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推荐9篇)

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 篇1

建设项目简介

一、基本情况

**乡生态文明小康村位于**县**乡人民政府旁边,村庄依山傍水,邻近草场面积广阔,风景宜人,为典型的纯牧业乡镇,平均海拔3050米,村庄有曼玛七村、日芒三村、**五村的牧民住户共有118户592人,其中精准扶贫户41户179人。

二、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工程、房屋改造工程、产业发展配套设施、设备及器具购置安装和实用技术培训等。改扩建巷道硬化4950㎡;新建道路排水边沟3.7公里;新建简易垃圾处理点1个;新建10立方米的玻璃钢消防水池1座;新建20平方米公共旱厕1座;新建村庄入口标识一个;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1000㎡,村庄绿化及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00平方米;风貌改造、住宅节能改造、卫生户厕及浴室改造118户;新建村庄专业合作社2个;新建81平方米养殖暖棚118座;购置LED藏式太阳能路灯141盏、垃圾收集箱5个、垃圾清运车1辆、双分类垃圾桶56个、消防器材1套;体育器材、文化广播器材1套,宽带入户安装118户、新建宽带点1个;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118人次。

三、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为1463.67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1355.5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40.38万元,预备费67.78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补助资金和自筹解决。

四、建设期限

工程于2016年5月开工,2016年10月竣工并验收。

五、项目进展情况

住房民族特色化风貌改造及农牧村“三改”及村庄绿化工程于5月份已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30%;其余工程将相继开工建设,施工单位为甘肃恒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兰州金信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 篇2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 要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出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我国自十六大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利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因素。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更重要的, 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还是资源经济学, 都提出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的重要性。资源经济学研究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资源是一个国家制度存在和制度变迁的重要基础。资源同时具备自然性和社会性两大属性。资源经济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发展的基础。随着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必然带来对资源需求的变化, 从而引致资源经济制度变化, 引起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引起经济社会的制度的变迁。资源禀赋程度也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而不同。资源产权制度越为清晰, 资源禀赋的实现程度就会越高效、配置越优化。环境经济学也从环境与人类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 提出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的理论与途径。环境经济学研究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治理方式及效益等课题, 认为问题根源于环境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外部性理论认为庇古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模式。产权理论又提出排污权交易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模式。环境经济学关注环境及能源政策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总体而言, 由资源环境配置的市场失灵, 引申出产权交易制度和环境税收制度是解决失灵的基础性制度构建。

二、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现有生态文明制度的整体约束性不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就是要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等因素转化为指标, 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 建立严格、约束性强的制度体系。但是现存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等, 均不能体现严格性、约束性的要求。很多制度都不具有严格的约束效力。反映了我国现存生态文明制度尚不健全, 不能发挥其应用的约束力。

二是资源环境产权交易、环境税收等制度尚处于研究、试点阶段。现有制度不能从产权制度和环境税收这两大基本制度出发, 发挥制度的市场效应。以温室气体排放权而言, 我国没有形成真正的温室气体配额排放交易市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没有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强制性义务, 还处在自愿减排阶段。现有温室气体排放的市场模式尝试不足, 排放权交易制度设计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较为滞后。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市场还只是针对二氧化硫等传统污染物, 交易标的物范围狭窄。2001年, 我国开始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相关设计研究。2002年国家环保局出台《关于开展“推动中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交易政策实施的研究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 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水污染排污权配额交易制度也开始尝试。2004年, 江苏省开始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分配和交易试点研究工作。2007年, 国家环保局开始进行国家环境经济政策项目试点工作, 其中就包括排污权交易政策。2007年中美战略对话中, 提出未来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合作项目。以上的工作, 均反映了我国资源环境产权交易仅处于试点工作阶段, 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类似的, 以环境类税收为例, 我国也仅仅出于碳税等环境税的研究阶段。目前我国以环境类收费为主, 而非环境类税收为主。

