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精选8篇)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篇1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为加强乡镇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强化乡镇党委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全面推进我县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确保顺利实现

“十一五”规划目标,现就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乡镇党委具有领导乡镇政权机关,支持和保证其依法行使职能的重要职责。它既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又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是党的重要执政基础,是整个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对于推进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无论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很多的制约性因素都来自农村,要解决这些制约,就必须着力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各级党委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多年来,我县委十分重视乡镇党委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项工作的发展不够平衡,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同时还要看到,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和乡镇农业产业战略调整,使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乡镇党委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紧迫感,加大乡镇党委建设的力度,努力把乡镇党委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中央和区、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全我县“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乡镇党委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努力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开拓进取、勤政廉洁,带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

具体目标要求是:

(一)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党委集体政治坚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委成员结构合理,团结协调,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党委书记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二)有一个过硬扎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积极奉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艰苦创业,踏实工作,真抓实干。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关心群众疾苦,改进工作方法。

(三)有一条清晰正确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成效显著。农村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四)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所属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强,得到群众的依赖和拥护。

(五)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通过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党委成员分工负责制、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成员参加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党委成员廉洁自律等规章制度规范党委及每一个成员的工作和行动。

三、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高乡镇党委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是强化

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要坚持不懈地把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提高乡镇党委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落实好乡镇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组织形式,加强监督与考核,确保学习实效。要坚持定期对政治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45岁以下的乡镇领导干部进行定期考核,并将培训考核的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整体素质。要坚持政治理论培训、学历培训和适应性知识培训相结合,做到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任期内集中培训时间不低于三个月;继续举办领导干部专本科班、研究生班。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北京市基层干部提出的五点要求,积极探索强化乡镇党委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实施“素质工程”和个性化专题培训工程为重点,强化对领导干部专业知识、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金融知识、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培训。积极组织乡镇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和境外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乡镇党委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乡镇党委要把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其执政为民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严格程序,扩大民主,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

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熟悉农村工作,有领导农村改革与发展、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真本领,清正廉洁、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乡镇党委班子中去,特别是注重选拔40岁左右乡镇正职和35岁以下的乡镇副职干部。今后新进乡镇领导班子的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女干部要达到10以上,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一般至少要各配备一名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也要占有一定比例。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公开选拔、民主推荐、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镇领导干部退出机制,积极探索乡镇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待岗制。进一步加强乡镇“一把手”建设,坚持从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农村改革和实践成绩突出的干部中发现和提拔党政“一把手”。

3、完善机制,创新方式,加强乡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乡镇处级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以40岁左右为主体,35岁左右的应占一定比例。处级副职后备干部一般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以30至40岁为主体,35岁以下的一般不少于总数的50。女干部不少于10,并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坚持通过民主推荐、资格考试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后备干部人选。按照逐步选拔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的要求,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采取定期考察、考核的办法,每两年对后备干部调整充实一次。加大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力度,采取集中培训、高校深造、外出考察、重点问题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后备干部进行培训。采取选派到乡镇、企业或重点单位任职、挂职,跨乡镇、跨部门交流轮岗,分配急、难、险、重专项任务,实行县直单位与乡镇后备干部双向互动挂职,探索优秀后备干部到县外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镇干部和人才队伍

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有计划地分批选派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工作。建立乡镇干部准入机制,乡镇机关干部凡进必考,公开选拔,择优录用。全面推行乡镇科级干部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和回避制度,激发乡镇干部队伍活力。积极探索实行“岗位任期制”,对乡镇干部的任职年龄、文化程度、任职时限等做出明确规定。探索选派县直单位优秀后备干部到乡镇、村任职,实绩突出的,优先、破格提拔任用。

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在人民群众之中的人才观,不拘一格地选拔、培养、使用人才。要营造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打破地域、身份和体制的局限,把乡土人才作为人才资源新的增长点。尝试在乡土人才中开展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探索成立乡土人才协会和乡镇人才交流服务站,促进人才交流,积极为农业和农村服务。坚持动态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每年对乡土人才进行一次考核,对业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乡土人才,列入优秀人才库。

(三)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继续落实重点谈话、诫勉、函询回复、述职述廉、考察结果通报反馈等制度。研究建立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作风讲评制度。加强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建设的考核,把一岗双责、群众信访接待日、进村入户调研等作为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述职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在适当范围通报。要继续坚持干群恳谈交心制度、定期走访群众制度、领导干部记民情日记等制度,将群众的安危冷暖熟记于心,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乡镇党委要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听取、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要建立乡镇包村干部组织生活进村、考核进村、工作重心进村的“三进村”制度。包村干部同时参加村和机关支部的组织生活,定期向所包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进行述职,并由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测评、打分,测评结果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工作重心和重点放在村里,积极帮助所包村拟定发展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工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

乡镇党委要建立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党委工作制度、领导班子议事制度、行政办公会制度、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等。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的意见,充分发挥党员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强化对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建立起群众对决策实施监督的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和落实。继续加强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研究探索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具体措施,增强领导班子团结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在建立乡镇处级领导干部职位说明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探索建立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由品德、知识、能力、实绩等要素构成的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考核举报、考核申诉、考核结果反馈等配套制度。

积极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党委向村党组织、村党组织向党员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反馈意见的工作制度,尊重和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落实党员对本级和上一级党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乡镇党组织工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乡镇党委要健全领导班子工作责任制,班子成员要按照责任制的要求,积极、主动、大胆、负责地做好分管工作。

进一步健全干部监督机制,从八小时以内监督向八小时以外监督延伸,特别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探索建立乡镇“一把手”社区生活监督制度和信访举报制度。进一步深化乡镇政务公开工作,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实效。要坚持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相衔接的制度。

(五)转变职能,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乡镇党委要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工作重心调整到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上来,把组织农民、服务群众、协调利益作为新时期党委发挥核心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创新,组织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自觉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土地政策,做好土地确权、流转工作,保护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的合法收益。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切实做到产权清晰、管理科学,使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支配者和受益者。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领导管理、指导监督、组织协调、服务扶持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进入市场的能力。要加强对农民就业的指导、服务和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的能力,拓宽农民就业的渠道,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及时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提供力所能及、切实有效的支持,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要切实做好山区搬迁,将泥石流易发区和资源匮乏地区的群众搬迁到生活条件较优越的地方。

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努力消除城乡二元差别,让农民真正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社会尊重,共享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开展对农民的科学知识和适用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民主法制意识。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发展教育,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高。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加大农村卫生站点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方便农民就医。要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要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保证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要进一步落实农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

四是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优良公共服务。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出行、用电、收视、通讯等方面的困难,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便捷的基础条件。要加强环境整治工作,美化、净化、绿化乡村公路和街道,优化区域发展环境。要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环境。要建立完善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及时发布有关农产品和市场信息,提供准确便捷的信息服务。

四、建立健全加强乡镇建设的领导和工作机制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县委将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三级联创”活动及其考核评价体系当中,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党政齐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各乡镇要把加强乡镇党委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组织班子成员和广大基层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本乡镇的具体的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不断增强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积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提高乡镇党委对村级组织的带动力,强化乡镇党委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篇2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 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成就显著,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务必清醒地看到,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 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 特色缺失, 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节约集约程度不高;依法治理城市力度不够, 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 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

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对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解决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开创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 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 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二) 总体目标

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 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三) 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治理与文明共建相结合, 坚持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 坚持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 坚持统筹布局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坚持完善功能与宜居宜业相结合, 坚持集约高效与安全便利相结合。

二、强化城市规划工作

(四) 依法制定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依法加强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 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 认真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由本级政府编制、社会公众参与、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上级政府审批的有关规定。创新规划理念, 改进规划方法, 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协调发展理念, 从区域、城乡整体协调的高度确定城市定位、谋划城市发展。加强空间开发管制,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 引导调控城市规模,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 确定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思路, 逐步调整城市用地结构, 把保护基本农田放在优先地位, 保证生态用地,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推进两图合一。在有条件的城市探索城市规划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合一。

(五) 严格依法执行规划

经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必须严格执行。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强制性, 凡是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城市政府应当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城市规划实施情况。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 必须经原审批机关同意, 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从制度上防止随意修改规划等现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实施的基础, 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 不得进行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施以及对违规建设的处理结果, 都要向社会公开。全面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国家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 实现规划督察全覆盖。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充分发挥专家和公众的力量, 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建立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共同监督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严控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设立, 凡不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建设的, 一律按违法处理。用5年左右时间, 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 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

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六) 提高城市设计水平

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 通过城市设计, 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 协调城市景观风貌, 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必须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方面符合城市设计要求。抓紧制定城市设计管理法规, 完善相关技术导则。支持高等学校开设城市设计相关专业, 建立和培育城市设计队伍。

(七) 加强建筑设计管理

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 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 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 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完善建筑设计招投标决策机制, 规范决策行为, 提高决策透明度和科学性。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建筑设计市场, 依法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和清出。为建筑设计院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鼓励国内外建筑设计企业充分竞争, 使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 进一步明确建筑师的权利和责任, 提高建筑师的地位。倡导开展建筑评论, 促进建筑设计理念的交融和升华。

