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计算器教案(通用10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②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及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教学重点: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任务。
师:小朋友们喜欢逛超市吗?老师也喜欢去超市逛逛。老师一下子买了很多东西,小朋友没有办法一下子用口算算出老师得花多少钱,那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计算出老师得花多少钱吗?(使用计算器)
二、任务驱动,尝试练习
任务
一、打开计算器
师:在电脑里有位好帮手——计算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它在哪里呢?
教师演示打开计算器: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附件”中的“计算器”命令,启动“计算器”程序。
任务
二、了解计算器的分类
“计算器”分为“标准计算器”和“科学计算器”两种,通常,计算系统中默认启动的是“标准计算器”窗口。它的界面与使用方法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计算器的方法基本一样,可以通过鼠标单击计算器上的按钮来取值,也可以通过键盘输入。
当我们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科学运算时,可以选择在“查看”菜单中单击命令,打击“科学计算器”窗口。
任务三:认识各个按钮
师:看来电脑计算器和我们在平时看到的计算器有相似的功能,那有没有区别呢?我们来比较一下。
教师一一介绍“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与一般计算器进行比较,解决“×”“÷”按钮。
师:电脑计算器上的“backspace”和“c”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尝试探究一下。
学生自由练习鼠标指挥键盘,了解各个按钮的作用。
任务
四、做一做:进行导入计算
以“计算题.TXT”为文件名保存在D盘中,请你用“计算器”完成这几道题的运算。
(按教材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指导操作,让学生进行计算。)
三、小结。
云计算归根结底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步的结果, 正确地理解云计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必须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演进过程入手。
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演化历程及特征
(一) 最初阶段:个人电脑阶段
我国基本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 最开始进入人们生活的叫个人计算机 (personal computer, 简称PC机) 。其操作系统主要是磁盘操作系统 (disk operational system, 简称DOS) , 操作方式主要是键盘输入, 一般只有专业人员才会使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脑的推广和普及。后来美国微软公司发明了视窗操作系统 (windows) , 操作上开始使用鼠标, 应用的非专业化和简单便利化使电脑迅速得以普及。这时的电脑主要是单机运行, 功能也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图表统计、图形制作等方面。但是, 作为计算机领域几个最基本的概念却逐步得到人们认知。一是电脑的计算能力, 即计算机的处理器 (CPU) 能够处理什么样的数据及其运算速度等。二是电脑的存储空间, 即计算机硬盘能够存放多少数据和资料的能力。三是软件和硬件, 硬件是指诸如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灯组成电脑的各种物理设备;软件是指应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的控制程序及各种应用系统等。以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所有创新和发展都是以这几个基本概念为原点的。
(二) 第二阶段:局域网阶段
在我国主要发生在上世纪90 年代初期和中期, 是网络技术的初始阶段, 表现为通过网线把一个机构内部的各个单机电脑连接起来, 组成一个单位内部网络, 其中, 把一台或几台负责整个网络管理和运行的电脑称为服务器, 并放在特定的房间成为计算机或网络机房。这时候个人电脑功能除了原来的文字、图表、图形处理等功能外, 出现了网络内部的文件传输和公共电脑上的信息发布功能等, 后来又出现了单位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但这期间网络功能仍比较单一, 处理的数据量也不是很大, 对服务器的运算能力、存储空间和机房配置的要求也不高。
(三) 第三阶段:互联网初级阶段
在我国主要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分散于各个机构的局域网通过公共通讯网 (固话网、专线、卫星等) 实现了互联互通, 形成了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网络功能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一是扩展了传输功能, 电子邮件 (email) 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传输;二是增加了网络发布功能, 各个机构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 (web) , 并对外进行信息发布。三是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互联网服务的公共网站, 如基于公共信息发布和提供公共邮箱的新浪、搜狐和基于网络搜索的百度等。但这时候的大部分网站仍缺乏交互性, 网站内容主要由单位固定人员采集和发布, 且上网终端仍然以个人电脑为主, 人们上网查询资料也仅局限在办公室、家庭、网吧等场所。这期间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应用功能的增加, 对服务器、电脑的运算能力和存贮空间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带动了电脑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大发展, 以及机房和维护人员的专业化。
(四) 第四阶段:互联网扩展阶段
在我国基本发生在本世纪初期, 随着互联网功能增强和应用范围逐步普及, 开始进入发展的新阶段。一是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各种业务应用系统不断电子化、网络化, 公文起草与批办、文件传输与保存、系统单位之间的视频会议以及信息发布等业务, 都依托网络进行。二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更加普及。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和管理实现了电子化和网络化, 互联网也成为企业对外宣传和产品营销的重要平台。三是出现了大量互联网增值业务, 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如淘宝、天猫等购物网站, 优酷、土豆等音视频网站, QQ等社交和游戏网站以及基于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宝等。与此相适应,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互联网服务机构, 为了满足数据、信息等爆炸式、海量化增长的需要, 对通讯网络的带宽、服务器的运算和存储能力、计算机房的专业化水平、上网终端的便携易用性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 第五阶段:移动 (或无线) 互联网阶段
