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生命话剧(精选5篇)
人物:艾新(美院学生)、女青年、中年男子、美院院长
开场:艾新坐在舞台中央,旁边一张醒目的招牌:免费画像。艾新抱着一块画板,耳朵上夹着一支铅笔,低 头沉思着什么。
场外音:某星期天下午,市中心广场。
一面容忧愁的女士走过来,想要坐下,又有些犹豫。艾新抬起头,微笑着请女士坐下,她才很勉强地坐下了,并下意识地捋了一下有些乱的头发,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艾新示意她放松,随后将画板搁在自己的双腿上,取下耳朵上的铅笔,开始作画,他画画的动作很洒脱,透出专业和自信。艾新:你好象很不开心? 女士:你怎么知道?
艾新:我是学画画的,这点观察力还是有的。女士:(有点想哭)我不开心和你有什么关系?
艾新:对,本来我们之间是没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希望我看到的每个人都能快快乐乐的。
女士:(略为所动,但还是有些犹豫,良久)那,那我问你一个问题? 艾新:你问吧!
女士:你,你觉得我是不是――长得――特别难看?(又捋了捋头发,很紧张地等待着回答,显然这个答案 对她来说很重要)
艾新:不,谁说的?谁这么没有眼光?你蛮好看的。女士:(发自内心的一笑,但马上又收起笑容)你骗我!
艾新:我没有骗你,你长得真的很有特点,很象一幅很有名的油画里的女子,尤其是眼神,那种淡淡的忧郁,有一种飘忽不定的高贵的气质。太象了,哦!想起来了,是陈易飞的一幅油画,名字叫《忧郁的秋天》,画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凭窗而望,思念远方的心上人。就因为那眼神,这幅画还获得过国际大奖呢?
女士:是吗?(从包里翻出一面小镜子,顾影自怜起来,很快又收起来)你是美院的学生吧?
艾新:是啊,我是美术学院的
女士:搞艺术的就是不一样,看东西就比一般人准!艾新:呵,过奖过奖!
女士:其实我――我一直是一个很自卑的人,害怕与别人交往。
艾新:那又何必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只是有些人的明显,比如漂亮的脸蛋,匀称的身材,有些人的优点隐藏在他们的外表之后,比如善良的品行、平和的性格,优雅的气质……我倒觉得后者更为持 久更为可贵。
女士:话虽这么说,可是世人的眼光……
艾新:为什么要去管别人的眼光呢?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艾新已经将画完成,但并没有马上将画交给女士。艾新:我有个请求? 女士:啊?什么请求?
艾新:你可以把这幅画送给我吗?要不,我再给你画一张?
女士:(赶快抢过画)那可不行!(拿着画细细地端详着,不觉会心地一笑,自言自语:真的很好看呢。慢
慢将画卷好,将手背在身后,咬着嘴角)谢谢你啊!艾新:不用客气!
女士:那,那再见!(踏着轻快的步伐离去)艾欣:再见
望着远去的女士,艾新有陷入沉思,似乎自己也有什么心事。一男子出场。一边走一边打着手机 男子:什么?他们突然不签了!损失了多少?一百多万?(一只手在头上挠着)什么?银行的张行长又来催
帐了?最迟这个月底?妈呀,这笔生意没做成,到月底哪儿弄钱去!好好好,你自个儿看着办吧,别来烦我
!(关上手机,走了两步,手机又响了)喂,找谁?打错了!(生气地关掉,马上又响了)你有病……哦!
老婆啊!(声音变得柔和起来)你在哪儿?在纽约啊,好好,什么!在纽约?老婆你别开玩笑了,我现在烦
着呢!没开玩笑!?(愕然)你在那儿干吗?你不是去上海的同学家了吗?怎么转眼就到了英国了,啊?美
国。什么?你说大声点!我听不清楚,祝我幸福?祝我――幸福(失魂落魄地,差一点倒下,艾欣赶紧过去 扶着他)
艾新:先生,你没事吧?你先坐会?
男子:坐会?哦,坐会,是该――坐会了。(坐下,双眼发直)艾新:你怎么样?不要紧吧?(男子摸着额头,神情木然)艾新:先生你坐直了,我给你画张像吧,不收钱的。
男子:画像?哦,画像,画吧,年轻人,就给我画张――画张遗像吧!(往椅子后背上一躺,双眼紧闭)艾新:先生你可真会开玩笑!
