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赤壁赋》测试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赤壁赋》测试(共11篇)

【语文】《赤壁赋》测试 篇1

【语言知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壬(rãn)戌 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ãng)虚御风 .... B.嫠(lí)妇 愀(qiǎo)然 舳(yóu)舻 山川相缪(liáo).... C.酾(shī)酒 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 .... D.匏(páo)樽 枕藉(jí)蜉(fú)蝣 一叶扁(piān)舟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 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

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纵一苇之所如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③而又有何羡乎 ④虽一毫而莫取 .. A.①任凭 ②如果 ③然而 ④虽然 B.①任凭 ②如果 ③然而 ④即使 C.①假如 ②大概 ③然而 ④即使 D.①假如 ②大概 ③然而 ④虽然

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 .. B.白露横江 .. C.凌万顷之茫然 .. D.挟飞仙以遨游 ..

8、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古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分析理解】

9、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

10、对下列各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瞬间都不停止。

B.泣孤舟之嫠妇——(那箫声像是)为孤舟中的寡妇而哭泣。

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同飞升的仙人一同遨游长空,哪怕在明月下死去(也心满意足)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轻盈飘逸啊,像长了羽毛的鸟儿一样,远离尘世,飞升仙境。

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1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 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C.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胸怀。

D.本文通过叙事,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13、《赤壁赋》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年游黄冈赤壁后所作。第一段写的是“_____”,月出东山,“_____”之景;第二段歌的是“_____”那样一种渴求;第三段问的是人生“_____”的一种奥秘,客作答则表现出“_____”“_____”“_____”的消极悲观;第四段作者又借阐发“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自己欲寄情于“_____,_____”的一种超脱,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就感情线索而言,全文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变化及“_____—_____”的思想斗争历程,而这正是他政治上失意,想在不能满足的人生中求得解脱的复杂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本文过渡性的枢纽段落是第 段。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9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A正襟危坐(端正).下江陵(向下游到).BV 顺流而东(向东进发).酾酒临江(斟酒).C 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小岛).驾一叶之扁舟(小船).D 渺沧海之一粟(眼泪).

15、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16、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终葬于先人之北,然后惟其所愿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8、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19、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②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5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20、加点字意义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顾而乐之 B.顾安所得酒乎 .. C.四顾寂寥 D.道士顾笑 ..

21、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B.玄裳缟衣 ..... C.掠予舟而西也 D.羽衣蹁跹 ...

22、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歌相答——一边走一边唱,互相酬答 B.凛乎其不可留也——感到害怕,不敢停留 C.如此良何夜——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D.听其所止而休焉——随它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

23、对文中“玄裳缟衣”的“孤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征身遭贬谪,孤独寂寥的作者本人。B.象征作者出世的理想

C.象征因“客去”而感觉孤寂的作者 D.象征作者“羽化”的游仙思想

24、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既是写实,又多少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B.文中的“孤鹤”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同一对象。

C.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赤壁赋》中“苏子”的议论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

D.本文和《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虚无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

《赤壁赋》练习参考答案

1、C(A冯píng虚御风 B舳zhú舻 D枕藉jiâ)

2、B(危坐:端坐)

3、A(“到,往”,BCD解释为“像”)

4、D(A“属”通“嘱”,劝人饮酒;B“冯”通“凭”,乘;C“籍”通“藉”)

5、B

6、C(①②都是名词作动词,③是名词意动用法,④是名词作状语)

7、D(A“斗牛”古义是星宿名,今义是一种游戏方式;B“白露”古义为白茫茫的水气,今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C“茫然”古义是旷远的样子,今义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8、C(都是介宾短语后置)

9、B(应为“既写景又写人”)

10、A

11、C(没有司马光,应是曾巩)

12、D(景、情、理交融)

1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望美人兮天一方 何为其然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人生之须臾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乐 悲 乐 追求 绝望 放达 二

14、A(B下,攻占;C渚,江中小洲;D渺,渺小得像)

15、C(①③④⑥都是助词,的;②⑦⑧主谓间取消独立性;⑤助词,无义)

16、B(都表被动)

17、C(都是宾语前置句)

18、D(流露的是不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苦闷)

19、① 这里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

②(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20、B

21、A(名词作状语,其余为名词作动词)

22、C(怎么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

23、C(作者的孤寂并不是因“客去”,而是因身遭贬谪的缘故,即使“客”也只是陪衬而已)

【语文】《赤壁赋》测试 篇2

针对此种“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的弊病, 美国课程研究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提出了一种“逆向设计模式”, 这种设计模式可细分为三步:第一步, “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第二步, “制定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学习目标的手段与措施”;第三步, “安排各种教学活动、指导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1]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将评价置于教学之后的设计范式, 主要是为了“要求教师带着问题思考教学活动, 增加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使得预期学习结果、学习成绩、教学与学习行为之间实现有机的关联, 这也正是逆向设计要实现的目的”[2]25。无疑, 这种教学设计范式不仅有利于整合目标、评价、教学活动于一体, 解决教学无序的状态, 而且有利于通过实时的评价来动态观照目标指向与教学现实之间的落差, 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来抹平两者之间的落差, 更好地实现与达成教学目标。那么如何设计评价方式并确保其与目标实现的一致?如何基于学习目标与实时评价来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如何确认这些教学活动已经实现教学目标及其实现的程度?笔者下文主要将针对以上问题展开论述。

一、目标表述与评价方式的联动一致

在设计评价方式并确保其与目标实现的一致前, 需要先确认教学目标设计得是否恰当、合理与正确。对一种特定的教学设计来说, 教学目标的设定, 是第一性的、首要的。那么如何进行目标设计并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正确性和可行性?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用来规范语文教材编写、进行语文教学及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性、指导性文件, 因此设计教学目标应基于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

