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优秀作文(共4篇)
悬梁刺股优秀作文 篇1
“悬梁刺股”指学习上十分上进、努力。而这幅漫画中的主人公也在“悬梁”,但他们既不努力,又不上进。
夜深了,母亲还在管教自己才三年级的女儿,女儿想睡觉,母亲不许,便把女儿和自己的头发用线悬绑在柱子上,这样一来,母亲放心多了,但是她还是拿着鸡毛掸子,害怕女儿不学习,9点过去了,10点、11点也过去了,12点……
母亲和女儿的眼皮快耷拉下来了,但母亲却依然那样严肃。
女儿央求母亲,不要再这样做了,她是学不进去了,而母亲的表情十分冷酷,她冷漠一笑,不允许!
12点过去了,母亲再也受不了了,但是她又不想休息。人,始终挺不住睡眠的威胁,她用手托着下巴,入睡了,而女儿呢,也在母亲闭眼的第一时间,眼皮也渐渐地垂了下去……
当然,有许多人的父母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急切,这种心情使他们子女的压力十分大,这种压力,会使一个学习成绩好的人的成绩下降,使一个学习成绩本来就差的人的成绩一降再降。严重的,会自我消沉……
这种压力,是多么的可怕!
见于《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苏秦,字 [2] 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王,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
由于在秦时日太久,以致盘缠将尽,只好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亲人见他如此落魄,都对他十分冷淡。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他再次周游列国。这次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苏秦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王不敢窥函谷关达15年之久。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1]
成语辨析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刻苦的学习。
同义:映雪读书、凿壁偷光
反义:无心向学
示例: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悬梁刺股年复年,能把铜雀磨穿。”
悬梁其解为:用绳索等吊具绑其头部(头发),使其固定在一个空间位置(悬空),不会因为困倦自由活动,其中“梁” 指房梁,“股”在古代为大腿的意思,故为“股”。
故也称:头悬梁,锥刺股。
成语辨析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刻苦学习。
同义:映雪读书、凿壁偷光
反义:无心向学
示例: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悬梁其解为:用绳索等吊具绑其头部(头发),使其固定在一个空间位置(悬空),不会因困倦自由活动,其中“梁” 指房梁,“股”在古代为大腿的意思,故为“股”。
故也称:头悬梁,锥刺股。
后世评价
“悬梁”之事据说是发生在汉朝,而“刺股”,就出在苏秦在秦国受冷落之后闭门读书的一年间。想想日后苏秦在六国之间蹦来窜去,最后落得被刺客要了性命的下场,他的.确算是一个十足的英雄,但这,“悬梁刺股”的故事,能作为佳话流传千古,一定是他没有想到的了。
透过苏秦“刺股”之外的动因,可以感受到他苦心钻营的利禄之心。褒贬不容我定言或评说,而此类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亦是彼彼可见的。若苏秦或张仪,抱着做事的决心,而不是为了贪图自己一时的荣华,那段历史想必可以改写,譬如说,秦国早日一统天下,或者说,六国一直可与秦国抗衡?其实历史并不是由人格高尚的人谱写的,天使和魔鬼共同主宰着这个世界,众多平庸的人,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者埋头过着自己眼前的日子。
伟人也好,恶人也罢,有时透过表象去深究其内因,足以摧毁我们一直固守的价值观。若执着地钻研其究竟,同乎是种残忍。而历史的画卷,最终彰显的,是世事阳光的一面,并非自欺或欺人,而是在无常世事里,人们需要这样的精神和信念,来支撑脆弱的心灵。恰如苏秦的“刺股”,我们需要用此类的故事,去引导孩子们做事的毅力与恒心,而隐去其后的龌龊,任之随着时间的长河,渐渐消隐罢了。
东汉时期,有个人叫孙敬,他是一个十分有名的政治家,他勤奋好学,独自一个人不停地读书,有时还忘记吃饭和睡觉,为了克制疲倦,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以前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用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牵在头发上,当他头一低,绳子就拉他的头皮,孙敬就立刻清醒了。另外一个人叫苏秦,他利用刺股的方式来克制疲倦。
经过读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他们都有顽强的学习精神,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战胜,我也要向他们学习这种精神!我的困难就是控制不住自我,想玩电脑,看电视,要上学了,我准备要克服这些困难,请爸爸把电脑设一个我不明白的密码,这样我就打不开了。如果我想看电视时,就对自我说:“看电视的话,打自我一下。”我想经过一段时间,我必须能够克服的。
我的梦想就是我长大了要做一个踢足球的。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汉朝人孙敬,字文宝,十分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是说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大腿的事。该故事已见“引锥刺股”条,此不详述。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因此,悬梁刺骨的主人公是孙敬和苏秦。
【悬梁刺股优秀作文】推荐阅读:
桃花优秀作文优秀01-06
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事迹01-11
第一次学游泳优秀优秀作文11-18
中考优秀写人叙事作文优秀10-31
中专学生优秀自我鉴定优秀09-18
优秀员工经典优秀发言稿02-21
优秀学生干部的优秀自我鉴定07-15
优秀团员优秀学员自我鉴定书12-07
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评选方案02-22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笔记优秀书评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