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共12篇)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篇1

,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36.2万人,就目前来看,完成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工作仍然繁重。3月5日,陕西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从开拓基层和重点领域就业渠道、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健全毕业生就业反馈联动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拓展就业空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既满足基层对人才的渴求,也是锻炼青年人才的`有效方式,让他们接地气,长本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今后,陕西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畅通流动渠道,让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的“容纳器”,陕西将加强校企合作,主动组织中小微企业进校园招聘,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吸纳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在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陕西将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同时,我省还将主动面向“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类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国家和陕西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输送毕业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过程,陕西将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各高校将进一步修订、完善和细化学籍管理制度、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和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政策,支持创业学生复学后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各高校还将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举办和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结合自身的办学目标与专业特色,搭建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陕西省还将建立健全教育指导、培训实践、资助服务的链条式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加强教学资源共享,推动各类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科技园将科研设施、仪器设备等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孵化一批创新创业项目。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篇2

新兴产业用人需求旺

煤炭行业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据陕西省煤炭去产能三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标是去产能4750万吨,涉及富余人员7万人。来自陕西省统计局消息表明,化解过剩产能成效显露,行业用工需求冷暖不一。截至6月底,已关闭12处矿井,化解产能951万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以上。受新技术广泛应用的影响,新兴市场主体和新兴产业用工增速较快。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8.76万户,全省物联网、智能设备、VR相关产品、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制造行业增长加快,对人员需求增加。

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同比增长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增幅全国最大,优质岗位减少明显。今年全省共有约36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相比去年增加9%,为全国增幅最大省份。截至5月底,全省36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已签约24.3万人,签约率67.16%,同比增长2.95%,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尽管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趋于平稳,但受到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就业岗位数量尤其是优质岗位数量下降明显。传统的优质岗位如制造加工业、能源等大型国企需求减少。根据《西安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到西北大学招聘的企业数量有932家,同比减少了17%,而且以往省内岗位居多,约占总需求的70%,今年则以外省岗位居多。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篇3

最近,陕西省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继续深入实施振兴计划,切实提升输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集中精力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力强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力争为农村基层选派10000名高校毕业生,培养20000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该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进一步得到加强。具体措施包括,每年为该省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基层农技站统一招录1500名高校毕业生;每年在省内高校医学、师范、涉农专业设立500个助学金名额,按学制每生每年6000元,资助家庭困难、有志在毕业后到该省乡镇以下农村基层从医从教从农的高校学生,除部分特殊专业可放宽到大专外,所招录和资助的学生都应为本科以上学历。获资助学生按照从教从农5年、从医6年的最低服务年限与当地人社部门签订协议。每年对2000名招录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对1000名在服务期内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进行后续培养培训,力争所有招录下派人员在服务期内至少接受一次正规专业培养培训。同时,每年资助2000名乡鎮、街道办事处事业单位35岁以下、不具备国民教育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通过成人教育方式提高学历层次。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篇4

取消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落户的限制政策。省政府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及省级各部门,对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清理、修订,取消一切不利于就业和人才流动的政策限制。全省各级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对本省生源毕业生不设生源地限制条件。

省政府投入5000万元设立“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并给予税费减免优惠。对到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乡镇以下(含乡镇)工作服务满3年的毕业生,省财政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毕业生,陕西省财政同样实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篇5

20江西省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简称为“三支一扶”)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募数量、对象

年全省计划招募25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服务期为2周年。

招募对象为30周岁以下江西生源的大专及以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30周岁以下是指1983年5月(含)以后出生,江西生源是指在江西参加高考的高校毕业生。支教岗位须是师范类专业或已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专业高校毕业生;支医岗位须是医疗卫生类专业高校毕业生。

参加过“三支一扶”服务的大学生,不能再报名参加“三支一扶”招募考试。

二、报名时间和方式

报名时间为2013年5月27日9:00至5月31日17:00,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直接登录江西人事考试网(www.jxpta.com/)查看具体岗位及有关事项并报名。每人限填报一个服务县(市、区)及一个服务岗位。本次网上报名不设网上资格预审环节,实行诚信报考制度。提供虚假信息参加考试或考试舞弊者三年内不得参加“三支一扶”招募。

三、考试

考试时间定于2013年6月23日上午9∶00―11∶00。考试由省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考点设在各设区市。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00分卷),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成绩于7月中旬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单位网站公布。

四、资格审查、考核、体检

设区市“三支一扶”工作办公室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岗位分类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闱进入考核、体检人员名单,并在网上公布。

入闱体检人员要在设区市“三支一扶”工作办公室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资格审查,逾期不参加资格审查的,视为自动放弃招募资格。资格审查时须提供本人毕业证、报名表、准考证、身份证、岗位要求的有关证件等。资格审查贯穿于招募工作全过程,凡发现报考人员与招募岗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不符的,取消招募资格。

考核、体检的时间和要求,由各设区市 “三支一扶” 工作办公室公布。

五、招募政策咨询电话

省“三支一扶”办公室:0791-86386386

各设区市“三支一扶”办公室:

南 昌 市 0791-83986849 九江市 0792-8584447

景德镇市 0798-8510655  萍乡市 0799-6834755

新 余 市 0790-6736373  鹰潭市 0701-6440388

赣 州 市 0797-8392186  宜春市 0795-3272805

上 饶 市 0793-8198877  吉安市 0796-8231032

抚 州 市 0794-8222293

考务及网上报名咨询电话:12333

监督举报电话:0791―86386232

特别提示:

1、考试不指定考试复习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社会上可能出现的任何以所谓命题组、专家培训机构等名义举办的辅导班、辅导网站、出版物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敬请广大高校毕业生慎防上当受骗。

2、招募的具体规定、要求和政策请登录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www.jxhrss.gov.cn/)或江西人事考试网(www.jxpta.com/)查阅《关于做好2013年“三支一扶”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

江西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篇6

见习岗位如下:

2012 年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统计表
序 号 单位名称 山西省劳动保障 维权中心 山西文物局后勤 服务中心 单位性质 事业 事业 见习人数 2 2 见习岗位 综合科 法律援助科 人事 营业员 收银员 前台 仓管员 50 派工员 水电工平面设计专员 人事专员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专科或 专科以 上 大专以 上 本科 本科 本科 物流类 电力类平面设计类 行政、人力 资源 不限 机械及相关 类 工商管理 行政管理
机械设计制 造及其自动 化

学历 本科以 上
大专以 上

专业 法学或人力 资源管理
园林规划设 计

见习地点 太原市 太原市 太原市 太原市 太原市 太原市 太原市 太原市 太原市 太原市 太原市 太原市

1 2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营销类 财务类 不限 物流类

3

山西苏宁电器有 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 司

4 5

中国民生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太原 分行 太重煤机有限公 司

股份有限公 司 其他有限责 任公司

82 145 2

开拓市场 机械加工 秘书 劳动定额 人事考核

6

山西新华化工有 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 司

1 1

太原市

行政管理

7

防化技术

本科及 本科以 上

8

活性炭技术

本科

3

动能技术

本科

5

工艺技术

本科

5

橡胶技术

本科

机械设计制 造及其自动 化、艺术设 计、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林产化工、化 工工艺、材料 化学、工业设 计、艺术设计 电器工程及 其自动化、自 动化 化学工程与 工艺、材料加 工工程 高分子材料 与工程、非织 造材料与工 程 测控技术与 仪器

3 3 1 5 1 交通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 山西省分行 山西同至人畅货 中心有限公司 太原重型机械集 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红十字会 股份有限公 司 其他有限责 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 司(国有独 资)社会团体

计量技术
化学分析技术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及 本科以 上

应用化学 化学
测控技术与 仪器 会计学、统计 学 日语

测试技术 出纳 翻译

7

100 拓展专员、市场 留守、会计、平面设计等 操作工人 办公室

大专及 大专以 上 大专及 大专以 上 大专及 大专以 上 本科

不限

太原市

8

50

营销、财会、太原市 公划、设计 机制、数控、电气、铸造、太原市 冶金 不限 太原市

9 10

180 1

11

山西省造血干细 胞捐献资料管理 中心 山西省红十字会 备灾救护中心 太原茂业百货有 限公司 山西大医院 山西正大有限公 司

事业

1

办公室

大专以 上 本科 大专以 上 大专以 上 本科及 本科以 上 大专以 上

医学类

太原市

12

事业 私营有限责 任公司 事业 中外合资

2

办公室

医学类

太原市

13 14 15

30 350 50

百货市场 医院 饲料销售

不限 护理 畜牧、兽医 及相关专业 建筑学、土 木

工程、环 境设计工 程、行政管 理 煤炭开采技 术、通风与 安全、矿山 机电、工程 造价、建筑 工程 不限 建筑工程施 工相关专业

太原市 太原市 山西省

16

山西中创建筑设 计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 司

30

设计师、财务管 理理、行政管理

太原市

17

山西普大煤业集 团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 司

100

大专及 大专以 上

太原市

18 19

20

山西省太原唐久 超市有限公司 太原市第一建筑 工程集团有限公 司 山西同至人劳务 派遣服务中限公 司 山西华宇集团有 限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 264 医院 山西省眼科医院

有限责任公 司 有限责任公 司 有限责任公 司 有限责任公 司 部队 事业单位

50 110

店员 施工现场 人事专员、办公 室文员、人事助 理等 普通管理 临床 临床

不限 中专以 上 中专及 中专以 上 本科及 本科以 上 本科 大专及 大专以 上

太原市

50

文秘、会计、太原市 行政 不限 太原市

21 22 23

50 50 25

医疗、护理、太原市 医技、药剂 护理 太原市

24

山西焦煤集团中 源物贸有限责任 公司

其他有限责 任公司

50

25

太原市尖草坪区 国家税务局 太原理工大学现 代科技学院 山西智诚和商贸 有限公司 山西焦煤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

