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从自身做起作文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保,从自身做起作文(精选14篇)

环保,从自身做起作文 篇1

以前,我眼中的环保就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破坏花草树木之类的小事,可当我准备做有关环保的ppt,打开电脑资料时,我被那不环保造成的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给惊呆了。

当我输入“海洋污染”的时候,图片上的海面十分浑浊,死鱼都浮在水面上,大量的垃圾漂浮着,还有被粘黏着黑黑的石油的海鸟奄奄一息!

当我输入“大气污染”的时候,我看到荧屏上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整个城市都黑蒙蒙像是被蒙上了一层黑布。

当我输入“全球气候变暖”的时候,出现在我眼前的是冰雪消融,一对北极熊母子孤独无助地漂浮在茫茫的大海上……

看到这儿,我想起了电影《阿凡达》,人类侵略外星球,就是自己把地球的资源耗费光了。

虽然是电影,但给我们警示,我们不能贪得无厌,无度地掠夺地球的资源。

但森林变成沙漠,当海洋变成垃圾场,水源变成毒源……我们剩下的就只有眼泪了。

环保,从自身做起作文 篇2

2012年12月, 党的十八大召开, 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随后, 中宣部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意见》再次提倡短、实、新, 反对假、长、空的文风。随即,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推出一批改进文风的评论:人民日报的《改文风写新风》、《“不定调、不交稿”彰显新政风》、《总结别玩“文字游戏”》、《赞“一张图片、百字报道”》, 新华社的《记者节里话职责》、《在“走转改”中宣传好十八大精神》, 光明日报的《以新文风书写新气象》和四篇切实改进文风的评论, 经济日报的《年终总结莫“纠结”》, 中央电台的《有想法还要有做法》, 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 中国青年报的《改文风切忌新八股》等……各地媒体评论也积极行动, 掀起了一股贯彻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舆论高潮, 十分可喜。但是, 这些评论大都是为社会鼓与呼, 希望大家能够按照中央精神办事, 是针对他人的。新闻评论自身该如何做, 却谈得很少或没谈。新形势下新闻评论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 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与评论界、新闻界和新闻院所的朋友交流探讨, 请大家指正。

一、新闻评论是否也需要改文风, 特别是改长风?

答案是肯定的, 但现实却不理想。以刚刚公布的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为例, 就有一篇4434字的评论获得一等奖, 明显违反评论2000字的规定。而人民日报获一等奖的是只有1086字的评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一篇千字文为何能获全国评选的一等奖, 因为该文抓住了当下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 观点准确清晰、导向鲜明有力、语言清新直白,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其实, 短文并非始至今日。十多年前的1998年8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570字的评论《当前头等大事》, 有效配合了当时全国抗洪抢险救灾形势, 1982年2月7日《福建日报》一版刊登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撰写的社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 仅150字, 他们为中国新闻评论史增添了亮丽一页, 是新闻媒体学习的榜样。

1975年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不到5000字 (主要起草者为邓小平, 虽然当时主要是由于总理身体不好, 但是这也表明了一种可能性) 。由此可见, 控制篇幅不是不可能, 而在于如何控制。同时控制篇幅的目的不在于为了控制而控制, 而是为了改进文风, 提高文章的阅读率与影响率。

要把文章写得短些, 短些, 再短些, 这在新闻界已不是什么新闻了──隔几年就会强调一番;短新闻, 短文章的竞赛要不了多久就会组织一次。人们见长不怪, 好似一个顽疾谁也无法解决, 尽管目前还在做这方面的努力。问题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呢?我曾在1997年第10期《中国记者》上写过一篇《谁的文章长》的短文。我以为, 板子打在全体编辑记者的身上, 也欠公允, 那些刚到报社的年轻记者会写长文, 敢写长文, 写了长文能做主让它发表么?不妨翻一翻从上到下的报纸看看究竟谁的文章长。一调查就明了了。那些写长文章的多是身居高位的领导同志, 新闻界的老前辈, 报社的老总或副老总, 包括某些部主任, 资深的老记者, 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 知名人士等。出自于上述人士的消息、通讯、评论文章、理论文章、随笔、游记、书评、回忆录, 似乎都要比一般人长得多。这大概也是新闻界的一种不平等现象吧。

自然, 人不能一律。领导干部, 权威人士, 报社老总, 也不都是写长文章的高手, 也有不少是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自己写短文章的。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的老总在报纸上写短消息短言论, 就受到新闻界同仁的好评。人民日报理论版上举办有关改革开放的千字文征文, 就有三位中央领导同志参加, 每人的文章没超过300字。看来, 只要有心, 有条件有可能写长文章的人还是可以写短文章的。以前人们常说“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今天应该改为“有话精练, 无话不说”。要求别人做到的, 新闻人、评论人应该首先做到。

