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024-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支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精选8篇)

支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篇1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相对的刑罚执行方式,是指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对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置于社区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经中央批准,2003年以来,我国先后分两批在18个省(区、市)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另有9个省(区)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先后进行了试点。六年来的实践证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降低刑罚执行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发展,经中央政法委批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

一、社区矫正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尖锐对立,治安形势复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通过对当下社会犯罪事件分析,可以看到这些如果只是依靠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犯罪活动,显然不是都能解决的。如果我们将那些不需要、不适宜监禁或者继续监禁的罪犯放到社区里,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矫正,促进其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对于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提高刑罚执行效率,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在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东地区社区矫正试点情况

2006年以来,广东省在广州、深圳、江门、湛江4个地级市的7个区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8年11月6日转入全面试点阶段。截至2009年11月底,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地级以上市从4个扩大到21个。经过四年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广东也探索和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经过努力,广东社区矫正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仅为0.1%。

据介绍,广东省司法厅专门成立了社区矫正处,各市、县司法局也相应成立了社区矫正专门机构,各地还因地制宜地组建了社区矫正专群结合的工作队伍,吸纳村(居)干部、兼职调解员、大学生、律师等加入志愿者队伍。

三、社区矫正存在问题及面临困难

社区矫正试点以来,各地包括广东省、广州市都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探讨和尝试,但客观而言,我国的社区矫正还处在摸索阶段,矫正体系还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

(一)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的不完善

“两院两部”发布的《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我国构建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路、任务和方法,标志着社区矫正式在我国的开始,表明我国顺应世界刑罚发展的潮流。但由于现行法律中没有社区矫正这一概念的表述,因而我国社区矫正试点的开展,主要依靠上述法律规格并不高的“两高两部”《通知》、《意见》和司法部的若干规范性文件。社区矫正在法律层面缺乏应有的支撑,致

使其在实际运作中难以脱离原有监外执行模式的窠臼。

(二)执法主体、工作主体相分离,造成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管不力

根据现行刑法和刑诉法的有关规定,非监禁刑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基层组织或者罪犯原所在单位仅仅配合和协助公安机关进行帮教考察。但在社区矫正实践中,根据“两部两高”的有关文件,真正承担起日常社区矫正任务的是社区矫正机构。也就是说,在公安机关作为社区矫正执法主体的前提下,司法行政机关 却担起了具体的矫正工作,成为社区矫正的工作主体。而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法律上没有作出规定,两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则无法确立。这种权责不一的制度缺陷,使得将来如果出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管不力的问题——如脱管、漏管,由谁来承担责任这个问题难以解决,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

(三)缓刑、假释适用条件模糊,缺乏操作性

现行刑法规定缓刑和假释的适用条件是“不致再危害社会”,显然这种条件过于笼统且不具操作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法院要么怠于适用缓刑和假释,要么滥用。我们在广东省女子监狱调研也得知,目前法院对假释控制相当严格,假释比例极低,监狱方面经考察认为某犯已可以适用假释“不致危害社会”,但法院方面可能就不会这样认为。广东省内监狱目前普遍面临押犯“爆满”的现象,如果对在押犯中的部分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适用假释,实施社区矫正,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公益劳

动,增强其认罪悔罪意识,使他们得到亲人的关心,促使其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这样的改造效果好于监禁刑的效果,同时也降低刑罚执行成本。

(四)社区矫正队伍建设不理想

目前以司法所干警为主的专业队伍,不仅在人员配备上力量不够而且在专业素质上也无法适应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社区矫正人员肩负改造服刑人员的社会责任,如果没有授受系统的专业训练,矫正效果就难以保证。二是以公安、检察、法院、劳动监察为辅的专业辅助力量在社区矫正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三是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也相对缓慢,合格的志愿者非常紧缺,志愿者主要是在校学生,无论在年龄、专业和经验方面都无法满足复杂的矫正对象的需要。

(五)缺乏个性化矫正方案的制定规范

个别化矫正方案对非监禁罪犯的改造是非常必要的,社区矫正就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千差万别的,要想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就需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设计矫正方案,这项工作量大难度高,需考虑罪犯的犯罪类型、前科记录、犯罪特点等,对矫正人员的素质与工作量、人员数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囿于现有条件的制约,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在目前的社区矫正试点中尚不多见,基本上对矫正对象适用的是同样的矫正措施。这样的社区矫正手段只能做到基本的“控制”,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矫正”。

(六)编制和经费问题

象许多试点工作一样,在推行该项工作时,都面临着人员编制和

经费的问题。社区矫正现在普遍缺乏专项编制和经费,而社区矫正工作的工作量很大,如果仅仅是依靠原有人员和没有经费的条件下开展这项工作,就很难深入细致,很多工作就很难开展起来。

四、社区矫正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制度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纳入立法规划,立法机关可借此将社区矫正执行程序充实其中,使社区矫正获得应有的法律地位。

