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精选8篇)
安置补助费是指为了安置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取得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的生活,国家所给予的补助费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安置补助费与土地补偿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 倍,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2.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包括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含构筑物)、农田水利设施、树木、蔬菜大棚等的补偿费。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3.青苗补偿费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 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土地征收活动的是失地农民的噩梦, 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收走, 配套的补偿却极不合理。具体来说存在补偿原则不清、标准过低、方式单一等问题。
( 一) 征收补偿原则不清
众所周知, 原则对于一项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以及价值取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 基本上没有规定征收补偿的相关原则, 这与宪法限制公权力保障人权的基本功能不相适应, 是非常遗憾的事。另外《物权法》http: / /baike. so. com/doc/5374574. html、《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等也没有具体规定土地征收的补偿原则。这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确实存在差距, “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对补偿就确定了公平补偿原则。日本宪法第二十九条也确定了正当补偿的原则”。
( 二) 征收补偿标准偏低
《土地管理法》有征收补偿的相关规定, 并且经过多次修改将标准提高了一些, 但是与飞涨的物价特别是房价相比法律规定的标准依然太低。如《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就规定了补偿费用的问题, 之后也具体规定了每种费用的计算方法。但是仔细分析发现该条第六款将补偿总和限定在30 倍以内, 这个规定的合理性遭到质疑。例如, 一亩地收成较好时一年可挣3000 多元, 30 倍也就是9 万元, 即使按照该条第七款的规定提高补偿标准估计最多15 万元。但这块地被征收后卖给开发商估计就有几百万。这极易造成被征地农民的逆反心理, 严重不满补偿费用从而引发不良后果。
( 三) 征收补偿方式单一
从《土地管理法》可以看出, 我国土地征收的补偿以货币安置为主, 由于征地使得农民被迫放弃其熟悉的农耕劳动, 谋生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这一单一的补偿方式不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长远之计。为此国土资源部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 提出在原有补偿方式的基础上增设另外四种渠道, 此四种渠道如果能贯彻实施确实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配套设施, 其执行效果并不明显。
二、健全征地补偿机制
征地补偿作为土地征收的重要环节, 作为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制度, 直接决定着农民土地被征收后能切实得到的补偿, 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也是产生纠纷最多的问题。为此亟待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使农民的权益在制度上得以保障。
( 一) 确立合理的补偿原则
为了弥补我国法律的缺憾, 首先应该在宪法中明确征收补偿的原则, 为其他法律的修改完善以及征收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原则指导。其次, 结合各国经验和我国实际, 具体可以采用公平补偿的原则。所谓公平指的是能够平等地看待被征收者遭受的损失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公共利益的重要性。美国联邦大法官霍姆斯也指出: 该原则的重点应该是补偿“所有权人所失去的, 而不是征收者所得到的”。此外, 该公平补偿标准还应该是完全补偿和适当补偿的结合。完全补偿是希望补偿可以尽量多地包含被征收者所失去的。适当补偿则是为了防止被征收人凭借自己的土地漫天要价、妨碍土地征收活动的正常进行。将这两个原则结合而成的公平补偿原则既能切实地保证土地征收所要求的公共利益, 又能尽最大的可能弥补被征收人的损失, 从而减少纠纷, 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
( 二) 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
一方面, 在公平原则的指导下, 现有的补偿范围需要有所扩大。具体说应该得到补偿的除了土地的现有价值外还应该包含土地的预期价值、被征收者因土地的缺失造成的间接损失、生活负担等。另一方面, 在补偿标准的问题上, 比较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征地补偿制度可以发现他们的补偿标准都和市场价格有密切的联系。虽然这几个国家土地私有制的土地产权拥有方式与我国有所不同, 我国采用的是国家和集体所有制, 但我国目前以土地的原有用途作为补偿标准的这一做法确实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为此我们可以借鉴这几个国家的经验, 在确定标准时适当考虑土地的市场价格、被征收土地所处的地段、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征收土地的前后用途等因素。
( 三) 采取多样化的征收补偿方式
我国目前采取的货币安置方式已经不足以缓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被征收人带来的冲击。如前所述, 国土资源部的相关指导意见由于制度的缺陷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为此, 可以考虑建立相关的配套设施来帮助该文件顺利实施, 另外由于该文件法律效力较低, 可以在位阶较高的法律如《土地管理法》中建立相应的制度, 增强其权威性。最后, 政府应提供相应的帮助, 如提供免费的职业教育, 在社会保障方面更照顾这些农民, 让他们的生活少些后顾之忧等。总之多样化的补偿方式不仅可以解决被征地者当前的经济问题, 还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从而得到人们更多的支持。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土地征收活动越来越频繁。土地征收之后, 如何对土地所有者给予合理的补偿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稳定团结, 因而对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试图探究我国补偿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关键词: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补偿原则,征收方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注意事项;成因;对策
一、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需注意的问题
(一)扩大补偿范围,确定市场化的补偿标准
一是要坚决落实和实施“公共负担说”理论。事实证明,政府征地行为是为了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实施的,其行为势必会影响部分集体和一少部分人的个人利益,这种利益牺牲的补偿理应由社会和政府共同分担,给予失地集体和个人适当补偿,而不应该由村集体和农民自己来进行负担。二是要保证补偿原则的合理性。补偿原则的制定,既要参考世界各地的成功做法,更要符合我国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争取使用完全补偿原则,可以有效避免矛盾发生。特殊情况也可以采用不完全补偿原则,但要做好调研,做好意见征求,做好政策的宣传和指导。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采用发达国家的完全补偿原则来操作难度较大,绝大部分无法实现,大多采取不完全补偿原则。如纯公共利益的土地征用,采用相当补偿原则;准公共利益的土地征用则采用完全补偿原则,适当提高对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就业补偿标准。三是要要对补偿项目进行细化,明确补偿范围和方式。补偿上要充分考虑土地征用费,还要考虑残余地造成损失的适当补偿。既要考虑直接损失的补偿,也要考虑间接损失的补偿。在条件和法律法规允许条件下,要充分考虑村集体和农民的收益,尽量提高补偿额度,帮助他们解决好工作、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钱款最好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避免中间环节出现问题。