这时,一位学者模样的老人悄悄地站在他们旁边,看着艾新画画。
艾新:(开始画画)哎,先生你的长相,挺奇怪的,头部的比例好象,好象不大对呀。
男子:(睁开眼)不对!我今天到底是怎么啦?!公司跨了,老婆跑了,现在连我的长相也不对!呵呵!好
啊,好,不对就不对吧!反正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艾新:先生你别着急,你听我慢慢给你分析,我们搞美术的都知道一种说法,就是三庭五眼。所谓三庭就是 说从人的发际到眉心,从眉心到鼻底,从鼻底到下巴,长度是相等的。但你看看,你的发际到眉心那一段,就是额头,是不是明显地比其他两段长一些…… 男子:(急忙打断)那又怎么样?
艾新:我研究过曾国藩关于相面的一本传世奇书《冰鉴》,按照上面的说法,这样的人大都聪慧敏捷,才智
过人,但前半生都浮沉不定,尤其到了而立之年,还要遭受巨大的变故,事业和婚姻都可能出现大的危机啊!
男子:(又闭上眼,向后一仰,下意识地摸着自己的额头)难怪啊!我就老觉得这大脑门儿不对劲,(站起
朝着艾新)你说我爸妈怎么就给我这样一个大脑门儿呢?
艾新:我还没有说完呢,书上还说,在这场大的挫折之后,这个人如果怨天尤人,灰心丧气,这辈子很可能
就一蹶不振了,但如果他能继续拼搏,重整河山,凭他的天分,还会有惊人的成就,后福不可限量啊?
男子:啊?!重整河山?哼,我怕是没有那力气了。艾新:怎么没有?你看(将画递过去)你多精神!
男子:(看着画,自言自语)这――是我吗,(眉头紧锁,象在思考什么,良久,象突然顿悟,握住艾新的
手,激动地)小伙子,你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你说得对,这点挫折算什么,连这点打击都承受不起,我
还算什么大男人?我要重整旗鼓!我要重整旗鼓!(下场)
(男子走后,艾新疲惫地摸着头坐下,那老者轻轻地坐在他的对面。艾新注意到旁边的老者,赶快强打起精 神。)
艾新:老人家,您也要画像?
院长:画吧(慈祥地看着艾新)你每个星期天都在这里画? 艾新:哦,差不多有两年了吧!院长:那为什么呢,还是免费的?
艾新:一方面为别人做点事情,另一方面嘛,也能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您看,我给你们免费画像,你们也 不是在为我免费做模特吗?
院长:(笑着)你还真会算帐。小伙子,你也给我看看相如何?
艾新:(也笑了)嗨!老人家,我哪儿会看什么像,刚才那些话,都是我瞎编的。院长:那又为什么呢?
艾新:为了让他快乐点,为了让他仍然对生命充满热情和希望。院长:你对每个人都是这样吗?
艾新:在我眼中,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造物主的恩赐,都应该快快乐乐,但这只是我的希望而已,生命 中――总会有痛苦和不幸。
院长:那,那你自己呢?你――快乐吗?
艾新:我?(猛地一怔,抬头看着老者)我快乐啊!很快乐。哎,老人家有些面熟啊!
院长:哦?是吗?(良久)小伙子,你看这阳光,多好啊!艾新:是啊!
院长:你说乌云,它能遮挡住这阳光吗?
艾新:(抬头看看面前的老人,觉得他的问题很奇怪,似乎并不是一般人)乌云终将散去的。
一阵沉默。艾新将画给她。艾新:老人家,您看还行吧?
