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考命题作文)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考命题作文)(推荐9篇)

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考命题作文) 篇1

【作文题目】

请以“昨天今天明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选题材,不能出现真名。

【优秀作文】

昨天

雨,淅沥淅沥地下着,路渐渐湿了,路上行人渐渐少了。

从窗外望去,只见树叶被斜斜的雨珠打得俯身弯腰。伸出手去,只见滴滴的雨水在我的手上肆无忌惮地跳舞。

真是一场不及时的雨呢。我想,早就跟伙伴约好了,是要出去玩的,可就是被这一场雨阻碍了!真讨厌。无奈,我只好百无聊赖地坐在窗边,其实心里好想出去啊,但是窗外寒风呼啸,家里是那么的温暖安适啊。幼小的岁月呵,是需要依靠的。

雨,继续下,好像不忍心离开这里而不顾人们的心情似的。这一天,在雨声中过去了。

今天

雨似乎还不愿离开,在早上的时候稀零地洒了几滴。行人又多起来了。

窗外树上的叶子被昨天的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泛起了绿色的.光彩。吸一口气,空气净湿新鲜怡人。

新的一天来了啊,我要充实地过这一天呢!我想。就算是下着雨,也不能阻止我,火的热情燃烧了我,对一天的希望充满了无限的动力。呵,青春?青春的一天不容浪费,可能这一天是青春,第二天就是苍老了。青春的日子,是需要珍惜的。

青春啊,动起来吧!

这一天,在青春的沸腾中过去了。

明天

风雨都已经过去了,温暖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窗外大树的叶子在经历雨后,被打落的已经飘落了,可是令人惊喜的是,在掉落的叶子的原位上,又长出了嫩芽。

“长江后浪推前浪”,纵使后辈是多么青出于蓝胜于蓝,但如果没有先辈的种树,有哪得后人的乘凉呢?已经拼搏过的人啊,不会苍凉,因为他们正在享受自己勇闯风浪后的甜果呢!

在以后的永远,这棵大树会一直为孩子们遮风挡雨。

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考命题作文) 篇2

何谓小康社会

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诗经·大雅》民劳篇,篇中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日子安定,差不多就达到小康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康”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给“小康”一词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到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总体小康的奋斗目标。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并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增加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并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扩展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小康指数如何得来

为了用可量化的指标反映全国及各地区的小康社会发展水平,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成立课题组,研究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下简称小康指标体系),并于2008年开始向社会发布小康指数。

何谓小康指数?小康指数是一种综合指数,是以2000年我国达到总体小康(小康指数约为60%)为起点,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小康指数约为100%)为终点,综合反映2000年至2020年间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小康指数越高,表明社会发展程度越接近全面小康水平。

那么,小康指数是如何计算的?小康指标体系框架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6个部分、23项指标组成。单项指标指数由各项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对比获得,某一方面指数由反映该方面的各单项指标指数加权获得,小康指数由6大方面指数加权获得。也就是说,小康指数是通过各项监测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对比加权计算得出的一个综合结果。

我们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多远

根据小康指标体系计算,2010年我国小康指数达到80.1%。社会上有些人将此理解为2010年全国有80.1%的人达到了小康水平,认为自己“被小康”了。其实,这是误读了小康指数。小康指数描述的是一种社会发展状况,并不是人的发展状况,即使到某一年我国小康指数达到100%,也只能表明当时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已达到小康水平,但并非所有人达到了小康水平。

同时,小康指数也有别于小康实现程度。小康实现程度指的是当年的小康指数比2000年小康指数提高的幅度占21世纪前20年小康指数需要提高幅度的比重,反映了在小康社会道路上的进展情况。以2010年为例,2000年我国小康指数为59.6%,2010年为80.1%,2010年我国小康实现程度为50.74%,其计算方法为:

如图1所示。也就是说2010年我国在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已经前行了50.74%,到2020年还有49.26%的路要走。

2020年我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渐行渐近,届时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测算,从整体上而言,到2020年我国可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首先,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的指标来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10年翻一番应该可以实现,2011—2013年我国GDP增速分别为9.3%、7.7%和7.7%,2014—2020年GDP年均增长只要达到6.73%,就可以实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二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应该可以实现,2011—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8.4%、9.6%和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1.4%、10.7%和9.3%,2014—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80%就可以实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其次,从目前已有的监测结果来看:2000年我国小康指数为59.6%,2010年为80.1%,2010年小康实现程度为50.74%。也就说21世纪前10年时间刚刚过半,小康实现程度(50.74%)已经超过一半,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小康社会进程总体顺利,按此进展情况,到2020年应该能够实现全面小康;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后10年的另一半路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努力奋斗。

理性客观看待“小康”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针对全国而言,是一个总体目标,并非指某个地区或某个人都要达到同一的小康水平。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到2020年全国总体能够达到小康水平,其反映的是全国平均状况,这其中必然是一部分地区小康指数高于全国水平,一部分地区小康指数低于全国水平,各地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不影响全国实现程度。

学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篇3

学校是社会变革的产物,社会变革会产生学校,也会瓦解学校。

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与之相应,教育也经历了从学徒时代到学校教育时代、继而到终身学习时代的变迁,教育的责任也从家长过渡到国家,继而又回到家长和个人的手中,当教育的责任重新回到家长和个人的手中,意味着学校的势微和瓦解。

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时代,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农业时代,此时的教育主要以学徒制的形式出现。这是教育的学徒时代。自给自足的封闭的社会状态,决定了学徒时代教育的责任主体是家长,家长决定孩子的学习内容和未来的职业方向。所以,那时的教育是农民的子女学种地,渔夫的孩子会打渔,商人的后代需经商,很少人能够走出父辈的生活环境。

起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也只是打破了封建时代官场上的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局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一种官文化衍生出来的小众教育,并不是人们从业的普遍选择。在农业社会,普遍的学校教育还没有出现。

进入工业时代,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当知识和技术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时,也决定了国家的命运。于是,国家需要国民快速地掌握知识和技术,需要国民快速社会化以适应国家竞争的需要。此时,国家需要从家长手中接管教育的责任,根据社会需要大量培养有知识、懂技术的人才。于是,学校普遍出现了,教育进入到学校教育时代。教育以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为主,学校成为生产符合国家需要的劳动力的基地。

工业文明虽然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的过度发展和竞争,也导致了很多负面影响。环境恶化,人被物役,就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教育也出现异化,导致知识至上,而人性被遮蔽甚至湮灭。

在信息时代,技术不再是主要特征,教育更多地需要关注人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信息时代是一个彰显个人和个性的时代,学习方式需要随之变得更加个性化和个人化。当每个人的未来需要靠自己创造时,终身学习就成为一种必要。对个体的教育和成长来说,信息时代也是终身学习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会让每个人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网络让学习变得无处不在。无处不在的学习一方面正在弱化和肢解学校,另一方面要求学校教育不能继续以知识和技能为主,教育需要更多地突出人的因素。教育的责任也正在慢慢地从国家手中回到家长和个人手中。

教育的形态往往由经济形态所决定。城镇化和雾霾显示中国正高速行进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而日益普及的电脑和各种移动终端则表明中国也奔跑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叠加的时代,这注定是一个变革和转型的时代,也是一个让教育无所适从的、纠结的时代。工业化需要一种流水线式的、具有一刀切特征的教育,信息化则强调教育要突出人的智慧和创新、彰显个性和人性,这两种教育的矛盾和冲突必然导致当下教育的困惑和纠结,产生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当中国从农业时代一只脚踏入工业时代、另一只脚踏进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教育必然会呈现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存的局面。

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篇4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了六十二华诞。

遥望昨天的祖国。还是一片布满杀气、充满血地的战场,人民贫困不堪。炎黄子孙为了拯救祖国,拼命向前冲。不惜一切代价。他们只有一个信念:我们是中国人!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浸染了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的鲜血。

放眼今天的祖国。在邓小平、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祖国的面貌翻天覆地。祖国变得强盛、变得富有。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小汽车川流不息,商场里人山人海,工厂里热火朝天,田野里生机勃勃。不过,现在工厂很多,树木较少,给地球母亲带来了疾病。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给下代人留下一片生存的地方。

