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通用8篇)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 篇1

看待一个辩题的前提是明晰辩题中的概念。在这个辩题中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基于现实情况理性地对未来设定的奋斗目标,而社会需求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实体范围内的社会需求或需要。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面临就业问题时,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因素,然而在基于何者可以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的标准下,我方认为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更需要注重个人理想。

第一、从理论层面上而言,个人理想的导向作用,可以为初入社会,思想还未成熟的大学生指明奋斗的方向;个人理想的调节作用,可以随时纠正偏离奋斗方向的大学生,使之无论是在顺境或者是在逆境,都会奋发进取;个人理想的激励作用,可以激励大学生不断提升自己,把美好的未来和宏伟的憧憬变成现实。我们只有更注重个人理想,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理想的三个作用,大学生们才可以在各个领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做到人尽其才。而这些都是更注重社会需求所无法替代的。

第二、从事实层面而言,在个人理想的三层作用下,比尔盖兹创造了微软帝国,俞敏洪实现了人生价值和自我提升。纵观当今大学生盲目投简历现象数见不鲜,大学生为了一个工作而找工作,既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也无法达到职业本身的要求。而作为雇佣大学生的企业,需要的则是可以在自身岗位热情奋斗,主动付出的员工,而不是为了索取一个饭碗而就业的大学生。投入众多教育资源培养了大学生的国家,需要的则是可以引领社会各个领域的人才,而不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庸碌的小职员。一系列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学生只有以个人理想作为就业的第一因素,才能同时满足个人、企业、国家的要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而这是更注重社会需求所无法做到的。

第三、从价值层面而言,近年来各大高校为了迎合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大学生生源,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质量却年年下降。当我们庸庸碌碌地过完四年大学生涯之后,我们不禁问自己,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又将去向哪里?可是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生回答的了呢?当代大学生有了托福雅思GRE,有了四六级证书,有了计算机二级,唯独缺的是个人理想。假如我们能在走进大学的那一天起,就树立个人理想,明确人生目标,大学四年当中脚踏实地地践行自身理想,逐步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四年之后毕业时,又怎么会盲从,又何愁就业无门呢?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 篇2

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档案事业投入不断加大。2007年省档案局 (馆) 的经费达2016万元, 同兄弟省市局相比差距仍很大, 但自己和自己比变化就很显著, 2000年经费仅为696万元。目前, 我省国家综合档案馆面积达到19.65万平方米, 是1979年的9.4倍。改革开放推动了辽宁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也更加促进了辽宁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档案工作不断深化改革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自上而下规范档案工作, 那么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自下而上推动档案工作改革不断深化。

第一, 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档案工作改革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创新, 就是要做到与时俱进, 在深化档案工作改革中, 根据新的历史起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联系档案事业自身发展规律,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策略和实施措施, 全方位做好服务。档案管理理念每每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 从为阶级斗争服务到经济建设发展到那里, 档案工作就延伸和服务到那里, 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

第二, 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档案馆功能建设不断创新。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工作的逐步开展, 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文件、档案等政府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 对文件、档案的利用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档案工作外延不断拓宽, 档案馆从“永久保管党和国家历史档案的基地”, 到“一个基地、一个中心”乃至到档案信息的存储基地、档案信息交流服务中心、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四位一体”。档案馆功能的拓宽, 文化休闲娱乐、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功效, 赋予了档案事业的灵动、活力。

第三, 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档案工作改革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省档案局开始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试点, 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2005年, 省政府投资300万元用于省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近200万元进行了纸质、缩微胶片以及音频视频档案数字化管理及加工平台的建设。省档案馆与清华紫光合作完成的《辽宁省档案馆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 通过国家级专家验收。全省14个市和34个县 (市、区) 档案馆都建立了档案网站, 形成了具有辽宁特色的档案网站群。

二、档案工作改革成果更广泛地为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服务

档案工作在改革开放中求得发展, 在发展中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优质档案服务。

一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取得新成效。省档案局 (馆) 在连战先生来辽宁访问, 省委、省政府解决抚顺战犯管理所历史遗留问题等重大活动中, 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省委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提供优质档案服务有新办法。我们加强了对重点建设项目和国债项目档案管理的跟踪指导, 项目竣工档案验收合格率达100%。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档案工作, 开展了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档案登记工作, 登记企业达214家, 占42.3%。

三是围绕民生需求, 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有新举措。省档案局与省发改委联合召开了全省采煤沉陷区治理档案工作现场会, 推动了全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档案工作。“规范企业职工档案管理, 为下岗退休职工排忧解难”一事被评为省直机关2006年第四季度最佳实事之一。我们与辽沈晚报合作, 在“文化大讲堂”栏目发表专题文章41篇, 满足社会对馆藏档案认知的需求。

四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供档案服务有新规定。2005年, 我们与省农委决定将在乡镇或村保管的土地承包合同集中移交到县 (市、区) 档案馆保管, 无偿提供利用。目前, 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档案已有96%进县 (区) 档案馆。2006年, 省档案局与省林业厅规范了集体林权改革档案工作, 已经签订合同379万份, 发证159万份, 做到了林权改革档案管理与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同步进行。