这也是我国互联网目前所处的阶段。随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要求具有方便性和即时性上网功能的移动终端替代过去的电脑上网。在此背景下, 能够随时随地上网的智能手机应时出现, 大部分互联网功能转移到手机上。各大网络公司也结合人们上网方式的变化, 开发了各种移动应用系统 (业内人员叫APP) , 从而使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 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也反过来推动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更大进步。
(六) 未来阶段:物联网或智慧网络阶段
随着未来科技进步, 人们会把各种感知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各种“物”也能够通过感知、运算、决策、处理等自行发挥作用, 由以人为主的互联网阶段进入物联网阶段, 人类的生产生活将更加智慧化、自动化。
二、云计算的产生及其名称由来
(一) 现行各自独立建管网络模式的缺陷
随着互联网应用范围和业务量快速扩大, 对服务器的运算能力、计算速度、计算模式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过去以各个部门、企业和机构等分布式自行建设机房、自行购置服务器、自行运营维护网络的建管方式逐步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是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由于各计算机和网络用户单位规模不一、业务量大小不等, 信息化要求程度也不同, 每个单位都建立自己独立的计算机房和网络系统, 在建设投入、设备设施利用效率、维护运转的人力物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投入、闲置浪费等现象。
二是网络不能互通、信息不能共享。网络互联、信息共享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的生命力, 但目前无论是电子政务还是电子商务, 目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各个部门网络相互割裂, 部门信息孤岛式储存, 成为制约网络效能发挥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三是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新趋势。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深化, 移动办公、交互式办公等越来越普及, 对计算机服务管理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各单位再各自改造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系统不仅造成新的重复建设浪费, 也难以满足信息新技术和新业务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要求。
四是不符合网络安全的需要。各单位网络安全设施标准不一, 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不一, 没有安全稳定的灾备系统, 一旦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或物理性损毁, 将会造成重大数据损失和社会影响。
(二) 云计算的产生及概念
在此背景下, 以机房标准化建设、专业化运管, 服务器统一化配备、集中式布局, 用户对计算能力及存储空间“资源池”式保障和弹性化按需提供, 所有数据和信息集中式存储、网络化共享, 网络和数据安全统一化保障的建设运营方式应运而生, 这种计算机及网络建设、运行、管理模式就叫云计算。可见, 云计算的“计算”自计算机产生那天就已经存在, 只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步的需要, 客观上推动了整个互联网产业链条的专业化细分, 使社会需要的“计算”服务由专业化的运营主体以“云”的形式提供, 从而催生了云计算产业。
而之所以叫“云计算”, 主要有两个来由。一是对这种计算模式的形象化概括。由于在这种计算模式下, 用户完全不需要知道计算机房在哪里、设备设施怎样配置、网络怎样联通、数据从哪来等细节, 只要你对计算能力、存储空间、软件服务等有所需要, 总能够随时随地得到满足, 有点类似于家中使用自来水, 用户不需要知道水源和供水厂在哪, 只管按需要取用, 到时按用量结算费用。“云计算”就是对这种新的计算机和网络运营、管理、应用方式的形象概括。二是出于计算机专业领域的传统习惯。专业人员在描述计算机集群或网络的体系结构时, 若外部体系结构究竟如何并不重要, 在网络拓朴图上常常用云的形状来表示, 就像在地图上用一个小圆圈表示一个城市道理一样。由此逐步演化, 就将由网络联结起来的各种计算资源 (包括计算设备和其上的软件) 统称为“云”。从这个角度讲, “云计算”就是指运用网络联结起来的许多计算设备对数值或信息进行处理并得到结果的一种运算方式。
(三) 云计算的主要好处
云计算表面上看起来只是计算方式由单机或单网运行转变为集群式并行计算, 机房和计算机的物理位置由分布式变为集中式, 运行管理由分散式变为统筹式, 但这种变化以却由于其 “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的利好, 对整个互联网产业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甚至推动着整个社会产业形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化, 成为继大型封闭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
一是提升计算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 使计算机CPU的运算能力达到每秒10 万亿次以上, 使每台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从7% 提高到68%-80%, 部署时间从小时级降低到分钟级, 服务器重建和应用加载时间从20-40 小时降低到15-30 分钟, 可使数据中心的总运营成本比社会分散运管节约30% 以上。
二是增加使用灵活性, 提升信息服务质量。云计算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 使计算、存储、软件等服务能够通过网络, 像水、电等公共设施一样方便、廉价地提供给用户。在这种模式下, 用户可以自助地得到所需要的计算资源和软件服务, 并按用量付费, 极大地方便了服务开发者构建的新服务内容和模式。
三是创新商业模式, 促进信息化水平。由于云计算大大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门槛和成本, 有利于信息共享和资源综合利用, 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运维成本, 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信息产业链, 更快速便捷地进行技术创新,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将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加速全面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是渗透面广泛, 有利于为民生领域带来更多的福祉。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和推广, 各种政务、民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将大幅度提升, 比如人们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 可以实现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现代农业生产等。