以高中必修古诗文教学来说, 如若想确认其中名篇《赤壁赋》的教学目标进而将之合理表述出来, 定然众口不一, 一百个教师可能会设置出一百种教学目标。但若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的话, 无疑会相对统一些。通过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标准》) 中关于古诗文教学使用的“了解、理解、读懂、了解并梳理、诵读、背诵”等动词及其后所带的内容标准, 我们基本可以判定该学习内容的学习特征、指向以及方法等, 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目标的设定与表述, 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无序状态, 消减课程标准指向与教学现实之间的“落差”。

在教学目标设定恰当、合理且有所保证的情况下, 我们就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只关心“教什么”和“如何教”或“怎样教”的问题, 对“教得怎么样”即实时评价较为漠视。“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与教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因此, 评价质量与上课的质量一样, 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3], 故若将评价蕴含于常态化课程与教学中, 那么无疑有助于学生学习质效、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改善。此外, “评价的实质在于促进人类活动的日趋完善, 是人类行为自觉性与反思性的体现, 实际上评价就应是渗透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之中”[4], 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们除了可以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方式、手段, 考量相应的评价时机外, 还需要关注对生成性目标的评价与设计。然而, 评价不是一味追求与目标一致, 而是通过实时评价有效地起到调控和完善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的作用。但无论是目标设定, 还是动态的评价观照, 都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课堂把握力、先进的课程理念与充分的教育智慧。

二、基于目标和评价的语文教学设计

在学习目标以及相应评价都设计好之后, 我们就需要基于目标与评价来设计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了。在设计前我们理应考虑如下问题: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有何依据?如何安排这些活动才能更好地保证“目标—评价—学习活动”这一动态过程有效地进行下去?基于目标和评价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可行, 有无实施条件?等等。下面笔者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 《赤壁赋》的设计为例进行阐述。

(一) 解析课标, 设定目标

如前所述, 基于目标和评价的语文教学设计, 首先应确定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设计亦如此。“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制定教学目标当然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5]然而, 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学段目标抑或是内容目标等并不直接等同于教学目标——其设定还要依据特定的教材、文本和学情。因而若想正确合宜地设定教学目标, 我们必须对所用教材进行系统研究, 对教材中的“这篇课文”进行具体解读, 对所任教班级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只有深入钻研上述内容后才能设定与表述教学目标。

《赤壁赋》所在单元主题为“山水神韵”, 该单元后两篇课文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该册教材的“编者寄语”有言:“这册课文…… 编选了一系列文质兼美的文本……在这里, 我们可以徜徉于山水之间, 聆听文学大师们的心语, 感受他们丰富而深邃的哲思……品读形形色色的人生……通过这册课本的学习,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文学类文本的鉴赏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等写景抒情的经典古文。但《赤壁赋》所抒发的情比较复杂:“先是淡淡的喜而悲, 然后由悲转向豁达超脱的喜, 一波三折, 不断变化。”[6]可见, 《赤壁赋》除了具有写景古文的一些共性外, 还有其独特之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 所以发现并解读出独属于“这一篇”的意蕴是考量目标设定成功与否的关键。

《标准》就古代诗文教学指出:“在阅读鉴赏中,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 用于分析与理解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古代诗文阅读, 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 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 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 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等等。据此, 笔者将《赤壁赋》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 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梳理与理解文中重点字词 (实词、虚词、词类活用) 和特殊句式。

(2) 通过诵读欣赏苏子笔下的赤壁美景, 把握其情感变化, 体悟其人生感悟。

(二) 针对目标, 设计评价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为了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或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或能做什么, 而如何证明这些目标正被或已经达成就需要靠实时有效的评价来佐证了。有学者指出:“评价与教学同是‘寻求目标的教育活动之车’的两个轮子, 学习评价绝不是‘考试+评分’。当我们从教育目标与教学的有机关联之中来把握的时候, 学习评价就被赋予了‘教育功能’。”[7]也正如美国评价专家斯蒂金斯所言:“任何课堂教学质量最终都取决于该课堂所运用的评价的质量, 如何评价能够在课堂层面得到良好的运用, 那么学习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2]118然而一节课中如何安排、确定评价内容进而找准时机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 这些不得不慎重考虑, 以免造成评价流于形式。

目标是评价的透视点, 所以基于前文对《赤壁赋》教学目标的设计, 评价的内容指向首先应考虑两个目标内容 (借助工具书理解与梳理文中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通过诵读欣赏苏子笔下的赤壁美景, 把握其情感变化, 体悟其人生感悟) , 再根据教学流程将之细化为易于操作、具体的评价内容, 从而增加评价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我们先来看学习目标一: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梳理与理解文中重点字词 (实词、虚词、词类活用) 和特殊句式。从目标表述来看, 此目标不仅告诉我们学生完成此项学习任务的方式途径 (借助相关工具书) , 而且告诉我们学习的内容, 即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重点字词 (实词、虚词、词类活用) 和特殊句式, 还告诉我们学习的效果, 即能够了解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以及正确理解与梳理好相关文言知识点。再来看学习目标二:通过诵读欣赏苏子笔下的赤壁美景, 把握其情感变化, 体悟其人生感悟。如果说第一个目标侧重于“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的话, 那么此目标更多指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但二者都蕴于“过程与方法”中。通过观察可清晰了解到实现此学习目标的方法为诵读, 学习的内容主要涉及文中的美景描写、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作者抒发的人生感悟。根据以上论述, 笔者将评价内容和方式确定如下:

(1) 学生是否利用相关工具书以及借助工具书的效果如何?主要采取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评价方式。

