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么》(共12篇)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外哲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2、搜集整理概括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品味富于文学色彩的语言。
3、在质疑思辩的过程中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外哲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2、搜集整理概括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品味富于文学色彩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在质疑思辩的过程中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先做一个仿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撒下一片绿阴;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其实,无论是小草、大树,还是鲜花,生命的意义都是在于付出,在于给予。爱因斯坦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人生的意义。赵鑫珊的《人是什么》就向我们阐述了人生的意义。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1、结合练习,理解中外哲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2、搜集整理概括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品味富于文学色彩的语言。
3、在质疑思辩的过程中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
三、基础知识(略)
四、讲解:
(一)中外名人的观点概括
请大家回答中外名人是怎样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他们觉得人应该是什么。
学生概括回答,评价学生的回答。(出示投影)
(1)爱因斯坦观点的总结:爱因斯坦虽然曾经认为人是很难知道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但是他认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生存之所以有意义是人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员,人是离不开社会的,社会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离开社会的人是毫无意义的。人是社会性的。作者对这样的质朴的回答是欣然接受的。爱因斯坦的一生也是朝气蓬勃、光风霁月的。(人是社会性的)
(2)不同的人的回答是迥然不同的。雨果是怎样回答?
雨果观点的总结:他认为人是罪人,并且是判的死缓的罪人。我们知道刑法上有死刑缓期执行,一般是两年时间。雨果认为我们有不确定的时间,因此说来是非常短暂的。可见雨果认为人生是短暂的,而又经受苦难的。作者认为雨果的回答有时候就非常忧郁,特别暗淡。(人生是苦难短暂的)
(3)加缪又是怎样认为的?(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腊神话中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
加缪观点的总结:西西弗斯触犯了主神宙斯,只好永无休止地辛苦。我们注意“也”说明他和雨果持一样的观点,不仅是短暂苦难的,而且像西西弗斯一样终身辛苦的。(人生是苦难短暂而辛苦)
(4)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时候,和加缪的态度一样吗?(几乎是另一种调子)
歌德观点的总结:他认为一生在推石头只是辛苦工作,但是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他的一生是伟大的,贡献是突出的。(人生是辛苦而无怨的)
(5)康德的观点是什么?(人是借助于令人惊异的能力——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
总结:人是在创造文化。康德认为人在创造文化时候,如果生活达到绝对满意,就会动机停止,不想再做事情,无所事事,而这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所以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人生是不断的创造)
(6)西方的哲学家有这样的观点,东方的哲学家孔子对人是怎么认为的?
孔子观点的总结:生无所息。认为人只要活着就要奋斗不已,在今天还要为中华民族腾飞而拼搏。(生无所息)
(7)谁的观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要活着,谁不在用力推着巨石?这既是人生的责任,不也是人生的寄托,人生的希望吗?当我们挥汗如雨推着那巨石一点一点上山的时候,内心不是涌动着成功的喜悦吗?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不就体现在这不懈追求的过程中吗?生命固然不能承受太重的压力,但生命照样有不能承受之轻!
2、东、西方的哲学家的见解有一致的地方吗?“一致的见解”这个一致性体现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爱因斯坦、康德、歌德认为处在社会中的人要工作、创造,即使有消极悲观色彩的雨果和加缪也认为人是辛苦的,而孔子认为人要奋斗不已。)说明东西方哲学家不约而同认为人生是辛苦的工作、创造,生无所息。(板书:生无所息)
3、那么东西方哲学家这种不畏劳苦,生无所息的动力从何而来?我们看看作者给出了怎么样的回答?
(二)、讲解作者的观点
1、作者认为人是由什么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
2、你觉得人生是哪一部分最重要?(现时)(板书:把握现时)
3、作者却把这个部分放在什么地方的,文章先写了什么?(放在了课文的最后,大量篇幅用于对往事的追忆)(板书:追忆往事)
4、作者认为不管是谁,对眼前现时的把握,都应该是重点,现时的比重应该占百分之九十五,却用了大篇回忆,有意义吗?(对。的确有意义。)
(1)作者举例说谁没有童梦重温的经历,谁没有那放学回家,进屋叫一声“妈”的少年时光。这样的经历让人感到温馨甜蜜,对于这样的一些回忆有什么样的意义?
第一,给人慰藉快乐;
(2)渐行渐远的童年回忆,是人生中弥足珍贵的收藏,它犹如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回忆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二,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3)那么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林间小道上的幽会和散步也是甜蜜的。这里圆明园的秋天指的什么?(圆明园是废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说成“秋天里的春天”,这个“秋天”并非自然的季节,而指废墟的景观)可是情人离去了没有回来。这种情况会让人伤心欲绝。这种回忆也有意义吗?
第三,即使痛苦往事的回忆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
甜美的忧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忧郁”是指过去生活中的痛苦,是一些令人伤感的对象。而这些东西一旦到了回忆中,或成了文学艺术的题材,就往往会因为距离或艺术创作的魅力而形成美感。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种深情的嘱咐,寄予的厚望就是这一美感的突出体现。
(4)“如果记得临别时我穿的这绿色衣裙,你走到哪里都会爱上绿草的。”情人分别的话语还可以成为诗歌的内容,所以回忆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 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第四,回忆是许多文艺作品创造心理动机之一;
(5)其实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这里所说的“本质”,应该从“现实的角度”和“物理的角度”上来理解,回忆中的世界,虽然过去存在过,但是现在并不存在,是虚幻的,所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那追忆往事的意义在于什么?
