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荐9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所谓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局限于课本和课堂里,对区域语文课程资源优势认识不足,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造成了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内容空间小,语文知识结构单一,实践能力不强的局面。随着课程改革推进,我想,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应针对儿童特点,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立足学生发展,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在不同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丰富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这对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十分有益。
一、紧扣教材,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火车的故事》《兰兰过桥》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鼓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语文课上,有时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莫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而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就变得很有兴趣,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非常积极主动。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小动物过冬》《称象》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结果学生们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
3、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我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我认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以往学生单
一、低效的识字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识字量,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乃至影响学生今后终身学习和发展。对此,依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借助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们积极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多渠道、多方法、多方式教学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玩中识字: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是人所共知的。针对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如果把“玩”和“识字”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玩”和“识字”融合为有机的一体,使学生在玩中识字,在识字中玩,相辅相乘,相互促进,必将事半功倍。有鉴于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方法。例如把识字和拍纸牌、找朋友、登高峰等游戏结合起来,或是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方法好,看谁认得快,看谁认得多,学生们争强好胜,乐于表现,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积极开动脑筋,充满了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为了在活动中有一个好的表现,在课下、课外都积极准备,这就强化了学生的识字记忆,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识字任务,也为识字扩展和学习扩展作好了铺垫。
2、学中识字:
这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中识字”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识字。教师的示范也好,怎样引导也好,或是让学生反思自己是怎样识字、读书的,能够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其学习必将突飞猛进,其自身必然体验成功和胜利的喜悦,从而唤起其学习语文更高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进入良性循环地学习状态。如识字教学中,示范类型中的一个字的识字方法,学生通用同样的方法迁移应用到期他字上;又如学习了几种类型的字后,把它们综合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启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并鼓励创新,把自己与众不同的识字好方法展示一下,介绍给同学。如从广告、路牌、商标、商品包装、日常用语等中,或是自己通过课外注音读物,或是自己独创的方法,等等,都给予肯定并表扬,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识字,还学会了注意观察和思考,并且它会反作用于学习、促进学习,使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3、做中识字:
这是“学以致用”的体现,在实际生活中,语文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勿庸质疑。在课本中学到的语言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变为自己的真知,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练习运用,并鼓励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实际实用,力求用的恰如其分。如在学习了课文中一些人物的语言、动作后,问学生:你见到师长、同学怎样打招呼?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该怎么说?到商店购货怎么说?„„也可以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乐于表现的学生表演一下,或是让学生把自己做的一件事的过程讲述下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用到了学过的哪些生字。如果学习知识之后,不会运用,那学习还有什么用呢?更何况只有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才能把知识和能力结合来,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巩固所学知识。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表现在读书、写日记上的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达到识字预定目标底限。谁也无法代替学生学习,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因此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引导、帮助的作用,使他们能自能学习、自主学习,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期达到教育教学的既定目的。通过一个学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感觉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充满自信,培养了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走出了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三、搭建平台,激励多读,让学生语言更丰厚
阅读是语言实践活动、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有机结合,也是渐次推进的思维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各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事实上,农村小学生要做到并不容易,主要有两难:一是阅读时间难保证;二是阅读兴趣难保持。我们在结合课题实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们为了保证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目标的实施,努力为学生搭建好课外阅读平台。首先留给学生读书时间,并将读书时间作为一门课,写进学校课程表,学生除了可以自由借书阅读外,每班学生每周不少于一节的读书课。其次,交给学生读书方法,如读哪些书?怎么读?课外时间如何安排?阅读得怎么样?教师都做具体辅导和检查,提高了学生阅读速度,增加了学生阅读总量。最后,每学期召开一次读书报告会,举办一次“古诗词大王”竞赛活动,评选一、二、三等奖若干人次,激发阅读兴趣,对评选出的获奖者由学校奖励你喜欢的图书或古诗文故事书,激发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保证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实现。
四、“言论自由”,创境多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说,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多说,尽量说出自己的见解,是语文口语教学重要前提。可是,事实上课时教师讲学生听,在家里家长讲学生听,言论的自由度实在有限,难怪长辈们常用“锅堂门口一张嘴”来形容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口头表达能力。他们是生人面前怕说话,话题不对不说话,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注意创设交际情景,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定期举办故事会、演讲会等。在课堂通过学生独立小声说、同位练习说、小组互相说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见解,如“你喜欢课文的那一部分?那一段最精彩”、“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人?”、“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等,让学生有话说。
在课外,按自然村庄自愿组合课外语文学习小组,让每位学生无拘无束地交际,完成课后作业。同时还要求学生经常和父母、亲戚、邻居多接触,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求学生经常和父母购买自己需要的衣物、学习用品;要求扩大视野,认识社会;关心国家大事,认清今日世界。现实生活的综合性、复杂性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利用多种多样渠道途径引导农村小学生轻松愉快地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一、语文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 就是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师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下面就分别从“听”、“说”、“读”、“写”、“思”和“创新”六个方面来谈。
1.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听”一般有听广播电视、听故事、听报告、听讲演等等, 总之, 就是听别人讲话。听是口语交际的基本环节, 要做到耐心专注, 领会意图, 抓住中心和要点, 做出恰当的反应。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外听一些新闻、故事, 然后复述事件的中心大意。
