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精选7篇)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借鉴道格拉斯的“人类聚居学”的基础上,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初步形成,为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1];同时,有关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成果逐步增加[2,3]。但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乡村人居环境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与我国目前约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的现实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大问题。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区域内农户生产生活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其功能转换和演变具有内在规律,但政策影响、利益驱动和人为破坏使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功能逐步衰竭[4],由此导致乡村人居环境日益恶化:农药、农膜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村村点火”式的乡村工业“三废”排放,致使乡村环境大面积污染。相对城市而言,乡村的自来水普及率、道路交通、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滞后,供给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由于乡村普遍缺乏人居建设规划,村庄建设随意性和无序化发展态势明显。在快速城市化的驱动下,城市元素不断侵扰乡村,传统的聚落文化、人脉关系、社区意识等逐步被新的元素代替,多元化的乡村地域文化逐步衰落消亡。因此,乡村人居环境处于无序、混沌、转型的发展状态,迫切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乡村人居环境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户的身心健康。乡村人居环境由人文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组成。其中,自然生态环境包括人类发展所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乡村人居环境构建了一个可生存和可持续的物质基础平台。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户的身心健康,特别是水体污染给农户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笔者在江汉平原农村地区调查显示,农村饮水安全成为当地居民最关切的问题,不满意率达68.2%。同时,江汉平原10县市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率仅占38.8%,不安全率达71.2%[5]。由水体污染、落后供水方式等导致的水性地方病一直困扰着该地区。由此可见,乡村人居环境研究是维护农户基本生存权利的重要方式,可为政府部门提供新的决策支持。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目标是改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地域文化和实现人居空间活动的有序移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研究有利于从整体视角把握新农村建设方向,尤其是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分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空间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演变研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政策依据。
3 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评述
3.1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评述
我国研究人居环境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风水理论就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人居思想。但真正将人居环境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究的学科领域主要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地理学。通过检索近10年的中国期刊文献(1999—2008年),以“人居环境”为关键词检索出文献1173篇(2009年9月11日检索)。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初步统计分析,可总结出相关研究的大致脉络。①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逐年增多,1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增加了5倍(图1)。②从研究的区域分布来看,城市人居环境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乡村人居环境研究成果较薄弱。有关社区和住房的相关研究基本上都属于城市区域,城乡人居环境的“关注度”差别明显(表1)。③从研究的专题来看,人居环境研究具有明显的“城市主义”倾向,对城市生态、建筑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有关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表2)。
乡村人居环境是社会、地理、生态的综合体现,其内涵可分解为人文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3个部分。三者之间遵循一定的逻辑关联共同构成乡村人居环境的内容: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户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地域空间环境是农户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人文环境是农户生产生活的社会基础。以“乡村(农村)人居环境”为关键词检索中文文献仅有79篇,相关研究十分薄弱。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有:①不同发展特征的农村人居环境体系存在差异,相应的人居环境规划方法和策略也存在差异[6]。②乡村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属于公共物品范畴,需要公共财政引导,明确政府的责任,完善财政投融资机制,遵循农户意愿等[7]。③以县域乡镇为基本地域单元,提出一套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通过安全格局网络图的编制和优化指标的达标验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8]。④根据山地区域特征,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9]。⑤与新农村建设紧密配合,通过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等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0,11]。⑥通过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12]。
总体来看,有关乡村人居环境的政策引导和乡村规划等宏观研究较多,忽视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微观主体——农户的研究,仅有少数学者从农户的视角研究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满意度评价[13,15]。李伯华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9村100家农户),分析了农户空间行为变迁与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的关系,并提出了“外部环境变化—空间行为响应—乡村人居环境效应”的逻辑分析思路[4]。但受调研数据和调研区域的限制,还不能从理论上进行科学总结,对我国不同类型的乡村人居环境演变过程还需做进一步考察。
3.2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评述
国外人居环境研究始于城市规划学,具有开创性的代表人物有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和道格拉斯。霍华德认为,城市和乡村不能完全分割而应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中间通过快速交通联系,组成理想的“田园城市”[14];盖迪斯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居住和地区的关系,以及城市成长、演变的过程和动力等,倡导“区域观念”,主张把城市和乡村都纳入城市规划[1]。芒福德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区域观和自然观,主张城市规划要与不同等级的城市和乡村结合、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等[1];道格拉斯最早提出了人类聚居学的概念,创造性地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生态论运用到人类聚居研究中,强调把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居住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1]。在道格拉斯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人类聚居学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除了学者的关注与呼吁,联合国等组织机构也积极推动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人居环境问题的主要机构是1978年成立的联合国“人居环境中心”(UN-habitat),并先后在1976年和1996年召开了两次人居会议。在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发展观,强调努力实现城市、城镇和乡村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城市和乡村发展是相互联系的,除了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外,应努力为农村地区增加适当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机会等。自此,国外人居环境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综上所述,尽管国外人居环境研究强调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但其根本出发点还是关注城市人居环境。从联合国自1986年来每年颁布的“世界人居日”主题变迁中就可看出世界人居环境关注的重点和发展趋势(表3)。23年来,“世界人居日”的主题始终离不开城市住房和城市发展,尽管2004年“世界人居日”涉及到农村,但也是将城乡置于一个不平等的发展地位,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的安全、和谐和平等,却忽视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国外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缺乏系统的研究,其原因主要有:①相对城市而言,国外乡村人居环境问题较少,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②国外发达国家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在几百年的变迁中积累了大量的人居问题,我们可从国外对乡村研究的脉络中归纳出与乡村人居环境有关的研究轨迹。国外乡村人居研究始终与城市或城市化紧密相连,紧密结合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乡村人居研究经历了“乡村地理—乡村发展—乡村转型”等几个研究阶段,研究趋势也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发展。
