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理的名言警句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与真理的名言警句

与真理的名言警句 篇1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伽利略

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马克思

真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普托里尼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泰戈尔

一个训练有素的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不在佐证不足的情况下轻易做出结论。——贝弗里奇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

要坚持真理---不论在哪里也不要动摇。——赫尔岑

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布莱克

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赫尔岑

真理不存在于丑化了的现实里。——乔治·桑

真理的小小钻石是多麽罕见难得,但一经开采琢磨,便能经久、坚硬而晶亮。——贝弗里奇

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高尔基

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爱因斯坦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布莱希特

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心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干。——帕斯捷尔纳克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柏拉图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李四光

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歌德

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列宁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

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克罗齐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莱辛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鲁迅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莱辛

与真理的名言警句 篇2

一、课余收集。

每个学期初的教学计划中我都安排有这么一条:每个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 收集10条学习、励志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在开学的第一周我就布置收集任务, 要求学生利用第二周的时间去完成。收集的方法有: (1) 从政治课本中去收集。政治课本里名人出现较多, 特别是那些伟人、科学家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们的言论是很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例如, 邓小平同志说的“不论黑猫白猫, 捉得老鼠就是好猫”。周恩来同志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从语文课本中去收集。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语言专家精心挑选汇编而成的, 有的课文在对名人的传述中引用了名人的经典名言, 对学生很有激励作用。如“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3) 从征订的资料中去收集。《名言警句》中每篇文章下面的眉批都登有一句名言, 还有《写作素材》中的名言警句也不少。只要有信心去收集, 一定会找到称心如意的名言佳句。

二、课前诵读。

将名言警句认真地抄在笔记本上这是很好的, 但抄完后留久不用, 不反复诵读就很容易会淡忘。因此, 必须给学生安排诵读的时间, 在反复的诵读中加强记忆。于是每天早读前, 我都规定值日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名言警句, 选一条写在教室大黑板一侧的一块小黑板上, 写的字要工整认真, 字的大小要合试。上语文课时, 在全体学生起立向教师问好后, 由班长起音, 齐声诵读小黑板上的名言警句。为了积少成多, 还要求所有学生拿出日记本抄下小黑板上的名言警句, 这样日积月累, 到期末就会积累成一本内容丰富的名言警句册。

三、班内比赛。

名言警句的收集还可以通过班里各组间的接龙比赛来增加它的趣味性。名言警句的积累记忆可采用多样式的方法, 除了抄写、诵读外还可以采用小组之间的对答赛, 这样识记的娱乐性更浓。一个学期里, 每两周我都安排一节课来开展这一项活动。班里共有四个组, 第一次由第一组一个学生起头, 他把名人讲出来, 接着第二组学生把对应的名言读出来;或是由第一组把名句读出来, 让下一组的学生把名人说出来;或是说出某一名言的上句, 由下一组学生接说下一句。这样, 轮回接力, 把抄诵过的名言警句拿来反复比赛,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更重要的是能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对名言警句的兴趣。

四、归类整理。

学生收集得来的名言警句越来越多, 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只有归类整理好, 在写作引用时才能用得准确, 用得自如。于是, 在一个学期期考的总复习之前, 我指导学生将平时积累下来的名言警句, 用专门的笔记本进行整理分类。我根据名言警句的实用性把它们分为十个类别:爱心篇、立志篇、真理篇、理想篇、青春篇、修养篇、勤奋篇、毅力篇、事业篇、友谊篇。有些名句分类有困难, 就把它拿到班上讨论, 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 然后界定其所属类别。之后, 我再把全班学生的笔记本集中起来, 由班长, 副班长, 学习委员组成的四人评选组按一定标准进行评比。把分类合理, 书写工整的评为一级奖, 次之为二级奖, 书写字体不大理想的定为三级奖。把获一级奖的名单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专栏里给予表彰, 并颁发奖品。这样, 优胜者会兴高采烈, 下决心再接再厉;而落选者也会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 下大力气去读书积累, 力争在下轮评比中获胜。

五、仿写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训练, 学生对名言警句的理解有所加深, 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引用名言, 在同学间的对话表述中也能利用名言佐证了。更有意义的是, 学生在名言警句的积累过程中, 逐步产生了对名人崇高理想和非凡意志的信仰。为了使学生也能感受到名人的胸怀, 教学中可以名言警句的结构特点或是修辞手法等作为借鉴, 让学生运用联想、想象, 仿写出具有新意的“名言警句”。仿写时先写出名言警句原句, 再把仿句写在下面。如 (1)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仿句:勿虚度, 废了黄金时, 只哀叹。 (2)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仿句:勤奋使人上进, 懒惰使人倒退。 (3)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仿句:“心中有校纪, 同学如友人。”学生仿写虽不如名人的妙笔生花, 但也能感受到仿写名言的乐趣。

六、写作运用。

我们收集名言警句不只是为了积累, 关键是为了运用。优秀文选的作者常常注意在自己的文章中用上名言警句。议论文中用于证明观点, 名言警句是最好的理论论据。每当布置作文时, 我都要求学生用上一两句名言, 让学生学会用名人的思想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用名人优美生动的语言来装饰自己的文篇, 使自己文章的语言表达更有说服力, 中心思想更突出。名言警句的收集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篇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欲速则不达。(《子路》)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书中此类句子甚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包括政治、哲学、教育、文化、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有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过程中,又被简化、浓缩,形成了成语和典故,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循循善诱”、“三思而行”、“后生可畏”等等,在今天,都已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词语。