(二)土地征收程序规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第3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支持依法征地不仅维护村民的权益也是民心所向。无论是土地管理法还是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包括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这些相关法律的立法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以法的形式来规范和 有效监督在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为了有效保护被征地集体和农民个人的权益,有效防止征收补偿过程中的权利滥用,针对当前大部分村民民主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维权意识不强等现状,各执法部门、监管部门一定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专题性比较强的普法教育和宣传。通过普法,让农民知道如何维权,既有利于积极配合拆迁工作,又能使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中职务犯罪的成因
(一)部分村干部“土皇帝”思想根深蒂固
部分村干部官僚主义、享乐思想在部分村干部身上极其严重,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徇私的工具。尤其在土地征收补偿这项机会难得、款项复杂巨大的工作上,个别村干部私欲膨胀,不惜损害国家和村民利益。
(二)部分村干部法治意识淡薄
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为征地补偿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然而农村基层干部中有一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知道法律的存在却不懂得依法办事。部分村干部忽视学习和研究,不能按照法律规定做到既不损害国家利益,也不损害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利益。
(三)个别地方对村干部思想教育和法律监管不到位
在部分地区,党委和政府在评估农村工作中只重视经济建设和经济指标,忽视了思想、纪律、作风教育和考核,出现了一手软、一手硬,工作失衡。部分政府部门和领导只看重农业生产任务是否达标、看重经济工作是否达标,而忽视了普法和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三、预防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中职务犯罪的对策
(一)强化思想和法制教育,构筑道德和法制防线
要结合农村干部队伍现状、农村工作特点,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广大农村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
(二)加强农村班子建设,全面提高班子成员素质
要积极完善选举制度和任命办法,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努力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坚定、生活作风正派、廉洁自律、能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农村干部队伍。要积极采取各种办法,坚决防止政治不过硬、私心重、综合素质不高、带领村民致富能力差的人进入农村干部队伍。
(三)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监管,健全各项法律制度
建立农村土地日常管理台账制度,土地管理部门要做到账目清晰。建立完善征用土地备案审查制度和征用补偿流程。如土地等相关部门在征用土地时,除了做了常规的土地面积、地面附着物等的登记、造册和存档,还要建立音频、视频和图片资料作为原始记载。要建立公开制度,如征地补偿的相关事项要做到全程公开,包括补偿金计算方法、发放流程, 便于群众知情和监督。
(四)加强审计、纪检监察、组织部门的监督力度
各职能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更要密切配合,重视和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相关补偿政策落实和标准执行情况的指导、检查和监督。要主动进村入户,检查被征用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过程公开情况,加强对征用土地工作各环节的社会监督,要主动倾听农民的呼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五)加大查办打击力度,构筑法律威慑防线
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要掌握农村土地补偿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犯罪苗头消灭在萌芽。对于征地补偿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法事件,该纪律处分的纪律处分,该立案侦查的立案侦查,该法办的法办,绝不姑息。要努力做到打防结合,构筑法律威慑防线,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国荣,高亮亮.“诊断”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土地征收补偿中的职务犯罪[J].法制与社会.2011(12)
[2] 马丽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2(10)
[3] 郑旭.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J].南方农村.2012(12)
最高人民法院8月29日公布了10件有代表性的人民法院征收拆迁典型案例,这批案件均为2013年1月1日后作出的“民告官”行政诉讼案件生效裁判。这10大案例中,有5件涉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2件涉及房屋征收决定,2件涉及房屋强制拆迁,1件涉及违法建筑拆除。其中,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被法院判决依法撤销或确认违法的有6件。
六、霍某某诉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
(一)基本案情
上海市顺昌路281-283号283#二层统间系原告霍某某租赁的公有房屋,房屋类型旧里,房屋用途为居住,居住面积11.9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18.33平方米。该户在册户口4人,即霍某某、孙某某、陈某某、孙某。因旧城区改建需要,2012年6月2日,被告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作出黄府征[2012]2号房屋征收决定,原告户居住房屋位于征收范围内。因原告户认为其户经营公司,被告应当对其给予非居住房屋补偿,致征收双方未能在签约期限内达成征收补偿协议。2013年4月11日,房屋征收部门即第三人上海市黄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向被告报请作出征收补偿决定。被告受理后于2013年4月16日召开审理协调会,因原告户自行离开会场致协调不成。被告经审查核实相关证据材料,于2013年4月23日作出沪黄府房征补[2013]010号房屋征收补偿决定,认定原告户被征收房屋为居住房屋,决定:
一、房屋征收部门以房屋产权调换的方式补偿公有房屋承租人霍某某户,用于产权调换房屋地址为上海市徐汇区东兰路121弄3号204室,霍某某户支付房屋征收部门差价款476,706.84元;
二、房屋征收部门给予霍某某户各项补贴、奖励费等共计492,150元,家用设施移装费按实结算,签约搬迁奖励费按搬迁日期结算;
三、霍某某户应在收到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搬迁至上述产权调换房屋地址,将被征收房屋腾空。
原告不服该征收补偿决定,向上海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上海市人民政府经复议维持该房屋征收补偿决定。原告仍不服,遂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被诉征收补偿决定。
(二)裁判结果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具有作出被诉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的行政职权,被诉房屋征收补偿决定行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规范正确,未损害原告户的合法权益。本案的主要争议在于原告户的被征收房屋性质应认定为居住房屋还是非居住房屋。经查,孙慰萱为法定代表人的上海杨林基隆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基隆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住所地均为本市金山区,虽经营地址登记为本市顺昌路281号,但两公司的营业期限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止,且原告承租公房的性质为居住。原告要求被告就孙慰萱经营公司给予补偿缺乏法律依据,征收补偿方案亦无此规定,被诉征收补偿决定对其以居住房屋进行补偿于法有据。据此,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
(三)典型意义
本案典型意义在于:对如何界定被征收房屋是否属于居住房屋、进而适用不同补偿标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实践中,老百姓最关注的“按什么标准补”的前提往往是“房屋属于什么性质和用途”,这方面争议很多。法院在实践中通常依据房产登记证件所载明的用途认定房屋性质,但如果载明用途与被征收人的主张不一致,需要其提供营业执照和其他相关证据佐证,才有可能酌定不同补偿标准。本案中原告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涉案房屋系非居住房屋,故法院不支持其诉讼请求。
