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语文新课堂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型语文新课堂(精选8篇)

创新型语文新课堂 篇1

巢湖四中 袁珉青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而我们语文教育者更应努力构建创新型的语文新课堂,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创新型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如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所以我们可先让学生自学,允许提问、质疑、讨论,最后请同学翻译课文。这个过程是个不断思考、积累的过程,而且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多长时间就要翻译,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对待就会落在别人后边,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创造性也更高,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二.注重质疑交流,给学生以主动学习的空间。

1.给学生以质疑的空间,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知,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索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第一步。鼓励学生质疑,在积极探索的气氛中进入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主动性得到了提高。2.给学生讨论的空间,课堂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创新。值得提醒的是,在讨论过程中,应该学生大胆充分地发表意见。

3.给学生求异的空间。求异思维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解决问题,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型。

三、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实现创新型语文课堂教学

面对信息化时代到来,语文教学也应当有新的改革和突破。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1.激发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愿望。2.启迪思维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展现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文、音、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中抽象、深奥,靠教师讲解、挂图、板书讲不清、道不明的难点、重点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带动学生积极思维。3.拓展知识

创新型语文新课堂 篇2

一、可喜的课堂变化

1. 合作学习方式初步形成。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采用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合作学习方式解决问题,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学生在讨论中表现出积极投入状态,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很快与小组成员达成共识。

2.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张新华老师在授完《天净沙·秋思》一课后,让学生分组上台表演游子,体验“断肠人”的处境。几组同学创造性的表演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果,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信和乐趣。

3.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杨兴存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完《春》、《济南的冬天》、《秋天》三课后,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山中访友》,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4.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马生萍老师让学生分组板书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看在一定的时间内哪个组写的成语最多。在全班同学一片“加油”的助威声中,参赛同学争先恐后,大展风采。此活动不但带动了大家的情趣,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也使同学们产生一种集体成功后的喜悦,培养了学生互相配合的团队意识。

二、明显的课堂不足

1. 问题设计有待优化。

从部分教师的整堂课而言,仍然没能跳出单纯的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老师的问题一出,学生就抢着举手,一个比一个手伸得长,“老师,我!”喊得一个比一个响,回答得也一个比一个准。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但仔细分析,却发现老师的“提问”有问题,好些都是可问可不问、可答可不答的问题,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无效或低效地灌输。

2. 自主探究有待深化。

课堂上,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解决设计在教案上的问题,却忽视了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更忽视了鼓励学生对同学的观点,对教师的讲解,甚至对教材等权威提出质疑。

3.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有些问题比较容易解决,而老师硬要学生分组讨论;有些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后才能发言,而老师却在中途打断学生的讨论,草草收场,或者包办代说结论;有些问题会促成难得的课堂辩论,而老师的一句“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使学生大失所望。

4. 作业布置整齐划一。

“今天的正式作业是第×页第×题;家庭作业是第×页第×题。”这种一刀切的作业布置一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新课程要求作业设置多样化,在题量和难度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不做那些一看就会的题,而选择难度较大的题。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避开那些啃不动的难题,而选择基础题和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题。

三、难解的课堂顾虑

有一种形象的比喻,说教师搞课改是“带着脚镣跳舞”,老师普遍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赞成课改,想改;另一方面又担心考试,学生的成绩下降必然影响老师的排名,甚至于评优、晋级。于是,一遇到听课,就绞尽脑汁翻新课程理念的“花样”,而平时教学“涛声依旧”。因为新课程倡导开放的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影响教学进度,而现行的考卷仍然没能摆脱考教材的窠臼。可见,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正在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

四、必备的优化措施

1. 课前要精心设计学案。

新课程需要教师在备好教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精心设计好学案。教师应紧紧围绕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将学习思路、学法指导、阅读探究、质疑提问、同步练习、自我测评、课外拓展、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有机结合,做到思路清晰、学法得当;问题设计、练习测评、作业布置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难易度适中且有一定的新颖性、挑战性和开放性。

2. 课中要注意课堂调控。

无论是教案还是学案,都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预案。课堂教学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一味地按照预案进行,就容易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为此,教师要随时注意从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学习方式、问题生成、探究情景、课堂练习等一系列课堂表象中捕捉课堂变化的信息,随机加以有效调控。

3. 课后要进行深刻反思。

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后对预设的学案与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认真回顾和总结,明确优点和不足,有意识的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就会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 课外要善于充实自己。