(2) 学生是否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以及积累情况如何?对这些积累的字词和特殊句式是否完全理解, 不理解的有没有标注出?主要采取学生互查积累本、教师设问的评价方式, 设问形式可以是填空题或选择题等。

(3) 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如何?学生课前是否已经熟读课文?断句是否正确?此评价任务可采取诊断性评价方式, 如设置相关填空题呈现于课件中, 也可以采用请个别学生试读、教师点评纠正、学生再次表现性诵读的评价方式。

(4) 文中描写了哪些美景?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找出相关语句、段落并进行赏析。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方式, 教师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当进行点拨, 然后再让学生总结概括。

(5) 从文中哪些字词或句子可看出作者的感情及其变化?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方式, 教师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当进行点拨, 然后再让学生总结概括。

(6)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慨与人生态度?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领会与赏析。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方式, 教师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当进行点拨, 然后再让学生总结概括。

(7) 学生带着感情与理解齐诵全文。教师通过学生的情感变化与诵读表现判定学习效果。

(三) 基于两者, 组织教学

在确定好学习目标、设计好相应评价后, 就需要具体组织与设计教学活动。为了更为直观地体现“目标—评价—教学”一体化的设计, 下面笔者采用表格的形式 (如表1 所示) 来呈现《赤壁赋》的教学流程。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千变万化的, 因而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 也没有适用一切的教学模式, 所以表1 所示也只是预先的教学设计、潜在的教学布置, 具体到课堂教学现场, 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状态以及现场生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改善。

三、余论

此种教学设计范式的益处无须赘言, 但其也有局限性, 有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去思考, 如《标准》是否完美以及教师对《标准》能否准确解读。课程标准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纠正的文本, 学生是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个体, 教材也不是既定的、拿来就能使用的文本, 因此教师必须以开放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标准、看待学生、看待教材。此外, 教师对课程标准存在“集体无意识”的现象, 即使重视课程标准也未必具备正确解读的方法与能力, 同时教师是否具备对动态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也是个问题。最后, 基于目标与评价的教学活动设计耗时耗力, 本就不堪重负的教师未必有时间和精力去尝试。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去思考、探索。

摘要:依照传统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教学设计模式, 教师往往过于注重“教什么”和“怎样教”, 而经常忽略“为什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基于评价先导的语文教学设计, 不仅有利于整合目标、评价、教学活动于一体, 解决教学无序的状态, 而且有利于通过实时的评价来动态观照目标指向与教学现实之间的落差, 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来抹平两者之间的落差, 更好地实现与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设计,评价先导,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威金斯, 麦克泰.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么加利,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13.

[2]李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3]崔允漷.教师应先学会评价再学习上课[J].基础教育课程, 2008 (11) :55.

[4]吴明烈.组织学习与学习型学校[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22.

[5]梁靖云, 吕素巧.教学目标设计初探——如何理解、设定与表述三维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8) :52.

[6]颜碧伟.赏景品情悟人生——《赤壁赋》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 2009 (2) :29.

《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之比较 篇3

《前赤壁赋》对月色的描写显得很空灵。“徘徊”二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既细腻地描摹了月出的缓缓之貌,又表现了作者的心之切盼。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一片静静的天宇下,诗人“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豪迈奔放之情怀。“击空明兮溯流光”,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月光由明亮而变得烟笼雾绕。在这超旷空灵的氛围中,诗人寄托着“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抱负。理想在艺术中实现的就是意境。诗人借助于月色这一意象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充满期待而又不乏惆怅的情怀。“抱明月而长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诗人把“月”当作了一个永恒的意象。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诗人在认识到仕途风波的险恶后,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江山风月之中所得的佳作。前赋是记“七月既望”的秋天,后赋是记“十月既望”的冬季。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表面上看,似乎皆触景生情,仿佛前赋的旷达在于秋,后赋的虚无却因冬。其实不然。

前、后赋的命名只是相对于写作时间而言,其实都是写同一地方的月下之游。我们如果把二赋放到苏轼对月的意象描写这个大系统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前赋对月作了极大的渲染,后赋则在月的描写方面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而艺术的魅力正在于能给人留下空白,给人以最大的想象的空间。意象具有两重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当作者观照客观景物的时候,面对的是景物的整体。他可以把自己的思绪或“正”或“反”地和同一景物的不同特征联系起来。如杜甫同是写“花”,有“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面,也有“感时花溅泪”这令人悲伤的一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曲终见“月”,给人的是一种洒脱、坚韧的意象。《记承天寺夜游》是这样来写“月”的:“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诗人首先见到的是月光如水,既而联想到一泓积水中的水草交横,正当作者沉浸在水、月莫辩的想象之中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水草,而是竹柏的影子,“月”在这里是透明的,是水中影、镜中花,引起人无限的联想。《赤壁赋》中的“月”则是永恒的、完美的,既有月光普照的静态之美,又蕴含着“美人”的脱俗空灵之美。

在《后赤壁赋》中,几乎是开篇,作者即点明了行踪目的:“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作者俯视人影,然后“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一个“行”字,点明了作者的随心、机智,“相答”则说明话很投机。“今者薄暮,举网得鱼”,“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给人一种呼之即来的感觉,难怪诗人发出了“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的感叹!