在城市化初期,乡村地域系统相对封闭,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主要局限对一些现象的归纳和总结[15],研究的学科力量单一,其中地理学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战后,城市化高速发展,乡村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日益边缘化。一些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由城市转向乡村,此时的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两个逻辑主线:一是反思城市化对乡村的影响;二是振兴乡村的路径选择。面对乡村的变化,一些学者开始从城乡关联和城乡统筹等多维角度研究城市化对乡村的影响。参与研究的学科包括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学等。乡村贫困、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乡村住房以及乡村人口流动、城乡差距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16,17,18,19,20]。国外学者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非洲、亚洲和北美洲,试图从中找出发展中国家乡村振兴的路径[21,22,23]。20世纪90年代,西方世界乡村普遍面临着“后城市化”时代的乡村转型。西方农村地区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区位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乡村聚落和乡村文化已与城市没有太大差别;而偏远地区乡村仍然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自然和文化遗产破坏严重,西方学术界正在积极探讨相关的对策[24]。
4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多维视角
人居环境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了解和掌握人类聚居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25]。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城市主义”倾向依然没有改变,乡村人居环境研究需要引起更多的学者同仁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乡村人居环境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乡村人居环境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独特性。一是乡村人居环境具有与城市人居环境完全不同的空间形态、地理景观、文化传统和发展模式,因此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乡村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把握乡村人居环境的演变特征、动力机制和空间形态。二是乡村人居环境因其地形复杂、生态敏感、空间广阔、文化差异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聚居模式,不同地域特征的乡村区域表现出不同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基于乡村人居环境现实特征和研究现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可从以下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①基于农户空间行为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在分析农户空间行为与人居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可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视角探讨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农户空间行为变迁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变迁过程,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农户空间行为特征、乡村人居环境效应,在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时空环境中科学总结农户空间行为与乡村人居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同时,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一般演化过程是空间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通过空间分析,研究人居空间行为、消费空间行为与乡村聚落空间演变、乡村经济网络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学分析,研究农户社会交往空间行为和就业空间行为与乡村传统文化转型、乡村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通过综合分析农户空间行为的人居环境效应,研究农户空间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地域空间环境的影响机制。②乡村人居环境的地域文化与发展模式研究。地域文化是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要素,地域文化突出了乡村人文环境的空间属性。同时,地域文化具有传统性和时代性的双重特征。传统性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传承性,具有相对稳定的特质;时代性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发展性,具有动态的进化特征。地域文化持久地影响农户空间行为、抉择动机、居住模式等,将地域文化作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因素考虑,通过对地域文化形成、变迁过程的分析,考察乡村人居环境的演化进程。中国不同区域的农村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其人居环境模式具有较大的差别,可对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提供适宜性的相关对策。③乡村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研究。乡村聚落空间是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不同于城市区域,其演变的动力机制、制度环境、文化特征等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简单地套用城市规划理论解决乡村人居建设问题。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需要探索乡村人居空间规划的有效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科学总结。除了一般的居民点规划实践研究外,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不同类型区域(如平原区、山区)人居环境规划的特点、要点及其规律;需要从农户居住空间行为视角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发展趋势,合理预测乡村聚落空间发展规模,制定适宜性空间规划;需要从村镇空间布局的视野研究不同农村区域(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等级分布、结构性演变等。④基于“3S”技术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目前,人居环境研究还处在理论完善之中,现代地理技术与方法应用较少。由于乡村人居环境演变过程的复杂性和涉及要素的多元性,必须用“3S”等现代地理技术直观地描述不同时期的空间信息状态;对非空间数据进行离散化分析和处理,生成具有一定空间分辨率集成的数据系统,为乡村人居环境演化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奠定基础。“3S”技术主要用于乡村人居环境演化过程的空间分析和描述,以及优化路径的动态模拟,通过现代地理技术的定量分析可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⑤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乡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功能转换和演变具有内在规律性,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和整体性的视野进行研究。从宏观层面,可研究社会转型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从微观层面,可个案分析乡村人居空间行为特征、变迁过程及其空间行为约束、空间效用评估和空间区位移动的过程;从制度层面,研究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和社会文化效应的模拟与评估、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空间约束条件与规划政策、调控和引导乡村人居空间行为的地理公共政策等。
5 结语
