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寓于美术教学(共8篇)
靖安县罗湾中学
黄春兰
摘要:中小学‚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们在课堂中渗透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要把素质教育更好地寓于英语教学之中,有几点是相当重要的。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这是关键;其次要在课堂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第三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能力。最后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早在一九九三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经过多年基础教育改革,边实验边推广,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勇于实践,实施素质取得了可喜成果。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必须继续大力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它不仅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对策,更是在21世纪迎接挑战,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旅游业,第三产业的不断壮大,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一些外国语的
各方面的人才,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大力实施和突出素质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把素质教育寓于英语教学之中呢?这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就此本人浅谈几点粗陋的看法。
一、教师自身素质在素质教育中起决定性作用
要对学生施行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有高素质的教师,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新观念,乐于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挑战。要善于驾驭教材,很好运用科学的艺术教学法。总的来说,英语素质教育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 职业素质: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人格,有良好的人个修养和较强的自律性。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言传身教,做学生各方面的表率。2. 业务素质;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即: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处理教材和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手段的能力,学法指导能力,对学生学习情况考核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即: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知识,相当的教研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3. 身体心理素质:应具备健全的体格,身心健康,充满活力,能适应繁重的教学教研工作。还要具有增强的心理适应能力,调节能力,让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
二、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而我们正在使用的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工作课文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许多课文设计了国情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人口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要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在学习SEFC,Book(1A)中的‚A Travel Diary”时,教师就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热爱大自然,积极保持生态平衡。又如在学习SEFC,Book(1B)中的‚Karl Marx‛一课时,就教育学生学习卡尔.马克思的那种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在学习SEFC,Book(1A)中‚The Olympic Games‛一文时,要教育学生学习运动员的坚韧不拔、努力拼搏、情系祖国、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这样做就不失时机的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语言知识,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这对于把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人才,贯彻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教学中,教师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一味地追求高分数,甚至有时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于是学生得很累,很被动。教师上课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妨碍
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因为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自学能力,就谈不上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谈不上自我发展。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长远观点看,这样的人才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将要求我们英语教师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不依赖他人而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靠自己进行独立思考来获取知识,来发现问题而不靠‚注入‛,那么要做到这一点,英语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的实践中去,也要教给学生预习、复习以及上课如何听讲的方法,如何处理作业和资料的方法,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找到难点,攻克难关,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主动的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并借助于词典、参考书等独立解决问题。而教师也要改进教学方法,变苦思冥想为兴趣阅读,由过去的单一讲授法转变为敢于实验和创造,能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能力的一系列的新方法。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物,简笔画,体态语言,录音等,提供真实而富有情趣的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程度取决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自学能力的提高程度。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进行英语进一步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领略到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成就感。而这种从良好的学习效果中产生的兴趣,会激励学生更加努力,不断更新方法,探求新知。
