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所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立台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所(精选10篇)

国立台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所 篇1

博士班資格考試辦法

1.76年10月08日所務會議通過

2.3.4.5.6.7.798081878990年年年年年年010312051209月月月月月月100621121125日所務會議修訂通過 日所務會議修訂通過 日所務會議修訂通過 日所務會議修訂通過 日所務會議修正通過 日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8.93年01月13日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93年06月15日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1.考試時間:

(1)博士班一年級結束,必須參加當年暑假舉行的資格考試。但亦可提前於博士班一年級寒假參加資格考試。若需延後者(一年為限),需經指導教授同意。

(2)一年內舉行兩次,分別在暑假與寒假。考試前一個月,需先登記;未登記者無考試資格。

2.二科共同科目:

(1)材料結構學(包括晶體結構學2題、X-Ray3題及TEM 3題,共8題選考4題,每題25分,共100分。)

(2)材料熱力學(包括基本熱力學3題(必選),冶金熱力學與高分子物理化學共4題選考2題,每題20分(5題),共100分)

3.二科專業科目:

金屬組:物理冶金、材料機械性質(包括材料破壞學20%)陶瓷組:陶瓷物理、陶瓷製程

高分子組: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學

電子組:電子

一、電子二

總共考四科,各科獨立計分(滿分100分,及格70分),第一次考試,若有不及格之科目,可就不及格之科目重考;重考之科目

若仍有不及格者退學。資格考試採密封作業,於所務會議時拆封,且不針對個案討論成績。(成績四捨五入到整數)。

4.本資格考試,最多僅能考兩次,且在三年內完成;即博士班三年級暑假時,就需通過資格考試。

5.出題辦法:依題庫出題。

國立台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

博士班資格考抵免辦法

87年06月20日所務會議通過

89年12月11日所務會議修正通過

90年09月25日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3年01月13日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3年06月15日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06月30日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04月14日系務會議修正通過

一、本所直升博士班而在校成績前五名者(以基礎核心課程A取最高

分兩科,專業課程B取最高分四科,共六科平均),則免資格考。若未修核心課程二科者,則無法列入成績排名。如放棄直升,而於修畢碩士學位再考入本所博士班就讀者,免資格考得予保留。

二、曾修過本所下列課程而成績符合下列規定者,可抵免該科的資

格考試:

1.材料熱力學或材料動力學或高分子物理化學或固態物理,四科至少修二科。(抵免資格考之材料熱力學)

2.電子顯微鏡學或X光繞射學或晶體結構學,三科至少修二科。(抵免資格考之材料結構學)

3.相變態學或差排理論或金屬凝固學,三科至少修二科。(抵免資格考金屬組之物理冶金)

4.材料機械性質及材料破壞學(抵免資格考金屬組之材料機械性質)

5.陶瓷物理或機能性陶瓷材料概論或陶瓷複合材料。(抵免資格考陶瓷組之物理陶瓷)

6.精密陶瓷膠粒製程或陶瓷熱製程或電子離子材料電化學。(抵免資格考陶瓷組之陶瓷製程)

7.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性質概論(抵免資格考高分子組之高分子物理)

8.高分子合成(高等高分子化學)及高分子分析學(抵免資格考高分子組之高分子化學)

9.光電材料或磁性材料或半導體製程技術,三科至少修二科。(抵免資格考電子組之電子一)

10.電子構裝技術或半導元件物理或電子陶瓷材料,三科至少修二科。(抵免資格考電子組之電子二)

以上十組組課程,各組修課成績需有一門達前50%(另一門需及格)或有二門均達前70%者,可抵免資格考試,未能抵免資格考之科目者,需按現行資格考辦法參加筆試。請依照修課人數對照表。

三、博一生(本校外系所考進本所者)亦適用本辦法第二條。

四、原外校的博一生,若曾修過本所核心課程或資格考試指定專業

科目,且獲本校承認學分者,亦適用本辦法第二條。

五、若碩士班時已修過上述八組課程,但未能通過抵免者,可於博士班時再

選修一次(但不計入本所畢業學分)。

六、開放本所碩士班學生參加博士班資格考,若通過考試,則進入

博士班就讀時,可免資格考(以一次為限)。

七、博士班學生修習資格考相關科目以修課二次為限。第二次修課

国立台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所 篇2

关键词:校史,川大,国立化

近年来, 中国的高等院校兴起一股编写校史的风潮。编写校史, 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梳理学校的发展历程, 述说风云人物, 彰显教育成就, 突出社会贡献。然而这种既定的写作模式, 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体例较为单一, 文字比较空泛等。一部校史, 固然是一个学校的发展历程, 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亦不可忽视。放宽历史的视界, 就会发现, 学校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大学与社会之间也相互关联。因此, 把校史的研究放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脉络下进行考察, 无疑就有很强的学术价值。王东杰所著《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 (1925—1939) 》 (三联书店2005年版) 一书, 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可以说, 选取四川大学作为一篇博士论文题目来进行研究往往会给人一种意外之感 (王氏曾自述其选题动机为可笑, 见该书后记) , 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四川大学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 特别是抗战以前, 并不占有什么重要位置, “不论是地域所在还是学术名声, 以及在中央政府的教育政策中, 它都处于一个比较边缘的位置”。[1]故而选择这样的题目对于“校史”以外的历史研究来说, “则显得微不足道”。在这里, 也涉及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人们对校史研究的认识。王氏在文中也对以往的校史研究进行了检讨, 认为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以往的校史研究要么过于简略、过于偏重“典章”方面的研究, 要么就是校史的写作人员缺乏历史学的关怀, “他们的写作对象和关注重心通常都是自己所在的大学, 在写作过程中不甚注意把一个更为全面的‘中国现代社会’或‘中国现代大学’的概念考虑进来”。[1]因此, 在写作过程中, 作者力图将四川大学放在一个更广泛的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下去考察。由此, 一部别开生面颇具新意的大学史著作产生了, 而其已不仅仅是一部大学的发展史, 它行文中展现的是在现代国家统一运动下, 国家、中央、地方与大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文章的写作方法上, 作者力图从这样几方面着手:首先是从多元角度对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进程进行考察, 对于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中的政治权力竞争、各类人物的心态变化以及教育制度的更替和学术典范的转移等方面进行分析;其次, 借鉴“新叙事史”的写作方式, 按照事件本身的发生时间与发展逻辑进行描述, 而不是采取“问题”导引式的写作取向;另外, 作者也进行所谓跨学科或“科际整合”研究方法的尝试, 采用历史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途径进行考察, 力图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图景。由此, 作者着重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四川大学作为中央驻川机关,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变化又是怎样影响了四川大学的发展的?从大学这一角度看, 中国的国家统一运动是如何展开的?

由于作者采用的是“新叙事史”的写作方法, 因而作者依据不同时期的情势将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1935年以前, 四川大学名为国立, 实际上是一所地方性大学;二、1935年到抗战初, 国民政府大力推动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进程;三、抗战爆发, 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完成, 学校被牢固地掌握在中央政府之手。在论述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时, 作者除尽力勾画出当时历史发展的真实状况外, 也对交杂于其间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1935年前是国立四川大学的产生阶段, 其经历了一个由“三大”鼎立到国立四川大学成立的复杂过程。从1924年春傅振烈出长高师起到1931年三校合并, 这期间成都的两所国立大学即成都高师和国立成都大学为争夺“国立”的名分与实利展开了激烈竞争:师大虽经中央政府批准, 却在事实上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控制, 经费一直使用省费;而成都大学虽然在使用国税, 并认为自己是一所国立大学, 但却未经中央明令宣布。这种情况的产生不能不归因于当时四川的政治局势。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四川处于“一省俨如数国”, 军阀林立的境况, 中央的力量极为软弱。因而, 在川大发展的初期阶段, 地方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对其影响很大, 杨森、刘湘都先后在教育界安插自己的势力, 校长的人选也由他们选派。在这种局面下, 高师与成大对“国立”的名分进行激烈竞争, 是与“国立”大学的国家象征分不开的:这个时期的大学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经费不足, 使用国税就意味着更稳定的办学经费和办学条件, 而这种国立地位更是“川大用以维护自己权益, 抵御地方权力的一个重要的法理依据”。[1]另外, 这也是当时四川一些知识分子谋求四川与国内其他地区教育方面平等的一个考虑。但这时的所谓中央毕竟是有名无实的, 真正有力量的还是那些地方军阀, 以1931年刘文辉合并“三大”成立国立四川大学为例, 这一“国立大学”的格局便是由地方政府确立的。因而, 这“其间所呈现的‘国家’与‘地方’的复杂关系, 或者说, 中央与地方谁更有能力代表国家的问题, 颇值得深思”。