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
5、文中还写到“至于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本质上也是幻想,也是梦。”那么,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是幻想,是梦,应该就没有意义了吧?(板书:憧憬未来)
(有。没有希望的人,就是绝望的人。人一天也不能没有希望。它是精神的细胞,是精神的白血球和红血球;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
6、即使是老人他们也不乏充满希望的人。我们说夕阳无限好,妙在近黄昏。希望还是什么?(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追求真理要比占有真理更高贵。因为对真理追求的过程是人对真理认识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追求的过程是无止境的,追求的过程也是让人感到幸福满足的。)
该研究是首次揭示为什么有的人比别人更善于找路,同时也提供了新的证据,为什么患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总是很容易迷路。
英国科学家发现,大脑的一个名叫“内嗅区”的位置告诉你该如何去寻找方向,如何寻找到目的地。
这项研究中,对16人进行了脑扫描,他们试图找到计算机上的风景所在地。
“在这个简单的测试中,我们希望看到大脑的哪个区域活跃时,参与者被考虑寻找到不同的方向。”伦敦大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的领导者斯皮尔说。
“我们很惊讶,‘内嗅区’明显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个基本任务的大脑信号的强度和一致性,我们现在需要了解更复杂的导航任务受何影响,但我认为嗅活性的差异会有较大的影响。”他补充道。
“这种‘定位方向’的思想已经存在多年,但直到现在,它仍然是纯粹的猜测,”斯皮尔说“对于伦敦的出租车司机的研究已经表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需要弄清车子该向哪个方向开。我们现在知道,是由”内嗅区“皮层负责这样的计算,并且该区域的信号的质量好坏似乎确定了一个人的导航能力如何。”
“内嗅区”也是由阿尔茨海默症影响大脑中的第一个部分,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患该病的早期容易迷路。摘自《奥秘》
教学设想
本文是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材,在处理教材上,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这一大背景,的高考由以往的7月份提前到6月份,无形之中,高三的教学减少了一个月的时间。另外,还要拿出相当的一段时间,进行高考前的全面系统的复习,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进行,就要选取最精当的切入点,不能循旧例,按部就班的讲、读、练。在这种考虑的大前提下,我们对《人是什么》一课的教学提出如下的设计安排。这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方案,只是一个关于本课教学的原则安排,框架结构设计,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地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安排的`基础上增删取舍,具体实施课堂教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我们定为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诵读上,通过学生的诵读去体味哲理,感受激情。
教学目标
也许人很难最终完全彻底的认清自己,也许人是什么这个命题在哲学领域中不断被提出,不断被探究。而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一是要学生学习领会大量引用名言、诗文,使文章丰厚,可读性强的写法,二是对自己的人生有所领悟,能知晓昨日之非,能把握今日之实,去创造明日之辉煌。如果学生学了此文,也能喜欢上这种大量引用的写法,尝试着在自己今后的.写作中去适时的引用;如果学生学了此文,心灵有所触动,在默默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在思索着不虚此一生,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取得了完全的成功。通过一课堂的主要以学生诵读为主的教学模式,上述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可引李白诗:“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体会人生苦短,韶光易逝的叹息;再引南唐李煜的诗:“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理解他的无奈,消沉;后引华罗庚的“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诗句,感受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人生进取精神。由上述诗句,自然转入对“人是什么”的主题。(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非常重要,而我们有些老师注意不够,总认为这一环节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其实大不然。好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视野。例如,我们在本课所做的导入中,学生就可以用引用诗句中有所收益,对高考中考核名言,名诗句的默写也是一个很好的备战。)
(二)布置学生朗读训练。
可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如可齐读,可单人读,分小组读,也可分男女同学两部分分自然段读。总之,形式可多样些,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力争读进去,读透,读懂。
(三)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两句名言,诗文背诵,并书面撰写一个简短的发言提纲,谈自己对所背诵名言诗文的体会,谈自己喜爱这一句名言,诗文的原因。
(四)背诵名言诗文,由学生发言讨论,谈自己对背诵名言,诗文的感受。
(五)教师小结。
.教案点评:
本文是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材,在处理教材上,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这一大背景,20的高考由以往的7月份提前到6月份,无形之中,高三的教学减少了一个月的时间。另外,还要拿出相当的一段时间,进行高考前的全面系统的复习,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进行,就要选取最精当的切入点,不能循旧例,按部就班的讲、读、练。在这种考虑的大前提下,我们对《人是什么》一课的教学提出如下的设计安排。这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方案,只是一个关于本课教学的原则安排,框架结构设计,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安排的基础上增删取舍,具体实施课堂教学。
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作品,这是由著名作家柯蓝所写的散文诗。读后,请同学们即席发言,谈自己的感受。
怀 念
记忆里的沙石,终会给时间冲走。记忆里的金子却越磨越亮。忘记不了的,怎么也不会遗忘……
我说不出这样的回忆,是什么样的滋味?但往往使你感到沉重之后,却又留给你一种力量!
