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答记者问(精选10篇)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答记者问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就《办法》的发布实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为什么要制定本《办法》?
答:《办法》是银监会近年来一揽子贷款业务监管法规修改与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草本《办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支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办法》的出台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地配置信贷资源,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从而保障信贷资金流向有效的实体经济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办法》也有利于防范贷款快速增长形势下的银行风险,有利于优化信贷结构,有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信贷管理的质量,有助于防范未来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一步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
二、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实践中的良好做法逐步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从国际上看,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管理有成熟的经验,在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方面有很多已成为行业惯例的良好做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借鉴国际上的良好做法,结合我国国情,不断更新风险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了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长期的风险管理实践中积累的良好经验值得在全行业范围内推广实施。
三、对现行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监管制度进行系统化的调整与完善。银监会成立后,倡导以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明确监管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但面对近些年我国金融资产显著增长,信贷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的状况,如何保障贷款资金的安全,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已经成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责任。同时,由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模式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对粗放的地方,信贷文化还不够健全,尤其是贷款支付管理较为薄弱,在实际贷款活动中 1
存在贷款资金不按照贷款用途使用的情况,从而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影响到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与发展。该《办法》系统地规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的流程,是一项银行业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
问:《办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本《办法》共分八章四十三条,包括总则、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与审批、合同签订、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几个部分,《办法》主要从贷款业务流程规范的角度提出监管要求,是对现行贷款类监管法规的系统性完善。其要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办法》强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传统贷款管理模式的转型,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办法》要求贷款人内部应将贷款过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按照有效制衡的原则将各环节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并建立明确的问责机制。这些环节主要包括: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与审批、合同签订、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等。通过进一步强化科学的贷款全流程管理,真正实现贷款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有助于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质量,也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贷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办法》倡导贷款支付管理理念,强化贷款用途管理。《办法》要求贷款人依法加强贷款用途管理,通过加强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增加贷款人受托支付等手段,健全贷款发放与支付的管理,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
第三,《办法》强调合同或协议的有效管理,强化贷款风险要点的控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办法》要求贷款人在合同或协议中应对控制贷款风险有重要作用的内容与借款人进行约定,使贷款人通过合同来控制贷款风险。
第四,《办法》强调加强贷后管理,有助于提升信贷管理质量。由于不合理的绩效考核导向,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贷前、轻贷后”的现象普遍存在。《办法》要求加强贷后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强调动态监测以及对贷款账户的管理。
第五,《办法》明确贷款人的法律责任,强化贷款责任的针对性,有助于构建健康的信贷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审慎监管的有关内容,《办法》规定对不按本《办法》经营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行为采取监管措施,或给予罚款、取消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等行政处罚措施。通过合理设定贷款
业务的处罚类别,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贷款的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的水平。
问:如何理解固定资产贷款的定义?
答:《办法》从贷款用途的角度将固定资产贷款定义为“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机构发放的,用于借款人固定资产投资的本外币贷款。”其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沿用了国家统计部门的口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大类。
问:《办法》通过何种方式保证贷款按约定用途使用?
答:第一,要求贷款人应事先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约定贷款发放条件、支付方式、接受监督以及违约责任等事项。
第二,要求贷款人设立独立的责任部门或岗位,负责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确保借款人的支付符合借款合同中约定用途。
第三,《办法》将贷款资金支付分为“贷款人受托支付”和“借款人自主支付”两类,经多方调查、论证后,规定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的,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第四,要求贷款人在借款人不按约定的方式、用途使用贷款时,采取更严格的发放和支付条件,或停止贷款发放和支付。
问:《办法》出台是否会影响企业的贷款申请与使用?
答:该《办法》没有抬高企业获得贷款的门槛,也不改变授信条件,因此不会对企业获得银行授信产生影响。在贷款使用方面,《办法》只是从贷款支付环节,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贷款用途管理,这符合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也是银行业监管的一贯要求。同时,《办法》提出的贷款支付管理理念,在目前某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中已有很多尝试,在某些领域甚至已成为全行业的习惯做法。实践表明,对贷款资金支付的管理并没有影响到借款人的资金使用。
问:《办法》实施贷款支付管理是否会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成本?
答:《办法》在设计支付方式、确定支付标准时,综合考虑了大中小企业的特点、承受能力等因素,并由部分银行进行了实际业务测算。结果表明,《办法》
中贷款支付管理规定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用款需求,也能够保障贷款资金的及时有效支付,还能够降低企业的利息支出,节约企业的财务成本。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可能从量上看会增加某些业务环节的操作成本,但实际上由于贷款挪用风险的减少,贷款质量得到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效益也得到提高。
问:银监会如何保证《办法》的贯彻落实?