由于四川大学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 其发展也就与四川的政治局势密切相关。国立四川大学是在刘文辉的主持下成立的, 但随着刘氏的垮台, 四川大学也因失去地方军阀的保护而陷入危机, 由是便转而寻求中央的支持。但由于中央的“不在场”状况, 学校仍处于地方政府的摆布之下, “国立”二字也只能起到象征性的支援作用。这种局面在1935年中央势力介入四川才发生转变。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 作为国立大学的四川大学, 其之所以开始受到中央的重视, 是因为作为国民政府“中华民族复兴策源地”的四川地位提高了, 这“既表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复杂性, 亦表现出川大身处其间的尴尬”。

在四川大学国立化的第二个阶段, 也就是从1935年到抗战初这段时间, 四川大学国立化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的竞争。国民政府为实现“中央地方化”的目标, 将四川大学校长人选牢牢控制在手中, 而任鸿隽在川大的改革“也有意无意地配合了国民政府把四川‘地方中央化’的政策”。但任氏所推动的“国立化”与国民政府的“中央化”毕竟有所不同, 因而, 川大在这个时期的国立化进程, “既从侧面反映出其时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当局的权力配置和竞争情形, 也暴露出‘国家’和‘中央’之间‘和而不同’式关系及其实际效应”。在这里, 中央并不必然被视为国家的化身, “‘国家’实超越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层级划分, 具有独立的意涵”。

任鸿隽在对川大进行改革期间, 强调国家与地方之别, 着力于淡化“乡人”的考虑, “在追求‘国立性’的同时, 也有明确的‘去地方性’意识”。从当时的情形来看, 国家观念已被广为接受。但具有吊诡意味的是, 很多人都把它当做了思想武器, 这在围绕《川行琐记》所进行的争论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陈衡哲在写《川行琐记》时大概是站在国家的角度, 以四川人的“诤友”自居, 但事与愿违, 最终却引起了四川人的强烈反感。《川行琐记》反映出地方认同仍然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感情形式。但川人用来反对陈的武器却是指责陈存有地域歧视, 破坏国家团结。由此, “固然可知其时‘团结’和‘统一’在国内的号召力, 但既然已是标签, 或也有虚悬象征的意味, 而不免沦为思想论争甚至权势竞争的武器”。

任鸿隽在围绕《川行琐记》展开的争论结束后不久就辞职, 张颐接任, 四川大学也进入了国立化的第三阶段, 在抗战爆发后实现了真正的“国立化”。与此同时, 中央政府对川大的控制也在加强。随着程天放于1938年被任命为四川大学校长, 川大掀起了一场“拒程”运动。这是川大在实现“国立化”之后, 和中央政府的第一次摩擦。其间的问题, 值得深思。在此前, 川大一直同地方政府存在冲突, 而同时一直努力寻求中央的支持与庇护, 但在真正的国立化实现后, 川大冲突的对象却成了中央政府。产生这种转变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术独立受到干预。在实现真正国立化之前, 由于四川大政局动荡, 川大问题多在经济方面, 地方势力虽与学校有冲突, 但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并不大关心, 学术本身也就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但在真正实现国立化后, 情况却发生变化。这并不是说国立化一定会影响学术自由, 而是“川大的情况带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和程天放本人的政治背景及拒程运动的政治化分不开”。由此便引出了一个问题, “国家”的象征主要是中央政府, 还是“社会”?

该书可以说是近年来有关大学史研究的优秀之作。作者将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运动放入国家、中央、地方的大环境下进行考察, 其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四川大学的发展史, 更是对涉及其间的国家、中央、地方与大学的复杂关系的深入思考。作者同时对在这个进程中产生的新与旧、沿海与内地、边缘与中心等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一些看似矛盾的问题。中国近代本身即是一个问题交杂的时代, 需要进行细致的条分缕析, 在这一方面, 王著可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示了当时一个复杂的历史面相。

参考文献

国立台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所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立大学;满意度;差异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在我国高校领域诞生的一个新事物。她的诞生从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才供求矛盾,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是,怎样办好独立学院,办人民满意的独立学院依然是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由于独立学院和国立大学的学生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很多的不同,他们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会直接表现在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满意度上。由于学生满意是人民满意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国立大学和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满意度影响因子上的差异,对办人民满意的独立学院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本研究确立以下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哪些因子影响了独立学院和国立大学的学生满意度,分别构建国立大学和独立学院的满意度测评模型。2﹒发现国立大学和独立学院的满意度测评模型的整体差异和各个因子的敏感性差异。3﹒对独立学院改进学生满意度工作提出建议。

一、文献回顾

国外在大学生满意度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发现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满意度模型的构建和测量等方面。比较典型的成果有:2002年Dwayne D. Gremler和Michael A. McCollough基于提高学生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满意度设计了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1];2004年Mavondo,Felix T.等人基于提高学生在教学、学习、科技、图书馆、学生服务和学生倾向这些方面的满意,设计了满意度概念评价模型[2];2005年Debnath的研究发现“学生完成学业后能否找一份好工作”是影响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3];2005年Li- Wei Mai的研究结论是“学生对学校的总体印象和对教育质量的总体印象对满意度的影响最大”[4]。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在这个方面作了研究,比较典型的成果有:2002年,唐点权调查了大学生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现状满意度,结论是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总的情况是不错的,但在教学活动、教师教学评价方式、教师考勤等方面不尽如人意[5];2006年闫士浩研究了大学生对高校激励机制的满意度,研究发现激励机制的满意度与生活环境、教育学习、公平发展、认可度归属感、人际关系等有关激励机制方面的内容明显相关[6];2007年,刘武、杨雪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CHE-CSI),用以测量中国学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满意程度[7]。但是以上研究都没有对国立大学和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满意的构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

二、研究设计

1﹒量表设计

我们根据大学生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主要以劳瑞•思克里纳(Laurie Schreiner)和斯代芬尼•朱里叶特(Stephanie Juillerant)于1993年设计的《大学生满意度量表》(the Student Satisfaction Inventory)为蓝本,结合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通过三次头脑风暴会,20个样本的深入访谈,加上在100份预调研问卷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

由于影响独立学院学生满意度的因素很多,涉及的变量数目多,主观性强,度量的误差较大,因果关系复杂,还很有可能存在严重的共线性,因此采取直接回归的办法效率低,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研究拟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之后再作多元回归分析。

测量变量由两个部分组成:1)具体满意测量(X1-X55,共55个测量变量)。2)综合满意测量(Y)。问卷采用7点式Likert量表。具体见表1。

2﹒抽样和样本构成

本次调研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5个城市各挑选了一所国立大学和一所它们各自所辖的独立学院。样本获得采用在各个大学的BBS上发贴和同学之间滚雪球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351份,收回有效问卷1188份,问卷回收率为87.9%。本次抽样的样本特征基本符合这10所学校的学生结构分布,具体如表2所示。

三、研究结果

1﹒数据描述

本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描述结果如表3。

2﹒因子分析

为了以最少的信息丢失把这些众多的测量变量浓缩为较少的几个因子,我们拟进行因子分析。我们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对55个满意度测量变量进行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著为0.000,KMO值为0.924,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1)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作为测量变量信度检验标准。整个量表的信度水平为0.917,说明数据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对原始数据通过提取主成分,做最大方差旋转,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结果显示,每个变量的共同度都在0.5以上,共提取了12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了67.460%。如表4。

(2)因子命名

根据表4的结果,我们把相关因子命名如下:

因子1命名为“学校环境氛围”(包括:X5、X6、X7、X4、X2、X1、X3、X33);因子2命名为“学生管理”(包括:X29、X27、X35、X34、X32、X31、X28、X30、X51);因子3命名为“食堂”(包括:X39、X38、X37、X40);因子4命名为“文娱和安全”(包括:X48、X47、X49、X50、X46);因子5命名为“基础设施”(包括:X19、X20、X21、X17、X18、X16);因子6命名为“教师职业素质”(包括:X12、X10、X11、X13、X3);因子7命名为“个人发展”(包括:X55、X53、X52、X54);因子8命名为“宿舍管理”(包括:X42、X43、X41);因子9命名为“教学管理”(包括:X24、X25、X23、X26、X22);因子10命名为“辅导员素质”(包括:X15、X14);因子11命名为“医院服务”(包括:X44、X45);因子12命名为“授课方式”(包括:X8、X9)。

3﹒差异分析

(1)回归分析

为了分别了解独立学院和国立大学的满意度在前面提取的12个因子上的敏感程度,我们以12个公因子为自变量,总体满意度为因变量,采用强行进入(Enter)的方式,分别进行了多元回归。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2)Chow检验

为了检验基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即独立学院和国立大学的学生的回归方程系数是否有显著差异,我们对方程进行了结构性检验——Chow检验。

在本次检验中,拒绝原假设的F检验的临界值是F0.05(12,264)=1.791。Chow检验结果为:3.222,对应的收尾概率为:0.000。虽然Chow Test的F统计量显著,可以确定学校因素(被调查者是属于独立学院还是国立大学)在回归过程中起了显著作用,但并不清楚学校因素在哪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过程中起显著作用。因此,我们拟运用调节回归方程对数据进行回归。我们以12个公因子和学校因素分别与之乘积为自变量,总体满意度为因变量,分别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如果回归系数在T检验下显著,就说明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中,调节变量(即学校因素)起到了显著作用。结果如表7。

四、结论与启示

研究发现,独立学院满意度模型和国立大学满意度模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如表5和表6所示。Chow检验的结果为3.222,小于检验临界值,对应的收尾概率为0.000。也就是说,在使用总体满意度作因变量,提取的12个公因子作自变量,依据学校的类别分别回归时,其回归方程有结构性差异。

根据表7的调节回归方程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调整的学校环境氛围、调整的基础设施、调整的教师职业素质和服务、调整的辅导员素质、调整的授课方式这5个自变量的T检验显著,说明在满意度模型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学校环境氛围、基础设施、教师职业素质和服务、辅导员素质、授课方式这5个自变量的差异造成的。

这个研究结论找到了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在两种不同办学形式上的差异点,它为独立学院办学走出盲目模仿国立大学办学模式的误区提供了重要思路。独立学院应该在这些因子上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探索适合自己的办学模式和工作的重点,努力提高学生求学满意度,办人民满意的独立学院。

参考文献:

[1]Dwayne D﹒Gremler and Michael A﹒McCollough﹒Student Satisfaction Guarantee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ttitudes,Antecedents,and Consequences[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002,8:150-160﹒

[2]Mavondo,Felix T.Tsarenko,Yelena Gabbott,Mark﹒International and Local Student Satisfaction: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2004:41-60﹒

[3]Debnath,Roma Mitra,Kumar,Surender,Shankar,Ravi,Roy,Ranjit K.﹒Decision﹒Students' Satisfaction in Management Education: Study and Insights[J]﹒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2005:105-127﹒

[4]Li- Wei Mai,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UK and US: The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J]﹒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2005:859-878﹒

[5]唐点权﹒关于大学生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现状满意度的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2002(5)﹒

[6]闫士浩,周敏,王萍,徐卫东﹒高校激励机制的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国立台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所 篇4

本校87年3月11日第67次校務會議第1次臨時會通過 本校87年3月27日師大人字第1716號函發布

本校87年6月17日第68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5條、第14條條文 本校87年6月25日師大人字第03726號函修正發布

本校87年9月30日第69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3條條文 本校87年10月19日師大人字第06456號函修正發布

本校95年10月25日第96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1條、第2條、第3條、第5條、第6條、第7條、第8條、第9條、第11條、第13條、第14條及第15條條文 本校95年11月8日師大人字第0950020896號函修正發布

本校97年1月30日第99次校務會議臨時會通過修正第2條、第3條、第6條、第7條、第8條、第11條、第13條、第14條條文

本校97年3月6日師大人字第0970003654號函修正發布

本校98年12月30日第10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13條、14條、第15條條文

第一條

為提昇本校教學與學術研究水準,特依據教育部「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要點」及相關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教師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申請種類分為:

(一)薦送或指派:

1.系(科、所及學位學程)發展需要者。

2.獲國科會或其他政府機關、學術研究機構補助者。

3.與本校訂有學術合作協議書之外國大學或學術機構進行學術交流者。

(二)自行申請:自行申請與教學、研究有關之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

第三條

出國講學人員,須具有審查合格之副教授以上資格者。

出國研究或進修人員,須具有審查合格之講師以上資格者。

前項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人員,須履行相關法令規定之服務期限屆滿後,另須在本校連續服務二年以上年資,始符合申請資格。

第四條

申請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人員,以不影響學校教學為原則,其原任課程,須有適當人員擔任。

前項人員如兼任學校行政職務,出國期限在六個月以上者,應免兼行政職務;未滿六個月者,應有適當之代理人員,並經校長同意。

第五條

各系(科、所及學位學程)每年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人數同時以不超過各系(科、所及學位學程)專任教師總人數百分之十為原則,未達十人者以累年計算之。

各學院每年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人數同時以不超過各學院專任教師總人數百分之十為限。

利用寒暑假期間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者,不受前項人數比例之限制。

第六條 教師申請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薦送或指派:

1.系(科、所及學位學程)發展需要者,應由各系(科、所及學位學程)務會議推薦,送請學校審查小組審議通過後,簽請校長核定。

2.申請國科會或其他政府機關、學術研究機構補助出國者,審查程序依

其相關規定辦理。

3.進行學術交流者,其審查程序由本校國際事務處組成審查小組審議通過後,簽請校長核定。

依本款規定經薦送或指派者,仍須提送系(科、所及學位學程)及院教師評審委員會報告。

(二)自行申請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人員應經系(科、所及學位學程)及

院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簽請校長核定。

第七條

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應備齊申請表、推薦書、計畫書及國外學校或

第八條

第九條

第十條

研究機構同意函、入學許可等文件;計畫應切實依據教學研究需要擬定,其內容規定如下:

一、計畫名稱。

二、計畫與該系(科、所及學位學程)教學實際需要之情形。

三、計畫內容概述。

四、擬前往講學、研究或進修之國家及學校名稱。

五、預計講學、研究或進修時間。

六、預計講學、研究或進修後之成果。

教師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期間為一年以內,除講學不得延長外,如確有必要時,得申請酌予延長,其延長期限如下:

一、研究不得超過一年。

二、進修不得超過二年。但為取得學位需要者,得再延長一年。

依前項規定申請延長期間者,應逐年申請,並在每年期間屆滿前二個月,除應列舉不能依核定計畫如期完成進修或研究之事實,並請研究者檢送指導教授證明函,進修者檢送學校成績單及教授證明函等有關證明文件,經由系(科、所及學位學程)及院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簽請校長核定。

教師經薦送或指派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期間一年以內者准予帶職帶薪。自行申請及延長期間者一律留職停薪。

獲國科會補助出國人員,於核定研究期限內,以帶職帶薪方式辦理;如研究需要自行申請延長期限,以留職停薪方式辦理。

利用寒暑假期間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者,得准予帶職帶薪方式辦理。

教師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期間,應依核定之計畫執行;如有必要中途轉

校、變更進修或研究學門、提前終止進修或研究、或其他無法按原計畫執行時,應取得講學、研究或進修學校之證明,提送各該系(科、所及學位學程)及院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簽請校長核定後方得變更計畫。

