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0000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精选10篇)

0000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篇1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聪 2010年9月27日 学 校 常见传 染 病 三 二 一 流行特点 病种介绍 采取措施 流行特点

(一)极易发生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40-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流行特点

(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流行特点

(三)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流行特点

(四)季节性

???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流行特点

(五)年龄特点 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传染病常见症状 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至39 ℃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3)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传染病常见症状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 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 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 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 形态-分4种 ①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②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 ③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 ④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 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 4.虫媒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 -见于乙肝、艾滋病等 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病种类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 风疹 水痘 手足口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肺结核 二 病种 介绍 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3天 临床表现: 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

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

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麻 疹 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应用,使麻疹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十分规律。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期:2-4天,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水 痘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手足口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 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 1-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2-出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肺结核 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细菌传染病,通常影响肺部。此病通过活动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咽喉和肺部产生的飞沫在人际传播。在健康人身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通常不引发症状,因为其免疫系统会发挥作用阻挡细菌。活动性肺结核的症状是咳嗽,有时有痰或血,胸痛,虚弱、体重减轻,发烧和盗汗。结核可以通过六个月抗生素疗程得到治疗。发现病例 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等机构 登记密切接触者 做好医学观察 对物体表面、食具、空气等进行消毒 经过一个潜伏期,无续发 病例可解除医学观察 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解除管理、个别病 种需返校证明,符 合返校条件者凭 返校证明返校 保健老师督促及时复检 病例报告及管理流程 病人离校 就诊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者 培训 采取措施 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中小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暴发后需严格开展晨检,发现可疑或疑似病例离校隔离治疗。减少集聚性活动,加强房间通风和消毒; 开展健康教育,用健康教育课、告知书以及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与防制知识,同时坚持正面宣传,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中学生、大学生等青壮年群体已成为结核病高发人群。而导致他们患结核病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因为不少青少年生理发育较快但营养缺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各种营养需求大量增加,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给结核病菌提供侵入机会;二是自身抵抗力下降导致病毒入侵。学生因学习、考试等因素造成思想压力过重,课外活动减少,自身抵抗力减退,此时也极易感染结核病;三是由于频繁活动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不少学生经常沉溺于网吧、迪厅、舞厅等封闭场所,或者经常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小饭店吃喝,这也很容易造成结核菌的感染。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高发年龄。结核菌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传染源是正在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潜伏期为4~8周,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解放军254医院传染病控制科主任郑伟介绍,当低烧、慢性咳嗽、咳痰超过2周以上时应警惕患肺结核的可能性,应及时就诊。

防治肺结核注意六大要素:

一、人应选择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房间。也可单独睡一床,经常开窗通风,有排菌者应住院治疗。

二、病人用的被服要经常用日光暴晒消毒,痊愈后房间要彻底消毒。

三、病人应减少与他人(经常咳嗽等)接触,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去。

四、病人的用品食具、痰液、呕吐物都要消毒,最简单的杀菌方法是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烧掉,或吐在痰盂里,进行消毒后才能倒掉。

五、治疗务遵医嘱,药物必须每天服用,肺结核要早期治疗,要足量、足疗程、规律、全程用药,不能间断,争取一次治愈。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措施 篇2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为有力地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

2、职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必要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9、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县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2、医务室要坚持对饮食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停止上岗,并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3、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4、医务室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领导组报告。

0000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篇3

常见出疹性传染病:水痘、麻疹、风疹、猩红热、手足口病等 其他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流腮、流脑等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临床表现:突然起病的高热(>38.5℃)、全身酸痛、咽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血常规:白细胞减少。

诊断:未流行时,散发病例不易诊断;短时间内出现较多的相似患者,结合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资料,可基本诊断

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2.水痘

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病人为唯一传染源;通过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疱疹(初期为红斑丘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加强水痘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14天。3.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

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1-2日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使下颌骨边缘不清。最佳的预防措施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流腮疫苗。加强流腮病人的隔离,隔离至发病后21天。

4、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斑(又称柯氏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等,其中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出现柯氏斑为特征。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5、风疹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6.手足口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 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

