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那些时光

2025-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那些时光(精选6篇)

高考作文那些时光 篇1

我很爱吃糖,那都源于我有一个爱我的太爷爷,他对我特别好,总能想着法子变出糖果给我吃。只可惜在我读小学时,他驾鹤西去了,但那些有糖果的时光在我心中永不褪色。

时间一晃过去九年了,那年我小班,在我的记忆中我早已忘却了太爷爷的容貌,只记得他戴着一顶黑色的“鸭舌帽”,穿着黑色的外套、黑色的裤子和鞋。每次见到我,太爷爷都是笑眯眯的,每次到他那破旧不堪的屋子时,我都会摸下木门,每次进屋时,我都会在石门槛上踩一踩、跳一跳,然后再进屋。每回见到他,我都会冲过去向他讨糖果,他的口袋似乎是一个魔术袋,里面的糖永远拿不完。太爷爷给了我一大把糖后,他总是和蔼地对我说:“吃完记得刷牙,别蛀牙啦!”我总是拼命地点头。我仔细看过他给我的糖,全是圆溜溜的,上面裹了一层厚厚的`巧克力,有着各种颜色。现在这些糖果在实体店应该是买不到了吧。他给我最多的是肉色的,我吃的最多的糖果也是肉色的。因为太爷爷那里总有糖吃,我总爱去他那里蹭糖吃。

我努力回忆太爷爷最后一次给我糖果的情景,可是我似乎想不起来那时的场景。依稀记得当时,我蹦跳着进了太爷爷家,太爷爷没有像往常那样在站在门口欢迎我,而是躺在床上,见到我后,他用他那像枯树皮的右手艰难地从口袋抓出来,然后用左手轻轻抓着我的手,把糖果放到我的手心里。我看看手上的糖果,觉得这次的糖果比以往都要多,特别是肉色的。太爷爷看着我,对着我笑了笑。可是我发现太爷爷没有以前精神了,那日之后太爷爷再也没有站起来了,见到太爷爷,他已经神志不清了。最后我得到的消息是:太爷爷已经离开人世了。

那一天,在太爷爷家门口,我剥开太爷爷最后一次给我的糖,把糖放入嘴中,可那时我竟然没有品出糖果的甜味,品着品着,竟品出了心酸、苦涩。

太爷爷每次给我糖果,都是对我沉甸甸的爱意;每次摸我的头,都是对我沉甸甸的宠爱。

那些糖,承载着我欢乐的时光,而那些时光却是我最难忘的、最甜蜜的。我想念太爷爷,更想念那些糖果的时光。

别被高考作文那些“坑”坑了 篇2

那么,高考作文题常见的“坑”有哪些呢?

一、题目限制的隐蔽性

任何一道作文题,都有其写作要求,这就是所谓的限制。限制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性的。

显性限制包括对标题、文体和字数等方面的限定,即要不要拟标题,要不要就指定的文体写作,字数多少等。比如2006年北京卷“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这里的要求就很明确,题目只能用“北京的符号”,自拟其他题目就会被扣分;文体可以自选,但诗歌除外,写了诗歌就被判低分甚至零分;字数要达到800字以上,低于800字的也会因此失分。

所谓的隐性限制,往往带有暗示性的特点,一般考生常常难以察觉。隐性限制没有明文规定在写作“要求”的范围内,但必须体现在考生的写作过程中。如:1996年高考作文题,题目提供两幅漫画,一是《给六指做整形手术》,一是《截错了》,写作题目是:“在一漫画欣赏会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因为这道题目中,含有一个“更”字,因而就有了所谓的隐性限制,即在写作过程中必须采取比较的写法。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的作文题“奖与罚”也是如此,如果不以对比或比较的手法去写,不算是审准题目,得分就会大打折扣。浙江卷“当虚拟世界里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里的‘现实,你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可以远离他或者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江苏卷“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等作文题,都要求考生在审题时,要特别重视文题中隐含的两个要素“虚拟与现实”“彰显个性与创新意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共存,是对立统一,还是是非取舍等,在作文中体现考生对两方面的辩证思考,其实也是一种隐性的限制。

