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需要的情感教育的论文(共12篇)
陈汝凤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第五中学)
摘 要:合理地管理及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开展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和满足学生的正当愿望,做到严慈相济,要用“三心”(爱心、耐心和仁心)去感化和教育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英语教师;沟通;师生关系;情感教育
在教育教学研讨中,至今认为英语教学难以开展、效果差的观点是大家公认的。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很多,英语教学即是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中,使我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正确把握好情感教育,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相处就是三分靠教学,七分靠沟通。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在教师的眼里,没规矩,不成方圆。“我是高高在上的老师,你是学生”等这样的老观念还会存在我们的思想里面。现在的部分学生懒惰、懒散,缺乏责任心。在管理学生时要记得学生也要脸面,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如若我们不会换位思考,不放下我们的身价来跟他们平等对话,我们的话说不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他们也不会跟我们说真心话,我们无法触摸到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要做到以上这些我们就必须用“谈心”来替“管制”。虽然只是一词之差,但却扭转了我们老师教育教学的局面。
良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彼此增进情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要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诙谐性、形象性、艺术性轻松愉快地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做一个有智慧的英语教师
中学生是小大人,对许多事还不能准确把握。有时候乖巧懂事,有时候却刁蛮不讲理。他们七分是天使,三分是小怪兽,跟他们相处,教师要学会用心地去教育。教育是需要智慧的,而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管理学生的方法过于直接粗暴,下面就几个方面说一说。
1.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人人都知道这样的道理:每天都对世界微笑,那么世界也会同样对你微笑。人也如此。教师的阳光、积极、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教育学生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影响很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负有教育好下一代的使命,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认认真真地教诲学生,传授知识,读懂每一个音节,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工作中要充满热情,教师的操守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工作的士气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做一个平易近人的教师
人都有一种对抗的心理,有意无意都有维护自我的一种倾向。教师对学生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尽可能用委婉、婉转以及商量的语气要求学生。有的教师老抱怨学生不听从命令,很难管理学生,他们就没想到学生是人,学生也要面子,也希望得到同等的尊重。别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发号施令的“将军”,也别把学生看做是工厂里那些冷冰冰的机器。我们教育的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所以我们要用“心”(爱心,恻隐之心)去教育孩子。别老是站在讲台上发号施令,别老是认为自己是老师,说的一切学生都要无条件遵从。这样的不是老师,充其量算是一个教书匠。
3.由衷的关爱情怀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发自心灵深处的关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位教师都会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的成绩良莠不齐。这时,教师的爱心就像春雨一样,洒向每位学生,不仅是优秀学生,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因此,这种关爱是平等的、民主的,每位学生都应该享有的,无私不带功利、朴素又无比高尚。在此基础上,教师的“爱”至少还要有三个意义:一是“同情”: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要同情,而不是歧视、遗弃;二是“宽容”:对幼稚的原谅,对过失的包容,对冒犯的宽宏而不是苛责、惩罚。三是“赞赏”:由衷赞美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将有所作为,诊视他们的体验、感悟及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4.扩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贯穿着整个教育过程,课内、课外,毕竟在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对一的情感教育很难实现。荐于此种因素,就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情感投入。利用课后的时间找学生谈谈,尽管自己的空闲时间很少,但必须挤出时间来与学生聊天,这样不仅可以做到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对学生情绪上的波动和思想上出现的异样,做到未卜先知;通过私下谈话能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教育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惩罚,出发点都是善意的,都是为了自己以后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慢慢的,学生对老师的芥蒂心就会消除,无形之间缩短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育的难度也会随之减弱。
参考文献: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教师可鼓励他们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英语, 耐心地与他们交流, 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 打消顾虑, 让学生们感觉老师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 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 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 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 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 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 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 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 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 讲解每一个知识点, 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至终热情饱满, 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 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 和谐相处, 在这种教学氛围中, 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三、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
“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 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 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 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 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 从而避免了进入高三后的大面积滑波现象。
四、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对学生们付出无私的爱,只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他们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知道学生们的情感需求,这样和学生们沟通起来,才可以有话可说。在与他们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语气,要让学生们感到老师的亲切、和蔼、平易近人。尽管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运用情感策略去教育学生,但是我们的情感交流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关注学生们的情感变化和情感需求,都可以倾尽全力的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生们的信任度。当然,真诚也是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在学生有点滴进步时,我们要及时表扬。在学生犯错时,我们也要及时地批评教育,但是要注重方式,不能打击学生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情感性处理教材内容
我们的牛津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考虑到了学生们的情感需要。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充分挖掘这些情感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教材中所要传递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需要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上的熏陶。
例如:在教八年级上Unit1 Friends时,可以向学生提问:What makes your friends so special? What qualities are important in a good friend? 这些问题都是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很贴近的,学生们都很乐意去说一说自己的观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朋友的重要性,以及朋友需要做到哪些,才能被称为最佳好友?这样的情感渗透,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生活目标,促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朋友对于他们人生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做出相应的努力。而且当学生们在展示自己的观点时,又满足了他们想学这一语言点的欲望,因此在学习单词、句型时,他们会显得更加轻松自如。而且这样的情感交流是自然的,是贴近学生们心灵的,也是最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学习效果的。