教师不能拘泥于自身或本校的课堂教学,应通过阅读专业书刊、走出去观摩课堂、观看优质课光盘、参与教研活动、参加专业培训等多种渠道,汲取营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追求卓越,才能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促进自身课堂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创设高效语文新课堂 篇3

通过多次教学尝试,我发现创设高效语文新课堂的核心在于优化组合课堂教学。经过近七年关于新课标新教材的探索,我从教学角度、课文核心、作品深层、寄情托意四个角度,对“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进行了设计与构想,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所突破、有所实现、有所心得。在此,我结合教学实例进行展示,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教学角度的选取

教学角度,不同于研究角度、报告角度、宣传角度,它的目的是在使学生成为社会实践中的可用之材。教学时,就应本着这个目标,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去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一篇文章,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旨是固定的,含义是丰富的,而理解却又是灵活的。因此就出现了“一种人一部《西游记》,一千人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就应当选择最优的教学角度,高效率捕捉最佳的思想闪光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般可从这两种角度去理解:一是从故乡的衰败景象,使我的思想感情发生很大的震动;二是通过在故乡的所见所闻,使“我”的思想感情得到很大的发展。前者强调思想感情的震动,后者强调思想感情的发展。如果强调后者,就可以突出“我”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从记忆中的故乡使“我”感到美好,到现实中的故乡使我感到悲凉,然后到不那么美好也不那么悲凉;继而到使我感到非常气闷、非常悲哀,到因“后辈还是一气”,于是觉得大有希望;待最后总结出一条有价值的经验:希望本是无所谓有和无,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于是,一条波浪式向前推进的思想感情发展线索,也很明显的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从而有效地启发学生:如作品中的人物一样,人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加强自我教育,而这种自我锤炼会有一个艰苦的思索过程和坚持不懈的探求精神。因此,在教学中选取第二个教学角度,就能从思想历练成长的角度,给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

二、课文核心的强化

强化课文核心,是为了使课文在教学中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它可以以点带面,以中心带全篇,使文章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清晰的思路脉络。那种从文章分析段落大意到归纳中心思想的程式化的教学方法,有时是达不到强化核心的要求的。真正使课文核心得到强化,必须探索文章的思想高度、作者的认识程度、语言的概括强度、写作的艺术精度,从而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以及对读者的教育效果和感染力量,有个统一的认识,才能牢固地掌握课文的核心,并使它得到强化。

入选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的教材《山米与白鹤》,表达了“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贴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互沟通”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以曲折惊险的情节取胜,而以深情动人的挚情见长。”作品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山米与外祖父相处的一段经历,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使山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说乍看平淡无奇,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若经过深刻挖掘,从情感体验出发,就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从而真正理解作品的创作主旨。我在授课时,尝试在“回归”主题下诠释这篇课文,从亲情的回归、爱心的回归、生命的回归三个方面,从人性本色、道德升华和自然和谐三个角度引发学生多重、多样性的情感体验,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新教材编写文本的时候,不再以表达方式或文体特征的要求为标准,取而代之是以情感的审美目标为单元的教育目标。这样,在同一个情感目标如“爱国主义”的单元大前提之下,所搜集的四至五篇文章,所体现的美学核心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体现的是“奇美”,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体现的是“壮美”,法国小说《最后一课》体现的则是“凄美”。——找到了不同文本的情感审美中心词,无疑也攥住了课文的核心,以此为基点的教学更具放射性、层次性和审美的细腻性。

三、作品深层的探索

读文犹如采矿,不入深层,难以挖出有价值的矿石来。但要根据文本实际,不能无中生有,以意为之;不能乱加猜测,以虚带实;不能忽略整体,以点带面。孟子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也就是不能断章取义地割裂个别字眼而曲解其词句,也不能就词句的表面作解释,歪曲作者的意愿。而要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索作品的实际意图,分析作品的实际含义。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含义一般认为是:善于进谏和勇于纳谏是去弊兴国之道。这是不错的,但这还不够,它没有深入到善于进谏和勇于纳谏的实质。其实质是在于揭示一个深刻的哲理: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章写:“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种颇含深意的详细分析,其实是在传递一种质朴而严密的思维方式,一种行之有效的人生哲理,应该引导学生从中悟出有益的生活道理来。一个学生写了一篇《读“邹忌反思”的反思》:“成绩一向平平的我的期中考试居然放了颗卫星,却赢得了父亲、老师和朋友们的一致称赞,甚至美言我前途未可限量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我因此自满,于是期末成绩大跌。读‘邹忌反思,我也不禁有所反思:我的父亲夸我者,爱我也;老师夸我者,鼓励我也;朋友夸我者,尊重我取得的成绩也。思想一通,便踏实求学,努力上进,于是成绩逐步上升了。”看来,这个学生是从文章中真正悟出了一些对学习、对生活都有用的东西,否则是写不出这样有哲理的篇章的。