(八) 保护历史文化风貌

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 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 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更加协调、优美。通过维护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旧厂房、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 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 保护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 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 展现城市风貌。用5年左右时间, 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

四、提升城市建筑水平

(九) 落实工程质量责任

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等五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 特别是强化对工程监理的监管, 充分发挥质监站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和技能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 推广工程总承包制, 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 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实行施工企业银行保函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机制, 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地铁等按市场化原则向保险公司投保重大工程保险。

(十) 加强建筑安全监管

实施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重点抓好房屋建筑、城市桥梁、建筑幕墙、斜坡 (高切坡) 、隧道 (地铁) 、地下管线等工程运行使用的安全监管, 做好质量安全鉴定和抗震加固管理, 建立安全预警及应急控制机制。加强对既有建筑改扩建、装饰装修、工程加固的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排查城市老旧建筑安全隐患, 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改, 严防发生垮塌等重大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一) 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 缩短建造工期, 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 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 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 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 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五、推进节能城市建设

(十二) 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支持和鼓励各地结合自然气候特点, 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 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完善绿色节能建筑和建材评价体系, 制定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标准。分类制定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标准定额。

(十三) 实施城市节能工程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 加大工作力度, 全面推进区域热电联产、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明确供热采暖系统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技术要求, 健全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估监督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 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大力推行采暖地区住宅供热分户计量, 新建住宅必须全部实现供热分户计量, 既有住宅要逐步实施供热分户计量改造。

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

(十四) 大力推进棚改安居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以政府为主保障困难群体基本住房需求, 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 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 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 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打好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战, 到2020年, 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完善土地、财政和金融政策, 落实税收政策。创新棚户区改造体制机制, 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 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构建多元化棚改实施主体, 发挥开发性金融支持作用。积极推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因地制宜确定住房保障标准, 健全准入退出机制。

(十五)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城市经验, 逐步推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统筹各类管线敷设, 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老城区要结合地铁建设、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 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制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标准和技术导则。凡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 各类管线必须全部入廊, 管廊以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管廊实行有偿使用, 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运营地下综合管廊。各城市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 在年度建设计划中优先安排, 并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完善管理制度, 确保管廊正常运行。

(十六) 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 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 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 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 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 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打通各类“断头路”, 形成完整路网, 提高道路通达性。科学、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 提高道路安全性。到2020年, 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 km2, 道路面积率达到15%。积极采用单行道路方式组织交通。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 倡导绿色出行。合理配置停车设施, 鼓励社会参与, 放宽市场准入, 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十七)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 到2020年, 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0%以上, 大城市达到30%以上, 中小城市达到20%以上。加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交通之间的顺畅衔接、便捷换乘。扩大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覆盖范围。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 m内全覆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改革公交公司管理体制,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 增强公共交通运力。

(十八) 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加强社区服务场所建设, 形成以社区级设施为基础, 市、区级设施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 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等设施, 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继续推动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 (站) 、博物馆、科技馆免费向全社会开放。推动社区内公共设施向居民开放。合理规划建设广场、公园、步行道等公共活动空间, 方便居民文体活动, 促进居民交流。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 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限期清理腾退违规占用的公共空间。顺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在住房、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证照办理服务等方面, 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十九)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提高城市排涝系统建设标准, 加快实施改造。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建设配置标准, 加大建设投入力度, 加强设施运行管理。建立城市备用饮用水水源地, 确保饮水安全。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交通、应对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 完善城市生命通道系统, 加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加强城市安全监管, 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 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七、营造城市宜居环境

(二十)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 建设海绵城市, 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缓解雨洪内涝压力, 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单位、社区和居民家庭安装雨水收集装置。大幅度减少城市硬覆盖地面, 推广透水建材铺装, 大力建设雨水花园、储水池塘、湿地公园、下沉式绿地等雨水滞留设施, 让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不断提高城市雨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

(二十一) 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 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 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 治理污染土地, 恢复城市自然生态。优化城市绿地布局, 构建绿道系统, 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 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建设森林城市。推行生态绿化方式, 保护古树名木资源, 广植当地树种, 减少人工干预, 让乔灌草合理搭配、自然生长。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立体绿化。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改变城市建设中过分追求高强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的状况, 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

(二十二) 推进污水大气治理强化城市污水治理,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 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 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 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 抓紧治理城区污水横流、河湖水系污染严重的现象。到2020年, 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以中水洁厕为突破口, 不断提高污水利用率。新建住房和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一定规模的新建公共建筑应当安装中水设施, 老旧住房也应当逐步实施中水利用改造。培育以经营中水业务为主的水务公司, 合理形成中水回用价格, 鼓励按市场化方式经营中水。城市工业生产、道路清扫、车辆冲洗、绿化浇灌、生态景观等生产和生态用水要优先使用中水。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城市工业源、面源、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 着力减少多污染物排放。加快调整城市能源结构, 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深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健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 动员全社会参与改善环境质量。

(二十三) 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树立垃圾是重要资源和矿产的观念, 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 通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 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0年, 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强化城市保洁工作, 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处置, 大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化、市场化, 促进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接。通过限制过度包装, 减少一次性制品使用, 推行净菜入城等措施, 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利用新技术、新设备, 推广厨余垃圾家庭粉碎处理。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 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 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

八、创新城市治理方式

(二十四) 推进依法治理城市适应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形势和新要求, 加强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 形成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法律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坚决遏制领导干部随意干预城市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的现象。研究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衔接, 严厉惩处规划建设管理违法行为, 强化法律责任追究, 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二十五) 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城市管理主管部门, 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和责任主体, 理顺各部门职责分工。推进市县两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改革, 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在设区的市推行市或区一级执法, 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和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加强城市管理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 提高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

(二十六) 完善城市治理机制落实市、区、街道、社区的管理服务责任, 健全城市基层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以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信息公开, 推进城市治理阳光运行, 开展世界城市日、世界住房日等主题宣传活动。

(二十七) 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 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 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 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推进城市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网络安全保障。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到2020年, 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和其他一系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措施, 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二十八)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推动城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 促进市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风尚, 提高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从青少年抓起,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将良好校风、优良家风和社会新风有机融合。建立完善市民行为规范, 增强市民法治意识。

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九) 加强组织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支持力度, 建立城市工作协调机制, 定期研究相关工作。定期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研究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央组织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定期组织新任市委书记、市长培训, 不断提高城市主要领导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十) 落实工作责任省级党委和政府要围绕中央提出的总目标, 确定本地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问题。城市党委和政府要制定具体目标和工作方案, 明确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 落实工作经费。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监督考核制度, 确定考核指标体系, 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并作为城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篇3

农农发[2010]5号

(接上期)

(三)《条例》第二条(五)预防、消灭或者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是指用于防治人生活环境和农林业中养殖业用于防治动物生活环境卫生害虫的。

(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引入抗病、虫、草害的外源基因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农业生物,适用《条例》和本《实施办法》。

(五)用于防治《条例》第二条所述有害生物的商业化天敌生物,适用《条例》和本《实施办法》。

(六)农药与肥料等物质的混合物,适用《条例》和本《实施办法》。

第四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下列用语定义为:

(一)新农药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尚未在我国批准登记的国内外农药原药和制剂。

(二)新制剂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与已经登记过的相同,而剂型、含量(配比)尚未在我国登记过的制剂。

(三)新登记使用范围和方法是指有效成分和制剂与已经登记过的相同,而使用范围和方法是尚未在我国登记过的。

第四十六条 种子加工企业不得应用未经登记或者假、劣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对违反规定的,按违法经营农药行为处理。

第四十七条 我国作为农药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国际公约(PIC)成员国,承担承诺的国际义务,有关具体事宜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承办。

第四十八条 本《实施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条例》和本《实施办法》相抵触的规定,一律以《条例》和本《实施办法》为准。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篇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监狱管理局:

乡镇司法所是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政法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司法所建设。2006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西部地区基层派出所、乡镇司法所、人民法庭建设规划》。200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基层基础建设。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司法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司法部主要职责之一是指导监督司法所建设。近年来,司法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司法所建设作为事关司法行政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坚持不懈地加强司法所建设,先后下发《关于创建规范化司法所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全面推进司法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司法所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任务更加繁重,加强司法所建设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事关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新形势下,司法所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司法行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作为科学谋划、深入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不断夯实司法行政工作基层基础。

一、大力加强乡镇司法所组织机构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的意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按照司法部关于“机构独立、编制单列、职能强化、管理规范”的要求,巩固和发展乡镇司法所建设取得的成果。已经建立司法所的地方,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尚未建立司法所的地方,要积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和编制等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尽快建立,努力实现司法所在乡镇机构和工作全覆盖。要全面实行县(市、区)司法局和乡镇人民政府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的司法所管理体制。要继续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切实用好司法部下达的专项编制,进一步清理、收回空编、占编,全部用于司法所,同时继续采取争取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等做法,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

二、深入推进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以深入开展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乡镇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强化管理意识,健全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加强所务管理,推行所务公开,不断提高乡镇司法所工作水平。

