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同步练习题(共8篇)
1.在一个由植物→虫子→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猛禽消失,鸟的.数量会
A.缓慢上升B.迅速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先上升然后再降下来
2.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汞等重金属可以通过___在生物体内不断地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
通过这种作用,环境中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在食物链_____的消费者体内的积累量能够增加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
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重要的阵地, 要想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只有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提高效率, 保证质量, 才能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在实际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 课堂练习环节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教师每节课一讲到底, 学生根本没有课堂练习时间。
2.有的教师讲授的时间太长, 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 学生自主练习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的时间明显不足。
3.学生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不好, 自主做练习时有些学生拖拉, 不珍惜时间, 经常完不成练习。
4.教师对课堂练习的设计和管理有漏洞, 练习题的设计、练习的反馈和矫正等都存在问题。
二、内容与方法
鉴于上述问题,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练习设计研究, 显得很有必要。在进行有效课堂练习设计时, 一般要考虑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 课堂练习的准备
在上课前, 要准备好课堂练习所用的题目, 可以是学生自购的练习册上的部分题目, 可以是教师自选的其它题目, 也可以是学生所用教材上的题目。若使用练习册上的题目, 则要让学生把练习册准备好。若教师自备题目, 则要事先把题单印好, 最好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 或者提前把要做的练习题在课件里准备好。
(二) 课堂练习的内容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消化、理解、掌握往往是通过练习来解决的。教师掌握必要的课堂练习题的设计策略, 是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练习效果, 也是减轻课业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 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深入细致思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课堂练习。
1. 有明确的目的性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 所以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将每节生物课的识记、理解、应用等教学目标分别落实在课堂练习题中, 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得到落实。
2. 有极强的针对性
生物基本概念必须正确理解, 准确记忆, 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及时练, 为此要设计针对基本概念的巩固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锻炼思维。对于一些重要的生物体基本结构就设计识图题进行单项练习。重点、难点知识需要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 为此要设计一些不同形式的习题反复练习。
3. 有很好的层次性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各有所获, 这是素质教育内涵之所在。为此, 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应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 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题, 通过分层次练习, 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设计的生物课堂练习可分为基础过关题和能力提升题,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过关题面向全体学生, 重在巩固基础知识;能力提升题面向中上等生, 重在培养和提高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4. 有丰富的多样性
按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题:填空题、选择题、识图题、分析题、探究实验设计题等。通过多样性的课堂练习, 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和动手的机会, 让更多的学生从思维、表达、分析、判断、动手填图和应用等诸多方面中发挥长处, 积极主动完成课堂练习。
5. 要具有生活实用性
生活处处有生物, 生活处处学生物。生物练习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努力体现生物的实用性, 让学习在现实情景和已有生活经验中体现和理解生物。把生物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解决生活难题。
(三) 课堂练习的时间
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实现生物学科不留课外作业的承诺,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练习。要想当堂完成练习, 教师就必须精讲和少讲, 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 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不用讲一会的不讲, 才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因此教师要对课堂练习时间进行控制。
(四) 注意课堂练习的时机
对于教材中的难点内容, 可在导学过程中穿插练习, 以便有效突破难点。对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 可在教师讲授完新课后集中练习。
(五) 课堂练习的诱导
针对教材重点内容, 我们往往要设计一些难度较大、较灵活、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能力提升的题目。如果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 难以独立完成练习, 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启发诱导, 降低一点题目难度。
(六) 课堂练习的呈现顺序及表述形式
针对同一内容的不同练习题目, 以及针对不同内容的练习题目, 适当调整它们呈现的顺序, 可能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教多个平行班的教师可以进行实践探索。
另外, 同一练习题目, 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呈现给学生, 也会达到不同的练习效果。
(七) 课堂练习的反馈和矫正
课堂练习如果忽视了练习的反馈、矫正就会事倍功半, 影响课堂练习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加强课堂练习后的反馈、矫正环节, 课堂练习后及时地组织反馈, 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尤其关注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课堂练习的反馈不只是检查谁对谁错, 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情况。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课堂练习 有效性 策略
一、前言