二、文章体裁的偏向性

自从“四自”(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明文体)进入高考作文要求之后,考生有了很大的写作自主性。因此,考生往往认为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太明智的。因为有些题目具有明显的文体偏向性,只是考生在审题时粗心大意,遵循了自己的惯性思维罢了。如2015年北京卷:“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虽说“文体不限”,但还有“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怎么理解?好像只是说文中可有议论成分,并没有强调非要使用议论文体不可。“议论”“叙事”“抒情”均可,几种表达方式均有的文章是什么文体?那就只有抒情散文了。如果写其他文体,想高分和出彩可能有一定难度。

2016年高考作文题中,全国卷Ⅱ要求“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上海卷要求“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虽然没有标明文体要求,但很清楚,其文体偏向于议论文,其他都是不够恰当的。

三、命题意图的倾向性

命题意图包括内容、形式、情感、写作能力检测等,这里重点说的是情感倾向。任何一道作文题,都会带有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只是有些明显,有些比较隐蔽而已。这就要求考生审题时“明察秋毫”,准确把脉并“顺应”命题者的感情倾向。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

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如果从今天所谓的新材料作文的角度来看,题目中的任何一种观点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落点,但能不能被大众认可,被社会接受,这就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了。从传统观念的角度看,命题者的意思应该是:既要把持自我又要听取别人意见。其他的,虽可行,但非命题者的真实意图,因而不能算是最佳立意。

又如200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命题者明显是希望通过“隐形的翅膀”传递社会正能量,但偏偏有考生“冒天下之大不韪”,强将“隐形的翅膀”理解成能谋私利的某种身份或社会关系等东西,则无怪乎写出零分作文了。(参见2010年《读者》第1期《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四、材料含意的隐喻性

近年来,为了达到人人有话可写的要求,高考作文题目大多文字浅显,通俗易懂,含意比较直露,但也有个别省市的作文题,含意比较隐晦,需要仔细揣摩,才能准确领悟。如2015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材料中“坚硬的东西”“柔软的东西”是一组相互对立的词语,都不是它们各自表面的意义,而是形象化的表达,所以不可能把材料原句摘抄下来当作文章的观点。考生必须寻找一些恰当的词语来替换它们,才能使文章立意更加明确。“和谐的自我”亦是如此。如:将“坚硬”引申为执着、坚守等正面的内容,或刻薄、冷漠、无情等负面的内容。“柔软”引申为善良或妥协、对弱者的关怀、对亲人的爱护、对天下的博爱等正面意义,也可以延伸到人性中的无奈与软弱等。“和谐自我”则可理解为“刚柔并济”、原则与灵活、固执与变通、方与圆等。

再如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中的“行囊”就是一个喻体,指的是人生道路。“行囊”里有用、无用的东西,就是在人生路上拥有的爱好、品德、智慧、理想这些东西。

由此可见,只有化虚为实,将隐喻的意义诠释明白,才能准确立意。

五、写作指向的时代性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着“文以载道”写作倾向的高考作文,不可能不关注生活、不关注社会。正因为如此,不少高考作文题,是有明显的时代性的,只是考生不察觉罢了。如:

2008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目“坚强”,明显与当年汶川大地震事件有联系。

2013年全国大纲卷作文题目“同学之间”,明显与当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林某毒杀同学黄洋事件有关。

2014年广西高考作文题目“老王生病”,明显与当时社会紧张的医患关系特别是浙江温岭发生的杀医事件有关。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1的“情与法”,明显与当年哄动一时的毕福剑侮辱某领导人的事件有关。

……

如果考生能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在审题时,自然而然地将题目与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那么立意就会深刻得多,写出的文章也会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高考作文虽然是综合考查考生各种语文能力的一道试题,但是由于部分考生粗心大意,或者由于平时训练的时候,没有警醒意识,往往对命题人所挖的“坑”视而不见,结果给坑了。悲夫!