2.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说”的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思想、演讲、辩论等。要态度自然, 注意对象和场合;准确、流利的讲普通话, 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心情, 努力使对方理解;“说”要与“听”结合起来, 互相配合, 协调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模仿教师、电视台播音员等, 多看新闻、演讲会、辩论会, 多做朗读、背诵训练, 不断提高说的能力。
3.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读, 就是阅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整体感知文章, 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熟练使用工具书和多媒体。教师安排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 可以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如做摘抄、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读, 还可以上升到对事物的感悟。如对书画作品的读, 对山水风景的读, 对人品的读等等, 这是高一层次的读, 是对人或事物的精神、品质的理解、感悟。
4.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写”一是指写字的能力;二是指写作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开办课外书法兴趣班 (或兴趣小组) , 从毛笔字抓起。初中生在写字训练上与小学脱了节, 应重新重视起来, 逐步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写作上, 可指导学生参加各种作文、征文比赛, 还可向各级报刊投稿, 使学生养成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5.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思”的能力
通过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思的指导和训练, 不断提高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听、说、读、写”和“思”是互为促进的。如办墙报, 除了“写”的能力外, 还需要对版面进行布局、装饰等, 这些都需要与“思”相配合, 用“思”指导“写”才能顺利完成的。
6.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的、高级的能力。学生时代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阶段, 他们敢放开的想、大胆的实践, 不怕犯错误。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优势, 充分引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挖掘他们的潜力。
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不是简单的事, 需要语文教师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处理好“听、说、读、写、思”几方面的关系
学生的能力是一个综合的东西, 几方面的能力需全面的发展, 不能偏废哪一项;当然, 根据兴趣和爱好可在某些方面多花些时间和精力, 但千万不能放弃任何一项。
2. 处理好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结起来, 把语文活动的范围延伸到家庭和社会, 用课堂教学指导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来促进课堂教学。
3. 跟踪管理, 及时总结
对学生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活动, 教师要跟踪指导, 了解情况, 做好记录。学期末进行活动情况总结, 得出经验教训, 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促进学生的顺利发展。要注意学生的吸收能力, 循序渐进, 不一蹴而就。
[关键词] 农村;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10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在语文课程资源平台上,农村学校在条件性课程资源方面处于弱势,但在素材性课程资源方面有着自己明显的优势。那么,农村教师怎样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呢? 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
每所学校的课程资源都是丰富的,但不少教师却浪费了这些有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怎样开发学校课程资源,使学校变成不只是学生读书的地方,而且是学生生活地方呢?
1、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
教师可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资源的多种功能。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例,在科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如讲第十册《理想的风筝》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把学生们在科技活动课上精心制作的风筝请上课堂,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做好教材的“二次开发”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契机。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学完后,有个学生不解地问:“青蛙什么时候出来呀?”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并不熟悉青蛙,但在农村青蛙是常见的“有益动物”。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可以亲自去田里看看,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找找有关“青蛙”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点,还知道了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好好保护它等等的知识。
3、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红领巾实践基地”即是其中一项特色活动,其包括“红领巾小记者队、红领巾导游队等等”,为学生开拓了施展个性的空间。
二、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1、结合农家知识,使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孩子们生在农家,长在农家,对农家的蔬菜、水果等作物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例如当教到一册识字㈠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2、利用学生的经历体验,使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受相结合
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探险、父母打工、做农活、捕鱼、种蔬菜……体验。这些经历和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如第九册第5课《挑山工》一课中讲到“登山的时候,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农村的孩子有的挑过担,课堂上可以引导他们谈一谈“这样曲折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石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就能体会挑山工这样登山的巧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积极挖掘社会课程资源
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给予关注,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以实践代替想象。 如在学习十一册口语交际《小记者》时,可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对一些有特色的农民企业家、菜农大户等进行采访,并写出采访记录,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的能力。
2、开发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乡情感
作为农村小学,应当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从中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比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节”为点,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3、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时,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会使学生的习作富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摘要: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提出四个主张:一是加工话语材料,培养“听”的能力;二是激发表达兴致,培养“说”的能力;三是解决文本难点,培养“读”的能力;四是直观再现情景,培养“写”的能力。实践证明,这些主张在提高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实践中,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生;语文基本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1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育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核心能力。实践证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的教学实践中,有着显而易见的效果。
一、加工话语材料,培养“听”的能力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养。“听”和“说”分不开,“听”是信息的摄入,是前提;“说”是信息在大脑中加工后的表达,是信息的输出。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堂,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倾听之上。倾听是教学中达到“听、知、思、说”的关键一步。但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实践中,教师都比较关注表达,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常见到,言说多于倾听,对相互间的发言,学生彼此很少倾听。
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培养学生专注的倾听习惯,关键在于倾听内容的趣味性。在笔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听觉与视觉均受到强烈的冲击,从而更加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当前注意的对象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播放课文范读,唤起学生美感;配乐听读朗诵,调动学生情感;优美的画面结合朗读,体味文本的意境。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秋天的雨》一课中,笔者给学生播放了课文的配乐朗诵。学生完全沉迷于文中所描绘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学生一面欣赏画面,一面聆听多媒体的朗读,给听觉、视觉等感官以极大的享受,这不仅能很好地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听的基本素养。