机关

3

收银员、贸易部 业务员、工程维 修工、内保、库 管、宴会服务 员、会议服务 员、前台、服务 助理、堂吧、茶 社、文印中心 办税服务厅 窗口 教师

中专以 上学历

机电、机修、经贸、物业 管理、计算 太原市 机、财会、旅游、酒店 管理 不限 太原市

专科以 上 本科 硕士 大专 大专以 上 本科及 本科以 上
大专

26

独立学院 私营有限责 任公司 国有独资

120

数学、英语、化学、制图、太原市 思政、物理 市场营销 煤矿主体专 业 太原市

27

30

销售 煤矿井下、地面 生产、焦化生 产、后勤 操作工人 服务员 招聘顾问 技术 人员 收银员、理销 员、采购助理、人事专员 技术员、工艺 员、管理员

28

500

太原市

太原钢铁(集团)29 有限公司 30 31 山西迎泽宾馆 山西中才伟业人 力资源有限公司 山西美特好连锁 超市股份有限公 司 太原航空仪表有 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 股份有限公司山 西销售分公司 人民代表报社 太原化肥厂职工 医院 山西红雷电器设 备有限公司 太原市小店区博 翔职业培训学校

国有企业 事业 有限责任公 司 股份有限公 司

500 80 18

冶金、机械、太原市 电气、自动 及周边 化 矿山
不限

太原市 太原市 美特好 总部及 分部 太航厂 区

大专以 上 大专以 上
本科及 本科以 上

不限

32

200

不限

33

国有独资

69

机械设计、电 子电气等

34 35 36 37 38

股份有限公 司 事业 事业 企业 企业

20 60 30 3

36

加油站 编辑 医生、护士 销售 招生代表

大专及 大专以 上 本科 大专以 上 大专 大专

石油、工程、管理、汉语、太原市 财务 不限 医疗、护理、不限 不限 太原 太原 太原 太原

39 40

山西仁和大药房 辽宁北方国际景 观规划设计有限 公司太原分公司

有限责任公 司 有限责任公 司

78 15

会计、库管、营 业员 方案设计师

大专以 上 本科

医药、计算 机、营销 园林规划设 计

太原 太原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篇7

一、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 对该校1 2个院系各个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不记名半封闭的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550份, 有效回收问卷500份, 有效回收率为9 0.9%, 其中男生占60.8%, 女生占39.2%。

二、结果与分析

1. 对所学专业及就业前景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不高, 对所学专业满意的学生人数仅占8%, 认为一般的占5 5%, 而不满意的却有2 3.4%;学生对就业前景表现也不甚乐观, 认为压力较大的占到1 5.2%, 认为压力很大的占到1 9.4%, 而表示无压力的仅占8%。由以上两组数据结合访谈我们发现, 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直接影响了其就业信心, 进而导致其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的状态, 对这一情况, 对于入学不久的新生, 老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增强其对专业的认识, 从而达到其对专业重视的目的, 进而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最终为其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针对毕业生存在的对专业满意度不高, 就业前景没信心的情况, 教师在就业指导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改变已有的错误认识, 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2. 择业的主要标准

当今农科院校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 仍然倾向于社会地位高, 工作稳定和经济收入高, 待遇好的岗位, 各占23.85和22.6%, 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我们也发现农科毕业生在注重职业的“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的同时看重“个人发展空间”, 以及“符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分别占15.8%和19.2%, 排在第三和第四位, 而且还考虑职业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通过男女生调查结果对比我们还发现农林高职女生注重工作地位的稳定, 以及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分别占女生总数的39.8%和20.4%, 而男生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个人兴趣爱好, 分别占2 0.1%和2 5%, 就这一情况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也应该分情况对待, 注重就业指导中的分群指导。

3. 就业地点的选择

农林类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工作的学生偏少, 只占11.6%, 经访谈还发现这类毕业生中愿意到西部基层工作的人就更少, 大部分学生对到西部工作持观望态度, 只是将西部就业作为一个最后保留项, 如果在东部地区有合适的工作, 就不选择西部;选择到沿海大城市的占2 1.6%, 选择到中小城市的学生排第一位, 占3 7.2%, 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选择到沿海大城市就业的学生人数, 这表明学生的就业已经开始慢慢的趋向理性化, 而不再是一味的向东部发达地区进军, 但是就业指导部门还应该继续对学生进行就业价值观教育, 针对学生在东部就业难的情况, 鼓励其到西部就业。

4. 就业单位的选择

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农类院校毕业生仍把党政机关放在首位, 占2 9.8%, 其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占2 7.8%, 接下来是事业单位占19.4%, 选择乡镇企业和外企的较少, 分别占12.4%和8%。经访谈发现, 选择乡镇企业较少是因为其待遇, 实力不敌国有企业, 而国有企业不仅实力雄厚而且工作稳定, 风险小, 对于外企, 被访谈学生部分认为外企压力过大, 另有部分认为自己能力等方面不足无法承担外企工作。由此可以看出, 农科类毕业生思想还是停留在铁饭碗阶段, 而且存在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加强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苦乐观和地位观。

