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理念教育讲稿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治理念教育讲稿(通用8篇)

法治理念教育讲稿 篇1

文章标题:公证处人员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

各位好!我来自××市公证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执法为民”无小事一叶一枝总关情》。

清朝诗人郑板桥曾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叶一枝总关情。这句反映封建时代官员爱民、为民的诗句流传甚广,因其言之殷切至今仍常被人们引用,把这句话运用到我们

司法行政工作中,就是“执法为民”。“执法为民”在不同的行业应有不同的注解,作为我们司法部门,公平和正义是永恒的主题,我们的工作,就是准确地诠释法律的含义,使法律的规定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实现。众所周知,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依法证明法律行为和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公证机构作为基层法律服务单位,与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与当事人打交道,我们在工作中适用法律必然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公证活动过程中,能否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不仅关系到国家法律的适用,也事关执法形象。“执法为民”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提高执法水平,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好法律,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遗憾的是,在前一段时间发生的“西安宝马彩票案”中,西安市新城区公证处公证员董某严重失职,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发生了严重损害彩民利益,损害政府声誉,损害公证工作公信力的彩票欺诈事件。对此,我们应引以为戒,并从中吸取相关教训,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职业道德修养。

如何在公证工作中真正做到“执法为民”?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并适用法律,在受理业务和审查出证的过程中,认真审查有关材料,及时、准确地出证,以维持经济秩序,稳定社会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纷争和诉讼,“为民服务无小事”,这个过程,既要求我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又要求我们认真、细心。现今中国的法治水平还不是很高,有些当事人,包括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当事人,对法律也是一知半解。记得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带着女儿前来要求办理继承公证,原来这位女士的丈夫不久前遇车祸死亡,在合肥遗留有房产一套,这对母女要求对遗产进行继承。我处接待公证员在了解情况后,耐心地向她们解释了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告知除她们母女外,若被继承人的父母尚健在,也享有继承权,并要求她们到死者生前单位出具死者的亲属关系证明。第二天,这对母女带着亲属关系证明来了,但证明上对死者父母的死亡时间却含糊其词,公证员为慎重起见,数次到死者生前单位了解情况,并和死者父母居住地的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终于查实原来死者的母亲尚健在,但远在浙江乡下务农,根本不知道对儿子的房产享有继承权,经过公证员的多方协调努力,死者的母亲最终获得了房产折价款四万多元。我们为这一结果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法律应当公正地保护所有人的利益,试想,如果公证员在审查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细心或者马虎应付,那位远在农村的不幸母亲的权利谁来保护?如果公证员不能够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社会秩序又将如何维持下去?所以我想,能够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来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应当是我们法律服务人员“执法为民”的前提和本质。其次,作为法律服务行业的公证,从其工作性质上来说,在准确适用法律的前提下,还应当尽量给当事人提供方便,要“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为人民群众服务一两次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刻刻心里都装着人民群众,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才是真正的“执法为民”。作为一个刚刚从事公证行业的新人,这一点我在处里的老同志身上学到很多,在受理群众来电咨询和接待时,我处无论是主任还是普通公证人员,都能热情、耐心而又详尽地进行解答,为当事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法律帮助,把每一次解答咨询都看作是对法律的宣传过程;在办证过程中,对于一些年老体弱或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我们按照当事人的要求,尽量有利于当事人的时间安排,多次利用周末和中午休息时间开展上门服务;我处每一位公证员每年都自觉办理一定量的法律援助业务,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还一贯注重办证效率,使当事人的需要能够及时满足,当事人的困难能够及时解决。当一份份精心装订好的公证书送到当事人手上的时候,当当事人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的时候,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公证人的价值!