五是围绕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积极开展档案利用服务有新进展。截至2007年, 全省各类国家综合档案馆开放档案343.13万卷 (件) , 比2003年增加89%。省档案馆举办的“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革命斗争历史档案展览”、“‘九·一八’事变历史档案珍藏展”、“邓小平来辽宁图片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馆藏档案珍品巡回展览”及各级档案馆举办的档案展览都在社会引起良好的反响。我们和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了《辽宁改革开放30周年暨解放60周年展览》。

去年我们首次与省统计局合作开展了辽宁省档案馆社会认知度调查, 从公众对档案法、档案馆功能、档案馆服务方式与手段、档案馆馆藏等方面进行了家庭与个体的访问与调查。从调查结果看, 档案馆的内涵与外延公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与我们的期望值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在强调社会档案意识的同时, 也应该强化档案工作者的社会意识。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个人理想教育;结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13-02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

(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历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勃勃生机,正是在其指导下我们党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所以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个人理想教育过程中,才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政治方向。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和核心。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现阶段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向全党明确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的思想建设任务。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只有牢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把共同理想融入个人理想的建设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掌握科学方法和思想,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前提。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民族意识的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它起到了凝聚民心、提升民力、提高民智的作用,它是当代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前提。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多元化的侵袭下,大学生的时代嗅觉敏锐,思想活跃,容易受到各种不利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前提,教育大学生在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个人理想。

(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现实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以传承国脉、强国富民的动力之源。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决定着国运的重大国策,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就是破除陈旧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创新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发展民族的中坚力量,只有具备改革创新精神才能真正担负起民族兴旺的大任,应鼓励他们在坚定个人理想的基础上主动吸收各种先进思想,开拓创新,从而实践自身远大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推动社会的发展。

(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基本准则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强调,要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精辟地道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为大学生明确了立身之本。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其个人理想的教育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作为基本准则,积极主动的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之中,引导其价值取向和道德人格的建设,更好的树立个人理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实践途径

(一)创新教育模式

1、分步导之与因势利导相结合

随着社会进步和形式的变化,理想教育对象本身及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思想问题的形成往往是许多矛盾的综合交错,容易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从而出现错误的判断与决策。分步导之是教师针对大学生当前困惑的思想问题,按照轻重缓急,有步骤加以引导的方式,它能够针对上述大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给予冷静分析,分步骤循序渐进地逐步解决。因势利导则是教师要正确分析大学生思想形势,按照其不同的思想特点和发展趋势,顺乎社会向前发展的潮流,引导和推动思想向正确方向发展,这种方法要求我们抓思想发展趋势,抓教育有利时机,抓发挥积极因素。大学生由于个人社会生活经历、政治素质、思想意识、认识能力、环境影响等各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理想状况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且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在理想教育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这时便需要因势利导并分步导之,切实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将分步导之与因势利导相结合,遵守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教育的导向性和层次性原则,使理想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更具有针对性。

2、注重互动式教育

当今时代,理想教育的主、客体及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理想教育客体—当代大学生。其追求平等,崇尚自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理想教育过程中,“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传统灌输式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说你做”在很大程度上分离了两者的关系。这样做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收获甚微,所以现在的高校理想教育就要不断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教师在“导”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实现师生互动,运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讨论、演讲、辩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同学的能力得以发挥,并将教育成果自然而然的为大学生们所接受,进而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与目标。

3、榜样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当今社会,每个大学生都有不甘落后、积极上进的自尊心和责任感,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便能够有效的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奋发向上有目标。榜样的选择既可以大到抗震救灾的英雄,小到在大学生身边的那些品学兼优、自强不息的优秀学生代表。在榜样教育的引导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运用反省、反思、内省、慎独、自我改造、自我管理等方法,加强自我修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在自我教育中不断提高价值判断的能力,确立自己的价值目标,规范自己的价值行为,为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打下基础。

(二)拓宽教育渠道

1、肯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主渠道地位,并不断向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阵地,其在大学生个人理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单纯依靠这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个人理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理想教育辐射到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如课外阅读的选择指导,现在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阅读数量和质量大大降低,我们应引导其读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名人传记等对于其理想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书籍,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理想境界。此外,和谐校园文化的培育必不可少。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高校应注重校园环境的人文设计,提高学校文化的品味,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精神,并结合学术研讨、纪念日、重大事件等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应发挥其优势通过举办艺术节、知识讲座、培训班、读书节、展览等学生活动,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更好的树立其个人理想。

2、在校园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向社会实践教育拓展

实现理想教育的知行合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比课堂教育更加具体、生动,对大学生的教育更有说服感和感染力。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只靠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接轨。目前大学教育中对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还是比较重视的,从各大学科的发展来看,其都通过组织大学生深入企业、政府、学校、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會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国情,增强其对党和国家政策、路线的理解,深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培养独立自强、艰苦奋斗的能力,此外,通过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三下乡”、“村官”等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基层,深入群众,寻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通过兼职、校际联合活动等方式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3、在传统手段发挥作用的同时,不断向网络教育拓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突破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限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教育,网络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网络已经日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获取信息,吸收多元文化。其中跟我们大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属校园网,它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但可以使大学生更加主观、生动的接受教育内容,且节约了教学资源。我们应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网站,做到网站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方式灵活、交流便捷,贴近大学生实际,吸引眼球。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网上教育活动,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专业特点,采取网上专家讲座、名师答疑、在线讨论等方式开展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3]李建华.和谐社会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9.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 篇4

一、前言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最现实、最需把握的是今天。与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美妙的幻想,不如在旭日东升之际勤奋投入工作;与其在垂暮之年因理想未能实现而懊悔不已,不如趁风华正茂之时躬身实践、奋斗不止。

因此,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关于大学生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调查,此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避免了部分同学的忧虑,提高了调查的可信度。

二、调查基本信息情况

1、调查时间:

2015年12月21日——2016年1月4日

2、数据:

总浏览量138 数据总量95 完成率69.0%

3、你是大几的学生?