(二)统一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

实践证明,多元化的执行主体不但不利于行刑权的有效行使,而且还造成了政出多门和执法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进行修改,重新配置行刑权。在司法行政部门具有相应的执行能力的基础上,将非监禁刑的执行权授予司法行政机关,由司法行政机关具体负责社区矫正工作。促进监禁刑与非监禁刑良性互动、统一刑罚执行机制的形成。

(三)合理规定缓刑条件、细化假释适用条件

前面谈到,由于缓刑、假释适用标准模糊,使得一部分符合假释条件的罪犯仍被执行监禁刑,因此,应修改完善相关规定,合理确定缓刑适用条件,或者通过司法解释,细化拟假释人员所应具备的考核分数或具体表现,以其硬性条件而增加其适用的确定性。

(四)加强队伍建设、增加行政经费

建设和完善社区矫正的三支队伍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必不可

少的,但目前这三支队伍的建设远不够完善,发挥的作用也不太理想。目前,主要能够发挥作用的是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但由于他们的编制是按照以前的工作量而配置的,现在随着社区矫正试点的全面铺开,工作量加大了许多而没有增加人员就显得人员力量不够,有许多人没有从事过这项崭新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时间摸索和学习。因此,对基层司法所,增加合理的编制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在当前非常必要。

社区矫正仅仅依靠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是不够的,还需要一支素质高、有热情、专业性人才来源广的志愿者队伍。另外,发展一支自愿者队伍,招募包括专家、学者、社工在内的社会志愿者,要对矫正对象开展多元化的心理、行为矫正,帮助罪犯融入社会,重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目前这支队伍仍然不够完善,主要以学生为多,这对未成年罪犯有帮助作用,但对成年人的帮助教育则显不够,需要扩展志愿者的网络,广泛吸收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律师等法律人才,帮助社区矫正专职人员展开矫正工作,律师协会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应增加合理的经费,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项政府工作,应该是依靠政府的财政预算,在没有更多财政支持的情况下要想取得更多的成绩较为困难。

(五)完善社区矫正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矫正项目

目前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主要措施只有教育学习和要求部分矫正对象提供公益劳动,这样简单的矫正措施难以对罪犯进行监管和改

造,没有形成有梯次的矫正措施,不利于对矫正对象实施个别化的矫正。对目前矫正措施可以进行如下完善:

一是增加措施各类:社区服务令,即命令矫正对象在其社区做公益性的、提供无偿劳动、服务或参加相关活动的命令,这种矫正措施除了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其他矫正对象都可以适用;家庭监禁,即让罪犯在家庭里面服刑,在监禁期间要求罪犯佩带电子监控器,不经允许不准离开家庭,禁止吸毒、喝酒,经批准后可以工作。定期监禁,即只在周末星期五晚上至星期日晚上服刑,一般与家人关系好,有固定工作的缓刑犯、假释犯可适用这种矫正措施;保证金即命令罪犯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以保证自己不再违法犯罪,不违反矫正中心的相关规定;法庭警告,即由法官对屡次违反矫正中心规定的矫正对象予以警告;咨询辅导即强制矫正对象定期到矫正中心接受咨询辅导,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引导,主要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报告中心,适用于学龄未成年人,要求其放学后到矫正中心报到,防止其逃学,与不良青少年再次混在一起。

二是制定矫正个案,结合矫正对象犯罪历史、犯罪原因、心理特点、成长、教育、工作经历、家庭背景、兴趣、宗教等制定矫正个案,帮助其树立正常的心态,增加其心理承受力,排除其犯罪的诱惑力,淡化其身上的“罪犯色彩”,增加其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信心,促使其开始重新生活、重新做人的能力。

三是增强对矫正对象的技能培训,尽可能地为矫正对象创造谋生条件,使其有一技之长,或者帮助他们找到一份可以谋生的工作,在 矫正对象的矫正期限结束之后,矫正工作不应该结束,通过将社区矫正工作与安置帮教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避免其再次违法犯罪。这对于巩固矫正成果及罪犯再社会化,促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支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篇2

通过调查发现, 如今国内外学者开始广泛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上个世纪60年代, 美国降低了基础设施投资, 到了七十年代初期, 生产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 某专家通过研究表明, 经济增长会受到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某专家研究了欧洲12个国家, 选取了30年的数据, 将面板数据方法给应用了过来, 对经济增长受到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经济增长受到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25。专家研究表明, 相较于非核心基础设施投资, 如电力、通讯等,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着更大的推动作用, 并且相较于低收入地区, 高收入地区同样的基础设施有着更高的产出弹性。并且有专家利用面板数据方法, 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如公路、港口、机场以及铁路等对一系列产业的影响, 如农业、工业、建筑行业等, 交通基础设施可以正面促进各个产业的产出。交通基础设施对地区经济的增长, 除了直接促进作用之外, 还有间接促进作用。

近些年来, 我国专家也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张学良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地区差异状况进了分析, 并且深入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有着较为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存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中,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重点地区, 而中西部地区则没有那么高的集中程度。通过地区差异来讲, 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更高的贡献。有专家对我国5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研究, 并且将协整分析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等方法给应用了过来, 对交通基础设施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结果表明, 有长期均衡关系存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之间, 其中, 短期为动态平衡关系。刘雪华等专家研究了我国西部地区, 对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西部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作用, 并且经济效率也会受到投资规模的影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差距, 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同地区有着差异化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国家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下来之后, 改善了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较大程度的推动作用。