——让雨花的水更清。为了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达标,改善全区水域水质质量,多年来,雨花环保人一直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保障小康环保指标达标以及巩固创模、小康成果,进一步加大了对南河、秦淮新河、板桥河的综合整治力度。从严整治和查处向河道排放污染物行为,努力改善河流水质,通过整治,水体质量明显提升。该区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一直保持100%,板桥水厂水源水质一直保持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标准。
——让雨花的天更蓝。为有效提升全区空气质量,在全区各个拆迁、建筑施工工地的堆场,时常出现他们的身影。经过长期坚持对扬尘污染控制的督查,扬尘污染得以降低,有效地改善了环境空气质量。他们还积极做好夏季秸秆禁烧工作,每年定期下发秸秆禁烧工作通知,并会同相关部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联合开展禁止秸秆焚烧的督查工作。近年来,根据南京市环境监测站大气监测数据分析显示,雨花台区优良空气天数一直在南京市江南八区中名列前茅。
——让环境更宁静。为了给全区群众营造一个宁静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雨花环保人始终围绕“生态雨花规划纲要”要求,对照小康环保指标内容,通过全年全时值守、夜间巡查以及每年一次的“绿色护考”专项行动等措施,保障了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2007年,新增的2个噪声达标区创建任务,新“声控区”面积由原来的10.22平方公里,扩大到85.99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推动污染减排。他们每年坚持制定全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方案,建立起污染物减排联席工作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减排的监督、考核和公示制度,确保各项减排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仅去年,他们在新项目审批时,拒绝了8家规模小、利税低、污染大的企业入住。对梅山化工、圣韩玻璃厂等4家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设施进行了改造;对8家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关停搬迁了南京晶晶表面技术公司、丰利兴化学有限公司、南京雨花铸造厂等10家污染企业。重点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削减55吨, 二氧化硫削减750吨,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
——开展亮剑行动。多年来,雨花环保人坚持环保为民的理念,不断拓展群众投诉渠道,对群众反映的污染问题以及对生态环境有重大污染的违法企业,他们严格执法,敢于“亮剑”。通过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了一批非法排污企业,并关停了污染企业20余家,有效地消除了群眾意见大、矛盾多的环境问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规范餐饮管理。为推进餐饮三产的环保化管理,他们不断健全管理抓手,积极从消除影响居民生活的环境问题入手,不断加强全区的餐饮业废水、油烟污染限期治理工作。对重点餐馆、酒店要求改造下水油污池和添装油烟处理装置,减少了污染扰民现象的发生。分别成功创建了雨花南路、雨花西路、春江路三个南京市“餐饮环保示范一条街”,全区85%的餐饮企业纳入了管理。
——优化人居环境。通过组织环保志愿者进社区进行宣传,开展环保课堂、绿树认养、鼓励绿色生活等活动。雨花台区共成功创建了20个市级绿色社区和9个省级绿色社区。2007年,区环保局获得江苏省绿色社区创建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2008年,组织梅山梅苑社区积极参加中美联合开展的社区千家碳排放调查活动,区环保局被国家环保部评为碳减排先进单位,三名同志被评为全国碳减排调查活动先进个人。不断加强对铁心桥高家库生态村的污水处理系统指导,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高家库生态村获得了雨花第一家“省级生态村”的荣誉称号。
——强化固废管理。特别是近几年,该局强化固废管理,不断将固废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通过建章立制、加大执法等措施,全区固废管理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在2006年8月破获的全市近年来最大一起非法回收、储藏、加工医疗废弃物的案件中,该局一举查获各类医疗废弃物近2吨,有效地防止了违法医疗废弃物的扩散。对宁南汽车市场汽车维修点较为集中的特点,他们采取了汽车危险废弃物打包集中式环保处置。通过集中培训、联系有资质回收单位上门回收、环保部门全程监督管理等方式,将宁南汽车市场30余家汽车4S店纳入环保监管,在全市汽修行业的环保管理中首开先河,国内及省市部分媒体均给予了报道。
——加强安全监控。2005年底,该局总结了松花江重大污染事故的教训,率先在全市制定了《雨花台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被同期南京市政府内参刊载。由于制度健全,应急处置训练到位,全区污染应急处理能力得到迅速提高。2006年发生在西善桥街道梅山化工总厂内的曙光雷弗斯锅炉爆炸,以及机场高速槽罐车侧翻事故,因为应急处理迅速得当,未造成污染,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雨花环保人多年来的努力,得到了上级的褒奖与群众的肯定。几年来,他们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创建绿色社区先进单位、环保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南京市环保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文明示范服务窗口、环境执法先进单位、环境监测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
太原市晋源区建设管理局局长荣春贵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的简称,是以“人”为主体来研究生活的,是一个融贯综合的学科,包括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等五大系统,内涵十分丰富。人居环境强调融贯和综合,融贯是指从中国的建设实际出发,以存在问题为中心,主动从相关学科中吸取智慧,有意识的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地推进学科的发展;综合就是把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系统在内的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生态、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对人类聚居问题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融贯综合思想渗透了“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一、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人居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既是一个古代的命题,也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幕天席地的居住环境中学会了建造茅草屋,他们选择了相对优越的人居环境,营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在当代,人们通过建筑布局和构造的变化来改善通风、温度,以及减少噪音等各种不同不利条件的侵入。但是,在快速化城镇发展进程当中,城市问题表现得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居住拥挤、基础设施匮乏和老化、生态环境破坏、旧城改造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矛盾激化、城市“美化运动” 1
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从而切断了城市的文化和文脉。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优劣,会直接对该城市的面貌、品质以及民生状况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人们的居住观、生活观、价值观和幸福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生活出行、教育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转变增长方式。”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建设和谐的人居环境显得异常重要。
二、人居环境建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建设一个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就要求我们的人居环境具有更好的生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力发展生态系统平衡、生态结构健全的绿色建筑、绿色家居、绿色人居;还要具有更好的文化艺术性,重视人居环境的文化创意、艺术创意,特别是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创意。现就人居环境建设所涉及到的自然生态、人类住区、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等方面简述如下:
(一)加强人类住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居健康问题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1996年联合国人居大会提出两句话:第一句——人
人都有适当的住房;第二句话——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第一个问题差不多基本实现了,因为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现在我们应该向“居者优其屋”的方向迈进,解决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在人们所追求的是健康人居环境,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性、亲和性;令居住者身体舒适、精神愉快;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那么,如何打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城市住区环境长期制约着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生活质量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对环境合理性、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考虑;要强调综合规划先行原则——强调整体概念,根据人文学、生态学、社会学与经济学原则对城市住区人居环境进行区域生态规划和布局;要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原则——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要强调绿色建筑技术原则——在居住方面要提高技术,更新材料产品,努力开发出适合资源节约型的住宅建筑体系。