《论语》中的许多名言警句为什么能长期流传,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呢?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论语》中凡被人们所喜爱的句子,往往并不是那些直接表现孔子的政治态度,抑或强烈地宣传其政治主张的言辞,而多数是那些有深刻的哲理性或蕴涵着可贵的生活经验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如果老读书,不动脑,就会罔然无所得;反之如果只空想,不读书,有了疑惑也不能解决。可见,“学”和“思”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二者不可偏废。这类句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因而,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所接受。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原来都是有所指的,或都是有具体内容的。但引用《论语》中的话和评论《论语》并不是一回事,引用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来“为我所用”。如“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原意是:面临着有关仁义的事,即使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是孔子鼓吹“仁”“义”高于一切的说教。但今天人们在引用时,则完全避开这一具体内容,而是用“当仁不让”来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去做,不应该推诿。又如“吾日三省吾身”(《学而》)这句话,原文中也是有所指的,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人引用这句话来说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重视自我修养。

《论语》中还有许多句子原来意思就比较含蓄、隐晦,很难确定其具体所指。在这种情况下,就更给人以补充和发挥的余地。如《子罕》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人说,这是孔子在感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并无深意;有人却认为,这句话反映出孔子对没落阶级的惋惜和留恋;但也有人说,它体现了孔子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究属何意,研究者自可去探讨。但由于这种句子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哲理性,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各种联想和想象,因而,也为人们所喜爱。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里,正是借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可见,许多警句,在流传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被人们加工、改造,有选择、有分析地加以利用。

其次,这些句子,语言简练通俗,含义丰富深刻。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以极俭省的笔墨,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而又十分自然,易读易记,便于流传。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表面上是赞美松柏,实际上是运用比喻手法,借松柏不畏严寒的特点来颂扬坚贞不屈的性格。这种句子含蓄优美,耐人寻味,尤为人们所喜爱。后世许多诗人都喜欢借松柏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操。如陶渊明的诗:“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陈毅也特别喜欢青松,他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古往今来这些热情洋溢的诗句,生动地表明,孔子对松柏这一形象的观察和描写,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和“匹夫”,“夺帅”和“夺志”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这句话,通过一个“可”,一个“不可”,不仅把两者联系起来,而且使两者加以比较、对照,从而更有力地强调了“匹夫”之志的坚定。其他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都是运用这一手法,把两个看来无关甚至互相排斥的事物或现象,捏合在一起,借以相互映衬、对照,从而把要阐明的道理,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

追寻真理的励志名言警句 篇4

2. 真理像锥子,袋里藏不住。——谚语

3. 与智慧相伴的是真理,智慧只存在于真理中。——培根

4. 真理是不朽的,过失是致命的。——爱迪夫人

5. 即使是叫人不高兴的真理,也远胜过叫人高兴的谎言。——佚名

6. 检验真理的工作也没有被过去某一个时代的一批学者一一劳永逸地完成;真理必须通过它在各个时代受到的反对和打击被人重新发展。——泰戈尔

7. 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谚语

8. 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雨果

9. 当人们自由地追求真理时,真理就会被发现。——罗斯福

10. 如果谬误能在它产生的时候便被纠正过来,那么谬误的出现也就意味着真理的到来。——佚名

11. 真理是平凡的,真理是跟平凡的事物和平凡的群众分不开的。——冯定

12. 夸张是发了脾气的真理。——纪伯伦

13. 谁履行真理,谁就进入光明。——《约翰福音》

14. 真理是一支火炬,而且是一支极大的火炬,所以当我们怀着生怕被它烧着的恐惧心情企图从它旁边走过去的时候,连眼睛也难睁开。——歌德

与真理相关的名言 篇5

31、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泰戈尔

32、一个训练有素的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不在佐证不足的情况下轻易做出结论。——贝弗里奇

33、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

34、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爱因斯坦

35、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布莱希特

36、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心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干。——帕斯捷尔纳克

37、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柏拉图

38、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39、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莱辛

40、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雨果

41、人们还往往把真理和错误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坚持的却是错误。——歌德

42、向他的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卢梭

43、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

44、只要在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列宁

45、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泰戈尔

46、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曹禺

47、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列宁

48、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赫尔岑

49、我们探求真理,在一切事件中,获得真理是最高的快慰。——桑塔耶纳

50、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伽利略

51、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莱辛

52、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王若飞

53、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人,为真理而战斗。——刘少奇

54、过去的错误的学说不宜忘掉不谈,因为各种真理都要在和错误斗争之中,才能维持他们的生命。——克罗齐

与爱心的名言警句 篇6

1、爱,她无处不在。献上你的一份爱,献上我的一份爱,献上所有人的一份真爱,世界就会没有孤独,没有忧伤。

2、在无声的世界里用手语表达爱心,在有声的世界里用语言表达爱心,都能够用行动来表达爱心——捐款。捐出一分钱,那就等于捐出了一份爱。你我都捐一分钱、一份爱,那这个世界就会成为爱的天堂。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捐款吧!

3、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有难,你帮助别人;你有难,别人也会帮助你。你把爱心献给了残疾的孩子,让他得到了上学的机会,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一件伟大的事吗?