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人員每學期(季)結束二個月內及返國三個月內,應向本校提出講學、研究或進修報告,出國進修者並應附就讀學校之成績單備查。

第十一條 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人員應於出國前與本校簽訂契約並辦妥保證手續,期限屆滿後應立即返國回本校服務。

帶職帶薪部分之服務期限,為帶職帶薪期間之兩倍。留職停薪部分之服務期限與留職停薪期間相同。

教師服務期限屆滿後,須再符合本辦法第三條服務年限之規定,始得再申請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

第十二條 依據本辦法核准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人員若違反本辦法之規定者,應賠償相等於帶職帶薪期間所領薪津之金額;未完成服務義務前,不得再申請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及調離。

第十三條 本校教師申請中央研究院或國科會補助在國內從事訪問研究者,申請資格、審查程序及服務義務等準用本辦法相關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 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悉依相關規定辦理。

国立台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所 篇5

专业: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01光电薄膜及器件

本方向主要研究薄膜材料结构与光电性能关系以及其表面/界面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优化与发展先进光电薄膜材料及其器件的制备方法、测量原理与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有:(1)先进太阳能薄膜制备及器件技术;(2)新型氧化物半导体光电薄膜的掺杂改性及原型器件探索;(3)场发射纳米多层半导体薄膜制备及器件技术;(4)钙钛矿锰氧化物及半金属磁隧道结制备及器件开发;本研究方向曾主持完成国家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授权10余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等多个项目。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严辉、张铭、王如志、王波

02纳电子与磁电子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纳米体系及低维材料的在热、电、磁等外场调制下的结构、电子与电荷的相互关联效应及新型纳电子器件制备技术探索。主要研究方向有:(1)磁电调控作用下低维体系(量子点、量子线及二维电子气)量子输运问题研究;(2)基于纳米体系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及蒙特卡罗法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模拟;(3)纳米场发射显示器件的冷阴极结构设计、制备及相关基础研究;(4)碳系(CNT及graphene)纳电子器件化技术基础研究;基于本研究方向,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Phys.Rev.B, Appl.Phys.Lett.等发表论文多篇,申请国家发明多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等多个项目。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如志、张铭、严辉

03纳微仿生表面

仿照动植物表面的特殊微观结构,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相关技术制备纳米和微米多尺度的仿生复合结构,研究材料表面微观结构与表面功能特性间的本质联系,开发具有特殊润湿性能以及其它功能特性的表面材料,探索相关表面材料在自清洁、微流芯片以及舰船减阻等领域的实用途径。该方向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已取得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波、宋雪梅、张雪红、李耳

04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本方向侧重利用物质在溶液中的化学特性,在环境友好的温和条件下实现特定结构、尺寸、形貌和性能的先进低维材料的合成,探索广泛应用的可行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新型光催化材料,层状及多孔材料,化学浴沉积无机光电薄膜材料等。已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80余篇,被他人引用600余次,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汪浩、侯育冬、朱满康

05先进电子陶瓷

电子陶瓷是电子工业的基石。本研究方向以压铁电陶瓷材料为对象,侧重于探索其微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联性,重点研究复合机理、掺杂元素选择、晶粒尺度效应和微区表征方法,开发新型高端电子陶瓷材料及其元器件。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朱满康、侯育冬

06生态环境材料与材料环境负荷评价

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MLCA)和物质流分析(MFA)学科方向构筑起了从本科到博士培养的教育教学的完整体系,研究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承担完成了一批包括国家973、863重点、支撑项目和北京市重点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建成了国际知名的、国内最大最全的MLCA、MFA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咨询交流平台和数据库;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中心网站已开通服务社会、公众;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国际组织和政府、企业等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主导”的材料专业建设与改革获2008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百余篇,登记软件4项,参与国家标准《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制定等5部。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 左铁镛、聂祚仁、王志宏、崔素萍、龚先政

07先进轻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高性能轻合金发展的需求和国际发展前沿,根据铝、镁、钛晶体系及合金化的特点,研究合金化学元素及其热处理过程、塑性加工及液固相反应过程、沉淀相、弥散强化相分布和形状、对性能敏感的热机械过程参数与材料性能的关系,了解合金化中化学元素/冶金/加工过程、结构与性能关系对提高合金性能的影响。重点是微量元素与合金中其他组元的交互作用、存在形式及作用机理。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将微观、细观和宏观参量联系起来,为轻合金材料设计及其型材的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开发新材料及制备技术。该方向还结合环境材料研究方向,开展铝、镁、钛工业的生态学及废弃合金的再生利用研究。目前正承担国家973计划2项,863计划项目5项,企事业委托项目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十余项。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聂祚仁、陈子勇、王为、高坤元、苏学宽、李伯龙、黄晖

08仿生制备与纳米结构材料

以面向洁净能源和生物应用的关键多孔材料与技术为研究内容,包括:1)介孔材料的仿生制备、表面改性及其在酶固定和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2)微孔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水热稳定性及其在氢气分离和水煤气变换反应制氢等洁净能源领域的应用。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等研究项目(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包括J.Phys.Chem.B,Microp.Mesop.Mater.等国际著名刊物,申请国家专利多项。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聂祚仁、韦奇、王为、李群艳

09特种粉末冶金技术与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

主要开展低温冶金新技术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纳米稀土钨热电子发射材料的性能、机理和应用研究;电池正极材料以及废旧二次电池循环再利用技术研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合作应用研究。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技发明一等奖和省部级奖项;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聂祚仁、席晓丽、梅燕

10高性能镁合金设计与非平衡制备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镁合金材料研究方向面向全国招收博(硕)士研究生。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高性能镁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性能控制以及利用非平衡制备技术研究高强高韧镁合金材料。近几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一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一项,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一项以及人事部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计划一项。具有完整的材料制备、加工与评价设备,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目前,在读博士生3名、硕士生5名,学术气氛活跃。本研究方向每年拟在全国招收博士生1-2名,硕士生2-4名,拟招收博(硕)士生研究方向为:1)高性能镁合金复合材料环境协调制备技术;2)耐热镁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控制:3)镁合金熔体纯净化及性能控制;4)镁合金板材成形与加工。

镁合金材料研究方向网址:http://mglab.bjut.edu.cn。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杜文博

11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快速制备技术

先进功能材料在电子信息、环境保护、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有广泛应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 简称SPS)是一种材料快速制备新技术,具有烧结机理特殊、适用材料广泛、操作可控性强等独特优势,通常只需3-5分钟即可实现烧结致密化。本方向采用SPS技术合成制备先进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材料制备、微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发现和发展新型先进功能材料。研究的材料体系包括磁性功能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磁致冷材料)、电子发射功能材料(稀土硼化物材料)、热电转化能源材料(金属体系、陶瓷体系)等。目前本方向具有国际先进、国内唯一的学科平台,承担国家973、863、国家基金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在国际著名刊物Advanced Materials、Appl.Phys.Lett.等发表了一批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研究水平和实力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已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具有良好的就业去向。

联系方式:Zjiuxing@bjut.edu.cn, 电话:67392169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张久兴、岳明、路清梅、宋晓艳 张忻 电磁防护与检测、陶瓷复合材料

“电磁防护与检测”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以及电磁兼容技术领域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电磁场在材料介质及空间环境中的传输行为和测量方法。研究目标包括:1)针对环境电磁场或传导骚扰源产生的电磁辐射与感应或传导干扰问题,研究材料学、电磁学以及电磁兼容的基础理论,并提出材料或元件的解决方案;2)针对不同应用目标,研制新型屏蔽材料、吸波材料、电磁兼容关键材料与元件,并开展电磁防护工程技术方法的研究;3)针对环境保护要求,开展环境电磁场仿真、测量与评价。本研究方向招收物理学、材料学、化学专业的研究生。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群、崔素萍、郭红霞、严建华、田英良、孙诗兵

13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

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是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方向之一。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的研制和应用等,涉及材料学, 冶金,化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多学科研究领域。现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已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120余篇,已获国内外专利20余项。曾获国际低温材料最佳文章奖,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及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年来共派出数名博士生和教师赴国外进行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索红莉、刘敏、杜玉成、张铭。