第二,建设健康住区环境,回归舒适、健康、安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面对各阶层、各个层面的不同住房需求,都拥有各自的健康住区。同时,还需要确保住宅设施
同步建设,采用绿色环保建材,营造绿色家园,保护好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利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科学城建、生态城建、文明城建、高效城建、和谐城建和阳光城建的新理念,努力打造绿色城镇化的里程碑工程,要更加突出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第一,要完善城市供水、供气和供热网络,加大政府对供水、供气、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行业监管,确保供水、供气和供热质量;
第二,要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实现智能化管理,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公交场站设施建设,增强公交向农村延伸的服务功能,扩大城市公交覆盖率,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第三,要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合理布局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大力完善城市交通设施;
第四,要全方位推进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着力推广污水处理、再生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等工作。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也将有所提高,城市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三)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找准发展定位,妥善解决好城市绿地、环境卫生、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噪音控制等生态问题,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第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应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布局、自然环境,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和布局,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坚持生态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交通等造林绿化工程,同时还可以将城市绿地与城市周边的山川、水体、林地、农田等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绿色体系建设。
第二,遵循生态规律,整治城市水系,保护好水系两岸的自然滩涂和坡岸,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同时大力控制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提高各项指标综合达标水平。
第三,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市民生活环境。重点治理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五乱”现象,综合整治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卫生死角,彻底解决城市环境卫生死角和“脏、乱、差”状况,着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状况,打造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
(四)发掘城市人文资源,培养文化特色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城镇化造成的文脉遗失。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能光是到历史典籍中去寻找,而要体现在现存的城市形态、名胜古迹、古建筑、风
土人情、自然遗产等方面。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宝贵的财富,各城市一定要加强保护、修缮和宣传,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要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区、文化广场、公园、雕塑等,培养城市的文化特色,构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展现自已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软实力,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和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如: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的功能配置、工程质量、装修水平和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综合配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绿色人居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人居环境也面临着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4〕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确定不同地区的具体目标、重点、方法和标准。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防止大拆大建。
——城乡统筹、突出特色。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生产生活,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相结合,不搞形象工程。广泛动员农民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政府大包大揽,不得强制或变相摊派,增加农民负担。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二、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一)加快编制村庄规划。编制和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根据镇、村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论证,明确重点镇和一般镇、中心村和一般村的布局;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依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加快编制建设活动较多以及需要加强保护村庄的规划。
(二)提高村庄规划可实施性。村庄规划要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体现乡村特色。规划编制要深入实地调查,坚持问题导向,保障农民参与,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防止强行拆并村庄。规划内容要明确公共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村民建房质量和风貌管控的要求;充分结合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合理区分生产生活区域,统筹安排生产性基础设施。规划成果要通俗易懂,主要项目要达到可实施的深度,相关要求可纳入村规民约。
(三)合理确定整治重点。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规划编制要兼顾中长期发展需要,分类确定整治重点,分步实施。基本生活条件尚未完善的村庄要以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要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三、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危房改造任务,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做好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和管理,落实农房抗震安全基本要求,提升农房节能性能。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因地制宜推行城乡区域供水,完成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任务。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基本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大力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促进可再生能源供电,全面解决不通电农村居民用电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消防、防洪等防灾减灾设施。
(二)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行县域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深入开展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处理;其他村庄的生活垃圾可通过适当方式就近处理。离城镇较远且人口较多的村庄,可建设村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人口较少的村庄可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
