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梳理探究解答(精选6篇)
教学目标:
1.区分实词、虚词。
2.理解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3.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难点: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教学方法:运用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
一、文言词语
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兼词:兼有两个意义和作用的词。如: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置杯焉则胶
风雨兴焉
(一)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
而
何
乎
乃
其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高考考试大纲,共18个)
虚词的作用
表结构关系(请息交以绝游
木欣欣以向荣)
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突出语气(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表示时间(彼且奚适也)多义虚词
文言虚词虽然不多,但是绝大多数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某些虚词有多义现象,用法比较灵活。
《逍遥游》练习
学习文言虚词的方法(要求)一:运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理解常见虚词在上下文里的具体作用。练习一
比较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于”字
积于今六十岁矣 ——表时间,到 而大声发于水上——表处所,从,在 业精于勤荒于嬉——表原因,由于,因为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对象,对,对于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比较,比,超过 不求闻达于诸侯——表范围,在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表被动,被 鱼跃于渊——表处所,从
求救于术(袁术)——表对象,向 逢蒙学射于羿——表对象,向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表被动,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学习文言虚词的方法(要求)二: 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通常用法
(二)学习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一词多义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掌握其意义。示例一:属
shŭ:
隶属,归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类: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zhŭ:
连缀,写:衡少善属文
嘱托:属予我作文以记之 示例二:兵
兵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军队、士兵: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兵(《信陵君窃符救赵》)战争、军事: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 练习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动词 断绝《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动词 隔绝《桃花源记》
③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 横渡《劝学》
④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动词 停止 消失《石钟山记》 ⑤ 以为妙绝
形容词 到了极点《口技》 ⑥ 佛印绝类弥勒
副词 很 非常《核舟记》
⑦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副词 完全 绝对《促织》
⑧
绝云气,负青天
动词,直上、穿过(《逍遥游》)2.古今异义
(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词。铁骑突出刀枪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腹犹果然
(2)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3)注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悦亲戚之情话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先帝不以臣卑鄙 3.词类活用
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名词作状语:
(1)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朝、往)”•“从(在、当)•”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2)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像••似的”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襟三江而带五湖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然后图南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使动用法
川泽纡其骇瞩
屈贾谊于长沙
窜梁鸿于海曲
眄庭柯以怡颜
徐孺下陈蕃之榻
而征一国者 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乐夫天命复奚疑 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第二课时
二、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 表判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⑵夫战,勇气也。
⑶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⑷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诚”表判断。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⑷梁父即楚将项燕。⑸环滁皆山也。⑹此亡秦之续耳。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8)宾主尽东南之美。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⑵问今是何世。
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⑷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⑴荀卿,赵人。⑵刘备天下枭雄。
5.用“非”表示否定判断。予本非文人画士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二)被动句
一、“于”表被动
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见”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三、“见„„于”表被动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四、“为”表被动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五、“为„„所”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六、“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余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七、动词本身表被动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八、“受„„于”表被动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5.省略量词。
(四)倒装句 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⑴古之人不余欺也。
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⑶忌不自信。
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宾语前置。⑴大王来何操? ⑵沛公安在? 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⑷微斯人,吾谁与归!⑸不然,籍何以至此?
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⑵夫晋,何厌之有? ⑶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五)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甚矣,汝之不惠!
