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的肩膀散文

2025-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兄弟的肩膀散文(通用7篇)

兄弟的肩膀散文 篇1

世间,兄弟之间的默契最为真挚的情感。也许一个电话;也许一句话;也许一丝安慰;也许一次拥抱;也许。

你的肩膀够宽大,让我累的时候有个歇脚的地方;你的肩膀够结实,让我伤心的时候有个安慰的地方;你的肩膀够实在,让我快乐的时候有个分享的地方。虽不是同父母胞弟,但是还是一样的亲切、温暖。兄弟在一起肩并肩的走路,在一起吃饭,在一起睡觉。

外公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啊,再多的朋友也不能与兄弟想比,更何况是狐朋狗友还是酒肉朋友。所谓兄弟,就是同甘共苦的朋友,患难见真情的朋友。

一生的朋友,一世的兄弟,一辈子的情感。这才是你的兄弟,兄弟一起走,搭把手。

也许,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兄弟;也许,患难之中搭把手的兄弟;也许,与你情同意合的兄弟。总之,这份情感比天还要高,比海还要宽。

人生的道路坎坷崎岖不堪,唯有兄弟一起共患难;唯有兄弟一起分享生活;唯有兄弟一起肩并肩。

当我再一次捧着《水浒传》读时,我被一百零单八将所折服,他们的义、他们的情、他们的豪爽的性格,让我打心眼里的佩服。他们在一起不分出身高贵与贫贱,平起平坐,在一起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敌人、共同的`愿望,就是不愿看到腐败不堪回首的朝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唯有梁山水寨做到了。

然而当今的社会所谓的义、所谓的情似乎看不到了。随着人民的生活、日子不断地提升,但是人民对于仁义、忠义、孝义、礼仪、道德的认识却逐渐下降,再也不是原来的人性了。看似清纯得的社会却充满了宫廷般的斗争,尔虞我诈、阿谀奉承,也变得不讲信用了,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随波逐流了。在这竞争的社会,好人也可能变为坏人。因为社会改变了他们,他们自己原来最纯洁的心灵也就开始恶化了。常在江湖混,哪能不挨刀。男人不学坏,早晚被人踹。是啊,原本的儒家经典的礼义廉耻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现在的最真实的兄弟已经不多了,留下的却是太多太多的欺骗,留下的却是太多的人性的交易。都是为了自己活着,哪有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留下的却只是酒桌上喝出来的酒肉朋友,真心实在的朋友已经随着社会的竞争退化了,都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丧尽天良的事来。

用现在流行语言来说,兄弟是基友,一起走。这个社会的基友已经不太多了。

兄弟的肩膀是实在的,是放心的。或许,一次偶遇,或许,一次共同面对生与死的困境时,互相帮助,为了都要好好地活下去,为了明天,手把手,肩并肩的共同去克服困难。

一句俗话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坏了,还可以再补,还可以再买;手足断了,就再也难续了。所以,人们常说,兄弟手足情深就是这个道理。可是,现在却是为了红颜,插兄弟两刀,为了博得红颜一笑。为了个人利益却出卖了朋友,人性的良知却是道德的沦丧。

我只是希望我的兄弟要好好的;我只是希望我的兄弟不必为我付出太多;我只是希望我能够为你做点什么;我只是希望我们这份友情能够天长地久。

其实这种兄弟的友情比爱情更为可贵。没有兄弟,生活会变得如此的糟糕。兄弟之情并不是同性恋,而是一种纯洁的友情、友谊。当你遇到困惑的时候,陪你聊聊;当你遇到烦心事的时候,陪你解愁;当你遇到喜事的时候,陪你分享。

也许,兄弟相处的时间是短暂的。从相遇到相知再到分离,人世间都离不开这三个步骤。

虽然分离,虽然路途遥远,隔着千山万水,但是只要心中有兄弟,万水千山也是个近距离。因为彼此都装着“兄弟”这二字。但是呢,现在的社会也很方便了,没事的时候,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天了。