三、构建以产权交易和税收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制度

一是不断发展生态文明产权交易制度。产权交易政策产生了排污权许可证交易制度。排污权许可证的特性之一是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使市场机制保持效率性。排污权许可证交易有两种主要模式, 一种是美国早期基准分配模式, 另一种是限额交易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下, 企业遵循污染强度基准率, 以排放量为基准分配。此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它将许可分配仅仅与产量相联系, 而不与拍卖转让相联系, 忽视企业的产出替代作用和不同的减排成本。限额交易模式促使真正的排放权交易市场得以形成。排放权交易的透明度降低了原有交易成本, 比产量基准分配更有效。限额交易模式不断发展中, 温室气体排污权交易发展迅速。我国也进行着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例, 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 确定了三种碳排放市场机制, 即基于配额的国际排放权市场、基于项目的清洁发展机制、基于项目的联合履约机制。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在2005年建立, 成为全球最大的配额交易市场, 属于国际排放权市场机制。碳排放额在欧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进行分配, 排放额的转让交易在各个成员国和企业之间进行。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促进了全球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国内的排放权交易市场尚未真正建立。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要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未来我国可以用拍卖等多种方式向各类市场主体发放碳排放权许可证。市场主体按照碳排放许可范围进行生产排放。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 碳排放许可证能够进行转让交易, 交易价格以市场主体碳排放的边际机会成本为基础进行定价。

二是不断探索环境类税收制度。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特别是欧盟, 其环境税收体系比较完备, 碳税已经在芬兰、瑞典等国征收, 税种多样, 税收优惠措施也较多。碳税、环境税和能源税, 都是以高碳化石燃料为征税对象, 将环境的负外部性内在化。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深入, 我国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承诺到2020年,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到50%。我国应当借鉴国际碳税、环境税类的征收经验, 征收碳税, 发展低碳税收制度。碳税税率可以设计为从量征收的定额税率。可以在部分地区进行碳税的先期试点工作, 再逐步扩大范围。可以从重工业生产领域逐步扩大至建筑、交通等领域。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2.11.18

[2].张贺福.十八大理论创新述要[N].中国青年报, 2012.11.19

生态城市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篇3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是人类文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界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要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必须加强城市文明生态的创建和规划。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落实科学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且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体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和文化繁荣的统一,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方式的必然要求。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这样的发展损失其实是惨重的,近年来发生的气候变暖、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象,都与生态破坏有关,大自然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的唯一的出路。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方式的必然要求。

再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当前,很多城市存在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垃圾等污染现象,成为制约城市升级和发展的瓶颈。因此,立足当前,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着手,加快推进环境保护“民生工程”建设,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广的绿地蓝天、更多的碧水青山、更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于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引入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理念,但近年来,发展近年十分迅速,吸收和借鉴了国外一些国家的先进发展理念,打造了适合国内发展的独立的文明城市规划和创建理念,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约有20多座城市如广州、上海、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都分别开展了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和创建。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方面的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规划和发展。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很多领域还存在着只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和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有些城市规划的功能结构单一,城市的生态建设滞后。因此,城市的生态化必须摆上重要日程。

三、全面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对策及建议

1.制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制定生态文明城市未来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既要根据环保部门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要求,又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编写,体现出本地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生态文明城市规制要与本地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确定城市的主体功能和生态功能,集中力量解决好当前环保生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要把自然条件和城市的特色结合起来,严禁乱砍、乱伐、乱占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城区周边丘陵和山头黄土露天现象。要充分利用的河流等水利资源,建设沿河沿江景观带,保障沿江两岸有一定绿化和景观,注重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丰富文化生活内涵;进行湿地开发与保护。湿地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景觀,还能为市民提供近水、娱乐场所,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过程中,水面也发挥了作用,同时,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中之重,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着力增加绿化总量和绿地总面积,城市的街区绿化、园林绿化、通道绿化、市域周边的环境绿化都要抓好。有条件的城市还要从单一的地面绿化向平面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着实抓好国道、省道、县乡公路的道路绿化,下大力气打造绿色文化长廊,提高森林和绿地覆盖率,为城市文明发展打下基础。

4.推行低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条,根本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按照高投入、高科技、高回报、低污染的“三高一低”的原则,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同时,加强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宣传,把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5.完善生态文明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一些相关规章制度。健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出台和完善一些地方性法规和保护环境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环境质量监控、污染物总量减排、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治理、清洁能源推广、再生资源利用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的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管,对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等一些违法现象严厉打击。

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 篇4

共建和谐九连

二十七团九连是一个农牧机三体合一的大连队,位于美丽的博斯腾北岸。现有总户数283户,职工240人,离退休职工84人,党员26人,拥有土地面积8256亩,主要种植小麦、甜菜、番茄、啤酒花、辣椒等作物。土地固定率、两费自理率均达到100%

近年来,在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兵团党委“1+3”文件精神,九连党支部几任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带领职工群众,以农业增产、职工增收、团场增效为目标,积极工作,加强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完成了团党委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了连队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2008年,在连党支部的带领下,全连干部职工群众共同努力,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34万元,职均收入2.1万元。