七、毛某某诉永昌县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
(一)基本案情
2012年1月,永昌县人民政府拟定《永昌县北海子景区建设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期满后,作出《关于永昌县北海子景区建设项目涉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决定》并予以公告。原告毛某某、刘某某、毛某(系夫妻、父子关系)共同共有的住宅房屋一处(面积276平方米)、工业用房一处(面积775.8平方米)均在被征收范围内。经房屋征收部门通知,毛某某等人选定评估机构对被征收房屋进行评估。评估报告作出后,毛某某等人以漏评为由申请复核,评估机构复核后重新作出评估报告,并对漏评项目进行了详细说明。同年12月26日,房屋征收部门就补偿事宜与毛某某多次协商无果后,告知其对房屋估价复核结果有异议可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日内向金昌市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毛某某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申请鉴定。2013年1月9日,县政府作出永政征补(2013)第1号《关于国有土地上毛某某房屋征收补偿决定》,对涉案被征收范围内住宅房屋、房屋室内外装饰、工业用房及附属物、停产停业损失等进行补偿,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总补偿款合计人民币1842612元。毛某某、刘某某、毛某认为补偿不合理,补偿价格过低,向市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经审查维持了县政府作出的征收补偿决定。毛某某、刘某某、毛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征收补偿决定。
(二)裁判结果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县政府为公共事业的需要,组织实施县城北海子生态保护与景区规划建设,有权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征收原告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因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未达成补偿协议,县政府具有依法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的职权。在征收补偿过程中,评估机构系原告自己选定,该评估机构具有相应资质,复核评估报告对原告提出的漏评项目已作出明确说明。原告对评估复核结果虽有异议,但在规定的期限内并未向金昌市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因此,县政府对因征收行为给原告的住宅房屋及其装饰、工业用房及其附属物、停产停业损失等给予补偿,符合《甘肃省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被诉征收补偿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遂判决:驳回原告毛某某、刘某某、毛某的诉讼请求。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
(三)典型意义
本案典型意义在于:人民法院通过发挥司法监督作用,对合乎法律法规的征收补偿行为给予有力支持。在本案征收补偿过程中,征收部门在听取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方案的意见、评估机构选择、补偿范围确定等方面,比较充分到位,保障了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通过法官释法明理,原告逐步消除了内心疑虑和不合理的心理预期,不仅未上诉,其后不久又与征收部门达成补偿协议,公益建设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案件处理取得了较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八、廖某某诉龙南县人民政府房屋强制拆迁案
(一)基本案情
原告廖某某的房屋位于龙南县龙南镇龙洲村东胜围小组,2011年被告龙南县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设县第一人民医院,廖某某的房屋被纳入该建设项目拆迁范围。就拆迁安置补偿事宜,龙南县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多次与廖某某进行协商,但因意见分歧较大未达成协议。2013年2月27日,龙南县国土及规划部门将廖某某的部分房屋认定为违章建筑,并下达自行拆除违建房屋的通知。同年3月,龙南县人民政府在未按照《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催告、未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未告知当事人诉权的情况下,组织相关部门对廖某某的违建房屋实施强制拆除,同时对拆迁范围内的合法房屋也进行了部分拆除,导致该房屋丧失正常使用功能。廖某某认为龙南县人民政府强制拆除其房屋和毁坏财产的行为严重侵犯其合法权益,遂于2013年7月向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请求法院确认龙南县人民政府拆除其房屋的行政行为违法。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该案移交安远县人民法院审理。安远县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于法定期限内向龙南县人民政府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和举证通知书,但该府在法定期限内只向法院提供了对廖某某违建房屋进行行政处罚的相关证据,没有提供强制拆除房屋行政行为的相关证据和依据。
(二)裁判结果
安远县人民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三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之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未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本案被告龙南县人民政府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和举证通知书后,始终没有提交强制拆除房屋行为的证据,应认定被告强制拆除原告房屋的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不具有合法性。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第(二)项之规定,确认龙南县人民政府拆除廖某某房屋的行政行为违法。
该判决生效后,廖某某于2014年5月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赔偿诉讼。经安远县人民法院多次协调,最终促使廖某某与龙南县人民政府就违法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失及拆除其全部房屋达成和解协议。廖某某撤回起诉,行政纠纷得以实质性解决。
(三)典型意义
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凸显了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的举证责任和司法权威,对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积极应诉,不断强化诉讼意识、证据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警示作用。法律和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不在法定期限提供证据,视为被诉行政行为没有证据,这是法院处理此类案件的法律底线。本案中,被告将原告的合法房屋在拆除违法建筑过程中一并拆除,在其后诉讼过程中又未能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供据以证明其行为合法的证据,因此只能承担败诉后果。
九、叶某胜、叶某长、叶某发诉仁化县人民政府房屋行政强制案
(一)基本案情
2009年间,仁化县人民政府(下称仁化县政府)规划建设仁化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需要征收广东省仁化县周田镇新庄村民委员会新围村民小组的部分土地。叶某胜、叶某长、叶某发(下称叶某胜等三人)的房屋所占土地在被征收土地范围之内,属于未经乡镇规划批准和领取土地使用证的“两违”建筑物。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间,仁化县政府先后在被征收土地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张贴《关于禁止抢种抢建的通告》《征地通告》《征地预公告》《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关于责令停止一切违建行为的告知书》等文书,以调查笔录等形式告知叶某胜等三人房屋所占土地是违法用地。2009年10月、2013年6月,仁化县国土资源局分别发出两份《通知》,要求叶某发停止土地违法行为。2013年7月12日凌晨5时许,在未发强行拆除通知、未予公告的情况下,仁化县政府组织人员对叶某胜等三人的房屋实施强制拆除。叶某胜等三人遂向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仁化县政府强制拆除行为违法。
(二)裁判结果