三、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以自己的真诚、坦率、来影响和发展学生们的品质,给学生们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敢于举手、敢于发言。
我们在示范语言的过程中,要充满自信和情趣,用积极的心态去实施情感教育,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们,使得整个课堂都显得生机勃勃。我们还要经常性的用鼓励的话语,由衷的赞许,默许的眼神,对学生们的表现予以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智慧火花,当他们提出独特的见解时,要支持他们的观点。我们更要尊重学生,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允许他们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因此,我们要多说“Very good!” 、“Excellent”、“Good!”、“Well done” ,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能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以此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也不要过分的斥责和冷嘲热讽,我们可以说“Make it easy” 、“It doesn’t matter, just have a try.”、“Try it again”、“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这类激励性的话语,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地进步中,从而逐步消除他们惧怕而又紧张的情绪。当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们小组互评或者是自我评价,让学生们充分看到其他学生的优点或者进步,而得到同学的赞赏与掌声,这样也会是对学生们另一种成就感的获得。
四、让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学习
让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学习是情感教育中的一条核心原则,当一个人处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中时,是最能发挥其智能水平的,因而快乐是学生进行智能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所以,我们要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利用教具、动作表演、实物等,根据课文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把他们喜爱的游戏、音乐、多媒体等引入课堂,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训练学生们的听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轻松愉快学习的同时,又能学到英语知识。
例如:在教八年级上Unit1 Friends Vocabulary时,我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展示了许多具有特征的人物,让他们在看到之后,就想到:thin, strong, small eyes, big eyes, tall, short, round face, square face然后再加一些动画效果,学生们看得特别开心,也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些单词。学生们还喜欢唱歌,我会在上课之前让他们唱英文歌,当歌曲结束时,学生们下课时涣散的心,也就很快回到了课堂上。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体验。通过“国培”课程学习,我开始多方面采用情感教育,让学生探索发现的方式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条建议》中指出:“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不是 什么与人截然公开的东西,它是同人的情感世界溶合在一起的。”“教师的话语中不仅包含了学科的意义与内容,而且包含了思想的情感色彩。”“教学不仅仅是教 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与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
英语教学是一门带有浓厚情感的学科,学生的情感因素是英语教学成功的内驱力,只有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用自身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利用鼓励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求,并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 定的学习动机,使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更积极,更充实,更持久。这样做到知情同步,不仅能使师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始终在好奇、愉快中学习,既学会和巩固了所教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 为了调动学生这些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以激发情感为突破口,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情感的土壤。
1、真情投入, 激起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教师的教育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勇于和善于运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望, 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尽量向学生,尤其要向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传递情感信息、爱的语言,如鼓励的眼神、欣赏的语气、热烈的掌声„这一切都 在向学生表达一种信息,那就是“你能,你行,你最棒”。在教学中,我要求自己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情感,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真诚的微笑,给学生上 课,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时时处处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从而进一步上升为爱和信赖。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说悄悄话、做小动作了,而会 尊重教师,专心听讲,热情地投入课堂活动。使学生在鼓励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在和谐的情感交流中,激发起求知欲和乐趣。
2、真挚师爱, 快乐感染
推进教学活动健康进行的基调不但要通过教师组织管理步奏,还要通过教师崇高的师爱和暗含的期待来感召和推动。这种爱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 不加管束, 而
是一种严要求与精施教的结合,着重用教师自己美好的人格形象去感化学生。受中学生欢迎的教师态度和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不喜怒无偿喜怒无偿的教师令学生无所适从,这种教学氛围中的学生也缺乏安全感。教师应当就如何对待学生、课堂纪律,以及如何处理课堂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持基本态度,并使其发挥着有利于促进课堂学习的积极功能。
⑵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态度。教师还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并加以积极评价,使教育富于个性化。
⑶兴趣与投入学生从心底热爱对工作热情负责并乐于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的教师。如果教师热爱工作,学识丰富,教学艺术精湛,他就一定能博得学生的赞赏和爱戴,并成为学生努力模仿的对象。
⑷乐于倾听耐心倾听学生的话,就是给予学生最好的赞美。
⑸耐心教师只有耐心才不会使自己产生抱怨、责备乃至嫌弃的消极情绪,才能够静下心来,分析状况,运用合理的方法去改进教学。
⑹行为与情感一致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态时,她的表情、语调、体态都应当与他所持有的情感一致。否则会搅乱学生的判断,削弱教师的教育效果。⑺幽默感教学幽默是教师的一种智慧表现,也是一种健康能力和品性。
⑻保持年轻的心态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自己为之奋斗的这一教育事业中有必要确立起奋斗目标,在取舍中把握自己,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让生命永远年轻。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是积极情感的源泉。
1、巧设情境,主动参与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不同特点,正确、恰当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学习。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和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让他们 在这个舞台中尽情的地展示自己, 从而激起其热烈的情绪,引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从而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意识。教师可充分利用音乐、投影、实物、等教学载体,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和推动中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优化。如教学牛津中学 英语6B《Unit3 Asking the way》时,可将教室布置成地方,并设有路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问路和引路。再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B《Unit4 Goodbye》时,可利用多媒体设置场景:夏夜,皓月当空,时钟指着9:00, 虫子在鸣叫。形象的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夜晚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晚上。然后与学生进行对话:A: Go to bed, now。B: OK, Mum。Good nigh。这样就把抽象的东西放到了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生不仅学得有趣,而且对词语的意思理解也更深刻。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激发了情感,产生了相应行为,顺利达成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2、展现艺术,激发热情
英语教学的艺术性,主要是指将教学内容中的艺术因素,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在教学中显示出来,并以其独特的清晰和真挚对儿童产生着强烈的感染力。以此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使他们开展积极的心理活动,实现对语言的教学材料的感知、理解、储存、识记和运用,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3.通过故事学英语
对故事的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一种情绪体验,它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促使儿童积极地寻求所要认识的对象,满足认识的需要,如 〝Snow White〝(白雪公主)〝Cinderella〝(灰姑娘)〞The 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The Tiger And The Monkey〞(老虎和猴子)。