四、寄情托意之作的剖析

对寄情托意的写景状物的文章,就要去缘景明情,剖物察意,理解文章的精髓。既不可牵强附会,单凭臆测,也不可就景议景,就物论物,丢掉了不可缺少的补充和引申;既不可忽视完整的景物描写,只抓些零碎片断的情节、段落,也不可把精力完全放在景物的描写和事物的叙说上,而丢掉了文章蕴藏着的真实情感和深刻内容。

例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在明情察意,揭示诗歌的精髓和底蕴时,可分解为四个层次:①暴风雨的来临——从“在酝酿”到“将临近”,到“就到来”;②海燕的飞翔——从“高傲的飞翔”,到“欢乐的飞舞”,到“勇敢的叫喊”;③海燕对暴风雨的热爱——从“渴望”,到“歌颂”,到“迎接”;④作者对海燕的赞颂——从它是暴风雨的“报信者”,到“宣告者”,到“召唤者”。从而不难看出,作者对暴风雨的描写,对海燕的赞颂,不是并列的平行的,而是发展的,它象征着革命形势在不断发展,革命力量在不断增强。

创设高效语文新课堂,涉及问题非常广泛,特别是教学内容和结构的优化组合。我们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结构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优化教学组合的各个方面,创设出高效语文新课堂,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奋斗目标。初中阶段的新课程实验已经进行了七年余,老师们悉心摸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希望我也能跟上同行们的步伐,为新课程改革更为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目标略尽绵薄之力。

创新型语文新课堂 篇4

靖边三中杜飞霞

摘要: 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求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课外活动,作业张显个性。

关键词:教学 兴趣 活动 作业梁启超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肩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如何使我们的少年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任务是艰巨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要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坚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搞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笔者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语文教学的传统观念、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之外,还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要不断地钻研、吸收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研究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研究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方法,不断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探索、发现,以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首先要端正教师的师道观。《回答未来的挑战》一书提出:“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维持性学习是面对历史的学习,创新性学习是面向未来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在教学中积极“导创”: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与实践,启发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真理、开拓新知识领域的能力。这就使得教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更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形成自我学习所要求具备的能力。在这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注重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发展其潜能,实行个性化的教学。其次就是教学方法的更新。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特别是要转变由教师单 1

向灌输知识,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的教学模式。可见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变知识传授型为能力训练型,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创新的起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最有效也是最持久的方法,是教师的思想深度、学识修养、语文的感染力以及人格的吸引力的最有力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很高,不仅能博采众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头脑,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陈出新,时时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而且在课堂上还要精心设计导语,善于点拨,善于提问,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自己的求知兴趣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很快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之中。古今中外有关生命的名句的积累,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从而去探讨庄子在《尊生》中队生命的阐述;还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用强烈的情感去品味作品,产生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有时,我也会巧妙地设置悬念,提问激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教师如果把课真正教活了,何愁学生没兴趣呢?

三、加强课外活动

“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又一明确要求。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深化学生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多实践,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享受到创新的乐趣。比如开展同题作文赛、办手抄报、编课本剧、话剧、办文学社刊,开展朗读、演讲、辩论赛等等,通过读书活动和各种类型的竞赛评比活动,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此外,教师在授课时,根据课文的内容随时让学生表演、复述课文内容,也可随时提出话题,引发学生的看法,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文进行合理想象、调整结构、改换人称、创设场景、增补情节,对文章内容进行改写、补写和续写,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既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操获得审美的愉悦,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有利于丰富完善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审视问题,提出新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并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

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富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四、作业张显个性

作业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作业不仅是课本内容的巩固,更是学生张显个性的平台。而布置作业是一种艺术,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业布置更是艺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是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在作业的布置中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如何张扬学生的个性,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更是应该实践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布置探究性、个性化、开放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有了很多收获。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最有创意的举措。探究是探索追究,探索是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究有追究,追跟溯源,刨根问底之意,其结果是使疑问经过探究,逐步明朗而水落石出。学习了《项羽之死》,我布置了一项探究性作业:项羽军队是刘邦军队数倍的实力为何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结局?在认真研读课文之后,学生给出了不同的认识: ①项羽从没把刘邦看成是自己的劲敌,骄兵必败。②性格决定命运。项羽性格耿直,兵法上不会变通,兵不厌诈。③项羽任人唯亲,重用项伯导致他的失败。④ 项羽好大喜功,好逞匹夫之勇,不注重民情。⑤项羽刚愎自用,有一范增而不用。⑥项羽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过分沉溺于美姬声色。⑦项羽沽名钓誉,对自己的结局过于轻率,卷土重来未可知等。上述的各种认识,也许有的提法不太恰当或理由不充分,但体现了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探究精神,而且有的认识很大胆,很开放,甚至把自己的爱憎情感都融入其中,这些认识是多少年来我们都不曾想到的。我想,这也许就是学生思维的亮点吧。换个角度布置作业,效果不同。

