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教学反思(推荐8篇)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能维持好学好地理的兴趣。
依据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本节课教学一开始,我就以学生较为喜欢和直接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效果展示吸引学生眼球,并创设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建立了探究、体验、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促使师生共同成长进步,尤其是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分析,经过合作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想探个究竟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多方位培养学生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教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和情感意识,使学生在一种生动、民主、融洽、快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学生各抒己见,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照顾到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效率,同时拓宽了学生间情感交流的渠道,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创设了展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四、强化人文素养,肩负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功能。
一、背景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要认识和了解中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我国特定的空间位置,决定了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辽阔的国土,使我国的地形、气候乃至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形成各地区自然、经济上的区域差异。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辽阔的疆域,是掌握我国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节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学会阅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形成对我国位置、疆域等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通过对比评价“位置优越和国土辽阔”,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认识我国有辽阔的疆域,培养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二、案例呈现
片段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情景创设: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学生畅所欲言: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
教师归纳: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她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地建设她。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评价点拨:这样的导入,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地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片段二:明确位置,感受优越性。
1. 位置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打一地理事物现象。学生猜测(中国的地理位置)。
师: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并加以描述?
生: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
师:从谜语中你能得到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哪些信息?
生: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面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师:同学们能否根据这些信息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
(学生在图上找到中国。)
评价点拨:通过猜谜活动,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思考这些信息背后反映的中国地理位置并最终落实到地图上,锻炼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2.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对照“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地球仪,根据教材第2页文字内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地图,独立思考,填写下列表格:
评价点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3. 合作交流:
学生个人独立完成表格,小组内交流答案。
小组一: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上。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
小组二:在教材“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描绘出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的经线圈,看中国所处的半球位置。
小组三:在“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看中国的纬度位置。
小组四: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地图上提取有关的地理信息,明确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般应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以及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四方面去分析。进一步体会到地图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评价点拨: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时要做到认真仔细,把学生引到位,帮助学生克服不习惯使用地图时产生的困难,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地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位置的认识。
(过渡)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 互动探究:
教师为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内互动探究,探究出结果后,以丰富的形式进行展示。
活动一:出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图:比较我国的纬度位置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教师总结:俄罗斯、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纬度较高,而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由于它们所处的温度带单一,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地区在中纬度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这种地理位置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活动二:屏幕展示蒙古、日本图: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总结:
蒙古:是一个内陆国,有许多陆上邻国与其进行交往,陆上交通发达。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面积广大,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开发海洋资源,同时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近海和远洋航行,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活动三:通过以上分析,补充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
评价点拨:设计3个活动,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通过读图对比,提升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片段三:国土辽阔,加强爱国情感。
教师出示3组数据,让学生识记,然后设计了下面的3个活动来体会疆域“之大”,加强爱国情感。
(1)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相当于欧洲的面积。陆上国界线长达20 000多千米。
(2)中国濒临广大的海疆,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还有台湾岛濒临的太平洋等海域。
(3)大陆海岸线长18 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
活动一:我当测量家。首先在“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找到我国的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然后读出四至点所在的经度(或纬度):最东端135°E,最西端73°E,最北端53°N,最南端4°N,计算出我国东西跨62个经度,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110千米,计算出我国领土南北距离约为5 500千米。
在“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测得我国领土东西端的图上距离约为7.9厘米,根据该图比例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33千米,计算出东西端距离约为5 000千米;测得南北端的图上距离约为8.7厘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南北端的实际距离约为5 500千米。
通过计算和测量,第一组普遍体会到祖国疆域之大,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深深为之骄傲和自豪。
评价点拨:教师及时鼓励和评价,然后对四至点内容归纳成歌诀帮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活动二:我当探险家。探险小组将组员分为红队和蓝队,两只探险队都从朝鲜出发,红队沿陆上国界线按照逆时针方向探险,找到并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蓝队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说出濒临的海洋,以及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两个大岛的名称。
红队展示探险成果:陆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国家。
蓝队展示探险成果:濒临的海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共6个,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两队共同的体会是: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合作,海洋面积广阔,海上交通便利,海洋资源丰富,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评价点拨:教师归纳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活动三:我当小法官。展示“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我国领土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图片,判断“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和“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是真是假。
刚才测量家已经量算出我国最北端53°N,最南端4°N,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我们还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造成了我国南北气候具有很大差异,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所以会出现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我国最东端135°E,最西端73°E,东西相差约62个经度,相差4个小时,东边地点的时刻比西边早,所以会出现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的景象。
评价点拨:把国土辽阔这一知识点以多种方式展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联系平时已有的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展开活动,进一步深刻体验中国疆域之大。
三、片段反思
本课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在学生看书、读图基础上,以问题引路,着重采用地图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游戏法等,重点突出一个“活”字。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小组交流等学习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对学生学法的渗透培养;通过设计主题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创建开放性地理课堂,使地理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了对课程的解读分析和学情分析,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体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重组,体现新的教材观、课程观和教学观。
但是本节课也发现了许多不足,比如,由于学生掌握的材料较少,课前未进行相应的材料收集与辅导,学生的回答大多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复述。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正确表述我国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学生的比例尺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疆域辽阔、 地理位置优越等基本国情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责任感。
我说课的主题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是通过《中国的疆域》这一课题展
现的,请让我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简介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我国的地理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
教材通过“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对于我国经纬度位置特点的讲述是通过介绍我国领土的四端来完成的,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这是造成南北太阳辐射、气候、自然和人文景观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我国东西跨经度很广,则造成了我国东西时间、气候、自然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两者结合起来说明我国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海陆兼备,有十分独特和优越的海陆位置。教材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其次我国濒临的海洋一段内容实际上是我国海陆位置的延伸,即我国东临
辽阔的海域。
最后,教材通过对我国陆上和海上邻国的介绍说明了我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二. 目标设定。
1. 知识目标:1)我国领土的四端 2)陆地面积 3)濒临的海洋
4)陆上邻国 5)海上邻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正确分析与评价