1、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

2、出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口腔粘膜如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患儿常因疼痛流涎拒食。7.猩红热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通常2~3天

临床表现: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皮疹(皮疹初呈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压之褪色,散在,后渐密集呈鲜红色,进而转为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草莓舌”、“杨梅舌”。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疲劳,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加衣服。

2、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集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

3、每天早上起床后注意开窗通气。

4、发生病例后,要及时隔离治疗,必要时喷洒消毒剂。

5、探望病人要注意自我保护,带口罩。

6、把好“病从口入”关。

0000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篇4

学校: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1、传染源的概念是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在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出体外,再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这些能将病原体播散到外界的人或动物就是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A:带狂犬病毒的狗 B:带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 C、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D:肠道内有猪肉绦虫成虫的人

2、传染病流行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 B.有病原体 C.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 D.有人群易感,即可流行。

3、预防性消毒是指()A.在疫源地进行最后一次的彻底消毒 B.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

C.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所污染及其所污染特别物品进行的消毒。

D.对已存在的原疫源地进行的消毒

4、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导措施的消化道传染病是()A.脊髓灰质炎 B.霍乱 C.阿米巴痢疾 D.细菊性痢疾

5、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A.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侵入 B.经呼吸道传播 C.密切接触 D.母婴垂直

二、填空题

1、门把手、桌椅、儿童玩具、学习用品等物体表面的消毒:可用含有效氯 的消毒剂溶液进行擦拭和喷洒消毒,作用时间,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坏。

2、消毒剂具、、切忌内服。消毒剂应避光保存,存放在儿童不应触及的地方。

3、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 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学校发生群体性 疾病或者其它 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6、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中要求做到五早:、、、、。

学校及幼儿园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学校: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1、传染源的概念是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在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出体外,再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这些能将病原体播散到外界的人或动物就是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C)A:带狂犬病毒的狗 B:带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 C、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D:肠道内有猪肉绦虫成虫的人

2、传染病流行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A.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 B.有病原体 C.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 D.有人群易感,即可流行。

3、预防性消毒是指(B)A.在疫源地进行最后一次的彻底消毒 B.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

C.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所污染及其所污染特别物品进行的消毒。

D.对已存在的原疫源地进行的消毒

4、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导措施的消化道传染病是(A)A.脊髓灰质炎 B.霍乱 C.阿米巴痢疾 D.细菊性痢疾

5、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C)A.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侵入 B.经呼吸道传播 C.密切接触 D.母婴垂直

二、填空题

1、门把手、桌椅、儿童玩具、学习用品等物体表面的消毒: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进行擦拭和喷洒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坏。

2、消毒剂具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切忌内服。消毒剂应避光保存,存放在儿童不应触及的地方。

3、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 3 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 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 疾病或者其它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6、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中要求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1、C

2、A

3、B

4、A

5、C 二1、500mg/L

2、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 3、3 5

4、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

5、不明原因 突发公共卫生

6、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1、C

2、A

3、B

4、A

5、C 二 1、500mg/L

2、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 3、3 5

4、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

5、不明原因 突发公共卫生

6、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1、C

2、A

3、B

4、A

5、C 二 1、500mg/L

2、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 3、3 5

4、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

5、不明原因 突发公共卫生

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篇5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易引起流感、麻疹、风疹、水痘、流腮等传染病的聚集或暴发,此类疾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公众提高个人防范意识,采取正确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咽痛等症状,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麻疹约90%发生在6个月-5岁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近年来,年长儿和成人中也可见麻疹发生。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因皮疹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流行期重点措施是应急接种,重点人群为儿童、青春前期妇女等。

水痘多见于6月-10岁的儿童,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水痘疫苗用于预防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日常生活中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1、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

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增加水和维生素的摄入。

0000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篇6

各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水痘、流腮等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要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学校防控工作方案。

二、进一步完善晨午检、缺课追踪登记、通风消毒等制度,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有病例发生,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三、加强防控知识培训。首先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了解手足口病、水痘、流腮等传染病的症状,发现学生患病时,能及时通知家长和校医(或疫情报告员)。第二,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三,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治疗。