答:第一,《办法》统一标准,避免出现执行偏差。《办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分大小,均需执行;对所有类型的借款人的贷款均需执行。
第二,《办法》发布后给予银行业金融机构三个月的准备期。银监会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办法》的相关要求,制定管理细则和操作规程,做好组织架构、信息系统的合同文本的修订等准备工作。
近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2号, 以下简称《办法》) , 自6月17日起施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10月9日发布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2号) 同时废止。
修订后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对原《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的篇章结构进行了调整, 对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及备案的适用范围、管理权限、核准及备案的条件、程序和要求等也进行了明确。根据《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外商投资项目由全面核准改变为有限核准和普遍备案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在准入管理上对外商投资探索试行国民待遇, 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内容和程序进一步简化,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此外, 《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还就政府规范自身、服务企业, 进一步体现转变职能、转变作风,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 强化国家安全审查, 坚持依法行政, 明确管理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 就《办法》出台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相关配套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接受了记者专访。
问:请问《办法》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2004年10月, 我委颁布施行了《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2号, 以下简称“22号令”) 。22号令实施9年多来, 在规范项目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及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 外商对华投资出现新情况和新特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近年来, 国家先后出台了《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 (国务院令第567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 (国办发[2011]6号) 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对完善外商投资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届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2013年本) 的通知》 (国发[2013]47号) 等新规定发布, 对下阶段对外开放工作做出了进一步明确部署。为积极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有必要对现行规定做出相应完善和调整。
问:本次《办法》制定过程中, 曾分别于2012年8月和今年1月两次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请简要介绍这两次公开征求意见情况。
答:自启动对22号令的修订工作以来, 我们于2012年8月通过我委门户网站首次征求了社会公众意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2013年本) 》出台后, 我们对《办法》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与2012年稿相比, 在修订原则、框架结构等方面有了较大变化, 为保证《办法》制订工作程序的严谨性, 我们于今年1月通过委门户网站再次就《办法》公开征求了社会公众意见, 充分体现了我委坚持“开门立法”的工作要求。
本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得到了各界有关方面的积极反馈, 收到了来自外国政府、机构、跨国公司、境内企业及个人等许多有效意见和建议。通过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使得本次《办法》制定更加“接地气”, 更加符合我国外商投资管理的实际需要。这些意见和建议主要体现了对进一步规范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以及增强透明度等方面的诉求。经研究, 对于各方提出的合理建议, 我们积极予以采纳, 在发布的《办法》中都得到了体现。
问:《办法》将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由全面核准改变为有限核准和普遍备案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请介绍主要有何新变化?
答:长期以来, 我国对外商投资项目全部实行核准制, 政府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市场准入和资本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核准。根据《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2013年本) 》有关要求, 《办法》改革了外商投资项目管理方式, 将项目全面核准改为有限核准和普遍备案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其中, 除《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有中方控股 (含相对控股) 要求的鼓励类项目和限制类项目, 以及属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2013年本) 》第一至十一项所列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外, 其余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
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等要求, 《办法》是否对此有所体现?
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 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对此, 《办法》予以积极贯彻落实, 最主要的就是在准入管理上对外商投资探索试行国民待遇, 即除《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有中方控股 (含相对控股) 要求的鼓励类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外, 其余外商投资项目管理方式与内资项目一致。从准入管理的程序和要求方面看, 《办法》加强了与《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1号) 的衔接, 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管理在申报材料、核准条件及程序等方面的要求与内资项目也基本一致。
问:《办法》在简化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内容和程序等方面都有何体现?
答:首先, 从项目管理框架看, 《办法》规定所有需要备案的外商投资项目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负责, 部分原由我委核准的外商投资项目也改由地方政府负责, 绝大多数外商投资项目将实现属地化管理。
其次, 《办法》对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的条件也进行了大量简化, 不再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应有企业自主决策的内容进行审查, 注重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赋予企业投资自主权, 努力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
再次, 考虑到这是外商投资项目首次实行备案管理方式, 为规范管理和防范风险, 《办法》在总结吸纳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 对备案管理作了原则性一般规定, 包括备案所需材料、备案条件等, 都属于基本要求。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 对备案管理做出更加全面、具体的规定。
问:去年以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了转变职能、转变作风等活动, 如何体现在本次《办法》制定中?
答:总的来看, 转变职能、转变作风的要求在《办法》中予以充分体现。例如, 《办法》要求各级项目核准和备案机关要规范自身、服务企业, 切实履行核准和备案职责, 改进监督、管理和服务, 提高行政效率, 并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项目核准及备案的信息公开工作。又如, 《办法》明确要求制定并颁布项目申请报告示范文本和《服务指南》, 列明项目核准的申报材料和所需附件、受理方式、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内容, 为项目申报单位提供指导和服务。
问:近一段时期以来, 国务院多次强调政府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请问《办法》对此是如何要求的?
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本次《办法》制定的主要导向之一。《办法》明确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同级行业管理、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金融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 加强对外商投资项目的协同监管, 建立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准入标准、诚信记录等信息的横向互通制度, 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纳入不良信用记录, 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的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电子信息系统, 实现外商投资项目可查询、可监督, 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同时, 对发展改革部门、咨询评估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在项目核准和备案过程违反有关规定的, 《办法》也明确要求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此外, 《办法》还将国家安全审查纳入外商投资项目管理体系, 实现相关管理制度有机结合, 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同时,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FIC
问:请介绍一下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背景。
答: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幼儿园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民办幼儿园教育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教育资源供需的矛盾。同时,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幼儿园收费的监管,规范了幼儿园的收费行为。但总体看,幼儿教育基础还较薄弱,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一些地方的幼儿园设立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一些幼儿园以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費、教育成本补偿费等名义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费用;一些幼儿园以开设象棋班、围棋班、珠算班、舞蹈班、绘画班等各种兴趣班名义,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变相强制向家长收取费用。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一方面,需要明确政府责任,增加资源供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下一步将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另一方面,要针对幼儿园收费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法进行规范,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三部委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对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保障受教育者和幼儿园的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
问:《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本着“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是明确将幼儿园对入园幼儿的收费统一为保育教育费、住宿费;幼儿园为在园幼儿教育、生活提供方便而代收代管的费用,应遵循“家长自愿,据实收取,及时结算,定期公布”的原则;幼儿园应按月或按学期收取保育教育费,幼儿园对因故退(转)园的幼儿应根据实际情况退还一定预收费用等。二是提出了幼儿园收费审批的原则、程序、收费标准制定成本列支范围等要求。三是要求幼儿园通过设立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形式,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招生简章要写明幼儿园性质、办园条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等内容。四是规定了幼儿园的禁止性行为,严禁幼儿园以任何名义向入园幼儿家长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严禁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和亲子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家长另行收取费用。
问: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幼儿园收费政策落实?