三、切实加强乡镇司法所业务用房管理和使用。要切实加强司法所业务用房的管理和使用,乡镇司法所业务用房不得出租、出让等。要根据职能和业务要求,合理设置、及时调整业务用房使用功能,更好地适应办公值班、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安置帮教、法律服务、档案管理等工作需要。要加强业务用房的维护和修缮,不断改善司法所办公条件和设施装备,为司法所配置适合工作需要的办公、通讯、交通工具。要建立健全业务用房档案资料和业务装备资产账目,加强对司法所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四、认真履行乡镇司法所职责。司法所要履行好指导和管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安置帮教、法制宣传、依法治理等各项职责。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丰富工作内容,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履行司法所职责。

五、切实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的领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把司法所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不懈地抓。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努力解决司法所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建设基层、服务基层。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司法所建设中的新问题,不断推进司法所工作发展。

有关司法所建设的重要情况请及时报部。

司 法 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篇5

发表日期: 2011-10-17 文章来源: 崆峒区人大 浏览次数: 24

各乡镇人大、人大街道联络处:

为了全面贯彻全区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提高人大的工作水平和监督实效,更好地支持、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加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乡镇人大工作是整个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人大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在街道办事处的联络处,具体承担着联系办事处辖区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党的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

(二)认真贯彻区委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各项工作。区委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召开全区人大政协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问题,是区委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具体体现,对全区人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即(2010)33号文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障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从全局的高度进行安排部署,这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全区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区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乡镇和街道人大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会议和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的精神上来,把各项政策措施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坚持党委领导贯穿于依法履职的全过程,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根据党委的决策部署,明确工作思路,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确保党委意图得到有效贯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以实现。

二、始终坚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要自觉地把各项工作置于同级党委的领导之下,使人大工作与党委的中心工作同步合拍、协调一致。在具体工作中,应该认真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依法履行职责,使党委的主张成为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机关的领导成员;紧扣党委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紧紧抓住事关本乡镇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围绕乡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履行各项职能;认真执行重大问题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带头贯彻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体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和对法律负责的一致性。

(二)依法行使职权原则。要处理好加强人大监督与支持政府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看,人大与政府之间是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二者尽管工作职责不同,但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因此,要密切与政府的工作联系,及时沟通,加强协调,努力做到在监督中体现支持,在支持中实施监督,形成在党委领导下,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共谋发展的工作机制。

(三)集体行使职权原则。要通过会议形式,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依法、依程序办事,集体决定问题,集体行使职权。人大所有工作基本都有程序和规则,一切工作要按照程序走,不能怕麻烦,减少工作环节,要在程序上做到无懈可击。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严格按程序集体决定问题,保证作出的决议、决定符合实际,具有权威性。

三、依法行使乡镇人大的各项职权

(一)突出重点,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要按照《地方组织法》和《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的规定,依法履行法定职权,不断促进全区乡镇人大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乡镇人大要进一步理顺党委决策、权力机关决定、执行机关落实三者之间的关系,抓住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在人代会上认真审议,作出决议、决定。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

(二)务求实效,认真行使监督权。要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突出监督重点,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把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听取审议有关工作汇报、开展视察、调查、执法检查和评议等行之有效形式,督促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勤政廉政,依法行政,执政为民。要建立健全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督办制度,加强跟踪检查,督促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落到实处。人大工作要做到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主动为政府出主意、想办法,支持政府推进各项工作。

(三)完善机制,认真行使任免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使党内工作程序与人大任免程序有机统一起来,按照党委推荐、人大任免的法定程序,确保党委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断探索建立干部任后监督的工作机制,通过专项评议、提交述职报告等方式,促使他们勤政廉洁、履职为民。

四、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

(一)注重加强代表培训工作。依法搞好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按照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先进性的要求,组织和引导选民推选那些政治素质强、文化水平高、群众基础好、有较强议政能力的选民为人大代表候选人,以提高代表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代表结构。通过组织专门的培训会和报告会、向代表传输新的法律和业务知识,让代表深刻理解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神圣权力和应尽的义务,熟悉人大及代表行使职权的方式和程序,增强人大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条件的乡镇,组织代表走出去考察学习,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增长见识、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

(二)注重拓宽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要把保障代表知情权作为推动代表主动履职的手段,建立向代表通报情况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代表座谈会,及时学习有关文件、报刊和资料,向代表通报半年或全年政府的重点工作。通过代表小组活动、组织代表参加执法检查、专项工作评议、调研及列席人大有关会议等活动,使代表更好地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和工作进展情况,为代表依法履职奠定基础。

(三)注重丰富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主要采取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工作评议、听取和审议镇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进行。要制定详细的代表工作计划,建立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小组制度。各代表小组也要制定活动计划,代表小组活动应有领导、有计划、有活动、有实效、有总结,有代表分布、编组情况一览表。重点开展好 “六比六看”和“六个一”活动。“六比六看”即:比理论法律学习,看履职水平的提高;比参政履职,看建言献策的效果;比参与代表活动,看发挥带头作用;比联系选民,看为民办实事;比协助政府推行工作,看监督的实效;比爱岗敬业,看创造性工作;“六个一”即:联系一个选区、走访一次选民、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帮助一个村委会或社区解决一个难点问题、参加一系列代表活动、发展一项产业。要认真组织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保证代表每年进行一次书面述职,任期内至少向选民述职一次,接受选民的监督,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人大代表认真执行代表职务。人大街道联络处,每个季度都要向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报送开展代表活动情况。每年11月份,人大街道联络处要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年代表工作。

(四)注重代表议案、建议、意见的办理工作。要把督办代表建议作为乡镇人大一项联系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和意见的范围和程序,提高建议和意见的提出质量;重视议案、建议和意见办理工作,积极改进和创新办理方式,建立党委书记阅办、人大主席交办、镇长批办、分管领导承办、人大代表督办的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机制,着力解决“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努力提高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将代表议案以及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情况纳入工作监督的范围,与视察、调研、检查和工作评议等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和引导代表参与办理,除了书面答复外,还应当多与代表当面沟通情况,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五)注重为代表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要完善代表依法执行职务的保障制度。要以乡镇街道人大办公室为依托,建立人大代表之家,做到有场所、有制度,并配置必备设施,定时、定点、定内容开展各项代表话动,使“代表之家”成为代表学习的重要基地、代表联系选民的重要渠道、代表履行职责的重要场所。要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代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履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六)落实好人大工作经费。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先按每人每年100元标准列入区财政预算,以后根据区财政情况逐年提高,代表的活动经费应专款专用。代表参加本乡镇或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安排的活动,其所在单位必须给予时间保障,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和其他待遇;对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在参加代表活动期间要按每人每天20元的标准落实好误工补贴,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对妨碍代表执行职务或侵犯代表权益的事件,要依法严肃查处。

五、逐步推进乡镇人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要认真组织开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1次,需要及时决定的重大事项,可临时专门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一般要在3月底前开完,如果是临时召开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要通过保证会议时间和合理的会议程序,提高会议质量。会议召开之前,人大主席团要认真做好会议材料等各项筹备工作,规范大会议程,提高会务水平;会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组织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大会各项工作报告,尊重代表意志,保障代表行使各项职权;会后,要运用多种形式,宣传、贯彻、落实好大会通过的各项报告和作出的各项决议、决定。乡镇人大召开人代会前,要提前告知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

(二)要发挥好乡镇、街道人大主席、主任的职能作用。乡镇、街道人大主席、主任要把握好分管工作和本职工作的“度”,必须在时间上统筹安排,在精力上有所侧重,在工作上突出重点。要开展“十项”工作任务:每年要对代表代表进行一次培训;开展一项有示范性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一次工作评议活动;开展一次执法检查;组织一次代表述职评议;对本乡镇人代会决议决定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视察活动;协助乡镇政府解决一件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召开一次代表意见建议督办会;评选一次优秀人大代表;在新闻媒体至少刊播一件宣传稿件。各乡镇街道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项或多项活动,区人大将以“十项”工作计划为标准,进行考核。

(三)加强与与区人大的联系。区乡人大要上下联动开展工作。对区人大常委会安排的工作及组织的活动,要积极抓好落实。乡镇、街道人大主席、主任要按时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要认真组织区人大代表参加区人代会,落实好会议精神,在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查、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活动中,要按照常委会的整体部署,同期开展工作,使人大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扩展。要向区人大及时准确报送有关资料,如报告工作计划和总结,召开人代会情况,对人代会上讨论作出的决议、决定,及时报送区人大常委会备案。区人大常委会每位领导要联系3至4个乡镇、街道人大,及时和联系领导及工委室沟通联系,努力使乡镇人大工作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六、努力提高人大自身的履职能力

(一)要加强素质能力建设。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要学习和掌握人大业务、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行职责的能力。当前重点要学xxx省、市和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及有关领导讲话。要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在依法行使职权、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新思路,推出新方法,探索新路子,使人大工作得以深化、发展和提高。

(二)要加强作风建设。乡镇人大处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前沿,做好乡镇人大工作责任重大。街道人大联系代表量大面广,工作任务繁重。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主任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价值,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抓好每一天,干好每一件,在人大工作岗位上真正干出一番事业,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回报人民、回报社会。要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做到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计较名利,严格自律,扎实工作,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树立起人大的权威。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机关干部作风整顿等活动,坚持走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使人大行使职权的过程,变成反映民意、集中民智、顺应民愿的过程。