说到改文风, 不能不提到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作为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中国新闻奖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在中国新闻奖中, 长篇文章占据一等奖或特别奖已成一种趋势, 各省新闻评奖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并且有蔓延之势, 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因为它有可能改变文风, 直至影响媒体的思维和生产方式。

新闻奖项中设立的“特别奖”值得研究。什么样的作品可获特别奖呢?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细则规定:“特殊情况下 (各项评选条件都很优秀, 只是因字数、时长限制等硬规定所限) 经评委会决定, 可设不超过4个特别奖 (与一等奖同样待遇) , 其中报纸、通讯社、广电、网络类作品各不超过1个。”既然设置了“特别奖”而且与一等奖同样待遇, 自然就会助长一些新闻单位在新闻生产之初就有意违反规定的字数和时长的限制, 想以“各项评选条件都很优秀”这一“特殊情况”到全国的新闻奖评选中向着特别奖冲刺。据近5届新闻奖统计, 第18届无特别奖, 19届有2篇, 20届有2篇, 21届有2篇, 22届有3篇。其中, 人民日报有3篇 (2篇评论、1篇通讯) 获特别奖, 新华社有4篇 (1篇评论、3篇通讯) 获特别奖, 另有中央电视台的消息和中央电台的直播各1篇获特别奖。我以为, 中国新闻奖允许这种“特殊情况”是不科学的, 也是报道的字数和时长不能压短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中国新闻奖评选的问题, 我曾发表过意见 (2) , 近年来有不少同仁作过研究, 如评选主体、评委会组成、评选类别、评选数目、评选标准、奖励效果等等, 都需要作新的考量, 不在此赘述。

媒体的朋友不是经常说“金杯银杯, 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金奖银奖, 不如老百姓的褒奖”么, 为什么到了实践中就忘了呢?新闻媒体和新闻人, 难道仅仅只是为了那么一个新闻奖而存在而奉献么?奖励是社会对人们良好行为或成果的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 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保持和增强, 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完善。 (3) 奖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的媒体是否可考虑制定新的人才考核、奖励、晋级和提拔标准, 不能仅凭是否获得新闻奖一项。对于那些勤奋工作, 勇于创新, 真正为民众而呼, 为社会进步而作, 且有较大社会反响的新闻作品, 不受字数、时长的限制, 应受到单位和社会的嘉奖。中国记协和各省市记协可在获奖之外, 由舆情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提出候选名单, 经考核确认后提出表扬篇目和新闻人, 这是按照新闻规律生产, 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的贡献, 不由各自媒体申报。

当下,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 微博等新的表现手段逐渐出现, 百字短文的言论将成为言论表达的主流, 其“求新”、“求短”、“求实”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此时, 党报评论如对篇幅不加注意, 将很难适应受众欣赏口味和思想现实。缩短并不意味着不要长, 而是说要少用长的篇幅行文。是要将新闻评论中那些可有可无的文字去掉, 增强其表达效率。缩短意味着我们要将新闻评论与其它形式文章严格区分开来, 增强各类文章的表现力与表达力。

二、配合上级工作的评论该怎样写?

现在不少报纸为配合当前中心工作而写的系列评论不只是之一、之二、之三, 而是之八、之九、之十甚至长到之几十篇的“连续剧”。据调查, 某报从2008年10月22日到2010年3月17日共发表44篇配合上级工作部署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其中, 系列谈之二是《围绕科学发展深入解放思想》, 之三是《解放思想是发展的前提》, 之十是《把解放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些评论的标题和内容都有某些重复的部分。我曾与该报的老总交流过, 他们说, 这是上面主管部门的布置, 我相信。现在的问题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还很长很长, 是否需要根据每个阶段的任务都要写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系列评论呢?显然不现实。

除了媒体撰写的工作评论外, 还有不少党政部门自己撰写的理论文章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报纸上刊发, 字数在4、5000字左右, 很让媒体为难。说到此, 会有人举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该文长达6301字。我以为, 虽然它是以"特约评论员"的形式发表的, 但从严格地意义上说, 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 更不能成为我们评论写作的楷模。它是在一种特殊情况下, 运用大众传媒传达一种政治指向的理论文章, 其意义不在于其是“特约评论员”, 而在于它精辟的理论阐述起到了拨乱反正、振聋发聩的作用。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 媒体不是一概反对长文, 而是少了这样的佳作。)