答:主要有四个方面措施:一是要求各地制定实施细则,细化落实各项政策。二是加强对幼儿园收费监督检查,将幼儿园收费作为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和每年开展的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重点内容之一,督促幼儿园依法经营,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自觉执行国家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收费政策。三是加强对幼儿园收费许可证年审,对违反规定的,将不再核发收费许可证。四是加强社会监督和依法查处乱收费行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畅通“12358”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的投诉举报,对违反国家教育收费法律、法规、政策和《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行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问:政府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有何特殊收费政策?
为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促使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中国银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办法》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起草《办法》的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监管当局有效监管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尽管许多银行资本水平充足,但仍因丧失流动性而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其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存在明显缺陷,未能有效实施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原则。本次金融危机还反映了市场流动性状况可能迅速逆转,流动性萎缩状况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监管,对于维护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安全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危机后,国际社会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巴塞尔银行委员会相继出台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以下简称《稳健原则》)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下简称《计量标准》),构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全面框架,在强化资本监管标准的同时,首次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定量标准。
在我国,随着银行业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来源的变化,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日益突出。2010年12月,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正式出台后,银监会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现行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行了充实和完善,起草了《办法》。
2.起草《办法》的目的和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起草《办法》的目的是引导和督促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商业银行和整个银行体系应对流动性压力冲击的能力。起草《办法》的基本思路是:
(一)定性与定量监管要求相结合。《办法》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指引》中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定性要求,促进我国银行业建立全方位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体系,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此外,《办法》参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计量标准》,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际,构建了多维度、多情景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监测体系,包括一系列监测工具。
(二)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视角相结合。此次金融危机证明,市场流动性状况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办法》将宏观审慎视角引入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中,要求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密切跟踪研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调整和金融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监测分析市场的整体流动性状况,尽早发现市场流动性紧张、融资成本提高等迹象,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中外资银行监管要求相结合。此次金融危机后,各国普遍加强了对外资银行流动性自足能力的监管。《办法》统一了对中外资银行具有共性的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以建立覆盖中外资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完整制度框架,同时也针对外资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做出了一些规定。
此外,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跨境经营和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办法》还进一步强调了银行集团的并表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并规定对重要币种应单独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3.《办法》的主要结构和内容是什么?
答:《办法》共4章64条,4个附件。第一章“总则”主要明确了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以及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机构实施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总体要求。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等基本要素用单独成节的方式进行了具体规范。第三章“流动性风险监管”规定了四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提出了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监测分析框架及工具,明确了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方法和手段。第四章“附则”明确了《办法》的适用范围、实施时间及过渡期安排等。《办法》的四个附件具体说明了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重点环节的技术细节、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的计算方法和参数设置、流动性风险监测的参考指标以及外资银行流动性风险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办法》力求建立一个更全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在进一步完善现金流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同时,还充实了多元化和稳定的负债和融资管理、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管理、并表和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管理等多项内容,提高了压力测试、应急计划等监管要求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更好地引导银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在定量要求方面,《办法》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等流动性风险新监管指标,并提出了涵盖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情况、负债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及市场流动性等多个维度的流动性风险分析和监测框架。
4.《办法》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时间如何?
者问
近日,《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审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审计办法》)发布,并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日前,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审计办法》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审计办法》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保险监管的深入,全行业越来越充分认识到,加强对保险公司董事和高管人员履职过程的监管,真正“管住人”,是落实监管措施、实现有效监管的关键和重点。建立高管审计制度是加强高管人员监管的必要措施。从全行业目前实际看,大部分公司对高管人员都建立了审计制度,也开展了离任审计等工作,但普遍存在不规范问题。各公司对高管审计的范围、频率、内容和组织方式各不相同,审计结果的运用也不统一,客观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果。此外,部分保险公司总公司的董事长、执行董事和高管人员长期任职但从未进行过有针对性的审计,也存在一定的制度空白。制定《审计办法》,目的正在于规范和统一对各公司高管审计的范围、程序和内容,并对审计结果如何运用进行统一要求。通过内外部审计的方式,建立保险公司董事和高管人员的履职监督机制。
同时,我们也想通过《审计办法》的发布,加强对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活动的监督。通过对保险公司内部审计的监管,督促其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既是国内外的金融监管的普遍实践,也是国际规则的基本要求。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保险监管核心原则》明确规定,“监管机构应当要求保险公司建立与其业务性质和规模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体系”,“监管机构应当对内部审计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应当能够查阅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报告”。2007年,我会借鉴《核心原则》,制定了《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要求保险公司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审计办法》是在《指引》的体制框架之下,对公司重要审计业务活动进行指导,是对《指引》有关原则规定的延伸和细化,目的在于加强对内部审计的监督,进一步做实内部审计,促使其更有效地发挥辅助监管的作用。
问:高管人员审计和通常所说的经济责任审计有什么区别?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从党管干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的角度,由国有出资人对国资经营者进行经营绩效评判而实行的审计,着重强调经营决策科学性和经营绩效评价,只针对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同志。《审计办法》规定的高管人员审计,则是从监管的角度,根据监管的目标,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真实性、经营行为合规性以及内部控制有效性等内容进行审计。两者在性质、目的、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对于既要实施高管人员审计,又要实施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国有保险公司,为了避免重复审计造成资源浪费,《审计办法》规定对于可能重叠的具体审计内容,高管审计可以借鉴包括经济责任审计在内的其他审计的有效结论。
问:《审计办法》规定的审计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为加强对重点监管对象的监管,《审计办法》规定,审计对象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保险公司董事长及其他执行董事。二是管理层成员。三是省级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四是分公司或中心支公司总经理,以及具有与上述人员相同职权的其他人员。对于《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的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及营销服务部负责人等其他高管人员,我们考虑这类基层负责人员数量庞大,如果全部要求进行审计,公司负担过重,而且审计部门对其上级进行审计时,一般也会涉及到这些人员,因此《审计办法》没有将其纳入审计对象范围。同时,根据公司自身实际需要,《审计办法》鼓励保险公司将其他高管人员纳入审计对象,按照本《办法》进行审计。
基于加强监管的目的,《审计办法》规定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对象在特定期间及其职权范围内对公司经营成果真实性、经营行为合规性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我们认为,这三项是从监管角度评价和考察一个高管人员的主要方面。
问:在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需要对董事及高管人员实施审计?