二、激发表达兴致,培养“说”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最重要的阵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多媒体利用声、色、光等因素,结合具体教育内容,巧妙地渲染气氛,灵活地创设情境,有效地感染学生,调动情感、活跃思维,使小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这种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从真正意义上调动他们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性。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是“春天里的发现”,让学生谈谈春天里的发现。为了上好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笔者提前把一年级时班级组织的春游时的照片制作成为课件,并配上轻快的音乐。上课时,学生看到自己春游时的照片,个个眉飞色舞,跃跃欲试,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一个个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交际情境”。当他们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后,笔者提醒他们回忆春游时的景象,如路边嫩绿的野草、花丛里鲜艳的花朵以及枝头欢快的小鸟具有什么特征。接下来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小组内交流,还是代表小组参加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情绪始终保持兴奋,他们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交际,既锻炼了积极思维的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解决文本难点,培养“读”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传授讲解为主,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多媒体的引进提供了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等教学信息,改变了教师是唯一信息来源的现状,开放了阅读教学课堂,能帮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自主进行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借助多媒体可以解决文章的重难点内容。再如学习《詹天佑》一课时,让学生理解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是这一课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山势的陡峭和詹天佑“人”字形铁路,并用动画向学生展示一列前后都有火车头的列车在“人”字形铁路行走的情景,展示过程中还可用文章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解说。这样图、文、声并茂,且有动感,学生既能直观地理解课文,又能激发起学习兴趣,一下子就理解了课文的有关内容,从而诱发学生从心里赞叹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
运用多媒体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多种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人教版语文四年级《观潮》将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生?有蜗蟮卣瓜郑?让我们闻其声,观其形,身临其境。但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生活经历,因此在语言描写上可能感受不到。笔者便借助视频播放钱塘江涨潮的实录,让学生亲眼领略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的情境从而更好地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四、直观再现情景,培养“写”的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多媒体技术能呈现文字、图片、动画、录像、电影、音乐、音响,创设出形象生动直观的情景,为激发学生极富创造想象力的作文提供了条件。因此,我们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综合优势。语文教学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觉接受刺激,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作文是个难题,要解决作文的难题,首先在于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可视性和形象性等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感染力强的写作情境,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生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能唤起学生真切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自由地感悟,自由地倾吐,自由地抒发。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习作训练要扎扎实实地建立在孩子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而观察能力的薄弱,是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在作文教学中,描写动作场面类型的作文是难点,这是因为学生观察能力缺陷所致。在一次指导学生进行场面作文训练时,笔者特地组织学生到操场现场观看一场篮球联赛,并把比赛活动场面拍摄下来。课堂上,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比赛的场景。接着播放拍摄的场景,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并指导学生观察整个比赛场面和运动员的个人神采。抓住神态、动作,体会比赛的紧张激烈,再通过播放观众的语言、神情来衬托激烈的场面。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一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深入挖掘他们的想象潜能,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多媒体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直接作用于学生感觉器官,唤起学生的想象,使学生产生如闻其声、如视其物、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加工话语材料,培养“听”的能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表达兴致;提供文本的动态静止图像与声音等教学信息,改变了教师是唯一信息来源的现状,解决文本阅读的重难点问题;直观再现情景,培养“写”的能力,这就大大提高语文习作的质量和效率。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其效果是?@而易见的。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要树立语文教学观,就要注意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实践生活实际语文教学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捏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的气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没有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使原本的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和乐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有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超越语文教材,超越语文课堂,让生活进入语文课堂,使学生的生命里充满浓浓的语文情。
一、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融通
“课堂是小天地,天地是大课堂”,语文教学决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优化教育过程,而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现在的语文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与学生有一定的时空距离,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例如:教学《南泥湾开荒》这篇课文,由于那时侯的背景学生不了解,所以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南泥湾开荒时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课外学唱《南泥湾》这首歌,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刻感受了三五九旅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兴趣盎然。又如老舍先生的《猫》一文,猫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可在课前向学生提
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先让学生自己写写关于猫的特点,然后与课文进行对比,这样老师就可以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猫,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通过生活中所见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一举两得。
二、立足文本,积极开展阅读实践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立足课内,注目课外,积极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教师立足课内知识,让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比如学习了《密林怪客》后,激起了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热情,教师就抓住时机布置学生阅读《珍珠鸟》等文章,唤醒学生的爱心。读完文章,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当被送回竹林的猴子们又来了,它们会对战士们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又如《老师领进门》一文,是一篇感谢师恩的文章,在教学中,上到学生情感喷发时,课外补充刘绍棠写给老师的诗,让他们有感情地吟诵,这样不仅深化了课文的内容,还调动了学生原有的情感积累,使他们写出的感谢师恩的文章至情至切,这种创造性地拓展延伸,给课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明学与做的关系时,提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难点。学校、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地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服务于语文教学。
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作业和语文实践作