3. 德育目标:通过讲述我国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 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进一步使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难点:教材设计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四. 教学方法设计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先读图、再忆图、后默图的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同时运用各种信息语言,让学生在欢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 学法设计:
在教学中,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观察中有选择的学习、思考,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正确性、主动
性。
六. 媒体教具的使用
在教学中我使用的教具有录音机、投影仪
七. 教学活动的展开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在优美雄壮的歌曲声中引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一)“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一段内容的教学
1. 设问,我们的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首都北京,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大家能回答中国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吗?
2. 读“中国在世界上位置示意图”,请学生上台在图上找出赤道、20ºW和160ºE的经线,从而得出我国位于北
半球和东半球的结论。
(二)我国海陆位置一段的内容的教学
1. 出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请学生上台指出太平洋、亚洲、中国位置,分析得出我国相对于亚洲和太平
洋的位置,即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三)辽阔的疆域
1. 讲解疆域和领土的概念
2. 读中国的疆域示意图,请两个同学上台表演,甲指出四端的位置并标注,乙讲解其名称,学生讨论解答思考题,我国东西经度相差60多度,跨五个时区,南北跨50度,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
3. 我国的陆地面积,老师说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欧洲的面积,我国仅次于俄、加,居第三位,比美
国大,和整个欧洲差不多。
(四)我国濒临的海洋 1. 讲述领海与内海的概念
2. 学生读图了解我国东部濒临的四海一洋,主要岛屿、海峡名称及位置,老师边讲边在中国政区图上填注,并指
导学生完成填充图练习。
(五)众多的邻国
1. 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按顺序在图上找出我国15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老师在挂图上指出我国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的位置,学生可轮流或齐声回答其名称,然后将这些国家按顺序填在填充图上。
2. 教师说明:巴基斯坦本土没有和我国接近,但是克什米尔被巴基斯坦控制,与我国接界,因此填图时,只能填
上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填在本土上。
八. 出示巩固检测,学生单独完成,教师提问订正。
九. 小结:本课通过中国的疆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我们伟大祖国地域辽阔,山河壮丽,认识了解可爱的祖国,具有民族自豪感,我们以伟大祖国而荣,要好好学习,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十. 课后活动:讨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提示、分析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板书设计:
中国的疆域 一. 伟大祖国
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二. 辽阔的疆域 1. 领土的四端 2. 陆地面积 3. 濒临的海洋 三. 众多的邻国 1. 漫长的陆界 2. 陆上邻国 3. 漫长的海岸线
[例1]:下面4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的状况特点等知识点。从中国人口增长以来看,在较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旧中国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状况。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例2]读图回答:
(1)C、D、E三条曲线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增长幅度最小的是,造成其增长幅度小的原因是。(A——我国耕地B——我国人均耕地C——我国人口D——我国粮食总产量E——我国人均粮食产量)
(2)A、B两条折线下降幅度大的是,造成下降的原因是。
(3)对比我国与世界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要提高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人口方面应采取的政策是。
[答案](1)DE人口增长过快号(2)B人口增长过快,耕地又不断减少(3)实行计划生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与资源关系、人口政策等方面问题。我国人口增长过快,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却在不断下降,粮食总量增长较快,人均粮食产量相对缓慢等情况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例3]计算下列表中所列省、区人口的密度:(人口数为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省级行政区面积
(万平方千米)人口
(万人)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江苏107500①
山东159000②
新疆1601900③
西藏120260④
根据表中数值计算的人口密度,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⑤。
[答案]①750②600人③11④2人⑤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大,特别是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更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计算能力和根据地理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题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对人口密度的含义及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的理解,这样才能准确说明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特别是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更大,西部人口密度小的分布特点。
[例4]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聚居省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A.壮族——桂B.维吾尔族——宁
C.傣族——湘D.蒙古族——藏
[答案]A
[解析]本题不仅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而且还考查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二者缺一不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简称佳);维吾尔族主要集中在新疆(简
称新),宁是宁夏的简称,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傣族主要在云南(简称云或滇),
湘是湖南的简称;蒙古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藏是西藏的简称,是藏族的主要聚
居地。中考出题往往是前后知识综合起来考查,而这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
所以只有对每一章节的知识掌握好了,才能综合利用。
[专题复习评价测试]
一、选择题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中国,这个名字在世界上越来越响亮.晓红认识了英国伦敦的一位中学生网友莉莉,莉莉学习世界地理时重点学习了中国,有些问题她难以辨别,就问晓红。请你帮晓红回答1——4题
1.中国是“东方”雄狮,东方是指中国的半球位置,中国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来看中国于东半球、北半球。