五是云计算应用有利于实现产业链上下协同, 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云计算技术在研发设计、原料采购、资源调度、生产、流通、管理等关键环节上的应用, 为产业链上下协同提供了优质的解决方案, 并通过虚拟化技术向用户提供标准化服务,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工艺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为产品提供高附加值、低成本和全球化制造的服务;同时, 云计算也会推动世界范围内信息产业发展格局的重构, 对落后国家或地区来说, 是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在未来信息产业中抢占有利地位的重要机遇。
三、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其它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目前与云计算同时流行的还有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概念, 但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实质看, 这几个概念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不同的表述, 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
(一) 大数据
从实质意义上讲, 大数据是云计算推动计算能力的提高而引致的统计分析技术的进步。在没有云计算这样强大的计算能力之前, 政府或企业要想了解某一地区或行业的情况, 一般需要进行普查或抽样调查。普查工作量太大, 耗时费力, 一般不采用。抽样调查虽然相对容易组织, 但调查样本的选取方式, 样本量的大小、样本的代表性都对推算结论的科学性产生影响, 且也不能够即时地获得调查结果, 在服务决策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准确性。而有了云计算, 就可以依托其强大的数据汇集能力和快速计算处理能力马上就获得分析运算结果。同时, 由于云计算是基于样本总体的分析, 因而统计结果也更真实, 很好地解决了服务决策的即时性和科学性问题。依托大数据的统计结论, 政府或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经济社会运行情况, 并能够及时地调整经营管理决策和服务方式。如一个人经常上网查询某类网站或信息, 网络就能根据你的上网偏好, 自动推送你经常查询内容的相关信息, 这就是大数据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与此类似, 企业也可以根据大数据计算出的某类客户的消费偏好,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对应的市场策略。
(二) 物联网
虽然现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大部分互联网行为仍然以人的行为和操作为主, 某种意义上仍然是“人联网”。随着未来科技进步, 大量的感知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在“物”上, 使“物”具备了一定的感知、逻辑判断和自行决策并处理事务的能力, 并形成全社会的网络系统, 替代人的某些行为, 那么也就意味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因此说, 物联网是目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步的更高级形式。
(三) 智慧城市
1.对计算机的发展史进行简单的了解;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3.掌握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单位并能够进行换算;
4.了解几种比较常见的外存储器;
5.掌握对计算机硬件配置信息查看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基本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单位,并能够对容量单位进行换算。
三、教学设计说明
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电子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中必不可少的现代化工具,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其在信息处理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新时代的学生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能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操作,但是他们大部分还不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对计算机的硬件以及软件方面的知识认识不够清晰,这使得学生将来在学习以及工作中,对计算机的应用必然会遇到一些难题。因此,这节课我将带领学生一起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通过硬件实体的观察以及图片横纵剖面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
通过音乐导入课程,音乐强烈的节拍能够调动课堂的氛围,使枯燥的课堂更加活泼、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奠定基础;通过对最普遍的台式计算机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外观组成;然后利用图片和实物的展
示,将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通过计算机与人脑的对比,加深对计算机软件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TFboys吧,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听一首他们的歌曲吧(教师播放歌曲,并利用多媒体放映改动过的歌词)。
歌词:“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这电脑 给你快乐
你有没有爱上我 跟着我 鼻子 眼睛 动一动耳朵 键盘 鼠标 换不停风格 电脑有太多 未知的猜测 学学知识算什么 主机擦亮 换上硬盘 佩戴上一克拉的梦想 我的电脑充满电量 带我到达想要去的地方 这世界 的迷茫因为电脑才能带我探索 这知识 的海洋 有它才闪 亮有我才能发着光。”(主题:计算机)
师:这首歌里主要唱的是电脑对吧,那同学们指导为什么计算机又叫电脑吗?可以从字面上来分析,第一个字“电”,是因为它必须通电才能工作;第二个字“脑”是因为它能够快速处理信息,与人脑有相似的作用,因此被称为电脑。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与人脑相似的机器——第2课认识计算机。(导入课题计算机)
导入课题的设计意图:首先,TFboys的歌曲是现代中学生最耳熟能详的歌曲,而且节奏明快适合学生的课前热身,调动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热情。
2.师生互动,学习计算机
(1)外形各异的计算机
师:计算机大家都认识吗?