元人虞集评《后赤壁赋》说:“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山高月小”这不是对月的实写,而是艺术的变形。所谓变形,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的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相对《前赤壁赋》而言,诗人的心情变了,不再是面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抒发怀抱,而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在这种“情境”下,作者笔下的山就更高了,月小而冷峻了。

《后赤壁赋》中“月”的意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稍经点染,便烘托出了一处静寂可怖的意境。读者从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攀援中,可洞见作者在政治上的求索和朝庭中的艰险可怖;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则又隐含着心潮澎湃的激越心情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险恶处境;而“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则很自然地倾吐了作者无能为力和企图远避的悲愤心情。《三苏文苑》里讲:“东坡不得志于黄,故其文字亦萧瑟。如划然、悄然、肃然、四顾寂寥等句,犹有未平之气也。”不能仅仅把这看成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两赋还透露了作者在遭受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以上列举的都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为什么同是写月,诗人笔下会出现不同的月的意象呢?正如诗人所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又据史料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黄州写完前、后赤壁赋后,他的友人傅尧俞派人到黄州来向苏轼索求近文,苏轼便把他的前赋亲书送之,并在文末题《跋》云:“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俞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苏轼《书<赤壁赋>后》)可见,《后赤壁赋》并非即兴之作,从游赤壁到写成文章,其间有一段时间。苏轼写前、后赤壁赋,是“先得成竹于胸中”、“了然于心”后才“了然于口与手”的。“月”作为一种景,是诗人的“眼中之竹”,一旦渗入诗人的心血,注入诗人的情感,化为一种包含着作者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意象,便成为“胸中之竹”。诗人正是凭借客观上的所见与主观上的所想,借助夸张与联想,把“月”描绘成可供读者观照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

语文赤壁赋教学反思 篇4

内容可讲,但同时内容多,又怕时间不够,这是刚开始时的困惑,不过,上次讲过一次公开课,这次的信心很强,静下心来,认真回想上次讲完课,评委的评价,一定要注意。通过几遍梳理,阅读《教参》、查找相关备课资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这一线索,分析理解课文,试讲几次,发现效果还不错,但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但后来得知:学生还没学到这一课,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变,这时离正式讲课还有六天,作为高三的老师,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建议以后公开课的时间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冲突,于是,迅速定目标,大胆删节,立足课本,吃透语言。

可以说,《赤壁赋》的难懂字词不多,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学生,其他的只要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够理解,只要问题引导的具体,学生应该能听懂,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反思 篇5

文赋是介于散文和赋之间的一种文体。一篇好的文赋语言摇曳多姿,情感浓郁,哲理丰富。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 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对话中探 讨了人生哲理的意蕴。

因此学习本文必须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 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根 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我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 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而朗读比默读更能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一个学生对一篇文 言文理解到什么程度是可以从他能否在节奏和语调上读好这篇文言文中看出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背诵前两段的内容。

语文赤壁赋知识点 篇6

苏轼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家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2.写作背景

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一篇有名的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三年前,作者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虽免一死,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生活窘迫,没有自由。他在政治失意,思想苦闷的情况下,寄情诗酒,放浪山水,曾两次泛游赤壁,写了两篇文赋,此为前一篇。赋中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达观看法。

3.情感变化线索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以作者感情由乐到悲,再由悲到乐的变化为线索,可看作三个层次:第一段为第一个层次,写作者因泛舟江上而产生的自由快乐之感,仿佛“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第二段、第三段为第二个层次,写作者因客人所吹洞箫的呜咽之声而引出客人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态度悲观的一面。第四段、第五段为第三个层次,是对前一种态度的否定,引入庄子齐物的思想,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主张应采取一种委运自然,尽量享受大自然的生活态度。

4.作者的思想矛盾

本文虽然设了主客问答,其实反映了作者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客人的观点,表现了内心悲观的一面,而主人的观点反映了作者思想乐观的一面。客人说的是他内心的烦恼,而主人所说的是对这种烦恼的超越。最后客人欣然接受了主人的观点,说明了他内心的矛盾得到了疏解。

5.景物与抒情、说理的关系

这篇文章成功地描写了清风、明月、江水三种景物,对抒情和说理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段是借景物描写抒情。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江水构成一个优美的意境,使人们置于这种意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感受,从而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快乐心情。第四段是借景说理。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自然之美,是人们天然的朋友,是造物者对人的恩赐,人们可以尽情地享用它。

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人类的幸福,从而使主人所主张的人们应该快乐地生活的观点有了无可辩驳的力量。

6.主客问答

主客问答是汉大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其中往往是客人说出一套,有理有据,显得很雄辩,而主人则后发制人,说出一套更玄妙的道理。这种主客对话,互相补充,互相生发,妙趣横生。

本文也采用了这一方式,设主客问答。其中客人所说的代表了作者思想的一面,而主人所说的代表了其思想的另一面。其中主人说服了客人,客人对主人的议论表示心悦诚服的接受,表明其思想上的矛盾达到了统一。

7.骈散相间

我如何讲《赤壁赋》 篇7

针对第一问题, 通过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文本, 学生都能自我解决。学生在好山好水、好风好月、好诗好酒、好时好友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中感受到了东坡在自然山水中的遗世独立、飘飘欲仙的山水之乐, 再配上一段欢快悠扬的弦乐, 学生在配乐朗诵中也已飘飘欲仙了。

第二个问题是理解苏轼旷达乐观情怀的过渡, 必须深入品读隐藏人物内心的悲情及原因。阅读文本, 不难发现,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将历史伟人与自我对比, 透露出人生无常、岁月易逝、自身渺小之悲;“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再次感伤人生的短暂、自我的渺小。难道主客的悲情主要就是来自于韶华易逝、时不我待和自我的渺小吗?难道连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都要主动为之让路的苏大学士就没有更深处的痛苦吗?我于是带领学生循着文本中的歌声和箫声去寻找。那“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不正是化自于《楚辞·九歌·少司命》中“望美人兮未来, 临风恍兮浩歌”的期待和幽怨吗?“我殷切地盼望你啊, 你却没有来, 我当风站着失意忧愁啊放声高歌”, 东坡饮酒乐甚、扣弦而唱的歌声中, 明明弥漫着飘零落寞、怀才不遇的幽怨和期待呀。再听一听那箫声, 它在幽怨何人、思慕何方、泣诉何事?为何九天蛟龙竟困于幽壑?为何使孤舟嫠妇落泪?蛟龙在天却困于沟壑, 才不得展, 志不得伸;孤舟嫠妇, 飘零沦落、寂寞无助。至此, 学生才深深体味了作者深藏于文本中、弥漫与箫歌中的怀才不遇、理想难成、飘零无助之悲。

