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精选8篇)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 篇1

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本质化,是指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遵循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规律,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双轨运行的体制和方式,实施生产、经营、技术、政工一体化运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完成从党群到企业管理部门的转变,成为管理的重要手段,从而进一步体

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生机活力。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转型

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居高临下、形式主义、内部循环、脱离经营的问题,而且一直在所谓“围绕、渗透、结合”上做文章。无形中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人为割裂开来,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系统,也在无形中助长了形式主义,脱离实际,若即若离和花拳绣腿的作风。殊不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稳定工作是同步同频同调的,既不能“围”,更不应“绕”,所谓渗透是居高临下的一种心态,而结合在某种被动应付的表面文章。与此同时部分政工人员创新意识不足,没能走出思想认识藩篱,眼界相对闭塞,固守多年形成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导致不同程度的双轨运行的问题出现。主要表现为:

一是思维方式单一,一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必谈党群部门应设立多少专职部门?应配备多少人?应拨多少经费?应享受什么职级待遇?好像级别不同,专职人员不多,思想政治工作就无法开展,这实在是一个大误区,岂不知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早已不是党群部门及政工干部的专利,而是全体企业管理人员包括行政、技术,经营及党群部门在内的全体人员的共同责任,也就是大政工的概念,现代企业管理实际上已经没有所谓的纯党务和纯业务干部之分,一岗两责,党政一体,自主管理已是企业发趋势。

二是党群干部的业务能力单一,多年来习惯于自我教育,内部循环、不熟悉,不懂经营技术管理和业务,或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入不了经济,也进不了管理,本身不具备一岗两责的能力,加上平时又不注意学习钻研业务管理,长期当外行,满足于门外汉,难以承担起管理的职能,做起工作也是肤浅甚至苍白无力的。

三是组织机构设置单一,形成人为隔离,成为企业本质化的障碍,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是沿袭地方政府机关的职能,设立党群部门,而没有从企业管理的规律角度来创新管理体制,优化组织架构,如组织、人力资源部门是不应分开的;纪检、监察、审计是完全可以合为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也是不可分割的,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也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

四是工作方式的单一,形成事实上的内部循环,很多工作还是在上传下达,层层照转,开展活动不外乎标语演讲再动员,表彰总结加评选,要点精神套理念。政治学习还是大家围坐照本宣,安排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三大员”,即支书、工会主席、宣传员,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无形中成了两张皮、走过场。

五是企业文化的单一,千篇一律以文体活动替代企业文化建设,以各地企业通用的理念代替本单位的企业精神,以领导人的个人意志代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少数人的活动代替员工群体的参与,以一般化的宣传总结代替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上的落地生根,这样的企业文化中看不中用,在红红火火的表面掩盖了管理上的滞后和苍白。

二、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本质化的基本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本质化的基本途径有六个方面:

第一、领导体制,分工合一。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已经没有所谓纯党务或纯行政技术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本质化,首先要在领导体制上创新,实现党政一体化,政治经济技术一体化,这是源头。必须看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根深蒂固。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已很难适应发展竞争的要求,必须对企业领导分工首先予以转型。并果断在党群管理体制上率先推进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大胆实行全新的板块管理,也就是改变目前企业普遍存在和实行的条条管理,并在企业领导层面,划分四大板块,即安全生产技术板块;经营管理板块;企业文化建设板块及企业发展板块,尽快形成决策快捷、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党委和集团的主要领导,各相应负责一个板块,党委副书记同样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管理层次,承担起一个板块的管理职能。而各板块负责人则全面承担起管业务、正风气、带队伍的职责。

第二、组织机构,职能合一。如人力资源部与党委组织部职能相近,可以合二为一,一体化动作;纪委,监察、审计也可以实质性合并,以审计带动纪检监察,可以使监督合力增强,力量加大;而企业文化部与党委宣传部也可以合并,不再单纯作为党群部门,而成为实实在在的企业管理的主要部门,承担起从理念文化到制度文化的全过程的建设职能,成为企业建章立制的主管部门。实践证明:政治经

济一体化的机构设置,使企业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在职能上从单纯党务工作延伸到管理流程,在方法上从单一的宣传教育延伸到教育和管理的同步并重,从体制上强化了党组织的作用,在效果上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刚性和力度。

第三、工作方式,内容合一。即突出企业各级党政组织在推进安全生产,管理转型与和谐稳定中的作用,把企业日常的工作全纳入到

管理流程中,让企业的价值观,发展理念,在管理中落地,在制度上扎根,成为员工认可,知行合一的准则。要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任务目标责任制、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管理人员的价值追求,思想境界,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第四、理论教育,学建合一。创新政治理论学习的关键在于学建一体化或产学研一体化,也就是必须摒弃一读二议的老模式,每学必先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或思想政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事先确立学习主题,确定中心发言人,自拟书面发言提纲,相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根据学习会主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主要领导归纳总结,会后立即形成会议纪要。明确要做的各项工作,制定需要配套的相关制度。这样的学习好处是,一次学习,一个专题,统一一次认识,解决一个问题,做到了以虚带实,知行合一,把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变成重大决策前的沟通,共议,共研,达成共识的重要环节,也作为提高党员管理人员理论、政策和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

第五、职工培训,知行合一。建立一级培训一级的培训体制,坚持知行合一,以行检知,重在应用,真学真用。同时坚持职工学习培训“意识、知识、技能、道德、作风”一体化,推进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职工队伍从普通劳动力向高素质员工转变。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 篇2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使医院全体工作人员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为实现党的政治目标和医院的工作目标服务。它既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性,又有一些特殊性。

1 鲜明的党性

做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医院的贯彻落实,动员全体干部职工为实现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共同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以人民的利益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反映了我们党的立场、愿望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党性。

2 深刻的理论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有自己的规律,具有深刻的理论性,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医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基础之上。从医院的实际出发,揭示了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规律、立场观点和行为规范。医院在长期业务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工作制度、规定、方法,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的、固有的本质和联系。因此,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深刻的理论性,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3 广泛的群众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以医院各级医疗、护理、医技人员为主体,以及从事管理、后勤方面工作的干部职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有广泛的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到群众中去开展,深入到基层科室、班组,对干部职工进行宣传和鼓动,使他们自觉为完成救死扶伤的任务而奉献自己的智慧、医技和爱心。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掌握,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才能出现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4 社会实践性

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篇3

关键词 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本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30周年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学者、高校的高度重视。不仅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矛盾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更看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其发展过程、矛盾发挥的作用,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特征、特性,使其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更好发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研究其青年思想政治的本质对于青年的发展、青年的认识、了解会更深一步。做好青年的思想工作、识透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会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更好强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任何事物都现象与本质,现象是相对本质而言的,是事物的外在表现,而本质是则是需要人们通过思维来了解的。因此说要实现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要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一、何为本质

本质从不同角度来解说有不同的涵义,有单纯从《现代汉语词典》来解说、有从哲学角度上来解说。从《现代汉语词典》上来解说本就是事物的根本、本源,而本质就是指事物本身固定拥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特性。本质作为哲学概念来讲是相对现象而言,与现象构成一对关系范畴,是个形而上的哲学领域研究。本质是稳定、一般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通过简单的、直观的肉眼去认识、掌握,必须透过现象来认识、透过抽象思维研究本质。一种事物的本质是规定这种事物何为这种事物的根本特性、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据或根本的属性。因此,从从不同角度来讨论、解说本质就有不同的含义,所以要探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第一要做的事情就必须要弄清清楚本质这个词个个方面的概念。

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由来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对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有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个分支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对于这种观点,本文作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六个二级学科中学科之一,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作为研究青年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指导下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一个重要研究,而其作为独立学科的观点至今还没有明确定论。有的观点则认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在本文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构成部分。这显然与观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有不同。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对象是青少年及领导干部。这足以说明青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甚至在整个国家的重要地位,是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个人还是比较支持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怎么来的或说是怎么形成的呢?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来源已久,以青年为特定对象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由来已久。1903年列宁提出政治工作这一说法;在1934年斯大林在十七大大会上又提出了政治思想工作;毛泽东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从思想上进行批评-团结-批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及发展逐渐形成了或演变成了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已青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形成和发展。

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认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思想灌输。灌输的含义就是灌注、输入,当然这里的灌输不是一个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单方面的硬灌,完全忽略受教育者的的主观能性。这里的灌输就是方法或者说是个原则,通过这個方法或原则加强对青年、受教育者思想上、心理上的先进思想及先进理论的灌输,打破你讲我听、你打我通的传统的思想灌输的方式。那么为什么要通过思想灌输加强对青年思想理论的指导及引导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