4.通过游戏学英语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成长发展的需要,是儿童认识理解和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通 过玩〝车站接人〞的游戏可以巩固课文中所学习的有关描写人体部位和外型特征的词汇,强化具有〝辨别任务〞的语言功能的句型,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三、日积月累的成功体验, 是积极情感的催化剂。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体验成功愉悦的同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从而对学习产生新的热情,强化兴趣, 成功的体验会为学生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增加自信心。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因此,要将成功教育付诸实践,教师应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意设置 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1活用方法, 增强情感
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学生引导到新的、需要认识和掌握的领域上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在向学 生提供恰当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予适度帮助和学习的机会, 那么90℅的学生都可以达到既定目标。例如, 在学习人称代词时, 可以把它们所要取代的名词为学习的切入点, 从中实现学习代词的目标。教师利用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作为帮助他们回忆与开展想象的学习材料, 带着学生步入有趣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向学生出示组句, 要求学生观察、朗读、比较与判断。
Snow White was in her house。
She was in her house。
Dowlves went to work。
They went to work。
A poison apple was eaten by her。
It was eaten by her。
An old dowlf helped her。
He helped her。
Our class read the book about Snow White。
We read the book about Snow White。
教师提问: 每一组的第二个句子中, 哪个词取代了第一个句子中的主语?什么词在句中代替了Snow White?哪些词取代了dowlves, apple, a dowlf, class?这种由浅入深, 有已知未知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
2、完善激励,深化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无错原则,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我都不吝啬自己的赞扬, 经常用“Good, Very good, Wonderful, Great, Well done, You’re clever。”等褒奖性言语表扬、鼓励他们。对基础稍差,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经常使用“Be carefully, you’ll do better。”或“Never mind。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等他答上来时,我用手势“V”表示对他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祝贺;对学习优秀,回答有创意的学生,我总是先伸出大拇指表示对他创意表现的高度赞 赏。这些活泼多样、层次分明的表扬形式和奖励机制,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更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点滴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 乐。
致远高级中学周云花
提 要: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来说,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更是不容忽视。本文论述了家庭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关注了目前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探讨了如何在家庭中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情感教育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为许多人所关注,智力(IQ)差异越来越被淡化的同时,非智力因素(EQ)却被提到了重要的平台。这突出地表现在家庭教育中越来越关注孩子情感的教育。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层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着重论述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二、家庭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狭义的)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情感教育就是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情感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家庭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品质和情感调控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通过内化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基础性的价值。因为情感是家长和子女思想交流和语言交流的纽带,其影响贯穿于孩子的一生。而且情感教育的作用在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创新能力,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2)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来说,要注重教会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那么其中的情感教育十分重要。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以及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现状
有人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重视分数。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他们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只要能获得好成绩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书、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为了孩子。他们把培养孩子的重心放在认知能力上,处心积虑地希望培养出小天才,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造成的结果则是学生情感道德的严重缺失。
(二)“放任自流”型。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因为各种原因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管不顾,认为只要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就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与父母缺乏情感的交流,情感教育也就无处依托。
(三)“推脱责任”型。如今“代理家长”的现象似乎很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中心”、“轴心”。孩子的一切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四、家庭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教育孩子,不单纯是学校的责任,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教育可以从学校教育中汲取全新的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以此为指导展开情感教育。比如现代学校教育中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家庭教育中以此为指导,家长不把孩子当作自身的附属品,或者实现自己未竟目标的工具,而是把孩子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重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那么才能培养道德人格完整的人。再如现代学校教育中也提倡“成功教育”的理念。家长以此为指导,能够做到“赏识孩子”。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让孩子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也了解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家庭情感教育,以学校理念为指导,有了这一“源头活水”就能使得情感教育事半功倍。
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家长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家长以“亲情”为纽带,以“情感”为桥梁,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五、结语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在家庭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有割离不了的骨肉亲情,注
定了家庭教育离不开情感因素。既然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那么关注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也就至关重要了。
参考文献:[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殷炳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家庭教育学》赵忠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宋恋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然而,我觉得以情感为主题的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以情动人,让学生在产生情感的同时,主动、快乐地学习英语。
英语学习一直是很多学生的痛,也让很多英语教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论你多努力,有些孩子的英语成绩就是不见起色。作为一名英语教育者,该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学好英语呢?怎样才能更大程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英语学好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情感环境。教育的奥秘就是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依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往往从兴趣出发,他们喜欢哪位老师就愿意学哪门功课。古语亦云“亲其师”才“信其道”。要让学生喜欢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一、情感态度作用于英语教学全过程