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虽然叶某胜等三人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建房未经政府批准属于违法建筑,但仁化县政府在2013年7月12日凌晨对叶某胜等三人所建的房屋进行强制拆除,程序上存在严重瑕疵,即采取强制拆除前未向叶某胜等三人发出强制拆除通知,未向强拆房屋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张贴公告限期自行拆除,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四条、第四十四的规定。而且,仁化县政府在夜间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有关“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行强制执行”的规定。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判决:确认仁化县政府于2013年7月12日对叶某胜等三人房屋实施行政强制拆除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
(三)典型意义
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充分体现了行政审判监督政府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重要职能。即使对于违法建筑的强制拆除,也要严格遵循《行政强制法》的程序性规定,拆除之前应当先通知相对人自行拆除,在当地张贴公告且不得在夜间拆除。本案被告未遵循这些程序要求,被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行政强制法》自2012年1月1日起至今施行不久,本案判决有助于推动该法在行政审判中的正确适用。
十、叶某某诉湖南省株洲市规划局、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不履行拆除违法建筑法定职责案
(一)基本案情
2010年7月,株洲市石峰区田心街道东门社区民主村小东门散户111号户主沈某某,在未经被告株洲市规划局等有关单位批准的情况下,将其父沈汉如遗留旧房拆除,新建和扩建新房,严重影响了原告叶某某的通行和采光。原告于2010年7月9日向被告株洲市规划局举报。该局于2010年10月对沈某某新建扩建房屋进行调查、勘验,于2010年10月23日,对沈某某作出了株规罚告(石峰)字(2010)第(462)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其建房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属违法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之规定,限接到告知书之日起,五天内自行无偿拆除,限期不拆除的,将由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组织拆除。该告知书送达沈某某本人,其未能拆除。原告叶某某于2010年至2013年通过向株洲市石峰区田心街道东门社区委员会、株洲市规划局、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举报和请求依法履行强制拆除沈某某违法建筑行政义务,采取申请书等请求形式未能及时解决。2013年3月8日,被告株洲市规划局以株规罚字(石2013)字第6021号对沈某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沈某某的建房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属违法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限沈某某接到决定书之日起,三日内自行无偿拆除。如限期不自行履行本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第五十四条及株政发(2008)36号文件规定,将由石峰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强制拆除。由于被告株洲市规划局、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未能完全履行拆除违法建筑法定职责,原告于2013年6月5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裁判结果
株洲市荷塘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于2010年12月接到株洲市规划局对沈某某株规罚告字(2010)第004号行政处罚告知书和株规罚字(石2013)第002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应按照株洲市规划局的授权积极履行法定职责,组织实施强制拆除违法建设。虽然被告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在履行职责中对沈某某违法建设进行协调等工作,但未积极采取措施,其拆除违法建设工作未到位,属于不完全履行拆除违法建筑的法定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判决被告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在三个月内履行拆除沈某某违法建设法定职责的行政行为。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
(三)典型意义
土地补偿计算公式
(1)土地补偿费=被征地亩数*年产值*补偿倍数 (2)安置补助费=需要安置的人数*年产值*补偿倍数
需要安置的人数=被征地数/征地前人均分配耕地数 例如:某市建设博物馆需要征收土地120亩,该耕地平均年产值为5000元/亩,补偿方案批准补偿倍数为:土地补偿费10倍;安置补助费为10倍,该村人均耕地为0.8亩,问该村应获得多少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土地补偿费=120亩*5000元/亩*10倍
关于房屋征收拆迁与补偿的法律思考
姓 名 王凯
学 号 1141001460184 学 校 新乡电大
指导教师 翟同美
写作时间 2013-5-15
【摘要】首先说明下房屋拆迁,是指取得拆迁许可的单位,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和政府所批准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和附属物,将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的法律行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行再建设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为了城市的整体规划,有时也为了国家专项工程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对原有建筑房屋进行拆除、搬迁,达到整体的整齐划一或对日益紧张的国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房屋拆迁与补偿是指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给予的补偿。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还可以选择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房屋拆迁是促进城市繁荣发展建设的积极要素,同样也是影响构建和谐公平社会的消极要素,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纠纷是不容忽视的:搬迁、拆除、补偿的先后顺序颠倒,没有按照先补偿、后拆迁的顺序进行;拆迁中存在滥用职权问题,没有按照法定的权限和法律程序进行;拆迁评估工作不规范、不公平;强制拆迁问题比较突出,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问题。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既有实践中的原因,也有理论及法规上的根源。主要原因是:指导拆迁的法律法规没有区分公益和商业拆迁;没有区分公共利益和商业开发两种不同性质的拆迁行为,拆迁的主体不明确;在进行房屋拆迁中,补偿标准偏低,对被拆迁人的权利保护不力;国家公权的过度干预,导致了发生了大量的侵犯公民的权益不公平的事件;国城市房屋征收与拆迁的立法方面的不足,在实践中缺乏统一适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有相应的对策与法律来平衡,在司法行政方面,建议合理进行司法行政,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履行评估职责。在立法方面,提出应该构建和完善立法,加强物权法中合理化界定公共利益,完善补偿制度等立法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要针对强拆和赋予法院强制执行和危旧房改造的决定权的确定问题上高度重视,必须保障无论是拆迁由法院强制执行还是关于危旧房改造的决定权的确定都应该以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相关部门机构承担具体工作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要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实施机构实施房屋征收与补偿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并且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有关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
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同时加强法律执法方面的贯彻与执行,更好的保证《物权法》在与其它法律一起适用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再出现法律适用上的不一致等问题。希望通过改善这些问题,为我国城市房屋征收与拆迁的现状和立法发展方向有一个好的认识与态度。期待国家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用来解决中国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艰难的社会问题,做到公平社会、和谐社会,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关键词】 房屋征收 拆迁补偿 物权保护 权益公平