四、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谅是要求我们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经过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环境、条件、学习动机、意志等各有差异,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教师应该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以情育情,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达到‚亲其师,传其道,学其道‛的效果,同果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然后,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给每个学生发挥自己能力,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因材施教。比如,在课堂答问时,把比较容易的问题留给成绩较差的去回答,把较难的留给成绩较好的去回答。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将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组合,进行分组教学和练习。这样教学,就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他们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个体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就形成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时,教师也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具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
总之,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中,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它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在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
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跨世纪、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参考书目:
一、认真钻研教材, 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
小学生天真无邪, 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们, 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他们很好动,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有意注意尚处高度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 他们非常喜欢听老师在课堂上给他们故事和更喜欢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奇, 他们的求知欲旺盛。由于这一阶段的特性, 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 往往会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 巧设疑点, 以加强趣味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参与到听、唱、做中来, 使他们的各个器官都活跃起来, 都在课堂上随着知识的学习而动起来。小学音乐教材根据儿童的特点, 选编了大量的有关生活的素材, 这些素材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常识和社会科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
如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 《新年好》等。
2.自然科学常识。
如《大树桩你有几岁》、《大森林的生命》等。
3.讲卫生、爱劳动方面的教育。
如《其多列》、《劳动最光荣》、《洗手绢》等。
4.历史常识。
如《国歌》、《小白菜》等。
5.还安排了许多器乐知识。
如民族乐器介绍、西洋乐器介绍等。
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 一定要在重视知识的传授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过程中, 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 要特别注意在引起学生对音乐共鸣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下功夫。学生的乐理知识, 演唱技能, 对音乐语言的理解, 甚至道德情感的形成, 都同音乐情绪共鸣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感人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产生情感体验, 促进各种技能的形成。如“小矮人觉得有几级楼梯特好爬, 你知道是哪几级楼梯吗? (模唱) 为什么?”等等, 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感觉半音的接近感, 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 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最后, 还可以用“找朋友”或“送半音妹妹回家”之类的游戏调节气氛,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陶冶思想情操,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教学一年级的歌曲《国旗, 国旗真美丽》, 我先让学生参加升旗仪式, 参观有关爱旗、护旗的图片展鉴等, 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高年级的歌曲《卖报歌》、《我们的生活多美好》, 从历史故事讲起, 引伸到歌词内容, 通过讲解歌曲内容, 进行新旧社会对比, 使学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应该怎样珍惜。在此基础上, 指导学生带着感情去演唱歌曲。这样, 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体验就会在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三、树立榜样, 起到教师的示范作用
音乐是一种美育, 它重感染, 重形象。诚如古人所云:“躬行为起化之源”, 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 以自己的美德美行和美态影响和感染学生。例如, 教师的范唱对学生掌握音乐的情绪和理解音乐的内容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对一首歌的喜爱与否, 往往与教师的范唱有关。如果教师的范唱是充满情绪的, 富有感染力的, 把作品的艺术形象充分地揭示出来, 那么, 学生不仅能够准确地演唱, 并且也能唱得很有情感, 并且喜欢唱它。因此, 教学每一首歌曲时, 应做好范唱的准备。另外, 教师的以身作则对学生的品格的形成尤其重要。例如, 在教学歌曲《洗手绢》时, 教师应主动将班里的抹布、毛巾、窗帘等洗干净, 然后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每人回家洗一洗自己的手帕、袜子等。在此基础上, 再教唱歌曲, 使学生不但理解了歌曲的内容, 而且真正感到了劳动的光荣, 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好思想。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寓素质教育于其中