5. 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对于影响农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专业知识处于首位, 占3 2.4%;接下来分别是工作经验, 信息不足, 分别占2 0.6%和1 9.6%;再下来是外语计算机等技能和性别, 占1 5.2%和1 1.4%。以上情况不难看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 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严格强化专业知识技能, 使其不再是影响就业的首要因素, 其次信息不足也是一大重要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的就业指导部门, 要通过各种渠道努力为学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 为学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 还有外语计算机等技能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多重视, 为以后的就业拓宽道路。

三、结语

为了促进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更好的就业, 高校要从多方面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就业, 不但专业设置要服从市场的需求, 而且要加强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开展系统的就业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观、就业形势和技巧的培训;完善就业信息网, 更要创造良好的学习, 以及实习条件要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基础。作为学生, 要正确认识自身的情况, 正确评估自己, 还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主动了解就业形势和信息, 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也应该积极到基层中去锻炼自己, 等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以后, 再寻求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职业。

只要学校重视, 学生个人积极正确择业, 两者相互配合, 农类高职院校毕业生一定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黄德平:《当代大学生择业就业观的调查与思考》.新华文摘, 1999.1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篇8

摘 要 大学体育教育作为学生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下降趋势,本研究对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实施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详细调查,试图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陕西省 高校 体育选项课设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其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目前高校体育课采用选项课教学,以快乐教育为中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应社会发展,但这种教育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几年的体质测量也表明学生的某些素质、机能在逐年下降,因此有必要对体育选项课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尝试在选项课教学中进行有计划的,有步骤的素质练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陕西省西安市10所普通院校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定大学体育选项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体育课的态度、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运动项目的选择、有无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作用等一般情况。选取了8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效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问卷具有有效性。采用分半信度检验法,对问卷“内容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问卷调查结果是可靠的。调查为期1个月,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8份,有效回收率为94.6%。其中有效问卷510份,有效率85%。,满足调查需要。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运动项目设置现状

目前陕西省普通高校基本进行选项课教学,项目设置比较广泛,在传统运动项目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校条件,采取外出教师培训和引进人才等方式,积极开设新的运动项目,满足学生锻炼需求,如部分高校开设了啦啦操、击剑、轮滑、定向运动、野外拓展等新兴项目。总体来说所设置课程基本上能从实际出发,基本满足学生需求。部分学校针对素质较差的学生在选项课的基础上设置素质班,督促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二)学生对选项课教学接受程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所采取的选项课教学,喜欢并接受的学生占78.6%,一般的占到19.3,不喜欢的2.1%。说明选项课设置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基本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在对体育锻炼的动机上,63.5%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33.3%认为可有可无,3.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数据表明有必要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促进学生锻炼动机的提高。

(三)学生喜欢运动项目调查分析

调查发现学生喜欢的项目前三名的是乒乓球、羽毛、篮球。调查还发现学生选择运动项目存在一种不好的趋势,就是室内项目越来越受学生喜欢,可能是室内项目因为场地条件的限制,运动量不大,又不晒太阳,有些学生盲目跟进,需要想办法进行控制。

统计分析还发现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和实际上的项目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吻合,也就是说,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但在对目前选项课的满意度调查上却表现出满意,这可能有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人格魅力等因素的影响。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可以推测出,学生对项目的喜欢程度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开始选项课前一定要进行认真宣传。

(四)选项课教学存在不足之处

课程教学资源匮乏,教材内容枯燥,让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由传统的“身体运动”向“体脑运动”紧密结合的教材不多。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公式化,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多。教师以完成教学课时为己任,忽视学生“学”的兴趣和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不善于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与构建。在学习形式上,学生要求学校体育采用更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切实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体育的局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结论和建议

(一)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设置基本满足学生需要,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总体情况比较好,但对存在的问题要加以调控,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二)陕西省普通高校基本进行体育选项课教学,但是由于场地原因,学生虽然喜欢选项课形式但是没有办法满足学生选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从而可能影响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三)在项目的开设上既要百花齐放,又要有所坚持,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练习促进学生锻炼积极性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而降低运动量。

参考文献:

[1] 廖佰文.湖南省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课程开设现状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张亭.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选项课对学生主体性的影响状况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篇9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今年陕西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达28.6万人,为历年最高,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据省人社厅预计,今年全省需要就业的城镇人口超过65万人,相对于全年35万个左右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岗位缺口依然很大。未来5年,陕西省将新增143万高校毕业生,比“十一五”期间总量增加25%,今年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达28.6万人,为历年最高,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为促进各个群体的.就业,省人社厅将在各地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四类人员被列入援助重点。针对“零就业”家庭,各级人社部门将在30日内为其提供就业岗位;城镇退役军人,将及时提供就业援助或令其享受其他扶持政策,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公益性岗位享受补贴满3年的,按时终止岗位补贴;困难人员的划定范围,各市县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定,不得随意扩大范围。(记者 朱雪娇)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篇10

日前陕西省针对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做了部署,明确规定各高校严格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等。