4、你的性别?

5、数据来源?

三、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1、是否拥有理想;

2、大学里是否调整过自己的理想;

3、实现自己理想最重要的是;

4、追求理想的路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5、在苦难面前怎样做的;

6、是否拥有社会理想;

7、几岁拥有社会理想这一概念;8是什么影响自己确定社会理想;9你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10、你觉得我国最主要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11、你觉得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有什么关系;

12、当社会理想和你的个人理想发生矛盾时,你会怎样处理

四、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基本认识

个人理想: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2、调查结果

①是否拥有理想?42.11%有短期理想,并有意识的达成自己的理想;17.89%有短期理想,但没有特别的计划去实施;23.16%有长远理想,并一直为其奋斗着;16.84%有长远理想,但没有计划,凭感觉 ②大学里是否调整过自己的理想?43.16%有,但根据现实状况重新设定,适当提高;30.53%有,但根据现实状况重新设定,适当降低;12.63%没有,坚持自己最初的理想;13.68%迷茫中,不知道怎么做 ③实现自己理想最重要的是?38.95%需要认真学习;26.32%要多参加学生工作,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24.21%利用假期工作了解社会掌握应有技能,以便更好实现自己的理想;10.53%其他 ④追求理想的路途中遇到哪些困难?23.16%家庭经济;48.42%个人能力;22.11%社会因素;6.32%情感问题 ⑤在苦难面前怎样做的?40.00%寻求帮助;42.11%自己解决;4.21%放弃理想;13.68%其他 ⑥是否拥有社会理想?58.95%有;7.37%没有;31.58%对社会理想概念不了解,不清楚2.11%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社会理想 ⑦几岁拥有社会理想这一概念?16.84%12岁以下;53.68%12岁—18岁;17.89%18岁以后;11.58%至今没有 ⑧是什么影响自己确定社会理想?32.63%客观社会条件;11.58%家庭思想观念;7.37%书本;43.16%个人主观意识;5.26%其他 ⑨你的社会理想是什么?22.11%从政进而规划祖国的未来;10.53%立志报国,做一名军人;6.32%到边远山区支教;61.05%其他 ⑩你觉得我国最主要的社会理想是什么?15.79%经济建设;6.32%国防建设;6.32%世界地位建设;40.00%人民幸福感的提升;25.26%社会的和谐;6.32%其他 ⑾你觉得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有什么关系?22.11%社会理想指引个人理想;22.11%个人理想促进社会理想;52.63%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辅相成;3.16%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没有关系 ⑿当社会理想和你的个人理想发生矛盾时,你会怎样处理?44.21%坚持个人理想;35.79%服从社会理想;9.47%怎么做对我有利我就怎么做;10.53%不知道

3、分析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 篇5

思考题:

1、写第一章读后感,分析其思想背景和主要论点。

2、关注‚三个舆论‛场中各自的事实和观点。

《理想国》、《社会契约论》与《公众舆论》

柏拉图暗示,政治的最大命题是‚正义‛问题,而正义的要义在于,其应体现被统治者的利益。孟子似乎也有这个思想?然而柏拉图说得更明晰,他暗示,实际社会中,正义往往仅仅体现为统治者的利益。他提出的解

决之道是从小培养统治者,使他们向美爱善,最终为理智所主宰,因此最终能顾及被统治者利益。关于对统治者的培养,孔子东西中似无。孔子的东西主要是儒生自己修身,以辅佐统治者。

向“美”爱“善”,“爱”“善”从哪里来?从“知”来。真正的“知”会带来最大的“爱”“善”。

李普曼《公众舆论》就是延续《理想国》“知”和“培养统治者”命题的(因此这是一本政治学著作),不过这个“统治者”按照当代条件(指西方民主社会)变成了执行层面是少数人,监督、选举层面是大多数人。李普曼这本书既谈“大多数人”(监督、选举层面的统治者)在“知”上受到的限制并暗示如何尽可能克服(这里联系到新闻学、传播学,因此这是一本新闻学、传播学著作),又谈如何扩大“少数人”(执行层面的统治者,包括政界和商界两方面的)的“知”(这里又回到了政治学)。

培养两个层面的统治者的关键就是克服我们头脑中的“观念”(一知半解),从而扩大“知”。

李普曼说的‚观念‛即《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说的‚意见‛,而李普曼有时也用‚意见‛作为‚观念‛的同义词。‚观念‛就是包含了部分事实的东西(即苏格拉底说的‚有‛‚无‛之间物)。不是全部的、整体的、包含所有因果关系的事实,但其中有具体的、局部的、包含部分因果关系的事实。如果说前者是一个纯铁的立方体,后者就是一个同样大小的海绵立方体,中间插入了一些铁丝、铁钉、还吸收了一些水……李普曼的这些分析(我的形象化说明是对李普曼观点的理解、阐释),也即他的‚拟态环境‛论,这与苏格拉底‚‘有’‘无’之间物‛论完全相同。

