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2024-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精选8篇)

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篇1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煤炭企业文化——探寻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发展的转型与发展的新航向

智汇蓝图管理咨询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巨大科学性,取得了巨大的实绩。煤炭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更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发展。煤炭企业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改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来提高煤炭行业的发展质量,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就需要对煤炭行业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按现代化、规模化、产业链条化的要求建设一批产能上5000万吨、上亿吨的大型煤炭基地和特大型煤业集团,对此,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批复了包括神东、陕北、黄陇(华亭)、晋中、晋北、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宁东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建成后,将对优化我国煤炭工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产生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实行产权多元,推进制度创新,优化生产结构,促进煤电、煤化、煤路等一体化建设,达到产业联合、产业链延伸,使资源有效转化、利用。目前国内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了“煤、路、港、航平向产业链”和“煤、电(焦)、化纵向产业链”两种发展思路。前者如神华集团,后者如山西焦煤集团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近些年来,国有煤炭企业都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力度,降低劳动强度,使得重、特大事故发生率明显减少,许多大型煤炭企业更将安全发展定位为一种文化,加以深入宣传,如同煤集团,兖矿集团北宿煤矿的“六六”安全文化;冀中能源“生命高于一切”、神华“舍得一切,不舍安全”的安全理念等等。

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开展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和企业集团,延伸产业链;引进、研发、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的道路,已成为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先进企业文化的力量日加凸显,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企业文化的力量越来越凸显,各大煤炭企业纷纷进行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我国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滦煤矿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企业,然而经过百年发展,不仅没有“老态龙钟”,反而是“老树开花”,这些年发展异常迅猛,2009年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较2008年增长了256%和230%。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用智慧为梦想添彩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在全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103位,比两年猛进了188位,成为500强中发展最快的企业。

取得这些成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开滦煤矿大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其以“特别能战斗”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筑了共同愿景,重塑了企业价值观,整合了企业行为文化,强化了开滦煤矿的百年品牌,同时,其文化建设的继承、创新与实践,为企业打破以煤为主,一元生产的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2009年,开滦煤矿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其“特别能战斗”精神获评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

另一个刚刚济身为世界500强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冀中能源,同样是以先进的企业文化为支撑,获得了迅速优异的发展。冀中能源在中国500强企业排名第97位,拥有华北制药、峰峰集团、冀中能源股份、河北航空集团等10个子公司,其中有冀中能源、金牛化工、华北制药三个上市公司,产业涉及煤炭、电力、医药、航空等,是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

然而,两年前,冀中能源在重组之初,有全国特困煤炭企业36家中的4家。邯矿、井矿、张矿已经濒临破产,其它的也多是生产方式落后,产能不佳的“累赘”企业,但是冀中能源依靠创造性的“聚、大、搏、强、和”的企业文化,建立与之适应的管控模式、发展战略,在公司全体强化“不断创造历史”的核心价值观,“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企业精神和“奉献优质产品、创造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使能冀中能源果真创造了历史,短短两年,其企业资产从400亿元增加到800亿元,销售收入从400亿元增加1200亿元,煤炭生产能力从3500万吨增加到7000万吨,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翻番。

如今,企业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成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且可以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战略等各方面结合起来,使其发挥最大效用,调动企业的主体——人的积极能动性。近些年来,我国的煤炭企业均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建设的核心部分来抓,涌现出许多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可以肯定,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的力量将会越来越引人注目。

三、以“责任”立基,支撑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发展壮大、创造利润,归根到底是要承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共识,而对于国有煤炭企业来说,社会责任有着更具体的内涵,那就是加强煤炭资源节约开采,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责任;加强清洁发展和循环发展,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强化安全生产,为职工生命负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增加职工福利待遇,为职工提供生活和发展空间的责任。

以“责任”立基,体现了国有企业的根本性质,又要求煤炭企业必须超越以利润为唯一诉求的生产方式,从而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改革,符合企业的长久利益,我国许多大型煤炭企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用智慧为梦想添彩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正是源于此。

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集团,神华一直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核心战略之一,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例如在稳定市场、保障煤炭供给方面,不图一时之利,始终从大局出发,认真执行煤炭长协订货价格,对煤炭市场的价格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国家重点电力企业的煤炭供应。同时,神华投入40亿元进行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对陕北米脂等县对口扶贫,解决了20万人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此外,神华还投资1.5亿元,援建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宁夏六盘山中学扩建等项目。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也是历史悠久的老国企,在长期的粗放式开采过程中,对周围地域的坏境和生态都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最近几年来,大同煤业投资100多亿元,实施全国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惠民工程,目前已取得很大的成效,不仅解决了30多万员工家属的居住条件,而且大大改善了周围的生态坏境。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则从尊重人的价值的角度履行责任,提出“一切为了员工”的管理理念,将安全生产、提高工资、保障职工权益作为重点工作,2009年,将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15,实现职工年平均工资4.27万元,同时还设立“陕煤安康基金”,加大对困难、病患职工帮扶的力度,设立“天骄煤矿子弟助学基金”,帮助矿难子弟完成学业等等,使职工真正将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

责任是企业经营的目的所在,是企业实现其价值的根本体现,只有以责任立基,企业才能将自己融入到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中,才能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获得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北京智汇蓝图管理咨询

2011年10月9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用智慧为梦想添彩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篇2