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手段有许多,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体会、反思。总而言之,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教育的趋势,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快乐地学语文,在学习语文中体验快乐和成功,进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这样才能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地址:陕西靖边第三中学

姓名: 杜飞霞 邮编:718500

创新型语文新课堂 篇5

卫宇兰

一、问题的提出

前几年北师大对中国和英国青少年的创造性进行了一项比较调查,发现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远远低于英国学生。这项调查对两国孩子进行了七个方面的比较,这七个方面分别是:

创造性物体应用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创造性产品改进能力、创造性想像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发展趋势和创造性技术产品开发能力发展趋势。在这七个方面的抽样调查中,中国学生只有“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一个指标高于英国学生,其他指标均远远落在英国学生后面。

究其原因,肖川先生认为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的不足:

1、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学生的情感、社会性、态度、价值观、创造性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2、课程内容过于繁杂、过于艰深、过于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3、缺乏对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指导,没有很好地发展出学生的学习策略。

4、考试代替了评价,考试结果的处理使学生过度焦虑。

5、紧张的师生关系。

6、学生缺乏对于教育内容、学习时间的自主支配,造成了他们消极的学校生活体验。

7、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一类的实践性作业。

由上述例子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是势在必行。

二、自主创新学习的定义:

自主创新性学习,就是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皮亚杰的发展认识论认为:“儿童的认识能力不能从外部形成,而只能由有机体自身的发展来决定,自主性在整个认知和能力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杜威、布鲁纳、布罗姆、罗杰斯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等人都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参与。美国学者威廉姆斯认为:创造性教学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行为和课堂的创造性结构组成与表现形式三者相互影响的过程与结果。

三、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自主创新的要求:

在新的时期,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 “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习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它对以往《大纲》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提法上以“学习方式”代替“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较之学习方法更为稳定,它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还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学习心理要素。其二,它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个体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真正确立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革命,更是教育理念的革命。应该说《新课标》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尊重,在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同时,也使其获得了终身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永不枯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新课程实施中几点新的发现:

通过一个阶段我校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有以下几个新的发现:

1、教师、学生地位发生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不再是管理者而是引导者;不再是高高在上者而是平等的合作者。另外,教师还是学习者、欣赏者、组织者、研究者、发现者、创造者。新教材鼓励学生合作交流,鼓励他们之间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地进行互动学习;指导每个学生积极承担在共同完成任务中的责任,期望所有的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体现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在这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知识能力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发现者。

2、教学策略发生一系列变化:

其中在教学设计方面,新课程要求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在教学方案中,有设定的教学目标,“能从学生角度制定目标,陈述学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尽量选用外部的行为描述这种行动变化,如“能说出、分辨出、举例说明,而不用心理行为动词如理解等,、、、、、、,还有的目标要求如“部分学生尝试过诗歌写作实践”,可见目标还涉及到部分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和达不到的目标,这样使得目标有“弹性区间”,既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强调学生个体的水到渠成,而非全班同学的齐步前进。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也有“弹性空间”,如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方面形成有弹性的教学方案。小组成员孙建军老师认为:“学生潜能的如花开放,必然会产生无数的不确定性,但这些不确定性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由此看来,课堂中不是缺乏教学资源,而是往往被我们头脑中原先设计好的程序束缚了,不再发现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了。”“今后对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参与,学生主动活动和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我们应更多关注。”

这一种“弹性化教学方案”设计要求与以前的教学设计中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精确计算好每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传统的教学风格相比,线条要粗得多,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但这种可变换的弹性的目标、空间和时间,使语文课堂教学可能更接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

3、总结了一系列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通过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我们也总结出了一系列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1)、要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2)、要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乐于给予学生他们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4)、以某种建设性、乐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5)、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6)、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提供选择引导学生制定行为改进计划。(7)、鼓励和接纳学生自治权、主动性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8)、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