有勇气去回忆的,他就应该有力量去承担。如果他真有一个回忆的海洋,而他又没有被这海洋淹没,那他便懂得了过去,就一定会去热受未来……
我抬头望向那天空,那纯粹的蓝是如此美丽,连白白的云朵都忍不住亲吻它的脸颊。我很想知道那蓝的纯粹的天空意味着什么。就这样,蓝天装饰了我的梦,我在梦中一点点长大,终于进入了我的天空――十八岁的天空。
18岁的天空是高三的教室,这未免有些让我难过。我开始迷茫:难道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天空吗?我就这样沉默地走进高三,没有激昂的誓言,没有鼓战的号角,只有一颗颗对梦想执着的心。我也曾想过这一年要经历多少风雨;数不尽的考试,做不完的习题,改不完的错误,补不完的漏洞,……当这一切的难题摆在我面前时,我不知幼小的肩背是否可以承担,有些惧怕。18岁的天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湛蓝,清澈。
进入高三,有种感觉,同是读书,但高三比任何时候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承载着满满的酸甜苦辣。突然之间,仿佛置身于云雾中,生活充满了真实与非真实,有时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整天埋头苦干,也许是在逃避什么吧?我这样问自己。
泰戈尔曾说:”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那么,18岁的.我是否有这样的一双手,弹出属于我的18岁的湛蓝天空? 十八岁的天空需要的不是踮起脚尖,而是张开翅膀飞翔,飞向我们为之奋斗了的高考。高三的教室是孕育翅膀的圣地,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长出隐形的翅膀,飞向湛蓝的天空。尽管高三的生活是平淡的,但它却在创造鹰击长空的奇迹。
梅,枯对春花、夏风、秋月,只等赛雪之香。
月,暗对晨露、烈日、黄昏,只待夜晚之思。
我知道高三的生活很艰苦,不必说那堆积如山的书本,也不必说映在窗前那苦读不倦的身姿,更不必说每天那三点一线的生活是何等的枯燥无味了,单是那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和试卷就足以让人刻骨铭心。该怎么来形容我的高三呢?是否像诸多学长学姐用但丁的《神曲》中的三部作品的名称来概括。地狱。炼狱。天堂呢? 高三的前阶段是地狱般的生活,后阶段是炼狱的过程,而要是从地狱中突围出来就是天堂呢?
18岁的我似乎挣扎于炼狱与天堂之间,徘徊,手足无措。18岁我也应该去为梦想拼搏,在高三的教室里努力张开隐形的翅膀,飞向我的天空。
在《人是什么》一文中,赵鑫珊说:”构成人的最重要的部分――对现实的把握“.作者把现实看作1,把未来的憧憬看作0.0的位置固然很重要,但只有在1的后面才能显出它的价值和分量。18岁的高三,我不知道我对未来有多美好的憧憬,只有把握现实,踏实苦干,才是实现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否则,就会在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如果这样18的天空就永远只能留有一笔灰色!
我想,我会慢慢去习惯,习惯紧张而充实的高三生活。粉笔灰覆盖在越来越厚的眼镜片上,空气中弥漫着风油精、咖啡的味道,头顶的风扇呼呼地转着。这些,都是已经到来。是梦的开始 ,是我18岁色彩正浓的时刻。
时间像沙漏,滤过记忆的长河。轻轻的向下滑落,不曾停歇。清晨,是清纯的高一。正午,是疲惫而快乐的高二。此时,正是不能低头认输的高三。18岁的天空或许因为它而疲惫,却也因为它而绚丽。记住歌德所说的一句话:”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个奴隶!“
雨声潇潇,花木入梦,那是在等待晨曦。
在媒体上读到这样一个冷幽默:在军舰上,三个不同国家的将军都说自己的士兵最勇敢。第一位将军命令士兵从50米高的桅杆上跳下来,士兵毫不犹豫地照做;另一位将军要求自己的士兵从70米高的桅杆上跳下来,士兵也是毫不犹豫地跳下来;第三位将军把自己的士兵叫过来,让他爬到100米高的桅杆上跳下来,士兵说:“什么,长官,你疯了吧?”
上述三位士兵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勇敢者?读到这儿大家心里自然明白。当皇帝穿着所谓美丽的“新衣”,实则赤身裸体走过街道时,真正的勇敢者不是那些明明看到皇帝皮肤上每个皱褶,每个斑点,却还围着皇帝说他的新衣有多漂亮的恭维话的人,而是那个说出:“皇帝,你怎么没穿衣服?”的人;真正的`勇敢是面对丑陋事物敢于拔开迷雾,让事实浮出水面的那个人;是面对所谓权威、位比自己高的人,而勇敢地说“不”的人。
可惜的是,今天,在我们的国家,这样勇敢的人实在过于匮乏。我们习惯于服从,盲目地服从,没有原则地服从,有时明明知道有些权威者或上司的主张是错误的,并且是明显的低级错误,按照那种方式做事,劳心劳神费时费力的结果是永远不会有一个正确的解,可我们还是服从;有时明明知道按权威者的主张做事是很危险的,是会失去民心,可能得到一个万刼不复的结果的,我们还是选择服从,无原则地服从。
我们已习惯毫不脸红地说着表里不一的话,言不由衷地做着自己所谓本分内的事。什么公民意识,什么社会责任感,什么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统统一边去吧!反正损失也不是我造成的,我只管服从就是,天塌了,有大个儿顶着呢。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订婚之后。发现他并不爱他的未婚妻。在婚礼前夕,他竟躲起来了。他不喜欢那个女孩,可是他不愿意当一个背信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害怕别人会说他欺骗她的感情,以致不敢解除婚约。
于是他精神崩溃了,心情低落至极。总想自杀。结果两年之后,他还是娶了那个女孩。 后来证明,他婚前的疑虑是对的。他的妻子挥霍无度,让他债台高筑。事实上,她的精神大有问题,不但脾气火暴,还动辄争吵不休,闲着没事就冲着他砸杯摔盘的。然而,他在婚前既然担心别人的评价,婚后也会因为同样的理由而不敢离婚,
他的名字是:亚伯拉罕·林肯,英国第十六任总统。他有勇气解放黑奴,却无法解放自己。
爱默生说:“为什么我们的幸福要取决于别人头脑中的想法?”希望从别人身上得到快乐。就好比一个乞丐向人乞讨,是非常辛苦的。
你必须做自己的主人。满足自己内在的需求,而非外界的评价。真实的自我,不是靠世俗成就堆砌起来的。你应该勇敢地站起来。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任何事情。
但是今晚,是仲秋夜的无限遐思。
那是古老的乐园,神秘的像寓言,抽象的像梦境。小小飞翔的心,被远方的声音呼唤,去寻找归宿。