音乐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 是培养学生特长的重要阵地。而课外活动是开展艺术教育很好的辅助形式, 如歌舞、戏曲比赛、小品、相改朝换代表演等都要在课外活动中完成。因此, 教师组织活动时就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 使德与智揉合在一起, 学与玩结合在一起。例如, 教学歌曲《上学歌》, 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歌曲加上适当的动作, 进行舞蹈练习。这样, 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让他们自编自演, 从而受到美的享受, 等到美的熏陶, 提高艺术素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不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心理需要, 而且能让学生比较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探索, 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和信息。
五、挖掘音乐自身美的内涵, 优化课堂教学
音乐是一门感情艺术, 它以优美的旋律启动人们的心扉。音乐教育更是审美教育, 而它的核心正是审美情感的培养。要我们去发现美、揭示美, 从而达到表现美, 创造美的目的。怎样让音乐艺术自身的美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他们的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最终去创造美, 这才是关键, 才是和以往单调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方法。
一堂音乐课中, 教师要教学生发声和演唱, 练习中所要学生达到的音色悦耳, 充满感情、整齐等就是一种美的要求, 一种团结、协作、整齐的美。由此再启发学生在形式上达到美的和谐与统一, 培养学生能以声动人, 以情感人, 以美夺人的能力, 让学生能在色彩纷呈的音乐世界中自在地翱翔, 这才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 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过去那种“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已与当前的全面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奥尔夫曾经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那么, “教育”两字首先应是育人, 教授知识才是其次。至于音乐, 那只是众多育人形式中的一种罢了。毕竟, 在音乐教育中能成为音乐家的是极少数, 更多的是对音乐的欣赏、表现、创造等美的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 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
我国目前已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走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以创造性教育为本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宗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使素质教育在英语学科中得到充分体现呢?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有了一些体会。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育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迫切要求。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备一桶水。”新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外国风俗礼仪等,它要求教师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此,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素养,使自己的知识与时代同步。其实,素质教育也是对教师教学艺术的挑战,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具备设计师、导演、评论家等所具有的良好素质,即具有表现和操作能力:主要包括运用电脑进行教学的技能,形体技能,课堂表演技能,课堂造型技能(如绘制图画),使用各种教学工具的技能等。既能导演,又能演戏,能歌会画,能说会道,把高品位的艺术熏陶注人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消化,及时归纳,勤于听、说、读、写训练,善于观察、模仿、运用等,并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创设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确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上,要树立新的学习观,肯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比如我在教情态动词can/can't时,就采取游戏的形式,就像学生都看过的幸运52里的猜词游戏一样,让学生分组在一分钟内猜出动物名称,猜对一个记一个☆,然后要求学生使用It can或者It can't造句,谁在规定的时间造的越多又正确,谁就是最终的获胜者,游戏的最后一项是抢答出情态动词can的用法,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整堂课的气氛都很活跃,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就获得了知识技能。
三、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景,提高课堂效益
“电化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快速公路。”创设情景,激发创造想象。教师利用英语教材声情并茂的特点,充分而恰当地借助录音、投影、幻灯、录像等电教媒体以及实物、图片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加大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英语教学中,单调的说教,乏味的知识传递已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不能发挥学习主动性,只会使学生厌学,导致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即使学得好的学生,也只不过是考高分而已,根本无法开口说。这与英语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教师的劳动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对具体、直观、动态的事物易于引起注意。因此,英语教学活动中,使用电教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克服文字符号过于抽象、单调的缺点,向学生传递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视野,丰富感性认识,有效地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增加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CAI课件的设计,对于英语知识教学的归纳、小结、复习和训练等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紧扣教材的CAI课件设计,在课堂上适时应用,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如:在英语复习中,可把重点知识通过句型、图表的形式在屏幕上展现出来,并配合情景操练,这样学生会印象深刻,便于掌握。