生:当然认识。
师:那你们家的计算机平时都有什么作用呢?
生:我用来查学习资料、学习。爸爸用来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妈妈用来购物等。
师:同学们你们都在哪里见过电脑?
生:学校、家里、商场、爸爸妈妈的公司……
师:你们觉得计算机像什么?
生:电视、盒子、箱子……
师:同学们见过哪几种计算机呢?
生:台式、笔记本、平板电脑。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目前比较常见的就是这三种计算机,下面我们看一下图片(课件,为学生展示三种类型的计算机)。这三种计算机中,台式机的组成最复杂,体积也最大;笔记本计算机也叫作手提式计算机,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体积上都比台式计算机简单;平板电脑也被称为掌上计算机,它的体积更小,能够被握在掌上操作。但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还是台式计算机,我们机房中的计算机也是台式计算机,所以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一下台式计算机。
设计意图:这种互动式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避免课堂的枯燥。
3.台式计算机的组成
师:同学们看一下你们面前的计算机,它们的组成都有什么?
生:显示器、鼠标、键盘……
师: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计算机,老师给你们展示几张图片(课件,出示台式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同学们看一下这些组件中有没有被你们忽视的,下面老师随便指这些组成部分,你们说出它们的名称好吗?(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像)同学们,这些电脑的组成都是你们能看见的是吗?那么这些能够被我们看见的组成部分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为硬件。虽然这些硬件都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只有它们计算机也是无法工作的,要想让计算机正常工作必须要有软件的支持,而软件是我们看不见的,它们又藏在哪里呢?(课件,出示计算机的硬件以及软件图片)
同学们,其实电脑信息处理与我们人脑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我们需要用眼睛看、耳朵听和身体的触摸来获取信息,而计算机也同样需要利用一些硬件设施来对信息进行获取,比如鼠标、键盘、话筒等,而这些我们可以将它们看成是对大脑中枢系统的输入,
因此也被称之为输入设备;我们思考主要应用的是大脑,而电脑应用的是一个叫做CPU的处理器(出示实物),它就相当于我们的大脑中枢系统;我们大脑处理过的信息需要能够表达,我们可以通过动作、表情以及嘴巴说出来,而计算机如何表达呢?
生:显示屏显示、音响播放……
师:恩,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也包括打印机的打印等,我们将这些成为输出设备。
师:我们经过的事情都会记得,那电脑如何记忆呢?
生:……(思考、疑惑)
师:电脑有自己的一套记忆设备,那就是存储设备(课件,硬盘、光盘、内存条等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计算机与人脑的对比将难以理解的内容简化。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一节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定义,功能,分类,概念性知识较多!教材重点突出,但相关知识不多,需要老师适当扩充!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只是浏览网页、QQ聊天、网上看视频、网上购物等一些网络应用上。对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功能和定义并不清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定义,(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 •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三要素
三:【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2:启发式教学 3:理论联系实际 学法: 1:查阅资料法 2:自主探究法
3:归纳法
四:【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网络功能→网络定义→网络分类
一、引入课题
大家平时上网一般在做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引入本节课题,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计算机网络功能
1、问题:咱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计算机网络,那么它有什么的功能?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结
计算机网络功能:
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你可以查阅学习资料,浏览新闻,他也可以,大家都可以,③分布处理。如:自动作战指挥系统
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 探究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定义
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小结计算机网络定义,三要素(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一定的通信线路(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微波等)和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桥、HUB[集线器]、中继器等)连接起来,通过功能丰富的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讯协议)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一个系统(2)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
①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 ②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③网络软件
四、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设问:大家平时听说过的网络类型有哪些?
2、讲解:计算机网络分类方式有多钟,一般的分类方式是
1:按网络覆盖范围来分,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2:按传输介质分类
1、有线网(Wired Network)
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钎等物理介质来传输数据!
⑴ 双绞线:其特点是比较经济、安装方便、传输率和抗干扰能力一般,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
⑵ 同轴电缆:俗称细缆,现在逐渐淘汰。
⑶ 光纤电缆:特点是光纤传输距离长、传输效率高、抗干扰性强,是高安全性网络的理想选择。
2、无线网(Wireless Network)
采用卫星,微波等无线形式来传输数据!