1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综述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感性上来讲, 无疑是巨大的。衣食住行无疑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 而其中的“行”实现的基础条件就是交通基础设施。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 出行方式由步行到马车再到汽车, 由木船到帆船再到轮船, 由滑翔机到飞机;由水路到陆路再到航空。现代社会, 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劣, 交通工具的先进与落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而且也与整个国民经济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长期以来, 许多学者致力于从量化的角度,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精确衡量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

交通运输业的关联产业有能源产业、建筑材料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物流业、餐饮、服务业等, 这些部门与交通运输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带动这些部门的发展, 交通道路的修建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建筑材料这些部门的生产会迅速扩大, 从事这些部门的不管是企业老总还是普通工人, 他们的收入将增加。交通道路的修建一方面可以刺激当地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道路的畅通和交通时间的缩短, 将会刺激更多的物流和客流, 一些地方因为交通设施不便而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的资源现在有条件得到开发。另一方面, 这些部门的发展程度反过来也会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

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我们将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充分纳入了考虑范围, 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变量就是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和制度, 因此, 在计量模型中将这些变量引入了进来, 作为控制变量:

在这个模型中, 各个地区各个年度的经济增长水平用GDPit来表示, 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制度投入和交通基础设施分别用Kit、Eduit和Instin来表示, 常数项以及变量的系数和残差等则用其他的字母来表示。对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10年间数据进行了研究。

一是经济增长:根据相关的研究, 一般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国内人均生产宗旨来表示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将各个地区的实际产出状况给有效反映出来, 但是因为有着较大的差异存在于不同省份的人口和土地面积中, 那么如果对经济总量指标进行选取, 就会有偏差存在于回归结果中。那么就可以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进行选取, 以便将各个地区的人均实际产出状况给真实反映出来, 偏差问题就不会出现。因此, 在对经济增长进行衡量时, 我们选取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二是资本投入:在对资本投入进行衡量时, 非常重要的一个变量就是各个地区的实际投资额, 但是无法获取到不同地区的实际投资额数据, 那么就可以将国外的做法给借鉴过来, 也就是利用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对资本投入进行衡量。我们预期资本投入会在较大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

三是人力资本水平, 将内生增长理论给应用了过来, 经济增长会直接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在对人力资本水平进行衡量时,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首先是借助于某一地区的在校生人数, 另外一个方法则是某一地区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第一种衡量方法存在局限性, 因为在校生并不会直接创造价值, 因此, 在对人力资本水平进行衡量时, 就选取了地区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

四是制度投入:很多专家都已经证实, 经济增长会受到制度的推动作用, 我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确立了改革开放制度, 有着较大差异存在于各个地区的开放程度中, 东部沿海地区有着较高的开放程度, 中西部地区有着较低的开放程度, 那么地区经济增长也可能会受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

五是交通基础设施:在衡量交通基础设施时, 我们选取了交通基础设施密度, 也就是本地区每平方公里土地拥有的公路和铁路里程之和。我们预期经济增长会受到交通基础设施的推动作用。

4 实证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 如今有着诸多的面板数据估计方法, 我们将广义最小二乘法给应用了进来, 将Stata9.0作为分析软件, 可以得出估计结果和相关指标。另外, 还对各个解释变量的标准化系数进行了计算, 以便对比交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 交通基础设施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0.1335是它的标准化系数, 并且经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 交通基础设施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 经济增长还会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的正向影响作用, 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 人力资本水平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并且相较于交通基础设施来讲, 我国经济增长受到了人力资本水平更大的贡献程度。还有就是我国经济增长也受到了对外开放制度的影响。

5 结论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我国经济增长受到了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其中, 交通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今区域经济差异在不断的扩大, 就需要重视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相较于交通基础设施来讲, 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更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就需要从长远出发, 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适当加大, 促使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技术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我国经济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安妮.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2 (12) :123-125.

[2]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 2007, 2 (8) :55-57.

[3]丁建勋.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最优规模估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2) :55-57.

[4]吴丽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8, 27 (8) :144-146.

[5]刘雪华, 张学良, 彭明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实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 (4) :155-157.

