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5篇)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7人。三年级学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正确拼读音结合词语理解词义。现在已学会按部首查字典,并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已掌握“留言条”、“请假条”的格式和用处。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初步使用钢笔写钢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规范。在阅读兴趣方面还需我们教师的大力培养。本班中有几个学生其他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写作方面比较吃力,语句不够通顺,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其架构主要有四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整套教材的结构力求脉络分明、便教利学。

1、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分别安排了以下内容:“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这样做意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文。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在选文上坚持三种价值取向:一是文化性。即所选的每一篇材料力求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二是时代性。即所选课文力求具有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三是审美性。即追求选文的美育价值。从文章内容到语言表述到课文插图,都力求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在读课文、看图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3、习作。

习作在语文教学中与阅读同等重要。本册习作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共安排8次,意在为教学提供便教利学的凭借: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载体向老师传递、渗透习作教学的理念另一方面,学生与教材“对话”之后,能够引发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进而使他们能够顺利突破“习作”这个难点。

4、单元练习

教材8个单元各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意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全方位地提高语文能力。每单元包括“处处留心”“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板块。“学用字词句”主要是一些字词句方面的练习。“写字”是关于汉字书写的归类练习。“读读背背”主要包括:一熟记成语,将成语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编写成语歌便于学生记诵;二是积累典范的语言材料,如格言警句、古今诗文、谚语对联等。“口语交际”则强调交际活动的情境性和互动性,重视交际的文明态度和修养。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主动查字典识字的习惯。养成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拼音生字: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准确认读39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51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4、阅读: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知道课文的大意。

5、习作: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教学进度按联校进度表执性

教师:张东岳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

师:同学们,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 景色秀美, 其中, 三峡就是我国著名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课前, 我们简单了解了三峡, 现在, 有一位三峡老爷爷特别想带我们去三峡游览, 他可是生在三峡、长在三峡的哟, 对三峡十分了解。孩子们, 就让我们跟随老爷爷的步伐, 一起去三峡看看吧!

播放视频:三峡风光 (1分钟)

【创设情境】

师:这就是老爷爷的家乡, 你们看到了什么, 它们留给你们怎样的印象呢?

生1:我看到了很多山, 很多水, 山很高, 水很深。

生2:我看到了张飞庙, 还有丰都鬼城, 它们让我觉得害怕。

……

师:看来三峡真是名不虚传, 一个短片, 就让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 那更何况是生在那儿、长在那儿的老爷爷了。可是老爷爷现在不在三峡, 他跟随三峡移民的大军, 离开了三峡。当我问他想对三峡说些什么的时候, 他饱含深情的朗诵了一首诗, 这首诗就是《三峡情》。

师:请孩子们齐读诗题。 (两遍)

师:看到这个题目, 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老爷爷的情况, 你有什么问题?

【从诗题和创设的情境提出问题, 给学生的学设置疑问, 给教师的教埋下伏笔】

生1:老爷爷为什么要朗诵这首诗?他到底想说什么呢?

生2:三峡又不是人, 它怎么会有感情呢?

生3:三峡情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情啊?

二、初读全诗, 学习生词, 初步感知《三峡情》

师:孩子们很会开动脑筋, 问题提得好, 带着这些疑问, 请孩子们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顺诗句, 并看看全诗一共分几个小节。

生自读。

师:一起告诉老师, 全诗一共分几个小节?

生:四小节

师:哪位小朋友来读第一个节?其它小朋友要仔细听, 一会儿要做小小评论家, 来评评你同学的朗读哟。

【学生读评, 让学生学会倾听、评价, 纠正字音】生读生评。

师:这一小节里面有没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呢?

生:叶笛。

师:哪个孩子来帮帮她, 告诉我们大家叶笛是什么?

生:叶笛就是用叶子做成的笛子。

师:你很聪明, 知道用分一分的方法来理解这个词语。来, 我们一起来看看叶笛。 (展示牧童骑在牛背上用叶笛吹奏的图片)

生:竹篙是什么东西呢?

生2:竹篙就是用竹子做成的可以撑船的工具。

师:非常棒, 看来同学们见识很广, 来, 我们来看看竹篙。 (展示小孩子用竹篙划船的画面)

师:孩子们, 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 我们读通了第一小节, 让我们把竹篙、叶笛的意思读进诗句里面吧。

生齐读第一小节。

生读, 生评第二三四小节。

……

三、重组诗文, 指导朗读, 体会三峡景色美

师:刚刚看短片时, 同学们发现三峡有很多美丽的风光, 那你们知道老爷爷最留念三峡的什么风光吗?在诗中找一找。

生:三峡雨和三峡云。

师:请孩子们找找, 看看诗中哪些地方写到了三峡雨和三峡云, 把它们勾出来, 并想想它们是怎么样的, 老爷爷为什么会留念?

【学生自己重组诗文】

学生边读边做批注。

生:我勾了第一小节的诗句“三峡雨, 三峡云, 故乡的景, 故乡的云”我想正因为这些云和雨是故乡的, 所以老爷爷才这么想念。

师:说得很棒, 孩子们, 月亮啊是故乡的最圆, 星星是故乡的最亮, 这云和雨呀也只有故乡的才最值得留念。来,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 读出留念之情。

生齐读。

生2:我勾了“细如丝, 柔如锦, 洁如玉, 白如银”我觉得那里的雨和云很洁白很干净。

生3:我也勾了这几句, 我觉得写得很美。

师:那你能从这些诗句里面体会到老爷爷的留念吗?