业。如:自己搜集、整理成语、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积累型的作业;在校园内、班级教室、自己家及房间的适当位置书写、粘贴警示语或标牌;常给远方的父母、朋友写信,编发短信息,在虚拟的环境中与人交流等语言运用作业;开展调查、访问、研究,鼓励学生写调查报告、写访谈录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学语文的快乐,感到语文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如在教学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课外去寻找类似的送别诗,有能力的还可以仿照着诗的内容课外写成小短文,更甚者模仿着写写送别诗,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赵州桥》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找找自己家乡的古桥,对古桥的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整理成文,这样类似的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调查访问的能力,而且还锻炼各自的胆识,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使语文真正回归到生活中去。
语文教学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生活处处皆学问,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习语文,不为生活而学习语文,语文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巧,让生活进入课堂,使课堂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迟丹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把学生由“加工的对象”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根本“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尊重个性,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 注重实践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文明进化永恒的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一个由没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的统一的个人所组织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学校的目标应当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才”【1】爱因斯坦的话,说明了培养创造性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说明了学校教育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教育是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已成为新形势下教育的重要使命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将不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在创新教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我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作一简单回顾
把学生由“加工的对象”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根本“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我国过去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于受传统的观念、体制、模式等等的制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断泯灭学生创造性的教育我们的学校,为一种统一的模型我们的教师,正像辛勤的“园丁”,不管你多绿、多艳,为了整齐划一,都将在“园丁”修枝剪的咔嚓声中被无情地剪掉一个个充满想像力的孩子,随着年级的增高,就逐渐变成“听话”的“解题机器”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荣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求同创新榜样作先锋,鼓励学生积极创新鲁迅是很多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在学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我设置了一个话题讨论“我和鲁迅比童年”,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比鲁迅更具成功的客观条件,找到了向前辈学习的动力中学课本中这样的榜样俯拾即是榜样作先锋,富有启发性、鼓动性,给学生以创新的勇气和希望
示范创新教法灵活,引导学生创新学生的模仿力相当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得要有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机制,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讲《送董邵南序》一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了一个“不倒翁”玩具,然后问学生我为什么要放这个玩具,学生各抒已见这样,就有效地启发学生研究课文,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从教师这一富有创新意识的教法中领悟到许多有益的成分,萌发了创新的欲望
析异创新异义相析,启发学生创新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是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之门的钥匙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我曾看过一位教师的课例,在学习《内蒙访古》一文后,学生问:修筑长城,巩固国防,抵制外敌入侵,可以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而胡服骑射也能算是英雄的表现吗?如果这样讲得通的话,那么邓小平同志也是一个大大的英雄,能这样讲吗?【2】这个问题的确有一定的深度,看来这位学生很善于思考,能够进行类比联想教师没有对这个问题一棍子打死,否定学生的提问,而恰恰相反,鼓励了这种钻研精神和灵活的思维方式,然后对“英雄”这个概念加以界定,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3】这个课例给我很大的启发,我将这一理念运用到我的教学中,效果不错兴趣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是教师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也应该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让学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启发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
尊重个性,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我国的教育一个“统”字了得统一的体制,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命题,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答案,仿佛一切为了制造标准件这是计划经济那一套市场经济不需要全国统一的模式人是千差万别的,教育又怎能搞大统一、标准化呢?一个模式只能束缚校长、教师及学生的创造力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个性心理特征调整着个体心理过程的进行,影响着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活动蔡元培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尚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4】可见,抒心灵深处真实的情感、展现个性是教育的关键创新精神,是建立在创新意识上的一种巨大的创新活动在学习上,它能促使学生朝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包括敢于否定、大胆怀疑批判的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人格力量
师生心理融合沟通《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富有创造力的人能抓住为常人漠视的问题,且意志坚强、自信心强,易反抗旧俗,自我意识强烈,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观点反映在学生身上,往往表现为追根究源的钻研精神,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独立意识,敢于质问、甚至唱反调的否定精神教师如果没有博大胸怀和对学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面对学生的突出表现横加指责或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创新教育中建立的师生关系,在人格上、学问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有博大的胸怀,求实的态度,摒弃权威,成为保护、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支持者
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实际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探索,启发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并使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其答案也可能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即开放式的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是新颖,越具有强烈的对比度,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感觉就越敏锐、强烈,越容易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索的强烈愿望如熬夜是勤奋吗?勤奋一定出人才吗?请阐述自己的观点,等等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都明白,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关爱家园》作文课上,我在展示祖国的美丽的山山水水和同学们尽抒赞美之词之后,播放了母亲河被污染的新闻片,然后配乐朗读了两首诗《我们的星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再加上声情并茂的讲解,营造了一种氛围,接着我让学生想像地球的发展,学生一个个发言,众说纷纭,不乏创新精神学生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是得益于教师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
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就学生而言,总在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以一定的职业作为归宿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所有学校教育都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当人拥有一定的职业之后,在学校里习得的知识、技能或是道德,就变成一种综合的实践活动因此,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当是每个学生的现实需要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