《审计办法》规定的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员审计包括任中审计、离任审计和专项审计三大类。对于在一个岗位长期任职的高管人员,《审计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实施任中审计,任中审计的间隔不得超过三年。这个规定的目的在于给董事及高管人员一个明确的接受审计的预期,减少其违规经营的侥幸心理。凡因任期届满、工作调动、辞职、免职、撤职、退休等原因离开工作岗位的董事及高管人员,都要实施离任审计。鉴于离任审计报告是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审查的重要参考材料,而这一报告由离职人员原任职单位出具,为避免原任职单位故意拖延审计进程,同时防止董事及高管人员带“病”离职,《审计办法》规定离任审计应当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进行,原则上实行先审计后离任,对确有理由不能事先审计的,应当在离任后3个月内完成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对于因公司出现重大违规、财务异常或舞弊等情形,对可能负有责任的董事及高管人员,可以实施专项审计。
问:董事及高管人员审计的审计主体如何确定?
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审计责任人是公司的主要监督职责履行者,如何加强对他们的审计监督是一个难题。由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对其进行审计,难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而由监管部门进行审计操作难度较大。为此,《审计办法》规定对保险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审计责任人的审计应当聘请具有一定资质条件的外部审计机构实施,外部审计机构的选聘由董事会负责。
鉴于保险集团公司可以对其保险子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直接管理,其内部审计机构可以负责对下属子公司的审计,因此《审计办法》规定,对保险集团公司下属保险子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审计责任人进行审计的,可以由其集团公司的审计部门组织实施。
对其他高管人员的审计,《审计办法》规定由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实施。同时为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办法》进一步规定,没有实行审计集中或垂直
管理的保险公司,则必须按照“下审一级”的原则来确定具体的审计机构和人员。
问:董事及高管人员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如何运用?
《审计办法》针对不同审计对象规定了不同的审计报告路线。对总公司董事长和管理层成员的审计报告,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提交公司董事会,在经公司董事会审议后的20个工作日内报中国保监会。对分支机构的高管人员的审计报告,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公司内部相关机构及分支机构所在地保监局。
关于审计结果运用,《审计办法》从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两方面做了原则性规定。首先,保险公司应当将董事及高管人员审计报告列入审计对象的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对其考核、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组织整改并按规定的程序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其次,保险监管部门应当将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员审计报告纳入高管人员信息系统进行归档管理,在董事及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审查时,可以参考其过往任职期间审计报告的审计结论,也可以要求其原任保险公司提交最近任职岗位的离任报告。
问:对于违反《审计办法》的行为,有哪些处罚措施?
《审计办法》作为一般规范性文件,没有直接规定处罚措施,而是按照《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审计办法》规定,保险公司未按照规定的范围、时限和要求,对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员进行审计并提交审计报告,或者提交存在虚假陈述、故意隐瞒或遗漏审计发现问题的报告的,将按照《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及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对于其他违规行为,《审计办法》也作了列举,同样根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负责人
就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 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答记者问
问:这次发布的《通知》对现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作了哪些新调整?