2.英国是一个岛国,西临大西洋、东南隔英吉利海峡与法国相望,而中国地理位置呢?()
A.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B.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
C.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听说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相当于欧洲那么大,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
A.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国
B.C.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和美国差不多大
D.陆地面积960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的面积大小。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4.中国是个临海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分别是()
A.北海、黄海、东海、南海B.北海、东海、南海、西海
C.渤海、黄海、南海、东海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的临海。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34个省级行政区的熟悉情况。选项C图所代表的是云南省,而云南省的简称是云、滇。
6.“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撒满了阳光”此话说明()
A、我国领土东西经度差异很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大
B、我国领土南北纬度差很大、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大
C、我国陆上疆界很长、邻国数量很多
D、我国海上疆界很长、领海范围相当广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南东西两端的时间差异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领土东西经度差异很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大。
7.“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是()
A.新疆B.西藏C.广西D.内蒙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多少问题。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
8.有关我国人口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分布相对均匀
B、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C、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D、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
【答案】A
【解析】我国的人口分布情况是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人口分布不均匀。
9.由于我国人口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B、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
C、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D、交通四通八达,人们的住房条件有较大改善
【答案】B
【解析】我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之首,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导致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
“人民币上学地理”,依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完成10-11题:
10.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是()
A.杭州西湖八达岭长城B.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
C.桂林山水布达拉宫D.长江三峡敦煌莫高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的著名风景名胜所在的地方。要求学生平常注重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
11.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A.壮族藏族B.高山族满族
C.苗族回族D.傣族蒙古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的著名风景名胜所在的地方。然后才能正确的完成每一个地区所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
12.满族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阅读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可知,东北地区是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学科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如我国的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朝代,在入关以前主要聚居于东北地区,很容易得出答案为A。
13.下列民族与其主要聚居的省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A朝鲜族——海南省B.彝族——四川省
C.回族——内蒙古D.黎族——吉林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朝鲜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云南省;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1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表达不正确的是()
A.户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共有56个
B.中国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9个
C.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汉族人口的分布,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D.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左右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数目、少数民族的概念、民族分布特点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解析此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的要求。中国共由56个民族构成,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其它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只占全国人口的8%,人口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陪葬坑开始了沉寂20多年后的第三次发掘。据此回答15—17题。
15.著名旅游景点—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下列哪个省区()
A.甘肃省B.陕西省C.河南省D.四川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一些著名旅游景点所在的省区。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
16.家住武汉的小亮同学准备寒假乘火车去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请问他将选择下列哪条乘车路线最合理()
A.京沪线——陇海线B.京九线——陇海线
C.焦柳线——陇海线D.京广线——陇海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生活的知识积累。从武汉乘火车到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应选择的乘车路线是:京广线——陇海线。
17.旅游途中,小亮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鄂卫食证字[]第**09”字样,于是他断定此矿泉水注册于()
A.河南省B.湖北省C.贵州省D.安徽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地理常识知识,从生活中去学生省区的简称。