若干年后,彼此都成了家,都有了自己心中的归宿,不要忘记以前在一起奋斗过的哥们;不要忘记以前在一起嗨过歌的哥们;不要忘记以前在一起嬉笑过的哥们。

虽被这沧桑的岁月所改过了面容,但是兄弟的热情还是保留着。等到白发苍苍的时候,来回味以前在一起走过的岁月,会是怎样的一份感觉呢?有苦,有泪,有甜,有笑。

兄弟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话,只需要彼此的肩膀就够了。但愿兄弟的这份情感能够陪伴我们过完这一生。

远方的兄弟,干杯散文 篇2

我买电脑三年了,一直没有开通网络。我喜欢写作,买电脑是为了方便写作,以前用手写,现在改为用电脑写,所谓的鸟枪换炮。时代在进步,写作的工具也要紧跟上时代的脚步。文章写好,我都是存到U盘里里再拿到网吧去发稿。

春天,我开通了网络。说来真的巧,开通网络的第二天,湖北知音集团《打拼》杂志的一个姓苏的编辑就来广东找到我,向我约稿。我在文坛上打拼多年,在全国一些报刊杂志有小小的名气,以前也有过好十几个杂志报纸来人来信跟我约稿,就是知音出版集团之前也来过一位姓钟的编辑部主任找过我,让我给他们的杂志写纪实稿,许诺稿子上了头条,稿费给的是千字千元,一般也有千字五百元。这位苏编辑给我申请了一个QQ号码,让我以后用这个QQ号给他发稿。后来除了发稿,我还用他给我的这个QQ号上网聊天。苏编辑帮我起的昵称叫“撰稿人”,我开始就发觉这昵称太坦白了,别人一看就知道我是写稿子的酸文人,想另改一个吧,但又不懂怎来改,别说改昵称,当时连加好友都不懂。只好将就用算了。

果然,一进聊天室,别人一看到我的昵称“撰稿人”,就调侃的问我:

“你就是专搞人(撰稿人)吧,搞些啥东东?”

“呵呵,搞些屁不通的东东,活着吧,总是要找些事来折腾。”

“你是作家吧?了不起哟。”

“呵呵,是的,是的,我是坐家。”

“你还挺谦虚哟,到底你写些哪方面的大作?”

“呵呵,哪称得上大作,小说呗,纪实呗,散文呗。”

“发了吗?我想拜读你的大作。”

“呵呵,文章是发了,你要看,网上能看到。”

“哦,发网址过来。”

“好吧,发给你,只是我要先提醒你,小心笑掉你的大牙哈。”

“大作看了,你写得挺好哟,这篇你拿到多少票票了?”

“能有多少?七八百而已。”

“哇,七八百还而已?我跟你学写作吧,你当我的老师吧?”

“我哪懂啊,不敢当,不敢当……”

去过几天聊天室,就有人当真拜我为老师的,没和他聊几句,就加了我。是一个四川达州的Q友,网名叫“狼”,是一个中学教师。他才是一名货真价实的老师啊,还拜我为老师?我算哪门子师哟?我这张脸就如火焰山似的发烧,一定比猴腚还红得发紫哟。好在这条狼不叫我做老师,每次一上线,他都叫我为“兄长”,我比他先一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来到这喧闹的世界,走过的桥比他走过的路还多,他这样叫我,我当然答应得心安理得撒。