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连队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保持协调发展的态势。2008实现了“七无”,连队职工稳定、职工安居乐业。连队被团党委授予“文明单位”、“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五好党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近几年的生态文明小康连队建设过程中,九连党支部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管理,积极发挥综合活动室的功能。

2007年,在团党委的关怀下,为连队修建了400平方米集办公、老年活动室、甲级卫生室、职工培训、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宣传站

一座,并配备了学习培训电教化设备。图书阅览室有各类书籍杂志几十种,藏书达 1900余册,各类报纸杂志20多种,连队定期开放阅览室,使连队职工和青少年有书读、有报看,同时也成为职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农业新技术的一块阵地。连队设有专门的老年活动室,桌椅齐全,为老年人提供了棋类、麻将,等娱乐活动场所。综合文化活动室配备了电脑、电视机、DVD等电教设备,可满足干部职工学习、培训,使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由连队政工干事,担任管理员,连队党支部召开会议,将热心连队文化事业、工作责任心强的干部选拔出来,分管综合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娱乐活动室的日常工作。使工作落实到人,责任明确,确保了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的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我连的综合文化活动室,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并利用开大会的时机,对职工进行科普教育讲座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宗旨意识教育。每年开展“科技之冬”、“学习之冬”、“文化之冬”等“三冬”活动。在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职工开展不同形式的联欢活动,如:卡拉OK比赛、舞会、演讲比赛,每年至少14次。定期开展文化艺术培训活动,如:毛衣编织、手工袋编织、十字绣等,成立了民间艺术兴趣小组3组。

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坚持定期开放,年初制定了综合文化活动

室的活动计划,并严格实施活动计划,娱乐活动室每天开放6个小时,阅览室和健身活动室每天保证开放3个小时,在节假日以及寒暑假期间,为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延长开放时间,并开展了读书活动和故事会活动。

综合文化活动室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年初有活动计划,活动有记录,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为保证活动室安全无事故,我连定期对活动室的电路、消防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安排专人打扫活动室的卫生,使活动室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桌椅门窗、文化设备保存完好。

二、健全生态文明连队创建机制,制定创建规划。

2009年连队加强组织建设,调动全社会力量投身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退休工人和社会人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参与连队建设。创建活动中,成立了由连长、书记为组长,治安员为副组长,副连长、业务等组成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出台了《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创建规划》、《九连关于推进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2009年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创建计划》。

三、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达到“六化”目标,建设生态环境

(一)在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工作中,增强阵地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履行好职责,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团党委工作部署上来。团领导多次来到连队结合连队实际参与规划设计,对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在团党

委的高度重视下,由农二师设计院为连队设计了长期规划效果图,即:“一个主轴”(一条贯穿连队的9米柏油路),“二个道路”(2条贯穿营区的道路),“三个小区”(两条东西朝向道路将营区分成了3个小区),“四通”(通路、通渠、通水、通电、),“五景”(绿景、院景、渠景、街景、连景),“六化”(规划、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做到长期有规划,行动有目标,落实见效果。

(二)、九连党支部一班人拧成一股绳工作,狠抓营区绿化工作。2008年年初连队动用机力人力在两条主干道上了开出四条绿化带,全长3000余米,全部更换上适宜林木生长的好土,共计拉运土方,当时正值育苗移栽工作紧张进行之时,为保证了连队营区环境整治、建设的顺利进行,连队干部积极组织周边附近乡村近400多个劳动力帮助职工拉苗移苗赶进度,确保生产及营区建设两不误。经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在连队道路两侧栽种了垂榆、水腊、榆叶梅、金枝国槐、国槐、丁香、迎春、黄金柳、垂柳、小榆树、杨树等十几种数共计9946棵。林业工作站技术人员精心指导,实现林木高低搭配,图形变化,达到了绿化美化的效果。团梅政委多次来到连队现场指导绿化工作,及时指出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使连队绿化工作有重点有方向。由于连队办公室前绿地土壤板结,团政委梅述江亲自督促农试站将土壤改良剂送到九连对绿地进行改良,使连队草地尽快绿起来。连队干部及时与亲戚朋友联系,免费从库尔勒拉回草坪及时栽种。连队职工在宅区前院全部实施绿篱。经过一年多精心管理树木成活率达到95%,绿地覆盖率达到45%。