生物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和自然的重要学科[1],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个初中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生物知识,同时也要注重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能力[2]。因此,切实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了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练习,不仅可以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对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过于依赖考试大纲,对生物教学不够重视。
新课程改革将生物列入了会考的范围科目,从而使得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全被考试大纲牵着鼻子走,考纲要求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这种被动的教学,使得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初中生物还没有纳入中考的范围,在教学课程安排上也只是初一初二要开设生物课,而且每周也只安排两节课,这样,就使得很多老师和学生对于生物学习不够重视,单纯地认为生物学习只要应付会考就可以了,而且会考相对于中考要简单得多,所以把学习的重心都往其他中考科目的学习上倾斜,从而影响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2、习题设计缺乏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老师对于有效课堂练习的设计还缺乏一些正确认识,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将习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中生物有效课堂练习的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对于整个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课堂练习对于增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已是不言而喻,而当前实际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却又是如此严峻,让人忧心。因此,如何采取措施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1、初中生物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具有明确性和针对性。
课堂练习是课堂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课堂练习也是有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因此,老师在提高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握好课堂内容中教学的重难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练习的设计需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必须高效利用课堂,从而最大限度上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练习设计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拿来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思考,对于基础的问题或学生一讲就明白的知识点,就没有多大意义拿来设计练习,而是要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或者是难点单独抽出来,设计一些有效的练习,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不仅可以突出重点,让学生意识到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也能够充分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此外,课堂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老师必须结合课堂安排的需要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的特点,设计适量的具有针对性的习题供学生练习,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且适量的练习不至于让学生反感和疲惫,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2、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形式多样化。
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丰富多样的课堂练习,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枯燥和厌学的情绪,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增强教学有效性。因此,老师在课堂练习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心理的特点,创新练习的形式,使得联系形式实现多样化。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完成练习,既收获知识又体验学习的乐趣。如在讲完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展开课堂练习,如抢答,知识竞赛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相关知识时,针对细胞的作用,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选择、判断、填空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完成,或者是综合细胞的相关知识,设计一道具有一定探究意义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等。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将原本枯燥的练习变成富有趣味的探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难易程度具有层次性
1.用同种金属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金属球和金属盒各一个,把球放在封闭的盒内,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把球与盒用细线相连,在水中静止时仍有1/6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绳的拉力为20N。求:(1)金属的密度;(2)空心金属盒的体积;(3)剪断绳子,静止时金属盒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解:(1)把球放在封闭的盒内,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则ρ水V盒=2(m盒) ①
若把球与盒用细线相连,在水中漂浮,则5/6ρ水V盒+ρ水V球=2(m盒)②
①②联立为方程组 得出ρ球=m/V球=3g/cm^3
(2)由于金属球在绳子作用下静止可知三力平衡,则20N+ρ水V球=m盒=ρ球V球,可 求出V球=1cm^3
由ρ水V盒=2m =2ρ球V球 求出V盒=6cm^3
(3)剪断绳子,有ρ水(V盒-V露)=m可求出V露=3cm^3
2.坦克越过壕沟时,有一个简便办法:坦克上备有气袋,遇到壕沟时把气袋放下去,给气袋充气后,坦克通过壕沟就像走平地一样,设坦克的质量为4*10四次方KG,履带著地面积为5m2,当坦克的前一半履带压在气袋上时,坦克对气袋的压强是多大(设坦克前后是对称的)?
解: F=(1/2)G=(1/2)mg=1/2×4×10000Kg×9.8N/Kg=196000N
P=F/S=196000N/[1/2×5m2]=78400Pa
解析:坦克的前一半履带压在气袋上时,这是干扰条件,此时作用在气袋的压力是重力的一半,受力面积也是总面积的一样,所以压强不变.
3.刘家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47m,当水库水位为130m时,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大?
解:坝底压强 P=ρgh =1.0×103`×9.8×130=1274000pa
(提示:水深是130m,与水库大坝高度无关。)
4.一辆东风载重汽车,加上所装货物共重80000N,要匀速驶上长80m,高10m的斜坡,若摩擦阻力为5000N,汽车上坡时的牵引力至少为多大?