答: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就业的指示精神,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经国务院同意,这次三部委发布的《通知》对现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重点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突破创新:
一是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的范围。在现行政策已经明确的借款人范围的基础上,今后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均可按规定程序向经办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的具体条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二是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2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不超过100万元提高到不超过2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经办金融机构可适当扩大贷款规模。
中国服装品牌——牛仔裤品牌(http:///)提供 壹
三是允许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按规定实施上浮。自2008年1月1日起,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利率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本《通知》发布之日以前已经发放、尚未还清的贷款,继续按原贷款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执行。
四是改进财政贴息资金管理。中央财政综合考虑各地财政部门当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以下简称小额担保基金)的增长和代偿情况等因素,每年从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对地方财政部门小额担保基金的奖补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业绩突出的经办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信用社区等单位的经费补助。
五是放宽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以上的企业达15%)、且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在提高企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的同时,鼓励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利用小额担保基金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这五个方面的政策突破创新,是在认真总结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六年多来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现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保持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创业和促进扩大就业。
问: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利率可以按规定上浮3个中国服装品牌——牛仔裤品牌(http:///)提供 贰
百分点,这会不会加重借款人的负担?这样做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经国务院同意,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利率可以按规定上浮3个百分点,但《通知》同时强调,对微利项目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自2002年开始实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以来,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全部都是用于微利项目的,微利项目的范围目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主确定。因此,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按规定上浮3个百分点对借款人没有增加任何财务负担。
小额担保贷款利率之所以要上浮,核心目的是为了使经办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用贷款利息覆盖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增强金融机构做好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内在激励,促进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扶持完全依靠财政救济不行,通过财政提供贴息和担保支持,撬动金融机构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政策选择。经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既要履行社会责任,也要按市场化原则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从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开办六年多来的政策实践看,同金融机构一般个贷业务相比,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不仅经营成本高,而且贷款不良率也比较高。因此,在不增加借款人财务负担的情况下,允许小额担保贷款利率适当上浮,有利于充分调动经办金融机构办好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内在积极性,支持和帮助更多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中国服装品牌——牛仔裤品牌(http:///)提供 叁
问:小额担保贷款新政策扩大了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的范围,今后具体是哪些人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这次汶川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有没有特殊考虑?
答: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由中央财政提供贴息和担保资金支持的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包括六类人群:一是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二是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三是城镇复转军人;四是符合条件的华侨农场人员;五是自愿到西部地区及县级以下的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六是持有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失业登记有效证明的城镇其它登记失业人员。此外,凡符合各级地方政府的规定条件、由地方财政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资金支持的借款人,也可以向经办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通知》发布以后,包括上述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资金支持的借款人在内,凡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都可以按规定程序向经办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这里所说的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指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1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范围和认定条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对国家明确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重灾区和灾区共237个县(市、区)的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只要在所在地的县(市、区)级劳动保障部门按规定进行失业登记或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都可以按规定程序向经办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地震中国服装品牌——牛仔裤品牌(http:///)提供 肆
灾区因灾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吸纳灾民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贷款时,参照《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
问:这次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调整特别强调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六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有效扩大就业必须全面、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对就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多层面、全方位带动和帮扶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从2004年开始,三部委政策明确规定:对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对此项贷款,由财政部门对经办金融机构按国家基准利率给予50%的贴息、10%的呆坏账损失补偿和根据贷款实际发放额按季给予0.5%的手续费补贴。但是,从近年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对扩大就业的辐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促使更多的小企业吸纳更多的待就业人口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这次发布的《通知》,重点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对现有在职职工总数超过100人以上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只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15%(原来为30%),就可以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二是经办金融机构中国服装品牌——牛仔裤品牌(http:///)提供 伍
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由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三是鼓励各省级和省级以下财政部门利用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同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多项信贷政策支持措施,多方面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我们期待这些支持和优惠措施能够激励和促进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更好地拉动就业,达到扩大就业的政策预期效果。
问:小额担保贷款新政策在改进财政贴息担保资金管理方面有哪些主要变化?
答: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精神,《通知》对小额担保贷款的财政贴息担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重点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
一是加大财政贴息资金支持力度。对小额担保贷款利率上浮、扩大借款人范围、提高贷款额度和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支持等方面增加的利息,由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贴。
二是拓宽财政贴息资金使用渠道,建立和完善小额担保基金的风险补偿机制和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的奖补机制。中央财政每年从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对地方财政部门小额担保基金的奖补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业绩突出的经办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信用社区等单位的经费补助。
三是加强对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各级财政部门管理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要按规定及时拨付到位和专款专用,贷款贴息情况中国服装品牌——牛仔裤品牌(http:///)提供 陆
报告制度由按月报告改为按季报告。
这些改革调整,有利于提高财政贴息担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放好、管好小额担保贷款,有利于鼓励小额担保贷款的担保机构对借款人降低“反担保”门槛或者取消反担保,有利于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更方便地获得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促进扩大就业和社会和谐稳定。
问:这次小额担保政策调整为什么特别强调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
答: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充分发挥金融、财政和劳动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部门间政策有机联动和协作配合,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是这次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调整的核心主题。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政策的方向,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任务。推动创业促就业,就是希望一部分劳动者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能够帮助和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发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联动工作机制,就是希望充分利用现有劳动保障平台的信息资源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培训的有机联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效机制,使更多有就业愿望和有就业能力的劳动者通过政策帮扶和自我努力成功实现创业和就业。全面推动创业促就业,既要发挥银行信贷的积极作用,也要在不断改善就业环境的基础上发挥好创业资本、私募基金等多方面资金的合力。
中国服装品牌——牛仔裤品牌(http:///)提供 柒
问: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已经实施六年多了,对这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前景怎样评价?
答: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六年多来,在银行、财政和劳动保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完善,对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改变社会就业理念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扩大就业的现实需要,是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宏观政策手段。
自2002年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开办至今,各金融机构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额达175亿元,近三年来每年的发放额都超过40亿元。截至今年5月末,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78.9亿元,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累计安排贴息资金19.37亿元,小额担保贷款成为下岗失业人员脱困致富的“加速器”和培养各类人才的“孵化器”,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和帮扶,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直接和间接带动了相当一部分弱势就业群体成功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国家扩大就业调控目标的实现。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解决经济转轨时期历史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需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和推动创业促就业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完善,更好地成为支持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问:为什么要对《办法》进行修订?