憧憬明天的祖国。明天的中国科技世界第一,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会自己种树的机器人、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充气房屋、可重复利用一万次的环保纸张、书本……。伟大的中国人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保留住一片片绿洲,让我们中国人永远留在这个美好的星球上。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祖国,我一定要用我的智慧和汗水建设祖国,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指导老师徐红艳

笔谈西藏交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篇5

编者按:1954年12月25日,全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翻开了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川、青藏公路胜利通车,是人类公路建设史上的壮举。川藏公路东自四川成都,跨怒江,攀横断;青藏公路北起青海西宁,渡通天,越昆仑,两路平均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交会西藏首府拉萨。修建川、青藏公路,历时五载,3000多名筑路人捐躯两路,1万多名建设者立功受奖。

值此两路通车50周年之际,记者书面采访了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厅长加措先生。

记者:加措厅长,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通车50周年,50年来两路为西藏的社会稳定、经济建设、保卫国防、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

加措: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两公路在数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藏族民工的艰苦努力下,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通车的辉煌成就。应该说,两路通车的历史意义伟大而深远。

旧西藏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两路胜利通车,为实现西藏社会进步,提供了交通、物资等方面的有力支持。不久,西藏废除了愚昧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跨越。

两路通车后,国家支援西藏建设的物资和人民所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源源不断运进雪域高原。据统计,和平解放 50多年来,祖国内地通过两路运入西藏的物资共达2000余万吨,两路的承运量占进藏物资总量的90%左右。川藏、青藏两条公路被西藏各族人民称为“彩虹”,誉为“金桥”。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边境线近4000公里。两路通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西藏,捍卫祖国统一和巩固边防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内地专业技术人员进藏支援西藏建设,用实际行动消除了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阂;大批的西藏各族青年到内地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术,了解了党的民族政策,有力促进了西藏与祖国内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增进了西藏各族人民与兄弟民族的团结。

和平解放前,西藏交通运输原始落后,物资运输全靠人背畜驮,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条正式公路。两路通车后,参加筑路的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运输装备留在了西藏,开创了西藏现代交通建设事业;大批藏族和当地其他少数民族加入交通职工队伍,由此诞生了西藏第一代现代产业工人。中央政府下拨专项经费,帮助西藏组建了运输单位和汽车修理厂。之后,国家陆续投资修建了新藏、中尼、滇藏等干线公路和县乡、村公路,初步建成区内公路网。同时,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道、高原空中航线等相继建成开通,基本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航空、管道运输为辅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总之,川藏、青藏两条公路的通车,结束了西藏人背畜驮的原始运输形式,开辟了西藏交通的新纪元。我们不能设想没有现代交通的西藏,会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

记者:据报道,50年间,尤其是近几年来,西藏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公路等级提升、黑色路面延伸、道路建设已在公路网的末稍“村村通”上下功夫了……请您谈谈这种飞速发展是如何实现的?

加措:西藏交通业的飞速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关怀、全国人民的支援。

和平解放初期,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针对进军西藏最大的困难是交通和补给的实际,把修筑公路作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巩固边防、发展西藏的重要条件。中央政府在国家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修通了川藏、青藏公路。而后,打通了西藏连接云南、新疆的国道主干线,修筑了区内省道和县乡公路,初步建立了西藏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邓小平同志一贯关心西藏建设。他亲自指挥了川藏公路的勘修工作,并倾注了大量心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又提出判断西藏工作“关键要看怎样才能对西藏人民有利,怎样才能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这也成为西藏交通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邓小平同志还多次询问进藏铁路建设等问题。

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后,从战略全局的高度重视和指导西藏工作,并把交通作为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任务,列为援藏工作的重要项目。1989年以来,国家对西藏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支持西藏交通建设全面提速,实现跨越式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西藏工作期间,十分重视交通建设。1989年他亲自视察西藏交通运输企业,对西藏交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给广大交通职工以巨大鼓舞。调中央工作后,他依然十分关心西藏工作,依然十分关心西藏交通事业发展。

据统计,西藏和平解放至1989年,中央政府对西藏公路交通建设投资约70亿元;“十五”期间中央对西藏公路交通建设投资将超过120亿元,约占全区基本建设投资的三分之一。

说起全国的支援,那也不是一句“突基切”(谢谢)就能表达的。我前面提到两路通车后,留下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以后,又有大量的内地人才奔赴西藏参加建设,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甚至宝贵的生命修筑、维护了这一条条高原动脉。几十年来,全国交通战线的人力和技术援藏持续不断,数以万计的进藏干部职工为西藏的公路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央第三次、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国家有关部门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两年投资3945万元,为西藏养路工人援建156座道班房,部分养路职工住上了新房、看上了电视;2001年,全国交通系统投资1950余万元,为西藏公路养护部门捐赠养护机械75台套,减轻了养路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记者:据我们所知,您担任交通厅厅长职务已经多年,踏勘过西藏的几乎每一条公路,可以说对西藏的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了如指掌,对每一个项目的细微进展都熟记于心。请您给我们的读者讲讲西藏交通50年的成就吧。

加措:西藏的现代交通事业起步于50多年前,但快速发展却是近十多年来的事情。

这些年,让我们交通人最骄傲的是,覆盖西藏的公路网络基本建成。1989年后,西藏公路建设开始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国家先后投资17.09亿元,对青藏公路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整治,较好改善了通行条件。根据交通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确立的川藏公路的整治原则,对川藏公路昌都至邦达机场等部分路段实施黑色化改造,并整治牛踏沟至古乡冰川段。同时,对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中尼公路曲水至日喀则段实施黑色化改建,较大程度改善了西藏公路主干线的通行条件,提高了运输能力。

“九五”和“十五”前3年,西藏公路建设全面提速,川藏、青藏、中尼、新藏、滇藏5条国道得到较为有效的整治改建,西藏公路建设投资突破100亿元,大幅提高了国道公路技术等级,加快了通县油路和农牧区通达工程建设的速度,进入了西藏交通建设的辉煌时期。2003年底,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1302公里,其中黑色路面3000多公里;全区73个县中,25个县通了油路,10个县正在加紧建设油路;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0%和70%。一个东联四川、云南,西接新疆,北连青海,南邻印度、尼泊尔,区内省道相接,地市相通,县乡连接的公路交通网基本建成,技术等级和行车条件不断提高改善。

50年来,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现代运输格局基本建成。目前,在民航新开航线、增加航班,管道运输扩容增量的情况下,公路运输仍占西藏客货运输总量的80%以上。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8万辆,开通省际班线15条,区内客运班线135条,形成了大中小型车辆、高中低档车型结合的公路客运新格局,满足了乘客不同需求。公路货运市场完全放开,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全区运输货车达到2万多辆,保证了进出藏物资运输的需求。

交通企业蓬勃发展,现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有力支柱。尤其是近3年,通过跨区域、跨行业联合重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改组,形成公路建设、汽车运输、汽车贸易、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等交通优势企业。2003年,实现产值10.6亿元、利润1亿元,上交税收0.8亿元,职工人均收入2.39万元。

公路养护管理能力逐年提升,确保了公路运输安全畅通。西藏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在川、青藏公路修筑中诞生,随着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目前,全区公路养护里程达到1.35万公里,公路养护初步走向机械化,养护能力不断加强,好路率和服务水平逐年上升。1994年,成立路政管理部门,组建近300人的公路行政执法队伍,依法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仅2003年就征收养路费1.7亿元、附加税突破1亿元,为加快自治区交通发展做出了贡献。

记者:西藏公路目前的通车里程有4万多公里,为了保证这些公路的安全通行,数万养路工一代接一代、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远离城市和乡镇的公路沿线,您能给我们讲讲他们的故事吗?