由此, 我们总结出, 人生无常、自身渺小之悲和怀才不遇、理想难成之苦成为交织萦绕在东坡心头的两大阴霾, 那么东坡又是如何将这两种人生的悲苦逐一化解, 成就智慧人生、旷达自我的呢?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成为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于是, 我将课前的第三个问题分解成两个小问题: (1) 苏子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述了什么哲理?你认为这一道理可以化解主客内心的哪种悲情? (2) 苏子认为哪些“不可取”哪些“可取”?你认为这一道理又可以化解主客内心的哪种悲情?研读文本, 苏子通过眼前江水、明月的“变”与“不变”, 传达出“万物与我皆无尽”的旷达胸襟。然而“万物无尽”学生易于理解, 而“我”为何可以永恒无尽呢?课堂上, 我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永恒的东坡”:东坡全集、东坡书法、东坡绘画、东坡肉、东坡饼、东坡井、东坡亭、苏公祠、苏堤……一个永恒的东坡即刻穿越了历史, 站在学生面前, 学生顿悟:不必羡慕江月的永恒, 不必哀叹人生的短暂, 豁达乐观的面对人生, 精神的世界可以永恒。由此, 人生无常、自身渺小之悲在江月中被消解。

接着, 苏子又从“取”与“不取”的角度, 阐明了“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的人生哲理。我们常说, “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功名富贵如浮云”。苏子在劝慰自己不强求, 不抱怨、不咒骂, 接受命运的安排, 别再感伤怀才不遇, 别再怨愤虎落平阳, 把一切作为命运的馈赠,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黄州最终成全了苏轼。不该是“我”的, “我”一丝一毫也不占有, 而又有哪些是“我”该拥有和珍惜的呢?苏子又把目光投向了那无边的江月清风, ……这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 不都是生命中的“清风明月”吗?最终, 一个“潇洒自适、活好当下的东坡”将箫歌中传出的怀才不遇、理想难成之苦再次消解。历史已向我们证明, 黄州的东坡经历着人生的挣扎与蜕变, 他用实际行动在绝地中重生, 活出了人生的新姿态, 新境界。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8

2、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生意义的议论,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3、学习本文写景与议理、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体会本文写景状物用语之妙和语言极富哲理音韵和谐的特点。

教学设想: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运用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充分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诵读、品味、思考、表述。

教学方法:教学本文要使学生在充分的诵读中感受语言和意境的美妙,在联想中体会意境的深远,在思考中认识哲理。故拟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诵读2、意境联想3、讨论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对写景状物的赏析②对语言哲理的品味③对文中所论人生观的理解

2、难点:对作者宇宙观和人生观的理解和把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由对苏轼的同题材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诵引出苏轼的情怀。导入本文。

二、理解课文

(一)学生听读

教师有感情地诵读或听录音,学生注意诵读语言的停顿、延长和节奏,初步感受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感情。

(二)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意

由五位同学负责五个段的词句的理解。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教师相机帮助,并作补充纠正。

(三)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然后让几位学生举手诵读。

三、研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

引导学生背诵

(一)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找出本段景物描写的语句;同学们调动自己的想象,描述自己脑海中的这种情境。

通过学生的找、想,使他们体会到这里从江面、天空两方面给我们展现了优美宁静的广阔情境。

3、体会文中人们置身此境,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游人心旷神怡,驾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飘荡,像凌空乘风飞去。飞离尘世,进入仙境。

4、教师指导背诵:交代时、地人物→情境→感受(思路)

(二)第二、三段

1、指名两位同学诵读

2、在这样如仙的环境中,有两个人,一个苏子、一个是客。但二人的心情却迥然不同。请同学看不同在哪里?

明确:苏子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在这明月静夜荡船水中,随心自在,心中还憧憬着美好的理想。(学生如果认为苏子先乐后悲也可,这样可以从后文苏子与客面对不如意的生活的不同态度中,评价苏子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而客却是哀怨,是一种足以摧残心灵的忧伤。

小结:在同样宁静优美的境界中,苏子和客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苏子是把自己融进大自然,陶然自得,忘我沉醉。而客却被哀愁笼罩着,那哀婉的洞萧声便是他的心声,这让我们想,他哀伤什么呢?

3、集体分析探讨,客之哀伤因何而起。

明确:今夜“既望”之时,游于“赤壁”之地,很易让客联想到当年吟咏“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曹孟德。曹操的诗犹在耳。曹操在赤壁被火烧的场面如在眼前,但那个平定中原、拥兵南下、威风凛凛的英雄已经逝去很多年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以人物”。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的人生是如此短暂。而在天地间,人又是如此的渺小。正是感于此,客人才显得那么忧伤。

4、把握苏子与客的不同心境。由两位同学有感情地诵读二、三段,并体会整句的音韵和谐之美。

(三)第四、五段

两个人在同样环境中的不同心境,源于他们不同的人生观。苏子能够说服客。使他“喜而笑”正说明他“言之有理”。

1、请同学们理解第四段苏子的话,用你自己通俗的语言,讲讲这个道理。

明确:①比如水吧,从某一段江水看,确实从这里消失了。是变了,但它流到了别处,后浪填补了它,整个江水始终不息地流着;再说月亮。从一日看,它有盈虚之变,但从长期看,它是周而复始地更替,“卒莫消长也”,又是不变的。因此,站在人类历史看,人类代代承传。人与天地万物一样可以永存。

②人不应该有贪欲,一切应该顺其自然,比如,功名利禄,你有就享受,你失去了,那说明本不是你的,为它牵肠挂肚值吗?自然美是我们人人都有的,尽情享受它,乐在其中。这样不是很好吗?