(三)大力实施道路硬质化,推平道路,对辖区的道路拉运戈壁进行铺垫,拉进戈壁20000余方,现目前道路已全部铺垫碾压到位,下一步将是铺油。2008年建院墙37户总长773米,上瓦87户总面

积为7604.63平米。2004年至今连队已建四位一体沼气池78座,连队工会定期查投肥及产气量,现场进行指导保证各家户燃气使用,沼气池的使用率达到95%,2009年计划建卫生户厕64户,拆除自建简易户厕,现目前卫生户厕正在建设中。

(四)以治理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净化连队。开展了以连队生产生活设施和人居环境为重点的“五清、五改、五有”活动。“五清”即清垃圾、清路障、清渠道、清林带、清庭院,“五改”即改房、改院、改灶、改厕、改圈。为此我们根据团规划,下大力狠抓营区整治工作。对全连 178 户芦苇栅栏进行拆除,拆除脏乱棚圈230余处,柴草、饲草920余车,才扎好没几年的木板、苇把棚圈已全部撤除。在连党支部的带领下,全连职工群众投工投劳3900人次,拉运碎石方26000余方。

2008年四月中下旬,正值农业生产大忙季节,连队绿化带要全部换成适宜林木生长的好土,要及时将树栽种下去,部分职工因忙于田管生产,缺乏劳力想不通,连党支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带头,利用早晚时间, 走家入户,到职工家中讲形势,摆道理。连队全方位做好职工群众的服务和宣传动员工作、组织职工、离退休工人到25团、24团、27团6连观摩学习。部分体弱多病的退休老职工家里缺劳力,党员干部就帮助组织劳动力,职工家里缺资金,党员干部就集资凑钱,帮助职工解决暂时困难。按照规划,有9户职工住房要拆除,在面对很大阻力的情况下,连队及时召开会议商讨,白天忙,干部就利用晚上做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及在基建科的协调帮助下,最终与9户达成了拆迁协议。退休职工张友耀、刁灿忠的房子要拆除,连队及时为两位老人安排住处,在搬迁过程中,缺少劳力,连队干部为老人搬家,找人打灶,免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在连队环境整治工作中,连党支部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实事,针对部分职工提出营区绿化带、自留地浇不上水的问题,连队不等不靠,组织职工230余人,用两天时间彻底清挖入连渠系,并积极向团争取支持,对连队营区前的主引水渠进行了改建,修建了砼板防渗渠一条,并为营区内每户职工门前重新铺设涵管200多节,为职工生活、出行提供了方便。通过全连干群的不懈努力,现在连队的营区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五)在净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连队。在团领导及宣传科的指导下连队在主干道路两侧,及办公室两侧制作13块文化墙,文化墙的内容设计国家、兵团、团场政策法规、职工素质教育、安全生产常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内容已全部选定,下一步将精心绘制。将连队划分为四个小区,在显著位置设置标牌明确责任人,成员,调动辖区居民共同参与连队建设,在连队客运张设置读报栏、宣传栏。

(六)、完善各项设施亮化连队。团为连队投资建设400平方米集文化活动室、办公室、卫生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室,有效地改善了职工群众的活动、培训及医疗卫生条件。在团党委的关心支持下,连队修建了健身场、凉亭、长廊、文化墙等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动员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投工投劳,边建设边管理、人人参与,消灭污染,共建共享。连队与职工签定了《连队营区绿化责任书》、《平安家庭创建责任书》200余份,《普法依法治理责任书》283份,对我连283户职工家庭进行了 “平安家庭”评选挂牌。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职工建设连队、植树绿化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的意识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转变,热心公益事业的多了,不

文明行为的人少了,现如今家家门前种上了绿篱榆树苗和花草,户户房顶铺上了红瓦,房后建起了整齐美观的砖院墙。连队显现了鸟语花香、职工安居乐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新局面。

四、存在不足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

营区进一步治理,整治规范,从细节着手,尤其是各住家户房前屋后,物品摆放,柴草堆放,要达到统一整齐。进一步亮化主干道两侧,装上路灯以及灯光箱,加大绿化,目前道路两侧林木已基本成活,路两侧的草的还需加强管理保证绿起来,长廊还没有形成一景,在明年将下大力种植酒花,使植被覆盖长廊,形成一道靓丽景点。

在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九连党支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团党委和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团党委和团各部门的关心、帮助、指导下,九连党支部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形式下的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努力使连队的三个文明建设和文明生态小康新型连队建设工作再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将各项工作做的更加扎实有效。