一、更新传统观念, 树立服务意识与理念

内部审计是一项立足于企业, 服务于企业, 具有很强内项性的监督工作。内部审计由于受托责任的需要而产生, 必然会随着受托责任的扩大而有所转型和发展。近年来, 企业为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为满足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 内部审计应紧随时代的变化, 顺应审计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积极寻求转型之路。因此搞好内审工作, 作为企业及其管理人员来讲必须转变观念, 认真履行监督和服务职能, 着眼于预防控制, 努力实现向管理效益审计转变, 在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 推动企业健全自我约束机制、防范经营风险、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 内部审计只有转变观念, 将审计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的关注上, 组织开展业绩考核审计和风险型审计, 才能提高效益, 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内部审计必须由关注历史向关注现状转变, 由关注结果向关注流程转变, 由事后审计为主向全过程审计转变, 才能实现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工作就是要通过转型, 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为企业服务, 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企业经营者为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一项系统的经济监督活动, 内审人员要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 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二、增强人员全面素质, 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内部审计人员只有从学习、工作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提高自身的能力, 才能打好内部审计的基础, 做好审计工作。首先要明确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 牢固地树立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服务、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 认真落实内部审计工作的政策。其次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 切实掌握经营活动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努力提高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 准确把握审计工作转型的基本内涵、原则要求和重要意义, 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并要认清形势、关注热点、提高应变能力, 将企业经济管理、控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等实施中的问题及时反映给企业行政负责人及上级主管部门, 当好领导的参谋, 真正地做好企业的内审工作, 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积极提出改进意见, 以求维护企业经济秩序、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和廉政建设、促使企业经济健康发展。

三、明确审计重点内容, 拓展审计范围

在国外先进内部审计思想的推动下, 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已逐渐涉及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 但实践中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仍更多的局限于财务报表项目的开展。据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 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明显狭窄, 内部审计工作仍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工作, 监测重点主要限制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上不能给管理层提供有建设性的改善建议。因此,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由查错防弊向绩效型、风险型审计转变, 要求内部审计更多地参与到管理中, 提供更多的咨询服务。实现内部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的转型应扩大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 即以加强过程控制、防范风险和提高企业效益为目标, 将内部审计工作渗透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各方面, 从传统的财务收支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的扩展有助于让内部审计人员能更主动积极评价企业资源里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以及防范经营风险等, 协助管理层改善管理。同时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应从以财务审计为主, 转为兼顾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管理审计, 向内部控制评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等领域拓展, 以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和效益服务。内部审计只有实现审计重点的转变, 才能适应现阶段企业管理的需要, 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规避经营风险的积极作用。

四、转变传统工作职能, 提高审计质量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应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 同时提高审计质量, 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加强审计质量的控制:审计部门自我检查审计工作记录和审计报告等, 审计人员之间相互评议, 从格式规范、内容水平和细节管理上加强审计质量的控制;完善内部审计复核、质量监督检查和过错追究制度, 开展审计质量考评工作, 防范审计风险, 从制度体系上促进审计质量的整体提升;充分利用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降低审计风险。二是跟踪审计, 定期对上季度审计问题进行查处和纠正, 同时下发整改通知书, 对存在的审计问题逐项督促落实整改, 限期整改, 提高被审计部门对审计结果改进的重视程度, 充分发挥“审、帮、促”的作用, 提高审计质量。

五、改进审计手段, 合理运用信息系统

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使得会计电算化日益普及, 审计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快, 计算机审计已逐渐成为主流。然而,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煤炭企业对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应用仍不太普及, 使得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 准确率不高, 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同时, 由于当前煤炭企业大多是跨地区、跨行业经营, 部分煤炭企业甚至将业务拓展到电力和房地产等领域, 这些都对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形势, 我国煤炭企业应合理运用信息系统, 改进审计手段, 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广审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运用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能有效监控与评价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会计工作等的有效性, 同时对企业资金流进行密切跟踪, 帮助企业风险的评估, 促进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创新审计方式, 实现数字化审计,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加快, 要求审计人员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 以会计核算软件数据库为基础, 以规范、准确、效率为目标, 以流程为主线, 重点解决好远程审计、在线审计和实时审计等问题, 合理利用数字化审计, 提高审计质量, 规避审计风险, 为实现全面审计提供了可能性。跟随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 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快数字化审计, 是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加快内部审计转型的趋势。

六、注重后续审计, 巩固审计成果

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重要体现, 要提升审计报告的应用价值, 不仅要注重审计检查更应注重审计分析, 不仅要注重问题发现更应注重原因分析。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不得将其在审计过程中得到的信息随意进行披露, 保证以客观、公正态度参与审计项目, 赢得被审计者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形象, 要注重在审计中做到: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 对重点问题查深查透, 找出深层次的原因,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严格处理处罚行为。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缺少完善的后续审计工作, 不能真正体现内部审计的目的和价值, 内部审计结果不能发挥真正的效用, 有损内部审计的可信度和威信。因此, 内部审计人员应将自身的职责充分体现在审计报告中, 加强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披露和纠正, 强化自身在审计报告建议中的作用, 使内部审计报告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和内涵, 维护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形象。同时注重后续审计工作, 根据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督促和帮助被审单位制定整改方案, 采取后续审计或审计回访的方式, 以巩固审计成果, 促进审计成果的运用, 切实解决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七、培养集体意识, 发挥团队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要重视调动每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让每位审计人员轮流当主审, 不停地变换角色, 出谋划策, 群策群力, 学会换位思考, 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同事间的凝聚力, 更能激发大家的热情, 发挥团队的积极作用。

近几年, 国家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把推进内部审计转型发展, 作为内审工作改革发展的主线, 取得较大的进展。伴随着我国煤炭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煤炭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同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市场化管理的推行, 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 煤炭企业内部审计为适应新形势下大发展要求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在积极拓展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传统审计的基础上, 逐步推进内部审计的战略转型与发展, 已取得不少的进步。因此,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审计工作面临的工作环境不断变化, 社会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工作更需要通过转型不断创新发展, 强化审计免疫系统建设, 用新的理念指导和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怡:浅议内部审计的转型[J].新会计, 2009 (2) .

[2]魏晶晶、万经花:内部审计转型措施浅探[J].财会通讯, 2010 (1) .