(三)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乡镇街道人大组织制度建设是搞好乡镇人大自身建设的基础,是乡镇人大和代表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也是乡镇人大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乡镇街道人大要按照区委(2010)18号文件要求,要进一步改善人大工作条件,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门的办公场地,配置必要的办公设施。按照合法性、规范性、实效性的原则,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人大的各项工作制度。要抓紧建立完善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议事规则等会议制度,视察、执法检查、评议等监督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学习培训等自身建设方面的制度,联系代表、办理代表建议、代表述职和考核等代表工作制度,以及档案资料管理等其他日常工作制度。重点要建立一簿、一表、二册、二卡六本台账。一簿即代表参加集中学习和开展活动情况点名簿,一表即代表工作统计表,二册即代表花名册,代表意见建议登记册,二卡即代表联系选民记录卡,代表小组活动记录卡。同时,要及时对人代会、主席团会议、选举等材料、各种会议和活动记录、代表议案和建议批复办理情况等资料进行归档、分类装订,妥善保存。

(四)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乡镇人大的影响。要把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加大宣传力度,多角度、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形成维护人大权威、支持人大工作的良好氛围,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

山东潍坊市潍城区出台加强镇街人大工作的决定

本网讯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镇、街人大的职能作用,近日,中共潍城区委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镇、街人大工作的决定》。

《决定》要求,镇、街人大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法定程序,及时审议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充分履行监督职能,通过听取审议有关情况的汇报、开展视察和执法检查,督促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各项工作开展。

《决定》对镇、街人大自身建设作出了几个方面的硬性规定:一是要按照地方组织法关于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设主席和一至二名副主席的规定,配齐配强人大干部;由党委书记兼任人大主席的镇,配备一名正镇级干部担任专职人大副主席,主持镇人大日常工作。每个镇、街办至少要配备一名人大专职工作人员。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若干规定》,建立完善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议事规则等会议制度,视察、执法检查、评议等监督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学习培训等自身建设方面的制度,联系代表、办理代表建议、代表述职和考核制度及其它日常工作制度,逐步实现镇、街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各机关、团体、组织和个人都要尊重代表的权利,支持代表执行职务,积极配合代表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每年每位镇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不低于150元,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四是进一步落实好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列席党(工)委会制度。镇、街人大干部在阅读文件、岗位交流、提拔任用以及工作、生活安排等方面,要与党政干部同等对待。在办公用房、代表活动场所、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配备等方面要给予切实保障。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大

付志鹏、刘月甫)

加强和改进镇(街道)人大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谢立昕

近期,我们先后赴秀洲区、嘉善县和海宁市,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开展了专题调研,另外,对全市面上的镇(街道)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一般性的资料收集和抽样了解。对当前我市镇(街道)人大监督工作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法律思考和工作思考。针对镇(街道)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从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镇(街道)的人大工作。

要注重规范,严格依法办事

对于《宪法》、《组织法》、《选举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赋予的职权,要全面予以履行,对于法定的监督程序,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立法工作。镇(街道)人大工作的在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时,务必要遵守合法原则,县及县以上人大常委会要加强指导。

要注重创新,提高监督实效

基层人大监督工作的对象和内容相对于县及县以上人大来说,更加具体,更需要贴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贴近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只有获得监督工作的实效,才能得到党委的重视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镇(街道)人大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沿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顺应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实现民主科学决策、规范公共权力行使、提高监督实效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发挥代表作用,注重服务

县级人大常委会要把街道人大工作纳入重要监督议程。海宁市马桥街道在全省率先创设了“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去年海宁市人大常委会还出台了《关于街道财政监督工作的意见》,以加强财政预决算的监督。但是,目前全国、省都还没有有关街道人大工作的立法,对街道的法律地位、工作职权还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在此情况下,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要把街道人大监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加大街道工作的审议和监督力度,县(市、区)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要充分考虑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兼任常委会委员的相应名额,从组织上保证街道人大工作的有效监督。街道人大工委应当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发挥辖区内的人大代表的作用,努力提高街道人大工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关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常委会汇报。

加强民主建设、推进中心工作,不断丰富基层人大工作内涵。镇(街道)一要加强法律监督和法律宣传,努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嘉善县魏塘街道人大工委围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配合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活动20次。二要认真实施工作监督,不断推进政府工作开展。三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海宁市丁桥镇人大邀请公民旁听镇人代会,周王庙镇人大向社会公开人代会工作报告。

加强和改进代表服务保障工作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社会的传媒渠道,为代表知情知政做好服务;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为代表行使职权提供服务;精心选择课题,认真组织代表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拓展代表联系选民的渠道;从加强代表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代表履职的自觉性。

努力为镇(街道)人大开展监督工作创造条件

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的精神,提高对加强镇(街道)人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优化基层人大组成人员结构,落实镇(街道)人大专职工作人员,把镇(街道)人大干部的培养、锻炼、考核及使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与党政机关干部实行双向交流。其次,政府要树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支持镇(街道)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再次,上级人大常委会要切实加强对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作者系嘉兴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关于进一步加强与镇、街道人大工作联系的若干意见

(2007年11月27日慈溪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市人大常委会与镇、街道人大的工作联系,切实提高全市人大工作水平,根据地方组织法、省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 市人大常委会与镇人大主席团是指导与被指导、法律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与街道人大工委是领导与被领导、工作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第三条 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时,可以邀请镇人大主席、副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副主任列席。

第四条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及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在讨论涉及镇、街道重要工作时,可以邀请镇人大主席、副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副主任参加,听取建议、意见,进行商议。

第五条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代表视察和调查研究等活动,应邀请有关镇人大主席团和街道人大工委的同志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有关镇人大主席团及人大主席或副主席,街道人大工委及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代表视察和进行专题调查。

第六条 市人大常委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镇、街道人大工作会议,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征询对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七条 市人大常委会及其工作机构要热情接待镇、街道人大干部来市人大机关联系工作。对于他们请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要认真研究,及时答复。重要问题要及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或请示上级人大常委会。

第八条 建立街道人大工委汇报制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定期听取街道人大工作汇报。

第九条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其专职常委实行分工联系镇、街道人大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加强与镇、街道人大的联系、沟通,及时通报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活动和工作安排;镇、街道人大也要主动与主任、副主任、常委互通情况。

(二)镇、街道召开重要会议、组织重大的代表活动(人大主席团例会、视察、专题调研、法制宣传等)应及时告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同时,可视情邀请联系的主任、副主任、常委参加。

(三)镇、街道人大的重要文书,包括计划、总结、规范性文件、司法、执法文书、重要案件查处决定以及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的规定等,在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同时,抄送联系的主任、副主任、常委及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

(四)联系常委每季度至少应安排1个工作日到镇、街道走访了解人大工作,加强信息、资料交流,并重视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帮助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道人大工作的调研报告

日期:2007-11-16 23:09:30

信息来源:市人大办

为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推进我市镇、街道人大工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07年工作要点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镇、街道人大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卢汉超带队,副主任黄少霞、秘书长周成志以及办公室、选联工委、财经工委等有关人员参加,于7月31日至8月3日,先后深入到镇、街道对我市镇、街道人大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听取了我市5区人大常委会以及3个镇、5个街道人大的情况汇报。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镇、街道的人大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

(一)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探索街道人大工作新思路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部分镇与街道合并或者直接改为街道。这些经过区划调整的街道办事处,从法律意义上讲不是一级政府,但实际上却履行着原来镇政府的大部分职能,承担着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等重任。但由于法律对县、区以下仅规定了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与乡、镇同级的街道则不能设立人民代表大会,这就致使当前经区划调整后的街道出现职权与法律地位不对称、职权的行使与缺乏监督的不对称、人大与党委、政府在街道的机构设置不对称等矛盾。

新形势下街道人大工作及政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引起了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和各区区委、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按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有关规定精神,结合外地先进经验和我市的实际情况,2006年5月,市委决定在全市街道设置人大工作委员会,作为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市编委于2006年6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各街道设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通知》(佛机编[2006]37号),明确了在各街道设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的有关事项。各区、街道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并下发了有关文件,认真部署设置人大街道工委的有关工作。至2006年10月,全市的11个街道全部设置了人大街道工委,并落实了机构、人员和经费。

(二)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大力推进镇、街道人大的组织建设

市委历来重视镇、街道人大工作,把它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5年12月,市委召开全市人大工作会议,印发了《中共佛山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佛发[2005]38号),《意见》就如何加强基层人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06年,结合全市三级人大同步换届,市委对镇、街道人大机构的设置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推进了我市镇、街道人大的组织建设。

全市各镇、街道党(工)委加强对镇、街道人大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各镇、街道均认真贯彻落实了佛发[2006]28号文件的精神,由党(工)委书记兼任镇人大主席、人大街道工委主任(石湾镇街道除外)以及1名镇人大专职副主席、人大街道工委副主任兼党(工)委委员的精神,并把人大工作列入党(工)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情况汇报,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还经常过问和参加镇、街道人大开展的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各镇、街人大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镇、街道人大工作实效

我市各镇、街道人大均把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作为基层人大工作的重头戏,紧紧围绕当地党(工)委的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代表活动,积极履行职责,成效明显。