陕西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在全国就业监测系统中上报数据,不得自行增加和改动。要求准确打印毕业生报到证,就业报到证打印日期为高校派遣日期,报到期限不超过两个月。就业报到证备注栏原则上不得打印就业单位名称(免费师范生除外),结业生需注明“结业生”字样。

各高校要严格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确保所有就业材料信息完整、真实有效。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 篇11

关键词:体育课程;陕西省;研究生;教学条件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章编号:1009-783X(2008)02-0074-04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的健康状况不但影响他们在校期间的科研和学习,更影响到毕业后能正常工作的年限,关系到我国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体育锻炼是促进身体健康的有效的方法,比较而言,脑力劳动者更需要体育锻炼的调节。我国从1978年开始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由于人数较少,各高校均没有开设研究生体育课。2006年在校研究生人数超过了100万大关,这样一个相对庞大的群体已经不容忽视了。研究表明:我国研究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非常有必要加强研究生体育教育。社会发展快速性和研究生体质健康状况对学校体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目前,有66.7%的学校没有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研究生体育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是什么因素制约着高校开设研究生课程呢?目前很少有研究进行专题讨论。本文希望通过对陕西省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的条件进行调查,了解制约研究生体育课程建设的因素,为陕西省研究生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陕西省目前有硕士点的普通高校有24所,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陕西中医学院、陕西理工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榆林学院。其中今年刚申请硕士点的学校有2所:陕西理工学院、西安财经学院,由于目前学校还没有在校研究生,被排除在研究对象以外,榆林学院目前是联合培养模式,也被排除在外,所以其余的21所学校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所调查的学校有6所已经在不同规模上给研究生开设了体育课程,占总数的27.3%。

1.2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研究生体育课程等方面的核心期刊杂志和硕博论文等文献资料,一方面为设计调查问卷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对目前研究现状有个整体的认识,找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1.3问卷调查法

以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估的相关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关于研究生体育教育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校基本信息、课程设置、教学条件、教学情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和一些开放问题。课题组成员在陕西省高校体育部长(主任)工作会议和2006年陕西省高校体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完成了问卷调查,其中15份问卷现场收回,6份问卷由被调查人带回,经数据确认后返回。

1.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2.0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陕西省高校对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的态度

在陕西省高校对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的态度方面,本研究调查了对研究生体育课程有直接影响的3个部门和群体,分别是研究生主管部门、体育部门和体育教师。他们对学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的态度具体情况如下:

在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对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的态度中,非常支持的有1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4.7%,支持的有12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57.1%,无所谓的有8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38.2%,没有反对和非常反对的学校。

在学校体育部门对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的态度中,非常赞同的有7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33.3%,赞同的有13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61.9%,无所谓的有1所学校,没有反对和非常反对的学校。

在学校体育教师是否愿意为研究生上体育课中,非常愿意的有4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19%,愿意的有17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81%,没有无所谓、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

总体上看,3个部门和群体对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都没有表示反对。但比较而言,研究生主管部门的态度明显不如体育部门和体育教师的态度明朗,有太多的持无所谓的态度。然而,研究生主管部门往往是该校是否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主要决策部门,他们对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态度不坚决可能是研究生体育课程建设缓慢的一个潜在的制约因素。

体育部门和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研究生群体的体育需求非常了解,同时,从自身事业的发展,他们对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态度非常积极。当然体育工作者需要把这种积极的态度表现在实际的工作中,但从目前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学校较少的现状来看,体育工作者更需要将这种积极的态度传播给研究生主管部门,促使其转变观念,明确研究生体育课程也是研究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体育课程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以获得研究生主管部门的支持。

2.2陕西省高校研究生体育师资情况

在“贵校在编的体育教师人数情况”一题中,认为给本科生教学都有些紧张的学校有4所;基本能满足本科生的需要的学校有8所;给本科生教学很充足的学校有1所;满足本科生教学后,有一定师资给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的学校有5所;完全能满足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学校有3所。总共有61.9%的学校(13所)没有师资力量为研究生上体育课。

因历史原因,许多高校没有为研究生开设体育课,学校主要是针对本科教学配备的体育师资。随着高校扩招,一些师资力量较弱的高校给本科生上课已经是捉襟见肘了,无法顾及越来越大的研究生体育课程需求,有研究表明,缺乏体育指导是研究生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瓶颈。陕西省由于地处西部,高校的在编体育教师缺乏现象更加普遍,因此,不少陕西高校的体育部门和体育教师尽管态度积极,但他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编体育教师的数量严重制约着研究生体育课程的建设和教学。

2.3研究生体育教学经费情况和上课待遇

在研究生体育课程教学经费上,认为教学经费充足的有6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28.6%;认为教学经费勉强够用的有7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33.3%;认为教学经费不够用的有2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9.5%;认为教学经费差距很大的有1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4.7%。由于有15所学校(72.7%)没有开设研究生课程,所以其中的5所学校的体育部门主管对可用于研究生的体育教学经费不太清楚。总体上看,陕西省高校在研究生体育教育上的经费投入不是非常充足,但也不是太差,可以说基本上够用,考虑到陕西省的经济水平,这还是比较难得的了。为了促进研究生体育课程的发展,推动研究生身体健康发展,陕西省高校还需要逐步增加研究生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

