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英雄纪念作文(精选8篇)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这个让我们铭记历史、祭奠英烈的年份里,我从忙忙碌碌的日子里回到了老家,驻足在汨罗江岸,看着汨罗江北岸的南渡口、金巷口、爱子山,看着蜿蜒宽大的战壕沟,我想起儿时村子里的卯爹。
卯爹大概生于19左右,从小习武,个子高大,一米八左右,一身好武艺,八十年代还很健壮。他没有亲生的儿女,与老伴相依为命,是个五保户,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砍柴、种菜、做饭,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从爱子山和金巷口砍回的柴,也是扎成把、捆成捆,堆成堆。他是屠户,只帮乡亲们过年时宰年猪、办喜事时宰办大席的猪。这样一个平凡的老人,老农民,同样有一段属于他的抗战英雄史。
八十年代湘北的农村,每到夏夜,蛙鸣四起,炎热让乡亲们常聚在村口纳凉,大人们人手一把蒲扇,扇扇风,赶赶蚊子,聊聊收成和往事,也有的拉拉二胡、弹弹琵琶、唱唱戏。老人们安静地坐在一起,在感叹眼下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会谈起当年血与火的岁月往事。孩提时的我,便常坐在老人的腿膝上听故事。
从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至1942年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汨罗江都是一道主防线,国共两军和当地人民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也给后人留下一部充满血泪的英勇的抗战史。据珍藏在湖南省汨罗市档案局(馆)里的《守土日记》,记载了当年日寇进犯汨罗的暴行:“二千余无抵抗力之民,横遭暴敌逞,残酷之蹂躏,可以想见之” “向南进犯时,有四万之众,骑兵六千余,凡敌进犯路线附近10余里,家至户到,山谷僻处无不穷搜,乱苇丛棘必用枪扫射……枪声刀声,遍于远近,骨肉狼藉,弥望皆是。壮丁被屠杀俘去者不可胜数……”“以致饿莩盈野、浮尸满溪”。可见,当年,在我脚下的这一片土地上,日本军国主义犯下多么惨绝人寰的罪行。
在《守土日记》中,也详细地记述了汨罗江畔军民奋勇杀敌卫乡的感人事迹。其中,1942年元月11日,据报告,“前月二十七日,有敌一股于黄昏由南渡渡河,即在南岸宿营,”两壮士侦得实情,潜往敌房,“各将手榴弹掀开向窗内齐掷,登时霹雳一声,炸片纷飞,房屋震倒,在房内烤火之敌血肉横飞”,炸死敌人40余名,两壮士中弹为国捐躯,“终不知其姓名”。在筹粮支前、毁路堵截等方面亦为突出,在第三次湘北会战中,当地民众奋起斗争,使“敌寇南犯因路彻底破坏,行动迟滞,补助困难骡马跌伤毙命遍野皆是”,而守军“节节包围堵截,卒收歼灭战之效果”。南渡正是京广铁路经过汨罗江的地方,也是卯爹他们生活战斗的地方。历史仍未远去,今天依然告诫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这种和平是举全国正义的力量驱除日本军国主义滔天罪行所获得的。任何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即使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
史料记载着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和英雄的历史,乡亲亦记忆着在这片土地上日本鬼子的罪恶,传颂着英雄的.故事。
满娭毑把我从小带大,常听她讲逃生的经历。她跟大人们躲藏进隔楼里,遭遇日本鬼子放火放烟熏个半死;她看到在归义街成堆的人头,肿得像饭盆那样大一个个;她看到一群日本鬼子将一个小姑娘围追到一个鱼塘里,最后小姑娘溺水而亡;她与乡亲们一起躲进金井里,日本鬼子在上面,一位大嫂怕小孩哭声招来日本鬼子发现,就让小孩吃奶,并痛心地用乳房捂着小孩的嘴,不让小孩发出声,最后等日本鬼子离开,小孩也失去了呼吸……但让我记得最清的,便是卯爹杀日本鬼子的英雄事故。
在日本鬼子刚进村时,卯爹和二十多位乡亲,近一半是妇女,被关一家堂屋里。细心的卯爹注意到门弯里有两条扁担,看到门口只有两个持枪的鬼子,他想到必须趁这个机会协助乡亲们迅速从屋后山林里逃走,因为有几十个鬼子正在村子里烧杀抢夺和肆意。他跟一旁的培山爹细声地商量好,他们各取一条扁担在门弯里候着,等会让一旁的小孩大叫要上茅斯,鬼子进一门就用扁担将其弄死,再用扁担将乡亲们吊上后山逃走。经过细语商定,小孩便哭喊着要上茅斯。这个哭喊声就像战斗的号角,消除了乡亲的恐惧,鼓起了为之一战而生的勇气。卯爹他们更是鼓足了劲。两个鬼子端起枪,用枪和钢刀指着小孩和身边的大人,大声地骂骂咧咧,凶神恶煞地朝屋里走来。说时迟那时快,卯爹他们的扁担重重地落在了鬼子的头上,两个鬼子随之倒地,再补上两下,便没有了动弹。卯爹便带着这二十多位乡亲从屋后,用扁担将乡亲们一个个吊上山坡,迅速地逃到后面的深山里。
还有一次,卯爹和另一个年青人带着刀在山里打猎,打了一只大野猪,他们挑着猪往回赶,却与4名日本鬼子不期而遇。勇敢、镇定的卯爹细心地注视着鬼子,虽然鬼子带着枪,但一看并没有把卯爹他们放在眼里,几乎毫无戒备,卯爹也注意到,心里便有了底气,感觉比对付4只真正的大野猪更易更快些。便对另一个年青人说,前面又来了4只野猪,我们只有宰了它们。卯爹将野猪送给了鬼子,鬼子正高兴地看着肥大的野猪,便趁其不备,卯爹他们手中的宰杀野猪的刀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割开鬼子的脖子,捅进另一个鬼子的心脏,4个鬼子片刻便倒在血泊之中。
塞北革命英雄烈士陵园位于朔州市朔城区, 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山西省塞北地区重要的抗日革命基地之一。新建的烈士陵园和革命英雄纪念馆将成为塞北地区纪念抗战的重要标志和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
1 项目概况
塞北革命英雄烈士陵园位于朔州市朔城区, 总占地65 700 m2, 南北长约361 m, 东西长约182 m, 南北西三面临路, 场地内部较为平整, 整体呈北高南低;塞北革命英雄纪念馆位于整个烈士陵园的北侧, 纪念馆为两层建筑, 总建筑面积约3 520 m2。
2 烈士陵园总平面布局
2.1 总平面设计原则
烈士陵园的布局应首先考虑其纪念场地的性质和整体参观流线的顺畅。本案的用地为矩形场地, 在设计时按中轴对称布置, 强调“一轴三场”, “一轴”既是场地中轴也是景观主轴, “三场”指入口广场、碑前广场、馆前广场, 主要建筑及广场均设置在中轴线上, 强调其庄重性和纪念感。整个场地的布局按入口广场→主入口→带形走道→碑前广场→纪念碑→馆前广场→纪念馆→烈士碑林 (馆两侧) 的顺序设置, 也符合参观流线, 整个区域排列有序, 层次分明 (见图1) 。
2.2 交通流线设计
本案的交通流线在设计初期就确定了最大化人车分流的主导思想, 参观人员车辆集中停放在南侧入口广场, 车辆不得进入陵园;园区车辆由北侧入口进入, 停靠于纪念馆北侧, 尽量避开参观流线。参观流线由南到北, 围绕主轴线和广场空间序列来组织, 疏密有致, 相辅相成。参观流线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在结合纪念馆专业人员的意见后, 我们设置的整体参观流线如下:由入口广场进入烈士陵园, 在入口处就可以看到大门、纪念碑和纪念馆;进入大门沿带状走道到达纪念碑前, 这里设计带状走道是采取了先抑后扬的手法, 调整参观者的心理。参观完纪念碑后来到纪念馆前广场, 排列有序的石柱有现实和心理的双重引导作用, 进入纪念馆的同时也回到了那个革命烈士流血牺牲的战争年代, 参观完纪念馆可自行进入纪念馆两侧的烈士碑林, 缅怀和追忆革命烈士, 最后可在场地两侧的景观林带中休闲放松一下, 结束整个参观。