庄子梦蝶,本我也似真似幻。黄帝梦游华胥国,醒后所述地方是否真实存在?万户飞天,嫦娥奔月,实在是遥不可及。
晋代有个叫陶渊明的,也曾经抖落下浑身的官仕烟尘,回到自然去,等闲任去留。
这里真安静。从此再也没有看见污秽的街市,再也不为锋利的生活刀刃所迫。
俯瞰着大地的,是与星辰共存的桃源住民。缥缈着,与现实还是有太大的差距了。
陶渊明似乎能够仰望得到。因为他心底,一直就坚守着一个理想的乡土。但若是“寻向所志”,便“遂迷,不复得路”。他毕竟也没有修得仙风道骨啊。
至少还有那么一个渔人,放舟荡漾武陵川,终于找到了这般幻境。
还有少数宁信其有的追随者,一生的时间也没有证明出它的存在。如南阳刘子骥。
那之后,“桃源理想乡”变为“无何有之乡”,就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幻想里了。平凡的生活,还走在路上呢。
“我是科学家,我不相信童话故事。”电影《阿凡达》里如是说。
我在这个世界中是否满足了呢?当然,我有自己的人际关系圈,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万千的物质足以让我应接不暇。
但是,我有点顿悟了。我,可是说过“成为科学家”“成为宇航员”“成为外星人”之类的话的么?
那便是,我幼时执守的一份天真。之后,我又不知道度过了自己人生中的多少天数。坚守的信念,还因面对现实垒墙而渐渐破碎吗?幼稚的执守,也会被生活的尘俗所淹没吗?
现实与幻想的距离,在人生路途中是越来越远了。不乏有唯物主义者,丢弃了幻想。
剥去幻想所剩下的,是赤裸裸的物质,是众人的欲望而已!这样的世界实在过于尖锐,过于激烈。人们对社会、对世界有着共性的认知,播种就着眼于即下的土地,却不想再生出什么新大陆来了。
幸好,幻想不是空想,至少还能生出来点艺术境界;幻想不是脱离生活,起码能将现实中疲惫的心灵填补一点慰藉。
像幻想冥冥之中的作品――《幻想即兴曲》,用华丽而富有诗意的曲调,演绎了人生最美妙的幻想与爱情,像是一场美丽的梦。在幻想中迷离,厢澹沉醉。梦幻中,亦点燃希望与光明的火种,憧憬美好灿烂的未来。
像无数耐人寻味的小说,人们多愿意为其中的世界观所倾倒吧。
“人是幻想动物。”人生的匆匆者,若不肯相信奇迹,若不仰望虚幻的梦想星海,也终将羁绊于有限的.生命价值。
李彭老
玉雪庭心夜色空。移花小槛斗春红。轻衫短帽醉歌重。彩扇旧题烟雨外,玉箫新谱燕莺中。阑干到处是春风。
【赏析】
李彭老(生卒年不详),字商隐,号筼房,南宋德清(今属浙江)人,淳祐中,为沿江制置司属官。与吴文英、周密以词酬唱。词题中的“草窗”,是作者词友周密之号。这首词用人物形象之写照,为词作风格之品题,别具一格。
“玉雪庭心夜色空”,起笔写草窗,从冬日雪景落墨。玉雪指白雪,雪中天地,犹如琼妆玉砌一般。立于中庭,四望皆白,一片空明,几乎没有了夜色。庭心之“心”字,用得妙,若替庭心之人设身处地着想,便觉庭院直与雪光空明之琼玉天地合而为一。处此环境之人,自是表里俱清明澄澈,肝胆皆洁如冰雪。从雪景起笔,为的是先立其大,即暗喻草窗之高尚情操。
“移花小槛斗春红”,写照春日背景之草窗。养花小槛中花色之深浅、花容之姿媚又各不相同。一“斗”字,便透过花色花容之争奇斗艳,形象地刻画了草窗花兴之浓、赏花之精。从而又可知草窗生活之雅致、艺术情味之高洁。
“轻衫短帽醉歌重”,则从夏日写照。上两句是写其情操雅韵,此一句则写其狂豪兴致。轻衫短帽,指夏日之装束,描绘草窗风度之潇洒倜傥。醉歌重,即“李白斗酒诗百篇”之意,描写其豪兴,亦写出草窗与友人唱和,乐此不疲之志高情浓。
上片依四季时序为草窗写照,下片则从书画音乐再作映衬。“彩扇旧题烟雨外”,草窗为彩扇题诗,那扇面上的墨迹乃与空中的烟雨相映成趣。这一意象营造妙极,正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诗。烟雨可作春雨解,但作秋雨解,尤妙。这样就在无形之中补足了上片所未写及之秋景,以虚补实,使上下片联结更为紧密。此句以写意之笔,作真实写照,是草窗艺术生活中书画之一侧面。“玉箫新谱燕莺中”,转写草窗娴于音乐,移宫换羽,每有新词,辄付诸管弦,被诸女儿歌喉,极为美听。此句亦是写真,是写草窗艺术生活中音乐之一侧面。这两句对偶,上句“旧”字,下句“新”字,互文见义,更写出草窗平生于琴棋书画皆乐而有素。为人清韵雅致如此,宜其妙手所至,触处自然生春。故结尾有总挽全篇:“阑干到处是春风。”这一写意之笔,写出草窗之精神。清韵雅致的主人公,所到之处,无不使人感到如沐春风。此是对人格之高度评价,亦寓于感性之形象描写之中,结得余韵无穷。
这首词品题草窗作词的风格,其实是侧重于描写草窗为人的风格。以冬雪、春花、夏日、彩扇、玉箫、艺事等,描写出其人之清韵雅致,其词之风格亦自可知。上下两片互相映衬,遂使全词呈现为以四季时序为经,以艺术生活侧面为纬的结构,全词可看作是草窗为人风格之整体写照。
《人是谁》读后感
内容摘要:人不仅是个实体的存在,更是一个意义的存在。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青年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孤独无助感。要走出这种困境,德育工作必须改变过去“纯工具化”理性,赋予人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即生命情感的关怀、终极信仰的关怀、社会责任感的关怀和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引导青年人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物质纷扰,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
关键词:德育;生命的意义;社会责任感。
人不仅是个实体的存在,更是一个意义的存在。当一个孩子开始走向成熟,开始独立自主地思考人生的重要问题时,他就一直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什么样的?我过怎样的一生才能使茫茫宇宙显得微不足道的生命变得有价值?这种思考实际上是青年人开始积极探索自己的人生意义。对意义的追寻,是人的生存方式,人就在追寻意义中获得精神生命的超越和心灵的安顿。
一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和领域,促进和提高了人类生活的便利性和生命的成就感,为改善人的生命质量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可是技术理性带来的并不都是美好与幸福。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日益枯竭,恐怖主义的泛滥,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等,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削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类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们都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之中,而成功并不一定使他们有幸福感,相反,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青年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从而陷入了一种“存在性危机”中,处于深刻的“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及“和上帝疏离”、“和人自身疏离”的困境焦虑之中。