18.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B.东部沿海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
【答案】B
【解析】人口的分布与气候条件、经济发展、地形、交通等因有密切的关系。只有气候好、经济发达、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区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较远,降水少,自然条件恶劣。青藏地区海拨高,所温低,空气稀薄。西南地区主要为高原和山地,地形复杂。只有东部沿海地区耕地多、气候好,工农业、交通发达,最为适合人类的生存。
19.关于我国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我国城市和乡镇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小
C.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以上
D.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世界上是最低的
【答案】C
【解析】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我国平均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山却不是世界最大;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城镇人口仅达30%多一点;我国是出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战友世界人口的1/5以上;虽然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而世界上有的国家出现了人中的零增长和负增长。
20.下列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是()
A.朝鲜族、彝族、哈尼族B.傣族、白族、黎族
C.回族、苗族、傣族D.傣族、白族、哈尼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这是本章的一个难点,可用排除法。A项中的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朝边境处的东北三省,B项中的黎族主要分布于海南省,C项中的回族主要集中在宁夏。所以只有选项。
二、综合题
1.阅读下表数据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人口变化
年份19501960197019801990
人口数(亿)5.56.68.29.811.312.95
(1)根据表中数据绘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_____,人口增长_____.
(3)人口的过度增长,会给我国带来哪些问题?(至少三点)
【答案】(1)略。(2)大,快.(3)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了解,注重绘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归纳结论。
2.读我国部分省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
内海:K邻国:MH
省名:BSED
(2)写出下列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ANOG
(3)临三个自治区的是,该省的简称是。
(4)省级行政区B和N的大致以为分界线。
(5)省级行政区B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A省内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E省内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6)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答案】(1)渤海蒙古哈萨克斯坦西藏自治区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2)乌鲁木齐成都银川西宁(3)C(甘肃省)甘或陇(4)金沙江(5)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6)帕米尔高原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部分省区的名称、行政中心、简称、省区的分界线、各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等知识。如:省级行政区B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四个省中,临海的有,陆上同邻国接壤的是、,纬度最高的是。
(2)图中四个省中,地理位置最偏东的是,最偏西的是。
【答案】(1)①②④④(2)④(3)云南省
【解析】本题根据轮廓和穿过的特殊纬线或河流可以判断:
①为广东省,②为云南省,③为湖北省,④为黑龙江省。四省中广东省为临海省份,陆上同邻国接壤的是云南省和黑龙江省,广东省没有陆地邻国、湖北省为我国的内地省份,纬度最高的也就是我国位置最北的省份是黑龙江省,位置最东的也是黑龙江省,四省中最偏西的是云南省,有热带分布也就是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份是云南省和广东省。
4.将下列少数民族和他们的传统节日用直线连接起来:
A.蒙古族①火把节
B.彝族、白族②那达慕大会
C.壮族③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D.回族、维吾尔族④三月三
E.傣族⑤泼水节
F.苗族、侗族⑥芦望节
【答案】A一②B一①C一④D一③E一⑤F一⑤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 语篇的连贯开始被列为研究对象, 在这当中, Jacobson、van Dijk以及Widdoson都对连贯作出了探讨。1976年, 韩礼德和哈桑出版的《英语中的衔接》使衔接理论走向成熟。1977年, Van Dijk从“宏观结构理论”对连贯做了进一步说明。在国内, 衔接与连贯的研究起步较晚。1994年, 胡壮麟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进一步扩大了衔接的范围。1995年, 朱永生对衔接手段的同现提出补充, 并在之后明确了连贯定义。张德禄的《论语篇连贯》及其它多篇文章, 都对衔接与连贯理论做了详细的探究。本篇文章主要从语法衔接角度来解读《龙之疆域》。
2. 语法衔接手段
2.1 语法衔接应用数据统计
本研究以纪录片《龙之疆域》为研究对象, 运用衔接理论对文中的语法衔接手段进行统计。表中N表示各种语法衔接手段出现总次数。P代表其在每千字中出现的频率, 计算方法为:P=每种衔接手段总次数:4.3 (该文章总字数为4300字) 。
2.2 照应
当文章中的一个成分的理解需要另一个成分做参考和解释时, 照应就产生了。照应包括代词、指示、定冠词和比较指称。
例如:例1:“As well as a school, the cave houses 18 families together with their livestock.”
例2:“Here the slow flowing river carves tunnels with a more rounded profile.”
例1中their是人称照应的应用。例2中的Here是指示照应。从表1来看, 照应手段, 尤其是人称照应在文中应用最广泛, 是基本衔接手段。
2.3 省略
为了使文章更加连贯, 通常一些已知的、无重复必要的部分会被略去, 这就是语法衔接中的省略。
例1:“The Chinese are fond of curiously shaped rocks and many have been given fanciful names.”
例2:“The ideal date depends on what the weather will do this year.Never easy to predict.”
例1中, many后省略了rocks。例2中, 句子的一部分包括动词主语等都被省略。这分别是省略中的动词和小句性省略。从表1看, 小句省略出现较多, 但三种省略手段的数值都较低。这说明省略手段在文章中是一项辅助手段。
2.4 替代
为了避免重复, 另一种衔接手段——替代, 被应用在文章中来替换前文出现的词语形式。
例1:“No prices for guessing what this one is called.”
例2:“These children are off to school.In rural China, that may mean a long trek each morning.”
例1中one是替代手段中的名词性替代, 代替了上文的rocks。例2则是小句性替代。表1中, 替代为四种手段中最少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替代在该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只是辅助的。
2.5 连接
语篇中句子内和句子之间的不同逻辑关系, 将句子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种衔接手段被称为连接。连接关系又可分为四种:添加、转折、因果和时间。
例1:“Though the swifts depend on the cave for shelter, they never stray further than the limits of daylight.”
例2:“It rains here for up to 250 days a year and standing water is everywhere.”