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营销策略;发展趋势;经济转型期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即便我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今天,各项事业都在突飞猛进的进行,市场经济成分也越来越充足,我国绝大多数煤炭企业还是在适应市场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短板,缺乏营销战略管理体系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1]。尤其在系统的、科学的中长期营销战略筹划方面,更是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较高水平。实际上,我国煤炭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通常是依照企业领导的个人意愿进行的,随意性较大,甚至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但是,随着我国煤炭市场经济的发展,构建新型的营销策略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在经济转型期,我国煤炭企业的营销模式存在诸多瓶颈,不但基础管理薄弱,在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方面也不尽完善。文章以此为视角,对经济转型期煤炭企业营销策略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希望这些结论能够指导实践。

一、经济转型期煤炭企业营销策略类型

(一)价格歧视策略。价格歧视属于经济学中的改变,指的是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采取不同的定价方式,使消费者能够给出最高的心理价位,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利润。在当前的经济转型期,煤炭企业可以依照其可控的资源数量以及煤炭市场的特征,全面选择正确的销售渠道。这样一来,便能够为调整价格与储备产品创造更多的有力条件。实际上,营销策略对煤炭企业来说,是其营销工作的基本的行动纲领[2],因此,煤炭企业营销策略要依照行业特征与煤炭市场的特点共同确定,在注意价格调整的不利因素的同时,能够依照区域供需的变化,构建更为理想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营销策略。

(二)目标市场选择策略。这一策略指的是依照不同的影响因素对煤炭市场进行划分,以此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市场。同时,以此为基础,能够进一步的对煤炭产品的营销方案进行全面的规划,有利于更好的开展营销业务。当然,在实施这一策略的过程中,企业的销售部门要从调整内部管理机构和优化组织结构做起,依照市场区域与用户的不同,设置相关的市场部,其目的在于能够为市场的建立提供更多的支撑,以便于全面确定服务范围与服务对象,在明确责、权、利的同时,为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经营多元化策略。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到了关键的转型期,市场经济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动态性。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能够具有良好的营销策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实际上,对现代煤炭企业来说,其营销策略的制定要以煤炭市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采取经营多样化策略,面向市场生产和经营适销对路的产品,并通过较高的性价比吸引客户。事实上,经营多样化策略指的是煤炭企业借助多品种的经营方式,采取多向发展的战略,其产品与目标市场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配合,对在更大范围内占领市场有显著效果。

二、经济转型期我国煤炭企业的营销策略选择

(一)更新营销观念,提高营销人员素质。由于长期受计划生产与计划供应的影响,我国煤炭企业即便在今天,还普遍存在着对市场经济的排斥状况,未能在整体上形成和目前煤炭产品市场化与市场竞争加剧相适应的市场营销理念与营销策略。为此,需要改变这一状态,使这类企业能够对市场反映另觅你,积累更多的客户管理经验,扩展销售渠道,对市场进行细分,并借助更多、更有效的市场开拓手段,不断增强市场渗透能力。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升煤炭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使之在推销观念上实现转变,变为营销观念,全面打破制约煤炭发展的瓶颈。

(二)寻求生产和营销之间的平衡。近几年,随着环保法规与煤矿安全法规的不断出台与日益完善,一些煤炭企业都已经在很大幅度上增加了安全保障措施,相关技术与设备不断跟进。此外,还大幅度增加了节能减排等环境治理资金的使用,使煤炭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当然,为了更好的提升煤炭营销效率和效果,还应出台一批支撑性的政策,在提升产品质量、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丰富其品种的过程中,使产量和质量得到同步提升。甚至要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将长期利益和企业信誉作为自身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将市场营销和销售区分开来。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因为我国煤炭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有关市场营销理论体系培训方面显得缺位,这就直接导致了不论是企业管理人员还是企业的营销工作人员,都将市场营销和销售化成了等号。为此,需要改变这一状况,对市场营销就是销售煤炭产品的感念要进行修正。比如,要在正确营销理念的指导下,对我国大量的煤炭企业进行培训,在重视推销与促销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煤炭产品的营销方面,重构市场营销体系,全面提升煤炭企业市场营销能力。

三、经济转型期我国煤炭企营销活动的发展趋势

(一)强化企业的市场化职能。通过以往的营销经验可以获知,只有充分的了解市场状况,才能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因此,在经济转型期,我国煤炭企业的营销策略将会向强化企业的市场化职能方向发展。为此,需要制定正确的战略与策略,全面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随着煤炭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煤炭企业只有强化对市场的关注,充分解读市场信息,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信号,并以此指导企业的营销实践。为此,需要在煤炭企业内部建立营销组织,并在建设的过程中,把原有的市场部进行分解,使之成为战略部与信息部的综合体。其中,前者主要负责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制定与调整和优化等,责任重大;后者全面负责企业营销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为企业营销战略的实施提供信息支撑。

(二)发展绿色营销。在当今时代,不但我国经济进入到了关键转型期,世界经济也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进步与发展,对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应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以此成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为此,需要在企业内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局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以绿色经济理论为基础的营销战略,目的在于能够为煤炭企业的全面的经济增长模式提供必要的保证,并在整体上促进劳动密集型的煤炭企业的生态化发展。

(三)明确营销组织和煤炭企业之间的关系。为了提升煤炭企业的营销效果,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趋势中需要明确明确营销组织和煤炭企业之间的关系,即煤炭企业营销组织和运销总公司以及和大型煤炭企业和各矿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使营销组织进一步的确立,在清晰职责的同时,更好地为企业的营销工作贡献力量。比如,不同的生产矿井要作为煤炭企业的基本生产单位,重新确定其主要职能,在煤炭生产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将其作为煤炭企业的生产中心与成本中心。同时,煤炭企业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进步,国际和国内市场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强化煤炭企业的营销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尤其在我国经济进入到关键的转型期,通过创新营销策略,能够进一步的引导消费需求,对打开国内和国际市场、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我国煤炭企业需要持续性的进行营销创新,唯有如此,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获得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江.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煤炭营销发展趋势探析[J]. 企业导报,2012(12):98-99.