一是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代表活动,不断增强履职实效。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执行职务的主要方式就是参加代表活动。我市各镇、街道人大积极组织代表围绕本辖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视察、调研,听取镇、街道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拓宽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促进人大的监督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上,使政府的行政行为符合人民的意愿。

二是拓宽代表联系选民的渠道,为代表依法履职搭桥铺路。各镇、街道人大积极引导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和沟通,鼓励代表通过定点联系、走访代表等方式,深入选区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映到镇人大或人大街道工委。高明区人大常委会荷城街道工委的7名工委成员分工挂钩联系代表,及时听取代表收集的群众意见和建议;南海区人大常委会桂城街道工委建立每位区人大代表重点联系本选区5至10名选民的制度,听取选民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认真督办代表议案、建议,提高代表履职积极性。我市各镇、街道人大对于涉及本区域的议案和建议都认真做好督办工作,通过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组织代表视察等方式进行督促办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答复。通过办理和督办代表的议案、建议,不断提高代表当政议政的积极性。同时,对群众的来信来访按“归口办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办理,使人大信访工作成为联系人民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

四是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参加培训,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各镇、街道人大非常重视对人大代表的培训,除了认真组织辖区内的市、区人大代表参加代表培训班外,还举办了法律知识讲座和代表履职经验交流,提高了代表的素质,增强了代表的履职意识。

(四)坚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工作规范化

人大工作讲究依法、依规、依照严格的工作程序。因此,加强制度的建设,推进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对于人大工作而言非常重要。目前,我市各镇、街道人大普遍都建立了代表培训学习、代表小组活动、督办代表议案和建议、代表联系选民、办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等相关制度。这些制度具有共性的,也具有创新意义的。如南海区大沥镇人大制定了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等,通过向代表派发联系选民卡,收集了不少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反映到镇人大主席团,畅通了民意反映渠道。

(五)加强联系和指导,不断推进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深化

市以及各区人大常委会都非常重视镇、街人大工作,把它列入市、区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多种方式密切与镇、街人大的联系,共同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形成合力,从整体上推进了我市人大工作的协调发展。如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室、工委挂钩联系镇、街人大的工作制度,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镇、街人大工作会议的制度,及时总结、交流镇、街人大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指导镇、街人大在当地党(工)委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较好地推进了该区镇、街人大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当前镇、街道人大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镇、街道人大在发挥代表作用、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推动和促进基层人大工作等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工作实践中,也碰到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

一是任务多,职能少。从法律意义上讲,街道办事处非一级政府,但实际上却履行着原来镇一级政府的各项职能,并且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事权和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街道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然而,人大街道工委只是作为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级权力机关,虽然各区人大常委会均制定了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赋予了人大街道工委一定的职能。但从调研的情况表明,这些职能还是未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对如何进一步发挥人大街道工委的作用,尺度还不好把握。因而,目前人大街道工委的作用发挥还相当有限。

二是人员配备兼职多,专职少。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镇、街道人大已经落实了机构和人员配备,相对于以前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仍还存在着人员配备不到位的问题。一是有4个镇、街道没有按照佛发[2006]28号文件要求配备镇人大专职副主席、人大街道工委专职副主任;二是在全市31个镇、街道中,有15个镇、街道的人大办公室没有单独设置,办公室主任通常兼任党政办副主任或由党政办副主任兼任,甚至如顺德区北滘镇的党委委员、镇人大副主席兼任镇党政人大办主任;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张槎街道工委办公室仅有一名办公室主任,但同时还要兼政协办主任、街道工会主席和组织办副主任。据统计,全市仅有10个镇、街道人大办公室配备专职主任或副主任,其余21个镇、街道人大办公室的主任、副主任均为兼职,这种情况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市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困难多,规范少。目前,我市镇、街道人大工作在一些具体的运作中面临的困难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经济社会建设的事务超越了传统观念下的镇、街道所承担的职能范围,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着巨大的发展经济和管理社会的任务,而镇人大主席团和人大街道工委的职能则存在着法律支撑力度不足,如镇人大主席团并非镇人大的常设机构,不享有重大事项决定权和预算调整审查批准权。但实践中有这种需要,有个别镇的人大主席团在闭会期间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审议通过本镇的财政预算调整,这是缺乏法律依据的不规范做法。人大街道工委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是全国各地人大常委会正在深入探索的一条思路,但同样也面对缺乏规范的问题。如对决定和监督街道财政资金使用、审议决定街道的重大事项等问题。如何规范镇、街道人大开展工作,已经成为促进基层人大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镇、街道人大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镇、街道人大工作,建议市委认真研究,切实解决目前我市镇、街道人大在组织建设和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其工作实效,进一步促进我市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推进我市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健康发展。

目前,镇人大副主席和人大街道工委的副主任均由党(工)委委员兼任,党务工作和经济工作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确实难以分出更多的精力考虑人大工作。而且部分人主观意识上对人大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履职意识不强。再者,基层人大干部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业务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建议市委要进一步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推进我市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一要进一步解决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对加强人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解决干部对人大工作的思想认识问题,为镇、街道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是推进基层人大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市委要采取各种有效得力的措施,通过教育、宣传,促使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转变观念,站在讲政治、讲科学发展、讲民主法制的高度,在抓好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本级人大工作的开展多一些关注、多一些支持、多一些认识。

二要改善基层人大领导的配备问题,加强对镇、街道人大工作的领导。针对镇、街道党(工)委委员担任镇人大专职副主席、人大街道工委专职副主任在履行人大职权中难以到位的问题。我们建议,市委明确镇、街道人大专职副主席、副主任,主要负责人大工作,或者增加镇人大副主席、人大街道工委副主任领导职数1名,专职负责人大工作,以保证基层人大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要下力气解决履职意识淡薄问题,推进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依法履行职责。镇人大在法律上已经有明确的职责。人大街道工委在设置的时候,各区人大常委会也赋予了多项职权。但从实践表明,这些职权普遍形同虚设,部分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并没有完全履行,履职意识淡薄。为此我们建议,各区党委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研究解决基层人大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督促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依法积极履行职责,并为他们履行职责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职能。

四要认真解决基层人大干部的业务能力问题,提高工作实效。要发挥市委党校的资源优势,把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业务列入党校培训的重要课题,并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基层人大干部参加有关人大工作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的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切实解决基层人大干部的业务能力问题,提高基层人大干部对人大业务知识的认识,提高开展人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实效。

(二)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有关文件的精神,切实加强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的建设。

虽然,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落实《中共佛山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佛发[2005]38号,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的精神上作了很多工作。但是,我们认为,各区和各镇、街道在落实文件要求上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强。建议市委要加大督促力度,促进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的精神。

1、召开镇、街道人大工作专题会议。听取各区关于镇、街道人大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督促各区以及各镇、街道认真贯彻市委《意见》、《中共佛山市委转发〈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做好我市市、区、镇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佛发[2006]28号)、市编委《关于在全市各街道设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通知》(佛机编[2006]37号)的精神。

2、健全镇、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建设。要按照市委[2005]38号文件的要求,纠正目前一些镇、街道在人大机构建设中的不规范做法。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对这项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加以落实。

3、落实镇、街道人大干部的待遇。根据市委《意见》的精神,镇、街道人大专职干部列入行政干部编制,享受同级的党、政部门同等干部级别的待遇。各区和各镇、街道要认真贯彻文件的精神,切实提高人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证镇、街道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积极探索镇、街道预算监督机制的有效建立。

关于街道的财政监督缺失问题,近几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已经多次向市委报告反映,也不断积极地探索解决办法,但因种种原因,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至于镇级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预算调整的问题,也是本次调研各镇反映的一个比较集中的难点问题。基层强烈要求上级党委、人大常委会能够认真研究,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或者办法。为此,我们综合基层同志的一些想法,并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精神,建议:

1、试行由各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街道的预算。具体程序是:第一,由人大街道工委组织所在街道的区人大代表对本街道的预算、决算和预算调整进行初审,人大街道工委负责将代表意见反馈到区人大常委会和街道办事处。

第二,街道办事处将经本街道的区人大代表初审的街道预算、决算、预算调整上报区政府。

第三,区人代会通过将街道的预算、决算和预算调整交由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决定。做法有两种选择:一是区政府在向区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区预算草案时,一并提出将街道的预算、决算和预算调整交由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建议,由区人代会在批准预算时一并批准。二是区政府直接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要求将街道预算、决算和预算调整交由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第四,区人大常委会依据区人代会的决定,对街道的预算、决算和预算调整进行审查批准。

建议各区根据《预算法》的精神,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区实际的对街道的预算审查及财政监督机制。

2、增开一次年中的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预算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预算内至少两次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作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各镇人民代表大会必须在年中增开一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要议题是审议本级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审查批准本预算调整等。这样就保证了对镇本级经济运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以及预算调整审查批准的合法化、规范化、制度化。

3、不断探索完善,深化对镇、街道财政的监督。市委如原则同意以上两个办法,市人大常委会将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对这两个问题作进一步深入、广泛的专题调研,借鉴外地行之有效的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经过分析,制定出一套既符合法律法规精神,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规范镇、街道的财政监督工作。