例1中的Though和as分别表示转折和因果的连接。例2里and则是表示添加的连接。从表1可以看出, 连接手段, 尤其是表添加和因果的连接应用最多, 仅次于照应手段。他们是最主要的衔接手段之一。
结语
衔接理论使得语篇连贯有了科学的解释。对文章语法衔接的分类统计, 有助于解释该文章的连贯性同语法衔接手段应用之间的关系。其中, 照应和连接应用最多, 是主要衔接手段, 对文章连贯效果起主要作用。其他两种手段则应用较少, 是辅助手段。这样合理安排、有主有次的衔接手段, 同《龙之疆域》语言自然连贯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对于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合理衔接手段的用法, 并将其运用到文章的写作和欣赏中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由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是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 在语篇分析尤其是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应用广泛。BBC大型纪录片《美丽中国》, 以极高艺术水平充分展现了中国自然与人文的独特魅力。《龙之疆域》是六集中的精彩一集。本文将从衔接理论中的语法衔接着手, 解读《龙之疆域》语言文本, 探寻其中语法衔接手段的应用和其语言自然连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衔接理论,纪录片,《龙之疆域》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Haso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3]席晓青.语篇分析:思维、策略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并能进而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能简要评价其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教学难点】
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评价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尝试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开门见山
教师:展开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来描述所处的地理位置呢?从所处的相对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 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中国所在的位置,并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半球位置的划分方法。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
讲授新课──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描述中国半球位置
教师:出示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还记得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吗? 学生回答预设: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至东经160度为西半球。
设计意图:回顾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读方法。教师:你们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如果找到了,请你们用红笔标注出来。
学生:在地图上用红笔标注出半球分界线。
教师:那么现在应该一目了然了,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 学生:东半球、北半球。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掌握在半球图上判断中国半球位置的方法。讲授新课──读“中国地图”,描述中国经纬度位置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概述中国四至点的大致位置。同学们,你能在这幅中国地图上找到我国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大致的位置吗?请用彩色笔把它们圈出来。
学生:阅读中国地图,用彩笔圈出四至点大致的位置。学生回答预设:我国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设计意图:学生能够认识中国所处的大致经纬度位置。
教师:出示“五带的划分”示意图,阐释纬度位置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经纬度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对这个国家而言非常重要,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五带划分知识,还记得地球上是怎么划分五带的吗?
学生:调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五带的划分依据。学生回答预设:五带是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划分的。南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范围称为热带;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范围,分别称为北温带和南温带;南北极圈到南北极点之间的范围,分别称为北寒带和南寒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五带划分依据的知识。
教师:那么从纬度位置来看,我们国家处于哪个或哪些温度带呢?
学生回答预设: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属于寒带的地区。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理解纬度位置与温度带划分之间的关系。讲授新课──读“世界地图”,用比较法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优势
教师:出示世界地图,用比较法说明中国纬度位置的优势。刚才我们已经说了,纬度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来看看中国的纬度位置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一下,选择国土面积与我国大致相当的俄罗斯、加拿大和巴西作为对照,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说说这些国家在气候上有什么差异吗?
学生回答预设:巴西处于热带,终年炎热;俄罗斯和加拿大纬度较高,气温比较低,特别是冬天,应该是非常寒冷。它们都不太适合人类居住。
教师:与动辄就零下50摄氏度,眉毛胡子都要结冰的俄罗斯相比,我们的祖国显得可爱多了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区域地理位置的优势。教师:(小结)难怪革命志士方志敏也曾说:“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
设计意图:用伟人的话总结纬度位置优势,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讲授新课──读“世界地图”局部,描述中国的海陆位置
教师:再次审视我们的祖国,当我们再次放大我们观察的空间尺度,回到整个世界的范围,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你能说出中国位于哪个大洲,面临哪个大洋么?
学生回答预设:中国位于亚洲,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教师:(小结)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东临太平洋),海陆兼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大洲大洋的知识,掌握在世界地图上读出区域所处海陆位置的方法。
讲授新课──读“世界地图”,用比较法说出我国海陆位置的优势
教师: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如何评价这样的海陆位置?还用比较的方法,我们从周围的邻居中找两个来比较一下。蒙古,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日本,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与之相比,中国的海陆位置都有哪些优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并说出我国海陆位置的优势。