1.主体的物化导致了青年人的碎片感和空虚感
商品经济时代是一个“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对物的过分依赖和追求易导致人自身的物化。针对工业社会物质性生命的片面发展,马克思曾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异化于愚钝的物质力量。”西方学者马尔库塞也认为,技术的解放力量带来了物的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使人工具化,成为心灵空虚的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生的是人的精神向度的不断丧失。人们求利、求欲、求更多更丰富的物质获取,“面包”几乎成为了生命的全部,而主体丰富多彩的精神性生命需要如情感、道德、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不具有物一样的使用价值,不能成为商品,没有供求市场,因而受到挤压。“大众在生理感官上的沉迷轻而易举地取代了纯粹精神的运思。英雄神话已不再迷人,人们很轻松地从种种沉重‘历史’与‘传说’中走出来,生活于现实的平面之上”,人成了弗洛姆所说的“贪婪的消费者”,成了“物品的奴仆”。当一些青年人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置于纯物质性金钱财富这种无常之有,无尽之有的基础上时,无疑会更加痛感生活的艰辛、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痛苦,产生一种灵与肉撕裂分离的碎片感,心灵的空虚感。
2.价值目标的充盈和外化加大了青年人的疲惫感和宿命感
现代社会的本质就在于出现的领域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繁杂,变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以人们有限的精力、有限的生存空间、时间,无法把握变化如此之大之多的社会生活,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深感劳累不堪。“我们放眼观望四周,人人被社会和文化裹胁着忙这忙那。我们追求名利,我们风潮逐浪头,追明星赶消费求时髦,没完没了,以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殊不知这是在茫茫人潮茫茫社会中迷失了自我。我们求来求去仿佛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人之物质欲望是一个永无满足可能的变量,而以我们每个人之能力而言,我们所获总是一个有限的定量,以有限追求无限,岂不殆矣”。人人不仅要去寻找和获得越来越多的东西,要去适应越来越多的物质与精神的享受,而且还越来越看重外在的目标,看重他人的获取,“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每个人需要爱的程度比其它任何事都来得多,只是我们都忘了,我们急于追求其它的目标,比如事业、金钱和财富,我们专注地追逐休闲、娱乐,而忘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事。”不少青年人“一味思忖着干什么才可成为富翁,干什么才可成名人,怎样才能不劳而成功。”这种价值目标的充盈和外化常常造成他们在短暂地获得喜悦后,又立刻陷入更多丧失的沮丧中,他们时常深感自身的有限性,感受到自我的渺小,感受到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无奈,造成身心的疲惫不堪,有时甚至觉得自己被他人被社会所抛弃,被生活所埋没,“人们在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面前,有一种受伤的感觉;或在似乎只有少数特权人物才能参与的世界变化面前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3.教育工具化、短期化滋生了青年人的失衡感和无助感
在工业技术时代,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为了有效地培养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知识人才,教育把受教育者投入到教育的工业流程中,把人制造成标准化的教育商品,一切按事先计划的统一程序、目标和过程控制,“如果教育只是客观传授知识学问,训练培养专精技术人员,而失去了生命的关怀,意义的寻求以及人生视野的开拓,全人丰盛的享有,那么教育能提供的也许只能训练出一些‘没有受到教育的专家’(un-educated expert),他们充其量只是一堆‘快乐的,技术纯良的机器人’(Cheerful, skillful Robert)。”在工具价值论的导向下,教育培养的并非人,而是人力,是与机器职能相等价的工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获得了“何以为生”的技能,但却不知道“为何而生”;即使享受着越来越多的“快餐文化”,却吸收不到文化的营养,找不到人生的终极目标。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已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理解、体悟、欣赏生命,一旦遭到挫折和打击,轻则产生心理问题,重则走向自我毁灭。2000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15至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
4.人际关系的疏离增强了青年人的孤独感和虚幻感