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养畜,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农村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和处理系统,加快无害化处理场所建设。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快废弃物回收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和户用沼气。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考虑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生产需求,统筹建设晾晒场、农机棚等生产性公用设施,整治占用乡村道路晾晒、堆放等现象。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疏浚坑塘河道,推进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建设。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
(三)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加强对村域的规划管理,保持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结合水土保持等工程,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与田园景观。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名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继续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利用小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服务设施,整体带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四、完善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一)创新投入方式。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中央政府投资要重点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倾斜。以县级为主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做到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推动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村庄规划建设、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河道管护等公共服务。
(二)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建立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沼气、河道等公用设施的长效管护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培育市场化的专业管护队伍,提高管护人员素质。加强基层管理能力建设,逐步将村镇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河道管护等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三)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以多数群众的共同需求为导向,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实施机制。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村民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推行项目公开、合同公开、投资额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和评议。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负总责,要科学编制规划,建立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安排年度建设任务,规划及年度工作情况要及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备案。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协调配合,加强对各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指导。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研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统计和评价机制,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 2014年5月16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进一步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市委四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以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坚持“统筹发展、富民美村”,坚持点上整治、面上改观、彰显美丽的原则,以“硬化、洁化、绿化、美化”为主要手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村群众的主体作用,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促进农民创业与增收相结合,着力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规划引领。把科学编制规划作为前提,切实把好规划实施的事前审核关、事中监督关、事后检验关,保障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农村实际。
――坚持注重特色。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建设,根据山区、坪坝、城郊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体现巴渝乡村风情和田园风光,注意保护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地方财力和农民的承受能力,注重实用实效,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做到当期可承受、长远可持续,着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工作目标。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推进、示范带动”的原则,从2015年起,由各区县(自治县)整合农民新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专项资金,重点实施“弘扬历史文化、保护自然景观”“农房建设和改造”“村道硬化”“安全饮水”“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方面的项目,每年完成1000个以上行政村的综合整治,推动农村安居、康居和宜居目标的实现。到2020年,完成全市约8000个行政村的全面综合整治,全市农村环境有效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初步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二、工作重点
(一)编制综合整治规划。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抓紧组织编制农村整治规划。深入实地调查,坚持问题导向,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规划的衔接,选择地质安全区域实施建设。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以农村整治规划为基础,制订年度市级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村和其他整治村建设计划,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与建设标准,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重点和时序,保障群众参与。
(二)推进农房改造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危房现状调查,全面掌握全市存量。科学编制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规划,合理安排年度改造计划,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加大《重庆市巴渝新农村民居通用图集》的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每年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的农民新村示范点。
(三)保障饮水安全。通过对既有水利设施完善配套、乡镇供水管网延伸、打井等措施,着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进一步加强小河、小溪、水塘等农村生活用水水源保护。大力实施农村供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养殖业污水和工业废水及固体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加强对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能力。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卫生监测力度,让群众吃上安全卫生水。
(四)硬化农村道路。根据农村规划、农村住宅布局、村民经济社会活动需要及乡村特点,因村、因路制宜开展村内道路建设和农村主干道硬化。深入结合当地实际,就地取材,每年建设农村人行便道4000公里以上,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着力加强行政村道路建设,着手构建农村联网公路,打通断头路,实现300户以上的撤并村公路通达率100%。
(五)开展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全面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区域处理”模式,清除农村陈年垃圾,逐步实现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按照农村规划、自然村落布局和农村人口分布,科学设置垃圾收集、分拣、转运等设施,因地制宜采取焚烧、填埋、沤肥等方式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丘陵、山区、坪坝等远离城镇的农村,原则按照“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开展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城镇郊区的农村,原则上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逐步开展农村垃圾收集处理。