在研究生体育教学的工作量系数方面,有2所学校的工作量系数为0.8~0.9的,占所选学校的9.5%;工作量系数为1的有10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47.6%;工作量系数为1.1~1.2的有4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19%,工作量系数为1.3及以上的有3所学校,占所选学校的14.3%,有两所学校的体育部门主管表示因为没有研究生体育课程,不能推断以后开课的工作量系数。

工作量系数是用上课课时计算教学工作量时所采用的一个权重系数,是学校为单位时间的教学工作支付的报酬,一定程度上工作量系数表示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没有学校的工作量系数低于0.8,工作量系数1或1以上的为81%,陕西省研究生体育教学的教师工作量系数高于本科生体育教学工作量系数(0.8)和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师工作量系数(0.6)。这一方面,这是研究生体育教学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应得的报酬,另一方面,也表明多数高校还是比较重视研究生体育教学。

2.4 高校体育硬件设施情况

在陕西省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的硬件设施方面,本研究调查了有研究生学校的体育教学场馆、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能够为研究生体育课理论教学提供的教学场所。

在数量上,体育教学场馆非常充足和

充足的有6所学校,教学场馆勉强够用的有9所学校,教学场馆不够用的和差距很大的有5所学校。在体育设施和器材数量上,非常充足和充足的有12所学校,勉强够用的有7所学校,不够用的有2所学校。总的来看,有71.4%的学校在为研究生体育课程提供教学场馆存在一定困难,有42.8%的学校在为研究生体育课程提供教学设施和器材存在一定问题。

教学场馆质量非常好和好的共有8所学校,教学场馆质量一般的有13所学校。在体育设施和器材质量上,非常好的和好的学校共有11所,质量一般的学校有7所,没有学校认为自己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质量差和非常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得到了较好的建设,许多高校均有了塑胶田径场、网球场和室内场馆等高级锻炼场所,这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对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产生了一定的吸引。

在能够为研究生体育课理论教学提供什么样的教学场所方面,有14所学校表示能在多媒体教室中给学生授课,3所学校可以在普通教室中给学生授课,2所学校只能在体育场馆中给学生授课,有2所学校表明研究生体育不需要上理论课。

体育场馆、体育设施和器材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前提条件,研究生体育课的许多教学活动是无法进行的;如果这些基本物质条件质量较差,则很难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从本次调查来看,高校为研究生体育提供的硬件设施表现为体育场馆、体育设施和器材质量较好,但数量上存在不足。之所以硬件设施不足,一方面是高校扩招,相应的体育设施建设没有跟上,另一方面,由于建设用地的紧张,一些居于城市的学校尽管有资金,也没有新的地方建设体育场馆,甚至存在挤占运动场地的现象。体育教学硬件设施数量上的不足不利于研究生体育教学正常开展。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影响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中,第一位是惰性,第二位就是场馆不足。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增加体育场馆数量,增加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数量,以满足研究生体育的需求。

2.5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难度

当问及贵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的困难程度,认为难度非常大和难度较大有7所学校,认为难度一般的有11所学校,认为难度较小和没有难度的有3所学校。总的来看,陕西省高校的体育部门主管认为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有一定的困难,表明陕西省研究生体育课程教学条件不容乐观。从前面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造成陕西省研究生体育课程建设难度的原因主要有:高校缺乏研究生体育教学的师资、体育场馆和设施数量不足、研究生主管部门态度不够明确和支持力度不够。究其根源,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为我国对研究生体育教育的制度力度不够。《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七条: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仅规定开设选修课,不能引起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当学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研究生体育教育就得不到保障,成为可有可无的事。特别是这些年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高校有限的体育资源被投入到不断扩大的本科生体育教育中,研究生体育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挤压。针对当前研究生体质状况和他们对体育教育的强烈需求,有必要在制度上形成明确的规定,增加体育教育资源,以促进和保障研究生体育教育的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陕西省高校研究生体育教学条件不容乐观。缺乏研究生体育教学的师资、体育场馆和设施数量不足、研究生主管部门态度不够明确和支持力度不够等,是陕西省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主要制约因素。

2)不利因素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研究生体育教育的制度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扩招,本科生体育教育占用了有限的体育资源,研究生体育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挤压。

3)陕西省研究生体育的教学经费、教学工作报酬、体育场馆和设施的质量基本上能满足研究生体育教学的要求,有利于研究生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3.2建议

1)我国应该制定研究生教学指导纲要,对研究生体育教育和教学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和指导,加强高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对研究生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保障高校研究生体育工作正常开展。

2)陕西省高校应根据研究生体育教育的需求逐步补充体育师资;并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经费投入,用于增加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以满足日益增大的研究生体育教育需求。