创新型语文新课堂 篇6

听了新课程培训三堂课后,我认为我们的老师已经融入新课程的理念中,已经把理念渗透于实践中。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遗憾,但是,课堂上轻松的氛围,活跃的气氛,学生开心的笑脸足以说明课堂是健康的、是科学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感悟和启发。

一、教师不断体现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

1、朗读文本

激活学生的心

识字是低年级的重点,但不是唯一的重点。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也是写作的基础。陈欢老师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语文环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生不同的朗读来表达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对主人公拿到饱含妈妈爱的雨衣轻轻遮在蔷薇花上,这样的行为,你们又读到了什么?陈老师处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归纳好给学生。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答案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教师“给”知识,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老师做到真正地关注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保证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提供给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

2、角色扮演 促进课堂互动

角色扮演是低段学生的最爱,也最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更快地使学生进入状态。第二实验小学的陈晓艳老师通过角色扮演,与学生进行互动,老师扮演记者来采访爱劳动的学生,扮演妈妈与学生对话,学生帮小朋友劝妈妈等各种形式,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小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地想办法说明自己的是能干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是能干的,是快乐的。课堂是活跃的,轻松的。

3、利用课件 达到形象直观

三位老师都针对自己课的需要准备了相应的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陈欢老师把课文中的比较难理解的重点句大屏幕上打出来,让学生在回答后声情并貌地读,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新世纪小学的吴咏梅老师这节课,通过课件把学生平时未曾注意和发现的身边的事物,景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陈晓艳老师则把本堂课的主题,要求学生完成的如何来劝说用课件展现出来。达到形象直观的目的。

4、语文的确来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学到的语文,才是实用的语文。

三位老师从选文到设计教学无不以生活为基点。口语交际课《我该怎么办?》从日常的家务着手,组织学生演示如何说服妈妈进行口语交际。从而使学生更爱劳动,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是最能干的。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下雨,妈妈给最小的孩子穿雨衣的事。激发学生不甘为弱者,萌发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而《夸家乡》通过夸夸家乡本土的一些特产,美丽的风景来赞美家乡,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二、听课者获取知识无限

任何老师的课,就是再不成功,都会有可取之处。在听课过程中每每觉得有学不完的东西。更何况这三堂磨练了许久,倾注了三位老师多少心血的精彩的课。语言的抑扬顿挫,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教师知识的丰富,学生课外延伸的灵活多变,都是学习的地方。可以这样说:常听课,常受益;集众家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听课百十节,胜教十年书。新世纪小学的吴咏梅老师这节课教师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录像充分把嘉善的美丽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到自己的故乡的确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但是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就一直思考:能不能把其中的几幅图拿出来,(可以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特别熟悉的,特别贴近学生生活的。)让学生进行练说,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也就有东西可写,也就更明白对具体某样事物是如何描写的。我们说:口头作文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会说了,自然就会写了。

三、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听完课后进行说课、评课,讲课老师对自己的课经验性反思是一种提高,听课的老师给讲课的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提出来。在这样的环节中,既把对方的优点吸取了,也给对方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对于听课和讲课双方都是大有益处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探讨是陈晓艳老师的口语交际课《我该怎么办?》和孔明娟老师的点评。陈老师以记者采访的方式进行教学,并让学生找老师、同学进行说服,让自己做家务。并对一学生与听课老师的对话进行演示,感觉新颖,学生的劝说方式有相当的说服力。但是陈老师认为这个环节是最不成功的地方,比较乱,有的学生也比较胆小。但是孔老师认为是一个成功之处,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口语交际的平台,也锻炼了学生的胆子。并提出如果在学生与学生互动时,接受评价的孩子能再发表一些感受,哪怕说声“谢谢”,这样,口语交际的味道就更浓了。如果在师生互动时,生生互动时多注意些礼仪、仪态,而不光只是说话就更好了。由此可见,听课后的相互探讨、商榷,确实促进了听、讲双方在教学上的共同提高。听课可以改变老师的课程观念,可以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可以增进老师的奋进精神。听课、评课有利于教学发展,有利于教学发展。

创新型语文新课堂 篇7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学生不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 而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 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通过课堂的调控组织, 使学生在自己动脑、动口、动手, 去“探索”“发现”“再发现”, 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生动活泼地获得发展。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将由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盲目性, 真正成为学生寻求知识、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向导。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强调师生交往, 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普通一员, 应融入学生之中, 去了解、欣赏、鼓励他们, 成为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的知音。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 教师不应“袖手旁观”, 而应深入到学生中间去, 直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去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 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 和学生一道去探索真理的奥秘。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也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促进者。作为促进者,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观察, 认真地引导, 及时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同时, 教师还要以各种适当的方式、多元化的评价, 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鼓舞和鞭策, 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热情更饱满。