(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城镇和区域污水处理厂临近的农村,要按照城乡或区域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的要求,建设截污管网。经济发达、布局相对集中的农村,鼓励建设村域统一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2020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50%以上的目标。
(七)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组织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促进畜禽养殖合理布局。严格执行畜禽养殖区划管理规定,督促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和户用沼气,推进农村清洁工程。逐步建立农村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和处理系统,加快无害化处理场所建设。
(八)加快农村改厕步伐。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营造人人讲卫生、爱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大力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到202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5%,每个村至少建设1个无害化卫生公厕。
(九)保护农村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结合水土保护、农村土地整治等工程保护和修复农村自然景观与田园风光,防止“贪大求洋”和“千村一面”。制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古树名木目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协调机制,由市城乡建委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齐心协力抓好实施工作。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要求,加强调查研究,统筹整合资源,认真搞好示范,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务求抓出实效。
(二)创新投入方式。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要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库区移民后扶、高山生态搬迁、消防、防洪、地质灾害防治等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紧密衔接和有效整合。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做到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市城乡建设、交通、农业、国土、环保、规划、市政、水利、卫生、移民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规划编制、住房建设、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卫生改厕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三)坚持规范操作。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相关项目必须坚持民主决策,实施方案应当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区县(自治县)有关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要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相关项目的监督管理,建立工程项目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要坚持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对重大项目实行招投标制。
(四)加强督促检查。市城乡建委要牵头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统计和评价机制,加大督促检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要及时报告市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3.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同心共建美丽家园
4.整治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5.和美乡村让人人如沐春晖,幸福家园让你我一生无悔
6.清洁清扫坚持做,美丽环境真不错
7.治理环境齐动手,村容整洁共分享
8.清洁连着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9.改水改厕改习惯,治荒治脏治杂乱
10.要想少得病,厕所要革命
11.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共建文明幸福家园
12.卫生整治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13.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
14.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15.垃圾分类成资源,利国利家又利民
16.人居环境人人护,护好环境为人人
17.乡村要想振兴,环境必须先行
18.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山清水秀家园
19.农村环境保干净,水清岸绿好心情
20.一点一滴改善人居环境,一言一行成就美丽乡村
21.人居环境美丽,人文精神正气
22.要使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可少
23.人人动手,清洁家园,创建文明新村
24.用文明净化你我心灵,用行动美化乡村环境
25.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河塘沟渠水清岸绿
26.全面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共创美好幸福生活
27.爱护水环境,污水不乱排
28.使用卫生厕所,走进健康生活
29.最美风景驻乡村,宜居村庄惠农民
30.农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园是家园
31.美化空闲地,建设新农村
32.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33.家家户户绿化,乡村处处美景
34.整治村容村貌,共建美丽家园
35.绿化美化净化,幸福和谐万家
36.小手拉大手,共创美丽乡村
37.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美好面貌新
38.共建美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
39.青山绿水好,农村要环保
40.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
41.清洁家园全民参与,提升容貌创新局面
42.环境治理人人抓,宜居乡村处处花
43.农村美如画,必须靠大家
44.垃圾分类新时尚
45.手拉手参与环境整治,心连心共创美好家园
46.垃圾少,花儿香,环境美,人健康
47.打造洁美天地,共建可爱家园
48.门前屋后种棵树,健康幸福到我家
49.春天从绿色开始,文明从如厕起步
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对于人居安全尚未给予必要的重视,“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建立科学人居安全观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实现人居安全,提高人们对人居安全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把人居安全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2 人居安全的涵义
人居安全的核心是人,是以满足人类居住安全为目标,至今尚未有一个科学的定义。我们认为,人居安全是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基石,其以人居环境为基础,既包括人居环境的安全,也包括社会经济系统的安全;不但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更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互助。可见,人居安全有以下特点:
2.1 以人居环境为基础
所谓人居环境,就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1]。在层次上,人居环境可分为国家(或地区)、区域、城市、社区(或乡村)和建筑等5个层次。在人工影响程度上,人居环境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构筑系统。
人居环境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人居安全的必要条件。在宏观层次,人居安全要以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经济安全、信息安全和能源安全作为支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的战略性贡献,它是以生态安全为基本要求,没有生态安全也就谈不上生态文明[2]。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与环境,包括聚落、聚区、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受生态条件、状态及其变化的胁迫、威胁、危害、损害乃至毁灭,能处于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状态[3]。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政治文明、经济安全、信息安全和能源安全则是要求在社会经济制度层面对人居安全提供战略性的保障。以政治文明为例,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是政治文明的一种,在汶川大地震面前体现出其巨大的优越性,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害一线指挥抗震救灾,人民军队成为抢险救灾的先锋队,在灾害面前,官僚主义作风、贪污腐败等行为受到前所未有的监督和快速处理,全国人民因灾害而更加团结。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当前的政治文明尚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如贪污腐败行为的猖獗、房地产领域官商勾结等成为政治安全的重大隐患,也是危害人居安全的重要因素。
