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精选11篇)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1

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

初中英语 王丽娜

2018年2月26日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阅读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培养七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应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词汇的积累、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技巧的训练这些方面着手去做。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且近年来阅读在中高考中所占比重愈来愈重,涉及题材越来越广泛,这就对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阅读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学生初中英语的学习至关重要。在此,我将从原因和具体措施方面浅谈几点想法。

一、为什么英语阅读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很难?

1.英语基础知识储备相对较少,这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第一大困难。(1)词汇量。七年级学生词汇量少,而阅读理解的很重要的一关是词汇量。学生掌握的词汇越多,阅读时所遇到的障碍就越小;反之,掌握的词汇少,容易曲解其含义,误解整个句子,甚至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2)语法问题。七年级学生只学习了最简单的代词、be动词、一般现在时等最基础的语法,当学生在面对个别有难度的文章时可能会不知所云。而语法学习又是整个英语学习的框架,如果学生基本语法学习不扎实,到八年级的句子结构无法掌握,这可能导致学生对英语对英语句子或段落进行语法分析的能力较差,不明白句子结构,从而影响了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

(3)习语及谚语问题。在英语阅读文章中会出现个别习语和谚语,如果学生不懂这些习语和谚语的意思,望文生义,则可能会和原文意思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如:let the cat out of bag是习语,学生很容易直译为;让猫从包里出来。而这个习语的真正意思为“泄露秘密”。所以了解英语中的一些习语及谚 2 语有助于阅读的提高。

2.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缺席。七年级学生刚开始阅读时会按照小学读语文的习惯,或轻声读,或朗读,或一个一个字的读,部分学生还会用中文翻译着读,拿着笔指着单词逐个的读,不断的回读,或者碰到不会的就查字典,依靠字典才能进行阅读,稍微难点的阅读材料他们就停止阅读,这些习惯都是不适合英语阅读的。培养正确的英语阅读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阅读的兴趣,以兴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七年级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低起点,多朗读,多说口语的英语学习习惯。以学生能学会来促使学生乐学,以乐学来促使学生会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要注意以下方面,起初教师为学生选取部分有趣、短小、简单的文章,让学生既能读得懂,又能读得有趣,后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大词汇量和阅读难度,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而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比赛等方式激励学生快速有效地查找出材料中的重点信息。

2.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习惯促使阅读能力的提升。平时要多朗读英语课文,可以通过示读、领读、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阅读时一定要专心致志;训练学生学会默读阅读材料,以提高阅读速度;学生不应逐词的点式阅读,而是一次扫描一句的线式阅读;对于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3.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指导。

⑴.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在掌握课内词汇的基础上注重课外积累。七年级学教材中词汇量相对较少,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外词汇的拓展。可以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记忆一定量的与本文相关的单词,每次进行归纳,并坚持背诵记忆。教师可以按需进行定期的课外单词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评出若干名“记忆大王”,以此来激励学生养成多记单词的好习惯;学会运用构词法,构词法对于扩大词汇量的作用不可小视,而且由构词法得来的单词有助于记忆,如前缀“un-, im-,dis-”含否定之意,“re-”表“重复”,“mis-”表“错误或失当”;又如单词词尾加上-ment,-er,-tion,就由动词变成了相应的名词;词尾加-ness由形容词变为名词; 词尾加上-al,-ful,-tic等就由 3 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形容词等等。教师也可在讲完构词法之后进行小小检测。题目为“我是小小变形师”。让学生根据句子含义就所给单词填写其不同形式;联想对比法。即通过对比(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对比方式)来扩大记忆、掌握词汇。

(2).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阅读技巧的培养。方法一:快速泛读(fast reading),泛读是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文章,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文中的主要内容就可以。要确定一个明确的阅读定额,定额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可多可少,例如每天读10页。方法二:计时阅读(time reading),计时阅读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快速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容易疲劳,精力分散反而乏味。方法三:寻读(Scanning),寻读又称查读,同略读一样,寻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方法四:略读(skimming),略读又称跳读(skipping read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略读有下列几个特点:A.以极快的速度阅读文章,寻找字面上或事实上的主要信息和少量的阐述信息。B.可以跳过某个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读。C.理解水平可以稍低一些,但也不能太低。

(3)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的猜词能力。《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题材熟悉的文章,因此,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生词率控制在3%左右的材料进行阅读,从易到难,从短到长,训练他们猜测生词词义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该词词义的能力,或利用某一生词前后出现的整个句子的意思来猜测其词义。

(4).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来找问题答案和文章主旨句的能力。文章的标题往往集中或概括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在阅读任何一篇文章之前要细心分析一下标题。按照标题提供的思路开始阅读活动。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不断地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哪些词、短语、句子或段落表现其中心思想。实际上,文章首段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往往就是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中的其它句子则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句所表达的思想来进行说明、解释或扩展的。因此,抓准主题句,可掌握主题思想,了解具体细节,便可回答很多有针对性的 4 问题。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一定要在七年级起始阶段,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阅读的兴趣,以兴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习惯促使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一定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训练,并运用有效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献臣.浅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小学英语》,1999年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2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强调英语学习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阅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会使他们对英语这个学科也产生一定的兴趣, 对后面的学习也大有帮助。如7A第一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明星做人物介绍, 再稍加变化就可以作为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他们感兴趣的人物资料后, 进行任务型的理解, 让学生在兴趣中完成一读、二读、三读。因此,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注意阅读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与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呼应, 要具有容易、简单、有趣、有意义、有价值等特点, 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 沉浸其中。

二、阅读方法的培养和传授

阅读就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从每一堂课, 每天的练习中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可结合课本教学, 选取与与课文题材和难度相近的短文给学生阅读, 并进行相关的理解练习。比如7A第三单元讲节日, 可介绍其他的节日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补充了相关的知识, 还能丰富其阅读。以下是常规方法介绍:

1. 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

通读全文即相当于浏览或略读。它不同于精读更不是用手指比划着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 而是要求通过阅读来获取文章的大意, 即从所阅读的材料中获取基本信息了解故事的大概。可让学生分辨主题句, 而主题句通常在段落的开头或是结尾处, 而主题句往往能点明段落或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通读不要求掌握细节和具体事实。至于细节可在下一步的阅读中仔细获取。

2. 快速阅读, 获取信息

阅读要讲究速度, 而且阅读速度也是体现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考试的时间是有限的, 随着年级的增加考试中的阅读量和难度也要相应的增加, 但是考试的时间是固定的, 这就要求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因为不快就来不及完成试卷。如果速度是快了, 但是读下来仍然不知道文章讲什么, 那也是没用的。在理解相关题目的基础上, 快速阅读就能有的放矢。

3. 深入浅出, 瞻前顾后

阅读一篇文章, 一则新闻, 一个通知或是一个故事时能准确获得其中所传达的信息, 必须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 科学知识甚至是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归纳, 推理和判断。也应该告知学生理解文章不能浮于表层意义的理解, 也要学会领悟文章的隐含的含义。如文章的寓意等, 为以后的抽象理解打基础。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培养学生耐心阅读

从小学到初中, 英语学习的难度与进度都比小学要深要快。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在:阅读内容篇幅开始适当增长, 难度较课文内容略有提高。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阅读时心情浮躁, 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 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不太令人满意。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精神要集中, 不能三心二意, 思这思那, 要形成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 而且不要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 失去自控能力, 无心继续阅读。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惧, 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要知道初中阶段个别生词或句子不会造成对文章整体的理解障碍。也许在后面的而文章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提示性的语句能帮助理解生词或是难句。这也能形成整体性阅读的习惯。

2. 训练学生阅读方式 (1) 按意群阅读

有的学生在阅读时逐字逐句读、指读、出声读, 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 也影响了他们的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语群、意群, 指导学生从句子的整体去理解, 慢慢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好的习惯。还要在阅读中学会抓住句中的核心词关键词, 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另一个句子, 进行连续性连贯性理解。

(2) 先看题干, 带着问题读文章

很多学生做阅读理解, 拿到文章就马上开始阅读, 不论文章长短。在阅读时如事先掌握问题类型, 分清客观信息还是主观判断, 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题型进行不同方式的阅读。客观题可通过速读, 扫读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题要经过仔细研读, 推测, 对作者的态度, 意图以及对文章更深层次意思的理解。在阅读前先看题干可加强阅读的针对性, 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还能节约时间。

(3) 根据语篇猜测词义

七年级是初中的起始阶段, 学生面临着阅读时遇到的最大问题:词汇量不多, 生词太多。这时还是要教会学生查字典用英语解词的能力。培养查字典能力是培养学生分段阅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查字典也要注意有所选择, 字典给的意思较多, 要学会分析比较, 不可生搬硬套。当然也要避免学生一遇到生词就束手无策, 就要查字典, 要引导他们猜测词义, 根据上下文, 根据构词法和已有的知识来猜测词义。

许国璋教授曾说过:“只有通过读, 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 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 读会给你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让学生通过阅读, 对生活对社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外语阅读更能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

摘要:针对七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的相关题型上的困难引申的一些思考, 及对该阶段学生阅读方面的基本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阅读,能力,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俭贤“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三期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一、开展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因此,在四十分钟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就更要在“趣”字上做文章。教师可以通过制定出以下的几项措施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设置英语角,办好作品展览,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小作文,激励学生在阅读后能养成写作的习惯。

(2)听的训练。利用学校的广播,定期定时地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英语儿歌、英语歌曲或英语儿童电视节目。

(3)让学生读一些简易的英文报刊或书籍,然后在班上谈自己读到的内容,或进行课前演讲,大家进行评比,选出班级的“英语阅读之星”和“演讲之星”,并适当地奖给学生一些小礼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就自然会对阅读更感兴趣。

(4)找有趣味的小故事,小笑话来让学生读,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要我读”,变成“我要读”。

二、阅读前,应充分了解文化背景

研究表明,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语篇涉及学生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进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因此,在阅读前对学生扩充相应的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之一。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对于课文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概念,吸引学生对于接下来的学习的注意力。

1.利用课文插图,展开合理想象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有大量的课文插图,它们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概括,是一篇文章主题意义的直观表现。因此,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进行看图说话,能很快帮助学生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搞懂语篇中所蕴涵着的主要意思。这样学生如果单靠读课文去理解,可能很有难度,如果事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插图,看图说话,便很快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就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产生高质量的阅读。

2.巧用师生对话,扩充背景知识

有些阅读课文中没有插图或课文插图不能很好地体现出课文的重、难点。那么以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Free talk就可以巧妙地将背景知识传输给孩子们。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去唤起学生已有积累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那么课文中的理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3.鼓励平时积累,了解异国文化

如今阅读材料比较丰富:连环画、英语分级读物、英语画报、英语儿歌与小诗、网络材料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收集、选择和编定一些程度适合每个年龄层次的阅读材料,开展有益的阅读活动,保证学生课内和课外足够的阅读量。

三、阅读中布置阅读任务,采用灵活的阅读技巧

在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过程中,应对阅读任务及其具体实施的方式进行设计,课堂中应由简到精,对文章进行多次阅读,明确各次阅读所需完成的任务,促使大家积极地开展阅读,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取良好的体验。以六年级下册“Planning for the weekend”一文为例,在安排大家展开阅读前,教师可先将读后“Finish the sentences.”作为相应的阅读任务,使学生在阅读后回答。还可依据教学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如提出what、where、How、when等问题,让学生一一回答,或要求大家从文中划出与周末活动相关的动词,也可以将周末的活动绘制成表,使学生自主组织阅读内容,并予以填写。在阅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精泛结合、朗默结合的阅读技巧。加强泛读训练可以转变学生见词就查的习惯,使他们掌握有意义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