河南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篇4

河南省是国家规划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煤炭产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企业经营愈加困难,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结构性矛盾凸显,诸多因素叠加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河南省必须顺应能源革命发展趋势,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加快煤炭行业转型发展。

一、河南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受能源资源赋存制约,河南省以煤为主的生产消费结构将长期存在。今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资源勘探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条,积极促进产品多元化,在煤炭产业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15年底,全省累计查明煤炭地质储量289.47亿吨,年均增长0.66%,建成了平顶山、义马、郑州、焦作、鹤壁、永城6个大型煤炭基地。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五年来兼并重组小煤矿490个,淘汰关闭215个,累计去除产能3300万吨/a;在建矿井数量为15处,新增生产能力为1293万吨/a。截止2015年底,河南省现有生产矿井及在建矿井共有517座,其中大型矿井48座,中型矿井80座,小型矿井389座,总设计生产能力为22654万吨/年。但是受国家经济增长和煤炭形势的影响,河南省煤炭产量逐年递减,2015年产量为1.25亿吨,与2010年相比,煤炭产量累计下降41.3%。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近年来,经过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河南已形成以河南能化、平煤神马、郑煤、神火等四家企业为主,地方煤矿为辅的煤炭资源开采格局,产业集中度达到了95%,煤电一体化、煤电铝、煤化工等链条逐渐完善。骨干煤炭企业选煤厂56座,总入选能力为1.05亿吨/年,原煤入选总量为7540万吨,原煤入选率达到71.8%。5家煤制合成氨公司,年生产能力合计为124万吨合成氨和192万吨尿素;7家煤制甲醇公司,年生产能力为135万吨;5家煤焦化共公司,年生产能力为700万吨;煤制其他化工产品(煤制焦油、煤制液化天然气、三氯氢硅歧化生成硅烷)年产量33.6万吨。初步形成了集煤田地质勘探、科研教育、煤矿设计、矿井建设施工、煤炭生产开发、矿山机械制造、洗选加工和煤化工、煤发电、煤层气开发、煤化工等于一体的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中坚力量,社会广泛参与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煤炭科技创新机制正在形成。五年来,全省煤炭工业推广应用了一批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推动了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了一批国家 1

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区、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高校、科研单位的主要转变方向。

矿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积极推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成效明显,2015年土地复垦面积为1597公顷,比2010年增加77%。随着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燃煤电厂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推广应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幅增强,煤矸石、矿井水、煤层气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煤矸石利用率由2010年的87%提高到2015年的99.0%,矿井水综合利用率由85.5%提高到87.4%。

二、河南煤炭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新的政策探索期“四期叠加”阶段,对能源生产和消费提出了新要求,河南省煤炭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煤炭开采成本高,缺乏价格竞争优势。河南省煤矿开采历史普遍较长,有些已经超过百年,长期高强度开发导致资源接续紧张、煤层埋藏深、开采条件复杂等问题,煤炭生产成本普遍较高,不具竞争优势。目前,省属骨干煤炭企业吨煤生产成本一般在300元左右,而同期山西、内蒙、新疆吨煤生产成本一般在130—220元、80—180元、50—120元。与西部地区相比,河南省煤炭开采条件和成本处于劣势,这种局面从长期看难以改变,由此对煤炭下游深加工产业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这是谋划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加工转化处于低端,优势产品领域较少。目前,河南省煤炭深加工主要包括煤化工、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电盐化等领域,除部分产品形成竞争优势外,主导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精深加工产品少,大宗产品多,同质化严重,加之资源、能源价格较高,相当一部分产品处于亏损状态。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低廉的电力价格优势,大力发展高耗煤大型转化项目,在甲醇、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煤化工大宗产品上占据显著成本优势。河南省煤炭成本劣势决定了以煤为原料的化工初加工领域竞争力逐渐减弱,在煤炭下游加工产业竞争力的持续减弱,也对河南省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

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生存发展面临挑战。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企业效益持续下滑,亏损大幅度增加,资金链紧张,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断加大。2015年底河南省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骨干煤炭企业平均达到80%以上;今年以来,在国家去产能相关政策调控下,煤炭价格有所回升,但河南省骨干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变,河南省煤炭企业到了不转型就被淘汰、转型慢也会被淘汰的境地。面对严峻挑战,河南省煤炭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发展,科学谋划发展路径,才能实现脱困发展。

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加大。近年来,河南省多次出现出现持

续大范围雾霾天气,郑州市位居2015年中国空气质量最差10个城市第九位,不断引发公众对空气质量尤其是PM2.5的关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长期的燃煤积累是大面积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煤炭开采利用对水、土壤等污染程度逐渐加深,煤炭清洁化生产程度不够,煤层气、矿井瓦斯和矿井水利用水平低,全省采煤沉陷面积达到1.1万公顷,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伤害。同时,随着新安全生产法和环保法的实施,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三、河南省煤炭产业发展的建议

针对河南煤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突破,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以去产能为主线,加速淘汰煤炭落后产能。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开采条件复杂、生产成本高、煤种没有竞争优势的矿井一律关停,其中包括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确定的13类落后小煤矿、产能小于30万吨/年的煤矿、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与工艺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具有灾害隐患严重的煤矿、开采深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煤矿、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的煤矿。到2018年,累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6254万吨。

(二)以优化煤炭结构为核心,加快产业一体化发展。从煤炭品种来看,河南省除了褐煤外,其他煤种均有赋存,其中以贫瘦煤、炼焦煤、无烟煤居多。从市场竞争力来看,河南省煤炭除无烟煤、炼焦煤、动力煤等部分优势品种外,相当一部分煤种不具价格优势,但河南省靠近煤炭主要消费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还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河南省应结合煤电、煤电化工、煤焦化工、煤电铝等下游产业需要,发挥无烟煤、炼焦煤、贫瘦煤等煤种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优质无烟煤、炼焦煤煤矿接续项目和煤电一体化发展、符合政策要求的动力煤煤矿接续项目,在满足省内产业下游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区位交通优势积极拓展省外市场。