让学生放胆作文中学生处于思想最活跃时期,情感丰富,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我们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心”,怎样想就怎样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即使写出偏激的思想,也应鼓励他们能说真话的精神,不怕思想偏激,只怕文章没有思想思想不正确可以纠正,认识模糊可以澄清,没有思想的文章等于废纸一张积极引导学生启动思想的航船,扬起想象的风帆,在现实生活的大海上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一些学生大胆评说中国足球,一些学生尖锐评说学校教育等等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在作文形式上大胆创新,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写真正的“随笔”,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些学生干脆写科幻小说,有的一直在写诗歌,也有的学生练习他们自称为“长篇小说连载”的“随笔小说”作文形式的解放与内容的解放同步进行,有力地冲击了“土八股”“洋八股”的束缚,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广泛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一是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如以“给大学生写家书”为主题,向学生公布基本书目,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二是举行辩论会,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锻炼三是创办学生文学社我校的校报《八极人》给学生提供了发表习作的园地,而众多的学生自发文学团体如雨后春笋,蔚为壮观学生自己结社,三人一群,五人一组,你组稿,我排版,闹得不亦乐乎这种自由的形式正为发挥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缤纷的舞台,也构成了我校独有的一道亮丽风景
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创新才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效方法心理学表明,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 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 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一是开展社会调查,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工厂、农村调查采访,然后写成调查文章,有的学生对新建的信誉商厦很感兴趣,写了《城关新景观──信誉商厦》,有的学生写了《孟村弯头畅想曲》二是考察环境,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我们利用双休日,组织部分学生考察了城关西的王宅北面的土地沙化情况,及汽车站、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空气情况,并举办征文比赛,出现了一批佳作,如《请大家多种一棵树》、《为了摘下口罩》等一些文章,引起较大反响三是考察名胜古迹我们孟村属文化之邦,胜迹众多,名人辈出,带领学生寻古揽胜,不仅能丰富学生知识,更能在赏玩中探究出某些值得深思的社会、人生课题,如有的学生在游览王天官墓古迹后,查阅了大量资料写了评论文章,在参观了八极馆后,写了建设性文章:《八极人应朝哪里走》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富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尽管作了一些努力,但认识是肤浅的,探索刚刚起步语文创新教育任重而道远,愿和各位同仁共同携起手来为新世纪培养更加优秀的创造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教育论》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年版第85页 2.马伯成:《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初探》
3.布鲁纳:《教育过程》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年11月第53、42页
1 体育教师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内涵
1.1 体育课程资源内涵
对于课程资源的内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国外方面,最早提及课程资源这一概念的当属被誉为“现代课程论之父”的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他早在1949年就曾论述过课程资源的问题,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加强校外课程以及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等观点。美国学者坦纳夫妇和塞勒从社会、知识和学习的本质提出了课程来源的基础是“社会、学生和知识”。英国课程专家理查兹等提出课程来源于学科内容、学生、教师、环境以及这些要素间的相互关系[1]。
国内方面,中国台湾学者黄炳煌认为,课程来源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学科知识结构,学科知识结构与哲学领域中的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吴刚平(2001)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范蔚(2002)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徐继存等(2002)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靳玉乐等(2002)认为“课程资源主要指课程的材料来源”。范兆雄(2003)在分析了课程资源的相关概念后,提出了对课程资源五个方面的看法:第一,课程来源是课程资源最主要的部分;第二,课程资源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认识的对象,是人类认识的实践,即人类认识的资源就是课程的根本资源;第三,必须加深有关课程资源对课程的制约作用的认识,以利于明确课程开发的各向度;第四,哲学观与课程资源观有密切的联系;第五,要把课程资源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1]综上所述,课程资源是有利于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因素与条件,既包括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又包括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而必需的素材性和条件性体育资源的总和。包括两个方面:(1)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其特点是作用于体育课程,并且能够成为体育课程的素材来源,比如,健康知识、运动技能、活动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因素。(2)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其特点是作用于体育课程却并不是体育课程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2]
1.2 体育教师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
在社会环境、知识世界和人际交往中,有利于教学的一切因素都可作为课程资源。因而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就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从社会环境、知识世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挖掘各种课程因素.形成体育课程资源并利用体育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它是现代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它既包括各种静态教学手段与学科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又包括体育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各种动态信息的捕捉,在新课程理念下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培养的一项专业技能。[3]
2 西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 西部体育现状对西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2.1.1 西部人均体育经费低
经济对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人均体育经费还比较低,特别是西部农村体育经费更低,在一些贫困地区学校根本没有体育经费。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经费欠缺使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西部农村中学学生年人均体育经费0.5—1.5元的占54.54%,西部农村小学学生年人均体育经费0.5—1.5元的占52.18%。(具体见表1)。
2.1.2 西部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缺乏
尽管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西部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曾多次明文规定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的内容、标准、面积、定额,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尽人意,从调查情况来看体育教学设施严重缺乏,校均田径场0.48个,个别的学校,学生二、三千人却只有一个篮球场,95%以上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足球场。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物质基础薄弱,因此也就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给完成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带来了困难。[4]郭李亮对我国西部西南诸省(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器材缺乏是影响3省(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有些学校甚至连一副简易的单双杠和一个像样的球都没有,而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学校规模越小,器材缺乏越严重。[5](具体见表2)。
2.1.3 西部中小学体育师资不尽人意
西部体育教师的缺乏表现为数量、质量都与要求相差较大,无法达到一校一师的最低标准,最严重的是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一个专职的体育教师,大部分兼职教师都没有受过专门的业务培训,而且体育教师的学历相对来说比较低。2006年张学忠等对甘肃省中学体育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甘肃省中学体育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学历教师只占45.84%,约54%的教师学历不达标。另外14%左右的体育教师是中专学历,约占2%的是兼职教师。[6]而学历的高低,对体育教师课程意识有很大影响,2007年祖晶等研究表明:本科组的体育教师课程意识人均分数为103.92,专科组的体育教师课程意识人均分数为102.42,中专组的体育教师课程意识人均分数为102.02。均数结果显示,学历与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呈现出正向关系。这表明学历教育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课程意识教育。经过方差检验,学历对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得分水平影响显著(F值=4.137;P=.016<.05)[7](见表3)。西部体育教师自我学习意识薄弱,,甘肃省中学体育教师,经常自修者约占18.67%,偶尔自修者约占53.85%,不自修者约占27.47%[6]。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西部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缺乏,而有研究表明,培训对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影响非常显著,体育教师课程意识水平与培训呈现出正向相关关系[7]。