2.3 景观绿化设计
陵园的景观设计主要突出纪念场地的特殊性, 强调庄重肃穆, 营造场地氛围。景观绿化主要分为集中绿化和装饰性景观绿化两种, 场地两侧均为集中绿化景观, 以草地和灌木为主, 布置林间小道和休闲凉亭, 主要用于游客休闲;入口的带形走道和广场四周设置装饰性景观绿化, 以高大乔木为主, 主要用于衬托建筑和营造场地氛围, 结合景观局部设置休息座椅。
3 主入口及纪念馆单体方案
3.1 主入口大门设计
主入口为开敞式大门, 以烽火台的形式建造, 全部采用石材, 底部为毛石, 上部为光面石材。整个造型和纪念馆相统一, 代表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3.2 纪念馆单体设计
1) 立面造型。作为纪念性建筑, 其造型的象征性是极其重要的, 在造型和立面处理上我们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特点:a.沉重的历史感和地域文脉的传承:建筑整体造型由古烽火台和关口抽象而成, 外部材料以当地条石为主, 配以汉白玉和古铜构件, 尽可能少的布置窗洞, 使整个建筑墩实厚重而不失细部处理, 拥有明显的塞北地域特性和历史文脉。b.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政权的体现:建筑采用中国古典高台建筑手法, 层层向上的体形和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相结合, 既体现了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也增加了参观流线的趣味性;建筑中心设置的革命红墙既是入口的引导标志, 也象征着革命烈士流血牺牲所保卫的红色政权 (见图2, 图3) 。
2) 平面布局。平面布局是以参观流线为依据, 以四个主要展厅为主, 配以影音展厅, 多功能中厅和休息厅, 结合辅助设施和办公库房等。其中一层为储藏区, 影音展厅, 办公区, 多功能中厅和二号、三号展厅;二层为平台广场, 入口序言厅和一号、四号展厅。
3) 参观流线。纪念馆作为参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通过设计来引导参观者的参观路线和感受。从馆前广场沿柱廊上到高台之上, 地上是革命题材的雕刻, 面前是鲜红的序言墙, 一切都是为了营造参观革命纪念馆的气氛, 给参观者以心理暗示。设在二层的入口是半开敞的序言厅, 由入口进入二层的一号展厅, 参观后经左侧楼梯来到一层, 参观完一层的各个展厅后再经右侧楼梯来到二层的四号展厅结束馆内参观。这里特别要提到我们设计的屋顶采光带, 它对应的正是两个主要参观楼梯和休息中厅, 既满足了采光的需要, 也通过光影关系丰富了室内空间。先上再下再上的参观流线是我们有意设计的, 在参观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参观的时间和趣味性, 展厅与展厅中的过渡空间既给参观者以休息的时间也给了参观者思考的空间。
4) 无障碍设计。在一层入口设置残疾人坡道, 通过专供残疾人使用的电梯可到达二层, 一层、二层均设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的设施, 室外设有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方便残疾人参观。
4 结语
塞北革命英雄烈士陵园及纪念馆现已建成投入使用, 陵园工作人员及参观人员均对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设计能为今后的纪念馆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对塞北革命英雄烈士陵园及纪念馆单体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 并对整个园区的布置、参观流线及纪念馆单体方案的功能和造型分别进行了介绍, 以期为纪念馆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始建于1982年12月,占地1825平方米,建筑面积784平方米,整个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丽。馆内以“西征入川,创建苏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传播真理,唤醒民众”、“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战地血花,救死扶伤”、“巴山妇女,巾帼英雄”、“前仆后继,无私奉献”七个部分为主线,集中展示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境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政权、扩大红军、创建根据地的英雄史实。整个陈列通过通俗流畅的文字、大量珍贵的文物、史料、照片以及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再现了红军时期的战争、宣传、生活等场景。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2001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一,2008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免费对公众开放的文(博)馆之一。自1982年建馆至今,这里已经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800余万人次。
TIPS
门票:免费
地址:通江县诺江镇文庙街29号
交通:在通江县城,可乘1路公交车至红军广场纪念馆;从成都出发,经成(都)广(元)高速转广(元)巴(中)高速至巴州区或经南充、新政镇、恩阳镇至巴州区—水宁寺镇—通江县城,到达景区。行程约5个半小时。
开放时间:淡季9:00~17:00旺季8:30~18:00
今天,北京,天安门广场,
党和国家英雄,
以及社会各界代表,
一起出席这庄重的,
向人民英雄纪念碑,
敬献花篮仪式.
当庄严的国歌奏起,
雄浑的歌声震颤着,
每个中华儿女的心.
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
列队肃立,默哀!!!
当少先队队歌唱起,
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
手捧鲜花庄重,肃穆,凝视.
当他们献上鲜艳的花篮,
当他们献上手中的鲜花,
仔细瞻仰纪念碑.
回顾革命前辈艰苦奋斗,
感受伟大祖国的沧桑巨变.
无数的英烈为了祖国的,
繁荣昌盛,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的英雄事迹.
我们无不牢记,
我们无不缅怀,
中华民族的不屈品格.
英雄是时代发展的先锋力量,
让我们铭记英雄,
捍卫英雄,
关爱英雄,
崇尚英雄.
