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孤独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陶渊明的孤独(精选8篇)

陶渊明的孤独 篇1

摘 要:东晋诗人陶渊明,他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高度评价,而是以隐士著称。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归隐于田园,他在选择了这种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就选择了孤独。面对孤独,陶渊明1直以自然之理坦然视之,并将其化解于自然之道中。他1生追求和崇尚自然,并将自然之道贯穿其生命的始终,即使是面对死亡,他亦平静自然,淡然处之。

关键词:陶渊明 孤独情感 表现 消解

Abstract: Poet Tao Yuanming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his literary creation, had not got the appraisal of the height at that time, but famous for recluse. The noise far away from this world , it is latent in the rural area to belong to, he, while choosing this kind of life style of living in solitude, choose loneliness too. In the face of lonely, Tao Yuanming calm to look at their with natural reason,and dissolve it in the natural way. He pursues in all ones life and advocates it naturally , carries natural ways through its lifes, even face the death, he is also calm naturally , take winonchalance.

陶渊明的孤独 篇2

《中华读书报》载文指出, 一般认为, 陶渊明的辞官归隐, 是诗人不能“适俗”的个性决定的。但事实上, 陶渊明所述辞官归隐的种种理由都很难成立。他说为贫而仕, 实际上是掩人耳目的言辞, 意在消弭当朝权贵对他在政治上的警觉。他的曾祖父陶侃曾是桓玄父亲桓温的将军。陶渊明早年在政治上很有抱负:“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因此, 陶渊明的出仕, 尤其是投身于桓玄幕府, 既有家族渊源, 主要是政治选择的结果, 他认为晋朝必败, 桓玄必胜, 其政治前途是一片光明的。但是, 他没有料到的是, 桓玄集团会被刘裕消灭。在东晋末年的混乱政局中, 看风使舵的人物所在多有, 如著名的寒族出身的文人傅亮就是一个典型。但陶渊明的情况与他不同, 自始至终都属于桓党。他辞官归隐之后, 特别是在刘宋建国以后, 虽然朝廷屡有征召, 再也不肯出仕, 因为仕于桓玄的政治经历, 无论是晋朝的皇室集团还是刘宋皇室集团随时都可能以此为把柄整治他, 陶公对此当然是心存顾忌的。就当时的历史情况而言, 作为桓玄集团的余党, 陶渊明必须妥善处理与刘裕集团和皇室集团的关系, 这是他赖以生存的政治根基, 否则, 他就要人头落地, 乃至殃及九族。令人欣慰的是, 陶渊明妥善地处理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关系, 他是成功的, 当然也是愉悦的, 所以在将归未归之际唱出了“归去来兮”那凄美、潇洒、激越的人生音调, 最终成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知己 篇3

在我看来,陶渊明是一个为官无能者,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和施政策略。陶渊明心心念念想当官当好官,遗憾的是他在官场上始终找不到北,处理人事和事务总是捉襟见肘。

说他厌倦了污浊的官场,不屑与黑暗为伍,有失准确,其实他为官时间并不长。换一个角度说,官场何时清正廉明过呢?难道男人都不去做官才算高洁?隐于大乱之中,实为逃避。

陶渊明的为官就像他写诗一样,少有激情,心静如水。难怪在昭明太子以前,没人推崇他的诗歌,《诗品》的作者钟嵘瞧他不起,大评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只字不提他。

不过,陶渊明算是幸运儿。有八个字可以概括:生有红颜,死逢知己。

红颜当然是他的妻子。作为男人,他应该感谢其夫人翟氏,“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安贫乐贱。如果遇到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非让他做官不可,他该怎样办呢?

这死后知己首推昭明太子,可以说,如果没有昭明太子,陶渊明有可能被埋没。有许多物事并非像我们所说的“是金子终究会发光”——历史上,我们埋葬了多少“金子”啊!

昭明太子迷恋陶氏诗文亦非偶然,那是因为他生性淡泊,喜爱山水,而陶氏平和、淡然、纯净水般没有色彩的诗歌,恰恰唤醒了青年太子的性灵。他愿意为陶渊明摇旗呐喊,不仅写了《陶渊明集序》,还专门写了《陶渊明传》,对陶倍加赞赏。在昭明太子的基础上,北齐杨休之又编写了十卷本《陶渊明集》,内容更加充实。

到了宋朝,陶渊明得到了更多的推崇,特别是苏东坡对他的尊崇简直到了“无理”的地步。苏轼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也许是偏爱,苏东坡竟然将陶诗“凌驾”于李杜之上。苏轼终生视陶渊明为自己的良师益友,爱其诗,慕其人,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直到晚年,苏轼仍在《与苏辙书》中写道:“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品读