中央《八条规定》对政治局同志的活动要按“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 在实践中, 不能将此扩大到所有的新闻报道中。即便报道也要“压缩报道数量、字数、时长。”配合工作的评论和以评论形式出现的文章也该项按此运作。这个道理要让媒体人和管媒体的人都知道, 共同携手执行。如何理解这三者的关系, 第一, 工作需要是报道的前提, 没有工作需要就谈不上关于它的报道和如何报道。第二, 有了工作需要, 不一定都报道, 都突出报道, 其依据就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是否报道和如何报道的行动守则, 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须臾不可忘却和轻视。第三, 社会效果则是检验新闻报道初衷和结果的唯一标准。社会效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社会影响, 即报道后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批示、肯定、嘉奖, 这是很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应是听众、观众、读者和网民的良性反映。二是报道对社会工作和人们思想意识所起的促进作用。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人的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研究, 新闻评论是配合中央、地方工作还是根据领导人的讲话、文章而写?这两者有联系, 但还是有区别。某报根据领导人的一篇讲话写了23篇系列评论, 而另一家报纸围绕领导人的一篇文章, 先后写出两个“九论十八谈”系列评论。中央对“少宣传个人”作过多次规定, 新闻评论也不能例外。

三、系列评论该写多少篇?

纵观中国媒体的系列评论, 有九评的, 有八谈的, 更多的是五论、六论, 也有上中下三篇的。篇数多少当然要以论述的问题而定, 但是, 短、实、新却是应该普遍遵守的。实际上, 近年来, 人民日报的很多很好的系列评论, 不仅字数不长, 而且篇数也不多。2011年, 人民日报发表系列评论“如何提振政府公信力” (5篇) , “如何协调社会关系” (4篇) 、“关注社会心态”系列评论 (5篇) , “如何回应社会关切”系列评论 (4篇) 。2012年, 人民日报在道德堪忧的语境下, 推出“寻找我们社会的正能量”系列评论——《多元时代更需凝聚共识》、《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坚守转型社会的“底线伦理”》、《善待精神建设的“道德热量”》等, 引起热烈反响, 文中甚至用到不少网络流行语, 愈发激起共鸣。一个专题评论到底该写多少篇为好, 我们可以从社会科学研究中受到启示。

近年来, 国家加大了对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的数量和经费投入, 选题内容主要包括应用对策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三类。应用对策类选题以研究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 侧重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急需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 应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基础理论类选题旨在深入研究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问题, 侧重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以及学科建设中基础性、长远性的重大学术理论问题和学术资料库建设, 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集成性。跨学科研究类选题侧重研究具有明显文理 (工、农、医) 交叉特征的复杂性、综合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应具有学科跨度大、协同创新程度高的特点。每个课题的经费在60-80万元, 时间为3-5年。为了保证课题的集中有效, 从2012年起, 国家社科规划办作了改革, 要求子课题一般不超过5个。 (4) 一个需三五年完成、经费近百万元的研究课题尚且如此, 新闻评论以“新”为标志为何不能将系列评论的数量再精练一些, 再紧凑一些呢?

四、应景评论该如何操作?

中宣部《意见》要求媒体:“杜绝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的文章和‘应景’文章”。所谓应景文章有两种, 一是适应当时情况、形势而写, 一是迎合当时节令而作。现实生活中, 很多应景文章是少不了的。我们需要研究的是, 哪些应景评论不写或少写, 需要写的如何写好?“两会”评论是中国特色, 不仅规格高, 而且发稿量大, 但是, 有学者曾在做过相关统计后认为:“这些‘会议’社论大多写得生硬干巴, 一般读者是很少阅读的。” (5) 读者不常看, 那么专业领域的评价如何呢?人民日报是发表两会评论最全最多的报纸, 在第1-22届中国新闻奖三个级别的所有奖项中, 该报共有135篇作品获奖, 其中涉及“两会”的评论没有一篇获奖。

对比2010年和2011年两篇全国人大开幕式的社论, 我们不难发现, 行文模式固定, 甚至两年的社论开头几乎雷同。2010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凝聚亿万人民的力量——热烈祝贺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文章第一段写到:“又是一年春来早。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近3000名人大代表, 带着全国人民的重托, 云集一堂, 商国是、谋发展、议民生。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十一届人大凝聚科学发展的共同意志——热烈祝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文章第一段写到:“承载着亿万人民的热切期待, 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近3000名人大代表齐聚一堂, 共商国是, 共谋发展, 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两会”是我国的一个特色, “两会”评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品种, 写不写、怎么写需要大家共同动脑筋。我以为, 可借改文风之机, 大大压缩“两会”的程序式报道, 将“两会”中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更多一些告诉人民。为此, “两会”的评论可否在5年一次的换届年 (地方为4年) , 在政协、人大会议结束时写一篇, 对下一个五年的展望和要求。“两会”的照片也只需开幕式时各发一次。