就“知”受到的障碍而言,产生的原因则有社会外部的原因和个人内部原因。《公众舆

论》的“导论”部分主要只谈论后者,对前者几笔带过。“导论”之后的内容也以谈后者为多,但也明晰谈及了前者。

“培养统治者”和“知”的关系是柏拉图理论的重要内容(即:真正的“知”会带来最大的“善”)。但对两者关系,李普曼未作直接阐述。也就是说为何“统治者”一定要有“知”?显然李普曼跳过了“知”才能达到“善”的柏拉图观点,但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并得出自己的推论。我认为李普曼主要是从现代社会的巨大化、复杂化来谈的,主要谈“知”决定了能否成为“称职”的“统治者”。

李普曼没有更充分明确的阐述“知”对成为“统治者”为何必要,而用主要笔墨论证其难度。

在《理想国》和《公众舆论》之间的著作,要注意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此书核心观点就是:“民主”意味着国家主权对“公

共意志”负责。这里的“公共意志”原文为法语,简称为“公意”(卢梭用的是“意志”而非“意见”,“公共意志”与李普曼用的“公共意见”不同但接近)。

对“公共意志”究竟是什么,卢梭自己也说得不够清楚乃至有内在矛盾。卢梭相关思想反映了逻辑上的明晰和观点上的绝对化,但如何运用于实际则存在很大问题。总之他认为国家政权应该反映人民的意志,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他也只是提出了设想,如“所有法律必须由人民在国民大会中制定”,“国民大会必须具有罢免所选举出的官员的权力”等。但这些做法是否存在操作上的问题或漏洞?做了是否就达到了国家政权反映人民的意志的目标?需进一步证明。

但西方民主国家(美、法、英)的政治制度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卢梭的设想上。这形成西方民主政治的传统思想。新闻事业在这个思想体系中则被设想为,因能向人民提供外部世界信息,从而使人民成为合格参政者,乃

至新闻事业被看成实现此目标的完美工具,即杰斐逊所说的“在有政府无报纸和有报纸无政府两者之间我宁要后者”。

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论文 篇6

关键词:博物馆;宣教功能;社会需求

宣传历史,教育大众是博物馆的一项重点工作。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也应根据当今社会的需求而应有所调整。社会的需求也是影响大众参观博物馆的因素之一,这也说明了宣教工作在博物馆的重要地位。

一、博物馆社会宣教功能

博物馆是为大众提供教育,娱乐等的服务行业,对其进行评价的依据是参观大众对博物馆的满意度,服务质量的高低关系大众的评判结果,和大众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够提高大众的满意程度。博物馆要有高水平的服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参观博物馆,只有更多的客户来源才能提高博物馆的不间断的发展。对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就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提高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地位以此来赢得更多的观众来参观,对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博物馆特别重视全面展示博物馆陈列文物的知识内涵,运用展出的文物教育现代人,随着博物馆陈列由以展品为中心向以陈列主题为中心的变化,博物馆讲解工作也发生了变化,讲解手段除传统的文字说明、口头讲解之外,还有影视、操作、制作等观众可直接参与的手段,这就为博物馆讲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近年来,我国各地博物馆在宣教活动方面创造了大量成功的范例,对此进行探讨和总结,有利于促进今后博物馆宣教活动更好地开展。

(一)宣教服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就是接待参观人员,为参观的人员提供各类的服务并对相关的信息作好收集,处理和传递。是博物馆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嫁接者,宣教工作人员的服务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关系到博物馆在大众的心中地位,影响大众对博物馆的看法。

1. 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服务是整个博物馆服务的综合反映。有人曾形象的把博物馆的宣教称作博物馆的脸面,这张脸面的漂亮与否,不仅取决于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博物馆的环境质量等硬件上的设施,更决定于博物馆宣教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精神面貌等。参观者对博物馆的评价一般都是在和一线员工的接触中做出的,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博物馆在大众心中的地位。

2. 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具有一定的协调作用。宣教工作是博物馆的前沿工作,它能接触大众,故而能够了解掌握大众对博物馆的需求,并把这些信息反应给博物馆,博物馆在根据这些信息,对各自的工作做出调整,然后经过宣教工作再次反馈给大众。因此,宣教工作在博物馆和大众之间起了一个信息沟通的作用,在博物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也要求宣教工作的员工对待工作必须认真,仔细,观察和博物馆进行及时的沟通,反馈各种信息,确保博物馆及时满足大众的需求,提高博物馆对大众的服务质量。

3. 博物馆的宣传工作是和大众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顾客就是上帝,博物馆为大众提供的各种展览,娱乐等,服务质量的高低,好坏不是它们自己评价的,而是由顾客说的算。大众的满意程度就是对博物馆的评价标准,和大众建立好一个良好的关系能够提升博物馆在大众心中的满意程度。

