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篇1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方案

编制:郑金志

矿长:马峰

2011年3月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

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及《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灾“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2010】4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公司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和瑞煤业领导研究决定成立“六大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一、加强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建设,完善工程进度、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有“六大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该工程具体工作的平衡、协调、督办和验收。

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马峰

副组长:王国栋樊庚辰郑金志牛长明

屈书伟牛德元

成员:赵刚军黎金坡韩建伟李铁川

鲁现有史国付田孝峰李战军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牛德元担任。

二、“六大系统”工程计划和进度:

1、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公司计划监测监控系统进行了

升级改造,更换旧的监控设备,购置新的监控设备,对各监测监控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增加各种传感器,有效预防安全

事故的发生。计划安装双电源设备,并且计划与省公司联网。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现有人员定位系统一套,射频发射器150个。

3、压风自救系统:风井地面已安装两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PLC电控系统,空气压缩机安全设施齐全,压风管路采用直径75毫米的无缝钢管,管壁厚度5毫米,经风井井筒到井下各个用风地点,因长期停产部分巷道压垮,压风管路已破坏,计划到复工复产后及时恢复管路通风。

4、通讯联络系统:我公司采用程控电话总机型号;AK8120型80数字程控,现已安装电话地面通讯联络系统40门,井下安装25门,计划井下再增加通讯联络电话25门,把电话普及到各个工作地点,保证通讯畅通。

5、供水施救工程建设:风井地面静压水池容积300立方,供水水源充足,供水管路经风井井筒到井下各个用水池地点,机巷内有洒水喷雾装置,供水管路直径75毫米,厚度为5毫米的无缝钢管。巷道内每隔50米装设阀门,采面掘进头水管都已安装到位,因长期停产部分巷道压垮,降尘管路已被破坏,计划到复工复产后及时恢复管路通水。

6、紧急避险:根据公司文件要求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携带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我公司经过领导协商决定按规定要求在井下建立三个紧急避险硐室,每个硐室能容纳人员不低于60人,硐室内装设有供

风供水装置,并备有自救器和食品,计划到复工复产后施工。

三、“六大系统”工程建设目标责任:

1、由机电矿长屈书伟负责通讯、监控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使用和日常维护。

2、由生产矿长王国栋负责压风自救、供水设施安装、使用和日常维护。

3、由生产矿长王国栋负责紧急避险系统落实工程建设。

4、由技术矿长郑金志负责“六大系统”的设计和技术指导。

5、由安全矿长牛长明负责监督落实“六大系统”的施工质量标准。

6、由经营矿长樊庚辰负责“六大系统”所需的物资供应。

7、由矿长马峰负责保证“六大系统”安装所需的物资供应。

四、“六大系统”工程建设的要求:

1、各系统的负责人应严格按照公司的文件要求的时间进行施工。

2、施工一定要保质保量。

3、每天早会由施工负责人通报各系统施工情况。

4、每天下午两点半由矿长马峰主持各系统施工的平衡会。

5、各系统施工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措施施工,对施工缓慢的责任人严格按照矿规定进行处罚。

6、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篇2

1 监测监控系统

凡发生瓦斯超限时, 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必须立即向调度室值班员汇报, 由矿调度值班员向调度室主任、值班矿领导、安监科、通风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汇报, 并要求发生瓦斯超限地点立即停止生产, 查明瓦斯超限原因, 相关人员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1) 当监测系统出现瓦斯超限报警时, 矿调度室值班人员立即命令现场负责人停止工作, 撤出人员, 切断电源, 并向矿值班领导汇报。

(2) 现场负责人接到矿调度室值班人员命令后, 必须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停止工作, 撤到有电话的安全地点待命, 切断工作区域内的电源, 以上工作完成后, 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

(3) 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现场负责人执行完命令的汇报后, 再命令现场负责人和瓦斯检查员共同到瓦斯超限现场进行探查确认, 然后, 立即将探查结果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 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汇报后, 立即向矿值班领导进行汇报。

(4) 矿值班领导接到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后, 负责及时召集通风副总、通风区值班等相关人员, 根据瓦斯超限地点的瓦斯抽采情况、地质构造、通风状况等, 分析清楚瓦斯超限的原因, 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 由于甲烷传感器出现故障或施工单位由于管理原因等发生的甲烷传感器误报警、误动作, 监控信息中心要及时安排监测人员对甲烷传感器进行更换。

(6) 如果超限的瓦斯可能波及其它区域时, 监控中心值班员应手动切断波及区域的工作电源。

2 通信联络系统

当井下人员在工作面附近发现险情时, 知情人员要立即用附近的电话机与调度台联系并汇报队值班室。调度室值班人员要立即使用调度台组呼功能通知人员安全撤离, 遏止险情蔓延, 降低损失。

3 人员定位系统

下井人员必须携带人员定位卡。

当井下人员在工作面附近发现险情时, 知情人员在无法用通讯设备联系到地面时, 应当立即按动发射卡上的急呼按钮, 向调度室发出报警, 调度室值班人员应立即查看井下人员布置图, 及时在图上了解到险情位置以及所有井下人员的区域分布情况, 同时协调指挥井下人员安全撤离, 保护人员生命安全, 遏止险情蔓延, 降低损失。

当事故发生时, 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立即向救援人员快速统计井下人员数量、准确指出井下人员位置, 争取宝贵的抢险时间。救援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4 压风自救系统