每天一下了班,打开QQ,但兴致勃勃的与狼共舞。狼是一位对文学创作很热情的发烧友,只是他身处天府之国的大山小镇,虽写出了很不错的作品,也用上了网络,但对当今文坛上的一些规则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作品还是发不出来一篇。我这人心肠软,狼每天一口一声的“兄长”短“兄长”长的,令我听得格外顺耳,也非常的感动。于是我就决定利用我多年的一点点小经验,争取使狼有一个零的突破。狼的作品都是通过qq天窗口发送给我的,我看过后,在文后提出修改意见,又发还给他,他改过后又发送给我,一篇作品在QQ上如梭一般的传过来传过去,我改他改,果然改出彩来了。改好的第一篇作品题目叫《感动一生的旅程》,我帮他投到我所在的城市的《菊城》报上,没想不到一个星期就刊登出来了。这是狼的处女作的发表,但我本人也非常的兴奋,因为这是我做上“兄长”一个月后得出的成果啊!由于该报选稿注重的是本地的作者,我在文章后面留的是我工作单位的地址,文章发表后,样报和稿费我亲自到报社领了出来,准备给狼寄去。当我在QQ上把喜讯告诉狼时。狼万分喜悦之时,对我说:

狼:兄长,帮我一个忙。

阿福:好,你说,什么忙?

狼:你一定要办到

阿福:兄弟,你说吧,我将尽力而为

狼:那篇文章的稿费,你不用寄给我了,帮我在那边买一瓶像样的酒

阿福:那好啊,我帮你买就是

狼:山长水远,我不能亲自来你那儿与你一醉方休,你代我把酒喝了

切,这也算是帮忙吗?怪不得叫狼,真的诡计多端,绕了这么大个弯弯,其目的就是要我钻入他设下的圈套。

阿福:兄弟,我把稿费给你汇去,这酒,还是让你自己来买吧

狼:呵呵,太远了,我买的话还得给你邮去。

阿福:你还邮什么邮?你买来干了就是。

狼:兄长,看不起兄弟的一番心意吗?

阿福:不是,要喝,以后我们在一起喝的机会多的是。

狼:说了,就定了哈,别再跟我讲条件,你把稿费拿去买酒喝了。

阿福:这可不行,这是你应该所得的劳动果实,我可不能要你的。

狼:兄长,这果实也有你的功劳啊。你看着办,过多地说就俗了

阿福:我交你这个兄弟,为的是友谊,不是钱财,我是不会接受任何一个朋友的钱财的。

狼:兄长,你不单是我的兄长,还是我的良师益友,像你这样轻财重友的人实在不多啊。遇上了你,是我三辈子修来的运气。

不管狼怎么求我帮他这个不是忙的忙,我都没有答应,不但不帮他这个“忙”,给他寄去他的稿费和样报所花的`邮费也都是由我贴的,也不愿意从他的稿费里抽出一分钱来。

不久,狼又写了一篇将近一万字的小说,也是通过qq天窗口传送给我,我看过后,觉得写得很不错。狼这篇小说很帖近生活,又有很多幽默的元素,立意也很好,我非常的欣赏。我为这篇小说补充和较正一些字句后,也帮他投了。狼的真名叫胡长路,狼这篇小说题目叫《传销记》,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在全国的大报《羊城报》“花地”版上刊登出来了,登了整整一大版,时间是10月26日。狼本来对这篇小说没抱什么希望,开始写的时候,只说是练练笔,记录一段他曾经亲历的一些事。现在发表出来了,且还是大报上,真把他给乐死了。这也使他对文学创作倍增信心。这篇小说也让狼得到了八百多块的稿费,将近是他一个月的工资收入。狼为了感谢我,说过年时要给我寄腊肉,但我还是没有答应。

阿福:千万别给我寄,你的心意我领了,再说邮费太贵,花不来。

狼:钱不是主要的,是我对兄长的一点心意。

除了狼,后来,又有几个爱好文学的QQ网友拜我做老师,都是从qq天窗里把作品发送给我看,我都是非常“敬业”的给他们看,给他们提修改意见,有的作品还亲自帮他们改。这几个爱好文学的QQ网友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是上海的“椰子”,新疆的“可爱男孩子”,广州的“松下听风”,中山的“李将军”,吉林的“过客”。呵呵,最后说明一下,我这老师也不是白给他们当的,当然要心安理得的要向他们收取了,呵呵,我只收取友谊和感动,别的吧,一概拒绝。