社会现代的通讯设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从电话、电报到传真和E-mail,从报纸电台杂志到“互联网”和“聊天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快捷无比,人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庞杂丰富。但这些现代通讯方式也渐渐地隐去了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也失去了面对面交流中无声语言的传递与交融。人们在使用和享用短信、QQ交流的好处时,已不习惯于通信中的情感交流与沟通。许多人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动画世界,现代神话的世界中不能自拔,“现代网瘾”就像毒瘾一样让一些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忘掉了真实的世界,不愿走进现实的生活,甚至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人与人丰富的情感被网络割离得支离破碎,亲情的淡薄,友情的冷漠,爱情的变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十分突出的特征。
二
现代青年的痛苦,从表象上看源于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源于生存的困境,根本却源于生活意义的失落。早在20世纪中期,奥地利的心理学博士维克多·弗兰克就提出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生存挫折和存在危机,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是现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神学家拉内说,人是一种“发问的存在”,即使人在大部分时间为了生存,疲于奔命,忙忙碌碌,对生存无所疑惑。但人有理性,他不可
能像动物那样饱食终日便无忧无虑,只要人活着,他就要去探求活着的意义,追求有意义的生活,美好的生活。“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制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赫舍尔特别强调,“探索有意义的存在是实存的核心。”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教授更是把人的本质看作超生命的生命,强调意义对人的本体价值。他说:“人是不会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的生活的,总要利用这种自然的生命去创造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义的引导,成为‘无意义的存在’,那就与动物的生存没有两样,这是人们不堪忍受的。”
对意义的追寻,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之生命独特性的特征。马克思指出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意识”便是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的源初存在。“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的源初存在,它有两种尺度,一是“种的尺度”,即“物的尺度”;二是“内在尺度”,即“人的尺度”,而“物的尺度”正是人的物质性生命的体现,“人的尺度”却是人的精神性生命的体现。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性生命之美虽然源初于物质性生命中所实际获得的自由,但精神性生命中的自由却又高于已获得的这种自由。正是人的不断超越的精神力量,才使人的生命去追求意义,向往理想,谋求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
那么,何谓生命之“意义”?德国历史和文化哲学家同时也是生命哲学奠基人的狄尔泰认为,意义就是生命的体验,是生命的本质力量在克服一切障碍,创造属人世界中的自我肯定自我确证。马克思说得好: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从而,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而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说存在着,因为对我说来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可见,人在其生命活动中所感觉到的“对象的意义”,归根到底是人所体验到的生命自身的意义;而人所体验到的生命自身的意义又是和生命本质力量的全部丰富性的生成一起生成的。
意义的生成既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又源自生命的合目的性需求。生命的合目的性活动是生命与非生命的一个明显区别。所谓合目的性,就是合乎生命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生命的合目的活动,一方面具有受动性,因为这是生命在环境选择压力下不得不采取特定方式进行的活动;另一方面具有能动性,因为这是体现着生命内在活力的自为的活动。因而,生命的合目的活动既要指向体外,适应外部环境;又要指向自身,自成目的。自觉目的的出现意味着人与他的生命活动不再直接同一。人的生命活动可以成为自己意识和意志的对象;凭借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自主支配,人使自己的意识和意志获得了主体性和自由,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外部世界,创造一个对象世界,也就是创造一个贯注和体现着人的生命力量和信念的属人世界。生命的真谛,就在于它明确的目的性,正是这种目的性,扬弃了生物本能的冲动,在生存与生活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意义”,超越生命的有限,趋于精神的永恒。
三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德育是为人服务的,德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社会走向被称为“后现代”的今天,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社会不再以追求数量为目标,而是更关注人的需要、人的价