目 录
一、房屋拆迁其中存在的纠纷与法律问题„„„„„„„
(一)拆迁评估制度方法存在的问题
(二)滥用职权,违法强制拆除被拆迁人的房屋
(三)补偿安置的标准存在不合理现象并且缺乏法律依据(四)补偿制度的单一范围狭窄缺陷
二、存在的纠纷与法律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二)“公共利益”界定的不明确性
(三)政府职能的定位不正确
(四)房屋拆迁补偿不合理
三、针对这些存在问题的建议法律思考„„„„„„„
(一)创建新模式的补偿评估制度,构建和谐公平社会
(二)统一补偿标准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拆迁有法可依。
(四)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群众的知情了解权。
(五)依法规范操作,提高征地工作透明度。
(六)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全面正确履行工作职能,使拆迁工作公开透明
四、参考文献 „„„„„„„„„„„„„„„
一、房屋拆迁其中存在的纠纷与法律问题
(一)拆迁评估制度方法存在的问题
第一、房屋拆迁评估机构制度不严谨,评估出来的数值悬殊
由于我国房地产评估起步较晚等原因,目前有评估执业资格的房地产估价师仅数万人。房地产评估市场于是出现了执业资格证“一证难求”的证荒现象,诱使许多人趋之若鹜,存在着非专业人员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取执业资格证书的现象,有人居然明码标价买卖证书,利用证书挂靠进行谋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借证挂靠、蒙混过关的情况不是没有。不是做丝绸生意、做钢材生意的出身的也在做房屋拆迁评估吗?当然,英雄不问出身。但近几年大量新成立的房屋拆迁评估机构,到底有多少真本实领呢?大量的房屋拆迁评估报告,又有几本是房地产估价师亲自操作的呢?内在责任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不可能保证房屋拆迁评估的公正性。
第二、房屋拆迁评估机构之间存在利益竞争的现象
为了多争取业务,有的房屋拆迁评估机构不是在诚信上下功夫,而是在拉关系上下力气,拿钱开路、大搞钱权交易;有的房屋拆迁评估机构迎合拆迁当事人的不合理要求,置评估规程和规范于不顾;有的房屋拆迁评估机构过度降低收费标准,大搞价格战。这些现象既影响了房屋拆迁评估报告的权威、公正和客观,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合法利益,同时也形成了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房屋拆迁评估市场中横行的不正当竞争,是损害房屋拆迁评估公正性的重要原因。
第三、房屋拆迁评估机构不按核准的资质和范围执业
在我国,房地产评估包括各个不同的方面,分属于建设、国土、财政等多个部门管理。房屋评估要按建设部颁布的规程规章进行评估,土地资产要按国土资源部颁布的规程规章进行评估、企业资产评估要按财政部颁布的规程规章进行评估。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做。但是,有的房屋拆迁评估机构为了包揽业务,不仅出具房屋拆迁评估报告,还出具地价评估报告,甚至出具企业资产评估报告。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对企业的拆迁评估上。很显然,房屋拆迁评估机构超资质、超业务范围执业出具的评估报告没有法律效力,经不起司法审查的考验。
第四、评估程序不符合规范,评估结果不依法公示,评估报告不依法送达 不少的拆迁估价人员没有做好被拆迁房屋实地查勘工作,没有做好被拆迁房
屋外观和内部状况的证据固定工作,有的甚至不做实地查勘记录,做了实地查勘记录也没有被拆迁人签字认可。由于房屋拆迁评估程序中的不规范现象,逼得个别的政府部门出台所谓的查漏补缺奖政策。有的房屋拆迁评估机构偷偷摸摸地进行所谓的评估结果公示,大部分的房屋拆迁评估机构做不到依法送达评估报告。这是造成房屋拆迁评估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的重要原因。
第五、有争议的评估结果得不到及时、公正、合理的处理
拆迁当事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时,理应严格按照房屋拆迁法规和房屋拆迁评估规范规定的救济程序操作,进行解释、答复、复核、重新评估甚至技术鉴定。但是几乎没有房屋拆迁评估机构将上述程序依法告知了拆迁当事人,很少有房屋拆迁评估机构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和重新评估,大多数房屋拆迁评估机构对评估结果的异议采取了爱理不理漠然置之漠不关心的态度。面对这样的房屋拆迁评估机构,不产生房屋拆迁争议才怪,“钉子户”就是这样产生的。
(二)、滥用职权,违法强制拆除被拆迁人的房屋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就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所作出的行政裁决具有执行力,其执行方式,一是可以通过相对人的自愿履行;二是法律行政法规明确授权的,具有执行权的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三是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在实际房屋拆迁过程中,有部分拆迁案件存在违法强制拆除的问题,其表现在:1.没有作出裁决或者强制拆迁决定而进行的强制拆迁。2.没有进行补偿而实施的强制拆迁。3.在强制拆迁之前没有证据保全实施的强制拆迁。因此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往往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无法向法院提供有效证据。那么,被拆迁人在诉讼中提出合理的财产主张,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4.在送达拆迁文书及拆迁时间违反法律规定。
(三)、补偿安置的标准存在不合理现象并且缺乏法律依据
1、对被拆迁的房屋性质认定及补偿。住宅房屋与经营性用房在房屋拆迁补偿中,补偿数额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房屋拆迁工作中,依据法律规定正确界定房屋的性质,给予被拆迁人一定经济补偿,是房屋拆迁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行政审判中我们发现由于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拆迁人对被拆迁房屋性质认定不准确,对于应按经营性用房标准给予补偿的,且按住宅用房认定并给予补偿,造成被拆迁人的不满,发生纠纷,引发诉讼,甚至引起当事人越级上访。
2、对违章建筑性质的认定及补偿。违章建筑的认定是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
范围,作为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拆迁人都没有认定权利,也没有必要自行认定。但从目前房屋拆迁的现状来看,对多数被拆迁房屋是否属于违章建筑,均缺乏依法予以认定,缺少必要的法定程序,随意性较大。
3、房屋拆迁补偿费偏低。目前个别地区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拆迁地方制定的文件规定的,虽然高于当时本地区房屋价格,趋向合理。但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房价不断攀高,使补偿价格渐渐低于当前本地区房屋实际价格。因此,直接影响了房屋拆迁工作进展和社会稳定。
4、房屋回迁安置不够合理。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有两种方式;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在实践中到底实行哪种方式?谁有选择权?《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均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大多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采取货币补偿为主的方式,但作为拆迁人采取货币补偿单一作法,违反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既房屋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的规定,剥夺了被拆迁人的自由选择补偿安置方式的权利。
(四)、补偿制度的单一范围狭窄缺陷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公共利益是对征收权的事前限制,公正补偿则是对征收权的事后救济[1].在房屋拆迁领域,虽有补偿的规定,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当的不完善。
1、补偿的方式比较简单。我国房屋拆迁补偿方式主要
有两种,一是货币补偿的方式,二是房屋产权调换的方式。而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城市居民以房屋出租为生,一旦房屋的区位发生了变化(以房屋产权调换的方式补偿),如果地段位置不佳,房屋可能就租不出去,其可能就丧失了收入的来源。即使是采用货币补偿的方式,那些因自己居住环境的改变而不得不寻找新工作,增加就业成本,这些居民也无法从简单的金钱补偿中解决今后遇到的实际困难。可见,我国拆迁补偿的方式比较单调,不能满足实践中的需要。
2、拆迁补偿的范围较窄。目前,我国房屋拆迁补偿基本
上限于财产权补偿,而财产权的补偿中也只限于对直接损失的补偿。根据国务院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各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房屋拆迁补偿的范围是被拆除