(一)青年自身的特殊性

在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中首次创立了灌输理论,列宁个人认为“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形成先进的思想意识,所以需要灌输”。在多元文化涌流交接的网络时代,青年自身的特殊性、青年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动摇性、不稳定性,就明确规定青年需要灌输、需要先进思想的灌输。通过加强对青年先进思想、理论的灌输及引导,就能更增强青年的党性及明确青年的人生方向。毛泽东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提出了灌输,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足以说明加强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的重要性。

(二)青年的地位

青年对国家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胡锦涛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这足以说明青年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党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是作为重要对象来培养,这是因为青年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未来的希望。这都说明青年的发展、青年的得失对人类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青年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就决定了需要对青年进行先进思想的灌输。只有加强对青年先进思想的灌输,才能更好让当代青年明白要自己要肩负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更好树立起自己的使命感及责任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当下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努力这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政治课件】人、人性与人的本质 篇4

人、人性与人的本质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对人来讲十分简单、十分普通又十分切近的问题,千百年来的思想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要了解人生,塑造人生,进行人生修养,必须先从认识和了解人开始。

一、人的本质与人性

1、人是什么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人是什么的问题就进行过探讨。远古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列子·黄帝》中写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趋者,谓之人。”这时,人们只能从身高、手足分工、头发牙齿和行走姿势等外在特点上说明人,是十分幼稚的。春秋战国时代,对“人是什么”的认识发生了飞跃的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是围绕着人性善或人性恶展开的。

在西方,从3000多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前出现“人啊!认识你自己”的铭文以来,无数哲人开始了对人的奥秘的探索。最早力图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是苏格拉底,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或者说,人是理性动物。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把人描述为“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当反对者拿来一只拔掉羽毛的公鸡时,柏拉图哑口无言。柏拉图把人性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智慧的理性;一类是勇敢的意志;一类是低俗的性欲。具有智慧的理性统治着勇敢的意志和低俗的性欲,因此,与此相适应,在国家里也有三个等级,即统治阶级、武士阶级和劳动阶级,“他们应各安本分,各守天职,以使国家和谐一致”。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士多德再进一步说,人是“政治动物”。然而,他们用的是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仍然把人和动物看作一类,不能把人和动物真正区别开来。古希腊还有个著名的神话,叫“司芬克斯之谜”,说有一种动物,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是什么?是人。这个谜语说明人是动物,并且是一种很特殊的动物,反映了人的一定特点。

在西方宗教那里,神性完全代替了人性。基督教教义奠基人奥古斯丁、政治家阿奎那、基督教经典《圣经》都认为人没有自身的本质,人的本质来源于上帝的本质,人是上帝意志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之所以和其他动物相区别,只是人出于上帝的特殊创造,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并赐给人不朽的灵魂,才使人与动物相区别。

文艺复兴运动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有了很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宗教“地心说”的长期统治,从而震撼了“上帝造人说”,开始把人从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用人本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解释人的本质和人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高举“人性、人道”的旗帜,反对神性和神道的统治。这样,使人从神秘的天国的云雾中回到了世俗人间,人成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成为思想家不能回避的理论文化。在旧唯物主义那里,自然法学派从“自然状态”处罚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研究。霍布斯把“自然状态”描绘成人人相互残杀的战争状态,提出了“人对人是狼”这个臭名昭著的论断。洛克和卢梭把“自然状态”描写成人人平等相亲相爱的升平境况。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对人的本质研究达到了以往哲学的高峰。黑格尔从人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这种唯心主义前提出发,认为“人之异于动物就因为他有思维”,“人作为精神是一种自由的本质”。他是把“自由”作为人的本质,这对资产阶级为争取自由而斗争是有利的。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至高本质是人自身”,他从人自身寻找人的本质,比起黑格尔来是一种进步,但是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他不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人去考察,仅仅把人作为 1 自然的人去考察;第二,他不是具体地、历史地去考察人的本质,二十孤立地、抽象地去考察人的本质,陷入了抽象人性轮。

到了近代,各种学科分门别类的建立起来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科又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从生物学角度,可以说人是会说话,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哲学家们说人是主体,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以外的一切都为人所认识、所改造、所利用。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甚至说“人对人是狼”。

中外思想家以及神话、宗教等,尽管对人是什么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但由于他们各自的局限性,毕竟不能科学地、确切地说明人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对此作了科学的回答。

2、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讲的社会关系是广义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血缘关系等等,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结成的各种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政治关系是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集中表现为阶级关系,即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法律关系是人们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道德关系又叫伦理关系,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由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规定的非强制性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血缘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各种亲人、亲戚关系。除此之外,还有文化关系、宗教关系、人际关系等。所有这些关系的总和,就是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又不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具有合理的结构。首先,经济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其他各种关系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依赖于这个基础。因此,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各种关系都居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其次,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序结构。一方面,生产关系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社会关系,其他社会关系也有一定的反作用,对生产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关系之间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独立的、纯粹的社会关系是不存在的。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一方面,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创造的、承担的,都是人的关系,都是人的本质的反映。另一方面,一切人又都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就失去了人的本质,将不称其为人。人的一生是在社会关系中完成的,人是社会关系这个大舞台上的演员,没有这个大舞台,任何人都不能演绎自己的人生。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基础,无产阶级的人生观要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集体主义原则,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等等结论,都是在正确认识了人的本质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或者说是人的本质所决定的。

“人对人是狼”的命题是资产阶级早期思想家霍布斯提出来的,属于“性恶论”的范畴。他认为人生来就存在着追逐各种名利的欲望,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争夺,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霍布斯的观点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为促进竞争和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他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欲望的一面,完全看不到人的社会属性,理论上是荒谬的,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

还有一种观点:“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也是资产阶级提出来的,同样属于“性恶论”的范畴。这也是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欲望的一面,把人仅仅当作“自然的人”,要吃、要喝、要穿、要住,有许多自然需要,这当然是为自己的,是自私的。但人之所以成为人,不仅是因为人有自 2 然欲望,根本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关系。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网上的一个点、一个结。这个点与其他点、这个结与其他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还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必须考虑到其他点、其他结,顾及到别人。因此,人的本质是道德的,不是排他的,自私的。

3、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结构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主要是建立人与人的关系,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结构的根本内容。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统一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任何社会都是人的社会,没有人就没有社会。首先,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看,正是由于猿变成了人,猿群才变为人类社会,没有猿到人的转变,就不可能又从猿群到人类社会的转变。其次,从社会的构成看,任何社会都是由人构成的,都是人的社会,没有人,要么就是自然,要么就是动物,就跟本不可能有社会。再次,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因此,马克思指出:“人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马恩选集》第4卷第321页)

第二、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离开了社会就是没有人的存在,或者说,离开了社会任何人都不能生存,都不成其为人。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的群狼中发现了两个狼孩,一个取名叫“卡玛拉”,一个取名叫“阿玛拉”。由于这两个小女孩从小生活在狼群中,与人世隔绝,虽然有人的模样,但已经没有人性。她们用四肢走路,不吃素食,用牙撕肉,怕水、怕光、怕火,白天睡觉,夜晚潜行,不会说话,和狼一样嚎叫。尽管人们费劲了心机想让她们恢复人性,但没有结果。这足以证明,离开了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有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行为,人的习性,已经不成其为人了。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社会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人与社会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人与社会同时又是矛盾的。社会一旦形成,就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又具有依赖性,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多方面的制约。当个人的行为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时,才能行的通,才会有价值,并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积极作用;个人的行为如果与社会的规律不一致,就会处处碰壁,并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作用。个人与社会这种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辩证运动,既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又推动着个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集体主义的原则,主张个人理想服从于社会理想、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主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所有这些结论,都是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理论推倒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人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评价某个人时,会因为他的某些行为失当而说他缺乏人性、没有人性,甚至说他丧失人性、灭绝人性。这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这个人的言行违背了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习性,不把自己当人看待,抛弃了自己的人性,把自己摆到野兽那里去了。如有的罪犯采取及其凶残的手段犯罪,有极个别人在性关系上的乱伦,有的人搞封建迷信吃人心,喝人血等等,都是丧失了人性,剩下的只有兽性,所以人们骂他们“畜生”、“禽兽”。另一方面,是说他对待别人的态度违背了人类待人的常规,不把别人当人看待,把别人仅仅当作动物任意宰割。如奴隶主对待奴隶,殖民主义者惨无人道的掠夺,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日本帝国主义 3 的“三光”政策以及多次制造的大屠杀等等,都是对人性的迫害、践踏、灭绝。英国殖民主义者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也是灭绝人性的行为。把自己不当人与把别人不当人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不把自己当人的人不可能把别人当人,把别人不当人实际上也是把自己不当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人性是与兽性相对立的概念。所谓人性,就是人类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特有属性和一般特点。首先,人性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与一般动物相比较而显示出来的特性。人既是动物,又不是一般动物,而是通过长期进化、进步而形成的独一无二的高级动物、特殊动物。在人身上,既有一般动物所共有的属性,如食欲、性欲、生存欲等等,又有人类所独有的特殊属性,如人有道德性,这种特有属性就是就是人性。其次,人性又是人类所共有的、一般的特性,是无论哪个历史时期、哪个民族、哪个阶级的人所共有的特性。如对善与美、正义、崇高、正直、勇敢的向往和追求等,这是人类所共有的。