值,使我们不得不对工业化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和德育观进行反思,摒弃德育的“纯工具化”理性,走进关注人的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时代。
1、对生命情感的关怀
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沉浸,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珍惜。热情洋溢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昂扬向上、富于爱心,成为幸福人生的动力和光明之源。缺乏生命情感则意味着对生活的麻木,对生命意义的无望,对他人生命价值的漠视,以及由此而生的生命状态的贫乏乃至沉沦。生命情感是沟通认知与行为,提升生活品位,建构丰富人生的基础与桥梁。德育关注人,关注个体,即意味着关注个体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展示,也关注其内隐、活泼、丰富的生命情感。德育对个体生命情感的关注,并不意味着对生命情怀的简单或粗暴的干预,而是一种陶冶,一种于无声化有声的良好人文环境的熏陶涵化。
2.对终极信仰的关怀
当前,一些青少年常称自己什么都不信,是个无信仰的自由人。实际上没有任何信仰的人是不存在的。这些号称什么都不信的人,常常是放弃精神上的信仰和追求,把某种有限的物质神圣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青少年中的这种倾向,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担忧。一些学者曾就此郑重地指出,“现在搞市场经济,面临着过度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吞没理想主义和真诚信仰的危机,最迫切的问题,不是信仰什么,而是有没有信仰。最可怕的是没有任何信仰而只信仰金钱,法律和道德将因此而受到冲击。”无信仰,就无法找到生活的终极目标,感觉不到幸福,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无信仰,就无所惧;无所惧,就无法在心中形成时时约束自己的道德律令。这样,侵害他人生命,毁掉自我生命的事情发生也就不足为怪。因此,人必须有信仰,信仰应该是高远的,指向终极的目标。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这就是说,只有为人民造福,使同时代的人更美好,为社会做出贡献,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有较高的自我价值。而信仰所谓“现实”利益,过度关注自我价值的人,则会终生纠缠在“小我”的得失、悲欢中不能自拔。所以德育工作者应引导个体超越现实的物欲满足,超越生命自身的有限时空,追求精神的提升,从而得到人生幸福和存在的意义。
3.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怀
美国学者柏忠言在其著作《西方社会病》中,把自杀看成一种“社会病”。在他眼里,自杀既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结果,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典型表现。社会责任感表现为不畏艰辛地承担生活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多为他人和社会着想,勇于自我牺牲,不是一心追求个人的享乐。在柏忠言看来,这正是现代西方自我毁灭者最缺乏的。在德国奥斯维新集中营历经磨难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多克·弗兰克在其名著《活出意义来》中写到:“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人生意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面对越来越多的自杀现象,德育工作者现在必须努力做的是启迪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自觉以“人类一分子”或“社会公民”或“父母之子”的姿态反观自己的生命,努力地生活,克服因人生短暂和社会变化无常而滋生的虚
无之感。
4.对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
个体的生命体验不仅有愉悦、幸福的人生体验,还有生活中的重要丧失、重大挫折、苦难、逆境甚至死亡的威胁。这些负性体验并不都是有害的,只有在面对苦难和死亡,体验生
假如我是洋洋洒洒的风儿,你便是缠缠绵绵的沙;假如我是淅淅沥沥的雨滴,你便是晶晶亮亮的坑洼;假如我是朦朦胧胧的月华,你便是闪闪亮亮的星。亲爱的人儿啊,我一直都知道,牵挂我的人是你„„
幽静的夜晚,月朗星稀,我站在窗边,凉风习习,夜幕仿佛幻化出你的笑脸,你说,这个世界越来越繁华。我们曾经一起,一起笑着奔跑,一起哭着看小说,一起静默无语,小静,我知道你还记得,你怎能忘记?
你离开时我没有哭,因为你说过:我走了,虽然以后不能做好多好多事,可是,你要相信,我会在未知的角落陪你,不要哭好不好?我愿意化作你的泪滴。所以,我要学会坚强,起码不可以哭,因为舍不得你的离开。
小静,有时候我就在想啊,你那么好学,那么善良,那么乖巧,上帝是怎么忍心终止你的生命?我一点也不希望你变成天使,我只要你活着。你知道吗?有时候我睡着了,会看到一个小女孩抱着一个脏兮兮的布娃娃在病恹恹地哭泣,她,是谁?
好白呀,一个白茫茫一片的世界,这是我的梦?慢慢地有了颜色,“笨丫头,我不在你身边怎么还这样?想气我吗?”小静嘟着嘴巴叫嚷道,“哎呀,还是这么小孩子,给本小姐学着长大!”我„„我看错了?正愣神间小静的身体慢慢远去,如泡沫般透明,声音也渐渐无力:“臭丫头,我走啦!要照顾好自己„„”枕头上已浸满了泪。
假如我是河流,你愿奉献每一滴水与我汇聚;假如我是高山,你愿给予每一粒石子让我壮大;假如我是大树,你愿牺牲每一方沃土助我成长。亲爱的人儿啊,我一直都知道,牵挂我的人是你„„
薛晓沐表演系毕业,现在是一名模特。其实薛晓沐并非天生丽质,身材也不是呼之欲出,但她有双白皙柔软的手,她用双手在广告中表现收到宝石戒指的惊喜或剥开巧克力的甜蜜。
庄白夜是小有名气的广告导演,就是他,在前来试镜的几十个女孩中选中了十指纤纤的薛晓沐,让薛晓沐有了算得上丰厚的收入。对于庄白夜,薛晓沐小心翼翼地相处,丝毫不敢得罪。特别是看见林琅抱着自己写的剧本四处碰壁时,薛晓沐会暗暗庆幸,正是这份手模的收入让两个人得以在北京留下。
林琅曾对薛晓沐说:“晓沐,请你相信我,我会努力,给你最好的。”薛晓沐笑,不置可否,因为在她心里,林琅还只是朋友。
你会成为夏娃!