4、钱是无情的。我们可以买这样买那样,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就丰富了的钱的意义,让它变得有爱,有我们的关爱。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残疾的兄弟姐妹们,你们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却不乏斗志。只要努力,就没有白白浪费我们的关爱。愿我的同胞们,奋斗吧!残疾,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5、我多么想奉献自己的爱心。让许多同学都把自己用过的比较崭新的书本捐给那些因家庭困难的同学,让他们也懂得许多知识,为祖国增添光彩。

6、对自己不抱希望的人,幸福会弃他而去;对别人不抱希望的人,诚信会飘然远走;对社会不抱希望的人,善良会逐渐泯灭。

7、爱心是什么?爱心是能鼓起你生命风帆的激励;爱心是什么?爱心是雪中送炭式的资助;爱心是什么?爱心是扶慰你受伤心灵的`微笑。

8、爱心——人类友谊的传递,给人一种快乐;爱心——四通八达的输络网,给人一种温暖。

9、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

10、我们常以为外来的帮助最重要,实际发自内心深处的力量才是我们熬过冰雪获得新生的力量。

11、只要每人都献出一点点爱心,那爱心就充满整个世界、整个宇宙。

12、给需要帮助的人献上爱心,宛如在冰天雪地里为别人送去一片温暖,宛如在浩翰的大海里为别人指定航标,宛如在饥荒年代为别人送去一些粮食。

13、我多么想奉献自己的爱心。在农村建造一些敬老院,不收费。让无人照顾的老人们在那里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也可以让儿女们放心地工作,让孩子能安心地读书。

14、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它使贫病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它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15、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去了很多;若失去了自信,你就一无所有了。

16、用那一颗爱心,用那一双温暖的手,奉献出自己的爱心,献给残疾孩子们,助他们早日完成上学的梦想。

17、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是靠我自己,你之所以是公爵是因为你偶然的出身。公爵以前多的是,现在多的是,将来多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18、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19、爱是伟大的;爱是欢乐的;爱是无所不在的。只要你将爱的种子播种在爱的心田里,将心比心,让世界上的每一双手都紧紧地拉在一起,那样的世界才更加美丽。

20、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1、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

22、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

23、每人献上一片爱心,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24、坚强是一种源自于内心的巨大力量,但是,如果不能找到内心力量的源头,人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有时只是一种“伪装”。

25、爱是无私的,爱是纯洁的,爱是真诚的。让我们把更多的爱心献给更多的人。残疾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不正需要我们用爱心来帮助吗?请大家行动起来,把你我的爱心献给他们。

26、人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帮助别人。对残疾的同学,我们要特别关心,因为他们生活都不能自理。

27、每天给自己一点点掌声,每天给自己一点点激情,每天给自己一点点希望,每天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点。

28、我多么想奉献自己的爱心。让家庭困难的人们不需要每天都十分累,让他们可以回家后好好照顾自己的家人,让家庭中充满着一股亲情感。让老人和孩子们过得很温暖。

与真理的名言警句 篇7

杜林认为存在永恒真理,“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因此,把认识的正确性设想成是受时间和现实变化影响的,那完全是愚蠢。”谁要是否认这种真理,谁就是“愚蠢”的,是思想的“极端紊乱”,并早就吹嘘自己的真理是永恒真理,具有至上意义。

针对杜林“永恒真理”的错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三个方面对杜林极其错误的真理观进行了有力批判:通过讨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至上意义的问题、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问题上着手批判了杜林的永恒真理观,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理论。

二、“两个凡是”的错误及其纠正

“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它实质上是把毛主席的言论当作永恒真理,当作解决一切问题、判断一切问题的终极真理。从理论上说,“两个凡是”首先违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论断;其次,把某个人的言论和决策神圣化,既唯上,又唯书,犯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结果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坑。

三、永恒真理和“两个凡是”的共同特点及其实质

1、两者都承认个人思维的至上性,夸大个人思维的作用,把个人思维和整个人类的思维相混淆。杜林的错误就在于否认思维的矛盾性,割裂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他只承认绝对真理,否认思维的有限性,否认相对真理,这是极端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而且混淆了思维的主体,把个人思维看作整个人类的思维,是极其荒谬可笑的。“两个凡是”实际上坚持的是1957年至1976年中国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对社会主义的“左”的僵化观念,把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看作不容置疑的真理。实质上也是把个人思维凌驾于人类的思维之上,鼓吹个人思维的绝对可靠性。这和杜林所提出的个人思维至上性是一致的。在恩格斯看来,人的思维不是指单个人的思维,而是指“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个人的思维”。这就是说,所谓人的思维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是就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而言的。因此鼓吹个人思维是至上的,具有无条件的真理权,这是十分荒谬的。2、两者都割裂了认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没有看到人类认识和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因此,不能离开认识过程来谈真理。杜林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是形而上学的真理观。杜林错误地割裂了认识中的有限和无限的关系,离开认识的相对性谈论认识的绝对性,抽象地谈论“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的空话。“两个凡是”把个人的决策和言论当作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忽视了人的认识的相对性。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受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环境、个体情况(认识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等)等的影响,因此他所获得的认识只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真理,同样,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所获得认识必定有不完善的因素,有待考究和改正的地方。因此,所谓的永恒真理和“两个凡是”,根本没有认识到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真理亦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3、两者都没有认识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统一关系,忽略了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在杜林看来,真理和谬误自然是完全对立和分割开来的:真理永远就是真理,谬误永远就是谬误,真理和谬误毫无关系,更不会相互转变。绝对真理更是永恒不变的,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更迭,它都是纯粹的、至上的、无可辩驳、无懈可击的。“两个凡是”者把个人言论神圣化、绝对化,实际上也是把它当成了亘古不变的真理。没有认识到在特定环境下,真理和谬误实际上是可以相对转化的。例如,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并指导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给我们党、国家、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由此可见,一定时期被确定的真理,条件变了,则有可能变为谬误,如果没有认识到客观环境的变化,就会真假莫辨,是非难分,从而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4、两者都没有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杜林早就吹嘘自己的理论是永恒真理。但仅仅是吹嘘而已,是杜林先生自封的。因为杜林先生的永恒真理在实践的检验中,不堪一击,原形毕露,早已被证明是极端荒谬的理论。他没有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才会不顾后果,大胆吹嘘。毛主席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实践性,这实践主要是指千百万群众的实践。不管是唯书,还是唯上,说到底还是一个根本问题,即没有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书本或者权威作为真理的标准。