加措:我为我们交通人自豪!几十年来,是他们不计劳苦、默默地工作在荒无人烟、寒冷缺氧的高山、草原上,自然条件艰苦恶劣。但50年来,我们西藏交通领域英模辈出,行业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西藏交通人是顶天立地的!50年来,一代代高原交通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和“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高度责任感,以自己的热血和汗水铸就了“高原天路”,多少人把自己的青春乃至终身献给了西藏交通事业。在修筑两路的艰难岁月里,11万筑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创造了人间奇迹,涌现出了以“张福林班”为代表的一批批英模群体和以探路英雄任明德为代表的先进个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又涌现了以全国劳动模范巴恰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个人和以“天下第一道班”为代表的先进集体。

我们的109道班属青藏公路安多养护段,常年工作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那里年平均气温零下8℃,最低达到零下40℃,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0%,一年有120天以上刮八级大风。我们的道班工人就长期奋战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遇大雪封山,车辆受阻,旅客被困时,夜以继日挖雪开路,疏通车辆,并为司助人员和旅客提供住宿;车辆出事、抛锚时,奋力抢救伤员,排忧解难;当地牧民遭受雪灾时,抗雪救灾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1990年,109道班被交通部命名为“天下第一道班”,成为全国交通系统学习的先进典型。像他们一样的人和事,在我们西藏公路上太多太多了。

上世纪50年代,我们西藏交通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大漠戈壁建起了格尔木第一栋楼房、盖起了第一排窑洞式砖房、栽下了第一片柳林、建起西藏驻格尔木第一支汽车运输队、第一个汽车大修厂及硼砂厂等一批企业;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我们的干部职工,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搞好运输、修理主业的同时,搞副业,种粮菜,为国家排忧解难,还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不断进行技术改造革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

1999年以来,交通厅被自治区评为民运会、五十大庆活动先进集体,被国家评为全国群众活动先进集体和“送温暖”先进单位。全区交通系统21家单位被授予省部级文明单位,5个部门被授予省部级文明行业。与此同时,先后有5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61人被评为省部级劳模、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等;24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记者:西藏交通近几年跨了几个大台阶,请您描绘一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加措:目前,西藏自治区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西藏交通既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也承担着为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的重大责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西藏公路交通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出台了《关于加快公路建设的决定》、《“十五”期间公路建设的优惠政策》和《关于加强县乡公路养护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规定,为西藏交通加快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公路建设的积极性。

“十五”期间,计划西藏公路建设总投资120亿元,基本完成“三纵两横”骨架公路重要路段的整治改建,实现全区50%的县通油路,乡镇、行政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5%和80%。到2005年,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4.5万公里,川藏公路(G318线)西藏境内80%以上的路段实现黑色化,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全线建成标准二级油路,基本实现朝发夕至;贡嘎机场公路――两桥一隧全面贯通后,行程不超过1小时就可到达拉萨。在实现拉萨市县县通油路的基础上,连接县城的公路,将升级为柏油路和等级砂石路;在农牧区修筑农村公路实现通达工程;拉萨市和6地区条件成熟的县率先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目标。

到2010年,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万公里,“三纵两横六个通道”骨架公路全面建成,成为连接祖国内地、纵横西藏全区、通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公路网络和外出通道。建好连接主要城镇和农牧区的通县(县际)油路,让农牧民群众走上柏油路或水泥路。地区到县城、县城到乡村的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公路交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服务。

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考命题作文) 篇6

1、能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并区分其顺序。

2、能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词汇。

3、教育幼儿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昨天、今天、明天字卡,几种动植物的图片(豆子发芽的三个步骤、小鸡出壳的三个步骤、玉米发芽的三个步骤、蘑菇生长的三个步骤、开花的三个步骤等),自制周历。

教学过程:

一、出示今天的字卡,让孩子们用“今天”说一句话。

1、“孩子们有认识字的吗?看这是什么?”(出示字卡今天)。

2、“那你能用今天这个词说一下,今天是谁送你上幼儿园的、今天早上吃的什么吗?”

二、出示自制周历让幼儿标出“今天”的位置。

“孩子们,你们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出示周历,找到今天的位置用红笔圈出来。(并 把“今天”的字卡贴到相应的位置)。

三、再让幼儿找到“昨天”的位置圈出来,并出示“昨天”的字卡并贴到相应的位置。

1、“孩子们,那知道昨天是星期几吗?”让幼儿在周历上找出来,并出示“昨天”的字

2、小结:“昨天”就是刚刚过去的一天,也就是今天前面的一天。昨天学的本领和今天学到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3、“孩子们谁能用“昨天”来说一下昨天下午谁来接的你,昨天晚上你吃的什么吗? 昨天和好朋友学到了什么本领?”

四、引导幼儿在周历上找到“明天”并用“明天”说一句话。

1、“孩子们,咱们认识了昨天今天,那知道明天是星期几吗?” 请幼儿在周历上找出“明天”是星期几,圈出来并出示字卡。

2、“孩子们谁能用明天说一下你明天想让谁来接你?” 小结:孩子们“昨天、今天、明天”十三个好朋友,今天前边的一天是昨天,刚刚过去。 今天后边的一天是明天,还没有来到。

五、组织幼儿玩游戏《找朋友》。

孩子们,咱们就是在“昨天今天明天”中慢慢的长大,并学到好多不一样的本领,好 多动物植物也和咱们一样慢慢长大并发生着变化。下面咱们和这三个好朋友玩个游戏好不。

1、讲解游戏规则:每人身上贴上一种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图片,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做动作,中间有三个幼儿分别贴着“昨天今天明天”的字卡,音乐声停,身贴动植 物图片的幼儿赶紧找到自己相应的那一天。

2、先找几名幼儿示范一下。

3、让幼儿一起参与游戏。

六、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

显微外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篇7

这期间来,本刊一直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进展。多次邀请陈中伟院士、顾玉东院士撰写文童。下面就通过他们的文章精选,一同领略——

昨天: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

1963年,我国医务人员发挥集体智慧,为工人王存柏接活了完全断离的右手,在世界医学史上首先报道了断肢再植成功的临床经验。由于断肢能否接活的技术关键之一在于血管能否接通,使断了的肢体重新获得血液供应,为此,借助光学放大镜或手术显微镜进行技术操作,高质量地接好口径较小的血管,就很快为许多创伤外科和整形外科医生所重视。

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使医生眼力成倍增加,从宏观进入微观世界,手术医生能清楚地看到原来肉眼所看不清楚的组织,及时矫正原来不易发现的手术操作中的缺点,大大减少了对组织的创伤,提高手术的精确度。

(原文《在显微镜下做手术》发表于1978年1月)

技术进步引人注目

1、断肢及断指再植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各大医院,都相继开展了离断指(肢)再植手术,患者获得了及时救治。20世纪后叶,由于手术器械改进和操作技术提高,血管缝接技术从厘米水平的粗血管肉眼缝接,发展到0.15~0.2毫米的微细血管缝接,以往认为不能再接的断指,现在也能接活。目前可成功接活手指末节离断、手指多段离断、双手甚至十指全断。撕脱性断指等一些高难度断指。在年龄上,断指再植成功的患者最小年龄仅为5个月。

2、组织的移植

拇指再造 拇指缺失使手的功能大约失去一半,重新造一个拇指可大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首创将患者的第2个足趾“搬”到拇指的部位,通过缝接血管、神经、肌腱,骨骼等组织,使其完全替代原来的拇指,安装电子假手后,甚至可以写字。为了改善再造拇指的外形,采用大拇指甲皮瓣加第二足趾骨、关节、肌腱多种组织一起移植再造,更加美观、逼真。

(肌)皮瓣移植皮瓣移植好比是“割肉补疮”,一些由于车祸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大面积皮肤缺失创面,通过皮瓣移植,可以被覆盖和修补。现在人体上可切取待用的大大小小的(肌)皮瓣达70多块。通过缝接技术,可用一块功能良好的肌肉替代坏死的,纤维化的、失去功能的肌肉,

(原文《显微外科的今天和明天》发表于2002年9月)