(1) 发生灾害事故时, 调度室应立即通知受灾害威胁区域人员撤退, 人员撤退前, 应将分管区域内风管阀门关闭。

(2) 发生突水、顶板跨落等灾害, 受灾人员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 在没有严重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下, 使用方法:打开压风自救系统的阀门, 利用压风自救系统提供新鲜的空气。打开阀门的程度要根据现场的空间和人员进行控制, 以不使人感到闷气为准。

(3) 发生瓦斯突出、瓦斯燃烧、瓦斯爆炸、火灾等事故时, 受灾人员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 此时有毒有害气体较多情况下, 使用方法:受灾人员要及时打开压风自救系统的阀门, 最大程度的利用压风冲淡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 如果人员脱离自救器进行呼吸时, 人员要进入压风自救系统正压扩散的范围进行呼吸。

5 供水施救系统

(1) 发生灾害事故时, 调度室应立即通知受灾害威胁区域人员撤退, 人员撤退前, 应将分管区域内水管阀门关闭。

(2) 发生突水、顶板跨落等灾害时, 受灾人员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 但在没有严重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下, 使用方法:打开供水施救系统的阀门, 取用必须的饮用水, 用后及时关闭。

(3) 发生瓦斯突出、瓦斯燃烧、瓦斯爆炸、火灾等事故时, 受灾人员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 此时有毒有害气体较多情况下, 使用方法:首先把水引到人员呼吸安全的地点, 取水时要防止有害气体的伤害。

6 紧急避险系统

(1) 发生自然灾害时, 施工人员必须在跟班队长的组织下按照顺序进行撤离;当不能在自救器有效使用时间内及时升井时, 应立即撤离至就近的临时避难硐室辅助运输大巷行车巷内的永久避难硐室进行紧急避险。

(2) 避难原则:撤离优先, 避险就近。

以保持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进入避难空间为目的。考虑人员分布状况不同, 依据以下原则进行救援:

距离临时避难硐室最近的人员向临时避难硐室内逃生 (主要是巷道沿线、机头及工作面零散作业人员) ;距离永久避难硐室最近的人员向永久避难硐室内逃生, 巷道内将各个避难点做出明确的标示, 距离明确以便及时辨认。

(3) 距离井筒最近的作业人员尽快升井向地面逃生。

为方便避灾人员方便快捷进入避难空间, 在紧急出口处、避灾路线图等都对避难硐室、救生舱位置进行了明显的标注。

摘要:为提高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国家强制要求全国煤矿及非煤矿矿山都必须建立和完善监测监控、通讯联络、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紧急避险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六大系统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发挥重大作用, 将为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本文以某含瓦斯矿井顺槽为基础, 研究设计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效果良好。

关键词: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含瓦斯矿井

参考文献

[1]许阳.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与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 2012 (3) :220-221.

[2]孙继平.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作用与配置方案[J].工矿自动化, 2010 (11) :1-4.

行车系统中行人避险系统的研究 篇3

关键词 主动避险 雷达探测 智能控制

一、研究背景

汽车安全不仅是针对车内的驾乘人员而言,同时也要保护行人的安全,因此车辆碰撞防护技术也开始将保护行人安全列为它的重点发展目标。近年来欧洲的E-NCAP汽车碰撞测试中,就已经不仅检验车内乘员的安全保护程度,也通过划分4个星级来检验车辆对行人的安全保护程度。为了有效保护行人的安全,除指定和实施相关法规外,还需要通过发展技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二、国外相关技术发展

随着道路交通对行人安全越来越重视,各汽车公司相继展开相关行人保护系统的研究,就目前而言,沃尔沃公司和宝马公司对行人安全系统的研究较为领先,而国内各汽车生产厂商尚无此项技术。

沃爾沃行人安全系统

沃尔沃最新推出的新一代碰撞避免技术是带有自动刹车功能的行人安全系统,它高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把行人的安全放在与驾驶者同等重要的位置。该系统在车速超过4km/h时启动,如果与前车的车距过近或所在车道上有行人,该系统即会发出警告。如果驾驶者未对此做出反应,且碰撞即将发生时,系统会启动全力自动制动。在150 米的范围内,装备在沃尔沃前格栅后面的雷达传感器和风挡玻璃后面的数字摄像机持续监测与前车的距离。白天行驶速度在35 km/h 时,它也能检测到站立或行走的行人。如果有行人突然冲到车前或前车突然制动,并且碰撞警告系统感应到碰撞有可能发生,它将通过闪烁风挡玻璃上的红色警告灯以及声音报警器来警告驾驶者。另外,此技术还通过预先向制动器施加压力,以准备施加紧急制动和帮助缩短制动时间,来为驾驶者施加制动提供支持。

宝马第三代夜视辅助系统

宝马的夜视系统具备行人识别的功能,夜视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行人并在仪表盘、HUD抬头显示中发出警示这套系统更先进的地方在于搭载了“动态光点”的灯光技术,能够以单独的高亮度光束照亮行人,使驾驶者更容易注意到行人,减少夜间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的危险。位于雾灯位置的LED灯组在未激活“动态光点”照明时,亮度与远近光一致,用来辅助车辆大灯的照明效果。从2013年夏季开始,第三代的宝马夜视系统即将加入新的功能:动物识别功能,夜视系统不仅能够识别出前方探测范围内的行人,还能够辨识出前方的动物。系统能够在100米的距离上就辨识出前方的人或动物,并用高亮度的光束单独照亮该物体,同时在仪表盘以及HUD抬头显示仪表上对驾驶者做出提示。