教学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过程。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英语,他们只是凭兴趣,好玩我就学,而且在学习中要受到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诸如他们的学习动机、意志特征、价值观以及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态度、教学中的情感投入、教学方式等等。这些情感因素都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各种交流活动,并产生各种情感结果。最为明显的态度是乐学或厌学(积极主动的学或被动消极的学)。积极的情感能创造出有利于学习的心理最佳状态。相反,如果消极情感影响教学,就是再好的教师、教材、教法也无济于事。可见,积极的情感态度对小学生学习英语起着很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既熟悉专业知识又熟悉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能够组织较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可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好”和“差”也十分敏感,但关键是不理解为什么时好时差。这就是“教师”与“导师”的差异,“导师”除了熟悉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还积极钻研并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内在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努力起到“导师“的作用。
1、反省自己在课堂听学生发言时的方式、方法和态度。平时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只有肯定和否定的判断,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是他对学习心态和效果的有效诊断。
2、反省自己在课堂上讲话的方式、方法和态度。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导向。我们可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英语课堂教学英语化、交际化、礼貌化。在教学中,多用几个“Please.Thank you.Sorry.”说话语气亲切,面带微笑,尽量用委婉的语气:Would you---?Who will---?Can you---。所以在教孩子英语的过程中,多给孩子们一些亲切的语言,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调控自己内在的情感状态。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一个人每天所作的最富有勇气的决定就是保持良好的情绪。”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但我们应努力把烦恼留在教室门外,用笑脸面对学生。
二、情感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用爱心和真诚,创设了愉快的教学氛围的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贯穿教学始终的语言艺术,激励学生,不断强化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哪些教育手段可以被使用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呢?
1、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应经常用实物、图片、录像、模型、简笔画、教学挂图、音乐、有针对性的导入问题等,给学生创设真实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快速进入新课,并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
2、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我让学生观看精彩的录像或直观、易懂的课件,使课文中描述性文字变得鲜活起来,使用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再加上用录音机,让学生听、模仿标准、地道的英语语言魅力。恰当、适时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形成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能创设一种和谐、高效的教学气氛,促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综合提高,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多的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
3、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一般采用2人或4人一小组,每小组都注意不同能力学生组合搭配。每节课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会话、背诵、表演、讨论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语言实践练习的机会,同时优生可以帮助差生,从中又得到巩固,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小组活动完后,根据时间、内容决定哪些组当堂表演,哪些组会话等,并评出优胜组和最佳个人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避免了学生自己练习的单调,缓解了学生单独表演的害羞和紧张情绪,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一、与学生平等相处, 融爱于教学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 从而增强师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不以成绩好坏为标准, 激励尖子生, 关爱学困生。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日常教学中,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 教师要及时公平公正地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教师本人犯了错也应该坦然地承认并加以改正, 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信任老师, 亲近老师, 佩服老师, 从而更好地去学习。
二、用直观教学手段, 寓教于乐
初中英语新教材图文并茂, 文中大量穿插卡通式的插图, 购物打电话等生活化的情景, 使学生倍感亲切, 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初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因此, 教师应根据初中生和新教材的特点, 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歌曲、游戏、实物、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动嘴融入知识学习中。如, 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2 What’s this in English?时, 本单元涉及大量单词, 如, ruler, map, jacket, key, ruler等。如此多单词, 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初中生来说很难记住。于是, 我把这些单词制成简笔画卡片, 寥寥几笔, 既形象又生动, 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了, 单词很快便学会了。直观教学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 使学生眼中有事物, 心中有词汇, 启发了学生的联想, 促进了形象思维的发展,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从教材中挖掘情感教育
教师的工作不仅是教授知识, 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老师在备课时, 要注意研究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题材。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比如说, 初中九年级英语Unit 8 I will help clean the city park.我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争做爱护环境的志愿者, 为美丽家乡献上自己的一份力!在教学Unit 15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 这一课时, 我在教授知识的同时, 教育学生懂得热爱生命保护动物:万物皆有生命, 我们都应该爱惜它们的生命;生命来之不易, 花鸟虫鱼均有生命, 我们应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现在作为一名学生, 你们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这样就把生命的概念加以扩展, 并使学生明白只有努力学习, 自己的生命才会精彩。
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而且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及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中学英语教学实施情感教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要点、重点,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也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以便真正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这可以说是情感教学中的备课与传统教学中的备课的不同之处。后者注重备认知因素方面,即注重知识性、技能性和思想性,而前者还要备体验性、情感性等内容的课。在备情感性因素方面的课时,牢记一个要点:教师必须首先被这种情感打动、感染。
2用言语来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心理学家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教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因此,教师要能够从所有学生身上找到闪光点,这是教师智慧的表现。为此,不仅在学生正确回答完毕问题之后给予“good!exceUent!”之类的肯定,还应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以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教师的这种期待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也必定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3用表情来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教师上课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课堂尽量多地使用英语,形成英语教学氛围,以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用无声的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如其分地补充、配合、修饰,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易于被学生接受。长此以来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学生必会掌握这些语言。“非语言”因素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比语言因素更加有说服力,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优化英语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进行情境教学