大家好,转眼间,新中国成立已有62周年,六十二年前,法西斯入侵中国,中华儿女经过了血的拼搏,换取了中国的胜利; 六十二年,中华儿女依然努力拼搏,换取了中国的崛起;
六十二年后,科技飞速发展,中国将发出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芒。
在中国成功的同时,谁都忘不了曾经浴血奋战的英雄们,谁都忘不了中国的今天是谁换来的,所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可曾记得小学时学过的诗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王二小牺牲了,他换回的是村民们的生命,也换回了新中国的成立,在这场硝烟的战争中,不知牺牲了多少位像王二小一样的人,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后悔过,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这样做是值得的,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所有的价值贡献了出来,为了大家,为了自己深爱着的祖国,至死不渝。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杨靖宇,这个胃里只有野草和柳絮的英雄。
当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的时候,他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站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当他壮烈牺牲后,残忍的日军抛开他的尸体,在他的胃里,只发现了野草和柳絮,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打得焦头烂额的日军呆住了,因为他们看见的是杨靖宇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这一腔热血,支撑着他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直至死亡。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定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狼牙山上想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我小时候学习的榜样就是潘东子,最崇拜的就是潘东子这个小英雄。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帅哥。他从小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红军。在白色恐怖的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为党的地下工作做立下了不少功劳。在斗争中,他失去了母亲,但他没有被黑暗势力吓倒,一心向往革命,最后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小战士。内容大致如下: 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乡。潘东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而潘东子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叫作仇与爱。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撤退,临别时,父亲留给东子一颗红五星。柳溪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亲为掩护乡亲,被捕后从容就义。在党和前辈们的照顾下,东子迅速成长起来。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断敌人退路,迫使“靖卫团”向游击队投降。在游击队筹盐活动中,他机智地躲过敌人搜查。在搞情报时,他沉着地应付恶霸地主胡汉三的多次试探与盘问,最后勇敢地砍死了胡汉三。1938年,红军游击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东子的父亲前来迎接。东子终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他戴上了那颗心爱的红五星,光荣地加入到红军的行列中来。
英雄埋名四十年
——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的传奇经历
1998年那一世小说网 http://7月11日。北京解放军301医院重症病房。
生命垂危、气如游丝的一位肺癌患者,正在接受全力抢救。站在外面的亲人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同志,焦急万分地盼望着奇迹发生。
病魔,就像不可抵挡的冲击波,迅速肆虐,侵蚀着老人的每一个细胞。
昏迷中,老人不停地喊着:“首长!我被包围了,向我开炮!”“副连长牺牲了,战友们都牺牲了,请求增援!”
这位病人就是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
40年前,张国福是全军闻名的特级战斗英雄,他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多次战役,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五次,并荣获“四野”授予的“孤胆英雄”、“开路先锋”、“青年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他曾获得东北人民解放军英雄奖章两枚、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纪念章一枚、毛泽东奖章一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独立奖章一枚……1950年9月,张国福出席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当时19岁的他是众多英雄中最年轻的一位。
老英雄的儿女们一点一点地为父亲擦拭着脸庞上沉积的岁月风尘,但怎么也抹不掉令他魂牵梦绕的峥嵘岁月——
一、只身杀敌的“张虎子”
张国福原名为张国富,乳名“张虎子”。1931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县新立镇一个农民家庭。1946年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务。
194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向盘踞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夏季攻势,刚好张国富所在的独立三师九团负责攻打吉林市北面的江密峰。江密峰地处松花江以北,是一座南高北低的山岭。在攻打北山时,双方激战到下午三点多钟,还有300米高的山峰难以攻下。此时,我军一营长、三营长、一连长和三连指导员都已牺牲了。伤亡人数逐渐增多。
怎么办?
小战士张国富眼红了。紧急关头,他一人在我军炮火掩护下,疾速冲到距离敌人指挥所10多米处,掏出一颗手榴弹,猛地冲进敌人指挥所,大喊一声:“优待俘虏,投降不杀!”
当时在指挥所里的敌人保安团长、中将赵佰昭吓傻了,乖乖地当了这个16岁小战士的俘虏。敌人的指挥所失灵了,我们的部队一鼓作气,攻上山头,全歼江密峰的守敌。战斗结束后,《猛进报》以《16岁放牛娃张国富活捉国民党中将赵佰昭》为题,详细地报道了这段传奇般的战斗经历。张国富不但记大功一次,还成了独立三师的名人。
攻打江密峰战斗不久,张国富又经历了一次极为惊险的战斗,创下独自一人使部队化险为夷的战斗奇迹。那一次,他所在的九团二营五连刚刚进入松花江边一个村庄大院休息,就被敌人用机枪把大门紧紧地封锁了。情况万分危急。
还是张国富,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从院墙上翻身爬到墙外的玉米地里,偷偷地爬到距离敌人20余米远的地方。突然,他快速掏出手榴弹抛向敌人的机枪手,顿时把吼叫的机枪炸“哑”了。同时,院内的战友们冲出大院,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全连人得救了,张国富又被记大功一次。
1948年9月至11月,在解放东北全境的辽沈战役中,张国富立下了“天大”的特等功。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了!在毛泽东“这次决战不能让蒋介石的军队走出东北”的指示下,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野战军连克昌黎、北戴河、绥中、兴城、义县、锦州等地,蒋介石急调廖耀湘指挥5个军12个师共计10万人的“西进兵团”前来助战,却被我军拦截在黑山、大虎山一带。双方短兵相接,又一场恶战开始了。
战斗打到胶着状态时,张国富所在的部队知道敌军司令部就在他们这一带。但是,能否相遇,能否攻下,还是一个未知数。就在胡家窝棚那里,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经过几十次冲锋,战友们一个个全都倒在敌人的炮火之下。这时,张国富左手拎着爆破筒,右手紧握着手榴弹,等待着再一次发起冲锋。
又一次冲锋被敌人炮火挡住以后,张国富佯装被击中,伏在一片阵亡的战友们身旁,没有退回阵地。此时,张国富已经接近了敌人指挥所。当部队再一次吹响了冲锋号时,距离敌人最近的张国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准确无误地向敌人指挥所投出了一颗手榴弹。借着手榴弹爆炸的一刹那,张国富手持爆破筒一跃而起,冲进了敌人指挥所,向敌人指挥官大声地断喝:“快命令你的部队放下武器,不然我就与你们同归于尽!”