陕西省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篇12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 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 我国继续教育 (成人教育) 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的战略目标。终身教育体系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知识型经济转变过程中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提出:要遏制成人教育边缘化的趋势, 大会以“走向美好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成人学习的力量”为主题, 号召各国政府“以紧迫感和加速度, 推进成人学习和教育的议程”, 并加倍努力满足成人素养教育的目标。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报联合推出的《中国教育竞争力报告》显示:与52个国家比较, 中国教育竞争力综合排名第29位, 比10年前提升了17位, 但中国教育竞争力指标中非正规教育的两项指标分别排名在32位和31位, 教育体系质量排名35位, 均居于中下等水平, 距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提高中国教育竞争力还需要加强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报告还指出, 中国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要大力倡导尊重学习和尊重技能, 由注重学历向注重资格转变。成人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靠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而教师是支撑质量和特色的基石。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形势面前, 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适应成人教育需要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以下简称国家规划纲要) 提出的“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等要求。通过该课题的调查研究, 期望对加快陕西省乃至全国成人高校办学改革的步伐、构建创新型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提供发展思路。

研究范围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及范围

根据我们调查统计, 2007年陕西省共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18所, 由教育部门举办4所, 行业部门举办14所;有职工高等学校12所, 管理干部学院2所, 教育学院2所, 广播电视大学2所。办学层次为本科和专科, 办学类型有函授、业余和脱产等形式。专业设置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 (外语、艺术) 、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教职工总数7288人, 其中专任教师428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60人, 副高级职称1107人, 中级职称1737人, 中级以上职称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12%。在校学生总数44883人, 其中普通本科、专科生21875人, 成人本科、专科生23008人。2008年因故减少了1所, 到2010年共有17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研究对象和范围就以这17所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展开。

2.设计调查问卷

根据研究课题涉及的内容范围, 要对陕西省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有全局把握, 需要搜集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数据资料:

(1) 学校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学校类别、主管部门、占地面积、在校生总数、所涵盖的教育类型等;

(2) 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

(3) 经费支出状况, 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基建投入、设备投入等, 其中重点了解人员经费支出状况。

将以上各要素按系统排列, 编制成简明清晰的调查问卷。

3.实施问卷调查

本研究实施问卷调查历时6周, 对陕西省17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发出问卷, 共收回有效问卷13份, 期间得到了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和各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调研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见下表。

1. 存在的问题

根据表上统计数据分析显示, 陕西省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 数量相对不足。平均每校有教师约119名, 教师数量最多的学校不超过350名, 最少的仅有36名, 有约一半的学校教师数量在100名以下。

(2) 结构不尽合理。从职称结构看, 高级职称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26.85%, 初、中级职称教师占绝大多数;从学历结构看, 高学历教师明显不足, 硕博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约17%, 尚有约10%的教师仅具有专科学历;从年龄结构看, 老中青结构较为合理, 31—50岁的教师是主体, 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也有相当数量的储备。

(3) 质量有待提高。调查结果显示, 成人高校师资队伍中, 中青年教师大多来源于各类院校, 理论水平相对较好, 但实践能力不强;成人高校师资队伍教育理论不足, 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待于改善;成人高校师资队伍科研力量不强, 缺乏信息沟通与交流等。成人高校教师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升, 除学历问题外, 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以及教学、科研、实践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一专多能等方面, 成人高校教师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特别要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4) 培训渠道不通畅。与普通高校相比, 成人高校教师师资培训在投入、选派、评价、激励等方面都明显不足。

(5) 发展不平衡。大部分成人高校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条件限制, 规模有限, 生源不足, 待遇较低, 导致教师“优秀的留不住、需要的进不来”, 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困难较多。但有少量成人高校能够利用行业和自身优势, 拓宽办学渠道, 发挥特色, 这类院校教师数量和质量相对较好。但也只是相对成人高校而言, 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的强势资源不可比。

(6) 政策不配套。随着普通高校扩招, 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影响, 成人教育边缘化的趋势近年来越来越明显, 导致成人高校办学规模萎缩, 招生困难, 严重影响了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2. 讨论分析

成人教育应纳入国家教育政策关注点中, 省级政府应根据“国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对成人教育的政策导向, 加大政府对成人教育的投资力度, 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较好的资源基础和政策扶持, 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研究结论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以陕西省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状况为变量,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依据“国家规划纲要”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 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等规定, 得出如下结论:

1.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办学单位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应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 出台相应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要按照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要求, 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度, 充分认识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相对充足、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2. 提高认识, 注重师资队伍的统筹规划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要充分认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项经费, 加强成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安排专项财政拨款, 用于成教师资培训。各院校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 加大对教师培养、引进、待遇等方面的投入。

3. 着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针对师资来源结构中高校毕业生直接来的多, 且年轻教师多的问题, 采取新教师到企业或相关单位先进行一年的实习, 以提高对生产实际或工作过程的了解程度;在专业教研室内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 采取导师制, 以老带新, 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等多种途径着力加以解决。针对学历结构中研究生学历少的现状, 可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采取一些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 尽快补充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在专兼职教师结构中, 要重视兼职教师的作用, 兼职教师不仅是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补充, 而且能带来社会、企业最新的动态、成果和经验, 对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是不可缺少的。此外, 应重视教师个体素质的提高, 不仅包括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思想素质的提高, 还应特别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