14金属纳米材料及计算材料学 研究分支包括:金属及合金纳米材料的相变特性和热稳定性;纳米稀土材料的结构及物性、热力学特性及其纳米尺度效应,纳米尺度下稀土-过渡金属交互作用及新型纳米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高性能超细及纳米晶硬质合金材料的研制与开发;计算材料学模拟技术,及于先进材料成分及显微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有关方向与德国TU-Darmstadt和FSU-Jena大学、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建立了长期国际合作关系。已于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多篇发表于Adv Mater, NJP, Acta Mater, APL, J Appl Cryst等国际著名刊物,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在研项目包括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教育部人才项目等10余项。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宋晓艳、张久兴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主要包括玻璃材料、陶瓷材料、水泥材料、晶体材料,重点研究该类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之间关系,探索制备工艺及制备技术,采用环境友好设计理念,结合材料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特点,研制开发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及企业合作课题。

本方向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材料化学等专业的学生。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金头男、邹玉林、常新安、陈学安、严建华、田英良、孙诗兵。

16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方向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等内容。目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建筑化学品、混凝土化学外加剂、聚合物-无机复合材料、电磁防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功能涂料的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回收与再生技术、生物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等。近年来,本方向教师已经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EI收录论文一百余篇,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工业化。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子明、毛倩瑾、刘晶冰、郭红霞等。

17电、光功能材料

“电、光功能材料”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电子发射材料、光电转化及光化学能转化等材料。主要材料包括:1)通讯用电子发射材料;2)环境治理用光催化材料;3)太阳能电池材料;4)金属防腐领域的光生阴极防护用材料。本研究方向招收材料、化学及物理的研究生。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金淑、刘伟

18材料表面改性与保护新技术

材料表面改性与保护新技术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表面合金化、电沉积、电化学沉积、等离子电解液相沉积等现代先进表面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多元纳米超硬涂层、难熔金属涂层、纳米晶氧化物功能涂层以及多种耐磨抗蚀涂层研究,同时进行摩擦磨损及电化学腐蚀机理的研究等。近年来,本研究方向成员已完成和正在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研和省部级等重点科研项目多相,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百篇,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工业化。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马捷、王金淑、王从曾、范爱玲、杜玉成、张文泉等。

19先进磁性材料

本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高性能纳米晶永磁材料;2)新型高温永磁材料;3)新型室温区磁致冷材料;4)稀土及其化合物纳米晶材料。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以及其它十余项省部级项目。获得2006和2008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以及两项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公开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

从事该研究方向导师:岳明、张东涛、李永利、张久兴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专业主要从事水泥生态化制备技术及应用、高性能水泥的性能及应用、特殊功能水泥及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高性能及特种混凝土性能及制备技术、水泥及混凝土外加剂、节能墙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973课题、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北京市建委重点课题及企业合作课题。

本方向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材料、建筑材料、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等专业的学生。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崔素萍、兰明章、王子明、王志宏、孙诗兵、严建华、田英良、毛倩瑾、邹玉林

21微电子组装材料与技术

针对微电子制造中所涉及的焊料、键合材料、导电胶体材料、助剂及封装材料等,研究材料成分设计、组织表征、性能评价、寿命预测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微电子结构的组装方法与工艺;研究微电子组装结构的可靠性理论与评价技术;研究绿色微电子组装材料及强化理论与技术;研究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粤港产学研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雷永平、郭福、夏志东、刘建萍、杨晓军

22材料和结构数字化无损检测与评价

针对材料和结构加工与服役中的缺陷和性能演变,研究缺陷与性能无损检测和评价中涉及的特征信号识别、噪声信号处理、缺陷表达与重构、图像处理方法及软件开发、缺陷与性能的相关性表达、性能与寿命的预测等理论与技术;研究数字化无损检测与评价系统及应用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防科技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等方面的研究项目。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

23材料加工工程信息技术

研究材料及结构加工与服役过程中传热/传质行为和规律、变形行为与应力分布、性能演变等方面的信息提取、表征和预测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和结构破坏行为与规律的测试、数据处理与表征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与结构性能与寿命定量预测的理论与技术。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973”计划、国防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雷永平

24轻质结构材料连接理论与技术

针对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轻质结构材料,研究高能束流连接与加工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电弧熔化连接理论与技术;研究扩散连接理论与技术;研究钎焊理论与技术;研究焊接、钎焊材料及其加工制备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郭福、栗桌新、贺定勇

25工程材料表面改性理论与技术

针对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应用中所涉及的磨损、腐蚀、耐温、生物相容等问题,研究耐磨、耐蚀、耐高温及生物涂层材料及其加工设备技术;研究材料表面涂层的制备技术;研究材料表面涂层的性能表征及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表面涂层破坏机理与规律。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栗桌新、蒋建敏、王智慧、贺定勇、魏琪、李辉

26高性能连接材料设计与评价 针对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研究高强度、高韧性、耐温、耐蚀钎焊与熔焊焊料及焊丝合金体系及优化方法;研究焊料及焊丝的加工制备技术;研究焊接材料的绿色化处理及评价技术;研究焊接接头的性能表征与评价;研究高性能连接材料的工程应用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国立台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所 篇6

(名额21,复试时间:2014年4月18-20日)

渤海大学建于1950年,是辽宁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海域命名的综合性大学。渤海大学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名城辽宁省锦州市,学校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设有15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研究生、本科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人,拥有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众多高层次人才。

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核心的渤海大学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学科,现有专职科研教师61人,其中教授15人,博士及硕士生导师 20人,10人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或海外留学经历。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学科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专业,实验室总面积4000平方米。学科拥有以高端光机电一体化装备为主要应用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培育优秀科研团队及优秀人才为己任,集合多学科交叉优势实现科技创新。渤海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不仅是辽宁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更是重要的技术创新与成果孵化基地,也是国内人才汇聚与培养的重要平台。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201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布如下。

一、接收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及相关工学专业。

二、调剂要求:考生应达到今年硕士(学硕)研究生国家录取分数线。

三、调剂优势:

 调剂成功者享受学生奖学金,金额与每年学费标准相同。

 调剂成功的985工程院校毕业生,一次性享受优秀奖学金5000元;211工程院校毕业生,一次性享受优秀奖学金3000元。以上与其他奖励可以兼得。

 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相关领域知名教师亲自指导。

 研究生期间科研能力优异者,可推荐至国内外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全额奖学金或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

国立台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所 篇7

据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 在全国高等教育250 多个专业的社会需求量排名中,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列第38 位[2]。而据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3], 此类专业核心知识为工程、技术与设计三项知识 (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28 项知识) , 这三类核心知识也是就业的关键性因素。在大学课程体系中, 28 类知识的获得则要依靠专业理论体系和专业实践体系, 而工程、技术与设计三项核心知识主要依托于专业实践体系获得, 故专业实践体系建设在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是全国156 个办学点中的一个, 也是西藏自治区第一个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办学点, 自2004 年成功申办该专业以来已经积累了将近十年办学经验。在专业办学中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以“重视理论, 强化实践, 培育创新”为专业办学的根本出发点, 尤其是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组成的各要素开展了整体设计———专业实践体系建设, 整合了教学资源, 培养了专业实践能力。

一专业实践体系整体设计

高等工程类教育是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实用型高级人才, 其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工程意识通常包括[4,5]:时代意识、竞争意识、实践意识、经济和社会意识、管理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所谓工程素质即指好的数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6];比较扎实和比较宽厚的工程技术科学基础和工程应用技术专业知识;受到必要的、基本的工程训练;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 工程素质一般包括知识、技术、能力三方面。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体系整体设计在专业教学内容整合和优化得基础上, 以工程素质和工程意识为着力点、以传授工程、技术和设计三核心知识为基本出发点, 为此我们构建了图1 所示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专业实习环节设计

专业实习环节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是土建类专业塑造工程实体、培养工程技术、设计对接工程实体的基本手段[7]。在我院已经初步形成了认识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相结合的专业实习环节, 各环节构成见下图:

认识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专业工程意识, 一般开设于学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 通常是学生第一次从专业的角度认识工程实体, 对学生的影响仅仅是形象塑造而非实践能力培养。生产实习是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的必要环节, 它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对于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而言其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水工程施工内容, 另一部分则为水质工程运行内容。这两部分内容也是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专业内涵, 其中水工程施工主要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市政工程管道、构筑物施工方法和工艺部分, 而水质工程主要是净水厂和污水厂工艺和运行。现阶段, 我院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主要依托林芝地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相关施工工地开展。

课程实习主要由测量学实习和水工程施工实习两部分组成, 这两门课程对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很高。水工程施工主要讲授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施工的具体细节和要求以及施工规范方面的内容, 是培养学生工程施工、管理、监理等工程和技术能力的基本途径, 开展水工程施工实习主要借助专业工程施工场地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 为学生以项目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等身份参与工程管理积累经验。工程测量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是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规划、设计、施工等工程阶段必备的工程技术, 其实习主要培养学生工程测量、工程放线等工程技术能力。目前, 我院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工程施工实习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在第六学期开展, 工程测量实习主要依托于校内实习基地在第三学期开展。

毕业实习是在全部授课完成后通过参观、实习结合全部专业课程形成较为系统的专业工程意识, 了解工程设计程序及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及要求和工程施工程序及各阶段的施工技术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是工程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也是从事专业工作前的一次系统性能力、知识、技术的培养。

三专业实验环节设计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既包括了工科传统的力学实验又包括了化学类和生物类的实验, 涉及范围广泛, 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环节, 也是学生获得实际技能, 形成就业能力, 培养创新、创造能力, 构建全面能力结构的重要实践环节。具体实验环节见下图:

课程实验主要分为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模拟性实验三类。开放性实验是为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巩固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开设的;创新性实验是利用现有设备仪器, 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等开展相关实验;模拟实验是针对现阶段我院专业实验室建设不足, 采用水质工程工艺仿真软件开展水质工艺模拟, 该类实验主要开设于水质工程学中。

综合实验主要是涉及多个知识点的实验,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在工程中综合分析和综合操作能力, 该实验主要开设于毕业综合实验中。

四专业设计环节设计

专业设计是以实践的可行性为目标, 合理地整合所学和所需的知识, 通过参阅设计手册和设计规范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 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 也是工程构筑物理论与工程构筑物相对接的基本途径。经过近十年的专业建设, 我院已经形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相结合专业设计体系, 具体的专业设计体系参见下图:

课程设计主要在水质工程学、给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以及水泵及水泵站四门课程中开设。水质工程学课程中主要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净水厂和污水厂设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主要开设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雨水管网设计三个设计;建筑给水排水课程也开设建筑给水设计、建筑排水设计、建筑消防灭火系统设计、建筑雨水设计等四个设计;水泵及水泵站课程中则开设了污水泵站、给水泵站和雨水泵站三个设计。通过上述课程设计基本上保证了学生工程素质中的设计要求, 实现了工程知识、技术、能力三个方面素质的衔接。

毕业设计则是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 主要是应用工程设计手册和设计规范对某一具体工程开展全面、系统的设计, 因此毕业设计更加具有综合性, 对课程的衔接要求也更加高。专业毕业设计内容则只有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三大知识模块。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给水排水, 2013, 39 (4) :1-3.

[2]新新, 凤仪, 董川峰.今后最需要大学生的行业[N].新晚报, 1999-06-18.

[3]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75-90.

[4]李秋莲.工程意识和工程精神的内涵与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 2013, 22 (2) :9-12

[5]苏玉波, 梁莉, 朱正威.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19 (2) :73-76.

[6]陈哲, 刘慧.土建类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 2007 (1) :181-182.

釜山国立大学 篇8

活费

【学校介绍】 釜山是2002韩日世界杯主赛场所在地市之一,也是2002亚运会的主办城市。韩国排名第二的国立大学,釜山国立大学创建于1946年,今天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人文、理工、法律、经济、艺术、医学等13个学院的综合性国家重点大学。釜山国立大学现设有41个系、73个硕士点、66个博士点。

釜山国立大学一直以人才荟萃、师资雄厚著称,学校现有教师2,186人,其中教授564人、副教授154人、助教授152人、外籍教授38人,目前在校学生27,000名,留学生200名。釜山国立大学不仅是培育优秀人才的摇篮,还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这里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尤其是自然科学学院和工学院最为杰出。机械工学系获得2000韩国国家研究中心的最高奖赏。釜山大学还是韩国CEO的培养基地。

校内设有53个研究所。第一图书馆、第二图书馆、法学图书馆、医学图书馆等4个图书馆的藏书将近100万册。

釜山国立大学非常重视国际文化交流,分别与中国、美国、日本等18个国家的97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双边交流合作关系。在中国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顶级大学开展了学术及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专业介绍】

 人文学院

国语国文系、中语中文系、日语日文系、英语英文系、法语法文系、德语德文系、俄语俄文系、汉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考古学系、语言情报学系

 社会科学学院

行政学系、政治外交学系、社会福利学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文献情报学系、新闻放送学系

 自然科科学院

 数学系、电子计算机系、统计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微生物学系、分子生物学系、地质学系、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系

 工学院

土木工学系、建筑工学系、机械工学系、机械设计工学系、智能机械工学系、纤维工学系、精密机械工学系、化学工学系、电气工学系、造船•海洋工学系、无

机材料工学系、金属工学系、电子工学系电脑工学系、高分子工学系、环境工学系、产业工学系、城市工学系、航空宇宙工学系

 法学院

法学系

 师范学院

 教育学系、幼儿教育学系、社会教育学系、特殊教育学系、国民伦理学系、地球科学系、体育学系

 商学院

贸易学系、经营学系、经济学系

 药学院

药学系

 医学院

医学系、护理学系

 齿科医学院

医学系、护理学系

 齿科医学院

齿医学系

 生活环境学院

儿童•住居学系、食品营养学系、衣类学系

 艺术学院

音乐系、国乐系、美术系、舞蹈系、设计系、艺术文化

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纳米科学技术学系

 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科学系

 护理学院

护理系

【韩国语学院介绍】

 课程指南

-正规课程一年分四个学期,每学期授课十周。

-申情人务必在截止日以前报名,并且要参加分班考试(面试,笔试)。

(注:作为初学者如能使用简单的日常用语,不必参加分班考试,直接分到一级班)

-分班考试结果,公告于网站告示板与国际语言教育院1楼(开课当天)告示板。学费 : 1,400,000(韩币)(另收教材费)

 申请材料

申请书1份(学校指定格式)

2.彩色照片2张(3cm×4cm)

3.简历表,自我介绍书,学习计划书(用英文或韩文,以自由方式记载)

4.户口簿(户口证明书)1份(原版+翻译版)

**如果户口本有两个,请再提交一份亲属关系证明书(原版+翻译版)。

5.父母和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6.最终毕业证(原版+翻译版)

成绩证明书1份(国际公证-原版+翻译版)-必须包括记载学校地址与联系电话

7.最终学位证明书1份(原版+翻译版)

8.在学/在职/经历证明书1份(国际公证-原版+翻译版)

**只限最终学校毕业后有关人,必须包括记载学校地址与联系电话

9.申请人(父母)的存款证明书3,000美金以上)1份(原版)-存入期间申请日后要包持6个月以上

10.父母的事业者登陆证或在职证明书1份(国际公证-原版+翻译版)

**记载月薪或年薪,工作单位的地址与联系电话

11.护照复印件1份

12.韩国担保人(公证)

-身份证明书1份

-个人财产纳税证明或综合土地纳税证明1份(只限这一年缴10万元以上者)

13.担保理由书(以自由方式记载韩国担保人与申请人的关系和担保理由)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合作咨询QQ:523601801

电话:0532-80922011

手机:***

国立联合理工学院预科申请材料 篇9

互联网留学360专家介绍,新西兰国立联合理工学院Universal College of Learning(UCOL)是一所由新西兰政府出资的科技院校。ITP(理工学院)如UCOL,开设职业和专业领域的科技应用学术。UCOL的课程受到了新西兰雇主的广泛关注,许多课程已取得了国际认可,所有学校都得到了代表ITP质量的新西兰教育部学历评估委员会(NZQA)的认可。