三、相关研究方案及实验

1、研究意义

在交通事故中行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更多的保护,而对于行人的保护功能正式现有大多数汽车所欠缺的。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使车辆道路行驶中对行人进行判别并采取避险措施,可以将相关装置安装于普通汽车,着眼于行人安全的保护,该项研究符合和谐社会加强对人的关怀的需求,引导汽车技术朝人文关怀发展,研究将着力降低功能实现成本,努力将行人保护系统推广至国内普通民众车型,以较低的成本提高技术普及率,切实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对于成熟的汽车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建立完整的行车安全控制系统,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车辆技术等多种技术综合研究以实现功能,丰富车辆的辅助功能,将智能化技术融入汽车,大大增强了汽车自身的自我控制,自动识别前方道路出现的物体,及时采取行动,尽最大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3、方案选择及实验研究

行人避险系统主要组成为:行人探测识别装置、单片机智能分析处理装置、供电匹配调试装置、预警提醒装置、车辆自动速度控制装置五个部分。

行人探测识别装置通过雷达波进行探测,通过波形返回和时间计算得到行人与车辆相隔距离,并将探测雷达安装在车辆前部进气格栅、左右前灯及后视镜,以达到对前方障碍物无死角探测并对行人进行精确定位。

实验用单片机智能分析处理装置以飞思卡尔MC9S12DG128单片机为处理核心,通过波形周期处理、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实现智能分析控制, 计算出车辆行驶状态、行人运动状态、车人距离等信息,通过编写算法程序进行控制,智能判断是否属于危险范围并自动做出响应。执行模块主要通过电路设计,对不同的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利用继电器等进行命令执行,改变电路结构,从而实现保险预警的功能并控制车速改变和刹车系统,在预判发生危险情况时对行人及驾驶员进行报警提醒,在危险范围内自动降低车速或更换车道等躲避措施,在进行处理之后同时启动反馈模块,反馈模块主要是在执行模块做出响应之后,通过检测模块对车速和和前方路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信息反馈给中央处理模块做出综合分析判断,进而控制执行模块进行下一步响应。保证整个系统的完整可靠性,实现对行人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魏帮顶.现代汽车安全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崔心存.现代汽车新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宋庆文.当代汽车安全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商用汽车杂志,2006.2.

[4]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J].2008(12).

[5]王迎强.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技术[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7(2).

[6]何玉军.国内外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现状[J].电子产品世界,2000(5).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篇4

一、矿山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员、值班人员、维护人员等相关人员。

二、矿山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六大系统”管理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系统故障等信息时,及时上报。

三、应加强“六大系统”的日常管理,整理完善各系统图纸等基础资料。

四、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六大系统”。

五、应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科学确定避灾路线,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演练档案,并将应急演练情况书面报告给安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六、矿山井下监控分站、传感器、读卡器、基站等设备必须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

七、“六大系统”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

八、要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对各系统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

公司由安监部牵头,机电部、通风部、生产技术部配合,定期对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且按期更换产品说明书规定需要定期更换的部件及设备。保证储存的食品、水、药品等始终处于保质期内,外包装要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的时间。机电部每10天对配备的设备电源(包括备用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确保各机电设备完好。各专业部室每年在安监部牵头下对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经检查发现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相关部室要及时维护处理,安监部负责复查。若采掘区域的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安监部责令其立即停止采掘作业。

九、每季度应对备用电源的放电容量或备用工作时间进行测试。备用电源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时间达到标准时间的80%时,应及时更换。

十、维护人员应定时检查、测试在用设施设备及线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检查、测试、处理结果报调度中心站。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篇5

福兴集团有限公司一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2012年4月1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上午好!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和枣庄市煤炭局《关于做好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枣煤字[2012]55号)文件要求和指示精神,结合矿井实际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行了完善。下面将我矿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矿井概况

福兴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南部的韩台煤田中偏西部,地处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福兴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枣庄市峄城区政府,1997年6月建井,原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福兴井田东西长1.5km,南北宽4.3km,井田面积3.2741km2,其具体范围由十六个坐标点连线圈定。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属低瓦斯矿井,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现开采14煤,各煤层均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2、3煤煤尘爆炸指数为35%,14层煤为45%,均具有自然发火倾向性,等级为自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无导水构造,正常涌水量为6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为80m3/h。

目前矿井共布置了一个采煤工作面:4078采煤工作面;二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4113探煤掘进,-123下山探煤掘进,一个修复工作面:南翼-123巷道修复。

二、各大系统建设情况

(一)、人员定位系统

我矿于2008年12月16日完成了对北京龙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22

型矿井人员管理系统安装工程,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有专人维护管理。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责任制健全,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责任制执行。该系统性能可靠、设备运行正常,保证了能够全面覆盖井下作业场所,能够监视、警告井下任何作业场所任何异常情况。井下人员持识别卡经在井下各巷道口处安装的接收器通过分站将信息传输到地面主机从而实现对人员井下信息的采集,以及查询、显示、统计、打印、网络传输。

(二)、压风自救系统

我矿已购置盐城市利鑫矿山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ZYJ型压风自救装置,并已安装完毕。目前以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已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安排专人负责对地面压风机的维修、维护及井下压风管路的敷设工作,并要求合理设置各控制阀门。