房屋及其附属物。而事实上,被拆迁人在取得房屋所有权时,已经支付了相应的土地使用费,而在他们的房屋被拆迁后,这部分费用却未完全纳入补偿范围。其次,广大拆迁户在拆迁过程中不仅是丧失了房屋,而且他们的生活、工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城市房屋拆迁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许多居民不得不离开自己便利的居所,另外寻求生存地点,使其生活和就业的成本增加,有的人甚至因此丧失了工作和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而现行的拆迁补偿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他们又无法就自己的生存和就业机会得到合理补偿,他们的生存权、工作权正在悄然的被夺走。再者,许多拆迁户的房屋被拆迁后,往往被安置到周围环境质量并不好的地区居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的环境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另外,由于拆迁导致的一系列不利后果,必然会给被拆迁人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伤,对此应给予一定金钱安抚,而现在的补偿法律法规中却并无此项规定
二、存在的纠纷与法律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与《宪法》、《物权法》存在基本冲突。《条例》违反《宪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规定,也不符合《物权法》“私人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和“国家、集体、私人财产均依法受到保护”的规定。《条例》没有区分公益拆迁和商业拆迁,发生纠纷时政府行政裁决取代了司法裁判。而迄今为止,对集体所有土地的征用仍是法律空白。
(二)“公共利益”界定的不明确性。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与补偿。《物权法》和《立法法》也做出了类似的规定【2】公共利益是国家存在的正当性理由。行政法,调整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公共利益概念是界定政府行为必要性的主要界限。“公共利益”也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的概念。《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 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但对“公共利益”的具体范围没
有明确的规定。[3]由于法律上没有明确拆迁的“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在拆迁运作中, 开发商与行政权力结合, 往往是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征地,实际是为商业利益,因非公共利益需要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按照权利尊重、自由处分、自愿、公平的原则,与有关房屋所有权人协商取得,这类似于赎买。尽管意思自治贯穿于全过程,但是,监管、审批等公权力干预也是必要的。
(三)是政府职能的定位不正确。
在我国的拆迁实践当中,存在着政府滥用行政公共权力(越位),不依法行政(错位),缺乏有效监管(缺位)的现象,这是政府职能定位不正确的表现。无论是公益性拆迁,还是商业性拆迁,政府都扮演着“主使权”与“宣判权”的双重角色。作为市场管理者和制度制定者的政府直接参与到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之中,其可以获利的程序增多,对于被拆迁人是有失公平公正的。
(四)房屋拆迁补偿不合理
(1)拆迁评估机构的选定缺乏公正性
目前,各地在拆迁评估机构选择的问题上做法不一,主要有三种方式:(1)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共同委托评估机构。这种选择往往是一种理想化的方式,只适合于被拆迁人人数比较少,容易形成统一意见的情况。(2)由拆迁人委托。通常拆迁人非常愿意采取这种方式,也是拆迁人最容易操作评估的方式。(3)抽签决定。表面上看,这是比较公平的一种方式,但通常情况下,也容易被拆迁人操纵而损害被拆迁人的利益。上述三种情况在目前很难从制度上保证拆迁评估机构选定具有公正性。
(2)政府干预拆迁评估
降低成本,压低拆迁补偿安置价格成为个别政府干预拆迁评估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拆迁纠纷的焦点之一。
(3)估价机构缺乏承担责任的依据
改制后的评估机构,就是依照《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成为估价师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及合伙企业。但是,房地产估价机构究竟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更加能够体现评估师的执业特点,目前没有法律规范,理论上也没有倾向性观点。评估机构这个特定的行业从内在责任机制上很难保证评估报告的公正性。
三、针对这些存在问题的建议法律思考
(一)创建新模式的补偿评估制度,构建和谐公平社会
针对现行拆迁房屋补偿评估的缺陷,应依照《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进行完善,总的思路应是保障权益、明晰产权、健全规范、分别显化、兼顾公平、促进稳定。
第一,按照《立法法》的总体要求和《土地管理法》和《房地产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修订《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规定“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评估,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执行。拆迁房屋评估的具体办法由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以彻底解决房屋拆迁评估内涵不清、土地产权得不到显化的问题,切实维护房屋被拆迁人的财产权。
第二,从房地产自身的特性出发,构建新型的房屋拆迁补偿评估制度。房屋拆迁实质上是房地产的强制买卖。因此,房屋拆迁评估和补偿应体现房地产所有权的法律特征,依法进行。一是应明晰被拆迁人的土地财产权利和房屋财产权益,严格区分被拆迁人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在评估、补偿中充分考虑土地用途、土地区位、土地使用面积、土地使用年限等因素,从而维护被拆迁人的土地使用权益。二是应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对被拆迁人的土地财产权利和房屋价值分别进行评估显化,综合计算补偿标准,客观公正地给被拆迁人补偿,促进社会稳定。三是建立健全拆迁房屋的价格评估技术规范。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由国家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出台拆迁房屋价格评估规范。在规范中应明确地价评估和房屋重置价格评估的程序、方法、评估报告的认定和效力。四是应建立健全房屋拆迁评估人的准入制度。房屋拆迁评估的实质上是房产和地产价值的显化,为了客观公正地显示被拆迁房屋的价值,应明确规定拆迁房屋评估人员必须具有土地估价和房产评估的双重资质。
(二)统一补偿标准
在拆迁工作中,市、县级政府作出行政征收决定时,应当对房屋征收范围内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登记。同时做好补偿方案,补偿方案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的补偿;等等,在同一区域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避免暗箱操
作,以免给相对人带来不安全感后造成盲目攀比引发矛盾纠纷。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4月出台司法解释,规定了在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七种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即:“明显缺乏事实依据;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超越职权;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司法解释的出台,更加规范了拆迁补偿工作,更大限度地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拆迁有法可依
还有部分拆迁相关法律缺失,政策供给又落伍是造成拆迁矛盾突出的重要根源。目前所见的行政法规、规章的适用范围均是国有土地上的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规定,而对集体土地上房屋的拆迁补偿尚无规定,致使农村集体房屋拆迁在现实中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规范征收土地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尽快制定一部关于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法律十分必要。我们要根据宪法的原则精神,对涉及拆迁的一些具体政策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成熟的经验和做法,用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制定出合乎民意的法律法规,规范拆迁行为。在拆迁许可、行政裁决和强制拆迁中,政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保护私权,根在依法行政。{4}
(四)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群众的知情了解权