解:(1)假如没有摩擦力,则根据F牵*L=G得F牵*80m=80000N*10m解得:F牵=10000N ,而本题摩擦力为5000N,所以实际所需的力为10000N+5000N=15000N
(2)若按高中知识来求,则先求出“下滑力”为:80000N*(10m/80m)=10000N ,“摩擦力”加上“下滑力(即沿斜面向下的重力分量)”就是所求牵引力的最小值:
10000N+5000N=15000N
5.底面积为s1=20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横截面积为s2=5平方厘米的平底试管,内装有沙子,试管和沙子总质量为40g,若再向试管中加入60g的沙子,试管将下降多少?(设装有沙子后试管仍漂浮,且水不溢出)
解:设原来试管浸在水中的长度为h1,后来浸在水中的长度为h2
试管漂浮:ρ水g*(S2)*(h1)=(m1)g
加入沙子后:ρ水g(*S2)*(h2)=(m2)*g
二式相减,得试管将下降的高度为
△h=h2-h1=(m2-m1)g/(ρ水gS2)=0.06*10/[1000*10*5*10^(-4)]=0.12m=12cm
6.边长是a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时,木块底部所处深度为H.边长为2a的同一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同一种液体时,底部所处深度是多少?
解:由于木块漂浮,所以F浮=G
对于第一个木块来说: ρ (a^2*H) =a^3 * ρ 木 (1)
对于第二个木块来说:ρ [2a)^2*H1)]=[(2a)^3 ]* ρ 木 (2)
解(1)(2)得第二个木块底部所处深度:H1=2H
7.载重共1000N的气球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下降时受到空气向上的浮力900N。若从气球中抛掉一些重物后,气球能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设空气阻力和浮力大小不变) (1)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多大? (2)需抛掉多少牛顿的重物?
解:(1)1000N-900N=100N
这是因为气球下降时受到的阻力方向是向上的,这个阻力与浮力的合力则与重力是平衡力
(2)200N
这是因为气球上升时所受到的`阻力是向下的,这时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与浮力是平衡力,即900N=100N+重力,故得重力为800N,而1000N-800N=200N
8.一艘质量为1500吨的轮船,装上5×10^3吨货物后刚好载满.
⑴它此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⑵轮船的排水量分别是多少?
解:(1)因为漂浮,所以F浮=G总=mg=(1500吨+5×10^3吨)×9.8牛/千克=63700000牛
(2)轮船的排水量指轮船排开的水的总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而轮船处于漂浮状态,则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以判断:F浮=G总,,从而可以确定G排=G总,所以m排=m总=1500吨+5×10^3吨=6500吨
9.一弹簧秤称得一铝块,示数为2.7N;放入水中,部分浸入,示数为2N,求液面上的体积。
解:由力的平衡可知: F浮=2.7N-2N=0.7N
由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可知: 0.7N=ρ水V排g,则V排=0.7N/(ρ水g)
则液面上的体积为:V=V总-V排=(m铝/ρ铝)-V排,
而m铝g=G铝,则V=(G铝/(ρ铝g))-F浮/(ρ水g)
代入G铝=2.7N,ρ铝=2.7×10^3kg/m^3,g=10N/kg,F浮=(2.7-2)N,ρ水=1×10^3kg/m^3,
计算得V=3×10^(-5)m^3=30cm^3
答:液面上的体积为30cm^3
10.一架不等臂天平,将物体放在左盘,称得为16g,放在右盘称得为20g,求物体的真实质量。
解:设左边力臂为L1,右边力臂为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得:mg*L1=16g*g*L2(等号右边两个g中前者表示克,后者表示9.8N/Kg) (1)
mgL2=16ggL1 (2)
由(1)(2)解得:真实质量为8√5克(表示根号5的8倍)
11.用手将一小石块完全浸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为2N,.当放手后小石块的沉浮情况如何?
解:小石块的体积为:V石=V排=F浮/ρg=2N/(10N/Kg)/1000kg/m3=0.0002立方米
小石块的密度为:ρ石=m/gV=2N/(10N/Kg*0.0002立方米)=1000kg/m3 由于这个小石块的密度与水相等,所以小石在静止时必然处于悬浮状态.