院长:(并没有马上回答,静静地看着)从专业的角度上,你的画几乎是完美的,无论是解剖还是透视,还
是明暗对比,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有一点,小伙子,不知你发现没有? 艾新:是吗?(惊疑地看了看面前的这位老人,更觉得面熟,又仔细地看着画)院长:尽管你一直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但你自己的心里却并不快乐,你看你的笔触,那么沉重,我能从你的
笔触里感受到你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艾新惊得手中的铅笔掉落地上)艾新:啊?您是?(弯身捡铅笔)院长:何中立。
艾新:何中立?(吃惊,又很兴奋)院长!难怪您这么面熟,您怎么会? 院长:我首先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那 幅油画《不屈的生命》,已经入选第十八届巴黎国际绘画展,这 是我国美术作品近十年来首次入选。这不仅是我们学院的无限光荣,也是我国美术界的光荣。祝贺你啊,艾 新!(握住艾欣的手)
艾新:是吗!太好了(由兴奋又转入沉郁)院长,其实我一直想做您的学生…… 院长:你已经是我的学生了。你已经被保送为我的研究生了,下学期一开学…… 艾新:(抢过)下学期?还有几个月?(掰着手指)我,我怕是没有――下学期了(眼泪夺眶而出)
院长:不,你不仅有下学期,还有很长很长的人生路,跟我走吧艾新。(拉起艾新的手)
艾新:走,去哪儿? 院长:去,去医院啊!艾新:医院?我,可是……
院长:我是今天早上才接到医院的电话,知道你――知道你患了白血病,你为什么要瞒着大家!艾新:我……
院长: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对别人有爱心,怎么对自己就没有爱心了,白血病不是不治之症啊,刚才我
召集全校教师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决定在明天,就是明天,搞一个美院师生作品拍卖会,所得的钱首先作为
你的医疗费用,所有的人都举手同意的。另外同学们也都知道了,好多同学都主动要求为你捐献骨髓……
艾新:院长,我该怎么感谢大家?
受邀到一家医院去看望四川大地震被救出的孩子,他们都已被截肢,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援助。
5月28日,我早早赶到了医院,真不错,大家还没来。我还能有一点时间完成预订计划,我把孩子们的名字写在手上,以防自己一紧张说错了。躲到医院的会议室里,把玩偶从精心买的礼品袋里取出来,再次一一为它们录音。对着黑白相间的大熊猫玩偶,我说:“×××小朋友!你好!我也是从四川来的。从此咱们是好朋友!六一节快乐!”“×××”,是这个截肢小朋友的名字。
我觉得呼唤一个人的名字,有一种特别重要的意义。那是在执拗地提醒一个存在,强烈地标明一种独立,象征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表达一份如火如荼的期望。即使是对一个非常幼小的孩子来说,名字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独属于他的精神意识。这一刻,我最遗憾自己嘴太笨,不会说四川话。若是小朋友听到乡音,一定倍感亲近的。
当我走进病房,第一眼看到這些孩子们的时候,尽管我当过八年军医,是总计二十年医龄的大夫;尽管我对即将到来的残酷,已经作了最大可能的思想准备;尽管我不停地对自己说,毕淑敏,你不可以哭,为了孩子们的福祉,你必须要保持镇定,他们需要从我们成年人身上看到力量,看到希望,所有的惊慌失措都不可饶恕……可我还是错愕得肝肠寸断!我只有拼命调动起全部的精神,维持最基本的平静。
有一瞬间,我觉得躺在病床上的不是真实的孩子,而是一些白绸折叠起的布娃娃。因为只有在摔碎的布娃娃身上,我们才曾看到这样的断壁残垣。
可他们静静地凝视着我们,那轻轻的呼吸,证明着生命的顽强存在。
……
当我把录音后的玩偶拿给他们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闪过光芒。当他们听到从玩偶肚子里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时,他们的嘴唇微微地上翘。当玩偶说出他们的名字时,孩子们无比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当玩偶说出祝福的话语时,孩子们终于悄无声息地微笑了。
我匆匆走出了病房,因为我再也控制不了滚滚而下的泪水。不是因为他们的悲惨,而是因为他们的坚强。
(节选自毕淑敏《世界上最缓慢的微笑》,题目为编者加)
阅读点滴
巨灾过后,无数人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执着顽强地继续生活,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尤其是对那些经历过灾难的孩子们,相信他们对来之不易的生命将会更加珍惜。