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英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如实物、图片、录像、幻灯、模型、简笔画等,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探求的情境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增加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如在外语课上可以用实物巧设情境,用动作表演情境,用语言描述情境,用音乐(歌曲)渲染情境。用图画烘托情境,用电教设备模拟情境,用表演体会情境。只有这样,外语课上才会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津津有味,就会感兴趣,并由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2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充分体现教学法的多样性,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学生也会厌烦。只有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诸如小组讨论、二人操练、多人表演、猜谜、唱歌等多种活动,都能产生良好效果。有些简单的句型,可以布景学生备课,让他们来讲,教师适当给予帮助,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相当高,十分投入,好多学生争着跟教师预定要讲下一课。此类活动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3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转变
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学生情感和学习新知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能力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情境教学和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际上已经对教学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过程的转变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一、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达成师生间的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反之,没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没有沟通的桥梁,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此外,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加倍去努力。
二、正确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
学生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自信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人们往往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感知自己,然后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如果外部评价不恰当,就会产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知觉而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后果。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因此教师的评价十分关键,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的评价。对他们的评价应遵循“评价积极性原则”,即: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这样,评价结果就不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厌恶学习。前面提到的教师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肯定的评价。此外它还可以体现在其他方面:
1、课堂中,结合教学进行信心教育。英语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大量的例子,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注意例句的选用,尽量避免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句子,如:在用although一词造句时,以下两个句子都正确无误:
(1) Although he worked very hard, he didn‘t pass the exam.
尽管他非常努力的学习,却没有通过考试。
(2) Although he failed the exam, he didn’t lose heart.
尽管他考试不及格,他并不丧失信心。
但是很显然,例句(2)比例句(1)更具乐观色彩。长期下去,这种乐观、向上的课堂气氛会对学生产生虽微妙却能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可做出及时的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别忘了用“Very good!” (很好!)、“Excellent!”(好极了!);对表现一般的,也可用“Good”(好)、“well-done”(不错)来表扬,让他们品味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培养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表现欠佳的,切不可加以斥责或冷嘲热讽,可以用“Make it easy.”(别紧张)、“It doesn’t matter, just have a try”(没关系,来试一下)、“Try it again.”(再试一次)、“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话,是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从而消除惧怕紧张情绪。
2、课后结合作业检查,做出积极评价。所有的学生都十分关心和在意老师给自己的作业评价,因为一个分数,一句评语都表现了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作业评价是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一块园地,也是同学们之间相互比较的根据、相互竞争的动力。细致的批改、积极的评价,不仅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批阅时不仅要给予对、错评价,而且还要对于学生写错的予以更正并指出错误原因,同时教师自己还要写好阅后记。试想一个老师改作业从来只有一个日期的话,恐怕学生连作业发下来后看一眼的兴趣都没了,长此下去,作业、学习的兴趣也就没了。
3、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办板报英语角、举办英语竞赛活动等,让他们充当其中能胜任的角色,从而在参与中充分表现他们的才干,在活动中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信心总是和自主性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树立信心。
此外,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积极情感的体验,它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倾注热情,激发自信不是教师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勇敢的付诸实践,让他们不断以自信的心态、进步的愿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努力提高成绩,增强综合素质,争取成功。只有这样,他们的自信才能在成功的作用下成为源源不断的动力。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已受到广泛关注,实施情感教育可以营造宽松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教法,激发学生情感兴趣;从而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谐友爱关系。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的坚持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论述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感重要意义
列宁曾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教师,了解和掌握情感投入在教学中的意义与途径十分重要。皮亚杰说过:“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效果就是学习者学习的效果,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了解学习者的心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又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绪会加速或阻碍语言的习得。这当中,小学英语教学又不同于中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这是因为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同于成人,他们的长期记忆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强,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化倾向,他们学习的坚持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因此,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就尤其显得重要。笔者认为,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问题的提出1世纪是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才全面素质相互竞争的时代。当时代迈进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教学面临的现实持久战日益严峻。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把教学目标限定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学过程往往只注重学生认知系统的活动,而忽略教学过程中情感的调动和情操的陶冶。在中外外语教学的漫长历史中,无论是经验主义阵营中的直接法、听说法,还是理性主义阵营中的翻译法、认知法,其注意的焦点都在学习和掌握外语的认知过程上,而情感过程则长期受到忽视。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如果教师只注重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授课内容,而缺乏对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较少去观察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一堵无形的墙,情感得不到沟通,教学效果的实质就难以体现。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下,教师只“走近”学生还不够,还更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心灵深处。国外近二十年来十分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显然与六十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潮有关,受情感教学流派的影响所及,现代教学论将
1情感教学纳入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英语教学也应该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我们小学阶段的情感目标主要是培养小学生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以及逐步增强的兴趣,要求着重培养小学生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有着深刻的意义:
1.激发学习动机,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有为获得表扬、奖励、避免处罚、使家长高兴、取悦于老师等原因而努力学习的现象。马克•吐温说得好:“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和学生一起游戏、谈心、排演节目以及平时观察去了解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时时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关怀的眼神、亲切的赞扬,适当多一些口头和书面的表扬(Good!/Wonderful!/Great!)、鼓励和奖励,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小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尊重小学生的自尊心、兴趣、爱好、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积极组织有意义的课内及课外实践活动,让英语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教学氛围对小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它直接制约着小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小学生的认知活动。英语课是一门实践课,以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起小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兴趣和渴望,积极营造自然、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无疑是培养和激发小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学习动力,它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变“厌学”为“愿学”。
2.培养学习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纽带,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他们探究和学习、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动因。它能使小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促进小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如果小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也会活跃开阔,知识也就容易记。
3.培养合作情感,锻炼处事能力
合作意识是现代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英语教学过程是学生群体人际互动的过程,因此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培养学生群体精神的重要方式。学生往往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经历的感情和感受当作评估自己的标准,当感觉自己是群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己有价值的感觉。
4.克服消极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焦虑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及实践中关注的焦点,是可以克服的消极情感。在外语学习中,缺乏自信的小学生容易出现语言焦虑或考试焦虑。产生焦虑的原因多数是学习者的焦虑与过去的经历以及周围人的态度有关。当遇到来自外来的批评和嘲讽时,学生要学会如何保护还不完全成熟的自我,方式之一就是回避那些可能给自我带来威胁的言行,而所采取的回避和退缩行为就是抑制,抑制是类似于焦虑的情感因素,它和焦虑、害羞、胆怯、过于内向等等一样都属于英语学习中需要克服的消极情感。
三、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就是要使小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感,使小学生树立学习外语的的信心;对学习外语有积极的态度;认识外语学习的意义;善于发现外语学习中的乐趣;在外语学习中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使用外语时不怕犯错误;注意并调整外语学习中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乐于向其他学生提供帮助等。那么,要搞好小学英语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九必须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必须注重情感教学,努力用积极的情感促进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创建愉快的课堂气氛情感状态包括激情、热情、焦虑和紧张等等
外语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情绪紧张因素会使学生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注意力涣散,对错误的控制能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恰当的体态语,达意的面部表情,教学的全新投入都会给小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将学生带入忘我的学习境地。同时,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使用英语,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有意无意地接受英语。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足够量的语言输入,还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自然。此外,用英语作为课堂用语还可以使学生得到大量可模仿的范例。模仿在语言学习,特别是在缺乏大量的自然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时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儿童学习英语初期,模仿作用很大。“儿童最终能产生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话语,归根结底来源于教师或其他儿童有意或无意提供的某些范型,儿童多次接触、模仿这些范型,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重新组合并再现出来。”在初学阶段,首先应该鼓励学生作出反应,无论是用英语还是用母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随着学生的语言信息量和表达技巧达到一定的积累时,老师则应鼓励学生说英语。并且在教学方法上应大量使用游戏教学,开展情趣教学。小学生天性活泼,有好胜心,开展游戏教学能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节奏有张有弛。除了游戏外,角色扮演、儿歌、歌曲、小故事等辅助教学会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轻松有趣、丰富多彩而又秩序井然。
2、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为什么小孩子学习本族语言学得那么好呢?其中有一点是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进步都会受到成年人的赞扬,每个幼稚的试探也会受到关注和鼓励。因此,我们可以从幼儿习得母语的经验中得出:鼓励和赞扬会使儿童充满自信,并抱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积极投入语言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小学生,教师应注意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每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或进步,并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或进步,从而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与热情。例如,教师可以说“你回答问题真快!”“你声音真大!”等等。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不要指责学生,也不要刻意地纠正其错误,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说英语产生恐惧感。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应进行正面的纠正,而是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地重复正确的话语,使学生进行自我反馈,自行纠正错误。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了纠正,这时教师应适时进行鼓励和表扬。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看着顺眼,就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对学生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
而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从而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效果。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等中介产生的一种共同活动,师生间的良好感情关系能帮助教师积极地、有效地带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可以激起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激情。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调节和释放学习的紧张和压力,重新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希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教师的威信常常是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教学工作获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对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要树立教师的威信,不仅要有流利标准的发音,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综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不应该靠惩罚或威胁去建立威信。如果一个教师喜欢用威胁或惩罚的办法去对待学生,尽管学生可能出于对教师的畏惧,暂时认真听讲,遵守纪律,投入当前的学习任务,但那仅仅是表面现象,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精神。小学生喜欢亲切、诚恳、关注自己的教师。
除此之外,小学生对老师的动作、表情、言语、手势等非常敏感,如果教师在课上表现极欠冷静,又缺乏热情,言语枯燥而毫无感染力,甚至精神不振,态度冷冷冰冰,这就很难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好的影响。因此教师还应注意言语、教态、动作和精神面貌。一旦教师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学生就会对教师充满信心,不仅喜欢这位教师,而且还非常喜欢教师所教的课,听课时注意力也相对会保持得长一些,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也随之会得到提高。
4、把文化融入教学之中
“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因此,要有意识的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备文化比较能力,以便提高文化素养并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小学英语教学既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还要结合儿童学习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注重情感的培养,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最能吸引孩子们,也最容易被孩子们理解。例如,对节假日的介绍,中英用语方面的差异等均会激起小学生非同寻常的好奇心,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它需要全体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更需要教师们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等方面的全程努力。教师要取得成功,不仅有赖于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及合理的能力结构,而且还取决于教学过程中是否恰当实施情感教学,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充满健康、融洽、温暖的情感氛围,由此可见,情感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1世纪教育新概念》,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2月上海;