英国大法官丹宁勋爵曾经说过: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我们所做的,就是以实际行动使公平正义的法制理念深入人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沿着法治的轨道进行,使人们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路漫漫其修远兮”,许许多多个日子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许许多多个日子我们还将这样走下去。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公证处人员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欢迎阅读公证处

法治理念教育讲稿 篇2

1 依法治校是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载体

1.1 依法治校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逻辑要求和体现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信仰、法治原则和法治制度的宏观把握和整体认识,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实践。教育部在2003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校”。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章提出:“为了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可见,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逻辑上必然要求推进和完善依法治校。

1.2 依法治校为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提供必要环境氛围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至23周岁之间,从心理上看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表现出许多矛盾性。他们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情绪波动性较大;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等。大学生处在这样的心理发展状况下,极易受环境的左右而在思想上出现认识偏差。法治理念,是对法治精神、信仰、制度的宏观把握和整体认识的观念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其存在和传播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现实生活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等现象还没有彻底肃清。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容易动摇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影响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同和追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形成崇尚法治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但又自觉自愿地接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而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1.3 依法治校是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课堂教育,接受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属于理性认识,缺乏教育受体的实践认知。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来实现。受资金、人力等教育资源的制约,高校在校外实践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专业教育,建立法治理念教育的校外实践基地离现实还有一段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法治校无疑为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实践提供最直接最现实的平台。通过依法治校,大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入到学生自主管理的法治活动中,或者接受到法治理念指导下的学校管理,很容易将理论知识同法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会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 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对依法治校的现实要求

2.1 完善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校园制度体系

良性的校园规章制度体系是法治理念教育的静态载体,是提高法制理念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当前高校的制度建设还存在“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冲突、校内规章与基本法律相冲突、尚未形成权责明确的制度体系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法治观念淡薄、民主精神缺失和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影响,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一个正确的法治理念作指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第四次大的飞跃,在法治实践中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高校在制定章程和各项制度时,要以“三个至上”为基本原则,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不仅要符合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还要符合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地分配权利和义务,重视保障师生的利益。对不符合国有法律法规和党的教育政策以及损害师生正当利益的校规,应进行及时审查、清理和修改。

2.2 以公平正义为价值目标,确保依法治校的程序正当

法治不仅是静态的法律制度,更是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依法治校成为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载体的更大魅力在于法律和校规的运行过程。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对于学生管理而言,如果只注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即使学生接受了处理结果,其内心并没有感受到法治的公正。因此,提高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性,必须重视正当的治校程序。对高校而言,程序正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保障当事方的充分参入权。在制定和修改校规时,应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生会和学校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让教职员工和学生们进行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吸纳民意;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应尊重和保障师生员工等当事人的知情权、控告权、陈述权、辩护权,为了确保学生权益救济,应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推行申诉制度,对较重等级处分和奖励应组织听证会,实施听证制度。二是推行校务公开,保障程序透明。对学校办学方向、规划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重大事项,财务收支、职称评聘、福利待遇、收费项目标准、学校招生、评模评优、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等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等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各种奖惩行为,应依法予以公开。三是及时高效处理问题。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学校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来处理和解决治校过程中的问题。

2.3 注重对权力的制约,构建民主的校园法治督机制

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充分体现制约监督的要求。缺乏科学和完善的监督机制,违法腐败现象就在所难免,最终会动摇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信念。现行高校监督机制还存着监督内容不全面、监督主体不明确和监督程序不清晰等方面缺陷。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应把校外人大监督、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的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校内师生员工的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其中构建民主高效的校园法治督机制最为紧迫,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构建程序化的长期对话机制。宪法规定,公民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确保师生员工行使这些权利,畅通民主渠道,是对学校管理人员最直接和最广泛的制约监督方式。为及时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应始终坚持“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制度,还应创新对话沟通方式。为了保护监督者的隐私可以采取网络举报、网上聊天等对话方式。为了有目的收集意见和建议,可以遴选师生聘为信息员,定期向有关部门传递信息。二是推行勤政责任制度。为使高校的决策与执行相分离并相互制约,应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三是完善廉政风险预警制度。发挥师生员工的力量,定期对各管理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将权力滥用阻挡在萌芽状态中。四是加强纪检监察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狠抓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大执纪办案力度。