(六)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1.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 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
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 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佩带着长长的长剑,戴着高高的帽子 都督阎公之雅望
有崇高声望的都督阎公 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铸以为金人十二。
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
4、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⑵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成语中的文言现象 出自文言文中的成语举例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劝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因利乘便、翁牖绳枢、揭竿而起、云集响应、度长契大、同年而语——《过秦论》 今是昨非、欣欣向荣——《归去来兮辞》)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钟鸣鼎食、萍水相逢、老当益壮、命途多舛、达人知命——《滕王阁序》
成语具有文言虚词现象
一蹴而就——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侧目而视、同日而语——而,表示修饰关系。动辄得咎——辄:就。动不动就受到处分或谴责。逃之夭夭——出自《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花。”原来形容桃树十分茂盛,后因“桃”和“逃”同音,人们就用来表示逃跑的意思。这里“之”的意义和用法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刮目相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其中“相”的意思是第三人称,他。
成语“无所不为”的“所”是特殊代词,表示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成语中的文言现象 名词作状语:
鳞次栉比——鳞:鱼鳞;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土崩瓦解——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管窥蠡(lí)测——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名词动用
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准备。密云不雨——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
不胫而走——胫:小腿。没有长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使动用法
兵不血刃——兵:武器;不血刃:不使兵刃见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曲突徙薪——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意动用法
幕天席地——把天作幕,把地当席。原形容心胸开阔。现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通假字
善刀而藏——善:善通“缮”,擦拭。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厉兵秣马——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状语后置
持之以恒——持:保持,坚持;恒:恒心。有恒心地长期坚持下去。宾语前置
1. 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于公元前13至公元前11世纪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后来考古人员在在距今45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文物上也发现了依照实物描绘出来的“ ”,比它还要早一千多年。
2. 从商代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这种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即 阶段和 阶段。
3. 汉字形体的演变,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两个阶段的分野是从 到 的转变。
4.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之说,这“六书”是指 、 、 、 、 、 六种方法。现代学者认为,“六书”中的前四种是 方法,后两种只不过是 方法。
5. 对联,也叫 、 、对子等。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由 和 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 ,盛行于 ,可谓源远流长。
6. 对联由 和 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所谓对仗,是指词句 的一种形式, 是汉语修辞格之一,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对仗要求 相对、 相同、 相当。
7. 所谓平仄,是指 和 。古代汉语分 声、 声、 声、 声,现代汉语分 、 、 、 ,可归为平、仄两大类。平在古代汉语中指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仄声在古代汉语中指 声、 声、 声,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指上声和去声。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 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 声,因为一般仄声短促,平声舒缓。
8.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汉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 ,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二是 ,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 ,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 ,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 ,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9. 成语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从它们内部的结构关系看,有如下诸种:主谓关系,如人定胜天、脚踏实地; 关系,如情投意合、三番五次; 关系,如平分秋色、大显身手; 关系,如世外桃源、一盘散沙; 关系,如轻于鸿毛、遗臭万年等。有的成语相当于复句的紧缩,如承接关系,马到成功; 关系,不约而同; 关系,如得陇望蜀; 关系,如宁死不屈; 关系,如温故知新; 关系,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关系,如守株待兔; 关系,如有闻必录;让步关系,如插翅难逃等。还有极少数成语,其内部无法进行语法分析,如胡说八道、大大咧咧等。
10. 提起修辞,大家立即就会想到“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格。其实,修辞格只是众多修辞方式中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修辞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修辞可分三大类:语音修辞、 、 。
11. 语音修辞要达到两种效果,一是 ,富有整齐美;二是 ,不呆板。具体说来,调配语音的主要手段有调整音节组合(如对偶、联绵词、叠音词的运用)、平仄声调的变化、押韵等。
12. 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或者是宗教上的,或者是节令上的。比如欧洲国家的 ,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辰。 则是为了庆祝耶稣复活而产生的。而中国的节日主要来源于时令,比如春节、 、中秋节、重阳节等。
13. 有节日就会形成相应的风俗,风俗节日文化都有和它相配的仪式。而仪式都是由 支持,甚至由 演变而成的。比如 有吃粽子的风俗。
14. 据古人类学家研究,中华民族具有显著的 特点,中华大地是黄色 人种的故乡。元谋人、 人、 人是今天中国人的共同祖先。 、良渚文化等一起发展成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了很多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有的西迁,融入了欧洲民族;有的部分西迁,如古代的突厥族。但大部分都定居在中华民族疆域内,融入汉族或保留着自己的民俗和文化特色。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 的历史。
15. 交际中“称谓”很重要。称谓语虽然只有几个字,但用得是否恰当,不但会影响交际的顺利与否,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中国古代称谓语丰富多样,名目繁杂,有谦称、 、 、俗称、 、绰号等等,可谓洋洋大观。