庄白夜喜欢在镜头后面细致地看薛晓沐。薛晓沐本以为那是一个导演的职业本能,后来才发现那种模糊不清又忽远忽近的眼神与暧昧有关。庄白夜确实有太大的吸引力,除了清晰的轮廓和潇洒的谈吐,他还有精彩的世界。
庄白夜邀请薛晓沐参加精致而高端的聚会,那样的生活圈子是薛晓沐以前不敢奢望的。庄白夜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让她见识了一种斑斓夺目的生活。
薛晓沐安宁的世界渐渐倾斜。毕竟与庄白夜相比,林琅只是个木木的平凡男孩。虽然他个头一米八,薛晓沐却习惯叫他林妹妹,因为在薛晓沐面前他总是一成不变的柔顺和微微的迟钝。
两个人一同长大,彼此的窘迫都看在对方眼里,薛晓沐知道林琅曾因为作品被退回而放声大哭,而林琅也记得薛晓沐被中途换角在大街上唱《忐忑》发泄。在明星梦中醒来的薛晓沐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发脾气,林琅不会说甜蜜的话来安慰,只会伸出手在薛晓沐脖颈轻轻拍打,如同安慰一只受惊的小猫。“会好起来的”,这是林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庄白夜制造着一个个充满惊喜的约会,亚麻绣花桌布上会有绽放的玫瑰,瑰丽的酒色中倒映着漫天灿烂的烟花,他为薛晓沐选奇异昂贵的香氛,教她喝墨西哥龙舌兰酿成的酒。他说:“来我身边,我会给你很多的机会,你会成为所有人梦里的夏娃。”龙舌兰酿成的酒辣得仿佛有刺,但薛晓沐还是喝醉了。其实让薛晓沐喝醉的不是酒,而是那闪烁着梦想火花的天下。
薛晓沐收拾自己的行李,只有小小的一个背包,因为真正想带走的却带不走。林琅没有在家,他抱着自己写的剧本出去,期待梦想开花。也好,这样的结尾没有告别也不会有太大的尴尬。
但当薛晓沐打开门的时候,却看见林琅就在门口树下,红着眼圈。林琅对诧异的薛晓沐笑笑:“剧本又被退了。”
薛晓沐说有个外地的广告需要出去,关于真相的解释,还是等离开后慢慢告诉他。
凭什么要爱情?
薛晓沐没想到梦的有效期会这样短。只是一个月时间,薛晓沐便看见庄白夜和另外的女孩在一起。薛晓沐追问时,庄白夜竟然说:“你只不过为了利益和我在一起,凭什么要求我给你爱情?”薛晓沐愣住,原来一切只不过是自己在梦里吹起肥皂泡,而梦终于醒来,泡沫灰飞烟灭。
在失落的时候想起林琅,这让薛晓沐羞愧。庄白夜像食虫花,外表充满蛊惑,但会在你真正靠近时喷出毒液掠夺你的灵魂;而外表木讷的林琅是棵树,在你身边让你依偎。
薛晓沐没有勇气面对林琅,但因着他的一个电话,她还是回来了。在车站,一脸憔悴的林琅抱住薛晓沐哭了,原来他一个月来一直去车站等她回来。
其实,庄白夜的存在林琅早已察觉,只是不能阻拦,因为他想让薛晓沐得到梦想。薛晓沐的不告而别林琅也看得通透,他的迟钝和木讷只是为了宠溺地给薛晓沐一份自由和宽敞的爱。
薛晓沐问林琅:“傻瓜,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因为你是薛晓沐,我的薛晓沐啊。”伏在林琅的怀里,薛晓沐哭了,有悲伤,更多的却是幸福。梦想曾经是薛晓沐和林琅之间的障碍,但今天林琅做的一切已经盖过梦想的光芒。林琅不名一文,但爱会让他增值。如果一个对你很好的人有点木讷,不要嫌弃,他不是木头,而是一棵树,站在原地的他会让心里的爱慢慢长大,直到亭亭如盖,花满枝丫。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一、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的生平代表作及其贡献。理解作品关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
体会作者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关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体会作者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建议 诵读 文本研习
四、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设计
(一)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人是什么?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类,人与自然界中其他动物、植物、非生命物质相区别的特点在哪里? 在培根的眼中,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习这篇文章,一起来感受人作为思想者的魅力与尊严
(二)作者
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Pascal,1623—1662),是法国17世纪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他的主要著作是《外省通信》和《思想录》,《思想录》与蒙田的《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外省通信》常被看作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思想录》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
(三)解题
1、大家读过文章后有没有什么想法,你对题目是如何理解的呢?
(学生没回答时可适当补充:苇草的特点是什么呢?为什么把人比作苇草?)
明确:依照文中所说,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它的特点是柔弱、脆弱、渺小。人像苇草,形象地说明了人在大自然中的软弱无力。
2、而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能思想”,把人与其他动植物区分开来,写出了人的伟大。“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如海伦•凯乐,她的世界是漫长的黑夜,史铁生在最好的年华里失去了双腿。但是思想却让她(他)们的生命焕发出光辉!)
(四)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五)研习文本,品味语句。
1、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2、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人在自然面前时微不足道的,但人相对于没有灵魂的自然,最可贵的就是人有思维,可以思考,有精神的存在,这是我们在自然面前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这里作者强调了这种尊严,认为思想是我们全部的尊严。
(如屈原,当他的思想不溶于世,“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时候,他便毅然选择了死亡,以维护思想的尊严、生命的尊严。司马迁在肉里上遭受了凌辱之后,以他的思想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一本思想的结晶---《史记》名传千古,这是依托他生命的全部尊严。)
3、怎样理解“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明确:第一处“天使”和“禽兽”是表示人作为高等动物没有天使那样完美,但他有思想故而区别于禽兽。第二处,“天使”于“禽兽”是人的内心愿望和实际行动的反差。人往往有的愿望,追求天使般的完美,但却常常不能摆脱欲念的支配,如禽兽般邪恶。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
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
4、“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为什么?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
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六)总结: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五、问题解决情况检测
学习本文后,你关于思想和人性有了怎样的感悟,请尝试着将理性的思考与真挚的感情相结合写作一个片断式的杂感。
没有必要因落叶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芜不了整个人生。
【《人是什么》】推荐阅读:
人是什么心情随笔05-30
什么风什么什么成语09-17
不是什么是什么造句07-20
用不是什么是什么造句10-05
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06-08
什么专业好找工作?什么专业好就业?07-02
处暑代表什么意思 处暑节气吃什么09-14
处暑是什么节气,处暑是什么季节09-18
谷雨是什么意思 谷雨的由来是什么06-15
如此的同义词是什么有什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