>

如何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人大工作

------------------

发布时间:(2010-12-16)

来源:新塍镇人大主席团

作者:宋德荣

乡镇(街道)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街道)人大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权建设的基础,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对于加快推动新市镇建设和农村“两新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速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乡镇(街道)人大在加强与基层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基层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乡镇(街道)人大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运行体制较为薄弱,难以适应当前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要求。本人结合在基层人大工作的简短经历认识到,要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水平。

一、近年来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特别是1979年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地方组织法以后,重新明确了乡镇(街道)人大的法律地位,从此,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得以快速发展。乡镇(街道)人大在依法履行职责、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主要方面有:一是依法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重大事项,为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保障。乡镇(街道)人大按照法律和法规的有关规定,对事关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依法行使职权,作出决策。从决策的内容上,主要是与民主法制建设和保证宪法、法律、法规执行有关的、带有全局性、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从范围上看,大都是本行政区域在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带有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从性质上看,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息息相关,并且在实践中可操作的问题。二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促进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乡镇(街道)人大的监督包括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两个方面。法律监督主要是对宪法和法律、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工作监督主要是通过督办镇人大代表的提案和建议,组织开展工作评议,如新市镇建设“两新工程”、水利防洪工程、环保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等等,进行专题调查、视察等方式,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促进相关条线工作的推进。三是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乡镇(街道)人大采取赠送书籍刊物资料、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代表培训,提高代表的政策法律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激发代表的工作热情和履行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促进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四是依法选举乡镇(街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从多年来基层人大工作实践来看,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困难、问题和所取得的成果并存,全社会推进法治建设还感到有些任重而道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有些差距。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加上各个阶段中心工作较多,对人大工作和政协工作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有个主次差异,人大在依法行使职权上仍有不够到位的现象。少数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没有时间顾及人大工作,乡镇(街道)人大只是一间屋子,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二个干部。在工作中,有许多地方的乡镇(街道)安排人大主席从事其他政府条线工作和中心突击工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有的乡镇(街道)不够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对人大工作有较多的不理解。个别地方对乡镇(街道)人大在维护农村稳定、发展乡镇(街道)经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基层人大干部工作的主动性也不足,在开展工作中怕超越权限,不开展工作又怕无所作为;有些甚至认为,开展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是给政府出难题,影响经济工作,致使个别地方的乡镇(街道)人大没有地位、没有权威,使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开展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规范性和程序性,没能真正起到代表民意,履行监督职能,促进政府工作的应有作用。二是乡镇(街道)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还存在不够规范的方面。一年一次的乡镇人代会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小漏洞、小问题,例如会议时间、程序、内容、审议决定重大事项和选举等方面,存在不尽合理、不够规范、不够认真细致等些许问题,有的乡镇人代会例会建议审议的主要议程和重大事项未能及时提前通知代表,有的基层代表在闭会期间或者例会前夕没能深入到群众中去摸民情听民意;会议内容主要是听取和审议人大和政府工作报告,其它内容比较随意;有的到会列席代表和旁听大会人员进出会场自如,随意性较大,不够严肃认真。三是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缺乏有效的机制和经费保障。乡镇(街道)人大活动经费的开支是实报实销,有的事先没有计划,没有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有的有计划也没能严格执行,需要开展工作和活动支出,须向财政申请,由乡镇长一支笔审批,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新时期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思考

(一)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乡镇(街道)党委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的工作,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乡镇(街道)党委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镇人大工作的领导,切实把人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注意充分发挥镇人大在基层文明、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定期听取人大主席团工作汇报,认真研究和解决人大主席团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向人大主席团提出任务和要求;从人员配备、经费、办公设施方面对人大主席团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在工作中要自觉坚持和依靠党委的领导,积极主动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这是人大工作永恒的主题。乡镇(街道)人大要认真领会和贯彻好党委的意图和重大决策,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发布决议决定,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执行。要坚持并逐步规范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人大主席团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和组织的重要活动,要报请乡镇党委批准。日常工作要主动向党委请示和汇报,取得党委的重视和支持。

(二)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要摆正位置,处理好人大工作与政府工作之间监督和支持的关系。要不以监督者的身份自居,对政府工作既监督又支持,要明确监督是手段,支持是目的,寓支持于监督之中。要通过对基层站所、政府各部门进行评议、视察等方式,行使乡镇(街道)人大监督职权,支持和推动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要充分发挥人大自身的作用。积极开展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的工作,依照《条例》规定,认真召开主席团会议以及开展调查、视察、执法检查、评议等活动。积极组织代表开展活动,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增强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的人大意识,加强人大工作的宣传,如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和组织开展代表活动,开展多形式宣传,增强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对人大制度和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了解,使其充分认识到乡镇(街道)人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创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密切同代表和选民的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及时处理和反馈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使乡镇(街道)人大真正成为联系选民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重要民主渠道。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大主席团的各项活动制度。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四)要进一步提高代表履职水平。人大代表是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基础,没有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没有人大代表的切实履职,乡镇(街道)人大就成了“空壳”。因此,乡镇(街道)人大要把发挥代表作用摆在重要位置,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对代表依法履行职责予以关心和支持。

1、要强化培训提素质。要加强对代表的学习培训,采取各种形式,组织代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法律知识和人大业务知识。定期向代表通报镇情、政情,通过走访代表、召开座谈会、寄送信息资料等形式,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和新时期的中心工作及时传达给代表,为代表知情议政创造条件,为代表在选民中宣传法律法规和新政策提供材料。

2、要建立小组抓网络。乡镇(街道)人大直接联系每位人大代表比较困难,“乡镇(街道)人大抓小组,代表小组抓代表”的工作网络便迅速快捷。当前全区各乡镇(街道)都在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在建立代表小组的同时,要按照就近就地、便于活动的原则,建立代表小组活动的长效机制,确保代表小组活动定期开展,充分发挥代表小组的作用,团结本组代表切实联系选民,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切实引导代表履行职责。切忌“空有组织无人员,空有人员无活动,空有活动无实效”的务虚工作态度;组织活动保实效。代表视察等活动是代表履职的重要方式,乡镇(街道)人大要根据当地当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组织代表开展深入细致的视察、调查和检查活动。活动中充分突出代表主体作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做到督办建议出成效,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都代表了群众的呼声,乡镇(街道)人大要及时转交政府办理,并通过每季度主席团会议通报和日常询问等方式跟踪督办,重点建议重点督办,确保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落到实处。

(五)要加强乡镇(街道)人大自身建设。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强化自身素质。要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为人民群众代好言、为人大代表服好务,以适应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需要。要规范工作制度。乡镇(街道)人大要根据上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乡镇(街道)实际重点,加强镇人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人大主席团议事规则,人大主席、人大秘书工作职责,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视察活动制度等制度体系,确保人大工作规范化。要提高人大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的比重,对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各代表小组工作情况实行责任制考核,避免应付务虚、不求实效的工作态度。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克服“到站”、“二线”思想,在工作作风等方面严格要求。要逐步建立代表由选民公推直选直接选举机制,真正让群众信任有威望有号召力的人当选代表,不断提高代表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代表公推直选直接竞选是代表发挥代表作用,积极参加代表活动,履行代表职责,提高代表素质的重要基础手段和重要支柱。要摆正位置,扮准角色,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人大主席团的作用和价值,用工作实效来证明人大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基层文明、民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六)要加强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上级人大常委会要经常组织对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副主席的培训,积极参加上级人大组织的各类有关培训,使乡镇(街道)人大干部能够深入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较好地适应角色、较快地熟悉业务。区人大常委会要经常邀请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副主席参加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活动,使他们亲身感受人大工作的程序,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乡镇(街道)人大的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防止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走过场、流于形式,进而在实践中培养、锻炼、提高乡镇(街道)人大干部,增强做好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信心、责任心和自觉性。

宁德市部分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谈加强人大工作

坚强领导 精心指导 大力支持 扎实推进

作者:ndwww

文章来源:宁德网

更新时间:2009-8-9 10:12:52

宁德市加强基层人大工作座谈会召开现场

宁德网消息(刘冬康)近日,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加强基层人大工作座谈会。会议邀请市人大常委会挂钩联系人大工作的6个乡镇(街道)及其他部分乡镇的党委书记参加。参会的各位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在会上交流探讨了如何落实好省委、市委加强人大工作决定,切实抓好人大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坤华参加会议并讲话。

林坤华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乡镇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也是广大基层群众参与地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形式和途径。近年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加强基层人大建设,市委作出了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转发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开展争当“五员”活动的意见,市人大常委会下发了关于开展争创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先进单位的通知等,都对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乡镇党委尤其是党委书记,要真正把乡镇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予以高度重视,落实好有关文件精神。

蕉城区飞鸾镇党委书记王明水说,飞鸾镇党委以学习贯彻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为抓手,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为人大开展工作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2008年初,飞鸾镇党委重新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新时期人大工作。镇党委领导每年坚持参加1次人大代表议政活动、1至2次代表视察活动、3至4次代表小组活动,认真听取代表对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对下阶段人大工作,他认为一是要抓住弱项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人大主席团的作用,在保障方面适当给予倾斜。二是要在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上开拓进取,把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的重点,积极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推进依法治镇进程。三是要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上开拓进取,支持和规范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四是要在充分发挥人大主席团整体效能上开拓进取,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努力做到法定程序与办事效率的有机统一。