16.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有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 ”。中国古代的 就属于“禁忌语”的范畴。交际语言中既然有禁忌语,就会有变通的说法,这就是 。例如《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句,作者就把“民风”改为“人风”等。
17. 汉语称谓词语丰富多彩,有通称、敬称、专称之分,并且形成了 称谓系统和 称谓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丰富的称谓词语。 称谓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按 称呼:主席、经理、校长(带姓不带姓皆可);(2)按 称呼:老师、医生、教练;(3)按 称呼:不知对方职衔、职业时,其中包括借用亲属称呼(带姓不带姓皆可),如爷爷、王叔叔、张大姐、老王、小杨等;(4) 。用同志、师傅、先生、小姐等直接称呼对方,也可在前面加姓名,如邓同志、王先生、玉林小姐等。
18. 文学鉴赏就是在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上的 ,读者会“各以其情而自得”,不同的读者,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 的理解感受都可能不同,甚至由此创造出不同的文学形象,此正所谓“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来名作重读是件有趣的事。越是 丰富的作品,越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
19. 文学作品的续写和 是对原作的创作,表达了作者对原作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技巧的理解。
20. 你的语文学习怎么样?你在读书、看报或听演讲时,理解是快还是慢、是深还是浅?你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怎么样?对于这些自己或许并不清楚,这时不妨对自己的语文学习做一次自我 ,通过这种自我 ,总结、 一下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了解自己的语文学习现状,也许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语文学习自我评价表”可分为四部分:学习途径、学习计划与习惯、学习 、学习个性。
21. 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的 性。思维 ,语言表达就会 、流畅;思维混乱,说起话来就会词不达意,写起文章来就会前言不搭后语。
22. 每一个概念,揭示的是某一事物或现象的 属性,我们借此就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或现象 开来。
23. 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 ,外延则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 ,建立一个概念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主要有“ 关系”“ 关系”“ 关系”“ 关系”和“ 关系”这么几种,后两种关系又叫“ 关系”。
24. 进行思维活动固然离不开概念,但最经常运用的是命题。因为概念总是分散的,需要把它们组成一个 ,才能进入思维过程。“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 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 单位。 中的命题和语言中的语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命题,而且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25. 在语文学习或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发现,一句话在字面意义之外,还可能有类似于戏剧中“潜台词”的言外之意,逻辑学上叫着“ 义”或“ 义”。
26. 推理是由已知命题得出新的命题的 过程,往往要通过复句的语言形式来体现。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 ”。还有一种有趣的思维形式叫“ ”。另外我们都知道,一个论证的过程包括“ ”“ ”和“论证形式”三个要素,这就是读写议论文当中涉及的推理问题。
27. 思维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如同数学上的公理一样,虽然难以证明,但却是人类长期思维实践的正确反映,这就是逻辑规律。逻辑规律主要有“ ”“ ”“ ”。
28. 阅读经典作品,目标是进入大师的精神天地,从大师那里汲取思想的力量,所以我们要把阅读的层次再提高一点,努力把握经典作品的 ,体察与探求大师是如何思考,又如何表达他们的 的。 ,是我们接近大师的重要途径。
29. 如果试验一下,给你一篇鲁迅的文章,不告诉你作者是鲁迅,你读上几句,也许就能判断这就是鲁迅的文笔。这就是 的魅力。阅读经典,应注意细心领会和体会作品的艺术风格。 形成的条件比较复杂,包括题材、结构、风俗描写、人物塑造等等,但多种因素中有一种特别重要,那就是 。
30. 年,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诞生了。1903年,电视悄然问世。人们习惯上把电影和电视合称为“ ”。当今社会,影视艺术已渗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一种大众文化。我们把电影和电视称为姊妹艺术,是因为这两种艺术有太多的 、相通和相互借鉴之处。
31. 影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 有着亲密的关系,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 作品改编而成的。名著改编并不只是原著的视听“插图版”,而是不同艺术媒介间的创造性“互译”和再创造。事实上,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始终是彼此互动的。当然,文学和影视毕竟是两种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段、审美特征和 魅力。
32. 文言是指五四运动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词语包括文言 和文言 。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
33. 对文言实词的学习要着重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词多义、 、 和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常见的情况有:① ,② ,③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④ 。
34. 文言句式与许多跟现代汉语的句式存在着差别,一般有下列四种情况: 、 、 、 。
35. 在中国古代,天文与地理并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所以以“ ”这一名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至于名山大川,古诗文中常涉及的有五岳、五湖等;另外还有三秦、 、 等,各有所指,都要具体把握。
36. 我们古人纪年,主要有 纪年和 纪年两种。干支纪年,是用十 和十二 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
37. 翻译是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翻译 有 和 两种。翻译时原来说的或写的话叫源语,译成的话叫 。由于翻译的题材不同,翻译可分为 、政论翻译、 。
38. “朔”“望”“既望”和“晦”分别指今天的农历 、 、 、 。 以前,姓和氏是分开的。古人的名是由 所取,字是男子20岁举行 仪式后才起的。号是由 所起的。《周礼》把礼仪分为五类,依次是: 、 、 、 、 。
二、选择题
39. 选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 )
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C.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40. 选出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B. 莫春者,春服既成
C.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泽以犹欢
D. 将军身被坚执锐
41. 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 序八州而朝同列
B.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C.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42. 选出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A.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43. 下列各句中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三、简答题。
44. 当今社会生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快,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新词新语。那么,这些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
45. 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语句修辞?语句修辞有哪些手段?请进行概括归类。
46. 文学星空,群星璀璨,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文学大师呢?