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全体学生素质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经过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环境、条件、学习动机、意志等都各有差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教师应该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达到“亲其师,传其道,学其道”的效果,其次,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给每个学生发挥自己能力,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因材施教。这样教学就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他们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个体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就形成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时,教师也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具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 李丹. 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2).
[2] 徐尚龙. 中学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融入[J]. 科技信息,2011(21).
[3] 陈红梅. 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J]. 科技创新导报,2013(6).
[4] 司瑞红.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学周刊,2013(1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XXX的XX,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做演讲,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伟大寓于平凡之中》。
世人皆想超越平凡,追求伟大,这不仅在于伟大的稀少,更在于伟大易引人侧目及膜拜的缘故。平凡极易受人轻视。因为世俗中,平凡常使人熟视无睹,甚至忘了它的存在。对于伟大,我不无敬意;至于平凡,我更热爱。
有人说:“这工作太平凡,还是让别人去做吧!我要为社会为人类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人们有伟大抱负,远大理想,是无可厚非的。可不能因此就不愿作平凡的工作。有的工作很平凡,很枯燥,没有名没有利,没有鲜花和掌声。但恰巧这些平凡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进步。
有一个人病倒了,身体日渐虚弱,医生要她手术,但她不放心仍然抱病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直到顺利交接给他人;
有一个人严格遵守业务制度流程,但受到了不理解客户抱怨和责骂,她依然面带笑容,给予客户无微不至的服务,客户离开时她却默默的流下了泪水;
有一个人母亲年迈,有一天突然病重住院了,她背负着“不孝”在工作和家人之间义不容辞选择了工作,后来她每天中午和晚上弥补着这“不孝”,这一弥补就是一百多天; 有一个人从事会计报表编制,每年“五
一、国庆”等大假,本是家人团圆、朋友相聚的日子,然而根据我行“逢一必报”原则,她依然恪尽职守的完成全行报表编制。她没有任何一句怨言,因为她深知她所负责的报表准确性和纪实性直接影响到全行的经营效益的统计;有一个人为了贷款逾期,开完晨会就下乡催款了,乡村的道路曲折难走,在过一个大坑时,车底挂上了路沿石,这时天已经黑了,没有地方去修理,他和同事走走停停回来时已经是凌晨五点;
这些人太多太多……
当他们把他们的全部奉献于工作时,对于父母,他们是不孝的孩子,对于爱人,他们是不称职的丈夫和妻子,对于孩子,更是亏欠的太多太多,但对于事业,却是一往情深,在这粉尘弥漫的空间里,执着的走出一条平凡而闪光的道路。他们是太阳底下最平凡的一群人,平凡的就像苍茫大漠里的一粒沙砾,浩瀚大海里的一颗水珠,但无数的沙砾能聚沙成塔,无数的水珠也能巨浪滔天,既然选择了平凡的岗位,那就让我们在平凡中一起奉献,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升华和完善,才能折射出不平凡的光辉。
伟大就出自于这平凡之中。
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着他们的理想,为邮储银行的改革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邮储银行成立的五年里,他们从零起步,改革转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项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管理能力逐步提高,经营业绩大幅提升,盈利能力不断增强,这都离不开他们的不懈努力,离不开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我想这就是伟大。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但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却让他们如此不平凡。这一个个朴实诚恳的邮储人以自己的点点滴滴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着不平凡的风采。
作为一名入职两年多的新员工,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邮储人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爱岗敬业的意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今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面临激烈的金融竞争,需要我们与邮储银行同舟共济。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邮储银行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也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伟大而光荣的成绩。
当我面对可爱的孩子们, 我常想, 我要给孩子们插上音乐的翅膀, 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去认识神奇的世界, 去吮吸甜美的乳汁。因此我在音乐教学中着力使他们抒发高尚情感, 去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 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
在教唱歌曲“滑滑梯”时, 我抓住歌曲中“大家不推也不挤, 慢慢上, 不着急”这两句表现情感交流的地方, 通过反复的、有表情的范唱、讲解, 并与幼儿谈话, 使幼儿理解为什么滑滑梯时不推也不挤, 慢慢上, 让他们知道这是教育小朋友要互相谦让, 友好相处。我启发幼儿在演唱时用声音、面部表情表现出来, 进一步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每当孩子们演唱这首歌时, 他们就微笑着互相点头, 唱到“不推也不挤”时, 摇着小手互相提示;唱到“慢慢上”时, 声音弱了下来。那小心翼翼的神态、感情, 表现得十分真挚而自然。当唱到玩具场“滑滑梯”时, 孩子们非常守纪律, 互相谦让着, 互相提醒着, 场面很感人。
教唱歌曲《小娃娃跌倒啦》时, 我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体验歌曲中“小娃娃跌倒啦”的悲伤, 别的小朋友对他的同情、帮助等, 以及后来把小娃娃送回家时高高兴兴的情感变化, 并从表达情绪出发, 前后进行了速度、力度的对比处理。我把“路旁有个小娃娃跌倒了, 哇啦哇啦哭着喊妈妈”这一句, 作为启发幼儿回答问题的重点, 和小朋友们一起分析:当小娃娃跌倒了非常伤心时,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大家都说, 把他扶起来, 告诉他别哭了, 还帮他拍拍土。我用自己的情感影响幼儿, 经过反复练习, 幼儿唱得十分亲切。唱到最后一句, 幼儿自然露出了笑容, 欢快地唱着“高高兴兴送他回了家”。更让人高兴的是, 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 当有的小朋友摔倒后, 总有小朋友把他扶起来。
孩子们非常喜欢音乐游戏《找小猫》, 我启发扮演猫妈妈的幼儿, 按音乐的节拍, 找自己的“猫孩子”, 只见一个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孩子”, 还亲切地搂着“孩子”, 吐着小舌头为“孩子”轻轻地梳理着“毛”, 表情可爱极了!