(三)加快煤炭产能指标交易,实现先进产能替代。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贯彻落实国家去产能的政策下,实行产能指标企业内部无障碍置换、企业间市场条件置换和地区间指标交易补贴制度。对于煤炭企业内部,在符合环保、安全等要求前提下,快速实现资源禀赋条件好、埋藏浅、煤层厚、构造简单、开采成本低的矿井对长时间高强度开采成本高的矿井替代,不设置门槛和障碍。对于企业间交易,成立国家级和跨区域的煤炭产能指标交易平台,实行竞拍方式实现产权的有效交易。对于跨区域交易,以新增税收的部分比例向去产能地区进行补贴。

(四)加快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一站式能源服务。要适应现代物流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引导河南能源集团、平煤神马集团、郑煤集团等骨干煤炭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煤炭储配园区,积极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建

设区域煤炭电子商务平台,优化以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为核心的煤炭价值链,构建煤炭开采、洗选、掺配、配送、信息、金融、法律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能源物流产业链,实施绿煤战略,提供煤炭改性提质、炼焦配比、煤炭清洁利用等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能源需求,实现为客户提供从矿井向车间延伸的一站式能源综合供给服务,提供个性定制服务和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

(五)加快产能技术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要充分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全方位开放战略,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对接合作,提升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效率,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升河南省煤炭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利用河南省骨干煤炭企业在资源勘查、现代化矿井建设及运营、煤炭机械制造、煤炭洗选和掺配、坑口电厂建设集运营、煤基产业链开发等优势,加大对内蒙、新疆等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加强与中亚、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等地区能源合作,推动煤炭优势产能和技术输出,收购国外优质煤炭资源,建设现代化高效矿井,发展境外能源合作园区。

参考文献:

煤炭企业发展浅析 篇5

2013年以来至今,老百姓门前话后均在议论一个问题“当前市场疲软,什么营生也不好做”。煤炭企业更是感同身受,煤市疲软,行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企业亏损等,导致企业运行难度加大。业内人士均持观望态度,即使步履维艰,势必也要坚持到底。下面我就从煤炭企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做一些介绍与分析。

一、煤炭行业现状

从煤炭企业内部角度分析,企业安全发展以下5项困扰因素:

一是煤炭企业经济困境较大,安全投入幅度难度较大。煤炭生产成本因多重因素至高不下,而煤炭销售利润日趋减低,部分企业煤炭吨煤利润为负数。以上结果导致煤炭企业生存困境加大,直接影响煤矿安全投入的增长幅度。可想而知,安全投入会应势而降,直接导致煤矿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二是生产条件愈加困难。随着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发展,一些整合后的技改矿井地质储量不明、地质条件复杂、回采难度较大、区域破坏性较大、图纸资料不全等多重因素,直接影响矿井技改建设的安全管理,给矿井安全管理带来很多潜在的不利或不安全因素;目前很多生产矿井面临井田地质结构复杂化、设备管理难度大、资源储量受限等问题。

三是企业运行困难加大。随着一些列国家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总局、省煤炭工业厅关于煤矿安全管理文件的下发,煤矿管理向现代化、正规化、科技化、无人作业等方向发展,煤炭企业的快速成长,导致生产成本日趋攀升,引发煤炭企

业的投资额越滚越大,直接导致企业运行困难加大。

四是煤炭效益增长放缓。据有关报讯,位居中国煤炭龙头老大的神华集团公司一季度利润同比减低11.5%,中煤集团公司同比降低70.6%,兖州煤业同比下降44.9%,山西省八大煤业中潞安集团公司同比降低59.3%、西山煤电公司同比降低56.3%、阳泉煤业公司同比降低75.5%、永泰能源公司同比降低75.6%、兰花科创公司及煤气化公司净利润为负增长、山煤国际公司同比降低79.6%,唯一增长的就是大同煤业公司,同比增长446.9%。

五是地方政府及部门入矿监管频繁,监管部门较多。监管部门包含地方区(县)煤炭工业管理局、区煤监局、区安监局、县政府、乡镇府、县水利局、县环保局、县国土资源局等,给企业、矿方管理造成严重的压力。

大家也许都在观望中国的“楼市”变化,中国的煤炭是不是也会跟“楼市”一样。中国历史上用成语“物极必反”、“适可而止”等成语来解释事物的发展。可想而知,中国的“楼市”、“煤市”,还有“腐败”会不会是同样的下场,可以不可以用“泡沫经济”、“寒冷的冬季”来形容这种现状。

纵观上述,行业的低迷,必将推动煤炭企业延伸煤炭产业循环生产的链条,推动其走上以煤炭为中心,多元发展的转型发展之路。

二、政府策略

为了为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1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3〕104号),从五方面引导煤炭企业稳定平衡发展。其中提到了“鼓励煤炭企业兼并重

组、煤炭集约化生产”、“煤炭资源税改革”、“合理控制生产经营成本”、“加快建设煤电一体化项目”等方面来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2013年7月25日,山西省下发了《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全省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措施的通知》晋政发【2013】26号,文件提到20条近、中、长期实施、采取、应对的措施,内容涵盖企业减负、促进煤炭销售、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截止目前来看,该文件颁布之后的确给煤企带来不少好处。但是我就以上文件精神有3个提议:一是据有关人士称“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方案还要看具体的改革力度,就目前而言,税费减免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因为税费负担已占煤企成本的40%”。可想而知,政府的让利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二是措施中提到“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进一步强化政府安全监管责任,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确保制度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工作到位”,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个疑问,在监管途中与落实上会不会有问题,有没恶性问题出现,所以我应该提倡一个事情,在政府以后所有政令中,也应该搞一个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将指令中不利的因素排除,更有效地引导政府放心、企业发展、社会和谐。三是措施中提到要“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有没有一种可能,政府越呼吁,煤炭产能越大的可能,我不敢说政府提议的不对,但是也是有风险存在。市场化的引导只会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产能的过渡增加,只会影响事物的发展;再者就是,随着煤炭企业成本的增加,煤市的疲软态势,煤企愿不愿在现代化矿井建设上过渡的投入。