九连

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 篇5

走进新时代,祖国每时每刻都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说“嫦娥”探月,“蛟龙”下海,也不说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且也不说“中国天眼”建成投入使用,就说我家乡小溪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我的家乡在龙岩长汀的一个小山村。记得第一次回老家时,我来到一条小溪,没想到这里臭气熏天,污水横流,“鱼不聊生”。一群绿头苍蝇在河边飞舞、盘旋,时不时停在岸边死鱼死虾的尸体上,发出令人恶心的“嗡嗡”声。一个个污水管道,源源不断地排放出污水,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原来,村民们为了自己的便利,竟然把垃圾往河道上倒,生产生活污水通过管道直接排放,小河变得肮脏不堪,呛鼻的臭味在三里之外都能闻到。

今年元旦,再次回到家乡,我惊奇地发现,小溪变了。小溪清澈见底,好似一条无暇的玉带,竟能映出岸边行人的倒影。小溪蜿蜒曲折,又像一条蛟龙,伴着潺潺的河水声,悠然自得“游”向远方。溪里的青蛙披着翠绿的外衣,如痴如醉地唱歌;溪面的白鹅三五成群地戏水,不时炫耀着自己雪白的纱裙;两岸的柳树梳洗着长发,俨然一排排美丽的少女。岸上的垃圾山也“人间蒸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干净的湿地和一群在此歇宿的候鸟。

小溪怎么变了?随行的大伯父介绍:自从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后,人们都开始重视保护环境。排污企业被关停,日常垃圾、生活污水都用来发酵沼气,变废为宝,成为村民的燃气。

生态文明村规划方案 篇6

俄体镇文明生态村建设

规划方案

近以来,农村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面貌也有较大变化,但历年来形成的落后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广大群众对改变落后生活方式和脏、乱、差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俄体镇顺应这一要求,适时在全镇范围开展了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

一、文明生态村的内涵

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

二、创建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先易后难,整体推进。

三、创建活动的主要任务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规划内容

1、村民住宅用地规划

2、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3、工业用地

4、道路交通规划

5、绿化建设

6、防灾规划

7、环境保护规划

五、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⒈生态村建设规划作为各村实施文明生态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一经政府批准,应严格执行,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各项建设活动。

⒉采用不同的经济手段,全方位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对于有利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行为,政府应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促其实施;对于阻碍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行为,则采取必要的限制政策及适当的经济手段。

⒊调动各方积极性,建设公共绿地和生态防护林,以加

快村庄生态环境的改善,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建设美好家园。

⒋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的宣传,增强村民的规划意识,自觉执行规划和相关法规。

中共俄体镇党委

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篇7

一、当前村镇规划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 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城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盲目撤并村镇

在部分省市地区展开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 多存在撤并村镇的问题。这种手段的主要依据是, 能够在节约耕地资源的同时, 降低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达到快速推进村镇“城镇化”发展转型的重要目的。但结合当前发展状态来看, 各个地域在规划建设村镇过程当中的用地指标受到了明显的限制, 占位难度低, 补偿难度大, 部分区域甚至出现补偿造假以及补偿反复等方面的问题。从这一角度上来说, 对于“城镇化”概念理解的偏差使得撤并村镇成为了生态文明背景下村镇规划与建设的唯一手段, 期间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建筑材料, 无法与农业生产的特征充分吻合。

2. 对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关注度不够

有许多干部非常热衷于统一发放“农宅标准图册”, 国家部委发, 省里也发;大城市发, 小城市也发。许多图册完全忽视了农民收入的差别化, 完全忽视了不同地方的民居特色, 也完全忽视了传统民居的节能特性。好比山西省的“半窑洞”、安徽省的“徽派建筑”等, 这些传统农居的节能价值多体现在:对浅表地热能资源加以了充分利用。但从现代农居标准图的角度上来看, 虽然体现了建筑外观的美观性, 但在节能、节材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

3. 在开展城乡无差别化能源系统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

城乡无差别化能源系统建设是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 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的最主要工作任务之一。但实际情况却是, 城市供电模式用这么长的线路把电送到边远农村, 相当大比例的电能都消耗在线路上面, 农户实际能够用到的电能少之又少, 再加上能源系统建设运行后期的维修保养成本较高, 故显然不利于系统建设综合效益的实现。

二、生态文明时代下村镇规划与建设的主要措施分析

1. 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资源投入工作机制, 支持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