3: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
按照网络中各节点位置和布局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拓扑等类型
七:【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一些硬件设备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采用实物展示,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分工。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是靠什么来进行工作的吧?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组成。
二、新授
1、认识计算机
从外表上看,一台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及音箱、打印机组成。
一般的计算机有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就可以进行工作了。请学生分别认识以上设备,并能记住它们的名字。然后教师提问,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理解什么是硬件系统
计算机由很多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相互配合,计算机才能完成各种工作,显示出强大的功能。这些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我们就称为“硬件”。
(2)部分计算机硬件及功能列举
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指令输放计算机后,主机负责整理、分析、处理,然后输出。
拆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
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进行比较讲解。
3、计算机的软件
计算机仅仅有硬件还是无法工作的,它的工作需要软件的支持,什么是计算机软件呢?(学生按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软件的的概念
支持计算机进行工作的各种指令,就称为计算机的软件。计算机要靠软件的支持,才能进行正常工作。
(2)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如Windows7/xp等
应用软件,如 Word/Powerpoint/WPS、金山打字等。
打开“金山打字”软件,让学生对软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3)认识键盘 常用的计算机键盘上有101个键,为了方便操作,一般将这些键分为四个区:
文字键区:这是键盘最常用的区域,也叫主键盘区。由英文字母键、数学符号键和一些输入辅助键组成。
①空格键 ②回车键 ③退格键 ④上档键
编辑键区:一般用于文字的处理和编辑。其中的上下左右键是用来控制光标的。
功能键区:作用是配合各种软件,执行特定的功能。
小键盘区:按键与文字键区的数学键是一样的,把这些按键集中在一起是为了可以更快地输入数学。
注意:在用键盘输入字符时,手指击键时要轻快、有弹性,就像弹钢琴一样。
三、总结:本节课学习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采用了实物展示,学生切身观察了计算机设备,特别是拆开了主机箱内部的部件,揭开了学生对主机的神秘感。所以整节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对设备的认识掌握得非常牢固。
一、说教材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但是幼儿对圆柱体的认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因此,在大班幼儿已认识了个中平面几何图形和球体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二、说目标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的精神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认知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二方面的目标,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三、说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四、说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为了达到完美的教学境界,我除了以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幼儿外,还运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进行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发现法
皮亚杰认为:教学不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的心智发展。教师应尽可能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又有一定知识经验的特点,我引导幼儿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印一印、想一想、说一说中进行探索,从中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的兴趣。
2、讨论法 新《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并能愉快地与他人交流、分享。在幼儿探索前后和探索过程中,我都引导幼儿积极地与老师、同伴交流、探讨问题,让幼儿的思维相互碰撞,在分享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操作法
本活动安排了二次操作,二次操作活动的目的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每次操作活动都提供了相应的、适宜的材料,让幼儿在有目的的操作中探索发现和巩固。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互动,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的精神。
五、说活动程序
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为此,本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在活动设计的开始部分,我就把探索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幼儿,让幼儿自由地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找到以后和球体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然后玩一玩、说一说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有什么不同,并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看一看发现了什么。由于探索的目的明确,幼儿急于发现老师的问题,所以兴致勃勃。最后,教师再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让幼儿初步了解圆柱体的基本特征,从而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组织幼儿讨论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幼儿把学习到的知识联系到社会中去,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环节作铺垫。
(三)玩一玩、变一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充当“小小魔术师”,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每个幼儿都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幼儿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以后,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孩子去思考“用什么方法来操作”。教师抓住时机介绍操作材料,并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正确、有目的地进行操作。在幼儿自由动手操作中,教师边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边验证:“你用了什么方法把它们变成圆柱体?把你变的圆柱体玩一玩。”并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来变魔术。这样既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又培养了幼儿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
《纲要》提出,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更多的观察、探究、经历、体验的机会。我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索。大班计算活动:认识圆柱体 南安市溪美中心幼儿园 执教者:陈丽婷 2006年11月9日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2)已认识过球体。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1、它们与球有什么不同?
2、把圆柱体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
3、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发现了什么?
4、小结:上下两面都是圆形,这两个圆形是一样大的,侧面没有棱角,而且从上 到下都是一样粗细,叫做圆柱体。
二、组织幼儿讨论:你在社会中还见过哪些像圆柱体的物品。
三、玩一玩、变一变。
1、怎样把许多枚硬币变成圆柱体?
2、怎样把长方形纸张变成圆柱体?