四、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1)利用课外资源,充分开展阅读活动。向学生推荐好的阅读材料,如,《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21世纪少年英文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领或安排专门的读报时间,使学生在阅读中扩大词汇量、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现代多媒体运用的普及,为学生学习外语提供了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输入,使外语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真实和有趣。经常组织学生看英文版的电影、动画片等等。例如:看完The Sound of Music之后,让学生谈论一下观后感;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与对话,Do you like the family teacher?Why?Which child do you like best?Why?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film?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film?等等。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好网址或阅读材料,作为回家的一种休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英语的氛围,提高英语语感,为外语学习提供较好的效果。

(2)“手抄报”、“读报摘抄”等活动,对英语的学习非常有益。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份具有自己特色的英文报纸,你想让别人从你那儿学到了什么?做好之后。学生之间进行传阅,看看别的同学的内容特点,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由于报刊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图片可爱有趣,符合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很受大家欢迎。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大家欣赏,从作业中找到了成就感,心里装满了自信。

(3)用简单的英语和学生谈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或组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交流,训练学生语言的输入。例如:英文绕口令,如The doctor was drunk He took the doctors car directly into the deep ditch.(这个医生喝醉了,他把医生的车开进了一个大深沟里。);How much dew would a dewdrop drop if a dewdrop could drop dew?(如果一颗露珠会掉下露水,那么一颗露珠会掉下多少露水呢?)等。

五、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小学英语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要求学生要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明白好的阅读习惯要从点滴做起,不断积累。学校相关英语教学课程表当中,最好加入专门的‘英语阅读课程,选取一些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阅读素材,并且结合老师的针对性指导,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老师还要紧密和家长联系,让家长指导孩子学习,在阅读过程中陪同在孩子身边,或则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分享今天阅读过的材料,各自发表自己的读后感,营造学校、家庭、学生一体的学习氛围,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就自然养成了。

小学英语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近的复杂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只有从学生心理、知识水平和兴趣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阅读策略去引导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英语阅读中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浅谈培养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 篇4

2.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

英语学习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兴趣、自信心、策略和习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都要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这项工作体现在每堂课甚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生的兴趣来自于该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浓厚的兴趣加上有效的方法则如虎添翼,无疑会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高效。初步的成功感的价值不止是成功本身,而在于帮助学生产生了自信,而自信,则是成功的开端。至于策略,我们都知道,点金术比金子更重要。一旦好的学习方法(如不同单词的不同记忆方法,语法的学习方法,阅读方法等)在学生的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形成好的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信心、习惯和学习策略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就小学生中学习“潜力股”现存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问题都会影响其自身持续纵深的发展。到中学之后,大容量的课堂教学和繁重的课业压力往往致使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从而导致有些学生兴趣递减。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读多用等习惯。

1)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达到良好学习效果的第一步。预习一般是在接受新知识的头一天进行,包括预读新课课文,回答有关问题,熟悉生单词,找出难点并做上记号,听录音、模仿跟读等。教师应布置预习任务,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预习三步曲”即“浏览——标注——听读”。预习的方法很重要,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无从下手。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a.总体浏览课文 b.读课文,在过程中划出生词,通过查阅书后46页和50页的单词表把查到的音标写在单词的上面,汉语写在单词的下面,书上查不到的通过电子词典和英汉词典来标注生词。接着试读单词两遍,再把单词所在的句子试读两遍。c、听录音带模仿读。操纵录音机暂停键,分句跟读一遍,最后自己读两遍

预习对抗赛 普通同学只要标注出必会的底线单词即可,更深入的预习是由选出的男、女小先生来承担的。在新授课之前,这两名学生的预习内容要比其他同学更深入一些,除了基本的单词的意思、课文的朗读之外,还有本课的词组、重点的语音知识、主要的语法等拓展性的知识提前自学。上课时讲给大家听,进行男女生之间的对抗赛,每月结算成绩,给获胜的团队发小奖品,这激发了全体同学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开始的时候每天要检查督促落实,对表现好的要及时的给以表扬,对不认真完成任务者要及时的进行批评教育,并要重点跟踪培养一段时间,直到这些学生基本能自觉的完成任务为止。持续一到二个月,慢慢的大多数同学们就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自觉的预习的习惯。

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在学会学习的前提下,课前自学应改变仍停留在单词识记及课文阅读的程度上,我们要求学生自己查词典,自己记例句,自己用新词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达法进行模仿,自己找句子进行诠解,自己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在充分利用课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英语,保证学生的课前自学程度,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2)每节课前两分钟,学生做的Duty report能得到了同学们的欣赏的掌声。每节课学生按学号轮流做值日报告。值日生报告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当天的日期、天气情况,二是学生把通过课外阅读找到的小故事背给大家听,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请同学回答,下课之后把学生准备的资料收集起来张贴在黑板的一角,供给学生再细细品味,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收获成功的感受。

课本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因此,学生听课的效率成了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课时做到:紧跟各个教学环节,如复习、引入呈现、练习和巩固等;集中注意力听懂老师的讲解;并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回答问题、对话、角色扮演和复述等。

勤记笔记 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因为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思想不能溜号,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四五六年级学生课堂上做完笔记之后,两人交换,按数量和准确度进行打分,评价课堂笔记的质量。

根据规则见词读音 英语学习,词汇为本。没有词汇,什么也不能表达。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阅读理解水平才有可能随之提高。教师对各个年级同学适当介绍拼读规则,六年级对小学阶段学过的单词按照读音规则进行分类,对于一些不认识的单词,不必急于知道意思,先按照拼读规则读出来,做到“见词读音、听音写词”;在能读会写的基础上,对单词进行中英文对照,这个过程同学们可能会感觉枯燥,不妨结合小对话或句子来学习;同时,应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短文背单词,一个单词有很多意思,要经常翻词典了解它所有的意义。