2.2 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依托
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在人居安全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放在首位,加快经济发展,改善城乡环境,维护社会稳定,重视科学规划与有效管理,重视合作和全社会参与,把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作为人居安全的重要保证。
一般来说,城市灾害一旦发生,往往比农村更为严重。首先是城市致灾因素非常复杂,其次是放大效应。这也是为什么在灾害防治中,更要加强城市灾害研究和防治的原因[4,5]。但人居安全不仅仅是灾害的威胁,更多的来自于城乡共同面临的难题,如饮水安全、环境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不和谐等。以饮水安全为例,全国所有城市的水源地都在农村,农村的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垃圾不科学的处理方式造成的点源污染,农村卫生防疫的落后等等在对自身饮水安全造成威胁的同时,也是城市饮水安全的隐患;城市人口密集,环境容量小,所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工业“三废”、医疗垃圾、放射性物质等如不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而转移到农村,也会对农村饮水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2.3 以建筑安全为载体
伴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和多元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少是地球表层的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原生的自然系统了,而且愈来愈多地出现人工构筑系统。寻求人居安全的现代城乡建筑安全已成为趋势,城乡建筑安全作为人居安全的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将场地、建筑安全和相关的技术措施等因素融合,将建筑的功能、管理与安全良好结合,共同抵御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成为城乡建筑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筑安全要求根据建筑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安全管理、居所内外的机电设备安全、应急计划和社区安全、住宅空间的安全设计(避灾、疏散、应急救援等)、灾害逃生系统设计分析、居家个体防护用品及相关环境安全等内容的应对措施。如果要在地震带进行建筑施工,我们必须了解该地震带的环境容量,抗震技术如何运用,周边水利设施如何配置等。
2.4 以心理安全为软肋
人居安全最薄弱的环节体现在危机状态下,人们心理的危机带来的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心理安全缺失,即灾害的突发造成人们情绪失控、恐惧、气愤或暴力、谣言猜测的快速传播等。心理安全缺失会导致人群密度在狭小空间的快速提高,由于拥挤和互不相让,疏散的速度变得十分缓慢;采取慌不择路的逃生方式如跳楼等;人们趋于采取“从众”行为,如抢购食品、药品、饮用水等,即使根本不存在水资源污染、食品和药品短缺,也会导致某些商品脱销而带来安全隐患。
3 人居安全的建议和构想
3.1 建设生态文明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优美的河流山川、湖泊湿地、物种资源,是人居安全不可或缺的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生态系统,包括人类自己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同时也是加剧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马宗晋把灾害定义为:“由于自然变异、人为因素或者二者兼有的原因所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6]。“灾害之所以成为灾害,是因为它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构成了危害,因此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7]。现代社会中自然灾害不断加重的趋势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森林减少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是加重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加速河道、湖泊的淤积和导致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以及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改变对待自然及自身发展的观念,建立生态安全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逐步建立生态安全评估体系,提倡消费者选择生态安全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对生态安全产品或服务的逐步认可也会给产业和商业带来回报,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使产业走向良性循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
3.2 引导合理的生产与消费方式
不合理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使我们身边的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除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还会诱发各种次生灾害。比如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都是采用填埋处置方式,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面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而且垃圾焚烧存在着产生有害物质的弊端,因此,应着手引进国外先进的非焚烧处理技术和设备,并结合我国国情,使其国产化。要进一步加强国家环境安全的应急预警体制与机制建设,以便在环境突发事件到来之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应对,把损失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要从维护人居安全的高度出发,提倡绿色生产和消费,从根本上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加强人居安全教育,对于高校师生,尤其是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要建立起必要的知识与能力,使防灾减灾规划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教育作为人居安全的中心,知识作为人居安全的关键。
3.3 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居住标准
统筹城乡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用先进生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缓解环境的压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不断提高环境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企业建立对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引导企业建立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产业体系。为人居安全提供有力的社会经济保障。
统筹城乡规划,形成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良性互动,这样人类自己也就能享有更舒适的环境和更安全的人居。对于各种潜在灾害风险,进行详细调查,准确评价和进行危险性分区,进行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科学选址。把城镇建设、道路规划、农业用地与工业用地等从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采取防治措施等,给居民找到比较安全的居住地,使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针对每幢房屋、每个民居进行科学规划;此外,还应加大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民众的灾害防范意识,普及避让灾害的常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最大程度地避免人为活动诱发灾害。
3.4 通过政策引导人们趋利避害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有利于人居安全的行为。如采用政府推动,鼓励保险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建立多种灾害的管理信息系统,保证做到灾害风险信息的及时收集、传递、共享和综合利用,编制灾害风险分布图,标定区域危险等级,开发各种灾害保险费率,如果保险费能衡量区域风险高低,可能会有长期的好处。某一种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分布往往是不均衡的,比如我国地震灾害高风险区分布在地震断裂带上,洪水灾害高风险区分布在主要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热带风暴灾害高风险区分布在华南地区,旱灾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当投保人投保某一灾害险时,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风险决策的逆向选择,即该种灾害高风险地区的投保人大量投保,而低风险区的投保人不投保,最终使灾害风险不能有效分散。如果根据风险的区域水平设置保险费,就可以将某一灾害风险在全社会范围有效分散,每个投保人将承担全社会总体灾害风险的适当水平,从而以此获得最大保障。允许灾害保险限制覆盖范围,索赔责任可以受到限制或通过政策限制最大应付额。在日本巨大的地震损失风险在市区对任何人都限制了支出要求,或超过赔付上限,政府同意分担费用。公司在高风险区域可以拒绝销售所有保险,虽然这是不得人心的和政府不愿接受的。比如,在山洪及泥石流红色危险区,可能出现摧毁建筑物或建筑物一部分的灾害事件,在建筑物内的人员有生命危险,保险公司完全可以拒绝提供保险。鼓励公司在产业之内能分享风险。这可以由几家公司共同提供保险或通过再保险。再保险市场是国际性的,并且风险可以通过世界市场被分担,虽然成本不断上涨使获得需要的所有自然风险再保险很困难[8]。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规划,1997(3):4-9.