2、请从苏子的言论中。概括他的人生观,学生可能概括不全,可以让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考:①淡看得失

②应享受自然美

③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④豁達开朗,乐观自信。

3、有人觉得苏子此文表现的是享乐主义,不求上进的消极思想。同学们可以结合题注谈谈自己的见解。

在同学们充分讨论后小结:

苏轼有才学有抱负。但在仕途上坎坎坷坷,屡遭打压贬谪。命途多舛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形成了他的人生观,即以宽阔胸襟面对打击,淡然面对功名富贵,荣辱得失,这种豁达开朗的性格,使他能在一次次政治打击下不倒,调整好心态,然后继续他的人生追求。

四、美读

《赤壁赋》是景、情、理相融合的美文。我们只有感境、体情、悟理才能读出味道来,而感情饱满地诵读又能帮助我们深入感受文章。本文是“赋体”文,文辞优美,整散有致,音韵和谐,同学们朗读中注意韵脚、节奏和抑扬,在美读中去享受这篇文质兼美的美文。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9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教学课题】

《赤壁赋》

苏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以文为赋”——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以意逆志”——了解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美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文章的情感线索。

3.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及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重点突破】

以情感为线索分析全文,以课件为辅助手段表现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简单明了。

【难点突破】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名句引用、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新课改教材必修二模块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中的第二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这个单元的作品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在文本审美的基础上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本文被放在这个单元中,应侧重引导学生把握由自然景物引发的人生感慨。本文就在描绘自然风物的同时倾诉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但也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精神。但这些情感的表达并不是明显的、直接的;而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教学方法】

1.引导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创设情境法

4.多媒体演示、音频、视频辅助法

【教学过程】

一.文趣导入:

有这样一位文人,他驾驭着文字,抵临大宋文坛的巅峰。然而,文字却让他偃蹇飘零。大浪,淘尽历史的烟尘,却淘不尽他文中的一字一句;惊涛,拍去岁月的风霜,却拍不去他纵横古今的豪放。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所以,当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夜游赤壁之时,面对着无穷的江月,他思想的野马便纵横驰骋,任情遨游,于是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了深沉而悠远的思索。他,就是苏轼。今天我们来继续赏析他的千古名篇《赤壁赋》,一起去感受他独特的人生体悟。

二.分析鉴赏:

第一段: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请同学齐读第一段。

1.这一段写了苏子与客夜游赤壁的情景。那赤壁的景色如何?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作者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赤壁美景图。

2..欣赏这些美景苏子的.心情自然是愉快的,哪些语句最能直接体现这种愉快的心情?

明确: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此情此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月圆之夜,好友相聚,纵舟江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饮酒诵诗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所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第二段:

高兴至极,苏子又做了什么?客又做了什么?我们看第二段。找一名女同学读一下。

本段开头写在这种情况下苏子更加高兴地饮酒,兴之所至,又唱起了歌,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这里苏子先选取了桂树和兰桨两个象征品德和人格高洁的意象来与后面的美人相衬,那么这里就有个问题:这里的“美人”指什么?为什么?

生答……

明确:

我国古典诗歌自屈原《离骚》以来就有以“美人”象征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传统。在这里,“美人”喻指君主。此时苏子被贬黄州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对于有着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苏子来说,他多么希望君主能尽快召他这个贤臣回朝,自己好继续为朝廷效力。所以他发出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唱叹。

2.苏子唱歌,客又做了什么呢?

有客吹洞箫,倚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感人至深,既烘托了苏子此时淡淡的失意情绪,又致使他的感情骤然变化,同时引出下文的主客问答。

3.由此看,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段。

那么苏子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客又是就什么问答的?我们看第三段。

第三段:

听了客悲凉的箫声,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然后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样悲凉呢?)

1.客是如何回答的呢?也就是客因何而悲呢?

请同学们齐读第三段客回答的语段,同时思考这个问题。

生答:……

2.客刚开始就解答了苏子的疑问了吗?……那写了什么呢?

明确:没有,先用两个反问句引出了与眼前的赤壁之地、江月之景相关的历史人物曹操和他的英雄业绩。

3.那么同学们想:作者赞颂曹操的功绩目的何在?

明确:目的在于引出后面“吾与子”和他的对比。

4.而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通过哪些词句能看出来?

明确:“固”“而”“况”三个虚词所引导的句子表明:这样叱咤风云的一世之雄,也已随大江东去而风流散尽,更何况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平凡的“吾与子”,生命短暂得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茫茫大海中的一颗毫不起眼的水滴,更是瞬间就会被历史湮没了。

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天地永恒而人生短暂,长江阔远而自身渺小。这是客悲伤所在。一悲:人生短暂渺小

而慨叹人生苦短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5.谁能说说你所学过的或知道的有关这个内容的诗句?

曹操《短歌行》也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李白《将进酒》继续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师补充:战国时期《庄子·知北游》篇中就有“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的感触;

汉代为仕途奔走交游的文人所作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中也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感叹;

魏晋诗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咏怀》诗里更有“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的感伤;

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诗》中“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诗句最是(与本文“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有着相似的感慨……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客也不例外。

6.除了人生短暂渺小让客悲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我们看最后四句的内容。

明确:既然尘世人生短暂,那就做神仙吧,做神仙可以与明月一起长存不老且不死,这样就不必为人生短促无常而悲叹了。可是,他却清楚地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总是矛盾的,所以才“托遗响于悲风”。这是客悲伤的又一原因所在。二悲理想现实矛盾。以上客从两个方面解答了苏子的疑问。这两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人生短促无常。

而这样的悲叹也只是重复了前人的感慨,并没有独特之处,那么本文成为千古名篇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在第四段。

第四段:

1.那么第四段写了怎样独特的内容?请听这一段的朗读录音,思考问题的答案。

找生答……

明确:这一段主要是苏子针对客的悲叹来表明自己的宇宙观、人生观从而宽解客。而且,这两个观点又是分两层相对独立地阐述的。

2.这两个层次转换的关键词是哪个词?