生:能, 因为它们都很漂亮。

师: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漂亮, 这种留念呢?

生1:读得轻一些, 慢一些。

师:谁来试一试?

生1试读。

生2试读。

师:老师也来读一读 (师示范读) 。

师:好, 孩子们, 请看大屏幕,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句, 读出云的洁白如玉, 读出雨的细与柔, 读出三峡云、雨的美丽, 读出老爷爷的留念。 (师领读)

板书:风景 (云、雨) 美留念

【结合对文本的分析, 通过学生试读, 教师范读, 教师领读等多种方式, 在朗读中体会景色美, 感受留念情】

四、图文并行, 读想结合, 感受三峡生活乐

师:同学们, 天晴的三峡, 蓝天白云, 绿水青山;下雨的三峡, 细雨蒙蒙, 云雾缭绕, 这一切都让老爷爷怀恋, 可是他更怀恋的是在这云里雨里的童年时光。孩子们, 找找, 哪些诗句写了老爷爷的童年生活?

生:齐读“从小爱在云里走, 口吹叶笛赶羊群, 从小爱在雨里淋, 手挥竹篙驾船行。”

生:老师, 为什么他们会在云里走呢, 他们又不是孙悟空?

生:他们为什么喜欢淋雨呢, 不会感冒吗?

师:孩子们很会发现问题, 来, 老师先给你们看看图片, 结合图片你来想想这到底是为什么? (展示云雾缭绕, 雨雾蒙蒙的三峡图片)

【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让学生直观了解三峡云雾缭绕的景致】

生1:是因为那里雾很多, 看起来像到处都是云。

生2:他们那儿下的雨很小。

生3:山很高, 高到云里边去了。

生4:雨下得很多, 他们要干活, 不能撑伞, 所以只能淋雨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哈哈…… (全班笑)

师:孩子们很会思考问题, 确实是这样的, 三峡云多雾多, 山又高, 所以经常像走在云里一样。而三峡雨水充沛, 细如丝, 洁如玉的雨, 淋起来啊还很舒服呢。孩子们, 请闭上眼睛, 听老师朗诵, 边听边想象画面, 去三峡的云里面打个滚, 雨里面洗个澡吧。

【教师示范读, 学生闭目听, 边听边想象, 带学生进入情境, 真切感受三峡生活的快乐】

师示范读。

师:睁开眼睛, 孩子们,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山羊在吃草。

生2:我看到了, 老爷爷在吹叶笛, 声音很好听。

生3:用竹篙撑船的一定很好玩, 我也好想试一试。

……

师:同学们想象丰富, 老师看到了这些:蓝天白云下, 小男孩正在快乐的吹奏着叶笛, 羊群们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吃着青草;细雨蒙蒙中, 小女孩正在悠闲的撑着竹筏, 绿水倒映着青山, 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孩子们, 你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怎么样呢?

生1:自由自在。

生2:很快乐。

生3:很好玩。

生4:很美。

师:老爷爷就是这样自由快乐地长大的。板书:生活乐留念

师:带着这份快乐, 让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诗。

生齐读。

五、回味诗句, 深情呼喊, 领悟热爱思乡情

师:同学们, 三峡的云和雨是这么的美, 三峡的生活是这么的快乐, 可是老爷爷却离开了三峡。在他乡, 老爷爷常常独自站在山顶向着自己家乡的方向眺望着眺望着……孩子们, 你们觉得老爷爷会想些什么呢?

生1:他会想家乡。

生2:他会想他的叶笛、羊群, 他撑船用的竹篙。

生3:他会想三峡的云三峡的雨。

生4:他想回家。

……

师:他会想他是否还能吹响曾经吹过的叶笛, 他会想羊群是否还能听懂他的呼喊, 他会想曾经用过的竹筏是否还在, 他会想“几时再登巫山顶/唱支山歌唤羊群/几时再登夔峡门/喊一声号子驾船行”他会想:生齐读“几时再登巫山顶/唱支山歌唤羊群/几时再登夔峡门/喊一声号子驾船行” (配乐) (读三遍)

【全文教学高潮, 三峡情的背景音乐和反复朗读加深孩子的情感】

师:孩子们, 老爷爷是想家乡, 想回家, 可是他毕竟已经离开, 你们觉得他心情怎么样呢?

生1:伤心。

生2:难过。

生3:后悔。

师:他为什么伤心难过呢?

生:因为他想家乡, 思念家乡。

师:请看黑板, 孩子们, 三峡云三峡雨让老爷爷留念, 三峡的生活更是让老爷爷回味无穷, 可是老爷爷却不在家乡, 那孩子们, 这三峡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 老爷爷到底想说些什么呢?

【照应开头, 强调思乡情】

生:思念家乡的感情。

师:板书思乡情

师:刚才有孩子说老爷爷会后悔, 是啊, 离开这么美丽的家乡是应该后悔, 可是老爷爷不后悔, 他说是因为三峡移民才离开的家乡。孩子们, 为什么因为三峡移民离开家乡就不后悔了呢, 老爷爷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自己思考, 课后孩子们可以与我进行交流。好了, 孩子们, 让我们带着对老爷爷最深最真的祝福, 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祝福老爷爷平安幸福, 祝福天下所有离开家乡的人快乐美满。

【教师设疑, 学生自己领会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六、欣赏歌曲, 背诵全诗, 再次感知《三峡情》

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 老爷爷感动了!他呀, 不是别人, 就是这首诗的一位作者, 他为《三峡情》谱了曲, 他要将他心中对家乡的爱和思念传唱。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会唱的孩子可以一起唱唱。孩子们在优美的《三峡情》歌声中结束此课。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三、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发愤 乐坛 享受 不屈不挠