12.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容器重4.2N,,容器上部是边长5cm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10cm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水。(g取10N/kg)求:(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多大?(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
解:(1)要按固体压强的求法:P=F/S=G/S=(mg+G杯)/S
= (1.1kg*10N/kg+4.2N)/(10cm*10cm) =1520Pa
(2)要按液体压强的方法来求:P水=ρgh =1000Kg/m3*10N/kg*(10cm+5cm) =1500Pa
(3)F水=P水*S
=1500Pa*(10cm*10cm)
七年级思想品德品味生活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提议的。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有一位优秀学生,从小就有多种兴趣爱好,下棋、弹琴、书法、诗词、打篮球、登山、旅游等他样样喜欢。当他以全省理科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他用怀念的语气说:“从小学到中学,我的.兴趣爱好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益处。从下棋里,我学到了大局观和均衡感;从书法里,我学到了结构和章法;从诗词里,我学到了音律美和对称美……”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事实说明了
①情趣源于兴趣②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③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④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对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从这名同学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功课和培养高雅生活情趣之间的关系是()
A.只要合理安排,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B.是互相矛盾冲突的关系
C.提高成绩要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
D.培养高雅生活情趣要以牺牲学习成绩为代价
【课前学习】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女wā()澄chè()jué()起 chān()合 泥niē()mián()延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草木丛生的样子。()(2)形容本领十分高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多。()(3)形容非常愉快、高兴的神情。()(4)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3.女娲给她自己造的这个生物取了个什么名字?他们怎样称呼女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选文分成两个部分,指出起止段落,并概括大意。
(1)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阅读《女娲造人》(节选),完成1—5题。(12分)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次,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1.试用一句话来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已用“神通广大”一词来修饰女蜗的本领,为什么还要补上“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如果删去好不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文中找出能概括女娲造人的全过程的若干动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这一句话写出了刚造出的人的什么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女娲造人的原因是“世间各种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B.文中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女神,还带着几分稚拙的孩子气。C.“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运用排比的手法表现女娲造人前的激动和喜悦。
D.选文表现了古人对我们人来历的认识缺乏科学认识的一种朴素的思想认识。
【课后拓展】
阅读《一只贝》,完成1—5题。(13分)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水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它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去了,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它们的软肉吃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它们的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贝,捡起来,拿花线穿着,系在脖颈上。①人都在说:这孩子多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十分坚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棱角,它只好忍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壳已经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它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壳,贝用血肉磨制成的。