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方案
一、实施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各项管理规定为指南,以学校的改革发展为目标,以教师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发展为根本,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为基点,通过校本培训,使我市教育事业得到新发展,步入新境界。
二、实施校本培训的目标任务
1、在教师个体上,通过校本培训提升人格、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培养一大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育管理干部和少数教育教学专家,从而在我市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2、在学校发展上,通过校本培训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办出更多的示范学校、名校和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学校。
3、就校本培训本身而言,构建起全市校本培训网络,形成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校本培训经验与成果。
三、实施校本培训的步骤
1、**年1——6月,各校拟订培训方案(其中培训内容分年度拟订,各有侧重,循序渐进)。6月15日前各校务必将本年度培训计划报市进校继教中心。
2、计划拟订之日起全面实施。
3、年底将对本年度培训进行全市范围的考核检查。(考核用表附后;考核检查以后将在每年年底进行)
四、实施校本培训的培训内容
实施校本培训,学历达标是基本前提。凡学历未达标者,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历层次(但不能作为不搞校本培训的理由)。校本培训的课程资源极其广泛。各校在本着立足“本校”、“本岗”、“本职”甚至“本人”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按照“大平台、多模块、小专题、菜单式”的培训思路,自行设置培训课程。一般而言,培训内容可分公共课程、学科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三部分。
①师德修养
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
③现代教学方法、名家教学风格(包括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等)
④新课程新理念
⑤信息技术
⑥学科最新理论与拓展
⑦教育科学研究
⑧教师和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解析。
每校每年要有2个以上的专题培训。(培训参考内容附后)
五、实施校本培训的培训形式
校本培训讲求的是针对性、实效性和个性化。学校应根据教师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如:专题讲座、主题研讨、案例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竞赛、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等。最好能采取分层推进以达到整体优化。即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不同职级的教师,因人施教,展开培训,最终收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六、实施校本培训的学时安排
七、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
1、由市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统一领导。
2、进修学校负责实施过程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
3、纳入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包括校长考核、教师考核)。
4、在学校,各校校长是第一直接责任人,负责本校校本培训的全面管理。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教导室负责校本培训计划、方案和实施细则的制定;负责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负责读书笔记的检查登记、继教学分登记等其他档案管理;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关于校本培训的研究;负责协助各级培训院校搞好校本以外的其他培训;负责教师、班主任的各种学习活动、各项技能训练及检查、考核等。(档案参考内容见附表5)
八、实施校本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1 收获
1.1 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 完善了培训办学条件
1.1.1 建章立制, 明确责任, 理顺体制
我校被确定为新招录大学生培训基地后, 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后, 确定专人分管本次培训任务, 教务科有2名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培训工作, 教学副校长分管此项工作。明确了省卫生厅、学校教务科、教学科室3级职责和任务, 即卫生厅宏观指导、教务科具体负责、教学科室担任教学任务。按照省卫生厅文件的要求, 我们制订了师资培训经费投入、培训目标、培训教师考勤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并在3年的培训工作中试行并加以改进, 效果良好。
1.1.2 根据当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及优势, 把新教师培训工作办出特色
新录用的教师多数为临床和护理专业, 且大部分从来没有接受过教师资格培训, 为使这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 经过有目的的理论学习和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 快速掌握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缩短对职业要求的适应期, 尽快成长为合格的教师。根据我校在护理专业的办学优势, 安排新教师深入学科锻炼, 并真正参与到教学核心工作中去, 使参与培训的新教师获得第一线的教学经验并领会职业教育的新特点。
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面锻炼新教师多方位能力
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 以“构建有效课堂, 提升实践能力”为主题, 以学校为主体,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 开展基于岗位、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 着力提高新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真抓实练, 努力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服务。