B. 码头 撕裂 游厉 人山人海

C. 赠送 沉寂 残生 波涛滚滚

四、按要求答题。(20分)

1.请你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a.扶老携幼( ) ①带, ②提着, ③拉着手。

b.惊叹不已( ) ①完成, ②停止, ③已经。

c.严阵以待( ) ①等待, ②对待, ③停留。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倾诉 倾注

①好久不见,大家在一起尽情地( )。

②妈妈将毕生的精力( )于教育事业。

增强 增进

③他为( )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的工作。

④知识( )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心( )诚服 ( )臂一呼 ( )经风霜

夜以( )日 互通( )( ) ( )定自(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①化险为夷(含有反义词)

②奇珍异宝(含有近义词)

③浩浩荡荡(AABB式)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阿炳非常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②请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比喻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4

本课课文通过对话层层揭示课文内容,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符合他们的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让他们充分读文,做到自己去理解课文,尤其是让他们分角色朗读。在讲解过程中,我注重一步步引导启发他们,让学生们很自然地在谈话中把问题的答案说出来,做到人人发言,在问答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让孩子们把内心想说的要说的话都表达出来。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自己的信心。

还有我和学生们一起参加对问题的探讨、研究、发表见解,有助于调动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既不拘于形式,也不觉得上课只是为了回答问题而上,它是师生面对面的谈话交流,显得很亲切、自然,轻松地把一节课上完。有时我们教师的参与,能激起学生在瞬间就能想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体会“新”的含义上就是这样。

以前我觉得一节课很长,现在还觉得很短;以前学生们上课回答问题显得很被动,经常皱眉头,现在他们争着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就像在比赛场上争拿冠军一样,个个对自己充满自信。我真为他们高兴,他们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渐渐长大了。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32篇,略读课文9篇。全书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第八单元两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花篮。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分别编排了张衡,陶行知,阿兰。图灵、宋庆龄几个人物的简介,还介绍了清明节、雪顿节的来历及民俗等。在第一、七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使说话写文章更生动精彩”和“结合课文内容阅读、搜集资料”。

本册教科书继前五册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单元。他们依次是:多彩的世界、人与动物、科学精神、人与自然、亲情关爱,意志品质、爱国精神、中外文化。每个单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习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5)继续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习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习写感谢信。

(3)能够在习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具体生动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习

(1)综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5名,其中男生26名,女生19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与农村。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四、本学期奋斗目标

1,本学期要扎实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努力钻研教材教学,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不照搬别人的东西,不搞形式主义。

2,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学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成绩。

3,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家长,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

五,为能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教学措施。

1,教师要树立努力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摒弃得过且过的思想。要在实践中思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净化学生。

2,开好新学期的家长会。由于本班学生农村学生居多,家长在教育意识方面有些淡泊,好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程度低,导致好多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送到学校就学好学坏就是教师的了。使教师的教学很被动。

3,狠抓学风。

4,、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5、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逐步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7、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8、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9、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1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一、导学案是帮助学生自主弄懂文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对于文章的研读能力还很弱,而搞清楚课文里讲了些什么是学习课文的重要前提。在教学本文时,我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引导学生在一步步的设问和讨论中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而引导他们获取知识、体会感情。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尤其是对燕子坐专列感到稀奇。正因为他们有兴趣,所以学习很主动,通过分析、交流、汇报、讨论,达到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效果。

二、反复朗读是体会思想美、感受文本美的重要途径

文章的“好”是要通过读来感受的。本文事例独特而感人,语句朴实而真挚。然而这些仅仅靠老师的语言讲解和学生的草草分析是体会不到的,因此我们要组织学生反复朗读,反复体会。如燕子遇到困难一段,要通过读来深切感受燕子面临的“濒临死亡”的困境,再如如何救护燕子,政府是怎么做的,人民是怎么做的,小姑娘贝蒂又是怎么做的,要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感情,体会词句的准确和生动。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7

《认识面积》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主要通过直观感受,在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上抽象出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活动中加强概念的理解,蕴含测量面积的思想方法。本节课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幕布、聚光灯、放大镜、图形编辑、手写识别等辅助教学工具,设计出层次清晰、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助电子白板,直观展示,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

数学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唤醒、重组、迁移中实现对新知的内化。对于面积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学习面积的概念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设计富有趣味和意义的活动,组织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适时揭示面积的初步含义。电子白板技术的恰当使用就可以使以上思路实施起来事半功倍。在教学导入环节,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交流活动。

师(出示图1):这里有两个手掌印,猜猜哪个是老师的手掌印?哪个是你们的手掌印?

师:为什么这样觉得呢?

生:老师的手大,学生的手小。

师:你们说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呢?

师:这里的大小是指手掌面的大小(将图1掌印色彩填充为图2),摸摸看,你们的手掌面有多大?