农民工,我的兄弟散文 篇3

从遥远的小山村走来,你背着重重的行囊,一双无助的眼神,却肩负着家庭的重托;农民工我的兄弟,整日在拥挤的城市,挥汗如雨,忘我劳作,浇灌着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树木拔地而起,长成棵棵栋梁。

农民工,我的兄弟,喧哗的夜晚,倾盆大雨或是停工时刻,你小憩片刻,喝一杯劣酒,打几句荤语,吹一曲独奏,拉一段二胡,思乡曲是那样的凄凉,有谁理解你的苦楚和辛酸;望着离家的方向,执着的眼神中,为什么却总是泪水成行?……

农民工,我的兄弟,你追着老板讨工资、扛着大包挤火车,成群结队蹲街上,横七竖八路边过夜,吃过的苦和着的泪浸湿了自己枕头,寂静的夜晚却向家人报着平安,一切都好……

农民工,我的兄弟,走在马路上踩着坚硬的地面,是这样亲切,又是那样陌生;因为每一段都有你付出汗水,每一段都有你难以忘记的`故事;你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带着雄性的汗臭挤公车、遛马路,迎着人们侧目和众多怀疑的目光,你为什么低下头,一言不发。

农民工,我的兄弟,你创造了城市,最终你却离开了城市。

农民工,我的兄弟,你创造了辉煌,最终你却不会享有辉煌。

农民工,我的兄弟,谁能摸平你心灵的创伤?

农民工,我的兄弟,谁能让你绽开灿烂的笑脸?

来世还做兄弟的经典散文 篇4

20多天前的那个清晨,办公楼前的玉兰花开的正浓,微风中夹杂着一丝凉意。你没有来得及和我们说一句话,就匆匆离去,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你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在出差的途中,你不幸遭遇车祸,年龄永远定格在26岁。

你的离去,让人惋惜,更让人揪心。一连数日,我辗转反侧。我怎么也不愿相信,那个几乎每天都在眼前晃来晃去,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从来不知愁为何物的帅气的小伙,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6年前,你从市技师学院毕业后,成了公司一名电焊工。尽管咱俩的车间也就一墙之隔,但由于所生产的产品不同,很少有过交集。大概是你上班第二年的夏天吧,由于车间急着发货,需要焊接,不巧的是电焊工有事请假了,无奈之下,只好向你“求救”。你二话没说,急忙放下手中的活,甚至顾不上擦一下额头上的汗滴,几乎是一路小跑地来到我们车间。我简单向你介绍了焊接要求,你便心领神会,随着电焊机发出的“吱吱啦啦”的声音,几分钟的功夫便“大功告成”。

你麻利的身手,娴熟的技能,让我们这些老职工目瞪口呆,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至始至终你的脸上都带着笑容,看着你干活都是一种享受。当我向你道谢时,你笑道:“一个锅里摸勺子,客气啥,以后用着,尽管‘吩咐’,小弟愿意为你效劳。”你的幽默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一下子喜欢上了你这个个头高高,阳光、聪明、懂事的小伙。后来,我曾几次私下“宴请”你的车间主任,希望引进你这位“强援”,他总是“义正言辞”地“再三重申”:别人可以随便挑,唯有你是“不动产”,就连老总来说情也没个商量。为了这事,我久久不能释怀。

喜讯不期而至,两年前,你调到我们这个部门,尽管从事销售工作,但我依然欣喜万分,我们总算可以“并肩战斗”了。为此,那晚回到家,我专门从饭店炒了两个菜,硬是把自己灌得一塌糊涂。

凭着聪慧,凭着勤学好问,不久,没有任何销售经验的你不但适应了销售工作,而且干得有板有眼。你始终彬彬有礼,产品拖期,客户大发雷霆,你笑着应对;来车间落实产品进度,你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用商量口吻说:“彬哥,客户又催货了,你能不能抽空安排一下。”你的要求,让我无法拒绝,更让我为自己工作不到位而自责。