3、怎样把橡皮泥变成圆柱体?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系统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同时电脑病毒也是花样百出, 使人们防不胜防的。电脑病毒成为了计算机系统安全破坏的主要因素, 严重影响了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计算机系统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没有遭到病毒破坏过的计算机只占计算机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七, 对于一些大中型企业及国家机密机构的计算机系统一定要加强防护, 防止电脑病毒的侵入造成系统的瘫痪和数据的丢失。所以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1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通俗一点说, 计算机病毒就是人为有意编写的具有某种特定破坏功能的程序。计算机病毒 (Computer Virus)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为:“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 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具有可执行性、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可触发性、攻击的主动性、针对性、隐蔽性等特性。
2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分类
2.1 系统引导型病毒
这类病毒隐藏在硬盘或软盘的引导区, 当计算机从感染了引导区病毒的硬盘或软盘启动, 或当计算机从受感染的软盘中读取数据时, 引导区病毒就开始发作。一旦它们将自己拷贝到机器的内存中, 马上就会感染其他磁盘的引导区, 或通过网络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上。早期出现的大麻病毒、小球病毒就属此类。
2.2 文件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是指能够寄生于文件的病毒, 文件包括.COM、.EXE可执行文件以及.DOC等文档, 当执行文件的时候病毒会首先运行。早期的1575/1591病毒、Win32.Xorala (劳拉) 病毒都属于文件型病毒。近日, 冠群金辰公司通过其全球病毒监测网捕获一种新型病毒, 名为癞蛤蟆病毒 (又名Toadie.6585、Toad.12病毒) , 这种病毒快速感染.EXE文件, 病毒每运行一次就会感染大量的EXE可执行文件。
2.3 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依赖一种特殊的脚本语言 (如:VBScript、Java Script等) 起作用, 同时需要主软件或应用环境能够正确识别和翻译这种脚本语言中嵌套的命令。脚本病毒在某方面与宏病毒类似, 但脚本病毒可以在多个产品环境中进行, 还能在其他所有可以识别和翻译它的产品中运行。利用视窗系统的开放性的特点。特别是COM到COM+的组件编程思路, 一个脚本程序能调用功能更大的组件来完成自己的功能。以VB脚本病毒 (如:欢乐时光、I Love You、库尔尼科娃病毒、Homepage病毒等) , 他们都是把.vbs脚本文件添在附件中, 最后使用*.htm.vbs等欺骗性的文件名。脚本语言比宏语言更具有开放终端的趋势, 这样使得病毒制造者对感染脚本病毒的机器可以有更多的控制力。
2.4“网络蠕虫”病毒
“网络蠕虫”病毒是一种通过间接方式复制自身非感染型病毒, 是互联网上危害极大的病毒, 该病毒主要借助于计算机对网络进行攻击, 传播速度非常快。有些网络蠕虫拦截E-mail系统向世界各地发送自己的复制品;有些则出现在高速下载站点中同时使用两种方法与其它技术传播自身。它的传播速度相当惊人, 成千上万的病毒感染造成众多邮件服务器先后崩溃, 给人们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3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电脑中毒的主要传播的途径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通过计算机网路的使用出现的病毒, 如打开不知名的网页、打开不知名的邮件等;另一种是通过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传播的, 如软盘、硬盘等。
4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主要症状
4.1 电脑的开机速度、执行程序的速度很慢
这就说明你的计算机已经被病毒入侵, 并且企图控制你的电脑程序。当你打开某个程序时, 这些病毒将会执行它, 这就造成了电脑程序打开时间长的状态, 我们需要对电脑进行杀毒, 如果仍然不好用的话, 就需要重做系统。
4.2 出现不寻常的错误信息
在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 如果系统经常蹦出提示说信息保护错误的英文字样, 就说明你的计算机已经感染了病毒, 并且这些病毒正在尝试着使自身保存在你的磁盘中。
4.3 当你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 如果出现了你没有使用磁盘但是你的磁盘灯却是亮的, 就说明你的电脑已经被病毒侵入了。
4.4 系统内存容量忽然大量减少。电脑里的系统内存基本是固
定的, 如果出现内存大量的减少, 在执行已经执行过的程序时, 电脑显示内存不足, 这就说明你的电脑已经中毒了。
4.5 如果你在使用电脑时发现你的电脑磁盘存储空间突然出
现了减少, 这说明你的电脑不仅被病毒控制了而且病毒在进行自我复制。
4.6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电脑中使用的程序大小都是固定的, 如
果你在使用某种程序时, 发现程序的大小发生变化, 这就说明你的电脑有中毒的可能。
4.7 磁盘的卷标名自动发生变化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在使用计算机时发现和平时不一样, 并不一定就是感染了计算机病毒, 还要进一步检查, 当确定是中毒时, 可以先进行软件杀毒, 或者重新做系统。
