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传统文化

2024-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赣州传统文化(共7篇)

赣州传统文化 篇1

在2014年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赣州被定位为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和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赣州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1]

赣州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中国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腹地,也是连接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

赣州是江西省三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

一、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有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堪舆文化发源地等美誉。

世界各地的客家乡贤乡亲,最想了解的客家历史、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民情,在赣州都能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满足。在赣州不仅可以随处听到客家乡音、采茶戏曲牌和优美的客家山歌,而且还可以随处品尝到风格各异的客家菜肴和风味小吃;不仅可以看到客家古村、典型的客家方围、圆围,而且可以游览融客家文化与客家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客家文化城和客家风情园。

江西上犹,是客家人聚居繁衍和客家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些传统的客家文化项目濒临失传。为此,上犹县动员各级组织和社会力量,拯救客家文化遗产,挖掘客家文化资源。“九狮拜象”是上犹独具特色的大型灯彩,上犹县投入巨资,组织民间艺人重新开发、拯救了这一客家文化遗产。去年,“九狮拜象”在赣州市参加赣南首届民间民俗艺术调演,获得了工艺制作、民间文化、表演等5个一等奖。

近年来,这个县还对客家门楣、客家方言、客家民谣、客家谚语、俗语、歇后语等进行收集整理,并先后编辑出版了《门楣题辞》、《上犹客家谚语选》、《营前客家传统婚丧礼俗》等书籍,这些书籍深受群众的喜爱。全省十佳文艺工作者之一李伯勇创作的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客家语言十分丰富,被誉为“乡土文化创作一奇葩”。上犹的客家山歌具有与众不同的韵味,目前在民间流传的客家山歌曲牌就有150多种,民间唢呐客家曲牌40多种。由该县赖良淦整理的10首客家民歌入编《江西民歌集成》。

江西兴国县梅窖镇的山水之中,镶嵌着一座神奇而美丽的村庄——三僚。它被人们誉为“堪舆文化的发祥地”、“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近几年,一批批省内外游人,以及海外的客家人,甚至包括一些新闻媒体皆纷至沓来,寻找先人的踪迹和山水的奥秘。

这个拥有四千余人口的大村庄,大部分为曾、廖两个姓氏。地处僻壤的三僚是因为风水大师杨筠松而出名的。杨筠松因救世济贫而被世人称之为救贫仙人,他曾在朝廷掌管灵台地理之事,拜为金紫光禄大夫。唐朝乾符六年,黄巢起义,直捣长安,震惊朝野。杨筠松携带宫廷风水秘笈,从京城逃出,南下辗转至三僚定居。擅长堪舆、天文地理之术的杨筠松发现三僚村的地形构造竟像一个堪舆用的罗盘,盆地中一座石头山上的方位造型也形如罗盘中的指针。于是,漂泊中的杨筠松带着他的两个弟子曾文、廖王禹就在此地搭建了三个茅棚定居下来,三僚也因此得名。从此,杨筠松就在这里授徒著书,创立和传播他的堪舆理论。在他的倡导下,中国民间的风水文化千年不竭地流传且盛行于海内外。

曾、廖两姓子孙也操风水之术世代传承。至明代,曾文 的后裔曾从政,廖王禹的后裔廖均卿同时为明成祖朱棣勘测皇陵有功,被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举世瞩目的北京十三陵,就是他们两人堪测营建的。曾从政还为万里长城修建九镇军事要塞和北京祈年殿勘址。老死后,永乐皇帝还派遣两名太监护送其灵柩还乡荣葬。至明嘉靖年间,这里又出了廖文政、廖绍定两位有名的风水术士。

三僚,名在风水世家传承不息,也名在它本身山水风光的奇美。

很早以前,三僚的廖、曾两姓都拥有各自的风景区——八景。廖姓的“八景”为七星池、九尾杉、御屏帐、活龙脑、和合石、多士石、章罡土、甘泉井。曾姓的“八景”为眠弓岭、罗经石、汾水龙潭、留记珠石、西山晚照、东郭朝云、北浦渔歌、南林晴翠。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各有其特色,令来者流连忘返。

在村口的黄土平原上,一峰突起,这就是有名的罗经石。石上有一个地下溶洞,据说从来没有人走到尽头。此石山形独特,从西面看如玉兔望月,从北面看是个仰天雄狮,从东面望去像个马鞍,从南方眺望,最像罗盘中的指针。三僚四周群山环绕,山美水也美。著名的七星池更是令人心驰神往。七星池原为七口池塘,它与108口池塘相连贯通,七星池犹如人的七窍通风聚气,而108口池塘,恰似人身上的108个穴位,使村庄像人一样血脉畅通,精力旺盛。只可惜历经千年,昔日荡漾的碧波早已面目全非了。