2.2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对西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新的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体育课最主要的目标必须增强学生的体质。而我国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小学体育课的技术技能观还没有彻底的改变,传统的体育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体育课堂的枯燥无味,严重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教师创造性的体现,是新世纪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3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与方法
3.1 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1.1 发挥体育场地器材的多种功能
体育场地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法,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例如,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三人角力、夹抛绳、跳移动绳、跑蛇绳、二人三足、踩龙尾等;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用作负重物、障碍物、标志物,还可以用来打保龄球等;大场地划分成若干小场地,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使用,如足球场,小型的更适应学生活动的需要。
3.1.2 制作简易器材
各地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破布和木屑制作绣球、沙包等,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用木块制作起跑器,用树桩制作“山羊”,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用砖头、木板、竹竿代替球网等。
3.1.3 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学校的运动场要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出发,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学生的场地器材,要把场地器材改造成中小学学生的运动乐园,就要打破竞技化的、成人化的场地器材规格限制,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例如,降低篮球架高度,降低排球网高度,缩小足球、篮球、排球的场地等。
3.1.4 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
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应当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比赛的需要;既要方便组织,又要方便教学活动;既要确保安全,又要保证学生有地方活动,要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多功能活动区。
3.1.5 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应当根据本校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场地器材和周边环境协调、管理工作,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同时要加强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使每一件设施都能起到尽可能大的作用。例如,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发体育场地,安装多向篮球架,因地制宜设计自然地形跑道等。合理使用场地器材,强调的是在“使用”上下工夫,在最大限度挖掘使用的空间和时间的同时注意安全问题和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
3.2 课程内容资源的的开发与利用
3.2.1 竞技运动“软式化”
现有竞技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学学生的实际需要。各地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使竞技运动“软式化”,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竞技运动“软式化”,主要是通过分化,派生,交融的途径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改造,使运动项目负荷轻松化,难度简单化,形式娱乐化,运动行为加强化。如通过分化将大众健美操从竞技健美操中分化出来,通过派生,由竞技排球派生出沙滩排球,气排球等。通过交融将不同项目融合在一起,如韩国的的“隔网足球”。[8]另外,日本体育社会学家景山健先生还提出了“托罗普斯”运动,它又称为“没有败者的比赛”,提倡的是团结和协作,而不是比赛的胜负。[9]
3.2.2 新型运动项目的引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休闲、娱乐和健身过程中,发明创造了大量新兴的运动项目,如攀岩、野营、保龄球、极限运动、轮滑、沙狐球等。这些新兴运动项目具有娱乐性强、动作易学、场地器材简单等特点,特别适合作为体育课程内容,应通过选择、加工等方法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
3.2.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进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和民间体育文化源远流长,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存在着大量群众喜爱、老少皆宜的体育形式,如壮族的抢花炮、打扁担、特朗、跳斑鸠、打手毽等;朝鲜族的跳板、顶罐走、摔跤等,藏族的赛牦牛、赛马、古朵等;傣族的跳竹竿、脚鼓对踢、傣拳等,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切里西、打嘎儿等;彝族的皮风子、鸡毛球等,哈萨克族的姑娘追等;蒙古族的打布鲁等;土家族的摆手、毛古斯等。它们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工和改造而进入体育课程。对这些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形成具有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程的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3 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的特点。对延伸感官,扩大教育教学规模和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可用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获取体育与保健的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和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为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服务。
4 西部地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培养策略
4.1 加强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4个基本理念,5个学习领域,并且不同的水平目标有不同的内容,跟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有很大的优点。但是,尽管我国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很多年了,而具体的实施效果却不是很明显,特别是西部地区实施起来更困难。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样,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提高的过程。因此,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建立在对新课标理解的基础上,只有全面地理解了新课标的内容,了解了有关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内容和原则,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
4.2 开展有关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讲座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而对于未来的体育教师来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是其必须具备一种能力,所以学校要经常举办一些有关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讲座,邀请知名的学校体育课程专家来学校讲学,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学术论坛,技能大赛等。
4.3 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设置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新的课程。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设置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内,建立考试评价制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必须通过考试,才能修过这门课程,并且考试还分为理论和实践过程,并且实践过程在评价的过程应该占大部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性。
4.4 深入民间,调查,收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很多项目都可以作为学校体育的素材,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深入民间,收集,调查,整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开阔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视野,为其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5 结束语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是新世纪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新的体育课程理念的确立是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只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既可以弥补学校体育教学条件的不足,又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因此,作为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摇篮——体育院系,必须注重对学生体育课程资源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健,常生.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121-128.
[2]程斌,聂锐新,赵兴武.中学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的内涵与界定[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7):70-72.
[3]徐建星.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探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6,15(5):123-125.