学习新单词 coconut一词时,给学生扩展了walnut, hazelnut, peanut等常见的坚果,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的部分和这些单词的构成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新单词和初步了解相似的词。扩展词汇时我通常对同类词进行归纳,如帮助学生梳理出名词中的文具类、衣帽类、交通工具等单词,帮助学生总结一词多义,旧词新意,同音异义的词,能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和阅读理解水平

新单词的学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能从听和说上辨别一些易混淆的音素,特别是发音比较相近的词,如cup-cap, bag-bike, cat-kite等。重视字母、音标和读音规则的教学,在预习环节中就要求学生在单词上记音标,单词下记汉语意思,课堂教学中把字母——音标——单词同时教,利用各种卡片,使学生从字母的读音中识读音标,又借助音标去接受字母和单词,让每个学生懂得简单的读音规则和字母组合的发音,帮助学生总结ee, ea, er, ar, ay, air, ear, ch, sh, th, ow等字母组合的发音,使学生看见会读,听到会写。

熟练背诵脱口而出 背诵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连课文都背不熟的学生,英语水平肯定不高。我们学校三至六年级学生要坚持每天背点英语文章,根据

课堂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对话、短文,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天学到的课文要背诵,经常复习,增强熟练程度,以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

看图造句在Module 3 Unit 2的教学课件中出示了黄山、五指山和泰山的图片及它们所在的省份和本课重要内容This is a picture of…引导学生看图造句,造句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练习形式之一。我在让学生造句时常常提供一个结合实际生活的情景,避免注重语言形式,忽视内容,脱离一定的情景与主题。用图片创设情景是很有效的,接下来,用课件出示了姚明、菲尔普斯、贝克汉姆等学生们感兴趣的热点人物图片和语言训练点a picture of,…from…同学们眼前一亮,纷纷举手主动尝试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说的过程中为接下来的小练笔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先听说后练笔

在Module 3 Unit 2的巩固环节中,我设计了 “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thing.”的活动,我先给同学们作了个示范,出示一枚硬币向同学们介绍说“This is my favourite coin.It’s a picture of a mouse.Mouse is my birth sign.It’s from 1984.I love it very much.” 让学生模仿在组内交流,选出的代表在班级里交流汇报。

接着给学生们布置真实的任务——给好朋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物品。为了让学生们具有明确的写信动机,对写信有强烈的愿望,真正做到有感而发,而不是仅为练习格式而写信,安排的写信内容完全结合学生实际。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对写信的格式、语言风格、正式与非正式程度便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3)课后复习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反复练习在使用中学会的,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中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如:在课堂上、在课后、在英语角、在各种英语俱乐部多多练习英语、使用英语,培养真正的交际能力。

零打细敲保证时间 与其他学科相比,英语是一门比较耗时的具有学科特点的课程。语言学家经过测算提出,要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大致需要4000小时。如果每天坚持学习英语的时间不少于1-1.5小时,而且将时间化整为零,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能形式多样地接触英语(如听、说、读、写、译、背、诵等),效果会出奇地的好。

作业。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督促学生独立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养成根据自己学习中的弱项自觉补充课外作业的习惯。

复习与总结。学过的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每天复习当日所学,每周、每月进行单元复习的习惯。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会总结、整理笔记,归纳重点和难点,通过归纳分析和对比将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5

培养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是关键.而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则是关键之关键.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之中寻求适当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的阅读效率最大化.

作 者:丁培元 作者单位:江苏省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太仓,215411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9)分类号:H3关键词:阅读 理解 文体 阅读原则 理解层次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6

武鸣县太平镇文溪小学

林成威

[内容摘要]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技巧,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构建课内、外语文阅读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把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在读中领悟语文精髓,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激发兴趣 思维训练 阅读空间 领悟精髓 阅读速度及方法

阅读能力,包括自己能看书,学会全面阅读、精读、研读,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筛选信息,领会文章的主旨、风格;初步会用资料,能从教材及参考资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能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等。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过程始终充满积极的思维活动,同样一篇文章,有的学生读了不知所云,有的只记住内容大意,有的能融会贯通,深刻理解、恰当评价,这就反映出阅读思维的差异。阅读思维能力主要体现阅读理解与评价上。在阅读训练中进行思维训练,不可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审美情感就自然渗透其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的培养。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小学语文教师运用自己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听课的热情。这是获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试想,做老师的如果死板的照本宣读,硬梆梆地讲道理,必定会让学生感觉如说教一般,毫无生气,对有些课文所表现的感情更是感到费解或难以接受。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生时自己心中就充满“情”的话,其结果就不一样了,这时候,教师本身就如同一个导演和演员,在教学中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呈现的情境里,与你同喜同悲,真切地获得精神上的感受。因此,只有创设融洽的情感氛围,创造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如沐春风”一般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找到无穷的乐趣,自然而然地喜欢阅读。

二、构建课内语文阅读的自由空间,把“钥匙”交给学生

课本是为人的发展而服务的,然而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应以本为主,而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带领组织学生首先把课文(作品)认认真真地读懂读透,让学生主动阅读,真正把书读“活”。

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设计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或相关内容。然后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完成“当堂训练”相关的内容或题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锻炼阅读能力。

2、合作学习: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要求学生自学时就着不懂的问题与同桌或其他同学讨论。自觉组成小组展开讨论,积极发言。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鼓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3、探究学习:调动学生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学生善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的能力,积极质疑解疑,勇于发表不同见解,言之有理,体现创新精神。

三、构建课外语文阅读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钥匙”