人性问题,是伦理学不能回避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中外的许多思想家、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人性问题进行过广泛深入的探讨。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革命年代和历史条件的不同,特别是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在人性问题上出现了不少误区。

其一,一讲人性就认为是“资产阶级人性论”。资产阶级承认人的共性,不承认人的个性、即阶级性,而“左”的思潮是只承认人的阶级性,不承认人的共性,用阶级性代替人性。这都是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确实,在阶级社会里,一切人的人性中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这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除了阶级性以外就没有共同人性。如果不承认共同人性,那么阶级的烙印打在什么地方呢?“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不讲人性,仅仅是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人性受到阶级性的制约,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但决不是用人的阶级性代替人性。即使是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性不可能完全代表人性,除了人的阶级性,应当承认有共同人性,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等,这是无论哪个阶级、哪个时代的人所共有的。

其二,一讲人性就认为是“抽象人性论”。确实,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思想家,由于他们从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性看作一种超越历史发展、脱离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因此陷入一种非科学的抽象。但是,如果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历史发展上看,从人所处的历史关系中来分析人性,即从经济、政治的制约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的要求中,从不同生活环境众人的需要、欲望和感情中来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的共同本性,这不但不是抽象地研究人性,而且正是历史地、具体地、科学地研究人性。

二、中国传统的人性观

在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关于人的本性的探讨,主要有儒家的人性学说,道家的人性学说和中国佛教哲学的佛性说。其中有许多精华,也有不少糟粕。这里就儒家人性学说的主要观点作简要介绍。

在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关于性善、性恶的学说。不要又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以董仲舒、王充、韩愈为代表的“性三品说”。除此之外,还有世硕、杨雄的“性有善有恶说”,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李翱的“性善情恶说”等等。

1、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

《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前两句是孟子的观点,《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后两句是孔子的观点。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四句话合起来的意思是说,人生来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并且人与人之间都差不多,4 只是由于后天个人修养和学习的功夫不同,差距就拉开了,有的成了圣人君子,有的成了乡愿小人。孟子是“性善论”的主要倡导者,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说人性的善良好像水性一样总是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既然人性本来就是善良的,那么人性就固定地存在着“四心”,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心”既然是人本来就有的,所以又叫“四端”。端是端倪、萌芽的意思。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生的任务就是通过学习和修养,把这“四心”或“四端”开发出来,发扬起来,使之成为“四德”,即“仁、义、礼、智”。“四心”是人性的根本标志,有“四心”,是人,无“四心”,非人。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2、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

“性恶论”是“性善论”的反命题,起主要倡导者是战国后期的荀子。荀子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就是说,人的天生之性是恶的,人之所以有善性是后天行为的结果。荀子认为,人性之所以生来是恶的,是因为人性本身决定的。人性是什么?他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什么是“生之所以然者”?他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快”,“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凡人有所一同”。所有这些,都是天生而成的,生来就有的,就是人性。“好利”,是喜爱和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物,“恶害”,是讨厌和舍弃对自己有害的事物,这是任何人都一样的本性。这种追求功利的本性是恶的萌芽和起源,所以“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贱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认为人要弃恶从善,必须靠后天的学习和教育,靠社会规范和制度的强制性约束,靠法制。

孟轲的“性善论”和荀况的“性恶论”相互对立。各有长短,又相互补充。“性善论”是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一面,为善要靠后天对善性的发掘、养成,引导人们加强人生修养,具有积极意义。“性恶论”是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一面,为善要靠后天的教化、法律和制度约束,也有一定积极意义。二者都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了后天自我养成,后者强调了后天社会教化。但是,孟子把人的善性看成是先天就有的,这是不科学的。荀子把人的自然欲望说成是先天就有的,这本来符合实际,但把人的自然欲望当作人性或人性恶的根源,这就不科学了。人的自然欲望同动物一样,都是出于本能,是动物性的表现,不能代表人性,或者说不是人性的本质方面。况且自然欲望本身无所谓善恶,如食欲,很难说谁的食欲是善的,谁的食欲是恶的,只是满足食欲的方式和行为才有善恶之分。

3、“性三品说”

汉代大儒董仲舒综合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长短,提出了“性三品说”。他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近乎全善,是“圣人之性”,不教而成,就是他天生就是善的,不用教育;中品可善可恶,是“中民之性”,教可成善,不教则成恶;下品近乎全恶,是“斗筲之性”、“贱民之性”,天生就是恶的,教也难成善。“性三品说”强调社会教化的重要性,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它把人性分成先天的若干等级,不仅是不科学的,而且比起孟子、荀子来是一种倒退,明显地表现出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特点。

三、人的自然属性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作为动物的人,它与其他动物一样,都具有维持自身生存、延续、发展的自然本能,这就是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同动物的自然属性一样,都主要表现为食欲、性欲、生存欲三个方面。告子 5 曰:“食、色,性也”,荀子曰:“饥而欲时,寒而欲暖,劳而欲息”,这都是讲的人的自然属性。食,是饮食之欲,饿了就要吃,饥了就要喝,这是动物维持自身生存所具有的基本本能。色,本意是指眼睛对美丽颜色的追求,都愿意看好看的事物,爱看好看的女人,就引申出对异性的追求、交合,这是动物为了延续后代所具有的本能。生存欲,集中代表了动物的自然欲望,食欲、性欲,实际上也是生存欲的表现,为了个体的生存要吃喝,为了人类的生存就要交配。这里讲的生存欲主要是指自我保护欲,当自身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或躲藏,或逃避,或反抗,都是自我保护。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非本质属性,或者说是人性中的非本质部分。这是因为,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出于本能,是动物的一般属性,而不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人的自然属性表明人没有脱离动物界。因此,在自然属性方面人与动物无法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严格地说,人的自然属性不属于人性的范畴,它仅仅是动物性。如果说它是人性,那也仅仅是人性中的非本质部分。

尽管如此,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并非毫无意义。这是因为,人本身具有二重性,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又是社会的人。人的自然属性虽然在本质上属于动物性,但在形式上,即人的自然属性的表现形式上,也就是满足各种自然欲望的具体方式上,人与动物又有着根本的区别。换句话说,人的自然欲望本身与动物一样都是出于本能,但如何满足自然欲望人与动物则不一样,人不仅仅是出于本能,而是受到社会属性的引导和制约。伦理学研究人的自然属性不在于研究自然属性的内容本身,而重点在于研究满足各种自然欲望的方式,正是这种方式的不同,使人能够在本能方面也可以与动物区别开来。

现在我们来看看人的自然本能与动物的自然本能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1、在食欲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 在食欲方面,动物满足食欲时表现为“狼吞虎咽”,“弱肉强食”,“饥不择食”,“相互而食”,并没有一定的规矩和约束。有的动物是在找不到食物时,会将自己的子女吃掉。非洲的旱季,为争水源有时狮子竟敢向大象进攻。而人的饮食则受到精神、道德、习俗等的引导和制约。虽然在满足身体对物质营养的需要这一点上与动物是一样的,但在满足方式上与动物则根本不同。

第一,人的饮食表现为“食之有道”。道在古人那里是含义比较宽泛的概念,这里可以理解为规则、道理、道德。在动物那里,之为谋食,不讲其道,而在人这里,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即要按一定的规矩、道理、道德要求去取食。当“道”与“食”的矛盾不能一致时,要取其道,舍其食。“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为了遵守这种道德,饿死也不在乎。革命先烈在狱中为了守住革命气节,宁肯绝食,直至饿死。古人讲“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也是不为食而失节。