中文名 新西兰国立联合理工学院

外文名 Universal College of Learning

简 称 UCOL

所属地区 新西兰

面 积 55公顷

建校年份:1907年

立思辰留学360新西兰专家介绍,新西兰国立联合理工学院成立于1907年,是一所由政府出资建立的高等院校,也是新西兰最具创新精神,发展最快的理工学院之一,目前拥有8000名全日制及业余学生。在北帕默斯顿及旺格努依校区均设有健康中心,护士提供医疗建议。旺格努依校区设有一所医生诊所,每周四天提供服务。学院更为学生提供压力、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及学习支持。UCOL新西兰国立联合理工学院在学习各方面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帮助服务;并注重发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帮助其毕业生实现国际就业并取得成功。学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毕业生和成人以及想要开创、发展或改变自己职业生涯的人士提供了世界级的教育经验。

申请材料:

预科:

A、高

二、高三在读生提供在读证明,高中毕业生提供高中毕业证。(中英文件或者中英文公证书)

B、高中到目前为止所具有的成绩单(中英文件或者中英文公证书)

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变迁 篇10

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从1877年创立第一所近代大学以来,已经历了“二战”前、“二战”后及法人化后3个主要发展阶段。本文将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置于历史的范畴,以各历史阶段的大学内部主体为分析主线,从大学法律和惯例两个视角分析国立大学内部治理中各主体的权力。

一、“二战”前的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

“二战”前的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是通过大学初创时期的东京大学时期、帝国大学时期与帝国大学扩大时期等3个阶段形成。“二战”前日本不使用“国立大学”一词,因此,本文分析“二战”前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时,主要以国家设立的综合大学为对象。

(一)东京大学时期的国立大学内部治理(1877-1885)

1877年,日本模仿西方大学制度创立了东京大学,这是日本第一所具有西方大学制度特征的综合大学。这一时期东京大学内部治理的主要特点是在医学部和法理文学部各自设置了相当于西方大学校长职务的“综理”一职,两个“综理”各自管理所属学部。根据1878年5月10日文部省颁布的《东京大学法学部、理学部、文学部职务编制及事务章程》以及《东京大学医学部职务编制及事务章程》的规定,综理统管大学本部、预备门及植物园的事务及其所属教职员。综理在教职员人事、学科课程、房屋建设和维修、工资等很多大学事务上,具有向文部大臣书面申请权及自主决定权。

1881年,日本改革了东京大学管理制度,颁布了《东京大学职务编制》,设置了统一管理大学的职务——总理。总理在教职员人事上仍然拥有向文部卿书面申请及自我决定的权限。

东京大学初创时期,东京大学内部尚未设置校级和学部的审议机构。直到1881年8月20日颁布《东京大学事务章程的增补》后,东京大学才设置了咨询会。东京大学咨询会分为总会和部会,各自接受总长和学部长的咨询,审议大学及学部的学科课程方面的事情。多数学者认为,东京大学咨询会的总会和部会是日本国立大学评议会及学部教授会的雏形。

(二)帝国大学时期的大学内部治理(1886~1895)

这一时期对大学内部治理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文部大臣森有礼和井上毅。1886年森有礼担任文部大臣,在其国家主义教育理念下,颁布了第一部综合性大学法律——《帝国大学令》,将东京大学改称为帝国大学,把学部改称为分科大学。1893年,井上毅担任文部大臣后修改了1886年的《帝国大学令》,至此“二战”前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法律基本形成。

1. 校长权力

《帝国大学令》颁布后,总长在帝国大学内部的权力扩大。首先是总长在帝国大学内部的官职等级提高,帝国大学中只有总长一人是勅任官,分科大学长及教头、教授都是奏任官。其次,总长的权力范围扩大。《帝国大学令》规定:“帝国大学总长秉承文部大臣之命,总辖帝国大学”、“保持帝国大学的秩序”,意味着大学院和5个分科大学都由总长来管理。不过,《帝国大学令》颁布后,帝国大学总长失去了教职员人事上的权力。1893年井上毅文部大臣时期,颁布了《帝国大学官制》,重新规定总长在教职员人事上的书面汇报权和自主决定权。

2. 评议会权力

《帝国大学令》规定,帝国大学或者文部省可酌情设立评议会,承认了评议会的法律地位。评议会主要审议学科课程、大学院及分科大学等利益事项。总长担任评议会议长,评议官是文部大臣从各分科教授中特定2人。这一时期,评议会的性质是文部大臣及总长的咨询机构,文部大臣选拔和任命评议官,没有总会与部会之分,很难反映教授们的意见。

1893年《帝国大学令》修改后,评议会的审议事项更加明确和具体化,包括:学科设置及废止、大学规则制定、学位授予、接受文部大臣及总长的咨询等。评议官由校长、分科大学长及各分科大学教授组成。分科大学教授担任评议官时,采用各分科大学内部选举的方式,从而削弱了文部省在评议会中的权力,初步确立评议会合议制机构的性质。

3. 分科大学教授会权力

颁布《帝国大学令》后,设置了校级审议机构——评议会,但并未提及学部层次的审议机构。不过,“在井上毅文教政策之前,分科大学已经存在名称为‘教授会’的管理机构,负责召开分科大学管理事项的会议”,“分科大学教授会拥有对评议会提出议案的权利,还可在评议会委任下对某种案件进行审议”。[1]分科大学教授会虽不具有最后的决策权限,但是各分科大学有关的事项都事先通过教授们的讨论再提交到评议会。

《帝国大学令》修改后,分科大学教授会获得了法律地位。教授会的审议事项包括:(1)分科大学学科课程;(2)学生考试;(3)审查学位授予资格;(4)其他文部大臣或帝国大学总长咨询的事项。分科大学教授会权力的确立,为以后的教授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帝国大学扩大时期的大学内部治理

1897年,日本设置了京都帝国大学,并将帝国大学改称为东京帝国大学。此后,日本政府陆续建立了帝国大学,“二战”结束之前共有7所帝国大学。这一时期帝国大学内部治理的法律规定基本没有变化,而“二战”前学部教授会自治的惯例是在帝国大学教授们的大学自治及学术自由运动中确立的。

1905年,东京大学发生了“户水事件”,确立了总长在教授人事权上的书面申请权。1913年,京都帝国大学发生“泽柳事件”,奥田义人文部大臣与法科大学教授会交换了备忘录,承认“在教官任免之际,总长和教授会协商是正当的,并不妨碍其职权的行使”。[2]泽柳总长辞职后,京都帝国大学在校规规定:教师人事要经过教授会审议;总长由校内选举产生;分科大学长由各分科大学投票选举等。此后,东京、东北、九州等帝国大学也制定了基本相同的校规。

至此,日本近代大学建立37年之后,终于建立了学部教授会的人事权,总长、分科大学长以及教师的任免及惩戒等需要经过教授会的审议。虽然,帝国大学教授会的教师人事权和校长选举权只是大学内部的惯例,没有法律制度上的保障,但是为“二战”后确立学部教授会的“由下至上”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二战”后的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

“二战”后,美国、日本政府及国立大学在确立国立大学内部治理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结果,美国主张的“理事会构想”及日本政府提出的《大学法试案要纲》等改革案,都由于大学的强烈反对而失败,日本国立大学最终没有制定统一的法律。但通过《学校教育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关于国立大学评议会的暂定措施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从法律上承认了学部教授会的权力,形成了以学部教授会为中心的由下至上的内部治理模式。

1.校长权力

学校教育法第92条第三项规定:“校长掌管校务,统领所属职员。”此外,根据《教育公务员特例法》的规定,校长在下列事项上,经过管理机构审议后做出最后决定:(1)部局长选考(评议会);(2)教师选考(教授会);(3)校长选举(协议会);(4)学长、职员及部局长停职或休养、校长及部局长的任期等(协议会);(5)教师退休年龄(评议会)等。而校长独立决定的事项只有部局长(学部长以外)的人事及其勤务成绩评定等。