2.4 加强理性的法律文化教育,营造诚信守法的校园环境

“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制度条件和社会条件都具备,法治才能真正实现。理性的文化是法治国家实现的重要社会条件,也是法治理念教育的应有内容。就厉行法治的文化需要来说,科学精神、人权思想、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等理性文化要素有着特别重要作用。高校进行法治文化教育,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师生员工中进行权利义务观念教育。从根本上说,依法治校要靠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来实现,只有学校成员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才能营造诚信守法的校园环境。高校应通过法律课、法制讲座、讨论会、座谈会、法制宣传等方式组织师生员工系统学习《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基本教育法规和本校的规章制度,使他们知晓自己的权利及其正当性、合法性、可行性的界限,认同并主动履行应尽的义务。二是在师生员工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让学校成员明确认识到自己不是“臣民”,而是公民,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事务的主体,而非无足轻重的客体。三是在学校管理者中开展人权思想教育。使管理者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权利,树立服务意识,避免专制作风和家长制管理方式。四是在学校管理者中开展科学法治精神教育。使学校管理者正确认识依法治校的正面作用和局限性。要反对法律虚无主义,树立法律、法规在学校治理中的权威地位;要反对法律浪漫主义,认清法律不是医治百病良方,重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卫红.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首发式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录)[N].法制日报,2009-09-05.

[2]付子堂.“依法治校”是必由之路[N].法制日报,2010-07-28.

[3]邓娴.我国高校依法治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4]李龙.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兼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历史地位[J].政治与法律,2008.

[5]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法治理念教育讲稿 篇3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 法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重大任务和实现路径,推进依法治国任重而道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久的推动,尤其是对下一代的引导和教育更是势在必行。就中学教育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中学生法治意识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在中学阶段进行合理的引导,有助于培植中学生形成法治理念,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培植法治理念的困境

1、不良亚文化对中学生法治观念形成的影响

不良亚文化是指与主文化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文化观念差异较大或完全对立的亚文化,又称越轨亚文化。它对主文化存在威胁、容忍并助长社会越轨行为、较多渲染社会弊端并引起人们心理失衡。

作为主文化的法治文化在宣传教育中,受到不良亚文化的消极影响。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以及通过现代媒介(如电视、网络)等渠道而形成,不良亚文化如享乐、暴力、虚幻、思想颓废、涉黄等,通过侵蚀主流文化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校园文化,导致中学生法治观念受到消极影响。

2、不良家庭教育对学生法治观念的影响

(1)家庭暴力。部分家庭的父母本身人格不健全或教育观念落后,信奉“棍棒出孝子”等错误理念,频繁使用家庭暴力,使中学生身心健康不断受到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受到侵犯。由于在家庭中受到了不公正、不合理的暴力侵犯,学生更容易具有暴力倾向,从而影响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

(2)缺乏法制教育。一方面,很多家长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根本不知法、懂法,无法给子女传授法律知识,更不可能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做到懂法、守法。另一方面,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会出事,不必进行法制教育。个别家长认为法律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遥远,特别是在子女的生活中不会出现那么“严重的”的事情,没有必要进行法制教育,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重智育轻德育。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更加心切。家长过分强调孩子的智育而忽视了德育,加之商品经济给社会带来了浓厚的功利意识,家长更容易轻易对学生的德育、法制教育忽视。甚至极少数家庭自身的言行举止就与法治和传统美德要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法治观念形成。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法治理念的对策

1、营造良好法治文化氛围

一是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立法机构应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工作,例如对未成年人在隐私权、健康权等方面的保护力度,严格处理违法者;宣传机构应持续加强对法律、社会公德等知识的宣传引导,依托法律的保障和道德的约束,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二是塑造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学校则应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为准则,依照在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充分完善教师工作、教学工作、学生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体育卫生工作和校风校貌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制度、条例指导、规范工作,最终达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目的。

2、增强教育人员法治意识

增强教育人员法治意识就是要加强与中学教育紧密相关的学校领导班子、教师、家长等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充分发挥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学习法律法规,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机制。此外,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强化对学生家长的法治意识宣讲,推进学校、家长对学生法制教育的齐抓共管。