47. 我们应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走近文学大师呢?
48. 翻译的实质是什么?怎样理解语言翻译这种文化现象?
四、探究题。
49.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走进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网络用语也层出不穷,如火星文、网络热词等,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50. 当今社会,经典作品多次被影视工作者翻拍,有些翻拍甚至颠覆了人们对经典作品的传统认知。你是如何看待翻拍经典作品现象的?
http://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梳理
科学之光 字音部分:
栖(qī)息 冒昧(mâi)槲(hú)寄生 瓤(ráng)肉
醴酪(lǐ lào)龟(jūn)裂 浸渍(zì)
渣滓(zhā zǐ)赵佶(jí)萌蘖(mãng niâ)逶迤(wēi yí)青睐(lài)嗜(shì)好 酋(qiú)长 偏袒(tǎn)强悍(hàn)
螫(shì)针
蛊(gǔ)惑 疱疹(pào zhěn)妊娠(rân shēn)罪孽(niâ)根茬(chá)老趼(jiǎn)湮(yān)没 船坞(wù)琥珀(hǔ pî)袒(tǎn)露 悄(qiǎo)无声息 词语部分:
绪论:学术著作开头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的部分。
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词)。龟裂:呈现出许多裂纹。
迁怒:把对甲的怒气发到乙的身上,或自己不如意时跟别人生气。萌蘖:植物长出新芽。逶迤:弯弯曲曲的样子。青睐:(书)比喻喜爱或重视。
船坞:在水边建筑的停泊或修造船只的地方。
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炊,做饭。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耸,惊动。
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纵,放;逝,消失。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厚,深重;非,非议,否定。
万家灯火: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熟视,细看;睹,看见。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文本选萃
海潮语文网
http:// 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系的各种事实,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经过五年工作之后,我专心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写出一些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表达当时在我看来大概是确实的结论。从那时到现在,我曾坚定不移地追求同一个目标。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点拨:(1)探索才有发现;(2)科学探索不可一蹴而就;(3)探索离不开坚定的目标。
作为科学家的杨焕明充分认识到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必要性,他同时还提出反对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因为这将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国家的安全。
点拨:(1)关怀生命是科学研究的前提;(2)悲天悯人,是每个科学家必须具有的情怀。
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蛇猛兽之害”(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
——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点拨:将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一种无耻。
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枇杷)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传诵。
——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点拨:乐观豁达方能超然。
景泰蓝的制作要经过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这六道工序。——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 点拨:(1)做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2)精品的形成需要不断的锤炼。写作借鉴
《南州六月荔枝丹》
结构简明严密,条理清楚——全文按照设疑问——讲知识——提建议的顺序;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果实——花——产地及栽培史——古代讲荔枝的书——生长习性这样一种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果实时,采用壳——膜——肉——核这样由外到内的顺序;说明果实的外部特征时,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
语言精密准确,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如“荔枝的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其中“通常”“三四”“余”“到”等都体现了准确性。
综合运用了引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等多种说明方法。《斑纹》
语言富有诗意——如“梅花鹿群走过,就像一座漂移的花园;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冈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等等。
海潮语文网
http:// 此情可待成追忆 字音部分:
渗漉(lù)修葺(qì)阖(hã)门 金钏(chuàn)余荫(yìn)谂(shěn)知 厮(sī)守 灵柩(jiù)怂恿(sǒng yǒng)矜(jīn)持 乳媪(ǎo)今宵(xiāo)词语部分:
谂知:熟知,深知。
厮守:互相依靠;互相陪伴。矜持:拘谨、拘束。
零丁孤苦:孤单困苦,无所依傍。门衰祚薄:门庭衰微,赋祚浅薄。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
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朝不虑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呱呱而泣:形容小儿哭泣的声音。
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蜗角虚名:指微不足道的空名。
蝇头微利: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黯然失色:比喻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失色,因惊慌或其他原因变了脸色。
寒盟背信:背弃誓约。
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文本选萃
李密初任蜀国尚书郎。蜀国灭亡以后,晋武帝征召他任太子洗马。他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直到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至汉中太守。
点拨:(1)平凡的孝行却是伟大的人间真情;(2)顾小家者才能爱大家;
(3)面对选择,要多一份冷静,少一份浮躁;(4)退一步海阔天空。
张生与莺莺一见钟情,叛将围困相国寺索要莺莺,书生张珙依靠朋友的帮忙解除了危难。老夫人亲口允婚,却又违约悔婚。在侍女红娘的撮合下,张生莺莺两人冲破礼教的束缚,私下结为夫妻。老夫人无可奈何,但要求张生应试得官才准许成亲。
点拨:(1)礼教吃人;
(2)打破束缚的最好方法是斗争;
海潮语文网
http://(3)封建毒瘤是扼杀人性的刽子手;(4)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5)人性需要解放。
罗密欧和朱丽叶一见钟情,但家族世仇使得他们的恋爱受到阻力。经劳伦斯神父帮助,两人秘密举行婚礼。后罗密欧刺死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逼婚的窘境。神父给朱丽叶吃安眠药让她装死,让罗密欧立即返回。不明真相的罗密欧在朱丽叶身边殉情。朱丽叶苏醒后,见爱人已死,于是用匕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两人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