四、加强宣传,普及水痘防治知识,利用板报、宣传栏、明白纸等形式,做好学生及其家长的宣传工作,告知家长在“知情同意、自愿自费”基础上,做好水痘疫苗的接种工作。

五、各学校要指定专人(校医或疫情报告员)负责相关防控、上报工作。请于6月20号前,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必须填报校医或疫情报告员的QQ号和联系电话)和方案(盖章)报中心后勤办A130室,电子版发至sljy_001@163.com。

联系人:刘苹 联系电话:8713278 附件:《水痘防治知识》

后勤服务办公室 2012年6月15日

水痘防治知识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ds,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一)病原学

本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径150~200nm。中心为双股DNA,其外为20面体核衣壳,衣壳表面有一层脂蛋白包膜,内含补体结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本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人为唯一的宿主。

该病毒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剂灭活。但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4、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14~16日(10~24日)

1、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纳差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

2、出疹期 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1)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2)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瘢痕。

(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

(4)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四)诊断

1、流行病学 对冬春季有轻度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的学龄前儿童,应注意仔细查体,询问有无与水痘患者的接触史。

2、临床表现根据皮疹的特点,呈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现,各种疹型同时存在,出现粘膜疹,全身症状轻微或无,多能确立诊断。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高。

(2)病毒分离 在起病3天内取疱疹液做细胞培养,其病毒分离阳性率高。(3)血清抗体检测 可用补体结合试验等方法测定。

(五)治疗

1、一般处理与对症治疗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防止庖疹破溃感染。皮疹已破溃可涂以龙胆紫或新霉素软膏。继发感染者应及早选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激素一般禁用,当合并有严重并发症时,在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病前已用激素者应用尽快减量或停用。

2、抗病毒疗法

干扰素,10~20万μ/日,连用3~5天;其他如阿糖腺苷、无环鸟苷等也可选用。

(六)预防

1、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在集体儿童机构的接触者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 篇7

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培训主要对象为全省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疾病预防控制的领导、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和村卫生所(室)承担疾病预防控制职能的乡村医生。

据介绍,建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让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明确农村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重大意义,农村传染病防控体系建立的重要性;熟悉重点传染病发病机制、传染性疾病的病原生物学及感染过程;掌握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点、传染途径、流行环节和易感人群;熟练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方法,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定期进行考核,做到培训有计划、落实有方案、效果有考核、约束有奖惩。疾病预防控制考核合格,作为个人考核、职务聘用、执业审核的依据之一。

2012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篇8

***卫生院认真落实卫生局关于《**县2012年10个重

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认真学习并制定培训方案及计划。总结2012年来传染病防治工作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全院卫生技术人员及全乡村医共17人进行集中系统学习。

分别对10个重点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报告制度,并能注重自身防护、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卫生院冯院长对网络直报工作进行了总结,强调了网络直报工作的重要性,并要求全镇防疫人员加强责任感和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我镇传染病防治的整体水平。通过这次学习,我镇卫生技术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一部分人员基础水平不高,在今后工作中应对这一部分人员加强培训,使其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二、一部分人员存在麻痹思想,对传染病防控不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学习,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为全镇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卫生院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篇9

姓名: 职务: 得分:

一、填空题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 年 月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 年 月 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 的方针,结合,管理,依靠,依靠。

3、传染病分为 类 类 和 类,其中甲类 种,乙类 种,丙类 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和,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 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二、选择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A、脑膜炎双球菌 B、肺炎双球菌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杆菌

3、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4、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在缝合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5、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6、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7、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8、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9、传染病爆发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10、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三、简答题

0000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篇10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 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公卫科按照年初制定的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完成了全年的培训及考核工作,现总结如下:

1.采用理论授课、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经验交流等方式,辅以情景模拟、预案推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2.做到集中培训与在岗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现场处置培训相结合,地区交流、部门交流与外出培训相结合,采取多种灵活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3.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强调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主要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完成要求了解的内容以自学为主。

4.培训2课时,达120分钟,培训26人次,平均成绩合格达87分。

通过培训,使我院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 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

公共卫生科

上一篇:对老师的教学反馈意见下一篇:中国式过马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