4.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突出“双师型”素质培养, “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各院校要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 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可通过从社会、企业引进或兼职聘用专家型双师素质的教学能手给学生上课, 对学校青年教师安排他们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现场进行一年以上的实践培养锻炼后任教, 同企业实行校企人员互换双向交流, 相互聘任机制, 同企业开展科研课题、项目合作研究, 同企业共同进行教改项目合作开发等措施, 来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在校内兴办产学研经营实体促进学生实习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和壮大。

5. 强化师资队伍管理, 促进激励机制的形成

要注重制度建设, 制定《教师工作规范》、《教师任课授课制度》、《教师培训工作规则》、《教师考核管理办法》、《优秀教师评选办法》等, 实施制度化管理。要实行全面管理、全过程监督管理, 特别要注意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 对每位老师评比打分, 排出名次, 写出评议意见。对不同类别的教师提出科研、教学上的不同要求, 运用“岗位聘任制”、“教师分级制”、“班主任分等制”、“教学事故、教学失误责任处理办法”等手段, 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监管。出台鼓励政策, 引进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各种各样的奖项, 考核评比,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促进师资队伍激励机制的形成和队伍的不断成长。

建设路径

“国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各成人高校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 尤其要把它作为成人高校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来看待, 需要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总结, 才能形成一套系统的独有的建设体系。通过对陕西省独立设置成人高校调研分析, 提出以下具有成人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首先, 培养成人高校专兼职教师超前的教育理念和浓厚的教学科研兴趣, 号召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改革试验, 对其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在院级以上进行推广交流。

其次, 全面推动成人高校课程改革, 提高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不断加大对课程培训学习的力度, 使教师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培训目标、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教材教法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并及时适应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课程培训中做到:培训目标明确, 培训内容、方式科学。采取教师讲授与研讨、答疑, 名师做课与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 达到教学相长, 共同提高的目的。使全体教师将课改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加强听课、学课、评课效果, 剔除无效教学环节, 提高教学质量。紧紧围绕课程教学改革, 抓住观摩教学和教研活动这个环节。通过观摩教学和教研活动, 促进课程教学稳步提高, 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健康发展。

第三, 成人高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应列入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鼓励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参加各项培训活动。对教师个人进修, 只要有利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 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给予支持并承担一定的费用。加强教师职业岗位素质培训, 强化职业道德, 增强教学服务意识。做好教师学历教育及短期培训教育等有关工作,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不断更新观念, 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实教师的思想, 使全体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凡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均为重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有:新课程标准理论, 新课程教学法, 新课改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推广等, 探究高质量高效果的教学模式。建立教学培训要案和校本研修档案, 做到四有: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并在做好继续教育培训的基础上, 开展听课、评课、讲精品课等活动, 使教师职业素质教育得以全面贯彻, 并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培训方法可采取:个人自修, 校内举行培训班, 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座, 校际教学业务活动、技术交流, 校外听课, 参加各种类型专业培训, 参观调研, 校企联合, 专业实践, 选派教师到高校进修, 选派教师出国进修, 承担教改教研课题等方法。

第四, 建立一支适应市场与成人高校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使教师既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 又能够了解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能对人才市场的新需求作出较快地反应。成人高校主要专业和学科要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使他们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 教学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同时也要引进一部分急需的专业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 精心打造品牌专业, 培养教学名师, 建设精品课程。

第五, 建立一支一专多能的成人高校教师队伍, 使成人高校的教师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满足今后教学对象和任务调整变化等各个层面教学工作的需要。

第六, 成人高校应继续加大对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 根据目标任务, 力争使全体教师达到计算机中级水平, 并使教师的实际操作和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为教师提高操作技能提供必要条件, 使他们尽快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 为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精品课程提供技术支持。

第七,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 提高成人高校广大教师的学历层次, 对学历达不到要求的教师要排查摸底, 尽快安排他们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教育。对达到学历要求的中青年教师, 要督促他们参加学历提高培训, 要在学习时间与经济上给与照顾和帮助。

第八, 成人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内部管理力度, 完善教职工评估考核体制, 量化各项工作, 继续实施教师聘任制、合同制, 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九, 探索多渠道的办学模式, 开创成人本科、专科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和各种模式的培训教育, 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成人高校力争继续举办高等、中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等多种办学模式, 努力提高成人高校的办学规模, 适应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 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能够承担起各种培训教育的授课任务, 并且能够有一个较高水平的授课效果。

第十, 开创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对校内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进行机制改革, 使之更能有效地发挥教学功能的良性运转效果, 避免重复工作和事务性工作缠身等现象, 要把工作重心用在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学水平、教学研究工作上来。

第十一, 引进一部分高素质的、知名的专业领军人物或学科带头人来满足相关专业及教学一线的需要, 创建品牌专业, 建设精品课程, 使之在省市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使成人高校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为未来发展建设铺平牢靠的坚实基础。

上一篇:泰安市安监局查询系统下一篇: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