1、让学生针对性地阅读,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提倡“读名著”活动。教学中,必须解放思想,要有“大语文”阅读观念,既重视课内阅读,也鼓励学生关注生活,把学习场所从教室中解放出来,开辟广阔的阅读实践空间。使学生吸取先贤圣人智慧精华,感知名家生活经验,借助文化精品的永恒魅力和厚重的内涵,丰富文学底蕴,以提高学生审美境界和人生追求。

2、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开设阅读课,扩大阅读空间,每周安排一节课给学生到阅览室看书,让他们从报纸杂志上了解生活,开阔视野,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去解读古代的生活录况,去欣赏外面的生活画面,去想象体会未来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把写作材料积累下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四、在读与背中领悟语文精髓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虽然方法很多,但一味地对字词句纠缠不休,只会把中国语文搅得支离破碎。相比之下,传统的读背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是中国千百年来读书的传统套路,自有其道理,不应全盘否定。中国语文的优美在于悟,在于参与和运用,而且学生的发展与创新必须有源作本,失于根本的创新只是“空中楼阁”。事实表明,重视朗读与背诵,会使人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大脑越来越聪颖。阅读的能力也从中得到提高。俗话说“读背出素质”,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也是种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在读与背中,文字、词汇、语法自然入脑入心。例如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你会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教导你孰轻孰重的标准和高贵的情操„„这些思想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阅读中了解他,将终生受益。有的学生,由于重视朗读背诵,他们头脑灵活,反映敏捷,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较强,成绩普遍优良,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明显胜于别人。读背出素质,但背书也不简单,也是有讲究的,不得要领不行,不持之以恒更不行。我们提倡的是有目的地朗读、精读、活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朗读,用真情实感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以至与作者水乳交融,为作者之悲而悲,为作者之乐而乐,为文中谈天说地而晓理,为文中慷慨激昂而奋发!感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并把文中精美的遣词造句,前后照应的逻辑组织,在诵读中吸收过来,变为自己的东西,如此既净化了心灵,又丰富了学识,提高了思想和文化素质。可见,让学生在读与背中领悟语文的精髓,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素质。

五、克服不良阅读习惯,提高语文阅读速度

(一)阅读是一个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是吸收语文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不仅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言语技能能否得到培养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真正学会阅读。那么,要提高“读”的能力,必须克服以下不良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音读

许多学生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的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出声阅读时,有的嘴唇无声地动,有的嘴唇不动,而舌、喉在活动,这无疑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看到印刷符号,就直接获得意思,而不经过声音阶段。”

2、心读

心读是一种很难观察到的阅读习惯,心读时,人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嘴、头或声带都没有动,只存在一种说话的内在真形式,学生在内心里始终自言自语,清晰地发出并听着每个字音,这是一种很坏的阅读习惯,它直接影响到阅读速度和效率,并且矫正起来又比较困难,采用强制自己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又强制自己阅读速度的方法一般能帮助学生逐渐克服这种坏习惯。

3、指读

指读是用手指、钢笔、圆珠笔、三角板或尺子等指着一个个词进行阅读的习惯。它不仅会减慢阅读速度,而且还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不会注意单词的位置,也不会在每个词语上平均花费时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阅读的思想内容上,指读的习惯妨碍了眼睛运动,并限制了大脑的速度活动能力;同时,逐词阅读造成视幅狭小,无法形成意群阅读和理解。以上这些不良阅读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路,降低了阅读速度,应引起教师高度重视并及时地加以纠正。

(二)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判断及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历来的考试中来看,阅读题的分量都增加,难度也比以前深。因此,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要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掌握阅读技巧是关键。常见的几种较有科学实用价值和针对性强的阅读方法如下:

1、前后倒读法

当拿到一篇很长的文章或是一本很厚的小说时,想要在短时间里读完,并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不仅需要迅速的阅读速度,还要讲究方法。如果只是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就算你有一目十行的本领也很难达到要求。这时候用前后倒读法就容易多了。就是先看看文章的结尾说什么,如果是小说就看看结局怎样。因为文章的结尾或小说故事的结局,一般都是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或是内容的高潮。提前阅读,不仅能大致了解其中思想,还能激发自己对它们的阅读兴趣,迫切想了解文章或小说的开头和发展过程。

2、标题串连法 如果一篇文章或是某本书分为几个内容来陈述,每个内容的前面有明显的标题提示,我们可以先快速阅读它们的标题,这些标题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大致上了解它们的内容提要的基础上进行详细阅读,就能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阐明的思想内容上,形成意识群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3、内容筛选法

如果文章或某本书内容繁琐,没有明确的小标题提示,阅读起来比较费劲。这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内容筛选法。就是在阅读的时候,对于不重要的细节描述或内容一跃而过,只抓住其中对文章思想表达起重要作用的段落或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进行串联阅读,对于自认为描写出色的精美句段,也可作详细反复阅读。这样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效提高阅读速度。

4、“举一反三”法,指导精读段落结构相似的文章中的一段,让学生掌握方法,再自学相似结构。例如《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两篇文章都将升华主题的部分放在篇末,学生可以通过“读、划、议”进行学习。

5、“主线突破法”,主线牵一发动全身的线索。教学此类似的文章,先从主线出发,提纲举目,沿线扩散,合并思考,简化头绪,化难为易。比如《凡卡》可采用此法教学,《凡卡》一课中写信的内容和写信时的回忆贯穿全文。

6、“跳跃讲读法”根据课文的特点,抓住几个要点,引导学生循着事件线索议课文,理解课文。常用于篇幅教长的文章中。

7、“直奔主题法”,让学生把文章的中心句找出来,概括中心思想,再分析讲读课文,看课文怎样表达中心句。

8、“逆向讲读法”适用于中心思想篇末的文章,先概括再变综合分析,反顾全文,系列提问。

9、“文题分析法”重视文章的题目或突出的文章的主线,理清作者的思路。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7