——【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点拨:(1)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2)不自由,毋宁死;
(3)真情可以消融一切的仇恨。写作借鉴 《陈情表》
用真情动人——文章没有多用感叹词,但每一句话都是发自肺腑,其情真、情深是文章感人至深的根本原因。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等等。
《项脊轩志》
线索清晰——以“项脊轩”为线索,“借一阁寄三世之遗迹”,将三代人物、事件联系起来,使全文浑然一体。
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通过生动的细节,用平实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仅仅白描了“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吾妻死,室坏不修”“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几件小事,但悼亡深情却让人叹惋。
自测练习
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作解释:
1、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6、九岁不行
7、臣之辛苦
8、臣欲奉诏奔驰
9、拜臣郎中
10、室仅方丈
11、墙往往而是
12、吾妻来归
海潮语文网
http://
13、比去,以手阖门 参考答案:
1、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报: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告诉:古义——申诉、诉说;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古义——拳拳,形容感情恳切。今义——数量少)
6、九岁不行(不行:古义——不能行走;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7、臣之辛苦(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8、臣欲奉诏奔驰(奔驰:古义——赶快前往;今义——很快地跑)
9、拜臣郎中(郎中:古义——官职名;今义——中医医生)
10、室仅方丈(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
11、墙往往而是(往往: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12、吾妻来归(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
13、比去,以手阖门(比:古义——及、等到;今义——较量、紧靠)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6、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参考译文: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分配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社会不安定。
海潮语文网
http://
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宫墙里面。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活不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正是因为这样,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5、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译文: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
6、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恐怕可以等待吧!
直面人生 字音部分:
圜(yuán)墙 强(qiǎng)颜 缧绁(lãi xiâ)倜傥(tì tǎng)
桀骜(jiã’ào)不惮(dàn)尸骸(hái)攒(cuán)射 绯(fēi)红 山阿(ē)
殒(yǔn)身不恤(xù)浑浑噩噩(â)词语部分: 圜墙:监狱。
强颜:(书)勉强做出(笑容)。缧绁:捆绑人的绳索,借指牢狱。倜傥:卓越不凡。寥落:稀少。喋血:流血满地。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羽翼: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多含贬义)。攒射:集中射击。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贪生恶死: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
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之情。
海潮语文网
http:// 黯然泣下:指心理不舒服、情绪低落而哭泣的样子。黯然,阴暗的样子。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浑浑噩噩: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
朝生暮死:(1)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2)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铁石心肠:心肠硬得像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芸芸众生:佛家语,指一切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无识的人。芸芸,众多。文本选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点拨:价值取向决定生死的价值。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期,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点拨:(1)人才多磨难,英雄苦人多;(2)屈辱自古有之;
(3)“隐忍”还要有所“行”。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点拨:(1)忍常人之不能忍者,方能为常人之不能为;(2)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3)人生要有理想和目标。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屈原《渔父》
点拨:(1)直面现实、百折不回者的人才可称“精神贵族”;(2)不辱没平生志向、气节是生存选择的原则;(3)理想的王国不容玷污。
海潮语文网
http://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点拨:面对危难敢于挺身而出的人,才是民族的脊梁。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点拨:成功需要付出代价。
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人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周国平《直面苦难》
点拨:(1)尊严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2)唯有坚持才可走出苦难的荒原。写作借鉴 《报任安书》
富有气势的排比句——如“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等等语句,排山倒海,酣畅淋漓。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字音部分:
晦朔(huì shuî)
会(kuài)稽 流觞(shāng)曲水 蔑(miâ)视
飓(jù)风
俯瞰(kàn)词语部分:
图南:比喻远大的前途。
俯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荒唐:(1)(思想、言行等)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2)(行为)放荡,没有节制。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聚,济济一堂。
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伦比,类比,匹敌。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文本选萃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海潮语文网
http:// 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但都被世俗所累;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犹有所待者”。