四、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现实意义

不管是杜林先生所谓的永恒真理,还是“两个凡是”,都是形而上学的真理观,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如果我们不能清楚的认识它们的实质和危害,相反,却用这些荒谬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泛滥,最终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真理观,这对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从对人民和国家负责的高度来看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真理观的问题。今天,我们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才能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在实践中才能运用哲学的基本规律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真理的思考与思考真理 篇8

一布东其人

布东早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时,就对社会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之后,布东旋即赴美国学习、研究。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保尔·拉扎菲尔德(Paul Lazarsfeid)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了经验主义方法,其后重将这一方法移植到欧洲,特别是法国。布东与其老师合著的《社会科学词汇》和《因果关系的经验分析》分别于一九六五年和一九六六年出版。这两本文集不仅使布东叩开了社会学家之门,而且为其学术生涯奠定了基础。作为拉氏的门徒,布东与其导师一样强调经验主义方法在社会现象分析中的重要性。

布东现任巴黎第四大学教授,国家科研中心的社会学分析方法研究所所长,主编由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Emile Durkheim)创办的《社会学年鉴》,同时兼任法兰西大学出版社“社会学丛书”的主编,尽管布东身兼数职,社会工作极其繁忙,但他恪守深居简出,潜心研究的原则。据说布东拒绝接见任何记者,更不喜欢在电视里哗众取宠,因为在他看来,那样会使自己沉湎于追逐名利、忘乎所以的自我陶醉之中,而将科学的严肃性抛到九霄云外。

一九七三年,布东出版了其成名之作《机会不等》,在封底作者简介上,布东精心地选用了一张叼着大烟斗的相片。布东先生曾十分自豪地告诉笔者,他是烟斗的爱好者。中国有句俗语:“烟出文章,酒出诗。”或许布东就是在吞云吐雾中写下了十三本专著,一百二十多篇文章,七本书的序言及多种百科全书中的二十多个词条。其《结构的概念有什么用?》,《社会学方法》,《社会学危机》,《教育、机会和社会不平等》,《恶果与社会秩序》,《社会逻辑》,《社会学批评辞典》,《紊乱的位置》等主要著作已被陆续翻译成英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中文、葡萄牙文、荷兰文、阿拉伯文、丹麦文、罗马尼亚文等。布东的著作文笔流畅、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读起来绝无晦涩难懂之感。

二布东与法国社会学

莱默特(CharIes C.Lemert)在《法国社会学》一书中断定:“布东、杜海纳、布厄迪和克罗齐埃是当今法国社会学界占统治地位的人物,……法国社会学深受其影响”。事实上,他们不仅拥有独特的研究领域、大量的著作和独到的理论成就,都对法国和世界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影响颇大,而且在法国社会学界都拥有一大批追随者。拥护者们在各自的“老板”领导的研究机构里,以其“老板”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学研究工作。莱默特把这种现象称为“老板体系”(Pa-tron System)。虽然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以来,年轻有为的社会学家不断涌现,寡头社会学局面有所缓和,但它仍然是法国社会学特有的现象,并且将继续延续下去。

现为法兰西学院教授的布厄迪是布东的论敌,他极力反对美国经验主义方法,而他所崇赏的是调查研究方法和人种志方法的结合。

杜海纳的风格与布东的迥然不同,他极力反对美国功能主义和唯意志论,主张行动(action)和社会运动,反对历史主义(historisme),赞成历史性(historicite)。

毕业于高等商业学校的克洛齐埃以研究行政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特别是法国官僚组织的恶性循环而闻名于世,其研究成果对法国政治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说布厄迪试图摒弃美国的经验主义方法,那么布东就会嗤之以鼻,如果说杜海纳运用高度个体化的词汇追赶巴黎的时髦,那么布东则使用国际社会学词汇追赶和矫正法国的时髦。不过四人都十分熟悉个人主义分析方法,从研究主题上看,虽然各占一方,但无非是变迁、控制、秩序、平等、结构、行动等问题。不同的是在表达方式上布东讲究形式,又注重深刻的内涵,布厄迪执着,勇于大胆创新,杜海纳的著作字里行间充满着激情和煽动性,而克洛齐埃则用了了数语阐述发人深省的真理。

至于布东能与上述三位并驾齐驱,当然是由其学术成就决定的。在理论上,布东是实证主义的信徒和社会科学哲学的鼓吹者,他极力主张同时摒弃先验的理性主义和后天的经验主义方法。布东早期的研究着重于讨论社会科学词汇,如概念、理论、功能、结构、模式、体系等。布东认为这些概念是社会学文献中的“热点”,应该首先弄清它们的渊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八十年代初布东与弗朗索瓦·布里科(Fransois Bouricaud)合编的《社会学批评词典》也是以讨论社会学概念为主。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布东不作具体的社会调查,而是沉湎于空洞的理论研究,因此被其论敌指责为“纯粹的哲学家”,关于社会学认识论,布东认为它既不是先验的,也非后天形成的,而是负责研究社会学语言结构使命的实证科学。另外,布东强调因果关系的解释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学认识方法。