明天:发展前景广阔任务依然艰巨

人工移植组织:让病人“活得更好” 人类对医学的要求已不单单是生存,而是要“活得好”“活得潇洒”,即生存质量要高。如四肢严重受伤时,往往会发生大块骨缺损或长段神经缺损,目前治疗只能从自己身上取髂骨或小腿的皮神经进行修补,这实际上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在新世纪里,医生将努力保留或重建组织和器官,采用可吸收、无毒性的生物材料作为支架,置入大量经过培养的自体细胞,组成有功能的、人工制造的移植组织(如人工骨),进行替代治疗。

娘肚里“开刀”:不留痕迹现代工业为我们创造了大量财富,也造成环境污染,使先天性畸形患儿增加。以往,人们只有在胎儿出生后发现畸形再进行修复,往往为时已晚。如先天性巨指症,目前的显微外科也无能为力,只能采取“截指”的方法。随着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妊娠早期发现畸形并及时中止妊娠。巨大胎儿无法中止妊娠时,医生对子宫内的胎儿进行畸形修复术,术后不留“瘢痕”。

与内镜技术“结亲”:功能更神奇 目前,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使病人在最小的痛苦和创伤下,得到最完善的治疗。将来,内镜与显微外科结合,使医生的诊断更明确,手术更精细。如在内镜下进行血管、神经、淋巴及小管道等缝合;监测移植组织的血液循环状态及功能变化;处理组织与器官的血液循环障碍及神经传导障碍等。

与生物技术联手:催神经快快生长 当前,手受伤后造成神经损坏,如果6个月内离断的神经未能与肌肉“相会”,手的内部肌肉将发生不可逆萎缩。在未来,显微外科将更紧密地与生物技术结合,如果能让神经的再生速度加快到5毫米/天,则可能在6个月之内,让再生神经重新支配手的内部肌肉。

纳米技术:细胞内“动刀子”如果说20世纪前的外科是厘米水平(肉眼下)操作,20世纪的外科是微米水平(在显微镜下)操作,那么,未来的外科将进入到纳米水平。以手内部肌肉萎缩为例,采用纳米技术,可在肌肉细胞内装入药物(如肌肉营养因子)缓释器,不断地按一定水平调控释放,不受外界干扰,最终使萎缩肌肉恢复功能。

(原文《21世纪的显微外科》发表于2001年8月)

把梦想变成现实,路仍漫漫

科技的日新月异,医学的长足进步,使人们对21世纪的显微外科充满了梦想。人们期盼着奇迹出现,梦想实现,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今进入21世纪才短短数年,梦想和现实之间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脚踏实地走下去。

我们不妨回顾神经生长因子的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发现并获得诺贝尔奖,至今已30余年,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关于神经生长因子的实验报告,证实它“有效”。可临床上,目前没有一篇报告可以客观、科学地证明其确切疗效。

就在神经生长因子本身效果尚未定论之际,大量的基因研究又渗透到这个雾里看花的领域。组织工程又是一个诱人的目标,应用各种“种子细胞”、“基质”、“细胞因子”组成数以百计的人工组织,频传捷报,不是“首创”就是“最佳”。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研究是百花齐放,还是昙花一现?

近年来,纳米技术又登上科技舞台。我深信,不远的将来,“纳米神经”、“纳米导管”、“纳米肌肉”……又会吸引众人的眼球,让人们眼花缭乱。

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考命题作文) 篇8

在总公司全体员工大会上的讲话

张维功

(2005年6月30日 根据录音整理)

【会议背景】2005年6月30日,张维功董事长兼总裁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4周年之际,在总公司全体员工大会上发表了本次讲话,讲述了阳光的筹备组建过程,并对阳光的愿景和定位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这次讲话为阳光文化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2005年刚刚过去的半年,阳光筹备组的全体同志克服重重困难,用大家的辛勤努力,顺利完成筹备工作最决定性的任务,实现了阶段性的胜利。

明天是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纪念日。84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以其极大的魄力推动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的改革,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充满着生机和希望,全体中国人正在积极参与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来,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无一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在今天的日子,我们很好的回顾过去,特别是回顾半年来的筹备工作,可以更好的展望光辉灿烂的明天。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阳光的由来

现在大家坐在这儿,还是有一种阵势、有一种感觉、有一种积极的氛围,明天的阳光会有更好的感觉、阵势和氛围,作为一个阳光人,很有必要认真了解、知晓阳光的由来,只有了解历史,才能面对未来、发展未来。

(一)阳光搭上了头班车

早在2001年11 月,我到北京出差开会,和几个朋友聊起了蓬勃发展的保险业,其中的几个民营企业家对此很感兴趣,有意投资保险公司,之后进行了电话等形式的沟通。

2002年6月,大家又在北京聚到一起,商讨申报保险公司事宜,并在之后的两三个月内迅速做完了股东选择、股权结构搭配等事宜,于2002年10月将申报材料报中国保监会。

大家知道,在上届政府,中国保监会在批设保险机构方面对中资公司不太考虑,批的基本上都是中外合资公司。

2003年政府换届以后,吴定富出任中国保监会主席,向温家宝总理和黄菊副总理做了专题汇报,提出争取放开中资保险公司的审批,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认同和认可,并明确指示在严格条件的前提下,有计划的批设部分中资保险公司。

保监会在2004年初迅速启动了批设新公司的程序,当时申报的产寿险公司50多家,我们是其中之一。

根据现实的情况,我当时没有浮出水面,只是在之中、之间和之后做一些运作。

材料上去以后,所有的程序在走,包括审查股东、股权结构、有关材料以及高管的情况等,保监会在审批程序上进行了改革,面试高管人员并进行打分,最后公司在16家产险公司中名列第七。

之前几天,我也向定富主席报告了我的想法,当时他感到很意外,但还是同意这样做。因为名列第七,我又跟保监会的领导通了电话,提出我必须浮出水面,否则可能批不下来。

当时保监会还没有研究,但同意我来参加面试,重新对公司打分,5月9日临时组成了面试小组,第二轮出来以后,公司在产险公司中排名第一。

5月10日我正式提出了辞职报告,5月14日保监会研究新批的公司,同天研究同意我辞职并出任阳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二)阳光的今天源于一种颠覆性的决定和艰难困苦的努力

我是5月14日保监会研究,15日到广东公布的,16日离开广东到南京。

5月19日我和庄良、廖佳飞到北京,同天石运福、刘红、于国宁也赶到北京,当时准备来的还有张延苓和徐晓东,他们有一点事情需要过一两天来。

当天,我们和股东进行了很好的接触、沟通,第二天就有些事情进行了更加具体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我发现两个问题,一是股权结构有些原来没有发现的问题,另外在回报上的说法有了新的变化,包括赢利的时间等。

当时我是坚持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双方各持己见,其实后来我没有更大的精力想去说服,只是感觉非常不好。

谈完之后,20日晚上回到宾馆,接下来的三天三夜基本上没有睡觉,我就在思索这个问题,到底怎么办?