就在敌人指挥官惊慌失措之际,张国富身后的战友们已经冲进指挥所。
极品小厮修真记 八荒诛魔录 网游之机械狙击手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敌人指挥官一看大势已去,无奈地命令士兵们停止抵抗。胡家窝棚战斗一举摧毁了廖耀湘的司令部,大大地加快了整个战役的前进步伐。张国富只身一人手持爆破筒冲进敌军指挥所的举动,被我军指挥战斗的师首长在望远镜中看得清清楚楚。战后,师首长夸赞张国富是一个真正的“小老虎”。评功时,张国富被评为特等功臣。他的《立功证书》“功绩摘要”一栏是这样写的:那一世小说网 http://“辽西战,替班长看地形,打一个手榴弹,炸死五六个敌人,活捉敌官兵10余名;冲进敌指挥所,对战役起天大的作用,战后评一特功。”
全国解放以后,张国富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400万大军,仅选出307名战斗英雄。而荣膺“特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只有78名。可见当时标准之高,资格审定之严。而年仅19岁的张国富榜上有名。在英雄代表大会上,向来风趣幽默的毛泽东主席把张国富从代表人群中拉出来,让他与周恩来总理站在一起。毛泽东主席一脸严肃地打量着,张国富很是紧张,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半天,毛泽东主席灿烂地笑了:“高矮差不多么!”朱德、彭德怀等将帅们和代表们也都笑了起来。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特意设家宴,宴请了张国富、郭俊卿等四位英雄。在向代表们敬酒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亲切地勉励他“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再立新功”。
1951年4月,张国富随47军入朝作战,正值敌军发动大规模的“秋季攻势”,在临津江一带向我军进攻。当时,中朝正同美军举行停战谈判,美军倚仗着自己的军事实力,叫嚣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留着战场上解决。发起这场进攻的“联合国军”,有美骑1师、美3师、美25师、英联邦师、李承晚军第9师、泰国团、土耳其旅及希腊营。“联合国军”把所有的杀人武器全都用上了,飞机、大炮,甚至化学武器、毒气弹,还有200余辆坦克,300余门火炮……
而我军连给养都难以为继。那是怎样的七天八夜啊!残酷的炮火在考验着中国军人的忠诚与勇气。
张国富率领着全连战友们,顽强地坚守着朝鲜的345.6无名高地。一次次地抵抗,一次次地阻击,身边的粮食颗粒皆无,战友们解下自己的腰带,用开水煮熟,吞咽着继续坚持战斗。当棉絮、衣服,都成为战友们的食物时,阵地上只剩下了张国富和他的副连长。
与阵地共存亡,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两个人争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这时,疯狂的“联合国军”又发起了冲锋。张国富和副连长将阵地上的弹药集中在一起,凭着顽强斗志,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此时,张国富身负重伤,他的右腿已经骨折。
阵地上的一切通信中断,坚守阻击敌人任务即将完成,可副连长请求张国富立即回师部报告。在隆隆的炮火声中,身负重伤的张国富用皮带把一名奄奄一息的战友绑在自己身上,他连滚带爬地撤出了阵地。而副连长,却和他的全连战友们把英名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当张国富血肉模糊地爬回师部时,他用自己微微能动的嘴唇,从嗓子里发出了几句话:“师长!全连人全都牺牲了,我们的阵地没有失守……”
说完,张国富昏了过去。师部所有的指挥员失声大哭。
战争结束后,作为军事精英的张国富,被部队保送到湖南衡阳炮校深造。就在前程似锦的人生旅途中,张国富毅然决然地告别了部队,回到了原籍吉林省榆树县的家乡。
二、押运火药的“张四级”
张国富复员回到地方以后,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欢迎,人民对这位全国战斗英雄非常重视,经常请他作报告,讲述战斗经历。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张国富的安置,也进行了精心的安排。
1956年夏季的一天,吉林省榆树县委书记特意将张国富请到了自己办公室里。县委书记拉着张国富的手说:“国富啊!你是共和国的特级战斗英雄,也是榆树县人民的骄傲,为了妥善安排你,县委决定,将你调到县委工作,怎么样?”
张国富摇了摇头。
县委书记以为他对安排不满意,急忙说:“如果你认为不合适,等到半年以后,我们再作调整。”
张国富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今后不做官,想务农。”
县委书记不解地问:“你舍生忘死为的是什么呀?”
张国富解释说,为的是我们劳苦人民过上好日子。战争年代,自己身边不知倒下了多少战友,他们再也感受不到新中国的阳光了。自己能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不想借牺牲的战友们的光,在地方享受高官厚禄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共和国的胜利,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合上功劳簿,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自己要用双手去生活。
一席话说得县委书记热泪盈眶。
张国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从16岁开始参军一直到复员转业,对农活一窍不通。什么春种、秋收,播种、收割,什么扶犁、点种,套车、拉磨,他都有劲儿使不上。
有一天,新婚不久的妻子犯愁地说:“咱们俩总得找点什么活计吧!要不瞪着眼睛饿死么?”
张国富笑着说:“天无绝人之路,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妻子问:“你有什么秘密?快说!”
张国富说:“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正在招收工人,尤其是煤矿急需消防人员。我这个部队转业人员,正好适合干这一工作。”
经过两天两夜的商议,张国富和妻子悄悄来到新立镇政府,开了一张“支援煤矿建设”的介绍信。在张国富的百般恳求下,镇政府秘书在介绍信上将“张国富”改写成了“张国福”。虽然是一字之差,可一位曾经枪林弹雨的共和国特级战斗英雄,从人们的视野中静静地消失了。隐名埋姓,这是张国福用来表达对生存感悟的一种特殊方式。
张国福带着妻子,肩扛着简单行李,来到了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当时,他的档案、户口等什么都没有带,他的复员证、立功证、军功章等更是露都没有露,完全是按着“介绍信”里介绍采用的。
当时,招工单位听说张国福是当兵出身的,便将他安排到鹤岗矿务局十三厂消防队,在那里当了三年消防队员。由于矿务局不断地更新设备和引进新技术,张国福所在的消防队慢慢解体了。
消防队解体以后,原来的队员们纷纷投亲靠友找关系,大都分配了满意的工作。可张国福呢,是一个外来人,人生地不熟的,只好静等组织上的安排。有一天,十三厂负责人事的同志找到了他:“你愿意干火药工吗?”
张国福问:“不就是摆弄火药么?”
人事同志解释说:“不是制造火药,而是从南方往回押运火药的原料。”
张国福笑了:“哦!押运有什么难的?”
人事同志没有隐瞒他,说这个火药工是十三厂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种。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人上岗,可都没有干上一个月就要辞职,要求调换工作岗位。
张国福不以为然,不就是苦累加危险么,就是掉脑袋也不怕,只要是为了新中国建设。
人事同志半信半疑,但看到张国福坚定的态度,就把事情敲定了。
第二天,张国福在十三厂人事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火药押运队。这时,厂内有十几个人围着张国福,就像看外星人一样,堵了个水泄不通。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个工种哪里是人干的?还有的小声说:“火药工,特别危险,弄不好会出人命的!”还有个好心的工人拉着张国福的衣襟:“我们听说你参过军,那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是不是?”