以上环节,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画图”演示功能,现场师生动手描绘手掌印,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与数学上的大小有什么不一样?”再运用色彩“填充”或“涂色”功能形象展示“手掌面是什么?”,由此引入面的相关知识。接着教师布置“请从周围的物体中找到它的面并用手摸一摸”,回归寻找生活中的面积。然后教师从“资源库”中拉出学生找的实物图片并进行演示。最后,小结“像刚刚找出的这些都是物体的面,这些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二、利用电子白板,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观察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给予其动手动脑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电子白板的相关功能的运用,可以使数学活动指向性更加明确,可操作性更强。为了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我们可以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对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活动。

活动一:直观观察比大小

比较面积大小时,引导学生用观察法进行比较,出示图3,运用白板“聚光灯”功能变换为图4,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水池与图书馆的面积,哪个比较大?”“聚光灯”功能的使用,从繁杂的情境图片中,忽略次要,凸显主要的信息,可以令学生的注意力及观察目标更加明确,切实提高师生互动效率。

活动二:演示操作比大小

对于面积相近的图形,直接观察比大小有时并不能分辨,要重视启发学生探索其他的比较方法。教学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围绕图3的情境,追问“办公楼和生活区的面积又是哪个比较大呢?”(运用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从图3中拖出办公楼和生活区的图片,如图5)。组织讨论“无法一眼看出哪个比较大,那怎么办?”达成“可以用重叠比一比”的一致意见后,教师拖动图片使两张图片重叠,如图6(拖动图片,根据具体操作灵活设置叠放次序为“移到顶部”或“移到底部”)。

本层次活动较好结合电子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在稳定的情境下,变式引出第二层次探讨:无法通过观察比较,演示重叠可以清晰比较大小。白板的演示操作,不仅一目了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两图孰大孰小,也使课堂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活动组织更为流畅。

活动三:动手操作比大小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建立、思想方法的感悟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经历逐步理解、掌握和内化,不断积累与深化的过程[1]。在比较面积大小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使其获得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在完成以上两层次的活动之后,我们进一步挖掘图3的情境价值,设计动手操作比大小的活动。教师仍应用电子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从图3情景图中拖出教学楼与草坪两张图片(如图7),讨论“又是两个长方形的比较,你们准备用什么办法比较呢?”“观察法,无法帮助准确判断;重叠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那该怎么比较呢?”交流讨论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甚至还可以用贴一贴、比一比的方法,方法不同但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如图8)。

任何教学手段或技术运用,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贵在运用得当。以上环节,由电子白板营造探究氛围,引发借助实物动手操作,如此就较好地将直观观察与实物操作的价值融为一体,避免过度强调信息技术手段,以视觉直观替代动手实践的弊端。

三、善用电子白板,引发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认识面积》一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等心理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授课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幕布”工具,将事先画好的两个长方形遮挡,仅露出其中一边(如图9),设问“下面是两个长方形分别露出了这样的一条边,你能看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吗?”“不能呀?!老师再给大家露一条,现在呢(拉幕,变为图10)”。进一步启发想象“想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有多大呢?谁来比划一下。”,“大家一起动手比划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有多大?瞧(拉幕,呈现图11),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利用电子白板技术时,要预防过度强调直观性,而忽视创设时机引发学生思考、想象。以上环节的电子白板“幕布”工具的使用,比起实物展示的可操作性更强。同时,拉幕时,恰当把握露出边的时机和数量能有效引发学生动脑想象、推理,并帮助正确做出判断,较好地突出了学科性,也体现了电子白板技术的交互性。

四、巧用电子白板,设置悬念,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学科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坚持螺旋上升原则,对于“螺旋上升”课程,应该设计出螺旋式的教学安排。[2]在初步理解概念,经过一定的比较面积大小活动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练习,设置悬念,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如利用“幕布”工具,将两个图形隐藏于笑脸后面,启发“两个笑脸后面躲藏着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呢?”“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它们分别可以分成64格和17格(利用“手写识别”功能写上提示,如图12)。现在能知道了吗?”学生比较并说明理由之后,揭开笑脸露出隐藏的图形(图13),“是这样吗?为什么无法比较?那该怎么办?”根据学生建议,利用白板的图形“拖动”功能将图形移入方格图中(图14),“现在可以比较了吗?为什么?”最后小结“是呀,用数格子比较面积时统一格子的大小很重要。”

本练习不仅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并不是分成的格子数越多面积就越大,还要注意统一标准,而且还为下一课时《认识面积单位》教学体会“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埋下伏笔。如此,巧用电子白板技术能够有效创设具有思维张力的学习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总之,电子白板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且信息量大,便于操作。但电子白板技术的运用必须从数学学科的需求角度出发,要在对传统教学方法、直观教具的科学扬弃的基础上有效使用[3]。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白板与计算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本文结合课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使用电子白板,丰富表象积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及拓展思维深度。

关键词: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林锦城,陈著.例谈“螺旋式上升”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4,(02):9-10.

[2]孔凡哲.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问题探究[J].教育研究,2007,(05):66-72.

也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篇8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愉快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语修订版大纲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让学生自主制定详细的预习方案,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能够在初读的时候学生字、组词、读顺课文,摘抄课文当中的好词好句,提高课前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同桌间互读互讲,小组讨论、一些朗读游戏的方式拓宽他们的合作能力。再者多问一些有创建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本身在这方面也得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问题是可以问的,如何问?学生会有哪些答案,是否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

二、创建趣味、和谐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的语文教材,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化。要想让学生一堂课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开始上课的时候常常觉得力不从心,觉得孩子总是不是那么认真的听课,不能那么专心,开小差,常常半路停下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反省觉得是自己纪律没抓好。后来看了一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才有所感悟,这位老师在里面写到“在我们班上课,孩子想开小差都难!”因为她足够的自信自己的课孩子一定愿意听。我开始反思课堂纪律不单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也是老师的问题,正如所说“我拿什么去吸引你--我的孩子。”我开始注重提高课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备课。你的课有激情,同学们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带动,所感染;你的课有意思,同学们才乐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课堂,走进乐于学习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备课、认真备课,不备好课,不进课堂。

三、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自己也要多读、多看、多思考。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既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看过的书;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三年级的新增内容--作文,让他们把写读书笔记当成习惯积累,也当成一种练笔。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9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5)、(课件展示荷花图片)同学们,这就是从碧绿的年夜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荷花,你们想想看,这些黑荷花从年夜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是想干什么?