[4]商林威.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5,22:60-62.
[5]郭李亮.我国西南诸省(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6):47-48.
[6]张学忠,魏争光,钟全宏,菅淑清.甘肃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6,13(5):91-93.
[7]祖晶,邹飞,季浏.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100-103.
[8]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5-117.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76-01
实践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数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农村小学生欠缺科学操作的技能,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农村地方资源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一、巧用农村地方资源,提高学生数学实践情趣
学习兴趣和激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在理性而枯燥的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巧用农村地方资源,努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情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找规律》一课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巧用了农村中常见的资源——“杆秤”进行教学。“杆秤”是农村家庭必备的称量工具,孩子们虽然认识,但是会使用的不多,懂得其工作原理的更少。上课时,笔者出示了一把“杆秤”并问道:“你们见过这种东西吗?知道它是什么吗?”一个孩子笑着答道:“这个谁不认识,我家就有两把杆秤。”“既然认识它是杆秤,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吗?”“称东西的重量。”一个孩子抢着答道。“你们谁能用这把杆秤来称一称这袋苹果的重量?”笔者接着问。这时只有四五个孩子举手,笔者邀请了一位学生到前面来给大家称量。该生看来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孩子,他又快又好地称量出了苹果的重量。“杆秤里面有许多学问,你们知道杆秤的工作原理吗?”笔者接着问道。孩子们一个个陷入沉思,没有学生举手回答。笔者激励说:“你们想动手做一个杆秤吗?”孩子们听说可以自己动手做杆秤,兴奋极了。他们在兴奋、热烈的气氛中学做简易杆秤,积极探究橡皮筋的长度与课本数量之间存在的规律……
二、借用农村地方资源,提炼学生实践操作本领
学生实践活动不能光凭兴趣,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实践活动效果。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训练并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本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粉刷围墙》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经历粉刷围墙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巩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感悟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笔者首先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活动步骤,大家总结得出主要步骤:①计算粉刷面积;②计算人工费;③计算涂料费;④选购涂料;⑤粉刷围墙。虽然不是真正让孩子们粉刷墙壁,但是,前期的数据采集的实践活动就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在计算粉刷面积前必须测量围墙的长和高,笔者问:“我们要测量围墙的长和高,需要什么工具?”“用卷尺。”一个学生回答。“卷尺可以测量围墙的长,但是测量围墙的高就很难。”笔者说道。“我家里有竹梯,我们可以利用竹梯爬到围墙上来测量围墙的高。”一个女生说道,“我家有长竹竿,我们可以利用竹竿来测量围墙的高。”一个男生提出新的办法。“你们真是太有才了,两个主意都不错,解决了围墙太高我们不容易测量的难题。”笔者高度赞扬了这两位学生。“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去测量围墙的长和高吧。”在组织学生实地测量后,大家又回到教室一起计算出围墙面积、人工费和涂料费。
三、活用农村地方资源,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数学实践不仅仅是动手的活动,更是动脑的过程,实践是一种探索精神。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农村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自行车是农村常用的交通工具,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一课时,笔者将课堂安排在车棚里,孩子们以为要让他们骑自行车,一个个异常开心,笔者说:“你们天天都骑车,有没有想到过自行车里也有数学?”“自行车里有啥数学?”孩子疑惑不解。“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笔者问道。“车轮是圆形的。”孩子们齐声应答。“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特殊的自行车比赛,你们知道怎样的自行车跑得最快?你们能设计出这样的自行车吗?”笔者提出了比赛的内容。“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脚蹬一蹬、用眼看一看、用尺量一量、用笔算一算、用脑想一想,研究研究自行车里究竟有些什么秘密?”孩子们纷纷行动,在相互合作中共同探讨,经过实践探究,他们发现了:大齿轮转过的总齿数=小齿轮转过的总齿数,大齿轮的齿数×转数=小齿轮齿数×转数,自行车行驶的路程=车轮周长×周数,周数=前齿轮数÷后齿轮数……学生在综合发现的规律中终于探究出“前齿轮齿数越多,后齿轮齿数越少,这种自行车速度越快”的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设计绘画出这种车速快的自行车。
只要赋予孩子发现的眼睛,他们就能探寻到更多的秘密;只要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创新能力会更强,实践能力会更高。教师要善加利用农村地方资源,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巧用预习稿,人人实践;把握课堂,积极实践;开放课堂,创新实践。其次,在各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开展各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课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再次,在学科渗透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后,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实践是关键,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是关键。而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缺少的往往就是实践。应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极佳途径。那么,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充分利用我国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在教育中要建立大语文观,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回到儿童实践活动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软化学科边缘,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帮助儿童构筑自己感兴趣的并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维场、情感场、学习场,让儿童学习的双翅翕然张扬、自由飞翔。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在课前精心预设,在课堂中巧妙引导,在课后拓展延伸,努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1.巧用预习稿,人人实践
从低年段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集全体之力编制了预习稿,在学习新课之前发给学生,使学生预习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自已学会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大意,提出疑难问题,查找相关资料等等。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给孩子们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有的给大家讲述关于作者的资料,有的给大家描述作者的写作背景,有的说自己自学的收获,有的提出自己的问题,还有的向大家推荐学习生字的好办法,同学们还可以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不同的见解。虽然只有五分钟时间,但是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参与面很广,学习氛围相当浓厚,更重要的是这五分钟锻炼了学生多种语文能力:如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等等。2.把握课堂,积极实践
(1)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实践
我们可以把传统的语文课上成形式多样的课堂,比如把丰富的表演、朗诵、演讲、讨论等形式穿插进课堂,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进行适当的实践。如在讲学一些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例如学了《将相和》,我就相机让学生进行“负荊请罪”的表演。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和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经历了人物内心的体验。令我惊奇的是,学生依据文本又跳出文本,跳出作者的语言。整个表演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的语言,加上逼真的动作、神态,仿佛他们就是廉颇和蔺相如。
再如,对于一些写得比较优美的文章,可以进行朗诵或背诵的比赛。如《桂林山水》、《荷花》、《草原的早晨》等。这些文章文笔清新优美,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品文析字、朗读背诵,不仅有美的享受、情的陶冶,而且自我表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在逐渐增强。