你是一个“开心果”,你总是带着笑声来。只要一有空,你就打着“看看产品安装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幌子,往车间里钻。冷不丁地讲个段子,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我们跟你开句玩笑,即便过分了,你也不生气,总是笑着说:“你们要是这样,小伙伴们还能不能在一块愉快地玩耍?”你的幽默、宽容让我们都不好意思。你发现自己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总是用“我年纪最小,别跟我一样。”那句“经典台词”应对,大家会心一笑,也不便再说什么。

其实,让我真正认识你,是去年的夏天。当时巴西世界杯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领导要求我整理一套重要的资料,为了赶进度,我只好“邀请”你义务帮忙,夜以继日地往前赶。尽管你是铁杆的足球迷,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第一天晚上,我打算加大夜,你面露难色:“今晚恐怕不行,家里孩子需要照顾。”直到那时,我才猛然想起你的孩子才几个月。第二天晚上,你一脸的轻松:“以后,天天加大夜都行,我把孩子送回老家了。”

当时,我的心里暖暖的。那时,办公室里热得像个大蒸笼,我们只好打开两个风扇吹,最难忍受的就是可恶的蚊子,它们像饿疯了一样,成群结队地追着我们“狂轰滥炸”。一天凌晨,你困得实在是受不了,躺在沙发上呼呼大睡,一觉醒来,一个个大包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我们相视而笑。以后的几个晚上,我们只好全身上下涂抹上花露水。有的资料需要从网上付费下载,你直接就用自己的网银支付。当我给你钱时,你说什么也不要,笑着说:“以后就请我吃饭吧!”

一个月前,你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我们车间自发组织的职工聚会。那天,你喝了很多酒,却意犹未尽。你说,你非常喜欢这样团结、和睦的氛围,你非常高兴认识我们这些老大哥,在这里让你找到了家的.感觉,你不孤单。

幸福的时光总是太短。在这个花红柳绿、生机勃发,令人留恋的春天,你却永远地走了。

与你告别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蒙蒙小雨中,你的母亲,那句句“我的乖乖呀!你怎么走得这么早呀!”的撕心裂肺的呼喊让人心碎;你的父亲泪流满面,压抑的哭声,让人揪心;你的妻子悲痛欲绝,几个人拉不起来;你那一岁多的孩子哭着,或许他根本不知道这一切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

十几天前,你的妻子在你的QQ空间深情地写道:短暂的婚姻,短暂的幸福,来世还做夫妻。

兄弟姐妹散文 篇5

那天,妹妹从黔灵公园回来,一进门就说:“今天我碰见了一个特别温馨的场景,三个白发苍苍的老阿姨在公园锻炼,她们竟然是亲亲的三姐妹,你说,感人不感人”。是啊!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在经历了成长,工作,婚姻这些人生的大变故之后,夕阳西下,还有缘在一起,共同畅谈小时候的糗事,回忆那些年苦乐相伴的日子,共享如今美好的时光,安度晚年,想想都是一件值得让人艳羡的事。

兄弟姐妹,本就是一根藤上的瓜,血脉相连,苦乐相依就是最好的兄妹深情。小时候是一口锅里舀饭,一个炕头睡觉的一家人,年幼时,哥哥姐姐就是我们最可靠的保护神,长大后,有乐一起分享,有难共同承担,不论什么时候背后都有一股让你坚强的后盾和力量,这就是兄弟姐妹的意义。人的一生,有相依相伴的兄弟姐妹,这不仅仅是做兄弟姐妹的缘分,也是我们的福气。