实践证明, 音乐作品主要是通过音乐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的, 但是音乐形象不是直观可见的实体, 它的形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主要是靠听觉来感受的, 而幼儿思维特点又是具体形象的。为了弥补音乐形象的不具体, 我们上课时还要充分使用直观教具。特别是向幼儿授新课时, 除能引导幼儿做一些帮助理解情感的动作表情外, 还应该注意到中班、小班幼儿的音乐水平, 有必要使用直观教具, 目的是帮助他们理解歌词, 使幼儿尽快在一节课内掌握和理解新歌, 从而完成大纲任务。直观教具能使幼儿通过视觉直接观察所得到的具体形象, 并与通过听觉直接感知的印象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思想和联想, 从而获得比较清晰的音乐形象, 以帮助幼儿更确切地理解音乐。
关键词:慧心教育 版式设计 实践探索
一、引言
版式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强、实用性广、横跨多个学科的一门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版式设计课程注重设计元素与创意想法间的结合,利用实践的操作与设计内容的统一,综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的能力,是平面设计中,综合性较强的设计课程,与此同时也可以说是设计课程中能力提升较快的学习课程之一。版式设计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文字与版式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拓设计思路,丰富设计手段,依照视觉信息的既有要素与媒体介质要素进行的一种组织构造性设计,根据文字、图形、图像、色彩、空间等元素和特定的信息需求,按照美学原理、构成理论以及人的视觉习惯性进行组织、构成和编排,把版式设计的知识活用到实际设计应用中,不断地升华自己的艺术潜能,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然而,此课程的“教”与“学”,成为当下教师头疼的首要问题,如何将教师“备足知识,精讲细解”变为“教师备足方法,与学生一起讨论真问题,学会真本事”;如何将“众随一”的课堂变为“一随众”的课堂;如何将“师道尊严的纪律课堂”变为“形散神不散的动态课堂”;如何将“我讲你听”的课堂变为“我导你做”的课堂;如何将“接受所教”的课堂变为“展示所学”的课堂;如何将“学习学科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概念,针对版式设计课程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的教与学的新关系进行了探索。
二、新时代新教育新生态引发的新问题
大学课堂的状态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生存质量以及专业发展水平。基于当下教师与学生同在互联网信息发达的轨道上应有什么优势与学生较量的思考,倡导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思维教育,也称“慧心教育”,为实体课堂的转型升级发挥优势,为实质性发挥人与人面对面教学的效益,提出构建创生“慧心课堂”的7种形态,从而有效将课堂里的“信息流”和“知识流”变为“思想流”和“创意流”。把课堂最精彩的部分展现于造福学生和教师自己,实现互利双赢。根据多年承担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工作,慧心教育与创新性在版式设计课程中的探索,明显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 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课改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教师也说不清自己到底要教什么,要让学生学什么?教学目标不明确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及知识的实用性。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时不能学以致用,乃是至影响就业。
2. 教学手段单一、枯燥
教学手段单一,多数教师还是采用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版社设计课程中的弊处体现明显,学生不爱学、没有思路,作品死板、没有创新性。而版式设计作品的灵魂恰恰是最需要最前沿设计元素的,所以单一的教学手段在版式设计课程中不可取,要改、要变。
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从封闭型走向生活开放型。让学生大胆交流,要给他们创造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版式设计课堂中,教师更应该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地域、喜好等,做针对性、不同设计风格的实践练习,既要重视共性,也要照顾个性差异。
3. 以教师为中心
根据对文献的查阅及一些实地考察,发现在西方院校做的比较好。在西方教室里,学生和教师坐在一起,讨论学术、教学问题,做到学生与老师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甚至学生可以将他们的想法完全融入课堂的实践当中。在中国当下,“学生”却一直是“学生”,真正意义的“学生”。这一点在二十一世纪的版式设计教学中、甚至是在一切教学中都是不可取的。新时代、新形势下,要求现代师生关系是从教师为中心走向学生为中心,正所谓将“众随一”的课堂变为“一随众”的课堂,我们现在将其命名为“翻转课堂”,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到首位。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标新立异,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优常。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立标准、习惯向大师向经典看齐,看学生在这个大标准下,谁的作品最接近他,谁就最优秀。教师要鼓励学生作品的原创性,要让他们发散思维,颠覆传统,与时俱进,要融入时代感,新科技。同时,教师本身更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开拓视野、保持在高水准的学术前沿。
三、慧心教育教学在版式课程中的实践
1.慧心教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在知识创新等方面,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到英国工业革命,再到中国改革开放,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都体现了人类非凡的、不断进步的精神所在。然而,今天,知识不断创新、经济增长飞速、科技突飞猛进,大学作为塑造灵魂、传授知识、学习技能、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各方面都应该走在最前沿。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与富强,大学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这种责任和义务就深深的落在每一个大学教师的肩上。