那些错过的时光作文 篇3

曾经的我喜欢离开喧闹,在城市里四处寻找那难得一见的宁静。喜欢游荡在某个灰暗的角落,手里静静的捧着一本书。喜欢远离同学,默默地复习。

与其说是喜欢,到不如说是习惯。习惯冷漠,习惯孤独,习惯站在高高的台上,漠然的接受那在别人眼中至高无上的证书,习惯承受别人投来的羡慕嫉妒的眼光。

我知道同学们内心里的想法,但是,我无暇顾及他们。我把自己埋在书的世界里,任思绪在天空飞舞。在这里,我就是世界的主角。

一次次的蜕变,使我可以淡然地看待每一件事,冷漠成了我的代名词,内心似乎早已冰冷。

可是你却这样突兀的出现在我的世界,仿佛一抹暖阳,照亮我的心窗。

你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微笑,很霸道地指使我做事,你说你很讨厌我,却私下默默地观察我。我过生日时,你送上一张节日贺卡,上面画满了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用漂亮的纂体字写上一句生日快乐。别人欺负我时,你总会挺身而出,为我打抱不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开始习惯有你的存在。

“如果我走了你会忘了我吗?”你低着头问我。

“或许吧。”我漫不经心的回答道。

你昂起头,露出一抹凄惨的笑,再不复往昔。可是我没想到,那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你走的那一天,我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泪水决提。

呵呵,年少无知的我们,以为小小的手掌在云霞下郑重地合在一起,便以为拥有了彼此。然而真正的故事里容不下那样浪漫的盟约,容不下永久存在的情谊。我们都忘了,花开花落,人走茶凉这个自然规律。

我站在回忆里,看着你依稀的背影,渴望能够再次牵手赏花,愿一切都如初见时那般美好。原谅我用画笔描绘你越来越模糊的样子,原谅我用凌乱的文字赞美你,原谅我破碎的时光,原谅我一个转身将你错开。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么我一定会牢牢抓住你的手。

如今的我们,天各一方,夕阳下,和我同行的人中,再也没有你的身影……

转身,是一步的距离,转眼,是天涯海角的相隔。我今生最后悔的事,就是错过时光错过你……

那些时光作文800字 篇4

秋姑娘吹了几口气,立刻使炙热变成了秋高气爽。刚刚放学的少年陆天走在回家的路,他抬头叹了口气。妈妈告诉他,今天他可以在外面玩会儿,于是,他就向公园走去。来到公园,他当然要去他陆天最爱的地方了:枫树林。此时树里最好叶子却从绿色变成金黄色,走在地上树叶发出的响声,小蚂蚁在顺着树杆向上爬,这一切在陆天看来是那么可爱。

他找到一棵大树,靠着树干看起书来,突然,远处传来响声,陆天抬起头只见一只瘦瘦的小狗跌跌撞撞地朝他走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大约二十来岁的志愿者,那人大喊:“小朋友,请你帮我拦住它,它不能再跑了,再跑会死的。”陆天不忍一个小生命就这样死去,便示意它停下,那小狗竟出奇地听陆天的话,就先坐下了。那一边擦着汗边说:“谢谢你啊,小朋友,我叫徐明,这只小狗病了,你可以收养它吗?我妈妈不让我养宠物,您来养它吧。”“不行,我每天要当愿志者,即便收养了它,也没空养它,它也会死的。”陆天眼珠一转,便想到了更好的方法,不如我们一起养,给它在公园中找个洞,让它静养,我每天给它带食物,还得找位兽医……我是学医的,我也当过兽医!徐明十分激动,好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好,那我们明天就在这儿集合。”“好!”第二天,陆天带了很多美味的狗粮给小狗,徐明已经到了,在给小狗治疗,见陆天来了,就说:“我们给小狗起名字吧,叫什么好呢?”片刻,陆天便说:“叫它明天吧。”“好”我叫徐明,你叫陆天,加起来就是:明天。说完便继续给小明天医治。这样复一已地过了三个,明天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陆天和徐明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而明天在他们心中已经成为不能缺少的部分。

这天,天空沉沉地几只乌鸦在叫。陆天坐在火车上,满脸忧伤,心想:徐明会不会怪我吧?我就这样一声不吭地离开他们到底对不对呢?明天会不会怪我呢?夜深了,一列火车飞快离开这座城市。徐明,明天,等着我,我会回来的!