1.2.1 加强理论学习, 使新教师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
实施新教师职业导航, 开展职业入门培训。课程结构分为4个模块, 其中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培养属于职业化课程, 职业教育理论与技术培养属于专业化课程。在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培养的课程中安排了如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方法、青少年心理特点、团体心理辅导等一系列课程, 使新教师获得良好的职业基础和心理准备。而在职业教育理论与技术培养课程中安排了如职业教育课程论、职业教育教学论、班主任工作、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等课程, 使新教师更好地了解职业教育特点并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1.2.2 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让新教师练就扎实基本功
新教师的一般基本功训练, 包括粉笔字、普通话、教具制作、口头说与书面表达等, 这些主要采取自学自练的形式。为切实提高新教师基本功, 使其具有过硬的基本技能, 我们安排教师每周书写一板粉笔字, 每周书写一篇钢笔字, 每学期每人制作一个教学课件。并对其的基本技能训练进行月检查评比, 将评比结果记录在册。在这些基本训练的同时, 我们注重加强对新教师的岗位专业能力模块的训练。每周一篇教学反思、每周参加一次集体教研、双周一次集中集体备课、每月一篇培训总结、每月一次班主任培训、每学期末一次教学比赛活动, 使新教师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1.2.3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提高新教师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是岗位培训的重点, 培训中始终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着力点, 结合中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等有效形式, 组织全体新教师每人上一节公开汇报课, 由学校评课组从备课、上课、说课、课后反思及评课等方面给予公正、公平、实际的评价。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同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全面促进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
1.3 培训目的明确, 取得的培训效果良好
1.3.1 培训的师资队伍方面
充分发挥了省卫校作为培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 挖掘学科带头人及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等优秀教师的潜力, 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培养, 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同时, 外请部分教育专家来校授课, 保证授课内容的先进性。
1.3.2 培训的方式方面
采取专题研修式、示范模仿式、问题探究式、情景体验式、尝试反思式等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 全面提高了培训质量。
1.3.3 培训的资源保障方面
保证了图书馆、计算机房、实验室设备的充足与完善。购置了培训需要的新图书、软件、光盘、录像带, 开发培训资源, 确保培训的顺利实施。
1.3.4 学员反馈方面
来校培训的近百名新教师都顺利通过了笔试以及实践技能考核, 学员反馈良好, 各位新教师经过培训都已经具备了教师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为将来在各自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了准备。
2 培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培训是首次大规模的对新教师进行专业集中培训, 经验不足, 在培养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2.1 培训的专业面不够广
各位新教师层次和专业不一致。因而培训工作难度较大, 部分理论课程存在有的教师听不懂, 有的教师觉得内容不够深的情况。在今后的培训中要注意分批、分层次培训。
2.2 培养的要求和考核不够严格
由于这3年正值学校升格为黑龙江省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的关键时期。部分本校新教师参与了评估工作, 不能按时参加培训或未能完成课程, 还有一些新教师由于个人原因未能完成全部课程, 这一问题困扰着培训工作。今后要采取循环式的培训方式, 使得每一名新教师都能够完整的参加一轮培训。
2.3 相应课程安排还存在一定问题
由于教学时间冲突, 部分课程未能完整开展, 比如在班主任培训模块中, 部分新教师由于承担的课程太多, 未能担任班主任工作;还有一些教师由于本身承担其他行政工作或被借调到其他单位, 与培训时间安排上有了冲突, 这也提醒我们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要更加认真。
总之, 我校在这次新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同时, 也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我们一定认真总结经验, 反思问题, 明确调整思路, 制订整改措施, 确保今后的培训工作更好地开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 我国开始着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各类中职学校得到全面发展, 尤其在学校规模以及招生、就业上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 师资队伍得到大量需求, 每年都有新进教师, 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师的主体。我校作为全省中职学校的龙头单位, 近3年来承担了省卫生厅下达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任务, 现从各个方面对培训中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作以分析。
关键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录用教师,岗前培训
参考文献
[1]杜耿.从教师发展理论看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4:53~54.
[2]葛如峰.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J].淮北煤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1:35~36.