然而,三僚依然承受着川流不息的溪水的滋润,越发长得水灵生动。在酷似一幅太极图的三僚地形上,两条蜿蜒曲折的溪水平行流淌在阴阳两极之间,溪水流至杨公祠前,则两溪合而为一,形成一条大溪流。最有意思的是,两条溪流的水温不同,村里人把左边水温更冷的那条叫阴溪,水温更热的叫阳溪。

杨公祠建在村中,村人把杨筠松当祖先供奉。祠堂十分壮观,外墙全是青石雕刻,正面墙上刻有杨公著书、出游、进政、考风水等内容的浮雕。下面是风景雕刻,山水楼台、花鸟草木,其工艺精细,让人叹为观止。

这里的山形、地形奇特,树木也别有情趣。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口挺立着的那棵高大的巨松,而树下却蹲伏着一座鲤鱼肚形的古墓,前面有一口方塘笼着一泓碧水。据传,原来墓前有两棵巨松,形似鲤鱼的两根长须,左边的那棵,在大炼钢铁的年代毁了。

当你将目光朝秤杆形山梁上望去,一棵千年古杉耸立着,这就是八景之一的九尾杉。岁月沧桑,火烧刀劈,现在,这棵古杉的下半部,宛如半轮残月,可它的上半部仍然是叶茂枝繁,真让人惊叹它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千年历史,千年文化,千年风景已走入现代,三僚,经有识者精心打造,显得古朴,庄重、明丽、洒脱,变得更有风情、更有品位。如今,她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接纳一批又一批探索者和游客。

在湖江,最著名的要数客家宗祠,其主要集中在夏府,有名祠名亭名景24处。戚氏祠堂追远堂,初建与宋景定年间,因其是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家族之祠堂而久负盛名。戚氏聚顺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因祠中孙中山先生题联而闻名。还有谢氏敦五堂、十八花厅、南洋奇树等等。

围屋,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它的大门门额上大多有某某围的题名,如盘安围、燕翼围、龙光围之属,故有是称。也有的将之与村围,及有坚围墙的民居,统称为“土围子”或“围子”。赣南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安远、信丰、寻乌县的南部乡村。这些围屋大都占地约一万多平方米,内住数百人,龙南武当乡的田心围,最多时曾住过900多人,小者仅四五百平方米,围内仅住一户人家。平面大体可分为“囗”字形和“国”字形两大类。囗字形,是指围心位置上不建房屋,这种形制的还包括“回”字形围屋。国字形,是指围中还建有一栋厅屋组合式民居,此形制为围屋的主流形式。此外,除常见的方围外,还有少数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的围屋结构形式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其做法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外表皮约30公分厚,用砖石材料,墙内侧厚度则均用土坯砖或夯土筑成。赣南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的关西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的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

围屋的最大特点是“防御性”。其外貌没有复杂的装饰,仅以巨大的尺度,完善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的结构,令人感到一种威慑力。它外墙厚一般为一米左右(燕翼围厚达1.45米),高二至四层,中间楼层均设环吊楼,俗称“外走马”。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碉堡。碉堡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在转角处设,有的还在墙段中间设置,如同城防之“马面”。为了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一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一排排刺目的枪眼炮门,门,是围屋防卫的重点所在,因此门墙都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上包钉铁皮,板门后大多还设有一道闸门,闸门之后还有一重便门,或在板门前设一道栅栏门。为防火攻,门顶上又备有水漏。除少数外,一般围攻屋只设一孔门出入。围屋的顶层间是战备用房,通常都不准放杂物,并取外墙的大部分内侧墙体,作环形夹墙壁的,久困缺粮时,便剥蕨粉充饥。

围屋,是一种聚族而居的民居。它集家、祠、堡于一体,住在围内的居民,都是某一个共同祖先的后裔。围屋内的人相见。互以宗亲长幼相称。因此,围屋的第二大特点,就是“血缘性”。维持这种血脉关系的纽带,便是每年定时进行敬宗祭祖活动,故围屋内必设有“祖堂”这一公共建筑。围内实行族长管理制,统一管理围内诸如交通、卫生、排水、纠纷等。他们平时各为家政,祭祖行礼时,便是一个大家庭,遇到外敌入侵,则整个围民又是一个统一的战斗集体。