3、广泛开展普法宣传

通过动员大会、专题讲座、学习园地、办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学习宣传,努力使各项教育法规人人明白,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教职员工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广大师生的知法、守法意识,为依法治校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效果,除组织师生学习相关法律常识外,还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征文评选、演讲比赛、文艺节目及法制宣传月等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的氛围。

4、加强校纪校风建设

一是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管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要依照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在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同时,对教师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情况进行考核,从 “德、能、勤、绩”诸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教职工,依法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中不负责任、体罚学生,不依法施教、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要依照法纪及时给予处理。二是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和管理。按照學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校纪校风的教育。通过抓典型、树新风、学先进等活动,逐步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良好校园氛围,逐步将教育教学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行政管理法制化、成文明的举止行为和习惯。三是规范收费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学校公开、公示收费项目、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规范收费办法和收费票据,严禁随意增加收费项目和变动收费标准,对违反财经纪律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5、强化外部民主监督

加强社会、媒体、家长等对校园的监督,依法保护学生的一切合法权益。督促学校努力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生人格尊严。不歧视品德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披露学生个人隐私,不隐匿、毁弃学生信件,充分保护学生的一切正当权益。

6、加大校园环境综治

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治安保卫和综合治理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新活动,强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法制教育联动机制,切实防范并着力杜绝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汨宝.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投资与合作.2010(12)

[2]郑云鹏.思想政治教育呼唤法制化[J].法制与社会.2009(17)

法治理念教育讲稿 篇4

(一)

迈着执著的步伐走向法治的春天

--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一)2006年的春天刚刚拉开序幕,一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在全国政法系统深入展开。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法治”是相对“人治”而言的,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范畴,原创:http:///要求人人都服从法律,没有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以上的特权,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是法治国家,存在这种壮态的社会就是法治社会。实践证明,正确的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用于指导实践,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而一旦指导思想发生偏差,实际工作必然走偏方向,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检察机关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执法观念、执法作为、执法能力、执法作风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适应。

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检察机关执法理念、执法能力和水平提出的新的要求,检察机关必须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指引检察工作,使新时期检察工作与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多年来,通过开展“三讲”教育、集中教育整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项整改等一系列活动,有力保证了检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但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各种错误的执法观念以及现实存在的人情、关系、金钱等问题仍在作崇,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规范、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仍然存在,要解决好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必须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统一广大政法干警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好权从何来、用到哪去,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

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明确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目的。理念执导实践,理念指导行动,执法理念既是执法行为的实践基础,又是贯穿执法活动全过程的行动指南。检察机关应自觉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实践,在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深化改革、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原创:http:///一是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紧密联系检察工作实际,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纠正不合时宜的落后观念,使正确的思想得到坚持,错误的思想得到纠正,模糊的思想得到澄清,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思想得到及时更新。二是进一步增强执法能力。通过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回顾、查找和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在执法活动中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着力提高维护社会稳定,打击预防犯罪,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三是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检察机关深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针对在教育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岗位和环节,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内容和要求体现在各种规范化建设中,使广大检察干警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四是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自觉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改革创新,取得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司法权威的预期效果。五是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各项队伍管理措施中,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的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作风优良的检察队伍。

法治理念教育试题 篇5

(三)公平正义部分

姓名:职务:得分:

一、填空题(3分*10=30分)

1、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公平正义的朴素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

益平衡、多寡相匀等内容。

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

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全体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5、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法治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在法律条文、制度规定、工作机制及执法实践中得到体现和实现。

7、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8、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愿望。

9、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10、衡量政法机关是否正确处理了公正和效率的关系,一个简单的标准是看政法机关如何对待法律规定的时限。

二、简答题(10分*3=30分)

为什么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p55-p58

对于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而言,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p59-p6

4程序公正的含义有哪些?p63-p64

三、论述题(40分)

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正义。p65-p71

三步棋”深化法治理念教育 篇6

三步棋”深化法治理念教育

在“大学法”活动中,重庆南川市检察院着力以学习、宣传、实践“三步棋”,狠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将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收效明显。注重学习夯基础为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真正在全院干警中入心入脑,该院采取“三抓”方式,深化法治理念教育。一抓党组“一