支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 资本 社会资本 经济发展

1.社会资本的概述

在1992年的《全球21世纪议程》中,社会资本被列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四项内容之一,“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中,社会资本体现在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社会资本是使得发展过程更加人类化和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2001年,中国在《“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政策》中明确把社会资本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四种资本之一,指出:“实际经验表明,投资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无形资本的收益大大高于投资于自然资源开发、物质资本和有形资本的收益。21世纪初期中国新的追赶战略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类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学者解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范式,被西方国家的决策圈看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社会资本”。他所指的是与“私人资本”相对的无数个别资本的总和,是指社会总资本。而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研究社会资本问题。正是为了解释单纯用经济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不能解释的诸多问题,社会学家提出了 "社会资本"的概念来弥补这一缺憾。社会资本最早由经济学家洛瑞(G. Loury)于1977年在《种族收入差别的动力学理论》一文中提出来,他把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经济学是为了论证社会资源对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影响。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各种社会资源之一,存在于家庭关系与社区组织之中,对儿童或青年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但他没有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分析。日本裔美国学者福山1995年出版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深受各国关注,已成为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经典。在本书中,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一直贯穿始终,福山认为一个社会拥有“社会资本”的高低程度,决定了该社会中信任关系建立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交往的成本,从而影响到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形式和规模。大凡拥有高“社会资本”的社会便是高信任社会。在高社会资本的社会里,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将大大降低,正式制度的缺陷也可以得到有效弥补,这些都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在低信任社会中,由于“社会资本”的相对缺乏,人们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成本很高,相互间在培养信任关系方面有较大的难度和风险。作为一种补偿,这类社会往往利用家庭血缘关系这种自发形式的社会资本,作为加固信任关系的基础。这就逐步形成一种家庭、家族本位主义。除了上述两类社会外,一个社会还可能既没有强有力的家庭、家族关系,也没有亲戚之外的强大社团。换言之,即全面缺乏社会资本。福山指出,意大利南部农村、美国城市内部的黑人社会、俄国的农村、撒南非洲城市这些社会都具有这种特征。它往往既没有大型组织,也没有家庭企业。福山认为,这些社会中所涌现出的黑手党这类黑社会组织,也许是人类向往社交普遍冲动的一种扭曲了的表现形式。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看到,正是不同社会在“社会资本”、社会信任方面的差异,造就了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的差异。

2.社会资本的内涵

福山认为社会资本是建立在社会或其特定群体之中,成员之间的信任普及程度。它通常是经由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文化机制建立起来。并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繁荣程度,取决于该社会的信任程度,即社会资本。而最早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早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真正使社会资本的概念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D.帕特南,他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和论文,界定的“社会资本”概念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即把它理解为“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于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人们行为所遵循的规范或制度、人与人在行为中结成的关系网络三者成为"社会资本"的三要素。社会资本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获取其他资本的基础。

首先,信任,即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任不可或缺。缺乏相互信任的社会,公民的参与意识衰减,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减少,并出现更多的猜疑和不合作,社会团体中人们之间的彼此信任,蕴含着比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更大而且更明显的价值;当各方都以一种信任、合作与承诺的精神来把其特有的技能和财力结合起来时,就能得到更多的报酬,也能提高生产率;高信任度的社会,组织创新的可能性更大;彼此的信任,是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并由此进行社会经济行为合作的前提;缺乏信任,关系网络随之崩溃,更无从谈论合作,社会资本将无从积累并产生经济效益。

其次,规范,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的是“社会”,因而必须有一个社会各成员共同遵守的制度、惯例或习俗等的共同规范作为社会资本中的理性约束要素。当然,社会资本的“规范”,不论是传统的习俗、沿用的惯例,还是现行的制度,必须有益于推动协调社会成员的行动进而提高社会效率。

最后,关系网络本身的特性以及内部规范对成员行为的激励、约束,利于形成较高的社会信任资本,通过网络成员的合作行为,促进社会经济效率提高,通过网络的联系作用,传递信息和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社会资本不仅受到一个社会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受到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等的影响。对于个人而言,社会资本意味着帮助获取成功而建立互惠、信任关系的途径;对于社会而言,社会资本反映社会成员参与、合作、组织与互动的能力。从根本上说,社会资本反映的是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互惠与合作关系的程度高低,它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3. 中国社会资本的现状及提升社会资本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是个低信任度国家,目前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变动。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初期,社会不和谐的种种弊端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缺乏基本的相互信任,“一切向钱看”的极端导致一部分人惟利是图,缺乏信仰,公民和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等等这样的社会最终是不可持续的。集聚社会资本将是我国长期发展面临的最为艰难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并尽快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对社会资本的建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对现有的社会资本形态进行改造,发挥传统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摒弃家族主义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重建超出家庭范围的社会信任体系。

2) 政府应给于其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推动社会团体的的建立和发展,为公民把个人利益与团结互助结合起来提供条件,构建高信任度社会。

3) 加大打击贪污腐败的力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提升社会资本的政治保证。

4) 健全法律体系,提高司法机关的执法能力,是构建新时期社会资本的法律保障。

5) 培养公民意识、公民精神,倡导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恢复公民对社会对他人的信任,形成普遍化社会信任理念。

6) 不断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培育一种超越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广泛的信任与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S.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1999年版

[2] 殷德生:《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一个理论综述》,《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72.

