度的农业密切相关,影响印度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印度半岛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季来得早,去得晚,雨水过多,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季来得迟,去得早,雨水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为解决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在水源充足的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兴修水利灌溉系统,而在南部降水不足、水源缺乏的高原地区,则主要修建大量的贮水池等来缓解旱清。

印度的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粮食生产的不足制约着农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为解决粮食不足,印度政府在 20 世纪 60年代实施了“绿色革命”,即推广了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培育良种,并且增加兴修水利、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以增加粮食产量。近些年来,粮食己基本能够自给。

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

1.工业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第二软件国,仅次于美国)。

2.城市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第二大海港,人口最多城市(第一大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3.南亚地区在每年的3-5月出现热季,气温高达45℃以上,原因是什么?

此时夏季很少登陆,阴雨天少,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迅速升高,而北面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冷气流的南下,形成岛上特有的热季。

自然灾害

1.为什么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

孟加拉国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集中在夏季,飓风也会带来大量的降水,两河的水量大并且集中;为恒河和布拉普特拉河的三角洲,并且地势十分低平,排水不畅;一旦受天文人潮的影响,会受潮水的顶托,加大洪涝;该国人口众多,可居住地海拔低,加重受灾。

2.南亚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南亚的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雨水的多少与夏季风(西南季风)的强弱关系密切:西南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雨水就会过多,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夏季风来得迟,去的旱,雨水就会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其他

1.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山区,面积 218平方千米,人口 550 多万,经济以农业为主。

二战前为英属印度的土邦。

1947年印巴分治后为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印巴两国曾多次发生冲突。

1948年和1949年联合国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决议,1949 年划定停火线。

目前克什米尔地区仍争端不断,表现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国家间的冲突,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冲突,其根源是英国分而治之殖民政策的结果。

2.印度板块周围多地震

近些年来,印度板块周围不断的强烈地震,实际上是板块运动增强的结果,而这种增强最容易在板块交结地带和边缘地带表现出来。

印度板块每年向北移动 4-5 厘米,与亚欧板块相碰撞,使碰撞交界地区成为地震频发区域。

印度板块和亚欧大陆有两个作用的“结点”区域,一是位于帕米尔高原,二是阿萨姆地区(我国云南、西藏和缅甸交界地区)“结点”区域是板块之间受力最强的地区,引发地震的概率相对较高。

2005年 10 月 8 日的克什米尔地震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形成碰撞,进而引发的构造地震,而 2004 年 12月引发海啸的印度洋地震是印度板块北移错动造成构造断裂,进而引发强烈地震和海啸。

处于冲突和争端不断的克什米尔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建造的房屋抗震性能差,一旦发生地震,造成的破坏极大。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4

埃及

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

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

3.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位置和领土

1.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

2.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3.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白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1)尼罗河的赠礼——埃及

(2)尼罗河流经撒哈拉沙漠,定期泛滥,为埃及带来:

①肥沃的土壤

②尼罗河沿岸的平原和三角洲;

③便利的灌溉水源。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水量稳定。

青尼罗河:发源埃塞俄比亚高原,流量季节性变化。

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定期泛滥(6-10 月)。

经济

1.农业主要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长绒棉是重要的传统的出口商品,主要经济支柱是石油、苏伊士运河航运业、侨汇、旅游业。

2.侨汇:侨居外国的人寄回、带回祖国,以赡养家属的款项。

3.旅游资源:首都开罗和金字塔、亚历山大城市和塞得港、阿斯旺水坝。

4.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5.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

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

弊:尼罗河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现在农业需要灌溉和施肥,海浪使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5

德国

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

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

3.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

4.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

5.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

6.欧洲西部人口大国(8245万),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位置和地形

1.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欧洲南北向与东西向铁路都经过德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2.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3.德国北部以平原为主,为什么该地农业不发达,人口较为稀少?

北德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阴冷夏季凉爽、热量不足;地势低平,土壤较贫瘠,故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由于气候条件较差,人口也较稀。

4.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日照时间长,河谷地区土壤肥沃,盛产葡萄、烟草、啤酒花和水果,河谷两侧的山地则为森林和高山牧场。

5.气候:自西向东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

河流

1.主要河流:多瑙河(向东流入黑海)、莱茵河(由北入北海)、易北河(向北入北海)。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的“美因-多瑙运河”,以及北部的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即基尔运河)是重要的国际性航运捷径。

2.莱茵河的航运价值

(1)自然原因:莱茵河全年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含沙量小,无冰期。这是因为莱茵河流经地区大部分为欧洲中部和西部平原,地势低平水流平稳,地处温带海洋胜气候区,气温变化幅度小,降水较多,流量大,全年可通航。

(2)经济原因:莱茵河干支流流经国家较多,且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航运需求量大,河口处有世界著名港口鹿特丹,又与多瑙河等河流有运河相通,这为提高航运价值提供了有利条件莱茵河沿岸的一些工业城市经过综合整治,加强了对莱茵河的环境保护,莱茵河己经从过去的“资源开发阶段”发展到现在的“休闲与审美时代”。

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1.发展条件

有利: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2.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为中心,主要是传统工业部门:机械制造、化学、采煤、钢铁、纺织等。

3.南部慕尼黑:是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有德国“硅谷”之称。主要是宇航、飞机、微电子等新兴工业。

4.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5.鲁尔区的兴衰

(1)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6.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北部的经济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高考地理选择题常考知识 篇5

2.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4.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5.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6.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上一篇:青春语录微博下一篇:公益活动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