(三)、供水施救系统

我矿设立专门供水施救系统管理机构,设有专人负责对其的维护、管理工作。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责任制健全,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责任制执行。该系统性能可靠、设备运行正常,保证了地面水源符合标准要求;水质、水压、水量符合要求且维护及时,井下供水管路已全部敷设到位,各控制阀门设置合理,每天有专人负责巡视、维修。

(四)、通信联络系统

我矿于2008年9月20日完成对济南蓝动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KT105型矿用无线通讯系统安装工程,并设有专人负责维护、管理工作。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责任制健全。该系统是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井下通讯系统,以光缆有限网络为骨干,以无线网络为延伸,在井下设立若干基站,通过无线局域网络覆盖井下通道,在井下建立有线与无线混合型的局域网,从而实现井上对井下语音调度。

我矿通讯系统并配用了JSY2000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中国网通、中国移动虚拟网。

1、JSY2000型数字程控交换机总容量128门,地面安装电话机20余门,电源为AC220V;配用KA-30型矿用电话耦合器与交换机连接构成本质安全性防爆通讯系统入井,该系统在正常工作或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均不能使危险场所可燃性混合物发生爆炸,从而保证通讯线路安全可靠。该装置共30对电话线入井,实际使用15门,井下使用电话为KT-1007型矿用电子电话机,形成一个完整的矿井上下通讯程控交换网络,保证全矿井上下通讯畅通。

2、我矿拥有相对独立的中国移动福兴集团虚拟网,涵盖了矿井大部分工作人员,保证了矿井外部通讯更加方便快捷、经济实惠。

3、我矿CNC网通网络,装机数量30余门。保证了后勤各单位与矿外部直通。我矿通讯构架三位一体,形成了矿内外、矿井上下立体交叉、纵横辐射的全方位通讯系统。

(五)、监测监控系统

我矿于2004年8月完成了对中煤安泰生产的KJ78N型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是集环境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管理等多种系统为一体的监控系统。自该系统运行以来,我矿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监控行业的相关规定,对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煤仓全部安装了甲烷传感器,并且实现了瓦斯超限声光报警、断电、馈电监测等功能,对井下所有局部通风机、主要通风机全部安设了风机开停传感器,地面风硐安装了负压传感器、主要风门安设了风门开关传感器,所有采煤工作面回风侧全部安设了甲烷、风速、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井上、下各安全生产场所共安设各类传感器37台、监测分站9台、甲烷断电执行器6台。调度室安装两台监控主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备专职监测工轮流值班,24h不间断对

井下各监测点监控,并且实现了故障声光报警、监控主机双机热备自动切换功能。我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市煤炭局《关于开展安全监控系统标准化建设活动的通知》指示精神和要求,制定了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方案,逐条进行整改,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该系统使用网通方式与枣庄市煤炭局和峄城区煤炭局联网连接。于2007年12月对该系统升级改造完毕,并委托了山东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对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安全检验,报告结论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六)、紧急避险系统

我矿结合矿井实际并经过多次调研,正在与具备设计资质的济南设计院协商制定“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方案。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篇6

1监测监控系统。

1.1 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1.1.1 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1.1.1.1 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风流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混合风流处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防护设施。

1.1.1.2 每个采场入口处应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1.1.1.3 掘进天井时,应按照独头掘进巷道的要求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1.1.1.4 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应设定为0.0024%。

1.1.1.5 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安装,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1.1.2 风速传感器设置。

1.1.2.1 地下矿山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风速传感器。当风速低于或超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1.1.2.2 矿井主通风机房应设置风速和风压传感器,实现对全矿井总风量的动态监测。

1.2 开采高硫等有自然发火危险矿床的地下矿山企业,还应在采掘工作面设置温度、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

1.3 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的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2年底前建立完善地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空区稳定性、顶板压力、位移变化等的动态监控。地下矿山企业应采用监测仪器或仪表,对开采范围内地表沉降量进行观测。

1.4 开采与煤共(伴)生矿体的地下矿山企业,应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在2010年底前建立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测监控。

1.5 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完善提升人员的提升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井口调度室、提升绞车房、提升人员进出场所(井口、井底、中段马头门、调车场等)的视频监控。

1.6 监测监控系统要具有数据显示、传输、存储、处理、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2.1 大中型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2年6月底前,其他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3年6月底前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当班井下作业人员数少于30人的,应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

2.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监控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的功能。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能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3紧急避险系统。

3.1 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每个中段至少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独头巷道掘进时,应每掘进500m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

3.2 避灾硐室或救生舱应设置在岩石坚硬稳固的地方。避灾硐室应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井下涌水进入,并配备满足当班作业人员1周所需要的饮水、食品,配备自救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急救药品和照明设备,以及直通地面调度室的电话,安装供风、供水管路并设置阀门。4压风自救系统。

4.1 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按设计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为采掘作业的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建立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4.2 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采用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供风的地下矿山企业,应在地面安装用于灾变时的空气压缩机,并建立压风供气系统。井下不得使用柴油空气压缩机。

4.3 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气阀门。

5供水施救系统。

5.1 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现有生产和消防供水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为采掘作业地点及灾变时人员集中场所能够提供水源的要求,建立完善供水施救系统。

5.2 井下供水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加强维护,保证正常供水。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水阀门。

6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6.1 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0年底前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以及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6.2 地面调度室至主提升机房、井下各中段采区、马头门、装卸矿点、井下车场、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主要泵房、主通风机房、避灾硐室(场所)、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应设有可靠的通信联络系统。