赣州传统文化 篇2

《圣经》是基督教的正典文献,在资信飞速发展的世界里,圣经已被翻译成各种民族语言或制作成各种影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圣经》是一部集神学—伦理学、史学和文学于一体的古代典籍,它在东西方的历史中传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以断定它必定有不同凡响的文化品质。赣州市政府领导明确地提出,我们在开发建设中要注重吸收宋城文化、客家文化、红土文化、堪舆文化元素以及外来的优秀文化元素。高校外语教师具有较丰富的中西文化知识,有能力学习和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元素,为赣州传统产业加入新的文化内容,为大力发展赣州文化产业出谋划策、献言献策。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且独立的经济类型,它包涵有两方面的形态特征:即观念和物化形态的。本文着重探讨观念形态上的文化产业。当今世界有数以十亿计的基督徒,他们把圣经当作最根本的精神食粮,这种文化现象绝非“群氓受了宗教骗子的愚弄”所能解释,无数读者把这部形成于两千年前的古老典籍当作自己的现时人生指南。因此,赣州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借鉴和学习这一古老典籍的思想精华,另一方面也要为赣州人民走向世界预备联接世界先进文化的物质和文化产品。

众多的名人智士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传统道德观受到严重冲击,人类道德出现空前危机。宗教作为道德规范产生的基础,以伦理道德为其核心内容,为其提供的道德规范体系与终极关怀,支撑、维系着个体的道德生活与社会伦理秩序,成为挽救道德危机、提高道德实效性的重要精神资源。”随着网络资讯的飞速发展,交通工具的极大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增长,赣州已从一个闭塞贫穷的内陆市区越居为开放且较富裕的市区,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传统安分守纪的朴素道德和价值观已在不断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不择手段、损人害己、为利是图、物欲横流,人心焦燥、急功近利、贪图安逸享受。众多人成为金钱的狂热分子,种种恶行令人发指,人们的道德良知不仅没有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进步而发展,反倒呈现一片全然丧失的局面。人心已经麻木,似乎只要多多占有名利,就意味着成功和幸福。天地人之间是否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人与人之间是否只有为了自己的利益将真善美鄙弃一旁而处心积虑营造虚假的人脉关系?基督教的正典书籍《圣经》为这一切提供了答案。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追求天地人和的理念,中国民间也广为流传着一句“三尺之上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的警句。现代基因科学证实人类有共同的祖先,即圣经中记载的亚当夏娃;宇宙起源一度因着宇宙大爆炸论让人对上帝创造宇宙万物产生怀疑,众多的科学家已证明:上帝在几亿年前用大爆炸的方式产生了浩瀚无边、井然有序、生机勃勃的宇宙万物,孕育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万象。圣经作为一部神学大典,为人们解开了“世间独一真神”的特质和性情,他是神圣、纯全、完美的,是普世众生的在天之父。上帝爱世人,尽管人性堕落,他为了拯救人类脱离地狱的刑罚,让他的爱子耶稣基督为人受死,让一切相信的就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圣经进一步描述了天堂与神同享福乐的美妙图景,让一切芸芸众生充满盼望和喜乐。

中国十八大后,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农村城镇化,赣州文化产业建设也要符合当前的国内形式,充分发扬基督教的仁爱精神,正面引导基督徒投入参与建立中国梦,培养基督教会成为中国的精神文化资源之一;社会的大建设、大改变可能带来很多适应性问题,基督教的喜乐和无条件仁爱特性可以为赣州建造仁爱和谐,帮助社会和家庭稳定团结。赣州文化建设上还可以通过支持教会传统的社会服务,帮助身体上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喜乐仁爱的精神价值,医治种种原因造成的身心损伤,可以减少社会戾气,提供和谐幸福的条件。

圣经中富含意蕴精深的文化理念,为历世历代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促进力量。赣州文化产业建设可以很好地吸收这一人类瑰宝。圣经中记载了上帝给人类的十条诫命,人若遵守即可蒙福,人若违反要造受咒诅。诫命之一,当孝敬父母,按命令遵行的可以得着长寿的祝福;还有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的原则如:不可彼此撒谎;不可奸淫,其中未婚同居者被视为奸淫罪;“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若将金钱、名誉、权力作为追逐的目标,也是在犯贪心的罪。爱是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内核,要“爱仇敌,爱人如己”,这是超越狭隘的血亲伦理,突破了人的个人私利和狭隘。赣州城市建设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摩擦甚至是仇恨,基督的爱是无条件包容的爱、是长阔高深的爱、是舍己的爱,赣州各阶层的人民都需要被这种爱触摸,以营造和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和社会。基督教是首个倡导“人人平等”的宗教,随着财富分配的不均衡,贫富差别的扩大,不少有钱有权的人占势欺压他人,造成许多社会的不稳定,我们的文化建设应当引导人民有利他的心理,有服务他人的思想,这与圣经教导人们的“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是一致的且是蒙福的。圣经还与人的终极归宿有关。赣州是个拥有140多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牵涉到家庭社会的和平安宁,圣经中记载的上帝呵护着普世众生,既存在于至高之上,又遍及各处,随时随刻影响着人们,改变着人们,引导着人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并超越自我。一个接受上帝并持守在真善美信念和行为上的人将回归到上帝所预备的天家,这一美好前景无疑有助于群体安居乐业、憧憬未来、努力扬善弃恶。

赣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应立足于现今国内的形势,着力解决因体制与制度的种种弊端、人性中的各种丑陋、社会中的各种罪恶,导致整个社会弥漫着日益强烈的失望与不满,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信仰缺失、道德堕落的受害者。圣经文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宝贵钥匙。我们赣州文化产业建设应当高屋建瓴,把磐石扎根在这一世界文化精华的根基上,必能开拓进取,开创美好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梁工,等,著.圣经视阈中的东西方文学[M].中华书局,2007

[2]万是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方蕾蕾.基督教文化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历史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4.