出来之前也有好多人劝过我,说民营资本的特点以及其他的问题。当时我的想法比较简单,认为这种问题可能会遇到,总有解决的办法,也可能不会遇到,很顺利的做起来,无论如何也不会没地方去。

真正遇到这个问题以后,确实有点措手不及。经过三天三夜的考虑,直觉、个性告诉我:不能做!如果做,可能面对的是将来的风险。

但当时这种抉择是非常痛苦的,现在回过头来想是需要极大魄力和勇气的,如果重新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想不会这么决策,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是对人的生命的挑战。

当时给我几千万的股份、高档的精装修住房等,如果不干,所有的都没了。更重要的是带出来的所有人都要失业,压力非常大。

但最后还是决定,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还是不能干。现在想,当时并没有把握,只是直觉告诉我,不管有多困难,必须这么做。

24日,我去了定富主席办公室,把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和我的想法做了汇报,他很担心,他劝我,如果觉得没必要,不要这么做,可以推荐我到其他新公司任职,我说我还是坚持自己做,定富主席表示了支持和理解。

走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话:“如果搞不好,我再也不来你的办公室。”调整股东是非常敏感的事情,包括原来股东不想放弃、保险界的猜疑等,所以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几乎和保险业所有的人全部隔离。

接下来开始寻找新的股东,由庄良陪着我飞到广东,找了省长及人民银行、银监局、证监局、财政专员办、审计专员办等领导,帮助推荐股东,一周的时间,谈了大概有30家,一家也没成。

然后又飞江苏,谈了接近20家,同时让张延苓和徐晓东赶到山东,经过半个月的时间,一家也没有谈成,但是表达了一些意愿。

于是又重新飞到北京,原来一直住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后来一个朋友给安排到陶然花园酒店,那时没有任何的希望,只是不能回家,也不愿意带着出来的人回家,他们回家见不见人、见了怎么说呢?只能先把他们聚拢到这儿再说,然后开始了漫长、痛苦的调整股东的过程。

开始先以民营为主,北京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谈了有八九十家,当时的想法只是想把股权分散,但在谈的过程之中,感觉不能说民营不好,他们的实力、发展的长远观念等原因,他们对保险行业不是一种战略投资,即便有这个想法、意向,也不是这个概念。

于是把重点放到了省直国有企业,包括山东、江苏、广东、天津、东北的等省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此抱有兴趣,但是这些企业的控制力和控制欲望、想法比较多,所以感觉即使能成,也将非常难做。

最后还是下决心把重点落在国有特大型企业,以前也不是没有想,只是不敢想,因为毕竟是外地人,刚来北京,要接触这些部级、副部级大企业的老板比较难。后来下定决心,不管有多难,不管通过什么渠道,还是要找他们。

接下来4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中直大企业接触过一半左右,包括国防科工委的核工业、核电建设、航天、航空、兵器工业、重船、中船、保利,还有中海油、中粮、五矿、中铝、中外运、黄金公司以及许多投资公司,逐步开始有所收获。

当时保监会问我批文还发不发,我说不发,如果发了,想让股东退,主动权就在他们手里;但是不发呢,和企业谈,没有任何证据,没有牌照、批文。

回到北京就把招股说明书形成,和企业谈的时候,感觉也不 一样,慢慢的开始正规,包括预算、回报方案等,和企业谈的越来越有计划、越来越周密。

其中和中石化从开始接触到最后见到主要负责人共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由于前期工作扎实,其余见面后很快就定下来了。

之后就是南方航空,大概是10月28日,我是办完中石化手续的当天下午飞到广东的,很快就办完了。

然后中铝、中外运等公司也陆续签署了《股东认购书》。从谈成的股东来看,中石化用时4个多月,南航1个多月,中铝6个多月,中外运1个多月。

12月9日将申请筹建材料报中国保监会。12月24日,也就是平安夜这一天中国保监会将批筹材料批下来了,那晚我们出去进行了狂欢,确实是很振奋人心的。

1月20日开了筹备会议,各家股东表示要对筹备工作给予积极的支持抓紧进行注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仍然有很艰巨的任务,包括个别股东调整、催资工作,也非常艰难困苦的。

在调整股东过程中遇到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当时我个人的两个存折(一个18万元,一个16万元)全部提出来但很快就全部用光,又向朋友借了上百万的借款,当时入住北京饭店时股东还没有注入一分钱。

庄良、于国宁他们买办公用品全部是自己掏钱垫付。

筹备组最早来的同志八个月零两天没有发一分钱的工资,我也是靠他们支撑了我的毅力,非常感谢他们。

1月20日之后,进入了紧张的筹备工作,从人员开始招聘到陆续到位,一直到今天,整个工作非常顺利,按部就班、圆满的完成了应该做的事情。

由于起点比较高,一开始就提出“高起点组建、远战略发展”,我们的筹备可能比其他公司的工作量加大了几倍,这也是筹备组的全体同志工作比较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

半年来,整个筹备工作得到了顺利、扎实的推进,各线的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阶段性的胜利。

从整个系统的开发到产品的甄选,从直保业务的指引制定到再保合同的谈判,从区域市场的分析到分支机构建设指引的制定,从办公室到人力资源,从财务到董办,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顺利进展,在这之中涌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

总结半年来的工作,用三句话表述,一是对进的人感到十分满意。由于认真把关,甄选,阳光凝聚了一批业内精英,直观感觉告诉我,我们虽然没有开业,但是总公司全体员工的素质高于国内所有开业10年以内的公司,这就为实现战略目标奠定了非常好的人才基础,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前提。

二是对现在整体的工作氛围感到满意。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来自很多公司,我们没有进行专门的文化整合,也没有腾出很大的精力跟大家谈话、进行很好的沟通,因为工作太具体、太多,没有精力和时间,特别是我,前些时间在股东沟通、资本金到位方面压力太大。现在能够保持比较顺畅的流转、和谐的氛围,靠的是大家的整体素质,靠的是对阳光的期望和整体目标的追求。我们在没有整合的前提下,达到这样一种程度,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令人满意的。

三是对大家的工作岂止是满意,简直是感动。

各个方面、各线的工作非常出色。我掌握的很不全,昨天在收集的时候,有很多人不提供、不讲这些艰难困苦的工作历程和一些非常让人感动的经历,其实有的人我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但我还是观察到了很多,也听大家讲了很多。

比如,搞系统开发的同志,整个“五一”期间都没有休息,平时来往于办公地点与中科软、北京饭店与新的办公地点之间,非常辛苦,表现出一种拼命的精神,我是确确实实很感动的;包括赵桂芳、李悦、远芳等人,工作态度非常让人感动。

搞产品甄选的同志,包括潘华刚、杨静,他们从几十家公司、几百个产品里面去甄选一两百个产品,看的都头昏眼花,大家不要担心,推敲出来的产品还是非常好的,质量没有影响,甄选过程经得起推敲;

包括搞业务指引、实务的,人比较多,经常加班到一两点钟。车险的同志克服了工作量大、人手少等种种困难,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

再保部的同志精诚团结、高效率的运作,现在谈的再保合同,除了三家大公司,是最理想的合同,为我们提高市场地位、扩大承保能力、实现阳光追求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该说,整个业务板块,全面启动并取得了全面的、实质性的进展。其他的也是一样,比如办公室的同志,工作本来就事无巨细,包括办公、行政、宣传、文化等,大家都努力的工作,保证了筹备工作的正常运转。

财务的同志非常团结,看上去很安静,实际上做了很多事,包括2005年盘子的测算,在股东会上讲的前十年、后十年公司发展的预测,前期资本金的催收到位,整个筹备费用审计、验资审计等,解决了好多实质性的问题。

人力资源的同志也是如此,整个筹备期间招聘、选人的任务非常重,包括各种制度、体系的制定,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包括董办的同志、律师等,都为公司尽了自己的努力。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一种精神,就是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就是阳光最原始的精神,把它概括为文化,就是一种战胜自我的精神,这种精神将对阳光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也特别向半年来大家辛勤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大家付出的劳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三)良好的治理结构为阳光实现腾飞提供了前提

6月24日召开的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是我们实现了筹备最关键工作的重要标志,也使阳光公司有了一个标志性的、满意的治理结构。

创立大会先后通过了6项决议,第一是顺利通过了《关于公司筹备情况的报告》,全面回顾了阳光公司审批、筹备的经过,特别是对阳光公司发展的描述,进行了全面的汇报,股东会全体通过,为阳光公司的未来走向包括战略目标、愿景的实现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第二是顺利通过了公司章程。大家可能没有体会,但是做这个事情的同志深有体会,章程的顺利通过是非常重要的标志,对阳光公司的发展和稳定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当然这也是沟通的结果,取得股东理解、对我们更加信任、对公司充满希望的结果,非常来之不易。

第三是顺利通过了筹备期间费用的审计报告,而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们本着节约的原则,勤俭持家、勤俭筹办,花了很少的钱,做了很多的事。

第四是顺利通过了2005年的经营盘子。这个经营盘子的附注是对阳光公司未来十几年发展的背景资料,也得到股东认可,所以不仅解决了2005年的问题,还解决了一直到2009年的问题,我感觉股东认可的这种发展模式非常符合行业特点和规律,所有的股东尊重了行业特点、公司特点和战略发展的需要,这对阳光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难得的基础。