那些被忽略的时光作文 篇5

微雨的冬日,午后的时光显得格外的清列。在家的我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干这是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而已。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从梦中间醒来了,周围散发的气息,有着太阳般的味道。。。我们已经从家里赶到了学校开始学习了,同学们多是精神饱满一个个的都在认真读书有的在交作业,有的在大声读书,老师在认真负责的在检查结果,看是否存在问题或其他的问题,这是同学们每天早上起来到校的坚决任务之一罢了,或许同学们的姿势不太好看,有的站着,有的趴着读书,大家的姿势都不是太优雅。

在第一节上课的时侯同学们都非常专心的在听老师讲课,因为是第一节课也是班主任数学老师的课,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不好的同学都在专心的听老师讲课,我们数学老师是一个非常优秀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也非常有经验,每道题给同学们讲的很清楚,这样便于其他同学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们九年级的课程量非常的大,每天不管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回到家里同样是学习,因为在家里学习是自己自学的,而在学习里学习是有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帮助这样会是我们的学习有大大提高,好好回忆那些被忽略的时光,在九年级的这一年里时光是很短咱的,我希望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这美好的时光,时光就像一股清泉一样哗哗的流了下去,就像花儿一样,死了在也会不来了,九年级不管是学习,作业各各方面我都要去努力,好好把握这一年的学习生活,只是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习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了,我要努力学习,奋斗这一年的所有事情。。只要能干过了这一关其他的都不是事情,其他的都是小小的事情罢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有人人有一颗善良的心,在学习,生活条件下帮助别人这就是美好的时光,同时也让自己享受到时光的快乐,我该静下来,放慢脚步,好好回忆那些曾经被忽略的时光,虽然我学习不好但是我在班里为别人帮助还是可以的,帮助老师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我,我也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他人,使自己的快乐更加快乐一点,也使自己的快乐也与他人分享一些,使他人的快乐和自己的快乐更加快乐。。。。。

那些年少的时光 篇6

黄忠,浙江温州乐清白象中学语文教师,乐清作协会员,曾在《意林》《幸福》等报刊发表文章,曾获“新新文学奖”“乐清市优秀教师”“温州市第三届师德楷模奖”等荣誉,曾担任中国校园文学社团联盟常务理事。2010年出版师生作品集《爱若琉璃》,多次在各级文学社交流会议上介绍经验,是温州团校特邀教师,温州市“三小”(小文学家、小数学家、小科学家)工程颁奖会议上唯一介绍经验的老师。

创作感言

写作于我而言,是一种心情抒发。虽然一直熟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训导,但兴之所至,还是信手涂鸦,从心所欲。一直坚信最真实的文章,才是最打动人的。情节可以虚构,但写作的心情,却一定要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话我师

他那一张微笑的脸和一个深深的鞠躬,在温和与谦逊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语文老师做了形象的阐释。

——金鳌文学社 吴梦静

他以切格瓦拉的名言“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为原则。他让我们知道作品不是空中楼阁,要具有现实眼光与理想色彩。

——金鳌文学社 潘中武

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她将捡来的铁板擦得锃亮,然后放在垃圾车的中间。前半部分装垃圾,后半部分则拾掇的干干净净。然后,她把我放到垃圾车的后半部,说:“娃,咱们去上学。”

我很怀念那段上学的日子,晃晃悠悠,天是蓝的,树是绿的,连风都带着清新的味道。我拿着一本书,轻轻地背英语单词。母亲则注意路面,把一个个空饮料瓶扔进车里。

母亲赚钱很辛苦,一个易拉罐只能卖1角4分。有一次母亲丢了十块钱,她急得到处找,嘴里念叨着:“这可得捡多少个易拉罐呀。”看着母亲着急的样子,我十分心疼,偷偷地把我买英语资料的钱丢到门外,然后故作惊喜地说:“妈,你的钱在这里。”母亲跑出来,高兴的像捡了宝似的。后来的两个星期,我每天忍受英语老师异样的眼光,每顿只能吃一个馒头,终于在第二个星期的周六给老师交上了买资料的钱。