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的促进之下, 村镇规划建设所面临的最主要阻滞即表现为资金方面的缺失。对于我国而言, 当前大部分欠发达地区, 以及西北部地区村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村镇规划与建设仅仅以政府专项资金投入为来源, 其结构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无法保障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针对这一问题, 要求在生态文明背景下, 进一步开展多元化资金投入工作机制的建设、健全工作。期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各村镇需要加快对现行《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的相关要求, 除市级财政单位设置“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以外, 还需要加快对配套资金或专项建设资金的安排与落实;其次, 需要严格按照省级财政厅以及农业厅有关《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要求, 在村镇规划建设工作中, 重视与农业部门, 与建设部门, 与环境保护部门, 以及与财政工作部门的全面协调, 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财政奖补资金, 同时, 将财政奖补资金与涉农资金进行优化整合, 专项作用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当中, 避免因资金短缺而对村镇规划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最后, 需要将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以及对污水的处理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严格落实市级单位、区级单位资金。建议按照300~400人/名的单位, 配置保洁工作人员, 积极促进垃圾压缩中转站点的建设与全面运营。

2. 需要重视对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 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宣传, 构建良好的整体环境氛围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特别认识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是政府为民办的一件惠民实事, 是广大村民所支持和欢迎的, 各级建设部门要会同当地镇 (街道) 加大宣传力度, 尤其是对整治比较好, 面貌改变大的村庄, 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充分引导、提高农民参与的自觉性, 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同时也提高了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3. 需要对整个村镇所处的人居生态环境加以合理的改善与优化

在生态文明时代发展背景之下, 要充分依赖于村镇既有的设施装备, 环境条件, 以及基础要素, 在充分遵循可承受性、公益性原则的前提条件下, 使村镇居民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通过该措施的落实, 能够使村镇居民早日喝上干净的水、用上卫生的厕所、走上舒适平坦的道路、住上安全宽敞的房子。在对村镇进行整治的过程当中, 需要始终坚持政府的引导, 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价值, 吸纳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在科学性的规划下, 分布实施, 实现以城市带动村镇, 以村镇反作用城市, 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 在村镇规划发展中, 需要充分借鉴小城镇经济社会在自身发展中的优势资源, 自村庄的整治逐步发展为对片区的整治, 对面上的整治, 以及对县域的整治。同时, 还需要将对生活污染的治理作为重点的关注对象, 通过遵循并落实现行《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的方式, 使村镇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配置更加的全面与完善, 达到改善村镇居民人居环境, 提高人居环境生态性的重要目的。

4. 促进重点村镇的优先发展, 发挥其带动性价值

通过加大重点村镇发展力度的方式, 不但能够使区域性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得以持续提升, 同时也有助于农村特色产业的全面发展, 并积极改善村镇居民的居住环境。为达到这一发展目标, 要求充分落实资金层面以及政策层面对于优先发展村镇的支持, 将建设的重点放在供水、供电、供气、道路、以及通讯等多个基础与设施建设方面, 同时, 还需要着眼于对包括卫生院、幼儿园、以及文化站在内, 多种公共性服务设施的建设, 使社会资金广泛涌入城镇建设领域。在优先发展村镇的带动作用之下, 推动其行政权力与职能的合理衍生、扩展, 使其能够更加良好地面向现代农业提供发展与服务。同时, 此项措施的优势还体现在:依托于服务性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对返乡创业园区的建设、支持, 一方面能够使农民返乡后获取更加良好有效的创业条件, 另一方面能够使农村劳动力以及人口有序、规范的面向城镇、面向非农产业转型。

三、结语

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 篇8

为了全面贯彻市县两级 “关于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 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 真正把我村建成一个起点高,标准好,效率实的文明生态村,拟制定如下规划:

一、基本情况介绍: 跃龙村位于浏阳西部,镇头镇东部,辖 9个村民小组, 21。8平方公里。临 靠长沙株洲。全村人口 1408户, 5231人, 耕地面积 5000多亩, 果地 1000多亩, 山林 17600亩。全村主导产业为粮食、茶油、楠竹、蔬菜、生猪、家禽、黑山羊 和花木。现有企业 9 个,以烟花、鞭炮、沼气发电为主。年上缴利税 200万元, 解决了全村 75%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二、指导思想