古田县鹤塘镇党委书记周和嵩说,鹤塘镇党委大力支持主席团按照维护核心、围绕中心、凝聚民心、反映民生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推进人大工作。首先是高度重视。镇党委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出发,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为人大主席团依法行使职权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其次是全力支持。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坚持落实党委班子成员挂钩联系人大代表制度,支持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等,既为人大工作把好“方向盘”,又放手让人大主席团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发挥人大主席团在全镇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再次是发挥作用。根据市、县委及市、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镇党委重视在全体代表中开展“五员”活动。为全面提高全体人大代表的素质和履职能力,通过遍布全镇各村的23个农村远程教育网点,对人大代表进行法律法规、政治理论、人大业务等的知识培训。同时还通过树典型,达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目的。

屏南县代溪镇党委书记张德力说,近年来,代溪镇党委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和改善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努力为人大依法履职创造良好环境,既提高了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又实现了人大工作阔步向前。一是党委坚持把人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人大工作中的新情况,及时解决人大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工作上统筹安排,保证人大主席能以主要精力做好人大工作。二是改善办公环境,先后更新了人大办公室、会议室办公桌椅、沙发,安装了电话,配备了电脑,制度齐全、设施配套,工作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三是镇人大每次组织代表活动,镇党委无论在组织上、物质上都予以充分保障。党委书记无论工作有多忙,都要挤出时间亲自参加代表活动。每次活动无论在车辆、生活、后勤等方面,均优先人大代表活动。四是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了重大事项通报、重要情况反馈制度,听取人大的意见和建议。

周宁县咸村镇党委书记周敦江说,尊重人大就是尊重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支持人大就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一是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确保人大之“为”。对涉及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和重要工作,镇党委都要充分征求人大意见,以求共识,形成合力。闭会期间,大力支持代表开展争当“五员”活动,提高代表履职的实效。二是建立党委领导人大工作的运行机制,确保人大之“位”。镇党委定期听取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汇报,及时拿出指导性意见,使人大工作更加贴近党委中心工作。镇党委领导坚持每年参加1次镇人大代表议政活动、1至2次的代表视察活动、3至4次的代表小组活动。党委书记经常与人大主席团成员、市县镇各级人大代表座谈,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三是建立人大行使权力的保证机制,确保人大之“威”。镇党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应当由人大讨论决定的事项,都依法提交人大会议讨论决定。对人大会议形成的决议,镇党委领导都带头执行,并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贯彻执行,维护人大的法律地位。

寿宁县南阳镇党委书记卓仕平说,乡镇党委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人大工作的领导,我认为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乡镇党委的一个重要重任,做好乡镇人大工作,能促进依法行政,增强班子的执政能力,能有效地通过人大将党委的主张和意图贯彻到群众中去,转化为全乡人民的共同行动。二是制度建设要到位。近年来,我们针对乡镇工作特点,建立了人大工作通报、代表检查视察和代表批评建议办理和联系代表等制度,代表“五员”活动得到很好开展,逐步形成尊重人大代表,支持人大代表履职的良好风尚。三是经费保障要到位。镇党委统筹兼顾,将人大工作经费以及代表培训、视察、检查等各项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努力改善人大的工作和活动条件,确保人大工作高质量开展。四是代表素质要到位。针对部分代表履职素质偏低的问题,我们一方面在选举时严格把好代表候选人推荐关,另一方面是加强代表的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综合素养。

福安市赛岐镇党委书记刘少华说,近年来我镇根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的精神,为了使《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争创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先进单位活动的意见》精神落到实处,镇党委成立争创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不走过场。一是坚持定期听取人大工作汇报,讨论研究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委有关重大决策,凡是法律规定应当提交人大决定的,都提交人大讨论决定。二是把加强党的领导与人大监督统一起来,支持人大及其主席团通过开展执法检查、视察、听取报告、述职评议等形式开展活动,履行职责。三是把依法办事与开拓创新统一起来,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开展人大代表与单位部门“民主恳谈”活动,通过民主恳谈“知民情,解民忧,促和谐,听民声,集民知,树形象”,在政府、所、站与人大代表、群众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受到普遍支持。

福安市甘棠镇党委书记阮兆平说,加强人大主席团的自身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环节,镇党委十分重视镇人大的自身建设,着力提高人大办公条件,突出抓好三项基础工作。一是规范“四室”建设。即:主席团办公室、代表活动室、代表议政室、代表接访室,结合甘棠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一整套规章制度,把15项重点内容打印上墙,便于群众和代表了解监督。二是加强人大代表活动小组的各项制度建设。按照“便于组织,便于活动”的原则,根据代表所属选区、居住区域,划片设立了6个人大代表活动小组,提高履职实效。三是组织好学习培训。要求镇人大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培训计划,一年举行三期代表培训班,采取以会代训、代表小组集中学习与代表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组织代表们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定期学习与代表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代表与时俱进、依法履职奠定基础,提高了人大工作水平。

柘荣县楮坪乡党委书记朱丹说,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全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前沿阵地。楮坪乡党委充分认识乡镇人大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在各项工作安排中突出人大位置。一是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总体部署,与党委各项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落实。乡党委坚持每季度听取1次人大工作专题汇报,讨论研究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委书记坚持参加主席团会议,并建立乡党委成员和主席团成员联系挂钩人大代表制度,加强班子成员同人大代表的联系沟通。二是把人大工作纳入“四个”统一,即把主席团的活动经费与人大开支纳入财政预算统一安排,把人大的民主法制建设纳入全民教育统一规划,把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纳入统一督查的内容,把人大监督与评议统一纳入日常工作,充分彰显人大工作的重要性。三是把改善人大工作环境作为党委重要工作之一。认真落实人大主席与乡党委书记、政府乡长享受同等待遇。专门配备一名人大秘书,成立了人大接待活动室,为人大日常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福鼎市桐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少平说,近年来,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和支持人大工委工作,建立起党工委领导亲自抓、人大工委具体抓的工作机制。2007年,桐城街道被列为宁德市基层人大工作联系点,为此我们专门装修设立了人大代表活动室,为人大工委办公室配置了专用电脑,规定每年6万元财政预算作为街道人大专项工作经费,为人大工委正常工作和代表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党工委以支持代表执行职务、尊重代表民主权利这一工作目标要求,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结合桐城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时期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代表活动。我们还组织代表开展了述职活动,在人大代表换届之前,全体代表安排专门时间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座谈会、走访选民等形式向选民说明履行代表职责、执行代表职务情况,回答选民提问,听取选民意见,接受选民监督。街道党工委还积极安排人大代表外出考察,参与办事处各项民主评议活动等,不断丰富了人大代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霞浦县长春镇党委书记徐健说,镇党委充分尊重人大法律地位,不断加强和改善对人大工作领导,努力为人大依法履职创造良好环境,确保人大在全镇各项事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一是不断改善人大办公条件,镇党委在办公场所紧张的情况下,为人大配齐了办公室、议政室、接访室、活动室和电脑室,并优先为人大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和办公设备。二是加强人员配备,把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人大办公室,专职从事人大工作,不断提升人大处理各项事务的能力。三是加强对人大工作的宣传,镇党委把人大工作宣传纳入党委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广泛宣传人大工作,不断增进群众人大意识。四是逐年增加投入,在镇财政困难的情况下,2009年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经费预算达到5万元,保证了代表活动和人大工作的需要。去年还专门拨款2.5万元,组织县人大代表到省外进行学习观摩活动,拓宽代表履职思路,提升代表的业务素质。五是为人大主席团开展活动配备专门工作用车,方便了人大主席团工作开展。

高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镇街人大工作与考核办法

------------------规范性文件

加入时间:2010-2-8 15:14:00

点击:781(2008年3月25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为了加强和改进镇街人大工作,充分发挥镇街人大的职能作用,推动镇街人大工作的开展,提高全市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根据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及省、潍坊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机构设置及办公室建设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篇6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系统党委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市直各系统党委:

为提高市直系统党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充分发挥市直系统党委职能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市直系统党委规范化建设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

(一)阵地建设规范。市直各系统党委要设置党建活动室,作为党组织基础设施的必备硬件。活动室内应按统一标准设置党旗、誓词、党员权利和义务标牌等,有条件的系统党委应配备党员电教设备。下拨党费应优先考虑用于党建室的建设。

(二)运行机制规范。一是系统党委健全。能按期按程序换届,明确系统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工作职责和岗位分工,努力形成书记带头抓、专职副书记具体抓,委员分工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新局面。按要求配备党办主任,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党建活动经费保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根据各系统党委实际情况定期下拨活动经费,各系统党委所在部门(单位)能配套相应经费用于阵地建设及系统党委的工作正常开展。三是党

1建工作计划落实。年初能按照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部署,结合业务工作,认真制定本系统党建工作计划,做到年终对照自查、工作总结及时上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四是党组织工作资料台帐齐全。系统党委党建资料分类管理,做到台帐清晰、资料翔实、记录规范。