还有元旦社论、新春献辞、“七一”、“八一”、“十一”等大量的节庆假日、会议评论, 如何做到“应景”, 又能达到“观点鲜明, 论点正确、有新意, 论据准确, 分析深刻, 论述精辟, 论述有力”评论类作品要求 (6) , 需要媒体花大气力研究改进, 自然也少不了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南方日报评论员文章《新闻媒体要带头改进文风》 (7) 指出:新闻媒体担负着宣传党的主张、通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职责, 必须在改进文风上先走一步、高出一筹, 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鉴于党报评论的重要性, 倘若党报评论的文风能发生转变, 势必会影响都市报、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各类媒体的文风。事实上, 相较于其他媒体评论的文风, 改变党报评论的文风在当下而言其实更为迫切。

今天, 新闻媒体、管理部门应借势而上, 动真格, 为复兴中国新闻评论, 为加快实现“中国梦”作出扎实有效的工作。

注释

1 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第45页, 2009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

2 赵振宇:《关于中国新闻奖评选的几个问题》, 1997年第3期《中国记者》

3 赵振宇:《奖励的科学与艺术》第2页, 1989年科学普及出版社)

4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http://www.npopss-cn.gov.cn/

5 要清华、吴庚振, 《党报改革刍议》, 《新闻知识》, 2005.01

6 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 (2012年12月28日)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自身做起 篇3

一、做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

要让学生们感觉到你爱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充满活力,全身心投入,以此来感染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我们都看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吧。这本书中写道:“雷夫和他的孩子们生活在第56号教室,在这块小天地里,他们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自愿每天早晨6点半到校,一直呆到下午五六点才回家。即便在节假日,孩子们也来到学校,跟随雷夫老师一起阅读、做算术、表演莎士比亚戏剧,一起去旅行。”能用“奇迹”一词来描述自己的教育生活的老师一定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师。在雷夫老师的眼中,孩子们学习艺术,不仅仅要学会基本的技能,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以及纪律、责任、牺牲、练习、纠错、倾听和时间管理。同时,雷夫老师明白,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或者是其他的艺术形式,都应该是快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雷夫老师把这种快乐的感觉带给学生,与学生们一起度过非常愉快的时光。反思我们的教学状况,我们常常感叹教学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苦苦思索却始终找不到良方。雷夫老师给了第56号教室的学生一种完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班级生活。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珍惜和学生相处的机会:在“六一”前夕,为学生排练一个精彩的节目;在母亲节之际,为孩子们和他们的母亲组织一次难忘的活动。也许这些事跟我们的考核无关,而且将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也许会成为学生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雷夫老师能深受学生喜爱,第56号教室的学生能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是因为雷夫老师始终怀着满腔的热忱教育他的学生,他改变了教育的沉寂,使教育充满了活力。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整天哈欠连天、对学生不理不睬的老师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吗?无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如何,老师始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引导他们。即使他们把最简单的问题回答错误,也不能影响到我们的情绪。

二、努力提高课堂组织的艺术性

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课堂组织上下工夫。不能忽视任何细节,让课堂处处体现着教师教学的魅力。例如,在导入新课时,很多老师会忽略这一环节,认为它不重要。其实不然。导入这一环节处理得当,可以抓住中学生好奇心重这一特点,让他们全神贯注地思考。又如,在朗读课文时,有些老师也不刻意设计,只是很随意地叫到某一位同学,读完,指正一下错误,然后就是下一位。这样的英语课任谁都觉得索然无味。我的做法是: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就近的六人是一个小组。听完录音后,小组内互相纠正发音错误,练习五分钟后,每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在教室前朗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并给出评价。每周一评比,给予适当奖励,哪怕是一本小小的笔记本,他们也很珍惜。同样,每单元的Groupwork,我也采取同样的方法,让班级中的每一分子都积极参与,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就极大地提高了。去年,在全市组织的一次英语小品大赛中,我班选出七位同学参赛。从小品内容、道具到语言材料的组织,都是他们自己讨论决定。最后,还获得了二等奖。我想,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分不开。

三、多给学生赏识性评价

“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的积极性评价是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最好的激励语。如“Good”,“Perfect”,“Fantastic”等等。甚至可以对平时较差的学生说:“Youve done a good job.”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上教师鼓励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里涌起一股股暖流。有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可以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尽量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特色性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和优点,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水平。