法治理念教育讲稿 篇7

一、影响校园传媒载体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1、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偏少

为了有效抵御法治领域中错误观点的影响, 提高舆论引导力,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的通知》明确要求, 要认真组织“各大新闻媒体、学术刊物积极刊发、报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成果和生动实践, 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占领舆论阵地”。校园传媒是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阵地, 而有些大学的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却偏少。有些校园报刊和网页传播的内容紧跟“上面”, 脱离“下面”, 充斥着关于领导参加会议、发表讲话的报道, 很大程度上成为学校领导的传话筒和代言人, 成了反映学校工作的工具。有些校园媒体, 仅限于发挥“娱乐版块”中的一个角色, 校园广播成为“背景音乐”, BBS则成为学生发泄不满、打口水仗的场所。校园媒体缺少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成果版块, 缺少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影视题材, 还缺少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典型案例的讨论活动。

2、校园媒体品质不佳, 传载内容的可接受度不高

校园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作用的大小, 最终要根据受众接受传播的状况和结果来评价。大学校园传媒作为立足于校园、针对大学生的媒体, 应该是最能吸引大学生关注的媒体。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校园媒体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的接受度和影响力并不令人满意。在一些大学里, 校报的影响日渐式微。有些大学的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沦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节目质量欠佳, 师生观看的兴趣不大。很多学校都建立了直接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站”, 但内容比较生硬, 形式相对单一, 效果不是很好, 点击率偏低。校园网上人气最旺的地方当属“BBS”, 其“掌门人”一般都是学生或者年轻的老师, 他们的法学专业知识较少, 无法解决学生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校园网络往往更注重信息技术的服务, 在内容上只要不反动、不色情、不危害公共安全和不散布非法信息就可以了, 很难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在极具感染力的校外传媒, 尤其是校外网络的冲击下, 校园传媒越来越不被学生重视, 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3、受众在校园媒体传播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强

参与度是强化校园媒体法治理念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媒体的受众, 主要是高校内部的师生员工, 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在校大学生。处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 功利性强, 对一些他们认为无法直接、快速受惠的教育内容并不欢迎, 实用性是大学生在信息需求方面表现出的比较明显的取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对大学生而言开展法治理念教育, 有利于培育他们的守法意识和护法精神, 对于养成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无法使学生直接、快速受惠, 因此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不高。另外, 校园媒体没有全面深入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 缺少同学间的互动, 导致校园传媒的传播和教育过程变成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 难以发挥出校园传媒的法治理念教育优势。

4、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评估反馈环节弱化

反馈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决策的基础, 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 也是全面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成败得失的依据, 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能割舍的一个步骤。当前高校普遍忽视对校园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评估, 对于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挥状况如何, 取得的教育效果如何, 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一些大学校园媒体工作者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 认为只要把有关的法规、政策和学术理论刊登出来, 把法治素质的视频资料从电视台播放出来, 做一个法治宣传的网站, 就完成了法治理念教育。实际上校园传媒载体不同于课堂教学, 其教育的对象是不固定的, 受众选择接触传媒后, 教育传受关系才真正建立。这种松散的关系弱化了教育信息的反馈。如果高校对于校园传媒的引导舆论、教育大众功能不作评估, 很少考虑其传播的内容有多少人理解, 引起多少人共鸣, 达到多大的效果, 那么校园传媒法治教育活动就会流于形式, 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受到削弱。

二、增强校园传媒载体在法治理念教育中实效性的对策

1、重视校园媒体的法治理念教育载体功能, 确保承载足量的法治理念教育内容

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偏少, 主要是因为学校对校园媒体的法治理念教育载体功能认识不足。大众传播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和提供娱乐四种基本功能。学校对校园媒体功能定位偏重于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 重视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宣传, 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为了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真正“进校园”、“进学生头脑”, 学校应在校园报刊里开设法治理念教育专栏,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基本内涵、基本要求、重要功能及形成发展轨迹作为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内在关系, 把握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内涵要求, 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途径和方式。在校园广播中, 多播放学生学习法治理念体会方面的稿件。在校园电视里, 多播放体现“公平正义”、“执法为民”题材的影视。在校园网的BBS论坛里, 多开展法治事件、现象的讨论和引导活动。