啊!那壳呢?②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1.根据文章的叙述,归纳一下珍珠是怎样形成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珍珠的贝为什么丑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文中画线句①是哪些人说的话,这些话的着眼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画线句②,说说这只贝的“可怜”指的是什么?“可敬”又指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架构全文,先写这只贝的普通再写其闪光的品质。B.文中孩子的行为应该受到批判,他们对美的认识过于狭隘,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C.文章通过一只贝的经历也在告诉人们寂寞生存的伟大之处。
D.本文说明了一种价值取向,有才华有能力有贡献的人,往往并没有漂亮的外衣,华丽的服饰,被世俗所鄙视而鲜为人知。
【课前学习】
1.娲 澈 掘 掺 捏 绵
2.(1)莽莽榛榛(2)神通广大(3)兴高采烈(4)灵机一动 3.人。妈妈。4.(1)
1、3 写女娲感到孤独(或:寂寞)。(2)
4、10写女娲造人且为他们取名字。【课堂检测】
1.女娲造人的过程。(2分)2.“神通广大”一词含义太概括,很难让我们对女娲本领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补上“据说„„”,既对“神通广大”作解释,又能明确我们的认识,加深我们的印象,且为下文女娲掘土造人作铺垫,所以不能删去。(3分。判断给1分。)3.掘起→掺合→揉团(3分。1词1分。)4.生机蓬勃、活泼聪明。(2分。1词1分。)5.C错。分析:排比手法不妥。(2分)【课后拓展】
1.石子钻进贝壳里,刺伤了贝的软体,贝用血肉长期研磨,才形成了珍珠。(2分)2.是因为石子进入贝体,贝体受损,所以外壳也就不正常了,褪了色,没有图案和光泽。(3分)
3.一般人用世俗的眼光看,只看到华丽的外表。(2分)4.“可怜”是指这只贝经过折磨、痛苦,值得怜悯;“可敬”是指它经过折磨与痛苦后转化成生命的光华,终于被人们发现。(4分)
根据膜生物反应器系统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实验研究,认为膜生物反应器系统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机制可以从微观环境和微生物学机理两个方面进行解释[1,2]。从微生物学角度来看,由于超滤膜的强制截留作用,使得自养型硝化菌和异养型反硝化菌能够在MBR中并存,从而使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发生成为可能。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好氧微生物,依靠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需要氧气作为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反硝化细菌大多为异养性兼性厌氧微生物,在缺氧和低溶解氧的条件下利用有机物的氧化作为能量来源,而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无氧呼吸时的电子受体。对于反硝化细菌来说,氧气的存在对反硝化过程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电子受体(氧气、亚硝酸盐、硝酸盐)之间争夺电子的能力差异上,通常氧气接受电子的能力远远高于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但是氧气的存在对绝大部分反硝化菌本身并不抑制,而且这些细菌呼吸链的某些成分甚至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合成。从微观环境角度而言,由于MBR中能够存在高浓度的活性污泥,限制了氧气向污泥絮体内部的扩散,因而在污泥絮体内部能够形成缺氧环境,在这种条件下,硝化反应可以在有氧的污泥絮体表面进行,而反硝化则可以在缺氧的絮体内部进行。基于上述分析进行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同步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模型的推导[3]。
1同步硝化反硝化基础动力学
1.1硝化反应基础动力学
生物硝化是在两组自养型硝化细菌-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下,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的反应过程。硝化作用作为生物硝化-反硝化脱氮系统的第一步,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脱氮效率。
自养型硝化细菌增殖与底物去除的动力学模型与异养型细菌的动力学模型相似。亚硝酸细菌和NH 4+-N,以及硝酸细菌和NO 2--N的关系可以用Monod方程来表示:
(1)式中μ为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μmax为硝化菌的最大比增长速率;KS为底物的饱和常数,其值为μ=μmax/2时的底物浓度;S为底物(NH 4+-N或NO 2--N)浓度。
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反应速率常数见表1,其中总过程表示把整个硝化作用作为一步看待时得到的结果。
由式(1)可以看出,当KS S时,可以认为比增长速率μ与底物浓度S之间呈零级反应关系。一些研究表明,稳定状态下,硝化过程中由NO 2--N转化为NO 3--N的速率很快,NO 2--N很少积累,说明NH 4+-N转化为NO 2--N是硝化反应的控制步骤,因此式(1)可改写为[4,5,6]
(2)式中,μ为亚硝酸菌的比增长速率;μmax为亚硝酸菌的最大比增长速率;SNH 4-N为氨氮的浓度;KS为底物的饱和常数。
1.2反硝化反应基础动力学
影响反硝化细菌进行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底物有两种:NO 3--N和有机物。研究表明[4,5],反硝化细菌的增殖与NO 3--N和有机物的关系可以用式(3)表示
(3)式中,μ和μmax分别表示反硝化细菌的比增长速率和最大比增长速率;S和N表示污水中有机物和NO 3--N的浓度;KS和KN分别对应于有机物和NO 3--N的饱和常数。反硝化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见表2。