6.3 矿井井筒通讯电缆线路一般分设两条通讯电缆,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

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应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篇7

1 对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认识

1.1 “六大系统”的相互关系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 最为重要的部位为紧急避险系统, 其主要作用在于为煤矿紧急避险和矿工安全生产提供保证。《暂行规定》中规定, 可移动式救生舱和避难硐室等安全避险设备需要和通信联络、供水施救、压风自救、人员定位、矿井监测监控等有关系统相互连接, 共同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与另外五个安全避险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有助于紧急避险设施自身防护能力的提高。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峒室、可移动式救生舱和自救器等个体防护设备共同形成了煤矿井下三级安全避险系统。通过自救器等个体防护设备, 发生灾害事故后, 井下人员能够以最快的时间撤离出受灾现场, 并逃离至安全避险区域, 在工作面部位设置临时避难峒室或可移动式救生舱, 能够为井下被困人员提供一定数量的饮用水、食品和氧气, 保证其安全、迅速地达到安全部位, 达到安全避险的目的。通常情况下选择在井底车场或上下山附近设置永久避难硐室, 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食物、饮用水和氧气, 从而为矿井或采区避险人员提供安全的避险区域。

1.2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重要作用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主要包括通信联络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求系统、紧急避险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监测监控系统几个部分。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主要指导原则为“综合治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实践, 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理论创新的体现。以事后应急求援为核心的减灾措施、以安全避险为核心的避灾措施以及安全避险科学理念的提出共同形成了煤矿井下安全保障体系, 从而有助于井下工作人员避灾、逃生、自救等整体安全避险措施的形成,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人员伤亡率以及灾害事故发生率。

2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置

2.1 通信联络系统设置

煤矿通信联络系统也称为矿井通信系统, 能够为煤矿应急救援、安全避险和安全生产调度提供有力保障。系统主要包括矿井内部通信和外部通信两个组成部分, 煤矿内部通信系统涉及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和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几个部分。各个煤矿应设置矿用调度通信系统, 并广泛推广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和矿井广播通信系统, 矿井救灾通信系统也是矿山救护队必备的救援设备。

2.2 供水施救系统设置

供水施救系统能够在煤矿发生灾害事故后, 保障井下核心区域的饮用水供给, 也是矿井建立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的主要基础, 主要包括供水阀门、供水管网和清洁水源等几个部分。各个矿井需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不断建立健全洒水和消防系统。在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设置阀门和三通的基础上, 在人员较为集中和全部采掘工作面装设供水管道和阀门, 从而在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 为各个采掘工作面提供紧急供水保障[1]。

2.3 压风自救系统设置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指的是能够在矿井发生紧急情况时, 为井下工作人员通过压风装置提供空气的设备, 主要包括下述几种情况:第一, 与矿井下自救设备相互补充, 共同配合使用, 从而增加救援时间。第二, 掘进工作面出现冒顶问题, 对巷道全断面造成堵塞, 冒顶部位无风时。第三, 采掘工作面发生停风, 矿井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急剧升高造成人员缺氧, 同时, 由于巷道较长, 而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撤离时。第四, 矿井突然发生瓦斯或煤突出预兆, 矿井内瓦斯浓度迅速升高, 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应用自救器或是自救器失效时。压风自救系统一般由供气阀门、压风自救设备、送风管网和压风机站几个部分组成[2]。

2.4 紧急避险系统设置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指的是煤矿井下出现紧急事故时, 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的一种措施、设备、设施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紧急避险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涉及应急预案的科学制定、避灾路线的合理设置、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以及入井人员自救器的提供等等[3]。

2.5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置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也可称为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管理系统或是煤矿井下工作人员位置监测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检测井下人员活动范围、核心区域和井下人员数量、工作时间、出入区域时间限制、核心区域出入限制、工作人员出入井时间以及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等等[4]。这一系统具有管理、报警、查询、储存、打印、显示、监测等作用。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持证上岗管理、下井带班领导管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事故应急救援、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未按时升井人员的发现和定位、避免井下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以及防止井下超员生产等方面都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置主要包括识别卡、位置监测点装备、传输装备和地面中心站装备等几个方面[5]。

2.6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主要风机开停、局部通风机开停、馈电状态、风压、风速、风筒状态、烟雾、硫化氢浓度、氧气浓度、风窗状态、风门状态、温度、湿度、矿尘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甲烷浓度等指标进行监测, 同时能够实现甲烷风电闭锁、断电和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控制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通常包括监控点装备、传输装备和地面中心站装备等三个方面[6]。

3 总结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不仅有助于提高煤矿生产的避灾、逃生、自救等整体功能, 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各类事故所导致的危害, 降低人员伤亡率以及风险事故发生率, 构成事故应急救援和灾害事故预防的有机整体。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共同构成了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在综合分析矿井安全风险和矿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依据灾害救援、安全避险和安全管理等的具体需要, 不断完善六大系统建设, 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作用。

摘要:本文在对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结果和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煤矿生产实际的灾害救援/安全避险与生产管理需要, 对矿井安全风险以及矿井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不断完善的基本措施, 以及“六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谭细军.非煤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J].现代矿业, 2012, 8 (8) :132-133.

[2]郑君.煤矿安全科技装备现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装备展示掠影[J].劳动保护, 2011, 1 (10) :101—102.