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培训对象的期待
从调查结果来看,54%的教师认为此次培训提供的相对最多的是本专业的前沿理论,36%的教师则认为是职业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论知识。然而,希望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作为培训内容重点的教师却有66%,只有7%的教师希望将重点放在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上,24%的教师则更期待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方面有所提高。同时,教师们普遍比较看重职业技术教育的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实际操作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培训内容的课程编排总体来说是合理且令人满意的,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参训教师原基础与知识专攻方向的不同,导致课程编排难度增加,从而使课程编排不能满足所有学员的要求。通过对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统计,我们发现,此次培训的“入口”筛选不够合理,中职学校在对参训教师的筛选上,未能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下发的指导意见上报和选送参训教师。
半天理论半天实践最受欢迎
在前期培训过程中,大多数培训机构都是以“前半程集中理论培训,后半程集中实践培训”的方式开展培训,占72%,“前半天理论培训,后半天实践培训占15%,前半天集中实践培训后半天理论提高占8%”。而参训学员期望的最理想的培训模式主要集中在“前半天理论培训,后半天实践培训”的方式上。
此次调研的6所培训机构,3所设在理工类院校,2所设在综合性大学,1所设在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根据走访意见,学员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在全国专业技能较强的对口学校或者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培训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专业知识提升与开阔眼界是最大收获
在培训中,29%的教师认为所学知识脱离实际,30%的教师觉得所学与期望存在偏差,同时39%的教师对培训当地日常生活不习惯。不过,他们对此次培训的总体评价,持满意态度的占到了55%,18%的教师给予了非常满意的评价。调查表明,他们承认经过此次培训得到的收获较多,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3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技能有所提高,79%的教师认为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围绕提升质量为核心,深化“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认识,以队伍建设和“两课一育”为抓手,以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训方向作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优良、思想稳定、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新教师队伍,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满意,让教师发展,实现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培养对象
35周岁以内教师(其中,35周岁以内<含35周岁>新调入的在职新教师和三年内<含三年>新分<聘>大学生教师)
三、培养目标
“一年入格崭头角,两年有为求发展,三年整体合格成骨干”,造就一批在学校和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新生力量。
四、培养途径和方法
“整分式”培养,将学校统一组织培训学习、过关汇报课、青蓝工程与教师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培养方式。如开展知识讲座、信息交流、参观学习等由学校组织;读书活动、拓展性学习、青蓝工程则是由教师个人自由安排,学校利用统一组织学习的机会,反馈和交流教师个人学习新知识的经验,在学校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青年教师获取新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力。
1、成立由校长牵头,主管副校长负责,处室、年级参与的青年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与实施。
2、发展研究室主要负责教师培训工作的日常事务工作,包括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培训工作,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学年结束,学校将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
3、参加青年教师培训是我校每个青年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4、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作为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将作为个人考核、职务聘任、晋级的必要条件。
五、具体安排
1、读书活动:阅读教学杂志,共享阅读心得。通过自行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和教育教学经验,青年教师作为中心发言人轮流交流阅读心得,导师点评交流成效,促进学习方式不断优化,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2、名师讲坛:邀请相关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开展具有实战价值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经验保障。
3、师徒结对:协同教务处,坚持积极有力的推进“老带新”工作,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结合学校“老带新”工作的要求,对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4、课堂听评课:青年教师培训最终落在课堂上,通过自主跟踪听课、推门听课、汇报上课等形式来完成。通过听课、评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授课能力和水平。半期以后,每位青年教师至少安排一节过关汇报课,由质量督导小组教师和指导教师共同考评过关。
我校所有的专任教师。
二、组织形式
在教师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教研组(村校)为单位集中实施。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明确,各村校有专人负责。
组长负责全镇的教育科研和常规校本教研工作的安排、调配、指导、督查和考核。并负责全镇教研资料的汇总,成果的收集、梳理、完善与推广、交流工作。
副组长负责所在片区的安排、指导、督查和考核工作。并完成资料的收集、成果的上报。
各成员具体负责所在教研组内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四、实施细则
为调动所有教师的参研积极性,注重研究过程,提高研究质量,特将参研对象划分为两个层次(管理层和专任教师层),将实施内容分为五个方面。
(一)管理层
1、中心校行政领导
⑴、听、评课。每学期正副校长25节,教导主任30节,教科室主任40节。
⑵、业务学习。除特殊情况,所有行政领导必须参加双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并接受所在教研组的考勤。一学期要完成学习笔记6000字。每次学习后要有心得体会。
⑶、经验论文。每学期要完成两篇,每篇论文不得少于1000字。
⑷、研究课。教导主任和教科室主任,每学期至少上两堂研究课(语文、数学各一堂)。对所授内容必须写出教学详案(教材分析、三维目标、重难点、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授课结束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要写教后反思。
⑸、专题培训。每学期至少对所有教师或组内教师做一次专题培训,可以利用双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内容要有针对性,必须撰写详细的讲稿,结束后交学校存档。
2、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和所有教研组长
⑴、听、评课。每学期20节。要求:课堂上师生活动过程记录详细,至少要总结三点值得学习的地方、三点有待改进的建议。还要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⑵、业务学习。利用双周的业务学习时间,一学期要完成学习笔记5000字。每次学习后要有心得体会。
⑶、经验论文。每学期要完成一篇,每篇论文不得少于1000字。
⑷、研究课。每学期至少上一堂研究课。授课前写出教学详案(教材分析、三维目标、重难点、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授课结束后,要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根据大家的意见,撰写教后反思。