赣州传统文化 篇3

【关键词】赣州 本地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和观念的重要载体。赣州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如何把这些文化资源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并且通过教学发扬传播就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赣州本土文化的理论基础即可行性

文化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就开始研究使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而对于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定位,有学者提出,文化“决不只是作为‘语言下位概念’的‘交际文化因素’,而应当是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习者提高语言文化素质需求的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和中外比较文化。”这说明随着汉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其所接触的汉语文化因素也不应仅仅限于交际文化,而应当包含更丰富的中国文化。

二、赣州本地文化的物质载体即表现形式

赣州是文化资源大市,不仅有丰富的有形的文化资源,还有大量无形的文化遗产,包括“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脐橙文化和民间文化”等赣州特色的地域文化。独特的文化、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光,构成赣州文化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赣州本土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

三、赣州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根据2008年江西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占江西来华留学生总数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西中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和井冈山学院。留学生数量上的优势客观上为赣州本土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赣州乃至江西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全国、与周边其他省份、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一,江西的留学生规模占全国留学生规模较低。

第二,对外汉语专业发展尚在摸索期。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主要来源的对外汉语专业在赣州还属于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赣州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就业、国家汉办组织的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外派中都显示出劣势。

第三,本地文化特色不明显,文化软实力相对落后。

赣州虽然是文化资源大市,但是还没有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转变。一方面政府对本地文化消费定位不清晰;一方面一些区域文化资源长期处于静止的状态未得到开发;而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的融合不够。

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与传播赣州本土文化的现实途径即方法

在振兴苏区、发展苏区文化的背景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并传播赣州本土文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形成“赣州文化共识”,加强政府引导,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目前要大力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明确赣州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二是扩大文化需求,可消费的文化才是大众的文化。三是抓住国家振兴苏区的大好时机,规划好文化产业发展,加深与其他产业融合。

2.挖掘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赣州文化资源,编写配套地方特色文化教材。赣州本土文化因素内容丰富,整合适合运用到教学的文化内容,编写成配套地方特色文化教材十分必要。在选取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目前赣州的留学生大部分学习医学,所以要充分发掘赣州的中医和中药文化。二是要便于教学和实践。三是增强文化内容的“亲和力”。作为学习内容的文化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和学生关系密切。

3.灵活的教学模式、合理的课程设置。文化内容由于其特殊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的课程设置就成为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采用“课内+课外”的互补文化教学模式,一是开设综合文化体验课。这门课旨在让学生与当地文化作亲密接触。二是开展以文化课为主导的多种文化主题活动,如文化知识讲座、竞赛等;让学生走进城市或社区制作与本地文化相关的录像短片;表演与本地文化相关的小短剧等。

4.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在引进师资上,不应只看学历,而更要考察其实际教学能力。其次要加强师资培训。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有计划地把教师送到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知名的高校甚至国外进修,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亓华.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文化研究20年述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黑琨,王凤苓.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3).

赣州传统文化 篇4

赣州亮剑“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开始报

记得在赣州亮剑军事夏令营第一天,教官让我们站军姿十分钟,十分钟在寻常是很短的时间,但是烈日当头,十分钟在我们眼里也是遥不可及的,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脚后跟并拢,脚尖分开约六十度,两肩向后靠,两眼平视前方,双手紧贴裤缝线,脖子向后靠,大家像电线杆一样挺立在训练场上,汗水从脸颊缓缓流下,时间一长,脚底发麻,腿抽筋,腰板痛,好希望能下点雨,刮点风,有时我忍不住想动了,总会在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一声哨响,休息三十分钟,是大家最兴奋的时刻了。

在赣州亮剑军事夏令营的日子总让人想起汗水和苦痛,但汗水的背后却是无尽的收获和快乐,挺拔的英姿,婀娜的身影,矫健的步伐,无不向人们诉说那段艰辛的历程.痛苦中,我们磨练了白杨般的坚毅。同时赣州亮剑军事夏令营也告诉了我什么叫团结,什么是纪律。