第二、人的饮食表现为“食之有名”。名,食之人的名声,人的尊严。人们不能为了一时的饮食之乐不顾自己的名声与尊严。古人讲:“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盗泉”的名声不好,所以不喝它的水;施舍时代有侮辱性的,所以不能食用。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吃请,“筷子一提,可以可以,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为了一时的饮食快乐,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名声,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第三、人的饮食表现为“食之有情”。人的食欲往往受到情绪、感情的影响,精神愉快食,吃东西就香,胃口就好;精神沮丧时,会食欲下降,吃什么东西都没味。情投意合时,“酒逢知己千杯少”;当话不投机时,杯酒也醉人。为了老人、自己所爱的人,可以割下自己的肉,所以有“割股疗亲”一说。战争年代当自己的家园不保时,宁肯将家园烧掉也不留给敌人。

第四、人的饮食表现为“美食”。人在饮食时,不仅体现着道德、理解、感情,同时也讲究美食。人类越是进步,越讲究美食。美食包括食品的本身美,进食的姿态美和进食时的环境美。食品本身要讲究色、香、味、型俱全。进食是要讲究姿态、风度,还要讲究进食时的环境。人们 6 现在都愿意进高档餐馆,不见得都是去吃那里的山珍海味,往往是看中了那里的环境,那里的气氛,所以有人说“吃得就是那个气氛”。有人说孔子就是个美食家,他曾要求“割不正,不食”,肉块要切的方正才进口,这是讲究型美;他还提出“食不语”,吃东西的时候不要讲话,这是讲究姿态美、风度美。

2、在性欲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

动物纯粹是出于延续后代的本能而发情和交合。平时我们所说的“兽性”,一方面是指野兽在满足食欲时表现出来的残忍性,另一方面是指野兽在满足“性欲”食的乱伦性。残忍和乱伦,这是野兽最主要的两个特点。而人在性问题上不仅受到道德、精神、习俗的引导和制约,同时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的引导和制约,这种引导和制约比起食欲来要严格的多。

首先,人的性关系是以婚姻形式固定下来的,只有婚内的性关系才是合乎道德的、合乎习俗的、合乎法律的。人类的婚姻经过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婚姻等阶段,发展到今天,普遍以一夫一妻制固定下来,各民族无不如此。尽管有的动物也有相对固定的性伴侣,如“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但它们完全是出于本能,绝对无法与人的婚姻相提并论。人的婚姻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受到人的社会属性严格制约的行为。

第二,人的性关系是以爱情为基础和纽带的。这是一种精神引导和制约。人类越是走向文明,爱情在性关系中的作用也越为重要和明显。嫖娼与卖淫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是把性关系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换,是人性的一种异化。这其中只有金钱关系,没有丝毫的爱情,没有爱情的性关系是野蛮的表现,无异于兽性。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商品在社会生活中消失时,嫖娼与卖淫必然会消失。

第三,人的性关系表现为性美。人的性行为是在爱情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习俗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的,并且讲究时间、地点、方式,是感情无间的融汇,是美的享受与精神的愉悦。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曾作序并校对过一本书,书名叫《让美在性生活中荡漾》,专门讲性美的问题。

3、在生存欲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 动物只会本能地逃避和消极地反抗。“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这都是出于本能。而人能够自觉地防范和积极的防卫,根据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爱情的等多方面的需要去支配自己的生命。

首先,人能够主动舍生。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布鲁诺坚持和宣传哥白尼“日心说”,面对教皇架起的烈火,镇静地说,即使把我烧死了,地球仍然围绕太阳旋转。这是为真理而献身。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为自由而献身;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为功名而献身;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难酬蹈海亦英雄”,这是为祖国而献身;还有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孔繁森等,举不胜举。总之,人可以通过主动舍弃生命,使生命更有价值,更崇高,更有意义。

第二,人能养生。生命是一个天然的过程,但人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珍惜、保养、锻炼自己的身体,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社会越进步,人的生命有可能越延长。

第三,人追求生命美。人对自己的生命不但有崇高、长寿的追求,而且又有美的追求。主动献身是一种壮美,加强锻炼是追求健美。收拾打扮、美容美发、唱歌跳舞、观光旅游等等,都是对生命美的追求。

总之,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属性在表现形式上是根本不同的。归结起来讲就是人的食欲、性欲、自我保护欲的满足受到社会属性、即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法律的、民族的、习俗的等多方面的引导和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人的真正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就是动物的机能”(《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和动物在自然属性上的区别,7 不在于“吃、喝、性行为等等”“机能”本身,而在于这些“机能”不能脱离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等“人的其他活动”,即在于各种欲望的满足方式和表现形式上的区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人与动物在自然属性上区别开来。

四、人的社会属性

我们所说的人,是具有两方面性质的人。一方面在为自然人,生理学意义上的人,他仅仅是动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属性是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同时又是社会的人,他不仅仅是动物,而且是社会动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属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

如前所述,人作为自然界的高级动物,在自然属性即自然本能方面已经区别开来。但这仅仅是在自然本能表现形式上的区别。要最终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还必须研究人的社会属性。

1、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类一开始就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人们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结成相互联系的共同体并在其中劳动和生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显示出来的性质和特点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或者说是人性中的本质部分。人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这是人脱离一般动物的第一个标志,也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最基本的特征。一般动物只能消极地处应自然,利用自然界现有的、现成的资源维护自己的生存。人不单是利用自然界现成的东西,而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创造出自身所需要的东西。劳动使人从一般动物最先分离出来,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劳动是“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劳动这种活动与一般动物的活动是根本不同的,如蜜蜂有造蜂房的本领,小鸟有筑巢的本领,蜘蛛有结网的本领等,它们的本领有的虽然也很高超,但都是出于本能,而人的劳动是出于自觉。

劳动是创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的劳动,这是劳动的又一个标志。当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时还不能称其为劳动,只有创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的活动才是劳动。因为工具总是为着一定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创造和使用的,创造工具本身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表现。

第二、人在劳动中结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人有相互依存性、集体性、交往性。单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人类初期,只有靠集体的力量,靠许多人的协作才能对付比较凶猛的野兽,获取到生活必需品。人的劳动一开始就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它是集体的劳动,使许多人协作和配合的社会性劳动。社会性的劳动必然产生社会性的关系,使人们在劳动中结成这样那样的关系。在人类初期,是许多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享用劳动果实,社会关系相对较为简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化了。社会性的劳动,社会性的关系,必然使人产生相互依存性、集体性和交往性,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方面。

第三、人有语言,会思维。社会性的劳动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联系与沟通越来越频繁,随着联系的密切与交流的增加,当手势语和吼叫不能满足需要时,语言就产生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从猿到人转化的推动因素,“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的的影响下,猿的脑髓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思维活动产生和发展了。语言和思维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又一方面。

第四,人爱美求善,追求正义、正直、崇高和勇敢,人有道德性。

2、人的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和最本质的部分

一般说来,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独有的,动物没有社会属性。但这并不绝对,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社会属性中的某些方面也可以在动物中找到例证,在前面的第一、第二、第三项中都 8 可以找到。如有的动物也会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不少动物有相互依存性、集体性和交往性;有的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因此,笼统地讲人的社会属性,并不能真正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必须找出人的社会属性中最本质的特点,即在动物身上永远找不到的特点,以便最终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能够把人与动物最终区别开来的东西,就是人性中最本质或最核心的东西。

这就是人的道德性。道德性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部分,只有人有道德性,动物没有永远也不可能有道德性。这是因为:

第一、道德性是人猿相揖别的最后标志。从猿到人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即一个人性的产生到逐渐增多、兽性的减少到逐渐消失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最先显示出来的人性是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马克思说:“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马恩选集》第1卷第25页)。马克思讲的“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就是劳动,能够劳动是人与动物的第一步区别,也是从猿到人的第一个标志。

任何劳动都不是单个人完全独立地完成的,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劳动,处理这种社会关系的活动就是交往。这样,交往性和相互依存性就成了人猿相揖别的第二个标志。

人的交往又必须有一定的交往手段和内容,这就产生了语言和思维。语言是交往的手段,同时又是思维的载体。这样,语言和思维就成了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第三个标志。