三、煤企的未来观望

1、产业转型发展

5月1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及环保部联合发布《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17年的目标是将煤炭消费比重降低至65%以下,重点推广核电项目发展。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动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实现能源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可见,煤企的未来发展将会受到国家的多措制约,也就是说煤炭行业将在国家能源消耗结构中逐步下调,发展态势将会逐步放缓直致限制发展、使用的可能。根据以上文件的精神,煤炭深加工项目势必将成为未来煤炭企业扩展盈利空间的有利渠道,可展望到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和理念。

2、规模化发展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3〕104号]文件的下发,煤炭行业“兼并整合,集约化生产”将会成为未来数年间的一种趋势。

有关业内人士称“2014年至“十三五”阶段,国内煤炭行业大规模并购可能逐步展开”。随着各区域地方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各产煤大省在兼并重组方面都将很快提速;随后,煤炭企业的产业升级,都将为煤炭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具有资金、管理、销售等优势的煤炭企业将在竞争中得以生存,一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生存规律将会上演,其后果将直接影响小型煤炭企业、特别是小煤矿的逐步淘汰。

四、个人建议

1、我国煤炭企业必须大力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强企、安全发展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才能更好更快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2、煤炭企业必须联合政府,由政府宏观调控,解决煤炭产能过剩、项目投资建设带来的负债率上升、部分煤矿资源接续紧张、地方监管频繁、煤炭资源税过多、原材料价格过高等问题。

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篇6

一、东北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东北地区曾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但受经济快速发展、多年高强度开采以及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自身能源消耗巨大,供给日趋紧张,作为主要一次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的煤炭目前已不能自给自足,从山西等地输入煤炭量越来越大。

目前东北煤炭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较大。未来几年,煤价波动幅度有限,煤炭成本上升。在煤炭面临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煤价上升比较困难;主要煤炭调出区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特别是山西省煤矿实施兼并重组后,对煤价下跌抑制能力增强;煤炭成本构成中的资源、环保、安全等成本增加,主要产煤地区陆续征收各种基金,将推动煤炭生产成本升高。未来几年煤炭价格还将保持“总体平稳,略有上扬”的趋势,但在煤炭成本上升、国际煤炭市场低迷的压力下,煤炭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煤炭经济运行面临挑战。

二、东北煤炭企业发展的现实困难和问题

1.产业集中度低,组织结构不合理。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在行业中所占的比例较低。

2.产业链短,经营效益差。煤炭生产企业大多以原煤输出为主,煤炭就地转化和深加工量少,产业链短、产品单

一、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煤炭企业负担沉重,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偏低。

3.先进与落后生产能力并存,整体技术水平低,回采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大型煤矿片面追求高产高效,采厚弃薄,成片甚至整层丢弃薄煤层,回采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

4.生产基础差,安全欠账多。煤矿普遍存在投入不足和历史“欠账”问题,许多国有重点煤矿相继进入了衰老报废高峰期,地质条件复杂,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5.后备资源不足,煤炭资源接续问题突出,煤炭赋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加大,由于开采历史悠久,特别是建国后煤炭行业开采强度逐年加大,目前大部分主力矿井的开采深度加大,开采条件恶化,地压明显加剧,突水及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更趋严重。

6.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队伍不稳定。受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差等因素影响,在人才引进中处于劣势,导致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职工队伍不稳定。企业技术人员不断流失,已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严重制约煤炭企业的发展。

7.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不够,矿区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矿区环境问题日益突显。随着煤炭产量的大幅增长,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加剧了矿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治理力度却落后于开采强度,加重了环境破坏程度。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煤矿地表塌陷面积日益扩大,煤矸石堆积占地不断增加、部分矸石山发生自燃存在安全隐患,矿区瓦斯大量排放、粉尘浓度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政策

年4月,国务院正式成立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全面启动了振兴战略。同时,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还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投资

为支持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国家发改委已经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2003年推出改造国债资金第一批100个项目,2004年实施了第二批197个项目,2005年初又下达了63个项目。63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68.97亿元,其中东北地区投资规模44.07亿元,占总投资的63.9%。

2.财税政策

从2004年7月1日起,国家对东北地区从事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生产为主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用于自制固定资产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和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等所含进项税金,准予用当年新增加的增值税税额抵扣。当年没有新增加的增值税税额或新增加的增值税税额不足抵扣的,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结转以后继续抵扣。同时,东北地区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除外),可在现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可在现行规定摊销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东北地区企业的计税工资税前扣除标准提高到每月人均1200元。对东北地区的低丰度油田和衰竭期矿山,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不超过30%的吉林两省实行全面减免农业税的政策,扩大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补贴范围和规模。2004年中央财政对东北三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粮食、良种等直接补贴达53.1亿元。国家还决定,对部分企业历史形成、确实难以归还的历史欠税,按照规定条件经国务院批准后可给予豁免。

3.金融政策

中央已经明确,允许东北商业银行进一步采取灵活措施处置不良资产和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减免表外欠息和核销呆坏账的工作已经展开。国务院已批准同意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3家政策性银行对四级可疑类贷款和表外欠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决定减免的条件、标准、时限、权限及企业的偿债方式。国家继续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重点向东北地区倾斜。

4.国有企业改革

2004年,国家启动了中石油、中石化、东风汽车3家中央直属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工作。2005年,国家又启动了第二批74家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同时,国家还决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优先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的支持力度。