⑸、专题培训。每学期至少对所有教师或组内教师做一次专题培训,可以利用双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内容要有针对性,必须撰写详细的讲稿,结束后交教研组存档。
(二)专任教师
1、中心校和基点校专任教师
⑴、听、评课。每学期10节。要求:课堂上师生活动过程记录详细,要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⑵、业务学习。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一学期要完成学习笔记4000字。每次学习后要有不少于150字的心得体会。
⑶、经验论文。每学期要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手写稿)。
⑷、研究课和专题讲座。每位教师每学习至少上一堂研究课或作一次专题讲座。凡授课的教师必须在授课前两天写出教学详案(教材分析、三维目标、重难点、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交教研组长审批后才能开始上课。授课结束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要写教后反思;凡作讲座的,专题由组内讨论决定,由作讲座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形成手写稿后交教研组长审定后实施。
2、村校专任教师
⑴、听、评课。每学期5节。要求:课堂上师生活动过程记录详细,要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⑵、业务学习。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一学期要完成学习笔记字。每次学习后要有不少于150字的心得体会。
⑶、经验论文。每学期要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手写稿)。
⑷、研究课。每位教师每学习至少上一堂研究课。凡授课的教师必须在授课前两天写出教学详案(教材分析、三维目标、重难点、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交村校负责人审批后才能开始上课。
五、考核与奖惩
常规教学研究,是永无尽头的课题,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有力保证。学校将对此项工作纳入教师的期末和年度工作考核(占15%),并与评优选模、晋职挂钩(将教研实得分计入相应考核)。
(一)、经验论文在各级正式刊物上正式发表或参加各级评比获奖,给予相应奖励。
国家级30元,省级20元,市级15元,县级10元。
(二)、各类授课获奖,给予单独奖励。
国家级50元,省级40元,市级30元,县级20元,镇级10元。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师风师德,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更好地落实潜教人(2012)95号文件《潜山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我校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适应中、小学跨越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在教学中实践新的观念和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提高我校整体教学水平。
三、培训内容:
1、开展师德培训,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2、全面实施新课程培训,学习本年度公共课教材和专业课教材。
3、开展教学技能研讨培训。
4、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四、培训形式:
1、自学——反思
自学是在学校规划与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要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取集中学习2012-2013学年度教师继教培训公共课和专业课教材、上网浏览教育文献,系统学习教育专著,学习教学杂志,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做好读书笔记。
2、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2)开展“每期每人一节公开课”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
(3)定时间集体集中培训学习,每周三小时。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相结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指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
3、充分发挥教务处、教研组的校本培训主阵地作用,各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本组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4、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围绕学校科研课题,围绕方案,各课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六、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储成林
副组长:储正东、杨善南
组
员:施国富、金礼根、陈勤、杨善武、杨培国、丁光辉、汪中华、金彩青
七、时间安排:
八月:
1、鼓励参加上级业务指导和主管部门的开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教研培训班,并要求做好记录,开学后在教师会上传达学习。
2、集中进行师德培训三天,提高师德素养,为开学做准备。
九月:
1、制定学校校本培训计划。
2、修改完善各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编制行事历,发放到各教研组,供参照执行。
3、传达学习暑期培训情况和内容。
4、制定个人校本培训计划。
5、建立教师培训档案。
十月:
1、检查教师自学笔记。
2、开展“每期每人一节公开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3、我校教师参加课题小组会议工作情况汇报。
4、德育活动课研究。
十一月:
1、结合期中考试情况,进行薄弱环节,薄弱学科教学研究。
2、“家长开放日”开放课堂、展示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本。
3、教科研领导小组会。
十二月
1、检查教师家访情况。
2、教师沙龙活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3、配合进校进行培训结果测试。
2013年元月:
1、完善教师培训档案。
2、总结培训工作。
一、当前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提倡和推行, 作为一个专业的教师培训机构, 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日益面临着新的瓶颈, 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的发展出现了跟不上新课改发展步伐的若干问题, 一些偏远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更是面临着生存压力。
1.进修功能被弱化。作为培训基地, 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着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各个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然而, 长期以来, 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教师进修学校仅仅只发挥了其培训功能, 在教育决策、教师发展、教学研究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则是有心无力, 无法发挥其衍生作用和功能, 以致使人们有“教师进修学校, 是老师听听课甚至是休息的地方”的认识。这一问题的存在, 源于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模式僵硬、保守, 缺乏创新和活力。
2.学校地位被边缘化。当下存在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 一面倡导注重教师队伍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 一面则是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着尴尬的境界, 其地位和作用逐渐被弱化。这一现象的出现,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各个学校所聘用的教师人才学历、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不断增高, 与此同时, 一些教师进修学校则成了“养老院”, 大部分是一些不愿意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退居进修学校, 加上进修学校本身的发展存在缺陷, 导致其地位被边缘化。二是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内容仅限于中小幼教师、新上岗教师等培训, 存在培训内容单一的问题。