选文中,作者运用最朴实自然的语言,将自己去看望在地震中受伤的孩子们的事情娓娓道来,赞美了灾区孩子们的乐观心态;结尾,作者留下了宝贵的泪水,但跟悲惨无关,而是因为她被孩子们的坚强所深深感动了。
春天满山遍野的映山红,夏天迎着火热的朝阳绽放的红牡丹,秋天清雅芬芳的粉色芙蓉花,冬天红融融的炭火,是一种向上的催人奋发的似浓浓烈焰的情怀,那么的动人心魄,那么的心醉如酥,那暖暖的红日滋润着万物生灵蓬勃的生机。红色给了大自然,给了人们很好的生活与启迪。
然而那翻转的透过那遍遍《红色家书》中心灵感应的红啊,又推动着多少人的心怀,那思念的泪珠啊,打着深深红色的记忆,一颗红心给了未了的思念之痛,一颗红豆给了未断的相思之苦,思念是一颗挂在记忆里的红橄榄,相思是一系苦根相连不断的红丝带,那梦里的一回、一眸,化成了天上的彩虹啊,牛郎织女那条红霞似的鹊桥是他们经久不息的一支支歌魂,始终飘荡在那红红的瞬间。
是那么的妖艳,又是那么的黑沉;是那么的丰腴,又是那么的`淡瘦。妖艳的是那轻轻的醉心的媚眼,黑沉的是那失落的心;丰腴的是那曾经山盟海誓的坚贞,淡瘦的是那心已付出却永不回头的裂缝。心灵的拐杖,抚平不了长久的伤口,只能如纱布一般轻轻的敷衍疤痕。我只把这红红的纱布严严地包裹在心里,隐隐的止住我为那英雄们而受伤的流血的心头。
我已经观察它好一会了。这个可怜的小生命,肩扛它那沉重的居所,一点一点地在窗台上蠕动,留下一条亮晶晶的小路,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冷光。
“真恶心。”我厌恶地看着它,准备把它扔到楼下去。
是呀,它长得并不讨人喜爱。蠕动着的身躯,伸缩的触角,与那冰冷坚硬的壳。上帝并没有赐予它亮丽的外表,也没有它高超的捕食技巧,只有一个沉重的硬壳。有什么用呢?难道在困难来临时缩入壳中来愚蠢地逃避吗?
我不再多想,而是抽来一张纸巾,准备粗暴地将它拔起。只是令人意外的是,它死死地抓住窗台,死活不放弃抵抗。阳光洒在光滑的蜗牛壳上,刺眼地反射入我的瞳孔。无奈之下,我只得放手,任凭它缩入壳中,一动不动了。
很快,变天了。
黑压压的乌云在天边翻滚着涌来,太阳早已不见了踪迹,只剩下大风呼啸着穿梭而过。一场暴雨正在酝酿之中。
闪电不时划破苍穹,雷声随之滚滚而来。一颗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砸在我额头,随之而来的是千万道雨丝从云层中倾泻而下,像是天空裂了个口子。我手忙脚乱地关上窗,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淹没在雨中的蜗牛。“这一次,你还有什么办法?”
窗外的天忽明忽暗,闪电把天空切割得支离破碎。许久,雨停了,一道道金光刺破云层,降落在我的窗前。我惊奇地发现,那只蜗牛居然还坚强地立在原地!狂风暴雨并没有击垮它,却洗刷了它的外壳,显得晶莹、锃亮。它颤抖着触角,从壳中缓缓探出头来,缓慢而又坚韧地向前爬去……
母亲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的身后,她同样注视着这只蜗牛,感叹道:“这伟大的生命!”“是的,这伟大的生命。”我赞许地重复道。柔弱的身躯,却拥有不屈的灵魂,它是就是蜗牛。
话剧《生命如歌》,编剧王元平是一位部队的优秀剧作家,写过不少的剧本,可惜都没有看过。但是从看到的《生命如歌》想象,他的其他作品也不会逊色,因为从这个剧本已经看出了作者的功力不浅。当然,导演和舞美也为剧目增色不少,使全剧的艺术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值得我省戏剧同行学习和借鉴。
《生命如歌》是表现老一代革命军人如何扎根边疆,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后代子孙以至生命都奉献给边疆的故事,可以说是完整体现主旋律的话剧。但是这部体现主旋律的话剧却一反常态的不是带有政治味很浓的剧目,而是有非常感人和吸引人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优秀的作品,看起来给观众一种迥然不同的不一样的感觉。全剧围绕兵团老战士、年届九十高龄的陈旭刚的家事展开,但是没有把一些标语口号式的“豪言壮语”做为正面道理展示给我们,而是用充满激情的儿女情长和朴素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喜怒哀乐为我们表现了中国几代人之间的差距和代沟,既充满矛盾冲突,又有许多共同的思想感情,看起来令人感触颇深。剧目从一开始就为我们敞开了一位战士对党、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但是也深刻揭示了每个人都不会排除的对自己的亲人、对自己的子女的疼爱,更忘不了从小自己成长的家乡和故土。