在赣州亮剑军事夏令营每天吃饭前教官要求我们唱军歌,调整坐姿。

还有许许多多的拓展训练,锻炼我们的毅力磨炼我们的脾气,把我们身上的娇气、自私、自负。断桥、攀岩等项目锻炼我们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赣州历史巨变 篇5

观赣州历史博物馆有感

班级;会计103班

学号;28

姓名;郑珊

摘要;赣州,作为宋代的历史名城,有其古风古韵;作为中国卫生城市,有其绿树成荫的魅力;作为中国的红色土地,有其革命烈士洒下的无数鲜血以及革命名人留下的足迹,作为客家的聚源地,弥漫着客家人独有的风情。赣州,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曾经淳朴的乡村少女转变成了现在娇俏的都市佳人。时间在她身上没有带走青春,却带来了历史巨变后的非凡魅力;带来了客家人的文化底蕴。本文从赣州的城市历史,革命历程,客家历史文化发展等阐述赣州的历史脚步。关键词;赣州,历史,客家 正文

赣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发展历程都是在曲折中前进。而赣州博物馆作为城市历史的缩影,展示了其在中国文化历程中独有的地位。观看完博物馆后,心情久久激荡不已;走出博物馆后,再看赣州,它更添了一份内涵,抹上了独有的客家风情和革命洗礼后浴火重生之感。

赣州是一座具有古城风韵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博物馆地下一楼我看到了许多关于赣州历史的展示。栩栩如生赣州原始泥塑人,有男有女,分工俨然。原始的房屋虽然简陋,在我们看来却显得十分的温馨。还有原始人饲养的猪和鸡看起来仿佛在悠闲的闲逛,让我们感受到原始社会的淳朴风情。进入封建时代赣州开始慢慢发展开来,汉朝高祖六年,在如今的赣州设立了军事城堡-赣县。赣县延续至今,就是现在的赣州城。赣县的设立,标志着赣州城的出现。赣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中国的南方默默发展着。五代卢光稠占据赣州称王,扩建赣州城,卢光稠把赣州城的规模扩展到3.2平方公里,成为江南地区城市规模居上的州府城市之一,为宋代赣州的发展打下基础。而赣州作为宋代历史名城,其在宋代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也可见一斑。宋代,赣州建了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其作用一直延续至今,为中国历史城市建筑学上的一大成就。此时赣州的城市发展水平并不仅仅体现在这方面上,无数铭文砖组成的赣州古城墙中,宋代铭文砖也是赣州古城最珍贵遗存的一部分。明清时期,随着赣州城的持续繁荣,城市街区的不断完善,城市的功能分区也向相当完善。近代赣州的发展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城市遍体鳞伤,发展历程不进反退。而进入现代,赣州在党和国家的扶持下不断发展,经济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为了支持革命老区的发展,为赣州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赣州发展的政策。赣州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走红色旅游资源和稀土资源利用的道路。政府扩大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现在,赣州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面貌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江西是中国的红色土地,赣州在这片红色土地中有着相当高的分量。革命历史展厅中首先吸引我目光的是一排老式手枪,还有几个用过了手榴弹,子弹。手枪的柄是用木头做的,磨损的很厉害,它们的历史离我们很遥远却又不遥远,遥远的是我们并没有经过这种战火纷飞的年代,不遥远的是它带给了我们一种属于中国人的坚强和奋斗的精神。展厅中有许多革命时期的教育书籍,革命旗帜等等。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看到的一排排满墙的赣州革命先士的名字,塑像。展厅里的革命先士塑像目光炯炯有神,目光里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慨。我甚至不敢直视他们,因为在他们的面前我感受到了我的渺小。他们的名字不仅印在了博物馆的墙上,也印在了人民的心中。

赣州是客家的聚源地,自唐末五代时期,客家先民便移到了赣州。客家文化成为赣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便在赣州扎下了根。在赣州不仅可以随处听到客家乡音、采茶戏曲牌和优美的客家山歌,而且还可以随处品尝到风格各异的客家菜肴和风味小吃;不仅可以看到客家古村、典型的客家方围、圆围,而且可以游览融客家文化与客家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客家文化城和客家风情园。江西上犹,是客家人聚居繁衍和客家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赣州的客家文化以上犹为中心向整个赣州辐射,带动整个赣州地区客家文化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使客家文化与赣州文化合为一体,成为赣州的特色文化。作为赣州的文化资源促进赣州的发展。这样不仅使客家文化得以弘扬发展,也带动了整个赣州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提高了赣州的知名度。