5.社会保障试点

从2004年起,继辽宁之后在黑龙江、吉林两省推开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国家拿3.75%,用人单位拿1.25%,做实

个人账户5%。基本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任务。

6.沉陷区治理

目前,国家已全面实施了对煤炭沉陷区的治理工作,东北15个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其中黑龙江4个,吉林4个,辽宁7个。

7.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东北地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研究制定了东北地区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4-2020)。东北地区公路水路建设总体规划、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规划、东北老工业基地水利规划、东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等也正在制定论证之中。

四、支持东北煤炭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把煤炭行业的基础性地位摆上重要位置 煤炭行业做为事关国家安全,制约经济发展速度,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在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中确立煤炭的基础产业地位,把能源、煤炭对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城市供热的需求以及现代化大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问题做为战略性的思考,列入各地区、各级领导振兴东北方略的重要议题,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2.组建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扩大产量,满足区域社会经济需求和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

达到煤炭总量和社会需求的平衡,就必须从东北地区煤矿的区域分布、布局、技术装备、产量实际出发,各级政府和煤炭行政主管部门把组建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做为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件大事来抓。相比之下,东北煤炭企业在实施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方面显得势单力孤,各自为战,大小企业参差不齐,在整个市场议价机制、竞争机制中缺乏整体功能和市场调控能力。地方矿和乡镇企业矿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实行整合,打造自身品牌,在强化安全生产措施的同时,发挥集团作用,扩大产量,提高质量,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供求关系改善做出贡献。

3.立足煤炭优势,促进经济转型煤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东北地区共有 13座较大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这些大型煤炭国企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其中许多城市已经进入资源枯竭期。这些资源枯竭矿城应立足煤炭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积极推进资源转化和经济转轨。在进行体制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上不仅需要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同时中央对这些资源枯竭转型的煤城还应从宏观指导、发展规划、政策导向,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1)应对大型煤炭企业的资源接续提供有利支持

建议国家对大型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资源接续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尽快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为其在全国范围内参与煤炭资源开发和整合提供有力支持。

2)应加大对煤炭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篇7

一、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多数开采时间较长, 历史包袱重, 离退休人员较多, 还存在一大批工伤、工残、职业病患者及因工死亡职工家属等抚恤人员, 企业办社会负担十分沉重。

第二,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大, 一方面矿区范围大, 下属单位多, 点多面广, 层次不同。另一方面, 职工人数多, 少则几千人, 多则几万人, 而且有许多职工家庭几代同矿, 关系复杂。另外由于煤炭企业劳动力更新速度慢, 职工年龄偏高, 身体素质较差, 文化程度低, 劳动技能单一, 分流安置难度非常大。

第三, 煤炭企业大多地处僻远山区, 远离城市, 产业转移和职工分流缺少区位优势, 自谋出路, 自主的择业, 自谋发展缺乏应有的市场空间。

第四, 发展资金短缺, 由于税费负担和社会负担沉重, 且长期以来煤炭价格受国家宏观政策控制, 企业自身缺乏积累, 财力有限, 且职工工资偏低, 家庭负担较重, 发展资金难以筹措。

第五, 由于煤炭开采安全系数低, 投资风险大以及区域管理, 行业管理, 属地管理等造成“婆婆多, 政令多”, 严重制约和束缚着企业的发展。

二、国有煤炭企业转型的内容和途径

(一) 转型的内容

1、产业转型。

从大体上说, 产业结构转型包括两种方式:通过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 从纵向延长产业链条, 发展非煤产业;跳出原产业的范畴, 另辟蹊径, 从横向选择替代产业。

2、体制转型。

建立“产权明晰, 责权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必然选择, 也是资源型企业改制的必然选择。所有意义上的转型是以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为重点的企业改革。通过采取靠大联强、技术合作、破产兼并、资产重组, 甚至大胆引进民间资本和民营机制等运作方式, 推进产业制度改革, 全面转换经营机制。将改制与企业产业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 以资本重组和盘活存量为突破口、以非支柱产业中有序退出, 使国有资本向支柱产业逐步集中。

3、政策扶持。

针对煤炭企业转型遇到的困难, 党和国务院非常重视, 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帮助, 体现了对煤矿工人的关心和爱护。

4、职工安置。

职工安置是大多数国有煤炭企业遇到的首要问题, 历史与悠久, 规模越大, 困难也越大, 特别是在企业转型时期, 不可避免有大批职工提前退休、转岗、分流、一次型安置或下岗, 所以企业无论产业调整或改制, 都要先安置后启动, 先改制后转型, 成熟一步, 推进一步, 成功一步。

(二) 转型的途径

1、有效退出低效产业。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对部分资源枯竭, 扭亏无望的矿井以及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亏损严重的企业, 可以采取关闭破产, 拍卖出售, 对外租赁兼并等形式, 选择性地退出。

2、发展支柱产业。产业转型意味着资源枯竭型国有煤炭企业全部或部分脱离煤炭生产这条主线, 走多经发展, 产品深加工, 增加附加值, 延伸产业链的道路。要成功转型, 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通过发展一批新项目, 着力培育企业非煤支柱产业, 构建新非煤产业格局。

3、提升传统非煤产业。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前景, 该淘汰的坚决淘汰, 该改造的予以改造,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优秀项目, 打造企业品牌, 建立发展平台, 轻装上阵, 不断壮大。

4、稳定煤炭基础产业。在转型的过程中, 要重建扩源, 做大做强, 主辅分离, 科技创新, 加快产权和用工制度改革, 走多种经营, 多种经济, 良性发展的道路, 从而将企业打造成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

三、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成功转型的实践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是我国特大型煤炭能源基地, 企业起始可以追溯到300年前。建国后组建为大同矿务局, 当时的煤炭产量可以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60年的发展, 60年的奋斗, 为祖国建设、为国富民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煤炭市场疲软, 企业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 连维持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都难以保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全局14个矿, 有6个资源濒临枯竭, 5万名矿工面临失业的危险。