点拨:世间万物皆有所待,没有做到真正的自由。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点拨:(1)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是获取自由的要诀;(2)无己、无功、无名才能绝对自由。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点拨:自然山水皆有其美,可娱可乐,可歌可咏。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点拨: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厚度。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能思想。——【法】帕斯卡尔《人是思想的苇草》
点拨:人的伟大在于精神,在于能思考。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英】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点拨:(1)给自己活着的理由,人生才能奋力以行;(2)纯洁的才是高尚的。
写作借鉴
《逍遥游》
海潮语文网
http:// 随时随地地设喻——如用积水负舟喻大鹏高飞培风,用外出备粮喻智之大小以讥刺二虫等等。这些比喻贴近生活,贴近自然,丰富多彩,富有说服力。
《兰亭集序》
语言清新疏朗——如第一段的写景,毫不雕饰,其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仅16个字就写出了兰亭山水之美。
自测练习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夙遭闵凶
2、却告了相思回避
3、其次诎体受辱
4、其次关木索
5、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6、见狱吏则头枪地
7、及以至是
8、及罪至罔加
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10、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11、则仆偿前辱之责
1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3、渔父见而问之曰
14、子非三闾大夫与
15、其翼若垂天之云
1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17、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18、小知不及大知
19、此小大之辩也 20、而御六气之辩
21、悟言一室之内
22、虽趣舍万殊
参考答案:
1、夙遭闵凶(“闵”同“悯”,忧伤)
2、却告了相思回避(“却”同“恰”,才,刚刚)
3、其次诎体受辱(“诎”同“屈”,弯曲)
海潮语文网
http://
4、其次关木索(“关”同“贯”,套上)
5、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剔”同“剃”,剃除)
6、见狱吏则头枪地(“枪”同“抢”,撞击)
7、及以至是(“以”同“已”,已经)
8、及罪至罔加(“罔”同“网”,法网)
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同“磨”,磨灭)
10、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同“佚”,散失)
11、则仆偿前辱之责(“责”同“债”债务,指下狱受腐刑)
1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同“抵”,大抵:大都)
13、渔父见而问之曰(“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14、子非三闾大夫与(“与”同“欤”,句末疑问语气词)
15、其翼若垂天之云(“垂”同“陲”,边际)
1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17、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同“返”,返回)
18、小知不及大知(“知”同“智”,智慧)
19、此小大之辩也(“辩”同“辨”,分辨,分别)20、而御六气之辩(“辨”同“变”,变化)
21、悟言一室之内(“悟”同“晤”,见面)
22、虽趣舍万殊(“趣”同“取”,取得)
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意气勤勤恳恳
2、素所自树立使然
3、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4、在尘埃之中
5、念父母,顾妻子
6、恨私心有所不尽
7、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8、彭越、张敖,南面称孤
9、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10、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12、形容枯槁
13、虽然,犹有未树也
14、众人匹之
15、腹犹果然
16、小年不及大年
17、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海潮语文网
http://
18、列坐其次
参考答案:
1、意气勤勤恳恳(勤勤恳恳:古义——诚恳,恳切;今义——勤劳踏实)
2、素所自树立使然(树立:古义——立身处世;今义——建立抽象而好的事物)
3、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强颜:古义——厚颜无耻;今义——勉强装出笑容)
4、在尘埃之中(尘埃:古义——监狱;今义——尘土)
5、念父母,顾妻子(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男人的配偶)
6、恨私心有所不尽(私心:古义——私人的心愿;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7、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下流:古义——负罪受辱的处境;今义——下游;卑鄙龌龊)
8、彭越、张敖,南面称孤(南面:古义——面向南;今义——方位名词)
9、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沉溺:古义——落入;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10、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常: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很,十分)
1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口语:古义——言论;今义——与“书面语”相对)
12、形容枯槁(形容:古义——身形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13、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分句)
14、众人匹之(众人:古义—— 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15、腹犹果然(果然:古义——饱食之状;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
16、小年不及大年(小年:古义——寿命短的;今义——农历腊月是小月的年份,节日。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17、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名:古义——没有要建立功业的偏见;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功劳;没有名声)
18、列坐其次(其次:古义——那地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较次的地位、内容)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参考译文: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译文: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个月的时光,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一年的时光。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至死而止。
海潮语文网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强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国联军侵华
19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签订。内容之一是赔款4.5亿两白银。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辛亥革命