人们在交往中,不仅逐步形成了语言和思维,而且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交往准则、规范和习惯,这就是伦理道德。人们按照一定的伦理道德进行交往,这就是道德性。道德性使人与动物最终区别开来,标志着人类的成熟。

第二,道德性使人与动物在自然属性上完全区别开来。动物的自然属性完全是出于本能,而人的自然属性则受到社会属性(主要是道德性)的制约,表现为道德的自然属性。这在前面已有详细说明。

所谓道德性,就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和处理各种关系时,能够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用道德标准来引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追求善与美,塑造崇高人格的特性。我们平时说某人缺乏人性、没有人性,实际上主要是指他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处理某种关系时缺乏道德、不讲道德。这里,道德性与人性是同等的。

五、人生与人生观

人生观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如何认识和理解人生,而且关系到怎样对待和把握人生。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地认识人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对于自己未来的整个人生将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1、人生

什么是人生?许多教科书上说:人生是指人的生命过程,即人的出生、发育、成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这种定义并不错,但它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定义,不能揭示人的本质。

如前所述,任何人都是社会之中的人,离开了社会不能生存。狼孩也有生命,但因为它脱离了人类社会,已经失去了人的本性,因而它的生命谈不上是“人生”,仅仅是“动物生”。我们必须把人生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才能揭示出人生概念的真正含义。

所谓人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人的目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的生命过程。这里,不仅表明人生是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而且表明人生又是一个有着丰富社会生活内容的社会生命过程。

第一、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人要树立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效地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首先得接受社会教育,学习社会知识,9 积累社会经验,取得社会资格,使自己由自然的人逐步成为社会的人,完成自己的社会化。即使到了成熟期,也还有个继续学习提高和适应社会的问题。荀子说:“学,不可以已”,要求活到老学到老。个人社会化的速度和程度决定着他人生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着他达到人生境界的高度。

第二、人的生命过程又是一个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人的生命的自然过程本身并不是目的,即人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长寿而长寿。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实现,说到底是个人对社会的意义、责任、义务和奉献。雷锋说过,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决不是为了吃饭。他虽仅活了22岁,但他留下的雷锋精神世代相传。有的人活到百岁,但一生碌碌无为,生命没有多少价值。人的社会化、人生修养也不是目的,它们都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有的人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体健如牛,但就是不去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这种生命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人的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重复、不可逆转的时间过程。这是人生的一维性。任何一个生命都与时间密切联系在一起,并且同时间一样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延伸着,过去的将永远成为过去,不可重复,不可逆转。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走错路的时候,但只能从错误的道路上转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不能将这段路重走一次。人们都希望犯人能悔过自新,重新做人,这只是希望他悬崖勒马,转向正道,决不可能是重新再来一次。我们把人生的16岁看作花的季节,叫16岁花季,过了这个花季不可能再有这个花季。生命之所以宝贵,就是因为它的不可重复、不可逆转性。因此,人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人生书写得更美好、更有意义。

2、人生观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那么,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对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人生道路、人生境界等等方面。在这些内容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观以其哲学基础为标准,可分为唯心主义人生观、机械唯物主义人生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人生观三种基本类型。唯心主义人生观往往脱离人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过分夸大人生的主动性而否定人生的客观制约性,主观地设计人生,往往表现为唯意志主义,不能达到人生目的时又表现为悲观主义或人生虚无主义。宗教宣扬的人生观都是唯心主义人生观。机械唯物主义人生观又称形而上学人生观,这种人生观虽然看到了人生的客观制约性,但又夸大了客观环境的制约作用,忽视甚至完全否定人的活动的主动性,它往往表现为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命定主义。这两种人生观都不能正确揭示人生活动的规律和本质,而且给人以错误的人生导向,因而是不科学的、消极的、错误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生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于客观制约性的统一,因而是科学的、积极的、正确的。我们要树立的人生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人生观。

人生观以其阶级性职位标准,又可以划分为剥削阶级人生观、小资产阶级人生观和无产阶级人生观。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是一个人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一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在我国现今社会中虽不占主导地位,但仍有一定影响。小资产阶级人生观就是通常说的小生产者的人生观。小生产者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发财观念很重,总想往上爬。“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这种人生观的基本特征。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就是保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其宗旨是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以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目标,是现实社会中人生观的最高层次,是我们应该树立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大致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崇高的人生理想,即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社会主 10 义共同理想。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就大多数人来说,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第二,正确的人生目的,即到底为什么活着。对于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大多数人,在为人民服务的前提下,正当地追求各人正当利益。第三,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要正视人生矛盾,用于克服矛盾,始终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第四,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即把奉献作为人生的真正价值,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为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

人生观对人生起着十分明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人生方向和人生道路的选择点上起决定作用。当前我国正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分多极化,利益主体多极化,社会矛盾的多元化,在多极化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处在选择点上。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是合理地为自己,还是不择手段地为自己;是先为自己后别人,还是先为别人后自己,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看你持什么样的人生观了。特别是身处重大事变和人生的关键时刻,人生观对人生方向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作用更为明显。

第二,人生观是人生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鼓舞着人们沿着正确的目标前进。人生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的,在一定人生观的指导下选定目标以后,人生观会引导人们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不断地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精神动力。

3、几种非科学的人生观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多元的利益主体,也就存在着多元的人生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各种人生观有所认识,有所比较,从而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这里就几种非科学的人生观作简要评析。

第一、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历代剥削阶级所推崇的一种人生观。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各人的物质享受,满足生命本能的需要。

享乐主义人生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古希腊的昔勒尼学派最早提出了“快乐主义”,认为追求快乐的感受是人的天职。中国的《列子·杨朱篇》中提到,人生就是为了吃好、穿好、玩好,满足耳目、口、鼻、体、意的快乐。到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享乐主义已经成了影响很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生就是发财致富,寻欢作乐,任意享受。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趋乐避苦。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所谓一追求的就是快乐。到了现代,资产阶级更是把追求个人享乐看成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目的,认为不能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快乐。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人生的意义和最高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而幸福只是各人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得到快乐。”资产阶级把享乐推向极端,贪婪、纵欲、道德沦丧,充分暴露了享乐主义的腐朽性和反动性。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信奉“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今朝有酒今朝醉”,都是人生享乐主义的体现。

享乐主义人生观肯定人有自身的物质和精神欲望,这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对于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把人从上帝、从神那里解放出来,这在当时有一定进步作用。但是,享乐主义人生观以人自然属性解释人生目的,提倡从利己主义出发去追求人的幸福和快乐,是片面的和错误的。首先,人的自然属性并不体现人的本质,也不体现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其次,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人的生产性和创造性活动排除在生活之外,不是把个人的享乐建立在劳动创造的基础之上,享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试想,全社会成员都只享乐而不进行劳动创造,那么,有什么可以享受呢?

社会主义不是一概反对享乐,恰恰相反,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是,享乐与享乐主义的区别在于:享乐实在劳动创造基础上的享乐,是全体人民同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1 而享乐主义是个人的享乐,是不劳而获的享乐,是纯粹的享乐。我们反对享乐主义不是要做“苦行僧”,而是要努力学习,积极奉献,在奉献的基础上获得快乐,把奉献作为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二、悲观主义人生观

悲观主义人生观又称厌世主义人生观,是剥削阶级处于没落时期,对于未来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充满烦恼,毫无乐趣,因而消极悲观,玩世不恭,逃避现实,甚至毁掉人生。

在欧洲,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是悲观主义人生观的典型代表、。他从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推出了它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在叔本华看来,人生不过是意志的虚幻,是空虚的,没有什么价值,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噩梦,充满着痛苦。这是因为,人生是欲望所支配的,“欲望按其实质来说就是痛苦”。因为欲望时无穷无尽的,而得到的满足是暂时的、有限的。当一种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新的欲望就会随之而来,这样,人的欲望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是痛苦。因此,人生永远是痛苦的。反之,人的一切欲望都满足了,没有新的欲望了,那会感到“寂寞、空虚、厌倦”,而这同样也是痛苦。总之,人生是痛苦的。

如何摆脱人生痛苦呢?叔本华认为,就是要消除产生痛苦的根源,即完全抑制欲望,否定生命,否定支配人的生命的意志,忘却现实生活,进入无我境地。这是一种极端的禁欲主义。

对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只有放在他所生活的历史背景下去考察,才会得到客观的认识。他出身于德国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是商人,母亲是一名放荡的通俗文学作家。他17岁时父亲因经商受挫而自杀,母亲对他又不太好,这使他在少年时期就产生了悲观情绪,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是他的悲观情绪的流露。他的思想体系形成于19世纪初,但当时影响不大。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在德国资产阶级中产生了一种对理性的不信任,逃避现实,苟且偷安,悲观失望思潮,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才有了市场,名声也随之大噪。所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是资产阶级政治苦闷和忧郁心情的反映。