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新目标)教材(以下简称《英语(新目标)》)是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能力的提高。每一单元的Section A先是引入基本词汇、基本句型,之后围绕单元话题进行听(Listening)、说(Speaking)训练,最后进行语法总结(Grammar Focus)。而Section B则是对本单元话题的进一步拓展延伸,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Reading)和写作(Writing)技能。针对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课本选入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在教学实践中,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互为目的,又互为手段。因此,可充分利用课本中所提供素材,将写作训练渗透到听、说、读以及语法教学等各个版块中,通过对学生听写、改写、仿写等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下面以《英语(新目标)》(下)Unit 2“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教为例,谈谈如何利用课本素材,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一、在Listening教学中注重培养“听写”能力

听、写结合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听的训练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倾听语言素材的过程中,提高了听力水平,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为书面表达打下基础。教师可将听力训练与写作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根据听力内容设计听写填空、书面回答问题、概要写作等写作练习。以《英语(新目标)》(下)Unit 2中Section A 1b为例,在听力任务结束后,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回答,然后使用一些连接词答语连接起来,使其概括成一段连贯的文字。

T: What time does Rick get up?

Ss: He usually gets up at six thirty.

T: What time does he brush his teeth and take a shower?

Ss: He brushes his teeth and takes a shower at six forty.

……

需要注意的是,对每个问题的回答,不只是让学生仅以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还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英语句子以书面形式写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然后让学生连接成一段文字:Rick usually gets up at six o’clock. Then he brushes his teeth and takes a shower at six forty. He eats breakfast at seven o’clock. After that, he gets dressed at seven twenty and goes to school at seven thirty.

这种听写,是在学生能够正确、完整回答上面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写出一段文字的,注意提醒学生动词要随句子主语人称和数的变化而变化。针对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拼写及语法问题进行及时纠正。Section A 2a也可以同样的办法进行写作训练。

二、在Speaking教学中培养“改写”能力

改写,是学生对语言材料吸收、内化后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语言复述。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积累语言材料,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在2012年重新修订后,在Speaking教学中,专门提供了一篇“Role-play“的对话材料,这些材料包含了大量书面语的结构和措辞。学生练习对话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改编文章结构形式,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把这些对话改写成短文,培养学生“改写”的能力。在改写中,要提醒学生注意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以培养学生遵循语法规范,正确使用书面语言的能力。

《英语(新目标)》(下)Unit 2中Section A 2d是一个分角色表演对话。在学习掌握该对话的相关语言知识点,并学会表演后,让学生将其改写为一篇介绍“Scott’s routine”的文章,注意提醒学生句子主语人称的变化和动词形式的变化。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评出优劣,使每个学生体验共享写作资源的收获和喜悦。

范文:Scott has an interesting job. He works at a radio station. He works from twelve o’clock to six o’clock in the morning. He usually gets up at eight thirty at night. Then he eats breakfast at nine. That’s funny time for breakfast! After that, he usually exercises at ten twenty. He goes to work at eleven o’clock. He’s never late for work.

通过改写,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写作的能力。长期坚持进行改写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作文能力都将得到明显地提高。

三、在Reading教学中培养“仿写”能力

仿写是语文写作常用的训练手段,它同样也适用于练习英语写作。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适合学生背诵和模仿的阅读短文作为写作范文,并且每单元Section B部分中的3b都是模仿前面的阅读短文来进行的一篇写作训练。这些阅读素材,包含了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在篇章结构和布局谋篇上是学生练习写作的典范。充分利用好这些阅读素材,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具有很大帮助。

《英语(新目标)》(下)Unit 2中Section B 2d是一篇介绍Tony’s and Mary’s daily routines的文章,可作为学生写作的一篇范文。在学生扫清了基本语言障碍,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单词、词组和句法的用法,掌握了相关信息后,让学生对短文进行朗读背诵、复述或概括。然后指导学生分析短文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最后让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My own daily routine”或“My sister’s(or brother’s) daily routine”的作文。学生对于描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谈论自己的一天的活动安排,能够畅所欲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很高,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同时,学生利用课本中的范文模仿写作,能自然地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达到提高自己在写作中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对于篇目较长的阅读材料,教师可利用教材的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模仿写作。

四、在Grammar Focus教学中规范写作语言

语法是语言的骨骼。新课标倡导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语言的应用中掌握语法规则和运用语法规则,为写作语言的规范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语法教学时,要抓住语法知识和真实生活的结合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知和理解语法规则,规范写作语言。学生对于自己所熟悉的话题,乐于用英文表达,表达起来也顺其自然,符合语言规范。

《英语(新目标)》(下)Unit 2 Grammar Focus教学时,可以下列方式开展语法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

老师先示范采访一位同学一天活动的时间安排:

T:What time do you get up, Li Fei?

S1:I usually get up at 6:00.

然后问其他同学:

T:What time does Li Fei usually get up?

Ss:He usually gets up at 6:00.(此时提醒学生注意主语人称的改变以及动词形式的变化。)

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询问其他活动时间安排。活动和时间要写在黑板上。最后归纳形成一段完整的文字:Li Fei usually gets up at 6:00. Then he exercises at about 6:30. He brushes his teeth and takes a shower at six forty. He eats breakfast at seven o’clock. After that, he gets dressed at seven twenty and goes to school at seven thirty.

最后,让学生自己采访一个同学,并形成书面材料,让同桌之间互换修改其中的语法错误,规范写作语言。必要时,老师给予指导。

另外,初中英语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图片等教学素材,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看图写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组织语言进行写作的能力。例如,可利用Unit 2 Section B 1a中的词汇和图片,先谈论图片中的几位同学的活动及活动时间,再由学生连句成段,写一段文字。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8

一、重視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数学中的定义、公式、定理、命题等,是解题的依据,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教师教学时不应忽视,并能熟练地将不仅要讲解来龙去脉,还要指导学生透过表面抓住本质,其应用.