[3]李子峰.推进煤矿“六大系统”建设的若干举措[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1 (7) :24—25.

[4]丰建荣.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1, 42 (6) :625—626.

[5]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检查启动[J].现代职业安全, 2012, 10 (134) :12—13.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篇8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井下()、一氧化碳浓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2、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确保实时掌握井下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

3、做好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4、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巷道和()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

5、完善矿井供水施救系统。按规定设置三通及阀门,保证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

6、使用井下()讯系统、()系统。发生险情时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

二、判断(20分:每空4分)

1、加强入井人员培训,使其熟悉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并能正确使用安全避险设施,充分发挥其作用。()

2、人员定位系统应具备如出现人员丢失即时报警或发现井下人员超过规定时间,自动报警提示并提供相关人员的名单等。()

3、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3m3/min。()

4、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

5、编制应急预案,要赋予企业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三、(选择题:20分:每题4分)

1、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坚持(),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综合治理措施。

A预防为主B不安全不生产C以人为本D安全发展

2、“六大系统”维护人员应定时检查、测试在用设施设备及附件的完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检查、测试、处理结果报矿井()。A、调度中心站B、矿长C、总工程师D、机电科长

3、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入井人员必须佩戴额定时间不低于()分钟的自救器。

A、15B、30C、604、每()开展一次安全避灾“六大系统”的联合演练。A、月B、季度C、年

5、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警报,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

A、8B、16C、24

四、问答题(40分,每题:20分)

(1)、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内容是什么?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篇9

1 矿井概况

陈四楼煤矿是永煤公司旗下的大型现代化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设计生产能力240万t/a,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450万t/a,为低瓦斯矿井。目前矿井开采山西组二2煤层,该煤层不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特征,煤尘无爆炸危险性,二2煤自燃倾向性为Ⅲ级,不易自燃。主要含水层为距二2煤层底板50 m的太原组上段L11—L8灰岩含水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井自投产以来,始终以科学、安全发展为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秉承“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安全理念,着力构建以事前灾害预防为主的“防灾”,以事中人员自救、逃生和避险为主的“避灾”和以事后应急救援为主的“减灾”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严格落实煤矿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成效显著。

2 矿井“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2.1 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为KJ95N型,系统中心机房设在矿调度室,实行24 h值班,主要监控和预警瓦斯、火、设备开停等。当瓦斯超限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行时,能自动切断相关区域的电源并闭锁,同时报警,提醒有关领导或调度员及时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迅速处理事故隐患,避免或减少由于电气设备失爆、违章作业、电气设备故障、电气火花或危险温度等造成瓦斯事故发生。系统通过监测一氧化碳、甲烷、风速、温度、风压、烟雾、设备开停等参数变化情况,在火灾发生时,采取控制风门、风窗等通风设施,能进行均压灭火,实现对火灾事故的监控。当系统出现报警、断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2.2 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为KJ69J型,该系统在遏制超定员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人员考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系统能够为地面调度指挥中心提供准确、实时的井下作业人员身份、工作地点、行走轨迹等相关信息,实现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可视化管理,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矿井一旦发生灾变,调度室通过系统查询,能快速确定被困人员构成、数量以及事故发生时所处位置等信息,迅速通知携卡人员撤离危险区域,携卡人员也可以通过紧急呼救按钮向调度室报告险情或发出求救信号。同时,系统还能掌握井下人员进出避难硐室的情况,确保抢险救灾和安全救护工作的高效运作。井下停电后,系统备用电源仍能保证系统连续工作2 h以上。

2.3 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以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人员紧急避险需要为原则,在北部西翼-470 m辅助水平建设了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容纳100人,使用面积不低于0.75 m2/人,保护范围为北部西翼轨道及行人下山、北部西翼集中胶带巷-470 m以下巷道、十二及十六采区所属区域内人员。该避难硐室分为缓冲区、避难区、救护区和卫生区4个区域,具有安全防护、二级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信、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11个功能性系统,并且与其他5个系统进行了有效对接,形成一体化,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 h。当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能为无法及时撤离的人员提供生命安全保障,创造生存的基本条件。另外,所有入井人员均携带额定防护时间不少于30 min的自救器,井下所有作业地点途经路线均设置有醒目的避灾路线指示牌和巷道名称标志牌,为员工避灾和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2.4 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六大系统”建设要求建立了压风自救系统,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均能够满足压风供气的要求。现场实测,井下各采掘面正常风压可达0.5 MPa,系统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氧气,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安设了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 MPa,供风量不低于0.3 m3/(min·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 dB,符合要求。

2.5 供水施救系统

井下供水水源分为地面水源和井下水源两部分。地面设置有500 m3的消防与生产生活共用水池,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供水管路覆盖井下各作业场所,支管和阀门安设符合标准。现场实测,井下各采掘工作面供水压力在1.5~5.0 MPa,能够满足生产和安全使用要求。矿井供水施救系统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具备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的条件。具体实施方案是将井下所有钻孔供水阀门关闭,防止钻孔水进入供水管网,打开地面备用水源及副井供水管路,向井下急救地点提供水或液态营养物质。

2.6 通信联络系统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主要包括调度通信、无线通信及IP广播系统。其中调度通信不需要井下供电,系统抗灾变能力最强。IP广播系统和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等均不得替代调度通信系统。当井下发生瓦斯超限或故障停电时,不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通信联络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调度、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的重要工具,当矿井发生突发事件或事故需要紧急撤离时,地面调度指挥人员可利用本系统通过多种方式向指定地点发布指令、提示撤离路线,指挥现场人员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现场人员也可通过该系统汇报现场险情,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害影响范围或灾后救援过程中的次生影响。