陶渊明的故事 篇4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发生在义熙元年。陶渊明刚度过不惑之年,在家中闲适着。之后在好朋友的劝说,再次出仕担任彭泽县令官职。在任三个月后,朝阳派人下来陶渊明所在的彭泽县检查公务,受使命前来的人是督邮刘云。督邮刘云为人凶神恶煞,专门趁公务之职捞取油水、收刮民间的油脂油膏。检查公务结束后,他收获的贿赂不下千金。并且,如果当地的百姓、县令不给他献上“礼物”,他就以此为由栽赃陷害。所以,督邮刘云在彭泽县臭名远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陶渊明不愿意忍受督邮刘云的压迫和欺诈,就不去见他,自我推却了官职回归家乡。此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趣事被大众流传。

郡将前来看望陶渊明时,陶渊明正在酿酒。正好就煮熟了,陶渊明随意将头上戴的葛布取下来漉酒,漉完之后又戴回脑袋上,弄得头发满是酒星子。陶渊明也不在意,随后接待了郡将。

我心中的陶渊明 篇5

最爱那凌芳傲骨的秋菊,最爱那清风微扬的香柳,最爱乡间晨露的那一抹轻霜,最爱桃花深处的那一缕微光......愿站在山屋东篱之前,举樽自饮,与菊共语。愿穿越时间,穿越空间,看你带月荷锄高歌而归,观林海雾起,听鸟鸣山幽。这是你的天生禀赋吧,依山恋水,性旷情达。二十九岁出仕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便高唱“归去来兮”而还,一吐心中压抑与不快,如决堤之水,从此躬耕农亩,隐居山间,自得其乐。“羁鸟恋旧林”,纷繁变幻的世界终究不是你的归宿。看穿了世间的恩怨情仇,阅遍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你只愿抚琴引觞,躬耕赏菊,做个隐者。

归去,归去,你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那个污浊黑暗,纷纷扰扰的社会,独你能找到心中的那一块净土,从容应对外界的诱惑。近墨者也能不黑,你慨然应对世俗的官场,离官为民,为了尊严,甘愿受贫,不愿被乡里小儿所侮辱,更不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自享高洁,不怕流言蜚语,因为这就是你的追求,不是吗?

乡间的晨风总是那么清新,带着雏菊的芬芳,房宅被榆柳桃李所包围,自是隐者返自然。逃离了官场的樊笼,挣脱了俗世的罗网,你更快乐吧。“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便“欢然有喜”,这种复归于自然的和谐是你毕生的追求。归隐,生命的本质在于形为心役,释放出内心的本真,这就是你所探求的生命价值之所在。

陶渊明的挽歌诗集 篇6

挽歌,是“丧家之乐”。古人的丧仪是很隆重的。汉魏时期,送殡时由执绋者(牵持棺材的人)相和而唱的丧歌称作“挽歌”。陶渊明的《挽歌》三首,你学习了?

挽歌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挽歌其二∶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挽歌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

嶕峣:很高的样子。

幽室:指坟穴。

向来:刚才。

亲戚: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

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

山阿:山陵。

【赏析】

1、这是诗人在死前两个月,即元嘉四年(427)秋九月为自己写的挽歌。

全诗共18句,可分为五个层次。除最后两句单独为一层外,其余每四句为一层。前四层分别描写了死亡、出殡的季节、时间,坟地环境、气氛,下葬及与世人永别,安葬后送葬人回家及他们的哀伤。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死的看法。诗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出死后安葬的全过程,从中可见诗人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处之泰然的人生态度,并无凄凉、黯淡的情调,与一般挽歌哀伤的情调截然不同。这一方面是因为“挽” 的是自己,而不是亲属、朋友;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要表达对死的看法,“挽”,仅仅是诗人抒发思想情感所借助的一种形式而已。《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引用的四句诗按意思应分属两个层次,前两句与“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为一个层次。“亲戚”“他人”均属“向来相送人”,即给诗人送葬的人们。“他人”,即诗中的“贤达”,指诗人生前好友。“亦”,也,语气副词。

“已”,已经,时间副词,用法同“幽室一已闭”中的“已”。这两句的意思是,亲人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了。两句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亲戚”“他人”都因诗人的死而悲哀过。“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二句就通过想象写出诗人死后,那些与诗人志趣相投,经常往来酬唱的挚友的惋惜、哀叹之情。因此,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亲人们在安葬死者时十分悲哀,有的还要悲痛一些日子;友人们在祭奠亡友时,颂读祭文、咏唱挽歌也哀伤过;这,也就够了,一个死者还期望什么呢?换一个角度说,作为活着的人也只有对死者哀悼、思念罢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接下来诗人作结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对死亡的看法,一种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的态度。 鲁迅先生的引用,其正意在前两句。文章第6节第2段,语意承上段一转,指出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会永远纪念她们。接着便引用了这四句诗,并在结尾写道:“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意思是,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土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流的了。诚然,鲁迅先生在引用时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积极的含义,与陶潜原诗相比,其境界就高出甚多了。