3.《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突出显示了情感在语言学习和人的发展中的特殊作用。英语教学更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正确把握情感教育呢?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情感沟通
情感态度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傳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如果没有英语教学的语言活动,就无法谈到情感态度的培养。只有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之间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大胆地和老师进行语言交流。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共同发展互动的过程。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应致力于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轻松心理氛围,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传统意义的教师教、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体,达到教学相长。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为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作好铺垫。
二、进行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英语和运用英语。学英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学生必须潜入水里面去,这样他最后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了。”这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实际运用英语才能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学好英语。因此,作为一个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情景给学生提供在课堂上运用语言的机会,同时,把要学的句型和语法等内容及语言技巧溶入英语环境之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如实物、图片、录像、幻灯、模型、简笔画等,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在课堂上可以用实物巧设情景,用动作表演情景,用语言描述情景,用音乐(歌曲)伴随情景,用图画烘托情景,用电教模拟情景,用表演体会情景。只有这样,英语课上才会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津津有味,就会感兴趣,并由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教curtain, ceiling, uniform等单词时,可直接演示实物,而对于某些知识,迅速在黑板上画上寥寥几笔,既形象生动,又能使学生很快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正确评价学生,产生内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自信
在教学中药正确评价学生,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 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自信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 价。人们往往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感知自己,然后做出 相应的自我评价。如果外部评价不恰当,就会产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 我知觉而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后果。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 师,因此教师的评价十分关键,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的评价。对他们 的评价应遵循“评价积极性原则”,即: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这样,评价结果就不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厌恶学习。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情感态度是语言运用的血脉,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克服学习中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 并能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简而言之,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 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人。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常言道:“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由此可见, 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在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和谐发展、开发学生身心潜能、深化学校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也有不合理、消极、不健康的方面, 会给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 容易受负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多对学生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
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是一门实际课, 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来培养和提高的。因此,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重视情感因素, 及时发现他们的艰难, 为他们排忧解难, 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在新教材Go for it!中, 很多的文章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是极好的典范, 而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 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新课程强调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 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进行有意识的渗透, 使之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和灵魂。但是, 笔者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过多注重情感教育也不妥, 那样会偏离英语教学的本质而变得情感泛滥;太少了甚至没有更不行, 会脱离教育的本质。那么,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如何收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
(一) 英语课堂中问候语的情感渗透
在每节英语课开始时, 我都会和学生们互相问好, 通常为“Good morning/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然后就说“Sit down, please!”刚开始的时候, 学生还会为你这种礼貌的做法所感动, 但时间一久, 难免出现了审美疲劳, 课堂问候也成了一种习惯的礼仪和模式。因此, 教师不妨在问候语中加入个人的情感, 如“How are you today, boys and girls?”通常他们都会大声地回答“Fine, thank you.And you, Ms.Ma?”这么一来一往, 我发现这不仅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还让整个英语课堂气氛活跃,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后来我又根据天气情况加入了一些问候语, 如:天气冷了, 就问候“Do you feel cold today, boys and girls?You’d better wear more clothes to keep warm.Don’t catch a cold!”天气晴朗, 我就会说“It’s a nice day.I hope you are happy today.”这样, 在上课开始前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 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 学习也自然变得轻松自如。
(二) 运用趣味游戏教学,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趣味游戏除了具有娱乐功能外, 还具有学习功能, 教师可以使用趣味游戏法把枯燥无味的语言知识变成活灵活现的学习内容,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动力;加强交往, 培养合作精神。我经常在课堂中运用游戏法。比如让学生对新学的单词当堂进行拼读比赛或看图猜单词等各种有趣的游戏, 学生参与积极, 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 注重培养师生情感, 用爱感染学生
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 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情感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创造机会和学生交流、沟通, 关心爱护学生, 耐心帮助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 教师的爱不仅要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 更要倾注在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 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关心, 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以树立他们的信心。教师课后应多和学生们交流, 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并自觉地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 调动起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四) 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 模拟真实生活情境,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例如, 在学习如何在饭店点餐的内容时, 我就选出了两位学生, 一位扮演侍者, 问“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另一位学生就扮演顾客来进行点餐:“I’d like some noodles.”两人合作编自己的对话。这样把书本的知识实际化,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 学生能放松心情, 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课堂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 正确全面地评价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评价学生不仅要涉及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且更要突出学生的多种能力、态度、兴趣等的发展。因此, 评价目标应该是全面的、多层次的。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作为在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下的重要的评价者之一, 应十分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 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理智、情感与行为相统一的互动过程。此外, 教师也要主动接受学生的评价, 勇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样才能建立起教师的威信与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渗透情感教育的实践探索