3.培训形式化。当前由于教师群体对学分的需求一再提升到要紧地位, 为了满足老师们对于学分的需求, 于是很多的语文骨干教师综合培训班应运而生。老师们到底需要哪些方面的提升, 是教学技能?还是课改新理念的认识?抑或转变语文课堂的组织形式?等等。没有经过充分的训前调查就排班开课, 培训模式单一化, 上课教师一言堂讲座居多。培训完后的跟踪调查也因为人数的众多而付诸于走过场。这样的培训短时间内看是满足了学分登记的要求, 提高了参培教师的数量, 但是对于语文教师们的专业提升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完善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建议
1.加强培训环节的管理。①强化制度管理。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时间长, 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针对这一情况, 一方面, 学校领导及培训处关心、爱护学员, 通过跟班听课, 深入学员寝室, 及时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反映和要求, 以融洽关系, 增强友谊;另一方面, 通过制定相关制度, 严格管理, 以保证培训质量。②强化班集体建设。根据以往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经验, 要在短时间内将学员凝聚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 培训学校和培训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交流活动, 增强班集体建设。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交流活动和文艺活动;开展QQ群、微信群等网络交流形式, 以更好共享班级优质资源。此外, 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MSN、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对学员的学生和生活情况进行反映。这样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形式, 容易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 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2.创新模式, 科学评价, 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应注重学员参与式培训, 辅导教师根据学员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研训期间对他们进行教学示范, 帮助学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同时对学员的整个培训过程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另外, 为了考察培训的真实效果, 评选出优秀学员, 进修学校培训处还应将对学员进行跟踪调查, 亲自到学员所在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调研。
3.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课程,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辅导教师与参训学员结对, 培养学员课堂执教能力。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更好地提高参训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培养更多能思考、有创见、愿改变、乐实践的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应制定详细的实训计划, 内容包括“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实训进程、实训考核、辅导教师安排”, 等等。另外从全市教学一线选拔高水平、善培训的优秀教师组成专家培训团队, 落实辅导教师职责, 明确学员研训要求, 辅导教师根据学员特点, 在研训期间对学员进行教学示范, 并实行全程指导。培训期间可把学员分成几个小组, 小组成员之间发扬“赶、超、帮”的精神, 做到“互评、互鉴、互品”,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15-01
进修学校对语文教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进修学校只有应用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才能使得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培训模式需要明确参训语文教师的主体地位,注重培训的实践性,严格把握培训目标,使得语文教师在进修学校培训中其综合素质可以切实得到提升。
一、语文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分析
塑造一支高素质的语文教育工作队伍,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现阶段,语文教师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阶段,我国继续教育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但是教师进修学校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为,学校对教师综合素质非常重视,进修学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继续教育是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的重要责任,对进修学校师资力量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者学历更多是以本科为主,培训者年龄在30-40范围内。教师进修培训学校的培训者也就是教师,他们工作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知识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展,教师培训理念和培训方法较为落后。想要对以上问题进行改善,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必须要根据现代素质教育以及现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执行培训计划,对培训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良,使得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更为良好的为语文教育事业发展而服务[1]。
二、开展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新常态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内容分析。
语文教师到进修学校进行培训,其目的就是要使得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内容需要重点放在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程度方面。新常态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就是继续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师进修学校可以设置以下专题,进行语文教师继续教育报告、现代教育理论、骨干教师培养等。通过教育理论学习可以使得培训者思想得到转变,明确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继续教育课程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各个学科需要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科学课程设计、先进教育技术培训等众多课程,加强培训者对本学科教材的了解程度,掌握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明确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可以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计划的编制,围绕学科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使得教师可以成为继续教育中的主干人员。
教师进修学校中的教师是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人员,不仅掌握着学科知识,同时,与语文教师也存在着非常紧密联系。一些教师从事继续教育工作年限较长,在教学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依据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情况,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并且组织会议进行交流和研究,让培训者从中吸取经验,对自身进行反思、例如在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实践中,很多时间都会应用于学员与学员、学员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有一些班进行了教学观摩活动设置,师生共同对课程进行评价,广泛的收取意见和建议。