[3] 弗朗西斯.福山著:《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1995年版

[4] 洛瑞(G. Loury):《种族收入差别的动力学理论》,1977年版4

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篇4

重庆日报讯(记者 商宇)日前,市委就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神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巴山春早,重庆花开。3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给重庆直辖10周年带来了最好的“礼包”。总书记指出了重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三大定位和一大目标:“要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通知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就重庆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重庆直辖以来特别是过去一年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进一步明确了重庆发展的“三大定位”,科学确立了重庆发展的“一大目标”,明确提出了新阶段重庆需完成好的“四大任务”,并语重心长地强调了领导干部要增强“三种意识”的工作要求,为重庆新阶段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兴直辖市的高度重视和对重庆人民的亲切关怀,具有很强的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和纲领,是推动重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充分调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在前十年“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基础上奋力开创“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的新局面,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把《讲话》精神领会好、把握好、运用好,切实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下功夫,安排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准确把握《讲话》精神实质,特别要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四大任务”的总体部署和对领导干部增强“三种意识”的要求,力求学懂弄通、学深学透。要在结合实际、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紧紧围绕“314”的总体部署,按照“率先”和“加快”要求,坚持把各地各部门的各项工作置于“314”的总体部署下来谋划、来推进,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措施,使科学思路和各项措施真正起到推动工作、寻求突破、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实在效果。

胡锦涛总书记为新时期重庆勾画了一幅发展蓝图,提出了“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四大任务”的发展方向。三大定位,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一大目标,即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四大任务,即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还要求重庆干部群众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率先改革创新。同时,还要求所有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大兴创业兴业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兴探索创新之风,抓住机遇,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干工作。政府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更多就业政策,帮助城市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再就业。完善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关注弱势群体,抓好民心工程,将帮扶政策落到实处。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篇5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0 18:50:0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中笔者深切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包括自然生态建设,还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努力建设政治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以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着力打造风清气正、凝心聚力的政治生态环境。建设政治生态环境,一是始终注重思想政治建设。在实践中,我们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让干部群众打开解放思想的“总阀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破除封闭观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行唐有潜力、有希望”上来,进一步坚定行唐必兴的信念。同时,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大规模培训乡村干部,创办“星期天党校”,改进基层支部“两会一课”等形式,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主动权,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建设对于建设政治生态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始终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按照“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狠抓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工作;以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为根本,打造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注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干群沟通联系渠道进一步畅通;开展“查找不足、履行责任、促进工作”集中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探索建立以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为终极目的的“责任到位工作机制”,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着力打造统筹兼顾、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生态环境,一是坚持好中求快,始终把“好”字放在首位,严把环评关,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入驻。二是狠抓节能减排,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同时,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思路,持之以恒地推进绿色项目建设。三是坚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不搞政绩工程。在实践中,我们加强金融创新,成立行唐县光彩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简化审批程序,精简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广大企业发展服务。

着力打造崇尚文明、昂扬向上的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文化生态环境,一是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导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抓实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围绕提升干群素质,组织实施“干群素质提升工程”,分领导干部、一般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三个层面,采取不同的活动和形式提升素质。三是围绕提升文化品位,深入开展“强素质 重品行”全民读书月等文化活动,提升干部群众和特色产业的文化品位。

着力打造生活富裕、幸福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坚持以民生为根本,实实在在地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让群众对发展有信心、对生活有憧憬,不断增强幸福感。二是着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安全、舒心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着眼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积极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落实低保救助制度,使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李震国

支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篇6

——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一、柳林镇基本情况

柳林镇位于徽县东北部,距县城26公里,区域总面积224平方公里,耕地26000亩,林地63738亩。全镇辖10个村,37个村民小组,15000人,其中农业人口2389户9680人。镇党委下设1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27人,其中农村党员333人;现有政府机关干部79人;201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10.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9.2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345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937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98元。

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柳林镇党委、政府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立足镇情,抢抓机遇,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实施了“农业基础、工业主体、商贸带动、城建突破”和“工贸兴镇”的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坚持工业强镇,在重点企业发展上实现突破。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不放松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镇的发展道路。一是不断完善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对镇区规模以上企业分别确定联系领导,各联系领导定期深入企业,加

强督促指导,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发展。二是镇直各部门,驻镇单位顾全大局,自觉服从和服务于中心任务,形成齐心协力抓工业的合力,努力把工业经济搞上去,增加财政收入。

(二)坚持“项目拉动”,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上实现突破。近年来,镇党委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益农磷肥、柳林机砖、兴达选矿、宝徽锌冶炼、谢坪气弹簧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考察论证储备了铅酸蓄电池、秸秆生物饲料、谷氨酸生产、江峡旅游开发等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认真贯彻市、县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全方位支持宝徽、洛坝、军徽、兴达等骨干企业进行项目引进和技术改造,为铅锌工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三)坚持产业富镇,在特色产业开发上实现突破。镇党委、政府立足柳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在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坚持抓点带面,积极推进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努力探索产业多元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引导返乡青年、能人大户,充分利用有利资源条件,发展以白皮松、黑松、银杏、洋槐、毛白杨为主要品种的苗木繁育,建成了江口百亩育苗示范基地。二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成了葫芦坝150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在杏树、沙坝两村推广种植桔梗110亩,全镇种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60亩。三是在巩固核桃全覆盖的基础上,狠抓品种化栽培

和园艺化管理,加大核桃病虫害防治和综合管护,在以前的基础上,今年新栽核桃树1.5万株,实施高接换优5600株,建成了杏树梁优质核桃示范带,全镇核桃产量达到960吨,产值达到1152万元。四是对庙坪村原有桑园进行综合管护,补植补栽桑树30亩3000余株,狠抓蚕桑产业恢复性生产。五是利用山水荒坡资源优势,培育大鲵特种养殖大户1户,兴办规模生态鸡养殖场3处。