在方法论上,布东步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之后尘,强调个人主义方法①在分析社会现象中的巨大作用。什么是个人主义方法,韦伯写道:“当人们打算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不论该现象如何,都应该试图将它归结为作为其原因的个体行为,另外,还应该认为这些行为是合理的。”布东将韦伯的方法进一步解释为:“为了解释任何一种社会现象,不管是人口学的现象,还是政治学、社会学或其他特殊的社会科学的现象,我们都必须重建与此种社会现象有关的各种个人动机,并把这种现象看作是受这种动机所支配的个人行为的总和的结果。无论所需要解释的是何种现象,如特殊性、统计规律、质量或者数量资料的总体等等,这个命题都是有效的。”个人主义方法是为了弥补整体主义方法之不足而产生的。布东认为整体主义分析方法在解决社会学重大理论问题时,的确作用非凡,但在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如关于社会运动、社会流动和集体行为的研究等,为此,布东运用个人主义方法在《机会之不等》和《恶果与社会秩序》里对社会阶层和社会流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布东极力主张社会学的形式化和数学化,强调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这些思想具体反映在《社会现象的数学分析》、《社会流动的数学结构》、《社会学数学》及《社会学方法》等著作里。

三社会学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布东近年来理论研究的成果,它不仅在法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且使布东跻身于思想家之列。

“意识形态”一词于十八世纪末由法国哲学家德斯蒂·德·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一七五四——一八三六)创造,表示关于思想观念起源的科学,拿破仑为了达到科学地建立社会秩序的野心,赋予了“意识形态”现代的含义。在西方学术史上,论述“意识形态”者不计其数,但十九世纪的经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帕累托(V.Pareto)和杜尔克姆却极力避免使用“意识形态”一词。在法国,战后数十年内,法国人对意识形态问题讳莫如深,几乎无人问津,这当然是因为他们对把某一种理论捧上天,然后抛到九霄云外的现象记忆犹新的缘故。

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起源何处?为什么有些意识形态使人们接受?人们是否需要意识形态?为什么错误的假设和可疑的思想会变成信仰?这就是布东在副标题为《已有思想的起源》一书里要回答的问题。

布东从考察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开始。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的错误的思想。在列宁看来,意识形态就是阶级斗争的宣传者在其斗争中运用的思想理论体系。阿尔杜塞认为意识形态即在一定社会之内存在并具有历史作用的表征(形象、神话、思想或概念等)体系。休谟断定,一事实的判断可以证明,但价值的判断则不能证明,至于意识形态则是用事实的判断和价值的判断构成的。谢尔斯(Ed—ward Shils)认为意识形态即存在于所有人类社会的实证和规范信仰体系的变种。关于意识形态的定义五花八门,真令人眼花缭乱,尽管如此,布东认为完全可以根据传统和真假标准进行分类。哪一种类型的定义更接近于真理呢?布东认为马克思—阿隆—帕森斯的定义更有说服力,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地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

布东并不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东西,虽然某些意识形态被扭曲、利用,但作为一种理论的意识形态本身并非是非理性的产物,某些意识形态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的,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斯宾塞的思想体系就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正是这种基础赋予其意识形态的可信性。可惜,物极必反,人们并未清楚地认识其有效性的极端局限性,而片面地夸大其作用,故导致对“意识形态”的种种误解。

在布东看来,“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建立在科学的论断基础之上,具有极端的可信性或无充分根据的可信性的学说”。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解释这种极端的可信性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某些意识形态会被极端化呢?布东断定社会地位、倾向、交流和认识论等四方面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行为者是有理性的,他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扮演其社会角色,而其社会地位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很容易接受某些思想和理论,从而导致了意识形态的蔓延,而且内在化的世界观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对复杂的事物作出简单的解释,如法国的“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领导勒庞(Le Pen)的政治纲领可视为一种意识形态,他认为法国失业人口太多,是因为外国移民太多,为了降低失业率,必须赶走外国移民。勒庞的这种论调虽然不值得一驳,但其政治纲领在法国得到了某些人的拥护,特别是工人、社会低层人物及大批失业者,因为他们整天面临着失业的威胁,而大批的阿拉伯移民又在法国企业里劳动,因此,他们毫不怀疑地相信了勒庞的简单推理。

社会地位的作用固然重要,它可以解释某些判断的错误,但布东认为它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意识形态”与某些科学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必须考察“倾向”和“交流”的作用,布东把它们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称为“暗箱”(boite noire)。通常,当科学团体对某些理论进行考察,并确认该理论是科学的时候,自然为该理论贴上了科学性的标签,也就是说是科学团体的标准决定某种理论是否科学的,而其标准又与职业规范联系在一起,即某种理论与职业规范的一致性愈大,它被认为是真实的可能性愈大,这样,职业性的倾向在确定某种理论的科学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所谓的“科学理论”向外界传播,某些社会团体或社会阶层为了某种利益,将该理论据为己有,并通过大众媒介进行大量的宣传,扩大其影响,这样就促使一些漠不关心的人也信服这种理论,因为科学团体认为它是科学的,故对它的怀疑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理论受到支持、拥护并不是因为其有效性,而是因为它可以带来利益。

上述是交流保证了所谓的科学性,布东继而指出一种完美有效的科学理论也可能在交流中传讹。这主要是指模式理论。它表现为一般性规律的理论通常可以广泛运用,而无需任何附加的假设条件,而模式理论的有效性是有限的,因为它们很少阐述所有的假设条件,正是这些隐匿的假设条件决定着有效性的局限性,离开了这些假设,科学理论就会变为荒谬的理论。但在大众传播中往往忽视了这些隐含的假设,而将它无限制地进行推广,真理向前迈一步就成了谬误。

一方面,布东认为某些意识形态的产生和传播或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或与某些科学理论联系在一起,另外一方面,布东断定有些意识形态获得成功与科学理论毫无关系。不过,布东认为不论意识形态是否与科学有关,社会行为者都有足够的理由赞同和相信错误的或值得质疑的思想观念,因为人是充满意识形态的理性动物,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需要一种意识形态。