“挨挨挤挤”施展阐发了荷叶很多,“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比绿色还要绿,说明荷叶颜色很美,“年夜圆盘”是写荷叶形状象个圆盘,而且很年夜,也很美。

3.理解课文内容,感觉荷花的瑰丽,培养爱美的情趣战热爱年夜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厚的想象,进修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似乎马上要破裂似的。

教学难点:

理解“冒”、“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年夜幅活的画„„”等语句。

一、谜语导入,激起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年夜家,我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瑰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黑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课件:看,说着,荷池就到了。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迫不及待

非常高兴

欢天喜地

非常激动)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进修第一、二、三自然段:

5、面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深深陶醉美景之中。我们战作者一样被荷花池的美景陶醉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觉呢?请同学们操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小节。

师:你真会读书,体会得很好,也很会说话!还有哪位同学也喜欢这一句的,也来读一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行。

(二)、进修4、5段:

(2)、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自由读全文)

感觉荷花瑰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厚的想象,培养对年夜自然美的体验。

你的感觉就是最美的!

(4)、黑荷花在这些年夜圆盘之间冒出来。

你能体会到“冒”字很美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也觉得这个冒字用得出格美,同学们,请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想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跳”!

“探”!

“蹦”!

“伸”!

“钻”!

但是,你们说的这些字眼作者用了没有呢?没有!尽管意思差未几,但作者什么都没用,就用了这个“冒”字,是不是?为什么?同学们,不着急,好的字眼,美的字眼,是需要用时间慢慢去嚼的。这样,你们先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你觉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想不想看一看这样冒出来的荷花? 师:美吗?喜欢吗?想读吗?那就美美地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陈说你什么?

(荷花想到外面来透透气!

(5)、为什么我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她想让人们都来观赏她!

她想战我们交朋友!让我们赏识她的瑰丽!)

引导学生读描写荷花美的句子:抓住“有的„„有的„„有的„„”进修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师:课文中一共描写了荷花的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

2、多美的黑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热情地嘉赞这瑰丽、迷人的荷花吧!

(师生齐读第二段)

3、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年夜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4、是奇异的年夜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瑰丽的画卷,是奇异的年夜自然让我们感觉到荷花那布满背上精神的力量!何等了不起的年夜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年夜自然这么奇异,给我们奉献了这么美的画,看着这么美的荷花,摘一朵拿回家行吗?让我们热爱年夜自然的同学一起来,取年夜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段)

1.自由读一、二、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找,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体会体会,这句子美在什么处所。(默读,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引导学生读描写荷叶美的句子:抓住“挨挨挤挤”,“碧绿”,体会荷叶的长势美战形态美。

1、听录音,接洽:这两段写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进修第四段:

(1)、面对一池的荷花,作者想到了什么? 1.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重点理解体会“挨挨挤挤” “冒”词语的含义作用。

(静态美:穿着雪黑的衣裳,站在阳光下,色泽照人;

动态美,风吹来,取一池的荷花一起翩翩起舞,十分瑰丽。)

(3)、蜻蜓陈说我飞行的欢快,小鱼陈说我做了好梦,说明什么?

(它们生存在荷花池里十分欢快,从而衬托出荷花的瑰丽。)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年夜圆盘。

她想背人们展示她的瑰丽!

(荷花太美了,我看的入了迷,把自己都忘了。)

(6)播放音乐,再创想象,拓展语感:

(2)、想象中的我美吗?美在哪里?

(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我感觉年夜家都陶醉了,谁来做我们第一朵荷花!第二朵、第三朵在哪里?这么多荷花!好吧,你们就都做荷花吧!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用心灵去看、去听、去感觉荷花荷花的世界吧!

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理由!

五、总结: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0

三(3)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李 志 萍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学习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特制定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本册教科书继前五册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单元。他们依次是:多彩的世界、人与动物、科学精神、人与自然、亲情关爱,意志品质、爱国精神、中外文化。每个单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一、学情分析

班上共有学生53人,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学,学习热情高,肯动脑筋,对学习语文有较浓厚的兴趣,学生识字量大大增加,语言有了明显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好词佳句,能够写简单的文章。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质疑和释疑的能力。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对学习语文有畏难情绪。对这些同学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采用多鼓励,勤检查的方式督促其认真学习。

二、教学策略

阅读课堂教学模式途径的探索。坚持以全纳教育理念为理论指导,认真学习目前国内外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及语文学科的特点,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

革,改变常规教学的方法,实施“导、学、讲、练、悟、知”六字课堂教学新模式,即:导——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精讲促思、以讲解惑,练——主动练习、形成技能,悟——启发思考、感悟创新,知——知识总结、巩固应用。打造“海之魂”高效课堂。2.营造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认为应该掌握两个原则:一方面要在贯彻“课标”精神的实践中,不断寻求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对符合“课标”精神的优秀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课堂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摇篮,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的关键。我们积极探索,把宽容、接纳的海洋文化精神渗透于课堂教学,培养孩子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用爱心营造课堂气氛,努力打造温馨,愉悦的高效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每个经典细节都体现出老师们对学生的理解、宽容、爱和尊重:“用心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赏识你的学生”、“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上课时要有激情”、“课前要胸有成竹”。老师只有真正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才会有课堂上的周密设计,游刃有余,孩子们才能学得轻松、快乐;也只有爱孩子,尊重孩子,才会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有一颗宽容的心。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们才会用委婉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帮助和希望,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