(二)宣教服务工作的特点

一是无形性,服务行业是一个无形的,看不到的,在没有消费之前很难对服务的好坏做个评论。比如在观众参观之前,对所要看的展览质量的高低很难掌握。二是同一性,即产出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比如:一些观众在听讲解员讲解,当讲解员讲解服务时,观众肯定会在场,而且,讲解员讲解与观众消费这种服务即听讲解是同时进行的。其讲解质量的高低随即消逝、不可称补。这也决定了服务的质量具有不可称补性的特点。三是直接性,服务产品由其生产者(讲解员)当面向观众提供的。观众对产品的意见和投诉会立即反馈给生产者,提供者的好坏最终是由观众作出评价的、而不同的观众对服务有不同的期待,对于同一个服务也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即使同一观众对同一服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心情下,也会作出不同的评价。同时,服务产品质量还容易受讲解员情绪、服务时间、环境和服务的对象等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不同的心境下,面对不同的观众,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再加上由于对服务质量评价的主观性和观众需求的多样性,即使对完全相同的服务,不同的观众也会有不同的评价。因此,要始终如一地提供稳定、出色的服务,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也是宣教人员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三)宣教服务工作的要求

结合宣教服务工作的特点,给我们提出了必须加强对服务质量的控制,在如何提高服务员工的.素质上“做文章”。同时还要通过采用严谨的策略和制度,加强人员管理,来满足或超常满足观众的要求和愿望。

第一、工作要有规范性。工作要规范,讲究程序、讲究原则。规范和程序是对“人治”的制约,也是对滥用权利的一种制约。讲究规范、讲究程序、讲究原则有利于保持整个工作秩序的稳定。

第二、要坚持做好日常性工作。日常性的工作也是最大量的工作。宜教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工作内容单一、重复,这就要求宜教工作者对待服务工作要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并要在此基础上逐步的提高,逐步的改进,在“单一”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在重复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第三、要灵活掌握工作方法。宣教工作在博物馆中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由于是博物馆前沿的工作,决定了其每天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必须处理好和这些人的关系。所以,宣传工作员工要有机灵的头脑,过硬的素质,善于接待来客和妥善处理事务,随机应付各种事件,并获得观众的认同和好感。

第四、要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宣教工作要求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服务技能,不懂业务知识就是外行,就无法适应观众的需求,工作的需要。

二、博物馆的社会需求态势

(一)博物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整体提高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自然对文化和博物馆的需求也趋于多                样化、个性化了。博物馆的市场化需求要求博物馆要特色化,即个性化。这一点对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也毫无例外。一个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只有具备了自己的特色,才有可能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样才能长期占领观众市场。宣教个性化的服务取决于本馆的可利用资源和目标市场定位以及服务对象的定位,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二)博物馆社会需求的生活化

很多观众希望博物馆走出神圣的殿堂,走进人民群众中,能让全社会读懂,能让普通老百姓看明白。博物馆不能“高高在上”、“孤芳自赏”,特别是陈列展览、讲解以及各种宣教活动都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市场化趋势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文化产品的特殊商业属性,二是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三是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现状。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最终要体现在观众的多少上。

(三)博物馆社会需求的要求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 篇7

(一)“三本”思想

《三国演义》是说给“有志图王”者听的英雄史诗,对明君贤臣良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它宣扬“忠义”思想,崇尚忠义是它对臣民人格提出的要求。除此之外,它还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于宣扬一种“三本思想”:民心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成败之本。[1]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对君主提出了以民心、人才、战略为本的要求,对臣民提出了忠义的要求。

首先是民心问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曹操深知民心的重要性,王霸相济,残忍与仁爱并存。他可以草木不留,“尽杀徐州所辖之民,并四下郡县百姓”,也会下令“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而真正以民为本的是刘备,他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宗旨信条。刘备初作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在徐州时,深为百姓拥戴。在新野,百姓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败走江陵,百姓十万相随,刘备宁可被曹军追上,也不抛弃百姓。其仁厚也若此,故民心归附。

其次是人才问题,能否知人善任,用者不疑,是一方军事力量能否强大的重要因素。袁绍“空留俊杰三千客,谩有英雄百万兵”,不能用才,只强盛得一时。曹操招贤纳士,知人善察,但他生性多疑,力统慑服,而非真诚以待。真正做到知人善任的是刘备,结义关羽、张飞,相惜赵云,更是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既得诸葛,如鱼得水,言听计从,完全信赖。明君贤相良臣,上下一心,故而能败曹操,得荆州,取西川,把蜀汉事业迅速推向高峰。最后,战略为成败之本,是兴衰强弱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有智谋,才会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袁绍尚力,“虽强必若”;曹操尚智,“虽弱必强”,官渡之战即是如此。

(二)理想典范

既然《三国演义》要解决的是有志于天下者应该如何做的问题,除了给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三本思想”外,自然会为他们树立典范榜样。以这些典范的实践,来给出示范,同时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来影响有志于天下者和社会大众。刘备是“仁君”的典范,他施行仁政,爱民如子,与民同甘共苦。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待人以宽。诸葛亮是“贤臣”的典范,他足智多谋,明察天下大势,运筹帷幄。“奉命于危难之间”,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可贵的是他有统一天下的壮志与智谋,却没有个人野心,忠心辅佐刘氏。关羽是“良将”的典范,他义薄云天,重承诺,与兄弟共患难。身在曹营,不忘旧情,千里单骑,报主志坚。

二、罗贯中的“仁义”思想

《三国演义》“体现着现实和理想的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2],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这“三分虚构”里便有作者个人思想倾向和创作个性。《三国演义》与真实的历史和之前的三国作品相比较的不同之处,也就是作者的创作个性。这些不同和改动,正是罗贯中的个人之“心”的流露。