[2]鲍文,陈国阶.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川生态安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0):62-64.
[3]陈国阶.论生态安全[J].重庆环境科学,2002,24(3):1-3,18.
[4]章友德.城市灾害学——一种社会学视角[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3-4.
[5]鲍文,崔鹏.兰州城市发展与灾害防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3):33-36.
[6]马宗晋.灾害学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63.
[7]何爱平.区域灾害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0.
张姿薇今年36岁,思想前卫,酷爱聚会。去年,她度假去了阿根廷、墨西哥。这位单板滑雪爱好者不否定自己是中国新一代精英的代表,现在一家跨国公司任高级财务主管。“前几年,我的行李始终处在漂泊状态,今天总算放在了星河湾。”之所以选择星河湾,她给了自己两条理由:一,自己在国外历练了那么多年,需要找到一种为国家服务的方式;二,星河湾是一个可以把心安顿下来的地方。
中国人民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教授张长辉认为,像星河湾这样的住宅,已经跨越了中国人居建筑史上“户型包装”、“品质包装”、“文化包装”的三大阶段,进入了“知名品牌吸引智力人群,智力人群创造资本价值,资本价值转化社会贡献”的人居新时代。
知名品牌吸引智力人群
为什么选择星河湾?这在星河湾“业主沙龙”里有多种多样的说法。
一位从澳大利亚回来的“海归”写道:“上高一时,我是赴德国的交换生。当年房东别墅小径里的‘黄蜡石’和‘黑卵石’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房子的精致。今天的星河湾实现了自己的这一梦想。”社区内的马达加斯加银海枣、距今三亿年的“活化石”桫椤等珍稀植物,让她感受到了居住环境的人文情怀。
一位来自法国的住户理由更简单。他原来住在别的高档公寓,有一天,他看到邻居身着西装、脚穿旅游鞋就出门了。随后,他就选择了搬家。他说,在星河湾没有类似不得体的尴尬现象,大家都在一个体面的环境里生活,没有那些露富和浮躁的心态,生活方式非常健康。
当然,星河湾还是一个社交平台。“在这里,可以结识很多高层次的人,获得你意想不到的人脉关系。”一位来自新加坡的中年商人说。
对于业主而言,另一种收获可能是建筑“硬件”带来的文化“软提升”。“景观改善”、“遗产管理”、“环境保护”、“社区参与”、“未来规划”等五大社会事务,提升了业主敢于参与、敢于竞争、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社区营造的自信、达观的人生态度,让时代精英们在宽松、包容的环境下,没有压力地创造出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并通过星河湾的“二次价值转化”,带来难以估值的社会价值。
一位房地产策划师说:“星河湾从一开始,就构建了两个主流的居住人群,一个是名仕阶层,一个是儒仕阶层。前者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后者却决定着中国意识形态的走向。”这就为星河湾三期乃至后续工程,奠定了链式、滚动发展的基础。
智力人群创造资本价值
一位从华尔街回国的基金经理,操控着上亿资金。他开玩笑地说,其中的资金,大多属于身边“提篮小卖”的退休老人,他们没有专业知识,无法挑起这副担子。“星河湾晚上的宁静环境,让我能够在白天的资本博弈中心平气和。”
星河湾—集团董事长黄文仔表示,星河湾一直关注这个人群。他们勤奋聪明,心气很高,是全球经济发动机的链接者,是消费时代的资本弄潮儿。如果把他们的行囊和家庭安顿好了,就等于替中国经济发展留下了火种。
星河湾不单纯是人群和车流的集散地,更是智力的聚居地、智商的交换场所。这些社区细胞散发出强烈的资本效应,创造着巨大的价值。“谁也无法知道你白天空手出去,晚上会带回一份什么惊喜?”黄文仔说。
资本价值转化社会贡献
除了推动智力人群创造资本价值外,资本价值转化为社会贡献也是这个新型社区的一大特点。
一对在星河湾买房的老年夫妇,常年派驻在驻外使馆,退休后,为社会公益做点事情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星河湾为他们提供了舞台。在四季会,他们通过“抢救山区教育”沙龙捐助了50名贫困生;他们通过“拯救中国非物质遗产”论坛,呼吁保护蒙古族长调。
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伦理道德学专家肇建榆认为:在财富向民间资本倾斜的时候,文化的代际转移需要通过社区这样的渠道进行良性循环。星河湾似乎先行了一步,在这里,社区除了关心财富创造外,更提倡社会公益,抵制 “伪消费主义”、“过度消费环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宣传都比不了的。
【人居】推荐阅读:
人居环境整治汇报07-24
论构建和谐的人居关系05-26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汇报06-08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07-20
浅谈人居环境设计论文06-13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09-22
农村人居环境宣传单10-22
提倡提升人居环境倡议书06-25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考试安排06-22
202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