学生回答预设:蒙古四面被陆地包围,只有陆上交通通道,没有海上运输的可能性,因此贸易、文化等都比较闭塞。日本四面临海,与陆地国家的联系较为不便,加上面积狭小,更加限制了它的经济发展。教师:(小结)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属于沿海国家,既可以进行陆上贸易,又可以发展海上贸易。地理位置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最基本要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拥有多样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决定了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美好前景。
■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我国在地球上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分析其优越性。②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记住陆地面积。
③知道我国濒临的海洋以及主要的岛屿、半岛、群岛、海峡等。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分析其优越性。
②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以此来说明我国经度和纬度跨度大。
③在地图上找出我国四至点,计算出我国东西最大距离和南北最大距离,并在地图上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的疆域,激发学生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第一课时主要由中国的位置和中国的疆域两部分组成。
“中国的位置”这部分内容是从全球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疆域的空间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中国的疆域”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从中国疆域本身(领土组成、面积、海陆疆界、四至点等方面)的特点建立中国疆域这一空间位置特征。
在教材中应揭示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进而促进他们形成牢固而正确的关于中国疆域的空间概念。3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 难点:地理位置的优越性。4教学建议
为使学生自由地探究和创新,达到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自主学习的目的,本节课让学生读图、描图、填图相结合,利用了读图分析法、对比法、自学讨论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等方法。5探索活动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二:【互动启思、探究学习①——中国的位置】 活动三:【互动启思、探究学习②——中国的疆域】 活动四:【归纳总结、巩固知识】
6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大中国》
图片展示:长城、秦陵兵马俑、故宫、神六飞船、上海浦东新区等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曾经风靡一时,唱遍大江南北。现在,你们听完这首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略)
承转: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勤劳智慧的人民,我们为她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爱她,就要了解她,以便将来更好地建设她——我们伟大的祖国。板书: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活动2【活动】【互动启思、探究学习①——中国的位置】
教师讲述:我们的中国像一只雄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板书:
一、中国的位置
图片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国的地理位置” 活动设计: 1.小组合作:
(1)回忆半球分界线,在地球仪上找出这些分界线,用红色胶带纸标出赤道,用蓝色胶带纸标出东西半球分界线,红色五角星标出首都北京。观察中国的半球位置。
(2)回忆五带和低中高纬度划分界线,在地球仪上用彩笔标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观察中国的纬度位置。
(3)在地球仪上找出亚洲和太平洋,观察中国的海陆位置。(4)请小组代表到黑板前填出观察结果。板书:
半球位置: 东 半球和 北 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北温 带、中 纬度地区 小部分位于 热 带 没有 寒 带
海陆位置: 亚欧 大陆 东 部、太平洋 西 岸,是个 海陆兼备 的国家
2.学生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俄罗斯、巴西、日本、英国。(1)就纬度位置而言,中国与俄罗斯、巴西有何不同,有什么优越性?(2)就海陆位置而言,中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有什么优越性?(教师巡视指导)结论:
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面积广大,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导致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有利于我国对外交往和发展海洋事业。
活动3【活动】【互动启思、探究学习②——中国的疆域】
承转: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她不仅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且还拥有辽阔的疆域。板书:
二、中国的疆域 图片展示:中国的疆域图 活动设计:
1.请同学们找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端、最南端、最西端、最北端)依次用数字①②③④标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2.请一位学生到电脑前操作,将东、南、西、北四个图例拖至四至相应的位置上。3.请同学们分别读出四至点大致的经纬度。然后计算出我国南北纬度差和东西经度差。4.量一量,算一算(分小组):
(1)用直尺量出我国南北端点的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粗略计算我国南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13.75cm,实际距离5500km)
(2)用直尺量出我国东西端点的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粗略计算我国东西实际距离。(图上距离12.5cm,实际距离5000km)5.学生思考:
(1)南北纬度跨度大,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2)东西经度跨度大,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书:四至宽 结论: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南北纬度相差约50度。)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3°E附近(东西经度相差约62度。)
南北纬度跨度大,导致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东西经度跨度大,导致东西地方时的差异
承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不仅感到我国南北温差大,也感到了东西时差大,这说明了我国的疆域有什么特点?(我国疆域辽阔)我国究竟有多大? 图片展示:世界主要国家面积大小
问题设计:我国陆地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板书:面积大、海域广 活动设计:
1.请同学们阅读中国疆域图,找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以及主要的岛屿、半岛、群岛、海峡。(学生活动时,老师在黑板上勾勒中国轮廓图)2.请同学们依次在黑板上标出这些地理事物。活动4【练习】【归纳总结、巩固知识】
【中国的疆域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中国的疆域教案09-24
中国的疆域说课教案10-10
《辽阔的疆域》教案01-16
《辽阔的疆域》教案设计11-07
八年级上册地理学案1.1疆域11-22
中国画的教学反思12-26
《新中国的外交》教学反思06-07
2024春《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07-16
《大中国》教学反思09-08
中国人物画教学反思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