《三国演义》塑造了以某种道德品质为基本特征的人物形象,刘备是仁绝,诸葛亮是智绝,关羽是义绝,曹操是奸绝。通过这种绝好与绝坏式的极端,来展现作者的赞扬与批评,突显作者的爱憎喜恶。其中改动最大,着墨最多的当属刘备。历史中或者前代的作品中,刘备是一位平庸的君主,他戎马倥偬,基本没有真正的固定领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他施行仁义主张。他同曹操一样,也是个心怀诡诈,不守信用之人,教杀吕布,夺刘璋益州。刘备对阻碍自己称王的从不手软,降职或处死。刘备不善用兵,缺乏军事才能。据统计刘备参与的战争有25次,其中失败16次,成功仅9次。他不善分析形势,易被感情左右。与孙尚香完婚后,曾在江东乐不思蜀。关羽被杀后,错误估计形式,为小义而损大义。三国鼎立,蜀汉先亡,刘备应当承担一定责任。而作者完全将刘备“德君”化,“以德及人”是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作者编造宗族世谱,抬高刘备身世。变假为真,篡改史实。虚构战役,夸大战功,虽败犹荣。特别是增加了对刘备哭和眼泪的改动,塑造了一个任绝的德君形象。对刘备形象的改造,与作者的“仁义”思想和对明君的渴慕紧密相关。“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的君道观,《三国演义》曾先后六次借五人之口侃侃而言之,可见罗贯中对这一君道观是如何倾心。[3]讴歌“仁义”之心,赞美“仁义”之举,颂扬“仁义”之人,而怅然于天道不公,蜀汉未有天下,这是罗贯中创作个性的鲜明特点。

摘要:《三国演义》要解决的是有志于天下者应该如何做的问题,它给出了王天下的政治良方——“三本”思想,以民心、人才、战略为本。并且,为明君贤臣良将树立了典范榜样。罗贯中的“仁义”思想使得《三国演义》实中有虚,改变了历史上刘备的形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罗贯中,三本思想,仁义

参考文献

[1]张锦池.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三本”思想[J].文学遗产,1992年(02).

[2]张锦池.论《三国志演绎》的创作原则和人物描写[J].明清小说研究,1993(01).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 篇8

关键词:理想社会;先秦时期;古希腊;和谐社会;比较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34—04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它反映了我党在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小康建设时对所面临社会问题敏锐的洞察力,无论从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方面理解,还是从解决社会现实矛盾的需要方面考虑,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国家政策体系中的重点政策加以确立和推行,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化解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有选择性地继承了中西哲学家们构建的古典理想社会中的精华部分。由古典理想社会的比较角度切入,对我们理解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古典理想社会

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派别的理想社会理论从不同角度阐释着他们的政治哲学思想,他们互相冲突、互相弥补、在各个层面上将中华的理想社会构建得丰富多样、生动立体。其中以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最具代表性且影响巨大。

儒家在其“仁”与“仁政”的内在核心要求下,提出了“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关于理想社会,儒家将其具体地表述为“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认为人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人。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种“大同”思想表达了儒家对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充满公正、平等、太平的社会的向往。“大同”社会的依据是儒家“家国同构”的政治理论,在这种理想的政治理论中,“君”与“国”一体、“国”与“家”不分;“国”是“家”的联合与扩展,同“家”一样是一种伦理生活的共同体。儒家将其理想社会建立在“家国同构”思想上,其根据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法三者的关系,其中宗法制度的影响是最大的。

墨子旗帜鲜明的主张君子治理国家应该效法“天志”来制定法令和政策,我们不难看出墨子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社会的公正和平等。墨子还倡导人人“兼爱”,推崇平等无差别的相互友爱。因为他认为社会动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统一的国家,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没有统一的法律。所以在“兼爱”之后,他进一步提出“尚同”的政治法律思想。“尚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天志”,为了一同天下之“义”。于是就要以“尚贤”为原则建立国家政体,来体现“天志”,并实现理想社会。墨子建立了一个以“义”为目的,以立贤为国本的等级制社会模式。这个模式完全倾向于人治,天虽是至上的,但贤者的良知却始终是社会的标尺。墨子甚至不顾及宗法世袭制度,主张“天子”也应该选举贤能者而任之。

道家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在《道德经》第80章有具体的描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理想社会是一种小国寡民、生活古朴的社会图景。这种社会模式保留了许多上古农村社会的组织形式,实际上是老子对周初社会生活的追慕和憧憬。在理想社会的治理上,老子提倡“无为之治”。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正是道家无为价值观念在政治上的必然结果。

战国时代变幻无常的现实使韩非认识到:“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他一再攻击儒家道德礼教的无用和迂腐,主张避免“道德”空谈,建立一个“以法为本”的社会。韩非还明确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这是一个“唯治为法”、“法与时转”的变动社会模式。但君主的至高权力是不变的,它只是这个应变社会模式的轴心。整个社会的稳定与治平,就是依靠从这个恒定的轴心中不断地发出应变的指令来。可见这还是一个君主集权的国家制度,法也只能由君主制定实施,是治驭臣民的工具,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同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们面对着希腊城邦这一特点鲜明的政治制度,纷纷从制度的来源和如何完善使之趋于完美的角度来构建他们的理想社会。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既然作为个人本性的灵魂包括理性、意志、欲望三个部分,那么国家也就有三个等级的人,即管理国家的哲学家、卫国的战士和手工业者。在理想国里,各个阶层的人应该如同人的灵魂的各部分的器官,各司其职,协调和谐。柏拉图是从一个绝对完美的“善”的理念来思辨理想国家的,这样他也就要求城邦中的每个人都具有绝对完美的“善”的品质。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可能完成,也就区分出三个等级的人的不同品质,也因此决定了他们在城邦中的地位作用。其中哲学家因为直接面对理念世界,拥有理念知识,所以拥有统治者的社会地位,这就是柏拉图著名的“哲学王”理论。