KS一般的取值范围为(5~10)mg/L,KN在(0.2~0.5)mg/L之间。因为硝化出的NO 3--N浓度一般大于(2~4)mg/L,所以KN与N相比可以忽略;又因为为了能使反硝化作用以最大速率进行,必须有过量的有机物存在,这时KS和S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于是式(3)简写为:
*以甲醇作为碳源
式(4)表示当有机物大大过量时,反硝化速率遵循零级反应关系。研究证明硝酸盐浓度只要超过0.1mg/L,便对反硝化反应速率无影响。因而认为反硝化速率与NO 3--N之间的呈零级反应关系,而与反硝化细菌的浓度呈一级反应关系[4]。如式(5)所示:
式中,表示反硝化速率;x表示反硝化细菌的浓度;K表示反硝化反应速率系数。
2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推导
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由进水泵将原水箱中的原水打入反应器上部的进水口,随着原水的流入,水位上涨,达到预定的高水位时,高水位液位计发出电信号,进水泵停止工作,进水结束。膜组件通过PLC控制,实现间歇出水,出水时间的控制采取出6停2的方式,即出水泵连续工作6分钟后停止运行2分钟,再运行6分钟停2分钟的循环方式。当反应器中水位到达低液位时,出水泵停止出水,进水泵开始工作,从原水箱中抽取原水送至反应器。试验工艺参数为:MLSS为6 520mg/L,DO维持在0.8mg/L左右,pH为7.1,水温为20~22℃。
实验结果见图2和图3所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模型的推导。
进行模型推导时,主要的假设条件如下。
(1)在反应周期内,通过检测反应前后污泥浓度的变化,发现污泥增长量较少,故假定活性污泥中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性质和数量稳定,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忽略同化作用对氮类物质变化的影响。
(2)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并且都符合Monod模型。因此,MBR反应器中NH3-N的变化可以认为完全是由于硝化作用引起的,并用式(6)来表示:
(6)式中:SNH为氨氮浓度(mg/L);KNH为氨氮的饱和常数(mg/L);YA为自养菌污泥产率系数(kg/kg);μA为自养菌最大比增长速率(h-1);SO为溶解氧浓度(mg/L);KOA为自养菌溶解氧饱和常数(mg/L);XBA为自养菌浓度(mg/L)。
式中,YA、μA、SO、KOA、XBA均为常数,根据表1,KNH取值范围在0.3~0.7mgNH3-N/L之间。在试验的前期和中期,氨氮的含量均远大于KNH,故将式(6)简化为:
(7)式中:k为常数。
从式(7)可以看出,硝化过程中氨氮的变化呈线性降低,这也与试验结果(图2所示)基本相吻合。
根据试验结果,对数据进行拟和,如图4所示。由此可以得到k值为4.07。
因此硝化反应的模型为:
对MBR反应器中NO 3--N做物料衡算,列方程如式(8)
在整个试验期间,NO 2--N的含量均较低,可以近视认为硝化过程中氨氮完全转化成NO 3--N,因而可以得到式(9)
对于反硝化过程,则有
式中:SNO 3为硝酸盐氮浓度(mg/L);KNO 3为硝酸盐氮的饱和常数(mg/L);YH为异养菌污泥产率系数(kg/kg);μH为异养菌最大比增长速率(h-1);SS为有机物浓度(mg/L);KS为有机物饱和常数(mg/L);KOH为异养菌溶解氧饱和常数(mg/L);XBH为异养菌浓度(mg/L);ηg为污泥缺氧生长校正系数(0≤ηg≤1)。(10)式中,YH、μH、SO、KS、KOH、ηg、XBH均为常数,在试验过程中,间隔一段时间向反应器中补充一定量的有机物以满足同步硝化-反硝化对碳源的需求,反应器中的有机物浓度被维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KS取值一般在20mg/L左右,在试验期间,KS一直远低于SS。故将SS/(KS+SS)项看作常数。根据上述分析,可将式(10)简化为式(11)。
(11)式中A为常数。
对式(11)进行分项积分,得式(12)。
在前面已经解得k=4.07,将式(12)与试验结果(图2所示)用Matlab软件进行拟合,得到
因此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动力学模型为
在模型中,求得反硝化过程中得硝酸盐氮饱和常数KNO 3=3.7mg/L,该值远远大于单级反硝化过程中得硝酸盐氮饱和常数(0.2~0.5mg/L)。由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实现是依赖于好氧-厌氧的微环境,传质过程中扩散阻力的存在,使得反硝化过程缺氧区的硝酸盐浓度要比主体溶液中的硝酸盐浓度为低。因而反硝化实际进程要比主体溶液中相同硝酸盐氮含量的单级反硝化过程为慢,从而在模型上表现为硝酸盐氮的饱和常数值大为提高。
3结论与建议
在对硝化基础反应动力学和反硝化基础反应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的实验数据和模型推导,求得的硝酸盐饱和常数KNO 3要远远高于传统单级反硝化过程中的硝酸盐饱和常数,从量化的角度解释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同步硝化反硝化模型和指导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摘要:在对硝化基础反应动力学和反硝化基础反应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的实验数据和模型推导,求得的硝酸盐饱和常数KNO3要远远高于传统单级反硝化过程中的硝酸盐饱和常数,从量化的角度解释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模型
参考文献
[1]齐唯,李春杰,何义亮.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应.中国给水排水,2003;19(7):8—11
[2]邹联沛,刘旭东,王宝贞,等.MBR中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生态因子.环境科学,2001;22(4):51—55
[3]Pochana K,Keller J.Model development for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Wat Sci Tech,1999;39(1):235—243
[4]顾夏声.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式(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05—204