二是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 全局共有17所医院, 45所中小学, 医护人员和教职员工近两万人。

三是企业退休职工20万多人, 吃怃恤人员4万多人, 下设的实业公司、劳动公司将近3万余人。

四是税费负担较重, 银行贷款将近7亿元人民币。五是存场煤卖不出, 煤款收不回, 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 员工不得已开始放长假。

就是这样一个企业, 在困境中不断探索, 不断发展。企业在2000年成功改制由原来的大同矿务局变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向企业转型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首先, 抓住机遇, 破产重组。2001年企业遇到的严重困难, 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授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委托, 先后两次来到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 看望战斗在生产一线的井下职工, 把党和国务院及全国人民的关怀带到了煤海, 带到了矿山, 温暖了20多万企业职工的心。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中办[2000]11号和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有关问题的意见 ([2000]33号) 这两个文件的精神, 企业先后有6个矿井立项破产并逐步进入程序, 为此财政部下拨了将近18亿元人民币用以职工安置和其他费用支出。根据有关规定企业有近3000人实现了转岗分流, 有近8000人实行了提前退休或退养, 中小学校成功移交了当地政府部门, 拖欠职工工资和各种呆、坏、死账得到了妥善解决, 破产重组不仅为企业甩掉了包袱, 减轻了负担, 同时也为社会稳定和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 重建扩源, 壮大发展。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党和国家加大了对煤矿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 制定了关闭小煤矿, 走大集团、大基地的发展规划。同煤集团抓住有利时机, 通过收购、兼并、入股和托管等形式, 加快对大同市南郊区、新荣区、左云县、矿区、城区及朔州、忻州等地市的资源整合步伐, 轩岗、小峪、王坪、铁峰、同新马道头、麻家梁等20多个单位重组成功, 内蒙召富、华富两个露天矿的合作开发进展顺利, 建成了第1个省外资源扩充桥头堡, 一举成为国内年产亿吨的大型煤炭集团公司和出口煤基地, 其大友牌煤炭产品以含硫低, 灰分低, 发热量高畅销世界各地。

浅谈煤炭行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篇8

【关键词】煤市;重工业;转型;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 arrival of a new era,people put new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industri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early ten years of coal market is no exception,some people said: the coal industry "ten years of gold" has passed.However,also some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whether the coal city,the golden period can be continued,the key li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degree of the coal industry,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al industry,the coal industry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can get continuous further development,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rans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city is facing involves population,resource,economy,society,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a great theory and practice problem, in theory there is no generally accepted model.However,in our country is based on coal based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ountry,the coal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also the original coal resources are non renewable resources,unlimited exploitation will make it to dry,so as long as the adaptation state regulation of energy industry, heavy industry era,will remain the same for coal demand,and even the emergence of growth,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will make coal city coal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Coal city;Heavy industry;Transform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煤炭行业的低迷

1.1需求的下降

我国煤炭大概有50%用作火力发电,然而电量的需求大幅下降,当前,我国发电量的增长速度已经回落到个位数,而且相比去年同期两位数的增长,明显坠入低谷,尤其是占发电量八成以上的火电。以发电为主要用途的煤炭,随之出现了库存上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作为国内煤炭市场风向标的秦皇岛煤炭库存量已达940多万吨,全国重点电厂存煤9313万吨,同比增长了48.3%,可用28天,两项指标都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以往的“电求煤”转变成“煤求电”。

1.2进口量的增加

由于国际煤炭价格与油价非常接近,而近年来国际油价一路跌落致使煤炭价格也出现下降,而国内煤价与油价更为贴近,所以南方沿海等地进口煤炭的价格比国内煤炭价格还便宜,很多沿海用煤选择了进口煤,一时间对国内煤炭需求下降从而影响了煤市的发展。

1.3国家调控

煤炭行业出现缓慢发展有一部分在于国家对能源的调控,近年来,我国经济一路飙升,成为了经济大国,然而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浪费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煤炭类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国内很多煤矿属于小型煤矿,没有大型设备,安全性也差,所以很多小型煤矿在国家调控和受市场影响下出现停产,关闭现象,从而导致煤炭行业就业也出现了问题。而且在煤炭这个消沉的阶段又遇上了雾霾的出现,我国现在环境污染主要与煤炭燃烧排放有关,所以控制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硫等废物的排放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2.煤炭行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1煤炭行业转型

煤炭行业的转型较为传统或者说普遍认为是向煤炭产业链下端发展,但是说到底还是与煤炭资源分不开,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转型是为了什么,转型是为了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得到发展,那么转型就要走国家支持的战略,比如说现在提倡低碳生活,那么我们就让煤炭向环保清洁的方向发展,那么发展煤化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煤化工是目前与煤炭有直接关系,而且受国家重视和支持的项目,而且未来航天航空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而航天飞机使用的就是煤油,煤炼煤油就是不错的选择之一,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石油进口比例已经超过50%,国家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煤化工方向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加大。

2.2可持续发展

煤炭提供70%的一次能源、80%的电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能源问题依然是煤炭问题。虽然目前煤炭销售出现了短暂的问题,但它会得到一个缓解。除此之外,一、进口煤是有所增加,从短期来看会有影响,但进口量所占比重仍不是很重,长远来看不会有太大影响。二、虽然我国太阳能、风能发展很快,核能也在进一步增加,但是他们的发电总量并不高所占比重很低。

所以,综上所述煤炭资源如果很好的坚持度过这一难关,走好转型路,未来的发展必然还是不错的,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时间的问题。 [科]

【参考文献】

[1]彻底告别“黄金十年”.煤炭行业转型迫在眉睫.新华网.

上一篇:中秋节的起源下一篇:班主任师徒结对总结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