赣州传统文化 篇6

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延伸产业链, 有效扩大产业规模, 于2011年6月份挂牌成立了“江西赣州万年青商砼有限公司”。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和建设, 采取新建和联合重组“双驱动”方式, 推进了公司商品混凝土产业布局, 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止2013年6月30日, 该公司在市中心城区、瑞金、于都、兴国、崇义等地已建成五家分公司, 均投入正常生产运营, 年设计生产能力200万立方米。其中赣州永固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12年9月份正式联合重组到该公司, 是赣州市中心城区第一家商品混凝土公司。目前, 江西赣州万年青商砼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都比较正常, 2012年共生产销售混凝土10.29万立方米, 实现销售收入2846.33万元。2013年1~6月份共生产销售混凝土22.71万立方米, 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 为赣州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万年青商砼有限公司秉承“质量第一, 诚信经营”、努力打造“万年青商砼”品牌的经营理念。为了尽快达到品牌优势目标, 公司与江西省建材设计院签订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协议, 组建和成立了“生产技术研发中心”, 其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把控商砼质量, 提高整体技术人员水平, 力争在质量控制和规范方面成为赣州市商砼行业的主导者和优质典范。赣州万年青商砼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还汇报了企业下一步发展思路和规划。

蒋孝严赣州寻根 篇7

赣州(1997年赣南撤地设市改称赣州)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古往今来无数有识之士为它书写了一幅又一幅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蒋经国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对赣州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

根在赣州

蒋孝严的母亲章亚若,以其多才多艺、活泼大方和善解人意,在蒋经国推行新赣南建设时担任赣南专署的秘书。赣南的神山秀水孕育了蒋孝严、蒋孝慈这对双胞胎,但作为这对双胞胎慈母的章亚若在蒋氏家族中却没有名分,这就注定了这对孪生兄弟今后的人生将充满坎坷和曲折。

1942年春节,孕中的章亚若辗转至桂林后生下了这对各三斤多重的双胞胎。蒋经国给远在异地的儿子取名为“大毛”、“小毛”,得知此事后的蒋介石也欣喜地按蒋家的“孝”字辈,将其改取为“孝严”、“孝慈”,但他们只能姓章,不能姓蒋。

在孝严、孝慈兄弟出生才7个多月的日子,母亲章亚若因患小疾被一支洋针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孝严、孝慈的童年是在江西的万安和南昌度过的,1949年4月他们又从南昌转至台湾。读高中时,外婆才将兄弟俩传奇的身世告诉了他们。

在那段尘封的日子,兄弟俩忍受了常人不能想象的精神折磨,最难以忍受的是不能对近在身旁主政台湾的亲生父亲叫一声“爸爸”。忍辱负重的孝严、孝慈,硬是依靠刻苦的努力和自勉,后来一个任台湾东吴大学校长,一个步入政界在中国国民党任中央常务委员。

1988年蒋经国先生病重弥留之际,口中含混不清地一直在呼唤着一个名字“亚若——亚若——亚若”。这该是怎样一种深藏于胸的刻骨铭心的生死之恋啊!在蒋经国先生过世后的第四天,孝严、孝慈兄弟俩被安排在医院停放父亲的遗体前,见到了亲生父亲的最后一面。由此,一夜之间兄弟俩的真实身份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此后有关其母亲之死的种种猜测和版本竟有40多种。所有这一切,燃烧起兄弟俩回故乡寻根觅祖的强烈愿望。

2002年,蒋孝严终于回到浙江奉化认祖归宗。尽管这个家于他来说是那么陌生,然而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他终于走进了浙江奉化溪口行祭祖大礼,走进了桂林市郊生母章亚若墓地含着热泪行三拜九叩之大礼,并走进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故土南昌,走进赣州,他要在这块孕育了他们生命的土地上寻根!不过十分遗憾的是,蒋孝慈此前突然脑溢血,英年早逝,没有随同蒋孝严共走寻根之路。

2003年10月18日,蒋孝严偕夫人黄美伦踏上了赣州的土地,赣州市市长在博德山庄为这位特殊的客人接风洗尘。见到家乡的父老乡亲,蒋孝严的心情很不平静,他激动地说:“赣州是我一直想来的地方,我早就应该到先父居住过、奋斗过的地方来多走走,多看看。先父和先母是在赣州定情的,这是孕育我生命的地方。”蒋孝严登上了宋代古城墙,先后参观了八境台、郁孤台和蒋经国旧居。在蒋经国旧居,蒋孝严停留的时间最久,他神情凝重,久久地站在母亲那幅典雅秀美的黑白老照片面前凝视着,那一刻,神情十分庄重,直至讲解员娓娓解说的声音已经打住了,蒋孝严夫妇还一往情深地注视着母亲这幅年轻美丽的照片。