如果说布东的《意识形态》颇值一读的话,那是因为他并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意识形态,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科学地、客观地分析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的渊源及其发展,以期达到理解意识形态的目的。毫无疑问,《意识形态》启迪我们换一个角度考虑意识形态。如果说所有意识形态的创造者都认为其理论是真理的话,那么布东的《意识形态》就是对所谓“真理”的再思考了。

一九八八年二月十日于巴黎

(Raymond Boudon:L’idéologie ou l’origine des idés recuesParis,Fayard,1986,330p.)(文前布东像,丁聪作)

坚持真理的名言 篇9

2)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曹禺

3) 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列宁

4) 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赫尔岑

5) 我们探求真理,在一切事件中,获得真理是最高的快慰。——桑塔耶纳

6)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伽利略

7) 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莱辛

8)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王若飞

9) 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人,为真理而战斗。——刘少奇

10) 过去的错误的学说不宜忘掉不谈,因为各种真理都要在和错误斗争之中,才能维持他们的生命。——克罗齐

11) 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

12) 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歌德

13)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拉美特利

14)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克罗齐

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篇10

关键词:童年;高尔基;追求真理

作家笔下的阿廖沙则是在俄国社会这层土壤里仍然胜利地生长着的鲜明,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东西,生长出善良,富有人性的善良。这些东西必然唤醒我们对光明的人性的生活必然苏醒这一不了摧毁的希望。

冰冷的身躯,乌青的面孔,呲牙咧嘴,这便是我脑海中最后一眼的父亲。那时的我,尚且年少,殊不知,这一眼竟是诀别。母亲浅灰色的眼睛,仿佛融化了似的,眼泪大滴大滴的直往下落。还有我可怜的弟弟,没来得及睁眼看看世界,就紧随这父亲的脚步离开了我们。这便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吧!几天后,我们在外婆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下诺夫哥罗德,也就是外公家。那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

家里还有两个舅舅,那段时间,舅舅们正在要求瓜分外公的财产,而母亲恰巧在这当儿回了娘家。无形中加剧了这场愈演愈烈的内战,也更加强烈的刺激了她们兄长的瓜分欲。我还依稀记得舅舅们打架的生动场面,直叫人叹为观止!

若要说起我儿时的玩伴,便是表哥萨沙和茨冈,至于表姐卡列琳娜,我们倒是很少一同玩闹。那时还与舅舅们一起捉弄家里年老的半瞎工人格里高利。有一次,我将家中过年用的桌布误染了颜色,因而惹怒了外公,惨遭毒打。我清楚记得母亲煞白的面孔和她那双大眼睛。即便是声嘶力竭的咆哮,也救我不得。原来:母亲并不是一位强者。她也怕外公。而我就是妨碍她逃离这个人间地狱搬的家的唯一原因。然而,母亲还是从这个家里消失了,她大概是再也受不了这令人窒息的空气了。于我而言并无两样,一样继续挨打,只是少了个人心疼罢了。

下面我们来说说茨冈,一个身世可怜却很"有才"的人。但毕竟他在我们家地位低下,后来在舅舅的一次戏弄时死于非命。阳光已经照射不着他了,明亮的光束渐渐变短了,只能照到高台上。这是我第二次见到一张乌黑的面庞。

在一次意外中外公的作坊着火了,大家多半认为是格利高里失误所致。气急败坏的外公竟还惦记着我这个小可怜虫。他问我"疼不疼",还让人带我去休息。甚至于第一次见面时外公给母亲的那个拥抱,都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外公内心深处的那一丝柔情。亦或,我极不想承认外公的罪大恶极。面对这一切,慈祥的外婆却只能向圣母祷告。而外婆的圣母总能宽恕一切罪恶。就是在那天晚上,我的舅妈因难产而去世,外公将格里高利从家中赶出去以致他沦为乞丐。两个舅舅各自分得一笔财产。我则同外公外婆搬至另一处住所。我们住所的屡次搬迁,或许不仅仅只是一个家庭的没落,更是一个社会趋向灭亡的过程吧。

在新住所那,外公开始教我认识斯拉夫字母,学习认字对我毫不费力,外公对我越来越关心,挨打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我与外公的关系悄然发生了改变。虽然他仍尖酸刻薄的对我,对外婆,对这个家。但其实我已不再畏惧他。生活好似风情浪静,又不时泛起涟漪。两个舅舅没有安分度日,外公与外婆依旧互相拌嘴。这个家里有许多有意思和会令人开心的事,不过有时我又感到一种难以摆脱的苦闷,我好像被什么东西压住了,又好像掉进了黑暗的深渊,在里面呆了很久很久,看不见,听不见,没有任何感觉,又聋又哑,半死不活……

几年后,母亲回到了家中。外公与她不再针锋相对,多半是没力气了。母亲经常外出,广交朋友,也因此结识了我的继父马克西莫夫。她们结婚后,我除了偶尔与他们相聚片刻,多数时间依旧与外婆生活在一起。与此同时,外公投资失利,家中的日子更显拮据。母亲婚后再度育有一子,但家里条件十分恶劣,卒。

“哎,阿列克赛,你也不是一枚勋章,老挂在我脖子上也不是个事儿。去吧,你到人间去吧...”

参考文献:

[1]方放,高峰.受尽天磨成伟人——读高尔基《人生三部曲》[J].阅读与写作,1997(01).

[2]刘颖.再读高尔基——《童年》的苦与乐评析[J].科技信息,2009(04).

[3]孙红蕾.解析高尔基三部曲中的“真实”[J].山花,2009(14).