2、元嘉四年九月,即陶渊明《自祭文》中所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之时,靖节先生作挽歌诗三首,其意应同《自祭文》,算是为自己作的挽歌。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篇7

一、平淡自然与豪放爽朗

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主要体现在田园诗。陶渊明归隐以后,长期生活在民风淳厚的农村,所见的都是村落、山脉、溪水、飞鸟等一些自然景物,结交的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平淡之景,平凡的人和平静的、平凡的生活都是他所描写的对象。他从平凡的景物、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及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如《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方宅、草屋、桃李、远人村、墟里烟、狗吠、鸡鸣,都是农村生活中极常见的,诗人用了平淡质朴的语言,把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副宁静安详的农村生活图画,反映了他归隐之后的平静生活及愉悦的心情。

陶渊明写诗,常用白描手法,比如《责子》:“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三十,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粟。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议论中有描写,以平淡的语言,刻画出儿子们的形象,带有口语化,生动传神。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不管识写景还是写人,都是用很平淡、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描绘图画和勾勒人物形象。

陶渊明的诗歌,主要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但也有豪放爽朗的一面,颇有阮籍、左思诗歌的特征。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荡昭章,独起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亲,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抑扬爽朗”、“横素波”是说陶渊明诗歌也有豪放爽朗的一面。而提出陶诗“豪放”特征的则是宋代的朱熹,他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出这样言语出来。”其实,细读陶渊明的诗,的确会给人有一种豪放爽朗的感觉,主要是咏怀诗。例如《咏荆轲》,诗人把荆轲出京、易水送别、英雄入秦等场面写得慷慨悲壮,不乏惋惜,也不乏激情,特别是最后两句,感情流露于外表。

体现陶诗豪放爽朗风格的诗还有其他,如《读〈山海经〉》、《咏贫士》等。陶诗的豪放、爽朗风格,实际上是陶渊明人格的反映。

二、陶渊明诗歌的写意传神

陶渊明的诗歌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性的自然美。以《饮酒(其二)》最能代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前四句讲了“心”与“境”的关系,只要心远就能不受世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与山相会,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没有刻意地描写景物,而是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合一起表现了自然美,也表现了诗人的情趣。《古今千金谱》说:“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无,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辩之。”

陶渊明的诗歌没有语言的雕饰,只是在写意传神而已。陶渊明诗歌的写意传神,往往诗通过写景表现出景物的情致。这是其一。如《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翼”字,生动地写出了新苗的情致,好像新苗也有了生命,在南风中欣喜地舞着,使人的心情也是欣喜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一)》:“鸟弄欢新节,泠风送余善。”写的是去农田路上的景物,初春鸟儿欢唱,微风轻吹,好像鸟儿和风儿也因为春风的到来而欣喜无比,这就写出了春天,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其二,陶诗都是通过写意来表现自身的情趣。如《归园田居(其五)》,诗人以酒、鸡来招待邻居,夜里以柴来代替蜡烛,欢欣到天明。平凡的描写,却表达了诗人极高的情趣。《读山海经》,情景交融,“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我庐。既耕亦有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古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夏天草木繁荣,鸟儿喜欢浓密的树荫,诗人也喜爱自己的草庐。这首诗反映了陶诗意与景的关系,景是为意作铺垫,意才是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三、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

陶诗善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写景抒情,虽然平淡,但在平淡中见精粹,朴素中见绮丽。陶诗描写的对象,往往都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如村舍、飞鸟、鸡犬、清溪、豆苗等,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而在诗人的笔下,所有的东西都仿佛有了生命。这说明了陶诗的语言不是没有经过锤炼,而是锤炼得不露任何痕迹。清人马位指出:“人知陶诗古淡,不言有诼句处,如‘微风洗高林,清飙矫云’,‘神渊泻时雨,晨色奏景风’,‘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诗固不于字句求工,即如此等句,后人极意做作,不及况大体乎?”(《球窗随笔》)清人赵文哲指出陶诗纯粹自然,又认为:“体物抒情,傅色结响,并非率意出之者。”(《雅堂诗话》)如“饥来驱我去”,“严霜结野草”,“中夏贮清阴”,“日月掷人去”中的“驱”、“结”、“贮”、“掷”等字,都是平常易见的,看似平淡却很精彩,达到了高度凝练、准确,不可更易。因此,元好问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诗善用叠字,叠字最早从《诗经》就开始了。陶渊明用叠字,显然是继承《诗经》的艺术传统。陶诗的简练与高妙,与叠字的大量使用有很大的关系。例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拟古》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杂诗(其二)》