建设项目在依据规划经法定程序审批后,有关职能部门要召集被拆迁地段居民代表开个情况通报会,会上要把拆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清讲透,并阐述拆迁的相关法规政策,把有关资料散发给与会代表。同时在拆迁地段的重要路口、居民住地张贴宣传单,让群众尤其是拆迁户知晓、理解政府拆迁工作,把知情权还给群众。在拆迁方案制定中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被拆迁人意见,对他们的不同看法,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对于不能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要严格按照《条例》、《办法》程序依法裁决后,才实施强制拆迁或依法申请由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并慎用强制拆迁措施。
(五)依法规范操作,提高征地工作透明度
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很强又很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纠纷与矛盾,所以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程序办事。在征地调查和征地补偿时,深入村组户,实地调查确保公平、公正。按照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的原则,依法编制征地方案和补偿安置方案。同时对征地全过程拍照、摄像,并将影像资料存入档案,以备后用。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责任追究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相互配合,及时沟通,迅速地处理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稳定因素。
(六)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全面正确履行工作职能,使拆迁工作公开透明
依法行政就是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城镇建设和房屋拆迁工作。1.严格控制《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审批制度。严禁将拆迁许可审批权下放。严格拆迁证的发放,对违反城市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拆迁计划、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以及拆迁补偿资金,拆迁安置方案不落实的项目,不得发放拆迁许可证。2.严格拆迁程序,确保拆迁公开、公正、公平。3.加强对拆迁单位和人员的资格,严格市场准入。依照职责对拆迁单位指导、监督、检查。4.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
四、参考文献
[1]张千帆 公共利益与合理补偿的宪法解释 南方周末 2005年8月 [2]候雪梅 房屋拆迁中私人财产权利的法律保护法学论坛,2004,(5):47.[3]梁彗星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王 达 《房屋征收拆迁法律制度新问题》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年3月第一版
[5]李 俊 第15卷第2期
与大陆地区所施行之土地公有制有所不同, 台湾地区施行土地私有制, 即个人或团体可以取得土地所有权。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于2000年《土地征收条例》之颁布而逐渐形成其相应之体系, 一扫过去“一制多法”之状况, 保障台湾地区私权主体之合法利益。[1]其后, 台湾地区以该条例为中心, 逐渐将征收内容、征收程序、补偿项目、补偿费用等纳入到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中, 增加各目次法律规范,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台湾地区将土地征收划分为公用征收与政策性征收两种[2]。公用征收, 即一般意义上之土地征收, 被规定在《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第3条, 是指为公共利益之需要进行之土地征收。政策性征收是土地征收的特殊形式, 其目的是实施国家经济政策、改善土地产权分配及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区段征收是政策性征收中最重要的形式, 其范围被规定在《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第4条。区段征收是指地方政府将划定区域内的土地征收后重新整理与开发, 被征土地者可以选择更换相应的已整理开发之土地或直接拿取征收补偿费用。区段征收作为都市更新的重要手段, 在高雄、台南、苗栗等地区都得到广泛应用。[3]虽民间及学界对区段征收评价褒贬不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区段征收确实提升土地价值, 振兴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征收补偿内容与标准
土地征收具有法定性、公益性、补偿性, 即土地征收必须是在法律规定之下, 为公共利益之目的, 通过相应补偿的形式来合法剥夺土地权利人之权利。征收补偿是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中最为重要之部分, 也是与土地权利人之利益切实相关之方面。虽然人民应当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但在法治前提下, 私人利益也应受到平等保护。因此, 合理的补偿内容及标准的设立, 不仅有利于保护被征收土地者之私人权利, 更有助于土地征收行为之切实施行。
根据两种征收方式的不同, 其征收补偿之内容与标准也有所不同。
公用征收之补偿内容专章列于《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第三章, 补偿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地价补偿、相关改良物补偿、合法营业损失补偿及其他费用。1、地价补偿, 即土地价值之补偿, 其标准为征收当期之公告土地现值, 不同地区公告现值应依内政部地政司所公布之数据为据。面临台湾地区地少人多之现状, 为推动土地征收之顺利进行, 直辖市或县 (市) 主管机关可对征收土地加成补偿, 但加成补偿之标准提交地价评议委员会评议。在实务中, 各地区一般均会采用加成比例进行补偿。2、相关改良物补偿, 包括建筑改良物、农作物改良物、土地改良物三类。建筑改良物系指依法兴建或实施建筑管理前兴建完成之建筑改良物。由于前项已对地价进行赔偿, 因此, 对于建筑改良物之赔偿标准应当按土地征收当时该建筑改良物之重建价格估定。农作改良物之补偿费, 类似于大陆地区之青苗补偿费, 其标准依征收时土地上农作改良物之现状与其成熟期的时间差距而有所不同:时间差距在一年以内者, 按成熟时可收获之价格估算;时间差距超过一年者, 按其投入培育的费用及现状酌定估定。3、合法营业损失, 建筑改良物原供合法营业之用, 因征收而致营业停止或营业规模缩小之损失, 应给予补偿。至于其补偿标准, 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4、其他费用包括对于必须迁移的人口、设备、畜产等而发放之迁移费;他项权利价值及依法应补偿耕地三七五租约承租人之地价所形成之应有负担清偿费;被征收之土地或建筑改良物原设定之他项权利因征收而消灭所形成之设定权利之消灭及债权额之清偿费用等。
区段征收是公用征收之特殊形式, 因此, 区段征收之征收补偿内容及标准以公用征收为基础, 惟两者有所不同在于抵价地部分。区段征收赋予被征收者两种征收补偿方式:直接得到相应土地征收补偿费用, 亦或待区段征收整理完成之后取得相应抵价地外加一定补偿费用。按《条例》第39条之规定, 前者之补偿内容与标准与公用征收完全一致。而后者需要增加抵价地分配部分。区段征收公告发布之后, 事业单位开始抵价地分配作业, 待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好抵价地分配合同之后, 才对征地其他费用进行补偿。抵价地分配作业首先应当由事业单位拟定抵价地作业单位、计算方式、分配方案, 待公告无异议后, 再以相应程序分配抵价地、登记抵价地所有权及后期价差补偿。
三、对台湾地区土地征收补偿之借鉴
虽然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土地所有制不同, 但依现行台湾地区之土地征收补偿工作比大陆地区进行得更加顺利, 究其原因, 亦在于更加丰富之征收补偿内容与标准。因此, 可借鉴台湾地区土地征收补偿, 来完善大陆地区土地征收制度。首先大陆地区征收补偿种类过少, 可以适当增加补偿种类, 对被征收者进行全面补偿。例如, 补偿之内容应扩大到保护被征收者在土地上所设定之利益, 台湾地区所规定之“应有之负担及清偿”、“设定权利之消灭及债权额之清偿”等类目。其次应当完善补偿标准, 可借鉴台湾地区对“土地价值加成补偿”之做法。即可对房屋补偿进行加成计算, 各地根据当地现状制定加成补偿之标准, 并将被征收房屋者之实际情况纳入考虑。通过对征收补偿之完善, 更加注重保护私权主体之利益, 进一步推动大陆地区土地征收补偿之实务进程。
摘要: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为了公共利益之需要, 而对土地权利人进行相应补偿后, 合法剥夺其土地权利之制度。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公权力对私权的合法侵犯, 为保障该状况下之私权利益, 建立相应的征收补偿显得尤为必要。台湾地区对土地之征收补偿按征收形式进行划分, 且补偿内容与标准较为合理, 值得分析、借鉴。
关键词:土地征收补偿,补偿内容,补偿标准,《 (台湾地区) 土地征收条例》
参考文献
[1]宋均梅, 陈利根.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制度[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 (12) :10.