[4]杨北溟.高尔基与《童年》[J].新语文学习,2006(04).

[5]冯薇珊.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J].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06(Z2).

[6]王斌斌.俄罗斯民族的生活画卷——《童年》读书笔记[J].作文世界(中学版),2006(10).

与真理的名言警句 篇11

《智齿》创作于2001年,是郑渊洁作品风格转型后第四部长篇小说。代表着郑渊洁在作品风格转型后的上升期作品。本文从叙述视角、创作手法、社会批判性以及语言陌生化四个方面来解析郑渊洁《智齿》的文本特点。

一、内外聚焦叙述视角的相互转化

与以往其作品不同,《智齿》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开头——第三人称视角叙述——第一人称视角结尾的“收— 放—收”叙述模式,即以第三人称视角为主导,第一人称视角作为辅助。这两种叙述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较为立体与直观地叙述人物与事件,避免了重复与单一,既有利于塑造人物与表述事件,也有利于集中突出作品主题。

作品开头与结尾分别用一整章的篇幅以一颗智齿 ( 即 “我”) 的视角进行叙述,智齿不仅作为文中的叙述者,同时也是一个角色。这种叙述角度有两个特点 :首先叙述者兼角色既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描述与评价,这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其他角色,比其他角色更“透明”、更易于理解。其次,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双重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逼真感。[1]如“我”的出场介绍 :

“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闪躲,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 ‘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

文中的叙述者“我”(即智齿)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所感以一种讲故事的对话方式将信息传达给读者,以一种叙述者与接受者的相互关系来阐明“我”作为叙述者的合理性。 “我”既是叙述者,也是角色。这也是文中情节得以继续的原因,作品的主线情节得以以“失去——寻找——复得”为模式进行延续。

除掉开头与结尾之外,在作品的中间部分,创作主体采用的就是第三人称视角的外聚焦叙述。外聚焦叙述仅仅向读者叙述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但不进入任何人物的意识,也根本不想对他的所见所闻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他自己一无所知,甚至表现的似乎什么也不想知道。即不参与故事,只是观察和讲述故事。[2]

如梁功辰因拔掉智齿后导致写作能力丧失之后的反应 :

“‘你不知道,我坐在这的感觉和原先不大一样。’梁功辰需要倾诉,‘原先我往这儿一坐,思如泉涌,身不由己地写, 就像被马拖着走。今天我坐在这儿,就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动不了呀!拖我的马去哪儿了?’”

这其中并没有作者的主观态度,只是在叙述人物的对话,但读者却能从中体会到更深一层的含义以及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

总而言之,内外聚焦叙述模式的穿插体现了作品独特的写作风格与叙述技巧,有力地表达了小说的主题,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

二、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与批判性

在这里对《智齿》的故事情节做一概要介绍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不是因为他们出众的大脑,而是嘴里的智齿。智齿通过指挥大脑进而间接地指挥人类,天才由此而诞生。所以智齿一旦被拔或脱落,天才就会沦为平庸者。男主人公梁功辰本是普通人,因其长了一颗文学类智齿,从而变为一流作家,作品经久不衰,他也因此名利双收。但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梁功辰拔掉了自己的智齿。由此, 天才沦为普通人。梁功辰在一番波折后终于弄清楚智齿的重要意义,于是踏上了安牙之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人性丑恶的故事——恶意陷害、行业内斗、见利忘义、恶性竞争、 偷梁换柱、过失杀人、谋权夺利、滥用权职……这一切只围绕着一颗牙齿——一个本身无错但与人性相关便充斥利益与欲望的象征。作品中虽有想象性的产物——可以让人变为人中之杰的“智齿”外便再无其他不真实的幻想成分,可以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小说,其创作手法事无巨细,却颇具幽默、风趣与讽刺效果。

小说令人印象颇为深刻的是作者的价值观导向。作品中对于“中国特色”的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现象可谓描绘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

马丽媛的婚礼很是风光。由于身为公公的副省长当时是接替省长的最佳人选,而省长离退休年龄只有区区9个半月, 故巴结副省长的人趋之若鹜。当权者儿女的婚事是行贿者送礼的绝佳时机。马丽媛和陶文赣的婚礼规模之大气派之宏伟特别是收受的礼金之巨额,令马丽媛全家心旷神怡。在婚礼上,春风满面的马父马母以及马抗为能和副省长同桌共盘而得意洋洋。看到频频在电视上露面被老百姓称之为电视新闻好莱坞演员的各级官员争先恐后向他敬酒,成就感顿时笼罩马父全身。

诸如此类,这些无比现实的却又略显微妙的社会图景, 经作者淋漓尽致的描绘,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直面现实、关注真实社会与人性的创作风格,极大地提高了小说的真实感、可读性与艺术感染力,读者很容易被吸引与触动并产生同感。由此可见,作品的现实主义批判性精神在于“直面人的生存状态与存在的价值,执着地发出质疑与追询的那种精神,是对现实的关注、介入与积极承诺的态度,是提升和超越现实的一种美学境界。”[3]