明确:“且夫”,前半部分阐述的是?宇宙观,后半部分阐述的是?人生观。

3.那么苏子的宇宙观是什么?请找出表达观点的关键词。

明确:变与不变。

4.苏子又是怎样阐述他的“变与不变”的宇宙观的?(想想我们写议论文时往往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呢?比如同学们想证明思考的重要性,可能会想到牛顿被苹果砸到从而砸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是什么方法?——举例子。苏子也一样。那他举了什么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呢?)

明确:以眼前的江月为例。

他说,你也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吧?你看,眼前的江水和明月既是变化的也是不变的,(同时配课件)

就“水”而言,从变的角度说,“水”逝者如斯,从不变的角度说,“水”未尝往也;就“月”而言,从变的角度说,“月”盈虚如彼;从不变的角度说,“月”卒莫消长,意思是:水总是这样不停的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总是那样由缺到圆,又由圆到缺,但它始终也没有增减。所以他得出下面的结论:从变的角度说,天地万物没有一刻不发生变化;从不变的角度说,万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但他没有说个体的人是怎样表现变与不变的道理的,我们可以补充一下:从变的角度说,每个人都得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从不变的角度说,人类又是血脉延续,代代相承的,所以不必因人生短暂渺小而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伟大的毛主席说得好,“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5.这是苏子针对客的人生短暂渺小的悲伤来阐述他的变与不变的的宇宙观从而宽慰客的。为了加强同学们对“变于不变”的哲理的理解,我再举几个语句让大家判断一下是属于变还是不变的哲理。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变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变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变与不变的。

6.苏子的宇宙观我们理解了,他的人生观又是什么呢?还是找表达观点的关键词。

明确:莫取与取。

7.莫取的是什么,可取的又是什么呢?

生答……

师补充:在这里,苏子其实是用“清风明月”代指自然风景。李白说的好,“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8.苏子说的“莫取”太笼统太含蓄,我们能不能联系背景说得再具体点呢?

师补充:功名利禄。因为这些正是击败心灵的东西。

明确:他其实是宽慰客说,现在失去的或没得到的,就是不属于自己的,所以不必因此而悲伤,而大自然不会抛弃我们,随时都会向我们敞开胸怀,我们为何不沉醉其中而尽得其乐呢?也就是说,当人生不如意甚至不得志的时候,我们不妨让自己的思想休个假,让精神散散步,抛开挫折,忘掉烦恼,融入大自然中,尽享清风明月之美,谁说这不是另一种快乐呢?何必对人生失意耿耿于怀呢?正如苏轼在《定xxx》里写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子用自己的人生观来宽慰客也是宽慰自己,理想与现实虽然矛盾,但我们可以抛开得不到的烦恼,享受自然的赐予,随缘自适。

正所谓春去秋来不碍于眼,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萦于怀,在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正是苏轼的乐观与旷达。而在逆境中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挫折中拥有旷达的情怀正是苏子的魅力之所在。

9.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苏轼的做法和人生态度,讨论一下:面对人生的失意、打击、坎坷、磨难等诸多困境,有几种解决方式呢?

我认为概括来说只有两种方式:面对和离开。

苏轼选择了面对,但有很多人选择了离开。

10.同学们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历史或现实中关于“离开”的例子吗?

不能改变楚国命运和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屈原,怀石投江,这是绝望的离开: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毅然离开官场,回归田园,这是潇洒的离开;

绝望于清室覆亡和一种文化缺失的王国维,自沉湖底,这是无奈的离开;

无处可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想生活的海子,卧轨自杀,这是失望的离开;

太多太多离开的例子:老舍、顾城、三毛、杰克·伦敦、海明威等等。

其人已去,我只能对同学们说: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这是最明达的做法。

第五段:

1.回过头来,我们看苏子的宽解是否使客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齐读最后一段。

客喜而笑。看来,苏子旷达的宇宙观、人生观影响了客,改变了客,客听后高兴地笑了起来,现在主客一切都释然了,并且酒足饭饱之后酣睡在舟中,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已经超然物外了。

2.接下来想一个问题:这最后的“喜”与开头的“乐”是否一样?为什么?

不一样。前者是欣赏美景的暂时的陶醉,后者是大彻大悟之后的达观之乐,而且后者远比前者更稳定更持久也更深刻。

3.由此看,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

以感情为线索:乐——悲——喜

4.而这种感情的变化又是通过哪些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的呢?