《赤壁之战》一文,火攻部分是学生学习时兴趣最浓厚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打破常规,把小记者采访引进课堂。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周瑜、曹操、黄盖),另一名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也是完全沉浸在角色之中。如:“黄盖先生,你写信给曹操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否真要投靠曹操?”“曹丞相,你为人一向是谨慎稳重,这次却惨遭失败,你能给我们说说失败的原因吗?”一时间,问的是妙语连珠,答的是精彩纷呈,而听的则是点头称赞。学生的思维激活了,想象丰富了,课文重点迎刃而解了。课内实践活动的形式还有很多,诸如:辩论、模拟导游、模仿主持人„„我们要立足教材、勤于思考、敢于实践,不拘一格地开展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2)利用好《口语交际》,进行实践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是我们培养学生语言实践的良好契机。《口语交际》除了培养学生的傾听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更好地交流,我们首先应该注重课前的实践。如《春天里的发现》,先让学生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寻找春天,去真正地发现春天。《伸出我们的双手》一课,先让孩子们留意身边的人,发现他们需要帮助的地方,然后去用心地做一件好事,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再如《夸家乡》,课前学生们就向长辈们了解了一些家乡的情况,去一些地方看看,感受一下家乡的美。这样在课堂中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另外,课堂中我们还要注重创设情境。如《夸家乡》,课堂中让学生们用导游的身份和大家交流,有介绍,有咨询,有解答,有称赞。如《奇妙的动物世界》让学生们扮演自己了解、喜欢的小动物,举行“动物联欢会”,每人都来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互相交流。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孩子们是投入的,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了很好的言语实践,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3.开放课堂,创新实践
(1)课内延伸,开展拓展性阅读。
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应把学生学习的视野引到课本以外的世界。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向课外延伸。每周可以布置主题阅读。如课内学了《忆铁人》、《黄继光》等课文,就布置学生阅读有关英雄的故事,利用班队课组织交流。再如引导学生大量诵读经典诗文,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读千古美文,做华夏赤子。利用语文活动课,进行古诗文大比拼。活动中进行诗歌教学的主题构建,开展主题式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如:不同季节背写不同季节的诗,写雨的诗,写风的诗等。还可以从诗人入手,比赛谁对这位诗人写的诗背的多。
(2)超越课堂,布置实践性的作业。
布置这项作业意在让学生从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研究中养成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低年段有编识字报,从无意识地认识几个字开始编,到有主题地设计。如春天的识字报,热爱家乡的识字报,介绍水果的识字报。中高年段则是比较规范的手编报。然后在班级中评比展出,每半个月一次。再如学了有关花草的课文,则布置学生到各小区走走,摘录小区草地上竖着的宣传语。为了学写广告,让学生们支搜集、摘录一些电视上、大街上的广告语,然后自己再来设计出新的广告语。学了《邮票齿孔的故事》,让他们去搜集邮票,介绍邮票,有兴趣的还开始了集邮活动。
这些实践性的作业,允许和别人合作完成,尤其是低年段,提倡和父母亲一起完成,这样,也能使父母能够更好地和孩子交流。再如我校各班的“小明星镜框”,就是搞个人专辑展出。把“小明星镜框”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从选作品到设计板面,张贴作品,展出风采,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发挥自主性,共同完成。一系列的实践作业,学生学到不少,能力提高不少,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在各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除了在语文课上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我们还开展了各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课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1.拓展教材的活动课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教材给我们的内容只是一个例子,老师要善于开发教材和拓展教材,这儿的拓展指的是有效拓展,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拓展。比如上完《猫》这节课,布置学生回家拍下小动物的一些有趣照片,并为照片配上相应的文字,一句话,一段话都可以,第二天再到学校里进行交流评比。这样的拓展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与教材密切联系,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对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作用。2.主题性活动课
根据学生的实际我们还设计了各种主题的班队活动课、演讲比赛、新闻发布会等等。比如:我校本学期举办的“课堂常规三字经”比赛,母亲节时开展的“我和妈妈的故事”摄影大赛,为贫困地区儿童捐书,“阅读经典、古诗文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3.学生自行设计的活动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要把实践的权力交给学生。所以,让学生自己为自己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是一个重要内容。不过,学生自己设计活动课要经历从低年段教师扶着学生实践,到中段教师对学生实践的半扶半放,最后到高段教师放手让学生实践的过程。我校由五(3)班学生设计的“玩转悠悠球”、五(5)班学生设计的“谁是环保小卫士”、六(4)班学生设计的“百变舞会”等活动课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创设“语文化”的生活情境
语文实践能力广泛运用于一切学科中,也广泛运用于一切生活细节中,所以开展各项课外活动时,教师们给学生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班级新鲜事、读书、看报、听广播、运动会感想、谈心交流日记„„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在学科渗透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创新,把语文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1.体育课
以往的体育课,学生是行动多过语言。而且,语文和体育是两门毫不相干的课程。现在,我校的体育课不但是学生肢体展示的天堂,而且还是学生思维活动和语言展示的源泉。一场精彩的篮球赛刚刚结束,一场激烈的演说即将开始。老师给出一个题目:精彩的一瞬间。学生分小组讨论,刚才篮球场上最精彩的一瞬间是什么?通过讨论合作修改,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说。这样的体育课难道不是语文实践的源泉吗? 2.音乐课
音乐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听完一段音乐,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完《丰收》这一首歌,让学生合作演一演丰收的场面;跳完一支舞蹈,写下一首赞美的诗„„这些都是我们音乐老师在课堂中渗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3.美术课
每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边朗读边想像画面,这些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讲的。这说明了语文和画的密切关系,所以美术课上就少不了语文实践,给画取个好题目,给画配上一首诗,给画编个小故事,办个班级小画展„„这些,都是美术和语文实践结下的不解之缘。4.数学课
《只有一个地球》中,让学生计算陆地的面积,从而更进一步体会“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明白环境保护已是迫在眉睫。
我们以语文教材为点,以各学科知识为面,以课程整合为方法,努力做到各科相互渗透,知识综合教学,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开发和人格的不断完善。
四、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活动的设计应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的问题现象。当代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最有效的。
1.结合校园生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如学校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活动时,抓住这一契机,设计一系列的活动。(1)学会欣赏:
学做小小摄影师,用欣赏的眼光去捕捉艺术节中的闪光处,感受艺术,陶冶情操;(2)学会体验:
学做小小艺术家,在参与艺术节的活动中,积极体验艺术带来的情感;(3)学会交流:
学做小小记者,采访艺术节中涌现的小小艺术家;(4)学会感悟:
上一节以“畅谈艺术”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课。
再如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等活动,开展说家乡、唱家乡、画家乡、颂家乡的活动。2.结合家庭生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利用一些节日,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五一劳动节”等,让学生回家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可以给父母洗一次脚,烧一次饭,画一张画,唱一首歌等。或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让他们当一天的妈妈、爸爸,计划一天的衣、食、住、行,再和父母进行交流,然后进行一些征文比赛。再如可指导学生在家中种植花草、养殖小动物,要在种植、养殖过程中观察 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特性,并查找相关书籍或文章,写观察日记。
3.结合社会生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可围绕专题,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深入大社会,开展感受家乡变化的参观活动、察看家乡环保情况的调查活动、体验社会文明的采访活动、了解社会用语的调查活动,并指导学生写专题报道、调查报告或建议文案,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可模仿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栏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社会上的焦点为人们所关注,而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存在焦点、热点问题,而这些正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个基本途径。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焦点访谈”的形式,让学生充当小记者,用心观察、体验社会、校园的方方面面,在相互的访谈中增长知识才干,锻炼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
【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荐阅读:
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10-20
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尝试10-31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资源11-09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情感05-29
小学语文论文利用11-28
利用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11-06
多渠道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教学论文)09-23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节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