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在教学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3.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25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重视写字的指导,能正确书写300个字。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读出一句话中间、句子之间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6.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后试着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

7.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新产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增加课外阅读量

8.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9.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的习惯。

10.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11.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继续练习写日记、写片段,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四、教学重难点

1.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学会250个左右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300个字。

2.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3.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的习惯。

4.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

5.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练习写日记写片段。

五、行动措施

1.在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挖掘德育因素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真正树立为四化建设刻苦学习的思想。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重点在点拨,学生积极思维,训练紧紧跟上,通过扎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在识字教学中要照顾差异,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采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鼓励交流学习经验,启发旁人;鼓励互助合作。以正面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利用学过的汉字知识和识字方法,有意识地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采用多种形式(每日一比(形近字、同音字)、错别字病院、扩词比赛、选字填空、形近字找朋友)形成认字写字、纠正错别字的环境氛围,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逐步做到正确用

3.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通过让学生举例子、用自己的话解释、表演、打手势、找同义词替代、说反义词、画画等方式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某个词语。

4.组织学生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尽量使学生情趣盎然地参与其中。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力求减轻学生负担,做到课堂作业精选,少给学生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创新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创新教学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的深化,对从教人员的创新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该项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三年级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水平,进而寻找到更为合适的突击,进一步提升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概述

语文素养是语言学习及运用等综合能力的概括,小学阶段是夯实基础、迁移知识、培养良好习惯、生成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务必要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认真分析他们的认知规律,设置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将他们打造成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的具有独立个性和完美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语文素养概括地指以语文综合能力为核心的素养,它涵盖了诸如基础词汇、语言表达、思维逻辑以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初期,也是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初级阶段。所以,一线语文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抽象理论说教,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新理念,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设置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将他们打造成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的具有独立个性和完美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预习资料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预习的资料也是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认识。这个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学生在寻找预习资料的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地发现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活跃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语文预习的时候,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相关的预习资料,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说,我们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就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鼓励学生去体验和寻找感觉,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许多乐趣,而且对于课文的教学也是相当有利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真正地掌握课文。

三、深入钻研课本,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提倡让学生在享受教学资源相对均衡,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课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根本的信息途径在于教师先钻研、理解课本,明确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均衡发展。否则,便会南辕北辙,难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在钻研教材中关注学困生的发展,因为他们对识记、理解记忆比起中等生和优秀生来说还比较迟钝。此外重点培养中等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有对优等生的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我的语文执教生涯中,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字词句,为了扫清障碍,我总是认真把课文读几遍,发现问题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给予指导。一篇课文应该怎么上,用什么方法,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不同的教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多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均衡的发展。

四、小学三年级语文创新的具体方法

首先,教师在进行学生识字能力训练的时候,要把教材合理利用起来。虽然教材不会自己说话,但是教师可以把它要表达的思想描述给学生听。特别是语文,它是一个国家母语学习的载体,承担着历史的重任,对于创新的要求也就更高了。语文教材应与时俱进,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来传达思想,让学生乐于学习。如果语文教材落后又枯燥,书本上的东西用不到实际生活中,会影响学生对母语的兴趣,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最终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语言也需要创新。比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发挥体态语对学生的强烈感染作用。当教师想要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借助微笑来增加親师感;需要鼓励学生时,可以通过轻抚头部的方式;面对犯错的学生,可以通过眼神或手势加以暗示。

最后,学生学习方法也要有所创新。由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是建立在不断实践并总结经验之上,再加上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程度比较高,这都要求教师在平时课堂训练中引导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并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总之,汉语作为一门艺术,它的魅力是无穷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想使语言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不仅要对规范化语言加以掌握,还要注重教学的激励性和趣味性,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语言教育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结语

通过对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创新教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教学工作理想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与关键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三年级语文教学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创新教学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金振邦.全方位开拓中学阅读教学的空间[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3):88-89.

[2] 李遐.汉语阅读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J].昌吉师专学报.2014(03):115-116.

[3] 张凯.阅读教学要突出“三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9):50-52.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2

一、以“问”开启学生的心智空间,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通过有效的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知程度、情感诉求, 让学生能学会“自问自答”,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强效优势, 让课堂不仅充满欢声笑语、童真趣味, 也让学生能在彼此思维碰撞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心智的良性发展, 以此促进课堂实效的提升和师生之间正能量的有效传递。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习、预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 并通过“问”来检查和提升学习效果。这样一方面能强化学生的记忆, 另一方面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在精讲课文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并把这些问题进行整合提炼之后, 让学生“自主消化”, 在“自问自答”中完成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掌握。这样不仅能为课堂减负, 而且更能创造一种融洽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能更好地展示自我, 触发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提升课堂的教学实效。例如在《秦兵马俑》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 表达一下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学生就对课文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问题, 如“制作兵马俑是用来干什么的?”“秦朝的兵马俑为什么规模这么庞大?”等, 这些问题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而且更使语文课堂走向了朴实、平实、现实, 让学生能享受知识性、人文性和工具性三效合一的语文学习过程。