四、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渐渐地走进英语课堂,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进行大量的英语语言交流。我们应该记住:任何时候,我们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非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因此,PowerPoint的演示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不能滥用。有些英语老师把计算机显示屏当作黑板,将所有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甚至整个教案都用PowerPoint制成幻灯片显示。这样做不利于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板书内容也难以进行调整。

总而言之,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艺术,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低碳从自身做起作文 篇4

我现在在读小学五年级,我也一直在为低碳环保做贡献。

有一天,我在家里看书,妈妈一边哼着歌,一边做饭。池子里放着水在洗菜,又打开了电视,听到有好看的节目,又跑过去看电视了,根本就忘记了水在放。我只听见哗啦哗啦的水声,我急忙跑到厨房一看,哇的一声叫,水都溢出来了,正在逍遥地往外流呢,我赶紧把水龙头关掉,并把妈妈叫来,很严厉地说“妈妈,你知道不,水是人的生命,我们把水白白地浪费了,也就是浪费我们的生命。我们洗菜也要能洗干净就够了,不能浪费的,要节约能源的!”妈妈听了,有点不好意思,但很慈祥地说,“冰冰说得很对,是妈妈的疏忽,妈妈下次一定注意,我们以后再也不浪费水了,向冰冰学习不!”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户外散步,沐浴在夕阳下的大街,就好象披上了一层金纱,金灿灿的,十分美丽。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矿泉水瓶,喝完最后一口水,便随手扔在了扫得一尘不染的大街上。我快步上前,挡在了这个小男孩的面前,对他说“我们现在都提倡并实施环保低碳生活,尽职尽责是的们的义务,像这样的塑料矿泉水瓶子是可以再次利用的,不能乱扔,我们可以把它扔在可以回收的垃圾桶里,供再次回收利用,也可以把它制作成一个小玩具,既不要自己花钱去买,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创有作能力,更可以保护环境,扔在大街上,这样是不对的,我们的地球也要讲卫生,要不然它也会生病的。”小男孩点点头,露出了天真的笑脸,把瓶子捡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开了。

环保,从自身做起作文 篇5

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我想,要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

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对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我们的绿色家园,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时时注意环保,爱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从自身做起,平时注意保护花草树木;尽量不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不制造白色垃圾;不乱扔废旧的电池;要节约用水;要进行垃圾分类,使废物再利用;每年多种几棵树。

环保从你我做起作文 篇6

记得在世博会刚举行不久,我去了世博会。环保,顿时消失了踪影,垃圾桶小之又小,而真正有地方扔垃圾的呢,那些人却往往不想走那一步两步,扔在了垃圾桶的旁边,还需让保洁员继续打扫。

在世博会快结束时,我又去了一次,环保终于回来了。垃圾桶变大了,在垃圾桶的边上也干净得很,根本不需要保洁员来打扫。地面上虽然不能像日本的世博会一样一尘不染,但是较之前来看,已经干净不少了。有谁不想待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呢?谁会想待在一个满地垃圾,脏而臭的的地方?

这样,就体现出环保的重要性了。环保与我们的生活质量密不可分,所以,只有做好环保这件事,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才不会因全球变暖而破坏。

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四大污染,分别是陆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陆地污染是怎么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喷洒农药和在泥土中埋塑料袋。塑料袋埋在土中后,无法降解,给土地造成了污染。水污染的产生是因为部分人把垃圾扔入水中,还有更加可恶的,某些工厂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工业废水直接排向水中,严重危及水的质量。空气污染大家都很熟知,不断的增加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变暖。噪音污染呢,虽然是危害最小的一种,但若是严重,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听力。

所以我们都应该为环保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坚持不用塑料袋、垃圾扔到垃圾箱中、少开私家车、多坐公共汽车。让我们行动起来,使我们身边的环境更加整洁吧!

环保,从自身做起作文 篇7

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关键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有丰富的内涵。然而,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须首先由教师吸收、掌握并且转化为教师自身观念,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策略,从而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既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施教,给每个孩子以最需要和最适合的教育。教师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能确定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方法,实施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渗透于各方面的教育活动中,而不只是单一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活动。有的教师认为,只有上音乐、美术、体育课时才是素质教育,平时的活动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这是非常片面的。学生日常的每一个活动环节都应很自然地渗透素质教育。

二、业务素质是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础

教师要有扎实、广博、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各种知识。如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创造发明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就包括物理、化学、自然、地理、数学等,教师只有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并能相互渗透,使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创设并提供恰当的培养策略。只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这不仅要求教师平时要有熟练的业务,广博的知识,还要不断地学习、研究、开拓进取,以吸收新的营养来充实自己的业务。社会要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这首先对教育特别是学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思维敏捷、活跃,能展示自己的创造教学,力求自己根据教学的实际优化教育过程。