[2]徐聪.台湾征地立法:区分公用征收与区段征收[J].中外房地产导报, 2011 (01) .
【关键词】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偿;评估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规模得到扩大,城市用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因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并无法真正解决这一基本矛盾,长此久往则引起了房屋价格赔偿问题,在2015年11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在该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房屋征收补偿需要遵循民主、程序正当、补偿公平、结果公开的基本原则,但是如何才能够保证房屋征收补偿评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呢?这是值得人们思想与关注的问题。
一、现阶段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工作存在问题
1.评估结果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中评估结合争议比较大,很多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会认为自己所获得的赔偿金额较少,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点:第一是因评估机构在对补偿范围界定时比较模糊,仅仅考虑到直接损失,未分析间接损失所带来的影响。第二是价值补偿没有对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进行考虑,没有从实质角度出发分析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基本利益有无损害。第三是因房屋性质的确定并没有尊重客观事实,比如有的产权证上标注了住宅用途,但是长久以来为商业用途。第四是在进行评估时各项参数取值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2.评估人员存在的问题
评估人员是房屋征收评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评估人员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评估的质量。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得知,需要在进行评估的时候将被征收房屋的价值补偿积极纳入到房地产评估的范畴之中,将其作为一项政策性工作。另外,在当前房屋征收价值补偿呈现出激烈发展趋势下,评估人员的执业能力以及专业水平决定了评估的基本效果。从当前诸多房地产评估机构的现状分析,很多评估人员都属于半路出家,不仅缺乏扎实的评估理论知识,并且也缺乏对相关法律政策的理解,导致评估技术路线缺乏技术指导,这种情况下评估结果则缺乏说服力。
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工作的发展对策
1.估价技术层面
(1)明确估价的主要基本事项
从某种角度上分析,房地产估价工作是保证评估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所以在进行房屋征收评估工作之前需要将基本的估价内容进行了解,其中估价所涉及到的主要事项包括估价的对象、估价的目的、价值时点等。其中估价的对象主要包括了估价对象的面积、用途、建成年份、产权状况等。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准则,需要在进行估价之前由房屋征收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对被征收房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与了解,从而进一步明确评估对象。另外,房屋征收部门还可以向相关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提供征收范围房屋的情况,但是依据实际情况分析,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经常会遗留诸多历史问题,所以这就要求专业评估人员对评估对象进行跟踪与整理。而评估的目的则要符合当地的基本要求与准则,价值时点则应该保证与被征收房屋价值评估时的时点保持一致。
(2)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
一般而言,在房屋评估过程中很多房屋征收评估项目所占据的面积比较大,被征收的人数比较多,比如估价的对象有住宅区域、办公区域、加油站等,因建筑形式、建筑用途不同、结构不同,所以在进行评估的时候需要选择合适的估价方法。可以选择比较法评估、收益法评估、假设开发法评估等。通过对房屋各项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之后最后确定评估结果。
2.管理层面
(1)执行估价报告三审政策
房屋征收部门需要成立估价价格审核小组,并制定三审制度:一审是项目负责人,对评估报告进行项目审核;二审是技术部负责人,对报告技术方面的内容进行审核;三审是总审核人,对估价结果的合理性与客观性以及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审核。在采取三审制度中如果出现问题则需要及时解决、分析,另外还要保证个审核阶段之间的相互监督与观察。
(2)建立估价报告与估价结果答疑制度
为进一步保证估价价格的准确性、合理性,需要构建估价报告与估价结果答疑制度,比如在对住宅区域房屋征收评估中采取的估价方法是比较法,那么采取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市场状况修正以及房地产状况修正的系数是怎样确定的,如果发现数据取值不合理,需要及时修改报告,从根本上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公平性,如此一来才能让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从内心接受评估结果,保证房屋征收评估工作的有序开展。
3.制度层面
房屋征收补偿评估单位需要制定完善的补偿制度,第一是构建房屋征收补偿制度,构建多样化补偿方式,此外间接损失纳入到补偿范围之中,对于无法进行准确计算的损失则需要制定相关的准则,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保障制度;第二是构建客观、公正的评估机制,保证评估机构不会受到干扰,能够站在中立地位,从根本上保证评估的公正性;第三是构建评估结果异地鉴定制度,如果被征收人对复核结果存在异议的时候,则需要聘请相关的评估专家委员会对评估结果进行鉴定,避免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参考文献:
[1]吴庆玲.城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评估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2,11:52-54.
[2]姚斌.房屋征收补偿中的价格评估机制研究——基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相关规定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12:42-43.
[3]张水金.做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房地产,2013,03:77-79.
[4]周志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价格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04:33-34.
【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推荐阅读:
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07-15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货币补偿协议07-16
土地征收法律法规10-05
哈尔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11-02
关于征收土地的请示11-17
关于利辛的土地征收批复09-17
集体土地征收政策07-05
土地征收协议书07-12
国有土地征收评估办法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