悲观主义人生观从根本上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根本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前途,一切只能听任某种精神力量的摆布,否定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人生,逃避现实,怨天尤人,消极颓废,自甘沉沦,这种人生观是十分有害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失败和挫折,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一遇失败就灰心,一遇挫折就回头。我们必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勇敢面对火一样热烈的生活,努力拚搏,勇往直前。

第三、实用主义的人生观

实用主义人生观从“有用即真理”的基本原则出发,把“方便”、“有用”、“管用”作为人生处世的最高原则和信条。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服从各人主观的意志和愿望,生活的意义要由按照这种欲望行动带来的好处的多少来衡量。实用主义产生于美国,其典型代表人物是詹姆士和杜威。实用主义活动的中心一直在美国,甚至成为美国的国家价值观。

詹姆士认为,有用便是真理,无用便是荒谬,真理等于有用。在他们看来,有用、获得成功是真理的根本标志,至于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则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一个观念不符合他们的需要,不能使他们获得成功,那么,不管这种观念如何地反映的客观实际,他们也会宣布这个观念是谬误,或者千方百计地回避它。杜威则用“工具主义”来粉饰詹姆士的“真理等于有用”的观点,他认为,思想、观念、理论等,不过是人们为了表达某种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如果它们对于达到预期的目的是有用的,便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实用主义作为美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是由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决定的。美国从18世纪末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以后,资产阶级夺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果实。他们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夺得的胜利成果,就积极利用美洲大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以及欧洲移民带来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迅速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商业和农业。处于初创时期的美国资产阶级为 12 了求得尽快发展,特别需要发扬求实精神,鄙弃抽象理论,强调有效行动,反对守旧,孤立开拓等,实用主义正好适应了美国资产阶级的这种需求。同时,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自身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继承,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炫耀,它在开发时期,人口、人才、资金、技术,可以说除了美洲丰富的资源以外,它需要的一切都是外来的,这样,它当然要将最需要的、最有用的“拿来”,为我所用,这自然也就形成了实用主义。当今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它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符合美国的利益”,只要符合美国利益的,就是有用的,就是真理;凡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就是无用,就是谬误,就随心所欲的处置,为所欲为。因此,实用主义又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理论基础。

实用主义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崇尚实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把它作为普遍原则,作为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有害的。它的核心命题“有用即真理”,实质上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我们承认“凡是真理都是有用的”,但是不能反过来说“凡是有用的就是真理”。“有用”,指的是人的一种主观需要,人的主观需要是丰富多彩的,人与人的需要又是千差万别的,同一事物,有的人需要,有的人就不需要;同样是人,有的人需要这个,有的人需要那个。正如有人需要上帝,有人需要科学;有人需要君子的“正统哲学”,有人需要小人的“厚黑学”,如果都以自己的需要作为真理的标准,实际上就抹煞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也就没有真理可言了。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 篇5

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但无论“仁”“和”还是“中庸”,都仅仅部分地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责任”,才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尽管孔孟等人并未作此概括。以“责任意识”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高大上”式的玄远,拒绝墨家“草根”式的琐屑,拒绝法家“狱吏”式的苛细,人性化地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人性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儒家对“人”(而不是“神”)有着极高的定位:“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这种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首)”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人生”设计十分严肃——至少要对得起“人”在天地间的这种地位。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而言,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欲、挤占他人权利空间。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危机。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他们把这套“文化”(文明的教化)的软制度归纳为“礼”。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

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遗了,现存的《礼记》,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的冰山一角。《礼记》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猩鹦鹉区别开来——发扬人的社会性、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礼的底线。由《礼记》等书可知,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在儒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完善自我,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事。

对已对人对社会“尽责任”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述而不作”、从“先王”“先贤”那里梳理出来的。那些“先王”“先贤”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是“责任意识”的绝佳体现。尧舜协和万邦天下为公,被孔子视为不可超越的标杆。大禹治水,非常辛苦,其实他完全可以弄条“方舟”,只给自己喜欢的人发船票,一走了之。孔子对大禹也“无间然”,没什么可批评的了,因为他尽了作为君主的那份责任。

用两个字来概括儒家思想,是“责任”;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不爱家的人,很难说他能爱国。长期以来,自西方流入的形形色色的“解放”,严重破坏了人们的家庭观念。魏晋时期,儒家思想被抛弃,信仰大厦崩塌,导致了三百年战乱。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强大的思想武器——唯物辩证法,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围绕它形成的责任文化与家国情怀,依然是现实社会重要的支点和动能。

(摘编自荆培运《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儒家思想的本质问题,答案有“仁”“和”“中庸”等看法,但其合理内核应是“责任”。

B.儒家看重“人”在天地间的地位,与这高定位匹配的是儒家对待“人生”设计的严肃态度。

C.儒家认为,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礼的教化作用。

D.现存的能供我们研究儒家“礼”的资料并不多,《礼记》一书至少能让我们知晓礼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基于人性具有复杂性这个前提,探讨儒家的“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B.文章指出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并就两者的价值取向进行论述。

C.文章运用了例证法,以“尧舜”“大禹”为例,揭示了儒家思想本质的来源。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本质的全新见解。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因为它具有其它的思想都没有的人性化特征。

B.儒家的“礼”的规矩十分详备,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

C.文中用一个字“家”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实际上是对“责任”的进一步补充。

D.无论是个人修身,还是国家治理,儒家的“责任”思想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C(“刑法不知礼的约束力大”说法错误,文中说“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文中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方法,并没有力度大小的区别。)

2.B (“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有误,文中强调的是人应具有社会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 篇6

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当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时代.面临着这一趋势带给我们的种种困境,就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因此,“回到马克思”已成为当今人们的普遍共识.重新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其中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对于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其科学的方法论来解读现实问题,其意义尤为深远.正如马克思早年的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两个论述就为我们今天研究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这一视角的.科学理解和深层把握将引领我们这批时代的“弄湖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步伐,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作 者:王艳萍 WANG Yan-ping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系,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211(4)分类号:B03关键词:马克思 类本质 人本主义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 篇7

一、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概述

逻辑起点是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和基本逻辑关系,是事物认识的基础和关键。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从何出发来认识本质是全面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前提。从不同的逻辑起点出发,人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各不相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逻辑起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逻辑起点。二是将国家或统治阶级作为本质研究的逻辑起点。三是将“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逻辑起点。四是将“教育本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逻辑起点。

四种观点各有其见地和合理性。本文认为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切入点,来探寻和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为逻辑起点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1、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应该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随着具体条件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形式等方面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是总会有内核性、根本性、独特性的东西始终保持其稳定性。让我们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去探寻其本质中稳定性的内核所在。

2、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研究概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目前学界比较权威的是张耀灿、苏振芳的观点。张耀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两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而这两点可以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1)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凸显其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其政治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其次,所有国家的统治阶级,都会充分利用其手中的各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力图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其阶级意志的思想素质与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应当是以政治性的思想工作为主,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时候应该既要突出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又要避免将一切认识问题、心理问题出现政治化倾向的现象。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与其他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显著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如果将实践活动区分为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三大类的话,思想政治教育应归入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中的教育实践形式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只能是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只能在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是不断发展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更加突出和重要。

鉴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两大本质属性,笔者提出用“政治社会化”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其中,“政治”对应着上文分析中的“阶级性、政治性”,“社会化”则体现着强烈的“实践性”色彩。并且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教育政治功能的体现,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政治价值,即推动人逐步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其政治性逐步得到发掘和培育,也就是政治社会化。

1、政治社会化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真意,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开展的根本。马克思从实践活动的角度将人置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揭示了人的本质。政治社会化这一实践活动既是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传递的过程,也是个体学习政治知识、认识政治现象并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它不仅产生思想观念、传递政治观点与道德规范,而且引导人的社会生活,引导人改造社会的实践,使人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使人成其为人。

2、政治社会化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政治社会化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规定,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根本属性。