(三)工作制度规范。一是党委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会,学习上级党组织文件和精神,提出贯彻落实意见,研究制度工作计划、制度措施。二是请示报告制度。每半年至少向所在部门厅(部、室)务会或党组报告一次工作。每年至一次向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报告一次工作。三是党建工作汇报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汇报会,听取所属党组织工作汇报,了解情况,查找差距,分析原因,提出意见,指导工作。四是挂钩联系工作制度。建立党委委员挂钩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加强分类指导和工作检查。

(四)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切实加强党员日常学习管理。认真执行发展党员“五项制度”,有计划地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严格预审,把好入党质量关。严格执行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制度,做到及时上缴,合理使用。建立党员和党务干部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党员和党务干部素质和能力。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直各系统党委要把规范化建设作为今年系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市直系统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部署、抓落实,专职副书记要发挥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做好具体任务分解和督促检查,要其他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二)周密组织实施。市直各系统党委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把规范化建设作与落实贯彻中央《条例》、省委、市委实施意见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细化措施,扎实推进,不断提高市直机关党建规范化水平。

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乡镇文化建设 篇7

1.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不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衡量一个乡镇的发展, 无非经济和文化两大块。经济是衡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文化是对经济具有先导和推动作用, 它可以为经济凝聚人心, 创造环境, 攒足后劲。经济与文化永远是农村社会一对和谐的“夫妻”。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却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 即经济工作规划得多, 文化工作规划得少。经济实绩考核得多, 文化实绩考核得少。经济与文化不合拍, 不能“同床共枕”。普遍认为经济工作立竿即能见影见成效, 文化工作只有付出无回报, 使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失去平衡。

2.文化队伍建设不健全。乡镇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管理机构, 文化站对促进本地方的文化发展, 提高文化氛围起着指导、引导作用。然而, 就目前而言, 普遍存在着年龄结构偏大的格局, 且经济管理水平不高, 有的还抱着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陈旧的管理模式, 很难走出误区。在行政执法上所投入的精力不足, 这也是直接导致封建迷信活动抬头的直接原因所在。

3.文化氛围不高。经济发展了, 农民富裕了, 各式各样的洋楼如雨后春笋林立在乡村各处, 汽车、摩托车、手机到处可见。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氛围却不浓, “三下乡”活动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过去的农村文艺宣传队, 早以人去队散, “人口学校”“青年之家”“党员 (老年) 活动室”只是应付检查。正是由于文化氛围得不到提高, 积极向上的活动空间太小, 导致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抬头, 甚至极少数人寻找畸形刺激, 参与赌、黄, 令人痛心。

4.文化经费不足。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还是开展农村文化建设, 都离不开物质做基础, 而文化站作为农村网络的主体, 农村文化活动的中心, 由于经费不足, 活动难以开展, 特别是财政包干后, 各地方的文化经费更得不到保障, 大多处于窘境, 文化建设的前景令人担扰。

5.影剧市场萧条。农村影剧曾经有过辉煌, 为丰富和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各式雅俗共赏, 喜闻乐见的影剧与农村结下了不少的情结。时下, 影剧走上市场后, 却忘记了农民观念。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必须认真地进行分析和研究, 找准结合点, 对症下药, 经济与文化互为条件, 相互促进, 标志着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形态。没有经济作物质基础和拓展空间的文化, 与没有文化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经济, 同样是不可思议的。农村地区间发展上的先进与滞后, 决非源于所处经纬度的差异。经济欠发达尤其是贫困地区。往往与科学文化上的相对落后互为因果。经济必须通过市场才能实现效益。而产品的科技含量、名牌效应是扩大市场覆盖率, 强化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建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农业人口文盲、半文盲的高比例, 从农村地域的大范围看, 突出加强文化建设, 在实现整个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文化站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 在提高干部群众的文化程度, 增强综合文化素质, 培养高尚的精神情操, 促进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极大的潜能。可以坚信,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文化建设, 必将在新世纪农村知识经济的时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1.建立一套好的文化体制和一支过硬的文化干部队伍。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拿出抓经济工作的劲头和精力, 来抓好农村文化建设, 并注重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使之走上办好主业, 开发产业, 发展事业的良性循环轨道, 并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较高、管理经营能力较强, 具有开拓精神的文化干部队伍, 在配合好党委、政府各个时期工作的同时, 积极地吸引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 开展各种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活动, 培养农民的业余爱好,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

2.兴办文化产业, 增添和更新文化设施。走以文养文、以文兴文之路,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把企业产品、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等用文化包装, 推向市场, 建立和完善乡镇文化娱乐中心, 扩大活动范围, 增加拨付经费, 增添和更新文化设施, 使之能够真正成为农民的“娘家”, 让他们在茶余饭后、劳动工作之余有一个求知、求乐、求新、求美的好去处,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经常开展电影和“三下乡”活动。将农民所想的、所需的、愿意看的艺术质量较高的具有浓郁乡气的精品送下乡, 为搞好农村文化事业推波助澜。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篇8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1)进一步提高对改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化改革,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根本措施,是解决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到着力推进改革、以改革带动全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改革放到突出重要位置上,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部署,用更大力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2)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经济体制改革涉及体制转轨和机制转换,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联度高,综合配套性强。要牢固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观念,将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改革的部署贯彻到日常工作和各项发展措施中。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改革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改革工作,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指导和推进改革。

(3)充实和加强改革工作力量。为保证改革职能的积极履行和改革工作的有效组织,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健全相应办事机构,并配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承担综合改革工作的机构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提高谋划改革、指导改革、推进改革的能力,积极协助领导同志创造性地履行好各项工作职责,努力做到有为有位。

二、做好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拟订与协调工作,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

(4)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是各地发展改革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指导和推进改革的有效方式。要积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通过适当形式,及时对改革的中长期目标、阶段性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提出建议。要加强年度改革的总体指导,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本地区年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并落实责任部门,报请同级政府批准后发布。

(5)协调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要按照国务院和同级政府的统一安排,积极参与和做好涉及面宽、影响大的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对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的改革任务,要主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对有关部门为主推进的改革,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主动加强业务联系,及时沟通交流改革信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部门协同推进改革的良好格局。对部门意见分歧较大的专项改革方案,要主动履行好协调职能,组织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报同级政府决策。

(6)为党委、政府部署改革工作当好参谋。要主动加强向当地党委、政府的汇报,定期、及时报告改革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深化改革的建议,并加强重要改革事项的请示。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积极提请党委召开常委会或政府召开办公会,对当地的总体改革和重点改革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并做好会议精神的组织落实、跟踪反馈。

三、健全机制,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统筹协调

(7)探索建立改革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探索建立改革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和其他有效方式,研究本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和总体方案,论证、协调、衔接重大专项改革意见或实施方案,督促有关改革工作的落实,检查评估改革效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发展改革部门。各地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争取政府支持,探索建立更高层次的改革工作协调机制,以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8)建立部门内的改革沟通协调机制。要推动发展改革部门内部各职能机构按分工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改革工作,并充分发挥综合改革工作机构的改革综合、协调和衔接职能。综合改革工作机构年初要汇总本部门主抓的各项改革,向部门领导提出本年度推进改革的工作建议;年中年末要总结各项改革的实施情况,提出评估报告和推进意见;发展改革部门主抓的各项改革政策出台前,内部主办机构应事先征求综合改革工作机构的意见。

(9)探索建立有效推进改革试点的工作机制。对一些涉及面广、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较大的改革事项,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推动试点,积累经验。其中,对国家已有明确改革方向和思路的改革事项,可按照部署、结合实际组织试点;对符合市场经济方向,但突破现行政策法律框架、跨行业跨领域的重大改革事项,要积极组织论证、协调,按程序报批后组织试点。要创新试点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将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与行业性改革试点等有机结合起来。

(10)逐步建立改革工作责任制。各项改革方案出台前,要明确提出相关的责任单位,并尽可能制定科学的改革绩效考核评估标准。改革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政府的统一安排,通过有效方式加强对各部门改革的监督检查。改革阶段性工作完成后,要及时组织有关方面评估改革实施效果。要健全纠正改错机制,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改革进展情况和评估意见,对问题较多的改革措施进行调整。发展改革部门内部也要落实改革责任单位,加强对本部门负责的改革的监督检查。

四、及时、准确地沟通改革信息,加强改革工作交流

(11)建立灵敏、有效的改革信息沟通机制。每年5月、11月,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定期向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本地区推进改革的基本情况、体制创新的好做法、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要强化改革形势分析工作,把改革形势分析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形成全局性的改革形势分析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加强改革信息的采编和传递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互联的改革信息网络的步伐。

(12)加强改革经验的总结推广。要结合改革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相关领域的改革经验,推动本地区的改革经验交流,并及时将重要改革经验通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工作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选择重要改革领域,建立改革工作联系点,总结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反映并协助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改革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典型经验加以推广。

(13)加强改革宣传工作。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积极向社会宣传深化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重大改革方案的出台和实施情况、年中和年度改革进展、地方和部门推进改革的典型经验,探讨改革进程中的理论难点和政策走向,引导改革方向,促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多地关注和了解改革,营造全社会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三年级英语1单元试题下一篇:学生会主席就职演说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