正因为他们能够舍弃自己的家乡故土,为国家和党的事业做出忘我的奉献,他们的所作所为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无论陈旭刚还是他的老伴刘玉风包括他的儿子保国、卫国等子孙,尽管和父辈们有不同的社会理念和人生道路,但是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在他们身上获得的继承和发展。就连在美国长大的重孙子陈帅,虽说受的教育不同,但是也同样具有人类共同的、积极的思想观念,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同样也预示着中华民族迟早要在世界产生影响的未来。正如陈旭刚同自己已经去世的儿子在冥冥之中的对话那样,对国家、对事业的忠诚是建立在对人的基本尊严和自由的基础之上的。陈旭刚的坚守和陈保国的离开都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他们之间很难评价对与错,但是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却始终没有分离,这也是《生命如歌》告诉我们的真谛。戏的结尾,为了给陈旭刚过九十岁的生日,大家把老爷子过去获得的奖章一个一个的挂在他的胸前,但是老爷子把最后一个奖章摘下来,别在了死去的儿子保国的遗物上,使观众禁不住流下眼泪。这枚奖章是他自己的,更是给自己儿子的,是对儿子为了家乡、为了国家的无私奉献的肯定和奖励,也是表现陈旭刚人生升华的表现。
该剧从头到尾充满了戏剧矛盾和戏剧冲突,但是又很难找到矛盾的对立双方,戏剧性完全依靠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的追求表现,包括刘玉凤的扮演者李坤棉在内的几位演员表演都非常出色,都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剧情的发展,几乎都是用富有个性的语言、内心的纠结而产生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台词,使人物性格升华并发展变化的。主要人物陈旭刚从开头对儿子离去的怨恨到对儿子的谅解,不是依靠什么冠冕堂皇的说教表现,而是内心激烈斗争的觉醒,这样就使人物的艺术震撼力发展到了极致。当我们看到陈旭刚面对当年拿走的那件羊皮袄发出自己内心对先自己而死去的儿子的埋怨时,何尝不是对他自己的悔恨和自责呢?这样塑造的人物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富有强烈人情味的父亲形象,而又没有丝毫损坏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这样的共产党员才是观众心目中、接地气的真正可亲可敬的形象,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虚假的英雄形象。我们的舞台艺术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艺术典型。
全剧的演出节奏也非常紧凑,编导用保国的死讯,恰到好处的把全剧的悬念感和观众的心紧紧的抓住了;保国的死讯被孙子揭穿之后又没有让观众把心放下,而是引起更大的担心和紧迫,这些都是该剧的艺术创作魅力所在。不过这个悬念感让一个孩子揭穿似乎轻了些,如果把规定情境铺垫的更扎实、更完善些,估计艺术效果会更好一些。我想作者在这里是想通过陈帅的行动表现我们同西方文化之间不同的地方,甚至是批评中国文化中不是那么积极的、开放的弱点,倒也情有可原,但是从全剧的戏剧性角度看,这个悬念让孩子来做,毕竟分量轻了些。如果这段情节是让陈旭刚先发现了那件羊皮大衣,自己出面让儿子出来揭穿悬念,是否戏剧性会更强,震撼力会更强烈些?当然,这仅是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未必准确。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感人又富有极大正能量的好戏,希望省话剧院在今后的演出中能够再进一步修改提高,使该剧产生更为精彩的艺术魅力和演出效果。
更多热门观后感推荐参考:
1、反腐话剧《黑瞳》观后感
2、生命如歌话剧观后感
3、话剧生命如歌的观后感
【不屈的生命话剧】推荐阅读:
不屈的灵魂散文01-04
不屈的脊梁演讲稿01-26
不屈不挠的励志名言名句02-27
不屈不挠的梅花三年级作文09-06
坚强不屈的小草 我爱小草的作文10-22
不屈不饶褒义词06-16
思考生命的小学作文:生命生命11-24
关于生命的美文:宝贵的生命05-25
赞美生命的好文:怒放的生命03-26
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作文300字:生命的意义01-0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