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激活课程资源, 让学生热爱学习。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重, 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 其人文性更能引起学生共鸣,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 让学生喜爱语文, 喜欢上语文课。

1.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使学生在“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中驰骋。

针对学生的基础, 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 灵活处理教材, 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既注重语文运用, 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 在理解“胡同建筑”的特点, 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的精义之后, 才能正确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 品出“再见吧, 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后, 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 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贺州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客家围屋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 举办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活动: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 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 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2.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使学生在思维训练中轻松地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用活教材内容, 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应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孔雀东南飞》时, 学生对兰芝和仲卿殉情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是性格悲剧, 有的认为是社会悲剧。不同看法的提出, 激发了学生兴趣, 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 有人认为兰芝和仲卿殉情, 表明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但有人反对, 认为兰芝他们的做法不可取, 要表明爱情的忠贞也不一定要殉情, 这可是在漠视生命。另有同学感慨“如果兰芝他们生活在现在, 也许就有各界人士的帮助, 也就能有情人终成眷属, 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 可惜……”“是啊, 《梁祝》中的主人翁不也是这样吗, 封建家长制完全压制了个人的抗争, 这不是社会悲剧, 时代悲剧吗?”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让学生享受思维的乐趣, 创造的乐趣, 在不断思考讨论中提高语文素养。这样的课, 学生能不喜欢吗?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去想方设法地、千方百计地上好每一堂课, 力争将自己的课上得新颖、精巧, 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 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 使学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这样的语文课, 谁又能否认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语文课呢?

3.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使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精彩。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不断双向交流的动态变化过程,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 应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的这种动态性, 并做到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不机械地根据预先的教学设计, 刻意追求该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如教《病梅馆记》时, 我们可以着重讲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文章所写的梅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特点, 而不写别的方面, 目的何在?通过对这表现手法的分析, 文章的精彩内容也就很好地把握住了。如果按照过去的旧的方法教学, 也许大部分时间花在字词的解释上, 等到刚把握各段的意思, 时间也就到了, 以至于精彩的内容都被扼杀在摇篮里了。“语文不在于上没上完, 而在于一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 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 一味的形式只是过眼烟云, 好像雁过的叫声, 学生学不到任何东西, 这是课堂教学的大失败!”因此,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及时调控, 灵活变通, 恰当取舍,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解决好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或一个问题, 让学生能在一节课中丰富知识, 培养能力, 训练思维, 享受着语文课堂的精彩。

三、借助时政新闻, 激活语文课堂

社会的飞速发展, 科技的日新月异, 鲜活的语文“活水”已流到了语文课堂的门前, 我们再紧闭大门, 让学生钻“故纸堆”, 让学生“嚼蜡”式地闷“死”在你的课堂里, 能怪人家说“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么?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全部。身边的小事, 国内、国际大事, 2008年初南方冰冻灾害, 2008的北京奥运, 5·12四川特大地震, “神五”的飞天, 伊朗核问题, 中东的多事之地, 世界金融危机……都可以引入语文课堂, 和课文里最恰当的情节、内容组接起来, 激活沉闷的、乏味的语文课堂, 创设出师生个性张扬、活力四射、异彩纷呈的新课堂。

总之, 如今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 是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 在课程改革中, 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 从课堂教学入手, 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把课堂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创设高中语文新课堂。

摘要:课程标准的出台让许多语文教师为之欢呼雀跃, 在新课标下, 语文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课程标准再“新”, 也只有落实到课堂中才能算数。本文就如何创设高中语文的新课堂, 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子

[2]任长松.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让语文新课堂“简”出精彩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简明;内容简化;过程简洁;方法简便

就现在很多老师的状态,你会发现,很多人已经深切感受到语文的难教,以致在教学实践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课前预设的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得更出彩,从而提高课堂时效?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在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就此问题提出了对本次活动的评课标准,其中第二点是教学目标要明确;第四点是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最后还向教师提出期望: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本着自己对崔峦老师在此次活动中总结发言稿的粗浅理解,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深深领悟到: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简化头绪,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化、教学过程简洁、教学方法简便,才能让语文新课堂出彩。下面我就如何“让语文新课堂‘简出精彩”来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简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主编张庆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要变过去的“加法思维”为“减法思维”,要给语文教学减轻负担,简化头绪,使之目标集中,轻装前进。当然“减少”是为了“增加”。目标集中,抓住根本,剪去枝枝蔓蔓,去掉形式主义,反而能够将力量用在刀刃上,练在关键处,从而取得以约驭博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设定简单集中