(四)坚持科学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上实现突破。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在小城镇建设上,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以路带街、以街促路、路街结合、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完成了柳林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先后通过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评审,按照规划,拆建并举,征收土地25亩,举行公开拍卖会五期,出让建设用地85宗,建成商住综合楼76栋1.1万平方米。采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置换等方式,完成了电信支局、工商所、加油站、烟草公司、派出所等单位办公楼建设。积极实施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多方筹资460万元,硬化规划区道路

1.2万平方米,新修水渠15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商贸新街栽植绿化树600余株,修建绿化带220平方米,修建垃圾池6座,安装分类垃圾箱20个,新建日供水能力500立方米的镇区供水工程,新修镇区河堤1000米,滨河路建设初具雏形,建成了相对集中繁华的柳林商贸新区。

(五)坚持以人为本,在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上实现突破。镇党委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群众大办实事。拓宽改造江峡路等通村公路3条24公里,硬化村社道路27公里,开工建设庙坪、景坪两座人行便民桥,实施永杏路铺油25公里,配合完成316国道过境段的拆迁占,建成柳林博爱卫生院办公大楼,新建柳林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5个,新建沼气池210座、卫生厕所260座,建成柳林镇政府机关综合办公大楼、柳林镇便民服务大厅,完成卫星直播接收设备安装935套,完成江口村大山社电网改造。徽县五中、柳林中心小学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镇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8%,累计报销各类医药费270万元;节育措施落实、社抚费征收、流动人口管理、两室一校建设扎实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深入开展;成功举办农民运动会、“江峡旅游怀”篮球运动会、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及及文艺节目汇演;《柳林镇道德歌》在全镇广为传唱,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媳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活动有序开展。

三、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严格地讲,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差距:一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特色产业只具雏形,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不明显,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三是投资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严重制约发展。

四、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二要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能农业,根据市场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大幅度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重点建设如中药材、养殖业、蔬菜、经济林果生产基地,逐渐形成合理的农业结构;三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重点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粮食、多种经济产量稳定增长;四要开展科技兴农活动,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村、社开展科技服务,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促进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一要搞好重点企业,要外创条件,内改机制,同时,加速运动经营机制的转换,在落实省、市赋予我们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搞活,增加对企业的投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要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基础工作,彻底解决管理粗放,经营不善,效益水平低的问题,大力推进股份合作制,增强职工参与经营的自觉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三要面向市场

要项目,积极开发引进新品种,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支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篇7

“资源分配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与“社保政府主导论”并不矛盾, 而且还应当是辩证的有机统一。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与政府、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客观反映, 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要求。第一, 社会保障作为稳定社会“安全网”的功能发挥需要政府为主导;第二, 社会保障本身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 更加强调公平原则和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 社会保障对市场经济体制所具有的补缺和保障功能决定了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第三, 社会保障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决定了政府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不可替代性。但政府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并不排斥市场机制在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我国,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统筹兼顾的难度很大。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其顶层设计上, 既要从基本国情出发, 以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保基本为优先目标,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又要坚持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注重制度的公平性和激励约束功能, 这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但是, 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必须科学地引入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社会保障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对此, 各地已进行了大量实践, 在经办管理服务方面如医保付费总额控制谈判、经办购买服务、业务外包等。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发育完善, 市场机制在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还会越来越大。如职业年金的运营、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以及经办服务外包等会越来越多地走向市场或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破解制约社会保险工作开展的资金、力量、技术不足以及效率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也对现行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体制带来挑战。如何应对?一要解放思想, 树立新意识、培养新理念、拓展新思路;二要加强自身建设,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三要主动引入市场机制, 激发经办活力, 提高经办服务质量和水平。

支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篇8

一、基本情况

调研组选择了南宁、柳州、桂林、梧州、钦州、玉林等市进行走访调研,抽样调查了255家中小微企业。据统计,255家中小企业现有职工总数为60264人。其中,经营管理人员5376人,占职工总数的8.92%;专业技术人员5969人,占职工总数的9.9%;技工9032人,占职工总数的14.98%;普工39887人,占职工总数的66.2%。本次调查中的数据是指相对稳定的工人数,不包括季节性临时用工。

(一)中小微企业主要以工业为主

全区中小微企业大多数以工业为主,且大部分集中在各工业园区。在抽样问卷的50家企业中,工业类34家,占68%。如钦州市,截至2012年5月,发展微型企业622户,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其中,批发零售业141户,占23.7 %;农、林、牧、渔业369 户,占62 %;制造业31户,占5.2%;住宿餐饮业8户,占1.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户,占2 %;居民和其他服务业18 户,占3%;文化创意、体育和娱乐业2户,占0.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2户,占0.3%;其他行业12户,占2%。桂林市制造业占53.12%,批发零售企业占18.75%,建筑业企业占12.5%,餐饮服务业占10.93%。