[5]臧荣春,夏凤毅.微生物动力学模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0—260
1. I doubt whether your c ___________ that vegetables have feelings is right.
2. Some international c___________ are held in our country every year.
3. He t ___________ to kill me if I refused to give him my handbag.
4.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we Chinese often h ___________ our ancestors (祖先).
5. This new model is of high q ___________ but it is not expensive.
6. If you drive a car, you must f ___________ your safety belt.
7. Don’t be so mean. Be g ___________ when you try to help your friend.
8. The man a ___________Napoleon so much that he wanted to join his army.
9. People now use paper instead of a h ___________to clean their faces.
10. Some people become v ___________because they believe it is healthier not to eat meat.
二、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 A live wire is one that ___________ (charge) withelectricity.
2. We___________ it yet, but I think our ___________will be heated.(discuss)
3. If the factory keeps ___________(send) wasteinto the river, the pollution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4. The woman wanted her husband ___________(examine) at once.
5. Yesterday he got his wallet___________(steal).
6. Traditional Chinese New Year Festival___________(celebrate) in capitals all around Europe.
7. The director and the actors were rehearsing the play again and again because they___________ (perform) it the next evening.
8. Einstein’s theory ___________ (prove) to be trueat last.
9. The girl was so angry that she ___________ (tear)the letter into pieces.
10. I ___________ (inspire) to work harder thanever before.
三、根据句意,用适当的介词或副词填空。
1. We offer a wide range of holidays to choose___________.
2. Young people are compared ___________ the rising sun.
3. What I said about Smith goes ___________ you, too.
4. This novel is based ___________ historical facts.
5.Taking an umbrella will protect you___________the sun.
6. Will you please spare me some ink? I have run___________of it.
7.We don’t want to buy a piano, for it takes___________ too much room.
8. I’m sure I can pay ___________all my debts in a year.
9. Can you explain the text ___________ your ownwords?
10. The slaves worked hard to fight___________ their rights.
四、根据句意,选择适当的短语填入下列句子(有多余的短语,每个短语限用一次)。
1. The Smiths borrowed a lot of money and they haven’t ___________ their debts yet.
2. The old photographs ___________ the memories of his happy childhood.
3. Well, the story is too much for Lucy. Shecan’t understand. ___________ , she’s only two.
4. The boy couldn’t ___________ an excuse when his teacher asked him why he was late.
5. The idea sounds wonderful but we need to___________ it ___________in practice.
6. It is a custom to ___________each other onApril Fool’s Day.
7. The customs in eastern countries___________ not ___________ those in western countries.
8. ___________ , they won the contest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9. They said that they didn’t think I would be fit for the job; ___________ , I was turned down by the company.
10. She is too ready to believe others, so she is very easy to___________.
五、 单项填空。
1.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sports meet___________until the next week.