“萧萧爱风逝,淡淡寒波生。”《咏荆轲》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拟挽歌辞》

以上的叠字都是自然贴切的,更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景物。如“暧暧”把荫蔽的、若隐若现的村庄写得好像亲眼看见了一般。“依依”写出了烟的轻柔,袅袅上升。这两个词把整个村庄的恬静祥和都描绘了出来。《咏荆轲》两句中“萧萧”、“淡淡”,衬托了整个送别画面的凄凉,易水的萧瑟,英雄一去不归的悲壮。陶诗的善用叠字,体现了陶诗语言的高度成就。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篇8

陶渊明一生五十多载,有着四次出仕的经历。纵观他的一生,虽无仕途上的大起大落,大痛大悲,却有着心路上的大苦大哀,大彻大悟;隐逸是他伟大生命乐章中一段哀怨缠绵的音符。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隐士的出现实际上是由于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引起的;随着对立阶级之间或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激烈,必然要从统治集团内部游离分化出一批持不同意见的代表人物,于是散落江湖,山林,闲云野鹤,云游四海般的生活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归宿;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摆在所有知识分子面前的,无非两条路——出仕和归隐,即所谓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可卷而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都指的是这两种前途;历代的都有学而仕的文人,也都有解职归田的隐者;再加之乱世之秋动乱的魏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魏晋玄学家超然物外思想的宣传作用,更在客观上助长了社会上的隐逸之风。历代隐者大都是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中败迹下来,不得以而为之的,他们心知事情早已无可挽回,便也纵情山水,所以自宽自慰。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有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陶渊明自幼便生活在一浔阳柴桑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这是他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的乡土的故园。一方水土育一方人,陶渊明虽自幼家境不佳,但学习上却从来不曾放松;“少学琴术,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肿,北窝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正是在这样的环镜中,陶渊明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少年时代的陶渊明更多的是一个胸怀大志,有“兼济天下”抱负的青年。

他四次出仕,试图改变陶家衰败的境遇,但由于社会的和自身的原因,均告失败,独特的走向“真隐”的历程。

陶渊明首次出仕,“起为洲祭酒”《宋书•隐逸传》,官职相当卑微,这次入世之后,每每看到官场里黑暗的现实和社会中的血雨腥风,于是在苦恼与失意中,他便不入萌生退意;尽管退出官场后过着隐者的生活,但他内心那种雄伟的抱负始终如熊熊烈火一般不曾熄灭,那时他生活在江洲一带地处长江中游,是战略要地,成为各军阀必争之处,而他不会不知道当地的局势,而这时地方军阀桓玄请他出山,总督荆、江等八洲,挽救朝廷面临的危机;而陶氏一门也与桓温家族交往密切,凭借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陶的二次入世就更为顺理成章,但他在职期间风尘仆仆,“叩新秋月,临流别发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晶晶川上平均值,怀役不追寐,中宵尚孤征”,异常辛苦,时间不长,便以母丧为由,再度离职回家,踏上归隐之路。

两次出仕,两次归隐,使生性恬然,自谓是“羲皇上人”的陶渊明经历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变化;从悠闲的读书中寻乐——年事稍长,萌发建伟业立奇功之志——不堪忍受琐细的吏职,回到不受压抑的田园生活——不甘寂寞,幻想施展才华,实现平生志——再次厌倦单调,辛劳的羁旅生活,向往清丽恬然的田园生活;他在这其间始终存在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

此后,风云变幻,陶渊明又一次将希望寄托在刘裕身上,做了他的参军,身为参军,在军事上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建树,受冷遇也在情理之中,这使他再次心灰意冷,对现实政治和刘裕这个拥兵自重的军阀,陶渊明的态度异常冷淡,毫无钦慕之情,官场的互相火拼,造成一种人人自危的气氛,简直就是政治迫害,诛杀异已的代名词,出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血的教训经验,他再次隐逸。

这一年秋,他又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他此次乃是为了“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然而抱孤介,爱丘山的他终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成了他一生仕途的终结;这次,他终于不再“动摇”了,隐逸之志更加坚定,永不复仕,对眼前混浊世界的彻底绝望,使他怀着一颗疲惫的心,永远地隐逸于他迷恋的田园中;这个时候,他过着一种消极归隐的生活,而这种消极的归隐也并不能解决他思想中的矛盾与痛苦。唯此,何以觖忧,唯有杜康,他就以此方式,终了一生。

纵观陶渊明的一生,他有着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大志,自愿投身于政治斗争的漩涡,几番尝试,挣扎,知不可为时方在孤独绝望中毅然归隐。

他的骨子里有着深刻的儒家思想,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生命的始终,仕宦的经历使他洞悉社会,感到自身难与时代相容,又难与时代抗衡,别无选择之下,只能将目光折回个人的心灵世界,走向了心灵上的理想王国,由此在精神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上一篇:“互看互学”活动鹿城区汇报材料下一篇:rely的形容词和名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