例1 已知 , , 的位置如图1,化简: .

解答时,先根据数轴上的大小关系确定绝对值符号内代数式的正负情况知: , , ,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就可以求解出来了.此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基本概念及定义以及有理数加法.

通过上述题目以及分析看出,对书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是提高做题能力的必须.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中学概念的大量增加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定义,概念.在上课,要反复回顾这节课的概念、定义;下课后,布置关于基本概念的习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应用学过的概念去做题,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加强基本概念的记忆与理解.

二、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

七年级学生解数学题时,普遍存在着见题就解的习惯.当遇见条件明显的题时,这种现象尤为显著.这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大障碍.为改正这种不良习惯,教师需要通过详细分析题意,找出简捷易懂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仔细审题的优越之处,逐步形成分析题目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七年级学生的一次测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计算题,

例2 求解 的结果.

发现有个别同学在拿到题目后就开始老老实实的计算,即 , ,然后得出计算结果为 ,然而有更多的同学是通过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后,选用另一种方法解题的,即

原式 .

通过比较,显然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在运算量上要小的多.

另外在解数学应用题时,要做到三点:“一读、二画、三复述”.

读题是审题教学的第一步.指导学生用默读方式,一边读,一边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先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读,以后要求学生连贯地读,关键词语要加重语气读.

然而会读题并不等于理解题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可以指导学生画画点点,画上各种符号.一般用双竖线“||”把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分开,用横线“—”把已知条件断开,用着重点“ ”表示关键词.

复述题意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弄懂题目的意思.对学生复述题意的训练,可以逐步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和记忆能力.然而审题能力的培养在应用题教学中表现得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解答不出应用题,主要的困难在于对题意不理解.“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但是学生往往对审题拘于形式,拿到题目就把题中数字进行简单组合,导致错误.应用题的难度是在找出问题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所以首先要加强学生“说”的培养,理解题意.对于有些叙述较为抽象、冗长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将题目的叙述进行简化,即说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其次要加强关键词句的观察,理解题意.有时候仅一字之差,题目的数量关系就发生变化了,进而解法也有很大的差异.

三、通过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学生的做题技巧是基本计算之上才会有的,所以要把基本计算练好.但是大量的基本计算训练容易僵化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科学地运用变式来提高解题能力,通过变式来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找出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能够使学生把握题中不变的东西,熟悉做题的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联想、转化、归纳、推理、探索的思维能力.其中变式训练包括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

四、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问题发现、思考、规律的揭示,及结论的推广等过程都体现着某种数学思想,并受某种数学思维的指导.在教学中忽视这个过程就意味着失去了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因此,我们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而非填鸭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处理数学问题中循序善导. 五.加强学生数学解题的规范性的教学

讲解例题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学生做题过程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讲授每节课时,一定要充分发挥例题的重要作用,仔细地研究分析相关例题的解题规范与注意要点.讲解例题、作业、习题、试题时板书的规范的格式,这样学生就有参照,自然上行下效.对于学生的作业,应该要求解题过程有理有据,每一步都有出处,有条件.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较少,解几何题时的要求比较低,而中学阶段解几何题时要求用几何语言表达.不同阶段的要求不同,解题的规范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一定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格式以及语言表达,强化解题规范意识,使学生的规范解题成为习惯.

六、不断归纳总结,增强解题功效

解题不能只注意解题过程的完成或单纯追求结果的对与错,解题后,要求学生归纳所用知识,重要知识的用法,解类似题的方法技巧,并查错补遗,寻求最佳方案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解题习惯,通过过程挖掘,提炼解题指导思想,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上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抓住实质,揭示规律,从而更高层次上发挥解每一类数学问题的功能作用,大量节省做题时间同时大大提高效率,学生的解题能力才会得到较大提高.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9

论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英语作为人们一种的重要的传递信息的语言工具,“阅读”占学习英语的“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很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他以后的综合英语水平。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思维去掌握语言的本质,从而增强语感。思维与学习英语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活动和教学技巧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课 培养思维能力

在外语学习中,创造性思维能使学生不断发现与掌握新的语言规律,同时也促进总体认知能力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造性思维能力。英语学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英语活动进行的。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进而达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目的。如何在新目标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课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具创造力。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我们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通过资料分析,目前影响小学生英语阅读思维能力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对阅读的文章缺乏兴趣。一方面市面上与课本配套的阅读材料内容紧扣课文或略有拓展,并附有习题,学生阅读这类文章多半固守课本的框框,只注重的是阅读结果的正确性,导致学生为做题而阅读,从而忽略对阅读材料的完整理解性和趣味性,而阅读后面的习题能否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待研究,阅读题材的单一,阅读只重习题的正确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方的差异,学生受生活经历和阅读范围的限制,缺乏对一些文章背景知识的理解,导致无法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分析、记忆、综合、判断、推理,这也是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原因之一。

(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的思维能力训练缺少有效的指导和合理的调控,使得学生阅读过程中缺乏基本的科学阅读策略。如学生“扣”字眼——遇到不懂的单词就停止阅读的脚步,翻课本,翻字典,等找到意思时因忘记一部分前面阅读的内容只得重新阅读;“读”而不“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有的学生习惯把阅读的语句先由英语译成汉语,再由汉语转化成英语,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始终受母语的影响,不能养成“全英”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教师因不能科学有效地将阅读的思维能力训练渗透到阅读能力的训练中,导致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能力较弱,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挥。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启发学生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的内容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内容太简单容易使学生丧失兴趣,太复杂也会使学生失去耐心。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易于接受和辨认直观的事物。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启发学生横向和纵向思维。