3 “六大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六大系统”的各子系统间是相互支持、共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保障体系,只有各系统间的密切配合方可发挥系统的最佳效能。其中,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还被称为矿工的3条“生命线”,是煤矿生产调度、安全防护、防尘除尘和有效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煤尘爆炸事故的重要设施,也是提高防范和抵御煤矿事故灾害能力的重要设施,是矿井正常生产的保障线、被困矿工的生命线。紧急避险系统是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核心内容,是矿工生命安全的保障系统。

4 紧急避险系统启动原则

一旦发生事故,职工携带的自救器是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紧急避险装备。遇险人员在事故发生早期,要争取尽早洞悉,第一时间逃离危险区域; 同时,一定要能够正确、迅速地使用自救器,尽快向地面撤离是最安全、最有效、最优选的办法。若逃生通道被堵,向矿井安全出口撤离有困难或受阻时,不能升井的避险人员通过携带自救器在避灾路线的指引下,再选择进入就近的可移动式救生舱或避难硐室躲避,等待救援。第1个进入避难硐室的人员立即开启硐室入口处的气幕隔绝系统,产生的气幕帘将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伴随人体进入避难硐室,随即避难硐室内供氧系统开启,井下压风供氧系统通过钻孔或压风管路以及均匀布气系统,实现满足硐室内每人每分钟0.3 m3、出口压力不超过0.2 MPa的供风需求。当井下压风供氧系统破坏时,硐室内独立的生氧净化器供氧系统将启动,通过储存氧气瓶和生氧净化器提供满足避险人员需要的氧气量,同时吸收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

5 培训和演练

有了避险设备并非一劳永逸,避险设施的使用培训和演练是设备奏效的关键一环,必须将了解紧急避险、正确使用紧急避险设施作为入井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所有入井人员熟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掌握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方法,具备安全避险的基本知识。同时,充分认识开展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开展应急演练是提高应急预案实用性、普及应急知识、提升职工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风险意识、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系统有效发挥作用和救援行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检验“六大系统”应急预案制订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另外,矿井要扎实推进应急演练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应急预案演练质量和效果。

6 结语

(1)结合“六大系统”建设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各层次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领导尤其要克服“重安装、轻使用、重投入、轻效果”的思想,将“六大系统”建设成为矿井的“诺亚方舟”。

(2)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标准、系统功能、抗灾变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还应考虑到系统改造升级、功能扩展、后期建设和维护管理。

(3)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要与矿井的安全生产技术条件、灾害防治及井下应急救援实际相结合,统筹考虑、合理规划,选择最优的避险方式和装备,而不宜搞“一刀切”,切实提高系统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靠性,确保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

摘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全面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和灾害处置能力的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六大系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在矿井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介绍了矿井“六大系统”的建设情况,为确保应急系统的正确使用,提出了装备和培训并重的指导思想,必须对避险设施的使用进行培训和演练,从而提高应急预案演练质量和效果。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篇10

来源:监管一处 作者: 发表时间:2012-5-7 16:35:19 点击:30次 字体:

晋安监管一字〔2012〕20号

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太原钢铁(集团)公司、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山西分公司,各有关非煤矿山设计、评价及“六大系统”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为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 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8号)精神,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全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以下简称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 简称“六大系统”)建设工作,切实提高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依据国家安监总局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AQ2032-2011、AQ2033-2011、AQ2034-2011、AQ2035-2011、AQ2036-2011),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清“六大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六 大系统”建设规范是国家强制执行的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建设“六大系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国发23 号文件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提升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有效措施。各级安监部门和各有关地下矿山企 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六大系统”建设规范抓紧实施,全力推进,务求实效。

二、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六大系统”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2012年底前,70%已许可的地下矿山企业应按建设规范要求安装使用“六大系统”;2013年6月30日前,所有地下矿山企业全部按建设规范要求安装使用“六大系统”;新(改、扩)建项目 “六大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

三、准确把握原则,结合实际建设安装“六大系统”

(一)设计原则。“六大系统”建设应当编制专项设计。地下矿山企业应委托经省安监局登记备案的专业从事 “六大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设计、施工。2012年5月1日前正常生产的地下矿山企业,已完成“六大系统”设计,并按原规定要求审查批准的,可按原批准方案执行。

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统筹规划、整体设计,技术成熟、先进可靠,方便操作、集中控制,科学合理、分步实施;

2.应将监测监控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等三大系统实行融合集成,建成统一平台,实现具有矿、集团、县、市、省多级联网功能,联网标准要符合山西省统一的“六大系统”联网协议;

3.“六大系统”建设应与“金安”工程和非煤矿山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整体集成;

4.新(改、扩)建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应包含“六大系统”有关内容;

5.井下所安装的“六大系统”产品应具有矿用产品安全合格标志。

(二)建设原则。地下矿山企业必须按建设规范要求建设“六大系统”,并遵循以下原则:

1.所有地下矿山应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并按建设规范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自救器;