但是,兄弟姐妹都会长大,慢慢也都会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因为婚姻工作等原因,会分离,甚至有的会隔山隔水远。就像我的父亲母亲辈,年老后,他们的兄弟姐妹都离得很远,也因为年纪大了,常常几年都难得一次见面,于是兄妹之间的情意也开始慢慢淡漠。虽然在他们心中,也会时时的`想起,常常和我们聊聊他们小时候的事,讲讲那些年的艰辛。但是如今都各门各户,都在为着自己的家庭,子孙奔忙着,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心思。但是兄弟情义,姐妹深情永远都不会在他们心中泯灭,再见时,依然是如此的亲,那么的热,聊不完的家长里短,诉不够的姐妹情深。正因为兄弟姐妹相依相伴的缘分并不多,所以我们都更应该去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做最好的兄弟姐妹。

可是,如今这个世界,利益常常会让很多人迷失,在亲情和利益间,总会有人义不容辞的去选择贪婪,置亲情于不顾。难道不是吗?如今很多的兄弟姐妹,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大成人后,为了自己的小家庭利益,兄妹之情开始变得不再那么亲密,甚至为了一些家产和纠纷闹得面红耳赤,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完全忘记了他们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妹,让人不能不想起曹植的那句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很庆幸,我有最好的兄弟姐妹,她们都是我最坚强的后盾。车祸后,如果不是兄弟姐妹的支助和鼓励,我无法走出黑暗的阴影,不论何时,遇到什么困难,首先站出来承担责任的都是他们。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不再害怕,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我的世界从此变得温暖。

我怎么能够忘记?那年车祸后,是兄弟姐妹给了我信心,给了我生的希望。因为身体的虚弱和并发症,我又接连的动了几次手术,每次都是姐姐妹妹们给我垫付药费,送吃的,喝的。每一次进手术室,因为有了她们的目光相送,我由此而变得勇敢。当我躺在冰冷的手术室里接受手术时,一想到在外边还有等待我平安归去的爸爸妈妈,姐姐姐夫,妹妹妹夫,我就心里就会倍感温暖。当我被平安的推出手术室时,面对着一张张亲切的笑脸,我懂得了活着的意义,我只有在亲人,在兄弟姐妹心中才是最重要的,血脉相连,就是不变的牵挂。我唯一要做的就是让爱我的人放心,好好活着,就是对亲人最好的报答,对兄弟姐妹的恩情。

我又怎么能够忘记?今年因为疮口久治不愈,是我的弟弟四处奔走为我联系医疗技术好的医院,最终让我住进了他工作所在地的一家专科医院。到院后,他又怕我吃不好,于是就租房让父母给我煮可口的饭菜,待我的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他才去上班。这以后,他每逢星期天都会来看我,给我买吃的,用的,唯恐有所不周到。记得住院期间,我发高烧,怎么也退不下来,也是我的弟弟急得跑前跑后的找医生,又是给我热敷,又是倒水的,直到退了烧才离开。看他焦急的模样,我心里也十分的过意不去,真觉得自己没用,总是拖累人,但是也从心底里由衷的感动,有兄弟真好!

谁说不是呢?这段时间常常爆出的足球明星小贝一家,三个帅气十足的儿子,一个可爱至极的闺女,他家的出现总会成为媒体的焦点,不是因为别的,都是在说小七的幸运投生,在三个哥哥的保护之下,这个妹妹真是幸福至极,是啊!走到哪儿,不是大哥抱着,就是二哥推着,幸福得都不用脚走路。想想未来,一生一世都有三个哥哥陪护,谁还能欺负得了她,所以有兄弟姐妹的人都是很幸福的事,永远都不会孤独。

做一世的兄弟姐妹,本就是人生的缘分。所以不论你与你的兄弟姐妹有什么恩恩怨怨,都应该学会相互理解,试着去宽容,因为他们都是你血脉相连的亲人。人的一生,不是谁都有幸能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比如我的儿子们这辈,他们就没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后的很多事都得学会独自去承担,想想也是够可怜的。能够在自己的一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小时候有玩伴,长大就成了帮手,有事互相商量,没事热热闹闹,多好!