教材Go for it!中的情感教育是多元化的, 它包含方方面面, 下面结合我的教育实践, 谈谈我怎样将情感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一) 对学生进行性格品质方面的情感教育
性格品质方面的培养包括:能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家人;能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并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热情好客, 礼貌待客, 培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能积极与他人交流, 相互学习, 互相帮助, 培养团队精神;做一个守时讲诚信的人等等。教材中很多单元都进行了这方面的情感教育。
在讲授八年级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Section A第一课时时, 我先播放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的孩子们缺衣少食, 甚至没有钱接受教育;老人们衣衫褴褛, 在田间山谷辛勤劳作着;患病及身体有残疾的人卧床不起, 眼里闪着泪花流露出一副渴求帮助的眼神。在看完视频的时候, 学生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我认为这时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时机。我问他们看完视频之后的感受, 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言, 他们说在这段视频中学到了要多关心并积极帮助身边像这样境遇的人们, 多去做一些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如: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并帮忙打扫卫生, 使他们开心起来;去医院做义工;去社区进行义务打扫;在课外辅导中心帮助留守儿童做作业、读书等。在大家热烈发言的氛围中, 我恰当地进行了点评, 鼓励他们多去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样本节课的情感教育进行得很自然、很到位, 也自然地展开了“help”的话题。
(二) 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方面的情感教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学生学习轻松、高效。所以在课堂中, 我也注重强调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这方面的情感教育。
在教授七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及八年级上册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两个单元的内容时, 我也很用心地给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情感教育。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 2课文中Tony和Mary的生活习惯时, 我们对课文中两个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对比, 同学们一致认为Mary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我问他们原因, 他们说出了课文中很多的理由, 如:Mary能早睡早起, 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 并且课后能进行锻炼等。这时我就让学生用英语总结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哪些, 然后让学生们讨论自己的生活习惯, 谈谈如何在今后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们积极讨论并得出了结论。在学习八年级下册Unit 2的课文时, 有了七年级下册的铺垫, 学生们当堂能总结出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等;同时我也告诉学生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及身心的全面发展, 他们都理解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三)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主义也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 一是对祖国悠久、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进行学习,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是教育学生要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利益。周恩来总理读书时期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传颂至今, 它饱含了周总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 而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更不能缺乏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操。所以作为教师, 我们有责任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讲授八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这个单元时, 课文中出示了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和西游记等神话故事的图片,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此时我趁热打铁, 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名著及中国传统节日等, 并告诉他们,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传统古国, 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同时我们应该宣传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们纷纷表示要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并表示今后应努力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四) 教学生学会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但是与此同时, 自然环境却遭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 以及大气、水污染等, 这些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的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在英语课堂中, 我们便可以在这方面对孩子们进行重点教育, 让他们学会关爱动物, 保护环境, 从自己做起。
如七年级下册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Section B的文章就是一篇很好的教育题材。文章中的一个泰国学生提到泰国大象正面临着巨大危险, 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树木, 大象正在失去它们的家园, 人类也为了象牙而猎杀大象。首先, 我给学生看了一些我在网络上搜集的关于常见濒危动物的图片, 如:大熊猫、亚洲象、中华白海豚、野牦牛、老虎等。看着这些图片, 我告诉学生它们都是因为环境恶化、人类屠杀而面临灭绝的危险。我问他们人类要不要保护他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们?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说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作为一名学生, 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 从保护学校及周边的环境做起。例如: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 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 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 爱护花草树木, 保持校园清洁;出行时骑自行车或走路等。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知识的交流应寓于情感交流中。中学生有个典型的心理特点, 就是独立意识较强, 有一定的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 如果我们的教学只限于单纯从知识到知识, 势必会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距离感。这样, 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反, 很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与逆反心理。所以, 应将知识的传授与情感的教育结合起来, 做到情景交融, 才能以情引导人、以情感动人、以情启发人、以情鼓舞人,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黄振存.2010.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 (5) :153-153.
陆冰霞.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EB/OL].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10047
[640] .1/.
【浅谈英语课需要的情感教育的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01-13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理论的应用论文02-07
对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一点感悟06-09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英语写作训练的几种方法》10-23
浅谈英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论文01-16
浅谈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的论文12-07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论文07-23
英语中的情感教学11-08
浅谈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09-1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