2、加大校园媒体的投入力度, 提高校园媒体的品质和可接受性

校园媒体可接受性差,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在基础设施方面, 有些高校还没有条件建立校园有线电视系统, 有些学校电视台自己制作的节目有限, 播放时间也很短;在校园媒体工作人员素质方面, 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技能欠缺。要提高校园媒体的可接受性, 应加强校园媒体自身建设。一是在校园传媒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设卫视接收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音像编辑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并维持其良好运转。二是加大校园媒体队伍建设的投入, 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 引进法律素质高、传媒专业技能强的人才, 吸收一部分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具有较高的政治法律理论水平, 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又熟悉传媒理论、传媒技术, 善解学生的校园传媒队伍。三是加强媒体形象建设的投入, 打造具有个性、新颖性、精致性的校园传媒品牌, 提高校园媒体的公信力。四是整合校内媒体, 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的高校传媒中心, 将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等媒体归置为中心所属的分支机构, 合理配置资源, 实现各种媒体共生共荣, 优势互补, 提高宣传教育的合力。五是与校外传媒互动, 寻求与兄弟高校间的联合和与社会传媒的优势互补, 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优秀法制节目引入校园。

3、建立激励机制, 拓展互动方式, 鼓励大学生参入媒体传播活动

校园传媒与其受众在通常情况处于授与受的纵向关系, 校园传媒在对待受众时容易产生优越感, 甚至有话语霸权意识, 侵犯了受众的尊严。在这种关系下大学生只能是旁观性参与者, 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待传播活动, 既不评头论足, 也无反馈。鼓励大学生参入媒体传播活动, 一是应建立传播者与受众的服务性关系, 传播者要树立服务意识, 自觉深入了解受众在法治方面的愿望和需求, 提高受众的参与兴趣。二是应定期举办法治理念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公室、宣传部和学生工作部门应联合制定奖励措施, 对参与活动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方面奖励和鼓励。三是开展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 使学生领悟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 掌握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四是拓展学生参与媒体的方式, 如向学生征招法治栏目 (节目) 方案, 向学生收集法治新闻线索、话题, 请学生客串法制节目的记者、编辑、主持人等, 使学生在法治理念传播中不只是旁观者, 更是合作者, 甚至是支配者。

4、建立有效的校园媒体评估机制, 完善教育活动基本环节

建立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评估反馈机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 强化传播者对评估反馈价值的认识, 增强校园传媒传播者的评估反馈意识。二是建立一套相对固定的评估办法和程序。从内容上看, 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 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是高校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从能力培养上看, 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培养法律思维习惯, 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 增强依法办事能力是高校法治理念教育应当达到的目标。从传播学来看, 信息的真实性、指导性、到达率 (报刊发行量、广电视听率、网络点击率等) 、知晓度、理解度、赞同度和追随度等是传媒社会效益的主要评估指标。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的评估办法应结合上述目标和指标, 形成科学评价体系。三是要创造有利于教育评估反馈的条件。定期举行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开放工作邮箱, 搭建校园传媒和师生之间沟通的良好平台, 保证校园传媒内部信息的流通和反馈的畅通。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校园媒体传载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提高校园传媒在法治理念教育中的实效性, 需要重视校园媒体的教育功能, 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大学生参与传媒的激励机制, 健全校园媒体教育评估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校园传媒载体,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M].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9.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3]陈丽:高校校园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9.

[4]黄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魅力中国, 2011 (2) .

[5]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广插学院出版社, 1997.

[6]陈大文: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4) .

[7]黄文艺:论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5) .