二、以“教”激发课堂的深度广度, 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那么灵活多变的教法无疑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法宝。新颖、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手段不仅能融洽语文课堂气氛, 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展示, 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 拓展语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现实充分接轨, 开拓学生语文学习的全新视野。例如在《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教学中,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宇宙大世界的好奇心,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火星、地球的面貌, 并从中发现火星和地球的不同之处, 了解生命存在的必要因素。通过“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等提问, 激发学生对火星乃至宇宙的探索心理,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 从课文中自主寻找答案, 了解“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的原因。教师还不断启发学生拓展思维、深入思考、大胆想象, 去解答关于火星的更多的未解之谜, 并联系现实, 让学生能关注到地球的现实生存环境, 产生一定的忧患意识, 建立宏大的宇宙观。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兴致勃勃, 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而且也使教师能轻松地达到教学目标, 并完成语文课堂的多维拓展, 让语文的课堂教学“更接地气”。

三、以“行”巩固语文的学习效果, 提升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

语文的学习不管形式如何, 最后都必须落实到“行”上, 即通过充分“践行”,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行文能力和行为习惯等语文实践能力。小学语文“合·实”课堂就是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打造出一个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多维性、现实性的语文学习世界, 让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产生“互通”。因此, 我们提出“四个度”策略, 即促进学生广度阅读、深度交流、适度习作和多维度行为习惯的培养。

1. 广度阅读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不仅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意志品格、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合·实”课堂教学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的现实要求, 从挖掘教材深层魅力、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增加课内阅读入手, 结合课外阅读为有效补充, 探索出一条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全新之路。如在教《变色龙》这篇课文前, 教师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课文中值得去深入研究的内容和问题, 并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收集与变色龙相关的资料, 在课堂中进行反馈、交流、展示, 这样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课堂互动气氛, 而且也让学生在无形中增加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 深度交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阅读, 而且还要会正确使用语言来表达和交流。在现实生活中, 语言交流是语文功能的一种重要体现, 也是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因此,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合作探索, 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的课堂教学中, 有学生提出质疑:“炸药这么危险, 而且炸药总让人联想到战争场景, 诺贝尔如果知道炸药的发明给世界带来这么多伤害, 会不会不去发明了呢?”教师立刻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了“炸药的发明有利还是有弊”的讨论交流。讨论的结果是炸药的利弊不在于炸药本身和制造者, 而是使用炸药的人是否抱着正当的目的。此时教师又向学生补充了诺贝尔和平奖的设置以及诺贝尔对世界和平的期望, 让学生能从课文内容升华到了人间大爱上, 精神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3. 适度习作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学语文“合·实”教学提倡要适度地让学生进行实践性习作。教师在切实掌握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 充分拓展教材的内容, 通过布置各种仿写、续写、读后感等一切实践性习作, 并把习作中的精彩片段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 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功喜悦。当然, 对于不同的学生, 教师的要求也要因人而异, 力求尽力而为, 在细微处出彩。

4. 多维度行为习惯的培养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3

一. 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 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 指名读第十一自然段。

(1) 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

(2) 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

(3) 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哪里看出?

(4) 个别读孩子的话。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读这种心情来!练习朗读。

3. 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题目“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

二. 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 自渎课文二至十一自然段,想想:如果你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吗?找出课文中有关能说明自己乐意放飞蜻蜓原因的句子。

2. 指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同桌商量。

3. 课堂讨论: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

(1) 从蜻蜓本身讲。(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了解蜻蜓的.尾巴,眼睛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

(2) 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讲。

A. 与孩子说话态度和蔼可亲,方法巧妙。

B. 不摆架子,尊重孩子。

C. 知识丰富,说的是孩子们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识。

4. 这样一个知识丰富,和蔼可亲的先生,讲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所以答应放飞蜻蜓。

5. 你们愿意同桌分角色来朗读一下课文吗?

6.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 归纳总结。

1. 老师指着题目,问学完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群孩子为什么同意放飞蜻蜓吗?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列宁登山的故事,受到列宁坚强意志品质的强力感染,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他们登上山顶……欢快地唱了起来。”那一自然段。

3、培养学生对本课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难重点

1、体会课文最后一段中列宁说的话是什么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山顶美景的段落。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生:朱庆峰同学做导言。

师:听了朱庆峰同学的精彩导言,同学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到课文中去浏览一番呢?那就请同学们带着你们想了解问题自由读课文吧!

二、学习新课。

师:课文读完了,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谁愿意来汇报 生:我读懂了“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我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这句话是列宁说的。

生:我知道了列宁是在巴果茨基的陪伴下走过两次险路。出示自学提纲:

这是一条怎样的险路,请用“ ”画出来;面对这样的险路,列宁是怎样做的呢?请用“~~”画出来。(四人一组合作学习)

师:谁愿意把描写险路的句子读一读。

生:路窄得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师: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路的险。

生:还从巴果茨基的动作可以看出路险: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生:从巴果茨基的语言也可以看出路险:“您看看,是这样的路。您不能从这儿走过去。”

师:从同学们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非常棒!那列宁面对这样的小路又是怎样做的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列宁跟在巴果茨基的后边,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列宁头晕目眩了。

生:列宁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师:从中可以看出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列宁遇事沉着冷静,不退缩。小黑板出示:

(1)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2)他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请同学们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句话写出了列宁过小路时的神态“不慌不忙”,动作“一步一步”,更写出了列宁面对困难勇敢应对,遇到危险沉着镇定的良好品质。

师:同学们应该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师:列宁和巴果茨基走过险路,来到山顶,看到怎样一幅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8自然段。

师:你感觉山顶的景色怎样?

师:山顶的景色这么美!你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山顶的美景展现给大家。(请一名学生试读。)

师:同一段文字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现在同学们感觉这段文字怎样读能读好就怎样读。(生练习读)

师:谁愿意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读给大家听。

师:看完日出,列宁和巴果茨基在回来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19 到26自然段,同桌分角色读课文。

师:列宁上山和返回时都走了那条危险的小路,但目的和心情却不同,有什么不同呢?