我很爱读书,可惜除了同桌,没有人肯借书给我。每天放学,我都要走进城里的新华书店,找个地方静静地看书。几个店员都认识我,虽不热情但也不说什么。只有那个满脸横肉的保安,一看到我,就嚷:“小赤佬,又来蹭书看。”每次,我都只能安静地换个角落,重新看书。好在他并不紧逼,我总是能看完自己想看的书。

我开始向往城里的世界。我知道在不远的地方有个城市叫上海,那里有很漂亮的外滩和高耸的东方明珠;我知道有一种职业叫歌手,可以赚很多钱。我常想,我要是有了钱,就可以让母亲穿上漂亮的衣服,再也不用每天上街捡垃圾,忍受别人的白眼了。每天晚上,我躺在母亲的身边,跟她讲我的梦想。母亲总说:“我的囡囡会有出息的。”

我爱唱歌,很喜欢十四叔家里的吉他,天蓝色中点缀一点白。每到周末,我总是跑到他家,求他教我唱歌,弹吉他。十四叔的嗓音很好,每次,他总是先喝口水,润润嗓子。然后,靠着窗台,唱起那首略带感伤的《青春》。末了,十四叔总会教我一些弹吉他的基本动作。他总是鼓励我将手指按到弦上,而我总是那么不成器,声音或高或低。十四叔不厌其烦地订正我的错误。慢慢的,我也会弹吉他了。

一次学校举行十大歌手比赛,我没有参加。但是我把吉他带到班里,给几个好朋友唱起了《流浪歌手的情人》。很多人没见过现场边弹边唱,都围过来听。唱完了,他们说比十大歌手唱得好,我的兴致也来了,一连唱了好几首。这时,歌手比赛结束了。教我们音乐的杨老师从比赛会场出来,经过我们班门口。她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然后说:“你唱得很好。”我听着音乐老师的话,忽然觉得自己很高大。

几天后,杨老师对我说:“你的声音条件很好,适合在音乐方面发展。我教你学声乐吧,你家里不富裕,我不收你钱。”我有点吃惊,周末还是高高兴兴地去了她家。杨老师的家并不大,但有一架立式钢琴,透着典雅的气息。半个学期后,我学会一些声乐的基本技法,也爱上了声乐。很感谢杨老师,她曾给了我一段幸福的回忆。

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学期结束后,杨老师调到了另一所学校,我们也就失去了联系。后来,我在街上遇到她,她问我还弹吉他吗?我点点头。她笑着说:“好好练,将来没准能用上。”

我读书很用功。可是,有一段时间,我却成了班主任的眼中钉。因为我的解放鞋裂了。每天,我都只能穿很破烂的拖鞋上课。班主任每次看到我,都厌恶地皱起眉头,大声呵斥:“你又穿拖鞋到校,你知不知道,我们班因为你扣了多少纪律分。”我只能静静地蜷缩在角落里,一声不吭。一双即使最便宜的解放鞋,也要12块5毛,这对于我来说很昂贵。后来,母亲在垃圾桶里捡到一双破旧的阿迪达斯。那天,我们家像过节一样。母亲把阿迪达斯擦了又擦,然后,郑重地穿到我的脚上,刚好合适。我轻轻地说:“谢谢妈妈。”

付出总会有回报,在我19岁生日那天,我接到了上海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母亲从床底下拉出一个陈旧的帆布包,找出一身干净的红布衣裳,很漂亮。我从未见母亲穿过。她把衣服给我穿上,说:“娃,这是你爸娶我时给我买的衣裳。你穿上,让妈看看。”

我很高兴地穿上了红布衣裳。那天,有风吹过,风中有栀子花开的香味。

上一篇:高中毕业典礼校长致辞下一篇:小学英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