依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指导思想, 在镇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下, 提升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标准,积极实施“一体三化”战略。以提高农民素质和改善农村人民 环境为切入点, 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发展农村生态经济,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为 重点,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 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把我村建成一个富裕、文明、生 态、诚信的新型农村务实工作。

三、规划目标。

1、建设生态环境。抓好村庄周围环境、村内环境和家居环境建设,做到 “ 五化 ” :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 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 三通 ” :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两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一所:文化 体育 场所

2、形成生态产业。

①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②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使庭院经济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

③积极推广沼气池建设, 通过建沼气池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畜牧业, 帮助村民增 加收入;④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生态链 经济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实现功能分区

①生态环境种植区:本项目位于跃龙村塘湾组, 占地 82000平方米, 主要种 植烤烟、辣椒、反季蔬菜和养鱼等。在种植区,按照“二肥二地一养鱼”进行 规划建设,即配置有机肥和设置肥水池,建设人工湿地---蔬菜种植系统和人 工湿地----鱼草种植系统,开发生态养鱼。

②生态环境养殖区:本项目位于跃龙村塘湾组, 总占地 20000平方米, 养猪规 模(存栏猪 30000头。本项目设计为零排放养猪工艺, 在养猪棚内根据保育、中大猪等不同类型猪群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木和“多功能核心垫料” 等混合物, 猪饲养在上面, 其所排出的粪尿(普通猪舍粪经人工收集后投入发 酵舍猪棚内镜微生物完全发酵迅速降解、消化,从而达到免冲洗猪栏、消除 主要粪便污染物,实现源头污染物减排,无公害养殖的目的。

③生态企业区:本项目集中规划于跃龙枯石片, 总占地 38000平方米。在此区 域集中搞好企业落户工作, 严格把好环保关,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 境,千万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指标而忽视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④集中居住区:以传统村民村落为单元,按照“新农村、新环保、新生活”的 要求,经济实用,污染和利用相结合,联户治污,环保自治,在改造和整理的 前提下,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4、建立生态。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法律 法规等各项学习教育;着力抓好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 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完善 农村文化设施,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 切实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 质,丰富村民的精神 文化 生活。

二、具体工作措施:

1、造林绿化。全村 2005至今新植树 20000株,投资 3万元,通道绿化 4公里, 新植树 4000株, 投资 1万元, 森林覆盖率达到 70%以上, 去年, 新建油茶基地 200 亩,投资 8万元。

2、村街净化。今年我村新建公厕 1个,公共垃圾点 3个,农户门前实行“三包” 做到了有制度有落实。同时成立了专门的环卫清洁队, 定时清扫, 做到了 “六无” , 全村整洁卫生,院落干净。

3、道路硬化。2005年到 2008年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和市、县两级有关部 门的大力支持,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完成了通村公路和村内主要街道的硬化工 程,共硬化通村公路 6。4公里,新增公路 4。3公里,改造村级公路 6公里,新 标准水坝 2300米,标准水塘 18处。解决了以前村民行路难的问题,为全村经 济增长打下了基础。2009年开始,村支两委着手准备投资 40万元将所有街道全 部硬化,做到户户通。

2、精神文明及卫生创建。我村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九年制义务教育入 学率达到 100%,五保户供养 100%,计划生育率 100%,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 92.85%,村集体有办公场所,有宣传、村务公开版面。

3、农田水利建设。投资 5万元,修建容量 200立方米的水洞一个,蓄水池 2个,投资 10万元,使 80%的农户用上旱井自来水。完成田间公路 2公里,总投 资 2万元。

4、发展教育事业。在新建校园的基础上,积极改善教育环境、美化环境, 操场硬化、学校的教具配套更新, 在本村上学的学生学费及书费全免, 减轻村民 负担,对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帮扶工作,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5、文化建设。投资 2万元,组建党员活动室,村民科技普法文化室,老年 娱乐活动室,今年准备投资 4万元,争取做到 80%农户通有线电视,丰富村民的 娱乐生活。

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 篇9

2012年12月31日 10:27:58 来源: 贵阳晚报

0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核心提示:

2012年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这是国家发改委审批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城市规划。

《规划》中,将贵阳市定位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新城市发展试验区、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和国际生态文明交流合作平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贵阳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实施《规划》,将有利于促进贵阳市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优化空间格局、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等方面着手,到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显着成效;到2020年,把贵阳市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关键词:空间开发

【功能分区】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

高效集约发展区主要功能是集聚产业和人口,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功能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农业发展区,农业作业区要强化基本农田保护,整合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采取措施对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内的环境实施保护和修复,尤其注重环城林带、湿地、南明河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对“两湖一库”等河湖水系、湿地公园等实行强制性保护,划入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