答:现行《办法》是2005 年1 月1 日施行的。从促进兽药产业转型升级, 更好地保障养殖业发展和兽医公共卫生的需要看, 《办法》有关内容已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 有必要予以修改完善。
一是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门槛较低。按照现行《办法》, 兽药生产企业只需提供三批样品, 经检验合格, 即可取得兽药文号。由于申请条件较低, 仿制生产兽药国家标准产品非常容易。目前, 我国1 756 家化学药品 (含中兽药) 生产企业, 大多数都申报了大量的兽药文号, 一方面导致兽药产品同质化严重, 市场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导致企业缺乏技术研究和产品创新的动力, 同类产品生物等效性差。
二是企业提交虚假样品的行为难以监管。现行《办法》规定, 企业自行提交检验样品。出于节约生产成本、确保样品质量等原因, 有的企业甚至通过市场购买或委托生产的方式, 提交的并不是本企业生产的样品。对此, 兽医部门难以审查样品的真实性, 企业弄虚作假行为很难有效控制。
三是兽药文号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理规定有待完善。《兽药管理条例》和《办法》对撤销及注销兽药文号的具体情形、撤销兽药文号后再申报的要求、发现兽药文号违法行为的处理程序等,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问:这次《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涉及五个方面:
一是增加兽药文号申报资料要求。在原来提交申报资料的基础上, 要求企业提交兽药生产工艺、配方以及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或授权书等资料。
二是实行比对试验管理制度。对申请非技术转让或非本企业研制的非生物制品类兽药文号的, 逐步实行比对试验管理, 比对试验结果作为核发兽药文号的主要依据。实行比对试验管理的兽药品种目录及比对试验要求由农业部制定, 开展比对试验的检验机构名单由农业部公布。
三是实行现场核查和抽样制度。对申请非本企业研制的生物制品类兽药文号, 以及非本企业研制或非转让的非生物制品类兽药文号, 实行现场核查和抽样管理, 并规定了现场核查程序、内容和要求, 具体由省级兽医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对申请自主研制并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以及转让知识产权的兽药文号, 仅要求提交样品资料以考察样品的真实性, 不实行现场核查抽样。
四是细化兽药文号违法行为处罚规定。对改变组方添加其他成分、产品主要成分含量高于或低于相应标准等违法情形, 明确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撤销兽药文号, 与2014 年农业部第2071 号公告对兽药违法行为从重处罚的情形保持一致, 便于执法工作开展。三年内被撤销兽药文号的或者连续2 次复核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的, 对其再申请兽药文号进行限制。
五是简化兽药文号编制格式。删除了兽药文号编制格式中“年号”的规定, 便于管理兽药文号, 也有利于企业节约生产成本。
问:《办法》设立了比对试验制度。 什么是比对试验? 设立这项制度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答:通俗地讲, 比对试验就是申报兽药与原研兽药进行比对, 以判断其差异。比对试验主要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和休药期试验。其中生物等效性试验主要有血药浓度法和临床疗效验证两种。原则上生物等效性试验优先采用血药浓度法, 不能采用血药浓度法的, 进行临床疗效验证。在强调申报兽药与原研兽药之间具有药学等效性的基础上, 通过生物等效性试验和休药期试验等比对试验, 判断两产品中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的速度和程度是否相当、药物代谢及药物/代谢物的消除是否等同, 以判断两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 保障两产品兽药的一致性。
问:比对试验的产品采取目录管理是出于什么考虑? 此前企业已获得产品批准文号的怎么办?
答:比对试验是我国兽药管理一项新的制度, 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按照积极稳妥、突出重点、不断完善的原则, 《办法》规定实行比对试验的产品按照目录管理。《办法》规定列入目录需做比对试验的兽药品种, 且发布前已获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 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按照要求补充比对试验并提供相关材料, 未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审查的, 将依法撤销该产品批准文号。
问:实施比对试验的单位有没有条件要求?符合比对试验条件的单位能否做自己的产品?
答:为配合《办法》的有效实施, 农业部兽医局已起草了兽药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简称兽药GCP) 和兽药非临床管理规范 (简称兽药GLP) , 近日可发布执行。符合兽药GCP或兽药GLP规定条件的研究单位、企业和专业公司等, 按照兽药GCP或GLP规范完成的有关比对试验资料, 可用于兽药批准文号申请。为了确保比对试验的公平、公正, 目前暂不接受企业自己完成的比对试验数据。
问:对比对试验的样品有什么规定?
答:确保样品真实性是这次修订《办法》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特别是对做比对试验样品的抽取, 要求更加严格。《办法》规定, 对现场抽样的产品若已列入比对试验品种目录的, 抽取的三批样品中, 有一批必须在线抽取, 而且规定应当用在线抽取的样品做比对试验, 以确保样品的真实性。
问:《办法》对注销和撤销产品批准文号的情形进行了细化, 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补充、完善产品批准文号的注销和撤销情形, 也是这次修订《办法》的重点内容之一。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 《兽药管理条例》规定, 《办法》对注销文号主要规定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者申请后未获得批准的;二是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超过6 个月或者关闭的;三是核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所依据的兽药国家质量标准被废止的。对撤销文号主要规定以下四种情形:一是改变组方添加其他成分的;二是除生物制品以及未规定上限的中药类产品外, 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150%以上, 或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120%以上且累计2 批次的;三是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50%以下, 或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80%以下且累计2 批次以上的;四是其他药效不确定、不良反应大以及可能对养殖业、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者存在潜在风险的情形。
问:新《办法》于2016 年5 月1 日起开始施行, 如何贯彻落实?