位于赣州古城墙边的蒋经国先生旧居,是赣州市保持完好的一处历史旧址,经过赣州政府部门的修缮、维护,旧址的周围建起了花园和假山,还依照蒋经国先生生前爱好建起了一方菜园。蒋孝严夫妇在旧居内频频合影,在父亲亲手种下的白玉兰树下,蒋孝严挥毫写下了“千丝万缕情,海枯石烂坚”十个字,这十个字满含了蒋孝严63年中对父亲和母亲难以言表的种种感情:敬仰、崇拜、思念、眷恋,当然也有哀怨和凄苦……这些复杂感情只有亲历者才能品味出其中的酸甜苦辣。

在这座亲人曾经居住过的古老城市,蒋孝严还参观了米汁巷原江西省第四行政督察署专员公署;在大新开路章亚若旧居前,蒋孝严面对慕名而来的乡亲们动情地说:“乡亲们好,我是蒋孝严,我是蒋经国的儿子,当年我的母亲就住在这里。”是的,远方归来的游子终于回到了亲人身边,终于圆了一个深藏在心中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梦!

走进“蒋经国研究所”

虎岗儿童新村是蒋经国先生在赣州的另一旧居,蒋孝严对父亲在建设新赣南中推行的一套教育模式颇有兴趣。蒋经国在他辖区的11个县都设有中学,每一个乡都设有中心小学,每一个保(村)都建了保学,他还举办了多期青干培训班和新赣南经济建设干部培训班及青年夏令营。当时这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被专家评为江西的赣州,世界的赣州,是现代化的教育模式。

蒋孝严见父亲的旧居保存得如此完好,十分感激赣州市政府为此所做的一切,尤其是参观了赣南师院“蒋经国研究所”之后,蒋孝严的感激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蒋经国研究所创办于1991年,研究所收集了大量蒋经国当年主政赣南时的史料文物。所长方世藻向蒋孝严先生介绍了研究所情况后,翻出了所里珍藏的大量图片和资料堆在蒋孝严面前让他过目,蒋孝严先生睹物思人,那一刻在场者透过镜片,清楚地看见蒋孝严先生的眼睛里噙满泪水。蒋孝严先生没有想到,赣南的父老乡亲对其父生前事迹这么重视,对他的研究这么有成果,然而主政台湾的蒋经国先生在台湾却没有一个这样专门的研究机构!激情中蒋孝严先生即兴挥笔为蒋经国研究所题写了“尊重历史,放眼未来”几个大字。当他听说赣南师院正在筹建“蒋经国在赣南陈列馆”时,蒋孝严先生当即表示他不但愿为展览馆提供自己保存的资料,而且可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提供资料给研究所。

四个月后的2004年2月,赣州市教育考察团一行到了台湾,蒋孝严得知后特意从美国赶回来。他刚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地与大家见面,再次畅叙家乡事,细说故乡情,叙谈中,双方重又畅叙了蒋经国在赣州的种种往事。

游子对根的情结

赣南师院“蒋经国研究所”目前正在筹办的“蒋经国在赣南陈列馆”,将用三个展厅分别展出“战云下崛起的赣南”、“除暴安良创建和谐赣南”、“战时建设在赣南”等12个部分。这些历史照片是经过研究所人员20多年的收集和艰苦跋涉深入乡间拍摄得来的。这些图片形象直观地再现了1939年6月至1945年7月,蒋经国任江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员兼保卫司令的6年期间,全面推行的建设新赣南的历史画卷。

蒋经国先生建设新赣南的8年计划是一个未竟的事业,蒋孝严先生希望今日赣州经济腾飞,文明程度提高。

就像绿叶对根的依恋,赣州早已在蒋孝严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是一种亲情的牵挂和思念。一年半后的2005年5月20日,担任中国台商发展协会理事长的蒋孝严偕夫人应邀再次来到赣州,参加赣州台资企业协会成立大会。人们从他匆匆的步履中足以看到他对赣州的特殊感情。他又一次去了母亲章亚若的旧居和父亲蒋经国的旧居,他又一次去寻觅已经远逝的温馨,去品味一直深藏的那份亲情。这一次回赣州,蒋孝严被隆重地聘为“蒋经国研究所”名誉所长,他说,这是他此次行程中最快乐最开心的事情。

继赣州台资企业协会成立之后的同年9月13日,蒋孝严先生登上了庐山,一年中两度来到江西的蒋孝严先生在远离赣州的庐山之巅,在演讲中长时间热情洋溢地介绍了赣州这几年来在城市基础建设和市容市貌上的巨大变化。他深情地说:“我对江西是有感情的,对赣州更有感情,赣州是生父生母相知相爱的地方,是先父奋斗过的地方,我已经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故乡自己的根。”蒋孝严先生热情洋溢地介绍了赣州这几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和市容市貌的巨大变化,他期望、鼓励更多的台商来参与赣州的发展,他在用拳拳赤子之心力尽所能地回报对祖国大陆的骨肉之情。

笔者采访中得知:赣南师院将与有关单位合作,筹备一场以“蒋经国与20世纪的中国”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蒋孝严先生情系桑梓,也在积极推动两岸的合作,积极促进两岸经济贸易的交流和包机直航。

Chiang Seeks Roots in Ganzhou

By Gong Yinghua

In the 1940s, Chiang Kai-shek’s son Chiang Ching-kuo (1910-1988) pursued his political ambi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H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n 8-year plan to introduce a modern social system into the backward rural part of the inland province. It was during his stay there that he fathered twin brothers Chiang Hsiao-yen (a.k.a. John Chiang) and Chiang Hsiao-tzu (a.k.a. Winston Chiang). The twins were born in Guilin in southern China in 1942.