三、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孩子年龄小,社会经验少,正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需要教师提供和创设条件,学生的许多能力是通过游戏获得的。在游戏中,学生可以使自身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与发展,并吸收周围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知道他们所知、所想、所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学生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与学生建立起紧密合作的互动关系,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孩子的模仿能力强,这就需要必须有高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能力强的学生,每个孩子的能力并不都一样,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必须具有这样那样的能力,但我们应当做到让学生具备更多的能力。

四、环境创设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环境创设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因而必须保持其整体性。凡是孩子发展,教育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就应有相应的环境。如在春季进行“做保护环境的小公民”主题活动时,室内可张贴环保方面的图片。再者,要营造一种安全、温馨、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否则再完善的物质环境也难以彻底发挥作用。环境潜在的教育功能,巨大的教育价值,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生从环境中获取知识,认识世界。例如,引导学生认识国庆节时,可参加庆国庆节日活动,有利于在他们心中播下爱国主义崇高理想的种子,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社会环境,还要争取利用更多的自然环境。又如,春天带学生去郊游,观察路边的树,水中的鱼,田地里的小麦等,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发现、去爱万物,树立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条件,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

五、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发展引擎

创新体现在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中,应该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一体的创新人才。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教师常常被部分人看作是一个最普通的“孩子王”,不相信她们会有什么成绩,更不相信她们能研究出什么东西。教师要克服这种社会偏见,必须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要有更充足的信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潜心捕捉,探求新知识、新经验,搞好学生教育科研这块“绿地”,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的人。教师要注重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从现实教育出发,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的学生,创新教育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此外,家庭教育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端正的教育态度,科学的育儿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无棣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环保,从小事做起作文 篇8

那里人山人海,有的在吃零食,有的在放风筝……过了一会儿,人大部分都走了。地面上剩下了各种各样的零食袋,我和弟弟妹妹看见了,我说:“我们把零食袋扔到垃圾箱里吧!”他们说:“行,哥哥。”然后,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忙完了,我们累得筋疲力尽。环卫工作看见了,说:“他们真是生活中的“活雷锋”。”说着,向我们举起了大拇指。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的脸上都充满了微笑,办了一件好事,心里真开心。

我现在感觉到我是非常幸福的了,因为爸爸妈妈都很爱我。现在我说说我身边的小事。暑假里我们小孩子每天玩的很开心,晚上洗好澡睡觉了,还听见妈妈在拖地的声音,天气很热,妈妈肯定出了一身的汗。每天晚上我都睡的很香,是因为妈妈半夜起来给我打蚊子,怕我被蚊子叮到,为我关空调,怕我冻着第二天拉肚子。身边的小事让我感觉到妈妈很爱我,我很幸福。

环保从点滴做起作文 篇9

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妈妈,而地球妈妈现在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空前的文明时代,我们应该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眼前应该是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河水、绿茵茵的草地、盛开着美丽的花朵,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光秃秃的山坡、发黑的河水、枯萎的草地,是让人感到窒息的环境……

这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不能伴随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心情会多么的沉重?因此,我们不能把“扔”当做“大方”,如果全球的人个个扔,天天扔,地球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的人个个捡,天天捡,就是资源回收,有利于生态平衡;多参加环保活动,多植树,多种花,使我们永远拥有蓝天、白云、碧水、绿地的美丽家园,让我们拥有一颗绿色心情。

从小,我就养成了环保的好习惯。每当我看见妈妈要把洗衣粉的桶扔掉时,我便会上前去阻止。我会把它做成一个小垃圾桶,有的像个洋娃娃,粉嘟嘟的脸,可爱极了!有的又像只小动物,活灵活现的!

当夜幕降临,晚饭过后,路边的霓虹灯为夜晚增添了一份光彩,老爸总是把家里所有的灯都关掉,只剩下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然后趴在窗户上,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一边唱着一首歌。爸爸经常对我说:“这样做是为了环保,微风一吹,还能缓解一天所带来的疲劳。”养花是妈妈的爱好。家里的吊兰、常春藤一年四季都是绿意盎然。在每个炎炎的夏日,妈妈总会把花搬进家里来,大家看着那些绿色,吮吸着那些绿色,心中顿时感觉丝丝的凉意,有了好空气又养眼,真是一举两得啊!