(二)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
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培训模式,是培训者在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中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者需要及时对自身的培训理念进行转变,打破以往传统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限制,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融合,这样才能切实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2]。
(三)制定明确的主题。
制定明确的主题就是现代教育发展对语文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及语文教师群体需要面对的教育问题,这些问题是语文教师普遍关注或者在教学实践中正面临的问题,也是与语文学科教育相关的问题。教师进修学校在对语文教师进行培训过程中都会制定一个或者两个较为鲜明的主体,例如,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语文活动课程开展、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等等。主题便是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核心所在,能够反映教师参与培训的实际需求,通过鲜明的主题还可以将语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四)提升培训者培训的实践性。
对培训者培训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培训案例中对参训教师的参与性都非常重视,整个培训过程是以参训者实践为主体的,专业知识讲述与课题讨论进行结合,使得所有参训的语文教师良好投入到培训中去,在培训中相互学习,寻求共同进步。例如:语文教育学培训班教师在对国内外语文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进行介绍时,并不是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讲述,而是注重培训气氛的活跃,使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训中去,加强参训者的亲身体验,消除以往参训教师被动学习的局面,培训活动开展取得了非常可观成效。在培训实践中可以明确,知识与方法传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实践,那么,知识与方法传授也就不会存在任何意义。
(五)制定语文教师培训方案。
教师进修学校对语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前,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语文教师培训方案,这样才能保证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合理性、规范性,保证语文教师在继续教育有所收获。首先,需要树立培训总目标,目标设定为提升语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水平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严格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马泽东思想,坚持政治方向不动摇。需要将进修学校教师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继续教育发展需求良好呈现出来,注重提升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三、结语
教师进修学校对语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中不能采取填鸭式的培训方式,而是需要注重强化参训语文教师实践性。进修学校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培训中给予语文教师启示,帮助语文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语文教育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舒建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
新闻来源: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编辑: 发布时间:2014/6/24 13:53:56 阅读:401次
[ 附件下载地址: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实施方案.doc ]
高师师培字[2014]10号
一、培训依据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是加强高等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和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是高等学校教师上岗必备的培训过程。根据教育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以及黑龙江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由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保证新补充到高校的教师初步掌握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基础知识,具备上岗必须的教育教学技能,适应教育教学任务,培养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全面履行教师岗位职责。
三、培训对象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施行(1994年1月1日)以后补充到高等学校、成人高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教育职员和其他人员(包括从事科研、实验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党政管理人员)一律要参加岗前培训。已受聘副教授(含副研究员)及以上职务的人员,可不参加培训。
高等学校“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参加岗前培训,可免修《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
四、培训内容
㈠“通识”培训部分
1.授课科目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师职业能力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高等教育法规
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
网络培训课程
增加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科研方法,教师礼仪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专题讲座。
2.教学大纲
参照原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执行,主讲教师应根据《指导纲要》组织教学和指导学员学习。
3.培训教材
采用统一编写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业能力》五本讲义,由学员自行登录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网站下载打印。
(二)“校本”培训部分
1.校史校情校规专题
2.教育与教学评价专题
3.教学实践专题
4.科研方法专题
各校可根据本校特点拓宽培训内容与方式,学时根据培训内容自行确定。
五、培训形式
1.“通识”部分培训按照课堂系统讲授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脱产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具体形式为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或讲评等。教师职业能力课程实践培训部分按照学员类别区分,分为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两种。其中,教学人员教学实践培训环节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为50—60人,每班配备一名班导师,聘请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班导师负责班级考勤和教学内容,组织学员写教案、集中备课、制作ppt、微格教学、试讲,说课、评课和组织学员做公开示范课等;每3个班配备一名班主任,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其中,非教学人员教学实践培训环节通过网上自学形式完成培训,学员按照规定时间登录教育部网培中心(enetedu.com)网站上完成学习。
2.“校本”培训部分由教师所在学校组织实施。
六、培训时间与地点
2014年岗前培训定于7月中旬到8月上旬举行,具体日期及报名事宜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另行通知。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设立培训点,各高校按照“相对集中、就近培训”的原则组织本单位参训学员到本地区的培训点参加培训。