2.凡井下最多同时作业人数超过30人(含30人)的地下矿山必须安装使用人员定位系统,不足30人的应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制度,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3.凡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及复杂或有透水风险的地下矿山,应至少在最低生产中段设置紧急避险设施;生产中段在地面最低安全出口以下垂直距离超过300米的地下矿山,应在最低生产中段设置紧急避险设施;距中段安全出口实际距离超过2000米的生产中段,应设置紧急避险设施; 4.地下矿山企业应在矿井入口处、井下重要场所明显位置设置清晰、醒目的标识牌和避灾路线图,在井下通往紧急避险设施的入口处设置“紧急避险设施”的反光显示标志。

四、规范服务行为,对“六大系统”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为 维护我省地下矿山企业合法权益,保障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质量和后续技术跟踪服务到位,确保“六大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有效发挥“六大系统”在地 下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对专业从事“六大系统”设计、建设施工的技术服务机构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并按照“依法依规、强化服务、满足需 求、有序竞争”的原则,实行安全监督、市场运作、总量控制、企业自主、有偿服务。

省安监局负责承办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登记备案工作,并按下列程序组织实施:

(1)申请:专业从事 “六大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的技术服务机构向受理机关提交登记备案申请材料(登记备案申请表、登记备案条件、登记备案材料清单见附件1),并对所提供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受理:受理机关3个工作日内对登记备案材料进行受理,同时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不合格的一次性告知,开具补正告知书。

(3)审查: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形成审查意见。(4)审核公示:审核同意的,在省安监局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5)备案公告:对符合条件经审核合格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实行备案,并在省安监局政府网站进行公告。

五、实行分类指导,规范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

(一)新(改、扩)建地下矿山建设项目。新(改、扩)建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必须包含“六大系统”建设内容,“六大系统”的设计施工应委托在省安监局登记备案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专项设计,安监部门按照分级属地监管的原则进行审查;“六大系统”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同步投入试运行;企业申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时,安监部门对其安全设施及“六大系统”实行整体竣工验收。

(二)安全设施设计已经审批、尚未完成基建的地下矿山。安全设施设计已经审批、尚未完成基建任务的地下矿山,其“六大系统”的设计施工应委托在省局登记备案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专项设计,安监部门按照分级属地监管的原则进行审查,并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同步投入试运行;企业申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时,安监部门对其安全设施及“六大系统”建设实行整体竣工验收。

(三)已经投入正常生产的地下矿山。已经投入正常生产的地下矿山应委托在省局登记备案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项设计,设计完成后由企业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属地市、县安监部门参加。设计及审查意见应报矿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进行备案(备案表及备案材料清单见附件2)。企业要严格按照审查同意的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六大系统”建设完毕并试运行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专项验收,属地设区的市、县安监部门参加。验收合格的应编写 “六大系统”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包括“六大系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单位,设计审查时间、人员,验收时间、人员及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以及验收结论等内容),并报送与省、市执法计划相对应的安监部门备案(备案表及备案材料清单见附件3)。

六、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六大系统”安全保障作用

(一)要强化对“六大系统”建设的监督管理。各 级安监部门要把督促企业建设“六大系统”工作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安全生产许可、日常监督检查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机结合。在组织开建设 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时,对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中未包含“六大系统”有关内容,以及有关内容不符合建设规范要求的,不予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六大系统”未安装到位的,不予通过竣工验收;对正常生产的地下矿山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六大系统”建设任务的不予通过延期换证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并依法下达执法文书,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各级安监部门和各有关企业组织进行“六大系统”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时,应当聘请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计算机、自动化、采矿、机电、通风、地质、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参加。

(二)要强化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省安监局要严 把专业从事“六大系统”设计施工技术服务机构的资格审查和登记备案关。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承揽项目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六大系统”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六大系统”设计、施工业务活动时,应当依法与委托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明确对象、范围以及双方的 权利、义务、责任和售后服务承诺,并将技术服务合同报送属地安监部门;要严格依照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要求,遵循“科学严谨、指导服务、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遵守执业准则,恪守职业道德,依法开展“六大系统”设计、施工活动,并对“六大系统”设计施工结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地下矿山企业要严把“六大系统”建设质量关,坚持建设与应用并重的原则,把“六大系统”建设与矿井生产系统布置、灾害防治、技术装备应用、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基础工作相结合。要建立完善“六大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其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和运行。要强化“六大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整理完善相关图纸、资料等技术档案,定期对各系统可靠性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能够正常使用。要把“六大系统”有关内容纳入矿山应急预案中,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并对入井人员进行“六大系统”应用的专门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悉、掌握并正确使用“六大系统”有关设备设施,真正发挥“六大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切实提高地下矿山抵御各种风险和灾害的能力。

(四)要加强“六大系统”建设信息的报送工作。地 下矿山企业应在每个季度的第2个工作日之前,要向属地县级安监部门报送本企业“六大系统”建设进展情况(式样见附件4);各级安监部门应在每个季度的第 10个工作日之前,向上一级安监部门报送本地区“六大系统”建设进展情况(式样见附件5);专业从事 “六大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在每 个季度的第5个工作日之前,向省安监局和承揽项目所在地市、县安监部门报送本单位承揽的“六大系统”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式样见附件6)。

附件1.山西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登记备案表

2.山西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审查备案表 3.山西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备案表

4.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进展情况信息报送表(地下矿山企业填报)

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进展情况信息报送表(安监部门填报)

6.山西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进展情况信息报送表(专业技术支撑机构填报)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

主题词:非煤矿山 六大系统 建设 通知

上一篇:我的中国梦我的青春梦下一篇:两学一做经验汇报材料