明确:写景、抒情、议论,概括来说就是景、情、理。

三.小结板书:

纵观全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赏美景之乐,再由客之箫声引出主客问答,从而引发了客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最后又通过作者旷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阐释来宽解客,从而使客从悲情中解脱出来,主客都表现出了超然物外的乐观与旷达。有描写,有抒情也有议论,但不论写景抒情还是议论说理,始终以眼前的赤壁为背景,以江月为依托,以感情为线索,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有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巴金评价本文,说“《赤壁赋》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的确非常精当。

四.手法探源:

全文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超越。

下面思考:这里的主客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

一个人。本文采用了赋体文常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矛盾与斗争。所以主客问答其实就是作者思想的一次剖白,一次对话,一次斗争,主是道者的苏轼,客是儒者的苏轼,道者的苏轼是悲观的,遇到挫折就哀叹人生短暂自身渺小。道者的苏轼是达观的,遭遇失意却表现出乐观旷达、随缘自适的心态。主客问答其实就是苏子自言其愁又自解其愁,因为苏轼是最善于自我调节、自我解脱的人。

而主客问答,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可以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找到影子。屈原自杀前与渔夫的对话其实就是屈原内心的一次痛苦的挣扎,最后决绝的思想战胜了懦弱的思想。类似的手法,《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也可以看作是人性四个方面的体现:唐僧的耐苦执着,孙悟空的嫉恶如仇,猪八戒的懒惰贪念,沙僧的踏实圆融等。当然我说的也只是某个方面的代表,没能涵盖全部。

五.拓展探究:

主客合二为一了。苏轼的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他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积极乐观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观的一面。

而人生不如意者十之xxx,在以后的人生中,同学们有可能面对升学的失利,就业工作的压力,职场的失意,甚至是失恋的痛苦,疾病的纠缠等等,我们是消极逃避还是积极面对?

历史上的苏轼给了我们乐观旷达的启示,那么我们近距离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启示呢?先不必急于回答,看一段视频后也许能找到最好的答案:

在视频播放前老师简介视频主人公英国田径运动员德里克·雷德蒙的经历:

德里克·雷德蒙的运动生涯被伤病拖累,1988年雷德蒙在汉城奥运会400米比赛开始前两分钟被迫弃权。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纳奥运会之前,雷德蒙接受了五次手术,直到开赛前四个月时间,他才重返训练场。在巴塞罗纳,雷德蒙表现得很好,在第一轮比赛中,他名列第一,并且进入半决赛。半决赛比赛中,雷德蒙的起跑很不错,在还离终点还有150米的时候,他的右脚跟键伤势复发,他无法站立倒在赛场上,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我们看视频:

(屏幕显示这段视频)

之后屏幕显示以下文字:

我们永远无法预知,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会发生什么,

但我们可以选择,

是就此放弃,还是忍痛前行。

奔向梦想的终点,

即便没有胜利的奖牌,

尊严和骄傲,

将与我们一路同行。

通往成功的跑道上,

只有快慢之别,

并无胜负之分。

战胜对手,只是人生的赢家,

战胜自己,才是命运的强者。

师补充:同学们不一定要做人生的赢家,但一定要做命运的强者,用你们的坚忍、坚韧、坚强和坚定!

高一语文课程赤壁赋预习教案 篇10

1、指名学生背诵

2、集体背诵

二、梳理文章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三、鉴赏要点

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11

关键词:赤壁;乐观;旷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50-01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文言基本句式。了解“赋”这种文体。

2.通过研习课文,体会本文景、情、理水乳交融的写作特点。

3.体会作者在文中体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重点

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文言基本句式。通过研习课文,体会本文景、情、理水乳交融的写作特点。

五、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体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六、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赤壁之下,他看穿人生、看透生命,化茧成蝶。他就是千古文豪——苏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前赤壁赋》这篇美文,共同感受这位文豪的心路历程!

2.提问:为何是“前赤壁赋”?明确: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

3.图片展示,走近赤壁。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之分。武赤壁又称“周郎赤壁”,乃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文赤壁又称“东坡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是一处风景胜地。

(二)检查预习,介绍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三)听读课文,标正读音。

(四)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读一遍课文,思考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请在文中找出关键词。明确:乐甚——愀然——喜而笑。(2)诗人游览赤壁,感情是由乐转悲,悲而转乐,可谓大起大落,跌宕起伏。那么诗人的心情为何而乐?悲从何来?又是如何排遣的呢?请同学们带着以上几个问题进入本文的学习。

2.研读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2)解词译句,积累掌握本段重点字词句式。(3)古诗有云:“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请同学们再读第一自然段,指出这“四美”对应的内容分别是什么?(4)齐背第一自然段。

3.研读第二段。(1)同桌互读第二自然段。(2)解词译句,积累掌握本段重点字词句式。(3)苏轼除了和友人饮酒赋诗之外,还用了什么动作表明这种欢乐的心情的?明确:扣舷而歌之。(4)这种欢乐的心情,与上一段的“乐”相同吗?明确:不同,这一段的“乐”更甚。也为其后写悲形成更大的反差。(5)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象、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凉哀怨、婉转悠长、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6)齐背第二自然段。

4.研读第三段。(1)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2)解词译句,积累掌握本段重点字词句式。(3)听到哀婉的箫声,苏轼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明确:由乐转悲。“愀然”、“正襟危坐”。(4)“客”究竟因何而悲?明确:由古代与当世的人物对比而生悲;由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的对比而生悲; 由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而生悲。(5)齐背第三自然段。

5.研读第四段。(1)轮读第四自然段。(2)解词译句,积累掌握本段重点字词句式。(3)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明确: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4)苏子是怎样开导客人的,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情怀?明确: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通过对明月、江水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表现一种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5)齐背第四自然段。

6.研读第五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2)解词译句,积累掌握本段重点字词句式。(3)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4)你认为月夜泛舟时真的有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给你什么启示?明确: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启示:积极进取,直面挫折。(学生言之成理即可。)(5)背诵全文。

(五)教师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赤壁赋》的内容进行赏析,体会了文章景、情、理完美结合的写作特点。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们也许也会经历挫折和磨难,到那时,我们仍然要学习苏轼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六)课后练习。

1.背诵并默写全文。2.整理笔记,将课上所讲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句子翻译等整理归纳。3.推荐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林语堂《苏东坡传》。

作者简介:

上一篇:停车场经营担保合同下一篇:汶川地震纪念感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