第五是顺利选举了公司董事会成员,组成的9人董事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决策机构,非常精干,聘任了3名独立董事,在公司建设初期就聘任这么大比例的独立董事,我认为还是没有的。

这3名独立董事,一个是投资方面的专家,华夏基金公司的总经理; 一个是治理结构的专家,耶鲁大学的法学博士;

另外一个是税务专家,原来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后来任北京市发改委(计委)主任、中关村董事长;

我们的董事中,像中石化的张保鉴,是中国会计师协会的副会长,财务专家。董事会是非常科学、高效的,从专业来讲适合保险业决策的机构。

第六是顺利选举了监事会成员,由两个小股东和职工代表陈东鹏组成。会议非常顺利、富有成效。]而且会议特别巧,时间是中铝的丁总定的,他就那天有时间,到了三亚才知道,6月24日正好是我们拿到牌照半年的时间;地点原来定在珠海,后来根据南航的意见定在三亚召开,也是到了才意识到,那里是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我们在三亚的阳光岛上召开创立大会,特别吉祥。

接下来的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顺利选举了董事长,聘任了总经理和两位副总经理。这次会议对我们筹备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是金融机构,从法律上讲,创立大会的召开,就是最后的法律程序,一般企业到工商局注册,公司就成立了,但我们还要经过保监会的开业验收和批准,这是特殊行业的规定。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去年5月24日的决策是非常英明、非常正确的,想来也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到今天为止,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我和大家共同的这种经历是非常值得的,这无疑会成为阳光公司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推动阳光公司的未来发展和丰富阳光公司的文化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要把阳光建成什么样的公司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企业也是如此。我们愿景的描述是“打造最具品质和实力的保险公司”,品质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实力就是市场能力、赢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一个人,如果仅仅提品质,可能代表着他的知识、修养,很有品质、品味,但他身体可能是残疾的;如果说他很有实力,他可能非常健壮、四肢发达,但可能头脑简单、没有修养。一个有品质和实力的公司,就像一个非常有知识、有修养、有层次、有内涵的健康向上的人,我们就是要把阳光打造成这样一个公司。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一)从能力上,要实现四个最。

即最强的技术力量、最好的服务水平、最强的市场能力和最高的赢利能力。

(二)从风格上,要办成一个开放、规范、和谐、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保险公司。

开放就是显示阳光的一种进步、一种胸怀,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要学习与接受、创新与开发。

规范的重要标志是科学严谨、诚信和执行,这与我们的文化一脉相承。和谐的标准是员工团结、部门协调,上下顺畅、环节流畅、融入社会。鲜明的个性特征要体现在阳光独特的文化上。

(三)从感受上,一是社会上要有三力,即亲和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亲和力要通过服务去实现,影响力要靠创意和宣传去做,吸引力要通过文化层面来体现。二是行业的感受,要让其他主体感受到冲击力、创造力和引领力。随着公司成立,迅速的成长,要让其他公司感受到我们是不同的,很有竞争力。要让业内特别是自然人,第一要对阳光有一种尊敬,阳光是扎扎实实做事的,做的事是公司战略、文化、管理的需要,是有步骤、有目的、有组织的企业行为。第二要产生向往,对企业的尊敬必然带来一种向往。

第三要留一点神秘感,只有产生神秘感,才说明公司文化是成功的,才具有不可模仿性,他有些东西搞不懂,搞懂也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也搞不清,企业才具有优势。

在公司内部要有活力、动力和合力,活力就是体现阳光人的积极向上、奋发图强,要充满青春、活力和朝气。动力就是阳光的愿景、理想,我们的战略目标、文化一定要使公司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去推动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合力就是大家要心齐、齐心合力,形成团结的力量。

要使员工产生温暖感、充实感和荣誉感,温暖感就是要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这方面要做大量的文章。

阳光将来的核心竞争优势一定要落到文化上,核心载体是人、是员工,现在很多企业要求员工增加对公司的忠诚度,只要在我有生之年,我不会讲这些话!

凭什么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呢,有这个资格吗?员工为什么对你忠诚? 公司要研究如何让员工感到温暖的问题。就像一个孩子,不管父母怎么打他、骂他、教育他,到头来,他都不会记仇,这是因为父母对他的爱很多,换一个人肯定不行,因为没有爱。

公司包括将来的分支机构,要很好的研究关爱员工的问题,对不同层次、不同追求、不同文化的人实施有效的关爱。我给人力资源部讲,我们研究对员工关爱的事,一定要让员工共同参与进来,了解总公司员工最需要什么样的关爱,要了解省公司、基层机构的所有人需要什么样的关爱,要培养所有的总部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形成这样一种意识,关爱员工要切实发自内心,不能流于形势,而且关爱的方式一定是员工乐意接受的,这应该是阳光将来非常大的特色,一定要做好这个文章。现在进人之所以挑来挑去、把很多道关才能进来,就是为将来的文化。我们进临时工也要认真的筛选,也要对他认真的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阳光文化最重要的基础。对人关爱、负责,他才能产生归属感,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温暖感。

第二就是让每个员工有充实感,这个要求很难在几天之内做到,但一定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做。要让员工有充实感,首先是把阳光的定位和个人的职业规划很好的结合起来,这种规划要和他的特点、基础和对未来的追求很好的结合;同时,这份工作对他挑战的程度是适宜的、工作的量度是适度的、周围的环境是适合的,保持这种状态,他就会有非常充实的感觉。

第三是荣誉感,从内部来讲,他做的工作要得到肯定,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要被注意到,要让他感觉到大家对他的认可,当他进步的时候,用文化的形式体现和表示出来;当他对公司作出重大贡献的时候,要激励他、记住他。从外部来讲,就是出了阳光的门,阳光的人要有一种自豪感,现在不敢讲这个大话,但一定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我多次讲过,你从哈佛大学出来,没人问你在学校考第几名,你能进入这样的学府,已经是人类精英的一种标签。

我不敢讲阳光一定办成像哈佛这样标志性的企业,但重要的是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方向不能错。如果阳光能办成这样的企业,所有阳光人都是自豪的。阳光永远不搞封锁政策,不管将来在不在阳光,当他想起阳光的时候,当他到其他公司、行业去的时候,他能感受到阳光公司出来的人素质是高的,是深受欢迎的,在未来的企业是发挥重要作用的,这仍然是阳光的一种成果,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逐步去实现。

对股东来讲,要让他产生信任感、期望感和共同感。信任感就是相信我们做事非常规范,按照市场规律、相关法规认真运作。期望感就是我们的管理、业绩都有良好的表现,他们对阳光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寄予很高的期望,对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这对我们的发展非常有利。共同感就是要让股东感到阳光的事业是大家共同的事业,要共同支持阳光的发展。如果有了这三种感觉,我们公司的战略实现和推进将会更加有力。

三、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阳光公司到了今天可以说到了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这就好比是造一艘万吨巨轮,船已造好,各种系统安装完毕,船员也都到位,现在需要对船的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对船员进行培训,尽管船上有好多老船员,但你是伴着新的巨轮进行历史性的航行,下水之前的测试、模拟、协调、培训显得特别重要。我们现在各线筹备工作单方面已经基本结束,但是整合工作、试运作、模拟开业还没有开始,大家觉得准备好了,船造的很美、很大、很结实,各个系统也觉得没有问题,船员的身体状况、素质良好,但是运作起来、下水以后是什么样,谁也不清楚,我们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要迅速结束各线工作,迅速拿出整合、试运行和模拟开业的准备方案,包括系统的试运行,包括业务、财务的整体板块整合、非文化和文化的整合、文化在各个环节的体现,也包括整体人员的培训,所有各线工作要在7月15日前结束。

大家要加倍努力,时间不能再拖了,“时间就是金钱”在我们筹备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拿不到工商局的营业执照,11 亿元的资本金就不能动,晚开业一个月,光利息就损失300万元,还有人力成本等。