解决新的困难、瞄准新的焦点。人们对“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版式设计艺术有着更大的需求。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向社会输送新型的艺术人才。而今天教育的重点是与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形成更多纬度的对接。不是简单的平面的接轨,一定要让社会文化与专业间产生共性,在共性中寻找个性。
在人才培养上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抓住更好的表现手段。在整个设计课程当中,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多创造一些实践,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所以慧心教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势在必行。
2.如何在慧心的基础上建立教与学的新关系
如何在慧心的基础上建立教与学的新关系,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互为主体的关系。当今时代,学生对知识的所取不仅仅依托于课堂的学习、对教师的依赖,甚至可以说是与教师同步。这时候教师就不能只管“教”,不关心学生兴趣,不注意学生提出问题之错误倾向,这种倾向必然是盲目灌输学生,导致填鸭式教学。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学生往往找不到方向,而错误单一的模仿西方的教育方法,完全泯灭了教与学的界限,全盘否定了教师的领导作用是不可取的。在生活中,版式设计作品可以说无时无刻映入到我们的眼前,针对于版式设计中强烈的视觉刺激,让很多学生迷失了自我。无法分别设计的优良,甚至被当下社会中经济宣传手段——为了销售而销售的设计所蒙蔽,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掌握辨别设计优良的能力?如何将“创意”、“新颖”融入设计当中?如何理解设计意图?这将成为一直以来学生困扰的课题。古人云:“尊师引路出泥泞,拙匠盲雕费玉才。”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更好的找准自我驱动的路径,由此让学生在认识社会的同时认识自我。在“教”的基础上为“学”留出更大的可选性、自主性。
3.慧心教育教学在版式课程中的实践
在教学方式上,要由灌输式教学向引导、交流式转变。把教与学最大限度的转换为积极的、自主的学与实践,版式设计课程需要学生时刻与最前沿的艺术接轨,需要教师不断创造版式设计的平台,给他们展示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机会,充分将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版式设计的概念与学习方法,把握主题性创作的重要性,做到真正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灵活的运用到艺术设计需求的各个领域。
在版式课程中后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不仅是完成专业基础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提交实践心得、创作思维和实践中的新发现,将设计作品更贴近受众需求。在“教”的基础上为“学”留出更大的可选性、自主性。增添了更多的实战经验,能让学生更快的走向社会,开辟新的创业空间。
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在版式设计课堂中提出一些可选择性的案例,案例是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学生要一直拥有问题意识,不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通过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快速了解到社会的新需求,积极寻找产业和教学的结合。所以,案例引导是具有开放意义的平台。
例如:在即将举办的《书籍博览会》需要征集主题整体设计,其中包括标识、标准字体、邀请函、名片、招贴、广告等等。征集内容设计需要熟练掌握版式设计课程中的内容,同时涉及的领域还包括图形创意、设计思维学、图像处理等。在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参赛征集的方式,完全按照征集流程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整个活动策划的前期任务和处理要点。设计活动中,首先需要学生们对所投项目进行前期调查。包括查找往年及中外近年书籍博览会的资料;实地勘察博览会场地并进行测量;进行市民问卷调查等等。中期进行设计,组织模拟演讲,师生共议反复修改。后期由教师带领优秀作品参与最后征集。将教与学贯穿始终,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这样做提高了设计水平,让学生在真实的设计环境中加强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还开阔了知识面、丰富了见识;此外征集项目还要与主办方及时沟通、增长了沟通能力,培养了团体合作意识。在课程中运用这样的创新性教学,将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融入到实践,增长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鼓励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版式设计课不再枯燥无味,同时在学生未来就业的履历表中增加了华丽的一笔,即便是走向工作岗位也多了实战经验,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四、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版式设计课程也处在一个新的起跑点上。版式设计课程已经与社会融为一体,成为社会新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经济化的浪潮与全球文化的相互激荡与碰撞使艺术教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语境,教育教学方案计划的设定,是围绕以科学、严谨、实事求为前提,是尊重艺术设计课程建设客观发展规律的。慧心教育教学理念与创新性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一直保持先进性、实用性。此课程实施至今一直有很好的效果,学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李晓衡,谢四平.论实践教学法在高校“两课”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政治导刊,2003(7).