可见,“二战”后国立大学内部治理中校长权力大大削弱,主要表现为:(1)在大部分大学事务上,校长要经过评议会等校级管理机构的审议后,才能做出最后决定,缺少自主决定权;(2)国立大学未设置校长辅助机构。虽然学部长具有辅助校长工作的职能,不过学部长是由教授会选举产生,是学部利益的代表,因此,很难从全校的利益出发辅助校长工作。

2.评议会的权力

1953年,文部省发布了《关于国立大学评议会的暂定措施规则》,[3]规定了评议会的构成、评议员的选任方式、评议会的权限等具体事项。该规则规定,评议会成员包括校长、各学部负责人、各学部的教授(2名)、各附设研究所的负责人。根据评议会的规定,各学部和教养学部的人数可增加到5人,但是限制各附设研究所负责人的人数。评议员根据校长申请,由文部大臣任命。校长担任议长一职,负责召集评议会。此外,评议会权力范围从“二战”前的教学方面扩展到教学和管理等全校事务、审议和决定教师人事、学部组织的设置及废除、预算、学生等诸多事项的方针,一跃成为国立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

同时,评议会依然保持着合议制机构的性质。评议会是各学部讨论大学事务的平台,是各学部交流和协调意见的地方。这表现于评议会与学部教授会之间并非上下级关系,而且评议会对某一事项进行审议及决议时,评议会的各学部代表必须将评议会的讨论结果告知学部教授会,并将各学部教授会的意见反馈到评议会。

3.学部教授会的权力

1949年颁布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教师与学部长的选举必须经过所属教授会的审议,学部教授会获得了教师人事和学部长选举上的法律地位。1947年颁布的《学校教育法》第59条规定,“为了审议重要事项,大学必须成立教授会”,而并未具体规定哪些事项属于“重要事项”,为教授会权力的无限扩大提供了法律依据。

除了法律规定的权限以外,各国立大学继承了“二战”前的学部教授会自治的惯例,通过校规等方式实行校长校内选举制度,由各学部的教授、助教授及讲师等选举校长。

综上所述,“二战”后日本国立大学继承了“二战”前学部教授会自治的惯例,进一步扩大学部教授会的权力。不过大学内部治理中学部教授会权力过大以及对评议会的控制,导致校长的执行权经常受到来自学部教授会及评议会的干预,出现了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责任体系不明确、管理效率低下、校长权限架空等问题。

三、法人化以后的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

2003年,文部科学省颁布了《国立大学法人法》,终于结束学部教授会的统治,完成了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转变。

(一)决策机构的权力——校长及理事会

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改变法人化之前学部教授会以及评议会左右校长执行权力的问题,大幅度扩大大学决策中的校长权力,确立校长作为大学最高责任人的地位。根据《国立大学法人法》的规定,校长除了特定事情外,可根据经营协议会和教育研究评议会的审议结果,进行最终决策。在人事上,校长可在文部科学省规定的人数内直接任命理事会的理事,并且直接任命经营协议会的委员,以及直接任命教育研究评议会的部分委员。

理事会是国立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由校长和理事组成。为了理事会能够听取校外人士的意见,因此,理事由校内及校外人士组成。在中期目标、预算及决算、重要组织的设置及废除等特定事项上具有决策权力。

(二)审议机构的权力——经营协议会及教育研究评议会

国立大学法人化前,管理事务与教育研究事务相互交叉是国立大学内部治理中的问题之一。国立大学法人化以后,日本根据大学组织的特点将国立大学的业务分为管理和教育研究两方面。经营协议会审议中期计划、中期目标以及预算等事项中有关大学管理的事项,教育研究评议会审议中期计划、中期目标、教师人事、学生等事项中有关大学教育研究方面的事项,实现了教学研究和管理事项分开的制度构想。

(三)监督机构的权力——监事

《国立大学法人法》规定,各国立大学法人必须设置两名监事,监事监督和检查国立大学法人的业务。监事由文部科学大臣任命,根据国立大学法人业务和管理状况提出监查报告,如有必要向校长或文部科学大臣提出改善意见。监事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包括,定期与校长和主要组织的董事交换情报,或直接出席会议,监督和检查大学业务和管理状况。监督和检查结果作为财务报表和决算报告书的意见记载下来,并公开发表。此外,校长和其他具有代表权的董事利益相反时,监事代表国立大学法人。

(四)学部教授会的权力

除了上述国立大学主体的权力以外,《国立大学法人法》并没有对学部教授会的职权进行规定。随着国立大学法人化的实施,《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已经不适用于国立大学,其中所规定的学部教授会的教师人事权和学部长选举权等权限也随之消失。不过,学部教授会对国立大学决策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各国立大学仍然用校规及惯例的方式保留了大部分学部教授会的权力。比如:(1)学部教授会具有教师人事及学部长选考的权限;(2)校长选举上学部教授会成员占主导;(3)在教育研究评议会的成员中,学部及研究科的负责人和教授占主体,并且由学部和研究科教授会选举本学部和研究科的评议员。

综上所述,法人化改革改变了“二战”前后的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校长及其领导下的行政机构的权力大幅度加强。但是,已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学部教授会自治传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转变。即使确立了“从上至下”的大学治理结构,校长等大学行政机构进行决策时仍需要尊重学部教授会的意见,并协调好各部局之间的关系。

四、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变迁的特点

(一)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有机结合

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变迁的方式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政府以政策及法律为手段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诱致性制度变迁是非政府主体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方式改变现有制度。[4]

对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历程进行梳理后发现,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大学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有机结合推动了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发展。正如范富格特等学者所指“在一个‘自上而下’的、由中央提供资金的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内,政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动者,但是没有一个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力,或者至少它不能绝对地行使这个权力”,[5]同理,大学的学术权力也不可能在大学内部治理中成为永远的控制者。可见,不管是政府还是大学都不可能在大学制度发展过程当中一直扮演主角,而是根据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背景以及教育背景的不同,发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制度移植与制度创新——日本模式

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提出了日本模式的权力结构,认为“日本的权力结构有类似于欧洲和美国模式的要素”。[6]

日本国立大学从诞生到法人化改革,在不同历史阶段移植和模仿了不同国家的制度,其中深受德国和美国模式的影响。然而,经历了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的交替影响后,国立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分配模式很难简单划归到教授会控制的德国模式还是理事会及校长掌权的美国模式。

比如,2004年的法人化改革是模仿了美国模式,即建立了理事会制度并扩大校长的行政权力。不过在校长选举、教师人事等问题上,学部教授会仍然具有控制权,德国模式依旧发挥影响。可以说,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经过德国与美国制度移植和本国制度创新的反复调整和磨合后,结合了德国与美国大学的特点,建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国立大学法人内部治理。

(三)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中的路径依赖——学部教授会自治的影响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一种制度一旦确立,就会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7]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变迁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自然也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即,“二战”前确立的学部教授会自治的惯例在教授等利益团体的斗争下,“二战”后其权限和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法人化改革以后,虽然校长和理事会等校级管理机构的权力扩大,不过,传统的学部教授会自治模式仍以学校规章制度以及惯例的方式保留下来。

从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简单梳理中发现,“二战”前形成的学部教授会自治制度对内部治理改革形成了路径依赖,通过正式制度或者非正式制度的形式对以后的制度发挥影响。

摘要:自明治维新时期建立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以来,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经历了“二战”前、“二战”后和法人化后3个制度发展阶段。从每个阶段的特点来看,“二战”前在惯例上确立了学部教授会自治;“二战”后在法律上确立了学部教授会自治;法人化后加强了校长权力。

关键词:日本,国立大学,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变迁

参考文献

[1]李守福.试析日本的大学自治[J].比较教育研究,1988, (2):13-17,32.

[2][日]寺崎昌男.日本における大学自治制度の成立.东京:评论社,2000.160.

[3][日]田畑茂二郎.大学の自治と管理运营.东京:有信堂, 1972.10-11.

[4][日]张建新.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00.

[5][荷]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13.

[6][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89.

上一篇:虽然但是造句有词语下一篇:(本科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