目标是行动的导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失去了行为的方向。然而,一堂课我们往往会提出多个教学目标,从传授字词句篇知识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训练阅读理解到指导写作方法;从语言文字的揣摩到情感、品德的熏陶……“目标”一多,我们教师往往又因“目标”而手忙脚乱,导致真正能实现的最多只有一两个,有时甚至连一个目标都难以达到。时间是个常数,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暂时舍弃一些东西,把一节课的目标就定在一两个上,把所学的“专项”打得更扎实呢?

2.把握三维一体

有些老师备课,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能力;(2)方法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专家认为这是将语文学习的目标复杂化了。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三维目标的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如有位老师执教《水》一课,其中有这么有一段话:“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这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那一处很小的泉眼边,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节?(生读略)

师: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能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出示: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指名读)

师:假如这是电影画面里一个远远的镜头,你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人们排队挑水。

生2:看到长长的队伍在挑水,水快挑完了。

师:请把你的感受用朗读体会出来。(生读略)

师:老师把镜头推近,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1:一个个人在艰难地挑水,我还看到他们都是满头大汗。

生2:我看到了崎岖的山道。

生3:我看到浑浊的水就要干涸了。

师:请把你的理解化成精彩的朗读。(生读略,师范读)

师:把这些词语连起来想一想,你读出了什么?这一担水的代价是什么?(生感悟后齐读)

……

本案例“十公里之外”“一个小时的长队”“一担”这些知识数字的理解对学生来说很抽象,这位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引领学生对这些抽象的数字进行繁琐的比较分析,而是把它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联想电影镜头或联系学生实际展开想象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想象世界,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为什么“水,会成为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我觉得,她这样做是把目标的三个维度作为一个整体,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教学效果自然是明显的。

二、教学内容简化

我们常说,语文不是思想品德,不是科学历史,语文姓“语”,认清楚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性,就不会无故夸大、缩小语文的功能。该教什么,该学什么,心中自然清楚明白。如,教学《太阳》一课,有老师以延伸课外的名义,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探讨太阳的“种种知识”,其结果是语文课被异化为各科的大杂烩。又如,教学《秦始皇兵马俑》,有老师让学生收集秦始皇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有位老师却用大半堂的时间让学生各自展示资料,并节外生枝地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这就远离了文本,拓展得有些过头了。

因此,要做到简化教学内容,教师首先就必须认真研读文本教材,把文本教材读厚、读深、读透,探得深埋于文本之中的骊龙之珠;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去粗取精,以少胜多,清清爽爽,轻装上阵。

三、教学过程简洁

现在的课堂教学,我总感觉到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把握不准,教师总会把课教得很碎,不是让学生去查第几个自然段,就是自己一节一节地去教,甚至一句一句地去教。我们总是热衷于纵横无度地“开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如,有位老师执教《云房子》的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云房子是谁造的?怎么知道的?当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齐读。(3)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小鸟们造了哪些云房子呢?你喜欢小鸟造的哪所房子?用朗读告诉大家。教师随机点拨,学生读一句分析一句,如:“什么是礼堂?”“高大的楼房到底有多大?”“有的像大冬瓜一样傻傻横着”“哪个词用得比较好,为什么?”“你能把礼堂想得大一点吗?”……假如你想造房子,你想造什么样的?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句式练习。(4)学习第3、4自然段,哪些词语能看出小鸟高兴极了,找出词语说一说。然后师生进行表演,最后离开教室。

一节课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表面上好像教得很扎实,其实学生的朗读还是在原地打转,学生没有在朗读中感受到云房子的美,我觉得这种通过逐句分析的句子,因为没有原来安坐的位子了,孤零零的是多么的可怜!就好像鱼儿离开了水,没有了灵气,没有了活力。

其实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老师们会说:“这篇课文真没有什么可讲的。”从中我们不难窥见老师的语文教学心理:渴望讲解分析。一旦没东西可讲,便无所适从了。因此,没有什么内容可讲的教材,一旦走进语文教师的课堂里,可讲的内容总是那么多,分析起来总是那么头头是道。是不是老师潜意识里担心不讲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不讲不放心,不讲好像失职似的。一节课教师用心良苦,恨不得把自己体会到的内容全部讲出来。一篇浅显的文章,经过讲深、讲透、讲细、讲全,语文教学落入繁琐分析的窠臼,变得复杂化。