给将赴灾区兄弟的一封信散文 篇6

永刚你好:

得知太西厂有8个退伍军人代表我厂1400多名职工奔赴灾区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其中有你,姐既激动又高兴。

看到厂为你们壮行时照片上你熟悉的脸庞坚毅的目光,此时的我眼含热泪,祖国有难危机时刻我们13亿人民空前的团结一致,抗震救灾,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帮助受灾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

自5月12日以来,全国人民时刻关注救灾的过程,每个人都努力的做点什么,以此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爱,替祖**亲分忧解愁,高兴的是你很荣幸,又很幸运的成为一名志愿者。你知道吗?姐也很想去,加入到抗震救灾的大军里,但是姐知道在一线抗震救灾仅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没有一技之长,没有丰富的经验也许到灾区不能帮助别人反而拖累别人。但是我的梦想你就要去实现了。永刚,在你奔赴灾区的路上,你知道我们家族有多少目光在关注你吗?因为你目前是我们家族唯一奔赴一线的救灾人员,我们很是为你自豪。此次灾情之严重,牵挂了所有中国人的心,自愿请命上一线的多的不计其数,你能成为其中一份子是多么的幸运啊!你退伍快10年了吧,当工人的过程冲淡你军人的.情愫,也许你与战友聚会时津津有味地谈起部队生活,在工厂里大家只知道你曾经当过兵……

这次灾后援建工作,我不知道是上面下达的命令还是你们自己请愿,但是姐从你坚毅的目光里看到一名军人在祖国需要时,时刻做好为祖国效力。我仿佛看到你身穿军装在国旗下宣誓,时刻为人民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我又一次热泪盈眶,我以为平凡的工厂生活已冲淡你军人的情怀,冲淡了军人天职的概念,但是从你的目光里,姐看到了军人的职责已深深刻到你骨子里了,时刻为人民为祖国做好准备等待祖国的召唤。

永刚,你在走的时候难道真的没有想到家里的事吗?照片上的你精神抖擞,目光坚毅好像无一丝牵挂的表情。姐知道,你年老质朴的父母,深知没有大家何来小家的道理,你的父母是很虔诚的穆斯林信徒,众所周知四川省的汉族占了全省的99.5%,你过去吃饭肯定不方便,他们没有阻挡,因为他们知道当初送你当兵就意味将来你要怎么做。还有你特殊的小家,妻子在外人的眼里是你儿子的后妈,我知道弟媳为了全身心照顾你儿子放弃了自己生育的指标,国家是允许回族生二胎的。所以姐知道你无牵挂的走是因为有太多的亲人在默默的支持你,默默的付出自己为的就是不让你分心,为的就是让你奔赴一线时始终想的是你所要做的事情。

就先写到这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保重自己,希望你和你的战友们履行军人的职责,不辱使命,出色的完成党和国家交给你们的光荣任务,带着太西人对你们的期盼,为灾后重建添砖加瓦,等你们凯旋归来之时,姐会随着欢迎的人群迎向你、为你们自豪、为你们骄傲!

此致

向最可爱的人敬礼!

你的姨姐

兄弟我为你流散文 篇7

这里说的兄弟,既包括兄,也包括弟,既包括姐,也包括妹。鉴于为文的需要,只能简而言之。

是的,曾经多少次,我暗暗地为我的兄弟流泪。可这次,我公开地为我的兄弟流泪!也许,我的泪太浅了,也许我太动情了,也许,我太缺乏男子汉的刚强了,所以,喝了点酒的我,在众兄弟的面前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流下了泪。是的,3月27日这天,在一个叫“花江河鱼村”的二楼雅间,我真真切切地当众流泪。但是,对于我的流泪,没有一个兄弟笑话。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泪是为他们流的。我为什么为他们流泪?请听我说说我身边的弟兄。