[2]【英】丹尼.格雷戈里,姒一,译.设计的奇思妙想[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陈汉民.创意中国设计教育再思考[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关键词:协同 个性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224-01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由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型,我国政府2010年颁布的《规划纲要》中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特别是“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它强调了实现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彰显将个性化寓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1 发展瓶颈: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1)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价值重视有余,对个体价值的关注不够。如传统观念中“以和为贵”思想,强调集体的协调性,突出个人在群体或社会中的适应性,很少从人本价值的角度来挖掘、倡导个体发展,从而忽视个体的进取性、主体性,把“不合群”的行为视为违反规则而加以否定。
(2)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单向引导重视有余,不注重、忽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变通性。在传统模式中更多表现为按照统一节奏、模式和内容来进行培养,生硬的进行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不仅让学生养成了一种学习和思维的固化模式,还压抑了他们的兴趣、个性和想象力,更不利于对学生自主性、独立性的教育和培养。
(3)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培养经验性思维,不注重培养“理性思维+实践能力”。传统模式忽视了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转化为社会行为的实践环节,使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缺乏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误区,必然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培养理念构成冲击或严重的影响。
2 价值分析:多元协同将个性化寓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就是围绕多元协同参与将个性化寓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展开,具体是指根据社会人才需求,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促使具有不同智能的学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从而实现大学生的个性优化与和谐发展。
(1)顺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大学生们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离开个性的均衡发展是不科学的、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促进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帮助个体形成、发展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发展由自发水平提升到自觉水平。
(2)回应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社会经历、所处的家庭环境、经济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和兴趣爱好不同,因而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差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更加注重大学生们的时代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分层次、分类型、分对象,提出不同要求,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3)符合社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要求。
结合《规划纲要》的文件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以生活理想和价值观为引导,通过对思维方式、方法的改进,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强化创新意识;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创新素质;培育他们的创新潜能,锤炼创新能力。
3 落实完善:将个性化寓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引导的途径
(1)課堂参与式:将个性化纳入课程教学,增强理论育人的引导力。
教育部曾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提出:“要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加以改进,与渗透式教育方法结合起来,立足于教学管理的人性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结合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转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当引入多样化的开放式网络教学,以增强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思想理论育人的引导力。
(2)校园互动式:将个性化融入校园文化,增强环境育人的熏陶力。
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提出的“泡菜理论”—— 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水的浓度和味道。它说明环境氛围育人的重要性,突出校园文化重要功能。
通过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依托于自身办学特色和校情校史,挖掘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等有形和无形资源,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感,促进对学校、院系专业的归属感,夯实个性化发展的文化底蕴。
通过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激发文化的育人潜力。学生社团是具有共同兴趣、爱好或志向的大学生自发形成的群众团体,以此进行个人的能力挖掘,锻炼个人能力,塑造个人魅力,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通过学生闲暇时间教育,提升文化的育人实力。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充分的闲暇时间为学生博学多闻、系统学习或劳动实践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为某些特长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3)社会实践式:将个性化导入课外实践,增强实践塑人的锻造力。
将个性化导入课外实践是教育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中去,了解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问题,进而采取行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使空洞的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新的展现,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最终形成长效的实践育人机制。
(4)协同优化:整合互通各方需求,开拓个性育人新机制。
在协同论的理论视角下,它强调围绕上述将个性化寓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几个参与模式之间的协调,整合各方需求信息。首先,教育学习活动是载体,倡导学科课程、文化品牌活动、氛围(隐性、环境)的全面协同。发挥基础性、拓展性的学习功能,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创新能力等全面发展。三类参与式活动的交集点是德育,叠加区是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多方协同作用的最佳区域。其次,学师协同模式是阵地。把个性化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认识到课堂教学或第二课堂的学习的基本形态是非线性的、具有“磁场性”的。最后,通过熟悉度、互动率等作为学习评价的序参量,将自评、家长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来,印证评价的客观性与激励性。
参考文献
[1]苏冰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造个性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2]田英莲,马国红,等.思政教育新特点:个性化服务个性化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
[3]唐纪南.由模式化转向个性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N].光明日报,2005-05-20(8).