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可以多种些小树苗,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任意践踏草坪、采摘花朵。因为植物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截留粉尘、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积的范围内,长时间地、连续地净化大气。尤其是大气中污染物影响范围广、浓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植物净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城市和工业区有计划地、有选择地扩大绿地面积是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具有长效能和多功能的措施。我们可以不随地乱丢乱扔垃圾,我们可以废物再利用,废水再循环,废气再净化,多使用无污染的环保用品,外出之前,把所有的开关都关好,减少电的不必要流失。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开车时减速行驶,这样耗油量小,还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环保,我么要争做环保先锋,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环保从我做起 篇10

——题记

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我在上午八点清脆的报时声中惊醒过来。“轰隆隆……”一阵沉重的机械声从我的身后猛然响起。环视四周,诺大的工厂中早已呈现出一幅蓄势待发的模样,一天的工作又要开始了。

我是一只烟囱,日夜矗立在脚下这片机械声轰鸣不停的土地上。我的职责便是吞吃掉大堆大堆的燃料,将它们转化成源源不断的能量输送出去,再将它们燃烧所产生的废气从口中排出。这不,工作铃刚刚打响不久,一名工人便推着一辆手推车大摇大摆地来到我的面前,将堆积如山的煤块一股脑地填进了我的体内。机械的轰鸣声再度从我的脚下响起。我大口大口地吞吃着煤块,像一个可乐喝多的人一般从嘴里吐出一股股气体,源源不断的黑烟消散在头顶灰蒙蒙的天幕中,为原本就浑浊不堪的空气更增添了一股刺鼻的气息。

正当我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时,眼角的余光却突然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正向我走来。只见他一手捂着口鼻,一边皱着眉头,上上下下打量着我。末了,他指着我头顶的黑烟对随行的员工交代道:“这烟囱的污染物排放量超标了,限你们三天之内解决这个问题。”他的话音刚落,脚下机械的轰鸣声便戛然而至,几个工人不顾我哀哀的嚎叫,手脚麻利地将我身上吞噬燃料的机器卸了下来。“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工作的权利,只好在这里等死了吗?”我悲哀地想着。

然而现实却跟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三天后,一台崭新的机器被运到了工厂里,随车而来的技术工人将它小心翼翼地安装在我的身上。熟悉的机械轰鸣声再度响起,然而却不再有源源不断的黑烟从我口中冒出,取而代之的是如同云雾一般轻柔美丽的水蒸气。

一周后,笼罩在工厂周围厚厚的雾霾终于散去,久违的阳光再度照耀在了我的身上,如此灿烂,如此辉煌。这就是我梦想中家乡的美丽景色。

种植一颗种子,不经意间,收获一片绿色。环保,从我做起。

教师评语

文章运用童话的形式,借助一支烟囱的减肥经历,向人们展示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样一个主题。想象丰富,构思很好,情感真挚,内容充实,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好!

环保,从身边做起作文 篇11

在我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种种的环保活动,也曾亲身参与了一些,从中我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环保知识,并且渐渐地把知识应用到了现实之中。

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令我印象最深并收获良多的是在一次社区组织的暑期活动中,主要内容是“关于白色污染的危害”。

那天,当我进入活动室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贴在墙上的`巨大照片,照片上的内容触目惊心——在画面正中央处有一座小山,那座小山完全由各色的塑料垃圾堆成,大量的塑料袋遍地都是,还有大量的塑料制品堆积在一起,图片正上方有着四个白色的大字“白色污染”。

看到这幅照片之后,我在原地呆立了几秒,不敢相信看见的是真的。虽然在生活中常听说“白色污染”,但我怎么也没想到竟会这么严重。过了会儿,我清醒了过来,走入了活动室。同时,还不住地向那幅图看去。不久后,我注意到另一面墙上也有东西,于是便看了过去。那上面是一张张海报,上面写满了关于“白色污染”的内容:有关于限塑令的、有“白色污染”的危害的、也有如何防止“白色污染”……其中,“白色污染”的危害的内容让我记忆深刻。

“白色污染”的危害有许多,例如它会使环境恶化,并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至少需要200年,在农田中的废弃塑料制品会长期留在其中,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害,如果牲畜误食,可能令其死亡……不胜枚举。

虽然“白色污染”很可怕,但还是有办法防治的。我们应量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不能过度依赖于塑料袋,应该反复回收利用塑料制品……

在我看完海报上的内容时,已经在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以后一定要少用塑料袋,“白色污染”实在太恐怖了。

从那天以后,我渐渐有了出门买东西时带上环保袋的习惯,因为我明白了:虽然一个袋子才2角钱,但它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初三环保作文:环保从我做起 篇12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初中生环保作文。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是吗?从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应”,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他们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排污排废……。于是,曾经山青水秀,一片蔚蓝的地球母亲望去已是满目疮痍,污烟瘴气。这怎不叫人寒心呢?