当代法治视野下的民法理念 篇8

关键词:法治;民法理念

民法理念,有学者认为这是民法中的正义的体现,是整个社会对正义的追求,也就是形式正义是近代民法的理念,是对法的安定性的追求,当代民法的中的正义就是民法理念的实质,民法就是对法的稳当性的追求。而当前的中国正面临着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民法面临着社会文化经济对它的需求,所以如何建构一个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当代社会民法理念,如何建构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民法,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够缩小贫富差距,这些当前中国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都需要依靠当今法治视野下的民法来为其提供条件,创造实现的环境。

一、民法理念

我国的民法理念是由西方国家的法律发展而來的,在当前,我国对民法理念的研究学者相对较少,因为民法理念属于民法学域。梁慧星教授所研究的民法,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法理与民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的理论,他认为民法理念是由近代民法向现代民法的转变而来的,由于民法的本质就是正义,所以民法理念也体现着追求社会正义,也就是说这种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就是民法理念。而也有学者是从理念的角度去研究民法理念,认为民法理念即是追求一种私法自治和私权维护。也有学者从私有精神、私本位等方面来进行民法理念的研究。而这些民法理念的研究都缺乏一定的概念性和明确性,对于民法理念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分析。民法理念在作为市民社会生活基石的民法理念最高价值、中级宗旨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人类理性的指导,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法律精神和价值目标。民法理念在指导民法的制定的同时,也指引着其它单行民事法律法规的制定,是民事法律部门、民事法律制度、民众应该具备的一种对民法精神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认知。培养市民的民法理念,是希望能够将这种理念渗透到市民社会生活中去,也就是将民法理念以一种精神指引的形式体现在市民社会生活中。

二、民法与民法理念的关系

调整平等主体道德法人之间、公民之间、法人与公民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既是民法。民法是对市民社会规则,以成文的民法典的身份来进行私领域关系调整的重要的文字规范体现,也是市民社会的基石。

以民法为基础,能将市民社会生活秩序原则上升到更高层次的人文价值领域,将人类内在的基本精神意蕴进行体现的即是民法理念。民法理念之所以能作为市民生活精神的向导,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在对民事法律规则的制定上起到宏观指引作用的同时,也受到时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成为私领域精神的综合体现,民法理念也会随着市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步完善,以一种法感情贯彻在百姓、立法人乃至政府官员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观念中,从而成为民众的行动向导。另外,民法理念的物质传承者是民法,民法典制定的条文里就融合了民法理念的精神追求,从而民法规则中带有普遍性约束力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将民法理念的精神实质给予了确定。

三、民法理念的法治价值

以当代法治视野来看民法理念,首先就是要明白民法理念的法治价值。当前的中国面临的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的局势,民法的重要任务就是对私权进行保护,保护市民的私权是民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转型期,从立法的角度来讲,民法应该向公民提供最大限度的权利享有可能性,以权力的形式为公民的私领域提供最大的保护,对公民的人格权和财产权等司法权进行保护。另外也应该体现出阶层和阶级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能够公平对待公民的权利,并加之保护,能够在经济活动中以更自由的形式参与其中,将民法对公民私权的保护、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得以最大化体现。

民法规章的制定,就是以民法理念为指导思想,但是在法律的制动过程中,会受到自然法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然而在当前这样的时期,民法理念的法治价值的体现,最重要的就是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属于自由的权利经济,自由的个人行为能够成为在市场主体中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在保证市场交易的诚实信用的道德秩序原则的环境中,让市场呈现出活跃的繁盛景象。

在市场经济之下,市场主体的权利保障,就是民法理念中权利本位思想的体现,为了自由的个体能够自由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民法理念就能对政府的一些不当行为进行干预,避免自由个人在参与市场活动中时受到不良影响,一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民法理念的影响,民法能在人们的市场交易活动中提供法律保障,能够体现出全力本位、人格独立以及个人对平等、自由的追求,让功名的个性得到全面的体现。