我们从15日左右开始整合,争取7月底、8月初整合完,时间相当紧张,但是8月份一定要争取开业。7月底整合完,整装待发,然后乘风破浪,开始历史性的航行。在此提几点具体要求:

(一)用阳光的远大目标确定筹建工作的具体标准

各线的工作进展不同,是时间问题。现在谈的是标准问题,阳光的远大目标就是各线筹建结束的重要标准,单项工作的目标能不能支撑阳光目标的实现,这是每个部门、每个板块要共同考虑的。这个问题,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扎扎实实的工作;二是一定要超脱,从繁杂的工作中超脱出来,想一想方向、标准、定位有没有错,还有什么欠缺。不管多忙,永远不能乱方阵,不管多乱,永远不能乱思想,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工作思路一定要清淅。

(二)用阳光的企业文化和业务原则统筹工作全局

要用文化贯穿于整个工作,不管做什么工作,不能忘了文化是什么,打造什么样的保险公司,在自己的板块上应该怎么去操作。我们的使命是共同成长,和股东、客户、公司共同成长,全体员工共同成长,而且在公司内部显得更加突出。我们讲的一个追求是创造价值。两个根本是关爱和诚信,关爱一定要成为阳光的一大文化特色,诚信是一个金融企业永远不可缺少的。

三个统一,一是激情和理性的统一。一个企业缺乏激情是不可能做好、做大、做长久的,但是仅有激情缺乏理性是危险的,有时候是疯狂的,对一个经营风险的企业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要坚持激情和理性的统一。

二是团队和个人的统一。我们强调的是共同成长,一定要强调组织的力量、团队的力量,任何人不能凌驾于组织和团队之上,但是也不能因此忽视每个人在组织中的不同作用,要肯定每个人的价值量、作用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越组织,这与我们对共同成长的文化追求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三是创新和执行的统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企业没有创新能力是非常可怕的,但是仅有创新而不去执行也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金融企业,现在的问题是要把创新变成一种不是随机,而是一种机制,而且要不断完善。

我讲过,将来任何一个基层员工提意见,谁推荐、谁否定他的意见,要有完整的记录,把意见推荐上来而且被采纳以后,提议者和推荐者都要奖励,都要有所表示;但他的意见很好,被“枪毙”掉的时候,也要对这种创意受到打击和可能带来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否定或者采纳一个群众提议的时候,都不能盲目,要变为一种机制,只有这样,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才能得到保护,企业才能充满活力。

凡是成形的、规范的、有利于企业统一的,必须要执行,将来具体怎么做,可以探讨。业务、财务、人事等板块,可以搞几个区,比如“禁区”不能碰,一碰就出事,这样基层组织就可以简明扼要的知道哪个区是必须执行的,哪个区是不能碰的,哪个区是有点空间、可以探讨的。面对执行和创新,特别是创新,一定要形成一种机制,不能因为无谓的创新给企业造成损失,更不能盲目的排斥创新而伤害了大家的积极性,伤害了企业的创造力。大家在统筹工作的时候,不能忘了文化和业务原则,要向利润空间大的业务倾斜资源,做好整体调配,包括财务、人力资源、培训、销售等。

(三)以全局促协调,以集体促团结

部门协调的基础是全局意识,一个善于团结的人靠的是集体的意识,这是总部将来运作能不能高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高效未必什么都是先进的,关键是协调,协调的基础就是全局观念,一个部门没有全局观念是不可能有协调意识的,一个人没有集体主义观念也不可能和别人团结好。所以,强化部门的协调,就要强化全局的意识;增强员工之间的团结,就要强化集体主义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个不善于和别人协调的部门、一个不善于团结别人的人,是永远不会受欢迎、也不会受人尊重的,尽管你可能有些方面做的很好、有些方面比较突出,有你的个性特色,但是你缺乏融入感,缺乏沟通的能力、协调的意识,你就会影响整体的工作、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因此影响整个工作顺畅的程度,也会影响你工作作用的发挥。如果在我们组织之中有相当比例这样的人,这个组织就发生了障碍、发生了问题,所以说,团结、协调的问题是保持一个集体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活力非常重要的标志。现在我们虽然没有抓这个问题,但是各部门之间、同志们之间是比较协调和团结的,这就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用文化的力量、全局的意识、集体主义的观念增强部门间的协调,加强同志之间的团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合力、一种统一的力量,才能提高运作效率、减少运作成本。你给人一种积极、开放的感觉,会得到相应的回应,迎来的是更多的笑脸、更多的理解和更高的工作效率,反之会感觉不舒服,别人也不舒服,对别人和你自身的工作都产生相互的影响。部门之间的协调,各部门负责同志是特别重要的,同志们之间的相互团结也是这样,应该说我们做的总体不错,比如财产险部,10个人,来自7个公司,没有时间用文化的力量来团结,但是大家基本保持了正常的运作,靠的是大家原有的素质,但真正要运作好,还是要靠文化的力量、全局的意识、集体主义的观念团结起来,一个有能力的人,你的能力绝不仅仅表现在看不起别人上,也绝不仅仅表现在做某件事情比别人强上;更好的能力体现应该是不仅自己能做好,还能影响和带动别人做好,不仅这件事做的很好,其他事情也要做的不错。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慢慢的认可,才能赢得更多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为赢得尊重而无谓的工作、无谓的付出,而是为了更顺畅的工作,为了提高效率,这种工作效率又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作用,再进一步释放你的作用的放大,用你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技术、很好的品质去影响、带动大家。如果我们集体之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这个集体就能够保持健康向上。

作为公司来讲,要用文化的力量、用将来的机制去促进好的东西的发扬光大,不好的东西的收敛和抑制。

(四)调整自我定位,实现三个统一

大家来自于不同岗位,我从来没当过董事长,大家很多人也从来没有干过今天的岗位,有的原来在总公司工作,但做的可能不是产险;有的原来在总公司做的同一个事但不一定是同一个位置;有的是同一个事,但不是同一个机构,等。面对这样一种定位,特别是面对阳光公司的追求和战略发展的追求,应该怎么定位怎么调整定位,怎么尽快调整到位,是特别重要的。为此提出三个统一:一是部门以上负责同志不能仅仅当报时者,更要当造钟人。大家知道,报时者很辛苦,要经常提醒自己按时报时,而且经常报不准确,既累又烦、效率低、误差大,报时者的好处是有责任感,他在提醒大家的时间概念,有这样一种责任,在努力的去做,但是再做也不如钟表跑的准确。制造钟表的过程可能比报时本身还辛苦,我们现在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得经常提醒大家应该怎么做,或者说应该怎么做会更好,但是一定要知道,要把这些好的想法、做法融入将来阳光公司的工作实践之中去,要把好的创意、领先的管理思想、成熟的管理做法变成一种制度、一种行为规范,贯穿于整个经营管理之中去,这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是我们这帮阳光原始的人。我们无论多么伟大,都不能超越未来,我们的责任,就是在这个时期把这些事情做好。

二是既要立志高远,又要亲力亲为。我们是在筹备期,不管你过去的层面多高、工作有多宏观,现在是要把比较高的立意贯穿到经营环节之中、体现到文化、战略和未来发展上。在筹备期间,时间不允许我们凑合、不允许去锻炼、不允许出现失误。如果我们是正常运作的公司,我绝不能这么提,也不能这么做,如果那样,肯定是没有水平的领导,也不像一个企业家。每个时期要讲符合这个时期的话、提出符合这个时期的要求。我在人保的时候,晚上从来不加班,也反对周末加班;我也是人保系统第一个不分管人事和财务的人,我任“一把手”3个月以后,人事、财务都不管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基于一定前提,因为现在筹备,许多事情部门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每件事情都不能凑合。如果我们是一个正常的公司,某些方面有点失误,放到下个月去做,推迟一段时间不会影响大局,我们这个阶段不同,面对高标准就更不同,因此大家既要立意高远,又要亲力亲为,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之中,这点特别重要,有些事情要亲自搞,亲自做好。

三是既要倾听意见,又要提高效率。大家的意见不能不听,各方面的意见都要听,但现在听意见是为了工作的正确性,是要加快筹建节奏,所以听意见的方式、渠道需要探讨,要增加科学性;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情况,要有一种判断,否则争论不休、没有结果、贻误事情。

(五)注重细节管理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的管理思想非常重视细节管理,有的直接提出细节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这个问题我是越来越有体会。一个企业,要精细化管理,面对这样一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稍有闪失,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面对阳光的追求特别是开业的时候怎么体现一点点不同?怎么有别于其他公司?怎么能做到略胜一筹?直接触及市场、接触客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是感性认识非常重要,有很多问题是通过细节体现出来的。过去说景德镇的陶瓷很美、很值钱,好在哪里?一个是瓷好,一个是活细,所以成为名牌,细节在很多方面是决定成败的。

比如我们搞的两次招聘,第一次在《中国保险报》,第二次在《北京青年报》,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研究吗?