(1)政治社会化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实践活动的本质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解决这一特殊矛盾,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人们的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不断提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要求的对象化,从而促进统治阶级政治合法性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为核心,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为重点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从一定的政治立场出发,服务于一定的政治任务,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统治阶级只有将其思想观念、价值理念、行为准则传递给社会大众,并将这些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渗透到社会成员之中,让其普遍接受,并成为社会成员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其政治目的才能得以根本实现。这一过程正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实践活动的本质区别。

(2)政治社会化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不论哪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带有强烈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并且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使人的思想、行为发生变化,才能真正地确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既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体而言是个人接受社会教化、接受政治文化洗礼与熏陶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也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实践;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在实践中实现;并且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性是不断发展的。故而,政治社会化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摘要: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入手,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两大本质属性的分析,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社会化,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和本质属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政治社会化

参考文献

思想咨商的本质与功能 篇8

摘要: 思想咨商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是一种基于微观个体的视角开展的以消解思想症结、去除精神痛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为诉求的方法研究。思想咨商的对象及主体思想观念自我建构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咨商的本质即是以平等对话为沟通方式的价值引导,它贯穿于不同个体思想咨商的过程之中,并根据个体思想问题的不同表征及症结根源具体表现为保健、治疗、批判及建构四种功能。

中图分类号: B81;D6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5)02016005

Nature and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Counseling—Based on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Ca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NG Yan (Research Center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Key words: ideological counseling; thought crux;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ature; function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counseling is a new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 research, which is a method stud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 individual to clear up thought crux, relieve mental suffering and enhance the valid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nature of the ideology counseling is decided by its object and the selfconstruction specificity of subjects' ideology. That is to say, it is a value guiding expressed by means of equal dialogue, running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ifferent individuals' ideological counseling, what's mo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zations of individual ide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 roots of the crux, the ideological counseling mainly manifests four functions: healthcare, treatment, critique and construction.

思想咨商的本质与功能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3卷思想咨商是近年学界提出的新概念。它试图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育模式的局限,强调以平等对话的方式直面个体思想问题,在对话中消解思想症结、去除精神痛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要进一步推进这种研究,有必要对其本质与功能予以揭示和说明,以深化对思想咨商的学理认识。

一、思想咨商的内涵

作为一种原创性的概念,思想咨商并不是凭空臆造的产物,正如王习胜所说:“之所以提出这个新概念,是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问题的考量,同时亦受相关领域一些好的做法的启示。”[1]应当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问题的考量,准确地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有效性问题的考量,成为思想咨商的源发动力,而“思想分析”“心理咨询”及“哲学咨商”等相关领域的做法则成为思想咨商的方法渊源。思想+咨商这一合成概念的创建思路,就是理解思想咨商内涵的逻辑进路。

顾名思义,思想咨商的对象就是人的思想,是有症结的、需要开解的思想。这样的思想问题,主要来自观念层面,诸如价值取向、人生信念乃至世界观念的问题,而不是需要借助医疗器械和药物去解决的肌体或心理问题。从这一点来说,思想咨商视域中的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其内核不乏吻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有三层含义:其一,具有思想教育的内涵,并且这一内涵更多展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与着力点;其二,‘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即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特别是灵魂深处的问题。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受众的思想变化规律,根据其思想接受的特性进行教育,达到改变人的思想的目的;其三,‘思想一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更主要是指向于人的思想。”[2]不难发现,人的思想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思想咨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其实,不论思想的内涵与外延作何规设,其产生与发展都受到社会存在的决定,所谓“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3]。所以,处在同一时空中的思想咨商与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人的思想问题,其焦点、症结、诉求总是带有特定时代的社会实践、社会存在的烙印,总是受到既定的现存的条件的制约,所以马克思才有“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4]的论断。这决定了思想咨商与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从根本上说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endprint

从字面上看,二者的区别在于关注的方式不同,思想咨商侧重于以咨商的方式进行思想问题的分析、处理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以教育的方式进行思想问题的灌输、引导和影响。咨商和教育,貌似不相容,其实二者并行不悖。一方面,从逻辑上来说,先有咨商的对象即有症结、需要开解的思想,之后才有化解症结的咨商需要。换句话来说,一个人可能有想不通的思想问题,但如果不通过某种外显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无从得知这个人的思想有无问题,是否需要帮助,那么就不宜主动要求去进行思想咨商。因为思想咨商师不是古希腊卖弄学问的智者,也不是令人自知其无知的苏格拉底,其工作是一种消解思想症结、去除精神痛苦的思想关怀活动。一个人或许无法自知其痛苦的深层根由和消解渠道,但对其痛苦的感受并要努力摆脱的意愿应当有清醒的体认,这是对其进行思想咨商的前提条件,即有诉求才有咨商。另一方面,从发生学上来说,思想问题既可以显现在教育之中,也可以隐匿于教育之中。前者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加以干预和引导,后者则让很多教育者束手无策、踯躅不前。因为思想教育本来就不同于知识教育,它不是以具体的分数作为量化的标准,而是以受教育者是否真懂、真信、真用作为检测的标准。通过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受教育者才能切实开始思想观念自我建构的历程,从而完成思想的内化。这个特质决定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能够说这些个人中的每一个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这只是就这样一点而言的,即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5]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标准确实很难判别和把握,起码现行的教育考核模式难以检测。如此一来,即使受教育者有思想问题,但因为他们的沉默,教育者也无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其思想问题就潜匿下来,遇到合适的时机才会显现,让人痛苦和烦恼。思想咨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需要。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把思想咨商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之下,它不是要另起炉灶,更不是要解构或颠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或历史使命,恰恰相反,它是要弥补或填补思想政治教育鞭长莫及的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种学科定位中,思想咨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一种通过咨商的方式来开解具有症结的思想以去除精神痛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践活动。

二、思想咨商的本质

即使我们在阐述思想咨商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过程中界说了思想咨商的内涵,或许仍然避免不了人们对思想咨商的质疑。何谓咨商?思想可以咨商吗?思想咨商的阈限是什么?

咨商,英文counseling,国内多译为咨询。之所以选择“咨商”译法,是基于有效化解思想问题的考虑。一方面是因为“咨商”较之“咨询”更具平等意蕴,更适宜思想问题的交流。从词源学来看,“咨”是商量,“询”为请教,合为一词形成的传统看法通常就带有教导、教诲、指导、指示的性质,它的这种鲜明的教化色彩很容易造成求询者与咨询者之间的不对等关系,致使求询者因无法平等交流的顾虑而对咨询者望而却步。事实上,这种顾虑并非多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教师的职责发出倡导:

教师的职责现在己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6]

对于求询者来说,或许这正是他们需要的咨询者的形象,一个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其所思所想、感受其所忧所虑的倾听者、分担者,从而有助于主体之间坦诚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而不是以掌握真理自居、惯于贴对错标签的评判者和简单粗暴的所谓“教育者”。因为再高超的咨询技术与水平,如果没有当事人的配合,即和盘托出其思想问题的意愿,就很难对其思想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也就无从对症下药。相对来说,语义重心倾向于商量的“咨商”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这种直观偏见,它符合解决思想问题不能来硬、要柔的方法要求,“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7]

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对“咨询”的理解和使用多是在心理咨询的视域下,其“价值中立”的原则有悖于思想工作的要求。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咨询心理学在1956年其成立之初就把“咨询”界定为“帮助个体克服他们成长中随处可遇的障碍,以达到个人才智最适宜发展的过程”[8]。这基本上奠定了咨询一词含义的基础,如学者D.R.Riesman于1963年把同样“咨询”定义为“通过人际关系而达到的一种帮助过程、教育过程和增长过程”[9]。心理咨询视域中的“咨询”是助人的一种方式,这和我们的思想工作、教育工作好像并不冲突,但它却是建立在“价值中立”原则的基础上,即在咨询过程中强调“不判断、不指导、不主动”,让当事人自主作决策。“不判断”是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的价值观无条件认同,不做任何道德伦理的评价;“不指导”则是在咨询过程中不给来访者提供问题的答案和不同的价值观;“不主动”即咨询者不干扰来访者的思路。[10]这和“使用逻辑工具而使某个思维对象更加清晰”的“思想分析”[11]的原则颇为相同。但对于思想工作来说,“咨询”与“分析”都只是“思想咨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都是为了让当事人思想症结清晰化而采取的工作步骤,是为接下来的关键环节——思想观念的价值引导所做的铺垫,所以思想分析或心理咨询只能在使思想问题清晰化的层面上被加以研究和关注。与此同时,国外学界兴起的Philosophical Counseling,引起台湾学者关注,并将其译为“哲学咨商”加以本土化的研究。他们对counseling采取“咨商”的译法,尤其是其明确主张“哲学咨商”要有价值观导向的做法,不仅直接赋予了“咨商”以价值引导的内蕴,也间接给予了“思想咨商”以存在合理性的证明。endprint