5 计算机病毒防范策略
5.1 把好入口关
只有少数的计算机病毒是通过某些人操作进入到指定电脑中进行破坏的, 大多数的病毒都是通过计算机使用者使用了盗版的光碟, 在进行操作电脑的程序时光碟携带的病毒就会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侵害, 所以我们在电脑中应该设置杀毒软件并且实时的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并且定时的对电脑进行杀毒, 同时要使用正版的光碟, 尽量减少病毒的侵入。
5.2 日常维护少不了
对电脑进行日常的维护是十分重要的, 这也是避免病毒侵入的基本要求。有些人认为没发现什么病毒就不需要进行对电脑进行杀毒, 这是错误的做法, 因为有些病毒的感染是在电脑后天进行的, 有些病毒的发作时间拖的比较长, 还有些病毒的发作需要满足某些特定的条件, “欢乐时光”病毒会在满足条件“日+月=13”时发作。对于这样需要特定条件才发生的病毒, 我们可以通过避开特定条件达到防御病毒的作用。为了加强电脑日常防护, 我们可以在电脑上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 并且因为病毒也会经常变换自己的形式所以要对杀毒软件的病毒库进行更新, 加强杀毒软件的杀毒能力。
5.3 不要随便登录不明网站
我们在使用电脑上网的时候经常在打开一个网页的时候就会弹出其他的网站, 而这些网站中有很多都携带着病毒, 所以不是你真正要用的网页就不要轻易的打开。有些人经常发邮件, 而邮件也是病毒侵入的一个途径, 特别是邮件的附件经常携带病毒, 所以不要打开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特别是附件。
5.4 为了减少病毒入侵时所带来的损失, 我们需要对电脑中的
关键词:事实;计算;简单
G633.8
基本事实就是:原子质量=原子个数x一个原子质量
同理: 物质质量=分子个数x一个分子质量。
利用第一个事实就能解释为什么能用一个分子内原子质量比来计算元素质量比,例如Fe2O3,一个分子中铁原子质量=铁原子个数x一个原子铁质量即2Fe,同样一个分子中氧原子质量是3O,所以铁原子与氧原子质量比是2Fe:3O即2X56:3X16.而Fe2O3中所有铁原子的质量即铁元素质量与氧元素质量之比与一个分子中铁原子质量比氧原子质量比相等,所以才有铁元素质量与氧元素质量之比可以认为是2Fe:3O这样的计算方法。
另外可变形为:原子个数=原子质量/一个原子质量。
例1: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在他们组成的化合物中X与Y的质量比为7;3,则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什么?
分析:根据公式原子个数=原子质量/一个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为7/7.
Y原子个数为3/2,所以X.Y原子个数之比为1:3/2为2:3,化学式为X2Y3
还能变形为:一个原子质量=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例2.已知M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M2O3.其M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試计算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分析:根据公式一个原子质量=原子质量/原子个数,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9/2.O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8/3,所以M:O=9/2:8/3=M:16,求得M为27.
接下去说说物质质量=分子个数x一个分子质量的应用,可推理为
反应物质质量=反应分子个数x一个分子质量。例如2CO+O2=点燃=2CO2,
2CO表示反应物质量即为2X28,有二层意思一为微观2个一氧化碳的质量,
例3在反应3X+4Y=2Z中X.Z的式量分别为32、102,Y的式量为多少?
分析:微观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3X32+4XY=2X102,Y的式量是27
又可表示宏观28克,此观点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得到大量应用。
可变形为一个分子质量=物质质量/分子个数。
例4.在反应A+3B=2C+3D中http://wenda.so.com/q/javascript:;http://wenda.so.com/q/javascript:;12克A和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4克C和9.9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求B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得B的质量为6.3克,然后利用微观A与B反应满足A:3B=12:6.3,在实际计算中很多学生往往把3忘了除,就是因为反应物
质量怎么产生不清楚造成的。
还可变形为:反应分子个数=反应物质质量/一个分子质量。
例5.10克H2和O2点燃充分燃烧,可生成多少克水?
分析:这种题目首先判断谁过量的问题,而这是学生最怕的,其实从反应分子个数角度来解题,显得既简单又好理解。
2H2+O2=点燃=2H2O
2 32
10克/2 表示氢分子个数,10克/32表示氧分子个数
因为10克/2 :10克/32>2:1(反应分子个数比)所以氢气过量
例6.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两者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分析:质量设为m,SO2的分子个数为m/SO2,SO3的分子个数为m/SO3;所以SO2中氧原子个数为2Xm/SO2,SO3中氧原子个数为3Xm/SO3,氧元素的质量比2Xm/SO2:3Xm/SO3=5:6,解题过程通俗易懂。
例7.SO2和SO3中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则SO2和SO3质量比是多少?