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_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 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标志:19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七、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八、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日寇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识别的关键信息: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是不是金子,一炼就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识别的关键信息: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外有山,学无止境/多次反复/不能定论/困难
关键词:梳理探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年度《人教版必修“梳理探究”模块的意义与对策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351)成果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材的课程结构包括必修与选修两大部分,必修课程在编排上与旧教材有一定的不同,新增了“表达交流”“名著导读”“梳理探究”三大模块。前两个模块教师在教学时处理得都较好,但“梳理探究”这一模块却成了高中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一模块的内容,优化教学效果,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必须正视的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梳理探究”模块的设置体现的就是“积累·整合”“发现·创新”两大方面。”在这两个目标的要求下,“梳理探究”这一模块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在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梳理探究”的每个专题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小课题,涉及某一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学生从学习语文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了,但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而这一模块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对已经接触过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有更加深入、全面、系统的掌握。
如在《优美的汉字》这一专题的学习中,之前学生大多只知道一个字怎么写,有什么意义,但对于一个字在音节、结构、意蕴方面的特点不甚了解,因此在读古文时,遇到的障碍就较多。而且学生对于汉字在语言运用中、文化发展中、对外交流中等方面的知识和作用的了解更少,在阅读理解中有些现象就会吃不透。通过认真地学习《优美的汉字》这一专题,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认识就会提高。《古代文化常识》这一专题可以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增强学生理解古文的能力。《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专题探究了新词新语产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并可以从中感悟到语言深层次的文化蕴涵。
二、方法与过程方面
“梳理探究”共设计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汉语成语》等15个专题,5册必修教材,每册3个专题,每个专题涉及的内容含量都很大。而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与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必修“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两个模块的教学中,因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讲授“梳理探究”。因此,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代劳梳理探究的过程,将结果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则可以灵活多变。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个专题切分为若干个小专题。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个小专题进行合作探究。然后,每一个小组将梳理探究的结果汇总整理出来,在课堂中进行交流汇报。最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探究结果汇总起来,汇编成册。这一过程既达到了积累创新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勤于动手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如在《汉语成语》专题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两个课题,并将学生分为两组,每个组负责一个课题,每个课题组可以进行进一步分工,然后分别对先秦诸子作品中的成语和与生活各方面有关的成语进行搜集整理,编成《先秦诸子成语手册》和《生活常用成语手册》。最后,学生对自己课题组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形成课题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分工合作,不仅增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而且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同时,在《奇妙的对联》《新词语与流行文化》等专题中,我们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从而切实优化本专题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梳理探究”模块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从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等方面设置的,在很多专题中都融入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通过学习这一模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了解历史文化,增加文化底蕴,更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成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追随者和继承人。
如《优美的汉字》这一专题,从中国汉字的造字法中,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我们今天用的这么多汉字,它们音、形、意俱全,给我们的生活、学习、交流等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想想如果没有汉字,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祖先,不得不为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样在《修辞无处不在》专题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修辞的妙处,同样一句话,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修辞的运用使语言更加多姿多彩,使表情达意更加准确、形象生动。可见,语言修辞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不得不为这些语言的妙用而赞叹。在《奇妙的对联》中,我们更是看到了文字、语言、修辞等的妙用,更为我们祖先那横溢的才华、渊博的学识、无穷的智慧、精彩的文笔所折服。
【必修五梳理探究解答】推荐阅读:
必修基础知识点梳理06-14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梳理10-29
关于人口的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07-24
水环境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10-23
五年级上册知识梳理09-28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07-10
高中数学必修五总结10-18
意见建议梳理06-06
知识梳理模板07-20
梳理与评价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