张国福领了大家的心意,但却没有改变想法。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张国福的工作是坐在闷罐车里从南方押运到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从南方运回tnt原料,再把制好的火药运到鸡西、双鸭山、七台河等地的煤矿里。一路上,光坐车就需要几天几夜。每一次他都弄一个破麻袋片往闷罐车里一铺。夏天,这里面又闷又热。一到冬季,这里变得又冷又饿。这么一次押运,就得煎熬几天几夜。
有一年夏秋交替的时节,他经历了一次险情。
那次押运,下起了暴雨。一声炸雷,将大地震得微微地颤抖。闪电像一条浑身带火的赤蛇飞过天空。沉闷的雷声如同无数个铁球在天空滚动。苍天像被戳了个窟窿,暴雨倾盆。
躺在闷罐车里的张国福突然被头顶上的雨滴惊起:怎么?闷罐车漏雨?
张国福迅速地站起来,仰脸一看,因为此车年久失修,在车顶的连接处出现了锈蚀的漏洞。雨水顺着漏洞,一滴一滴地流淌,然后变成了“放流”。他一眼看到,火药原料马上就要被雨水浸湿。不行!决不能让雨水流进原料中,决不能让国家财产在我手里受到损失!
张国福伸开双臂,将原料一袋一袋地重新码垛。由于空间太小,还有四袋原料无处安放。没有别的办法,张国福只好将自己躺卧的地方挪开,然后,将自己铺的麻袋片盖在原料上面。可是,风大雨大,闷罐车内的“雨流儿”顷刻间便把麻袋片浸湿了。这时的张国福什么都不顾了,一下子趴在原料上面当起了挡雨篷,任凭车内的“流水哗哗”。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暴风雨足足肆虐了四个小时,可张国福一动不动地趴在原料上。
运输车通过四平市时,司机选择了一个地方停车。当司机打开闷罐车门时,发现张国福趴在那里。司机轻轻地在他背上拍了一下,张国福才从极度紧张中清醒过来。
司机很感动,可对于张国福来说不算什么,他只是将湿透的头发用手捋了捋,笑了。
还有一次更危险的经历。
有一年秋天,从沈阳通往开原市的公路正在维修。一时,所有的车辆全都从公路下面的土路通过。当火药车行驶到开原一农村时,由于道路泥泞,十分难走。司机一不小心就驶进烂泥坑里。几次启动,闷罐车的车轮光打转不动弹。
没办法,张国福便用铁撬杠撬动。就在这时,闷罐车车门松开了,一麻袋原料掉在了车辙里。张国福发现以后,二话没说,快步冲到后面就要搬运原料。此时,谁也没有想到,一队农村迎亲的人们敲锣打鼓鸣放着爆竹向这边走来。迎亲队伍中有一个小伙子点燃了“二踢脚”,只听“砰”地一声,就没有了声音。偏巧,爆竹落在了原料麻袋上面。
张国福手疾眼快,将爆竹抢在手里,使出浑身的气力,抛出20多米远。
“砰”的一声,爆竹爆炸了!
好险呀!
张国福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庞、脖颈流淌下来。他将两手一伸,挡住了迎亲的队伍:“乡亲们!我们是押运火药的,请你们不要在这里燃放鞭炮,以免发生危险,我求求你们了!”
目睹刚才所发生一切的小伙子,急忙上前认错:“对不起呀!实在是对不起呀!”
在小伙子的倡导下,迎亲的人们帮张国福将陷进坑里的闷罐车推了出来。事后,张国福有点后怕地说:“如果反应不快,恐怕要发生特大责任事故!”
当十三厂工人们得知这一消息时,有的工人马上找到张国福,直截了当地劝说他放弃这一危险的工种,并许诺为他找一个特别轻闲自在的岗位。可是,张国福婉言谢绝了:“兄弟!你的好意我真的领了!不过,这个工作不能放。”在他看来,只要怀着一颗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心,什么困难,什么危险,都可以克服。
几天以后,厂领导考虑到张国福已是两年的火药工,打算找另外几名工人,接替他的工作。可张国福仍然坚定地留了下来。他想为十三厂多出一把汗。
为了证实自己特别能胜任这个“火药工”的工作,从那时起,张国福隔三岔五地把自己的5岁小儿子抱到闷罐车里,和他一起负责押运。张国福之所以这样做有两层用意,一是从小培养自己的儿子吃苦耐劳的意志;二是要向大家表明,困难没什么可怕的,危险没什么可怕的,我把自己的儿子都押在车上!
至于装卸火药原料,就更不在话下了,张国福干起活来比年轻人都猛。至今十三厂退休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都说张国福那时干起活来力气大,没人能比。
就这样,张国福在十三厂一干就是25年,进厂时工资是四级工,一直到退休都没有涨过。他的老伴儿送给他一个外号———“张四级”。
三、三个窝头
柳枝上蓬松的雪挂,被凛冽的寒风一阵阵吹到了大地上,与棉絮般的白雪汇合在一起,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北国的煤都———黑龙江省鹤岗。一望无际的雪地上,张国福领着年迈的父母,顶着呼号的风雪,艰难地向煤矿家属区走着,身后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
当时,正是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勒紧腰带,偿还着苏联“老大哥”的债务。再加上自然灾害的肆虐,人们的生活落到了低点。鹤岗这个地方也不例外。因为张国福的工种属于特殊行业,他每次从南方押运火药原料回来以后,都能得到三个玉米面窝头的“保健饭”。每当他将这三个窝头拿到手时,马上想起了嗷嗷待哺的五个儿女,想起了远离他乡的父母。为了不使父母挨饿受冻,张国福写了十几封信催促,两个老人从吉林省榆树县来到了鹤岗矿务局。
张国福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的父母在身边能够得到照料,担忧的是,三个窝头能保证一大家子人安全度过这一大饥荒吗?他说不准。不过,有一点他可以达到,那就是,不管千难万难,决不能让父母和儿女在饥饿中死去。
那时,粮食供应标准相当低,张国福的父母也没有口粮。有时,全家人一连几天都吃不上一顿像样的饭,只能等着张国福从南方押运回来所分到的三个窝头。每当张国福回到家中时,他便把一个窝头分成两半递给父母,再把另两个分成五份给五个儿女。他和妻子喝只有几粒米星的“稀水粥”。
再后来,他又有了新的分法,每次要匀一个给邻居的儿子。
为了共渡难关,除了每天吃饭时鼓励家人“困难是暂时的,饥饿更是暂时的”以外,他利用押运的空隙时间,带领老伴儿和儿女们来到十几里外的农村,在田地里捡起了豆皮子,或者到地里挖大头菜根子。背回家里后,把豆皮子用开水煮着吃,把大头菜根子洗净煮熟当饭充饥。
有一天,张国福的父母从衣兜里掏出10斤全国粮票,交到他的手中:“儿子啊,我们不能眼看着你们全家人饿死,这10斤粮票,是我们在吉林老家口挪肚攒得来的。你拿着它,到自由市场上换点吃的吧!”