如果说,心理咨询的本质是疏导,因为它奉行的“价值中立”原则对当事人的价值观不做评判和干涉,同样坚守“价值中立”信条的思想分析的本质是分析,因为它一再强调“分析即治疗”[11],那么从不隐讳其价值诉求的思想咨商的本质就是价值引导,它要解决或改变的就是思想观念或对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和取向问题。这既是由“思想咨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一种实践所决定的,也是由“思想咨商”的对象及其特殊性所决定的。一方面,作为方法的思想咨商必须为作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作为实践的思想咨商必须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简言之,思想咨商这一方法的理解和使用基本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它不仅决定了思想咨商力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工具理性的性质,也决定了其自身因承载着人生意义、人生信念等价值问题而具有的价值理性的属性。另一方面,思想问题,本质上是观念问题,从根本上源于“可疑的信念、价值观和假设”[12]。这些链条决定了思想咨商必须进行价值引导,必须通过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来化解思想症结。因此,思想咨商的重心并不在于如何把事实弄清楚,把概念说明白;不在于逻辑是否严谨,手段是否独特和精到,而在于思想咨商师所开解和引导的价值观念能否为案主所理解和认同。[1]在实现这个目标的互动过程中,“咨商”主要不是指协商沟通,而是特指对话沟通,不是咨商者与当事人各自意见主张之间的协商调和,也不是单纯的给予当事人同情同理式的理解对话,而是咨商者感知当事人思想症结的深层对话,是包含有理智论辩、开解启悟的对话,是一种校正式的人际对话。咨商者以此为沟通方式帮助当事人层层推进对自我的反省、自我的理解及自我的认识,在清晰化其思想症结的过程中批判地检查当事人的基本预设,在此基础上引导其修正矛盾的思想信念、重塑正确的价值观。

三、思想咨商的功能

思想咨商是基于化解“微观”的“我”的思想困惑、思想症结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研究。“我”的思想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思想咨商功能的多方面性。在咨商的过程中,根据“我”的思想问题的不同表征及症结根源,可以把思想咨商的功能主要概括为保健功能、治疗功能、批判功能及建构功能。

(一)保健功能

思想咨商通过解释以消解因负能量影响而产生的思想困惑从而巩固和强化正能量的作用,也可称谓解释功能。负能量,即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的能量,如“小悦悦事件”折射出的道德负能量;正能量,即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能量,如“中国好人”传递出的道德正能量。毋庸置疑,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中,但客观地说,正负能量在任何时代都是并存的,而且正负之间并非有着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通过对负能量的疏导、化解,引导其向正能量转化,负能量也可以具有正功能。因为不论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其效应总是通过影响处于社会中的具体个体的情绪、认知来影响或改变这一个体的思想观念。在这个影响过程中,一般来说,正能量会更加巩固和强化个体正确的思想观念,而负能量则有可能会动摇乃至消解个体正确的思想观念,造成思想观念的迷茫、困惑乃至坍塌。这需要通过思想咨商赋予负能量以客观、合理的解释,消解因负能量的影响而产生的思想迷茫、思想困惑,从而达到巩固和强化正能量的目的。这就像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寻求保健医生的帮助一样,只不过思想咨商保健的对象是思想而已。

(二)治疗功能

思想咨商通过分析以明晰因认知问题而形成的思想症结,从而去除精神痛苦的作用,也可称谓分析功能。认知问题既是思想症结生成的主要诱因,也是消解思想症结的关键所在。因认知问题产生的思想症结主要缘于认知冲突,继而引发两难或多难问题,令当事人陷入痛苦、纠结的抉择中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遇到认知冲突,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思想症结,因为有的冲突只需要当事人自我调适就可以自行化解。能够引发思想症结的认知冲突,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一个人的信念体系内部发生了冲突。因为信念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其中认知只是信念构成的一个要素,是信念产生的基础,而且信念并不依赖于认知的正确与否,也就是说,错误的认知也会形成信念。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基于认知形成的信念都是其信念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其行动选择的指挥中枢,所以它们的不一致、不相容才会令他们精神痛苦。但到底哪一个信念不合理,他们对此并不自知,这需要借助与咨商师之间的“理性对话”显现出来,在当事人达到思想认识的澄明状态的同时,其精神痛苦便如释重负,犹如“药到病除”的治疗功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罗素认为苏格拉底方法的适应对象是“那些我们对之已有足够的知识而可以达到正确结论的事物,但由于我们思想混乱或者缺乏分析的缘故而未能对于我们所知的东西加以最好的逻辑的使用”[13]的论断也适应于思想咨商的治疗功效。

(三)批判功能

思想咨商通过检视以批判因不合理的预设而导致的问题思想,从而反思价值观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和完善,多样化的社会存在形式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并存成为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人的主体性得到明显发展,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个性化色彩更加鲜明,人的思想亦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状态,正确的与错误的、健康的与不健康的思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纵横交错的思想地图,美国哲学家蒯因则称之为“信念网”,即信念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依赖,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需要思想咨商在整体的视域中帮助当事人沿着思想之轨迹、信念之网络来搜寻思想问题的起点,以检视其基本预设是否合理,正像蒯因所打的汽车发动机的比方:“很出色的机修工对零部件逐一加以孤立的检查,可能也会找出汽车发动机的某些问题。但如果能将发动机看做其所有零部件共同发挥作用的一个整体,这肯定会更好地服务于他的目的。这也适用于我们所持的信念。”[14]如果作为对“发动机”的认识之“思想预设”从一开始就不合理,那么由以推出的所有思想就有可能成为“问题思想”,这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就可以完成的一项工作。它需要的是当事人对支撑其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的价值观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实现“问题思想”的消解。endprint

(四)建构功能

思想咨商通过批判因存在挫折而引发的虚无主义以重建价值观。存在挫折不是来自衣食住行等“以何安身”的困扰,而是源于一种“无以立命”的痛苦——“越来越多的人们由于看不到人生的意义,被迫进行精神治疗。他们抱怨一种内在的精神空虚,具有一种完全和终极的无意义感。”[15]但这种治疗显然是对人们痛苦的一种误读,因为“人对于生命价值的关注甚至失望,是一种存在挫折而根本不是一种精神疾病”[16],它不可能也不应该依靠医疗器械和化学药物来解决。这种存在挫折被德国精神分析大师维克多·弗兰克解释为:“我们今天已不再象弗洛伊德时代那样面临的是性挫折,而是生存挫折。在今天,典型的病人也不再那么象阿德勒时代那样患有的是某种自卑感,而不如说是一种彻底的无意义感。这种无意义感伴之以某种空虚感,因此我称之为生存空虚。”[17]在这里,“空虚”“无意义”不仅成为存在挫折的典型标签,而且赋予存在挫折一种强烈的虚无主义指向。其实,虚无主义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等人的存在和终极意义议题的一种解读,而思想咨商可以帮助当事人转换认知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和思考价值问题,从根源上解构虚无主义以重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需要说明的是,思想咨商的这些功能并非是互不相容的存在,它们既可以交叉发挥合力,也可以单独发挥作用,这要视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来说,思想咨商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是以微观的视角针对个体现实的、具体的思想问题开展的咨商关怀活动,其生命力必将在实践的磨练中逐步勃发,对其本质与功能的认识也将会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渐丰富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习胜.“思想咨商”及其中国式问题论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2]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5.

[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8-329.

[5]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6-427.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2.

[8]Charles L Thompson, Donna A Henderson. Counseling Children[M].Wadsworth: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 2010:15.

[9]钱怡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

[10]李娟娟.心理咨询中的价值中立原则[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11]潘天群.分析何以能够治疗:思想分析的方法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12]Peter B. Raabe. Healing Words:Philosophy in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Illness[J].哲学与文化,2010,(1).

[13]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30.

[14]威拉德·冯·奥曼·蒯因.信念之网[M]∥涂纪亮,陈波,主编.蒯因著作集:第5卷.翟玉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46.

[15]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M].钱兆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8.

[16]弗兰克尔.追寻生命的意义[M].何忠强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04.

[17]维克多·弗兰克.无意义生活之痛苦[M].朱晓权,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3.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文档下一篇:乡镇精准脱贫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