(二)中小微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

所调查的255家中小微企业中,现有职工总数为60264人,需求人数55102人。缺岗较为严重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岗人员多为一线员工。针对招工难的原因分析上,大多数企业把“劳动者流动性过大”作为招工难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感到“求职者素质技能未能满足企业需求”、“求职者对工资要求过高”、“求职者数量明显减少”,排序最后的是“缺乏有效的劳动力供求匹配平台和招聘渠道”,“找工荒”与“用工难”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三)中小微企业员工福利待遇等情况参差不齐

调研组选取了柳州32家中小微企业和崇左市18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被抽查的50家企业现有职工总数17951人,已经办理“五险”人数为17237人,占职工总数的96.2%,“五险”人数中大多只办理了一、两种保险,“五险”全参保的不多,多数企业只为管理层的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普通工人一般只帮其购买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或其他商业险。企业一线职工月平均工资1651元,技术人员月平均工资2456元。一线工人的工资大多采取计件工资,工人之间工资差额幅度较大,工作时间有的每天超过8小时,各企业职工工资的计算方法都有所不同。多数企业明确制定有员工的培训计划,并提供免费午餐,少数企业提供集体宿舍。

(四)中小微企业用工稳定性较差,流动性较大

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手工业,科技含量较低,成立时间较短,资金积累不多,导致职工工资偏低,职工流失严重,成为“流水式”职工。调研的企业普工年流失率最高达53%,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率达21%。季节性缺工现象也较为明显。据崇左市人社部门介绍,甘蔗是崇左的支柱产业,在甘蔗砍运季节,需要大量的季节工,每年缺口约为3万人左右。

(五)政府高度重视提升培训,但企业要求不高

各级政府都能够重视企业在岗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将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作为每年职业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推进,加快提升企业在岗职工的技能水平。相对而言,部分中小微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不高,特别是工业园区企业,主要是以普工为主,工种技术含量不高。在抽样的中小微企业中,能把技能提升培训作为员工自身素质提高的占35%,主要是一些效益相对好的企业,没有组织员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的占65%。

二、主要做法

(一)党委政府强力推动,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六市党委、政府大力加强组织领导,将企业招工作为经济社会全局的一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市、县、乡三级建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机构。人社部门靠前服务协调,相关部门主动配合,企业多方挖潜,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如梧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相应成立了“乐业工程”领导机构,负责落实就业各项政策。

(二)制定政策措施,有效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

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发布后,六市及时出台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如钦州市出台了《关于印发钦州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南宁市出台《大力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三项服务”、“六項放宽”、“九项帮扶”、“四项监管措施”,全力服务微型企业发展。有关部门也分别从各自职能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

(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动服务,搭建用工供需交流平台

一是建立招工服务平台。各级人社部门充分利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大量农村劳动力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等大型劳务交流活动。2012年1—8月,全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 74.75 万人次,完成全年70万人目标任务的 106.8 %。二是建立经常性固定招工平台。六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实行全天候服务。如钦州市建立了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月报制度;南宁市通过对企业用工岗位的采集、失业人员调查等方式,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工、大学生的求职意向。通过举办各种专场招聘会、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逐步达到企业劳动用工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建立跨地区招工平台。如梧州市通过与广东、贵州、湖南等省建立劳务协作关系,帮助本地多家中小微企业招工4380人,一定程度缓解了中小微企业招工难题。

(四)搞好调查摸底,构建畅通的信息平台

一是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充分发挥乡(镇)、村等基层组织作用,收集劳动力资源信息。南宁市逐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扩大和完善了公共就业服务功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零距离”的就业服务。三是搞好用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梧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二、五举办“劳动力供求洽谈会”,极大地方便了用工单位和求职者。

(五)促进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引导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六市注重发挥本地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根据各企业的用工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做到培训、鉴定、就业、维权“四位一体”,提升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南宁市会同有关部门举行了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和展示活动共18场次,组织了30多万名企业职工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和岗位比武,共有2600多人在竞赛中晋升了职业资格,有60人被破格申报为技师。梧州市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立了梧州市科技微型企业青年创业孵化园。钦州市采取“学校培训、园区就业、政府补贴”的方式,形成职业培训与园区企业的有效对接。

(六)强化维权执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六市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促进各类用人单位和广大农民工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每年通过开展“春暖行动”,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增强经营者依法用工和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以劳动合同管理、工资发放等为重点,加强劳动用工年检和日常劳动监察巡查工作,形成强有力的劳动保障监管机制,及时预防和处理各类侵权行为。

三、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招收普工较难。企业反映最多、最急迫的是缺普工,所调查的255家中小微企业对普工的需求人数达到33345人,占总需求人数的60.51%。以桂林市为例,在调查的46家中小微企业中,96.87%的企业有用工需求,59.4%的单位长期缺工;对24~34岁年龄段用工需求占46.9%,从岗位看,普工需求量占77.13%,专业技术人员占13.5%,管理岗位占4.7%,后勤岗位占4.48%。当前制造业急需操作工、包装工、钳工等普工,压力相当大。