张国福一句话都没有说,眼泪汪汪地接过这10斤全国粮票。他在市面上转悠了三天,才用5斤全国粮票从别人手里换回来10斤稻糠。10斤稻糠,只能解决半个月的口粮。
张国福夫妇把稻糠熬成稀粥。每顿吃饭时,他们用铁勺子将干糊糊的稻糠粥,盛给父母和儿女,半干半稀的稻糠粥,盛给老伴儿。当他觉得老伴儿已经喝完稀粥的时候,才会放下手中的碗,喝点稀汤寡水的稻糠粥。
由于饥饿,张国福走起路来一个劲儿打晃儿,手、脚和腿明显浮肿起来。老伴儿非常心疼,劝他多吃点,但他总是淡淡一笑。他相信,国家会有办法的。
他的父母再也看不下去了,劝他找单位或者民政部门解决一些口粮,何必全家人,也包括邻居家,一起争夺仅有的三个窝头呢?理由很充分:“你扛过枪,渡过江,受过伤,完全能够争取到的!”
听了父母的说法,张国福笑着说:“你们提出的理由,一点都不充分。不光是我们,就连北京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他们也都勒紧腰带,和全国的老百姓一起,积极地还债呀!我虽然参过军,这也不是向组织要粮食的资本呀!坚持吧!我们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我们的国家也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儿子的一番“讲解”气得父母坐在炕上,一声不吱。第二天,张国福的父母不吃不喝,以死威胁。这一下子张国福慌了,凭他怎么劝也没有用。
张国福真的害怕了,他恳求道:“你们不要这样好不好?我求求你们了!你们打我、骂我,怎么都成!我就是求你们坐起来,吃饭呀!你们不吃饭,我不就成了大逆不道的罪人了么?”
父亲气呼呼地坐起来,用手指着他:“你不是罪人是什么?哪有你这个样的,放着能解决的事情不去办,却在家里忍饥挨饿的,你算什么人?”
母亲哭着说:“16岁你就参军打仗,不说你有功劳,那还有苦劳吧!你找单位解决口粮,这还算过分么?你不是我们的儿子!这个兵白当了!你简直是一个窝囊废!”
没有办法的张国福只好硬着头皮,答应找单位解决口粮。一听儿子答应了,父母马上坐起来,有说有笑地和孙女、孙子盼望张国福的“胜利消息”。
张国福心里最清楚,自己决不能暴露身份,必须采取最实际、最方便的方法,来应付父母儿女的盼望。他终于想出一个“好”的办法。第三天早上,张国福喝过稀粥以后,坐在父母和儿女们面前,平生第一次撒谎了:“我几天来找了单位领导,可目前他们也有很多困难。但是,他们答应,在自己家房前屋后种点地,以解决咱家的口粮问题。”
父母马上意识到这是在撒谎,摇晃着脑袋不相信:“这种地种不种,你们单位领导管不着呀!”
张国福继续撒谎:“这你们二老就不懂了,在咱们老家,种地那是农民的自由。可在鹤岗矿务局,种什么得单位领导批准的!”
就这样,张国福总算把这一“难关”渡过去了。紧接着,张国福和他的老伴儿在自己的房前屋后以及附近的地块种上了蔬菜。
后来,这一秘密被张国福的父母发现了。有一天,二女儿有病发烧,他正在火药车上卸货。他的父亲着急了,急匆匆来到十三厂找他。老人家一进厂区,就遇见了厂长。经过一番打听,老人家便将张国福在家种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汇报了一遍,还连连感谢厂长对他们家的大力支持。厂长听糊涂了。这才使老人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当天晚上,张国福的父母狠狠训了他一顿,他一言不发,任凭父母“批判”。过后,他还是与往常一样,揣一个烧好的土豆去上班,既当菜又当饭。省下押运回来的“保健饭”———三个窝头,分给自己的父母、儿女,还有邻居家的儿子。
终于有了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出差十几天的张国福回来时,带来了千里之外的苹果,每个人一个。他没有忘记邻居家的儿子,打发老伴儿将苹果送去。
当父母看到张国福上班时还是揣着土豆时,他们心疼了,商议着回自己的老家。张国福说什么都不让。可是,任凭张国福如何哭求,如何跪拜,他的父母去意已决。没有办法,张国福只好将老人剩下的5斤全国粮票拿出来还给他们:“爹!娘!这剩下的5斤全国粮票带着吧,眼下这么困难,能解决点问题的。”
父母依然是父母,心疼儿子胜过自己:“你留着用吧,不要考虑我们,我们都老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的诀别!
二位老人离开鹤岗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原籍吉林省榆树县相继去世。亲人们记得,他的母亲病危时,老人想着儿子,昏睡中还在叨念着张国福。亲人们都在责怪他。当亲人们将电话打到十三厂时,张国福手握话筒,肩膀就像灌了铅一样,怎么也放不下,眼睛被泪花模糊了。
可是工作在等着他。他一咬牙,抹了抹眼泪,又向押运车走去。卸货一结束,张国福急匆匆地向鹤岗电报室跑去,嗓子就像有一团棉絮堵着,什么都说不出来了。他在电报纸上写道:妈妈,儿子工作太忙,希望你保重。第二天上午,亲人们接到了他的电报。当亲人将电文读给母亲时,老人家这才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不到半年时间,张国福的父亲因积劳成疾身患癌症,在“我儿子他们过得还好吗”的呼喊声中,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张国福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任泪水肆意横流。
也就是从那一年起,每当清明节来临,张国福都要带着父母留给他的五斤全国粮票,和一瓶白酒,来到郊外的十字路口,冲着家乡方向,将五斤全国粮票铺在供桌上,他流着泪水,燃烧着冥纸。随着冥纸化作一缕缕青烟,随风而逝,张国福心中无尽的痛总是汹涌而来,使他长跪不起。
四、捡回两条生命的“爸爸”
张国福虽然在战争年月里是一位敢拼敢杀的“孤胆英雄”,但是,他在和平时期却变了个样,有时候心思细腻,还有一副古道热肠。
张国福前后院的邻居们都十分清楚地记得,无论谁家有什么事情,比如拉个秋菜、盖个门房什么的,不用你特意打招呼,只要他遇见了,保证放下手中的活计就去帮忙。谁家房子漏雨了,他就主动去苫瓦。谁家下水道堵塞了,他就主动去掏。谁家一有个红白喜事,第一个来到现场的就是张国福。冬天下雪了,他早早起来就把附近的小道全都给扫出来。夏天一下大雨,他披着雨衣,手拎着铁锹,将院外的排水沟,以及邻居家的,全都理顺。
周围的人们更是念念不忘张国福的一段感人故事———
那还是张国福的小女儿三岁时,突然患上了肠粘连,病情十分危急。在老伴儿陪着小女儿连续住院几个月的时候,奄奄一息的小女儿接到了病危通知书。同一病房还有一位小女孩,也因为患有流行的“脑肝”,一同被医护人员抱到医院的太平间里等待死亡。
当张国福押运火药原料回到十三厂后,连家门都没有进,直接奔向了鹤岗人民医院。一推门,只见老伴儿抹着眼泪,默默地整理着小女儿的衣物。他一把将老伴儿的肩膀扳住,大声地问:“我的女儿呢?”