2012年5月16日,第三十七届国际证监会组织年会在京开幕。会议间隙,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孙鲁军司长就QFII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1:今年是我国QFII制度实施十周年,请问您如何评价QFII制度这十年来的实践? 答:我国QFII制度从2002年末开始实施,至今将近10年时间。QFII制度是在中国境内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对外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实现可兑换情况下的一种制度性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在核定的投资额度内,进入我国境内资本市场进行证券投资。
近10年来的实践证明,QFII制度的实施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参与我国境内证券市场,对改进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框架、投资理念、公司治理、风险控制、技术水平,以及提升境内托管行、券商的服务水平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广泛合作,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化、国际化发展,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
问2:从QFII制度的监管职责分工来看,QFII的资格审核及市场准入审批由证监会负责, 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的额度审批由外汇局负责。那么,能否介绍一下外汇局进行QFII额度审批的工作制度?
答:根据QFII制度相关法律法规,QFII机构经证监会批准取得证券投资业务许可证之后,应当在1年内通过托管人向外汇局提出投资额度申请。外汇局对QFII投资额度审批实行集体评审工作机制,由来自外汇局不同业务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额度评审委员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评审会,对已完整、合规地提交额度申请材料的QFII机构进行集中评审。这种工作机制对提高QFII机构额度审批的透明度、公平性、规范性和及时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在审核过程中,我们始终与证监会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数据共享机制。
问3: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QFII额度审批的情况?
答:QFII制度实施以来,外汇局积极配合证监会,在支持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目标下,结合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把握额度审批节奏,推动QFII投资总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5月16日,外汇局共核准138家QFII机构共计260.1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不含因其投资主体变更等原因,取消投资额度的3家机构及其原获批的额度)。
总体上看,QFII额度的审批进度与QFII机构的客观需求基本是匹配的。例如,在QFII制度实施初期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QFII机构投资额度申请意向较弱,对应年度QFII投资额度的审批数额也较小;在QFII制度稳步推进期间,外汇局保持每年30-35亿美元的审批节奏。需要说明的是,2011年面临持续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入压力,外汇局适当放缓QFII额度审批进度,全年共批准19.2亿美元。2012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总体趋于更加平衡,为进一步促进境内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外汇局及时调整并加快QFII额度审批进度,截至5月16日,已核准38家QFII机构共计43.73亿美元额度,基本接近2010和2011年两年核准的投资额度的总和。
问4:我们注意到,证监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4月底已有163家境外机构获批QFII资格,但外汇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8日累计获批额度的QFII机构仅有141家。请问,两个数据差异应该如何解释?
答:证监会统计和公布的是QFII资格获批数据,外汇局统计和公布的则是QFII额度获批数据,上述差异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部分QFII机构没有及时向外汇局报送投资额度申请材料;二是部分QFII机构申请材料不全或有变更,主要是其出于资金募集或投资计划调整等考虑,需对原已提交的材料进行变更;三是部分QFII机构由于资金募集困难等原因,主动要求延期批准其投资额度。
排除前述原因后,目前外汇局QFII额度的审批进度已经与证监会QFII资格的审批进度保持一致。
问5:近期,证监会在多个场合表示将采取措施大力推进QFII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可能降低QFII准入门槛、进一步引进境外长期资金等措施。请问,外汇局是否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答:QFII制度形成和实施的过程中,外汇局与证监会始终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配合,两部门已经形成了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工作机制。外汇局通过修订相关政策法规、建立额度评审会机制、窗口指导等多种方式,不断促进QFII制度所涉外汇管理的便利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对QFII机构合理的政策需求做出积极的回应和调整。在额度审批和汇兑政策方面,外汇局与证监会一样,也一直贯彻鼓励境外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捐赠基金等中长期投资者的原则,在单家机构获批额度、投资本金锁定期等方面均给予较大的倾斜政策。问6:近期,QFII总额度已经国务院批准增加到800亿美元。请问,外汇局对新增额度的审批有何计划?