2.技术工人太少。所调查的255家企业中,现有技工9032人,占总职工人数的14.98%。求职人员大多技能单一或根本没有技能和技术,文化水平不高。区内的技工院校、职院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由于工资待遇低大都流向了广州、深圳和江浙等地,本地中小微企业难以在广西的技工院校、职院招到对口的技工。目前,广西中小微企业短缺的主要是机修、勾机、电焊、车床、钳工、电工、按摩师、育婴师、餐管等技工。

3.员工年龄偏高。80后、90后劳动力进入服务行业的相对较多,进入中小微企业的相对较少。在中小微企业骨干员工多为原国有企业改制时留下来的,年龄相对偏大。例如纺织行业因其工作强度大,效益也不算高,到纺织企业就业的年轻人极少。

4.用工成本增大。所调查的50家企业中,有30家企业表示用工成本压力较大,桂林市65.62%的员工离职的原因是对薪资不满。目前广西的工资水平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与广州、深圳等地最低工资标准相比偏低。员工要价高,加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会费等,用工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微企业的竞争力。

5.“招得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部分中小微企业的工作环境、文化生活、薪酬待遇等方面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期望不相匹配,缺乏吸引力。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规模小,缺乏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或是工业园区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直接导致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归属感不强。

6.技能提升培训有待加强。部分企业比较注重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而忽视技术工人的技能提升培训,在培训资金方面投入少,为技术工人提供技能提升培训的机会少,培训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企业对于新招聘员工的对口培训的意愿也不高。由于实行计件工资,培训期间得不到相应的补贴从而减少收入,部分职工从心理上拒绝参加技能提升培训。

(二)原因分析

近年来,企业“招工难”日渐成为劳动密集型及中小微企业的难言之痛,对于管理相对粗放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招工难”更是它们的“致命伤”。究其原因如下:

1.宏观层面的原因

——刺激农业发展的政策使许多农民回归农业。2006年国家废止了《农业税条例》,同时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三项补贴政策,极大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农民的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此外,农村的土地流转政策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吸引了新一代劳动者留在农村,放弃了外出务工的计划。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矛盾已经凸显。全区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存。上半年,柳州、来宾的求人倍率均小于1,南宁、桂林分别为1.08 和1.02。劳动者素質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部分企业“招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并存的状况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用工短缺问题凸显就业深层次矛盾。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持续,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影响到企业扩大经营和吸纳就业的能力。

——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民工阶层内部开始出现分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观念转变是一个突出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目的是出去见世面,即使失去工作后还是滞留在城市寻找新的机会。对工作和工资待遇期望值较高,不再满足于按时足额拿到工资,也希望在住房、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就业地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2.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中小微型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大多数中小微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小,自有资金偏少,迫切需要通过贷款融资来扩大生产经营。当前金融机构和企业间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力度不大。钦州市对77家县域工业贷款情况进行调查,缺口资金达57.08亿元。融资成本高,贷款利率上浮基本在3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银行基准利率两倍。

——中小微企业待遇较低,社会保障不完善。员工的工资较低,特别是普工,大部分人员的正常工资仅为最低工资标准,员工的实际工资增长有限。员工工作环境较差,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车间的生产条件简陋,安全措施落后。对员工的社会保障方面有所欠缺,员工在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承担了更多的压力,导致了人员短缺时期劳动力大量流向待遇更好的企业。

——中小微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合理。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缺乏正确、合理的激励机制,普遍采取单一的以物质激励为主的激励措施,通过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和提成比例来激励员工,忽视了非物质的激励措施,在员工的成就激励、职务激励、前景激励等方面关注不足。

四、几点建议

针对广西中小微企业用工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内需、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困,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尽可能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引导其与务工人员开展集体协商,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对农民工加强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对接服务。要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回流和外出务工的高峰时期,举办诸如“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推行城乡就业均等化,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依法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并妥善解决农民工进城后子女就读、家庭住房等一系列问题。

(二)出台优惠措施,服务好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

广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行“1+X”模式,但目前相关配套的优惠政策尚未出台,建议尽快出台。政府要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和税费减免等,幫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要通过鼓励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提升产品附加值,促使企业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增强吸引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引导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

要加大政策、优惠措施解读、发展动态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政策、享受政策,激发全民创业活力,引导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企业发展,努力营造加快微型企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完善各项劳动用工保障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职业中介、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改善用工和就业环境,切实保障企业工人各种工资福利待遇保障,吸引大批外出职校毕业生和务工人员回乡就业,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

(四)逐步完善工资保障制度,改善用工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引导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企业工资增长激励机制,鼓励实行工龄奖励制度,全面落实加班补贴,提升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凝聚力和自豪感。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兼顾职工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注重做好劳动保护,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引导企业积极探索和推进特色的企业文化结构和方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

(五)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开展岗前培训。加强对外来务工者的思想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相关劳动操作技能。以“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落实“政府买单”培训优惠政策,积极与职业学校培训基地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劳动力供求关系档案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培训,努力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

(六)摸清人力资源底数,建立企业用工联动机制,努力破解结构性矛盾

上一篇:个人师德总结材料下一篇:生物地理中考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