The mother of the twin brothers was Chang Ya-juo, a secretary of the Gannan prefecture administration headed by Chiang Ching-kuo. Chiang Kai-shek was happy with the two new babies and gave the two grandsons the generation name Hsiao in their given names. However, as Chiang Ching-kuo was married, Chang as the mother of the twins born out of wedlock was not accepted by the Chiang Clan. She died in a medical accident when her sons were only seven months old. The twin brothers were raised by their uncle and aunt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refore took their mother and uncle’s family name Chang as their surname. In April, 1949, the twins moved to Taiwan with their uncle and aunt. It was not until in their senior high school years that the twins?maternal grandmother told them the legendary truth of their family. It was kept as secret for decades. Winston Chiang later became president of Taiwan Soochow University and John Chiang pursued a political career.

Chiang Ching-kuo passed away in 1988. Four days after his demise, the brothers were allowed to pay their last respects to their dead father at the hospital. It was under such unfortunate circumstances that their relation with the Chiang family was made public officially. The island media looked into their past and local tabloids came up with more than 40 sensational versions about how their mother had died. All this fired their desire more to seek their roots on the mainland.

Unfortunately Chiang Hsiao-tzu suffered a stroke in 1994 while visiting Beijing for academic purposes before he was able to visit his roots in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Though Chiang Hsiao-yen had first visited Xikou, Fenghua in 2000, it was not until 2005 that he came back to the village of Xikou officially as a descendent of the Chiang Clan. It was in the same year that he changed his surname from her mother’s surname Chang to his father’s surname Chiang, 63 years after he was born. Xikou was the home village where his father and grandfather were born. He attended a memorial ceremony there in memory of his father and grandfather, signifying his official admission into the Chiang clan. After visiting his mother’s tomb in Guilin, he visited Nanchang, capital city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Gannan where their father once worked.

In October 2003, John Chiang and his wife set foot on the soil of Ganzhou, renamed from Gannan Prefecture in 1997.It was during this visit that the couple re-experienced the past they had never seen before. They visited the city of Ganzhou, an ancient walled city built in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They visited his father’s two former residences in the city and the site of the former prefecture government. They also toured the scenic spots around the ancient city. During his administra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Chiang Ching-kuo established a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modern education theories. Under the system, each of the eleven counties under the prefecture had a middle school, each town had a central elementary school, and each village had an elementary school. Even today, education experts confirm that it was one of the best education systems in the country during that time. Chiang Hsiao-yen is very proud of his father’s achievements in Gannan.

Founded in 1991, the Chiang Ching-kuo Research Institute on the campus of Gannan Teachers College keeps a large quantity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other records of Chiang’s political undertakings in the area. With tears welling into his eyes, Chiang Hsiao-yen was touched to see so many documents and relics of his father’s past there. Many photos had been taken or collected by researchers over a period of twenty years. After learning that the college was going to set up a museum on his father’s reform in Gannan during the wartime, Chiang Hsiao-yen said he would donate some exhibits. He also promised that the KMT in Taiwan would also contribute som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photographs to the museum.

In February 2004, a delegation of educational experts from Ganzhou visited Taiwan. Chiang Hsiao-yen flew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meet the delegation and chatted about the city’s past and his link with the Chiang family’s roots there.

The museum, under construction now, will comprise twelve sections in three halls, demonstrating the overall remarkable social progres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rackdown on criminals under Chiang Ching-kuo’s leadership in southern Jiangxi from June 1936 to July, 1945.

Though Chiang Ching-kuo’s eight-year plan for the area was incomplete due to wartime difficulties and his new appointment as mayor of Shanghai after World War II, his son Chiang Hsiao-yen is now determined to help revive the memory of his father’s undertakings there and assist the takeoff of the local economy.

In May, 2005, he and his wife came to Ganzhou again. On this trip, he took part in the celebrating ceremony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Taiwan-financed Businesses in Ganzhou and revisited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his parents. And he was invited as honorary director of the Chiang Ching-kuo Research Institute.

上一篇:如何创设学习情境下一篇:房屋检测鉴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