A. was put offB. would be put off
C. be put offD. ought to put off
2. It took Mary a long time to___________ a new dress at the store.
A. pick upB. pick out
C. take upD. take out
3. The newly-built bridge ___________the beauty of the city.
A. is added toB. adds up to
C. adds toD. adds up
4. Did you leave the doors and windows___________ ? You know there are many burglarsthese days.
A. to fastenB. to be fastened
C. fastenedD. fastening
5. On Saturday afternoon, Mr. Wangwent to the market, ___________some bananas and visited her cousin.
A. buyingB. buy
C. boughtD. to buy
6. When and where we are going to hold themeeting ___________ . So we’d better wait until we___________.
A. is not announced; are informed
B. isn’t announced; inform
C. are not announced; have been informed
D. aren’t announced; have informed
7. What a pity! I missed meeting my boss at the airport because my car was___________ in the traffic jam.
A. broken upB. kept back
C. held upD. kept up
8. I thought of him as my trustworthy frienduntil, to my ___________ , he gave me away tothe boss.
A. honourB. faith
C. doubtD. shock
9. The best use___________ our present machine.
A. must be made ofB. must be made
C. must make ofD. must take
10. The National Day ceremony is a great ___________.
A. occasionB. situation
C. locationD. position
六、 完形填空。
根据短文意思和首字母提示,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完全形式,使短文语义完整。
A house in Clarktown caught fire on Christmas Eve, 1982. The woman who lived in the house was already in her eighties. Being in poor health, she had t ___________ (1) in walking even when things were fine. W ___________ (2) her house burning down around here, she was not able to go anywhere. The smoke made her choke(窒息). The fire was very hot. Without quick help she would have d ___________ (3).
Fire f ___________(4) got to the house. They started to put the fire out. They did not know the old woman was still inside. The people heard her crying for help. The fire was still very hot and there was lots of smoke.
A man d___________(5) like Santa Claus(圣诞老人)was passing by. He was on his way to give gifts to poor families. H ___________ (6) had he heard the old woman’s cry when he ran into the burning house. After a while he r ___________(7) out with the old woman on his back to safety. Then, as quickly as he had done that, the man left. No one knew the real name of the hero who had s ___________ (8) the old woman’s life.
The man went on and took the g ___________ (9) to the poor children. He did not return home until it was dark. He told his wife what had happened. She decided that she did not need to keep the story a s ___________ (10). She told people that Santa Claus was really David Rodriguez, her husband. Mr. Rodriguez is a music teacher when he is not playing Santa Claus.
七、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短文,用尽量简短的英语(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单词或短语)回答所提的问题或补足不完整的句子。
A new study has found no evidence that sunscreen, commonly us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skin cancer, actually increases the risk.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ous based their findings on a review of 18 earlier studies that looked 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unscreen use and melanoma(黑素瘤). They said that they found flaws in studies that had reported associations between sunscreen use and higher risk of melanoma.
Most health experts believe that by protecting the skin from the harmful effects of the sun, sunscreen helps prevent skin cancer, which is increasing in incidence (发生率) faster than any other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question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sunscreen and whether it may have the opposite effect, perhaps by allowing people to remain exposed to the sun longer without burning.
The researchers said that among the problems with some earlier studies is that they often fail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at those people most at risk for skin cancer—people with fair skin and freckles(雀斑), for example are more likely to use sunscreen. As a result, it may appear that sunscreen users get cancer more often.
The studies, which generally relied on volunteers to recall their sunscreen use, were also unable to prove how well the products had been applied, said the new study.
1. Does the sunscreen increase the risk of skin cancer?
___________
2. What may happen to people with fair skin and freckles?
___________
3. Is the number of skin cancer patients increasing in America?
___________
4. What does the word “flaws” in the 2nd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mean?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 conclusion2. conferences3. threatened4. honour5. quality6. fasten7. generous8. admired9. handkerchief10. vegetarians
二、1. is charged2. haven’t discussed; discussion3. sending4. examined5. stolen6. is celebrated7. would perform8.proved9. tore10. was inspired
三、 1. from2. to3. for4. on / upon5. from6. out7. up8. off9. in10. for
四、 1. paid off2. brought back3. After all4. come up with5. try; out6. play tricks on7. are; similar to 8. To their joy9. in other words10. be taken in
五、 1-5 CBCCC6-10 ACDAA
六、 1. trouble2. With3. died4. fighters5. dressed6. Hardly7. rushed8. saved9. gifts10. se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