七、培训管理和要求
全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在省教育厅领导下,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按照“相对集中、就近培训、加强管理、确保质量”的原则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设立培训点承担“通识”部分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分管校领导总体负责,学校师资培训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选派工作作风严谨、认真负责、有较强管理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班主任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培训各环节的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在培训与考核期间,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将选派专人巡视和协助培训点的组织领导和日常管理工作。
2.各高等学校要认真做好“校本”培训部分的组织管理工作,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切实保证“校本”培训环节的培训质量。
3.岗前培训的教学工作,要严格执行原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担任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选聘工作责任感强,熟悉教材内容,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4.切实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工作,在集中授课的过程中,坚持和完善考勤制度。
5.严格考试和考核制度,坚决防止和杜绝考核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和考试中的舞弊现象,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确保岗前培训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对于考试违纪人员下一不允许报考,并通报所在学校;对考试不合格或“校本”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均须在下轮培训中补考或补修,取得合格成绩后补发《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
6.加强评估检查,建立有力的评估检查和考核机制。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将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高校予以表彰和奖励。
八、考核与结业
(一)考核
1.“通识”部分的以考试方式为主,分为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结业考试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聘请相关学科专家统一组织命题、考试、评卷等工作,同时兼顾学习作业和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考核。其中教育学和心理学结业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结业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同时达到各自权重的60%以上,方可认定合格。教学职业能力结业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50%;教师职业道德和高等教育法规以交作
业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认定成绩。补考科目以卷面成绩为最终考试成绩。
2.“校本”部分由教师所在学校组织考核,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进行总体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填入《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表》“学校(师资培训管理部门)推荐意见栏”内,作为结业考核发证的依据。
(二)结业
岗前培训成绩合格者颁发经省教育厅验印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同时填报《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表》,由供职部门记入教师业务档案,承认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历,作为高校教师上岗、转正定职和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之一。
九、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2014年全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岗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
组长:徐晓风
副组长:丁哲学梁大战
成员:刘金燕郐晓寒刘宪群张文治董 芸田国忠冯世德
办公室
主任:刘金燕
副主任:初亭峰
成员:李丹屈新珂张蕊艾瑞波陶 瑛杨欣艳刘 丽
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四日
附件: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认定范围和对象有关问题的解释和说明
1.关于“高等学校”的界定
是指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承担高等学历教育(国民教育)的学校或者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学校,具体单位以省教育厅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
2.关于高等学校兼职教师认定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格问题
对于受聘承担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社会兼职人员,因其人事关系不在其授课的学校,不属于高等学校已聘人员的特定范畴,不具备申请认定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格。
3.关于教育学院专职教研人员申请认定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格问题
教育学院中的专职教研人员,因其从事的工作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不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故不能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对于系统承担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一门及其以上高等学历教育课程的兼职教研人员,按高校拟聘教师职务人员,可以申请认定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格。
4.高等学校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认定范围问题
教学人员:高等学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制为教师编制。
非教学人员:高等学校教育职员,从事科研、实验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党政管理人员,图书馆员,教辅人员等。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具体分类以学校认定为准。
5.岗前培训证书的作用
岗前培训成绩合格者颁发经省教育厅验印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由所在学校记入教师业务档案,承认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历,作为高校教师上岗、转正定职和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之一。根据教育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文件要求,岗前培训合格证是高校教师评聘讲师或相当于讲师级别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
6.教师资格证与岗前培训证书的关系
根据黑龙江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细则,高等学校教师参加由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并取得全省统一颁发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能力》成绩合格证书者,申请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时可视为已补修上述三门课程并合格。同样,参加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统一组织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并取得全省统一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者,在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时也可视为已补修上述三门课程并合格。