三、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批判与反思

《智齿》所描绘的领域十分广泛,文化界、出版界、政治界、牙科医院、甚至还有火葬场、太平间等微妙场景,包罗万象 :梁功辰签约的出版社的竞争对手构日出版社,为了阻止梁功辰的写作计划不惜设计陷害梁功辰的女儿、雇佣黑客实施网络攻击、聘请退休特警进行跟踪监视,甚至以卑劣手段勾引梁功辰家中的保姆以潜入其家中进行破坏 ;马丽媛的副省长公公因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在位时的叱咤风云八面威风,落马后的遭人唾弃一无是处,让马丽媛和丈夫陶文赣瞬间尝尽人间冷苦 ;陶文赣因为妻子的歧视与自己的无能而心生贪念,在马丽媛复活梁功辰的智齿后偷梁换柱将智齿安在自己嘴里妄求圆名利双收的作家梦 ;印刷厂邵厂长在得知智齿易主,梁功辰写作计划无法按时完成之后歹念横生, 派手下入室抢劫拔走智齿 ;梁功辰的岳父,音协秘书长朱冬在得知天才的能力是来自于智齿后心生贪念,以体检的名义动员天才作曲家王必然拔除智齿以图据为己用,在得知王必然出车祸身亡后又丧心病狂地买通火葬场场长马抗让其去太平间拔牙 ;马抗在拔牙时竟然偶遇来太平间偷死者的寿衣作为老伴的寿衣店货源的场工……这林林总总的面目,生动而形象地构成了一幅幅社会的批判性图景,充斥着恶俗的人性和贪婪的欲望。

这些情节看似荒谬,实际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严肃内容。 是文学文本作为作家思想载体的延续,是作家对生活真诚而又严峻的审视,是作家对人性迷失的深刻思索,对人性扭曲的无情鞭挞,对人性纯良的无限企盼。一部成功的小说,不仅要有想象,还要有入木三分的人性刻画与探索共我的思想觉悟。通过于此,作品的思想内蕴与艺术价值上升到了更有 “深度”的层次。“何为深度?深度无非是人在面对一种精神境界或观念时,忽然有所觉悟,觉得自己受了这一观念的启示,对人生、对世界有了更新鲜、更透彻的看法,他觉得自己深刻了,厚重了,并且升越到一个新的高度上。”

四、语言文本的陌生化

陌生化概念最早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 :“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也就是说,陌生化是通过各种手法(象征、比喻、夸张、 讽刺、重复、错位、颠倒等)使人感受到题材、形象、情节、 语言的耳目一新,从而唤起人的审美意识,创造出一种对事物的特别的感受和体验。

就作品的语言而言,作者有别于转型前传统童话语言简洁、朴素,口语化的特点,运用复杂的语构,极度的夸张, 大胆的比喻,形成一种滑稽性和怪诞性的“狂欢化”语言, 即所谓的语言文本的陌生化。巴赫金认为“‘语言狂欢’为大众娱乐效力,具有高度的自由和坦诚,在特殊时期可以不见容于古统治地位的语言规范,释放人们压抑已久的隐秘和言语,是一种戏仿体文字,具有充分的反讽性……‘语言狂欢’ 充满了幽默感,具有滑稽性、寓言性、象征性、颠覆性和怪诞性,是一种异质的被平时忽视了的人性语言的复归,具有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在《智齿》中语言的陌生化表现有以下几点 :

(一)简单事物复杂化

本应是一个简单的表达意思,却用繁琐的语言架构进行包装,读者在推敲细节时,会跟着作者复杂的叙述,感受到一种难以言明的喜剧效果。

构日出版社隐瞒作者出书的印数,社长孙晨被拆穿后的反应 :“孙晨的脸被那张普通的复印纸弄得变了形,他的鼻子一反常态充血勃起,按比例膨胀的鼻孔呼呼地喷着粗气。 他的眼睛迅速萎缩,直到眼珠几乎全被眼皮吞噬。”

(二)夸张的运用

将人物的特征加以扭曲,夸张到反常的程度,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幽默、讽刺的效果。

1. 表现人物紧张、焦虑的心理 :“朱婉嘉把话筒放回到电话机上,被她焐热了的话筒将电话机烫伤了,气得电话机大骂话筒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 巧妙地表现出梁功辰功成名就时,作为拆散两人的全家的悔不当初的惊愕心态 :“当梁功辰出现在屏幕上时, 马丽媛全家立即停止进食,众人的目光从不同的角度汇集到电视屏幕上。桌上的饭菜愣是被电炉丝般灼热的目光烘烤得越来越热,成为罕见的热源在上方的铁板烧烤。”

(三)俗语的改编

对俗语的改编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讽刺的喜剧效果。

1. 陶文赣找到私人牙医黄德彪并出高价让其为自己换牙,黄德彪表示难以置信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已经过时了,现在是“‘有钱能使官推磨’”

2. 梁功辰完成写作,妻子朱婉嘉提出修改意见 :“你用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句话,我觉得已经不适合今天了, 应该改成‘贪官难断家务事’。”

(四)反讽

在语言表面夸张的语言下有微妙的、意味深长的潜台词。读者通过这种话中有话的语言形式,可以感受到作者言在此而义在彼的目的,达到一种讽刺、幽默的效果。

1. 朱冬与女儿朱婉嘉关于成功人士的对话 :“‘我见过的成功人士多了。知道我有什么感受吗?成功人士成功后最爱干的事是胡说八道。’朱冬深有体会地说,‘人不成功是不能胡说八道的,只有成功后才获得了胡说八道的权利。’”

2. 私人牙医黄德彪对陶文赣要求拔自己的好牙而安别人的牙感到无法理解 :“如果我没判断错,您家里准有牙医。 您找我弄牙,绝对是舍近求远。我活了60年,除了反右和文革,这是我遇到的第三奇怪的事。”

摘要:《智齿》是郑渊洁童话作品风格转型之后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本文从非儿童文学的范畴,以一种更为宽广的成人化角度来解读其作品的叙事视角、写作风格、社会批判性以及陌生化特征,以此探寻其此类作品区别于儿童文学之外的思想意蕴与美学价值。

上一篇:高校校长毕业感言下一篇:村普法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