二、设计疑问导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主题导入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写出标题,让学生猜内容,从学生熟悉的东西出发,就主题展开讨论;教师、学生扮演角色,引入主题;放一首与主题有关的歌曲或谜语等。内容导入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提示或暗示,这样会激起学生的想象与猜测,启发学习的愿望,使他们成为积极地阅读者。通过设计疑问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最大程度地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发散思维。

三、想象情节的发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语篇教学时,可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四、创编故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教学内容,每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对所给语言材料进行文本或情境的扩充、延伸,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无穷的创造力是需要老师去开发的。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10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它更可以使人终身受益。从开展小课题研究以来,我围绕“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这一小课题,根据自己所定的研究计划,主要开展了一下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本学期我主要采用了一下一些研究方法,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慢慢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1、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研究法研究现实中学生阅读的现状和走向,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了解、分析,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每天阅读”的实践操作策略。

3、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4、个案研究法: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学生在每天阅读中的差异性。

二、扎实地进行理论学习。

理论是实践的依据,只有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因此,我不但认真学习了关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课题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学习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搞好课外阅读》、《教育科研方法》、《课外阅读方法种种》等文章,以便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重视课内外有效衔接。

平时能注重挖掘课内课文的拓展点,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的体系。通过课内外的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适时的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学习课文《争吵》后,为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习课文《巨人的花园》后,为学生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童话故事书。学习《蟋蟀的住宅》之后,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等。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还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1)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方法,如:浏览性的泛读、品味性的精读、探求性的速读,还有圈点符号法、摘录批注法、边读边思考的方法等。(2)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孩子就书中的角色、情节、写法等内容为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其中的精华,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四、积极开展与课题有关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个读书成果展示平台,不但检验了学生读书的效果,还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乐趣,进而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如:

1、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资源优势。我根据学校藏书情况,为学生及时提供阅读信息,并作简要介绍。实现了人人有书读,个个读好书,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

2.设计手抄报。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将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摘抄下来,并进行装饰,设计成一张整洁、美观、有创意的手抄报,展览给同学们看。

3、开展读书读报交流会。利用一定时间以和课文相关联的材料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读完推荐书目后的感受,讲讲近期所看的书,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同时,还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4、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我校在活动初期上下发了《给家长的一封信》,阐述了阅读成长的重要性,征得家长的支持,并要求家长配合孩子做好亲子课外阅读记录卡,督促孩子能够用心阅读,并能有所悟、有所得,使其能够有个性的读书。这一做法立刻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许多家长每天都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课外书籍,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充分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成语大比拼、赛诗会、争取阅读之星、办阅读小报等活动。通过热热闹闹的活动,促进学生实实在在的读书。

活动开展至今以来,我所教的学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80%的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校,他们手中总是有一样东西形影不离,那就是——书。有个家长还风趣的对我说,他家昔日的“小懒虫”,如今变成了“小书迷”。而且呀,我从学生的作文中也能深刻的感受到,学生们做文中所运用的词语更优美了,表达更生动形象了,这就是我的收获,更是学生的收获。可是我深知,这样的调研不会因为结题而结束,因为只要教学,就一直要贯彻,只要面对学生,就一定要继续培养,相信我们的努力,会让孩子们真正在阅读中受益,真正在阅读中成长起来的,我努力着,我更期待着!

廖小华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学习兴趣;诱发;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133-01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力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最重要的源泉。许多初中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不愿意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不感兴趣。那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使自己的课让学生着迷?在此自己把教学中一些粗浅的认识整理成文,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并与同仁们共勉。

一、通过关爱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感到安全感,减少学生的焦虑,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以前有一个学生在七年级的第一次月考中得了52分,而在我的耐心帮助、辅导下,他的成绩慢慢提高,后来他学习倍增,成绩在期末考试得了94分,所以情感因素是学生成绩重要因素之一。学生的成绩好,学习上就有成就感,教师赞扬他,同学羡慕他,学习上更是快马加鞭;而成绩差的学生,家长不满意,教师不高兴,同学藐视他,这样长期下去,导致成绩差的学生厌学、辍学的恶性后果。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把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不论成绩好坏,学生都有较强的荣誉感,能为他们自己的归属的团体争光,他们都会感到自豪。尤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我们教师如能把学生的荣誉感和競争感也设计为教学的一环节,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和需要。例如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教学设计如:单词拼写、拼读,日常口语抢答,猜谜语比赛,书法比赛,背书比赛等多种形式,在活动中用积分法,多给予鼓励。

这种经过设计的竞赛等活动,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促使学生在竞赛中相互学习,补纠知识疏漏,共同进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三、“学以致用”诱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实际、形象逼真的课堂情境,学生们就会很快地进入角色,多数学生都会把每一次任务完成得很好。

例如,我们在学习A charity show, Going shopping等教学内容时,我们的教室就变成了慈善机构、几家商店和超市,学生们不自觉地进入情景,认真的主持人、售货员,挑剔的顾客随处可见。这样,所教的教学内容就在这种情景会话中掌握了。同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达到了“学以致用”。

因此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和环境,让课堂成为一个小舞台。教师要善于诱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他们在轻松、娱乐中得到英语的乐趣,从而诱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提高学习兴趣

孔子说,“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同。如果为不同学生制定同一目标,势必会使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差等生吃不了。

所以我认为,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学困生”如果要求达到和其他同学一样的目标,这样将有可能使他们丧失信心和学习兴趣,甚至彻底放弃。如能把他们分成不同的辅导小组,制定不同的计划,对他们要在课外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安排一些基础练习,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实践证明当我们坚持为不同情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完成不同的任务,他们就会把基础提起来,从而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进步的动力,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努力之后有所回报。而在农村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因为英语学不懂,没有兴趣而弃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实事求是地采用多种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梁 仪.初中英语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 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省长改革座谈会欢迎词下一篇:小清新经典温馨的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