答:近期,国务院已经批准将QFII投资总额度提高到800亿美元。为支持境内证券市场的改革发展,外汇局在投资额度及汇兑管理方面也进行积极调整,如:大幅加快QFII投资额度审批节奏,对于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资资金,以及境外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提供额度审批快速通道,在初始投资额度规模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提高上述QFII机构初始获批额度,并适当简化QFII机构外汇账户和人民币账户的管理流程。
下一步,外汇局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境内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继续与证监会保持密切的沟通协调,结合当前跨境资金流出入的形势,坚持鼓励中长期境外投资资金的政策,进一步完善QFII额度审批机制,提高QFII额度审核效率,更好更快地满足QFII机构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的额度需求,促进QFII制度和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2-12-31来源: 教育部
为落实中央领导批示精神,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针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会同财政部印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以下简称《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制定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以下简称《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以下简称《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近日,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上述三个文件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请问研究制定三个文件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事业也快速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按照规定合理使用、严格管理,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但是,仍有少数高校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格、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尤其是个别科研人员违纪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违法犯罪,受到法律制裁。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规范科研行为,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研究制定三个科研管理文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明确科研活动行为准则,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研行为规范化;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明确高校主体责任,加强和改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三是强化科研经费使用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二、请问三个文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此次制定印发的三个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文件,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共同构成了覆盖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和人员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体现了科研管理工作和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从内容上看,做到全方位管理。针对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从科研业务监管的角度明确了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工作要求;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权责划分不清晰、预算编制不科学、内部监控不健全等问题,从财务监管的角度制定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措施;针对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特别是项目负
责人责任意识、法纪意识淡薄等问题,从加强引导、监督约束的角度提出了科研活动行为规范。从措施上看,针对科研流程和管理环节及管理层次、管理程序,做到各层次全过程管理。三个文件不仅分别对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加强科研行为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还就建立配套的监督检查措施和奖惩制度作出具体规定,从制度上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规范,加强了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强化了责任追究。
三、请问《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4个部分,共21条。第一部分就完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分别从强化学校管理责任,强化管理部门职责与协同,严格规范项目负责人的责权和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第二部分就高校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从科研项目的申报指导、合作审核、过程监督、计划调整、经费管理、结题验收、涉密管理、成果管理和成果应用等九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管理要求。第三部分是要求高校建立科研服务体系。分别从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体系,使科研人员掌握科研工作管理规定;加强科研服务队伍建设,使科研管理人员懂管理会服务;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库,提高管理效率;规范科研项目资料档案管理,确保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等四方面提出要求。第四部分是要求高校优化考核与监督机制。具体包括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健全诚信体系,建立科研人员科研诚信档案;强化监督管理职责,有计划地开展全过程检查和审计;建立有效奖惩制度等。
四、请问《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6个部分,共18条。按照“权责一致、管服并重、奖惩兼施”的原则,从八个方面对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建立分级管理体制,首次明确院系科研经费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学校、院系、课题组三级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二是进一步明确学校预算管理责任和权限,建立财政资金支持的相关科研项目预算评审制度,规范了预算调整程序;三是加强间接费用管理,明确费用计提方式;四是加强科研经费统一管理,强调不管是纵向科研经费,还是横向科研经费,应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纠正横向科研经费属于项目负责人个人所有的观念;五是整合管理服务职能,建立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六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监管有效性,强调推进财务信息公开;七是完善科研绩效管理办法,建立鼓励创新、体现科研实绩的科研人员绩效管理机制;八是划出高压红线,严禁以任何方式套取、挪用、侵占科研经费,严肃惩处违规违纪行为。
五、请问《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4个部分,共19条。第一部分是规范科研行为的总体要求。提出以规范行为,调动和保护高校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科研秩序,促进教育科技事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明确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严格规范科研行为与保护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结合的总体要求。第二部分是科研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根据高校科研活动特点和规律,针对当前科研行为不规范的突出表现形式,从项目申报、预算编制、项目执行、学术道德、经费使用、学术评价、项目负责人等方面,提出了7项行为规范和16条禁止性规定。第三部分是建立健全高校科研行为管理机制。这一部分从完善制度机制,加强教育引导、监督约束、考核评价等方面,对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主管校领导、职能部门和院系、有关委员会和学术组织等责任主体提出了具体要求。第四部分明确了惩处措施。这一部分从违规、违纪和违法三个层次,分别提出了惩处措施,具有强制性。违规行为有6种处理方式,违纪行为有4类惩处措施,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处理。
六、请问对高校做好三个文件贯彻落实工作有何要求?
1、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三处古语和古诗句: 一处是“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原文为“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
一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名句;
一处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语出《宋史〃王安石列传》,大意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用担心。
2、在谈到抑制物价上涨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古语“事不避难”。语出《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3、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是宋代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中的两句。原作全文是:“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南宋灭亡后,郑思肖隐居吴下,坐卧不肯向北。这首诗表达的就是对国家统一的希望。“下泉”典出《诗经〃曹风》。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语出自鲁迅的《题三义塔》。
4、在谈到有关思想解放的问题时,温家宝引用了两句古话,“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出自《诗经〃大雅》,大意是“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
禀受了新的使命”;“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唐司空图《诗品》,原文说的是文艺创作中的体会,说大自然美景难以穷尽,只要深入体察,就能不断创新诗境。
2007年:
1、温家宝在谈到中日两国关系时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其中,“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出自《管子“版法》。
2、温家宝在谈到民生问题时,借用了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这句诗出自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诗作《窗外的争吵》。
3、在谈到海峡两岸关系时,温家宝引用唐诗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温家宝提到,让每个干部和领导者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语出自《贞观政要”政体》,魏征在与唐太宗关于历代兴衰的对话中引用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早的类似表述出自《荀子》中的《王制》和《哀公》,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孔子家语“五仪解》中也有相似的说法。
5、温家宝在谈到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时说:“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这一古语出自宋代苏轼的《晁错论》,原文是“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2006年: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05年
1、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
2、在回答有关两岸关系问题时,温家宝说:“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这句古语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讲的是汉文帝与淮南王之间的兄弟恩怨故事。
3、在回答怎样解决“三农”问题时,温家宝引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的一段话。这一段话出自舒尔茨197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发表的获奖演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4、在回答关于中印关系的问题时,温家宝借用了印度古籍《奥义书》中的诗句:“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文化辉煌。永远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
2004年
1、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中提到的“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是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丘逢甲一生以台湾回归祖国为志,渴望祖国“山河终一统”。
4、温家宝总理提到的钟理和先生,是台湾乡土文学奠基人之一,在台湾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在作品《原乡人》中提出的“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的理想,至今激励着许多人为之奋斗。
【3.1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答记者问】推荐阅读:
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暂行管理办法01-08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林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10-08
银监会个人贷款管理办法06-23
武威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11-15
保证贷款管理办法06-06
农户贷款管理办法12-13
权益质押贷款管理办法06-26
光山联社新增贷款质量管理办法办法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