7.关于2014年教师资格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证认定岗前培训合格证的说明
2014年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有序发展、全面提升为前提,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各级继续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探讨有效教育的方法和策略,着眼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的提高,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教学技能全面、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培训服务质量夯实基础。
二、培训目标
1、加强师德教育,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
2、继续探讨并吸取“高效课堂”模式与“习惯+方法”模式的营养,进一步优化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加强教师基本素质培养,力争使我校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三、培训方式、时间、学时、内容培训以专题为主,采用讲座、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
1、时间:2014年2月23日—28日,共6天,48学时。
培训内容:教育教学管理方略的探索与实践(张太能)。教师书写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与指导(包继华)。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汤剑)。新课标解读(杨龙开)。教学大纲学习(杜安凯)。师德师风法律法规(刘盘玲)。
2、时间:2014年8月20日—24日,共5天,40学时。
培训内容:继续教育工程档案管理(余洪良)。教育教学管理探讨(汤剑)。心里健康辅导(江宇)。班级文化建设(赵芬)。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专业化成长(余洪良)。教学经验交流(毕杰、董均梅)。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严盛策、陆红梅)。
四、培训对象
盘县教师进修学校全体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教师。
五、组织机构与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校本培训领导协调工作。组长:张太能
副组长:汤 剑刘盘玲包继华唐性全
组员:邢登成余洪良施清波赵 芬蒙朝文许 辉
杨龙开杜安凯蔡荣兵王 寒陆红梅晏鑫吴安勇李 龙
2、学历办公室具体负责安排。
3、学历办公室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培训方案,培训活动的各种材料(讲稿、签到名册、学习心得的电子和文本材料等),4、教师个人培训学时的认定。每位教师必须全程参与培训,并且交齐应交的材料方可认定为合格,发给校本培训学时证书。凡在培训期间出现缺席、迟到、早退现象以及未交齐资料者,一律视为不合格,不予发给学时证书。
六、议程安排 见附表。
盘县教师进修学校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对教师的培训中,技术问题不是最主要的,解决观念问题才是首要。
随着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困扰农村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硬件建设问题可以逐步得到解决。要推进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校长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广大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计算机专业教师不仅是技术的骨干,还必须是教育的内行。
重庆市江津三口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2000年建成计算机教室,开始了计算机教学;2003年建成校园网,连通互联网,实现了“班班通”;2004年又增添了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3”的设备设施。目前,学校在信息化硬件建设方面已处于本地区领先地位。为避免出现花钱搞摆设的尴尬局面,从2002年起,学校开展了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工作。
培训初期是单纯的技术技能培训,具体做法是:学校每天利用中午1个小时集中教师参加计算机学习,首先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然后组织学习与教学有关的应用软件。为了提高教师们学习的热情,促进教师提高技术技能,学校还举行了课件制作大赛和网页设计大赛。到2002年底,第一阶段的培训基本结束,全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有了技术的支持仅仅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从2003年8月起,学校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培训重点转移到教育观念的更新上来。这段时期的培训主要有:凡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全部要参加岗前培训,获得市教委颁发的合格证后,才可以上岗;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和教研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购买教育部制作的《走进新课程》教学光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此外,还对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作了硬性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1万字的读书笔记和3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或教育论文。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积累实践经验,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上示范课和研究课等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实践能力。这一时期的培训,着重解决了教师们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随着校园网络工程的建成,许多教师还大胆尝试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大批教师也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成长起来。
现在,学校对教师的培训重点再次发生转移,主要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采取了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让教师在“研中学”、在“学中研”,在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培训和提高的方式。围绕这一探索,开展了三个课题的研究:一是农村中学老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体系下参与博客活动的行动研究;二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三农”,增强农村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研究;三是学科教学利用WebQuest和MinQuest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通过对课题的实践和探索,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变,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方案】推荐阅读:
教师学校网络培训方案09-30
中心学校教师培训方案07-14
学校教师培训方案设计05-27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10-28
学校新任教师岗前个人培训心得10-30
村小学校教师培训计划09-17
书法学校教师培训计划10-24
学校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5-30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06-12
初中学校教师培训总结范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