环境污染也使人类自食了苦果,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前人是怎样受到自然的惩罚的,这就是世界八大著名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本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乃至思维紊乱,肺水肿。

(3)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宾西法尼亚洲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与大气粉尘结合,使大气产生严重污染,造成5911人暴病。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内4000多人死亡,两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7)日本的爱知糠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造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8)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1977年,生活在 日本富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镉事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达207人,中学生作文《初中生环保作文》。

当然环境问题还不只这些,如乱伐森林、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知而自掘坟墓。的确,环境问题每时每刻地困扰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一幕幕悲剧又是谁一手导演的呢?是人类。当灾难再度落到了人类自己身上,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报复时,人类终于觉醒了,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

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绝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先污染,后治理”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其治理的代价很高。我们既要加速发展,摆脱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制约,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保护环境。

“勿以善小而不为”,想必大家都明白。保护环境正是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拾起一节被丢弃的电池、回收废品、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等等,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话,世界的环境必大有改观。如果你已经做到了,这意味着你已经对保护环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如果你尚未做到,那么从今天开始坚持做下去,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所做的一切都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咦,这是哪儿?一群群小鱼围着我这个陌生人转来转去,一朵朵海葵争相开放,美极了!这时,几个虾兵蟹将把我带到了一座闪闪发光的宫殿面前,上面写着“水晶宫”。原来,我来到了东海海底。“东海龙王,你好!”我愣了一下,但又马上说:“我是人类中的一员,叫周瓯,初来贵地,还请龙王当向导。”龙王听了,笑嘻嘻地说:“好啊!”说完,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带我参观了珊瑚海、海葵丛等地方。我不禁赞叹:龙宫真美啊!这时,龙王说:“是啊,以前龙宫多美多宽广啊!都是你们人类乱扔垃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我们龙宫只得越来越小。唉——”我听了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龙王说:“我施法让你看一看一百年后的地球吧!”说罢,我被带到了一个黑暗的世界,找不到回家的路,哭喊着:“妈妈——妈妈——!”

环保从我做起作文 篇13

可是现在,花草树木都被污染了,连我们走过公路时都要捂住鼻子和嘴才过得去,还有山林里的树木都被砍得光溜溜的,难道这些人都不知道环保是什么吗?那一株株小草,孤零零的树木,你们也不放过。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人类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了,环保意识也大大降低,所以我们要让空气变得清新。上学,大家尽量不要让家长骑摩托车接送,自己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少用塑料袋,用一些环保的布袋子。为了不对树木砍伐,大家少用一次性筷子,在家里种植一些花和草。如果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我们的大街和校园就不会这样了。为了保护环境,国家也对一些沙漠种植了大量树木,因为不这样的话,沙尘暴会毁了我们的家。减轻自然灾害,现在我们的生活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家也算对地球做了贡献。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只要大家行动起来,我们的神州大地一定会变得更绿,灰色的天空会变得更加蔚蓝。

环保此刻从我做起作文 篇14

世界上有几个人不想生活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呢?有谁不希望自己能够每天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漫山遍野的绿色呢?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提前准备好塑料袋、夹子、塑料手套等工具,准备向马路周围的小垃圾进行一次大扫荡。

一大早,我就开始了巡视马路的工作。我一手拿着夹子,一手拿着袋子,没走几步路,就会有一些残食和水果皮腐烂的臭味涌入我的鼻子里。每当这时,我便会弯下腰,将这些垃圾一片一片的夹进塑料袋里。这时,我模模糊糊地听到了一些中年人对我的表扬和对扔垃圾者地斥责。我没有在意这些话。只是看见了一位身材矮矮又有点胖的老奶奶弯下腰捡起来了一片果皮,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像老奶奶那样,那我们美丽的青岛不是就会变得更和谐,更卫生,更美丽了呢?

时间不长,我已经捡了满满3个塑料袋的垃圾,正想坐在台阶上休息一会,却看到了一个妇女给她的孩子剥了一个香蕉后,就随手将果皮扔在了马路上,我急忙跑上去,捡起了果皮,放进了塑料袋中,妇女看见后,脸红得像太阳,随口教育了她的`孩子:“孩子,我们以后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知道了吗?”小女孩看着我,使劲地点点头,我看着她欣慰的笑了。

环保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每天少扔一片废纸,只是每天少用一度电,只是每天少用一滴水。是的,环保就是这么简单,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上一篇:银行员工竞聘自荐信下一篇:营养早餐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