桂亚宁,我们大多叫他小桂。小桂要到财政厅跟班学习了,这是好事。临走前,兄弟相聚,谈天说地叙情,这很正常。然而,同一办公室的唐自谦,自从知道小桂要离开至少一年的时间后,就显得起坐不安,心情烦躁。虽然单位因此考虑到了借调补员办法,并且人己到位。但是,作为相互熟悉、了解,工作上配合默契的兄弟,这一走,不但有着浓浓的不舍之情,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工作而焦愁。新来替小桂的王波兄弟,虽然也是从事财政工作多年的同志,但岗位不同,使用的软件不同,业务大有区别,得有个学习、适应工人环境和要求的过程。在此期间,桂亚宁在移交前,想方设法让王波尽快熟悉业务。

预算股负责人唐自谦说,到了预算股,首先要有牺牲精神,因为在预算股,在预决算工作上,周末也好,节假日也罢,加班加点是常事。中午炒个盒饭吃,继续加班的时间也多,这要有思想准备。

对此,唐自谦是深有体会的。他岳母住院,母亲动手续,他都没时间多看一眼,因为工作需要,依然五加二、白加黑地坚守岗位。唐自谦说,搞业务工作,不要想到提拔重用之类的好事,你的业务越熟越强,你越走不开。唐自谦还说,再苦再累,职责所在,工作需要,这没哪样。关键是要有人理解。一是要家里人理解、支持;二是要在一起工作的弟兄之间理解、配合;三是需要领导多理解、多支持。

然而,当听说另一个兄弟可能也要抽走时,唐自谦像热锅上的蚂蚁,心神不定,一脸的抓慌,甚至有想哭的神情!父母希望他每个星期回去陪他们吃顿饭,虽然仅仅只需几分钟的路程,但很长时间,为了工作他做不到;孩子希望一个星期能见到他一次,半个小时的车程,他也是很长时间难以做到;默默理解和支持他的妻子,有时候,晚上抽空到办公室来看看他,陪陪他。这时候,他忙碌的身影才显得那样的沉静。

小桂呢,听说要选派到财政厅跟班学习,本来就忙的身影就更加马不停蹄。对于组织的安排,虽然孩子尚小,但他没一句怨言。他希望将自己所熟悉的业务一股脑地交给王波,并希望王波能在他走之前全都掌握。王波在小桂的陪同下,一起加班加点,边做边学。虽如此,我们的小桂,还是双眉紧锁!他太担心他走了以后,工作跟不上趟。

杨兴鸿呢,虽然调到预算股的时间不长,但由于在财政局长期从事具体的财政业务工作,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然而,他除此外,还兼管着局里几十台计算机内网维护管理和我们财政局网站内容管理。因为加班加点,孩子尚小,又没时间管。妻子要上班,要管孩子,又很少见到他回家的身影。这样一来,埋怨成了自然,两人关系还为此一度紧张。可他妻子来看到他工作情况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也就慢慢理解了。为了能照顾老人,他将其老人搬进了县城,租房给他们住,说是挨近好照顾。可是为了工作,他没有好好地照顾好老人。

周荣林说,我们的中层干部,基本上是业务骨干;我们的业务骨干,不一定是中层干部。而我们整个财政工作,要靠的就是这些人!周荣林是一位头发花白的汉子,他的敬业与忙碌,更是人所共知。提了职的他,角色转变了,忙碌的.身影依然没有变。小聚之时,他扳着王波的肩膀说道:“到预算股要有一种思想准备:牺牲。

进入领导班子多年的张卒,提了职,岗位没多少变化,为了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出台,她除了安排督促分管工作外,还要和股室人员一起到乡镇深入调研。

是的,在这篇短短的小文中,我能提到的,只是这些富有牺牲精神的财政人之中的代表而已。董文光、熊燕、刘艳莹、柳春霖、胡泽勇、王恩生、陈伟、李勇、张文碧、吴德忠…….我们的财政工作,离不开这些人。而他们的忧愁、他们的担心、他们的烦躁,无不因工作而起。面对工作,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而最怕的是工作上有人说嫌活没脸面。

上一篇: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下一篇:轨道交通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