【城镇布局】分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中小城镇三个区域。

对中心城区,以“二环四路”城市带建设为突破口,疏老城、建新城,形成“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空间结构。

同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建设城市新区,确保城市整体协调,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关键词:产业体系

【生态工业】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技术产业】着力谋划和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重点发展三大产业集群,统筹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物理信息服务等产业。

【生态旅游业】提升“爽爽的贵阳”城市旅游品牌,努力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旅游服务集散地和国际旅游城市。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和生态型多梯度高原运动训练示范基地。

【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会展、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建设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夏季会展名城。【生态农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农林业科技示范和山区现代农林业示范园区,实施“生态品牌”战略,支持生态农林产品创建品牌。

【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的技术装备及产品,努力将节能环保产业尽快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词:生态格局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切实加强湿地保护、防护林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和污染控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体系。【资源节约】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进贵阳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

【节能低碳发展】发展水电、风电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推广风光电一体节能照明系统,推广农村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加大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力度,加强公交设施建设。

积极开展政府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建筑使用寿命。全面树立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推行节能标识制度,全面推进政府电子化办公。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地方补贴加大推广节能产品的力度。

关键词:城市建设 【规划管理】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单体设计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彰显“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城市特点。把湖泊、河流等水体引入城镇,增添城镇灵气,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

【基础设施】打造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有机衔接、内外快捷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及贵阳通往全国主要城市七小时干线交通圈。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系统,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构建轨道交通与多种交通方式互为补充的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实现新、老城区各组团间半小时通达。

完善城乡供水系统,加快建设天然气供应设施。完善以南明河流域沿线为重点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绿地、公共空间的建设。

构建现代物流、职能交通、数字城管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智慧贵阳”。

【城市管理】通过建章立制、细化标准、量化目标,实现城市管理的无缝隙、无死角和全覆盖,形成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保障体系。完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城市管理全时段、全方位覆盖,建立完善以建筑物和地下管网为重点的数字化城建档案。增强城市管理的服务意识,推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坚持文明执法。

【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畅通工程”,创建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绿色重点小城镇。关键词: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财税、投资、金融、产业等方面均有支持,支持贵阳市实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资金配套。积极营造有利于金融支持贵阳市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创业投资和民间资本进入生态环保领域。优先规划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环保产业项目,在审批核准、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智力保障】国家人才计划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引智项目适当向贵阳倾斜,建设贵阳“人才特区”。逐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提升人才队伍综合能力。

【组织实施】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负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实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绩效一票否决制。

【开放合作】继续办好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搭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等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经验的国际交流平台。关键词:文化建设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提高市民生态道德修养。

【生态文化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生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开发、民族演艺等工作中,注重体现贵阳生态文化特色。【生态文化推广体系】把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生态文明知识作为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鼓励市民、企业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开展多形式生态文化活动,传播生态文化理念。

关键词: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城镇】加强居住区绿化,美化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逐步取消一次性用品使用。引导企业用绿色原料,生产绿色产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降低行政成本。

完善社区功能,进一步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等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

【生态文明乡村】加强城镇规划与乡村规划的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用地节约、城乡一体的空间格局。加快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积极开展文明村和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

【促进社会和谐】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学校创建标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创建生态文明医院,打造绿色医疗环境。

扶持小微型企业,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扶持绿色创业,探索绿色创业带动绿色就业。

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机构保险制度全覆盖。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低保标准动态调控机制。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市-区-社区”三级管理,健全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切实加强生态安全工作,制定生态环保等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关键词:制度建设

【法制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修订完善《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修订和废止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策。

【严格执法】严格追究生态环境侵权者的法律责任,加强生态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市民、律师、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加强统计分析,定期检测、评价和公布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并将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机制创新】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能量交易试点,降低能源消耗总量。深化电力价格改革,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非居民用电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合理制定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贵阳市建设全国生

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2012年1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

批复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贵阳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尊重规律、科学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以及全国创新城市发展试验区、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和国际生态文明交流合作平台。批复要求:

要着力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科学规划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

要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增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具有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

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强化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要积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彰显“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城市特色。

要加快生态文化建设,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生态文化产业发展。

要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推进生态城镇和生态乡村建设。要建立健全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逐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推进全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上一篇:物资采购平台管理制度下一篇:医学生个人学年总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