一、幽默教学法
幽默教学法是愉快教学方法之一。幽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学生的求知快感, 启迪学生的智力。因此, 在教学中, 我常根据课中情况和学生情况, 适时地运用幽默教学法。
例如, 体育课上, 突然有两个学生发生冲突, 我看到后, 抓住冲突双方的手举起说:“我宣布你们俩都荣获微量级拳王冠军。”全班同学听到都大笑起来, 同时冲突双方也转怒为乐了, 一场矛盾就这样被老师的幽默举动化解了。又如, 我在教学生做“猫抓老鼠”的游戏时, 故意说:“现在我们来做‘老鼠抓猫’的游戏。”学生听了, 都大笑起来, 有的学生马上纠正说:“老师, 你说错了, 是猫抓老鼠。”于是, 我接过学生的话似答非答地说:“说错了?啊, 是说错了, 但是, 现在有的猫好吃懒动, 身体越来越差, 所以, 抓不到老鼠了, 反而被老鼠抓走了, 你们可不能向那样的猫学习啊。”于是, 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学生玩得更愉快、尽兴。
二、游戏化、故事化教学法
游戏和故事也是愉快教学的内容。游戏和故事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种多样, 组织起来生动活泼, 竞争性强, 能够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趣,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还能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道德品质。因此, 游戏和故事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 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故事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行合理的搭配, 有的教学内容也将其游戏化、故事化。
例如, 我在教游戏“打活动目标”时, 将游戏改编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制作一个标靶作为活动目标, 靶上画一妖怪头像, 学生扮成“孙悟空”, 以此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练习兴趣。运用游戏化、故事化教学,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营造情境, 能给学生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谚语和顺口溜教学法
学生大多好奇、好动、求知欲强, 对新异的教法感兴趣, 对单调、枯燥、多次重复的教法厌烦。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 使教法学法更灵活多样, 手段的选择不能总是老一套, 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心理、爱好灵活地运用多种练习形式, 融益智、健身、添趣于一体, 让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和锻炼。
为了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课中我适时地运用一些体育谚语, 如“若要身体健, 除非天天练”;“锻炼不刻苦, 纸上画老虎”等等。还有, 讲解蛙跳 (立定跳) 动作要领时, 把动作要领编成顺口溜:“呱、呱、呱, 小朋友, 注意啦, 一摆二蹲三跳起, 快速蹬地展身体, 双脚向前轻巧落地了不起。”让学生边念边练习边体会蛙跳的动作要领。这样学生易学易懂易接受, 而且学得愉快,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歌声教学法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音乐老师上课。学生起立后, 突然, 音乐老师的琴声响起:“151554321。”学生马上用歌声迎合唱到:“老师, 老师, 老师你好!”我听到后, 觉得特别新颖。歌声对学生的锻炼和学习也有很大感召力, 容易激起学生锻炼和学习的兴趣。受到这一启发后, 我便产生了把歌声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来的想法, 于是, 在课中我时常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 尝试将歌声应用到课中来。
例如, 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的腰部运动时, 我便唱起了《健康歌》中的“左三圈, 右三圈, 脖子扭扭, 屁股扭扭, 早睡早起, 咱们来做运动……”学生听到后, 也都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 而且扭得更欢更起劲了。这一做法也代替了过去老师枯燥的喊口令。又如, 我在教学生进行耐久力跑练习后, 有的学生觉得累了, 坐着不愿练习第二个学习内容, 我便领头唱起了《国歌》———“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起来!”坐着的学生在歌声的感召下, 精神都为之振奋, 纷纷站了起来又重新投入新的练习当中。可见, 歌声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素质教育寓于美术教学】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06-13
论素质教育教学方法06-20
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12-27
中专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10-31
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12-07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06-29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心得体会07-22
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10-16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中的教学体系研究06-06
素质教育中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法的研究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