生1:上山时走险路是为了赶时间看日出;返回时走险路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

生2:上山时心情是非常紧张的;返回时心情是非常轻松的。师:列宁是个革命者,却选择走这条险路,万一掉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那么列宁到底该不该走这条险路呢?(学生讨论交流)

师:我认为一个人是应该善待自己的生命,但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该时时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列宁该不该走这条小路要和他当时所处的环境联系起来,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列宁当时所处的环境远远比这条山间小路险恶得多,一个革命者,如果连一条小路都走不过去,还怎么能走得过荆棘丛生的革命大路呢?

师:现在让我们用列宁自己的话来回答去回都走小路的原因吧!(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话的含义)

三、课堂小结。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列宁那种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优秀品质。

板书设计:

登山

去 赶上看日出 害怕、紧张

列宁 走险路

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文本。而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语句等,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划出或写出自己见解的个性化内容,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是学生阅读过程与体验的一种呈现。

本案例中所教学的《好汉查理》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自称好汉的调皮孩子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两个人的友好帮助中,查理也改变了自身弱点的故事。课文中,查理和杰西两个人物形象真实。查理既调度又善良,喜欢帮助人,举止言行有“好汉”的做派;作为残疾人的杰西心态非常健康,她没有自艾自怨,真诚又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在她的理解、尊重中,查理改正了缺点。如何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人物内心、人物特质呢?这就需要学生细细品读文章,让学生走进文字与文章对话、与人物对话,批注式阅读就十分适宜本篇文章的学习。

二、案例描述

(1)初解“好汉”,导入课题。在你心目中,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好汉呢?(如行侠仗义、抱打不平、见义勇为、为朋友两肋插刀等)【板书:好汉】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自称好汉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查理。课题质疑,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相机解决。再从学生的提问中,提炼出本文的主要问题。1一开始,查理是个好汉吗?2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查理是个好汉?3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读一读课前导读,说说学习方法。请生说。【想想课文中的小男孩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同学交流对课文中的人物的看法;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那就让我们走进文章去认识认识这个好汉查理吧。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词,读通课文。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自由读,小老师读,齐读。师:你发现彬彬有礼、恋恋不舍有什么特点?(AABC的词语。)师:你积累过这样的词吗?请生说。师补充【依依不舍、惺惺相惜、津津有味、夸夸其谈】3整体感知。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品读体会,圈圈点点。△学习第1自然段。查理一开始是好汉吗?师:查理开始也说自己是好汉,是个怎样的好汉?自己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第一节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指生交流。【板书:调皮、爱搞恶作剧、没人喜欢】镇上的人会怎么叫他呢?那些大人可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什么?所以查理有没有朋友,只好搞恶作剧自娱自乐。【板书:好汉】这样就可以了吗?(加上“”,是冒牌的好汉。)△品读3———13自然段,学写批注。读悟交流:后来查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查理是个好汉?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并写上自己的感受———批注。】生默读课文画句子写批注并交流。【教师示范批注】生:“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随意乱拿)。说声:“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你真礼貌)。生:“好吧。”查理恋恋不舍地把刀挂回墙上。(心地善良)师:查理喜欢这把刀吗?从哪里看出来。(恋恋不舍)你们有过“恋恋不舍”的经历吗?既然这么喜欢,那就继续玩吧,别管杰西的请求了。但是他这么做了吗? 生:“当然可以。”(爽快,乐意助人)。生: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守信,有爱心,时间长)。师:杰西快乐吗?是谁带给她的?查理快乐吗?是谁带给他的?总结查理的改变(读板书批注)(彬彬有礼、遵守诺言、诚实自信、有爱心的查理)师:现在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好汉了。【板书:好汉】我们为查理的改变而高兴,一起再读读13自然段。△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查理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小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呢?【提出问题,品读句子,交流感想,写上批注】。那我们也用这个方法来找找查理变化的原因。

师相机引导:1杰西怎么称呼查理的?查理听到杰西叫他好汉查理,心里会怎么想?2杰西又是怎么对待这个不速之客———坏小子查理的?用横线画一画句子写批注。指生朗读杰西的话,想象杰西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内心活动。读读有关杰西的内容,想想是什么使查理发生了变化?(杰西的尊重、理解、信任)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罗伯特先生的夸奖)

(4)交流想法,定义“好汉”。学到这儿,请同学们再来谈谈你对“好汉”的理解,你认为查理是一个真正的好汉吗?假如现在你是这个镇上的人,你会怎么评价查理呢?

(5)交流经历,凸显主题。这是一个关于爱心的故事,当我们献出爱心,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们也会像查理一样得到快乐。现在让我们跟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生活中这样的经历。生交流。

三、案例思考

对于像《好汉查理》这种独立阅读课文,在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在本案例中,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从文章语句中感受查理的变化,然后重点去研读杰西的话语,从中体会人物形象,让学生学会写感想做批注的学习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开始的导题让学生理解好汉形象,从生活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学习课文进行情感铺垫。教授写批注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3-13自然段,找找查理是好汉的证据(即杰西相信查理的凭据),并写上批注,从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这样有效促进了语言的内化,升华了情感。最后再回到课题“好汉”,怎么样的人才是好汉。通过交流生活经验,感悟文章主题。最后作业关注文章分行式写法,让学生自主练习。

上一篇: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下一篇:年会会场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