老伴儿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痛,“哇”地大哭起来:“咱们的女儿已经不行了,扔在医院太平间里了!”
“什么?”张国福睁大了眼睛,喊了起来:“这不可能!我的女儿不能死!”
说完,张国福大步流星地朝着医院太平间跑去,他什么都顾不得了。撞开太平间的房门,冲进去,张国福用急切的目光寻觅着小女儿。只见一个熟悉的目光在眨动着,张国福快速上前抱起女儿,声音哽咽地只说了一句:“我的孩子!”
当张国福转身向门外走去时,并排紧挨着的白床单上,还有一个小生命痛苦不堪地伸展了几下胳膊,从嗓子眼里发出了一声低低的呻吟。张国福仔细一看,小女孩没有死,还有口气。他仔细辨认了一下,这不是同一病房里的小女孩么?这怎么得了,不能让小小的生命在我眼皮底下死掉!张国福左手抱着自己的小女儿,右手抱着邻床的小女孩离开太平间。当张国福推开医院病房时,正在病房里处理小女孩后事的年轻夫妇惊呆了:“我的女儿,你怎么抱回来了?”
张国福将女儿交给老伴儿,用手指着小女孩:“兄弟啊,你们的女儿没有死呀!只要有一口气,我们就得把孩子抢救过来呀!”
小女孩的母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的女儿患的是‘脑肝’,没有救了!”
张国福生气地说:“你作为母亲,就这样把孩子扔进太平间不管么?我可告诉你们,省城**医科大学的专家教授巡回医疗组,已经来到我们鹤岗了。我看,你们跟着我,一起找他们好好地治一治。我们就当‘死马当成活马医’,还不成么?”
听到张国福的肺腑之言,年轻夫妇什么话都不说了。他们卷起了行李,抱起了小女孩,风风火火地随着张国福来到**医科大学专家教授医疗组的驻地。张国福连喘带喊地将两个孩子抱到一位女教授面前,向她求救,并说明了来意。
女教授首先为张国福的小女儿进行了诊治,然后,摘下听诊器严厉地批评说:“你是怎么当父亲的?孩子都已经病到这种地步了,怎么才来找我们?”
张国福只好一个劲儿地点头承认自己的不是。女教授吩咐其他医护人员,将他的小女儿抱上手术台。此时,已经是晚上10时左右。手术室外边的张国福,焦急地在走廊里不停地踱着步,额头上的汗水不停地流。
天亮了!医护人员带着一身的疲乏,从手术室里走出来。张国福正要问女儿情况如何,身后推出来一辆手术车。一个小生命,挣扎着撩开了白被单,伸出一双小小的手掌,微弱地喊了一声:“爸爸!”
张国福抚摸着女儿的柔发,老泪纵横:“爸爸在这儿呢,你活下来了!等你好了以后,爸爸带你去押运火药,你干不干?”
小女儿甜甜地望着爸爸,在手术车上努力地点了点头。
他还惦记着那一个小女孩。到一楼病房,一眼就看见年轻夫妇正守在小女孩跟前。年轻夫妇见他进来,微笑地点着头:“大哥,你让我们如何感谢你呢?我们的女儿已脱离了危险。”
从那以后,张国福除了精心照料和护理自己的女儿以外,经常在一楼和二楼间来回走动,不时关心着那个小女孩的病情。为了防止手术后刀口感染,张国福破天荒地向十三厂领导请了假护理病人。在医院病房里,他整天将洗衣板摆平,将小女儿放好,用手端着一步不离地看护着。有时,他把小女儿放在洗衣板上端着,来到一楼病房,询问小女孩的病情。
张国福的女儿恢复到第15天时,伤口出现了微红,小女孩也有轻微昏迷的症状。医生告诉张国福,两个孩子必须服用消炎药。否则,很危险。
当他得知只有青霉素能治病时,他去找鹤岗人民医院院长。他跪在院长面前哭诉。在其苦苦哀求下,院长终于特批了两支药。
当两支青霉素随着医护人员的针管,慢慢注入两个孩子的肌体时,张国福就像千斤重担一下子卸掉一样,软软地坐在床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后来,张国福在朋友和医护人员的提示下,利用休假时间,徒步来到宝泉岭农场和十里河农场,分别在民间讨取了根治炎症和“脑肝”的偏方。可是,他到十里河农场时,不小心被一条大青狗咬伤了大腿。他只在伤口处抹了点烟袋油子,在午后又返回了鹤岗。当他回家时,大腿已经肿得连袜子都脱不下来了。他没有叫一声苦,赶紧将偏方送到小女儿和小女孩面前。
经过两个多月的医治,经哈医大专家医疗组复查,两个孩子基本痊愈。小女孩十分可爱地拉着张国福的手,甜甜地叫了一声:“爸爸!”他差点没有反应过来。可在1965年,年轻夫妇带着他们的小女孩离开鹤岗,投亲到了唐山市。就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一家三口人全部遇难。得到这一噩耗后,张国福和他的全家人悲哀了整整三年多。至今,当人们一提起小女孩时,张国福的眼圈总是红红的。
五四青年节纪念英雄烈士主题演讲稿1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缅怀革命先烈,播扬红色精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既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春季仪式,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x年国务院把将传统的清明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丰富,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增强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先人们以自己的聪明和努力,影响了世界,改变了世界,同样为我们书写了耀眼的中华文明史。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领土被瓜分、人民被杀戮、资源被劫掠、尊严被剥夺、文明被破坏,中华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破碎的国土,面对受苦受难的人民,中华民族不屈的个性在一个个爱国的仁人志士身上迸发,他们以鲜血和生命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开始对侵略者进行英勇的还击;在_带领一代又一代勤劳不屈的中国人不仅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更是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中华民族再一次自豪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于是我们就能记住一串串英雄的名字:不屈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面对敌人的铡刀也不肯屈服的刘虎兰、严刑拷打也不改变信仰的江姐、牺牲自己保护战友的黄继光等一大批英雄的事迹被国人传颂至今……正是有无数这样的民族英雄,中华民族才在灾难中寻找到了救国之路;正是有这样的英雄,中华民族才打败了侵略者,结束了外族的入侵。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应该是我们永远值得尊敬和不能忘怀的偶像!