亚里士多德把政体看做是一种体现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制度,他把最正确的政体称为共和制。在共和制中,是多数人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统治。共和制集寡头制与民主制的优点于一身,却没有它们的不足和极端。共和制是实践中很难实现的政体,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家的中间成分往往不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如果建立了由国家的中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共和制,就是建立了為多数人利益考虑的国家政体,这样才能中庸地权衡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对立。确立中产阶级为执政者之后,亚里士多德认为执政之道应是执行法治,因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1]。如果让一个人统治国家,欲望的无限性会使统治者滥用权力,即使他们具有最优秀的美德也无法保证这样的情况不会出现。而法律可以被定义为“不受任何感情因素影响的理性”,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和理智”的体现,具有人治无法做到的“公正性”。以法治国实质上是摆脱个人欲望,转而求助理智的统治,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样的统治才是稳固的。

二、中西方古典理想社会比较

中西方古典的理想社会建构都属于传统的道德政治哲学范畴,二者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观念和理想政体方面

在儒家传统中,国家观念是将国与家等同起来的,如何治家便如何治国。这种传统是由当时的宗法制度决定的,在一个宗法等级严格的环境中,邦国就如同放大了的家族,国君就像是族长,天下与天子也是由此推论而来。于是伦理等级关系就是国家政体的原型,“家国同构”的理想社会就是等级森严的政治结构组织。

老子崇尚自然,希望社会可以恢复到“小国寡民”的自然状态。在他的理想社会中,国家是原始的群落的概念,是古代农村社会的组织形式。老子倡导以“无为”来统治这个理想社会,统治者若是圣贤必然反对“德治”和“智治”,以自然人性为引导,顺应就是最好的治理。

先秦时期乃至中国后世的历史发展中,儒家的国家观念是为主流,不仅其它学术流派的观点与其相附和,更为统治阶级接纳采取并大力鼓吹。道家复古的“小国寡民”只能寄托人民对战乱社会的不满,无为而治倒是成为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论基础。

在古希腊哲学家的理论中,城邦就是国家,各城邦之间的联盟大都是松散的,无约束力的,他们从未希望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大一统”国家。在城邦即国家的观念中,国家的政治性因素成为更重要的部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以城邦为基础构建理想社会,亚里士多德在国家观问题上依然追随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根本精神是自给自足,是完全的主权和完全的独立。这是希腊文明创造性的特征的根本来源。”[2]

从国家观念比较看来,中国强大的宗法制使得“家”的比重更大,“国”不过是放大的“家”。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则使“国家”这个概念远离了伦理学。虽然柏拉图是在追寻和推演正义的城邦、亚里士多德追求政治最大的善,但他们显然比中国的哲学家们更加注重多数人乃至整体的利益。

等级分明的政体是双方的共同点,但在等级划分与各等级成员组成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先秦诸子大都将等级分得很细,自上而下,分毫不乱。同时等级结构的最顶端都是君主,权力十分集中。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明确地认为城邦中有三个等级的人,而统治者理所应当是哲学王。亚里士多德拥护共和制政体,认为这是多数人为了公共利益进行的统治。在这里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理论,也说明他希望政权是掌握在群体手中,而不是个人手中。因为他认为由具有最佳道德的人,或者说是圣贤来领导的君主制或贵族制都是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无疑比其他人都前进了一步,更为高明。

第二,法治和人治的方面

讲到国家的治理方式,先秦诸子各显手段。儒家、墨家和道家各自提倡“仁治”、“德治”、“礼治”、“尚贤”、“尚同”、“无为而治”等等。这些都可归纳为“人治”,即都只强调了统治者个人的自身道德、能力的最优,认为只要统治者的道德水平与个人能力达到了與其地位相应的高度就可以实现理想社会的最佳统治。与此相对的是法家提出的“法治”,韩非攻击道德礼教的迂腐与无约束力,主张利用法作为国家理想主宰,用法治保证国家的稳定和政策的推行。

柏拉图崇尚的哲学王和贵族制的理想国,也是建立在统治者的德行为善的最大化基础上。在理想国中的哲学王就是人治的最好人选,他代表人的灵魂中最善的部分——理性,他的品质是最美好最纯粹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指望君主或统治者的超群品质的人治始终不及拥有最好法制的政权。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的优点是明显的,它不仅承担着团体权威的重任,而且又是非私人性的,这样就不容易受到个人怨恨的影响。这样法律就成为促进全邦人民都能趋于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