我们不仅研究而且认真的研究,第一次招聘,研究了两个晚上,每一句话仔细推敲,几十种方案,最后选了十二条。反过来讲,如果不是这样,社会上、行业内对这种招聘会起什么反应呢?第二次招聘,我们和人力资源部研究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效果也非常好。再比如,当我们文化没有成形的时候,我们总结的这几句话,包括“集众家之长,取自我之道”,社会反应是非常好的,虽然文化还没有成形,但是这种浓缩的语言体现了阳光的风格,让大家直接感受到阳光的一种追求,如果没有开始的理念、没有两次招聘的结果,大家对阳光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细节的作用,把握每个细节,绝对不能含糊。

再比如,我们第一次开筹备大会,当时各家股东还不是很了解或者说还有不同意见,我就会议室的座次推敲了半天,实践证明是非常好的,这都是非常细的细节,但是非常重要,当时的签字顺序全都考虑到了,保证所有的事情非常流畅的进行,如果第一个卡壳,所有的都要卡壳。

在这些问题上,有时候细节是特别重要的。我们的一些工作,在细节问题上经常不断的和别人做的不一样,是别人不能模仿和学习的,就是一种精神文化,就是独特的。

比如在筹建的时候,办公室应该安排,所有原始的东西怎么完整的保存,我们用的第一台计算机等,怎么完整的保留下来,现在看着没有感觉,10年、20年以后呢?

当我们拄着拐杖去看阳光的时候呢?你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这些问题往往现在被忽视,很多企业往往不在意这些细节。

现在讲这个问题,从我开始包括所有的中层都要强调细节,只有大家都养成这种习惯,注意细节,几年后养成这种文化,领导就不再讲这个问题了,现在要靠领导的引导、灌输和提醒。

(六)把控制成本贯穿于筹备和将来各项工作

现在我们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都是相当高的,就目前新组建的产险公司来讲,阳光的前期投入肯定是最大的,而且大的是成倍的概念,所以控制成本非常重要。

要有这样一种意识,节约时间就是节约成本,三天做的事情两天做完,就是节约了1/3的成本。

节约是一种能力,无论时间还是费用的节约都是一种能力。今天的节约不是五六十年代的概念,现在的节约是时间的节约,成本管理的概念,没有能力是实现不了的。

成本控制是一种能力,在整个筹备运作包括将来开业以后一定要强调这个问题,包括所有的基层机构,将来我还会专门讲,一定要把节约成本、控制成本变成阳光极大的能力。

我们的市场是中等进入,保费不可能比别人低,低了要亏,高了又进不去,只能中线进入

。要想取得效益,就要靠管理、靠控制成本,一是经营层面的,二是费用和时间。

(七)建立责任人和指导人制度

原来想开业之后讲这个事,但是我觉得总公司在开业之前就要启动,要建立责任人和指导人制度。做一个项目、设计一个方案、买一件东西、搞一种合作,责任人是谁,一定要建立起来,只有总公司建立起来,将来分公司开业的时候,才能把这个制度很好的推开。

指导人制度越来越重要,它确实是过去讲的“传帮带”的很好的方式,一个高层的人、一个阅历时间长的人,有责任、有义务带着别人走的更好。

同时这是将来实现知识管理、强调共同成长、资源共享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总公司做了,分公司再做,分公司做了中心支公司也得做。

来了新员工,要实实在在的带他到客户那儿、到市场那儿去锻炼、提高,去取得成果。

总公司要先建立起来,起表率作用,就总公司本身来讲,增进大家的相互沟通了解、学习提高,帮助年轻同志尽快成长也是非常有用的。

糖尿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篇9

公元前1550年的古埃及文献中已有多食、多尿病症的记载。我国黄帝内经中也有消渴的记载。在胰岛素被发现前,美国科学家曾用饥饿疗法治疗糖尿病,但患者都被饿得骨瘦如柴,且平均只能活两年。1921年,加拿大的班廷医生发明了胰岛素,令糖尿病治疗进入了新纪元。

昨天:单纯胰岛素治疗阶段

从1921年胰岛素发现到1956年世界上第一个磺脲类降糖药问世之前,整整30多年里,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唯一药物。发现胰岛素的班廷医生也因此获得了1923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1922年1月,班廷医生给一位14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打了第一针胰岛素,次日检查发现,患者的尿糖、酮体消失,血糖从28.88毫摩/升降到6.66毫摩/升,疗效惊人!以后,该患者每天使用胰岛素,一改治疗前骨瘦如柴、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成年后在一家药厂当工人,1935年因肺炎去世,享年27岁,用胰岛素长达13年。

第一个用胰岛素的女患者是美国20年代的国务卿查尔斯的女儿。她1907年出生,12岁时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15岁时身高1.58米,体重仅20千克,骨瘦如柴,无法行走,奄奄一息。1922年8月起开始使用胰岛素,5周后体重增加5千克。她22岁结婚,生了3个孩子,73岁仍耳聪目明,还曾来中国旅游,1981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4岁,使用胰岛素59年。

“虽然胰岛素的发现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当时治疗糖尿病只用胰岛素和饮食控制,没有明确的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血糖检测等内容,且胰岛素制剂不纯,一次注射量较多。”

今天:综合治疗阶段

自1956年发现磺脲类降糖药甲磺丁脲至今,长达50 年的不断研究与创新,使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和治疗有了统一的标准。与此同时,糖尿病的治疗也进入了口服降糖药、饮食、运动和胰岛素的综合治疗阶段,治疗观念也有了很大变化。

治疗原则已从单纯降血糖,转变为以控制血糖为主的综合治疗,提出“早用胰岛素,早用胰岛素增敏药,早期发现和治疗糖耐量异常,早期同步治疗并发症”的“四早”措施,以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治疗方法提倡以“五驾马车”为纲领的综合治疗方案,重视餐后高血糖控制,提倡口服药联用或口服药与胰岛素联用,广泛开展糖尿病教育和病情监测,使糖尿病治疗进入了规范、有序的轨道,提高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病情监测也从单纯检测血糖、尿糖,拓宽到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脂、血压、体重和视力等检查,对判断血糖控制好坏和早期发现并发症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956年发现甲磺丁脲,1966年优降糖问世,到能促进早期相胰岛素分泌的磺脲药物(如格列吡嗪、格列奇特、格列美脲等)的出现,再到双胍类、阿卡波糖类和胰岛素增敏药的相继应用,口服降糖药的研制是卓有成效的,改变了以往单用胰岛素的局面,从不同环节发挥降糖作用,对各种类型的高血糖都能有效控制。胰岛素的研制和应用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如今的糖尿病治疗技术和手段已今非昔比,糖尿病患者若能積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病情监测,都能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和普通人一样享受美好人生。”

明天:糖尿病终结期

现有的治疗手段均只能控制病情,并不能根治糖尿病。要想根治糖尿病,必须另辟捷径,用创新的思维去研制新的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有望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已在研发之中,如胰腺或胰肾联合移植、胰岛细胞移植、胚胎干细胞或自体干细胞移植等。

上一篇:八年级英语句子下一篇:一数上第六单元导学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