他们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向世人展示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尽管在飞速发展和壮大,但是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距离,缩短这个大差距,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这个努力的群体中应该有你有我,同学们,今天的爱国就是努力学习;老师们,今天的爱校敬业就是爱国的体现,让我们在红色精神闪耀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值此之际我以_一句诗结束演讲,与大家共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谢谢!
五四青年节纪念英雄烈士主题演讲稿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大家早上好,伴随着浓浓的春意,我们一起走进了四月,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
又是一年清明节。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聚集在鲜艳的国旗下缅怀革命先烈,站在这里,我们凝视着烈士鲜血所染的国旗,一幅幅英雄烈士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不!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深深懂得:在祖国危亡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爱国主义就是他们巨大的精神力量。为了祖国的解放,他们能在战火中出生入死,能在监牢里坚贞不屈,能在刑场上大义凛然。他们用生命、热血换来了华夏民族的新生。
那我们新世纪的少年该怎样用行动来缅怀先烈呢。其实新的世纪早已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爱国不再变的虚无,我想我们要爱国、我们要学习先烈的精神,首先应该落脚在我们的学习、爱校、遵纪守法等等一些小事情,小细节上。清晨我们走在操场,那洪亮的国歌声在我们身边想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活,向国旗庄严的行起队礼,那我们就爱了祖国,在你肃穆的队礼中,就能看到你对先烈们的尊重。
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幸运的享受着先辈们为我们打造的和平盛世,少先队员们,我们肩负着先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肩负着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富强的伟大祖国这一历史重任,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中华民族的早日腾飞,让我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用我们的热情、用我们的才智,让中华民族的伟业在我们的拼搏中延伸,让国旗更鲜红、五星更闪亮。
少先队员们,我提议,让我们再次向国旗敬队礼!
五四青年节纪念英雄烈士主题演讲稿3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宜昌东山革命烈士陵园隆重集会,举行清明扫墓活动。此时此刻,当我们站在纪念碑面前的时候,我们悼念,我们品读,我们铭记。我们悼念无数为了宜昌解放和繁荣而英勇捐躯的知名和不知名的英雄;品读革命志士的信仰、坚贞,崇高和不朽;铭记源远流长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时间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来,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一直被人们传诵。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先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他人谋幸福的高尚品德不应该被遗忘,他们的无畏和奉献精神万古长青。
生命权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珍贵的权利,为了他人的幸福,不惜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这是何等的高尚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藐视他人生命甚至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也有人特别是青少年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懂得珍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们或玩物丧志,或自私自利,一点点小小的困难,就让他们退缩;一点点小小的矛盾,就让他们大动干戈。云南大学马加爵平时自我封闭,因一点小矛盾就残害无辜的血的事实,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极其沉重的。面对这不眠的纪念碑!让我们永远记得去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他人带来快乐,这才是青年人学习英雄缅怀先烈的真谛!
思想永远昂扬,灵魂永不跪倒,步伐永远坚定,这就是我们面对先烈的铮铮誓言。我们将无愧伟大时代,我们将奋然前行。
五四青年节纪念英雄烈士主题演讲稿4
老师、同学们:
时届清明,日暖风熏,翠柏凝春,更显得郁郁葱葱。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音容笑貌,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忆往昔,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中华大地上无数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可以说,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数英勇的儿女不畏艰难,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和青春年华,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英雄斗争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体现了勇于献身、甘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种精神在祖国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显示了极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为实现国家发展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
缅怀先烈、不忘历史、珍惜现在、走向未来,意义更是十分重大。今天站在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前,我们每一个小学生更应深深的思考:清明节应该怎么过?祭扫的意义何在?是的,祭扫不是休闲活动,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种缅怀,是为了对先人好思想好作风好品质的传承。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我们站在先烈们的墓前,献一束鲜花,捧一把土,决不单是为了行使一种仪式、做出一种姿态,而是为了唤回我们不该失去的记忆,找到继续前进的动力。毛泽东主席的一段话今天想来仍然回味无穷,颇受教育: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让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民想起他们就心里非常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祭扫,意味着什么?我想,只要这个答题做得好,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教育就会从一般性的号召而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那样,我们的校风、教风、学风就会更好!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憧憬着美好的将来,我们必定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一切。时光漫漫,许多东西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祭扫烈士墓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必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间,终生不灭!
五四青年节纪念英雄烈士主题演讲稿5
各位老师、同学:
下午好!
春风又一次吹绿桥头,时光车轮不休的向前疾驶,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时。当我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绪聚在这里,看着我们生活的地方——藤子沟水库被清秀的群山环抱,大寨坎峥嵘俊秀,校园四处散发鸟语花香,几处农家小院屋顶炊烟袅袅。桥头宁静而美丽,无时无处不绽放着和谐的韵律。
可是,当大家在感受春意盎然时你们可曾想过,在这片宁静详和的土地上也曾上演过炮火硝烟、血雨腥风。
那是1950年2月25日(农历腊月29日)凌晨五时许,潜伏在桥头的国民党残余制造了震惊川东的桥头“腊月29”土匪**。在原国民党区长余德瑜和中统特务陈益寿的精心策划下,土匪头子谭绍奎、毛世玉等率匪众百余人,包围了桥头区公所。区公所38名干部、战士和县大队一中队一起,与土匪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于敌人人数众多,我们的战士且战且退,在战斗中解放军战士左汉春、刘福元、刘洪恩,征粮队战士马德宽,一中队战士谭正兴在此英勇牺牲。
正是这些英雄,这些烈士用生命为我们谱写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乐章,当我们在享受安静的学习和幸福的生活时,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今天旭日的英雄,不能忘记这些把生命余辉洒在我们桥头的烈士。也正是我们没有忘记,所以我们齐聚在这里沉痛追忆我们的革命烈士,感慨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五四青年节纪念英雄烈士主题演讲稿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五四青年节缅怀先烈主题演讲稿5篇
2.关于致敬英雄演讲稿范文5篇
3.五四青年节致敬抗疫英雄凯旋国旗下演讲稿精选5篇
4.五四青年节主题演讲稿精选范文5篇
5.五四运动100周年爱国主题演讲稿范文精选5篇
6.2020致敬抗疫英雄弘扬五四精神主题演讲稿范文精选5篇
7.五四青年节绽放爱国精神国旗下演讲稿范文精选5篇
8.2020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演讲稿优秀范文5篇
9.纪念五四青年节主题爱国演讲稿5篇
【无名英雄纪念作文】推荐阅读:
身边的无名英雄作文07-23
无名英雄―建筑工人作文10-08
g2革命故事·无名英雄11-28
家乡的无名小河作文11-28
无名国06-11
英雄雷锋作文05-28
救人英雄作文10-13
喜欢的英雄作文06-15
身边的英雄作文11-14
作文我心中的英雄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