分析:设SO2的质量为m1,SO3的质量为m2,SO2的分子个数为m1/SO2,SO3的分子个数为m2/SO3,所以2Xm1/SO2=3Xm2/SO3
得到m1:m2=3SO2:2SO2=6:5
例8.现有6.4克未知物质在氧气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2.8克一氧化碳和 7.4克水,求出该未知物所含原子最简个数比.
解法一:利用原子个数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C元素之和质量为2.4克,水中H元素的质量是0.8克,所以未知物中氧元素质量为6.4克-2.4克-0.8克=3.2克。根据原子个数=原子质量/一个原子质量
解法二:求反应分子个数,二氧化碳分子个数为4.4克/44,一氧化碳分子个数为2.8克/28,水分子个数为7.2克/18,参加反应氧气为4.4克+2.8克+7.2克-6.4克=8克,分子个数是8克/32.
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算出未知物各原子个数是C:4 H:16 O:4.
最简整数比也是1:4:1.
作者简介:
【教学设计思想及知识背景】
“认识信息世界”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内容有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因为“信息”这个词虽然平常大家都经常听到,如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学生就讲不清了,而且信息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渡到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决心。
【知识目标】
1.理解信息的概念,懂得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的几种典型特征及其表现。
3.知道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懂得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
【能力目标】
学会利用身边的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人类的重要性。
2.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激发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信息的本质概念。
【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出信息的概念
问题导入:
①师:“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这门课叫什么?”
生:信息技术。
②师:为什么以前叫电脑课,现在改为信息技术课,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教师设疑)
生思考。(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很难回答)
2.播放课件:多媒体图片和录像(古代烽火台信息的传递、报纸新闻摘选、电视宣传广告、一些商品的商标等例子)
师:从图片和录象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生答:古代战事传递,奥运报道、娃哈哈、蒙牛、伊利牌等产品的广告。
总结归纳“信息”的概念:刚才大家从图片、影像和文字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从这些媒体中得到的信息。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信息。对人类而言,五官能直接感受到的一切,比如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嗅到的气息,你所想到的问题,你所做过的事情等,这些都是信息。广义地说,一切存在都是信息。除了人类五官所能直接感受到的以外,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各种仪器感知到的一切也都是信息。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什么是信息吗?
生:总结。
师:(补充)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特性和运动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客观描述。
师:你们在生活周围中曾获得过哪些信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回答。)
生答:学习生活用品、汽车、交通、动画片、电视剧预告等等。
二、指导学生认识信息的特征
师:我们会发现,信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有哪些特征?怎样才是信息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使用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
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用具
算盘、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视频: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1.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2.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课件演示】(算筹图片)动画:算筹的知识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发明算盘:【课件演示】(算盘图片)动画:算盘的结构及介绍
视频:介绍人们发明的各种计算工具,重点介绍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
计算机【课件演示】(计算机图片)动画:计算机的演变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著名代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课件演示】(算盘图片)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课件演示】(计算器图片)动画:计算器的介绍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工具了。我们经常使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运算过程自动完成。这样非常简便快捷。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介绍功能键:计算器的种类很多,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简单的计算器。
(2)自主学习。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
(3)计算操作。
师:都有谁会使用计算器?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入题目。
按=键,显示结果 再按on/c键,清屏。
3.利用计算器计算【课件演示】(练习题)
(1)386+179
825-138
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怎样估算?
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
练一练:4468+1792
32010-8925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
26×39
312÷8
估算大约得几?怎样估算?
4.练习用计算器计算。
63×7842
365×734
327180÷492
5.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三)巩固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
3849+29563
739×254
24010-18925
297756÷919
6389×74
1572×639
51000-29814
25488÷236
2.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再找一找规律。【课件演示】(练习题)
9999×1=9999
9999×2=
9999×3=
9999×4=
9999×5=
9999×7=
9999×9=
(四)小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五)课堂总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计算器:On/c开和清除键
Off关闭键
386+179
26×39 825-138
【认识计算器教案】推荐阅读:
《计算工具的认识》参考教案11-10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认识11-16
认识计算器计算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苏教版四年级下册)11-15
谈谈你对计算机的认识10-0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识报告书11-20
对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和认识11-05
认识钟表教案06-20
认识水 教案07-09
《认识厘米》教案09-27
教案认识台风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