四、民法理念的内容

民法理念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私法自治,以及私法不可侵犯两个方面。其中,私法自治,一般来讲是指民事主体要以自己的意愿进行个人生活的判断、选择、参与并自行负责,但是其前提实在法律允许的范畴之内,进行民事权利以及义务的自主设立、变更以及终止,也就是一种在民事主体发生权益义务纠纷时能够进行纠纷解决的选择方式。私法自治又在像契约自由或者所有权自由等各种制度中进行表现,也就是说私法自治的主体即是自治。而自治主要体现为在私法领域中,能够允许私人以自己的意思进行法律关系的自由创设,即是设定个人的法律权利以及义务;还有对法律关系进行变更,即是变动自身的权利以达到个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另外,私法自治的目的是对自由个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进行保障,让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决定活动的自由竞争,而不是由政府来进行支配或者统治,让经济活动中的个人尊严和自由得以维护,从而保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促进文化的进步。私法自治在市场经济下的市民社会中,起到一个联结契约当事人的作用,因为在市场经济堵塞运作中,自由是体现其固有价值规律的必须保障,而市民社会则是一个以契约为本质的社会系统,所以私法自治是推动市民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私法不可侵犯,主要是指市民社会中的自由个人,不受任何个人、组织的侵犯,其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允许法律规则之外的程序对其权利进行限制、侵犯。主要是体现在对市民社会的财产权、人身权的保护和尊重。(1)权利是人与其他动物的价值区分,当人的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也就是人的价值收到了侵害,所以民法要在其根本的制度上为任何法人的权利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让市民社会的主体能够将自身的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实现,从而进行权利的创设,当法人和自然人的权利受到非法限制和侵犯的时候,能够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另外民法以民事责任制度保证权利不受到侵犯,首先就表现在当法人和自然人的任何权利在遭受不法侵犯时,民法就应该提供给权利人民事救济体系,是权利人能夠有效解决这种侵害问题。但是,权利人在通过民法得到救济体系保护之后,其目的是希望自身权利能够恢复到没被侵害之前的权利状态,并不是要对侵害行为主体进行惩罚,民法体系的运用,是要根据权利种类进行救济方式以及责任划分方式的有针对性的设定。(2)市民社会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是私法理念的核心。市民在市场活动中的交往基础,首先就是具有法律上的人身地位,然后就是物质财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民法在进行人身权的条文制定的时候,还考虑到市民社会主体的信用权、贞操权以及隐私权等精神性和物质性方面的权利。在我国的民法条文中,将人身权放置与财产权之前,这是一种人性理念以及人本思想的体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可以解释为一切权利的产生以及得到,都要以承认人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为基础。财产的获得是依靠人去劳动而得来的,而不是凭空就有的,所以在民法制定中,只有先强调人身权利,才能进一步去谈物质,这也是人作为法律人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应该享有的权利。

民法理念的理论体系基础是伦理性,是以私法自治为整体构架,以私权不可侵犯为核心体现。私法自治与私法不可侵犯是民法理念中缺一不可的制度体系。在市民社会的活动过程中,民法理念是人性需要的必须体现。比如在市民社会中与陌生人的契约关系、善良诚实的活动环境、传统风俗习惯形成的民事活动规则等等,都是民法中伦理性的最直接的体现。民法是一部专门以人的权利进行内容构建、对人的权利进行救济的体现对人性的关怀的法律,无论社会将以怎样的形式变迁,它都是以关注人类对权利和自由的追求,站在人类善恶角度,去保障每一位法人和自然人的私人权利,以此来维持市民社会的正常活动秩序,体现出私法正义。民法是代表当下社会普遍意义伦理精神,应该对每一位市民社会主体的人身权利、法律地位给予行使权利。所以,民法是以人为主题而制定的法律,是贴近为市民社会主体生活的规则,民法理念也应该蕴藏在每一个公民的内心,从而达到引导每一个人行为的准则作用。

综上所述,当代视野下的民法理念,主张对人性的关怀、尊重人们的权利、重视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以伦理性作为民法理念的基础,提倡私领域社会经济的私法自治,以私法自治和私法权不可侵犯作为民法理念的构成体系,完成当代社会背景下,依靠法治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小贫富差距的任务。总而言之,法治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将民法理念作为一种信仰对象,让这种民法理念精神来规范个人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郭丽莉.当代法治视野下的民法理念构建和分析[J].科技风,2014,(04):247-247.

[2]赵学云,刘晓军.现代司法理念下的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从民主和司法的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51-55.

上一篇:纳新新闻稿下一篇:电气隐患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