这样看来,在中西古典政治哲学中都有关于法治与人治的对立,但性质与结果却大不相同。在中国对立的双方是各执法治与人治的一端,互不相让。结果从长期的历史来看,法家政治抱负实施的范围较小,影响也不如对方深远。以儒家“德治”、“礼治”、“仁政”的思想则深入统治阶级内心,并作为政治策略广泛宣传,主导了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柏拉图追求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是主张人治的,但他晚年对这方面的理论作出了修正,认为确有必要用良好的法律制约。这就使得他与亚里士多德在法治观念上的对立并不那么尖锐。法治的思想也在西方政治文明中深入人心。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形态、思想意识和文化基础,二者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道路。在中国形成了以人治占据主导地位,以法治为辅助的政治格局。在西方法治成为最为重要的政治手段,并围绕分权、法律制衡等限制人治的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的系统理论,在实施过程中也是行之有效,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第三,正义和平等观念方面

古典的理想社会理论属于道德政治哲学,所以伦理学不可避免地混合进来。在政治哲学中阐述了大量善与恶、公正与非公正、正义与非正义等道德、伦理方面的内容。故而需要对正义和平等观念进行比较。

墨家“立贤为本”、“选贤与能”的主张是它同其它学派的最主要的区分。正是这种区分,使墨家在平等观念上从其它各家中脱颖而出,也使古代中国不至于缺失在此方面的声音。墨子的“兼爱”主张提倡爱无差等,这不但是他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础,还体现了公众的平等要求。墨家的理想社会虽然仍是等级制社会,但各等级官吏乃至天子的选任却是以平等的“尚贤”原则作为指导的。墨子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等代表底层民众呼声的口号,表达了庶民阶级参加政权和提高社会地位的强烈要求。墨家的平等要求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情感和愿望,是实质上的平等,这无疑是其最突出的贡献。

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目的是找到最为正义的国家,进一步的根源是探讨何为正义。但是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平等与我们今天认为的平等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说他提倡的平等是我们认为的不平等。比如他提倡消灭家庭、共产共妻等斯巴达式的城邦形式,这不但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非常不平等的。由于他身处普遍使用奴隶制度的古希腊,柏拉图其实深信人是生来不平等的,所以他建立等级制度,却把正义作为支持等级制的一般道德原则。也就是说,柏拉图把正义同国家的等级制度联系起来,公正就是每个人都安于自己的阶级地位。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科学的对象是善和正义,在他看来政治学就是研究人和国家的至善的科学。所以他也将正义理念作为城邦政治的道德基础,公正原则是最高原则。亚里士多德还将公正等同于守法,认为政治的公正与法律的范围相同。他解释说在法制社会中,法律的目的是通过对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制约而确保城邦的共同利益,所以法律制约所有的德行。在各人的种种德性中,唯有公正为他人好处着想,与他人相关,这样公正不是德性之一种,而是德性整体,不公正则是邪恶整体,可见其对正义与平等观念的重视。

相比之下,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在正义和平等观念上的论述比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家们就要详细、深刻得多了。在秦汉之后中国漫长的封建政治历史中,正义与平等从未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话题。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利用和篡改,在它的伪装修饰与麻痹下,人们接受了现实中的所谓的正义与平等。只有在农民起义时,才会将平等作为口号,但实际上建立的依旧是专制的政权。随着墨家思想的消逝,哲学家们也甚少关注这个问题。西方则传承了正义与平等的传统,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后,政治哲学家们对社会契约的重视取代了对道德的重视,但是公正平等的精神显然在社会契约中传承下来,直至今日。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古典理想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中西古典理想社会理论是有传承关系的。但是,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更高社会层次上的发展和创新。古典理想社会理论产生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所以传统的理想社会理论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当今时代的和谐必然体现着现代文明。

今天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不是简单继承前人“家国同构”、“选贤与能”、“小国寡民”、“唯治为法”、“理想国”、“法治与共和”的理论,更不是杂糅各家理论为我所用,而是建立在现代公民身份和平等人格的基础上,切实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的理想社会。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需要以和谐理念来协调;体制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需要和谐理念来化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需要以和谐理念来舒缓;各种思想文化激荡,出现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观念不强的现象,需要和谐理念来规范等等。这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可能有现成的解决办法,只能借鉴前人经验在探索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论。

现代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理论,除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以外,还要与当今世界现代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同步发展,否则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种封闭的理想主义。然而在考察中西方古典理想社会理论时,我们必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于时代的不同,历史的进步,社会形态的改变,其理论必然有很多与当今社会不相符合的地方。我们要因时制宜,多考证理论中的精神实质,我们要借鉴的是那些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观点。其二,由于中西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多差异,我们对待西方的理论精华,也要因地制宜,多考虑对比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性质,活学活用,不可拘泥于形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继承、吸纳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产生的各种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同时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文化血脉和价值传统,要努力做好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的承接工作。

在考虑中西古典理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贡献的同时,更要明确我们党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来确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今天我们的理想社会已经不仅仅是理想了,和谐社会正在不断发展建设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的最高境界,未来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往未来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我们在构建理论的同时也需致力于理论的实施,共同走向和谐的中国,走向和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69.

[2]顾准.希腊城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61.

The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Classical Ideal Society Theory

WanFang

Abstract: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is brought up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the management of state affairs at present moment, it is the ideal society in Socialistic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ideal society always is emphasized by the philosophers. The pre-Qin dynasties and the ancient Greece are the origins of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t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different ideal society theories are established. Clear up and compare these theories, we can find the useful party for the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theory, this is meaningful to the job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ideal society; pre-Qin dynasties; ancient Greece; harmonious society; comparison

上一篇:图书捐赠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乡镇政协工作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