三、在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

1.精讲多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实实在在地“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就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再好不过的实践。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精讲多练”,精讲,讲精华,讲精髓,讲精炼,画龙点睛,提要钩玄;多练相对精讲而言,让学生多读、多写,自主参与言语实践。当然,让学生多读、多写并不是课堂上就让学生读读书、写写字那么简单、随意。课堂教学要有一条主线,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统领整个课堂教学。

2.巧妙切入

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点”,能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摆脱那些多余的情节分析和繁琐的提问应答。怎样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在与文本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切入文本:(1)抓题眼。题目是课文的眼睛,题眼即文章标题中的关键字眼,它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把握主旨。扣住题眼,往往可以辐射全篇。如《花潮》一文,“潮”即题眼,花和潮本是毫无相关的两种事物,为什么联系在一起,中间可用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如、似、好像等”,那么“潮”就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切合本文的重点训练项目:分辨作者的见闻和联想。)我设计教学步骤:审题抓纲,感知花如潮;初读课文,寻找花如潮;精读课文,体会花如潮;再读课文,感受人如潮、心如潮,皆因花如潮,一线贯穿,不枝不蔓。(2)抓关键词。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就会发现课文中有许多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林海》一文问:课文重复最多的词是什么?当学生找到“亲切、舒服”后,因势利导:大家可以顺着这条思路边读边想,是什么事物让作者感到“亲切、舒服”?讨论明白:一是看到美丽的景色;二是林海与祖国建设连在一起;三是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迅速厘清文脉,写景—写物—写人,然后就此依次学习课文,和谐统一。(3)抓中心句。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教学时紧扣这句话学习三个故事体会伯父的为人。(4)从“反复”中提炼。如课文《一粒种子》中,把“挺一挺”这个描写种子发芽的动作重复了三次。第一次是因为暖和(温度),第二次因为喝了水(水分),第三次是因为蚯蚓松了土(空气)。这三个“挺一挺”是种子发芽的条件,也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四、教学方法简便

说到教法,想必很多人有与我们一样的感慨:“语文课越来越不会教了!”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语文课花样百倍、形式迭出。比如表演、探究、模仿、视频等等,似乎没有这些就不能称其为语文课,更谈不上“精彩”二字了。于是,一段时间内,老师就挖空心思追求“独特”和“创造”。其实,语文课的教学形式必须是完全出于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的“教”应尊重学生的原始身份——一名读者,明确教学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要努力追求在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中滋润孩子的心灵。让语文课轻装上阵,教学的方式就必须追求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强调教师能在最简洁的形式下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1.把“读”作为基本手段请上前台

有的课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教学环节“复杂多样”,而学生却连短短的一篇文章也没读熟。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它的凭借就是读书。我认为,首先,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朗读、默读(要有一定速度),不是只言片语地读,也不是少数人的读,是大面积地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潜心地读,要做到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其次,读书要有目的、有层次地读。如,有老师教借景抒情的课文:初读,读通顺;再读,读出境(读文章想画面);三读,读出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谈感受。通过课上的反复练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一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读”字。再如,有位教师教学《水》这篇课文,就引领学生抓住人们在下雨天尽情享受得水之乐和人们挑水艰辛的缺水之痛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范读、个别读、引读、齐读)引导学生反复揣摩、体会感悟为什么“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在读读议议中提升情感。

2.让“多媒体”用得“经济”、用得“实在”

多媒体要当用则用,用得其所。课件不用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为制作精当的课件,如果把握好使用它的度,也能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如,有老师执教《月光曲》一课,仅播放了两次音乐,第一次是课前与学生谈话时,播放了贝多芬的乐曲《献给爱丽丝》;第二次是在学生学习课文后,了解了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大家共同欣赏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入情入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水》一文时,在学生领悟雨天尽情享受的情景后,通过让学生看电影《美丽的大脚》中的片断,缺水之痛与得水之乐的对比,孩子心中的感受自然就非常深刻,也就激发了孩子珍惜水资源的情感,这时的录像正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堂教学不管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至关重要。但要把语文课堂上得更出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仅要求教师下苦工夫备课,而且还要求教师有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讲课时能顺其自然,不拼课,不玩课,能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只要行动,就有收获!”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妨尝试认真恪守“简单”原则,我相信一定会收获一堂堂精妙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惠丽.如何简化小学语文教学[J].神州旬刊,2012(10).

[2]孙军.新课改下如何“简化”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2(94).

上一篇:广告语言模糊现象下一篇:网店创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